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 文化传播途径(方式)和文化传播手段的异同
文化生活 6、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第二单元 第三课 第2课时
第19页
金版教程 · 人教版政治 · 必修3
新课快乐起航 课堂重难解读 课后作业设计
相识教材 一、1.知识 程 ②文化传播 观念 社会交往 2.(1)①丰富文化 交往过 经
③文化知识
直接
(2)亲朋聚会
济、政治、文化活动 二、1.(2)文字 (2)时空 传递 网络 共享 (3)印刷媒体 2.(1)报刊 电视
金版教程 · 人教版政治 · 必修3
新课快乐起航 课堂重难解读 课后作业设计
(2)大众传媒的作用将越来越大。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 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如今依托电子技术、微电 子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限 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 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 段。
明洪武、永乐年间,许多省份有地广人稀、地狭人稠的现 象,因此太祖、成祖多次下令,将人稠之地人民移往人稀之 地。但人有安土重迁之习性,古人尤甚,谁也不愿离开土生土 长的家乡,移往陌生之地,另行开疆创业。那时的山西洪洞、 临汾、蒲绛等地人民,要移往河南、山东、河北、陕西等地。 每次迁移,均以万户计,携家带眷,狼狈不堪,所以在未集结 上路之前,每每有人逃亡。押解之官吏,为了防范人民逃走, 把他们绳捆索绑,挽结串联,使其鱼贯而行。旅途
第二单元 第三课 第2课时
第21页
金版教程 · 人教版政治 · 必修3
新课快乐起航 课堂重难解读 课后作业设计
提示2:(1)主要借助电视、网络等方式。电视、网络属于 大众传媒,它能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 地的信息,在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等方面显示出强大的功 能。 (2)还可以通过口语、报刊、杂志、广播等传播。主要手段 是大众传媒,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手段。
文化生活文化传播途径(方式)和文化传播手段的异同
、区别
文化传播的手段是指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的媒介来实现,这些传播媒介就是文化传播手段。从烽火狼烟、晨钟暮鼓、驿寄梅花、鸿雁传书这些古语中,我们看到古代的各种文化传播手段。文化传播手段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
文化传播的途径(方式)是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或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交往活动。它指的是文化传播中的具体方式、行为,如商人的贸易活动,人口迁徙和教育等。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文化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的途径(方式)。
文化传播途径家的文化构成的。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和相互交融。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或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文化传播离不开一定的方式和手段,但很容易混淆文化传播方式和文化传播手段,现举三例分析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例1: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播现象,具有传播渠道多、方法灵活、意义丰富、反馈及时的特点的文化传播方式是: A手机 B电视广播 C互联网 D人际传播
例2: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是 A大众传媒 B人口迁徙 C商人的贸易活动 D现代教育
例3:以下属于文化传播方式的是 A教育 B报纸杂志 C用手机发短信 D电视互联网
文化传播方式和文化传播手段也有密切联系,人的精神活动总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所以文化传播方式(途径)总是离不开一定的文化传播手段。
例3中报纸杂志电视互联网是文化传播的物质载体,属于文化传播手段,而教育和用手机发短信是文化传播的活动,属于文化传播方式,应选A和C。
1
2
3
4
例1中的手机,电视广播和互联网属于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手段,而不是文化传播方式,只有人际交往是文化传播方式,而且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播现象,具有传播渠道多、方法灵活、意义丰富、反馈及时的特点,故选D。
备战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三课 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好题过关)(解析版)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一、单选题1.(2023·四川绵阳·三模)2023年2月,在雅典大学成立的中希文明互鉴中心将围绕联合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中外人文交流开展各项工作,以学生和学者的双向流动促进中希两国民心相通,推动两国人民将走得更近、更亲。
这表明()①开放包容、多元互鉴是两国文明的共同品质②中心的成立拓宽中希文化交流传播的手段③推动人员交往是融洽民族关系的重要方式④文化交流需要不断学习和认同其他民族文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详解】①③:中外文化的交流体现了开放包容、多元互鉴是两国文明的共同品质,有利于构建良好的两国关系,①③正确。
②:文化传播的途径有教育、人口迁徙、商贸、政治经济文化,朋友聚会等,手段是大众传媒,②排除。
④:尊重其他民族文化,认同本民族文化,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2.(2023·四川达州·二模)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指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引导广大法学院校师生和法学理论工作者在原则问题和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坚决反对和抵制西方"宪政""三权鼎立""司法独立"等观点。
这是因为()①一定阶级的文化是为一定阶级的经济、政治服务的②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精神标识③发展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海纳百川、熔铸百家④法治观点具有意识形态性,关乎国家的法治道路与安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详解】①④:材料中指出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要坚定中华优秀法治思想,引导广大法学院校师生和法学理论工作者在原则问题和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立场坚定,这是因为一定阶级的文化是为一定阶级的经济、政治服务的,且法治观点具有意识形态性,关乎国家的法治道路与安全,所以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故①④正确。
2015届高考《文化生活》一、二轮复习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考点概览】1、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内涵与特点文化的形式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2、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丰富精神世界,促进全面发展【知识梳理】狭义与广义内涵:精神活动及其产品(非政治、经济、纯“自然”的东西)文化与文明文外延:意识形态: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化非意识形态: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是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什特点:是人们的一种素养,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么是一种精神现象,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形式: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化、艺术等(静态);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动态)。
