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知识点
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 易混易错知识点小结
【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易混易错知识点小结】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哲学的来源:哲学来源于社会实践(生活),不是凭空产生的。
常见错误说法“哲学是哲学家头脑里自发产生的”。
2.哲学的定义:①本意角度:爱智慧。
注意爱智慧≠智慧本身。
哲学给人以智慧,使人变聪明,而不是等同于智慧本身。
②世界观角度:哲学是系统理论化的世界观。
注意:从主体角度看——世界观人人都有,而哲学是哲学家,并非人人;从特点角度看——世界观是零散的、不系统的、朴素的、不自觉的,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
③方法论角度:哲学是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的统一,而不是仅包含其中的某一个方面。
④具体科学角度: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注意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常见错误说法:第一种情况颠倒二者的顺序,如哲学是具体的基础,或是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第二种情况乱加定语,如“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能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直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从性质上来看,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非科学的哲学不能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故而,简单的说哲学能促进社会或是人的发展的说法都是错误的。
第三种情况混淆关系,误认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实际二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不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此外常见错误说法还有夸大哲学的作用,如哲学=科学、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哲学与具体科学互为前提、没有哲学就没有具体的产生或发展等等。
⑤时代精神角度:哲学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注意不是任何哲学都是时代的精神,只有正确反映时代任务和要求、牢牢把握时代脉搏、正确总结和概括时代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的哲学才是真正的哲学。
但是,任何哲学都是对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的反映。
此外还要注意真正的哲学≠马哲,在不同的时代,真正的哲学是不同的,而在当下,马哲就是真正的哲学,所以说“真正的哲学就是马哲”说法错误,说“马哲是真正的哲学”说法正确。
政治必修四 生活与哲学 第四单元 课本知识点梳理总结
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最主要、最根本内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①什么样决定什么样②变化发展决定变化发展⒉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①具有不完全同步性②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生产活动(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关系、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关系、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实现方式:①阶级社会→阶级斗争、②社会主义社会→改革(自我发展、完善)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历史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含义)创造的历史表现:①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②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生活和实践是形成和发展的源泉;实践提供物质条件;直接创造精神财富)③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党的群众观点:⒈基本内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⒉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群众路线:⒈地位: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⒉基本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意义: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价值与价值观人的价值物质的价值:物质属性、功能→主体需要(关系)人生的价值: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①社会价值(贡献)----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②自我价值(索取)----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贡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观: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表现:1、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导向作用2、人生道路的选择导向作用方法论:树立和坚持正确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自觉遵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价值判断:⑴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⑵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价值选择:在价值判断基础上作出的特征:⑴社会历史性、⑵阶级性、⑶因立场、角度而不同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⑴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⑵站在人民的立场,人民群众利益为最高的价值标准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价值的创造和实现(如何实现人的价值)在劳动中和奉献中创造价值(是实现人的价值的根本途径)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实现人的价值的客观条件)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价值的实现的主观条件)实现人生价值(需要):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⒉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⒊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2020年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1、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为:社会存在决定 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它们之间是辩证统一的。
2、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社会存 在决定社会意识。 3、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实践观点, 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①尊重社会实际,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坚持一切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同时要确立先进的正确的社会意识,反对落后的 消极的社会意识,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 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③反对历史唯心主义
(3)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不完全同步性 ②社会意识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主观条件)
社会存在
决定
社会意识
反映 、 反作用(阻碍、促进)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决定
生产力
生产关系
反作用
(生产关系 适应生产力 发展规律)
通过
实践
(上层建筑要适 合经济基础状况 的规律)
决定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反作用
不断解决
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
前进的、上升的 实现
途径
过程是曲折 的
阶级社会 —阶级斗争
④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⑤社会生活的实践本性揭示了各种理论认识 的根源
思维与存在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区别: ①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则不是; ②对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对社会 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 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 联系: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课件
2.全面理解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
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生产关 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 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普遍 规律,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这两对矛盾及其运动制约着其他各种社会矛盾的存
有着五千年文化底蕴的国度,“面子”囊括了人的地
位、财富、尊严、人格等,是人们进行社交活动的外 观表征,代表着他人、社会对自身的综合评价。尽管 时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人们重“面子”的观念依 旧。这说明 ( )
A.意识是物质的主观映象
B.物质在运动的同时又相对静止
C.人的认识具有无限性
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生 活 与 哲 学
第 四 单 元
第 十 一 课 寻 觅 社 会 的 真 谛
瞄目标 析考点 明考向 抓热点 提能力
认识 社会 与 价值 选择
复习本课须把握1个趋势(社会发展的总趋势),1个 基本观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2个基本规律 核心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
提示 适应经济基础状况),3个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在和发展,决定着社会的进程、性质和面貌,推动
着人类社会从一种形态向另一种形态的转变。 (3)两对基本矛盾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是并列 的。其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生产方式 发展和变革的根本原因,也是包括经济基础和上层
建筑在内的整个社会形态发展和变革的根本原因。
先于 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 反作用 。落后的社 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 阻碍 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 社会发展起积极的 推动 作用。
《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第十二课第2课时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第2课时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识记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含义。
2.理解正确进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基本要求。
3.了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
1.政治认同:通过学习能够认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基本要求。
