四年级下册科学巧推棋子教案

合集下载

巧推棋子的教案

巧推棋子的教案

巧推棋子的教案教案标题:巧推棋子1.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培养学生的耐心和坚持不懈的精神2.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棋子的移动规则- 分析棋局,制定策略- 发展合作技巧和决策能力3. 教学准备:- 一个棋盘和棋子组成的套装- 学生分组所需资料- 新闻报道或视频素材,展示棋类比赛的精彩瞬间4.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 引导学生观察新闻报道或视频素材,激发他们对棋类游戏的兴趣。

- 准备好棋盘和棋子组成的套装,确保每个学生组都有一份。

第一步:规则介绍(10分钟)- 向学生介绍推棋的游戏规则和目标,说明棋子如何移动和胜负判定。

- 演示几个简单的示例,帮助学生理解游戏规则。

第二步:实践操作(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2-4人。

确保每个小组都有一个棋盘。

- 学生们在小组内轮流进行对弈,同时互相交流和讨论下棋策略。

- 教师巡视各小组进行指导和解答疑惑。

第三步:策略分享(10分钟)-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在游戏中使用的巧妙策略。

- 引导学生讨论思考过程和选取正确策略的原因。

- 强调团队合作和共同制定策略的重要性。

第四步:游戏分析和总结(10分钟)- 鼓励学生自行分析比赛中的失误和成功之处,总结经验教训。

- 教师介绍一些著名的棋类比赛,帮助学生学习和借鉴专业棋手的策略。

- 鼓励学生将推棋游戏引申到现实生活中,思考如何应用类似的策略或思维模式。

5. 教学延伸:-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棋类俱乐部或比赛,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和体验棋类比赛的现场氛围。

- 鼓励学生参加校内或校际的棋类比赛,锻炼棋艺并提高比赛策略。

6. 评估方法:- 观察学生对规则的理解程度和操作技巧- 学生之间的对弈表现和团队合作- 学生在总结中展现的自我思考和推理能力7. 教学扩展:- 推荐其他棋类游戏,如围棋、国际象棋等,拓宽学生的棋类知识和技能。

- 引导学生深入研究与棋类相关的数学和计算机科学问题,继续培养逻辑思维。

四下第四单元4巧推棋子教学

四下第四单元4巧推棋子教学
四下第四单元4巧推棋子教学
contents
目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基本规则与技巧讲解 • 实战演练与案例分析 • 策略性思考能力培养 • 团队合作意识培养 • 课程总结与延伸拓展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巧推棋子课程背景
棋类游戏历史悠久,是人类智慧 的结晶。
巧推棋子作为一种策略性游戏,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
鼓励学生尝试新的行棋思路和策略,不拘泥于传统的棋谱和定
式。
探索可能性
02
培养学生在棋局中发现新的机会和可能性,勇于尝试和创新。
反思与改进
03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行棋进行反思和总结,不断改进和优化自己
的策略。
05 团队合作意识培养
分工协作原则阐述
分工明确
在推棋子游戏中,每个成员应有明确的角色和职责,如有人负责策 略规划,有人负责执行推动棋子的动作,有人负责记录和分析数据 等。

准备好笔记本和棋盘,以便在 课堂上记录重要知识点和进行
实战演练。
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勇于挑 战自己的棋艺水平。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在棋盘上摆出常见棋形, 思考并尝试制定攻击或 防守策略。
与家人或朋友进行对弈, 实践所学策略,提高实 战能力。
观看高水平比赛或教学 视频,学习高手的棋艺 和策略。
下一讲预告及预备工作
01
02
03
04
下一讲将介绍更复杂的棋形和 高级策略,如“有眼双活”、
“点三三”等。
学生需要提前预习相关知识, 了解新棋形的特点和应对策略
学习和借鉴。
02 03
感悟交流
引导团队成员深入思考游戏过程中的团队合作和分工协作的重要性,以 及自己在团队中的角色和作用。通过感悟交流,可以增强团队成员的团 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巧推棋子》教案

《巧推棋子》教案

《巧推棋子》教案巧推棋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推棋子游戏的规则和基本技巧;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决策能力;3.提高学生的集体合作和竞争意识。

