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_电话机原理与维修技术
电话机的工作原理
电话机的工作原理电话机是一种用于语音通信的设备,它通过电信网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传输,然后再将电信号转换回声音信号。
电话机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话筒转换声音信号为电信号当使用者说话时,声音通过话筒进入电话机。
话筒内部通常由一个薄膜和一个磁铁组成。
当声音波动到达薄膜时,薄膜会随之振动。
振动的薄膜会导致磁铁的位置发生变化,进而改变磁场。
这个变化的磁场会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2. 电信号经过放大器放大从话筒输出的微弱电信号需要经过放大器放大,以便在传输过程中不会丢失信号质量。
放大器通常由一个或者多个晶体管组成,它们可以增加电信号的幅度。
3. 电信号通过电话线传输放大后的电信号通过电话线传输到目标电话机。
电话线通常由两根导线组成,一根用于传输电信号,另一根用于接地。
电信号是通过这两根导线之间的电流变化来传输的。
4. 电信号到达目标电话机电信号到达目标电话机后,它需要经过相反的过程,即从电信号转换回声音信号。
5. 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目标电话机中的耳机接收到传输的电信号。
耳机内部通常由一个磁铁和一个薄膜组成,类似于话筒的原理。
电信号通过线圈产生的磁场变化,使薄膜振动,从而产生声音。
6. 声音信号通过耳机输出振动的薄膜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空气中的声波,然后通过耳机输出。
使用者可以通过耳机听到对方传输的声音。
总结:电话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然后通过电话线传输,再将电信号转换回声音信号。
这个过程涉及到话筒、放大器、电话线和耳机等组件。
话筒负责将声音转换为电信号,放大器用于放大电信号,电话线用于传输电信号,耳机接收电信号并将其转换为声音信号。
通过这种方式,人们可以通过电话机进行语音通信。
第二章 电话机原理与维修技术(经典)
4、振铃器 (1)机电式振铃器 (2)压电式振铃器 (3)动圈式振铃器
5、叉簧、开关、接插件 (1)叉簧:完成通话电路与振铃电路转换功能。
(2)开关:有拨动式、按压式 ,完成不常用开关
和转换功能。
(3)接插件:完成连接功能。
(4)四线绳:做成密绕螺旋形,截面为椭圆形。
五、电话机电路的组成
第二章 电话机的原理与维修技术
2.1 电话机概述 2.2 电话机的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
2.3 新型电话机 2.4 电话机的维护和保养
电话机学习要点
1.电话机的基本电路形式是怎样的?
故障分 析基础
2.电话机在整个通信过程中处于什么位置?
3.电话机起什么作用?
故障判断
4.若电话机工作不正常,会导致哪些故障?
出第一部8线自动交换机。 • 1883年:英国国家电话公司辛克莱获得第一部自动电话机的专
利。 • 1889年:美国一个殡仪馆老板-史端乔获得第一个自动电话选
择器的专利。 • 1892年:第一部用史端乔选择器的自动电话交换机在美国印第
脉冲拨号原理
• 1963年:出现第一部按键电话机。 • 1969年:出现第一部按键式全电子电话机和双音多频发号方式。
(3)频率响应
差动式:较好 动圈式:较好
双极式:较差 压电式:较差
双极性受话器
差动受话器
动圈式受话器
动圈式受话器
2、送话器
碳精式,驻极体,动圈式,压电式 主要指标
(1)阻抗 (2)频率范围
碳精式送话器
驻极体式送话器
3、拨号盘 (1)旋转拨号盘:间隔时间不小于300ms。
(2)按键拨号盘:标准键盘排列、导电橡胶结构、
1、微型化 5、复印化 2、多功能化 6、智能化 3、声控化 7、翻译化 4、录音化 8、可视化
《电话机原理与维修》教学方法探讨
《电话机原理与维修》教学方法探讨作者:戴家友来源:《广东教育·职教版》2012年第05期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在《电话机原理与维修》教学中的三个阶段:理论课教学、实验课教学和实习课教学,分别侧重的三种不同的教学重点。
