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化学(官方认证)
油田化学
1、油田化学:钻井化学,采油化学,集输化学。
2、油田化学品:用以解决油田钻井、采油和原油集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化学剂和材料。
3、油田化学品的特点:高分子聚合物、表面活性剂、无机盐。
4、有机化学:研究有机化合物的来源、制备、结构、性质、合成、应用及相关理论的一门学科,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5、有机化合物:由碳、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6、衍生物:有机物中一个或几个氢原子被其它几个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的产物。
7、同分异构体(现象):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现象。
8、化学键:在分子或晶体中,原子间的强烈作用力叫做化学键。
9、化学键分为: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
(由阴阳离子之间通过静电引力结合成化合物的力)、共价键(相邻两个原子之间通过公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力。
分为极限、非极性、和配价键)金属键(金属晶体的原子与自由电子形成力)10、共价键的基本性质:键长,键角,键能,键距。
11、共价键的断裂方式:均裂和异列。
12、相似相溶原理:当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极性越相近,它们的分子间极性越相近,它们的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力越强,溶质就越容易溶解在溶剂之中。
13、影响分子间作用力的因素(1)内因:分子量、分子之间极性、分子之间的堆积程度(2)外因:温度、压力、浓度。
14、偶极矩:征服电荷中心间的距离r和电荷中心所带电量q的乘积15、键偶极矩越大,表示键的极性越大;分子的偶极矩越大,表示分子的极性越大。
16、烃:分子内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的有机化合物,成为碳氢化合物。
17、脂肪烃:分子内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的有机化合物,且链(环)状结构的烃(环烃)18、烷烃: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完全以单键相连的有机化合物(主要来源是石油与天然气)19、取代:环烷烃在高温或紫外阳光的照射下。
卤素发生自由基取代的反应生成的卤代物。
20、聚合:在催化作用下,烯烃C=C中的π断裂,分子间互相结合生成长链的大分子或高分子化合物,聚合生成的产物称聚合物。
油田化学-第二章钻井液化学-第一~三节
二、钻井液的固含量 (一)定义 泥浆中所含固相物质的多少称为泥浆 的固相含量,一般用体积百分数来表 示。 (二)分类 根据钻井液中固体的性质可将其分为 活性固体和惰性固体两类:
活性固体
这些固体在水中水化分散,它们的物理化 学性质受水中离子和钻井液处理剂的影响, 如粘土。 活性固体受化学剂处理以后
例如泥浆中2Na+ 与 Ca 2+的交换吸附; 饱含盐水泥浆PH下降,Na+ 与 H+的交 换吸附。
可以控制钻井液的性质。 惰性固体
这些固体不溶于水,它在水中也不水化分 散,如重晶石、石灰石等。
(三)钻井液固含量对钻速的影响 水是钻速最快的液体,当水中加入
固体物质以后将导致钻速下降。固含 量越高,钻井速度越慢。 空气和天然气是钻速最快的流体。 固相含量是影响钻速最主要的因素, 因而现代钻井工艺中特别强调控制固 相含量。
Vf
Cc A K( 1)P t Cm u
Cc K( 1)P t Cm A u
A:滤饼面积(cm2); K:滤饼的渗透率(达西); :钻井液滤液粘度(厘泊); ΔP:压差(Pa);T:时间(s); Cc:滤饼中固相的体积分数; Cm:钻井液中固相体积分数;
其中 固相含量系数 、K主要由钻 井液固相含量、固相类型、颗粒分布以及 水化分散程度有关,具体来讲: 钻井液中优质活性固体——膨润土含量增 加一般滤失量下降。然而钻井液中固相含 量增加会使钻井液粘度升高,为了使钻井 液有好的流动性,不采用提高钻井液固相 含量的方法来降低滤失量。 降滤失剂如CMC、磺甲基褐煤、酚醛树 酯等能堵塞滤饼的孔,降低K。
家住高桥镇的周永祥告诉记者,23日 晚10时20分左右,他正在家里看电视, 忽然闻到一股刺鼻的煤气味道,他还 以为是家里的煤气罐泄漏,就跑到厨 房去检查,没发现什么问题。后来, 味道越来越浓,他预感不妙,赶紧到 街上看情况。结果让他大吃一惊:街 上几个八九岁的小孩走路都走不稳了, “歪歪倒倒,像喝醉了酒一样”!
