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带式机械行驶理论
2024年履带式推土机行驶的正确操作
![2024年履带式推土机行驶的正确操作](https://img.taocdn.com/s3/m/1c55d761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79.png)
2024年履带式推土机行驶的正确操作
1. 在进入操作区域前,请穿上适当的安全装备,包括安全帽、耳塞、眼镜和防护服。
2. 检查推土机的机械部件是否完好,并检查所有液体是否正常。
3. 上车前,请确认所有驾驶控制杆和按钮处于中立位置。
4. 启动推土机的发动机,并允许其预热一段时间。
5. 在开始行驶之前,请先观察周围是否有障碍物或其他人员,并确保行驶路线畅通无阻。
6. 慢慢释放刹车,逐渐加速推土机,以避免突然起步导致失控。
7. 在行驶过程中,保持稳定的速度,并用方向盘控制方向。
8. 当需要转弯时,使用方向盘进行转向,并确保提前调整好方向以避免碰撞。
9. 在遇到坡道时,在下坡时降低速度,并在上坡时提前减速以避免滑坡。
10. 行驶结束后,将推土机停放在平坦的地面上,拉起手刹,并关闭发动机。
请记住,这仅仅是对履带式推土机行驶的基本步骤的简要概述。
在实际操作中,请始终遵循相关操作手册和安全规定,并接受专业培训和指导。
第 1 页共 1 页。
履带工作原理
![履带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e23b4514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03.png)
履带工作原理履带是一种常见的机械传动装置,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机械、农业机械、军用车辆等领域。
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履带上的链条和轮辗之间的摩擦力,将动力传递到车辆的轮胎或履带上,从而实现车辆的行驶。
履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链条和轮辗。
链条由一系列的链节组成,链节之间通过铰链连接,形成一个环形链条。
轮辗则是由一系列的轮子组成,轮子之间通过轴连接,形成一个环形轮辗。
履带的链条和轮辗之间通过齿轮或链轮相互啮合,从而实现动力传递。
履带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牵引阶段和支撑阶段。
在牵引阶段,履带的链条和轮辗之间通过齿轮或链轮相互啮合,从而实现动力传递。
当车辆行驶时,发动机产生的动力通过传动系统传递到履带上,履带上的链条和轮辗开始转动,从而带动车辆前进。
在支撑阶段,履带的链条和轮辗之间通过摩擦力支撑车辆的重量。
当车辆行驶时,履带上的链条和轮辗会与地面产生摩擦力,从而支撑车辆的重量。
由于履带的接触面积比轮胎大,因此履带可以更好地分散车辆的重量,从而减少对地面的压力,避免对地面造成损伤。
履带的工作原理具有以下优点:1. 能够适应各种地形。
由于履带的接触面积比轮胎大,因此它可以更好地适应各种地形,如泥泞、沙漠、雪地等。
2. 能够承受更大的载荷。
由于履带的接触面积比轮胎大,因此它可以承受更大的载荷,如坦克、工程机械等。
3. 能够减少对地面的损伤。
由于履带的接触面积比轮胎大,因此它可以更好地分散车辆的重量,从而减少对地面的压力,避免对地面造成损伤。
履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机械传动装置,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履带上的链条和轮辗之间的摩擦力,将动力传递到车辆的轮胎或履带上,从而实现车辆的行驶。
它具有适应各种地形、承受更大的载荷、减少对地面的损伤等优点,因此在各种工程机械、农业机械、军用车辆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简述履带式机械转向原理
![简述履带式机械转向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3f6cbea8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57.png)
履带式机械转向原理简述履带式机械,如履带式挖掘机、坦克等,以其独特的行走方式在各种复杂地形中表现出卓越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其转向原理涉及多个关键部分,下面将分别进行简述。
1. 履带驱动履带式机械的主要行走机构是履带,它与轮子不同,能够使机器在各种地形上稳定行走。
履带驱动依靠主动轮的旋转带动履带运动,从而实现机械的前进、后退和转向。
2. 转向机构转向机构是履带式机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了机械的行驶方向。
常见的转向机构有中心转向和差速转向两种类型。
中心转向机构通过改变两侧履带的行驶方向,使机械按照预定路线转向。
差速转向则是通过调节两侧履带的转速,使机械朝向一侧移动,实现转向。