刻影响文化的作用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具有双重性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相互影响(经济是基础,起决定作用;文化反作用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相互影响(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与民主政治交融;与国际政治交融)▲越来越成为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的作用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的重要因素文化与综合对于发展中国家,是重要精神武器如何把作为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应对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来源:来自于特定的,来自于各种形式的▲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潜移默化(过程):要求(参加文化活动,自觉学习、主动接受)特点:▲深远持久(效果):要求(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何能增强塑造人生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党代表的先进文化给人以无穷的力量▲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表现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单元特征】本单元的核心是文化发展,围绕文化发展,对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创新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了解文化传播、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文化的多样性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前提,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文化传播以及文化传播的途径
人口迁徙
教育
3、文化传播的其他途径
测一测
1、生活中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有① 商业贸易 ② 人口迁徙 ③教育 ④家庭 聚会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客家人是汉族的独特群体,客家先民经过历次大迁徙,将中原文化带 到岭南,岭南文化相应发生了变化;客家人在岭南也创造了独特的客家 文化,围屋和方言就是见证。这说明( ) ①文化交流促进了文化的发展②文化交流促进了教育的发展③文化交流 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④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是人口迁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都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都 会对当时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
西晋末年爆发永嘉之乱,中原人民在阶级和民族的双重压迫下, 纷纷越淮渡江,相率南下,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 口迁徙。大量人口迁移到南方,给南方注入了新的活力,促使江 南粗放型农业生产方式向精耕细作的农业方式转变,江南地区得 到了极大的发展。 发生在唐天宝十四年的安史之乱造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二次打 规模的人口迁徙。人口的大量南迁,使得南北方的人口比例首次 出现均衡的状况,南方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第三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是从北宋末年的“靖康 之难”至南宋末年。随着北方大量劳动力的南迁,原先的蛮荒之地 大都变成了鱼米之乡,南方经济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已经超过了北 方。
丝绸之路,将古代亚洲、欧洲甚至非洲的文化连接在一起。 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丝织技术以及丝绸织品、茶叶、瓷器等, 通过丝绸之路传送到亚洲、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同时,中外 商人通过丝绸之路,将中亚的骏马、葡萄,印度的佛教、音乐、 熬糖法、医药,西亚的乐器、金银器制作技术、天文学、数学输 入中国。
文化生活全册知识整合
(1)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
(2)深远持 久的影响
(2)表现: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 (3)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 的核心和标志
(1)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1)丰富 (2)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丰 富自身精神世界
精神世界
4.文 (1)优秀文化为什么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化影 (2)增强 响的 精神力量 (2)优秀文化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3)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作用 (1)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 (对 (3)促 的 个人)进人的全 (2)人的全面发展的表现
二、具体问题归纳
文化交流的意义 ①有利于加强文化交流,吸收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发展本民 族文化。 ②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 力。 ③有利于展示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繁荣与发展。 ④有利于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以文化的发展带动 两国政治、经济交往。 1.途径一 2.途径二 3.途径三 4.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5.p50 2在时代的高起点上„„必由之路。(注意新教 材说法) 6.P55 3要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1.解决思想道德冲突的重要途径 2.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含义
3.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重点)
4.科学文化修养的根本意义
5.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1)不断提高„„ (2)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不断改造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 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 理想,逐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4)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从小事做起。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文化生活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易混易错知识辨析
2021届高三政治文化生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易混易错知识辨析判断并改错!改错!!改错!!!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高考热度★★★)1.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2.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3.各民族文化无论优劣,一律平等。
