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学设计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案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优秀教案第一章:人体的感知器官1.1 教学目标了解人体的主要感知器官,包括眼、耳、鼻、舌和皮肤。
掌握各个感知器官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1.2 教学内容人体的感知器官包括眼、耳、鼻、舌和皮肤,分别负责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感知功能。
眼:通过眼睛我们能够看到周围的环境和物体,眼睛的结构包括角膜、瞳孔、晶状体等。
耳:耳朵使我们能够听到声音和音乐,耳朵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分别负责收集、传导和转化声音信号。
鼻:鼻子帮助我们嗅到各种气味,鼻腔内有嗅觉细胞,能够感知不同的气味分子。
舌:舌头使我们能够品尝到食物的味道,舌头上有很多味蕾,能够感受到甜、酸、苦、咸等味道。
皮肤:皮肤是我们最大的感知器官,能够感受到触摸、温度等刺激,皮肤上有很多触觉感受器。
1.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了解人体的感知器官。
学生通过观察和触摸,体验感知器官的功能。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知体验。
第二章:视觉感知2.1 教学目标了解视觉感知的基本原理和视觉器官的结构。
掌握如何通过观察和描述来表达视觉感知。
2.2 教学内容视觉感知是通过眼睛接收光线并转化为大脑可理解的图像信息的过程。
视觉器官的结构包括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等,它们共同协作完成视觉感知。
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学会用语言表达所看到的物体、场景和运动。
2.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所看到的物体和场景。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视觉感知体验。
学生通过绘画或写作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视觉感知。
第三章:听觉感知3.1 教学目标了解听觉感知的基本原理和听觉器官的结构。
掌握如何通过听觉来识别和描述声音。
3.2 教学内容听觉感知是通过耳朵接收声波并转化为大脑可理解的声音信息的过程。
听觉器官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它们共同协作完成听觉感知。
学生通过听觉练习,学会识别和描述不同的声音,如乐器声音、动物叫声等。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案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优秀教案第一章:人体的感知器官1.1 教学目标了解人体的感知器官及其功能掌握各种感知器官的结构和作用1.2 教学内容人体的感知器官包括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皮肤各种感知器官的结构和作用1.3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模型等教具进行讲解和展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知体验1.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学生完成感知器官结构图的绘制第二章:视觉感知2.1 教学目标了解视觉感知的基本原理掌握眼睛的结构和功能2.2 教学内容视觉感知的基本原理眼睛的结构和功能2.3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模型等教具进行讲解和展示学生进行视力测试,了解自己的视力状况2.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视力测试的情况学生完成眼睛结构图的绘制第三章:听觉感知3.1 教学目标了解听觉感知的基本原理掌握耳朵的结构和功能3.2 教学内容听觉感知的基本原理耳朵的结构和功能3.3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模型等教具进行讲解和展示学生进行听力测试,了解自己的听力状况3.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听力测试的情况学生完成耳朵结构图的绘制第四章:嗅觉感知4.1 教学目标了解嗅觉感知的基本原理掌握鼻子的结构和功能4.2 教学内容嗅觉感知的基本原理鼻子的结构和功能4.3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模型等教具进行讲解和展示学生进行嗅觉测试,了解自己的嗅觉状况4.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嗅觉测试的情况学生完成鼻子结构图的绘制第五章:味觉感知5.1 教学目标了解味觉感知的基本原理掌握舌头的结构和功能5.2 教学内容味觉感知的基本原理舌头的结构和功能5.3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模型等教具进行讲解和展示学生进行味觉测试,了解自己的味觉状况5.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味觉测试的情况学生完成舌头结构图的绘制第六章:触觉感知6.1 教学目标了解触觉感知的基本原理掌握皮肤的结构和功能6.2 教学内容触觉感知的基本原理皮肤的结构和功能6.3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模型等教具进行讲解和展示学生进行触觉测试,了解自己的触觉状况6.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触觉测试的情况学生完成皮肤结构图的绘制第七章:本体感觉和前庭感觉7.1 教学目标了解本体感觉和前庭感觉的基本原理掌握本体感觉和前庭感觉的作用7.2 教学内容本体感觉和前庭感觉的基本原理本体感觉和前庭感觉的作用7.3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模型等教具进行讲解和展示学生进行本体感觉和前庭感觉的体验活动7.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体验活动的情况第八章:感知整合与认知8.1 教学目标了解感知整合的基本原理掌握感知整合与认知的关系8.2 教学内容感知整合的基本原理感知整合与认知的关系8.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讲解和展示学生进行感知整合的体验活动8.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体验活动和讨论的情况第九章:感知障碍与疾病9.1 教学目标了解感知障碍的基本概念掌握感知障碍与疾病的关系9.2 教学内容感知障碍的基本概念感知障碍与疾病的关系9.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讲解和展示学生进行感知障碍的体验活动9.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体验活动和讨论的情况10.1 教学目标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方法10.2 教学内容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方法10.3 教学方法10.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和个人反思的情况重点和难点解析一、人体的感知器官:理解人体的感知器官及其功能是学习的基础。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案原稿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案原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体的感官系统,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
2. 让学生了解感官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感知过程。
3. 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人体的感官系统2. 感官系统的工作原理3. 感知过程4. 科学探究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人体感官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感知过程。
