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测量技术方法浅述 黄晓康

合集下载

如何进行山地地形测量和分析

如何进行山地地形测量和分析

如何进行山地地形测量和分析山地地形测量和分析是地理学、测绘学和地质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它的目的是了解山地地形的形态特征,揭示地质构造和地貌演化过程,为环境保护、水资源管理、工程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山地地形测量和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一、测量工具和技术山地地形的测量通常需要使用一些专业的测量工具和技术。

其中,全站仪是最常用的一种工具。

全站仪能够通过测量地面上的控制点,获取山地地形的高程信息。

此外,使用全站仪还可以进行角度测量和方位测量,以确定地形的坡度和方位角。

在山地地形测量中,常常还需要使用航空遥感技术。

航空摄影和卫星遥感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影像数据,通过这些数据可以获取地形的三维信息。

此外,激光雷达技术也常常被用于山地地形测量。

激光雷达能够通过向地面发射激光束,测量激光束与地面的反射时间,从而计算出地面的高程信息。

二、地形分析方法地形分析是山地地形测量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地形的形态特征和地貌演化过程。

其中,最常用的地形分析方法包括地形变量分析、等高线分析和地形测量剖面分析。

1. 地形变量分析地形变量分析是通过计算地形的各种变量值,揭示地形的形态特征。

常用的地形变量包括坡度、坡向、高程、曲率等。

这些地形变量可以在GIS软件中进行计算和分析。

地形变量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形的陡峭程度、起伏变化以及地形的几何形态。

2. 等高线分析等高线是连接相同高程点的曲线线段。

通过对等高线进行分析,可以揭示地形的起伏和地形特征。

等高线分析可以通过手工绘图、遥感影像解译或GIS软件进行实现。

在等高线分析中,我们可以计算出地形的净垂直位移、斜度等指标,并绘制等高线地图,以展示地形的变化规律。

3. 地形测量剖面分析地形测量剖面分析是通过在地形上选择一条线路,测量沿线上不同位置的地面高程信息,并绘制出高程剖面图。

地形剖面图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沿地面的地形变化规律和地势起伏。

地形测量剖面分析可以通过全站仪和激光雷达等测量设备进行实施,然后通过地形剖面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绘图。

详解测绘技术中的地形测量和地貌分析的原理和实际应用方法

详解测绘技术中的地形测量和地貌分析的原理和实际应用方法

详解测绘技术中的地形测量和地貌分析的原理和实际应用方法地形测量和地貌分析是测绘技术中的重要应用领域,它们在地理信息系统、环境保护、城市规划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解地形测量和地貌分析的原理和实际应用方法。

首先,地形测量是通过测量地表高程和地貌特征来获取地形信息的过程。

常用的地形测量方法包括大地测量和遥感技术。

大地测量是通过测量地球表面上的地物位置和高程来推导地形信息。

这涉及到测量仪器的选择和使用,如全站仪、水准仪等。

遥感技术则通过卫星或航空器获取地表图像,通过图像解译和数字高程模型处理来获取地形信息。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范围的地形测量,但精度相对较低。

地貌分析是基于地形数据进行地貌特征提取和分析的过程。

在地貌分析中,常用的方法包括等高线提取、坡度和坡向计算、地形剖面分析等。

等高线提取是将地表高程数据转化为等高线图,通过等高线的间距和密集程度可以了解地形的起伏程度。

坡度和坡向计算则是通过计算地表高程的变化来确定斜坡的陡峭程度和方向。

地形剖面分析是通过选择地表不同点之间的直线或曲线路径,将其地形高程数据绘制成剖面图,以了解地形的纵向变化。

地形测量和地貌分析应用广泛。

在城市规划中,利用地形测量和地貌分析可以帮助设计城市的道路、水利和建筑物的布局。

在环境保护方面,地貌分析可用于评估土地的适宜性和脆弱性,以确定合适的土地利用政策。

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地形测量和地貌分析的数据被用于构建数字高程模型,制作地图和进行空间分析。

然而,地形测量和地貌分析也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精确的地形测量需要先进的测量仪器和专业技术人员的配合。

其次,地貌分析中的数据处理和算法选择也对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产生影响。

此外,地形测量和地貌分析所得的数据量庞大,在数据存储和处理方面也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

总之,地形测量和地貌分析在测绘技术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通过测量地表高程和地貌特征,可以获取地形信息并进行地貌分析。

这在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和地理信息系统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测绘技术的大地测量方法及实践技巧探讨

测绘技术的大地测量方法及实践技巧探讨

测绘技术的大地测量方法及实践技巧探讨引言:测绘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多个领域都有着广泛应用,其中,大地测量是测绘技术的重要分支之一。

大地测量是用来获取地表地貌、地球形状和尺度的测量学科。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用的大地测量方法,并介绍一些实践技巧。

1. 大地测量方法1.1 三角测量法三角测量法是大地测量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利用三角形的几何性质,通过测量角度和边长来计算出不同地点之间的距离和位置关系。

这种方法在测量距离较长、地形较复杂的地区具有优势。

三角测量法需要精确的角度测量仪器和计算方法,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1.2 全站仪法全站仪法是大地测量中较为先进的测量方法之一。

它结合了全自动仪器和电子计算机技术,能够实现高精度测量和实时数据处理。

全站仪法适用于各种地形条件下的测量,尤其对于建筑物、桥梁、道路等工程项目的测量具有很大的优势。

该方法还可以实现测量数据的实时传输和三维重建,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1.3 GNSS测量法GN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测量法是利用卫星导航系统(如GPS、GLONASS等)进行测量的一种方法。

它通过接收卫星发射的信号,计算出接收器与卫星之间的距离差,并综合多个卫星的观测值来确定测量点的位置。

GNSS测量法具有高精度、全天候和实时性强的特点,适用于较大范围的测量工作。

它在土地测量、航海导航、地震监测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2. 实践技巧2.1 基准点的选择在进行大地测量时,选择合适的基准点是至关重要的。