二、教学准备:1.推棋子游戏棋盘和棋子;2.黑板、彩色粉笔;3.课堂小组活动。

三、教学步骤:1.引入:老师手持一个推棋子游戏的棋子向全体学生展示,并提问:“大家知道这是什么游戏吗?你们是否想过怎样才能更好地推动棋子呢?”引发学生思考。

2.探究:(1)首先,老师向学生介绍推棋子游戏的规则:每次只能移动一个棋子,可以往前、往后、向左或向右进行移动,但不能移动到棋盘外或者已经有其他棋子的位置。

(2)然后,老师展示一种推棋子的初始局面,并邀请一位学生上台进行实际操作。

全班学生观察并思考,看看能否通过不断移动棋子的位置,达到让所有棋子都集中在一起的目标。

(3)学生们分小组进行推棋子游戏的实践活动,每个小组轮流操作,并在一定时间内尽量找到最佳的推棋子策略。

3.总结:老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他们就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

让学生分享各自在推棋子游戏中的经验和想法。

4.拓展:请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更有挑战性的推棋子游戏,并向其他小组进行展示和交流。

通过这一拓展活动,学生们将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推棋子策略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推棋子游戏的规则和基本技巧,通过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决策能力。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游戏中能够善于观察、分析,并找到最佳的策略进行推棋子。

六、作业布置:请同学们在家练习推棋子游戏,并尝试解决更多的推棋子难题。

下节课我们将一起总结和分享你们的练习成果。

本文为巧推棋子教案,按照教案的格式进行编写,重点介绍了推棋子游戏的规则和基本技巧,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决策能力,同时提高了他们的集体合作和竞争意识。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推棋子游戏,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

希望本节课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推棋子的方法,在游戏中获得更多的快乐和成就。

四年级科学下册巧推棋子教案湘教版

四年级科学下册巧推棋子教案湘教版

四年级科学下册《巧推棋子》教案湘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摩擦力的概念,知道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压力大小的关系。

(2)培养学生使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实验的能力。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让学生感受摩擦力的存在,学会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力。

(2)培养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分享的习惯。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2)培养学生珍惜资源、爱护公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摩擦力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2. 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

三、教学难点1. 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压力大小的关系。

2. 控制变量法的运用。

四、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棋子、光滑的塑料板、砂纸、海绵、直尺、硬币等。

2. 实验仪器:电子秤、计时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展示棋子在光滑的塑料板上滚动,引起学生对摩擦力的兴趣。

(2)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摩擦力吗?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2. 探究摩擦力的存在(1)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用棋子在不同的表面上滚动,感受摩擦力的存在。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3. 分析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1)学生用砂纸、海绵等材料改变棋子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进行滚动实验。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4. 分析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1)学生用硬币、直尺等工具增加棋子的压力,进行滚动实验。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让学生明白摩擦力的影响因素。

(2)学生举例说明在生活中如何减小摩擦力,如自行车轮胎上的花纹等。

6.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摩擦力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7. 作业布置(1)学生绘制实验过程的记录表。

六、教学反思1. 学生对摩擦力的概念和影响因素的理解程度如何?2. 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是否掌握了正确的实验方法?3.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是否能够有效地沟通、协作?4. 学生在课堂互动中,是否能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七、评价与反馈1. 学生实验报告的质量:是否能够清晰地记录实验过程、现象和结论。

湘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巧推棋子》教学设计

湘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巧推棋子》教学设计

《巧推棋子》教材分析本课是《力与运动》单元的最后一课,研究的是摩擦力,教材将摩擦力的研究隐含在巧推棋子的游戏中,寓教于乐。

通过游戏学生不仅从中能感受到摩擦力的存在和方向是怎样的,而且对于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也能初步有所认识。

教材最后设计了“寻找生活中的摩擦力”这一活动,在活动中使学生了解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情分析学生对运动与摩擦力有一些了解,但没有具体的认识。

特别是摩擦力是一种阻碍运动的力,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训练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是难点。

学习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棋子在桌面滑动时,受到了桌面的阻碍,像这样的力叫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2.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程度等因素有关系。

3.知道摩擦力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利也有弊。

科学探究:1.利用已有器材能进行有目的的体验和研究摩擦力的游戏活动,在游戏中能感受到摩擦力的存在及方向是怎样的。

2.能初步认识到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并懂得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控制摩擦力的大小。

3.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情况。

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推棋游戏中能主动探寻其中的奥秘而不是单纯地做游戏,游戏之中遵守规则。