2. 教学难点:感官系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
2.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感官系统的工作原理。
3. 开展小组讨论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多媒体教学设备2. 教学课件3. 小组讨论活动材料教案一、导入:1.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人体感官系统。
2. 提问:你们知道人体有哪些感官吗?它们分别起到什么作用?二、新课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人体的感官系统,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
2. 提问:感官系统是如何工作的?它们是如何帮助我们感知外界的?三、课堂讲解:1. 教师详细讲解感官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感知过程。
2. 结合实例,说明感官系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小组讨论:1. 教师提出讨论话题:感官系统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实例。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感官系统的重要性。
2. 提问:你们认为感官系统在未来的科技发展中会有怎样的应用?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关注人体感官系统,了解其工作原理和感知过程。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和实例,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
但在课堂讲解环节,部分学生对感官系统的理解仍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解释。
六、教学活动: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感官系统的功能。
2. 学生通过实验现象,验证感官系统的工作原理。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学教案一等奖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学教案一等奖《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学教案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学教案一等奖一、教学目标1、概述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得外界环境信息的情况。
2、描述眼球和耳的结构及其主要功能。
3、说出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
4、说出导致耳聋的各种因素及预防的措施。
5、观察瞳孔的变化并做出解释。
二、教材分析教材内容分析本节内容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和应用性,对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有重大意义。
教材在编写中注重了前后呼应,因此,我们在运用教材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它的优越性,让学生分析老人为什么会出现耳聋等问题,把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例如,对于外界光线如何调节瞳孔的大小,两人可以依次用手电筒照射对方眼睛(时间不要过长)观察其变化,这样就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了。
1、教学重点①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得外界环境信息的情况。
②眼球和耳的结构及其主要功能。
2、教学难点①近视的成因。
②外界光线如何影响瞳孔的变化,并做出解释。
3、课时安排 2课时三、教学准备挂图、模型等教具,flash动画四、教学策略1、教学策略和方法建议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把生活中实际问题与知识结合起来。
对于成像问题可以结合flash动画或者物理知识进行解释,对于近视的形成可以结合课本中的演示实验进行解释,这样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2、案例设计思路(1)眼球的结构和瞳孔的变化①请学生观看一段精彩足球比赛的视频,从中感受观众的兴奋与激动。
然后,教师提问:观众席中的盲人会有如此兴奋与激动吗?这说明我们的哪种感官在发挥作用?引出课题:眼和视觉②人有80%的信息来自眼睛,因此,我们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那么,视觉是怎样形成的呢?要想解决此问题,我们就必须先了解眼球的结构。
③学生对照课本图讨论,了解眼球的结构及其功能。
同时教师板书演示人眼球的结构示意图和照相机的结构示意图。
④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对照示意图总结出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案原稿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体感知外界的意义和重要性。
引出后续章节对人体感知器官的介绍。
1.2 教学内容:人体感知外界的意义和重要性。
人体感知器官的概述。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人体感知外界的意义和重要性。
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人体感知器官的作用。
1.4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感知外界环境的方式。
提问学生对人体感知器官的了解程度。
第二章:视觉感知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视觉感知的基本原理。
介绍眼睛的结构和功能。
2.2 教学内容:视觉感知的基本原理。
眼睛的结构和功能。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视觉感知的基本原理。
图解法:展示眼睛的结构和功能图解。
2.4 教学活动:讲解视觉感知的基本原理。
展示眼睛的结构和功能图解,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
第三章:听觉感知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听觉感知的基本原理。
介绍耳朵的结构和功能。
3.2 教学内容:听觉感知的基本原理。
耳朵的结构和功能。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听觉感知的基本原理。
图解法:展示耳朵的结构和功能图解。
3.4 教学活动:讲解听觉感知的基本原理。
展示耳朵的结构和功能图解,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
第四章:嗅觉感知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嗅觉感知的基本原理。
介绍鼻子的结构和功能。
4.2 教学内容:嗅觉感知的基本原理。
鼻子的结构和功能。
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嗅觉感知的基本原理。
图解法:展示鼻子的结构和功能图解。
4.4 教学活动:讲解嗅觉感知的基本原理。
展示鼻子的结构和功能图解,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
第五章:触觉感知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触觉感知的基本原理。
介绍皮肤的结构和功能。
5.2 教学内容:触觉感知的基本原理。
皮肤的结构和功能。
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触觉感知的基本原理。
图解法:展示皮肤的结构和功能图解。
5.4 教学活动:讲解触觉感知的基本原理。
展示皮肤的结构和功能图解,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案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体的感知器官,包括眼、耳、鼻、舌和皮肤,并理解它们各自的功能。