3. 差速调整差速调整是通过控制两侧履带的转速差来实现转向的。
在差速转向中,转速较快的履带会推动机械向该侧移动,而转速较慢的履带则相对滞后,从而形成转向动作。
这种转向方式需要精确的控制系统来调节两侧履带的转速,以实现平滑、准确的转向。
4. 履带张紧履带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磨损和拉伸,导致长度变短。
为了保持履带的良好性能,需要定期检查并调整履带的张紧度。
张紧系统通过调节履带两端的张紧轮位置,使履带保持适当的张力,确保机械行驶平稳、减少磨损。
5. 制动系统制动系统用于在需要时迅速降低履带式机械的行驶速度或使其停止。
制动系统通常由多个制动器组成,分布在履带的不同位置。
当制动器被激活时,它们会与履带产生摩擦力,从而降低履带的转速或使其停止转动。
良好的制动系统能提高机械的安全性和操控性。
总之,履带式机械的转向原理涉及多个关键部分,这些部分协同工作,实现了机器在不同地形中的稳定行驶和精确转向。
通过维护和保养这些系统,可以确保履带式机械的正常运行和延长其使用寿命。
履带式挖掘机安全操作规程
![履带式挖掘机安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2e9f72d8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ea.png)
履带式挖掘机安全操作章程
第一条认真严格执行流动机械《安全通则》及汽车驾驶的有关规定。
第二条挖掘机改造为气锤作业前,检查气锤各部件有无变形、开裂、开焊,液压管路有无漏油等现象。
第三条行驶时应当注意:
1、上下坡道时,严禁熄火,不准在较陡的坡道上转弯或转动平台。
2、驱动轮(有驱动马达一端)必须在后面。
第四条作业中:
1、停机面要坚实、平整。
2、操作时要稳,尽量避免冲击。
3、斗齿应与机身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避免停机面塌方或斗齿碰
坏机件。
4、不准将机械停放在货堆斜面、低洼、陡峭等处,应与陡面保持
足够的安全距离,防止货物坍塌砸、埋机械。
5、发现挖掘机回转范围以内有人或有影响机械安全的障碍物时,
禁止作业。
6、严禁用铲斗打桩或横扫作业面。
7、严禁装卸工与挖掘机在同舱(同地点)同时作业。
两台机械同
舱(同地点)作业时,应当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8、严禁使用挖掘装置进行起重作业。
第五条作业后:
1、应对机械进行检查、保养,清除铲斗内货物。
2、机械停放在安全位置,铲斗、斗杆、油缸活塞杆全部缩回原位,铲斗放在地面上。
履带式起重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履带式起重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41e254de5022aaea998f0f51.png)
履带式起重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一、履带式起重机概况履带式起重机是在行走的履带式底盘上装有行走装置、起重装置、变幅装置、回转装置的起重机。
履带式起重机有一个独立的能源,结构紧凑、外形尺寸相对较小,机动性好,可满足工程起重机流动性的要求,比较适合建筑施工的需要,达到作业现场就可随时技入工作。
履带式起重机按传动方式不同,可分为机械式、液压式和电动式三种。
其中,机械式又分为内燃机一机械驱动和电动一机械驱动两种。
目前,工程起重机通常采用以下复合驱动方式:内燃机一电力驱动内燃机一电力驱动与外接电源的电力驱动的主要区别是动力源不同,前者采用独立的内燃机作动力源,后者外接电网电源。
内燃机一电力驱动通常是由柴油机驱动发电机发电,把内燃机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传送到工作机构的电动机上,再变为机械能带动工作机构运转。
内燃机一液压驱动内燃机一液压驱动在现代工程起重机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主要原因一是柴油发动机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后,实现液压传动有许多优越性,二是由于液压技术发展很快,使起重机液压传动技术日趋完美。
二、履带式起重机的组成部分如下图所示,履带式起重机主要由下列几部分组成。
1. 取物装置履带式起重机的取物装置主要是吊钩(抓斗、电磁吸盘等作为附属装置)。
2. 吊臂用来支承起升钢丝绳、滑轮组的钢结构,它可以俯仰以改变工作半径。
它直接装在上部回转平台上。
吊臂可以根据施工需要在基本吊臂基础上接长。
在必要时,还可在主吊臂的顶端装一吊臂,扩大作业范围,这种吊臂称副臂。
3. 上车回转部分它是在起重作业时可以回转的部分包括装在回转平台上除吊臂、配重、吊钩等以外的全部机构和装置。
4. 行走部分它是履带式起重机的下部行走部分,是履带式起重机的底盘,同时也是上车回转部分的基础。
主要有履带、驱动轮、导向轮、支重轮、上托轮、行走马达、行走减速箱、履带张紧装置、履带伸缩油缸等组成。
5. 回转支承部分它是安装在下车底盘上用来支承上车回转部分的,包括回转支承装置的全部回转、滚动和不动的零部件和用来固定回转支承装置的机架等(不包括四转小齿轮)。
