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设备学全套教程课件
合集下载
医学影像学全套课件
医学影像学全套课件
目录
• 医学影像学概述 • X线检查技术与应用 • CT检查技术与应用 • MRI检查技术与应用 • 超声诊断技术与应用 • 核医学检查技术与应用 • 介入放射学技术与应用
01
医学影像学概述
Chapter
定义与发展历程
定义
医学影像学是应用医学影像技术 对人体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医学分 支学科。
评估疗效
核医学检查可以动态监测疾病的发展过程和治疗效果。通 过比较治疗前后的核医学图像变化,可以评估治疗效果和 调整治疗方案。
精准定位
核医学成像具有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的特点,可以精准定 位病变部位。这对于手术导航、放疗计划和介入治疗等具 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预测预后
核医学检查可以提供关于疾病预后的重要信息。例如,通 过PET检查可以评估肿瘤的恶性程度和转移情况,从而预 测患者的预后情况。
07
介入放射学技术与应用
Chapter
介入放射学基本概念和分类
介入放射学定义
利用影像学方法引导和监视下,通过穿刺和导管技术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一门学科。
分类
血管性介入和非血管性介入。血管性介入主要包括动脉造影、动脉栓塞、溶栓等;非血管性介入包括穿刺活检、 引流、消融等。
常见介入放射学治疗方法
常见X线检查方法
普通X线检查
数字X线摄影(DR)
包括透视和摄片,适用于骨骼、胸部 、腹部等部位的常规检查。
直接数字化成像,具有更高的图像质 量和更低的辐射剂量。
计算机X线摄影(CR)
采用数字化成像技术,提高图像质量 和分辨率,减少辐射剂量。
X线在诊断中价值
X线可清晰显示肺部结构和病变 ,如肺炎、肺结核、肺癌等。
MRI在诊断中价值
目录
• 医学影像学概述 • X线检查技术与应用 • CT检查技术与应用 • MRI检查技术与应用 • 超声诊断技术与应用 • 核医学检查技术与应用 • 介入放射学技术与应用
01
医学影像学概述
Chapter
定义与发展历程
定义
医学影像学是应用医学影像技术 对人体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医学分 支学科。
评估疗效
核医学检查可以动态监测疾病的发展过程和治疗效果。通 过比较治疗前后的核医学图像变化,可以评估治疗效果和 调整治疗方案。
精准定位
核医学成像具有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的特点,可以精准定 位病变部位。这对于手术导航、放疗计划和介入治疗等具 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预测预后
核医学检查可以提供关于疾病预后的重要信息。例如,通 过PET检查可以评估肿瘤的恶性程度和转移情况,从而预 测患者的预后情况。
07
介入放射学技术与应用
Chapter
介入放射学基本概念和分类
介入放射学定义
利用影像学方法引导和监视下,通过穿刺和导管技术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一门学科。
分类
血管性介入和非血管性介入。血管性介入主要包括动脉造影、动脉栓塞、溶栓等;非血管性介入包括穿刺活检、 引流、消融等。
常见介入放射学治疗方法
常见X线检查方法
普通X线检查
数字X线摄影(DR)
包括透视和摄片,适用于骨骼、胸部 、腹部等部位的常规检查。
直接数字化成像,具有更高的图像质 量和更低的辐射剂量。
计算机X线摄影(CR)
采用数字化成像技术,提高图像质量 和分辨率,减少辐射剂量。
X线在诊断中价值
X线可清晰显示肺部结构和病变 ,如肺炎、肺结核、肺癌等。
MRI在诊断中价值
医学影像设备学(第4版)PPT课件 第一章 绪论
超声成像设备的发展与应用特点