油田化学
环境保护用剂
1.油田化学剂的分类及其现状
1.2 采油化学用剂的整体现状
采油用剂主要有驱油剂、水井调剖剂、油井
堵水剂、防砂胶结剂、防蜡剂、清蜡剂、防垢剂、
除垢剂、粘土稳定剂、金属缓蚀剂、水处理剂、
除氧剂、杀菌剂、示踪剂、酸液添加剂、压裂液
添加剂等。
主要介绍驱油用剂。
1.油田化学剂的分类及其现状
1.2 油田化学用剂的整体现状
例2
在某些原油开采中,由于原油中含有 环烷酸而导致采出液严重乳化,给输 送和炼制带来困难,在施工过程中可 向工作液加入碱性物质使环烷酸在地 层中生成表面活性剂,既减少原油流 动阻力,又可克服产出液过度乳化而 不易脱水处理。
污水处理与熟化罐
分散装置
油田化学剂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油田化学剂的分类及其现状 化学驱用剂现状及发展趋势
CH3
乙酰丙酮 结构式:
C=O CH2 C=O CH3
OH
O C
CH3
C=CH
CH3
这种结构单元含有70%~80%
乙酰丙酮中亚甲基受两个羰基作用,使亚甲基上氢很活泼,它由酮 式和烯醇式(其中酮式和烯醇式结构含70%~80%)两种异构体组 成,能与多种金属离子如Fe3+,Al3+,Cu2+等形成螯合物,例如:
油气田化学工作者需要多学科知识,而且要 在复杂因素中抓住主要线索进行研究,好比 一名中医,要开出一剂正确的药方,它不仅 对药物的性能,炮制方法,药物之间配伍性 精通外,对病人的身体状况,病因,症状, 已往病史等都要非常清楚才能治病救人。
第四节
油藏就是工作液的化工厂
本课程重要特 点:
化学,化工与石油工程 和石油地质等密切结合
《油田化学》(1)1-1、2PPT幻灯片
• 铝氧八面体晶片:由多个铝氧八面体有序紧密地结合 在一起,构成的立体片状结构。称为铝氧八面体晶片 (水铝片)。如图1-5所示。
Al
OH
图14 铝氧八面体
0.72nm
b
a 高岭石晶体构造示意图
c
O
Si
Al
OH
4Si
4Al
6O
4O2(OH)
6O
• 这种构造的单元晶层在水平方向上可以 延伸,在垂直方向上可以层层叠加形成 晶体。
• 高岭石晶体结构为六角形鳞片状结构。
• ② 高岭石晶体的主要性质
• 高岭石几乎无晶格取代现象,阳离子交 换量小,水分子不易进入晶层中间。
• 水泥浆化学是通过研究水泥浆的组成、 性质及其控制与调整,达到封隔漏失层、 复杂地层和保护油气层及套管的目的。
• 粘土是配制钻井液的重要原材料,粘土 矿物的结构和基本特性与钻井液的性能 及其控制与调整密切相关。
• 下面我们先了解粘土矿物的结构和基本 特性。
• 粘土的主要组成: • 粘土矿物——含水的铝硅酸盐; • 非粘土矿物——石英、长石等; • 非晶质的胶体矿物——蛋白石、氢氧化
• 为非膨胀类型矿物,水化性能差,造浆 性能不好。在钻井过程中,含高岭石的 泥页岩地层易发生剥蚀掉快。
二、蒙脱石
• ①晶层及晶体结构 • 晶层单元由两片硅氧四面体夹一片铝氧八面体
晶片组成。为2:1型粘土矿物。 • 如图1-7所示(见P-6) • 特点:① 蒙脱石晶层上下两面皆为氧原子,各
晶层之间以分子间力连接,结合力很弱,水分 子已进入晶层之间引起晶格膨胀; • ② 由于存在晶格取代作用而带较多的负电 荷,能吸附等电量的阳离子。水化的阳离子进 入晶层之间,会导致层间距增大。
油田化学第4章采油化学ppt课件
单 向
阀
加料斗
加料斗
加料斗
加料斗
加料斗
去 4#
去 6#
电
干粉库房
站
站
磁
过滤
流
器
量
高压污水
计
注聚井
孤东油田七区中注聚工艺流程示意图
增 压 泵
注 聚 泵
电 子 水 表
混 合 器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 聚合物溶液驱 ❖ 聚合物强化水驱 ❖ 稠化水驱和增粘水驱。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二、聚合物驱用聚合物
