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学
民事诉讼法学 PPT课件
• 概念:法院依当事人申请,在双方当事人和其他诉讼
历史深处的忧虑 参与人的共同参与下,依法审理和解决民事纠纷的各种 程序与制度,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诉讼法律关系的总和。
• 特征:
(1)当事人诉讼架构上的平等性。 (2)当事人处分权利的自由性。 (3)诉讼程序的严格性。 (4)解决纠纷的强制性与终局性。 • 分类:财产关系民事纠纷;人身关系民事纠纷
二、原告与被告
民事诉讼中的原告,是指认为自己的民事 权益或者受其管理权支配的民事权益受到 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为维护其合 法权益而向法院提起诉讼,引起诉讼程序 历史深处的忧虑 发生的任。 民事诉讼的被告,指被诉称侵犯原告民事 权益或与原告发生民事权益争议,被人民 法院传唤应诉的人。
三、共同诉讼人
二、民事诉讼管辖 民事诉讼管辖是指各级人民法院及同级各 地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分 工和权限。 历史深处的忧虑 (一)级别管辖 (二)地域管辖 (三)裁定管辖 (四)管辖权异议
第三节 民事诉讼参加人
诉讼参加人是诉讼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其诉讼行 为对民事诉讼程序的发生、变更和消灭都有着重 大影响。诉讼参加人包括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 一、当事人概述 历史深处的忧虑 (一)概念 民事诉讼的当事人是指以自己的名义,就特定的 民事争议要求法院行使民事裁判权的人及相对人。 要求法院行使裁判权的人叫原告,被诉的相对人 即被告。当事人在不同程序中有不同称谓。共同 诉讼人、诉讼代表人属于广义当事人。
财产保全是指法院为了保证将来发生法律效力的 判决得以执行,对当事人的财产或者争议的标的 物采取的一种临时性强制保护措施。分为两种: 历史深处的忧虑 诉前财产保全 诉讼财产保全
教学课件:《民事诉讼法学》李浩
• 与刑事诉讼、行政诉讼相比较,民事诉 讼具有反映自身特质的如下特征:
• 当事人地位的互换性 • 审理对象的民事性 • 当事人处置权利的自由性 • 法院解决纠纷方式的二元性
• 民事诉讼的一般进程: • 起诉 审查、立案 答辩 审前准备 开
庭审理 判决 上诉 审理 判
• 决 申请执行 强制执行
二、民事诉讼的目的
价值外,还具有自身独立的价值。 • (二)民事诉讼法与人民法院组织法的关系 • 两者都规定了法院审判活动的原则和制度 • (三)民事诉讼法与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
法的关系
• 民事诉讼法与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都属 于程序法
• 它们之间有不少相同或相近之处 ,但它们毕 竟服务于不同的实体法,调整不同的诉讼关 系.所以也存在着不少差别 。
• 民事诉讼法与破产法的关系,是一般法与特别法 的关系。
• 两者联系有以下三种情形:
• 诉讼、仲裁正在进行,法院受理了有关该债务人 的破产申请,此时应当中止诉讼或仲裁程序,待 破产管理人接管债务人的财产后,诉讼或仲裁再 继续进行。
• 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有关破产债务人的民 事诉讼,只能向受理破产申请的法院提起。
• 问:本案反映了民事诉讼的哪些特点?
一、民事诉讼的特点
• (一)诉讼的特点 • 1.存在对立的双方的当事人 • 2.法官居中裁判 • 3.以事实上、法律上的争议为审理对象 • 4.按照诉讼法设定的程序进行 • 5.以民事实体法作为裁判的依据 • 6.用判决作用解决争讼的典型方式
• (二)民事诉讼的特点 • 1.民事诉讼具有公权性 • 2.民事诉讼具有强制性 • 3.民事诉讼具有程序性 • 4.民事诉讼具有终局性
• 民事诉讼制度具有多元目的,保护当事人的民事诉 讼权利与实体权利,维护国家的民事法律秩序,解 决民事纠纷都是其目的。
民事诉讼法学概述
第一章民事诉讼法学概述本章重点:1.民事诉讼2.民事诉讼法本章难点:1.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的关系。
2.民事诉讼法学是专门研究民事诉讼实践和国内外民事诉讼理论的科学。
本章教学时数:二学时第一节民事冲突与民事诉讼一、民事冲突(一)民事冲突的概念所谓民事冲突是指民事主体基于各种原因对民事权益状态或民事权利归属的认识不一致所产生的矛盾。
民事冲突,有人又称作民事争议或民事纠纷。
如婚姻家庭冲突、著作权冲突、荣誉权冲突、债权债务冲突、损害赔偿冲突、合同冲突、海损事故冲突、货物买卖冲突、房屋租赁冲突、山田水利冲突、森林草原所有权归属冲突等等。
形成各种民事冲突的原因是相当复杂的。
有政治的原因也有经济的原因;有社会环境原因,也有人文个性的原因。
(二)民事冲突大体上有下列特点:1、民事冲突主体的平等性。
无论是公民之间或是法人之间产生的冲突,也无论是中、外公民或是中、外法人之间出现的矛盾,冲突主体始终置身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中,相互之间不存在命令服从上下隶属关系,在法律法规面前并无高低贵贱之分。
2、民事冲突内容的特定性。
平等主体之间产生的民事冲突,从质上说尚未激化为刑事犯罪,从度上说并非是无益之争而是民事权利义务之争。
这种权利义务之争可以高度概括为财产权利义务之争和人身权利义务之争。
3、民事冲突的可处分性。
民事冲突主体的平等性和内容的特定性,决定了主体对内容的可处分性。
基于不同的理由,主体可以行使权利,也可以让度权利。
4、民事冲突的可处理性。
既然是民事财产权利或人身权利义务之争,主体又享有处分的权能,因此,任何民事冲突都可以采用和平的方法处置,实践证明它们是可以平息和解决的。
二、解决民事冲突的途径在我国,解决民事冲突的方式有下列五种:(一)当事人自行协商和解。
当事人是民事冲突的主体,根据国家法律,他们对争议的事项享有充分的处分权能。
是否行使处分权能、何时行使处分权能以及以何种方式行使处分权能概由当事人自行决定。
(二)有关部门依职权处理。
民事诉讼法学考试重点
民事诉讼法学考试重点民事诉讼法学是一门重要的法律学科,它涉及到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他们与其他社会团体之间的权益纠纷解决。
通过研究民事诉讼法学,人们可以了解如何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及在民事诉讼过程中应遵守的规则和程序。
本文将介绍民事诉讼法学考试的重点内容,帮助考生们更好地掌握这门学科。