履带式工程机械液压驱动行走系统设计
![履带式工程机械液压驱动行走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7dc55e0941ea76e58fa043b.png)
容
设计内容设计说明及计算过程备注
七.系统
原理图
图7-1
实验报告1
实验报告2
感想
液压技术在应用中广泛,许多生活生产机械都离不开液压技术。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了解到液压设计的基本流程,设计过程比较繁琐,需要注意较多方面,特别是对各元件的压力及流量计算,需要查阅手册和熟练运用公式。
设计过程中遇到许多难题,通过与同学探讨,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
总之,在这次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不仅对液压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学到了很多做事的道理:一丝不苟,齐心协力才能把事情做的更好。
在此还要衷心地感谢李春风老师在试验方面给予的指导和蔺老师给予的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周世昌 .液压系统设计图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7
[2] 雷天觉·新编液压工程手册[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3] 王积伟·液压与气压传动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8
[4] 林建亚·液压元件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 ........忽略此处.......。
第二篇工程机械底盘设计第十一章履带式工程机械行走
![第二篇工程机械底盘设计第十一章履带式工程机械行走](https://img.taocdn.com/s3/m/27540025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15.png)
➢α=90°,纯剪切
➢ 弹簧变形(biàn x当ínαg=)6量0°,大弹,簧但的弹橡性胶(tánxìng)变形和承载能力都比较大,弹簧的压缩变形
能和剪切变形能都得到了较充分的利用,因此这时弹簧吸收的能量最大。
抗剪能力差,因此
吸收能量的能力较
第十页,共35页。
三 弹性 (tánxìng)悬架
机体重量完全经弹性元件传给支重轮。悬架的减振、缓和路面 冲击能力强。能够(nénggòu)缓和机器高速行驶而带来的各种冲击 。
第十六页,共35页。
整体式履带(lǚdài) 履带(lǚdài)板 履带(lǚdài)销
第十七页,共35页。
组合式履带 (lǚdài)
履带(lǚdài) 板
链轨节
履带(lǚdài) 销
第十八页,共35页。
标准型(一般土质(tǔ zhì)地面)矮履齿型(松散(sōngsǎn)岩
石地面)
双履齿型(矿山
第四页,共35页。
第二节 履带式机械(jīxiè)的悬架
一、刚性(ɡānɡ x➢ìn机ɡ体)悬重量架完全经刚性元件传给支重轮,无弹性元件和减振器,不能缓和冲击和振动
,但具有较好的作业稳定性。 ➢ 一般用于运动速度较低但要求(yāoqiú)稳定性良好的机械上。
第五页,共35页。
WY60型挖掘机 (无台车架设计)
六、台车架(chē jià)
功 用:传递作用力,保证车辆在转向时以及在横向坡道 上工作时,行走装置不发生横向偏歪。
设计要求(yāoqiú):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类 型:一般分为斜撑臂式和非斜撑臂式两种。
第三十二页,共35页。
第三十三页,共35页。
第五节 行走装置(zhuāngzhì)的液压驱动方式
履带式工程机械液压驱动行走系统
![履带式工程机械液压驱动行走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c122c0ec7c1cfad6195fa7e0.png)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一、设计分析 (1)
二、系统工作原理图 (2)
三、系统性能分析 (3)
四、元件参数计算 (4)
五、元件选型 (7)
六、速度负载曲线 (8)
七、设计小结 (9)
八、实验报告 (10)
九、感想 (12)
十、参考文献 (13)
七、设计小结
在履带式工程机械液压驱动行走系统设计中应用了液压的基础技术,其系统原理图的优劣决定着驱动系统性能的高低,在本次设计中,首先论述了驱动系统中
的主要原理,因为履带式工程机械液压行走系统大多应用在挖掘机、推土机等大型机械中,除了要有较大的负载之外,在空载的情况下还要具有足够的灵活性,可实现驱动轮的前进、快退等基本动作,还要实现它的单动,有助于机器调头转弯。
其次是设计中的系统原理图,最后对主要液压元件在系统中的作用和液压系统中的回路分析,液压元件的结构设计和尺寸计算、强度校核、泵的计算等。
设计中还存在不足,还需要在老师还同学的帮助下进行改进。
........忽略此处.......