关键词:电话机原理与维修;教学方法《电话机原理与维修》是电子通信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主要介绍了电话机通信的基本原理,阐述了电话机的电路组成、工作原理以及常见故障的分析与检修,是一门理论知识抽象且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
笔者经过几年的《电话机原理与维修》课的教学摸索,分别对理论课教学、实验课教学和实习课教学采用几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一、理论课教学,重点是如何“教”在《电话机原理与维修》理论课教学中,笔者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例如在上这门课之前,笔者提出问题:电话机有什么作用?结果全班50个学生都踊跃发言。
此时,笔者指出电话机很多的其他用途,让学生更清楚电话机的作用。
在电话机理论教学中,电路分析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在分析通话电路送话信号和受话信号的流程时,笔者列举了水流的例子,电信号的流向与水的流动一样,从一端(送话器)出发,经过有关元器件(线路、放大器),最终达到目的地(受话器)。
如果电信号所经过的路径(元器件)出现问题,就会造成电话故障。
这种方法,在分析电话机故障原因时是非常有效的。
二、实验课教学,重点是如何“学”实验是对所学的知识、内容、现象进行验证,是很多理工科专业课程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
通过实验,可以达到加深理解、巩固知识的目的,还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协作能力,使学生养成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笔者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验室提供的HA868P/TD电话机,编写出实验指导书,在本课程的拨号电路、通话电路和振铃电路均设置了常规测试、故障模拟等实验,实验前发给学生阅读,在实验过程中,老师作为“导演”,先做好演示实验,学生作为“演员”,按照老师预先设计好的“剧本”(实验步骤及内容)进行操作,老师在指导过程中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纠正学生操作中的错误。
电话机工作原理
电话机工作原理
电话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能够传输声音的电信号来实现通话和沟通。
整个系统包括两个电话机和电话线路。
首先,当用户拿起电话听筒时,电话机内的接收器会将交流电转换成声音信号。
这个声音信号经过放大和调节后,通过电话线路传输到另一端的电话机。
在接收端,电话机的接收器接收到传输过来的声音信号,然后将其转换成听得见的声音。
同时,用户的话音也被电话机的话筒转换成电信号,通过电话线路传输到另一端。
电话线路起到了承载和传输电信号的作用。
电话线路一般是由电缆或光纤组成,在电话设备之间进行连接。
电信号可以在线路中传输很长的距离,从而实现远程通话。
整个过程涉及到信号的传输和转换,需要电话机内部的电路和电子元件来完成。
同时,电信服务提供商也会提供电话线路的维护和电话信号的传输。
总的来说,电话机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通过电话线路传输这些电信号来实现通话。
这个原理的基础是电学和电信技术。
《电话机原理与维修》课件
电话机原理与维修
维护保养
• 清洁电话机 • 检查电话线路 • 更换电池
电话机原理与维修
总结
• 电话机的重要性 • 维修电话机的基本方法 • 保持电话机的良好状态
《电话机原理与维修》PPT课 件
电话机原理与维修
简介
• 电话机的定义 • 电话机的分类 • 电话机的应用
电话机原理与维修
电话机的工作原理
• 信号传输原理 • 语音编解码原理 • 信号保密原理
电话机原理与维修
电话机的基本结构
• 主机 • 话筒 • 耳听器 • 键盘 • 显示屏
Hale Waihona Puke 话机原理与维修常见故障排除
