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九年级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说课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说课稿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说课稿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主要讲述了欧洲国家在15至17世纪为了寻求财富和传播基督教而进行的海外探险活动。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了新航路的开辟背景、新航路的开辟过程以及新航路开辟的意义。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到欧洲国家探寻新航路的动机、过程以及新航路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探险、发现等主题比较感兴趣。

但同时,学生对于欧洲国家探寻新航路的背景、过程以及意义等方面的理解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欧洲国家探寻新航路的背景、过程以及意义,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探险精神对于人类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欧洲国家探寻新航路的背景、过程以及意义。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新航路的开辟,以及新航路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讲解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欧洲国家探寻新航路的动机,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新航路的开辟过程。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新航路开辟的意义,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历史事件。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化学生对新航路开辟过程和意义的记忆。

6.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说课稿: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说课稿: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说课稿: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一. 教材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的一课内容。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介绍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以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教材通过详细的叙述和丰富的插图,生动地展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残酷和悲惨,使学生能够深刻地理解战争的恶果,认识到和平的可贵。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历史事件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但是,由于年龄和经历的限制,他们对于战争的残酷和悲惨可能没有深刻的体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注重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理解和思考问题,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学生参与的活动,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战争的恶果,从而增强他们的和平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以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高历史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和平的可贵,树立和平意识,反对战争和暴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以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2.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以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地图、视频等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及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活动,生动地展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场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场面,引发学生对战争的思考,引出本课的主题。

2.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以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3.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以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教部编版的历史教材。

本课主要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教材通过详细叙述战争的各个阶段,使学生了解战争的历史背景、战争双方的军事行动以及战争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了解可能较为片面。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需要系统地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培养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此外,学生需要学会从多个角度审视历史,认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痛苦,树立和平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掌握战争的主要史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痛苦,树立和平观念,培养热爱和平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2.教学难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和战争对世界产生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辅以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战争的过程,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第二次世界大战相关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战争对人类的危害。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战争中的重要事件,如慕尼黑阴谋、珍珠港事件等,引导学生分析战争的发展脉络。

4.课堂讲解:针对战争的重点、难点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如战争转折点、战争对世界的影响等。

5.互动环节: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战争对人类社会的启示,如如何维护世界和平等。

6.总结发言: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教训。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稿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稿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8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图表和文字资料,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的历史场景,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和把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对世界历史的发展脉络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认识可能较为片面,局限于战争的基本信息,对战争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影响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去分析问题,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掌握战争的主要战役和重要事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史料搜集、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树立和平、发展的观念,增强历史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2.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及战争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地图、视频等,直观展示战争场景,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预告片,引发学生对战争的兴趣,进而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2.自主学习: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料,让学生自主学习战争的基本信息,如起因、过程和结果。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战争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去分析问题。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讨论中的疑问和难点,进行解答和讲解,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历史概念。

5.案例分析:分析战争中的典型战役和事件,让学生了解战争的真实情况。

6.情感教育:通过战争对人类带来的灾难的讲述,引导学生树立和平、发展的观念,增强历史责任感。

吉林省通化市外国语学校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说课稿:15课探寻新航路

吉林省通化市外国语学校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说课稿:15课探寻新航路

《探寻新航路》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和地位:本课出自世界史第5单元走向近代中的《探寻新航路》。

从三个部分向学生介绍了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历史: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新航路开辟的经过、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新航路的开辟,在世界近代史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上起资本主义萌芽,下到殖民扩张、掠夺和工业革命,打破了世界相对孤立的状态,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是影响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重大事件。

可以夸张地说整个近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都是建立在新航路开辟的基础上的。

2.说教学目标基于课标要求学生“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和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夯实基础掌握新航路开辟的背景、经过及影响;(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创设情景,在师生互动中使学生理解开辟新航路的原因和条件,培养其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学习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让学生能对历史作情感和理智的评判;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及开放的世界意识。

3.说重点难点重点: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及影响依据: 1.从考查频率和内容看: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和影响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其过程考查相对较少。

2.从考查的角度和能力看:特别注重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主要运用新材料或图文材料设置新情境,考查学生分析能力,理解认识问题能力。

3依据考试大纲和课程标准的要求。

难点:辩证全面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依据有两个方面:一是本部分教材内容有点复杂,既包括纵向发展的社会转型,又包括横向发展的空间联系;二是学生方面,本课内容涉及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等多方面因素,既难于理解又超出学生现有知识水平。

