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全程化就业指导平台与研究
构建高校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研究
基金课题:河南省大中专院校就业创业课题项目“构建高校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研究”(项目编号:JYB2023275)。
构建高校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研究文/李学敏 吴歌高校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是将就业指导贯穿大学生大学学习全过程,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指导,涵盖职业规划、职业能力培养、求职技巧、就业信息获取等多个方面。
其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提高职业素养和求职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发展和就业市场。
此外,构建高校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也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组成部分。
加速构建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不仅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重要体现,还是高校为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发挥服务社会职能而做出的关键决策。
一、高校就业指导现状分析高校就业指导是指为即将毕业的学生提供关于就业方面的咨询服务和指导,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和职场。
目前,许多高校都设有就业指导中心,提供包括职业规划、就业信息发布、招聘会组织、面试技巧培训在内的各种就业指导服务。
(一)高校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当前,大多数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实施的主体,其指导工作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就业指导中心往往只为学生提供一些基本的就业信息和服务,缺乏个性化的指导;②就业指导中心的师资力量不足,无法满足全体学生的需求;③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只针对毕业生,忽略了其他年级学生的需求;④就业指导课程设置存在不够科学、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等问题;⑤就业指导内容过于简单,缺乏实际操作的价值;⑥部分高校未能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和联系,从而无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资源。
(二)影响高校就业指导效果的因素结合实践来看,高校就业指导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就业指导中心的师资力量和服务水平对就业指导效果有着直接影响。
其次,就业指导课程设置和内容是否具备科学性与实用性,也会影响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接受程度。
最后,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和联系也会对学生就业的机会及质量产生影响。
浅谈新建本科院校就业指导全程化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浅谈新建本科院校就业指导全程化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建本科院校也应运而生。
然而,由于这些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历史较短、办学经验较少,其教学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仍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问题。
其中,就业指导全程化就是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本文将就新建本科院校就业指导全程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浅谈。
一、存在的问题1.整体规划不足:由于新建本科院校的历史较短,往往缺乏全面系统的规划,这导致在就业指导全程化的方面也存在不足。
很多学校无法确定学生需要完成的时间表、需学习的技能和访问的资源等事项,故学生的就业指导往往是不系统不连贯的。
2.资源缺乏:新建本科院校一般资金有限,人力资源较为匮乏,故学校的就业指导资源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很多学校没有专门的职业规划导师、就业指导中心和就业指导师生平台等,这使得学生在就业指导中得不到全面的帮助与支持。
