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_名词解释汇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领海:以连接大陆岸上和沿海外缘岛屿上各基点之间的直线作为基线,由此基线起算,
12海里以内 的水域。
地貌格局:中国地貌格局是指山地、高原、盆地、平原等地貌单元,在平面上的排列组
青藏高原:位于南侧喜马拉雅山与北面的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之间,以及岷山、
内蒙古高原:偏处北部内陆,气候干燥少雨,地表坦荡开阔,地形起伏和缓,是我国高
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与秦岭之间,由第四纪黄土沉积而成,受流水侵蚀,大部分地区
云贵高原:石灰岩分布广泛,气候温暖,,坝子众多,喀斯特地貌广布。
柴达木盆地:四大盆地中海拔最高,四周围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环抱,资源丰富,
塔里木盆地:我国最大的盆地,气候极端干旱,植被稀疏,分布着我国最大的塔克拉玛
准噶尔盆地:位于天山和阿尔泰山之间,是我国第二大盆地,盆地中分布着我国第二大
四川盆地:青藏高原以东,巫山以西,南北介于大娄山与大巴山之间,盆地形态完整,
。气候温暖湿润,水系稠密,
东北平原:位于燕山以北,大小兴安岭与长白山之间,是我国最大的平原,以黑土面积
华北平原:南北分别是大别山与燕山,西起太行山和伏牛山,东抵山东丘陵与黄、渤海,
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巫山以东的长江中下游沿岸,主要包括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
东南丘陵:位于雪峰山以东,长江以南广大地区。长江以南,南岭以北为江南丘陵;南
两广丘陵;武夷山以东,浙闽两省境内为浙闽丘陵。
线性构造带:地质构造所形成的断裂、线性褶皱、岩体的线性排列和火山链等。
季风:大范围地区盛行风随季节有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季风。
高原季风:从高原热力作用所引起的季风性风系来看,青藏高原地区冬季盛行辐散气流,
。
山谷季风:由于山谷及其附近空气之间的热力差异而引起白天风从山谷吹向山顶,夜晚
干燥度:是年潜在蒸发量与年降水量的比值,用来表示某个地区的干湿状况的综合特征。
积温:指某一时段内逐日平均温度累加之和。
华西秋雨:我国西部地区秋季多雨的特殊天气现象。
凌汛:俗称冰排,是冰凌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水文现象。
寒潮:来自高纬地区的寒冷空气大规模的向南侵蚀我国,造成大范围的急剧降温和偏北
梅雨:是初夏季节在江淮地区经常出现的一种大范围的降水气候特征。大致6月入梅
7月上旬出梅。
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极为强大深厚的气旋性旋涡。台风生成集中于夏秋季
月。
伏旱:在伏天时期出现的干旱,属于季风区灾害
性气候。
沙尘暴:是沙暴和尘暴两者兼有的总称,是由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象条件所致的一种较
(主要发生在沙漠及其临近的干旱与半干旱地区。)
风暴潮:是指有强烈大风扰动而引起的海平面异常升高使海水漫溢上陆而酿成灾害的现
赤潮:是海洋中某些微型生物(通常为浮游植物),在特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爆发性
径流深:在某一时段内通过河流上指定断面的径流总量(W,单位:3m)除以该断面
F,单位:2km)所得的值。
河道频率:以一直线截取某一地区,求取被直线切割的河道数与该直线长度之比。
土地:地球表层,由气候、地貌、岩石、土壤、植被和水文等自然要素以及人类历史创
土地资源:对人类目前或可预见的将来有用的土地称为土地资源,包括目前已利用和未
后备耕地资源:也成宜农荒地资源。主要指适宜开垦种植农作物、人工牧草和经济林果
林地:指郁闭度为0.3以及以上的乔木林。包括有林地、疏林地、新造林地(或称未成
、灌木林地、苗圃用地。
后备林地资源:即宜林地。包括现有疏林地、灌木林地和宜林的草地与应该退耕还林的
裸地:包括流动沙丘、戈壁、沙漠、龟裂地和裸岩与倒石堆等。流动沙丘、戈壁、龟裂
内蒙古高原的西部、青海的西部,与荒漠区相
。
裸土:指没有植物覆盖,也没有建筑物覆盖的土地,属于难以利用的土地类型。.