一、重点概述民事诉讼法学考试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这部分内容包括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辩论原则、处分原则、法院调解原则以及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度等。
诉讼当事人与诉讼参与人。
考生需要了解当事人的定义、诉讼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以及当事人的变更等情况。
此外,还需了解诉讼参与人包括哪些,以及他们各自的诉讼地位和权利义务等。
管辖制度。
这部分内容包括级别管辖、地域管辖、移送管辖和指定管辖等,考生需要了解各种管辖制度的适用范围和具体规定。
诉讼证据制度。
考生需要了解证据的种类、收集、质证、认证等规定,以及证据在诉讼过程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诉讼程序。
这部分内容包括起诉、受理、一审、二审和再审等程序,考生需要了解各程序的具体流程和相关规定。
执行程序。
考生需要了解执行程序的适用范围、执行措施、执行异议与当事人变更等问题,以及执行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等。
涉外民事诉讼程序。
这部分内容包括涉外民事诉讼的特殊规定、法律适用和司法协助等,考生需要了解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特点和应用。
二、知识点讲解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和制度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指当事人在诉讼中享有平等的诉讼权利,任何一方不得享有优待或歧视。
这是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之一,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辩论原则:指当事人在诉讼中有权就案件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辩论,法院应当尊重当事人的辩论意见并以此为裁判依据。
这一原则保障了当事人的诉讼主体地位,有利于查明案件事实和正确适用法律。
处分原则:指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即当事人可以自由地行使自己的诉讼权利,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民事诉讼法学课本
民事诉讼法学课本一、引言民事诉讼法是指导和规范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体系,是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工具。
本课本旨在系统介绍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理、程序规定和适用范围,全面展示民事诉讼的法律规定和实践应用。
本文将从民事诉讼的基本概念、诉讼原则、诉讼程序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基本概念民事诉讼是指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在民事关系发生争议时,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手段解决争议,维护合法权益的一种法律行为。
民事诉讼涉及各种各样的案件类型,如合同纠纷、侵权责任、婚姻家庭等。
三、诉讼原则1.平等原则:平等原则是指在民事诉讼中,诉讼各方在法律地位上应当平等,诉讼权利和义务应当得到均等的保障和约束。
任何人都不得在法律面前受到不平等的对待或歧视。
2.公正原则:公正原则是指在民事诉讼中,法庭应当公正、客观、中立地审理案件,法官应当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维护公正正义,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3.合法证据原则:合法证据原则是指在民事诉讼中,案件事实的认定必须依据合法证据,不能采用非法证据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保护当事人的证据权益。
四、诉讼程序民事诉讼的程序包括起诉、受理、调解、审理和执行等阶段。
1.起诉: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解决民事争议。
起诉书是起诉的形式,起诉书内容应包括当事人的基本信息、争议的事实、理由和请求。
2.受理:法院在接到起诉书后,需要对起诉书进行审查,判断起诉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受理条件。
如果符合条件,法院将受理案件,并向双方发出受理通知书。
3.调解:在诉讼过程中,法庭将积极促进当事人通过调解和解决争议。
当事人可以自愿申请调解,也可以由法庭进行调解。
调解达成协议后,法院将作出调解书,作为调解结果的呈现。
4.审理:审理是指法院根据合法程序,对案件进行调查、质证、辩论、审查材料等活动,最终依法作出判决或裁定。
5.执行:当法院作出判决或裁定后,如当事人不自愿履行,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民事诉讼法学
民事诉讼法学一、引言民事诉讼法学是研究民事诉讼法律规则及其应用的学科,旨在使民事诉讼活动符合法治原则,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本文将从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原则、诉讼主体、诉讼程序和诉讼结果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基本原则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原则包括平等原则、合法原则、公正原则和公开原则。
平等原则要求所有当事人在诉讼中享有平等的地位和权利;合法原则要求诉讼活动必须依法进行,法院不能随意变更法律适用;公正原则要求法院在审理案件时,要坚持客观、中立、公正的态度;公开原则要求诉讼程序及其结果对社会公众进行公开,增加透明度。
三、诉讼主体民事诉讼法学将诉讼主体分为原告和被告两个基本角色。
原告是提起诉讼请求的一方,被告是被诉讼请求所面对的一方。
另外,还有诉讼参与人,包括起诉人、被告人、诉讼代理人等。
在民事诉讼中,原告和被告享有平等的权益,任何一方都有权利进行申辩。