二、说教法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中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史论结合,充分利用历史学科蕴含丰富图片、史料资料的特点,在教学中我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将课堂还给学生,真正达到实现学生中心论,以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优质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优质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第二次工业》优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第二次工业》是本学期的第五课,也是本册历史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这一课主要讲述了第二次工业的发生时间、主要发明成就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通过学习这一课,学生可以了解到第二次工业的主要成就,以及这一时期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工业的概念和影响有初步的了解。

但在对第二次工业的具体内容和影响上,学生的认知程度参差不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深入理解第二次工业的特点和意义。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二次工业的发生时间、主要发明成就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和敬畏之情,认识到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积极作用和负面影响。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第二次工业的主要发明成就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教学难点:第二次工业的特点及其与第一次工业的区别。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文献资料等,丰富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第一次工业的图片和成果,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第二次工业的发生时间、主要发明成就。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第二次工业的特点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分享讨论成果。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讲解,重点阐述第二次工业的特点及其与第一次工业的区别。

5.案例分析:分析第二次工业中的典型发明,如电灯、电话等,了解这些发明如何改变人们的生活。

6.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第二次工业的意义,认识到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积极作用和负面影响。

部编版九年级下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说课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下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说课课件

五、说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探究新知 归纳总结
(一)课堂导入
希特勒、墨索里尼、东条英机是第二次世 界大战中三大法西斯头目,由于德意日三个法 【西设斯计国意家图不】断向外侵略扩张,给世界人民带来 了空通前过灾历难史。图那片么和问,题恶导魔入一所般学的内法容西,斯抓政住权学生是的兴趣点,进入 怎新样情上境开台展的有呢效?教今学天就让我们来重温那段历史。
1919年中,意大利南部发生农民起来夺取土地的斗 争,与此同时工人罢工斗争广泛开展。
根据材料所示并结合课本内容回答:意大利法 西斯建立的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意大利经济衰退,政治混乱,工 农运动高涨,中央政府几乎瘫痪。
自主学习:材料解读
墨索里尼公开宣扬“世 界是属于法西斯的,民族的扩 张是一种生命活力的表现”。 1922年,墨索里尼率法西斯党 徒向罗马进军,法西斯专政在 意大利建立起来。
(二)探究新知
1.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对外扩张
古代罗马执政官在出巡时, 有12个卫士相随,每个人手里 都拿着一束棍棒,棍棒中间插 有一把象征国家最高权力的战 斧,束棒在意大利文中叫做 “fascis”。一战后,意大利的 墨索里尼首创法西斯政党。现 在法西斯泛指最反动最野蛮的 独裁制度和思想体系。德国纳 粹主义,意大利法西斯主义, 日本军国主义是世界法西斯主 义的三大形态。
1935年
1936年 1938年 1939年
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条约》,实行普遍义务兵制,建立起庞 大的军队
派兵进驻莱茵非军事区
吞并奥地利
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3.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自主学习:材料解读
材料一: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 征服支那。
——1927年《田中奏折》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课,主要讲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图表和文字,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的历史场景,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战争的背景、经过和影响。

此外,教材还设置了思考题和活动建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战争的意义和和平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了解可能较为片面,只停留在战争的基本概念和零散的历史事件上。

因此,在本节课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战争的全貌,理清战争的脉络,深入理解战争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掌握战争的主要史实和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史料、提炼观点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和平的可贵,树立和平发展的观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2.教学难点:战争背后的国际关系和民族矛盾,以及战争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合作讨论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地图、视频等资源,生动展示战争的历史场景,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然后简要介绍战争的背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3.合作讨论:分组讨论战争背后的国际关系和民族矛盾,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讲解和点评,重点阐述战争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5课 探寻新航路》说课稿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5课 探寻新航路》说课稿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第15课探寻新航路》是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介绍了新航路的开辟过程和其对世界的影响。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新航路的开辟背景、探索过程、以及新航路对欧洲、非洲、美洲和亚洲的影响。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地图和文字,帮助学生了解新航路的开辟过程和其历史意义。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之前的学习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新航路的开辟过程和其对世界的影响,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新航路的开辟过程和其历史意义。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新航路的开辟背景、探索过程,以及新航路对世界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地图、文字和图片,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历史素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的联系和交流,增强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新航路的开辟过程和其对世界的影响。

2.教学难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以及其对不同地区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播放相关视频、展示图片和地图,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新航路的开辟过程和其对世界的影响。

同时,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和探究,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张世界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已知的航路,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探究新航路的开辟过程: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新航路的开辟背景和探索过程,教师进行讲解和解答学生的疑问。