9。
工程机械底盘行驶系构造与检修—履带式机械行驶系构造与检修
![工程机械底盘行驶系构造与检修—履带式机械行驶系构造与检修](https://img.taocdn.com/s3/m/05f51b91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1a.png)
3、支重轮设计
支重轮有单边和双边两种,单 边轮只是在两个轮缘的内侧或外侧 带有凸边;双边轮则在轮缘的内侧 和外侧都带有凸边,使之能更好地 夹持履带,但其滚动阻力较大,所 以每台推土机上双边支重轮的数目 不应超过单边。如果推土机上共有 12只支重轮,其中4只为双边,8只 为单边;两种支重轮的排列形式为, 从前向后数,每侧支重轮的1、3、 4、6为单边, 2、5为双边。
履带板的磨损 驱动轮的磨损 其他故障
机架
履带式推土机机架 履带式挖掘机机架
履带式推土机机架
A B
C D
E
1-后桥箱体;2-横梁支座;3-耳板;4-柴油机
后支承;5-左梁;6-平衡梁支承;7-右梁;8-
柴油机前支承;9-前横梁
履带式挖掘机机架
挖掘机的机架一般分为上机架和下机架。
上机架
驾驶室位
①导向轮轴的两端装在左右两个支承滑架内,并用镊形止动螺拴卡在 轴端部的半圆缺口内,以阻止轴的转动和轴向移动
②导向轮支承滑架由两个用弹簧压紧的导板安装在台车架上,故支 承滑架可以在台车架上部沿导向板前后移动。左右支承滑块外侧 面均固定着导板盖1。导板盖与支承滑架之间装有调整垫片,用于 调整导板盖与台车架之间的间隙,以保证导向轮和支重轮、托轮 滚道面在同一直线上。导板盖和支承滑架共同防止导向轮的侧向 倾斜。
3、组合式驱动链轮
组合式驱动链轮如图所示,由若干块齿圈节组成齿圈,当个别 轮齿损坏时,可个别更换,从而降低成本。也有将全部齿圈制成一 体,然后与轮毂3装配。
4、驱动链轮的安装位置
驱动链轮正常设计
驱动链轮高位设计
驱动链轮高位设计有几个好处: a、可以减少由于小颗粒的造成的磨损 b、为行走装置的布置提供更大的空间, 便于行走装置布置。 c、驱动链轮处于高位,更加便于散热, d、便于保养和维护。
履带式机械操作技巧和操作注意
![履带式机械操作技巧和操作注意](https://img.taocdn.com/s3/m/74d5bbe6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a8.png)
履带式机械操作技巧和操作注意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提到过我们的起重机械的分类,知道履带式起重机械属于流动式的机械。
在我们看来,履带式机械个头大,操作比较复杂,对路面的损坏也较大。
对于履带式机械的操作是需要一定的操作技术和操作技巧的。
我们下面一起来进行相关的探讨。
与轮式工程机械相比,履带式工程机械的行驶操纵更为复杂。
为了使履带式工程机械充分发挥其良好性能,同时,从安全方面考虑,我们必须对其行驶操纵控制详细了解。
一、起步说明将变速操纵杆扳到所需要的档次位置;将进退操纵杆扳到所需要的位置;将推土操纵杆拉到“上升”位置,使铲刀提升到距地面400-500mm左右高度,然后将操纵杆推到中间“封闭”位置;将油门操纵杆拉到适当开度;将主离合器操纵杆向后拉,推土机起步,操纵时先缓慢起步,再使主离合器完全结合,以减少磨损或烧坏摩擦片。
二、变速与进退操作技巧将主离合器操纵杆推向前方;将变速操纵杆先扳同“空挡”,然后再扳到所需要的档次位置;根据需要,将进退操纵杆向后拉(前进)或向前推(后退),注意后退没有五档;再将主离合器向后拉,使主离合器重新结合好。
三、转向的操作1、在前进或后退的过程中,推土机需要向右转向时,先拉右转向操纵手柄,再将同侧制动踏板根据回转程度的大小,适当踩下。
也就是说,需要缓转向时,将制动踏板一次踩到终点不动;需要急转向时,将制动踏板一次踩到终点不动;需要缓转向时,可分几次将制动踏板踩下,并可以将制动踏板不踩到终点。
只拉转向操纵手柄,也可以实现推土机的缓慢转向。
2、转向完成后,恢复直线行驶的操作顺序正与上述相反。
即先松开制动踏板,然后再松开右转向操纵手柄。
3、向左转向时,操作过程同1、2,只是要拉左转向操纵手柄,踩下左制动踏板。
4、没有特殊情况,切忌高速原地回转,以免造成行走部分的严重磨损或其他损失。
四、在陡坡上行驶注意tl40b履带式推土机坡行角度纵向不能大于30。
,横向不能大于25。
,一般情况下,应避免大角度坡行,尤其避免横向大角度坡行。
履带的原理
![履带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98dddb0a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d8.png)
履带的原理履带是一种广泛使用于铁路、军事和工程机械中的运输装置,其特点是在车轮直接接触地面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组承重的金属链条,使车辆能够更加稳定地行驶在不平整的路面上,而不易打滑或失控。
这种设计在提高行进效率的同时,也减轻了车轮的磨损和负载,从而让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得到了延长。
那么,履带的原理是什么呢?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逐一探究。
1.结构组成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履带的结构组成。
通常,一条履带由轮轴、驱动轮、中轮和负重轮几部分组成。