2. 使学生掌握外界环境信息通过感知器官在大脑中的处理过程。
3. 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提高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人体的感知器官:眼、耳、鼻、舌和皮肤。
2. 感知过程:外界环境信息-> 感知器官接收-> 大脑处理-> 作出反应。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感知器官的功能及其在感知过程中的作用。
2. 教学难点:感知过程的生物学原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2. 利用图片、模型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感知器官的结构。
3. 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互动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感知器官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讲授:介绍感知器官的功能和作用,讲解感知过程的生物学原理。
3. 互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感知过程的理解和感悟。
4. 实践: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如盲人摸象,让学生体验感知过程。
5. 总结:概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强调感知器官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相关的思考题或实践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感知器官功能的理解、感知过程的掌握以及实验操作的技能。
2. 评价方法:课堂问答、小组讨论、实验报告、作业完成情况等。
3. 评价标准:能准确描述感知器官的功能,理解感知过程的生物学原理,实验操作规范,能积极参与小组讨论。
七、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展示感知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2. 实验材料:进行感知过程实验所需的器材。
3. 教材、参考书:提供相关知识点的详细解释和拓展内容。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周:介绍感知器官的功能和作用。
2. 第2周:讲解感知过程的生物学原理。
3. 第3周:分组讨论,分享对感知过程的理解和感悟。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案人教版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眼睛奥秘的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眼睛奥秘的内容,布置适量。
学生学习效果
1.描述眼睛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了解视觉形成的过程。
在眼睛奥秘新课呈现结束后,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眼睛奥秘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疑问。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案人教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案人教版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为人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为《感知我们的视觉》。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眼睛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知道视觉形成的过程,能解释一些生活中的视觉现象,提高学生对人体感知能力的认识,培养他们探索身体奥秘的兴趣。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眼睛的基本结构和视觉形成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眼睛的奥秘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1.描述眼睛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了解视觉形成的过程。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学设计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过程;2.掌握人体的感觉器官和其功能;3.认识到人体感知对生存和适应环境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人体感知的概念2.人体的感觉器官与其功能3.人体感知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图片或声音等外界刺激,让学生思考自己是如何察觉到这些刺激的。
引导学生思考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过程。
2.概念讲解(10分钟)在导入的基础上,讲解人体感知的概念。
解释感知是指人们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界刺激并对其做出反应的过程。
并强调人体感知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感觉器官与功能的介绍(30分钟)让学生了解人体的感觉器官有哪些,以及它们的功能是什么。
对于每个感觉器官,提供一些有趣的实例或小游戏,让学生能够亲自体验相应的感觉。
例如,让学生闭上眼睛,用鼻子辨别不同的气味;或者让学生分辨不同的声音等。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不同感觉器官的认知和记忆。
4.感知在生活中的应用(30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实例,让学生认识到人体感知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例如,让学生思考盲人如何通过触觉感知周围环境;或者让学生了解听觉对语言学习的重要性等。
通过这些实例,让学生能够体会到人体感知对于生存和适应环境的重要性。
5.实践活动(3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个简单的实践活动,以加深对人体感知的理解和记忆。
例如,让学生闭上眼睛,通过触摸不同材料的表面来区分它们的差异;或者让学生尝试用耳朵分辨不同乐器的声音等。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亲身地体验到人体感知的过程。
6.总结与评价(10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进行评价。
可以通过提问或小测验的方式来检验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同时,鼓励学生思考人体感知对于生活和学习的重要性,并激发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进一步探索与学习的兴趣。
四、教学资源:1.图片、声音等外界刺激的展示;2.有关人体感知的视频或演示材料;3.针对每个感觉器官的实例或小游戏;4.用于实践活动的材料,如不同材料的触摸表面、不同乐器的录音等。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学设计汇总6篇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学设计汇总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致辞讲话、短语口号、心得感想、条据书信、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phrases and slogans, thoughts and feelings, evidence letter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学设计汇总6篇《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学设计篇1这节课是新学期第一节课,作为一个新的尝试,首先在教学思路上,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一个新兴的教学手段必将走进课堂,如何利用它达到课改的目标,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是我想探讨的问题。