电话机的工作原理
电话机的工作原理
电话机是一种用于语音通信的设备,它通过转换声音信号为电信号,再将电信号传输到接收端,最终将电信号转换回声音信号。
电话机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麦克风转换声音为电信号:电话机的麦克风是一个声音传感器,它能够将声音转换为电信号。
当我们讲话时,声音会引起麦克风内部的振动,这些振动会被转换为电信号。
2. 电信号的放大和编码:麦克风产生的微弱电信号需要经过放大和编码处理。
放大电路可以增加电信号的强度,使其能够在传输过程中保持稳定。
编码电路将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以便在传输过程中进行处理和传输。
3. 传输信号:编码后的数字信号通过电话路线传输到接收端。
传输过程中,信号会经过多个中继站和交换机,以确保信号的稳定传输。
4. 接收端的解码和放大:接收端的电话机接收到传输过来的信号后,需要进行解码和放大处理。
解码电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放大电路则增加电信号的强度,使其能够驱动扬声器。
5. 扬声器转换电信号为声音:扬声器是电话机的输出设备,它能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
接收到放大后的电信号后,扬声器会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使我们能够听到对方的声音。
总结:
电话机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声音到电信号的转换、电信号的传输和电信号到声音的转换。
通过麦克风、编码电路、传输路线、解码电路和扬声器等组件的配合工作,我们能够进行语音通信。
电话机原理与维修(2)PPT课件
第一节 HA838(6)P/T电话机 第二节 HA868(3)P/TD电话机 第三节 HA8988(2)P/TSD电话机
本章小结
2021/3/7 《电话机原理与维修》陈振源主编
第七章 电话机整机电路分析与常见故障检修
1
1
HEP
第一节 HA838(6)P/T 型音频/脉冲电话机
一、整机电路分析
2021/3/7 《电话机原理与维修》陈振源主编
HEP
6. 通话正常,但不能拨号 ① 按键盘输入不正常。键盘印制板触点及导电橡胶堆积有灰尘、沾有污物或 受潮,造成按键接触不良或漏电。排除方法是用酒精棉球仔细擦净,干燥后安装。 认真检查键盘连接排线是否短路或开路,如有故障应更换排线或重新焊接。 ② 振荡电路停振。应重点检查陶瓷谐振体XT、谐振电容C20 、C21 是否虚焊, 并替换XT 以判定是否失效。
第七章 电话机整机电路分析与常见故障检修
5
5
HEP
二、常见故障及检修方法
1.无铃声、不发号、也无送受话(俗称“死机”) 故障大多是由于叉簧开关损坏或连接线脱焊开路或机内电路有短路之处。
2.铃不响,拨号和通话正常
① 检查叉簧开关CH接触是否良好、滤波电容C3 是否击穿、R5 是否开路。 ② 检查C5 、R6 有无开路、压电陶瓷片的连接线是否断开。 ③ 如集成电路外围元件均正常,而又没铃声,则应更换集成电路。
7. 音频拨号正常,脉冲无法拨号
① P/T 选择开关接触不良。
② 检查晶体管VT1 ~VT3是否击穿或严重漏电。 ③ 拨号集成电路内部损坏。
2021/3/7
《电话机原理与维修》陈振源主编
第七章 电话机整机电路分析与常见故障检修
7
7
8. 脉冲拨号正常,音频无法拨号 ① P/T 选择开关接触不良。 ② 双音频发送电路不工作。应检查VT5 、R17 、R18 是否开路。 ③ 拨号集成电路损坏。
电话机的工作原理
电话机的工作原理
电话机是一种通信设备,它通过转换声音信号为电信号,并通过电话线路传输这些电信号来实现语音通信。
电话机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话筒部分和听筒部分。
话筒部分是将声音转换为电信号的装置。
当我们说话时,声音通过话筒进入电话机。
话筒内部有一个薄膜,当声音振动薄膜时,薄膜上的电极会产生电荷变化。
这个电荷变化会被转换为电压信号,并通过电路传输到电话线路上。
听筒部分是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的装置。
当对方说话时,电信号通过电话线路传输到电话机。