基准点的选取应考虑到地表特征、地理环境和测量需求等因素。

一般情况下,对于较大范围的测量,应选择地理条件相对固定、地貌稳定的区域作为基准点。

另外,在选取基准点时,还需要考虑测量仪器的精度要求,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2 数据处理与分析大地测量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是保证测量结果准确性的关键环节。

在进行数据处理时,应注意对各个观测值进行检查和校正,排除异常数据和误差。

如何利用测绘技术进行山地地形测量与分析

如何利用测绘技术进行山地地形测量与分析

如何利用测绘技术进行山地地形测量与分析测绘技术是现代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中,山地地形测量与分析是测绘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测绘技术进行山地地形测量与分析。

一、引言山地地形测量与分析是指利用测绘技术来获取山地地形信息并进行分析的过程。

山地地形测量与分析的应用十分广泛,涉及到农业、林业、环境保护、城市规划等多个领域。

通过对山地地形进行测量与分析,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山地地形,为相关领域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测量技术1.全球定位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是利用卫星信号来确定地理位置的一种技术。

在山地地形测量与分析中,GPS可以用于获取山地地形的经纬度坐标信息,从而建立山地地形的地理坐标系统。

2.激光雷达技术激光雷达技术是利用激光束对地面进行扫描,通过测量激光束的返回时间来确定地面的高程信息。

在山地地形测量与分析中,激光雷达技术可以提供高精度的地形数据,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山地地形的起伏和变化。

3.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航空摄影测量技术是利用航空器进行摄影测量的一种技术。

通过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可以获取山地地形的高分辨率影像数据,为山地地形的测量和分析提供图像依据。

三、地形测量与分析1.地形测量地形测量是指通过测绘技术获取山地地形的过程。

在地形测量中,可以利用卫星数据、航空影像和地面观测等多种方法获取山地地形的高程信息和三维坐标数据。

2.地形分析地形分析是指对山地地形数据进行统计和研究,以揭示山地地形的特征和规律。

在地形分析中,可以利用数学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工具,对山地地形进行定量化分析,如坡度分析、等高线分析、流域分析等。

四、山地地形测量与分析的应用1.农业山地地形测量与分析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

通过对山地地形的测量和分析,可以为农田排水、土壤保持等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林业山地地形测量与分析在林业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森林资源管理和森林火灾预防等方面。

特殊地形的测绘技术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方法

特殊地形的测绘技术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方法

特殊地形的测绘技术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方法特殊地形包括山地、高原、沙漠、森林、湿地等不同类型的地形,在测绘工程中,这些地形给测绘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此时需要采用更加精确的测绘技术来获得更加准确的数据,下面将就特殊地形的测绘技术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方法进行详述。

首先,在山地测量中,由于山地地形凸凹不平,地势陡峭,不适合采用传统的直接测量方法。

这时可以采用全站仪快速高程法测量,这种方法不需要放置任何基准点,只需要在一个已知的点上放置全站仪测量角度和距离,然后快速测量整个山地地形的高程和坐标,数据处理后可以获得整个山地的三维模型。

此外,在山地测量中还可以采用航空摄影测量技术,通过航空摄影机拍摄整个山地地形区域,再利用计算机进行影像处理,获得高分辨率的数字高程图像。

其次,在高原测量中,由于高原地势平坦,适合采用GPS/GNS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进行测量。

该系统利用卫星信号实现测量和定位,在高原测量中可以实现高精度的位置和高程测量。

此外,在高原测量中还可以借助激光雷达技术,采用空间三角测量原理进行测量,通过达到物体表面的激光束所需时间计算得出物体表面各点坐标和高程。

再次,在沙漠测量中,沙漠地形砾石密布,导致传统的直接测量方法不适用。

此时可以采用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利用物理方法探测地下信息。

例如,利用地震勘探技术,通过定位测量震源和地震波到达时间、速度等参数,反演地下岩石结构。

此外,还可以利用雷达技术,测量沙丘和沙坑的位置和形状,获得高精度的沙漠地形数据。

另外,在森林和湿地测量中,树木和水面遮挡情况下,传统的测量方法也很难获得精确的数据。

这时可以采用相位测距激光雷达技术,通过激光束发射后反射回来的时间计算出物体到激光器的距离,利用三角测量原理获取物体的位置和高程信息,该技术适用于森林、湿地等植被茂密的地方,获得的数据能准确反映地表地物的分布情况。

总之,特殊地形的测绘技术在测绘工程中能够有效地应对不同类型地形的复杂测量任务,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精度,为地形分析、景观监测和规划提供了更加可靠的基础数据。

测绘技术山地环境测绘方法介绍

测绘技术山地环境测绘方法介绍

测绘技术山地环境测绘方法介绍一、引言山地是人类活动中的一种特殊地域类型,其地形复杂多样,地势险峻,对于测绘工作提出了许多挑战。

为了适应山地环境下的测绘需求,人们开发了各种测绘技术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山地环境测绘方法。

二、地面测量法地面测量法是传统的测绘方法,通过人工携带测量仪器进行测绘。

然而,由于山地环境的崎岖不平,地面测量法受到了许多限制。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通过引入航空摄影测量、卫星遥感等新技术,提高了地面测量法的效率和精度。

三、航空摄影测量法航空摄影测量法是利用航空器从空中进行摄影测量,通过处理摄影测量数据,获取地形图或数字高程模型。

在山地环境下,航空摄影测量可以克服地面测量法的限制。

它通过航空摄影测量系统获取大范围的影像数据,可以较为准确地重建山地地形。

然而,在山地环境下,航空摄影测量法需要面临飞行安全等问题。

四、卫星遥感技术卫星遥感技术可以通过遥感卫星获取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数据,对山地环境进行测绘。