土地利用:人类为获取所需产品和服务而进行的土地资源利用活动。
土地覆盖:地球陆地表层的自然状态,植被和土壤是其主要组成要素。
LUCC: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指示大尺度植被覆盖和植被生产力的指标。
植被净第一性生长力(NPP):是指植物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由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
土地退化:是指在自然和人类因素驱动下,土地质量变劣、土地生产力下降或丧失的过
(通常表现为水土流失、沙漠化、草地退化、盐渍化、土壤肥力下降和土壤污染等
。
草地退化:是自然或人为因素驱动下的草地生态系统的退化。
水资源:由天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三部分组成。(地下水:松散沉积物孔隙水、岩
地下水资源量:指地下含水层的动态水量,通常用地下水的补给量表示。
地热能资源:地热资源指地下5000m深度以浅,15℃以上的岩石、淡水、咸水的含热
旅游:人们以游览为主要目的的非定居旅行,或暂时居留引起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风景旅游资源:对具有旅游吸引力的自然、社会现象和因素的统称,即指客观存在的包
能够吸引人们开展旅游活动的一切自然存在、人类
黑潮暖流:北太平洋副热带总环流
系统中的西部边界流,具有流速强,流量大,流幅狭
延伸隧道,高温高盐等特征为其特色,其潮流因水色深蓝,远看似黑色,故谓黑潮。
台湾暖流:黑潮在台湾东北,黑潮向北分出一股支流,流向浙闽沿岸,称台湾暖流。
对马暖流:黑潮主干流到日本九州岛以南,又一次发生分流,西支称为对马暖流。
黄海暖流:对马暖流至济州岛东南海面发生分支,主支经朝鲜海峡进入日本海,另一支
东海沿岸流:长江和钱塘江入海径流,两支淡水流在夏季汇合于长江口外。合并成一支
大陆岛:大陆地块延伸到海中并出露水面的岛屿,其地质特征与相邻的大陆基本相似,
。
冲积岛:主要是由大陆河流和沿岸流所搬运的泥沙堆积而成的,故多分布在河口和近岸
海洋岛:成因上与相邻大陆没有关系,分为火山岛和珊瑚岛。火山岛由海底喷发物堆积
;珊瑚岛由珊瑚虫的骨骸所构成,在中国多发育于南海。
海岸带:陆地与海洋相互作用的地带(由海洋向陆地过度的地带),包括潮上带和滩涂,
旅游:是随着生产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分工的深化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它是
是人们以游览为主要目的的非定居旅行,或暂
风景旅游资源:是对具有旅游吸引力的自然、社会现象和因素的统称,即是指客观存在
人口:生活在特定社会、特定地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并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
人口过程:人口在时空上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它大致包括自然变动、机械变动、社会变
自然变动:指人口的出生和死亡,结果是人口数量的变化。反映人口过程自然变动的三
机械变动:指人口在空间上的移动,变动结果是人口分布和人口密度改变。近百年来,
社会变动:指人口社会结构改变,如职业结构、民族结构、文化结构、行业结构。
人口年龄结构:指总人口中各种年龄的分布情况,或指各年龄组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
人口城市化:由农村大量涌入城市,使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急剧上升,城市规模
性别比:指总人口中男性人口与女性人口之比(以女性人口为100%)。
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
胡焕庸人口界限:是一条大致相当于黑龙江省爱辉与云南省腾冲之间的连线,是东西人
矿业:开采能源、金属、非金属矿产的各工业部门的总称,包括煤炭工业、石油和天然
黑色金属开采业、有色金属开采业、采盐业、建材矿产开采及非金属矿产开
一次能源:指直接来源于自然界,没有经过加工和转换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
二次能源:指由一次能源加工
转化的能源,如电力、煤气、蒸汽、各种石油制品等。
清洁能源:是不排放污染物的能源,它包括核能和“可再生能源”。
循环经济:以资源的回收、循环利用为核心,以量化、再循环、再利用为原则,以低投
低碳经济:具有低污染、低能耗、低排放和环境友好为特征,碳生产力和人文发展达到
交通运输业:是指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促使客、货沿特定线路实现空间位移的物质生产
邮电通讯业: 通过交通线路、电报、传真、电视、广播等方式传递语言、文字、图像、
旅游业:是利用风景名胜、文物古迹。风土人情等旅游资源以及各种旅游设施,为旅行
旅游资源:能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各种自然资源、
城市基础设施:既为物质生产又为人们生活提供一般条件的的公共设施,是城市赖以生
辽中南城市群:以沈阳、大连为核心,已形成沈(阳)-抚(顺)-辽(阳)-鞍(山)-
-盘(锦)-瓦(房店)-大(连)城市群。
京津唐城市群:以北京、天津为核心,正逐步形成包括北京—天津—唐山—廊坊为内圈、
—为内圈、秦皇岛—承德—张家口—保定—沧州为外圈的城市连绵区。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上海为核心,南京、杭州为辅助核心,正在形成宁(波)、绍(兴)
杭(州)-嘉(兴)、湖(州)-沪(上海)-苏(州)、无(锡)、常(州)、(南)通-宁