4.文化传承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5.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认同其他民族文化。
6.举行大型庆祝活动可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7.开展文化申遗能够拓展民族文化的基本内涵。
8.中法两国的红色文化是推动两国文化发展的主导因素。
9.革命文化的内涵是在交流中确定的。
10.《超级中国》在韩国热播显示当代中国文化得到韩国民众的广泛认同。
11.保护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保持世界文化的一致性。
12.革命文化通过大众传媒的传播而具有价值。
13.新传媒的出现,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14.文化交流是文化多样性的前提。
15.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16.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17.大众传媒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强大功能。
18.不同文化在借鉴吸收中逐渐趋同。
19.文化交流消融了文化多样性。
20.保护文化遗产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
21.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关键。
22.文化交流的目的,就在于文化传播。
23.文化的价值取决于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24.保护文化遗产是文化传承发展的根本动力。
25.中法开展文化遗产修复和保护合作旨在赋予中法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高考热度★★★)26.文化遗产被称为凝固的艺术,中国文化遗产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27.文化多样性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28.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要求我们对传统文化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29.传统文化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30.传统文化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
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知识要点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一、文化与社会1、体味文化:①文化形式各种各样。
②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③不同区域的文化各具特色。
2、文化的内涵以及特点:①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也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②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纯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③文化是人们的一种素养,不是与生俱有的,而是后天参加实践及学习获得的。
④文化现象实质上是一种精神现象。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3、文化具有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
4、文化的力量(作用):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5、文化与经济、政治1)相互影响。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要影响。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2)相互交融。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文化与国际政治相互交融,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3)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综合复习)
答案:
(1) ①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该作品取材于中国民间传说, 突出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体现了继承对于发展 的基础性作用。 ②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该作品 之所以能够成功,在于对民间传说的改编、采用国际最高水 准的动画电影技术、注入国际动漫作品所特有的神幻色彩等 方面的创新。 ③文化在交流中传播。通过国内、国际两个平 台,作品在交流中得到传播。
的途径。
答案:(1)立足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清明文化创新的根本途 径。
(2)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发扬传统清明文化中健康有益的内
容,去除封建落后的成分;采用节约环保的绿色过节方式, 注入体现时代要求的新内容。 (3)博采众长,以我为主。既吸取外来有益文化,又保持我国 清明文化的民族特色。
(4)坚持正确方向。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
2.(2010· 天津高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世博会自诞生以来,一直讲述并预言着世界的改变,推动 人类文明不断走向成熟。世博会是展示台:上海世博会吸 引了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集中展示了最新的科技成 果、多元的世界文化以及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世博会是 大课堂:上海世博会拓展了人们的知识视野,激励了全社 会的创新热情,眺望了世界文明的未来。世博会是助推器:
如意大利馆的“福”字、挪威馆的“中国红”……
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为什么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答案:(1)各民族间的经济、政治、历史、地理等因素的不同,
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上海世博会各展馆的文化 特色反映了文化是民族的。(2)世界各民族社会实践的共性和 普遍规律,决定了不同民族文化也是共性和普遍规律。上海世 博会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反映了文化是世界的。(3)尊重文化
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一、什么是文化传播
1、含义: 2、文化传播的途径 3、文化传播的手段
注意:
传播途径 ≠传播手段 传播途径要借助一定的传播手段
(1)文化传播的途径:方式、方法; (2)文化传播的手段:手段、工具。
古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烽 晨
火
狼
钟
暮
烟
鼓
驿 寄 梅 花
鸿 雁 传 书
烽火狼烟
“烽火狼烟”这个成语指的 就是战争。然而,最初的烽 火和狼烟都只是战场上的一 种信号传输方式 。 古代中国边境的士兵为了及 时的传递敌人来犯的信息, 在峰火台上点燃狼粪,因为 狼粪点燃时的烟很大,可以 看的很远,就这样,一个峰 火台接一个峰火台的点下去, 敌人来犯的消息就传的非常 快。
一、什么是文化传播
1、含义: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 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 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2、文化传播的途径
(1)商业贸易
途径: (2)人口迁徙 (3)教育
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 洲甚至非洲文化联接在一起
被誉为南方丝绸之路的”茶马古道”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3.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本课时预习思考:(5分钟完成)
(1)什么是文化传播,其重要途径有哪些? (2)什么是传媒?它经历了怎样的发展阶段? (3)大众传媒以什么为标志?其形式有哪些? 处于什么地位?有什么优点? (4)文化交流的意义有哪些? (5)面对全球化的趋势,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 度正确对待文化交流?