3.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新建本科院校招生范围较广,学生的素质各异。
这使得学校在进行就业指导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一些学生可能无法了解职场,也不知道该如何做职业规划,这就增加了学校就业指导的难度。
4.就业指导缺乏针对性:由于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经验较少,往往无法有效的对就业指导进行针对性的设计。
很多学校的就业指导缺乏有效的诊断和分析,往往提供的信息过于普遍化,让学生难以在就业指导中得到实质性的帮助。
二、解决措施1. 制定全面规划:新建本科院校要将就业指导全面化,需制定全面规划。
规划应该涵盖学生在大学不同阶段的就业实践、职业规划和技能培养等,使全校师生都能了解和参与到就业指导的全过程中来。
2. 资源整合:新建本科院校应尽快整合各方面资源,吸纳优秀的就业指导师资,建立并高效运作就业服务中心,提供全新的网络就业平台,帮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职业发展情况,从而有助于使整个就业指导全程化更加有序地实现。
3. 设计针对性指导:新建本科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应针对学生不同的插入点进行个性化指导,以针对性指导取代过于普通化的指导,提升就业指导的效果。
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全程化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基于四川农业大学的实践
Hi g h e r Ag r i c u l t u r a l Ed u c a t i o n, 2 01 3 — 3, 3: 1 0 9— 1 1 1
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全程化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及 全社 会 的关 注 。作 为 “ 2 1 1工程 ” 高校 , 四川农 业 大 程 、 质量 工程 、 职业 规划 和就业 指导 立体化 工程 、 创新 学针对 经 济社会 的发 展 , 毕业 生人 数 不 断 增 加 , 就 业 创业 教育 工 程 、 就业促进工程 ) , 形 成 学 生 就 业 指 导 形 势严 峻 等实 际情 况 , 构建和实施 “ 理念先行 、 能 力 工作 的全 程化 、 全 员 化 。再 次 , 确 立学 生 就 业 到位 ” 的大 学 生 就 业 指 导 工 作 全方 位理 念 。一 是 加 强思 想 政 治教 育 与 就 业创 业 教 全 程化 模式 , 使毕 业 生近年 来 的一次 性就 业率 始终保 育 , 教 育 引导学 生树 立正 确 的择 业观 、 就业 观 , 培 养学
、
导工作 也是 检验 人 才 培 养 质量 的一 个 重 要 指标 。学 生就 业指 导工作 的相关制 度 , 保 证学 生就业 指导 的全
校 充分 认识 到做 好学 生就 业指 导工 作 , 既是促 进经 济 方位 , 有 效推进 和保 障毕 业生 就业 。 发 展 和社会 和谐 的重 要举 措 , 也 是推 进学 校科 学发 展 构建 学生 就业 指导工 作长 效机 制 , 重点 是加 强领 的 内在需 要 , 坚 持 以学 生 为 本 , 确立 了“ 质量 、 民生 、 导, 落实好 “ 一把 手工 程 ” 。一 是 学 校层 面 高度 重 视 , 全 方位 ”三大推 进学 生就 业指 导工 作 的理念 。首先 , 加强 领导 。学校 党 政一 把 手 高 度 重视 学 生 就业 指 导 确立 就业 指 导工 作 的人才 培 养 质 量 理 念 。 明确 提 出 工作 , 定期召开相关职能部门会议听取汇报 , 研究部 把学 校 建设 成 为有 特色 高 水 平 “ 2 1 1工 程 ” 大 学 的举 署就业 工作 , 并 亲 自到 双选 会 现场 了解 情 况 , 指 导 工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组织与运行模式创新研究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组织与运行模式创新研究[摘要]基于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对大学生应当实施全程化与多元化的就业指导,针对不同年级大学生的身心与职业发展特点,就业指导内容应各有侧重。
要贯彻落实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全程化与多元化,必须构建新型的高校就业指导组织体系,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五维立体工作模式。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全程化多元化一、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教育中存在的几个问题1.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体系不健全。