七年级生物下册《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案、教学设计
8.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实践活动等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给予反馈,提高教学质量。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对生物学知识有着浓厚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学生对人体感官器官的了解已有一定的基础,但在深入理解和综合运用方面尚存在不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以下几点:
4.拓展阅读:推荐阅读与感官感知相关的书籍或文章,如《人类简史》中关于感官发展的部分。要求学生撰写阅读笔记,总结阅读心得。
5.家庭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请家长参与监督,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鼓励学生主动思考、解决问题。
6.调查问卷:设计一份关于感官感知的调查问卷,了解周围人们在不同环境下的感官体验。要求学生收集、整理调查数据,并撰写调查报告。
2.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分析感官器官在适应环境、提高生存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3.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归纳等生物学基本技能。
(二)教学难点
1.感官器官的微观结构和功能原理较为抽象,学生难以理解。
2.学生在分析、归纳感官器官的作用时,容易受到已有认知的影响,难以形成系统、全面的认识。
3.如何将生物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简要介绍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感官器官的构成、功能及感知外界环境的原理。
2.重点讲解视觉和听觉的感知原理,通过模型、图示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眼球和耳朵的微观结构。
3.结合实际生活,讲解感官器官在适应环境、提高生存能力方面的作用,如:夜行动物的眼睛对光线的敏感度、猫头鹰的夜间捕猎等。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案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人体感知外界的器官和功能。
2. 帮助学生理解外界环境信息是如何被人体感知的。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提高他们对生命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视觉感知:眼睛的结构和功能,光的传播和眼的调节,视觉的形成。
2. 听觉感知:耳朵的结构和功能,声波的传播和耳的调节,听觉的形成。
3. 嗅觉感知:鼻子的结构和功能,气味的传播和鼻的调节,嗅觉的形成。
4. 味觉感知:舌头的结构和功能,味道的传播和舌的调节,味觉的形成。
5. 触觉感知:皮肤的结构和功能,触摸的感觉和皮肤的调节,触觉的形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人体感知外界的器官和功能,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的形成过程。
2. 教学难点:光的传播和眼的调节,声波的传播和耳的调节,气味和味道的传播和鼻、舌的调节。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人体感知外界环境的方式。
2. 使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人体感知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3. 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人类感知外界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2. 课堂讲解:讲解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皮肤的结构和功能,引导学生理解感知过程。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感知案例,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掌握感知原理。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知经验,讨论不同感知方式的异同。
5.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人体感知外界环境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感知体验。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总结和反思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案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优秀教案第一章:人体的感知器官教学目标:1. 了解人体的主要感知器官,包括眼、耳、鼻、舌和皮肤。
2. 理解各个感知器官的功能和作用。
3. 掌握感知器官对人体内外环境的重要性和影响。
教学内容:1. 人体的感知器官包括哪些?2. 各个感知器官的功能和作用是什么?3. 感知器官对人体内外环境的影响有哪些?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讨论日常生活中感知器官的使用,引起学生对感知器官的兴趣。
2. 讲解和展示各个感知器官的图片和功能。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感知器官对人体内外环境的重要性和影响。
4. 总结和归纳: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各个感知器官的功能和作用,并强调其在人体中的重要性。
第二章:视觉感知教学目标:1. 了解眼睛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视觉的形成过程。
3. 理解视觉感知对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眼睛的结构和功能介绍。
2. 视觉的形成过程讲解。
3. 视觉感知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讨论眼睛的重要性和功能,引起学生对视觉感知的兴趣。
2. 讲解和展示眼睛的结构和功能。
3. 小组活动:让学生进行眼部健康检查,了解自己的眼睛状况。
4. 总结和归纳: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视觉感知的形成过程和对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第三章:听觉感知教学目标:1. 了解耳朵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听觉的形成过程。
3. 理解听觉感知对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耳朵的结构和功能介绍。
2. 听觉的形成过程讲解。
3. 听觉感知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讨论耳朵的重要性和功能,引起学生对听觉感知的兴趣。
2. 讲解和展示耳朵的结构和功能。
3. 小组活动:让学生进行耳部健康检查,了解自己的耳朵状况。
4. 总结和归纳: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听觉感知的形成过程和对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第四章:嗅觉感知教学目标:1. 了解鼻子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嗅觉的形成过程。