2.能意识到摩擦力无处不在并且能辩证地看待它的利与弊。

教学重难点重点:在推棋游戏中感受摩擦力并研究摩擦力。

难点:推棋游戏的组织及研究内容的落实。

评价任务1.能利用已有器材主动探究摩擦力的存在、方向、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能采取相应的对策控制摩擦力的大小。

2.结合单元评价页看能否在游戏中获胜。

3.能够遵守规则,愿意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摩擦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增大或减小)的图片或实物。

2.准备好学生分组实验材料:围棋子、一面很粗糙另一面很光滑并预先划分好分之区的长木板一块。

学生准备:得分情况记录表。

教学过程一、课前活动观看“巧推棋子”的动画视频。

二、初步感知摩擦力:做巧推棋子游戏提问:同学们,看了刚才的视频,是不是也很想玩一玩“巧推棋子”的游戏呢?(教师出示并介绍游戏规则:用单手一次将棋子推出,棋子滑入的分值区即为本次的得分,棋子滑出滑道的范围不得分;每人有3次机会,取最高值;小组所有成员的得分总和为本组得分。

《巧推棋子》 学历案

《巧推棋子》 学历案

《巧推棋子》学历案一、课程主题巧推棋子二、课程目标1、让学生了解棋子的基本规则和玩法。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策略规划能力。

3、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反应速度。

4、增强学生的耐心和毅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课程重难点1、重点(1)掌握棋子的移动规则和得分方式。

(2)学会分析局面,制定合理的策略。

2、难点(1)在复杂的局面中迅速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2)应对对手的各种战术,灵活调整自己的策略。

四、教学方法1、讲解演示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演示,让学生初步了解棋子的规则和玩法。

2、实践操作法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在实践中掌握技巧和策略。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经验和思路,共同解决问题。

4、比赛竞争法通过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五、教学过程1、导入(1)展示一些棋子游戏的精彩画面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提问学生是否玩过类似的游戏,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

2、知识讲解(1)介绍棋子的种类和特点,如象棋的棋子、围棋的棋子等。

(2)详细讲解棋子的移动规则、得分方式和胜负判定标准。

3、演示操作(1)教师在棋盘上进行演示,展示不同棋子的走法和策略的运用。

(2)邀请学生上台参与演示,加深对规则的理解。

4、实践练习(1)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2)鼓励学生在练习中尝试不同的策略,探索最佳的下棋方法。

5、小组讨论(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2)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分享小组的讨论成果。

6、比赛竞技(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之间的比赛,增加竞争氛围。

(2)在比赛中,教师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7、总结归纳(1)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棋子的规则、策略和技巧。

(2)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8、课后拓展(1)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与家人或朋友进行下棋练习。

(2)推荐一些相关的书籍、网站或视频,供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提高。

湘教版科学四下4.4《巧推棋子》说课稿

湘教版科学四下4.4《巧推棋子》说课稿

湘教版科学四下4.4《巧推棋子》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巧推棋子》是湘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力和运动》中的一课。

本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实验,探究棋子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让学生感受力的作用效果,理解摩擦力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力和运动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探究摩擦力方面,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棋子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理解摩擦力的概念,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探究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棋子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理解摩擦力的概念。

2.难点:让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棋子运动过程中摩擦力的作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实验探究、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动画,引出本课的主题《巧推棋子》。

2.探究棋子运动规律:让学生观察棋子在斜面上的运动,引导学生发现棋子滑下的距离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

3.分析摩擦力:让学生运用实验器材,测量不同材质斜面上的摩擦力,分析摩擦力对棋子运动的影响。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棋子运动规律和摩擦力的作用。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得出棋子运动规律和摩擦力的概念。

6.练习与应用:设计一些有关棋子运动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突出本课的重点内容。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棋子运动规律:1.斜面倾斜程度越大,棋子滑下的距离越远。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巧推棋子湘科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巧推棋子湘科版

巧推棋子【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1.知道棋子在桌面滑动时,受到了桌面的阻碍,像这样的力叫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2.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程度等因素有关系。

3.知道摩擦力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利也有弊。

(二)科学探究:1.利用已有器材能进行有目的的体验和研究摩擦力的游戏活动,在游戏中能感受到摩擦力的存在及方向是怎样的。

2.能初步认识到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并懂得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控制摩擦力的大小。