其中,驱动轮和负重轮与链条相连,中轮则用来支撑底盘车架,保持链条的张力不变。
这些部件之间密切配合,使履带有着良好的承载和传动功能。
2.齿轮设计接着,我们可以看看履带齿轮的设计。
在履带内部,驱动轮的齿轮会与链条上的鱼骨节部分相连接,形成一个紧密的齿合,从而将动力传递到链条上。
由于链条上的鱼骨节和齿轮几乎没有空隙,因此能够有效防止链条滑脱或变形。
3.转向精度此外,履带的转向精度也是其正常运行的关键。
为了保证履带能够自然地转向,设备设计者会按照一定的轮轴间距、轮轴偏移和链条张力等参数进行计算,确保履带“转弯半径”不至于过大或过小。
同时,还有一些专门的设备,如单独的转向器或变幅器等,能够帮助履带在狭小空间内灵活地转向。
4.适用范围最后,我们需要强调的是,履带的设计原理适用于不同的机械设备和用途。
在工程机械中,采用履带能够帮助挖掘机,推土机等设备更加顺畅地行走和推动重物。
在陆地战场上,卡车、坦克等作战载具也多采用履带来应对山地、沙漠、密林等复杂环境,以达到有效的瞬间爆发力。
总之,履带的原理是机械装置的设计师们经过反复试验和探索,在理论与实践中不断完善所发展出来的一项技术,旨在提高机械设备行进效率、减轻负载和延长使用寿命。
在未来,履带技术无疑将继续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为人类创造更为便利和效率的生产与生活方式。
工程机械底盘轮式与履带式对比
![工程机械底盘轮式与履带式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3560c565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0f.png)
⼯程机械底盘轮式与履带式对⽐⼯程机械底盘轮式与履带式对⽐单位:⼯程s09-3班姓名:孙忠琦时间:2011.10.13摘要:⼯程机械是建筑施⼯和矿⼭采掘⼯作中的重要机械设备,⽤来完成各种⼟⽅和⽯⽅⼯程。
⼯程机械⾏业的服务范围⼴泛,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也较⼤,⽬前我国⼯程机械⾏业的⽣产,在规格、数量、质量和制造成本等⽅⾯,还有不少问题有待解决。
⼯程机械底盘包括传动系、⾏⾛系、转向系、制动系。
本⽂针对轮式底盘与履带式底盘进⾏了对⽐。
关键词:传动系、⾏驶系、转向系⼀、对⽐传动系统驱动桥(1)1、轮式驱动桥的主要结构有:主传动器、差速器、半轴轮边减速器和驱动桥壳等组成。
2、履带式驱动桥主要结构有:中央传动装置、转向制动装置、最终传动装置和桥壳等组成。
3、对⽐:发动机发出的转矩依次经过离合器、变速箱、万向节、传动轴、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传给后车轮,所以后轮⼜称为驱动轮。
驱动轮得到转矩便给地⾯⼀个向后的作⽤⼒,并因此⽽使地⾯对驱动轮产⽣⼀个向前的反作⽤⼒,这个反作⽤⼒就是汽车的驱动⼒。
汽车的前轮与传动系⼀般没有动⼒上的直接联系,因此称为从动轮。
在结构上轮式与履带式有很⼤的不同。
轮式⼯程机械通常采⽤全桥驱动。
在转向时轮采⽤的是差速器来使两侧车轮以不同的⾓速度旋转从⽽避免车轮产⽣滑麼现象⽽履带式采⽤的是转向制动装置同过转向离合器的接合与分类来实现转向的。
⼆、对⽐⾏驶系(2)1、轮式⾏驶系构造主要有:车架哦、车桥、悬架、及车轮等组成。
2、履带式⾏驶系构造主要有:机架、⾏⾛装置和悬架三⼤部分组成。
3、对⽐:轮式机械⾏驶系采⽤弹性较好的充⽓橡胶轮胎以及应⽤了悬架装置,具有良好的缓冲、减震性能,⾏驶助⼒⼩,⾏驶速度⾼,机动性好。
履带式⾏驶系与轮式相⽐,具有坚固耐⽤、与地⾯附着⼒⼤、⽀承⾯⼤接地压⼒⼩、越障碍物能⼒强、容易维护保养等优点它⽐轮式的牵引性能和通过性能好三、对⽐转向系(2)1、轮式转向:(1)对于整体式车架,采⽤偏转车轮转向的⽅式(2)对于铰链式车架,采⽤偏转铰链相连接的前后车架的⽅式。
履带式工程车辆行驶模拟技术及测试方法
![履带式工程车辆行驶模拟技术及测试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e6fdf8c8762caaedd33d4f7.png)
维普资讯
国 研 探 究讨
履带上 , 向与车辆的运动方向相反 ; 方 假设地面对负重轮 2 功 率测 试 的作用力与地面的变形成正比,则负重轮与地 面的前后 试验台 通过测功机对履带车辆功率进行测量。由于 接着弧将受到大小不同的反作用力 和 , 如图 3 所示, 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各种损耗,车辆主动轮实际发出的 它们在道路平面上 的投影之差为 : 尺 c印' ” StR = o - C  ̄ 功率并不等于测功机测 出的功率。因此对车辆和测功机 R O t 即作用在第 个负重 轮的地面变形阻力 ,故作用于整个 进行受力分析, 可得出各种损耗来源, 从而得出功率测量 的基本方法。
式 中 , 坦 克总 质量 ,g 一 一 k ; 坦克 加速 度 , / 。 j m s 由上 式 可 以看 出 , 果 将测 功 机 锁死 , 车辆 的转 速 如 当
达到稳定后有 E F挡 ;这时只要测得挡块处 的作用力 , = 块 就可以测得附着力 ,而附着力在车辆不打滑时大小等
主动轮的扭矩表达式 :
+
当履带车辆在水 平的地面上低速行驶时 ,测量车辆 式中 , 一 帆 主动轮齿轮啮合和轴承 、履带摩擦阻力转矩 ,