目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体系主要是按照以下两种模式建设的:一种是纯粹就业中心模式,只设校一级就业工作机构和人员,不设院系级的就业指导机构和专职人员,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直接对全体学生开展工作;另一种则是“学校就业中心+院系就业辅导员”模式,在这种模式里,学校就业中心与院系就业辅导员共同完成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但各有侧重,学校就业中心负责为全体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指导与咨询等服务,而院系就业辅导员则主要为毕业生提供辅导和咨询。
两种就业指导体系各有优缺点,但从目前用人单位和大学生需要更多的“个性化”服务来看,不论按哪一种模式建立的就业指导体系,都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高校应在后一种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全新的大学生就业指导组织体系。
这种全新的体系是逐步与发达国家接轨的一种模式,它既是一项学生工作,也是一种教学活动。
在这个体系里,就业指导人员是由学校领导,就业中心的专业工作者,院系的专兼职就业辅导员、班主任和专业教师等组成,各类就业指导人员从不同角度发挥不同的作用。
2.就业指导教师存在诸多局限性。
许多高校就业指导教师在工作中存在几个典型的误区或缺陷。
一是指导思想的片面性,仅把就业辅导当做找工作的应急性指导,存在着信息提供多、观念教育少,支招多、解惑少,商业性指导多、教育性指导少,讲择业多、讲敬业少,讲如何找到满意工作的多、讲找不到满意的工作怎么办的少等诸多现象。
二是指导内容的封闭性,职业指导课主要讲授“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职业发展前景、人才需求趋势、应对职业生涯危机以及择业心态和原则的指导。
对农业院校研究生全程化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并轨模式的研究
菊
J u n e 2 01 3
,
2 01 3 征
6
Un i v e r s i t y E d u c a t i o n
对农业院校研究生全程化就业指导 与思想政治教育并轨模式的研究
于世 明
(1 . 西 北农林科 技 大 学 , 陕西
[ 摘
何明骏 ’ 王
杨凌
勇 周维佳 z
究生寄予厚望 , 无形 中给农业研究生 提供 了更 多展示 自
据 自身职业优势 和社会发展 内在需要 , 选 择合理适宜 的 职业 岗位 , 以促进个 体价值 实现 ; 高校思 想政治 教育 工 作是 以科学 发展观为指导 , 促进研究生 形成高 尚的科 学 文化素质和思想政治素养 。
1 . 就业 指 导 与 思 想政 治教 育 的 一致 性分 析
1 . 从农业 高校硕士研 究生 的规模来看 , 毕业 人数 不 足高校 毕业 生总人数 的 6 %。 在全 国的就业市 场上 , 硕 士 研究生仍具有一定 的竞争优势 ,更是广大农 业地 区 、 农 业科研 站的“ 宠儿” , 2 . 农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在全 国农业教育 中仍然 属于
作 都是 以高校大学 生或研 究 生为主 要对德 、 从 业理 想 和 目标 、 就业价值 观 、 择业观和就业政策解读 等 , 思想
政治教育工作则 培养研究生 的世界 观 、 人生观 、 价值观 、
} [ 作 萋 者 简 霁 介 j ] 挈 于 世 明 ( 一 _ 1 9 0 7 8 4 一 ) , 男 , 黑 龙 江 同 江 人 , 硕 士 , 西 北 农 林 科 技 大 学 林 学 院 辅 导 员 , 助 教 , 研 究 冤向 z 、 i - 向 : 思 想 政 治 研 计 究 芄 r 。
大学生全程化职业规划与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随着 高等教育 的快 速 发展和社会 对大学生 提 出越
来越高 的素质要求 ,我 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面临着
( 三)在就业指导具体操作上忽视“ 过程教育” 就业指导应是一个 过程教育 , 主要 目的是帮助 其 学生 了解社会职业状况 , 了解 自身职业倾 向, 确定 自 身 的职业 规 划 ,使 大 学 生在 面临职业 选择 时不再 盲 从 。而作 为学生培养 环节 的传统的就 业指导 , 仅仅 体
到第 二年五月份 之 间召开 。这就要求 学校平 时要重视
( 二 ) 建立科 学的就业指导课程体 系 高等学校 对 待 就业指导 课 要 和其 他专业课 和 基
加强 同用人单位建立长期 良好 的合作关系 ,加强与用
招生工作全校动员 ,教学科研工作始终处于中心地位
地 安排一 系列就 业指导 课程 ,充分运 用现代化 的教学
的情况相 比,就业尤其是就业指导工作并未得到充分 重视 。一些名校认为“ 皇帝 的女儿不愁嫁”没有必要花 ,
大力气开展就业指导工作 。而一些 高校则认 为 , 就业指
手段 , 进行大信息量的就业指导。一年级把重点放在指 导学 生进 大 才 0 8 3月 上 刊 教喻
大 学 生全 程 化 职 业 规 划 与 就 业 服 务 体 系建 设 研 究
王炳忠 吴 斌 陈蓉蓉
( 浙江工业大学 软件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23)
摘 要 : 随着高等教 育大众化的到来, 传统的就业
式上没有统一的要求 , 有的学校开设就业指导课;有的 学校举办就业讲座;有的学校仅由辅导员“ 全面负责” 就 业指导工作 , 没有把就业指导 当成一门学科来研究 , 因
此 其就业指导作用不 明显 。
指导模 式 已经不能适应 时代 的需求 ,大学生全程化职
如何建立全程化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OCCUPATION2011 1022如何建立全程化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文/吴洪波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就业观,提升学生的就业力,促进大学生的职业成熟。