1.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若为离子型聚合物,则可在水中解离, 形成扩散双电层产生许多带电符号相同 的链段(由若干链节组成,是链中能独 立运动的最小单位),使聚合物分子在 水中形成松散的无规线团,因而有好的 增粘能力。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六、一个现场实例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聚合物配注工艺 目前使用的聚合物地面配注工艺系统为集中配
制、分散注入工艺。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全国职业资格证书(工种汇总)
JYPC全国职业书
JYPC职业资格认证项目是我国社会化职业资格认证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职业技能鉴定、
认证考试合格者,颁发加盖全国职业资格认证中心(JYP。
职业技能鉴定专用章钢印的〈〈注册职业书》。
权威证书,全国通用。
政府认可,企业欢迎。
网上查询,该证书是求职、任职、晋升职位、调整薪酬的重要凭证,是中外企事业单位招募录用人才的重要依据。
官方:国家职业资格考试网( )
1、工种:另附清单
2、级别:一级(高师)、二级(师)、三级(助师)、四级(高级)、五级(员级)
3、颁证单位:全国职业资格考试认证中心
附表二:JYPC全国职业资格认证工种。
(油田化学课件)第一章绪论
粘土矿物
(2)阳离子交换容量(C.E.C) 定义: 1kg粘土在pH值为7的条件下,能被交换下来的
阳离子的总量(以一价阳离子毫摩尔数表示),单位为 mmol/kg。
C.E.C可用来表示粘土在水中带电性的多少,它与粘 土的水化分散、吸附等性质密切相关。
(3)造浆率:一吨干粘土所能配制粘度(表观粘度)为 15mPa.s钻井液的体积数,m3/T。
油层化学改造
化学驱法
聚合物驱 活性剂驱
碱驱
复合驱
混相驱法 烃类混相法
采
非烃类混相法
油
热采法 蒸汽驱 火烧油层法
化
水井调剖 油井堵水
学
化学防砂 防蜡清蜡
稠油降粘 酸化解堵
油水井化学改造 射孔压裂 修井压井
油层保护 综合措施
采油化学主要研究油层改造和油水井化学改造问题。包括改 造方案、添加剂的作用机理、合成、筛选、改进和应用。涉 及采油过程中的众多化学问题。
思考题:为什么伊利石单位晶胞所带负电荷(晶格取 代)比蒙脱石多,而C.E.C却比蒙脱石小? 影响因素:粘土类型;分散程度;CEC;pH值等
粘土矿物的性质
二、 粘土的水化膨胀性
1、定义 水化:粘土矿物表面容易吸附较多水分子的特性。 膨胀:粘土吸水后体积增大的性质。膨胀性是衡量粘土亲
水性的指标,亲水性越强,吸水量越大,水化膨胀越厉害。
紧密,水分子不易进入晶层间,水化作用仅限于外表面, 故水化分散能力差,造浆率低。
粘土矿物
⑵蒙脱石
①蒙脱石晶体结构示意图
可交换阳离子 H2O
Si-O Al-O Si-O
Si-O Al-O Si-O
蒙脱石
粘土矿物
②蒙脱石特点
A、2:1型粘土矿物
油田化学常用术语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 5510-92《油田化学常用术语》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 1992-11-03批准,1994-04-01实施1 主要内容与实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油田化学的常用术语。
本标准适用于油田化学领域,也适用于石油工业的其它领域。
2 总论2.1 油田化学 oilfield chemistry研究油田钻井、完井、采油、注水、提高采收率及集输等过程中化学问题的科学。
2.2 油田化学剂 oilfield chemicals解决油田钻井、完井、采油、注水、提高采收率及集输等过程中化学问题时所使用的药剂。
2.3 表面活性剂 surfactant, surface active agent分子由亲水的极性部分和亲油的非极性部分组成,少量存在就能大大降低表面张力的物质。
2.3.1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anionic surfactant解离后由阴离子部分起活性作用的表面活性剂。