3. 理解嗅觉感知对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6.1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6.1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人体的感觉器官及其基本功能,特别是眼和耳的结构与功能。
2.学生能够掌握视觉和听觉的形成过程,了解光线和声波是如何被转化为神经冲动的。
3.学生能够了解其他感觉器官,如鼻、舌、皮肤等,在感知外界环境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图示和模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想象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协作和沟通能力。
3.通过实验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到感知能力的重要性,珍惜并保护自己的感觉器官。
2.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
3.通过讨论和分享,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变化,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1.眼和耳的结构与功能,以及视觉和听觉的形成过程。
2.感觉器官在人体感知外界环境中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1.视觉和听觉形成过程中光线和声波的转化机制。
2.感觉器官与其他系统的协调作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活动:播放一段包含多种环境声音和视觉元素的视频,提问学生:“你们是如何感知到这些声音和画面的?”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引出新课主题。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思考并回答问题,进入新课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2. 新课学习(1)人体的感觉器官及其基本功能教师活动:介绍人体的主要感觉器官,包括眼、耳、鼻、舌、皮肤等,并简要说明它们的基本功能。
通过图示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感觉器官的分布和作用。
学生活动:听讲并记录重点,观察图示,理解感觉器官的分布和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图示和实例展示,让学生直观了解人体的感觉器官及其基本功能,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2)眼和耳的结构与功能教师活动:详细讲解眼和耳的结构,包括眼球的主要部分(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等)和耳的主要部分(外耳、中耳、内耳等)。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学设计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学设计《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六章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第一课时。
由于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先从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感知入手,引出眼和视觉,以及耳和听觉,继而才介绍神经系统的组成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旨在强调了人体通过自身的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来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强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强调关注人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
本节的教学是全章教学的基础,完成好本节教学任务,可为后面的教学做一良好的铺垫。
二、学情分析有关人体对外界感知的方式、器官,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并不陌生。
但涉及到这些器官的结构名称、各部分的功能,以及如何利用它们感觉外界环境变化,学生又不十分清楚。
那么如何从学生已有的实际经验出发,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引导学生沿着科学发现的本来面目更加合理地学习是本节的关键所在。
三、本课对教材的处理1.从学生的亲身经历,亲身体验出发章、节、引言中的设问2.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自主地学习了解眼球的结构、功能。
3.给每个学生以同样的探究学习和表现的机会,通过创设问题引导学生分组探究来了解视觉的形成过程。
4.让学生的情感得到自然迸发,形成爱眼意识。
5.为学生提供相关址,给学生以更广阔的探索空间。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概述人体通过眼获取外界环境信息的情况;2.描述眼球结构及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3.提高学生的探究、实践、创新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方法构建“眼与视觉” 的生物学基本核心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视觉卫生;关爱和帮助有视觉障碍的人群。
五、教学重点描述眼球结构以及各个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描述视觉形成的过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如何通过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方式来获取生物学知识,构建生物学基本核心概念。
六、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阅读理解教材,挖掘教材的兴趣点、能力点、知识点及与社会实践的结合点,制作能充分说明问题的多媒体课件;2.眼球的结构模型;3.能充分发挥学生各种感知能力的小道具;剪贴图。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学教案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学教案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学教案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概述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外界环境信息的情况。
2、描述眼球和耳的结构及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
3、说出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
4、说出导致耳聋的各种因素及预防的措施。
5、练习观察和测量的技能。
过程与方法目标尝试观察瞳孔大小变化的情况并做出解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同视觉卫生和听觉卫生。
2、关爱和帮助有视觉和听觉障碍的人群。
二、教学重点1、眼球和耳的结构及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
2、视觉及听觉的形成过程。
3、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
4、导致耳聋的各种因素及预防的措施。
三、教学难点1、眼球和耳的结构。
2、近视的成因。
四、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讨论观察相结合。
五、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眼球的结构、耳的结构、近视的成因等CAI课件;眼球及耳的结构模型。
2、学生准备:调查本年级近视人数及其占全年级总人数的百分比。