2.科学精神:能够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基本要求、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等原理分析社会现象,做出正确判断与选择。
一、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1.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1)含义: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01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02程度作出判断,称为价值判断。
在□03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04选择,就称为价值选择。
(2)产生: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05社会存在在人们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是在□06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3)要求: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必须坚持□07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08客观规律,走□09历史的必由之路。
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点(1)内涵: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10时间、□11地点和□12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2)意义:①有助于我们正确评价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价值观念,防止□13简单化和□14片面化倾向。
②有助于我们的价值观念□15与时俱进,从而作出正确的□16价值判断,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
二、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1.影响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因素(1)人们的□01社会地位不同,□02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
(2)□03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可能作出不同的价值评价。
(3)人们站在不同的□04立场上,就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就会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衡量标准(1)自觉站在□05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06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2)牢固树立□07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08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
3.正确处理个人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关系(1)首先考虑并满足□09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
2015届《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_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
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两大基本规律以及两大基本矛盾运动
〖原理内容〗: ①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 基本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 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②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 又一基本规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 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 巩固和完善;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方法论〗 要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不断调 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方面和环 节,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A、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看他的贡献。
如何 B、评价一个人价值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 评价 人民贡献了什么。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
进步事业的贡献。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 〖原理内容〗: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人们的 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们 的行为具有重大的导向作用。表现在对人们认识世界和 改造世界;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 • 〖方法论〗:我们要树立和坚持正确价值观,发挥正确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1、人民群众:
A、含义: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 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 B、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
〖原理内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 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方法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 〖反对〗:反对夸大英雄人物的作用,否认人民群众是 社会历史的主体,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宣扬 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的历史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
《生活与哲学》第三、四单元复习课件
群众的错误倾向。
4、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原理内容〙: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
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
制约和导向作用。 (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 要的导向作用。 (2)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方法论〙:要自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持正确的
(1)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说明国家为什么要深 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 映。“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群众反映强烈, 这一现状要求我们必须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制定 相应的举措。 ②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规 律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 革,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维护了人民群 众的切身利益。 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坚持群众观点和群 众路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实现好、维护好、 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体现。
2、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
〖原理内容〗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 映。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 范围;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 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 统一。 〖方法论〗(1)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要求我们,如果 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 和完善真理,只是照搬过去的认识,或者超越历史条件, 把适用于一定条件下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 条件之中,真理都会转化为谬误。(2)真理的条件性和 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我们要正 确对待错误,随着条件和历史阶段的变化发展和完善真 理。 14
• (1)结合材料一,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说明,广东省 是怎样加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的?(10分) • (2)结合材料二,分析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 ,广东省政府是怎样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的?(8分)
《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综合复习
(3)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这表现在人民群众环保意 识大为加强,人民群众和人大代表依法对排污企业和政府相关职 能部门进行监督,促进了政府重视生态环境。 (4)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广东积极实践科学发展观, 全民动员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必将为绿色广东建设发挥越来越大 的作用。
3.民生是尊严的基础,人起码的生存条件得到满足时,人的 生活才会更有尊严。当前就业难、看病贵、上学难、房价高, 收入分配不公,城乡二元结构,社会保障不健全,食品不安全
3、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原理
原理内容: 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方法论要求:自觉站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 4.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会 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随着时空的推移和条件 的改变,一定事物的价值以及人们关于它的价值观念也会发生变化 。由于人们的主观立场、动机等不同,对同一事物的价值评价也不
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②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
人素质。
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 观的指引。
尼克.胡哲谈人生 ——没手没脚无烦恼
如果你得不到一个奇迹,就去创造一个吧——尼克.胡哲
四、典型例题:
1、(2011年湖南省高考试题第39题26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
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
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二)人生观、价值 观
1.人生价值及其实现原理: 原理内容: 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 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
( 必修4)生活与哲学(综合复习)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先进文化问题的破解过程分 别体现了哪些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和历史唯 物主义道理?