➢20世纪50年代初,以脉冲回声技术为基础的A型超声诊断仪研制成功,随后逐步发展起来了M型、B 型超声诊断仪。70年代初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彩色血流二维显像仪。近二十年来多普勒超声诊断技术发 展极为迅速,现已成为心血管系统疾病诊断和其他系统脏器血循环情况观察必不可少的影像技术。 ➢超声成像设备在检查甲状腺、乳房、心血管、肝脏、胆囊、泌尿科、妇产科等方面有其独到之处。
至今
重难点内容
第一节 医学影像设备的发展历程
三、超声成像设备的发展
A型和M型超声阶段
以B型超声为代表。以不 同形态、不同灰阶的切面 图像,动态地观察人体内 脏器组织的位置、形态和 结构。
二维或灰阶超声阶段
多普勒超声阶段
组织多普勒成像、组织应 变和应变率成像、超声造 影成像、组织谐波成像及 三维实时成像等
关注区域 (额叶)
第二节 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的应用特点
四、核医学成像设备
PET特别适合对人体的生理和功能研究,尤其是代谢功能的研究
PET-CT克服了核医学图像 解剖不明确的缺点, 可以更 早期、灵敏、准确地诊断和 指导治疗疾病,对肿瘤的早 期诊断、神经系统的功能检 查和冠心病的诊断等起着重 要作用
关注区域
横断面
矢状面
冠状面
第一章
常考知识点
常考知识点
X线设备的发展与应用特点
➢常用的X线设备:常规X线机、数字X线设备( CR、DR、DSA )、X-CT。 ➢早期的X线检查,仅用于骨折和体内异物诊断,原因是X线剂量小、成像时间长、空间分辨率低。 ➢X线机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分别是初始阶段(充气管)、实用阶段(固定阳极管)、提高完善阶段 (旋转阳极管)、影像增强器阶段(X-TV)、数字化阶段(CR、DR、DSA)。X线机输出的图像分辨 力较高,可达10LP/mm,但得到的是人体不同深度组织叠加在一起的二维平面图像。 ➢1972年,英国工程师豪斯菲尔德研制成功世界上首台用于颅脑检查的CT设备。随后的30年,CT设备 更新了四代,在提高速度、提高图像质量、拓展应用范围、减少辐射剂量等方面快速发展,扫描时间缩 短到0.5秒甚至更短,空间分辨率提高到0.1毫米量级以上。 ➢CT得到的是人体断面图像,图像空间分辨力可达到0.5mm,可分辨组织的密度差别为0.5%,可确定 被检脏器的位置、大小和形态变化。
➢20世纪50年代初,以脉冲回声技术为基础的A型超声诊断仪研制成功,随后逐步发展起来了M型、B 型超声诊断仪。70年代初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彩色血流二维显像仪。近二十年来多普勒超声诊断技术发 展极为迅速,现已成为心血管系统疾病诊断和其他系统脏器血循环情况观察必不可少的影像技术。 ➢超声成像设备在检查甲状腺、乳房、心血管、肝脏、胆囊、泌尿科、妇产科等方面有其独到之处。
至今
重难点内容
第一节 医学影像设备的发展历程
三、超声成像设备的发展
A型和M型超声阶段
以B型超声为代表。以不 同形态、不同灰阶的切面 图像,动态地观察人体内 脏器组织的位置、形态和 结构。
二维或灰阶超声阶段
多普勒超声阶段
组织多普勒成像、组织应 变和应变率成像、超声造 影成像、组织谐波成像及 三维实时成像等
关注区域 (额叶)
第二节 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的应用特点
四、核医学成像设备
PET特别适合对人体的生理和功能研究,尤其是代谢功能的研究
PET-CT克服了核医学图像 解剖不明确的缺点, 可以更 早期、灵敏、准确地诊断和 指导治疗疾病,对肿瘤的早 期诊断、神经系统的功能检 查和冠心病的诊断等起着重 要作用
关注区域
横断面
矢状面
冠状面
第一章
常考知识点
常考知识点
X线设备的发展与应用特点