六、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七、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同植物、动物一样,人也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利用人体各种感觉器官感知环境的变化,通过我们的大脑和激素来调节我们的各项生命活动,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环境,来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那么我们人究竟如何感知环境变化,如何调节自己来适应环境的呢?好,让我们带着问题来共同探讨一下我们人类的生命活动调节的奥妙吧!今天我们先学习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大家能不能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举一些人体感觉器官感知外界环境变化时,你是如何作出相应的反应的。
学生甲:如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突然间天气突变,狂风大作,电闪雷鸣时,这是我们会急忙寻找避雨地点,并迅速跑过去。
学生乙:如我们观看精彩的相声、小品或滑稽的节目时,会情不自禁地捧腹大笑。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案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体感知外界的器官,如眼、耳、鼻、舌和皮肤。
2. 使学生理解各个感官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它们在感知外界环境中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对人体感知外界的兴趣,提高他们探究科学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眼的结构和功能2. 耳的结构和功能3. 鼻的结构和功能4. 舌的结构和功能5. 皮肤的结构和功能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眼的结构、功能及其在感知外界环境中的作用;耳的结构、功能及其在感知外界环境中的作用;鼻的结构、功能及其在感知外界环境中的作用;舌的结构、功能及其在感知外界环境中的作用;皮肤的结构、功能及其在感知外界环境中的作用。
2. 教学难点:眼的折光原理;耳的听觉形成过程;鼻的嗅觉形成过程;舌的味觉形成过程;皮肤的感觉形成过程。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人体感知外界的奥秘。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眼的结构示意图、耳的结构示意图、鼻的结构示意图、舌的结构示意图和皮肤的结构示意图,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各个感官的结构。
3. 通过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享彼此对人体感知外界环境的认识和体会。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幅人体感官拼图,引导学生思考人体感知外界的器官有哪些。
2. 探究眼的结构和功能:讲解眼的折光原理,展示眼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了解眼的各部分结构和功能。
3. 探究耳的结构和功能:讲解耳的听觉形成过程,展示耳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了解耳的各部分结构和功能。
4. 探究鼻的结构和功能:讲解鼻的嗅觉形成过程,展示鼻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了解鼻的各部分结构和功能。
5. 探究舌的结构和功能:讲解舌的味觉形成过程,展示舌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了解舌的各部分结构和功能。
6. 探究皮肤的结构和功能:讲解皮肤的感觉形成过程,展示皮肤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了解皮肤的各部分结构和功能。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各个感官在感知外界环境中的重要性。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案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体的感觉器官及其功能;(2)掌握外界环境信息通过感觉器官传递给大脑的过程;(3)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感知现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感觉器官的功能;(2)运用推理、交流等方法,分析感知现象的原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增强对人体生理功能的认识,提高健康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人体的感觉器官及其功能;(2)外界环境信息传递的过程;(3)感知现象的生活应用。
2. 教学难点:(1)感觉器官的工作原理;(2)外界环境信息传递的生物学机制。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对人体感觉器官的相关知识;(2)感知现象的实验材料和器材;(3)教学课件和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知识;(2)积极参与实验和探究活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感知现象的兴趣;(2)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感知?感知是如何产生的?2. 教学新课:(1)介绍人体的感觉器官(如眼、耳、鼻、舌、皮肤等);(2)讲解感觉器官的功能和作用;(3)阐述外界环境信息传递的过程。
3. 课堂探究:(1)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感觉器官的工作原理;(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感知现象;(3)鼓励学生交流分享,总结感知现象的原理。
4. 知识拓展:(1)介绍感觉器官的相关疾病和保护措施;(2)引导学生关注感知科技的发展和应用。
五、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人体的感觉器官及其功能;2. 强调感知现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价: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总结能力。
3.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巩固情况,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年级生物教案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9篇
七年级生物教案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9篇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1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描述眼球的结构及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
(2)概述视觉的形成。
(3)尝试观察瞳孔大小变化的情况并作出科学解释 2、能力目标:练习观察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不断探求知识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难点:1、照相机成像的原理。
2、视觉的形成过程。
四、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法五、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眼球模型、ppt 课件等。
2.学生准备:查找了解照相机构造及成像原理、每桌带一支手电筒六、课时安排:第一课时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理念引入新课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展示:书88页图片引导思考:(1)放学回家的路上,突然间狂风大作,电闪雷鸣,乌云密布,这时候,你会怎样做呢?(2)你怎么判断出要下雨呢?小结:人生活在不断变化环境中,只有灵敏地感知环境的变化,并对自身生命活动进行调节,才能维持自身的生存。