电话机内部的电路会将电信号转换为电流信号,并通过电流驱动听筒内的一个电磁铁。
电磁铁的震动会使得听筒内的薄膜振动,从而产生声音。
电话机的工作原理还涉及到电话线路的传输。
电话线路是一种专门用于传输电话信号的电缆,它由两根导线组成,分别用于传输声音信号和电流信号。
当我们拨打电话时,电话信号会通过电话线路传输到对方的电话机,实现双方的语音通信。
除了基本的电话通信功能,现代电话机还具备许多其他功能,如呼叫转移、语音信箱、来电显示等。
这些功能是通过电话机内部的电路和芯片实现的。
电话机的芯片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音频编解码器等,它们协同工作来完成电话机的各种功能。
总结起来,电话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话筒将声音转换为电信号,通过电话线路传输这些电信号,然后通过听筒将电信号转换回声音。
电话机的工作原理还包括电话线路的传输和内部电路的控制。
通过这些原理,电话机实现了语音通信,并且具备了许多其他功能。
电话原理详解完整版
对应CPU端子及其定义 端子号 字符 对应 端子及其定义 11 GND 地线,与CPU的VSS相连。 地线, 相连。 的 相连 12 GND 通上。 通上。 13 SPI 线路状态、振铃信号检测端。 线路状态、振铃信号检测端。 14 MUT MUTE 静噪输出端,低有效 静噪输出端, 15 LED 连到键盘指示灯正端,不与 连到键盘指示灯正端,不与MCU连 连 16 R1 经2R5到主板的LK作用为锁控线之一 2R5到主板的 到主板的LK作用为锁控线之一 17 R3 键盘行线,在此作用为锁控线之二 键盘行线,在此作用为锁控线之二(LO) XIN 晶体振荡器输入端 XOUT 晶体振荡器输出端 PLCC 锁相环电容 SEG 液晶显示器“ 液晶显示器“段”驱动信 号 COM 显示器的公共端 实现位选 显示器的公共端(实现位选 实现位选)
●
对外线阻抗Z1的说明 §1.4 对外线阻抗 的说明 Z1包括线路阻抗和对端话机阻抗之和。0.5mm 包括线路阻抗和对端话机阻抗之和。 包括线路阻抗和对端话机阻抗之和 双绞铜线每公里阻抗用下图网络(a)等效 每公里阻抗用下图网络 等效, 双绞铜线每公里阻抗用下图网络 等效,对方话机 阻抗用下图网络(b)等效 等效。 ± 阻抗用下图网络 等效。(F±1%)
§1.1 模拟交换方式下通话原理示意图
2
线路阻抗
甲
模 拟 传 输 交 换 网 络
线路阻抗
2
乙
Z1
Z1:话机甲之外的等效阻抗。
§1.2 数字程控交换方式下通话原理示意图
A/D
2
转换
2/4线 /4线
平 衡 网 络
G2
2
A/D
数 字 传 输 交 换 网 络
D/A
2
G1 平 衡 网 络
ha868电话机原理与维修方法
不振铃,测2410的 1 5脚电压27V,有则查8脚交流10V,无则换2410,有则查C904, R306 T301及喇叭。
常振铃,C301漏电。
振铃单音,C305漏电。
振铃慢C303漏电。
不需外接电源的电路KA1240,管脚定义
1 8脚接外线
2地
3 4振荡器的定时电阻电容脚
手柄电路常见的故障:
1:听筒无音,测听筒是否坏,可以用万用表电阻档断续碰触听筒两端,听听筒是否有杂音,若有测弯曲线,好,测1061 1脚电压,3v,正常用镊子感应11脚,听听筒是否有杂音,无则1061坏,有查c203 r202及压簧开关。
2:不送话:查话筒两端电压3.0v左右,有用镊子感应mic正极,听筒应有杂音,有则mic坏,无则VR201话筒灵敏度调整电位器坏,实际经验,此电位器易坏,再就是压簧开关。
HA: 电子电话机
868:指入网证号
(iii):外形
p/t:p为脉冲拨号,t为音频拨号
s:锁控电路
d:免提
lcd:液晶显示
电话机在待机时外线电压为50V左右,话机摘机,交换机识别后外线电压降为10V,并向主教方发送25HZ连续的拨号音,就是我们听到的嗡嗡声。,主叫拨号,若成功,交换机向对方外线发送电压是~90-110V,25HZ想3秒,停1秒的振铃铃流信号,被叫摘机,双方通话。若不成功,则交换机向主叫方送25HZ,响1秒停1秒的占线信号。
免提电路比较复杂,现在用的不多了,暂时不说了。
特别在打雷之后!整流管,有的压敏电阻,特别是是A92,A94等开关管特爱击串,各别的也有音频放大管A42半串状态,现象是和摘机一样!的,自动形成通路,
如果电话铃只响一声,就不想了,而对方电话显示已接,99%都是整流桥有一个臂击串!
