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机原理与维修演示文稿

合集下载

电话机原理与维修4

电话机原理与维修4
3.本章着重分析了 CS8204、LS1240 振铃集成电路组成的电子铃,并介绍了 常见故障的检修思路与方法。
11
《电话机原理与维修》陈振源主编
第四章 振铃电路
谢谢观看
共同学习相互提高
9
《电话机原理与维修》陈振源主编
第二章 拨号电路
HEP
三、LS1240 振铃电路故障检修
◆无铃声 ◆铃声小 ◆铃声异常
10
《电话机原理与维修》陈振源主编
第二章 拨号电路
HEP
本章小结
1.在电话机中能接收铃流信号并发出铃声的系统称为振铃器,俗称电话铃 。振铃器可分为机械铃和电子铃两类。
2.电子铃是将铃流信号整流、滤波转换为直流电压,为音频振荡电路供电 使之产生铃信号,并驱动扬声器发声。广泛应用于电话机上的振铃专用集成电 路有两类,一类是以CS8204为代表的需外接整流、稳压元件的振铃集成电路 ,另一类是以LS1240 为代表的内含整流、稳压电路在内的振铃集成电路。
《电话机原理与维修》陈振源主编
第二章 拨号电路
HEP 6
HEP
交流振铃信号自L1 、L2 流入后,经过隔直、衰减、整流、稳压和滤波后, 在CS8204 的引脚1、5之间形成直流电源电压。 CS8204集成电路的启动电压为19 V,在第2 脚悬空时,当电源电压大于启动电压值,则超低频振荡器开始振荡, 控制音频振荡器的两个频率fH1 、fH2 交替输出,并经功率放大器放大后由第8脚 输出推动压电换能器发出类似鸟鸣的铃声。
CS8240 的内部功能框图如图4-5(a)所示,它由超低频振荡器、音频振 荡器、输出放大器和电源控制电路组成。
5《电话机原理与维修》Fra bibliotek振源主编第二章 拨号电路
二、CS8204 的典型应用电路

通信终端第2章 无绳电话机原理与维修

通信终端第2章   无绳电话机原理与维修

2.频率响应
发送频率响应曲线、接收频率响应曲线, 要求在300~3400Hz范围内入框为合格。
2.频率响应
发送频率响应曲线、接收频率响应曲线,要求在300~3400Hz范围内入 框为合格。(频响图略)
3.发送振幅特性
激励电压由-10dB增加到0dB时,当量表上读数差值 |ZF1| ≥ 9dB。
6.脉冲信号
脉冲速率:10±1S-1
脉冲断续比:(1.6±0.2):1
脉冲串间隔 ≥ 500ms
7.双音频信号 双音频信号电平 低频群: -9dBm±3dB
高频群: -7dBm±3dB 高低频电平差:2±1dB 话音抑制 ≥ 60dB 8.直流特性 摘机直流电阻 ≤ 350Ω 挂机漏电流 ≤ 5μA 9.收铃特性 功率灵敏度 ≤ 80mVA 声级 ≥ 70dB(A) 10.安全性 绝缘电阻 ≥ 50MΩ 抗击穿:在正常大气条件下,话机承受50Hz,有效值为500V正弦交流电压1分钟, 应无飞弧和击穿现象。
HA868(III)P/TSD型电话机电路原理图
2.拔号电路 (1)启动电路 拨号电路由IC101(HM9114)及其外围电路等组成,其电源供给由 VD10l、
R106、VD102、R102、VDZ102、C10l组成,接至IC101的第I7脚。在摘机状态, 外线送来的电压经极性定向电路(VD301~VD304)、VT102、R106、VD10l 给 ICl01第 17脚(VDD端)提供正电源,同时向滤波电容 Cl0l充电,VDZl02为限 压保护二极管。R102、VD102在摘机瞬间向IC101提供启动电源。此外在电路 发送断续脉冲时向IC101提供维持工作电源。R114为记忆电阻,在挂机状态,外 线电压经R114、极性保护电路、R10l、R1O2、VD1O2向 IC101提供记忆维持 电流。

第二章 电话机原理与维修技术(经典)