3.新航路对世界的影响: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新航路对欧洲、非洲、美洲和亚洲的影响,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4.拓展与延伸: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新航路开辟后的世界格局变化,进行分享和交流。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5课 探寻新航路》说课稿2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5课 探寻新航路》说课稿2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第15课探寻新航路》是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新航路的开辟过程、原因和影响。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新航路的开辟背景、过程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新航路开辟的具体过程和影响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讨论问题等方式,进一步了解新航路的开辟原因、过程及其影响。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新航路的开辟过程、原因和影响,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新航路的开辟,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探索和进步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新航路的开辟过程、原因和影响。

2.教学难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合作讨论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辅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航路的开辟过程及其影响。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一张世界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已有的大致航线,提问:“如果让你沿着这些航线去探险,你会选择哪一条?”从而引出新课《探寻新航路》。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新航路的开辟过程,回答以下问题:(1)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是什么?(2)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有哪些?(3)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历史产生了哪些影响?3.合作讨论:分组讨论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引导学生从经济、、文化等多方面进行分析。

4.案例分析:以欧洲国家对新航路的探索为例,分析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及其原因。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主要讲述了欧洲航海家为了寻求财富和传播基督教,在15世纪至16世纪期间,相继开辟通往印度和美洲的新航路的过程。

这一课的内容涉及到航海家的冒险精神、航海技术的进步、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的影响等方面。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翔实的史料和图表,为学生展现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画卷。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探寻新航路这一课题上,学生可能对航海家的冒险精神、航海技术的进步以及新航路对世界的影响等方面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分析新航路的开辟。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的过程,掌握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史料、提炼观点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新航路开辟者的冒险精神、创新精神的敬佩之情,认识到开放合作的重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的过程,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的影响。

2.教学难点:航海技术的发展、航海家的冒险精神。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讲授法等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史料等教学辅助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新航路的开辟过程。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一段关于新航路开辟的短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新航路的开辟过程。

3.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影响。

4.讲授法:教师讲解航海技术的发展、航海家的冒险精神。

5.互动环节: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6.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新航路开辟的意义,强调开放合作的重要性。

7.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思考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新航路的开辟1.原因:欧洲经济发展、黄金热、传播基督教2.过程:航海家探险、航海技术进步、新航路开辟3.影响:世界联系加强、欧洲殖民扩张、全球化开始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主要从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三个方面进行。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22《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精品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22《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精品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22《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精品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2课《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主要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类在科技、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本节课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旨在让学生了解现代社会的发展历程,认识现代社会的特征,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进步的思想品质。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现代社会的发展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一些具体的历史事件、科技发明和经济发展的联系等方面的理解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问题,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类在科技、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认识现代社会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学会运用历史发展的观点,观察和思考现实社会。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进步的思想品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类在科技、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现代社会的特征。

2.教学难点:科技、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相互联系和影响;现代社会的特征及其表现。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资料等教学资源,直观展示现代社会的发展历程,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历史背景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在战争后的发展历程。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类在科技、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科技、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相互联系和影响。

4.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现代社会的特征,如信息时代、全球化等。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说课稿: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说课稿: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说课稿:第5课《第二次工业》一. 教材分析《第二次工业》这一课,主要介绍了第二次工业的发生、发展及其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

教材从科技、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展示了第二次工业的伟大成就,同时,也揭示了这一时期科技进步背后的历史规律。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第一次工业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第二次工业的发生、发展及其影响,还缺乏系统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去分析、理解第二次工业。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第二次工业的发生、发展过程,掌握其主要成就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理解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科技发展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第二次工业的发生、发展过程。

2.第二次工业的主要成就和影响。

3.科技发展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了解第二次工业的基本情况。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第二次工业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事例,使学生深入理解第二次工业的特点。

4.多媒体教学:运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展示第二次工业的成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回顾第一次工业,引出第二次工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授新课:详细讲解第二次工业的发生、发展过程,展示其主要成就和影响。

3.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第二次工业的影响,分享讨论成果。

4.案例分析:分析典型事例,深入理解第二次工业的特点。

5.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科技发展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6.布置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第二次工业一、发生、发展1.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2.地点:欧美各国二、主要成就1.电力应用:照明、交通、通讯等领域2.内燃机:汽车、飞机的发明3.钢铁工业:产量的大幅提升4.化学工业:化肥、农药的研制5.科技发展:推动了科技的快速发展6.经济变革: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7.社会进步: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8.殖民扩张:加剧了殖民地的剥削和压迫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对第二次工业的发生、发展过程的掌握程度。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5课的内容。