尼克.胡哲震撼全人类的视频
如果你得不到一个奇迹,就去创造一个吧 ——尼克.胡哲
尼克.胡哲谈人生 ——没手没脚无烦恼
尼克胡哲简介(英文版)
上述材料体现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道理的?
请运用主要矛盾原理,分析说明建设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
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社会意识形态的主体和灵魂。我国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五千年文明中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与时 代发展的先进文化的结晶,是维系社会和谐与进步的基石。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总结吸收了中国历史文化的优秀传统, 又顺应时代发展赋予新的内涵,使之成为“文化精髓”“兴国 之魂”,是我们党成立90年来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 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
认识论
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2、在实践中追求真理和发展真理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联系观 发展观
1、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2、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 1、发展的普遍性原理 2、发展的趋势原理 3、发展的状态原理 1、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2、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3、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原理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唯物论道理的?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 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突 出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并从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事业全局和战略高度,提出了在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 的建设全过程,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在精 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建设的总体目标和任务。这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 域的指导地位,团结和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 家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 远历史意义。
人教版必修4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记背大全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记背知识大全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哲学基本常识)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1、哲学与生活的关系哲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来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哲学反作用于生活,哲学总是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只有真正的哲学才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才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2、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1)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的世界观往往是自发的、零散的。
哲学是指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人们自发的、零散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哲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指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研究应该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处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②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哲学发展史上,虽然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但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生活与哲学》第三、四单元复习
03
跨单元概念辨析
对相似或相关概念进行跨单元的比较和分析,如“实践”在认识论和唯物史观中的不同含义。
01
第三单元与第四单元内在联系
探讨现实生活问题在哲学层面的反映,以及哲学原理对实际生活的指导作用。
02
知识点交叉点
如人生价值、社会发展规律、认识论等在不同单元中均有涉及,需要综合理解。
《生活与哲学》第三、四单元复习
单击添加副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你的观点
目录
CONTENTS
01
单击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02
单击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目录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创新是社会实践的要求、主体和源泉
模拟题与答案
答案及解析 提供模拟题的参考答案和详细解析,帮助考生掌握答题技巧。 模拟题设计 结合考试大纲和历年考题,设计涵盖重点知识点的模拟题。 模拟题价值 通过模拟题练习,检验考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应试能力。
备考策略与建议
复习时间安排建议
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合理分配时间,确保每个单元都得到充分复习。 重点关注第三、四单元的核心概念和知识点,加强理解和记忆。 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模拟题和真题的练习,熟悉考试题型和难度。
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生价值、价值观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第三单元复习
知识点梳理
发展的实质
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联系的普遍性事物之间以及事物 Nhomakorabea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11课寻觅社会的真谛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主干归纳
1个总趋势:社会历史 发展的总趋势。 1个基本观点:人民群 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条普遍规律:生产关 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 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 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的规律。 3对关系:社会存在与 社会意识的关系、生产 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 关系。
核心素养
科学精神:深刻理解社会发展 的基本规律,明确人民群众是 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 决定力量;改革是社会主义制 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 动力。 政治认同:坚信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是国家富强、民族振 兴、人民幸福的根本保障;全 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中国梦。
【靶向二】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典例2 (2020·浙江卷)浙江省某县以深化林权制度改革为契机引导
社会资本“上山入林”,使胡柚、山茶油、猴头菇等“三宝”成为当地
农民增收致富的“法宝”。这说明
()
A.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C.生产力的发展迟早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
D.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
生产力和 生产关系
的矛盾
基本矛盾
基本规律
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
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 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 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 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关系一定 要适合生产力
状况的规律
起阻碍作用
基本矛盾
基本规律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
①从两点论的角度看,一方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 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 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 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②从重点论的角度看,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是第 一位的,社会意识的反作用是第二位的。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点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点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是高考政治复习的重点,同学们一定都想了解生活与哲学知识点都有哪些。