第二章 电话机原理与维修技术(经典)
E形印刷电路。
4、振铃器 (1)机电式振铃器 (2)压电式振铃器 (3)动圈式振铃器
5、叉簧、开关、接插件 (1)叉簧:完成通话电路与振铃电路转换功能。
(2)开关:有拨动式、按压式 ,完成不常用开关
和转换功能。
(3)接插件:完成连接功能。
(4)四线绳:做成密绕螺旋形,截面为椭圆形。
五、电话机电路的组成
第二章 电话机的原理与维修技术
2.1 电话机概述 2.2 电话机的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
2.3 新型电话机 2.4 电话机的维护和保养
电话机学习要点
1.电话机的基本电路形式是怎样的?
故障分 析基础
2.电话机在整个通信过程中处于什么位置?
3.电话机起什么作用?
故障判断
4.若电话机工作不正常,会导致哪些故障?
出第一部8线自动交换机。 • 1883年:英国国家电话公司辛克莱获得第一部自动电话机的专
利。 • 1889年:美国一个殡仪馆老板-史端乔获得第一个自动电话选
择器的专利。 • 1892年:第一部用史端乔选择器的自动电话交换机在美国印第
脉冲拨号原理
• 1963年:出现第一部按键电话机。 • 1969年:出现第一部按键式全电子电话机和双音多频发号方式。
(3)频率响应
差动式:较好 动圈式:较好
双极式:较差 压电式:较差
双极性受话器
差动受话器
动圈式受话器
动圈式受话器
2、送话器
碳精式,驻极体,动圈式,压电式 主要指标
(1)阻抗 (2)频率范围
碳精式送话器
驻极体式送话器
3、拨号盘 (1)旋转拨号盘:间隔时间不小于300ms。
(2)按键拨号盘:标准键盘排列、导电橡胶结构、
1、微型化 5、复印化 2、多功能化 6、智能化 3、声控化 7、翻译化 4、录音化 8、可视化

电话机原理与维修

电话机原理与维修

电话机直流供电电路 .对电话机供电的基本要求 ( 1 )要求电话机的两条输入线与外线任意连接,电话机都能正常工作,不受供电极性影响。 ( 2 )在脉冲拨号时,要求提供给集成电路的直流工作电压和电流要基本稳定。 ( 3 )电源供电回路能对过电压、大电流进行防护。 ( 4 )存储功能的电话机在挂机断电情况下,能为集成电路的存储器提供休眠电源。 ( 5 )要求对直流电压的稳压和滤波不可明显地降低传输馈线的交流阻抗,否则会使拨码信号及话音信号被分流。
电话机通信的基本原理
当发送端的发话人在送话器前讲话时,声波作用在送话器的振动膜片上,使送话器电路产生相应的电流变动,这个随声波而变化的电流简称为话流。话流经交换机传送到对方的受话器中, 受话器收到电信号就把它转换为声振动,经过空气的传播送入人耳。由上可知,电话通信是在发送端将声音变为电信号,由传输线送到接收端,接收端则将电信号还原为声音。
5 .拨码
拨动号盘时,拨号电路向外线发送拨码信号。
1 .挂机
电话机在未取下手柄时,外线的直流通路被切断。此时电话机供电环路直流电流为零,电话机接线端直流电压保持在60 V (或48 V )。
2 .接收铃信号
交换机产生交流振铃信号自外线送入电话机。铃流信号耦合到振铃电路,并发出铃声。
4 .通话
在通话时,话流信号经过通话电路、拨号电路和叉簧开关,由电话外线传送给对方。对方的话流由外线送入,经过通话电路驱动受话器发声。
用户线是一种具有分布参数的传输网络,影响电缆参数的主要原因是导线的衰减电阻、双线之间的分布电容,因此传输线的特性可以用R、 C元件网络来等效。例如,对1 000 m长的用户线可用图1 -2来表征。 。
机电式交换机广泛采用的是双桥式供电电路,它由直流电源、馈电线圈、隔直流电容组成,典型的双桥供电电路如图1 -3所示。 直流电源V CC提供的电压通常为60 V 。

电话机原理与维修(5)