-镇(江)、扬(州)-马(鞍山)、芜(湖)、铜(陵)的巨型城市连绵带。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以香港、广州、深圳为核心。正在形成包括东莞、佛山、中山、深
文化: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民族:具有共同地域、语言、经济活动、文化和心理特征且稳定的人群。
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并沿传下来的,具有一定特色的物质文化、
齐鲁文化:齐鲁文化:齐文化和鲁文化的总称。受儒学影响深刻,具有文化和政治象征
燕赵文化:指今天河北和山西、陕西地区,胡汉交融,与游牧民族文化关系密切,粗犷
三秦文化:陕西地区,包甘肃、宁夏的东南部,秦人以法家思想治国,文化上具有鲜明
楚文化:以两湖和安徽部分为核心地区在上古三苗文化基础上,华夏文化主流汇合了当
吴越文化:以太湖为中心,此区内江南丝竹音乐、戏曲中的昆曲、说唱中的苏州评弹,
,均带有细腻、恬淡、婉转、雅芝、清新的风格,与北
巴蜀文化:当地少数民族与汉族共同创造的产物,以四川为中心,由川东巴文化与川西
岭南文化:包括广东、海南、福建、广西的一部分地区,古南越族聚居
地,域外色彩浓
东北文化:形成于辽、金、元、清时期,在与汉文化融合过程中,形成了农耕文化与游
致灾因子:为可能引起人民生命伤亡及财产损失和资源破坏的各种自然与人文因素。
灾害:因致灾因子所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与资源破坏情况。
减灾:减少由致灾因子形成灾害的全过程。
地理工程:是人类利用与改造自然的一种工程行为,通常包括生态工程、环境保护工程、
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多种多样活有机体,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生物多样性既是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复杂
就地保护:通过区域性生物区系调查和分析,确定不同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中心,建立自
迁地保护:就是把物种及其种群迁移到其栖息生境以外的适当地方,例如植物园、树木
离体保存:是迁地保护的一种方式,但考虑到其保存的方法和要求不同,离体保存主要
景观:是由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要素,以及人文要素组成的地理综合
地域分异规律性:指整个景观或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按确定方向发生有规律的空间分
纬度地带性:指气候、水文、生物和土壤等自然要素以及自然带大致沿纬线方向带状伸
经度地带性:指气候、水文、生物和土壤等自然要素以及自然带从沿海向内陆逐渐更替
。
垂直地带性:随着山地高度的增加,气温随之降低,从而使自然环境及其成分发生垂直
垂直带谱:在足够高的山体上,自下而上形成一系列垂直的自然带。垂直带的划分,通
并结合热量和水分状况来进行垂直带的数量、顺序等结构
行政区:依据政治、经济、民族、人口、地理、历史以及国防等多种因素,并便于国家
行政区划:是国家对其所管辖的地区进行有效的和方便的管理而作出的多级行政区的划
经济区:以综合性大中城市为中心组织起来的,具有全国性专门话职能的经济活动(生
经济区划:是指生产力整体布局框架,根据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规律、区域经济发展的
经济联系的密切程度,或者依据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目标与任务
中国自然景观的地域分异规律:在中国这一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其自然地理综合体及
从高级单位分化成低级单位的形成过程,或各最终
中国经济景观的地域分异规律:是指地域生产综合体及其各生产部门,在中国这一特
地域生产综合体:社会化大生产的地域组织。是由代表地区经济特点的专门化生产部门、
中国人文景观的地域分异规律:在中国这一特定空间范围内,社会文化地域综合体及
发生学原则:指所划分的区域要具有成因的一致性
和区域发展的共同性。
区域共轭性原则:强调每个具体的区划单元都要求是一个连续的地域单元,不能存在着
经济区划原则:是反映经济地理区域分异的基本法则,是进行经济区划的指导思想,也
国土整治:为全国或国内某个具有经济联系的广大区域拟定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规
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步骤,制定相应的正常并在实施过程中进行国土管理的工作,
辽宁沿海经济带:包括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朝阳等沿海城市,地
资源禀赋优良,工业实力较强,交
首都经济圈:以北京为中心京津唐地区为核心区、冀鲁豫晋为腹地的特定的经济区域,
环渤海经济圈:指以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同时延伸
辽宁、山东、及内蒙古中东部。环渤海地区是我国北方经济最活跃的地区。
环黄海经济圈:中日韩学者根据环黄海地区——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地区以及苏北
韩国西海岸以及东南地区;日本北九州以及山口地区在经济上的互补性所提出的
岩溶石山(石山):主要是指中国西南部裸露地面的可溶岩(主要是碳酸盐岩)所分布的地
,可以将其理解为各类岩溶地貌分布区。
农牧交错带:我国东部农耕区与西部草原牧区相连接的半干旱生态过渡带,系农业生产
是生态脆弱带。北起大兴安岭西麓的呼伦贝尔向西南延伸。经内蒙东南、冀
绿洲农业::干旱荒漠区有水源灌溉的农业,一般分布于干旱荒漠地区的河、湖沿岸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