卫星遥感技术具有广覆盖、频次高等优势,可以实现对大范围山地环境的测绘。

此外,卫星遥感技术还可以提供多时相的影像数据,用于分析山地环境的动态变化。

然而,由于卫星遥感数据的获取有时受制于云雾等天气条件,这在山地环境下尤为明显。

五、激光雷达测量法激光雷达是一种主动遥感技术,通过发射激光脉冲并记录其返回时间来获取地物的三维位置信息。

激光雷达测量法在山地环境下具有较高的精度和适应性。

它可以获取地物的高精度点云数据,对于山地环境的地形测绘非常有价值。

然而,激光雷达测量法设备成本较高,操作复杂,对于特殊地形的测绘可能面临难题。

六、无人机测绘技术近年来,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山地环境测绘提供了新的途径。

通过搭载测绘设备的无人机,可以将航空摄影测量、激光雷达等技术引入山地环境的测绘工作中。

无人机测绘技术具有灵活性强、成本低廉等优势,可以应对山地环境中的特殊要求。

然而,无人机测绘技术在山地环境中也面临飞行空间有限、受到天气影响等问题。

如何利用测绘技术进行地形测量和地形分析

如何利用测绘技术进行地形测量和地形分析

如何利用测绘技术进行地形测量和地形分析地形测量与分析一直是地理学和测绘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它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地球表面的形态与结构特征,从而为地质学、地貌学、环境科学等领域提供依据和支持。

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测绘技术进行地形测量和地形分析。

一、测绘技术在地形测量中的应用测绘技术是获取地形数据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地形测量中,我们可以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实现高精度的地面测量。

通过使用地基观测台站,它可以提供准确的坐标和高程信息,帮助我们构建三维地形模型。

此外,气象雷达和激光雷达等遥感技术也可以用来获取地形数据,能够精确捕捉地形特征。

二、地形测量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获取地形测量数据后,我们需要对其进行处理与分析。

地形数据的主要处理包括数据清理、筛查、校正等步骤。

清理数据可以排除测量噪声和异常值,使数据更加准确和可靠。

筛查是为了选取与研究主题相关的数据,避免冗余和无效信息的干扰。

同时,对数据进行校正是为了提高其空间精度,使之更符合实际地形情况。

在地形数据分析中,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法。

其中,地形剖面和等高线是常用的地形分析手段。

地形剖面可以直观展示地形的垂直变化程度,帮助我们发现地势起伏和地貌变异。

等高线则可以描述地形的水平变化,揭示地貌和地层的特征。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数字高程模型(DEM)和三维地形模型来分析地形。

DEM可以通过插值算法将地形数据转化为栅格格式的地形模型,方便进行地貌、水文、生态等方面的研究。

而三维地形模型则可以进一步模拟真实地形,提供沉浸式的视觉体验,有利于更深入地了解地表形态。

三、地形分析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地形分析在各个科学研究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地质学中,地形测量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研究地壳运动、岩石构造和地震活动等地质事件。

通过分析地形数据,我们可以识别地壳的抬升和下沉区域,判断地质构造的类型和强度,以及评估地震风险等。

在地貌学中,地形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研究风化侵蚀、河流发育和冰川变迁等地貌过程。

如何进行地形测绘及数据处理

如何进行地形测绘及数据处理

如何进行地形测绘及数据处理地形测绘是研究地球表面形态和地形特征的一门科学,它在军事、建筑、农业和环境保护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地形测绘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准确的地形数据,以便进行地形分析和数据处理。

1.测量仪器和技术地形测绘首先需要选用合适的测量仪器和技术。

目前常用的测量仪器包括全站仪、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接收机、激光扫描仪等。

全站仪是最常用的测量仪器,它使用光电距离测量技术和自动跟踪技术,可以测量地形点的三维坐标和高程信息。

GNSS接收机则利用卫星定位技术获取地面点的经度、纬度和高程数据。

激光扫描仪则通过发射激光束并接收回波,测量地表上点的三维坐标和反射强度。

2.野外测量在进行地形测绘时,需要进行野外测量,即到实地进行测量。

在野外测量时,需要掌握实用的测量方法和技巧。

首先,需要选择适当的测量点,并合理分布,以充分反映地形特征。

其次,在测量时,需要根据地形条件选择合适的测站位置和测量方法。

例如,在平地上,可以使用全站仪进行直接测量;而在复杂地形的山区,需要采用间接测量方法,如三角测量和交会测量。

3.数据处理在野外测量完成后,需要对采集到的地形数据进行处理。

数据处理是地形测绘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它包括数据的清理、校正、配准和融合等过程。

首先,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理,去除不准确、重复或无关的数据。

然后,对数据进行校正,包括比较测量数据和已知数据,对误差进行修正。

接下来,需要对数据进行配准,将不同测量点的数据统一到一个坐标系下,以便进行分析和处理。

最后,可以将多个数据源的地形数据进行融合,得到更全面和准确的地形模型。

4.地形分析和应用地形测绘得到的地形数据可以用于各种地形分析和应用。

例如,在建筑工程中,可以利用地形数据进行可视化模拟和施工规划;在农业中,可以通过地形数据进行土地利用规划和灌溉系统设计。

此外,地形数据还可以用于环境保护、地质勘探、森林资源管理等领域。

地形分析和应用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和工具,如地形分析软件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

如何利用测绘技术进行山地地形测量和地形分析

如何利用测绘技术进行山地地形测量和地形分析

如何利用测绘技术进行山地地形测量和地形分析山地地形测量和地形分析是测绘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通过测绘技术的手段,我们可以准确地了解山地地形的高差变化、地貌特征以及地下水资源等信息,为山地地形的规划、设计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介绍如何利用测绘技术进行山地地形测量和地形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一、地形测量技术概述地形测量是指通过一系列测量手段和仪器,对地球表面的高度、坡度、曲率等参数进行测量和计算的过程。

常用的地形测量技术包括全站仪测量、GPS测量、激光雷达测量等。

在山地地形的测量中,全站仪是最常用的测量设备之一。

它可以通过测量目标点的位置和高程信息,计算出地表相邻点的高度差,从而形成地形图。

GPS测量技术则是通过卫星定位系统,获取点位坐标和高程信息,实现地形测量。

激光雷达测量则是利用激光束的扫描探测,获取地表各点的三维坐标信息,从而构建地形模型。

这些技术各有优劣,具体选择可以根据测量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

二、山地地形测量的方法1. 山地地形测量的前期准备在进行山地地形测量之前,我们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根据测量任务的要求,确定测量范围和程度。