N m 眠 主动轮及其对应段的履带的旋转惯性力矩 , ・; 一 m; 导 N m; 即: 盟 ;式中, R: 厂两个主动轮上的总扭矩 , m; — N・ r N・ 一 向轮轴承和履带摩擦 阻力的扭矩 , ・ z rz 导向轮及其对应履带的旋转惯性力矩, ・ l一 N m 推动车辆
牵 引力测 试
图进行受力分析 ,可 以得到发动机发 出功率和底盘测功 机测得功率的关 系。 Ⅳ 是底 盘 测 功 机 施 加 于 车 测功机所消耗的功率 :
带 的 支持 力 Ⅳ。其 中 和 辆 的力 ,而 重 力 是 车 辆 自
履带式行走机构设计分析和研究_赵瑜(1)
![履带式行走机构设计分析和研究_赵瑜(1)](https://img.taocdn.com/s3/m/99ecbaf8102de2bd960588eb.png)
履带式行走机构设计分析和研究赵 瑜1,闫宏伟2(1.山西北方风雷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成套装备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09;2.中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山西太原030051)摘 要:履带式行走机构是大型机械等整机的支承件,用来支承整机的重量,承受机构在工程作业过程中的产生力,并完成整机在行进、后退、转场、作业时的移动。
因此,对于大型机械(包括工程机械、冶金机械等)的底盘,一般设计成履带驱动结构,履带沿着整机纵向中心对称布置。
本文主要研究讨论履带行走机构的设计原则和运动受力分析,总结机构行走时的影响因素,以达到整个机构结构合理、安全可靠、行动灵活的目的。
关键词:履带行走机构;运动受力;驱动;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T H213 7 文献标志码:ADesign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Tracked Walking MechanismZH A O Y u1,Y AN H ongw ei2(plete Equipment Resear ch Institute of Shanxi Beifang Feng lei Industry Gr oup Co.,L td,T aiyuan030009,China;2.M echanical Engineer ing and A utomation Institute,N ort h U niv ersity of China,T a iyuan030051,China)Abstract:T he tr acked w alking mechanism is the suppor ting part for w hole machine,such as heav y mechanism is applied to bear w eight o f the w hole machine,to r eceive forces fo rmed in the engineer ing wo rking pro cess o f mechanisms,and to per for m mo vement of w ho le machine while walking fo rw ard or backwar d,ro tating,and w orking.T her efo re,tracked driv e co nstr uction is generally adopted fo r heav y mechanisms(including eng ineering mechanism,metallurg y mechanism,etc), T he carter pillars are sy mmetrically disposed along the long itudinal ax le o f the who le machine.T his ar ticle mainly discussed desig n pr inciple and dynamic lo ad of tracked w alking mechanism,summarized influence factors o f mechanism in walking to meet reasonable st ructur e,safety and flex ibility r equest s.Key words:T racked w alking mechanism,D ynamic lo ad,Driv e,Impacting facto rs履带行走机构主要由导向轮、张紧装置、履带架、支重轮、驱动装置、托链轮及履带板等组成,如图1所示。
工程机械底盘之行驶系
![工程机械底盘之行驶系](https://img.taocdn.com/s3/m/675c32d2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64.png)
– 边梁式:两根纵梁,一根横梁 应用多 – 中梁式:应用于小车或载重车 – X型式:应用于小车
车架结构图见下页
车架结构图
车桥
• 车桥概述 • 转向桥 • 转向车轮定位
车桥概述
• 功用:⑴在车架与车轮之间传递各种力和力矩 ⑵ 两端按装车轮
• 按作用分:转向桥、驱动桥、转向驱动桥、支承桥 • 根据悬架的结构不同分:整体式、断开式
• 类型: – 非独立悬架 • 特点:左右车轮安装在一根整体式车桥两端,车桥则通过 弹性元件与车架相连 – 独立悬架 • 特点:每一侧车轮单独通过悬架与车架相连,每个车轮能 独立上下运动而无相互影响