大学生就业指导应兼顾学生的个性特征与社会需要,以期达到职业适应性而进行科学的职业规划,帮助大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科学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并帮助学生做好从业前的准备,把价值观同知识的学习、素质的发展、能力的提高协调起来,把个人的追求与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为今后的就业、创业做好准备。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的特点高校应该建立以提升就业力为核心的全程化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这就要求把就业指导设计成一门全面、系统的学科体系,并循序渐进地贯穿于大学教育全过程。
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服务,其突出特点就是阶段性和连续性。
阶段性要求将入学至毕业的过程根据不同时期的教育进程和身心发展特点科学分类,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连续性则强调整个大学生涯中的就业指导服务整体的不间断性。
就业力的培养应根据大学生在校生活、学习和个人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拟定不同内容,采取不同方法。
在职业意识启蒙期,主要是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社会,把个人的选择与社会的职业岗位需求联系起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和专长,发现自己的职业意向、职业潜能,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信息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制定出符合个人成长与发展的职业目标并合理做好学业规划。
在提升期,侧重指导学生通过各种测评、学习、实践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培养自己的各项能力和素质,切实提高就业竞争力。
在实践期,侧重于求职的具体技巧和方法,主要使学生了解国家就业政策、毕业生择业前的准备、用人单位的人才使用和发展机制,求职面试技巧等。
二、如何打造大学生的就业力培养大学生的就业力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培养学生明确的职业设计意识帮助学生设计目标明确、科学缜密、操作性强的职业生涯规划。
学校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院校教学计划,甚至细化到系教学计划,引导学生有阶段性达成总体职业设计目标。
职业生涯规划视域下的高校就业指导全程化研究
摘
要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是一个 系统工程 ,必须结合 大学四年 不同学 习内容和 学生特 点开展职业 生 涯规划教 育 ,明确不 同时期 就业指导工作重点 ,更新观念 ,加强课 程建设 ,培养 高水平的 专 业化 师资队伍 以及努力为学生提供就业能力训练平 台等措施 ,将就业指 导工作贯 穿于高校 育
个人在教育上和职 业上做 出正确 的选 择” 。要? 旃足学 生和
社会发展需要 ,必须构建职业生涯发展理 论下 的大学生就业
指 导 新 模 式 ,实 现 就 业 指 导 全 程 化 。
一
、
就业指导全程化是就业指导发展 的必然结果和高校
教 育 目标 、学 生 职 业 意 识 和 职 业 能 力 培 养 的诉 求
就业咨询 ,以威廉姆逊出版的 《 怎样 咨询学生》为标 志 ;第
三 阶 段 :注 重 学 生 个人 发 展 ,职 业 指 导 的 重 点 由侧重 开 发 职
( ) 就 业指 导全 程 化 是 高校 学 生 提 高 职 业 规 划 意 识 培 三
养 职 业规 划 能 力 的诉 求
业素质测试 的技法 ,转 变 为注重 职业 咨询 的方法 ;第 四阶 段 :通过把握 人格 特征选择职 业达到人 职匹配 ;第五 阶段 :
( ) 就 业 指 导 全程 化是 就 业 指 导 发 展 的 必 然 结 果 一
的就业 目标和 自身 与社会价值 ,打下 良好而坚实 的思想基础 和专业基础。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在 《 会生存——教育世界 学 的今天和明天》 的报告 中认为 ,不应该 培养青年人和成人从 事某一种特定 的、终身不变的职业 ,而应培养他们有能力在
构建就业指导全程化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1 就 业 指 导 全 程 化 的 实 施 原 则 .
实 施 程 序 、 评 体 系 方 面 , 渐 形 成 了 具 有 特 色 的 就 考 逐 业指 导 全程化工 作体 系和运 行机 制 。
一
思 想 政 治教 育 、 业 道德 教 育 、 业 素 质教 育 、 职 专 技 能 培 养 与 就 业 指 导 相 结 合 ;普 遍 指 导 与 个 别 指 导
、
就 业 指 导 全 程 化 体 系 的 形 成
相 结合 ; 拟 演练 与实地 考察相结 合 。 模
2 确 定 就 业 指 导 全 程 化 的 内容 .