➢常用的X线设备:常规X线机、数字X线设备( CR、DR、DSA )、X-CT。 ➢早期的X线检查,仅用于骨折和体内异物诊断,原因是X线剂量小、成像时间长、空间分辨率低。 ➢X线机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分别是初始阶段(充气管)、实用阶段(固定阳极管)、提高完善阶段 (旋转阳极管)、影像增强器阶段(X-TV)、数字化阶段(CR、DR、DSA)。X线机输出的图像分辨 力较高,可达10LP/mm,但得到的是人体不同深度组织叠加在一起的二维平面图像。 ➢1972年,英国工程师豪斯菲尔德研制成功世界上首台用于颅脑检查的CT设备。随后的30年,CT设备 更新了四代,在提高速度、提高图像质量、拓展应用范围、减少辐射剂量等方面快速发展,扫描时间缩 短到0.5秒甚至更短,空间分辨率提高到0.1毫米量级以上。 ➢CT得到的是人体断面图像,图像空间分辨力可达到0.5mm,可分辨组织的密度差别为0.5%,可确定 被检脏器的位置、大小和形态变化。
医学影像学全套课件
医学影像学全套课 件
目 录
• 医学影像学概述 • X线影像学 • CT影像学 • MRI影像学 • 医学影像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01
CATALOGUE
医学影像学概述
医学影像学的定义
医学影像学是利用各种医学影像技术来获取、重建、分析和存储人体内部结构和 功能信息的科学。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
X线影像学
X线影像学的基本原理
01
02
03
X线的产生
X线是由高速电子撞击靶 物质时产生的,其本质是 一种电磁波。
X线的特性
X线具有穿透性、反射性 、折射性和吸收性。
X线成像原理
X线透过人体组织,经过 感光胶片或数字成像系统 ,将不同组织形态反映为 不同影像特征。
X线影像学的应用范围
骨骼系统
X线是诊断骨骼系统疾病的首选方法,如骨 折、骨肿瘤等。
医学影像学的主要分支
医学影像学主要包括X线成像、超声成像、核磁共振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数字减 影血管造影等多种分支。
每种成像方式都有其独特的原理和应用范围,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 适的检查方法。
除了作为诊断工具外,医学影像学还被广泛应用于手术导航、放射治疗计划制定等 领域。
02
CATALOGUE
核磁共振现象
利用射频脉冲让人体某一组织或部位的氢原子核发生共振,氢原子核在脉冲撤销后产生强烈的信号,通过计算机 处理形成图像。
磁场与射频脉冲
在强磁场中,氢原子核发生能级分裂,当受到射频脉冲的激发时,它们将吸收能量并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然 后在撤销射频脉冲后释放能量回到低能级,产生信号。
MRI影像学的应用范围
创新技术不断涌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诸如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逐渐渗透到医学影像领域,为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推动着医学影像学 不断向前发展。
目 录
• 医学影像学概述 • X线影像学 • CT影像学 • MRI影像学 • 医学影像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01
CATALOGUE
医学影像学概述
医学影像学的定义
医学影像学是利用各种医学影像技术来获取、重建、分析和存储人体内部结构和 功能信息的科学。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
X线影像学
X线影像学的基本原理
01
02
03
X线的产生
X线是由高速电子撞击靶 物质时产生的,其本质是 一种电磁波。
X线的特性
X线具有穿透性、反射性 、折射性和吸收性。
X线成像原理
X线透过人体组织,经过 感光胶片或数字成像系统 ,将不同组织形态反映为 不同影像特征。
X线影像学的应用范围
骨骼系统
X线是诊断骨骼系统疾病的首选方法,如骨 折、骨肿瘤等。
医学影像学的主要分支
医学影像学主要包括X线成像、超声成像、核磁共振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数字减 影血管造影等多种分支。
每种成像方式都有其独特的原理和应用范围,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 适的检查方法。