2.3.1.1 羧酸盐型表面活性剂 carboxylate surfactant通式为RCOOM的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式中R为烃基,M为金属离子。
2.3.1.2 磺酸盐型表面活性剂 sulfonate surfactant通式为RSO3M的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式中R为烃基,M为金属离子。
2.3.1.3 石油磺酸盐 petroleum sulfonate用磺化剂将石油或石油馏份磺化,再用碱中和制成的磺酸盐型表面活性剂。
2.3.1.4 α–烯烃磺酸盐α-olefin sulfonate用磺化剂将α–烯烃磺化,再用碱中和制成的磺酸盐型表面活性剂。
2.3.1.5 硫酸酯盐型表面活性剂 sulfate surfactant通式为Ⅰ的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式中R为烃基,M为金属离子,分子中有酯和盐的结构。
2.3.1.6 磷酸酯盐型表面活性剂 phosphate surfactant通式为Ⅱ或Ⅲ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式中R,R1,R2,为烃基,M为金属离子,分子中有酯和盐的结构。
油田化学
≤ 33 ≥0.8602 ≥0.8564
20 d4
API度 重关键馏 分
15 6 d15..6
≥0.9340 ≥0.9306
d 420
二、原油性质分析
原油的理化分析 原油是由碳氢硫氮氧5种元素组成的复杂体系,由数目众多的烃类和 非烃类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组成,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与化学组 成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在油田开采集输工艺中主要对原油进行下列性 质分析。
三、油田采出水特性及影响因素
油田采出水中直径较小的固体和液体杂质,可以分为以下4 类: 1. 1 悬浮固体 颗粒直径范围为1~100μm。该部分杂质主要包括: (1) 泥沙:粘土0. 05~4μm、粉砂4~60μm和细砂60~ 100μm; (2) 腐蚀产物及垢: Fe2O3、CaO、MgO、FeS、CaSO4、 CaCO3 等; (3) 细菌:硫酸盐还原菌( SRB ) 5 ~10 μm、腐生菌 (TGB) 10~30μm; (4) 有机物:胶质沥青类和石蜡等重质油类。
一、简介
集输化学主要的研究对象是原油、天然气和采出水。油井 采出液从油层采出通过地面集油管网输送至油水处理站进 行油气水三相分离,脱水原油输送至炼油厂,天然气输送 至压气站或石化厂,采出水回注地层。
压气站
天然气 净化油
油气水三相分离
油井采出液
炼油厂
回注油层
采出水
实现油气水三相分离必须研究油气水物理化学性质, 选择最为经济有效的处理方法。
关键 馏分 指标 石蜡基 中间基 环烷基
API度 轻关键馏 分
15 6 d15..6
≥40 ≤ 0.8251 ≤ 0.8212 ≥ 30 ≤ 0.8762 ≤ 0.8715
油田化学品
国外概况
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油田化学品耗量愈来愈大,其用量在十年间增长了52%,价值增长了96.1%。油田化学 品现已有70多类3000多个品种。北美是世界消费油田化学品最多的地区,约占总量的一半,其中美国又是该地区 消量最大的国家,世界采油用化学品每年耗量为450万吨,价值37亿美元,占油田化学品总量用量的1/3。据世界 120个公司统计,仅用于采油的化学品就有988种。
油田化学品
解决油田钻井、完井、采油、注水、提高采收率及集输 等过程中所使用的药剂
01 产品介绍
03 类别
目录
02 发展 04 国外概况