四、诉讼程序民事诉讼法学规定了民事诉讼的程序,包括起诉、立案、调解、举证、辩论、判决等环节。
起诉是指原告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的行为;立案是指法院对起诉请求进行登记,并正式开始诉讼程序;调解是指法院在诉讼过程中,通过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来解决争议;举证是指当事人提供证据来证明自己的主张;辩论是指当事人在法庭上阐述观点、质证证据和进行辩护;判决是指法院根据适用的法律规则做出最终裁决。
五、诉讼结果民事诉讼法学关注的诉讼结果一般包括判决、和解和调解。
判决是法院依法做出的判决决定,是对争议的解决;和解是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的协议,通过协商解决争议;调解是指法院或者其他调解机构对争议进行协助化解。
六、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民事诉讼法学的应用,以下简述一起涉及人身损害赔偿的案例。
原告小明在超市购物时被不慎掉落的货物砸伤,遭受了人身损害。
小明通过法律途径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超市赔偿医疗费、精神损失费等。
法院立案并进行了调解,但双方未能达成一致,进入了举证和辩论阶段。
最终,法院综合考虑了各方提供的证据材料,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作出了判决决定,要求超市赔偿小明一定数额的赔偿金。
民事诉讼法学
民事诉讼法学引言民事诉讼法学是研究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及其适用的学科,主要涉及民事诉讼的程序、实体规定以及相关法律制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民事纠纷的案件数量不断增加,因此,民事诉讼法学作为一门学科在法律教育和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民事诉讼法学的概念及发展背景民事诉讼法学是指研究民事诉讼法理论与实践的学科门类,涵盖了民事诉讼法的立法、解释和适用等方面内容。
它是法律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规范民事诉讼活动,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正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民事纠纷日益增多,合理、高效、公正的诉讼制度和运作机制对于维护公序良俗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逐渐受到广大法学学者和从业者的关注和重视。
二、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原理1. 法律优先原则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原则之一是法律优先原则。
这一原则意味着在民事诉讼过程中,法律应该是最重要的依据和指导。
法律明确规定了当事人的权益和义务,也规定了诉讼程序和诉讼庭审的要求,当事人和法院在处理民事纠纷过程中应该依法行事,不能违反法律的规定。
2. 公正公平原则公正公平原则是民事诉讼法学的核心原则之一。
它要求诉讼过程中的公正、公平以及应当体现的平等保护原则。
法院应当根据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规则进行审理,对双方当事人进行平等对待,不偏袒任何一方当事人,确保案件的公正审判和公平解决。
3. 适用特殊原则民事诉讼法学也包含了适用特殊原则。
特殊原则是指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应当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适用的原则。
在解决某些复杂的民事纠纷或涉及到特殊权益保护的情况下,法院可以根据具体事实和法律规定进行灵活的适用,确保案件能够得到公正和合理的解决。
三、民事诉讼法学的主要研究内容1. 法律规定的解读与适用民事诉讼法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是对民事诉讼法律规定的解读与适用。
法律规定的解读和适用直接关系到案件的结果和法律效力。
通过对法律规定的研究和分析,民事诉讼法学可以为从事民事诉讼工作的法官、律师、当事人以及法律实践工作者提供指导和支持。
第一章民事诉讼法学概述
27
以下是去年南方周末的一篇评论文章的部分内容,通过该摘要, 加深对该问题的理解。 既然要在中国如此众多的从事法学研究的人士中“选秀”,而且将 其定义于“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那么,我们有理由期待,这 必是一场优中选优、精英云集的大赛,选出的“杰出法学家”,也 一定是中国法学界的佼佼者。但是很遗憾,对那些被冠以“十杰” 称号的生疏面孔,人们根本不知道他们是何方英雄,更谈不上“具 有原创意义”的学术观点。 这使我感到费解,“杰出法学家”到底杰出在什么地方?以中 国政法大学教授薛刚凌为例,她在当选第五届“十杰”之后,在颁 奖大会上有一个主题发言,题目是《论实体法治与程序法治》,直 听得我两眼发愣,感到后怕!
14
所谓实体法,是指规定人们在政治、经济、 文化和家庭婚姻等事实上的权利或义务的 法律。所谓程序法,是保证实体法所规定 的权利义务得以实现的法律,并具有自身 的独立价值。
15
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关系是:民事实体法是 规范民事行为,调整一定社会关系的行为 规则,而民事程序法则是表现实体法生命 力的法律形式,实体法的生命力和强制性 通过程序法表现出来,二者相辅相成。
29
薛刚凌教授作为一个研究法律的学者,她应当明白,现 代社会之所以不同于封建专制社会,其中根本的区别在 于,一切公权力皆来自人民的授权,任何公共权力的行 使必须遵循正当程序。从这个意义上说,程序正义既是 约束公权力的必要手段,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法治化程度 的重要标准。在法治社会,目的正确并不能构成权力行 使的合法依据,有时候,我们看到一些行政诉讼案件, 单纯从具体行政行为的实体上并没有错误,但行政机关 却因为程序违法而败诉,就是这个道理。 正如薛刚凌教授所言,中国有“轻程序,重实体” 的传统,这种片面追求实体正义、忽视程序正义的习惯, 本来是中国建构法治社会的大敌,现在竟然有薛刚凌这 样的学者将其视为“本土资源”,鼓吹建设“实体法治” 国家,其观点可谓荒谬之极!