电话机原理与维修(5)
HEP
第五章 电话机的辅助电路
第一节 免提启动电路
拨号电路、通话电路和振铃电路是电 话机不可缺少的基本功能电路,本章介绍 的辅助电路则是电话机的某些选用功能的 配套电路,随着电话机功能的扩大和完善, 对电话机辅助电路的了解有助于识读整机 电路图和掌握电话机维修技术。
第二节 长途锁控电路 第三节 音乐保持电路 第四节 液晶显示电路 本章小结
(3) 免提转为手柄通话 免提通话时提起通话手柄,叉簧开关CH1-1接通,电压V +通过CH1-1 、R8 输送一个正向偏流给VT15, VT15导通,置拨号集成电路的启动端HK脚为低电 平,HFO 脚为低电平,免提电路复位至挂机状态,这样话机就由免提状态切 换到手柄通话状态。
7
《电话机原理与维修》陈振源主编 第五章 电话机的辅助电路
HEP
第二节
长途锁控电路
为了对长途直拨电话机的使用权限进行管理,许多按键电话机设有长途锁 装置,用户使用专门的钥匙锁上话机,就可限制拨打长话;使用钥匙将话机开 锁,就可正常拨打长话。
一、或非门组成的锁控电路
1.电路构成
8
《电话机原理与维修》陈振源主编 第五章 电话机的辅助电路
HEP 2.工作原理 (1) 未开锁时的摘机状态 G3 的10脚输出低电平,通过R10 控制开关管VT2 截止,对XT、C6 、C7 组成 的晶体振荡回路无影响,允许其振荡。 开关管VT1 截止,“0”码键盘输入线被VT1 断开,即拨号集成电路的C2 与R4 端口不能接通,键盘“0”码输入无效。 (2) 锁机时首位拨“0”码 如摘机后第一个号码拨“0”,由于VT2由截止转变为饱和导通,石英晶体振 荡回路被VT2 短路到地,拨号集成电路不能工作,“0”码及其后所有号码均无法 拨出。 (3) 锁机时首位不拨“0”码 如摘机后先拨“0”码以外的1~9 任一号码,或非门G2 的4脚输出高电平,VT1 由原来的截止转变为饱和导通,“0”按键钮与拨号集成电路C2 的连接线闭合,此 后拨“0”码不再受限制。 (4) 开锁状态 将机械锁的开关LOCK 闭合时,正电源VDD 通过锁开关和电阻R6为或非门G1 的2脚输入高电平,这样3脚输出一直为低电平,VD3 截止,或非门G2的4脚输出 9 高电平,使VT1导通,此时锁“0”电路不起限制作用,允许拨打长途电话。

电话机“免提”电路的工作原理与维修

电话机“免提”电路的工作原理与维修

电话机“免提”电路的工作原理与维修现在市场上免提电话机已占有很大的比重。

下面以HA903P/TD型免提电话机为例,分析一下免提通话电路的工作原理及故障维修。

免提电话是在普通电话机的电路基础上增加了免提通话电路。

HA903P/TD型电话机的免提通话电路(电路原理图如附图所示)由免提发送电路、发送与接收检测电路、功率放大电路等部分组成。

电感5L1、二极管5VD1~5VD3、电容5C1、5C2组成免提通话电路的电源电路。

二极管5VD2与电感5L1相并联,为免提挂机时在5L1上产生的感应电压提供放电通路,电阻5R1、发光二极管5VD4组成免提指示电路。

免提发送电路由三极管5VT3、5VT5、运放5A1-1、5A1-2及其周围元件组成,5VT3组成发送前置放大器,该放大器是一电压并联负反馈放大器。

由于5VT3的发射极接了电位器5RP2,使该放大器又具有了电流串联负反馈的性能,5RP2控制了该放大器的增益,增大5RP2,增益减少,减小5RP2,增益增大。

二极管5VD11、电阻5R39组成静音控制器,在发号状态下,发号集成电路(LH91210C)的{13}脚输出的低电平信号使5VD11导通,将发送前置放大电路封闭。