油田化学品亦称油田化学剂(oilfield chemicals),是指解决油田钻井、完井、采油、注水、提高采收率及 集输等过程中所使用的药剂。油田化学品种类繁多,分类方法也较多,根据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使用的油田化学剂 类型代号标准,可将油田化学品分为通用化学品、钻井用化学品、油气开采用化学品、提高采收率用化学品、油气 集输用化学品和水处理用化学品六类。国产油田化学品已达300余种,年消耗量超过50 000t。
我国油田化学品自70年代以来,我国油田化学品和研制、开发和应用都取得了很大成绩,在石油勘探和开发 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品种、数量和质量上均已达到相当的水平。据统计,全国油化产品年用量120万吨,其中 精细化学品35万吨,预计我国油田化学品的消耗量将以年均10%的速率递增,品种数现已达300多个。钻井泥浆材 料是用量最大的油田化学品,约占油田化学品总用量的45%-50%,价值占60%以上,而采油用化学品技术含量高, 其用量占总消量的1/3,这两然气的钻探、采输、水质处理及提高采收率过程中所用的一类助剂,它的品种繁多,大部分属于 水溶性聚合物(如植物胶、聚丙烯酰胺、纤维素及生物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石油磺酸盐、醇基或烷基酚基乙 氧基醚)。油田化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是这种化学品的制备、性能的评定(包括基础理论)、筛选配方、施工设计和 现场试验。由于油藏条件不同,原油、水质、岩石的性能各异,所用化学品(配方)的针对性很强。为了研制和合 理地使用油田化学品,需要各种学科知识(如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学工程、分析化学、流体力学、 油藏工程及计算数学等)。油田化学已逐渐形成为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愈来愈受到重视。
油田化学
• (2) 伴生气常规分析仪器及操作方法
• 2、 伴生气中硫化氢(H2S)含量的分析
中国石油
二、技术与关键
(二)、伴生气的常规分析
• 1、伴生气常规分析项目、仪器及操作方法 (1) 伴生气常规分析项目
伴生气常规分析项目包括:氦、氢、氧、氮、二氧化碳、甲烷、乙烷、丙烷、丁烷、
戊烷、己烷、庚烷和更重组分、硫化氢,测试浓度结果为摩尔百分含量。
中国石油
二、技术与关键
• 3、地层原油常规分析项目、仪器及操作方法
地层原油物性分析方法执行SY/T5542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测试仪器为柱塞或 活塞式PVT仪,仪器额定工作温度不低于150±0.5℃,额定工作压力不低于50MPa。 试样分析过程包括仪器仪表标定与检定、样品检查、转样、地层原油的单次脱气、
MPa ×1 0 -4 / M P a m P a ·s m 3/ t
地 层 原 油 粘 度: 气 体 收 积 缩 油 系 比: 数: 率:
% g/ml m 3/ m 3/ M P a
地 层 原 油 密 度: 溶 解 系 数:
天然气相对密度:
中国石油
二、技术与关键 (二)、伴生气的常规分析
• 1、伴生气常规分析项目、仪器及操作方法 • (1) 伴生气常规分析项目
中国石油
汇
报
提
纲
一、概述与概念 概述、概念 二、技术原理与关键
★原油、伴生气、水的分析
★油田化学主要应用技术 ★油层保护技术 ★油田化学剂检测 ★油田化学剂的使用和管理
三、认识
中国石油
二、技术与关键
(一)、原油的常规分析 • • • • • • • 1、原油常规分析的目的 2、原油常规分析项目、仪器及操作方法 (1) 密度 (2) 粘度 (3) 凝固点 (4) 含蜡 、胶质和沥青质 3、地层原油常规分析项目、仪器及操作方法
《油田化学》--名词解释总结及详细答案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田化学》名词解释总结1.相:体系中物理化学性质完全相同的均匀部分。