前悬架
• 功用:缓冲路面传递车身的冲击,衰减车身的振动 以及为车轮导向
• 麦克弗逊式独立悬架 – 优点:所有承担弹性元件功能和车轮导向功能的 零件可组合在一个结构单元内,节省了空间,易 于构造车头部底板形状,而且由于弹簧减振器柱 的上下交点具有较大的有效距离,从而使作用在 这两个交点处的车身受力较小
结构见页
复合式悬架
1、橡胶—金属支承座 2、后桥焊接总成 3、后螺旋弹簧 4、缓冲限位块 5、橡胶护套 6、后减振器 7 橡胶—金属组合支承 8、防松螺栓组件 9、悬架臂
减振器
• 作用:迅速衰减 因汽车在不平道 路上行驶时所引 起的车身的振动
• 原理: 伸张行程 压缩行程
车架的功用及类型
• 功用:是整个汽车的基体,用于支承联接汽车各 零件,承受来自汽车内外的各种载荷
三、轮胎尺寸和标记
• 高压胎:D×B – D~轮胎直径(英寸) – B~轮胎断面宽
• 低压胎:B-D – D~轮辋直径(英寸) – B~轮胎断面宽
履带车辆行驶阻力预测方法探讨
![履带车辆行驶阻力预测方法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cbcc053743323968011c9244.png)
履带车辆行驶阻力预测方法探讨夺情书生(长安大学工程机械学院08级交通建设与装备陕西西安)【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履带式车辆行驶的各种阻力,找出了影响车辆行驶阻力的主要因素。
并通过对履带车辆行驶阻力的理论分析,建立了包括压实土壤做功、推土做功在内的履带车辆行驶阻力的数学模型。
在贝克、Rowland以及K.Kogure等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演算出了更为准确和实际的履带式车辆行驶阻力预测方法的计算公式。
并对各个参数的确定提出了一些确定方法。
【关键词】:履带车辆行驶阻力压实土壤做功数学模型经验公式推土做功试验研究土壤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caterpillar vehicles on various resistance, influenced the vehicle is the main factors of resistance. And through the tracked vehicles driving resistance established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soil work includes compaction, earth-moving work caterpillar vehicles driving resistance, the mathematical model. In K.K Rowland and ogure baker, based on the study of such people, further calculus out more accurate and practical caterpillar vehicle resistance prediction method calculation formula. For each parameter is determined and puts forward some methods to determine them.Key words: Caterpillar vehicles driving resistance soil, compaction work experience formula earth-moving work, mathematical model of soil, experimental study, Test study soil一、履带车辆行驶的各种阻力的分析1 地面对履带的运行阻力地面对履带的运行阻力是指地面变形造成的运行阻力,其大小和履带接地比压、车辆质心位置及地面情况等因素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履带卷绕运动的平均速度的计算:
可通过驱动轮每转一圈所卷绕 (转过)的链轨节的总长 来计算,即单位时间内所卷绕的链轨节的长度:
则履带卷绕运动的平均速度可由下式计算:
vm
?
Z k lt
2?
?k
?
Zklt nk 60
(m / s)
3、车辆的理论行驶速度vT :
(1)定义:履带在地面上无相对运动时的平均行驶
1、当车辆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
此时作用在履带车辆上的各种外部阻力应与切 线牵引力相平衡,亦即:
? F ? Fk
式中: ∑F—各种外部阻力的总和; Fk—切线牵引力。
2、对履带单独进行考察
假定离合器不打滑,则上式可表示为:
?m
?
Mk M e ? im
im
?
? ?
e k
式中: im—— 传动系总传动比,它是变速箱、中央传动 和最终传动各部分传动比的乘积。
故当车辆在水平地段上作等速直线行驶 时,其驱动力矩可由下式求得:
M k ? M e ? ? m ? im
二、履带车辆的行驶原理
1、切线牵引力FK:
第二章 履带式机械行驶理论
第一节 履带车辆行驶原理
一、驱动力矩与传动系效率 驱动力矩M k:发动机通过传动系传到驱动轮 上的力矩。 传动系效率η m:用机械等速直线行驶时,传 到驱动轮上的功率Pk与发动机有效功率Pe之比 来表示。
?m
?
Pk Pe
?