民事诉讼法学
民事诉讼法学摘要本文旨在介绍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原则。
首先,我们将探讨民事诉讼法学的定义和范围。
其次,我们将介绍民事诉讼法学的重要原则,包括平等原则、公开原则、合法原则等。
最后,我们将讨论民事诉讼法学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
一、民事诉讼法学的定义和范围民事诉讼法学是研究民事诉讼法规、原则和制度的学科。
它包括对民事诉讼程序、诉讼主体、诉讼权利和义务等方面的研究。
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对象是民事诉讼法律规则,以及相关的司法解释和实务经验。
二、民事诉讼法学的重要原则1. 平等原则:民事诉讼应当保障各方当事人的平等地位和平等的诉讼权利,禁止歧视和不公平对待。
2. 公开原则:民事诉讼应当公开进行,以保障当事人的知情权和公众的监督权。
3. 合法原则:民事诉讼应当依法进行,各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应当依法确定和保护。
4. 简易程序原则:为了解决争议,民事诉讼应当尽量采用简易、快捷的程序,提高诉讼效率。
5. 合作原则:民事诉讼应当鼓励当事人之间的合作,促进和解和调解。
三、民事诉讼法学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司法公正的要求越来越高,民事诉讼法学在未来将面临一些重要的发展趋势。
首先,我们预计在民事诉讼中将进一步强调简易程序和调解制度的应用。
其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诉讼系统将得到广泛应用,提高诉讼效率和便利程度。
此外,对于公益诉讼和跨境诉讼等特殊领域,民事诉讼法学也将深入研究和探索对应的法律制度。
综上所述,民事诉讼法学在法律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它是研究民事诉讼法律规则和原则的学科。
在未来的发展中,民事诉讼法学将进一步强调平等、公开、合法等原则,同时适应社会的变化和技术的进步,为更加公正高效地解决纠纷提供更好的法律支持。
[Word Count: 201]。
民事诉讼法学概述
民事诉讼法学概述概念及基本特征民事诉讼法学是研究民事诉讼法的学科,主要研究民事诉讼的原则、制度和程序等相关内容。
民事诉讼是指为了解决民事纠纷而进行的司法行为,具有自愿性、平等性和公正性等基本特征。
法律地位与历史发展民事诉讼法学在法学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与刑事诉讼法学和行政诉讼法学等并列,构成了司法法学的三个重要分支学科。
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民事诉讼法学主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为基础,同时还包括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等。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民事诉讼法学中存在着一系列基本原则,包括平等自愿原则、公正公平原则、合法权益保护原则、原则性程序法等。
这些原则旨在确保民事诉讼过程的公正性和合法性,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民事诉讼程序的基本流程民事诉讼的程序一般包括立案、举证、质证、辩论、判决等环节。
当事人通过起诉书提起诉讼,法院根据规定的立案条件决定是否受理。
然后,当事人需要提供证据支持自己的主张,并进行质证和辩论等环节。
最终,法院依法作出判决或者裁定,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
诉讼主体与地位民事诉讼法学中的诉讼主体主要包括原告、被告和第三人。
原告是指提起诉讼的一方,被告是被诉讼的一方,第三人是与诉讼案件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当事人。
每个诉讼主体在诉讼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和权利义务。
民事诉讼法中的证据规则民事诉讼法学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证据规则。
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需要合法、充分地提供证据以支持自己的主张。
法院会根据法定证据和自由证据原则进行证据的鉴定和审查,并根据证据来作出最终判决。
司法救济与执行民事诉讼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司法救济来解决纠纷。
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做出适当的判决,以维护自己的权益。
在判决生效后,需要进行执行程序,确保判决得到有效执行。
民事诉讼改革与现代化建设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律环境的变化,民事诉讼法学也在不断进行改革和完善。
近年来,我国通过推行司法改革、加强审判管理等措施,加快了民事诉讼的现代化建设,提高了司法效率和公正性。
民事诉讼法学课后习题答案
民事诉讼法学课后习题答案民事诉讼法学课后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B2. C3. A4. D5. B二、判断题1. 错误2. 正确3. 正确4. 错误5. 正确三、简答题1. 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包括公正、平等、公开、合法、自愿、有偿等。
公正原则是指法院在处理案件时应当公正、客观、中立,不偏不倚地对待双方当事人。
平等原则是指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应当平等对待双方当事人,不偏袒任何一方。
公开原则是指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应当公开进行,以保障当事人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合法原则是指法院在处理案件时应当依法行事,遵守法律规定的程序和程序。
自愿原则是指当事人参与诉讼应当是自愿的,不得强制参与。
有偿原则是指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应当承担相应的费用。
2. 民事诉讼的程序包括起诉、受理、审理、判决和执行等环节。
起诉是指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保护其合法权益。
受理是指法院接受当事人的起诉,并进行立案登记。
审理是指法院对案件进行调查、举证、质证、辩论等活动,以查明事实、认定法律关系。
判决是指法院根据事实和法律规定,对案件作出裁决。
执行是指法院对判决结果进行强制执行,保障判决的实际效力。
四、案例分析题案例一:小明与小红发生交通事故,小明认为是小红的过错导致事故发生,于是向法院提起诉讼。
请问,小明提起的是什么类型的民事诉讼?答:小明提起的是侵权责任纠纷的民事诉讼。
交通事故属于侵权行为,小明主张小红的过错导致了事故的发生,因此符合侵权责任纠纷的诉讼条件。
案例二:小张与小李签订了一份购房合同,约定小张向小李支付购房款后,小李将房屋产权转移给小张。
然而,小李没有按照约定办理房屋产权转移手续。
小张不得已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小李履行合同。
请问,小张提起的是什么类型的民事诉讼?答:小张提起的是合同纠纷的民事诉讼。
根据合同约定,小李应当办理房屋产权转移手续,但未能履行,导致小张的权益受到侵害,因此符合合同纠纷的诉讼条件。
五、论述题民事诉讼是一种解决民事纠纷的司法程序,其目的是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