就业 指导 全程 化是 指立 足市场 对人 才 的现 实需 求从 大学 一年 级 到毕业 , 据每个 学 生的特 点 , 助 根 帮 学 生 做 好 职 业 生 涯 规 划 , 观 认 知 自我 , 解 市 场 , 客 了 准确 进行 职业定 位 , 及 培 养 职 业 素 质 内涵 , 学 生 为 顺利 就业 、 现人 职合理 匹配奠定基 础 。 实 建 立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 后 ,毕 业 生 就 业 开 始 实 行 “ 向选 择 ” 双 。由于 机 制 转 换 中学 生 心 理 准 备 不 足 ,
行 机制 。
择 业 中 缺 乏 自信 , 望 值 高 、 利 心 重 、 统 职 业 观 期 功 传
偏 见 等 影 响 了 毕 业 生 的顺 利 就 业 。 也 由 于 体 制 转 轨
就 业 工作 领 导 小 组 全 面 负 责 学 院 就 业 指 导 工 作 ; 招 生与 就业 指导 办公 室主要 负责 制定 学 院总体 的就
导 工 作 首 先 从 研 究 人 才 培 养 目标 和 专 业 设 置 入 手 , 18 9 4年 以来 先 后 进 行 了 7次 大 规 模 社 会 需 求 调 查 , 市 场 调 研 和 毕 业 生 追 踪 调 查 , 学 院 专 业 培 养 目标 , 使 毕 业 生 业 务 规 格 , 以及 课 程 建 设 等 更 加 贴 近 市 场 和
构建高校毕业生“全过程服务”就业指导体系
构建高校毕业生“全过程服务”就业指导体系[摘要]近年来,高校扩招力度不断加大,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构建高校毕业生“全过程服务” 就业指导体系研究提出了有利于就业的政策建言,这将对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全过程服务就业指导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毕业生人数大量增加。
解决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政府及高校工作的首要目标。
毕业生能否充分就业,关系到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人才的建设以及毕业生生存质量等诸多方面,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
可以说,只有高校毕业生就业达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才是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终极目标。
一、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作为我国就业的主要群体,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数据显示,大学毕业生数量已由2001年的114万增长到2013年的699万,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与此同时,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影响进一步显现,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速放缓,一些行业人才需求已经趋于饱和,就业需求下降。
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如何帮助大学生走出就业难的困境将成为高校与社会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北京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和上海市对外服务有限公司共同发布的《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白皮书》提出了当前中国大学生就业存在七大趋势,笔者总结如下:1.就业跨地区跨省份趋势明显。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毕业生就业选择余地扩大,全国地域性人才流动、跨区域就业、网络异地求职已然成为大学生实现就业的途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业全国化成为趋势。
2.单位青睐订单式培养趋势明显。
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陆续发展并建立校企合作关系,阶段性实行顶岗实习,设立学生实训实验室,开辟就创业基地。
不少企业利用这些创新培养机制,更多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方式,青睐具备一定经验的毕业生。
职业生涯规划理念下高校就业指导全程化模式的思考与探讨
职业生涯规划理念下高校就业指导全程化模式的思考与探讨摘要:当今社会,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了家长、学校、媒体乃至全社会都关注的问题,随着社会体制转轨、经济转型和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就业形势变得愈发严峻。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者必须树立全程指导理念,职业生涯规划应贯穿在大学阶段教育的全过程,将管理转变为服务。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全程化1 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职业生涯就是一个人的职业经历。
具体的讲,就是以心理开发、生理开发、智力开发、技能开发、伦理开发等人的潜能开发为基础,以工作内容的确定和变化、工作业绩的评价、工资待遇、职称、职务的变动为标志,以满足需求为目标的工作经历和内心体验的经历。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一种对大学生以职业要求为目标的目标管理,通过让每一个同学明确其预期的目标,使之自觉地按预期目标的要求开发潜能,提高综合素质。
2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就业面临着选择。
不同的人,要进入不同的行业、从事不同的工作。
一定的社会分工或者社会角色的持续实现,就形成了社会的多种职业。
职场新人在进行职业选择的时候,必须清楚各种职业的差异和要求。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有利于大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进行自我定位;有利于大学生更好地了解专业,了解社会环境;有利于大学生个人明确未来的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提升应对竞争的能力;有利于人才在市场上的合理配置。