放大后的声音信号分为两路。

一路经电容5C8送往5A1-1的{10}脚,5A1-1及其周围元件组成中间放大器,二极管5VD、5VD6、5R6、5R7组成的反馈网络控制放大器的增益,放大后由8脚输出到5A1-2的第{12}脚,经5A1-2组成的缓冲输出级放大后,从{14}脚输出,由5B2的初级送往外线;另一路声音信号经电阻5R32、5R30送往由5A1-3组成的发送检测电路,放大后从1脚输出,放大器的增益由二极管5VD11、5VD12、电阻5R27、5R29控制,5RP3为灵敏度控制电位器,1脚输出的信号送到由二极管5VD9、5VD10、电容5C23、5C22组成的倍压整流电路进行整流。

整流后的直流高电平分三路分别通过电阻5R9、5R21、5R22送到由三极管5VT2、5VT4、5VT6组成的三个电子门,并使其导通。

《电话机原理与维修》课件

《电话机原理与维修》课件
• 无法接通电话 • 通话中断 • 声音不清晰 • 无法拨号 • 不能接收来电
电话机原理与维修
维护保养
• 清洁电话机 • 检查电话线路 • 更换电池
电话机原理与维修
总结
• 电话机的重要性 • 维修电话机的基本方法 • 保持电话机的良好状态
《电话机原理与维修》PPT课 件
电话机原理与维修
简介
• 电话机的定义 • 电话机的分类 • 电话机的应用
电话机原理与维修
电话机的工作原理
• 信号传输原理 • 语音编解码原理 • 信号保密原理
电话机原理与维修
电话机的基本结构
• 主机 • 话筒 • 耳听器 • 键盘 • 显示屏
Hale Waihona Puke 话机原理与维修常见故障排除

ha868电话机原理与维修方法

ha868电话机原理与维修方法
常见故障:
不振铃,测2410的 1 5脚电压27V,有则查8脚交流10V,无则换2410,有则查C904, R306 T301及喇叭。
常振铃,C301漏电。
振铃单音,C305漏电。
振铃慢C303漏电。
不需外接电源的电路KA1240,管脚定义
1 8脚接外线
2地
3 4振荡器的定时电阻电容脚
手柄电路常见的故障:
1:听筒无音,测听筒是否坏,可以用万用表电阻档断续碰触听筒两端,听听筒是否有杂音,若有测弯曲线,好,测1061 1脚电压,3v,正常用镊子感应11脚,听听筒是否有杂音,无则1061坏,有查c203 r202及压簧开关。
2:不送话:查话筒两端电压3.0v左右,有用镊子感应mic正极,听筒应有杂音,有则mic坏,无则VR201话筒灵敏度调整电位器坏,实际经验,此电位器易坏,再就是压簧开关。
HA: 电子电话机
868:指入网证号
(iii):外形
p/t:p为脉冲拨号,t为音频拨号
s:锁控电路
d:免提
lcd:液晶显示
电话机在待机时外线电压为50V左右,话机摘机,交换机识别后外线电压降为10V,并向主教方发送25HZ连续的拨号音,就是我们听到的嗡嗡声。,主叫拨号,若成功,交换机向对方外线发送电压是~90-110V,25HZ想3秒,停1秒的振铃铃流信号,被叫摘机,双方通话。若不成功,则交换机向主叫方送25HZ,响1秒停1秒的占线信号。
免提电路比较复杂,现在用的不多了,暂时不说了。
特别在打雷之后!整流管,有的压敏电阻,特别是是A92,A94等开关管特爱击串,各别的也有音频放大管A42半串状态,现象是和摘机一样!的,自动形成通路,
如果电话铃只响一声,就不想了,而对方电话显示已接,99%都是整流桥有一个臂击串!