(2022版)民事诉讼法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2022版)民事诉讼法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民事诉讼法学作业1一、名词解释民事诉讼:是诉讼的一种,根据诉讼的性质不同,还要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统属于诉讼的范畴。
诉权:指民事纠纷的主体所享有的请求司法机关公正的解决他们之间存在的民事纠纷的权利。
管辖权异议:指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当事人依法提出该人民法院对本案无管辖权的主张和意见。
诉讼权利能力:也被称为当事人诉讼权利能力或者当事人能力,是指成为民事诉讼当事人,享有民事诉讼权利和承担民事诉讼义务所必需的诉讼法上的资格。
公开审判制度:是指法院对民事案件的审理过程和判决结果向群众、向社会公开的制度。
是指依照法律的规定,除不予公开和可以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外,一律依法公开审理,同时,不论是否公开审理的案件,宣判时均一律公开进行。
二、简答题1、简述民事诉讼的诚信是用原则。
答:指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进行民事诉讼活动,必须诚实守信,正确行使诉讼权利,履行诉讼义务,推动诉讼活动顺利进行。
2、简述民事诉讼中的回避制度。
答:指承办案件的审判人员及其他有关人员,遇有法律规定的回避情形时,退出本案的审理活动的一种制度,是为了保证案件公正审理而设立的。
3、简述确定级别管辖的标准。
答:①案件性质,即案件属于一般类型的民事案件还是特殊类型的民事案件。
②案件的影响范围,指案件自身和案件处理的结果对社会的影响范围。
三、论述题1、论述民事诉讼法的任务。
答:①是保护当事人行使民事诉讼权利②保证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正确审理民事案件③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保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常用运行,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正常进行④维护国家主权,保护国家和人民的重大利益。
2、论述民事诉讼的模式。
答:民事诉讼模式,指民事诉讼制度和成语运作所形成的结构中各项基本要素及其相关的抽象形式。
①它是对民事诉讼程序及制度结构的抽象和概括②他是对民事诉讼结构的构成要素及各要素之间基本关系的抽象和概括③民事诉讼模式作为一种理论框架,集中的反映了民事诉讼制度及程序的主要特征。
《民事诉讼法学》课件
THANKS。
民事诉讼证据的种类
总结词
列举民事诉讼证据的主要种类
详细描述
民事诉讼证据的种类包括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 鉴定意见和勘验笔录。这些证据种类在民事诉讼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为法官查明案件
事实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民事诉讼证据的收集与保全
总结词
阐述民事诉讼证据的收集与保全的方法和注 意事项
维护社会稳定
通过解决民事纠纷,民事诉讼法学 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 谐稳定。
民事诉讼法学的发展历程
古代民事诉讼法学
古代民事诉讼法学起源于人类社会早期,以习惯法、神明裁判为 主要形式。
近代民事诉讼法学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启蒙思想的传播,近代民事诉讼法学逐 渐形成,以国家制定法为主要表现形式。
06
民事诉讼中的法律适用
民事诉讼中法律适用的概念与特点
总结词:概述
详细描述:民事诉讼中法律适用是指法官在审理案件时,根据法律的规定和原则 ,对案件事实进行认定和裁判的过程。其特点主要包括:适用法律的权威性、被 动性、受制约性等。
民事诉讼中法律适用的原则
总结词:原则
详细描述:民事诉讼中法律适用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法性原则,即适用法律必须符合法律规定,不得违反;2.合理性原则, 即适用法律必须符合公平正义的要求,不得滥用职权或违反常识;3.司法自制原则,即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必须遵循先例和上级 法院的指导,不得随意裁量;4.司法独立原则,即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必须独立行使职权,不受其他机关或个人的干预。
消灭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消灭是指民事诉讼法律关系 主体之间在民事诉讼过程中形成的法律上的联系 因法定原因而消失。
04
【马工程笔记】第一章民事诉讼法学概述
【马⼯程笔记】第⼀章民事诉讼法学概述(1)基本概念民事纠纷、民事诉讼、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的效⼒(2)基本知识点第⼀,民事诉讼法的特征有哪些?第⼆,分析民事诉讼法与相关部门法的关系?第三,简述民事诉讼法的效⼒?第⼀章民事诉讼法学概述第⼀节民事纠纷及其救济途径民事纠纷(⼀)概念界定:民事纠纷,⼜称民事冲突、民事争议,是指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发⽣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种社会法律纠纷。
社会资源的稀缺性与社会主体需求的膨胀倾向之间的冲突是永恒的,民事实体法律为协调这种冲突设定了静态的规范体系。
⽽基于利益冲突,民事主体间对这种规范体系的疑问、争执和违反则构成民事纠纷、民事争议。
(⼆)特征:1.纠纷主体的平等性:法律地位的平等。
2.纠纷内容的特定性:以民事权利义务争执,即民事权益争执为内容。
既包含民事主体间的财产关系,也包含与财产有关的⼈⾝关系,如婚姻关系,收养关系。
⼆者有所不同,涉及⾝份关系的民事纠纷当事⼈处分权受到相应限制,如不适⽤⾃认。
(私权利益)3.纠纷内容的可处分性:实体性民事交易领域中“意思⾃治原则”的延伸。
(处分:对权利或利益有权⾃由⾏使)4.纠纷的可平息性及救济途径的多样性:根源于前三项属性。
解决民事纠纷的各种程序⽅法,共同构成⼀定社会形态下所适⾏的、有效解决和消除民事纠纷的制度体系。
(⼀)⾮讼救济:⾃决与和解|⾃治性社会群体、组织平息纠纷|公权性社会机构对纠纷的职权性处理|⼈民调解委员会(组)调解|仲裁1、⾃决与和解界定:纠纷主体在⽆第三⽅主体介⼊的情况下,运⽤⾃⾝⼒量或通过协商达成协议解决纠纷。
特点:⾃⼒;⽆第三⽅参与;⽆硬性外在规范作为依据;纠纷解决结果⽆法律强制⼒。
Eg:古罗马(杀戮、分⼫、卖奴、就财产权益采取直接的私⼒措施);现代(留置权的⾏使)。
2、⾃治性社会群体、组织平息纠纷界定:民间⾃治性的社会群体、组织,对发⽣在内部成员间,或与⾃⼰内部成员相关的民事纠纷,通过规劝、引导的⽅式,运⽤组织内部⼒量,加以解决。
民事诉讼法学基础
民事诉讼法学基础民事诉讼法学是法律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它涉及到民事诉讼的相关法律原则、程序和理论知识。
本文将从基本概念、适用范围、诉讼主体、诉讼权利和义务等几个方面介绍民事诉讼法学的基础知识。
一、基本概念民事诉讼法学是指研究民事诉讼过程中的法律规定和原则的学科。
它是立法、司法和学理研究的基础,旨在规范民事诉讼活动,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正义。
二、适用范围民事诉讼法学适用于我国民事诉讼活动,包括纠纷的提起、受理、审理和执行等各个阶段。
它是整个民事诉讼制度的基础和依据。
三、诉讼主体诉讼主体包括原告、被告和第三人。
原告是提起诉讼请求的当事人,被告是被诉讼请求的对象,第三人是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