通过职业生涯设计,大学生在充分认识自己,客观分析环境的基础上,科学树立目标,正确选择职业,并运用适当的方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克服职业生涯中的困难和阻力,避免人生陷阱,就有可能获得事业的成功。
职业生涯规划让每位同学自己本人直接参与自己人生目标的设计,也使同学对相关教育资源的利用也会更加自觉和更加充分。
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归结在于大学生寻找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职业,实现个体与职业的匹配,体现个体价值的最大化。
3 部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分析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提出深层次的需求用人单位最看重大学生的素质中前5个指标分别是:(1)专业知识与技艺;(2)敬业精神;(3)学习意愿强、可塑性高;(4)沟通协调能力;(5)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
基于高职院校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
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我院问卷调查显示,近 9 % 0 的大 学生 在校 期 间希望 获得 就业 指 导和就 业援 助 , 5 . %的学 生 希 望 就 业指 导 能 够 采用 各 种 与企 业 14 7
互动 的方 式 来 开 展 ,4 .9 47 %、4 .7 53 %的学 生分 别
必 要 的信 息 网络 化指 导 。 因此 ,高职 院校 做好 就 业工作 显 得尤 为重要 ,
关键 词 :全程 化 ;就 业指 导体 系;反 馈优 化 机 制 中图分 类号 :G7 0 1 文献 标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1 0 - 6 2 ( 0 0 2 0 8- 19 2 1 )0 —加 5 — 0 - - 3 4 的不断调整优化 ,企 业 的选才用 人 标准 更趋 理性 。 据 统 计有 6 .l 81%的用人 单位 在 招聘 过程 中更 加关 注 于我 院毕 业 生 务 实 的就 业 心 态 以及 所 具 备较 高 的综 合素 质和专 业 技 能 。 通过 用人 单位 反馈信 息 了 解 到 毕业 生 的综合 素质 和 职 业 能 力 还有 待 于进 一 步提 高 ,创新精 神 、团 队合作 、适应 能力 、规范 意 识和 吃苦 精神等 职 业 能力还 需进 一步 加强 。 向于 偏
善 ,就业 竞争 将会 进 一步加 剧 ,大 学生 渴望 得 到就
生 的要求 还有 一定 的距 离 。 就就 业指 导本 身 而言 ,在全程 化 、专业 化 、信
息化 等方 面 尚存在 一 定差距 。据 2 0 0 8年一 份高职
院校 调 查报 告显 示 :在全 程 化上 ,5 . 28 %的高职 院 校 仍然采 用 单一 的“ 快餐 式” 就业 指 导方式 , 指导 内 容还 仅停 留在 求职 择 业技 巧 的层面 上 ,缺 乏科 学 、 系 统 的就 业 指导体 系 , 有 3 . 只 79 %的高职 院校就 业
简述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
简述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摘要]我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长与社会经济结构的变革导致的人才专业需求变更之间的矛盾,导致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有日渐严峻的趋势。
而高校开展的就业指导工作目前与社会要求有一定的脱节,就业指导课程中有许多需改进之处。
研究就业指导课程的研究发展策略与方向意义重大。
[关键词]就业指导课程大学生[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3437(2012)04-0053-02一、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现状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作为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在培养大学生就业相关的知识、能力、技巧、心理等方面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然而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实践中,尚存在不足。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问题1.对课程的性质和目标认识存在偏差。
(1)课程性质界定不一。
有的高校将之设置为必修课,也有高校将其设置为选修课,目前没有统一认识。
(2)对课程性质以及课程目标的认识各异。
多数学校认为就业指导课程是一门思政教育课,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分析就业的形势与政策、了解就业状况、社会需求、人事与劳动政策的相关法规。
很多高校开设就业指导课的目的只是为了提高就业率,而非为了给大学生提供必要的就业指导和帮助,没有指导大学生理性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
2.课程管理缺乏规范性。
就业指导课程归属哪个部门管理,各个高校不同。
少数高校独立设置就业指导中心,更多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归属教务处、社科部或者学生处管理。
而这些部门只能在形式上代管,难以深入开展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和组织实施,造成对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不力且保障体系缺失。
3.课程安排不合理。
(1)未能从全局着眼全程安排就业指导课程。
多数高校只针对应届毕业生开展就业指导课,而忽略低年级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指导。
课程往往以随意而松散的讲座的形式集中安排在一个学期,且大部分高校以大班授课。
(2)课程内容的安排缺乏科学性。
就业文化视野下高职院校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研究
就业文化视野下高职院校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研究【摘要】从就业文化的角度探索全程化的就业指导。