2021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易混易错知识辨析
2021届高三政治生活与哲学一轮复习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易混易错知识辨析判断并改错!改错!!改错!!!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高考热度★★★★)1.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社会存在反作用于社会意识。
2.社会意识的变化决定社会存在的变化。
3.互联网思维决定了网络时代社会形态的性质和面貌。
4.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社会意识先进与否的主要尺度。
5.社会意识的变化总是滞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6.社会意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主变化的。
7.社会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8.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不起作用。
9.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10.社会意识能否推动社会发展取决于其是否反映社会存在。
11.劳动关系矛盾的解决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12. 改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3. 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改变社会制度。
14.改革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5.改革的目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16.科学实验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
17.生产关系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18.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合上层建筑的发展规律。
19. 生产力一定要适合生产关系的发展状况。
20.上层建筑服务经济基础,促进社会的发展。
21.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2.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23.物质资料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24.劳动群众能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的创造历史。
25.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高考热度★★★)26.价值观念决定人的行为选择。
27.价值观作为对事物价值总的看法,决定事物的性质和价值。
28.以公益的心态获得的回报越多,个人的价值就越大。
29.实现个人价值是实现社会价值的前提和基础。
30.人的真正价值在于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31.价值观对社会存在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32.价值观是一种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具有重大的反作用。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基本知识点归纳
【导语】着眼于眼前,不要沉迷于玩乐,不要沉迷于学习进步没有别*的痛苦中,进步是⼀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有⾜够的量变才会有质变,沉迷于痛苦不会改变什么。
⽆忧考⾼⼆频道为你整理了《⾼⼆政治《⽣活与哲学》基本知识点归纳》,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第⼀单元⽣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1、哲学与⽣活 (1)哲学就在我们⾝边。
①哲学智慧产⽣于⼈类的实践活动。
②在⼀定意义上,哲学源于⼈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因此,哲学与我们的⽣活、与我们置⾝于其中的⾃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觉或不⾃觉地影响我们的学习、⼯作和⽣活。
(2)哲学是指导⼈们⽣活得更好的艺术。
①哲学就是给⼈智慧、使⼈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化的活的灵魂”。
②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的含义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哲学是世界观和⽅*的统⼀(世界观决定⽅*,⽅*体现世界观。
)(3)哲学是对⾃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的指导。
) ●注意:①具体把握哲学与世界观、世界观与⽅*、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②哲学、世界观、⽅*都正确与错误之分,不⼀定科学 3、哲学的基本问题 (1)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性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主义的标准。
另⼀⽅⾯,思维和存在有⽆同⼀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为什么?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们在⽣活和实践活动中⾸先遇到和⽆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②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③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政治必修四知识清单《生活与哲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哲学的智慧不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而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哲学并不是搞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只要留心思考,就会发现它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哲学就是智慧之学或追求智慧之学,即爱智之学。
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和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
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电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二框关于世界观的学说(1)区别①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哲学: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②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还不等于哲学。
(2)态度:既反对把哲学简单化,把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当作哲学学说,也反对把哲学神秘化,认为哲学之是哲学家的事情。
(1)区别:①人们关于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根本观点是世界观。
②方法论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联系:二者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不可分割。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3)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1)具体知识:①自然科学知识: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知识②社会科学知识:认识和改造社会的知识③思维科学知识:人的认识和思维的知识(2)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反思的一门学问。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全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哲学概论)核心提示:哲学の产生哲学の起源哲学の作用哲学の本义哲学の任务哲学の内涵哲学の基本问题哲学の基本派别哲学の两个对子哲学与时代の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课美好の生活导向1课1框生活处处有哲学P41.哲学の产生:P4哲学の智慧产生于人类の实践活动。
2.哲学の起源:P5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の追问和对世界の思考。
3.哲学の作用:P5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の艺术。
4.哲学の本义:P6①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の学问。
5.哲学の任务:P6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课2框关于世界观の学说P7①从本质看,哲学是关于世界观の学说。
②从特点看,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の统一。
③从产生看,哲学是对具体知识の概括和总结。
④从本义看,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の学问。
哲学の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第二课百舸争流の思想2 课1框哲学の基本问题P101.哲学の基本派别:P12◇附表:唯心主义の两种基本形态:P13第三课时代精神の精华3课1框真正の哲学都是自己时代の精神上の精华P16 1.哲学与时代の关系:P163课2框哲学史上の伟大变革P18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辨证唯物论)核心提示:物质运动规律意识认识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の本质4课1框世界の物质性P283.人类社会の物质性:P304课2框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P31 一.运动:1.运动の含义:P31哲学上所讲の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の变化和过程。