其次,需要收集相关的地理地形图资料和空中影像数据,以便与测量结果进行比对和验证。

然后,根据地形的复杂程度和地表覆盖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仪器。

最后,根据测量任务的要求,编制测量方案和工作计划,确定测量点位和测量路线。

2. 测量点位的设定和测量在山地地形测量中,测量点位的设定和选择十分重要。

一般情况下,我们需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地形点位进行测量,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测量点位的选择要考虑地表地貌的变化情况和地质构造的特点。

在进行测量时,需要将测量仪器校准到水平状态,并进行仪器的高程校正。

然后,按照测量计划和路线进行测量,记录测量点位的坐标和高程信息。

在测量过程中要注意测量精度的控制和误差的排除。

3. 数据处理和地形分析测量完成后,需要对所得到的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如何进行山区的地形测量和地貌分析

如何进行山区的地形测量和地貌分析

如何进行山区的地形测量和地貌分析山区地形测量和地貌分析是地理学中的重要研究内容,它涉及到地貌形成和变化的原因、山地地貌的特征、土地利用规划以及自然灾害的预防等方面。

本文将从测量工具、测量方法、地貌分析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讨论和探索。

一、测量工具在山区地形测量和地貌分析中,使用的工具可以分为人工测量工具和现代测量工具两大类。

人工测量工具主要包括刻度尺、水平仪、经纬仪等,适用于较粗略的地形测量。

现代测量工具则包括全站仪、激光扫描仪、遥感卫星等,能够实现高精度的地形测量和地貌分析。

二、测量方法在山区地形测量中,常用的方法有平面测量法、高程测量法和综合测量法。

平面测量法包括简单测量法、三角测量法和纵断面法等,可以获得地表的平面坐标。

高程测量法则通过水准测量、GPS测量等手段获取地表的不同高程数据。

综合测量法则结合多种测量方法,实现对地形的全面测量。

三、地貌分析地貌分析是对地表地形特征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过程。

从地貌形成和变化的角度来看,山区地貌可以分为构造地貌、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等类型。

构造地貌是由地壳运动导致的地表起伏变化,如山脉、地堑等。

侵蚀地貌主要是由水、风、冰等外部力量作用形成的,如河谷、峡谷等。

堆积地貌则是由沉积作用形成的,如冰川湖泊、冲积扇等。

通过对地貌的分析,可以深入了解山区地形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四、地形测量与应用山区地形测量和地貌分析在许多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首先,它对地理学、地质学等学科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帮助科学家深入了解山区地貌形成和变化的机制。

其次,它对土地利用规划和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对地形和地貌的测量,可以评估山区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潜力,为土地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通过地貌分析可以识别潜在的自然灾害风险,为灾害防范和减灾工作提供支持。

在实际应用中,山区地形测量和地貌分析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通过空间遥感技术获取的高精度地形数据,可以用于制作山区地图和导航系统,提供准确的地理信息服务。

地形测量的方法与应用

地形测量的方法与应用

地形测量的方法与应用地形测量是一种通过采集和分析地球表面特征的方法,旨在获取关于地形形状和地貌变化的信息。

地形测量的应用广泛,包括地理信息系统、土地规划、环境保护、工程建设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地形测量的常用方法及其应用。

一、测量方法1. 高程测量:高程测量是指测量地表相对垂直高度的方法。

常用的高程测量方法包括水准测量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测量。

水准测量使用水准仪和水平仪等设备,在一定的基准面上进行测量。

GNSS 测量是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其他导航卫星,通过接收卫星信号来计算位置和高程。

2. 坡度测量:坡度测量是指测量地表斜坡倾斜度的方法。

常用的坡度测量方法包括光学水平仪、数字水平仪和测斜仪。

这些设备可以测量地面相对水平面的倾斜角度,用于确定地表的坡度。

3. 形状测量:形状测量是指测量地表形态和地貌特征的方法。

常用的形状测量方法包括地形剖面测量和地形图绘制。

地形剖面测量使用激光测距仪和测量车等设备,在地表上沿着特定路线进行测量,并记录地表的高度数据。

地形图绘制则是将测量得到的地形数据绘制成图形,以更直观地显示地形形态。

二、应用领域1. 地理信息系统(GIS):地形测量是建立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

通过测量获取的地形数据可以用于创建数字地图、地形模型和三维空间分析。

GIS可以应用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管理、环境监测等领域,提供决策支持和空间分析工具。

2. 土地规划:地形测量是土地规划的重要数据来源。

通过测量获取的地形数据可以用于确定土地的适应性和可利用性,评估土地的稳定性和水资源分布,为土地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3. 环境保护:地形测量可以帮助监测和评估环境变化。

通过长期的地形监测,可以追踪地表的垂直位移、地表沉降和地面变形等情况,为环境保护和灾害预警提供数据支持。

4. 工程建设:地形测量在工程建设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测量获取的地形数据可以用于工程设计、施工规划和工程监测。

例如,在道路建设中,地形测量可以确定路线和坡度,在水利工程中,地形测量可以确定水体流动路径和水位变化。

如何进行山地地形的测量与分析

如何进行山地地形的测量与分析

如何进行山地地形的测量与分析山地地形的测量与分析一直是地理学和地质学领域中的关键研究内容。

山地地形的特殊性使得其测量和分析比平地更具挑战性。

本文将讨论如何有效地进行山地地形的测量与分析,并提供一些技术和方法。

一、高程测量1. GPS定位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种常用的高程测量技术。

通过在山地地形上设置若干GPS接收机,可以实时获取各个位置的经纬度和高程信息。

这些数据可以用来建立山地地形的高程模型,从而进行分析和制图。

2. 雷达测高技术:雷达测高技术可用于快速获取山地地形的高程信息。

雷达测高仪发射无线电波,然后测量反射回来的信号的时间来计算高程。

这种技术适用于各种地形,可以覆盖大范围的地区,同时还可以获取其他地物特征的信息。

二、地形分析1. 剖面分析:剖面分析是一种常见的地形分析方法,通过在山地地形上选择一条代表性的线路,然后沿着这条线路进行测量和分析。

可以使用高程数据和其他相关数据,如土壤类型、植被分布等,来绘制剖面图并进行进一步分析。

2. 山体坡度分析:山体坡度对于山地地形的理解和分析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计算特定区域内每个点的高程变化来确定坡度。