他们在民事诉讼过程中拥有各自的诉讼权利和义务。
四、诉讼权利和义务1. 原告的权利和义务:原告有提起诉讼、申请诉讼保全措施、参与庭审等权利。
同时,原告也有提供证据、支付诉讼费用、履行诉讼义务等义务。
2. 被告的权利和义务:被告有提出辩护意见、申请反诉、请求证据等权利。
被告也需要履行举证、出庭应诉等诉讼义务。
3. 第三人的权利和义务:第三人可以提出对案件的异议、参与庭审等权利。
第三人也需要提供证据、承担相应的诉讼义务。
五、诉讼程序民事诉讼程序包括起诉、受理、审理和执行等环节。
起诉是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的过程,受理是法院对诉讼请求进行审查并确定是否受理的阶段,审理是法院对案件进行事实审查和法律裁决的环节,执行是将判决或裁定的结果付诸实施的程序。
六、证据的规定民事诉讼涉及证据的收集、呈递、鉴定和审查等环节。
法院根据事实的真实性和证据的合法性来判断案件的真伪。
证据的规定旨在维护诉讼公正、保障当事人的证明权利。
七、执行程序执行程序是将判决、裁定或调解书的结果变为具体行为的过程。
执行程序包括申请执行、受理执行、财产保全和强制执行等环节。
执行程序的目的是保障执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总结:民事诉讼法学是法律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基础课程,它涉及到民事诉讼的各个环节和相关法律原则。
《民事诉讼法学概述》课件
民事纠纷解决机制
民事诉讼法学与其他学科 的交叉领域,研究民事纠 纷的多元化解决方式及其 相互关系。
民事诉讼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 2
与实体法学的关系
民事诉讼法学与实体法学相互关联,实体法学为 民事诉讼法学提供基础理论支持,民事诉讼法学 则保障实体法权利的实现。
与程序法学的关系
民事诉讼法学与程序法学相互交织,两者共同构 成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整体框架。
担举证责任。
03
案例三
原告戊与被告己民间借贷纠纷一案,原告戊诉请被告己偿还借款本金及
利息。在本案中,原告戊需要提供证据证明被告己存在借款的事实,并
承担举证责任。
民事诉讼法的实践应用问题与对策
01
02
03
04
问题一
司法实践中存在一些法官对民 事诉讼法学理论知识掌握不够 深入,导致审判中出现错误。
对策一
民事诉讼法的具体制度
证据制度
证据制度是民事诉讼程序中的重要环节, 包括证据的种类、证据的收集和审查、证
明责任和证明标准等内容。
A 起诉与受理制度
起诉与受理制度是民事诉讼程序的 开始,包括原告的起诉、法院的受
理等内容。
B
C
D
审判程序制度
审判程序制度包括一审程序、二审程序、 再审程序等,是民事诉讼程序中的核心内 容。
《民事诉讼法学概述》 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概念 • 民事诉讼法学的发展历程 • 民事诉讼法的目的和价值 • 民事诉讼法的原则 • 民事诉讼法的制度 • 民事诉讼法的实践应用
CHAPTER
01
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概念
民事诉讼法学的定义
《民事诉讼法学》练习题一答案
《民事诉讼法学》练习题一答案一、简答题1. 提起上诉应具备的条件是什么提起上诉应具备下列条件: (1)提起上诉的主体必须合格, 即一审程序中的原告、被告、共同诉讼人、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2)提出上诉的客体必须是依法允许上诉的裁判。
(3)必须在法定的期限内上诉。
(4)必须提交上诉状。
以上四个条件缺一不可。
2. 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有哪些(1)重大的涉外案件;(2)在本辖区内有重大影响的案件;(3)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
(1) 3. 我国民事诉讼制度中有关证明责任倒置的情况(2)根据民事诉讼法及有关司法解释, 我国民事诉讼中有关证明责任倒置的情况有: (1)因产品制造方法发明专利引起的专利侵权诉讼;(2)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3)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4)因医疗过失致人损害的诉讼;(5)产品质量不合格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6)共同危险行为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7)有关法律规定由被告承担举证责任的。
(3) 4. 简易程序的特点(4)起诉方式简便。
(2)受理程序简便。
(3)传唤方式简便。
(4)庭审程序简便。
(5)审结期限较为紧凑。
5.我国民事诉讼中分配证明责任的标准。
(1)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 民事诉讼证明责任的分配原则是, 谁主张, 谁举证。
即原告对自己提出的主张, 应举证证明;被告对自己提出的主张, 应举证证明;第三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 也应举证证明。
(2)按照法律要件说, 凡主张权利或法律关系存在的当事人, 只需对产生权利或法律关系的特别要件事实负证明责任, 阻碍权利或法律关系发生的事实则作为一般要件事实, 由否认权利或法律关系存在的对方当事人负证明责任。
(3)凡主张已发生的权利或法律关系变更或消灭的当事人, 只需就存在变更或消灭的特别要件事实负证明责任, 一般要件事实的存在由否认变更或消灭的对方当事人负证明责任。
民事诉讼法学
民事诉讼法学第一章民事诉讼法概论第一节民事诉讼一、民事纠纷(一)概念:是指平等民事主体之间发生的,一民事权利义务或民事责任为内容的社会纠纷。
(二)特点: 1.主体平等2.权利义务、责任平等3.可处分性二、解决机制(一)私力救济(二)社会救济(仲裁、调解)(三)公力救济(行政救济、司法救济)三、民事诉讼(一)诉讼诉——言辞斥责讼——言之于公诉讼是一种解决纠纷的机制(二)民事诉讼1.概念:法院在双方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下,审理和解决民事案件的诉讼活动,以及由这些活动所发生的诉讼关系。
2.特征:①诉讼对象特定性②当事人处分权的自由性③双方当事人在诉讼上对抗的特殊性④民事诉讼程序的严格规范性与正当性⑤民事诉讼活动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顺序性⑥纠纷解决的强制性、最终性与权威性第二节民事诉讼法一、概念:(广义)包括《民诉法》、宪法和其他实体法、程序法二、性质:公法性、程序性三、效力(一)对人:中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居住在我国领域内外国人、无国籍人以及在我国登记的外国企业和组织;申请在我国人民法院进行民事诉讼的外国人国籍人以及外国企业和组织(二)对事:财产、人身关系;婚姻关系;经济法关系;劳动法关系;海商法关系;其他(三)空间:属地原则(四)时间:具有溯及既往效力,即不论是审理民事诉讼法生效前受理的案件,还是审理民事诉讼法生效后受理的案件,都应该按照新生效的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程序审理。
第二章民事诉讼基本理论(略)第一节诉与诉权一、诉:特定原告针对特定被告,依照法律规定向法院提出的保护其实体权益的请求二、诉权:公民所享有的请求国家给予民事诉讼保护的权利。
第二节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一、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概述(一)含义与特点1.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是指人民法院和一切参与人之间在民事诉讼过程中发生的,由民事诉讼法所调整的诉讼上的权利义务关系。