2.运动与物质の关系:P313.运动の特点:P32运动是无条件の、永恒の和绝对の。
静止の特点:静止是有条件の,暂时の和相对の二.规律:注意:人们可以认识、发现、利用规律。
但是不能创造、改造、改变、消灭规律。
第五课把握思维の奥妙5课1框意识の本质P351.意识の含义:p35物质决定意识。
5课2框意识の(能动)作用P382.意识の作用:P38①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注意:二者不能等同。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而不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物质决定意识,二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注意:应为“客观实在”)2.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注意: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不一定是显著的变化。
)3.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它在人的意识之外独立存在着。
(对)4.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办好事情的前提和基础。
(注意: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是办好事情的前提和基础。
)5.人们可以改变或创造条件,使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发生变化。
(对)6.意识是大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注意: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的源泉是客观存在。
)7.意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由人脑决定的。
(注意:意识活动的内容来源于客观存在)8.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
(注意:不同的意识有不同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
)9.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注意:只有正确的意识才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10.意识因其创造性,而具有直接现实性。
(注意: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实践才具有直接现实性。
)11.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客观事物。
(注意:人的意识不能够直接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客观事物,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实现。
)12.物质与意识不可分离,相互依赖。
(注意:不能理解为相互依赖,意识依赖于物质,但物质是独立于意识之外而存在的)13.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使客观符合主观。
(注意:应为“使主观符合客观”)14.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注意: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15.实践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复习
7、大切口的哲学题,如“哲学生活、哲学道理、哲学依据、 哲学意义”, 唯物论、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四个方 面全考虑(依照此顺序),切忌单一化,抓其一点,不及其余; 同样,唯物辩证法的内容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辩证否定 观尽量每个方面都涉及。 8、严格区分理论范围:辩证唯物主义≠辩证的唯物论≠唯物辩 证法≠历史唯物主义(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或唯物史观)≠认识 论。切忌:把唯物辩证法答成唯物论,把辩证法答成认识论。 9、世界观+方法论+材料(缺一不可,一一对应)。 10、要高度重视标志性词语:材料中的关键词要敏感;要加强 积累;要牢牢记住和理解。 11、夫妻知识点回答不全(虽不一定全用,但以防万一最好全 答)。 如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等都是。 例如由“政策”想到意识,由意识扩展到两个方面(即夫妻知 识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能动作用。 12、哲学与经济、文化、哲学的综合模块考查题,通常要综合 运用两块理论答题。
3、(2011临沂一摸)郭明义,鞍钢矿业公 司一名普通的采场公路管理员。他为希望工 程、身边工友和灾区群众捐款达12万元,几 乎占了他收入的一半,先后资助了180多名 困难学生;15年中,累计献工15000多小时; 义务献血50多次,达6万毫升,是其自身血 液的10倍多……有人说他傻。他说:“给人 温暖就是给自己幸福。每做一件好事,就有 一股幸福感涌上心头,越做越有劲!”。这就 是郭明义的幸福观。 请运用价值观的有关知识对郭明义的幸福观 进行解读。(6分)
4、(2011烟台)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 择”的知识,说明在制定“十二五规划”的 过程中征求民意、尊重民智的正确性。
生活与哲学复习第四单元
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是由上层建 经济基础 适合—→促进经济基础巩固、完善 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决定的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上层建筑
变革上层建筑
决定 反作用
不适合—→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要求
知识串讲 选择题
受“重生产、轻流通”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流通领域 的发展远远滞后于国际水平。为此,国务院常务会议于2012 年7月11日讨论通过《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 业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加强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创新流通 方式,提升信息化水平,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深化改革开 放,切实降低流通环节费用。流通体制改革 ①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②是上层建筑领域的一次革命 ③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 ④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知识串讲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什么关系? 社会存在
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 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有时落后于,有时先于
决定 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 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先进—→推动 落后—→阻碍
社会意识
总体感知
人类社会的两个基本矛盾和两个普遍规律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基本矛盾运动推动人类 社会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 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 规律。
知识串讲
把握理论
思考>> 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处于什么地位,有什么作
用?如何理解?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劳动群众、基础、决定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一、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1.什么是社会存在?什么是社会意识?1)社会存在是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中的物质方面,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2)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精神生活现象的总和。
(既包括风俗习惯和社会心理,也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科学、艺术、宗教、哲学等各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式。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①社会意识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并不完全同步和完全均衡,有时候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候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②社会意识的发展既由社会存在的发展决定,又有自身的历史继承性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3.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什么?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
4.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什么?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更替。
5.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什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6.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这一规律的内容是什么?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7.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这一规律的内容是什么1)经济基础指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指一定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以及该社会的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上层建筑的状况不同,对经济基础反作用的性质是不同的。