除了作为诊断工具外,医学影像学还被广泛应用于手术导航、放射治疗计划制定等 领域。
02
CATALOGUE
核磁共振现象
利用射频脉冲让人体某一组织或部位的氢原子核发生共振,氢原子核在脉冲撤销后产生强烈的信号,通过计算机 处理形成图像。
磁场与射频脉冲
在强磁场中,氢原子核发生能级分裂,当受到射频脉冲的激发时,它们将吸收能量并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然 后在撤销射频脉冲后释放能量回到低能级,产生信号。
MRI影像学的应用范围
创新技术不断涌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诸如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逐渐渗透到医学影像领域,为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推动着医学影像学 不断向前发展。
《医学影像设备》ppt课件共120页
体层摄影、软X线摄影(钼靶) 放大摄影、荧光摄影、记波摄影
透视(fluoroscopy)
X线摄影(radiography)
高千伏摄影(High kV Radiography) 高千伏摄影是用高于120kV(常用
120~150kV)的管电压进行摄影。需用高 电压小焦点X线管、特殊的滤线器和计时 装置。由于X线穿透力强,能穿过被照射 的所有组织,可在致密影像中显示出被隐 蔽的病变。
下,显示待分辨组织几何形态的能力。常用每厘 米内的线对数或者用可辨别最小物体的直径(mm) 来表示。CT图像的空间分辨率不如X线图像高。 密度分辨率(Density Resolution)
又称对比分辨率,是指在低对比情况下分辨组织 密度细小差别的能力。CT的密度分辨力较普通X线 高10 ~20倍。
(2)CR系统在胸部平片的应用:胸部平片是最常用的X线检查, CR胸片在总体上优于传统X线片,特别是易于观察与纵隔和膈肌重叠 的部分。CR对肺部结节性病变的检出率及显示纵隔结构,如血管、气 管等,也优于传统X线片。在间质性病变和肺泡病变的显示上,CR片 的显示则不如传统X线片。
CR系统的主要临床应用
CT设备
CT基本概念
体素(Voxel)和像素(Pixel) CT图像实际上是人体某一部位有一定厚度
(如1mm,10mm等)的体层图像。我们将成 像的体层分成按矩阵排列的若干个小的基本单 元。而以一个CT值综合代表每个小单元内的物 质密度,这些小单元称之为体素。同样,一幅 CT图像是由很多按矩阵排列的小单元组成,这 些组成图像的基本单元被称之为像素。体素是 一个三维的概念,像素是一个二维的概念。像 素实际上是体素在成像时的表现。像素越小, 越能分辨图像的细节,即图像的分辨率越高。
透视(fluoroscopy)
X线摄影(radiography)
高千伏摄影(High kV Radiography) 高千伏摄影是用高于120kV(常用
120~150kV)的管电压进行摄影。需用高 电压小焦点X线管、特殊的滤线器和计时 装置。由于X线穿透力强,能穿过被照射 的所有组织,可在致密影像中显示出被隐 蔽的病变。
下,显示待分辨组织几何形态的能力。常用每厘 米内的线对数或者用可辨别最小物体的直径(mm) 来表示。CT图像的空间分辨率不如X线图像高。 密度分辨率(Density Resolution)
又称对比分辨率,是指在低对比情况下分辨组织 密度细小差别的能力。CT的密度分辨力较普通X线 高10 ~20倍。
(2)CR系统在胸部平片的应用:胸部平片是最常用的X线检查, CR胸片在总体上优于传统X线片,特别是易于观察与纵隔和膈肌重叠 的部分。CR对肺部结节性病变的检出率及显示纵隔结构,如血管、气 管等,也优于传统X线片。在间质性病变和肺泡病变的显示上,CR片 的显示则不如传统X线片。
CR系统的主要临床应用
CT设备
CT基本概念
体素(Voxel)和像素(Pixel) CT图像实际上是人体某一部位有一定厚度
(如1mm,10mm等)的体层图像。我们将成 像的体层分成按矩阵排列的若干个小的基本单 元。而以一个CT值综合代表每个小单元内的物 质密度,这些小单元称之为体素。同样,一幅 CT图像是由很多按矩阵排列的小单元组成,这 些组成图像的基本单元被称之为像素。体素是 一个三维的概念,像素是一个二维的概念。像 素实际上是体素在成像时的表现。像素越小, 越能分辨图像的细节,即图像的分辨率越高。