2.界面:体系中相与相之间物理化学性质发生突变的交接面。
3.分散度:是某一相分散程度的量度,常用分散相颗粒(或液滴)的平均直径或长度的倒数来表示。
4.比表面:是物质分散程度的另一种量度,基数值等于全部分散相颗粒的总表面积与总质量或体积之比。
S比=S/V,或S比=S/m(S代表总表面积,V代表总体积,m代表总质量)5.表面张力:是引起液体表面收缩的单位长度上的收缩力,单位是牛顿/米,方向是平等于表面,垂直于液面的边缘。
6.净吸力:液体表面分子受到液相分子的吸引力与气相分子吸引力之差,方向是指向液体内部。
7.接触角:是指通过气液固三相交点作液滴表面的切线与液固界面间的夹角θ。
8.沾湿:液体与固体接触时,将气-液界面与气固界面,转变为液-固界面的过程。
9.浸湿:指导固体浸入液体中,气-固界面转变为液-固界面的过程,而液体表面没有变化。
10.铺展:当液-固界面取代了气-固界面的同时,气-液界面也扩大了同样面积的过程。
11.附加压力:由于表面张力的存在,而在弯曲液面上产生的附加的压力。
12.吸附作用:当气相或液相分子碰撞到固体表面上时,由于它们之间有相互作用力,使一些分子吸附在固体表面上,这种作用称为吸附作用。
13.物理吸附:吸附剂与吸附质之间的作用力是范德华力。
14.化学吸附:吸附剂与吸附质之间的作用力是化学键力。
15.吸附量:每克吸附剂吸附的气体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或吸附质的毫摩尔数。
16.离子的选择性吸附:当吸附剂处于多种离子的混合溶液中时,有选择性地吸附某种离子或某一类离子,而对其它离子不吸附或吸附较少。
17.离子的交换性吸附:带电胶体粒子吸附的离子和溶液中的同电荷离子发生的离子交换作用,这种作用称为离子交换吸附。
18.胶体:指分散相粒子直径大小在1nm~1μm之间的分散体系。
19.表面活性剂:在溶剂中加入少量就可以显著降低溶剂的表面张力的物质。
油田化学
作者:付美龙
主要内容
第一章 油田常用的表面活性剂和高分子化合物 第四章 酸化及酸液添加剂 第五章 压裂及压裂液添加剂 第六章 化学防蜡及清蜡 第八章 化学防砂技术 第九章 含油污水处理 第十章 防腐与阻垢 第十一章 钻井液添加剂 第十二章 水泥浆添加液 第十三章 完井液添加液
四、加速研制耐温抗盐活性剂
注蒸汽的添加剂需耐高温360℃不分解的活性剂,高矿化度(30万mg/L左右) 地层用活性剂已提到日程上,耐温抗盐活性剂将对三次采油作出贡献。
第三节 油田常用的几种高分子
一、聚乙烯 PE(polyethylene)
乙烯聚合而得,由于聚合条件不同可分为低压聚乙烯和高压聚乙烯。
目前油田使用的活性剂,很少专一、大批生产,因此成本高,每吨7000~ 8000元,甚至10000多元/吨。即使每吨活性剂增产100吨原油,产值也增加不了 多少,因此发展多效廉价的活性剂有重大意义。目前已有的活性剂如 AE(169)1910和AP257可起到脱水和防蜡、降凝、降阻等作用,含硅破乳剂SAE、 SAP也是多效剂。还需要研制既能降凝、降粘、降阻、防腐的多效活性剂。
O ( 1,4 — 3,6 — 山梨糖醇酐)
因此,反应产物为三种山梨糖醇脂肪酸酯的混合物,但是一般都以1.4山梨 糖醇酐脂肪酸酯作为山梨糖醇脂肪酸酯(Span)O
RC
HOCH
CHOH NaOH R C
HOCH
230—250℃
O CH2CH CH
CHOH +2H2O
CH2
OH OH CH2 CH CH CH2
应过程如下:
磺氧化反应:RH+SO2+O2RSO3H 中和:RSO3H+NaOH→RSO3Na+H2O
(一)油田化学基本知识
标准。先用已知组成和准确浓度的标准混和气,在分析条件下用
气相色谱进行分离,不同组分按照前后顺序经过检测器时,形成
一系列峰状标准波形图,然后把需要检测的样品在同样的操作条 件下重复相同的操作,把样品的波形图和标准气体的波形图进行 面积或者峰高对比,从而计算出样品的相应组份浓度。
三、油水分析和油田化学剂的评价 1、地面原油常规分析项目、仪器、方法
原油常规分析项目主要有密度、粘度、凝固点、含蜡、胶质和 沥青质、硫含量、族组成、析蜡点、屈服值、机械杂质、含盐量、