这一课主要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过程和结束,以及战争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

教材通过详细的叙述和丰富的插图,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背景、主要战役、重要人物和战争结果。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一段较为复杂的历史,涉及众多国家和地区,学生可能对战争的宏观把握和细节理解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时间线索,理解战争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并引导学生思考战争对人类的影响。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准确记住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役、重要人物和战争结果。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性,珍惜和平,远离战争。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主要战役、重要人物和战争结果。

2.教学难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复杂性和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合作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意识。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和地图,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简要介绍战争的背景,导入新课。

2.讲授:按照时间顺序,详细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主要战役、重要人物和战争结果。

在讲述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战争的特点和影响。

3.分析: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结果,引导学生思考战争对人类的影响。

4.互动:学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总结: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意义和对人类的警示作用,强调珍惜和平,远离战争。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说课稿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说课稿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说课稿本节课是历史课下册的第15课,主题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属于九年级的重点章节。

本次课将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结局及对世界的影响。

同时,帮助学生了解这场战争是20世纪最漫长、最复杂、最具有影响力的战争之一。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局;- 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的极具影响。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解释能力。

3、情感目标- 加强学生对和平的认识和追求;- 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点1、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和过程;2、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让学生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的影响;2、让学生记住具体事件及其相关背景。

四、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思维导图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的内容,简单回顾第一次世界大战,让学生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联系与区别。

第二步:学习理解首先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不平等条约和国际上各种矛盾积累。

引导学生了解协约国和轴心国之间的对抗,以及日本入侵中国和德国入侵苏联。

接着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指出战争开始后,战线扩大到全球范围,并且各种先进的武器和技术开始被广泛应用。

重点关注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最后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局:以盟军对轴心国的胜利为结局。

并且着重讲解盟军在奥马哈海滩登陆和诺曼底登陆中的贡献。

第三步:分析影响针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的影响,分别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方面进行讲解。

着重介绍:- 让世界进入了二战后时代,并成立了联合国,构建了新的国际秩序;- 世界军事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成为了超级大国之一;- 二战后的国际贸易和金融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 作为世界文化的中心,欧洲经历了二战后的文化转型。

第四步: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1、为什么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悲惨的一场战争?2、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你产生的影响是什么?3、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维护和平?让学生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说教材
本课位于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第15课。
本课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上承德、意、日法西斯政权建立和法西斯 轴心国形成,下启雅尔塔体系的形成和冷 战的开始。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 世界上大部分地区和人口卷入其中。它的胜利,彻 底粉碎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通过战争称霸世界 的野心,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产生了重 大而深远的影响。
六、说板书设计
全面爆发 德国闪击波兰
德国占领西欧
第 二
二战的爆发 及主要战场
进一步扩大——莫斯科保卫战

最大规模——太平洋战争

反法西斯联盟的
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建立及战争形势 的转折
斯大林格勒战役 战争形势的转折

诺曼底登陆
战 雅尔塔会议
雅尔塔会议及 战争结束
战争结束 德国投降 日本投降
感谢聆听
2、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
(1)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 华盛顿 签署 《联合国家宣言》。
(2)战争形势的转折
①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俄国人不是人,而是 某种钢铁铸成的东西,他 们不知疲劳,不怕炮火”。
“想想斯大林格勒大 战80个昼夜的肉搏拼杀情 景吧!街道不是用公里来 计算,而是用尸体作单位 来丈量的。斯大林格勒不 再是座城市,它淹在一 片漫无边际的浓烟烈火之 中,简直像一座炉火映红 的巨大熔炉。
西欧和北 欧战场
苏联战场
太平洋战 场
英法军队为什么要撤退呢?
最大规模——太平洋战争
日军以仅损失5艘自杀性小型潜艇和29架飞机的轻微 代价,击沉8艘美国战列舰和10艘其他战舰,击毁击伤美
【设机计26意0多图架】,美军伤亡3300多人。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珍珠港事件的重要影响;并使学生意识到,在这种态 势下,反法西斯国家只有通过“联合”才能尽快打败法西斯国家,自然地进 入第二个问题的学习
塔 英 年2
(2)战后成立联合 西斯国家的步伐。
会 苏 月
国。
消极:带有大国强
(3)苏联在欧洲战 权主义色彩,出卖