3.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情况。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推棋游戏中能主动探寻其中的奥秘而不是单纯地做游戏,游戏之中遵守规则。

2.能意识到摩擦力无处不在并且能辩证地看待它的利与弊。

【教学重难点】重点:在推棋游戏中感受摩擦力并研究摩擦力。

难点:推棋游戏的组织及研究内容的落实。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摩擦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增大或减小)的图片或实物。

2.准备好学生分组实验材料:围棋子、一面很粗糙另一面很光滑并预先划分好分之区的长木板一块。

学生准备:得分情况记录表。

【教学过程】一、课前活动观看“巧推棋子”的动画视频。

二、初步感知摩擦力:做巧推棋子游戏提问:同学们,看了刚才的视频,是不是也很想玩一玩“巧推棋子”的游戏呢?(教师出示并介绍游戏规则:用单手一次将棋子推出,棋子滑入的分值区即为本次的得分,棋子滑出滑道的范围不得分;每人有3次机会,取最高值;小组所有成员的得分总和为本组得分。

之后,学生分组游戏。

)提问:你们是怎样让棋子停在高分值区域的呢?谈谈你们成功的经验?无论我们怎样推,棋子最终都会停下来,是什么力使棋子慢慢停下来的呢?小结:棋子在棋盘上滑动时,它受到棋盘的阻挡,像这样的力叫摩擦力。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有什么关系呢?(学生结合刚才的观察回答后,教师出示课件: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设计意图:游戏是最能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活动方武,播放动画视频,明确游戏规则,会让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目标意识更明确,观察更仔细。

巧推棋子教学设计

巧推棋子教学设计

巧推棋子教学设计巧推棋子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1、知道棋子在桌面滑动时,受到了桌面的阻碍,像这样的力叫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2、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重量等因素有关系。

3、知道摩擦力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利也有弊。

二、科学探究1、能利用已有器材进行有目的的体验和研究摩擦力的游戏活动,在游戏中能感受到摩擦力的存在及方向是怎样的。

2、能初步认识到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重量等因素有关,并懂得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控制摩擦力的大小。

3、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情况。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推棋子游戏中能主动探寻其中的奥秘而不是单纯地做游戏,游戏之中遵守规则。

2、能意识到摩擦力无处不在并且能辩证地看待它的利与弊。

【教学准备】1、摩擦力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增大或减小)的影片。

2、教师材料准备:米、筷子、玻璃杯1个。

3、准备好学生分组实验的'材料:1颗围棋子、一面很粗糙另一面很光滑的木板1块、测力计1个、木盒1个、钩码4个、实验记录表。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喜欢魔术吗生:喜欢。

师:下面请看老师为大家表演的一个小魔术——“筷子提米”。

(表演魔术:对比加压前提不起,加压后提起杯子)师:筷子怎么可以提起米呢生:米压住了筷子。

师:究竟是什么魔力能让筷子提起米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它。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设计了“筷子提米”的魔术,既调动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又激发了学生对探究内容的兴趣。

同时使学生一下子就把注意力集中到本节课的探究上来,有意识地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

)二、探究新知师:首先,我们来玩个游戏——巧推棋子。

(板书:巧推棋子。

)怎样推呢请看游戏规则。

课件出示游戏规则,学生齐读规则:1、用单手一次将棋子推出,棋子滑入的分值区为本次得分,棋子滑出滑道或滑到线上得0分。

2、要求棋子是滑动而不是滚动,围棋圆弧形的那面要向上摆放。

四年级科学下册巧推棋子教案湘教版

四年级科学下册巧推棋子教案湘教版

四年级科学下册《巧推棋子》教案湘教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棋子推倒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探讨棋子推倒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科学现象,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第1节:观察棋子1. 让学生观察棋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了解棋子的基本特点。

2. 引导学生思考棋子推倒的原因,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2节:实验探究棋子推倒的规律1. 让学生进行实验,观察不同形状、大小、颜色的棋子推倒的情况。

2. 引导学生发现棋子推倒的规律,培养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

第3节:探讨棋子推倒的原理1. 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探讨棋子推倒的原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棋子更容易推倒,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4节:创意推棋子游戏1. 让学生设计自己的推棋子游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 引导学生进行游戏,体验科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