第二章 电话机原理与维修技术

第二章 电话机原理与维修技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外线
D1
U
...
D4
VR1 D5-D8
R6 100 K R8 220 K
3.6 V
R9 R7 3.3K 2.2K
Z3
C20 203
12V
R14 100 K
3.6 V 2.1 V
C13 103 Q4 901 2
R17 10K
L2 0.6 V
C1 105 R1 2.2K D1-D4 R10 1K Q2 555 1 V11 1N4 148 100 uF/10V C8 Z2 R19 470 K M R12 3.3K C7 100 uF/10V R31 3K MIC
串联脉冲开关电路工作原理
a、摘机后,话机处于通话状态,此时Q1导通(未饱 和),Q2导通。此时环路上为低电平。 ? b、拨号时: 先由M脚输出低电平约40ms, 将话筒电源短路, 进行部分静噪; 接着DP变成低电平,Q2截止,Q1饱和。DP根据低电 平61.5ms,高电平31.5ms交替改变电平值,在此期间M 一直为低电平; c、当一个号码发送完毕,M回至高电平,环路回到通 话状态,等待下一个拨号。
三、电话命名方法(邮电部)
HA
389 序号
HG 共电 HB 拨盘 HA
(Ⅰ) 外形
HL 录音
P/T 功能
HW 无绳 HT 投币 HK 磁卡
类别
类别 含义 功能 含义 HC 磁石
按键
P 脉冲
T 双音 频
D 免提
S 储号
P/T 脉冲/ 双音
L 锁号
d 扬声
四、电话机常用元件
1、受话器 双极式,差动式,动圈式,压电式 主要指标 (1)阻抗
故障检修

电话机原理、装调与维修 (1)

电话机原理、装调与维修 (1)

电话机原理、装调与维修(第3版)
陆明 王锦 主编 幻灯制作 姜智利
第1章 电话机基础知识
▪ 学习内容
1. 电话通信的基本原理 2. 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3. 电话机的命名、分类、主要功能和使用方法 4. 按键电话机的基本结构 5. 电话机的常用部件
电话机的发展
▪ 电话机的发明过程
贝尔
▪ 电话通信的发展
➢ PSTN(公共电话交换网)
▪ 我国电信业的发展
电话通信的基本原理
双向电话通信示意图
电话机的分类
无绳电话机
书写电话机通信示意图
可视电话机
IP电话通信示意图
电话机的电路组
电话机的常用部件
▪ 拨号盘 ▪ 受话器 ▪ 送话器 ▪ 插接件与Ⅱ线、Ⅳ线 ▪ 功能开关 ▪ 专用集成电路 ▪ 振铃器 ▪ 转换部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在看话机电源里图时,一定要理解二极管 在导通状态下的交流阻抗(动态电阻)趋近于零;
b、饱和导通条件下的三极管ec极之间的交流 阻抗趋近于0;
c、由于话机是恒流馈电,根据恒流源端电压 由负载决定的原理,去理解摘机时话机线端电压 是9V左右(话机摘机时等效直流阻抗约350),挂 机后端电压接近48V (话机挂机漏电流25A) 。
r
=
⊿V ⊿
b一定
c电流(mA)
b一定
由图可见, 在导通
条件下, ⊿V≈0,
25mA