百 年
孙中山、周恩来、邓小平‥‥ 文学家: 鲁迅、郭沫若、胡适、蔡元培‥‥ 科学家: 邓稼先 、李四光 、詹天佑、钱学森等 ‥‥
海
高三一轮复习 文化生活3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才 ——诸葛亮 高密五中2012级政治复习课教学案 必修三 文化生活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No.3 124 1217. 2013年12月4日,经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珠算正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972年,澳大利亚为纪念第十届国际会计师会议的召开,发行了一枚邮票(如图),把算盘与西方发明的计算机的电路板作为主图,可谓颇具匠心。
这一创意主要是基于 A .不同民族文化有着共性和普遍规律 B .不同民族文化遵循共同的发展模式 C .不同民族文化在交流和借鉴中趋同 D .不同民族文化有着完全不同的色彩8.珠算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实践中产生的,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它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为人类计算带巨大便利,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2013年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
算盘的胚胎期远在万年前上古时期,比中国文字产生还早。
到12世纪,中国珠算体系已相当完备,并在商界广泛运用。
随着计算机的出现和电算化的普及,珠算的价值受到质疑,珠算教育被排除在义务教育之外,有人曾预言“珠算该进博物馆了”。
上世纪50年代末,江西某小学尝试珠算与数学中的笔算、口算结合进行“三算”教学实验,取得成功,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的珠心算教育,极大地开发了儿童智力、简化了数学教育,人们重新认识到了珠算的新功能。
人们更深入研究发现,珠算与电子计算机,各有各的功能,并行不悖,相得益彰,把珠算符号化并内化脑中后,运用于现代科技中,能够培养适应现代技术需要的人体智能。
然而,目前我国珠算文化的普及推广还任重道远。
对此,有识之士疾呼:不要丢了珠算!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面对即将失传的文化遗产,我们“不要丢了珠算”的原因。
(10分)9.材料 文化因传播而精彩。
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技术传送到亚洲、欧洲和非洲一些国家;李安等中国导演依托3D 等现代技术,通过电影,将旗袍、马褂、灯笼这些传统的中国元素和中国文化的儒雅、飘逸带给世界;近300家孔子学院,遍布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的国际平台;……历经了千百年的艰难开拓,中华文化香飘海外;汇聚了方方面面的努力,成就了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辉煌。
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二单元复习PPT参考
2021/3/10
授课:XXX
4
• 37、材料一:在中外文化交流和对比中, 国人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掀起 一股“传统文化热”,这与我国现阶段经济 社会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传统文化对个人、 家庭、国家和社会起到了巨大的维系与调节 作用。借助电视、网络等现代手段,并作通 俗化的解读,在传播和普及上有了更高的效 率,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进程中发挥一定的 作用。
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
展,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对个人、
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4分)③大众传
媒日益显示出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成为
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
对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热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
用。(4分)
2021/3/10
授课:XXX
6
• 38.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7.8万名“村官”,小 杨就是其中的一位。大学一毕业,小杨打破传统 观念,只身来到千里之外的一个乡村任村委会主 任助理。任职期间,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领导 下,她走访农户,宣传党和政府的有关方针和政 策,传授农业科技知识,协助主任处理一系列村 务。她刻苦学习雕刻知识,与该村艺人共同努力, 使该村濒临失传的木雕工艺重放异彩,并将原先 小打小闹的木雕品发展为人人喜爱的旅游纪念品。 短短两年,该村的社会风气明显好转,村民的钱 包鼓了起来。因此,“村官”小杨得到了领导和 村民的一致好评。小杨自己也认为当“村官”是 一个正确的选择。
多样性
途径
么办)
促进文化传播 手段—现代信息技术
加强中外文化交流
基本
矛盾
作用AB
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科技
思想 运动
影 响
文化 发展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复习)学案
高二年级政治学科《文化生活》导学案《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复习)班组学号姓名课时:1课时课型:复习课编制人:使用日期:2013.10.一、【学习目标】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基本表现形式;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如何尊重文化多样性;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现代文化传播手段及其特点、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和影响;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的意义;创新与继承的关系(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二、【重点难点】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如何尊重文化多样性;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文化创新的途径三、【基础自学】(一)默写以下内容1、简要概括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2、简要概括如何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3、全面概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4、全面概括文化创新的途径?如果要挖井,就要挖到水出为止 1高二年级政治学科《文化生活》导学案(二)易错易混(观点辨析,判断正误且简要说明理由)1、传统文化是固定不变的。
2、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3、文化创新来自作者的灵感,文化工作者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4、文化创新是对传统文化的根本否定四、【习题巩固】(一)单项选择题1. (2013广东汕尾一模)深圳原创动画《卖猪》凭借独特的视觉元素、原生态的民族风格、黑色幽默笑中带泪的叙述方式,获得2012东京国际动漫节公募单元最高奖项.这是中国人第一次获此殊荣。