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思能力。

三、教学资源1. 棋子若干,不同形状、大小、颜色。

2. 实验操作工具。

3. 教学课件或黑板。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棋子,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介绍棋子的基本特点,引导学生思考棋子推倒的原因。

3. 实验:让学生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棋子推倒的情况。

4. 探讨:引导学生合作交流,探讨棋子推倒的规律。

5. 创意:让学生设计自己的推棋子游戏。

7. 反思: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棋子特征的了解程度。

四年级科学下册巧推棋子教案湘教版

四年级科学下册巧推棋子教案湘教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巧推棋子的基本规则和技巧。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巧推棋子的方法。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勇于实验、敢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巧推棋子的基本规则和技巧。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 教学难点:(1)让学生理解巧推棋子中的策略和思路。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了解巧推棋子的规则和技巧。

(2)准备相应的教学道具和材料。

2. 学生准备:(1)提前了解巧推棋子的基本概念。

(2)准备好动手操作的道具和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通过讲解巧推棋子的起源和发展,激发学生的兴趣。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巧推棋子的了解。

2. 教学展示:(1)教师展示巧推棋子的道具和材料。

(2)教师演示巧推棋子的基本操作和技巧。

3. 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进行巧推棋子的实践操作。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讨论与分享:(1)学生相互交流巧推棋子的操作经验和心得。

(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巧推棋子的技巧和方法。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进行巧推棋子的实践操作。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团队合作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掌握程度。

2. 实践操作评价:评价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技巧运用、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3. 作业完成评价:通过学生提交的作业,评价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拓展1.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巧推棋子的表演和讲解,提高学生对巧推棋子的认识和兴趣。

2. 组织学生参加巧推棋子比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

巧推棋子教案

巧推棋子教案

巧推棋子教案关键信息项:1、教学目标2、教学重难点3、教学方法4、教学过程5、教学资源6、教学评估1、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巧推棋子游戏的规则和基本策略。

掌握推理和判断的基本方法,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总结,提高归纳和推理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逻辑推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

增强学生在游戏中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2、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巧推棋子游戏的规则和策略讲解。

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推理方法解决游戏中的问题。

2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复杂的推理过程并灵活运用。

培养学生在游戏中快速准确做出判断的能力。

3、教学方法31 讲授法讲解巧推棋子游戏的规则、策略和推理方法。

32 演示法教师通过实际演示游戏过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游戏玩法。

33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游戏策略,培养合作能力。

34 练习法安排学生进行多次游戏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4、教学过程4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推理谜题或游戏,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巧推棋子游戏。

42 规则讲解详细介绍巧推棋子游戏的规则,包括棋盘布局、棋子移动方式、胜利条件等。

举例说明一些基本的推理思路和策略。

43 演示与练习教师进行演示,让学生观察并理解游戏过程。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4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游戏中的经验和心得,探讨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教师参与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5 竞赛环节组织小组之间进行竞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对表现优秀的小组进行表扬和奖励。

46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回顾游戏过程,总结推理方法和策略。

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补充和完善。

5、教学资源51 巧推棋子游戏棋盘和棋子若干套。

52 相关的推理谜题和案例资料。

53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规则和示例。

《巧推棋子》教案

《巧推棋子》教案

《巧推棋子》教案教案:《巧推棋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简单的几何图形》中的第100页至101页。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棋子的各种摆放方式,以及如何通过观察和推理找出其中的规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推理,找出棋子摆放的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 学会用简单的几何图形表示棋子的摆放方式,提高学生的图形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分享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推理找出棋子摆放的规律。

难点:如何将棋子的摆放方式用简单的几何图形表示出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棋子模型、黑板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棋子摆放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棋子的摆放特点。

同时,邀请学生上台演示棋子的摆放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找出棋子摆放的规律,并用彩笔在练习本上绘制出棋子的摆放方式。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合作交流(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互相分享自己的发现,并用几何图形表示出棋子的摆放规律。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棋子摆放方式,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棋子摆放的规律。

同时,引导学生用几何图形表示出例题中的棋子摆放方式。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板书设计棋子摆放规律:1. 按照一定的顺序摆放2. 利用几何图形表示七、作业设计1. 请用彩笔在练习本上绘制出棋子的摆放方式,并标注出摆放的规律。