医学影像设备学第一章绪论课件
1.X线机的组成
由X线发生装置和外围装置两大部分组成(图1-1)。 (1)X线发生装置:也称为主机装置,任务是产生X线, 并控制其“质”与“量”。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 ①X线管装置:由X线管和防电击防散射的管套组成。 ②高压发生装置:为产生X线提供直流高压和灯丝加热
电压。
③控制装置:控制X线的产生时间,调节X线的质与量并
(3)特殊摄影:包括高千伏摄影(管电压>120kV)、软
X线摄影(管电压<40kV时产生的X线)、体层摄影等。
3.介入治疗
利用影像设备的导向和定位作用,准确地对病灶进行 诊断或治疗。
2018/10/16 23
四 纵向体层摄影装置
1.体层成像基本原理
A
A’
C
O E P’
2018/10/16
P D
24
对其进行指示。
2018/10/16 17
三 X线机概论
(2)外围装置:X线机根据临床检查而装配的各种机械 辅助装置、影像装置和记录装置。外围装置的多少、复 杂程度和类型,取决于X线机整机所具有的功能、功率 的大小和自动程度的高低。 高压发生 装置 X线管装 置
电源
控制装置 外围装置
2018/10/16
1896年 第一支X线管 → 20世纪10-20年代 常规X线 机(密度差别较大的骨折、体内异物) → 此后 X线管、 高压发生器、相关的仪器和装置的发展(人体各部分的 检查) → 20世纪60年代中、末期 《放射诊断学》学 科体系的形成 常规X线设备是医学影像设备大家庭中的一名老成员, 至今仍是基本的、有效的临床检查设备之一,尤其对 骨骼系统、呼吸系统、胃肠道以及心血管系统疾病的 诊断,仍占有重要和主导作用。
2018/10/16 10
最新医学影像设备学第1章 概论幻灯片课件
MR头的Flair序列
MR头的矢状位
第二节 发展历程
MR的波谱检查(MRS)
第二节 发展历程
四、US成像设备的发展 50年代初以脉冲回声技术为基础的A型超声。 逐步发展起来的M型超声诊断仪和B型超声断层显像 仪也都是以超声脉冲回声技术为基础的。 70年代初彩色血流二维显像装置。 20世纪90年代以来,彩色超声血流显像仪已进入实 时、多功能、高性能阶段,基本满足临床诊断需求。 尤其近二十年来综合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数字化“彩 超”。
第二节 发展历程
目录
一、X线机的发展 二、CT设备的发展 三、MRI设备的发展 四、US成像设备的发展 五、核医学成像设备的发展 六、现代医学影像设备体系的建立 七、我国医学影像设备发展简况
第二节 发展历程
一、X线机的发展
X线发现伊始即用于医学临床,基于X线的物理特性 :直线传播、穿透性、荧光效应、感光效应和受 检者组织间的密度、厚度的差别,当X线透过受 检者不同的组织结构时,由于被吸收的程度不同 ,到达荧光屏或胶片的X线量有差别,因此形成 了黑白对比不同的图像。早先,X线检查仅用于 密度差别明显的骨折和体内异物的诊断,以后才 逐步用于受检者其它病变的检查。与此同时,各 种X线设备相继出现。
第二节 学成像设备的发展
核医学成像是一种以脏器内或/和外正常组织与病变 组织之间的放射性浓度差别为基础的脏器或病变的 显像方法。放射性核素显像过程是将标记好的放射 性药物引入体内(口服、静脉、皮内或鞘内注射),在 体外用成像设备对体内放射性药物的分布进行探测 ,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人体脏器内细胞的功能、脏 器的血流供应及分布、脏器的代谢过程、抗原或受 体的分布特性等。
第二节 发展历程
放射性成像的基本条件是具有能够选择性聚集在特 定脏器或病变的放射性核素或放射性核素标记的 化合物,使该脏器或病变与临近组织之间的放射 性浓度差达到一定程度;核医学成像仪器可探测 这种放射性浓度差,并根据需要以一定的方式显 示成像。
最新医学影像设备学_PPT课件-药学医学精品资料