由此可见()A.技术是文化多样性产生的基础 B.文化在继承后获得发展C.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具有一致性D.文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2、(2013广东韶关一调)经过16载的不懈努力,2012 年7月1日,第三十六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一致同意将中国申报的文化遗产项目元上都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高三二轮复习 专题10-11 文化生活第二三单元
文 化 交 流 的 原 因
文 化 交 流 的 要 求
考点排查与解读
2.文化传承与创新 . (1)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 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 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 (2)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3)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文化创新的意义 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创新与借鉴、 创新与借鉴、融合 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2010·天津高考 世博会自诞生以来,一直讲述并预言着世界的改变,推动 天津高考)世博会自诞生以来 一直讲述并预言着世界的改变, 天津高考 世博会自诞生以来, 人类文明不断走向成熟。 人类文明不断走向成熟。 世博会是展示台:上海世博会吸引了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 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 世博会是展示台:上海世博会吸引了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集中展示 了最新的科技成果、多元的世界文化以及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 了最新的科技成果、多元的世界文化以及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 世博会是大课堂:上海世博会拓展了人们的知识视野, 世博会是大课堂:上海世博会拓展了人们的知识视野,激励了全社会的创新 热情,眺望了世界文明的未来。 热情,眺望了世界文明的未来。 世博会是助推器: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使美国汽车业大放异彩 1993年大田 年芝加哥世博会使美国汽车业大放异彩; 世博会是助推器: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使美国汽车业大放异彩;1993年大田 世博会推动了韩国从出口加工型经济向自主创新型经济的转变;2010年上海世博 世博会推动了韩国从出口加工型经济向自主创新型经济的转变;2010年上海世博 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深化了人类对人与环境关系的思考和探索, 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深化了人类对人与环境关系的思考和探索, 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驿站。 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驿站。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说上海世博会“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说上海世博会“成为人类文 明发展的新驿站” 明发展的新驿站”。
【高中政治】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同步教师用书:第2单元 第3课 第2框 文化在交流
第二框文化在交流中传播1.知道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2.理解大众传媒的发展阶段、形式、特点和作用。
3.理解文化交流的意义,并能自觉推动中外文化交流。
重点:文化交流的途径;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及特点。
难点: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
[基础·初探]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1.含义: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2.途径(1)重要途径①商业贸易: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
②人口迁徙: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都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
③教育: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能够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2)其他途径: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和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
二、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1.传媒及其演变(1)含义:传播媒介。
(2)阶段: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
(3)演变特征: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各种传媒都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4)标志: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
2.大众传媒(1)形式: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
(2)特点: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3)地位: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三、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1.意义(1)先辈们的对外文化之旅,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2)外域文化不断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2.要求(1)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
(2)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预习·提升]1.判断(1)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新文化生活第三课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考点二、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特别提 示
1、文化的共性不是趋同,也不是相互取代;文化的个性不 代表文化没有一致性。 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从生活与哲学角度看,是矛 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 关系。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统一。文化 的世界性存在于文化的民族性之中,并通过文化的民族性 表现出来。民族性和世界性具有相对性,它们在一定条件 下能够相互转化。 3、反对错误倾向:割裂文化的个性和共性,表现为两种情 况:一是只看到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差异,而看不到普 遍规律;二是只看到不同民族文化的共性,却抹杀它们之 间存在的差异。
