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课本文言文实词梳理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120个汇总

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120个汇总

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120个汇总一、人物称谓类1. 君: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

2. 丈人: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3. 丈妇:对老年妇女的尊称。

4. 先生:对有学问者的尊称。

5. 朕:古代帝王自称。

6. 臣:官员对帝王的自称。

7. 妾:女性自称。

8. 鄙人:谦辞,对人称自己。

9. 仆:谦辞,对人称自己。

10. 诸侯:古代帝王分封的各国国君。

二、地点、方位类11. 山水:泛指自然风光。

12. 江河:泛指河流。

13. 江湖:指四方各地,也指流浪四方。

14. 朝廷:指帝王处理国事的地方。

15. 乡关:家乡。

16. 塞外:指长城以北地区。

17. 朔漠:指北方的沙漠地区。

18. 江左: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

19. 江右:指长江下游北岸地区。

20. 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三、时间、节令类21. 旦暮:早晨和傍晚。

22. 朔望:农历每月初一和十五。

23. 期年:满一年。

24. 亭午:正午。

25. 夜阑:夜深。

26. 久远:很长时间。

27. 须臾:片刻。

28. 朝夕:早晨和晚上,形容时间短暂。

29. 端午:农历五月初五。

30. 重阳:农历九月初九。

四、事物、器具类31. 舟楫:船只。

32. 辇毂:帝王的车驾。

33. 缗钱:古代货币单位。

34. 箪瓢:简朴的生活用具。

35. 簪缨:古代贵族的冠饰。

36. 弦歌:音乐。

37. 笔墨:书写工具。

38. 书简:书信。

39. 鞍马:马匹和马鞍。

40. 琴瑟:乐器。

五、动作、行为类41. 策马:驱马前行。

42. 赴任:前往任职。

43. 逃遁:逃跑。

44. 采纳:接受意见或建议。

45. 叩问:请教。

46. 献策:提出计策。

47. 赋诗:作诗。

48. 赋文:作文。

49. 赏赐:给予财物。

50. 惩罚:实施惩戒。

(文档第一部分完毕,后续内容将继续补充)六、心理、情感类51. 怅然:形容心情不愉快的样子。

52. 惊骇:非常害怕。

53. 欣慰:内心感到安慰。

54. 感激:深深感谢。

55. 怅惘:因失意而感到迷茫。

高中文言文重点实词

高中文言文重点实词

高中文言文重点实词
高中文言文重点实词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例子:
1. 安:安全,安定,安稳;怎么,哪里。

2. 薄:不厚,浅;轻微,轻视;迫近,靠近;微薄,少。

3. 策:计谋,计策;鞭子,马鞭。

4. 次:次序,等次;临时驻扎;又同“伺”。

5. 辞:言辞,辞句;告辞,推辞;别离。

6. 固:坚固,稳固;固执,顽固;坚决,坚持。

7. 顾:回头看,回头;顾念,关心;反而,却;顾虑。

8. 归:返回;归附,归依;归还;女子出嫁。

9. 患:忧患,祸患;担心,忧虑;恨。

10. 或:有人,有的人;或者,或许;或者、还是。

以上只是部分常见的高中文言文重点实词。

由于文言文实词非常丰富,建议查阅教辅练习资料或相关网站获取更多实词总结。

文言文实词虚词归纳整理高中全文

文言文实词虚词归纳整理高中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文言文实词虚词归纳整理高中而1.连词:(1)转折关系。

“但、却”。

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2)修饰关系。

“位于状语和谓语之间”。

例:吾尝跂而望矣。

(3)假设关系。

“假如、如果,主谓之间”。

例:死而有知。

(4)并列关系。

“又、而且”。

例:蟹六跪而二螯。

(5)承接关系。

“于是、就”。

例:撞而破之。

(6)递进关系。

“并且、而且”。

例: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7)因果关系。

“因而、因此”。

例: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8)目的关系。

“来、用来”。

例: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2.代词:第二人称代词,译为“你的”。

例:某所,而母立于兹。

偶尔也做主语,译为“你”。

3.通假字:通“如”,译为“好像、如同”。

4.固定结构:(1)而已:放在句末,相当于“罢了”。

(2)而后:才、方才。

(3)既而:不久、一会儿。

▲注意:判断“修饰关系”和“承接关系”时,看前后两个动作发生的时间是否一致。

动作同时进行为修饰关系,动作有先后为承接关系。

何1.疑问代词:(1)作宾语,“什么、哪里”。

何+动词/介词构成动词/介词的宾语后置。

例:大王来何操?(2)作谓语,“为什么”。

后常与“哉、者、也”等连用,用于询问原因。

例:余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为之,何哉?(3)作定语,“什么”。

何+名词。

例:何人?何物?何时?何地?何事?(4)做主语,“什么”。

例:何谓阁子也?2.副词:(1)程度副词,“多么”。

何+形容词。

例:开国何茫然?(2)疑问副词,“怎么、为什么、何必”。

何+动词,位于句首。

例:何不按兵束甲。

3.固定结构:(1)何如:“怎么样、怎样”,等同于“奈何、若何”。

(2)无何:不久、没多久。

(3)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拿什么、凭借什么”。

(4)何乃:怎能。

(5)何之:等于“之何”,译为“到什么地方”,此处“之”作动词“到”。

乃1.副词:(1)承接关系,“就、于是、才”。

例:度我入军中,公乃入。

(2)转折关系,“却、竟然、反而”。

高中语文文言实词整理

高中语文文言实词整理

高中语文文言实词整理爱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6 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安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2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安全、安定、安稳)《季氏将伐颛臾》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5既来之,则安之(使……安)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7衣食所安(养生的东西)被1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倍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2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3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本1本在冀州之南(本来,原来)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

基础)3此之谓失其本心(本来,原来)4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5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鄙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3鄙人不知忌讳。

(鄙人,复合词,自称的谦辞)4孔子鄙其小器(轻视)5肉食者鄙(庸俗,见识浅,鄙陋)《曹刿论战》兵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病1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3 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筋疲力尽)察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考察,审察)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了解,弄清楚)4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看清楚)朝1朝服衣冠(早晨)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3坐南朝北(对、向)4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5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曾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经)3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乘1乘犊车,从吏卒(驾车,坐车,骑马)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凭借)3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冒着)《登泰山记》4比至陈,车六七百乘,(shè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5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凭借,依仗)诚1帝感其诚(真心真意)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的确)3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果真,如果)除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台阶)2为汉家除残去秽(清除,去掉)3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清除,去掉)4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拜官授职)辞1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口实)《左传》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文词,文学)3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借口)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5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告别,辞别)6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古代的一种文体)7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较)8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辞令,应酬的言辞)9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辞谢,婉言道歉)10近者奉辞伐罪(命令)从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跟随,随从)2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听从,顺从)3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向……学习)4樊哙从良坐(依傍)5从此道至吾军(由,自)6弟走从军阿姨死(参与)7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从事,官名)8合从缔交,相与为一(通“纵”。