引入新课: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观看图片学生思考、阐述创设宽松氛围,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学习状态讲授新课一、眼和视觉 1、眼球的构造 2、视觉的形成 1、谜语引出眼睛讲:眼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窗口,据科学家统计,在我们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大多是来自视觉。
2、展示视频:我们用眼认识世界板书:一、眼和视觉 3、质疑:视觉是怎样形成的?引导:人的眼是由眼球和一些附属结构构成,主要部分是眼球。
要了解视觉是怎样形成的,首先要知道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板书1、眼球的结构和功能引出:书89页“观察与思考” 1、请大家翻到书本89页,同学们分成各个小组,利用课前收集到的一些信息讨论书中的三道问题。
巡视指导。
5、展示:讨论(1)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是什么?在拍照时,镜头、光圈和胶卷分别起什么作用?引导学生展示讨论结果利用凸透镜成像实验讲析 6、展示眼球结构图片并利用眼球模型讲析眼球各个结构及其功能训练:教师要求学生通过练习说出眼球各个结构。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案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优秀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和目标。
激发学生对《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重点:介绍课程背景和意义。
引导学生关注人体感知的重要性。
1.3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人体感知的科学原理。
1.4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利用多媒体展示和实验演示,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
1.5 教学准备: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实验器材。
1.6 教学过程:1.6.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人体感知的思考。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人体感知的重要性。
1.6.2 课程介绍:介绍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和目标。
解释人体感知的科学原理。
1.6.3 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人体感知的理解和观点。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提问。
1.6.4 实验演示:进行简单的实验演示,展示人体感知的实际应用。
学生参与实验,亲身体验人体感知的原理。
强调人体感知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第二章:视觉感知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视觉感知的原理和过程。
培养学生对视觉感知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2.2 教学重点:解释视觉感知的科学原理。
分析视觉感知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3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视觉感知的生理机制。
2.4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利用多媒体展示和实验演示,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
2.5 教学准备: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实验器材。
2.6 教学过程:2.6.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视觉感知的思考。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视觉感知的重要性。
2.6.2 课程介绍:介绍视觉感知的原理和过程。
解释视觉感知的生理机制。
2.6.3 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视觉感知的理解和观点。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提问。
2.6.4 实验演示:进行视觉感知的实验演示,展示视觉感知的实际应用。
学生参与实验,亲身体验视觉感知的原理。
强调视觉感知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耳和听觉
让志愿者用手势和动作传递纸条上的信息,让同学们猜测。本来一句话就可以说明的事情,却花费了大家这么多精力。可见,听觉对我们也十分重要。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P83观察与思考内容,讨论交流并完成讨论1、2。认识到听觉的重要性。
听觉的形成离不开耳,耳的结构有哪些呢?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4-52耳的基本结构示意图,认识耳的各部分结构和功能。视频及课件展示听觉形成的原因及保护听觉的几种措施。提问:
8.下图是外耳、中耳、内耳结构图(中、内耳被放大),箭头示声波传导及神经冲动传导方向。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指出序号所示结构:[1] __________;[2] __________。
(2)[3]内有__________,在接受声波刺激后能产生__________。
(3)[4]是__________,可将神经冲动传导到__________。
2.眼球的结构中,白色、坚韧有保护作用的是_______;有色素,中央有小孔的是________,它中央的孔叫做________,是光线的通道;无色透明,可透过光线的是________;透明,有弹性,像双凸透镜能折射光线的是_______。含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的是_______。
3.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并经过__________等的_______,最终落在__________上,形成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上对光线敏感的细胞将图像信息通过视觉神经传给__________的特定区域,产生视觉。
了解听觉的形成过程
5.小结
1.视觉的形成过程: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2.预防近视的方法:三要、三不要
3.听觉的形成过程:外界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听觉中枢。
学生和老师一起复习,查漏补缺。
教学评价设计
一、填空题
1.我们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大多来自__________。
3.眼球中下列哪个结构含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 )
A.视网膜B.角膜C.巩膜D.脉络膜
4.听觉形成的正确途径是( )
A.声波→鼓膜→耳蜗内听觉感受器→听神经→听小骨→大脑
B.声波→鼓膜→听小骨→耳蜗内听觉感受器→听神经→大脑
C.声波→鼓膜→听神经→大脑→耳蜗内听觉感受器
D.声波→鼓膜→耳蜗内听觉感受器→听小骨→听神经→大脑
阅读课本,观看图片及视频,了解眼球的基本结构,能描述眼睛看到外界事物的原理,思考回答老师问题。
了解眼球的基本结构
3.近视及其预防
引导同学小组开展全班近视率的调查,使学生认识到近视现象在学生中的普遍性。
展示两种厚薄不同的放大镜,回顾放大镜的物理原理,解释两个放大镜中厚的折光能力强,近距离成像更清晰。对比放大镜的原理引出近视的形成原理。
播放眼和视觉视频及相关课件,展示猫的瞳孔变化图,引导学生了解眼睛能看到外界事物的原理,提问:
1.说一说眼球的晶状体、瞳孔和视网膜分别相当于照相机的什么结构?
2.视网膜成像后我们就看到物像了吗?我们实际看到的物像是倒立的吗,为什么呢?