以“三阶段”即高职三年为经,以“三明”即“明道”、“明智”、“明用”为纬,构建全程指导、全员参与、全方位指导的高职院校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文化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3c-0064-02高职院校就业文化是高职院校全体师生在教与学活动过程中,产生一系列的价值取向、行为观念、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丰富校园精神,在这一精神引领下形成的积极挖掘学生自身价值、正确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形成正确的就业价值观等的校园就业理念的总和。
它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高品质的就业文化对就业主体可起到激励和熏陶作用,并内化为自觉行动,使其能积极面对就业挑战。
一、就业文化视野下高职院校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理念的提出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从高职生入学开始直至毕业,分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同专业,有重点地采用不同的目标培养模式,建立面向高职生整个大学过程的全程性的就业指导。
具体分为“三阶段”和“三明”。
第一阶段——“明道”。
“道”指的是就业文化主体对就业内容、就业责任、就业规律的认识和理解。
因此,高职一年级是全程指导的第一阶段。
这一阶段的就业指导侧重高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培养高职生的职业意识,确立职业理想和奋斗目标。
首先,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和就业方向。
把就业指导与入学教育、专业介绍相结合,侧重专业感知,让学生了解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了解就业形势和就业岗位。
其次,引导学生认识自我。
每个高职生都有自己的特点,有长处和短处,高职院校应该指导他们从生理、心理和社会角度重新审视自我,确定自己努力的方向,把握自己的成才之路。
再次,培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做好职业规划。
新生一人校,就让他们明白高职教育的内涵,明白职业的意义,了解职业的内容,从而树立职业道德,培养职业责任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全程化就业指导平台的探索与研究
摘要:大学生就业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有助于社会的安全稳定。
高校就业率与招生人数存在联系,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地位与发展,学校是企业和学生之间的纽带,做好学生就业工作是责任与义务。
全程化大学生就业指导能帮助大学生进行知识积累、能力提高、调整心理状态等,也为就业做好准备。
关键词:全程化就业指导智能评估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062-02
1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的价值及研究意义
1.1国内外同类研究工作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就业已经成为各个国家的焦点问题,大学生就业显得尤为突出。
为了提高就业率,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已经取得大量成果,例如浙江大学等。
浙江大学以创业教育为依托,还有部分高校以精品课程为依托展开全程化[1]、全方位就业的指导课程。
通过知网对全程化就业指导成果检索,在大量资料中发现部分论文是关于“运用网络开展就业指导”,很少关于“如何运用网络开展全程化就业指导服务”。
对全国高校就业指导部门网站抽样,重点考察栏目资源,结果显示资源大多是讲义、教案、网络资源整合以及链接商业职业测评平台,暂时还没有人性化的全程化就业指导平台,因此,设计和开发基于全程化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平台具有一定的创新价值和拓展意义。
1.2选题的价值及研究的意义
1.2.1理论意义
(1)宏观意义在于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为实现社会主义打好基础,就业率越高,社会的稳定性越强。
大学生的知识层次高、活动能力较强、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较大,是社会群体中特殊的对象,,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2)大学的课程设置与生存发展存在关联,全程化教学平台能帮助学校及时调整课程安排,与社会需求接轨。
当前各高校的就业率与招生人数密切关联,各专业的招生情况取决于就业情况。
就业已经成为社会评价一所高校教学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地位。
就业工作可以获取大量反馈信息,以最快的速度发现社会的需求,第一时间针对性地进行深入教学改革,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促进学校发展。
(3)当前用户单位的员工流失较严重,特别是民营企业。
人力资源是单位的重要资源,大学生的素质较高,是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是新技术的传播者与创造者,企业正确引导大学生认识能够更好定位企业的文化,激发大学生的潜能,为企业为社会贡献更多力量。
(4)全程化就业指导课程能够帮助大学生认识社会发展趋势,让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提前为工作做好准备。
在全程化指导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积累、提高能力、还可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为就业做好准备。
1.2.2实践意义
(1)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分段实施,循序渐进,连续进行利用平台实现大学生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2],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支持服务,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引导学生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价,确定合理的就业期望值。
(2)为学校和企业之间搭建人才交流,方便学生求职,服务于企业。
2 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观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其创新之处