(完整版)高中必备120个文言实词详解

(完整版)高中必备120个文言实词详解

高中必备120个文言实词详解+例句+译文今天,老师给同学们整理了高中必备的120个【文言实词】详解+例句+译文,同学们可以利用零散时间慢慢记,轻松学习文言文,加油吧!(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仅总结前40个实词,其余80个实词小简会近期推送)120个实词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曾乘诚除辞从殆当道得度非复负国盖故固顾归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假间见解就举绝堪克类怜弥莫乃内期奇迁请穷去劝却如若善少涉胜识使是适书孰属数率说私素汤涕徒亡王望恶微悉相谢信兴行幸修徐许阳要宜遗贻易阴右再造知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坐一、爱★推导提示:“爱”在古代常有“吝啬,舍不得”的意义,“舍不得”自然就会“喜欢”并加以“爱护”喽。

由“喜欢”可推出“亲爱的,心爱的”(如“爱女”)■成语助记:爱莫能助爱屋及乌节用爱民爱不释手爱毛反裘1.爱,ài(1)名词,恩惠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左传·昭公二十年》)——等到子产死去,孔子听说这件事后,流着眼泪说:“他是古代为我们留下来的恩惠啊。

”(2)动词①给人恩惠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史记·陈涉世家》)——吴广平素给人恩惠,士兵有很多肯为他所用。

②喜爱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韩愈《师说》)——喜爱他的儿子,选择良师教他们。

③怜惜,同情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左传·子鱼论战》)——怜惜那些鬓发斑白的老人,还不如向他们投降。

④吝惜,舍不得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孟子·齐桓晋文之事》)——齐国虽然不算广大富裕,但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⑤通“薆”,隐蔽,躲藏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诗经·邶风·静女》)——躲藏起来不见面,(急得我)抓耳挠腮来回走。

(3)形容词,吝啬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百姓都认为您是吝啬啊。

二、安★推导提示:“安”的本义即“安全、安定”;“安全”了就会感到“舒服、安逸”;后又用于使动义“使安”,由此又可推出“奉养”“安抚、安慰”等义。

高中文言文重点实词梳理

高中文言文重点实词梳理

高中文言文重点实词梳理高中文言文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文言文实词的含义和用法对于理解古代文献和文学作品有很大帮助。

本文将根据历年高考语文试卷中出现的文言文阅读题目,对高中文言文重点实词进行梳理和解释。

1、乃“乃”在文言文中常常作为副词使用,表示前后两个句子之间存在承接或转折关系。

例如:“豫让乃佯败逃逸,欲以尝赵襄子。

”其中的“乃”表示承接关系,可翻译为“于是、就”。

2、盖“盖”在文言文中常用来表示推测、猜测,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大概、也许”。

例如:“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中的“盖”表示推测,可翻译为“大概”。

3、故“故”在文言文中常用来表示原因、缘故,可翻译为“因为、由于”。

例如:“人有恶孔子于卫君者,曰:‘丘擅设祠唐朝,此盛德也,胡不法哉?’君曰:‘礼,丘何敢设礼,吾犹宗也。

’”其中,“故”表示原因,可翻译为“因为”。

4、相“相”在文言文中常用来表示互相、彼此之间的关系。

例如:“木雕巨象口中镶嵌巨大宝石,毛象牙出土时仍相接如新。

”其中的“相”表示彼此之间的关系,可翻译为“相互、彼此”。

5、非“非”在文言文中常用来表示否定、不对。

例如:“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其道异矣。

”其中的“非”表示否定,可翻译为“不、不对”。

6、顾“顾”在文言文中常用来表示反而、却。

例如:“顾自以为身残之后,妻子背之而去。

”其中的“顾”表示反而,可翻译为“却、反而”。

7、焉“焉”在文言文中是一个比较常见的词,可以表示多种意义。

例如:“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

”其中的“焉”表示疑问代词,可翻译为“什么、怎么”。

8、若“若”在文言文中常用来表示比喻、类比。

例如:“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其中的“若”表示比喻,可翻译为“像、如同”。

以上是高中文言文中的一些重点实词梳理。

掌握这些实词的含义和用法对于理解文言文作品有很大帮助。

当然,这些实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具有不同的意义和用法,因此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理解和记忆。

高中文言实词整理归纳

高中文言实词整理归纳

高中文言实词整理归纳一、引言文言实词是指在古代汉语中具有实际意义的词语,与虚词相对。

高中语文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和理解大量的文言实词,以便能够正确理解古代文献、作品以及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本篇文章将对高中阶段常见的文言实词进行整理归纳,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这些实词。

二、常见的文言实词1. 表示动作或状态的动词•行:指行走。

•坐:指坐下。

•立:指站立。

•卧:指躺卧。

•起:指起身。

•止:指停止。

•伏:指俯身。

•食:指吃饭。

2. 表示时间、空间等概念的名词•日:表示天日、日期等概念。

•月:表示月亮、月份等概念。

•星:表示星星、行星等概念。

•天:表示天空、天气等概念。

•地:表示地球、土地等概念。

•水:表示水流、水面等概念。

•山:表示山峰、山脉等概念。

•云:表示云彩、云霞等概念。

3. 表示人物身份、职业的名词•君:表示君主、国王等身份。

•王:表示君主、王室成员等身份。

•臣:表示朝廷官员等身份。

•子:表示子弟、学生等身份。

•士:表示士人、读书人等身份。

•官:表示官员、政府工作人员等职业。

4. 表示事物性质或特征的形容词•美:指美丽、漂亮。

•善:指善良、优秀。

•恶:指邪恶、不好。

•长:指长久、长远。

•小:指小巧、不大。

5. 表示数量或程度的数词和副词•一:表示数量中的一个,也可用于强调程度上的唯一性。

•多:表示数量上的多个,也可用于强调程度上的较多。

三、文言实词在古代文献中的应用文言实词在古代文献中广泛应用,对于正确理解和翻译古代文献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个例子:1. 《论语·学而》•君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这两句话中的实词“学”、“君子”、“逆水行舟”等,都具有明确的实际意义,通过对这些实词的理解,可以更好地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思想。