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提东社会进步;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阻碍社会前进。
8.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发展的动力是什么?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3)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4)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直接动力。
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9.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过程是曲折的。
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社会发展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可逆转的总趋势。
10.什么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劳动群众始终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11.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1)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3)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4)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决定力量。
12.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要求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群众采取什么样的态度?1)坚持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2)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3)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二、价值观、人生观1.什么是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遗失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
2.人生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1)人的价值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责任,即为社会创造价值。
二是从社会获得对自己价值的承认和满足,即实现自我价值。
2)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对一个人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贡献了什么,最根本的是看他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3.什么是价值观?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4.价值观的性质与导向作用?1)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由社会存在决定,又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2)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价值观不同,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价值观不同,人们行为的选择就不同。
3)不同的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不同的导向作用。
我们应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倡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5.什么是价值判断?价值判断是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需要以及满足程度作出的判断。
价值选择以价值判断为基础。
6.什么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1)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这就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
7.影响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客观因素:社会历史条件、人们的社会地位、社会关系2)主观因素:立场、需要、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心理特征和性格特点8.如何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1)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持真理,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必由之路。
2)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把献身人民事业、维护人民利益作为自己的最高价值追求。
3)要把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防止价值判断简单化和片面化,做到与时俱进。
7.如何实现人生价值,度过有意义的人生?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人生价值。
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2)在个人与社会统一中实现价值。
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必须充分利用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知识成果,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要树立和坚持正确的理想信念,以正确价值观为指引。
8.如何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1)将集体利益放在首位,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
正确反映和妥善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
2)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时,自觉站在人民立场进行选择。
3)当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利益,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
4)集体也要充分的尊重和满足个人的正当要求。
9. 当代青年应该坚持什么样的理想信念?1)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应该成为我们的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柱2)把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哲学知识体系分类大纲?(一)辩证唯物论(5个)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方法论?二、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及方法论三、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四、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五、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3个)一、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二、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和具体性三、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三)唯物辩证法(6个)一、联系的观点(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和基本观点之一)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及方法论3、联系的多样性、条件性原理及方法论?4、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及方法论?5、系统优化的方法原理及方法论?二、发展的观点(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和基本观点之一)1、发展的观点及方法论?2、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原理及方法论?3、发展的状态(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及方法论?4、发展的原因(内外因辨证关系)原理(补充)三、矛盾的观点(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1、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及方法论?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方法论?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方法论?5、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及方法论?6、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及方法论?7、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8、矛盾分析法四、辩证否定观的原理及方法论五、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原理及方法论六、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区别?(四)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一、社会历史观(3个)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2、两大基本规律的矛盾运动原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3、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原理。
二、价值观、人生观(4个)1、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3、人生价值及其实现原理。
4、个人和社会相统一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