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狂欢化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狂欢化理论

作者:宋纯玲

来源:《文教资料》2013年第17期

摘要:狂欢化作为文学艺术中一种特有的思维方式或世界观,是艺术地把握生活的强有力手段。狂欢化理论蕴含一种反抗性的力量,它反抗人性的禁锢,反抗虚假的生活,拒绝绝对真理的权威性,体现出鲜明的乌托邦色彩和人本主义精神。凡此种种,在《鹿鼎记》中都得到了鲜明的体现。

关键词:狂欢化《鹿鼎记》乌托邦人本主义

狂欢化理论是前苏联文艺理论家巴赫金提出来的,作为前苏联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文艺学家、文学评论家、历史文化学家、民俗学家,他还提出了著名的“对话理论”、“复调小说理论”,他的许多思想在数十年后才被人充分理解,也为西方很多文学批评流派所接受。《鹿鼎记》作为金庸的一部代表作品,不管是人物还是语言场景的描写都表现出了一种狂欢化的色彩,本文拟以《鹿鼎记》为例对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诠释。

一、何谓狂欢化理论

狂欢化理论是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一书中论述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体裁特点和情节布局特点的时候提出来的。在这本书中巴赫金主要强调民间狂欢文化是复调艺术的文化动因之一,后来巴赫金又在《拉伯雷的创作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文化》中对这一理论做了全面的阐释。

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是深深地根植于他对狂欢节的分析基础上的。狂欢节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或更早的时期,在狂欢节的时候,人们都戴着面具,身着奇装异服,在街上狂欢。狂欢节并不是普通的集会,而是人人都可以参加的活动,在狂欢节中没有等级划分,有的只是群体的狂欢,它体现了对统治地位的官方思想的反叛和对立,虽然狂欢节的时间很短,但是仍可以给人们思想巨大的放松和解放。巴赫金认为狂欢化的世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可以改造一切。

在狂欢节上有着众多的象征意象,这些意象形成了整套的具体感性形式的语言。这些语言凸显的是狂欢节世界观,而这深刻的狂欢节世界观又渗透到狂欢式中(狂欢节上的庆贺、礼仪、形式形成的一个总和被称为狂欢式)。狂欢化就是狂欢式转为语言。在狂欢节上所表现出来的包括大型复杂群众性戏剧和个别的表演,都是具有感性的语言,它表现出狂欢节世界观,这种世界观渗透着狂欢节的所有形式。这种狂欢节语言虽然无法用准确和抽象的概念来翻译和表达,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它可以用与之相近的其他具有感性性质的艺术形象来表达,就是说可以用文学语言来表达,这便把狂欢式转化成狂欢化。由此可见,巴赫金的狂欢化实质上就是狂欢式的内容转化为文学语言的表达。

狂欢节一直是狂欢化的渊源,但是随着狂欢节的不断式微,从17世纪下半期开始,业已狂欢化了的文学就代替了狂欢节的地位,于是狂欢化便成了文学的一种传统。

可见,狂欢化是一个涵义深刻复杂的概念,它不仅是一种文学思维方式或者世界观,而且是一种由诙谐幽默因素组成的特殊的语言或符号系统。狂欢化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代,在西方文化中存在的一股智性反叛的潜流,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在文学中有所辉煌的折射,在20世纪的现代文学则是它在当代的全面复兴。它是文化渗透和文化交合的产物,也是一种宽广的精神文明。

二、狂欢化理论的精神内涵

(一)乌托邦色彩的理想世界

巴赫金是一位充满人文精神的学者。他的狂欢化理论也凸显了他的人文精神,从狂欢化理论可以看出巴赫金追求一种自由、平等、共欢、共话的世界。在巴赫金看来,狂欢节打破一切的等级制度,在这个节日,人们不但可以狂欢,还能对统治者进行讽刺和揶揄。在这个节日人人都是参与者,人与人之间也仿佛不再疏远。刻板、僵化、静止的教条和等级的束缚也不再有,在这个世界中没有绝对的理念,这个世界存在的是快乐的相对精神。对于这种狂欢式世界观的感受,巴赫金认为它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是一种加以体验了的生活形式,是平等和自由的思想表现的一种游艺仪式。巴赫金非常推崇这种狂欢式的世界观感受,他认为狂欢式所张扬的是一种个性,它是人们的一种自我放纵,这种狂欢式自我感知从不掩饰,也不虚伪,更不浮夸,使人们完全消除了恐惧与戒备,使人与世界、人与人之间更接近了。从巴赫金推崇的这种狂欢式世界观的感受中可以看出巴赫金喜欢和追求的世界是一个不轻浮、自由、平等的世界。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自己的宗教乌托邦的世界观中,认为对话是共欢、共赏、共话的一种永恒,而这种对话是永远也不会结束的交际,巴赫金就借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这种观点表达了自己狂欢节世界中的理想。