2.1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
开发贯穿大学全程化的能提供个性化学习空间、为学校和企业搭建交流平台的交互式网络平台。
平台包括管理界面(管理员、教师等角色)、学生界面、企业界面。
用户动态管理,多角色动态分配;智能评估学生学习进程,文字、图表直观描述结果,采用即时通信(网关短信、公众平台微信管理)方式通知学生。
功能上教师管理学习内容,监管学生学习进程;学生可以发布求职信息;企业可以发布招聘信息,可以根据学生的全程化过程产生的评估结果进行人才选择,将供需关系与学校教学方向紧密关联在一起。
技术上平台采用c#设计程序、mssql2008r2设计数据库;采用三层开发模式,数据库表与表之间建立数据约束,应用存储过程,形成生态网络教学平台。
2.2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采取的方法、步骤、技术路线及可行性、可靠性的论证)
2.2.1研究方法
(1)准备阶段:①文献研究法:对当前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的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做出研究综述,为下阶段研究的深入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②理论反思法:反思以往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成功与不足,以便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确立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的理念。
③行动研究法:将经过文献分析与理论反思所得到的研究结果,放到实践中去进一步检验,用以指导大学生全程化指导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2)实施阶段:①行动研究法;②实验研究法;③实践反思法;
④个案研究法。
(3)总结阶段:①实践反思法,②实验总结法
2.2.2研究步骤
(1)需求分析:①初步了解需求,列出模块,可以初步定好需求比较明确的界面。
②深入了解和分析需求,根据经验设计功能需求文档。
③用户确认需求。
(2)概要设计:概要设计是基本处理流程、组织结构、模块划分、功能分配、接口设计、运行设计、数据结构设计和出错处理设计的设计,为软件设计提供基础,概要设计在软件设计中有重要作用。
(3)详细设计:详细设计根据软件的概要设计进行详细设计,
设计过程中包含软件涉及的主要算法和数据结构,考虑软件的功能模块之间的关联,最终形成详细设计的报告,作为软件开发的重要依据。
(4)编码:根据软件的详细设计报告进行具体的开发,包括各个功能的设计与实现,例如用户功能中的权限、角色,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考虑软件的安全性和数据的执行效率,设计过程中采用三架构的方式进行。
(5)测试:测试是对设计的软件进行检测,将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是软件开发的重要步骤。
2.2.3技术路线
开发系统:windows 2008 r2
应用平台:windows xp/2003/7/8/2008/2008r2
开发软件:visual studio 2010 、dreamweaver cs5、javascript、ajax
美工设计:photoshop cs5、flash cs5
数据库:sql server 2008 r2/access
2.2.4可行性、可靠性的论证
在网络环境下开展全程化职业指导是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内在要
求和必然趋势。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网络的普及化,教育部下发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提出从2008年起所有高校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经过3-5年的完善后全部过渡到必修课。
通过全程化就业指导课程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大学生自发进行知识积累、能力提高、调整心理状态等、为就业做好准备。
2.3创新之处
2.3.1研究起点的创新
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其心理、生理处于连续不断变化之中,就业指导应遵循其身心发展规律,分段实施,循序渐进,连续进行。
引导学生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价,确定合理的就业期望值。
(1)一年级——了解专业发展方向,初步规划职业生涯。
(2)二年级——优化职业生涯规划,综合提升各方面能力。
(3)三年级——积淀社会实践能力,深入了解创业知识。
(4)四年级——做好各项就业准备,全面畅通信息渠道。
2.3.2研究路径的创新
不再局限于就业指导的范畴,而是将研究置于更广阔的社会科学背景之中,在研究路径和理论框架的构建中,借用了心理学、社会学中的经典理论结合计算机科技技术,将它们运用于就业指导的研究中。
2.3.3应用技术的创新
平台开发采用c#程序设计、mssql2008r2数据设计;程序采用三层应用开发,数据库的表与表之间建立数据约束,应用存储过程;用户管理动态设置,多角色动态分配;学生进程学习过程中智能评估[3],结果采用文字、图表描述,必要信息采用即时通信(网关短信、公众平台微信管理)通知学生。
平台包括管理层面(管理员、教师等角色)、学生层面、企业层面,学生可以发布求职信息,企业可以发布招聘信息,企业可以根据学生的全程化过程产生的评估结果进行人才选择,将供需关系与学校教学方向紧密关联在一起。
3 结语
全程化就业指导平台应用在大学生就为指导中可以让学生掌握求职的技巧,增加就业机会,熟悉毕业流程及相关手续的办理,为大学生顺利毕业奠定基础,为学校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同时,可以将学生的信息建立成人才库,再建立企业库,以学校为纽带,将学生与企业的供需信息化,能带来更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黄碧玉,陈谨.高职高专院校全程化就业指导探究[j].安徽文学,2011(11):221-222.
[2]阮敏.全程化就业指导的现状及对策探析[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1):143-145.
[3]吴丹.大学英语作文智能评估与人工评估的对比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1(1):177-178.
作者简介:毕红棋(1984-),男,汉族,湖北赤壁人,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软件开发、网络程序设计和电子商务方面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