2. 《红楼梦》•初入荣府,宝钗便以为林黛玉性情多疑,不肯与她交往。

•宝玉见宝钗心意已决,只得苦笑着答应下来。

这两个例子中的实词“荣府”、“林黛玉”、“宝钗”等,都是指代具体人物或地点的名词,在阅读《红楼梦》时需要正确理解这些实词的含义。

高中文言文知识梳理

高中文言文知识梳理
⒊举其一,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新:恐 恐然惟惧其人之有闻也。 ⒋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 ⒌不若是,强者必怒于言,懦者必怒于色矣。 ⒍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
留侯论
一、重要实词 ⒈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 ⒊郑伯肉袒牵羊以逆 ⒌养其全锋而待其弊 二、重要虚词
⒉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 ⒋而非有平生之素 ⒍不称其志气
⒎事有非便文者,公一以自任,不以累其属。 ⒏予故采于越,得公所推行,乐为之识其详, 岂独以慰越人之思,将使吏之有志于民者,不 幸而遇岁之灾,推公之所已试,其科条可不待 顷而具,则公之泽岂小且近乎!
游褒禅山记、后赤壁赋 一、重要实词
⒈始舍于其址 ⒉有碑仆道 ⒊其文漫灭
⒋则或咎其欲出者
⒎而无物以相之 ⒑予亦悄然而悲
⒌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 ⒍细大不捐 ⒎焚膏油以继晷 ⒑张皇幽眇 ⒔上规姚姒 ⒏恒兀兀以穷年 ⒐补苴罅漏
⒒独旁搜而远绍 ⒕长通于方
⒓障百川而东之
⒖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 ⒘遂窜南夷 ⒛纡余为妍 ⒙冗不见治 21、卓荦为杰
⒗跋前踬后 ⒚命与仇谋 22、卒老于行
23、优入圣域
25、岁靡廪粟
24、言虽多而不要其中
越州赵公救灾记 一、重要实词
⒈灾所被者几乡
⒊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
⒉可僦民使治之者
⒋公敛富人所输
⒌有是具也
⒍无得闭粜
⒎使籴者自便如受粟
⒏处疾病之无归者
⒐使在处随收瘗之
⒑或便宜
⒔死者殆半 ⒗盖灾沴之行 ⒚予故采于越
⒒事细巨必躬亲
⒕公所拊循
⒓民不幸罹旱疫
⒖所以经营绥辑 ⒙则有间矣
⒘治世不能使之无
⒛其科条可不待顷而具 22此不著
⒌往往有得 ⒍夫夷以近

高中文言文实词虚词归纳整理

高中文言文实词虚词归纳整理

文言实词1.安:①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②养(衣食所安)2.卑:①低下(非天质之卑)②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备: ①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②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③准备。

(犹得备晨炊)4.被:①影响(被于来世)②同“披”,穿(皆被绮绣)5.鄙:①边境(蜀之鄙有二僧)②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③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6.毕:①尽(毕力平险)②全部(群响毕绝)7.薄:①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②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③厚度小。

(薄如钱唇)8.策:①马鞭。

(执策而临之)②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③记录。

(策勋十二传)⑤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9.长:cháng ①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②与“短”相对。

(北市买长鞭)③长久,健康。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④永远。

(死者长已矣)⑤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⑥zhǎng,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10.称:①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②称赞(先帝称之曰能)11.诚:①诚心(帝感其诚)②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③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12.惩:①苦于(惩山北之塞)②惩罚13.驰:①骑(愿驰千里足)②驱车(追赶)(公将驰之)14.出:①发、起(方其出海门)② 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③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④产生(计将安出)15.辞:①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②语言(未尝稍降辞色)16.次:①编次。

(吴广皆次当行)②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17.箪:①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②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18.当:①承当,承受。

(当之无愧)②应当。

(当奖率三军)③将要。

(今当远离)④对着,向着。

(木兰当户织)⑤值,正在。

(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⑥抵挡。

(“锐不可当”)19.道:①道路。

高中课内文言文实词虚词整理

高中课内文言文实词虚词整理

高中课内文言文实词虚词整理以下是高中文言文中一些常见的实词虚词整理:
实词:
1. 安:安求其能千里也?
2. 薄:薄暮冥冥。

3. 策:策扶老以流憩。

4. 乘:乘肥马,衣轻裘。

5. 胜:日出江花红胜火。

6. 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7. 提:提刀而立。

8. 假: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9. 穷:穷岛屿之萦回。

10. 屈: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虚词:
1. 而: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2. 之:鹏之徙于南冥也。

3. 于:移其民于河东。

4. 以:以吾一日长乎尔。

5. 其:其皆出于此乎?
6. 乃:乃丹书帛日“陈胜王”。

7. 则:则有去国怀乡。

8. 或:或异二者之为。

9. 且:且焉置土石?
10. 虽:虽人有百手。

以上仅是部分整理,实际上高中文言文中还有很多其他的实词虚词需要掌握,建议查阅教辅或总结资料,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必修上下册文言文重点实词梳理

必修上下册文言文重点实词梳理

必修上下册中的文言文实词有很多,以下是一些重点实词的梳理:
1. 上册
(1)“不”:表示否定意义,如“不可”、“不敢”、“不然”等。

(2)“之”:表示代词或介词后面的名词,如“之后”、“之前”、“之间”等。

(3)“乃”:表示因果关系,如“因乃”、“故乃”等。

(4)“而”:表示并列关系,如“而且”、“而已”、“而况”等。

(5)“于”:表示时间、地点、范围等多种含义,如“于是”、“于今”、“于此”等。

(6)“以”:表示手段、原因、条件等,如“以便”、“以免”、“以至”等。

2. 下册
(1)“吾”:表示“我”的意思,如“吾辈”、“吾人”、“吾曹”等。

(2)“夫”:表示转折、强调、说明等,如“夫何故”、“夫人之道”、“夫子之言”等。

(3)“乎”:表示疑问、感叹、呼唤等意义,如“何乎”、“哀乎”、“呼乎”等。

(4)“者”:表示动作或状态的主体,如“所以者”、“一者”、“是者”等。

(5)“然”:表示肯定、同意、认可等,如“如此而已然”、“然则”、“必然”等。

(6)“所”:表示动作或状态的对象,如“所以”、“所在”、“所见”等。

以上是一些重点实词的梳理,这些实词在文言文中用得非常频繁,掌握了这些实词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多种含义。

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课内文言文重点实词汇总

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课内文言文重点实词汇总
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1.居则曰:‘不吾知也。 (平时) 2.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shèng)之国”(轻率的样子,一车四马为"一乘") 3.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 (夹, 军队) 4. 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等到,正道) 5.求,尔何如?(你,怎么样) 6.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方圆,或) 7.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等待) 8.端章甫,愿为小相焉。(赞礼人) 9.鼓瑟希,铿(kēng)尔,舍瑟而作(弹奏,同“稀”, 放) 10.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妨碍) 11.莫(mù)春者,春服既成 (同“暮”,已经) 12.夫子喟(kuì)然叹曰:"吾与点也。"(长叹的样子,赞成) 13.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因此,笑) 14.安见方六七十(怎么)
25.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如果) 26.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处罚,陷害) 27.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丰年,荒年) 28.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规定,养活) 29.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则盍反其本矣(足够;哪里,有空闲;何不;返 30.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种植;穿) 3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学校;孝顺父母;尊重兄长;道理)
《齐桓晋文之事》 1.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弟子,讲述,因此) 2.无以(以,同“已”,停止),则王乎?”(兴王道) 3.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怎么样) 4.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像,安抚) 5.何由知吾可也?(从) 6.王见之,曰:“牛何之?”(到) 7.若无罪而就死地。(这样,走向) 8.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既然这样,那么;同“欤”,吗;交换;知道;兼词,之乎,这件事吗) 9.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这;认为;吝啬;诚然) 10.以小易大,彼恶知之。(他们,怎么) 11.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触动,的原因) 12.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眼力) 13.百姓之不见保(被) 14.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表现,用什么) 1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敬,爱护) 16.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作榜样,治理) 17.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用秤称,用尺量,思 量) 18.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还是,结怨) 19.否,吾何快于是(在这件事上) 20.莅中国而抚四夷也(统治,少数民族) 21.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这样,像) 22.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大概,恐怕;) 23.天下之欲疾其君者(憎恨) 24.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帮助)