(二)人本主义精神

狂欢化理论深刻地体现出了人本主义精神。狂欢化理论来自狂欢节和狂欢式的世界观,其实质是一种平等、自由的、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形态。这种狂欢式的节日,原本就是所有人,不管是什么阶层,不管是否富有,都可以参加,人们在广场可以随便亲昵接触,摆脱了日常行为规范的束缚。在狂欢节中,人人平等而且被尊重,在狂欢式的生活中,没有物质的束缚,有的只是人们本性的流露。狂欢节是人人都可以参与的节日,人人都可以获得一种完全自由的世界感受,这些都体现了巴赫金对人本的关注。人都有渴望接近人群、打入人群,并且渴望融入人群的强烈愿望,而这种融入是没有距离、没有等级、没有规范的,这是巴赫金狂欢化理论中的人本主义精神的体现。

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从其精神内涵上来说向往着人和人之间可以平等对话,在这个世界里,人可以本性自由的流露,没有教条、僵化规则的束缚,这是一种理想化的存在。巴赫金对狂欢节的分析有一种强烈的理想化甚至是乌托邦式的幻想。

三、《鹿鼎记》中的狂欢化色彩

(一)礼仪形式的转移

在古希腊罗马或更早的时期,每到丰收季节来临之际,人们都要进行祭祀活动。在祭祀活动后,人们还要戴上面具,穿上奇装异服,在街上狂欢。狂欢节上有众多仪式,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加冕和脱冕的仪式。让一个小丑做国王,给他戴上王冠,然后脱冕,在脱冕的时候还要对国王辱骂和戏弄。这一仪式对于艺术创作来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成了脱冕型结构。《鹿鼎记》中的主人公韦小宝原本就是个小混混,因为机缘巧合成了皇上身边的大红人,被皇上封大清国抚远大将军、赐“巴图鲁”这样的勇号,被封为一等鹿鼎公。还成了天地会青木堂香主。韦小宝的整个人生过程就是一个加冕的过程,但是后来被康熙知道他是天地会香主后,韦小宝只得逃避他乡,隐居世外。韦小宝的人生轨迹就是一个加冕同时又蕴含着脱冕的过程。加冕原本就有两重性,加冕就意味着脱冕。《鹿鼎记》中的其他很多人物也体现了这么一种脱冕型结构。比如平西王吴三桂、台湾的郑克塽、明末的公主九难等人都希望被加冕,他们也都在某一种程度上进行了加冕,但是最终的结果都是脱冕。吴三桂死了,郑克塽归附清朝了,九难也隐退了。这些人物都体现出了加冕即意味着脱冕。在这个加冕和脱冕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是一种革新的精神,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极端的真理,它们总是在走向死亡,又在死亡中生出新的希望。

(二)广场的深化拓展

广场是狂欢节存在的空间基础,整个狂欢节都是在广场上进行的。狂欢化的广场意味着什么都有,在这个广场上有小丑、有国王,在这一个场景里各种各样的人物有各种匪夷所思的行为,狂欢化广场意味着一种全民性。在文学中这种狂欢化广场延深为在一个空间里众多不同形象的存在,意味着故事的复杂。在《鹿鼎记》中这种具有狂欢化空间的场景是很多的。比如第三回《符来袖里围方解椎脱囊中事竟成》,在这一回中,韦小宝和茅十八被海公公带到皇宫里面。在这一个严肃的地方,却有江洋大盗茅十八、精灵古怪的韦小宝,深藏绝世武功的海公公,还有一个小太监。皇宫原本是一个很严肃的地方,在这里却有了不该有的人物,这些人物有对话有对抗。这种场景在《鹿鼎记》及其他金庸的小说中屡见不鲜,金庸很善于使用这种手法,在一个空间里,塞满很多各式各样的人物,让他们对话交流,这些都是狂欢节上的广场在文学里深化的表现。狂欢化的广场在文学中的深化更重要的是故事内容的狂欢化。在这样的一个空间里,装下如此多的不同风格甚至是相对立的人物,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这个故事的内容变得复杂具有狂欢化。过去革命年代的革命英雄小说,塑造的主人公都是高、大、全,人物简单,好就是好,坏就是坏,而这样只会让文学作品变得单薄。狂欢化广场在文学里的深化就使得在一个空间里有多个人物的存在,从而使故事内容更加复杂、深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