这些数据可以可视化为坡度图,为山地地形的地貌变化提供直观的信息。

3. 流域分析:山地地形中的水流是地貌演变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通过对山地地形进行流域分析,可以了解水流的路径、速度和沉积等情况,进而推断地貌演变的机制。

这可以通过GIS软件来计算和可视化。

三、技术工具与软件1. 地理信息系统(GIS):GIS是进行山地地形测量和分析的强大工具。

它可以整合各种数据,包括高程数据、土壤类型、河流路径等,通过计算和可视化来揭示山地地理图案。

2.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从遥远地面或卫星上获取信息的方法。

使用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山地地形的图像数据,包括高分辨率的卫星图像和航空摄影图像。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建立准确的地形模型和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结论有效地进行山地地形的测量与分析对于理解地质演化、环境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至关重要。

如何使用测绘技术进行山区地形测量

如何使用测绘技术进行山区地形测量

如何使用测绘技术进行山区地形测量一、引言测绘技术作为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地理信息获取方法,对于山区地形测量具有重要意义。

山区地形复杂多变,传统的地形测量方法往往难以达到准确性和全面性要求。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测绘技术进行山区地形测量,重点探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NSS)和激光雷达技术的应用。

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NSS)在山区地形测量中的应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NSS)是一种利用卫星和地面接收设备进行测量、定位和导航的技术。

在山区地形测量中,GNSS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 高精度定位:GNSS接收设备能够接收多颗卫星的信号并计算出位置坐标,实现高精度的定位。

山区地形变化多样,使用传统测量方法难以获得准确的地形数据,而GNSS技术可以提供高精度的位置信息。

2. 覆盖范围广:GNSS系统的覆盖范围广,无论是在山顶、山谷或峡谷中,都能够获得卫星信号,实现定位功能。

这样就能够不受地形限制,获取到更全面的地形数据。

3. 高效率:GNSS技术能够实现实时定位和导航功能,可以大大提高山区地形测量的效率。

传统的地形测量方法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而使用GNSS 技术可以快速获取到准确的位置信息,从而节省时间和人力资源。

三、激光雷达技术在山区地形测量中的应用激光雷达技术是一种通过激光束扫描地面进行测量的方法,具有以下特点:1. 高精度测量:激光雷达技术能够实现对地面特征的高精度测量,能够获取到地表的细微变化。

在山区地形测量中,使用激光雷达技术可以获得高精度的地形数据,为山区地貌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 非接触式测量:激光雷达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测量方法,可以在不接触地表的情况下获取地形数据。

这对于山区地形测量来说非常重要,因为传统的测量方法往往难以到达峭壁、峡谷等地形复杂的区域。

3. 高效率:激光雷达技术能够实现大面积快速测量,提高了山区地形测量的效率。

在相同时间内,使用激光雷达技术可以获取更多的地形数据,从而更全面地了解山区地形特征。

测绘技术中的地形测量技巧

测绘技术中的地形测量技巧

测绘技术中的地形测量技巧地形测量是测绘技术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涉及到地球表面的各种地貌特征以及其三维空间位置的测量。

现代测绘技术的发展使得地形测量变得更加精确和高效。

本文将介绍一些地形测量中常用的技巧和方法,包括地面控制点测量、地形曲线提取和数字高程模型的生成。

首先,地面控制点测量是地形测量中最基础的环节之一。

通过在地物表面选择一些易于识别并且地理位置准确的点,可以采用全站仪、GPS等测量设备进行测量。

这些控制点的选择应该充分考虑到地物特征的分布和密度,以及测量的精度要求。

在测量中,需要确保控制点的坐标准确、稳定且可靠,以便后续的地形分析和测量。

其次,地形曲线的提取是地形测量中常见的任务之一。

地形曲线是指表征地面变化的等高线,其通过连接地面上具有相同高程的点而形成。

在传统的测绘方法中,绘制等高线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工作。

然而,在现代测绘技术的支持下,几乎可以实时提取地形曲线。

利用激光雷达等遥感技术,可以获取高精度的地形数据,并在计算机上实时生成等高线图。

最后,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简称DEM)的生成在地形测量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DEM是一种以数字的形式来表征地面高程变化的模型,它可以被用于地貌分析、水文模拟以及地图制作等多种应用。

生成DEM需要通过对地面高程进行采样和插值计算。

插值方法有很多种,例如三角网剖分法和克里金插值法等。

通过DEM可以对地形特征进行精确的分析和测量,为地理信息系统等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基础。

除了以上介绍的测量技巧和方法外,地形测量还涉及到地形坡度、地形阴影、地形量算等细节问题。

地形坡度是指地面在特定方向上的坡度变化,通过计算坡度可以对地形特征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地形阴影是通过光照模型和地形数据生成的阴影效果,可以直观地展现地面的起伏变化。

地形量算是指通过测量和计算地表特征的面积、体积等指标,用于土地管理和规划等工作。

这些技术和方法的发展和应用为地形测量提供了更多的层次和深度。

测绘技术中山地测量方法与技巧

测绘技术中山地测量方法与技巧

测绘技术中山地测量方法与技巧一、引言山地地形的复杂性对测绘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针对山地地形的特点,测绘人员不断探索和发展适用于山地测量的方法和技巧。

本文将探讨在测绘技术中山地测量所用到的方法与技巧,旨在为测绘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综合技术应用在山地测量中,综合技术应用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其中,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发展使得山地测绘更加高效精确。

通过无人机搭载高分辨率相机,可以实现对山地地形的全面影像获取。

而激光雷达技术则可以提供更为精准的地形数据,通过对点云数据进行处理,可以重建地形模型,为山地测绘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

三、影像解译在山地测量中,影像解译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通过对影像进行解译,可以识别山地地形的特征,并提取出有用的地理信息。