故动态电阻(即交流
阻抗)≈0。
⊿V
VCE电压(V)
图6.1.2 b 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曲线
§2.2 两种电声器件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
(1)动圈式受话器 纸圈
振膜
u
磁铁
t
(2)驻极体微音器 金属圈
原理: e q/d
ID 驻极薄膜
根据惠斯顿电桥平衡原理,在送话时要使受话器里听 不到自己的声音,必须满足下列方程:
Z1 Z 2
Z3
Z4
换句话说,只要满足上式,那么在送话时c、d两点的
电位相等,因此没有信号进入受话放大器。
要特别说明一点,由于声音是从20Hz~20kHz,
要在这么宽的频带内(加上线路)始终保持cd两点电位相 等是做不到的,实际上没有必要做到所有频率点上侧音 都为零,也不允许做到侧音为零。
送话放大器实际由交换机的恒流源直接供电,在恒流 原供电方式下,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将变的非常密
25mA
集,这时MIC若有话音输 入,则将引起 极射电压
3R1 2k4
47F
(Vce)的显著变化, 这个变
化的电压在恒流原端被取 Vout 出并传输到接听的对方。
3C1
3R2 10k
Vce
48V
MIC 3Q1
4R5
1k
4R4
820
Vss
HOOK
HKS
100 680
6k2
3R7
外线 c
话机
3R5 10
+-
3R8
b
-
360 +
d
3C5
0.47F
送话时红信号与绿信号叠加=0
四芯曲线
手柄
叉簧滑板 机壳
喇叭和喇叭压圈
键盘板
盒底 免提微音器
LCD模组 灰色排线 主电路板
§2.1 发送电路原理
要发送的信号包括:话音信号和DTMF信号。
§5.3.1 在分析送受话电路前先强调 三点:
§1.2 具有消侧音电路的通话电路(惠斯登电桥)
话机(2)
线路阻抗
TIP线
a
Z1
话机(1)
平 衡 网 络
线路阻抗
c RING线
d
等效
b
100 680
接受放大器 0.1
a、b:送话器(或送话放大器)输出端 c、d:受话器(或受话放大器)输入端
§1 .3 消侧音方程式 侧音:讲话者自己听到自己的声音叫侧音。
§2.4 微音器电路及其切换方式
(HS是手柄微音器,HF_MIC是免提微音器)
3D6 MUTE MIC的电源兼静噪
3R4
3K3
3C9
104
4C1 203
+ 3C8
HS - 103
1C9 4C2 47F 103
去发送放大器 3Q1
VHF+
+
- HF-MIC
免提前置 放大器
3Q4
3R19
3k3
4R8
2k4
2R11 5k6
HS 3C9 103J
TONE
2R15
20k
MF-MIC
3R4 3k3
2C10
4C1
3R8
360
Rin
220
10
3R3
VR+
VDD
3D2
2D6 4D2 VHF+)
4C9
3C6
4L1
1000F 1000F
Vss
在通话电路中受话电路好理解,送话电路相对较难 理解(看不出电源在哪) 。下面画一简图说明送话原理。
由消侧音方程式我们自然就想到,在给定Z1的前提下, 电路设计的任务就是合理而粗略地安排Z2、Z3和Z4,然 后在调试过程中进一步确定它们。
电话机电路中最难设计和不好理解的就是通话电路, 其难点就是如何消侧音及AGC。其次是电源电路,由于 电话线的供电电流很有限(虽然国标规定在18mA~80mA 之间,但实际在25~35mA),且话机挂机后要求漏电流小 于等于25A,而话机挂机后还要执行一些工作任务,因 此,电源电路是另一个难点。其余电路(整流桥路、拨号、 来电显示电路)都很简单,是简单地叠加。这些电路在下 面第§5章将分别加以介绍。
电话机原理与维修演示文稿
优选电话机原理与维修
电话机的组成
§1 电话机通话电路原理
§1.1 最简单的通话电路 47F
线路阻抗
TIP线
TIP线
送话器 受话器
线路阻抗
30mA
30mA
48V
线路阻抗
47F
RING线
RING线
线路阻抗
此通话电路存在的问题:自己讲话产生的话音电压毫不衰减的
送回到了受话电路,这样在耳机里会听到很大自己的声音(即侧音 很大),致使打电话者非常难受,会不由自主地减小说话的声音, 从而间接造成对方听到声音很小。
下面就a和b两点作一简述:
a、二极管导通状态下的交流阻抗≈0
根据交流阻抗的定义:
电流mA
r
=
⊿V ⊿
30mA

由图可见, 在导通条
件下,⊿V≈0,故动态 电阻(即交流阻抗)≈0。
⊿V 电压(V)
图6.1.2 a二极管的正向伏安特性
b、三极管饱和导通状态下ec间的交流阻抗≈0。 根据交流阻抗的定义:
铝外壳
Vdd
RD
uo
0.2mA
VGS
VSS
e
6K2 15K
3R9 3R7 3R6
3Q1 3C2
2k4
3R1
10k
3R2
100k 2R7 10k
2Q3 2R9
3C1 22F
§2.1 2Q1
2D1 2D2
10K 2R1
2D3 2D4 RING
DP
2R6
4M7
2D13
§1.4 2/4线转换电路及消侧音原理之一
外线
话机
IR
R
c
a
d
IT1
0.1
T IT2 0.1
100 680
100 680
b 原理:送话时IT1与IT2在变压器中产生的磁场抵消,
但受话时电流IR能在R器中产生话音电流。
§1.5
0.1
2/4线转换电路及消侧音原理之二 a
2Q1 3Q1
3R6
15k
3C2 682J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