3.有一个人失明了,你能帮他分析可能有哪些原因吗?
4.根据猫的瞳孔大小调节,你能发现哪些规律?人也会有这种变化吗?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80-P81近视及其预防内容,视频课件结合放大镜的折射原理,展示近视的形成原因,并按照课本P82图4-51图片,介绍预防近视的“三要”“三不要”内容。
参与全班近视率的调查活动。
了解两个厚薄不同的放大镜折光的不同,对近视原理的学习打下基础。
阅读课本,观看视频课件,了解近视的原理及预防措施。
4.长时间近距离看书造成近视眼会使_______平滑肌长时间处于收缩状态,致使晶状体的曲度_______造成的。远处物体形成的像落在视网膜______方的眼,称近视眼,可配带______镜纠正。
5.耳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部分,外耳又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中耳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耳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耳的结构中,与位置变化有关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5.听觉的形成部位是( )
A.鼓膜B.大脑的特定区域C.半规管D.听觉神经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视觉
2.巩膜虹膜瞳孔角膜晶状体视网膜
3.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晶状体折射视网膜物象视网膜大脑
4.睫状肌增大前近视
5.外耳中耳内耳耳郭外耳道鼓膜听小骨鼓室半规管前庭耳蜗半规管前庭
6.外耳道鼓膜鼓膜内耳耳蜗大脑
视觉的形成过程、近视的成因。
教学
策略
多媒体教学,问题解决法,讲授法等
方法
教具
1.教师准备:
准备眼球结构示意图和音叉、耳的结构模型,制作PPT课件、视频、图片
2一个用的布遮盖的塑料箱,里面放着一个苹果形状的厨房用计时器。邀请三位同学来检验一下箱子里是什么东西?——请第一位同学用手伸进布下面摸一摸,第二位同学用耳朵凑近听一听,第三位同学偷偷看上一眼。然后将你们的判断写在纸上。这些同学分别通过那种感觉认识这个物体?同学们也看到了,刚才辨别计时器时,最快和最正确的同学应用了自己的视觉。视觉是我们感知外界信息最重要的手段。所以眼睛对我们来说就非常重要。
这节课我们先来探讨眼睛的结构和功能。
参与探究活动,用手摸的同学:是一个假的苹果;用耳听的同学:是一个闹钟(是一块表);用眼看的同学:是一个苹果形状的计时器。认识到眼睛对于人体对外界信息感知的重要作用,首先开始眼和视觉的学习。
初步认识人体对外界的感知观察
2.眼和视觉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眼睛的结构究竟是怎么样的呢?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79眼和视觉内容,展示眼球结构示意图,据图4-47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示意图,使学生了解眼球的基本结构。
6.听 觉的形成过程大致是:外界的声波经过_________传到_________,_________的振动通过听 小骨传到_________,刺激了_________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_________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
7.当遇到巨大声音响时,应迅速_________或。
(4)最终在__________形成听觉。
二、选择题
1.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下列哪些结构到达视网膜?( )
A.瞳孔、角膜、晶状体、玻璃体
B.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
C.瞳孔、角膜、玻璃体、晶状体
D.角膜、瞳孔、玻璃体、晶状体
2.对晶状体起调节作用的是( )
A.睫状肌B.虹膜C.巩膜D.眼肌
1.耳的结构有哪些?
2.对别人大声说话容易造成别人听觉受损,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3.你能说出听觉形成的过程吗?
4.我们从外界听到的声音都是和谐悦耳的吗?什么事噪音,噪音有什么危害?
观察志愿者进行的活动,观察课本中的图片,讨论交流,认识到听觉对人的重要性。
阅读课本,观看视频及课件,了解听觉形成的原因,回答老师所提问题。
7.张开口闭嘴、堵耳
8.(1)鼓膜听小骨(2)听觉感受器神经冲动(3)位听神经听觉中枢(4)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二、选择题
1.B
2.A
3.A
4.B
5.B
板书设计
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一、眼和视觉
1.眼球的基本结构
2.视觉产生的过程
二、近视及其预防
1.近视的成因
2.预防近视:三要、三不要
三、耳和听觉
1.耳的基本结构
2.听觉的产生过程
3.保护耳的措施
教学
反思
备课组长
是否审核
是否
通过
备课组长
签名
课题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主备教师
秦雷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教学
目标
1.描述眼球和耳的结构及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
2.概述视觉和听觉的形成过程。
3.说出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
4.说出导致耳聋的各种因素及预防的措施。
5.关注日常生活中眼和耳的卫生保健。
重点
难点
1.教学重点
视觉的形成过程、听觉的形成过程。
2.教学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