答案:略2. 思考:还有其他摆放方式吗?请尝试用几何图形表示出来。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推理、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巧推棋子》教案

《巧推棋子》教案

《巧推棋子》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利用已有器材能进行有目的的体验和研究摩擦力的游戏活动,在游戏中能感受到摩擦力的存在及方向是怎样的。

2. 能初步认识到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并懂得根据需要增大或减小摩擦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摩擦力的存在及方向。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到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起学生对游戏的兴趣。

2. 游戏体验:让学生进行推棋子游戏,感受摩擦力的存在和方向。

3. 观察与思考: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光滑程度的接触面上棋子的运动情况,并思考其中的原因。

4. 总结:总结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并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根据需要增大或减小摩擦力。

四、作业布置
让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利用摩擦力。

《巧推棋子》 学历案

《巧推棋子》 学历案

《巧推棋子》学历案一、课程主题巧推棋子二、课程目标1、让学生了解棋子推动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和判断力。

3、提高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控制能力。

4、培养学生的耐心和专注力。

三、课程重难点1、重点(1)掌握棋子推动的正确手法和力度。

(2)学会观察棋盘局势,做出合理的推动决策。

2、难点(1)在复杂的局势中准确判断最佳的棋子推动路线。

(2)应对突发情况,灵活调整推动策略。

四、课程资源1、棋盘和棋子若干套。

2、教学视频和演示图片。

五、课程导入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一起来探索一个有趣的活动——巧推棋子。

棋子在棋盘上的移动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许多的智慧和技巧。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能够掌握巧妙推动棋子的方法,并且从中获得乐趣和启发。

六、课程内容1、棋子推动的基础知识(1)介绍棋盘的布局和棋子的种类。

(2)讲解棋子的走法规则,如直线前进、斜线移动等。

2、推动棋子的手法和力度(1)示范正确的手指放置位置和用力方式。

(2)让学生进行简单的练习,感受不同力度对棋子移动的影响。

3、观察与分析棋盘局势(1)展示一些简单的棋盘局势,引导学生观察棋子的分布和位置关系。

(2)教授学生如何分析局势,找出有利的推动方向。

4、制定推动策略(1)根据不同的局势,讲解如何制定合理的推动策略。

(2)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明白策略的重要性。

5、实践操作与互动(1)学生分组进行对弈练习,在实践中运用所学技巧。

(2)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6、疑难解答与技巧分享(1)收集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集中解答。

(2)邀请表现出色的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技巧。

七、课程练习1、布置一些简单的棋盘谜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尝试推动棋子解决问题。

2、安排小组竞赛,看哪个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棋局最多、最准确。

八、课程总结在这堂课中,我们一起学习了巧推棋子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不断地练习和思考,大家在棋子的推动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四年级科学下册巧推棋子教案湘教版

四年级科学下册巧推棋子教案湘教版

四年级科学下册《巧推棋子》教案湘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棋子的运动与力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体验合作、交流、分享科学探究的过程。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实验发现棋子的运动与力的关系。

难点:如何设计实验,观察并分析棋子运动的原因。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棋子、斜面、毛巾、玻璃板、铅笔等。

2. 场地准备:教室空间足够进行实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棋子的形状和材质,引发学生对棋子运动的兴趣。

2. 探究活动1:斜面上的棋子运动(1)让学生将棋子放在斜面上,观察棋子的运动情况。

(2)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力量推棋子,观察棋子的运动距离。

(3)引导学生分析棋子运动距离与推力的关系。

3. 探究活动2:毛巾上的棋子运动(1)让学生将棋子放在毛巾上,观察棋子的运动情况。

(2)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力量推棋子,观察棋子的运动距离。

(3)引导学生分析棋子运动距离与推力的关系。

4. 探究活动3:玻璃板上的棋子运动(1)让学生将棋子放在玻璃板上,观察棋子的运动情况。

(2)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力量推棋子,观察棋子的运动距离。

(3)引导学生分析棋子运动距离与推力的关系。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在实验过程中的发现和感受,总结棋子运动与力的关系。

五、作业设计:六、教学评价:1. 通过观察实验,学生能描述棋子运动与力的关系。

2. 学生能运用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解决问题。

3. 学生能在合作、交流、分享的过程中,提升科学探究能力。

七、教学建议:1.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学生受伤。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操作实验的机会。