第二章 电话机原理与维修技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外线
D1
U
...
D4
VR1 D5-D8
R6 100 K R8 220 K
3.6 V
R9 R7 3.3K 2.2K
Z3
C20 203
12V
R14 100 K
3.6 V 2.1 V
C13 103 Q4 901 2
R17 10K
L2 0.6 V
C1 105 R1 2.2K D1-D4 R10 1K Q2 555 1 V11 1N4 148 100 uF/10V C8 Z2 R19 470 K M R12 3.3K C7 100 uF/10V R31 3K MIC
串联脉冲开关电路工作原理
a、摘机后,话机处于通话状态,此时Q1导通(未饱 和),Q2导通。此时环路上为低电平。 ? b、拨号时: 先由M脚输出低电平约40ms, 将话筒电源短路, 进行部分静噪; 接着DP变成低电平,Q2截止,Q1饱和。DP根据低电 平61.5ms,高电平31.5ms交替改变电平值,在此期间M 一直为低电平; c、当一个号码发送完毕,M回至高电平,环路回到通 话状态,等待下一个拨号。
三、电话命名方法(邮电部)
HA
389 序号
HG 共电 HB 拨盘 HA
(Ⅰ) 外形
HL 录音
P/T 功能
HW 无绳 HT 投币 HK 磁卡
类别
类别 含义 功能 含义 HC 磁石
按键
P 脉冲
T 双音 频
D 免提
S 储号
P/T 脉冲/ 双音
L 锁号
d 扬声
四、电话机常用元件
1、受话器 双极式,差动式,动圈式,压电式 主要指标 (1)阻抗
故障检修
电话机整机电路分析与常见故障维修
电话机整机电路分析 与常见故障维修
学习内容
1. 电话机整机电路的组成
2. 电话机的辅助电路 3. 电话机整机电路图的识图方法 4. HA868(III)P/TSD型电话机的整机电路图 5. 电话机的常用部件与出现的典型故障检修、测试与维修方法
电话机整机电路的组成
电话机电路基本组成
电话机保护电路
电话机典型故障的检修
2.特殊电路的典型故障判别
电话机整机常见故障维修
简易电话机测试仪的电路原理图
记忆维持电路
R键的电路组成
电话机的整机电路图和识图方法
HA868(Ⅲ)P/TSD电话机电路元件 排列及电路印制板图
电话机常见故障检修
叉簧开关的检修 机典型故障的检修
1.典型故障现象的分类及发生部位 ① 拨号电路典型故障:不能拨号;能拨号但拨号无效;拨错号;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振铃器 (1)机电式振铃器 (2)压电式振铃器 (3)动圈式振铃器
5、叉簧、开关、接插件 (1)叉簧:完成通话电路与振铃电路转换功能。
(2)开关:有拨动式、按压式 ,完成不常用开关
和转换功能。
(3)接插件:完成连接功能。
(4)四线绳:做成密绕螺旋形,截面为椭圆形。
五、电话机电路的组成
第一部8线自动交换机。 • 1883年:英国国家电话公司辛克莱获得第一部自动电话机的专利。 • 1889年:美国一个殡仪馆老板-史端乔获得第一个自动电话选择
器的专利。 • 1892年:第一部用史端乔选择器的自动电话交换机在美国印第安
纳州拉波特城使用。 • 1896年:美国人爱立克森发明旋转电话拨号盘。(第二代电话机)
故障现象?
并联脉冲开关电路工作波形 拨号 开始
M
6 1. 5 m s
DP
4 0m s 3 8. 5 m s
环路 通 环路 断 环路 通 环路 断
③ 电路二:串联拨号 构成?
手柄
a
脉冲开
关电路
通
启动
开关
稳压
话
电路
控制
电源
电
路 b
键盘 HK 电路
DP Vss Vdd M
为什么用稳压源??