水含量、酸值、饱和蒸汽压、闪点(开口、闭口)、比热、爆炸极
限、实沸点蒸馏、微量元素(Ni、V、As、Pb、Cu、Fe)、元素 (C、H、N)等,根据油田开发、集输设计、矿场加工、地面建 设、外输等目的的不同,内容有所增减。 原油采样采用GB/T4756—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取样法(手工
二、油田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助剂分类 1、油田化学研究的内容:
油田化学是由钻井化学、采油化学和集输化学三部分组成。这些 部分构成了油田化学的研究对象。 油田化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研究钻井、采油和原油集输等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化学本质。
研究解决问题所使用的化学剂。
研究各种化学剂的作用机理和协同效应。 2、油田化学的基础知识和主要方法
利用油田化学解决问题时,所应用到的化学知识有:无机化学、有
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表面化学、高分子化学、胶体化学等, 这些学科是支撑油田化学的基础。
二、油田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助剂分类
表面活性剂和高分子聚合物是解决油田化学问题最常用的两类化
学剂。 3、油田化学剂的分类
依据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油田化学剂分为六大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田化学》投稿须知(官方认证)
《油田化学》报道油气钻井、开采、集输、贮运过程中使用化学剂和化学方法(含化学、生化、生物剂和方法)以及相关科学技术成果;涉及钻井完井液,固井水泥浆,一次、二次、三次采油用剂,注入水处理,原油破乳脱水,集输、贮运中的化学处理,腐蚀与防护,油气储层保护中的化学问题,油气田环境保护的化学问题,化学剂分析鉴定等众多领域;涵盖从应用基础研究、化学剂和工艺技术研究开发、应用性能评价、结构性能关系到现场试验,推广应用的所有环节。
1 栏目设置
《油田化学》为应用技术性期刊,以应用技术为主,兼顾应用理论与相关的基础理论,目前所设栏目有:研究论文(含简报);专论与综述;企业与产品;研究机构与成果。
2 投稿须知
2.1 来稿请投统一邮箱:ythxqk @163com。
来稿内容从未公开发表。
按惯例,曾在学术会议上宣读但未正式出版或在内部刊物上发表的论文,仍可视为未公开发表的论文。
论文作者应是论文报道的研究工作的主要参加者或专论、综述的撰写人,一般不超过8人。
实验研究论文作者的署名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规定并由本单位审查确认。
每位作者的工作单位名称、所在省市(县)及邮政编码均需注明。
2.2 来稿一经受理即发送“受理回执”,本刊收到审理费后呈同行专家和本刊负主编审定。
2个月内函告作者审理结果,请作者自留底稿。
本刊对拟刊用的
稿件将提出修改建议并连同稿件一起返回作者修改。
修改稿2个月内不返回者,按自行退稿处理。
在修改稿正式发表之前,本刊有权对其进行必要的修改,并请作者校对时认定。
3 文稿要求
论文报道的研究成果应具有创新性,应阐明研究工作的背景及意义,主题鲜明,突出重点,条理清晰,各类标题齐全;实验内容应详实。
3.1实验研究中所用的化学、生化药剂,菌种、菌液、配方物、岩心应明确指出,至少应充分界定,其中:(1)化学、生化药剂:给出化学名称、品级、生产厂家(特殊制剂);(2)菌种:给出微生物学种属或给出代号、类别(好氧、厌氧、兼性)、特性(如解烃、产表面活性剂等);(3)菌液:说明发酵菌种、菌数;(4)工业化学剂:给出化学剂功能名称、代号或牌号、有效成分含量、主要物性指标等;(5)配方物:指出剂型、主要组分名称、含量,功能添加剂,配液用水;(6)岩心:储层岩心的来源、预处理及有关的组成;人造岩心制作材料、方法及表面性质。