在影像解译过程中,鉴于山地地形的复杂性,需要特别关注地物的高程变化和遮挡情况。

同时,利用影像解译技术可以辅助进行土地利用分类、环境监测等工作。

四、地形测量地形测量是山地测量中最为基础的环节。

传统的地形测量方法主要包括全站仪测量、经纬仪测量等。

这些方法可以提供较准确的高程数据,但受到山地地形的限制,在实际操作中会遇到一定的困难。

为了克服这些困难,测绘人员不断开发新的测量方法。

例如,借助惯导技术可以提供更为精确的姿态信息,从而提高地形测量的准确性。

此外,还可以结合GNSS技术进行定位,提供更为可靠的测量数据。

五、数据处理与分析山地测量的数据处理与分析是保证测绘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环节。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对地形数据进行滤波处理,去除误差和干扰。

此外,还需要进行数据配准,使得不同数据源的测量结果可以进行有效的融合。

在数据分析方面,可以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进行空间分析,提取出有用的地理信息,并进行进一步的应用。

六、实地调查尽管现代测绘技术有着极高的精度和效率,但实地调查仍然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山地测量中,实地调查可以帮助测绘人员更全面地了解地形,补充数据并修正误差。

测绘技术中地形测量数据处理方法与技巧

测绘技术中地形测量数据处理方法与技巧

测绘技术中地形测量数据处理方法与技巧地形测量是测绘技术的重要分支之一,它通过获取地面上的各种地形信息,可以为城市规划、农田建设、水利工程等领域提供重要参考数据。

测绘技术中的地形测量数据处理方法和技巧在提高地形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精度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一部分:地形测量技术的概述地形测量技术是通过运用光学、摄影、雷达、卫星定位等技术手段,获取地面地形和地貌信息的过程。

它可以提供高程、坡度、坡向、地貌特征等重要数据,有助于准确分析和识别地表地貌,为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建设和应用提供数据基础。

第二部分:地形测量数据处理方法在实际的地形测量过程中,需要采集大量的数据,包括地面高程、坡度、曲率等信息。

为了准确处理这些数据,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处理方法和技巧。

1. 多源数据融合地形测量中常常需要融合多种类型的数据,如光学影像、激光雷达数据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配准和拼接处理,可以得到更全面、准确的地形信息。

2. 数据滤波在地形测量数据中,可能存在一些噪声或异常点,这些干扰因素会影响到数据的准确性。

因此,需要采用合适的滤波算法,如中值滤波、均值滤波等,去除这些干扰因素,提高数据的可靠性。

3. 数据插值地形测量数据通常以离散的点或线存在,为了得到更加连续、平滑的地形曲面,需要进行数据插值处理。

常用的插值方法有反距离插值、克里金插值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4. 数据平滑地形测量数据中可能存在一些尖峰或孤立的高低点,这些极大或极小值的存在会干扰地形曲面的分析和应用。

因此,需要通过平滑处理,消除这些异常值,得到更加平缓、真实的地形曲面。

第三部分:地形测量数据处理技巧地形测量数据的处理过程中,除了常用的方法外,还需要一些技巧和经验来提高数据处理的效果和质量。

1. 数据质量控制在测量和处理地形数据过程中,需要注意数据的质量控制。

通过合理的数据采集方法、设备的选择和校准,可以降低误差和偏差,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测绘技术中的地形测量与地貌分析方法论

测绘技术中的地形测量与地貌分析方法论

测绘技术中的地形测量与地貌分析方法论地形测量与地貌分析一直是测绘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地形测量是指通过测量和记录地球表面形态的技术手段,以获得地形数据;而地貌分析则是指通过对地形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以探索地貌特征和演化过程的方法论。

一、地形测量的方法论地形测量的方法有多种,其中最常用的包括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激光雷达测高系统(LiDAR)和数字航空摄影测量系统(DPAS)等。

这些方法通过获取地表的空间坐标和高程数据,可以实现对地形的全面测量和记录。

GNSS是一种基于卫星导航系统的技术,通过接收全球定位系统(GPS)信号,测量接收机与卫星之间的距离差,从而确定被测点的位置坐标。

GNSS技术在地形测量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获取大范围的地形数据。

LiDAR技术利用激光束对地面进行扫描和测量,可以获取具有高精度和高密度的三维点云数据。

在地形测量中,LiDAR可以用于获取地表高程和地形特征,如河流、山脉等,同时还可以获取地表覆盖物和植被等信息。

DPAS技术利用数字摄影测量原理,通过航空摄影设备对地面进行连续拍摄,再经过像控点的精确测量和影像处理,可以获取地表的高分辨率数字影像和立体模型。

DPAS技术在地形测量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获取地形的高程和形态特征。

二、地貌分析的方法论地貌分析是指通过对地形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揭示地球表面的地貌特征和演化过程。

地貌分析涉及到地貌要素的提取与分类、地貌参数的计算与分析以及地貌演化过程的模拟与预测等。

地貌要素的提取和分类是地貌分析的基础工作,其目的是将地形数据中包含的各种地貌要素进行提取和分类。

现代地形数据处理软件可以通过一系列算法和技术,对地形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和分类,如提取河流网络、山脉、水体等地貌要素。

地貌参数的计算与分析是地貌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地形数据中蕴含着大量的地貌信息,通过计算和分析地貌参数,可以揭示地貌特征和演化过程。

常用的地貌参数包括高程、坡度、坡向、曲率等,可以通过数学模型和算法进行计算和分析。

地形测量技术方法浅述 黄晓康

地形测量技术方法浅述 黄晓康

地形测量技术方法浅述黄晓康摘要:地形测量作为最终技术,是一种专业,在地形图绘制中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工程的规划和建设可以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传统的人工测量方法已经不能满足于当前地形测量技术的要求,本文就结合实际的案例,进行地形测量技术方法的探讨。

关键词:地形测量技术;GPS技术;GPS——RTK技术;方法分析随着科学技术和地形测量技术的发展,目前在地形测量方法上不再单单局限于传统的测量方法,已经有较为先进的测量方法,比如利用GPS技术、多线光测量技术等等,[2]这些先进的测量技术与传统的测量技术相比,具有操作简单,测量精确,受环境影响相对较小。