电影《泰坦尼克号》和歌剧《罗密欧和朱丽叶》因歌颂纯真 的爱情而为世人所熟知,我国的爱情名著《牡丹亭》以舞剧 的形式在纽约上演,也为美国观众所欣赏。这些美丽动人的 爱情故事都深深打动世界各地的人们。这说明( )
①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②在实践中产生的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共性
③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涵 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 从性质上泛指各种文化中既有先进
特色
的、优秀的文化,又有腐朽的、落
后的文化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 文化多元的存在对社会作用的性
区 作 社会的基本特征,也 质是不同的,先进的、健康的文化
别 用 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 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
要动力
发展先进的、健
考点三、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态度和原则
1、是什么——文化多样性的构成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 的。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通过民族文化多样的形式呈 现出来的。
考点三、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态度和原则
2020高三一轮复习 文化生活 第二单元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典例剖析】
1.(2019·新课标全国卷Ⅱ)2019年3月23日,在两国领导人共同 见证下,中国和意大利双方代表交换关于中国流失文物艺术 品返还的证书。返还的796件(套)文物,有马家窑文化红陶 罐、汉代茧形壶、唐代武士立俑、宋代黑釉瓷……是承载民 族记忆的宝贵遗产。流失文物返还中国的启示是
①保护文化遗产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就要尊重各民族文化 ③保护文化遗产是文化传承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保持文化多样性是促进不同文化相互融合的重要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结合材料,分析“鲁迅对话雨果”交流活动的文化意义。
解析: -19-
本题以第十一届“中法文化之春”为背景材料,要求 分析“鲁迅对话雨果”交流活动的文化意义,知识范围 确定为《文化生活》。根据材料,可先分析鲁迅与雨果 文化作品的共性,再具体分析文化交流在促进文化合作 与发展、文化创新、增强文化自信等方面的意义。
又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
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疑点辨识】
1.大众传媒的发展将会使旧的传媒消失。 辨析: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如口语)的消失。 2.新兴传媒的出现丰富了文化传播的途径。 辨析:我们要正确地区分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手段,新兴传媒属于 文化传播的手段,而不属于文化传播的途径。 3.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 手段。 辨析:互派留学生属于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途径(方式),而 不是文化传播的手段。 4.我们要热情欢迎各国文化在中国传播。 辨析:各国既有优秀文化,又有落后文化,要热情欢迎世界各国优 秀文化在中国传播。 5.我们进行文化交流即主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辨析:既要热情地欢迎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 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1: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播现象,具 有传播渠道多、方法灵活、意义丰富、反馈及时的特点 的文化传播方式是: A手机 B电视广播 C互联网 D人际传播 例2: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是 A大众传媒 B人口迁徙 C商人的贸易活动 D现代教育 例3:以下属于文化传播方式的是 A教育 B报纸杂志 C用手机发短信 D电视互联网
• 1 、区别 • 文化传播的途径(方式)是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 文化传播的途径(方式) 信息、观念、情感或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交往活动。 它指的是文化传播中的具体方式、行为,如商人的贸易活 动,人口迁徙和教育等。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 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文化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的途径 (方式)。 • 文化传播的手段 文化传播的手段是指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的媒介来实现, 这些传播媒介就是文化传播手段。从烽火狼烟、晨钟暮鼓、 驿寄梅花、鸿雁传书这些古语中,我们看到古代的各种文 化传播手段。文化传播手段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 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 • 例1中的手机,电视广播和互联网属于大众传媒,是文化 传播的手段,而不是文化传播方式,只有人际交往是文化 传播方式,而且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 传播现象,具有传播渠道多、方法灵活、意义丰富、反馈 及时的特点,故选D。 • 例2中人口迁徙、商人的贸易活动和现代教育,是文化传 播方式,故选A。
• 2联系 联系 • 文化传播方式和文化传播手段也有密切联系,人的精 文化传播方式和文化传播手段也有密切联系 神活动总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所以文化传播方式(途径)总是离不开一定的文化传 文化传播方式( 文化传播方式 途径) 播手段。 播手段。 • 文化传播手段是文化传播方式的媒介,但文化传播手 文化传播手段是文化传播方式的媒介, 段的运用则属于文化传播方式。如报纸杂志书籍属于 段的运用则属于文化传播方式。 文化传播手段,但阅读报纸杂志书籍则属于文化传播 方式,电视互联网属于文化传播手段,但利用电视互 联网发布信息则属于文化传播方式,手机是文化传播 手段,而利用手机传递短信则属于文化传播方式。 • 例3中报纸杂志电视互联网是文化传播的物质载体, 属于文化传播手段,而教育和用手机发短信是文化传 播的活动,属于文化传播方式,应选A和C。 •
文化传播途径(方式)和文化传播手段的异同: 文化传播途径(方式)和文化传播手段的异同: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构成的。在经济全球化 的浪潮中,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和相互交融。文化交流的过程 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 念、情感或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活动,都可视为文化 传播。文化传播离不开一定的方式和手段,但很容易混淆文化传 播方式和文化传播手段,现举三例分析两者的区别与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