3.2 指出专用仪器的型号、生产厂家或公司。
3.3 简要介绍实验测试方法:可指明方法名称和执行的标准或依据的文献资料;如该方法可在不同条件下使用,还须指出选用的条件。
3.4 指明实验数据的处理,注意采用测定仪器和方法得到的数据的有效位数。
3.5 在研究论文中不论以何种方式(插图、表或在行文中夹叙)表达实验结果(实验数据),获得该实验结果所使用的实验体系、实验方法及条件、数据处理均应先作说明。
在发表黏度数据时,如实验流体为牛顿流体,应指出测定温度,如为非牛顿流体,应同时指出测定温度和剪切速率。
3.6 本刊发表的研究论文中常出现化学剂应用性能对比数据。
这些数据是在该项研究的特定条件下取得的,不能看作对该项研究中所用对比药剂(工业品或实验室样品)的评价,也不能用于该对比药剂的评价。
3.7 图表内容不能重复,图的数量一般不应超过5幅。
图表位置与行文同行,通栏排版。
图题在图下方、表题在表上方。
3.8 文中使用的物理量、单位及其符号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法定标准”(1995年7月新版)。
外文符号的文种、正斜体、黑白体、大小写和行文中的上下角标必须规范,对易混淆者请用红笔特殊标明。
3.9 附图须用计算机绘制,实验点大小适宜,线条均匀,图的尺寸一般为12 cm(宽)×10 cm(高);照片须黑白分明,图像清晰,将照片贴在稿件行文中(暂不受理彩色照片)。
3.10 中、英文摘要不应过简,不应是绪论式、结论式、成果宣传式的,而应是实质性的包括研究工作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其中目的、方法、结论尽可能简短扼要,可以相互包含,不一定一一单列,对结果、结论的介绍应是具体的、实质性的,但不引用论文中的图、表、公式及化学反应式(除非这是论文中研究结果的表达形式)和参考文献。
论文题目中已包含的可不再述,重点放在研究结果上,文中的所有研究结果均要在摘要中反映出来,尽量写出相关数据。
中文摘要字数一般控制在300~350个汉字以内,内容较多的论文,摘要可相应增加。
英文摘要为中文摘要的对应英文版,另加论文题目、作者、作者单位。
作者的英文名按汉字拼音,姓氏全大写,双字名第一个字母均大写,中间连字符,如:赵福麟,写为ZHAO Fu-Lin。
少数民族作者的英文名由本民族语言译出,写法按本民族语言。
3.11 提供关键词5~8个,中、英文关键词要对应,分别置于中、英文摘要之后。
3.12 第一页地脚处注明作者简介:第一作者及非第一作者的通讯联系人的姓名、出生年、性别、现职务、现职称、最高学历(就读学校、专业、毕业年份、所获学位),现从事的研究和科技工作领域,通讯地址。
另请提供通讯联系人的固定电话、手机号码、电子邮件地址,以便联系。
3.13 恰当引用参考文献,并在正文中注明出处,且按在文内引用的先后次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
非公开出版物请勿引用。
文末参考文献编写格式的规范,执行国家标准GB7714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技术规范CAJ-CD B/T 1-1998。
常用各类参考文献格式如下:期刊论文:作者. 论文题[J]. 期刊名,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专著:作者. 书名[M]. 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引证页码.
学位论文:作者. 论文题[D]. 保存地:保存机构,年份.
专利:作者(专利申请者). 专利题[P]. 专利国别代号专利号,公告日期(年月日).
论文集中的论文:作者. 论文题[A]. 编辑者. 论文集名[C]. 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论文所在页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