高一语文文言文实词总结全文

高一语文文言文实词总结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高一语文文言文实词总结在高一语文学习中文言文是不可缺少的,而文言文要注意的就是实词虚词等,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一语文文言文实词,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语文文言文实词(一)安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安全)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7.衣食所安(养生)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爱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6.古之遗爱也(恩惠)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通“薆”。

隐蔽,躲藏)倍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一倍,加倍)3.焉用亡邻以陪郑(通“倍”,增加)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孙子兵法?谋攻篇》中说:“凡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即用兵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兵力十倍于敌时就包围它,五倍于敌时就进攻它,两倍于敌时就分化它,以造成绝对优势,然后将其各个击灭。

和敌人势均力敌时有战胜敌人的能力,数量少于敌人时有骚挠(“逃”为“挑”之借字,训为“挠”)敌人的能力,力量弱于敌人时有避开敌人的能力。

)被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助词)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高一语文文言文实词(二)本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

基础)3.本在冀州之南(本来,原来)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7.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8.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9.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鄙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名词)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形容)3.鄙人不知忌讳。

高中文言文120个实词归纳总结

高中文言文120个实词归纳总结

1. 安:安定、安逸、安心、安宁2. 颁:颁发、颁布、颁赏3. 备:完备、详备、准备4. 本:根本、基础、本来5. 鄙:边远之地、鄙陋、庸俗6. 毕:完毕、完成、已经7. 病:疾病、生病、弊病8. 察:观察、察看、考察9. 朝:朝见、朝拜、朝庭10. 曾:曾几何时、未曾、曾祖11. 乘:乘车、乘马、乘船12. 从:跟随、随从、从来13. 殆:危险、危殆、殆尽14. 打:击打、敲打、打击15. 道:道路、道义、道德16. 得:获得、取得、心得17. 多:多少、多寡、丰收18. 非:非难、非议、非礼19. 给:给予、供给、给养20. 高:高远、高尚、高明21. 更:更改、更换、半夜三更22. 故:故人、故地、缘故23. 顾:顾念、顾虑、顾盼24. 观:观察、观赏、观看25. 果:果然(副词)、果真(副词)、果实(名词)26. 几:几乎、几案、几乎27. 俱:俱全、一起、俱备28. 假:假借、假托、放假29. 间:时间、空间、间隔30. 见:见面、看见、接见31. 解:解释、解说、缓解32. 就:接近、成就、就学33. 举:举荐、选举、举一反三34. 据:依据、根据、占据35. 居:居住地、隐居地、居然36. 具:具备条件。