3.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湘教版科学四下4.4《巧推棋子》教学设计

湘教版科学四下4.4《巧推棋子》教学设计

湘教版科学四下4.4《巧推棋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巧推棋子》是湘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4课的内容,本节课通过一个有趣的棋子游戏,让学生探索和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的关系。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力的作用效果、力的方向以及如何利用力的方向来达到预期的效果。

在内容安排上,既有理论知识的讲解,又有实践操作的环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对力的概念和力的作用效果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力的方向和如何利用力的方向来达到预期的效果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探究。

此外,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各有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的关系。

2.培养学生利用力的方向来达到预期的效果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的关系。

2.教学难点:如何利用力的方向来达到预期的效果。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演示法:通过教师演示,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的关系。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4.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交流与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情况,设计教学方案。

2.学生准备:提前了解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方向的基本知识。

3.教学器材:棋子、力的方向演示器、操作桌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棋子游戏,引发学生对力的方向的好奇心,进而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教师演示力的方向演示器,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的关系。

同时,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力的方向如何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巧推棋子》教案

《巧推棋子》教案

《巧推棋子》教案巧推棋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推棋的基本规则和技巧。

2. 学生能够运用巧妙的推棋策略进行对局。

3. 学生通过推棋活动培养观察、思考和决策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掌握推棋的基本规则。

2. 学习常用的推棋技巧和策略。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和应用巧妙的推棋策略。

2. 发展思考和决策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推棋棋盘和棋子。

2. 展示材料。

五、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1. 教师展示推棋棋盘和棋子,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教师简要介绍推棋的背景和起源,并激发学生对推棋的兴趣。

Step 2 讲解基本规则1. 教师向学生介绍推棋的基本规则,包括棋盘、棋子和棋局的摆放方式。

2. 展示材料辅助教学,让学生更加清晰地理解推棋的规则。

Step 3 学习推棋技巧1. 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常用的推棋技巧,如角位控制、中央开局等。

2. 教师通过示范和解说的方式演示这些技巧的应用。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的推棋技巧。

Step 4 实战对局1. 学生分组进行推棋对局。

2. 每组选择一位代表与其他组的代表进行对局。

3. 学生按照所学的推棋技巧进行对局,竞争胜利。

Step 5 总结归纳1.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推棋的基本规则和技巧。

2. 学生分享推棋对局中的经验和感悟。

3.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布置推棋练习作业。

六、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在课后继续进行推棋的练习,提高技巧和思考能力。

2. 可以组织推棋比赛,增加学生的参与和竞争性。

七、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在学习和对局中的表现情况,包括理解规则的能力、运用技巧的熟练程度等。

2. 可以组织小组展示对局过程和思考策略,互相学习和评价。

教案完整后,根据需要可以适当增加细节或进行必要的删减。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掌握推棋的基本规则和技巧,培养观察、思考和决策的能力。

同时,推棋活动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提高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

2024年巧推棋子教学设计

2024年巧推棋子教学设计

巧推棋子教学设计巧推棋子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巧推棋子》是四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有关"力与运动"的一个教学环节,本课是通过让学生参与和体验比较感兴趣的推棋子游戏活动,体会到摩擦力的存在、学会判别摩擦力的方向、通过观察与思考分析摩擦力大小与光滑程度之间的关系等知识,通过课堂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体会摩擦力的存在,学会善于利用摩擦力更好地便捷于日常生活。

二、课堂教学环节激趣导入:师:各位同学,提起游戏,相信很多同学都喜欢吧,那么大家都玩过哪些有趣的游戏呢?今天,老师给同学们推荐一项非常有趣的游戏——巧推棋子,大家有没有兴趣参加?(板书:巧推棋子。

)学生兴趣非常高,纷纷举手表示乐于参加游戏活动。

师:怎样推呢?今天这个游戏可是有一定规则的,请大家翻开书本,一位学生主动举手读规则,其他同学边看边记:1、用一只手将棋子推出,棋子停留在对应的分值区即为本次得分,如果棋子滑出分值区线框外的范围则不能得分。

2、要求棋子是滑动而不是滚动。

3、每人可以推三次棋子,最后将三次得分加起来,就是游戏总得分。

教学过程:第一步:了解摩擦力活动一:巧推棋子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每5人一组:1人负责推棋子。