2.特点:①诉讼法律关系是由审判法律关系(所谓审判法律关系,是指在法院和当事人以及其他一切诉讼参与人之间形成的,由民事诉讼法律规范所调整的具体的社会关系)和争讼法律关系(所谓争讼法律关系,是指在当事人之间以及当事人与其他诉讼参与人之间形成的由民事诉讼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构成的特殊的社会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事诉讼法学作业题及答案第一章民事诉讼、民事诉讼法与民事诉讼法学OB 、利害关系人的起诉权C 、受害人的控告权B 、各种民事诉讼活动以及因此而产生的各种诉讼法律关 D 、当事人要求人民法院解决民事争议二、多项选择题1、 民事诉讼法的地位体现在,民事诉讼法是一一。
A 、部门法 B 、基本法 C 、程序法 D 、单行法2、 民事诉讼法的效力,包括民事诉讼法一一。
A 、对人的效力B 、对事的效力C 、空间效力D 、时间效力三、 填空题1、 新中国第一部民事诉讼法典是一一年一一月一一日颁布试行的。
2、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是一一年一一月一一日颁布并实施的。
3、 民事诉讼法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是指一一,狭义是指一一。
4、 民事诉讼法就是一一、一一以及一一在民事诉讼中所必须遵循的、有关一一的法律 规范的总和。
5、 民事诉讼法与刑事诉讼法同是 法,都是人民法院对案件行使 的法律。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共分为一一编一一章一一条。
7、 一般认为,民事纠纷的处理机制有三种形式: 、 、 。
8、 民事诉讼法与民法、婚姻法、经济法的关系是一一和一一的关系。
9、 民事诉讼的基础是一一和一一。
10、 民事诉讼的内容包括一一和一一。
四、 判断题1、 民事诉讼各阶段必须依次进行,不能逾越。
()2、 当事人的诉讼活动是民事诉讼发生的基础。
()3、 民事诉讼法与刑事诉讼法均属于程序法,所以它们的任务是相同的。
()4、 民事诉讼法与仲裁法同是解决民事、经济争议的程序法。
()5、 在民事诉讼中,只有人民法院和诉讼当事人才是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
()五、 名词解释1、民事纠纷 2 、民事诉讼 3 、民事诉讼法 4 、民事诉讼法学5 、民事诉讼的目的6 、民事诉讼模式六、 简答题1、 试述民事诉讼的特点。
2、 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3、 简述民事诉讼的价值。
4、 民事诉讼法的制定根据是什么?5、 简述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任务。
、单项选择题1、 民事诉讼的开始是基于 A 、人民检察院的追诉权2、 民事诉讼就是一一。
A 、人民法院办理民事案件系的总和 C 、打民事官司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 2 、B二、多项选择题1、ABC2、ABCD三、填空题1、1982 3 8 2 、1991 4 9 3 、民事诉讼法及其他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中有关民事诉讼程序制度的规定民事诉讼法典 4 、人民法院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诉讼程序5 、程序审判权6 、4 29 270 7 、程序法实体法8 、自力救济社会救济公力救济9 、法院的审判权当事人的诉权10 、法律上的争议事实上的争议四、判断题1、对2 、对3 、错4 、对5 、错五、名词解释1、民事纠纷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纠纷。
2、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和一切诉讼参与人在审理民事案件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诉讼活动以及由这些活动所产生的各种诉讼关系的总和。
3、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法院、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在审理民事案件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诉讼活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各种诉讼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4、民事诉讼法学是研究民事诉讼制度产生、发展及其运行规律,并对民事诉讼立法和民事诉讼实践进行理论概括的科学。
5、民事诉讼目的是指以观念形态表达的、国家进行民事诉讼所期望达到的目标或者结果,即立法者基于其客观需要和对民事诉讼本质属性及规律的认识而预先设定的民事诉讼活动的理想目标。
6、民事诉讼模式是指特定的民事诉讼体制基本特征的揭示,是民事诉讼结构方式的理论概括,反映了法院与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的相互关系。
六、简答题1、民事诉讼的特点有:(1 )民事诉讼的诉讼标的是民事实体法律关系;(2)民事诉讼需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请求才能开始;(3)民事诉讼双方当事人在诉讼上的对抗具有特殊性;(4)民事诉讼当事人享有依法处分权利的自由;(5)民事诉讼具有依法性、强制性和最终性。
2、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对象是;第一,民事诉讼立法;第二,民事诉讼实践;第三,民事诉讼法和民事实体法的关系;第四,民事诉讼法与其他民事程序法的关系;第五,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发展趋势;第六,民事诉讼理论。
3、民事诉讼价值是对民事诉讼程序主客体关系的一种主观性描述,即民事诉讼程序在具体运转过程中所要实现的价值目标和人们据以评判民事诉讼程序是否正当、合理的评估标准。
民事诉讼的内在价值是:程序公正价值;程序自由价值;程序效益价值;民事诉讼的外在价值是:实体公正价值;程序价值。
4、民事诉讼法的制定根据是;第一,以宪法为根据;第二,结合我国民事审判工作经验;第三,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5、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第一,保护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第二,保证人民法院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正确适用法律,及时审理民事案件;第三,保证人民法院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第四,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第五,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第二章民事审判权一、填空题1、民事审判权的内容包括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2、与民事审判权密切相关的权能包括一一、一一、一一。
3、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组织形式有一一和一一两种。
4、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由一一和一一共同组成合议庭或者由一一组成合议庭。
5、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由一一审理。
6、陪审员在执行陪审职务时,与审判员有一一。