工具。

详细。

情况。

37. 决:决定。

解决。

判断。

38. 绝:断绝。

阻绝。

过绝。

极点。

39. 仅:仅有。

将近。

仅仅。

40. 径:小路。

斜路。

比喻小道。

比喻捷径。

比喻邪道。

比喻直接的方法。

比喻简捷。

直接。

独辟蹊径。

比喻为人耿直,不随世俗。

(又)同“竟”表示另作别论。

41. 竟:完毕。

终了。

到底。

全。

整。

从头到尾。

居然。

竞然。

究竟。

平心静气,神情爽快。

竟然。

(与“卒”同)同“竞”,互相竞争,比较本领。

同“卿”,意气相投,相知甚深。

(又)同“镜”。

照,映照,审查,查考。

42. 具:详细,详尽,周详,完备,丰盛,具体,准备,设备,安排,待命(听候命令)。

另见jù)。

其中jù作为工具义有动词,如俱备(准备妥当);名词,如家俱(家具);形容词,如俱全(完备)。

高中文言文常见实词分类归纳整理

高中文言文常见实词分类归纳整理

高中文言文常见实词分类归纳整理戴果丰1.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表、为、就2.表官职变化的:1)表任命的:授、拜、除、封2)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3)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4)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5)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6)表恢复的:复、还7)表辞去的:辞、致政、告退、退、归故里3.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4.表主管的:知、典、主5.表社会状态的:治、乱、兴、盛、衰6.表少数民族的:蛮、夷、戎、狄7.表人物地位:贵、贱、卑、官绅、豪8.表人物个性的:梗、鲠、耿、耿介、刚耿、骨鲠、梗直、正直、刚毅、(仁)厚、(仁)矜、恺悌、宽厚、静悫、慎微、雅正、雅度剀切、周密、谨厚、谨肃、恭恪、聪、慧、敏、木讷、奸、佞、诈、谲、狡猾、狡(佼)黠、危坐(俨然)、阿谀、献媚、谄、谗9.表人物品行的:行、行检、行业、德、操、节、清(廉)、淫(靡)、贪(浊)10.跟科举考试有关的:贡举、第、登第、中第、状元、解元、乡试11.表受到诬陷的:中、谮、诬12.表敬重的:敬、重、尊、恭13.表赞扬的:多、嘉、称、誉、与、许、叹14.表内心嫉恨的:恶、厌、憎、贬、衔、怨、患、疾、恨、怒、诅15.表责备的:过、责、咎、诛、让、谴、尤、折16.表宽容的:容、贷、恕、宽17.表喜乐的:乐、欣(然)、悦(说)、欢、蹈舞18.表哀怒的:怒、愤、恼、忿恚、涕泣、切厉、骂、责、罹、戾、诟、谩19.表刑罚的:辟、大辟、髡、笞、磔、刖、族、仗、流、赭衣、械、20.表监狱的:囹圄、狱21.表学校有关的:庠、序、太学、博士、太傅22.表布匹的:布、麻、匹、丝、绢、锦、练、绫、绡、缣、绸、罗、缎、绮、纱、绦、缟、缣、缯、蚕、桑、23.表桌床的:案、几、床、塌24.表走的:步、趋、走、遁、亡、逃、徙、匿25.表违背的:牾、忤、逆、倍(背)26.表说话的:曰、云、谓、诏、诰、告、敕、白、陈、对、语、谕、喻、渝、晓、辩、问、谢、折、诘、诉、咨(谘)27.表劝说的:说、劝、规、讽、讥、谤、谏、28.跟马有关的:马、驹、厩、策、羁、縻、辔、逸、驭、御、驾、辕、辙29.表害怕的:畏、惧、惮、骇、患、遽30.表揭发的:劾、讦、揭31.跟皇帝有关的:上、帝、祚、践祚、登基、用事、朕、孤、寡人、御、诏、召、诰、(驾)幸、膳、对策、轮对、奏、表、疏、32.表朝见的:朝、觐33.表死亡的:(驾)崩、山陵崩、薨、卒、不禄、死、没(殁)、终、圆寂34.跟京城有关的:禁、阙、畿、京、京畿、35.表到往某地的:如、过、诣、幸、往、经36.表离开某地的:去、迁、徙37.表拜访的:造、过、访、谒(见)、顾38.表告别的:辞、别、谢39.表暗中的:阴、间、密40.表穿戴的:纨绔、布衣、结、履、印、绶、冠、冕、巾、弁、弱冠、笄礼、免冠、带41.表房舍的:宇、舍、馆、宅、第、邸、庑、屋42.跟水利有关的:堤、决、溃、溢、涨、灌溉、涝、旱、堰、芜秽43.跟粮食有关的:粟、黍、禾、谷、稻、菽、稼穑、耕耘、稔、熟、刈、籴、粜、廪、禀、府、荒、欠收、44.表粮食丰收的:丰、饶、赡、足、给、佚、45.表食物的:糗、馔、肴、膳、羞(馐)、蔬、果、脂膏46.表饱饥的:饱、饥、饿、馁、馑47.表容器的:石、斛、觞、樽48.常见的古今异义的:先(祖先、已经死去的,多指上代或长辈)课(督促劝说去做某件事)秩(官吏的俸禄、十年为一秩)逸(马脱了缰绳、放纵)如(到、往)禁(皇帝居住的地方)对(回答或对话)檄(古代用来征召、声讨的文书)中(中伤、诬蔑别人使受损害)诬(捏造事实诬陷别人、欺骗言语不真实)掾(古代属官的统称)工(工匠、精巧、擅长、官吏)孤(幼年失去父亲)僭(超越本分、过分、虚假不真实)阪(山坡)容(宽容、或许、许可)贷(借出、借入宽容、宽免)狱(官司、案件、监牢)白(告诉)与(赞扬)多(赞扬)遽(急速、就、恐惧)勤(辛劳)尤(罪过过错、指责归罪、优异突出、特别尤其)树(种植)给(食用丰足)劫(强夺、掠取、威逼、威胁)按(追究、考察、调查)典(主持)赡(富足充足、供给供养)令(美好、县令)差(病好了)执(捉拿)延(延请)省(减免)雅(平时)谢(道歉、推辞、告诉)第(次第、官僚和贵族的住宅、科举考试的等级)折(驳斥、指责使对方屈服)察(考察、考察后给予推荐)赧(因羞愧而脸红)竟(结束、完)坐(因……而犯罪、因为)甫(才)寻(不久)用(财用、因为)祚(大堂前东面的台阶、帝位)弑(子杀父、臣杀君)造(造访)过(拜访、经过、过失、责备)49.常见的官名、官司府名: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

高中文言文实词大全

高中文言文实词大全

高中文言文实词大全在高中阶段学习文言文中,掌握一些常用的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对于理解古文大意至关重要。

1.之- 助词,常用于取消句子独立性或作代词,译为“的”、“它”、“到”2.于- 介词,表示时间、处所、对象等,译为“在”、“对”、“向”3.以- 介词,表凭借、工具、原因等,译为“用”、“因”、“按照”4.为- 动词,可表示成为、做、认为,介词时表被动或目的5.其- 代词,第三人称,指人或事物;也可作语气副词,表推测、反问等6.而- 连词,表并列、转折、承接、因果等关系7.或- 副词,表示选择,译为“或者”、“有的”8.所- 结构助词,构成“所+动词”结构,译为“……的事物”、“……的地方”9.乃- 连词,表承接,译为“于是”;副词,表确认,译为“就是”、“竟然”10.因- 介词,表示凭借、顺着、沿袭等,译为“依靠”、“趁着”、“依据”11.且- 连词,表递进、让步,译为“而且”、“况且”、“尚且”12.若- 连词,表假设,译为“如果”;代词,译为“你”、“此”;形容词,译为“像”13.何- 疑问代词,译为“什么”、“多少”;副词,译为“多么”、“怎么”14.与- 动词,给予、参与;连词,和、同15.相- 互相、彼此;名词,丞相;动词,辅助、看16.则- 连词,表承接、转折、假设等,译为“就”、“却”、“那么”17.乃- 动词,表示是、成为;连词,于是、才18.然- 副词,表肯定,译为“这样”、“如此”;形容词,译为“对的”、“正确的”19.以故- 因此、所以20.诚- 副词,确实、实在;形容词,真诚、诚实21.犹- 副词,尚且、还;如同、犹如22.虽- 连词,即使、虽然23.故- 名词,缘故、原因;副词,因此、所以24.皆- 都、全25.既- 已经、既然26.未- 没有、不曾27.及- 达到、等到、比得上28.焉- 语气词,表疑问、感叹或肯定;兼词,在那里、于之29.或者- 有的人、有的时候30.所以- 表示……的原因、用来……的办法31.自- 从、由;自己32.徒- 只是、仅仅;一类人、门徒33.顾- 回头看、照顾;转折连词,反而、但是34.胜- 胜过、超过;尽、完;美景、优美的35.盖- 大概、原来;覆盖、遮盖36.诸- 各、众;兼词,之于37.若夫- 至于、说起(用于句首引出话题)38.是故- 因此、所以39.以为- 认为、把……当作40.举- 全部、皆;举起、兴起;推举、选拔41.莫- 无、没有(代词);不(否定副词)42.但- 只、仅仅43.信- 确实、真实;信任、相信44.既而- 不久之后、随后45.彼此- 彼此之间,你我双方46.焉得- 副词性短语,怎能、哪里能够47.若- 连词,如果、假如;代词,此、这样48.无乃- 副词,恐怕、大概49.益- 动词,增加、更加;名词,利益、好处50.惟- 只有、仅仅;动词,思考、思虑51.何以- 用什么(方式);为什么52.既而- 不久之后、随后53.之- 助词,可指代人、物或事,也可用于取消句子独立性或构成倒装句式54.孰- 谁、哪一个55.犹且- 还、尚且56.固- 副词,本来、固然;形容词,稳固的57.虽然- 表示承认某一事实,但后文引出相反的情况58.既- 完成时态标志,已经……59.未尝- 未曾、从不60.非独- 不仅、不但61.由是- 因此、由此62.所以然- 表示事物之所以如此的原因63.适- 正好、恰好;动词,去、往64.尤- 特别、尤其;动词,责备、怪罪65.乃尔- 连词,相当于“就那样”、“竟然那样”66.于是- 在这个时候;因此、由此67.已而- 时间副词,不久、过后68.亟- 急切地、屡次地69.得无- 难道不是、莫非70.顾名思义- 看名称就可以推想其含义71.无如- 没有办法、无法相比72.谤- 动词,诽谤、非议73.鄙吝- 名词,鄙俗、吝啬;形容词,浅陋、小气74.赍- 动词,赠送、给予(财物)75.蹙- 动词,紧迫、逼迫;形容词,紧张、局促76.矜- 动词,自夸、自负;形容词,怜悯、同情77.窥- 动词,偷看、窥探78.寝- 动词,停止、平息;名词,床榻,引申为休息、去世79.悚- 动词,恐惧、惊惧80.殆尽- 几乎用尽、快要完了81.逡巡- 形容词,迟疑不决的样子,动词,徘徊犹豫82.缌麻- 古代丧服的一种,也指五服中最轻的一等亲属关系83.腆- 形容词,厚颜、满不在乎;动词,腆着脸84.佗傺- 形容词,失意的样子,困顿不得志85.罔罟- 网罗,比喻法网或圈套86.御- 动词,驾驭、控制;名词,抵御、抵挡;用于车马时指驾驶87.贻- 动词,遗留、送给88.萧瑟- 形容词,形容秋风吹动树木的声音,常用来描绘冷落凄凉的景象89.遗佚- 动词,遗漏、遗弃;名词,指被遗忘的人才90.踊跃- 形容词,跳跃的样子,常形容情绪高昂或人群活跃91.阈- 名词,门槛,借指门户、出入口92.揄- 动词,举起、撩起;形容词,轻佻、随便93.渊薮- 泛指事物聚集的地方,多指人才或某种事物荟萃之处94.越俎代庖- 比喻超越自己的职务范围去处理别人的事情95.斫轮老手- 比喻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老手96.翘楚- 原指高出的荆条,引申为杰出的人才或事物中的优秀者97.钦恤- 动词,敬重并体恤98.趋- 动词,快步走,常用来表示恭敬地小跑前行99.倾盖如故- 形容初次相识却像老朋友一样投缘100.戕贼- 动词,残害、破坏;名词,指危害国家和人民的人或事101.瞻顾- 向前看与向后看,引申为考虑周全、瞻前顾后。