Mk ? ? k Me ?? e
式中:ω k——驱动轮的角速度; ω e——发动机曲轴的角速度 ; M k——驱动力矩; M e——发动机的有效扭矩。
当驱动轮作等角速度旋转时,履带卷绕运动的 速度,也就是车辆的理论行驶速度,可用下式表示:
v T ? rk ? k
动力半径:动力半径是切线牵引力线到轮心的距离。
驱动轮的动力半径是一个假设的半径,它在驱动轮上 实际并不存在,其物理意义可解释如下:
在驱动轮相对于履带没有滑转的情况下,以一半
径为rk的圆沿链轨作纯滚动时,驱动轮轴心的速度即为
卷绕的速度趋近其平均速度,且趋于常数。
为简化履带行走机构运动学的分析,通常将这种极 限状态作为计算车辆行驶速度的依据。此时,假设履带 节为无限小,因此履带可看成是一条挠性钢带。这一挠 性钢带既不伸长也不缩短,且相对于驱动轮无任何滑动。 根据上述假设,履带就具有下图所示的形状。当驱动轮 齿数相当多时,此种假设是可以容许的。
v ? vT ? v j
式中: vj—履带在地面上的滑转速度。
5、滑转率δ :表示履带对地面的滑转程度,它表
明了由于滑转而引起的车辆行程或速度的vT
vT
? ? lT ? l ? 1? l
lT
lT
二、履带行走机构的动力学
讨论履带车辆在水平地面上作等速直线行驶时的 动力学问题。 履带车辆工作时,其上作用着抵抗车辆前进的各 种外部阻力和推动车辆前进的驱动力 ——切线牵 引力。而切线牵引力本身则由驱动链轮上的驱动 力矩所产生。 当履带车辆在等速稳定工况下工作时,存在着以 下两种平衡关系:
Ft
?
Mk rk
对车辆来说,拉力 Ft是内力,它力图把接地段从支重 轮下拉出,致使土壤对接地段的履带板产生水平反作用
力。这些反作用力的合力 FK叫做履带式车辆的驱动力, 其方向与行驶方向相同。履带式车辆就是在 FK作用下行 驶的。
由于动力从驱动轮经履带驱动段传到接地段时,中间 有动力损失,
故: FK ≤ Ft 如果此损失用履带驱动段效率 η r表示,则履带式车 辆的驱动力 FK可表示为:
Fk
?
Ft ? ? r
?
Mk rk
?
r
?
M e ? im rk
??m ??r
FK称为切线牵引力。 上式也适用于轮式机械,此时驱动段效率 η r等于1。
2、行驶原理:
为进一步说明履带式车辆的行驶原理,分析切线牵引力 如何传到机体上的,对驱动轮及支重轮进行受力分析。
经过分析可知,推动机械前进的力就是切线牵 引力FK。
速度。
(2)计算:当履带在地面上作无滑动行驶时,车辆
的行驶速度就等于台车架相对于接地链轨的运动速度,
后者在数值上等于履带卷绕运动的速度。因此理论行驶
速度vT在数值上等于履带卷绕运动的平均速度,即:
vT
?
vm
?
Z k lt
2?
?k
?
Z k lt nk 60
(m / s)
意义: 即驱动轮有效啮合齿数增加时,履带
v车 ? v车架相对履带 ? v履带相对地面
从上图中可以看到,当履带处于图中 l所示的位置 时,履带速度达最大值
v1 ? r0? k
式中: r0—— 驱动链轮的节圆半径; ω k——驱动链轮的角速度。
当履带处于图中 2所示的位置时,履带速度最低,等于:
v2
?
r0?
k
cos
?
2
?
v1 cos
?
2
由此可知,即使驱动轮作等角速旋转,台车架的相对 运动也将呈现周期性的变化,从而使车辆的行驶速度 也带有周期变化的性质,使机械振动及噪声增加,运 动的平稳性及舒适性降低。
履带式车辆是靠履带卷绕时地面对履带接地段产生 的反作用力推动车辆前进的。为了便于说明行驶原 理,如下图所示,可将履带分成几个区段。 1—3为 驱动段,4—5为上方区段, 6—8为前方区段, 8—1 为接地段或称支承段。
车辆行驶时,在驱动力矩作用下,驱动段内产生拉
力Ft,Ft的大小等于驱动力矩与驱动轮动力半径之比, 即:
假定履带销子和销孔内的摩擦损失等可略去不计, 则推动机体前进的力 FK即等于履带驱动段内的拉力 Ft, 且并不随驱动段的倾角的变化而变化。实际上,因为 履带销和销孔间有摩擦,故 FK比Ft要小些。
第二节 履带行走机构的运动学和动力学
一、履带行走机构的运动学 现在讨论履带式行走机构在水平地面上作等速直 线行驶时的运动学问题。 1、履带行走机构在水平地面的直线运动,可以看 成是台车架相对于接地链轨的相对运动和接地履 带对地面的滑转运动 (牵连运动)合成的结果。
车辆的理论行驶速度。可知:
vT
?
rk? k
?
Zk lt
2?
?k
rk
?
Zk lt
2?
4、车辆的实际行驶速度v :在履带相对地面存
在相对运动(主要是滑转)的情况下,车辆的行驶速 度称为实际行驶速度 v 。
实际行驶速度 v是履带的滑转速度和台车架对接地 链轨的相对速度的合成速度,即:
v车 ? v车架相对履带 ? v履带相对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