启动电路工作原理 一般为高电平控制形式。
功能 含义
P 脉冲
T
双音 频
D 免提
S 储号
P/T
脉冲/ 双音
L 锁号
d 扬声
四、电话机常用元件
1、受话器 双极式,差动式,动圈式,压电式
主要指标 (1)阻抗 电磁式:150、300、350Ω 动圈式:150 Ω 压电式:1200 Ω
(2)灵敏度
功率灵敏度:将受话器接在一个和它内阻相等的信 号源上,受话上获得1mW电功率时在仿真耳中测得的声 压级(dB),一般是在1KHz信号测定。所以有平均功率 灵敏度,即在300~3400Hz范围内测定的功率灵敏度算 术平均值。
一定,本电路工作原理和整流电路一样,通过 相对位置的两组二极管的交替工作,将外线上 的电压极性变成固定的。
为什么能让音频信号通过,又不把音频信号 整流呢?
这是因为极性保护电路在工作时给二极管提 供了偏置电流,而音频信号又非常小,是叠加 在直流上的。
试画一画音频信号、直流电压、调制电压波 形图。
(3)脉冲拨号电路 ① 工作原理
c、当一个号码发送完毕,M回至高电平,环路回到通 话状态,等待下一个拨号。
故障现象?
串联脉冲开关电路工作波形 拨号 开始
M
6 1. 5 m s
DP
4 0m s 3 8. 5 m s
环路 通 环路 断 环路 通 环路 断
串联拨号简图? a
b
手柄
通 话 电 路
HK
DP Vss Vdd
M
串联脉冲开关电路实型
5.若电话机工作不正常,应如何检修? 故障检修
2.1 电话机概述
2.1.1 电话机的产生
• 1875年:美籍苏格兰人贝尔发现电磁互换可以作为声音传递途径。 • 1876年:贝尔与沃森在两个房间里用最简单的电话通话成功。 • 1877年:爱迪生发明碳精送话器。 • 1878年:美国设计制造并安装了第一台交换机。 • 1882年:出现了共电式人工交换机和共电式电话机。 • 1879年:美国人康纳利等获得了自动电话交换机的专利,并展出
若被叫电话空闲,交换机便向他发送一个90V-110V,
25Hz,响3s停1s的交流振铃电流,使对方的电话机响铃。 接电话时:
如有响铃,被叫人提起听筒后,叉簧弹起,接通通话 电路,振铃电路由于电压降低而停止工作,开始通话。
三、电话命名方法(邮电部)
HA 类别
389 序号
(Ⅰ) P/T 外形 功能
类别 HC HG HB HA HL HW HT HK 含义 磁石 共电 拨盘 按键 录音 无绳 投币 磁卡
脉冲拨号原理
• 1963年:出现第一部按键电话机。 • 1969年:出现第一部按键式全电子电话机和双音多频发号方式。
(第三代电话机) • 1979年:出现大规模集成电路电子电话机。
• …… • 语音拨号,触屏拨号,智能自动拨号,集图象,数据等于一体
的……
双音多频:
即DTMF(Dual Tone Multi Frequency),
C20 R11 3.3K
203
C11 4.7u F
R13 10K
R14 100 K
R16 10K
3.6 V
C13
103
R17
10K
Q4
901 2
2.1 V
0.6 V
R10 1K
Q2 555 1
V11 1N4 148
R12
3.3K C7 100 uF/10V
R31
3K MIC
关电路
键盘
HK Vss Vdd
DP
电路
M
为什么用恒流源??
启动电路工作原理
拨号IC电路有两种工作状态,即等待方式(挂 机)操作方式(摘机)。这两种方式由IC的一个 引脚来控制。有高电平和低电平控制两种形式。
启动电路形式 构成?
a、用叉簧的一组开关,控制IC启动脚的电平。 b、用晶体三体管开关电路控制IC启动脚的电平。
V+
Vdd
HKS
R2
拨
V-
H2
拨 号
集
V+
故障现象? R2
号 HKS 集
V1
成
成
电
电
Vss 路
路
恒流源电路的工作原理
构成?