事结束后3个月内, 了弱小国家和民族 参加对日作战。 的利益。
学生认真阅读课本71页内容,回答欧洲战事结束的时间与标志及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间与标志。
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 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事结束。
说课人:马玉滢
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投下两枚原 子弹,苏联对日作战。 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不条件投 降。 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 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三)合作讨论:各抒己见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材料一:
材料二:二战后初期,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国一支独秀,形成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霸权政策, 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 材料三:二战后,美国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从 1940年的2270亿美元上升到1945年的3550亿美元。 材料四:这一阶段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虽有所恢复和发展,但 是弊端日益显现,各国纷纷进行改革,但未能找到适合本国国情 的建设道路,潜伏各种危机。
二、说学情
1.能力素质 九年级学生临近中考,因而学习积极
性、自主性较之前有所增强,知识的分析、 概括能力有所提高,但也存在学生素质两 级分化加剧的趋势。
2.知识障碍 由于年龄的原因,九年级的学生普遍会出现
“抓表层易,知本质难;知思路易,明思想难”的现 象。因此对知识点应全面系统的去讲述,对一些知识 做必要的回顾;对于难点知识学生不易理解,教学中 老师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德国士兵的日记”
在持续200天的整个斯大林格勒战役过程中,法西斯共损失
150万人,350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1.2万门大炮和追击炮,3000
架飞机。 苏军
开始战略进攻,并掌握了主动权
德军
元气大伤,由战略进攻转为防御
斯大林格勒战役——二战的转折点
② 诺曼底登陆
学生阅读课本69页,找 出诺曼底登陆的时间、 参加国及意义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合作思考,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 语言表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将知识、能力、情感三个目 标有机结合
(四)归纳总结
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二战全面爆发 1941年6月22日————德国突袭苏联————二战进一步扩大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1942年1月1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 1942年7月—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二战的转折点 1943年9月————意大利无条件投降 1944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 1945年5月8日————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事结束 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二战结束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说课人:马玉滢
课标要求
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进程
知道《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 会议等国际会议
理解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艰巨性和 胜利原因
说课流程
• 一、说教材 • 二、说学情 • 三、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 四、说教学方法 • 五、说教学过程 • 六、说板书设计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莫斯科保卫战 2.战争形势的转折 3.雅尔塔会议 教学难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四、说教学方法
针对课本内容和所任课班级学 生思维活跃、爱表现的特点,本节 课我采用了启发式和问题目标相结 合的教学方法,并借助讲述法,通 过多媒体导入,实现历史与现实的 有机结合。
五、说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探究新知 合作讨论 归纳总结
(一)课堂导入
【设计意图】 通过播放新闻背景资料,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视听感
官,初步形成二战的表象认识,并产生极大的兴趣和强烈的 求知欲,为讲授新知奠定基础
(二)探究新知
1、二战的爆发及主要战场
全面爆发的标志? 德国闪击波兰
集中大量飞机、坦克和机械 化部队,发动闪电般的突然袭击 的一种战争样式。目的在于一举 摧垮敌方的抵抗能力,在短期内 赢得战争的胜利。
三、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 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了解第二次世界 大战中的重要战役;了解世界反法西斯联 盟形成的过程及影响;了解雅尔塔会议的 主要内容。
能力目标:通过对史料的研读,培养学生阅读、理 解史料的能力和分析历史事物的原因、本质的能力;通 过对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教学及讨论,培养学生归 纳、概括及评价历史事物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思考讨论二战的战争性质,培养学 生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在复杂情况下分析战争 性质的能力;概括二战全面爆发和扩大的重大 事件,提高概括归纳历史进程的能力;通过引 导学生对二战的反思,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和 平对于世界发展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到和平来之不易;认识到世界人民团结合作的重 要性;树立为人类和平和进步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材料五:日本、联邦德国迅速崛起,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 义世界经济强国,资本主义世界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 局面。
材料六:由于英法等老牌帝国主义在二战中受重创,亚非地区 的殖民地人民发起了殖民地解放运动,最终导致由西方地理大 发现后在全球形成的殖民地体系彻底瓦解。
材料七:由于交战双方不惜一切代价集中人力和物力发展对军 事胜利有用的科学技术,才直接推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来临。
1944年6月,美、英盟军 成功登陆法国诺曼底
开辟了欧洲第二战 场,德国陷入东西 两个战场的夹击之 中
3.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
时间 参加国
内容
影响

(1)彻底消灭德国 积极:进一步协调 法西斯主义,战后 了盟国在世界反法
尔 美 1945
德国由美、英、苏 西斯战争中的行动, 等国实行分区占领。 加快战胜德、日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