本文就通过对于地形测量技术方法的探讨,结合实际的工程进行分析研究,希望可以给相关的技术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一、地形测量传统的测量方法传统的测量方法是利用经纬仪、全站仪、测距仪等测量工具,通过测角、交会、极坐标等测量方法对于地形要素进行数据的采集个测定。

[1]这种方法的技术原理相对较为简单,但是在户外进行地形测量时候容易受到环境、天气以及地形的限制。

传统测量法的测量技术原理为:首先,在需要进行地形测量的范围进行控制网点的设置,一般情况下,地形测量的控制网点是在国家高程控制网基础上进行加密次级控制网点。

然后,依据设置好的加密控制网点,利用相应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传统的测量方法使用的方法有测角网、侧边网、导线网等等。

这种传统的测量方法存在有一定的不足,比如在进行大面积的地形测量时候,会使得测量时间长,测量效率低,另外对于一些较高的地形测量时候,需要建立较高的观测点,或者是将阻碍物进行清除。

其次,传统的测量方法,在测量精度上存在一定的误差,不能满足于现代工程的规划和设计的高精度要求。

二、GPS静态测量测量技术方法GPS静态测量,即全球定位系统在地形测量中运用GPS技术可以分为实施动态和静态相对定位。

GPS技术需要有卫星、地面控制以及用户设备但部分组成,在地形测量时候,依据卫星之间不断发送自身星历参数和实践信息,用户依据这些信息作为地形测量的数据。

如何进行山区地形测量和自然灾害预警的技术要点

如何进行山区地形测量和自然灾害预警的技术要点

如何进行山区地形测量和自然灾害预警的技术要点山区地形测量和自然灾害预警是对于山区地理环境管理至关重要的技术要点。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能够更加精确地测量山区地形,并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型构建来提前预防和预警自然灾害。

本文将探讨山区地形测量的技术要点以及自然灾害预警的关键技术。

一、山区地形测量的技术要点在进行山区地形测量时,要选择合适的地形测量方法和工具。

常用的方法包括激光雷达测量、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和卫星测量等。

其中,激光雷达测量是一种较为精确的测量方法,可以通过向地面发射激光束并接收反射回来的信号来确定地形的高度信息。

而GPS测量则可以通过接收卫星信号并计算与卫星的距离来确定地点的坐标。

卫星测量则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获取地形数据。

除了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外,还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时间和地点。

山区地形测量常常受到天气和地理条件的限制,因此需要在适宜的时间进行测量。

在选择测量地点时,应考虑地形的复杂性和测量设备的可行性。

特别是在山区,地形起伏较大,有些地方难以到达,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来选择测量地点。

二、自然灾害预警的关键技术自然灾害预警是通过收集和分析地理信息数据,利用数据模型和算法来预测和预警自然灾害的发生和进展情况的一项技术。

在山区地形测量的基础上,可以得到丰富的地理信息数据,这为自然灾害预警提供了基础数据。

1. 数据采集和分析自然灾害预警的第一步是收集大量的地理信息数据,包括山区地形、气象数据、水文数据等。

这些数据需要通过遥感技术、传感器等方式进行采集,并进行合理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例如,通过对地质构造和地下水情况的分析,可以对地震和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进行预测。

2. 模型构建和算法基于数据分析的结果,可以构建相应的模型和算法来预测和预警自然灾害。

例如,通过建立地震的震源-路径-接收模型,可以对地震的发生时间和强度进行预测。

而对于山体滑坡的预警,可以通过监测山体的位移和变形来判断其是否发生滑坡的风险。

如何使用测绘技术进行山地地形测量

如何使用测绘技术进行山地地形测量

如何使用测绘技术进行山地地形测量导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测绘技术在现代测量领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中,山地地形的测量对于地质研究、交通规划、环境管理等领域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使用测绘技术进行山地地形测量,介绍工具和方法,以及应用建议。

一、地形测量概述地形测量是指通过测量海拔、坡度、地形等指标,了解地形的高低起伏和地形特征。

在山地地形测量中,我们可以通过卫星全球定位系统(GNSS),地形影像雷达(LiDAR),以及无人机测量等技术手段进行测量。

二、GNSS在山地地形测量中的应用GNSS是一种基于卫星定位系统的测量技术,通过接收卫星发射的信号,确定测量点的坐标,并精确测量其海拔。

在山地地形测量中,GNSS具有以下优势和应用:1. 高精度测量:GNSS技术可以提供高精度的测量结果,能够满足山地地形测量的需求。

2. 实时测量:GNSS系统可以通过即时计算,实现对测量结果的快速反馈,提高工作效率。

3. 多点测量:GNSS系统可以同时测量多个点位,快速获取地形数据,为地质研究和规划提供基础数据。

三、LiDAR在山地地形测量中的应用地形影像雷达(LiDAR)技术通过激光雷达设备发射激光束,测量激光束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并通过接收仪器接收返回的激光信号,生成地形测量数据。

在山地地形测量中,LiDAR技术具有以下应用:1. 高精度测量:LiDAR技术能够提供非常精确的地形数据,有助于了解山地地形的细节和特征。

2. 大区域测量:LiDAR系统可以持续测量大范围的地表地形,不受复杂地形的影响,适用于山地地形的研究和管理。

3. 三维可视化:通过LiDAR技术生成的地形数据,可以进行三维可视化展示,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地形特征。

四、无人机测量在山地地形测量中的应用无人机测量技术利用无人机进行地形测量,通过搭载相机或激光雷达设备,获取地形数据。

在山地地形测量中,无人机测量技术有以下应用:1. 灵活性:无人机测量不受地面条件的限制,可以快速到达山地地形的任何位置,获取高质量的地形数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形测量技术方法浅述黄晓康
发表时间:2017-08-24T17:15:36.663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12期作者:黄晓康[导读] 摘要:地形测量作为最终技术,是一种专业,在地形图绘制中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工程的规划和建设可以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传统的人工测量方法已经不能满足于当前地形测量技术的要求,本文就结合实际的案例,进行地形测量技术方法的探讨。