五、理解默写 1.《木兰诗》中写木兰奔赴前线思念亲人的句子是: _旦__辞__爷__娘__去__,__暮__宿__黄__河__边__,__不__闻__爷__娘__唤__女__声__,__但__闻__黄__河__流__水__鸣__溅__溅__。___ _旦__辞__黄__河__去__,__暮__至__黑__山__头__,__不__闻__爷__娘__唤__女__声__,__但__闻__燕__山__胡__骑__鸣__啾__啾__。___
4.出自《木兰诗》的成语“扑朔迷离”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 真相,其原话是: ___雄__兔__脚__扑__朔__,__雌__兔__眼__迷__离__;__双__兔__傍__地__走__,__安__能__辨__我__是__雄__雌__?_______ 5.《木兰诗》中描写木兰万里迢迢奔赴战场的诗句是: __万__里__赴__戎__机__,__关__山__度__若__飞__。_______________ 6.《木兰诗》中说明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且概括了木兰多年 征战经历的名句是:_将__军__百__战__死__,__壮__士__十__年__归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木兰诗》中的__朔__气__传__金__柝__,__寒__光__照__铁__衣___、严酷的气氛,烘托出木兰勇敢、坚 强的性格。 3.《木兰诗》中从“归来见天子”一段里你揣摩一下木兰希望过什么 样的生活?_木__兰__不__用__尚__书__郎__,__愿__驰__千__里__足__,__送__儿__还__故__乡__。____________
1、气体X线管、感应圈时期(1895-1916) 2、热电子X线管、变压器式高压发生器时期(1916-1925) 3、防电击、防辐射X线装置的实用化时期(1925-1945) 4、高条件、大容量、控制技术现代化时期(1945年以后)
医学影像设备学教学课件医学影像设备学概论
生物体磁共振波谱分析(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具有研究机 体物质代谢的功能和潜力,今后如能实现 MRI设备与MRS结合的临床应用,将会引起 医学诊断学上一个新的突破。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计算机X线摄影 (computed radiography,CR)和数字摄影 (digital radiography,DR)是20世纪80年代、 90年代开发的数字X线机。前者具有少创、实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超声成像 (ultrasonography,USG)设备和核医学设 备相继出现,当时在医学上的应用往往各成 系统。1972年X-CT设备的开发,使医学影像 设备进入了一个以计算机和体层成像相结合、 以图像重建为基础的新阶段。70年代末80年 代初,超声CT(ultrasonic CT,UCT)、放 射性核素CT和数字X线机逐步兴起,并应用 于临床。尽管这些设备的成像参数、诊断原
理和检查方法各不相同,但其结果都是形成 某种影像,并依此进行诊断。
介入放射学自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70 年代中期逐步应用于临床,近年来尤以介入 治疗进展迅速。因其具有安全、简便、经济 等特点,深受医生和病人的普遍重视与欢迎, 现仍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之中。90年 代倍受人们青睐的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学设备, 由于它可以不作开颅手术而治疗一些脑疾患, 很受欢迎,全世界都在积极开发和应用这种 高新设备。介入放射学设备与立体定向放射 外科学设备,都是通过医学影像设备来引导 或定位的,所以也属于医学影像设备的范畴。
(1980 年) CT : 多 层
发现 X 线
综上所述,多种类型的医学影像诊断设备 与医学影像治疗设备相结合,共同构成了现代 医学影像设备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