高中文言文120个实词归纳总结

高中文言文120个实词归纳总结

高中文言文120个实词归纳总结在高中阶段的文言文学习中,学生需要熟悉掌握一定数量的实词,这些实词的掌握对于理解文言文的意思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份高中文言文常见的120个实词的归纳总结,希望对学生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名词(40个)1.人:君、臣、民、僧、僚、师、官、友、躯、肉、善、恶、过、福、祸、生、死、荣、辱、军、众、民、仁、义、礼、智、信、勇、忍、耐、道、善、恶、真、实、假、虚、文、武、贤、愚2.物:天、地、府、楼、阁、室、面、色、水、河、海、山、岳、泉、谷、原、陵、岭、林、洲、岛、草、木、花、叶、草、果、食、物、衣、食、宝、玉、金、石、珠、帛、刃、弓、箭3.时间单位:日、月、年、时、刻、春、夏、秋、冬、晨、暮、旦、昼、夜、晦、旬、朝、夕、岁、时、分、秒、辰、寅、巳、申、晚、失、除、升、元、闰、残、羲、肆、胡、都、太、平、廿二、动词(40个)1.行为动词:言、行、往、来、坐、立、卧、起、止、去、住、跃、奔、走、立、落、久、徙、守、护、送、赴、逃、避、步、行、走、行、骑、乘、驾、航、瞻、望、观、听、问、学、寻2.状态动词:是、有、无、有、重、轻、深、浅、丑、美、好、恶、大、小、新、旧、远、近、凉、热、坚、固、柔、软、长、短、高、低、冷、温、湿、干、明、暗、稳、定三、形容词(20个)1.状态形容词:美、好、恶、大、小、高、低、冷、温、湿、干、明、暗、稳、动、贤、愚、老、少、远、近2.贬义形容词:丑、恶、腐、败、差、穷、瘦、短、浅、鄙、懒、蠢、愚、固、碎、蹇、惨、冷、贱、糟四、副词(10个)1.时间副词:时、旦、曰、夜、昼、晦、旬、春、夏、秋、冬、晨、暮、晚、廿2.频率副词:常、频、复、皆、总、多、尤、匪、庶、难五、连词(5个)夫、且、若、亦、因六、代词(5个)尔、我、吾、予、彼七、数词(查数字表示)(5个)一、二、三、四、五以上所列的120个实词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旨在帮助学生们对文言文的实词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掌握。

文言文实词整理笔记

文言文实词整理笔记

文言文实词整理笔记
一、通假字类实词。

1. “说”通“悦”
- 释义:“说”在这里表示“愉快、高兴”的意思。

2. “女”通“汝”
- 释义:“女(汝)”是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

3. “反”通“返”
- 释义:“反(返)”表示返回的意思。

二、一词多义类实词。

1. “绝”
- 断绝。

- 极点。

- 停止,消失。

- 隔绝。

2. “兵”
- 兵器。

- 军队。

- 军事,战争。

三、古今异义类实词。

1. “交通”
- 古义:交错相通。

- 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2. “妻子”
- 古义:妻子和儿女。

- 今义:男子的配偶。

3. “无论”
-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 今义: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会改变。

四、词类活用类实词。

1. 名词作动词。

- “策”
- 释义:“策”本是名词,马鞭,在这里活用为动词,用马鞭驱赶。

- “腰”
- 释义:“腰”本是名词,腰部,在这里活用为动词,腰佩。

2. 名词作状语。

- “犬”
- 释义:“犬”本是名词,狗,在这里作状语,像狗一样。

- “日”
- 释义:“日”本是名词,天,在这里作状语,每天。

3. 形容词作名词。

- “贤”
- 释义:“贤”本是形容词,贤德,在这里活用为名词,贤德的人。

- “善”
- 释义:“善”本是形容词,擅长,在这里活用为名词,擅长的技能(口技)。

高中语文新教材文言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整理

高中语文新教材文言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整理

高中语文新教材文言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整理暗愚者暗于成事(昏昧,愚昧)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隐秘)——白居易《琵琶行》案必穷极案治(查办)每移案(长方形的桌子)——《项脊轩志》被被刑之徒(遭受)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

(覆盖)——《促织》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披散)——《屈原列传》妆成每被秋娘妒。

(表被动)——《琵琶行》报使者报王(答复,回复)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回报)——《过秦论》而报养刘之日短也(报答)——《陈情表》欲略上报(报答)——《答司马谏议书》比比肩而立(并列)比去,以手阖门。