2人负责观察。

1人负责记录得分。

1人负责棋子的摆放。

游戏过程中,各组参与游戏活动的学生兴趣高涨,按照游戏规则认真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一方面查看学生推棋子的方式,一方面纠正出现的错误操作方式,,学生对于推棋子游戏兴趣非常浓厚。

对于得分比较高的游戏小组教师让学生说说通过什么方法取得了较高的游戏得分?(生答:掌握好力度和方向)师提出问题:是什么使棋子慢慢停下来的?学生思考,教师相机引导,得出结论,师评价,得出摩擦力的概念和相关知识。

第二步:探究与摩擦力大小的有关的因素活动二:探究影响摩擦力的因素第二次推棋子游戏:在粗糙的桌布上推;学生继续分组进行推棋子游戏,游戏过程中学生发现第二次推棋子和第一次的感觉有所不同,棋子运动的情况也发生了变化。

《巧推棋子》教案

《巧推棋子》教案

《巧推棋子》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用的是《数学》第四章“概率与统计”中的“条件概率与独立性”一节。

具体内容包括:条件概率的定义与计算,独立事件的定义与判断,以及如何利用条件概率与独立性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理解条件概率与独立性的概念,并掌握其计算方法。

2. 学生能运用条件概率与独立性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能通过合作交流,培养推理与表达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条件概率与独立性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2. 教学重点:条件概率与独立性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笔记本、笔、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讲解一个关于概率的棋子游戏,引发学生对条件概率与独立性的思考。

2. 知识讲解:a. 条件概率的定义与计算方法。

b. 独立事件的定义与判断方法。

c. 条件概率与独立性的应用实例。

3. 例题讲解: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讲解条件概率与独立性的运用方法。

4. 随堂练习: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题心得,培养推理与表达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条件概率的定义与计算公式。

2. 独立事件的定义与判断方法。

3. 条件概率与独立性的应用实例。

七、作业设计a. 抛硬币两次,出现正正、正反、反正、反反四种情况的概率是多少?b. 一个人在一天内既吸烟又喝酒的概率是多少?2. 某校举行篮球比赛,已知甲队获胜的概率为0.6,乙队获胜的概率为0.4。

若比赛分为四节,每节比赛甲队获胜的概率相同。

请问,甲队四节比赛全胜的概率是多少?答案:1. a. 抛硬币两次,出现正正、正反、反正、反反四种情况的概率均为0.25。

b. 一个人在一天内既吸烟又喝酒的概率需根据具体数据计算。

2. 甲队四节比赛全胜的概率为0.6^4 = 0.1296。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棋子游戏,引导学生思考条件概率与独立性的问题,课堂效果良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探究
1.利用已有器材能进行有目的的体验和研究摩擦力的游戏活动,在游戏中能感受到摩擦力的存在及方向是怎样的。

2.能初步认识到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并懂得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控制摩擦力的大小。

3.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情况。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推棋游戏中能主动探寻其中的奥秘而不是单纯地做游戏,游戏之中能遵守规则。

2.能意识到摩擦力无处不在并且能辩证地看待它的利与弊。

科学知识
1.知道棋子在桌面滑动时,受到了桌面的阻碍,像这样的力叫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2.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等因素有关系。

3.知道摩擦力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利也有弊。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摩擦力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增大或减小)的DVD。

2.准备好学生分组实验的材料:1颗围棋子,毛巾。

学生准备:
得分情况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直接从游戏式的课题引入:同学们,你们一定很喜欢玩游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玩个“巧推棋子”的游戏。

二.活动---推棋子游戏
1.介绍材料
2.宣布比赛规则
需要注意的事项有:
要求棋子必须停留在分值区内,尽量停在高分区。

既然是推棋,棋子就只能要求是滑动而不是滚动,所以棋子底面应是平的那面,圆弧形的那面则要朝上摆放。

每人有三次机会,将所得分记入P68页的表格中
3.进行第一轮游戏,初步感受摩擦力的存在
4.将第一轮游戏中存在的问题集中予以指正,然后让学生带着“怎样控制好棋子”的问题进行第二轮游戏。

5.交流总结
三.活动----寻找生活中的摩擦力
1.寻找生活中增大摩擦力和减小摩擦力的实例,学生自由发言。

2.观看DVD
3.设计:抓鱼手套
4.想象没有摩擦力的生活会怎样?
本课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