广东诚实建设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514011 摘要:地形测量作为最终技术,是一种专业,在地形图绘制中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工程的规划和建设可以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传统的人工测量方法已经不能满足于当前地形测量技术的要求,本文就结合实际的案例,进行地形测量技术方法的探讨。

关键词:地形测量技术;GPS技术;GPS——RTK技术;方法分析随着科学技术和地形测量技术的发展,目前在地形测量方法上不再单单局限于传统的测量方法,已经有较为先进的测量方法,比如利用GPS技术、多线光测量技术等等,[2]这些先进的测量技术与传统的测量技术相比,具有操作简单,测量精确,受环境影响相对较小。

本文就通过对于地形测量技术方法的探讨,结合实际的工程进行分析研究,希望可以给相关的技术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一、地形测量传统的测量方法传统的测量方法是利用经纬仪、全站仪、测距仪等测量工具,通过测角、交会、极坐标等测量方法对于地形要素进行数据的采集个测定。

[1]这种方法的技术原理相对较为简单,但是在户外进行地形测量时候容易受到环境、天气以及地形的限制。

传统测量法的测量技术原理为:首先,在需要进行地形测量的范围进行控制网点的设置,一般情况下,地形测量的控制网点是在国家高程控制网基础上进行加密次级控制网点。

然后,依据设置好的加密控制网点,利用相应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传统的测量方法使用的方法有测角网、侧边网、导线网等等。

这种传统的测量方法存在有一定的不足,比如在进行大面积的地形测量时候,会使得测量时间长,测量效率低,另外对于一些较高的地形测量时候,需要建立较高的观测点,或者是将阻碍物进行清除。

其次,传统的测量方法,在测量精度上存在一定的误差,不能满足于现代工程的规划和设计的高精度要求。

二、GPS静态测量测量技术方法 GPS静态测量,即全球定位系统在地形测量中运用GPS技术可以分为实施动态和静态相对定位。

GPS技术需要有卫星、地面控制以及用户设备但部分组成,在地形测量时候,依据卫星之间不断发送自身星历参数和实践信息,用户依据这些信息作为地形测量的数据。

这种地形测量方法具有全天候的、自动化的特点,并且测量的数据具有精度高的优势,GPS技术在地形测量的应用,具有测量是不受地形、范围影响;而且可以实现两个测量点之间不达成通视就可以完成测量;此外,测量的时候具有自动化,测量精度高。

[2] 三、GPS—RTK技术测量方法 GPS—RTK技术,即载波相位差分技术,这种技术是实时处理两个测量站载波相位观测的差分方法,用户接收机通过基准站采集的载波相位,进行坐标的计算。

[3]这种测量技术是一种新型的GPS测量方法,在利用RTK技术进行定位测量时候,要求基准站将实时的观测数据和基准站点坐标传送到流动站GPS接收机,然后在流动站进行整周模糊度的求解,通过4颗卫星观测可以进行流动站厘米单位的动态位置。

这种测量技术,相比于GPS静态定位有很大的实际作用,比如在野外进行进行精确的定位测量,这种技术目前已经被运用到了各行各业,但是其自身依然存在有一定的技术不足:比如GPS—RTK技术在地形测量时,由于受到卫星可见度的影响,使得在城市的闹市区以及森林植被覆盖相对密集的地方,其基准站的设置项对困难;还有就是基准站域测量点之间的距离受到一定的限制,一般情况下,测量点的距离和基准站之间相隔为3千米时候,测量的误差相对较小,随着距离的增大,误差逐渐变大。

因此在利用GPS—RTK技术进行地形测量都会与全站仪相结合使用,利用全站仪测量的数据作为GPS—RTK作业检验依据,通过与全站仪进行联合作业,解决了自身的技术上存在的问题。

四、GPS测量技术与RIT测量技术两者之间的对比分析和实际应用分析
通过上表可以分析出,在使用设备方便程度上,GPS测量技术具有测量时间的不受限制,全天24小时都能测量,但是工作效率比较低,而且多数用于前期大面积地形测量前的控制点布置,而GPS—RTK测量技术则只能在白天进行检测。

但是RTK测量技术测量的效率比较高。

在实际的地形测量中,一般多为前期使用GPS静态测量布置控制点网,RTK技术和全站仪的结合使用。

例如进行城乡规划和工程建设,首先需要进行的就是地形测量,由于在进行地形测量时候,需要考虑到相关的误差极端,仅仅依靠RTK技术或者全站仪进行测量显然是不够的,因此,实际的建筑物地形测量时候,需要借助GPS-RTK技术和全站仪联合作业,一方面保证测量的精度;另一方面保证测量的高效率。

以我公司对梅州市梅县区葵岗地形测量为例,因为测量范围有13平方公里,进场测量时,首先进行的就是用GPS静态测量布置控制点,然后对各地区分组测量,在测量的时候根据仪器的特点,对于房屋和植被覆盖比较多的地方在空旷处用RTK引出控制点然后用全站仪实施测量作业,在空旷地方使用RTK 进行测量作业,在保证作业精度的同时也保证了工作效率。

静态GPS测量的成果精度和RTK和全站仪工作的精度紧密联系,而RTK和全站仪在测量地形图的过程中遇到了GPS静态测量布置控制点也可以对其进行校验,测量过程中做到自检。

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研究,在地形测量技术中有传统的测量方法,而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目前已经出现了先进的地形测量技术方法,合理的利用各种测量方法可以提高测量精度和效率,这对于房屋、公路、铁路等建设工程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作用,通过地形测量可以绘制出相关的地形环境,有利于设计施工单位选择一个科学合理的方案,因此,在进行地形测量时候要选择科学、合理的测量技术方法。

参考文献:
[1]杨康迪. 地形测量技术方法浅述[J]. 商品与质量:房地产研究,2014(6):213.
[2]高金凤,陈东杰. 地形测量技术方法浅述[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4(3):123-124.
[3]刘军利. 浅析地形测量技术及方法[J]. 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6):0026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