(等到)——《项脊轩志》比及三年,可使有勇。

(等到)——《侍坐》宰严限追比。

(官府限期办好公事)——《促织》毕香学毕归乡里(完成)六王毕(结束)——《阿房宫赋》群咸毕至(全部)——《兰亭集序》称其称甚美(称呼)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记述)——《屈原列传》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称赞)——《报任安书》除除民疾(去除)除臣洗马(授予官职)——《陈情表》折辇下除(台阶)——《苏武传》当怀宾身当战伐(面对)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假如)—— 《六国论》一夫当关(把守)——《蜀道难》道则指道以明之(引导)就有道而正焉。

(道德,德行)——《论语十二章》行军用兵之道。

(方法)——《过秦论》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志向,理想)——《报任安书》笃必其志之尚未笃也(坚定)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病重)——《陈情表》夺不夺其时(耽误)舅夺母志(强行改变)——《陈情表》夺项王天下者。

必沛公也(夺取)——《鸿门宴》而母涕泣而起(表修饰)字而幼孩(通“尔”,你们的)——《种树郭橐传》而母立于兹(通“尔”,你的)——《项脊轩志》泉涓涓而始流(表修饰)——《归去来兮辞》门虽设而常关(表转折)——《归去来兮辞》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表递进)——《劝学》恶虽王汉中之恶(坏,不好)恶衣恶食(粗劣)货恶其弃于地也。