V+
V1
a、V1基极电压基本 V1V2:限压管
不变。
V2
b、假设Vi增大,则
V1电流增大,R2压降
增大,由于V1V2限压,
R1
则V1发射结压降减小,
V1电流减小。由此达
到恒流目的。
(3)频率响应
差动式:较好 动圈式:较好
双极式:较差 压电式:较差
双极性受话器
差动受话器
动圈式受话器
动圈式受话器
2、送话器
碳精式,驻极体,动圈式,压电式 主要指标
(1)阻抗 (2)频率范围
碳精式送话器
驻极体式送话器
3、拨号盘 (1)旋转拨号盘:间隔时间不小于300ms。 (2)按键拨号盘:标准键盘排列、导电橡胶结构、
1、按键电话机电路的组成
H
a
极
性
拨
保
号
护
电
振铃电路 电
路
b
路
手柄
通 话 电 路
(1)振铃电路
它把交换机送来的25Hz振铃信号变成直流,然后 再产生一高一低两个频率的信号,频率较高的作为音 频信号,由频率较低的信号控制其断续输出。
(2)极性保护电路
它把a、b上极性不确定的的交流电压变成极性一 定的直流电压,以确保拨号电路的要求。??
b、拨号时: 先由M脚输出低电平约40ms, V3、V4截止,进行
静噪;此时V1、V2导通,外线上低电平。 接着DP变成低电平,V1、V2截止,外线高电平。DP
根据低电平61.5ms,高电平31.5ms交替改变电平值,在 此期间M一直为低电平;
c、当一个号码发送完毕,M回至高电平,环路回到通 话状态,等待下一个拨号。
3 Clf
TR 2 R2
R3 4 Rlf 1.5M 8 OUT
Chf 7 Rhf 6
47K
R4 C4
33K 103 J
R33
SC2 411
2.2K R5
5.6K
K2/音量开关
叉簧开关1 4.3 V Q1 4.2 V
P
540 1
T
R6 3.6 V
R9
100 K R7
2.2K
R8
3.3K
220 K
Z3
12V
① 电路
② 原理分析
整流电路将交流振铃电压降压整流后,为 2411集成电路供电,其3、4脚内部电路产生低频 交流信号,6、7脚内部电路产生高频交流信号, 并从第8脚输出断续振铃信号。
(2)极性保护电路 ① 电路
二极管的正向电流大于180mA,反向电压大 于180V。
② 原理分析 为了保证输入电话机拨号电路的电压极性
R2:恒流电阻
R2
V1:恒流管
V1
V4:隔离 V4 二极管
C1 Vd d
Z1 Z1:稳 压管
V-
故障现象?
C1:滤波、储能
并联脉冲开关电路
构成?
R1
V1
通
R3
话
6 0V
电
V2
路
M
V3
交换机
V4
R2
DP
并联脉冲开关电路工作原理
a、摘机后,话机处于通话状态,此时V3、V4导通, V1、V2A截止。?
二、通话原理
最基本的由送话器、受话器、线路构成。
1、贝尔原始电话
原始话音 送话器
受话器 还原话音
还原话音 受话器
送话器 原始话音
2、改进电话
原始话音 送话器
受话器 还原话音
还原话音 受话器
送话器 原始话音
3、再改进电话
原始话音 送话器
消侧音电路 混合电路
还原话音 受话器
受话器 还原话音
混合电路 消侧音电路
由高频群和低频群组成,高低频群各包含4个频率。一 个高频信号和一个低频信号叠加组成一个组合信号, 代表一个数字。DTMF信令有16个编码。利用DTMF信令 可选择呼叫相应的电话机。
DTMF按键信号的定义
2.1.2 电话机的发展
1、磁石电话机(HC) 2、共电式电话机(HC) 3、拨号盘式电话机(HB) 4、脉冲按键式电话机(HA-P) 5、音频按键式电话机(HA-T) 6、脉冲/音频兼容按键式电话机(HA-P/T) 7、扬声电话机(HA-d) 8、免提电话机(H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