7、人民法院审理第二审民事案件,由一一组成合议庭。
8、合议庭的庭长由——或——指定——担任;院长或者庭长参加审判的,由——或一—担任。
9、发回重审的案件,原审人民法院应当按照一一另行组成合议庭。
10、审理再审案件。
原来是第一审的,按照一一另行组成合议庭;原来是第二审的或者是一一的,按照一一另行组成合议庭。
二、判断题1、人民法院审理第二审民事案件,可以由陪审员和审判员共同组成合议庭。
()2、所有的第二审民事案件都必须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
()3、审判委员会是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一种审判组织形式。
()4、在合议庭中,陪审员不可以被指定担任审判长。
()5、发回重审或者再审的案件,都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
()三、名词解释1、民事审判权2 、审判组织四、简答题1、简述不同审判程序中合议庭的组成。
2、独任制的适用范围是什么?3、审判委员会与合议庭的关系是什么?4、我国民事诉讼法对审判人员提出了什么要求?5、民事审判权的特点是什么?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立案决定权调查取证权开庭审理权主持调解权案件裁判权强制执行权2、指挥权阐明权处理权3 、合议制独任制4 、审判员陪审员审判员5、审判员一人独任6 、同等的权利义务7 、审判员8 、院长庭长审判员一人院长庭长9 、第一审程序10 、第一审程序上级人民法院提审第二审程序二、判断题1、错2 、对3 、错4 、对5 、对三、名词解释1、民事审判权是人民法院以国家审判机关的身份对民事案件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判的权力。
2、审判组织是指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对民事案件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判的组织形式。
四、简答题1、合议庭是人民法院按照合议制原则组成的法庭。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除了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由审判人员一人独任审理外,其他民事案件都要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
案件的审级不同,合议庭的组成也不同。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40条第1款的规定,第一审合议庭的组成有两种:一种是由审判员、陪审员组成合议庭,另一种是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
无论哪一种组成,合议庭成员人数必须是单数。
依《民事诉讼法》第41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第二审民事案件,只能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人数也必须是单数;发回重审的案件,原审人民法院应当按第一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组成人员既可以全部是审判员,也可以是审判员和陪审员;审理再审的案件,合议庭的组成,视再审案件原来的审级而定,原来是第一审的,按照第一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原来是第二审或者是上级人民法院提审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
2、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独任制的适用范围是:从法院范围看,只适用于基层人民法院及其派出的法庭;从案件范围看,只适用于简单民事案件;从审判程序范围看,适用于简易程序和特别程序(除选民资格案件或重大、疑难的非讼案件)。
3、审判委员会是人民法院内部设立的集体领导审判工作的组织机构。
它与合议庭是一种业务上的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在审判过程中表现为:合议庭遇有重大、疑难案件,应由院长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对合议庭已审结且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如果发现确有错误,由院长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再审。
4、《民事诉讼法》第44条对审判人员作出了如下要求:应当依法秉公办案,不得接受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请客送礼;审判人员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应当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民事审判权的特点是:主体的唯一性;对象的特定性;行使的被动性;活动的独立性;裁判的权威性。
第三章诉与诉权一、单项选择题1、诉权是享有的权利。
A、原告B 、被告C、双方当事人都2、当事人行使诉权的活动表现在一一。
A、诉讼开始阶段B 、诉讼辩论阶段C、诉讼全过程3、确认之诉是当事人要求确认一一的诉讼。
A、某种法律关系存在或不存在 B 双方当事人之间现存的法律关系C 、定的权利义务D 、法律关系成立的事实和条件4、给付之诉是原告要求被告履行一定的一一的诉讼。
A、民事实体义务B 、民事诉讼义务 C 财物和金钱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一一的诉讼属于给付之诉。
A、合同无效B 、离婚C 、遗产继承D 、赔偿损失E 、返还财物2、诉权是由——规定的有要进行诉讼的权利。
A、实体法B 、普通法C、程序法D 基本法三、填空题1、一般认为,诉的要素包括、、。
2、近代诉权理论有以下几种学说:一一、一一、一一。
3、诉讼标的是指当事人发生争议而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判的一一。
任何一个具体的诉都有诉讼标的,但并非都有 --- 。
4、根据诉的目的和内容不同,诉可以分为、和三种。
四、判断题1、诉的内容是特定的,仅限于请求保护民事实体权益。
()2、起诉必须符合诉的制度,诉的制度决定起诉是否成立。
()3、诉权是双方当事人都享有的权利,他们行使诉权的内容是一致的。
()4、诉权即是诉讼权利。
()5、诉权贯穿于当事人诉讼活动的全过程,而不只是诉讼开始阶段的权利。
(6、任何一个具体案件都有诉讼标的,但并不一定都有标的物。
()7、赡养纠纷是变更之诉。
()8、诉讼标的是当事人之间实体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9、一个案件中只能有一个诉的种类存在。
()10、原告请求法院责令被告拆除违章建筑的诉讼,属于给付之诉。
()五、名词解释1、诉2 、诉权3 、诉讼标的 4 、诉讼理由 5 、确认之诉 6 7、变更之诉8 、反诉六、简答题1、诉权与诉讼权利的联系是什么?2、诉讼标的与诉讼请求的关系是什么?3、三种诉各自有什么特点?4、反诉具有哪些法律特征?法律上确给付之诉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1、C 2 、C 3 、A 4 、A二、多项选择题1、CDE 2 、AC三、填空题1、诉讼当事人 诉讼标的 诉讼理由 2 、私法诉权说 公法诉权说二元诉权说3、民事权利义务关系诉讼标的物 4 、 给付之诉 确认之诉 变更之诉四、判断题1、对 2 、对3 、错4 、错5 、对6 、对7 、错 8 、错 9错 10 、对五、名词解释1、诉疋扌曰当事人在民事权利受到侵害或因民事权利义务发生争议, 而向人民法院提出 的作出利已裁判、保护其民事实体权益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