(憎恶)——《礼运》恶得不禁恶而劝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材文言文实词复习必修一1.写出下列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其义《烛之武退秦师》(1)无能为也已.通: ,(2)共.其乏困通:,(3)秦伯说.通:,(4)失其所与,不知.通:,《荆轲刺秦王》(5)秦王必说.见臣通:,(6)往而不反.者通:,(7)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通:,(8)卒.起不意通:,(9)秦王方还.柱走通:,《鸿门宴》(10)皆为龙虎,成五采.通:,(11)距.关,毋内.诸侯通:,通:,(12)张良出,要.项伯通:,(1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1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通:,(15)令将军与臣有郤.通:,(16)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通:,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烛之武退秦师》(1)且贰于楚.也:(2)臣之壮也,犹.不如人(3)晋既.知亡矣(4)朝济.而夕设版焉:(5)何厌.之有:(6)唯君图.之(7)微.夫人之力不及此(8)因.人之力而敝之(9)吾其.还也《荆轲刺秦王》(1)进兵北略.地(2)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3)诚.能得樊将军首(4)顾.计不知所出耳(5)燕国见陵....而进曰..之耻(6)偏袒扼腕(7)今太子迟之,请辞决..(8)既祖.,取道(9)终已不顾.(10)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11)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12)比.诸侯之列(13)荆轲奉.樊於期头函.(14)愿大王少假借..之(15)发.图,图穷而匕首见(16)卒.起不意,尽失其度.(17)乃引.其匕首提.秦王(18)被八创...(19)事所以..之..不成者(20)函封《鸿门宴》(1)素善..留侯张良(2)亡.去不义(3)固.不如也(4)吾得兄.事之(5)张良出,要.项伯(6)籍.吏民,封府库(7)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8)不如因.而善遇.之(9)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10)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11)若属皆且为所虏.......(12)因.击沛公于坐(13)常以身翼蔽.......沛公(14)披帷西向立(15)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16)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17)沛公其如.厕(18)大王来何操..(19)沛公则置.车骑(20)道.芷阳间.行(21)度.我至军中,公乃入(22)闻大王有意督过..之必修二1.写出下列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其义《兰亭集序》(1)悟.言一室之内通,《赤壁赋》(2)举酒属.客通,(3)冯.虚御风通,《游褒禅山记》(4)长乐王回深父.通,《孔雀东南飞》(5)终老不复取.通,(6)箱帘.六七十通,(7)府吏见丁宁..通,(8)恐此事非奇.通,(9)摧藏.马悲哀通,(10)蒲苇纫.如丝通,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兰亭集序》(1)列坐其次.:(2)足以极视听之娱.:(3)信.可乐也:(4)向.之所欣:(5)修.禊事也(6)或因.寄所托(7)及其所之..既倦(8)情随事迁.(9)终期.于尽(10)不能喻.之于怀(1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12)列.叙时人(13)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赤壁赋》(1)水波不兴.(2)举酒属.客(3)少焉..(4)纵.一苇之所如.(5)冯虚御风....(6)遗.世独立(7)扣.舷而歌之(8)如怨如慕.(9)苏子愀.然(10)正襟危.坐(11)山川相繆.(12)举.酒属客(13)方.其破荆州(14)固.一世之雄也(15)举匏樽..以相属(16)挟.飞仙以遨游(17)知不可乎骤.得(18)托遗响..于悲风(19)盈虚..者如彼(20)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21)曾.不能以一瞬(22)吾与子之所共适.(23)洗盏更.酌(24)杯盘狼藉..(25)相与枕藉..(26)东方之既.白《游褒禅山记》(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2)华山之阳.(3)有碑仆.道(4)盖.音谬.也(5)有穴窈然..(6)火且.尽(7)方.是时(8)则或咎..其欲出者(9)往往有得.(10)夷以.近(11)至于..幽暗昏惑(12)无物以相.之(13)力足以至焉.(14)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15)何可胜道....《孔雀东南飞》(1).徒.留无所施.(2).便可白.公姥(3).堂上启.阿母(4).何意致...不厚(5).伶俜萦.苦辛(6).供养卒.大恩(7).于今无会因.(8).君既若见录..(9).逆.以煎我怀(10).不图.子自归(11).府吏见丁宁..还家门...(12)..始适(13).寻.遣丞请还(14).否泰..如天地(15).谢.家事夫婿(16).处分适.兄意(17).虽与府吏要.(18.)渠.会永无缘.(19.)赍.钱三百万(20).莫令事不举.(21).人事不可量.(22.)寒风摧.树木(23).故.作不良计(24).慎.勿为妇死(25).渐见.愁煎迫(26).寂寂人定..初(27).多谢.后世人《氓》(1)抱布贸.丝(2)匪.我愆.期(3)将.子无怒(4)乘.彼垝垣..(5)体无咎.言(6)以我贿.迁(7)无与士耽.(8)女也不爽..(9)士也罔极..(10)靡.室劳矣(11)夙兴.夜寐(12)躬自悼.矣(13)及尔偕.老(14)薇亦作.止(15)靡使归聘.(16)忧心孔疚..(17)猃狁孔棘..以羁鞿兮..(18)余虽好修姱(19)謇朝谇.而夕替(20)谣诼..谓余以善淫(21)何方圆之不能周.兮(22)进不入以离尤..兮(23)唯昭质..其犹未亏兮(24)芳菲菲其弥.章(25)余独好修.以为常(26)何时可掇.(27)枉用相存.(28)契阔..谈讌(29)绕树三匝.必修三1.写出下列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其义《寡人之于国也》(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通:,(2)涂.有饿莩通:,(3)輮.以为轮(4)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通:,:,《劝学》(7)知.明而行无过矣通:,(8)君子生.非异也通:,《过秦论》(9)合从.缔交通:,(10)倔.起阡陌之中通:,(11)赢粮而景.从通:,《师说》(12)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通:, (13)或师焉,或不.焉通:,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寡人之于国也》(1)河内凶.:(2)不违.农时:(3)数罟..:..不入洿池:(4)涂有饿莩(5)非我也,岁.也:(6)谨庠序..之教:(7)申.之以孝悌之义:(8)邻国之民不加.少(9)弃甲曳.兵而走(10)直.不百步耳(11)谷不可胜.食也(1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1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14)涂有饿莩而不知发.(15)斯.天下之民至焉《劝学》(1)学不可以已.(2)木直中.绳(3)不复挺.者(4)金就砺..则利(5)吾尝跂.而望矣(6)而闻者彰.(7)假.舆马者(8)而致.千里(9)而绝.江河(10)风雨兴焉..《劝学》(11)不积跬步..至千里..(12)无以(13)锲.而不舍(14)金石可镂.(15)六跪.而二螯(16)日参省..乎己《过秦论》(1)务.耕织(2)蒙.故业,因.遗策(3)西举.巴蜀(4)不爱.珍器重宝(5)以致.天下之士(6)相与.为一(7)叩.关而攻秦(8)制.其兵(9)追亡.逐北.(10)因.利乘便(11)奋.六世之余烈(12)振长策...而御宇内(13)却.匈奴七百余里(14)以愚黔首..(15)隳.名城(16)因.河为池(17)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18)揭.竿为旗(19)赢.粮而影从(20)非銛.于钩戟长铩(21)非抗.于九国之师也(22)非及向时..之士也(23)度长絜.大(24)致.万乘之势(25)序.八州而朝同列《师说》(1)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3)夫庸知..之不传也久矣..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4)师道(5)今之众人..(6)是故圣益.圣(7)其.皆出于此乎(8)则耻师..焉(9)惑.矣(10)小学而大遗.(11)年相若....也(12)君子不齿(13)今其智乃.反不能及(14)圣人无常.师(15)弟子不必..有先后..不如师(16)闻道(17)术业有专攻.(18)六艺经传皆通.习之(19)不拘.于时(20)作师说以贻.之必修四1. 指出下列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其义《廉颇蔺相如列传》(1)臣愿奉.璧往使通:, (2)召有司案.图通:, (3)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通:, (4)拜送书于庭.通:, (5)可予不.通:,《苏武传》(6)信义安所见.乎通:, (7)不顾恩义,畔.主背亲通:,(8)与旃.毛并咽之通:, (9)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通:,(10)空自苦亡.人之地通:,(11)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通:, 通:, 通:, (12)前以.降及物故通:,《张衡传》(13)员.径八尺通:, (14)形似酒尊.通:, (15)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通:,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廉颇蔺相如列传》(1)窃.计欲亡走.燕:(2)使人遗.赵王书:(3)曲.在于赵:(4)均.之二策:(5)拜.为上卿(6)相如奉璧奏.秦王:(7)礼节甚倨.:(8)不如因而厚遇.之:(9)左右..欲刃相如:(10)秦王不怿.:(11)位在廉颇之右.:(12)徒见欺...(13)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14)秦王恐其破壁,乃辞谢..(15)召有司案.图(16)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17)臣诚.恐见其于王而负赵(18)间.至赵矣(19)左右或与引.相如去(20)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21)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22)独.畏廉将军哉(23)顾.吾念之(24)徒.以吾两人在也(25)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26)璧有瑕,请指示..王(27)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苏武传》(1)稍.迁至拸中厩监(2)因.厚赂单于(3)置币遗...单于(4)私候.胜曰(5)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6)武益愈..(7)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8)复举剑拟.之,武不动(9)若.知我不降明(10)明年,陵降,不敢求.之(11)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12)汉亦留之以相当..《张衡传》(1)衡少善属文..(2)遂通五经,贯.六艺(3)连辟.公府不就(4)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5)安帝雅.闻衡善术数(6)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7)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左右..(8)帝引在帷幄,讽议(9)衡乃诡对....而出(10)共为不轨(12)阴知....奸党名姓(13)一时收禽(14)称为政理..三年..(15)视事(16)上书乞骸骨.....(17)不遵典宪(18)公车特征..拜郎中必修五1.写出下列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其义《归去来兮辞并序》(1)乃瞻衡.宇通:,(2)曷.不委心任去留通:,《滕王阁序》(3)所赖君子见机.通:,(4)俨.骖騑于上路通:,(5)云销.雨霁,彩彻区明通:,《逍遥游》(6)北冥.有鱼通:,(7)小知.不及大知通:,(8)小大之辩.通:,(9)御六气之辩.通:,(10)而.征一国者通:,《陈情表》(11)夙遭闵.凶通:,(12)零丁..孤苦通:,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归去来兮辞并序》(1)生生所资.,未见其术.(2)会.有四方之事(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4)三径就.荒(5)知来者之可追.(6)聊乘化..以归尽(7)悟已往之不谏.(8)审.容膝之易安(9)时矫.首而遐观《滕王阁序》(1)控蛮荆而引.瓯越(2)龙光射牛斗之墟.(3)宇文新州之懿.范(4)胜友..如云(5)家君..作宰(6)序属..三秋(7)穷.岛屿之萦回(8)披.绣闼,俯雕甍(9)闾阎扑.地(10)舸舰弥.津(11)纤歌凝而白云遏.(12)气凌.彭泽之樽(13)天高地迥.(14)地势极.而南溟深(15)命途多舛....(16)所赖君子见机(17)宁.移白首之心(18)北海虽赊.(19)他日趋庭..《逍遥游》(1)其翼若垂.天之云(2)志.怪者也(3)其.正色耶?其.远而无所至极耶?(4)而后乃今..培风(5)而后乃今将图.南(6)抢.榆枋而止(7)而控.于地而已矣(8)适莽苍...者(9)腹犹果然..(10)之.二虫又何知(11)众人匹.之(12)绝.云气(13)且适..南冥也(14)知效.一官(15)而征.一国者(16)举世誉之而不加劝.(17)彼于致.福者(18)犹有所待.者也《陈情表》(1)臣以险衅......(2)夙遭闵凶(3)门衰祚.薄(4)晚有儿息.(5)形影相吊.(6)夙婴.疾病(7)逮.奉圣朝(8)寻.蒙国恩(9)责臣逋.慢(10)刘病日笃.(11)苟.顺私情(12)本图.宦达(13)不矜.名节(14)过蒙拔擢..(15)宠命优渥..(16)日薄.西山(17)是以区区..不能废远(18)皇天后土实所共鉴.(19)听.臣微志(20)庶.刘侥幸(21)至于成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