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LC法含量测定检验

合集下载

HPLC法测定甲巯咪唑片的含量及含量均匀度

HPLC法测定甲巯咪唑片的含量及含量均匀度
取回收率试验项下的供试溶液 , 按上述色谱条 件重复进样 6 次 , 得其色谱峰面积的 RSD 为 013 %。 6 含量测定
取本品 20 片 , 精密称定 , 研细 , 精密称取适 量 (约相当于甲巯咪唑 10 mg) , 置 50 mL 量瓶中 , 加甲醇适量 , 充分振摇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 摇
·420 ·
药物分析杂志
匀 , 滤过 , 弃去初滤液 , 精密量取续滤液 2 mL 置
10 mL 量瓶中 , 加 018 mg·mL - 1内标溶液 5 mL ,
加甲醇稀释至刻度 , 摇匀 , 按上述色谱条件依法测
定 , 同时与药典法[1 ]进行比较 , 结果见表 1 。
表 1 样品含量测定结果 ( %)
厂家
批号
HPL C 法 ( n = 3)
药典法 ( n = 2)
A厂
980713
9914
9818
பைடு நூலகம்
A厂
981025
9616
9710
B厂
990123
9814
9815
7 含量均匀度测定 取本品 1 片 , 置 25 mL 量瓶中 , 照含量测定
项下的方法自 “加甲醇适量 , 充分振摇使溶解” 起 , 同法操作 , 结果见表 2 。
SP 8800 高效液相色谱仪 , SP 4290 积分仪 , Spectra 100 紫外检测器 。
甲巯咪唑对照品 (自己精制 , 经归一化法测 定 , 含量为 9917 %) ; 内标为邻苯二酚 (分析纯 , 上海试剂总厂) ; 甲醇 (色谱纯 , 天津四友医学生 物技术公司) 。甲巯咪唑片 (市售品 , 批号 : A 厂 980713 、981025 ; B 厂 990123 。规 格 均 为 每 片 5

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可以用于含量测定。

该方法以液体为流动相,采用高压输液系统,将具有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缓冲液等流动相泵入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在柱内各成分被分离后,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从而实现对试样的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高分离度、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等优点,适用于对热不稳定、难挥发、易分解的物质的分离和分析。

在含量测定中,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以用于测定药物、食品、环境样品中的成分含量。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含量测定时,应先进行方法学验证,以确保该方法具有足够的灵敏度、精密度和准确性。

同时,还应根据具体的样品和待测成分的性质选择合适的色谱柱、流动相和检测器等。

总之,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可用于含量测定,但需要经过方法学验证和选择合适的实验条件,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gc法或hplc法用于含量测定时定量的依据_解释说明

gc法或hplc法用于含量测定时定量的依据_解释说明

gc法或hplc法用于含量测定时定量的依据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和比较气相色谱法(GC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在含量测定中的定量依据,并分析两种方法的优势与限制。

GC法和HPLC法是目前常用的两种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药物、化学品等领域中。

了解这些方法的原理、方法步骤以及应用案例对于科研人员和实验室操作者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引言部分介绍了文章的概述、目的和结构;第二、三节分别详细介绍了GC法和HPLC法在含量测定中的定量依据,包括原理介绍、方法步骤以及典型案例;第四节对GC法与HPLC法进行比较与对比分析,包括准确性和精密度比较、灵敏度和选择性比较,以及成本和操作难度比较;最后一节为结论与展望部分,总结了GC法和HPLC法在含量测定中的应用优势与限制,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深入了解GC法和HPLC法在含量测定中的定量依据,探讨它们各自的优势和限制。

通过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与对比分析,可以为科研人员和实验室操作者提供选择合适分析方法的参考依据。

对GC法和HPLC法未来发展方向的探讨有助于指导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并促进这些分析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进一步发展与创新。

2. GC法用于含量测定的定量依据2.1 原理介绍GC(气相色谱)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学、制药、环境等领域。

GC法通过样品中化合物在气体载流相中的分离和检测来进行定量分析。

其原理基于化合物在不同条件下的挥发性、相对亲和力以及滞留时间差异。

在GC法中,样品首先被蒸发并转移到气相管柱中,在柱子内根据挥发性和亲和力与移动相或固定相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实现不同化合物的分离。

最后,通过检测器检测到各个成分的峰值,并根据峰面积或峰高来计算含量。

2.2 方法步骤进行GC法含量测定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a) 样品制备:将待测样品准确称取,并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萃取和前处理方法,如溶解、提取或蒸馏等。

HPLC法测定生物素含量

HPLC法测定生物素含量

HPLC法测定生物素含量摘要:目的:建立以hplc法测定生物素的含量。

检测方法:色谱柱为vp-ods,流动相:乙腈-磷酸-0.05%三氟乙酸(250:1:750),检测波长:210nm,流速为1.0ml/min,进样量为20ul。

结果:生物素检测浓度的线性范围为0.05~0.30mg/ml(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9%,rsd=0.53%。

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精密度好、结果准确。

关键词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生物素含量测定前言生物素(d-biotin)又称维生素h或辅酶r,主要作为各种羧化酶的辅助因子。

对糖、脂肪、蛋白质和核酸等代谢有重要意义,广泛应用于医疗,多维制剂及饲料添加剂等方面。

已载入美国及欧州等国药典,含量测定均采用化学滴定法。

本文建立了测定生物素的hplc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速度比较快。

实验部分一、主要仪器与试剂1.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agilent 1100 chemstation 色谱工作站2.试剂乙腈( 浙江临海市浙东特种试剂厂,色谱纯)三氟乙酸(上海化学试剂厂,分析纯)磷酸(杭州化学试剂厂,分析纯)3.试验样品生物素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鉴定所,含量100%,批号:1029*1-0001)。

生物素样品(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批号:20070826,20070827,20070831)。

二、实验方法1.色谱条件高效液相色谱仪:安捷伦(agilent)1100 (lc)色谱柱:vp-ods色谱柱(4.6 mm×250mm,5um);流动相:取乙腈250ml,加磷酸1ml,再加入0.05%三氟乙酸溶液750ml,混合均匀,过滤;检测器: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210nm;进样体积:20μl柱温:室温。

2.测试方法精密称取生物素样品约10mg,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流动相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得供试品溶液。

另精密称取生物素对照品约10mg,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流动相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得对照品溶液。

HPLC含量测定分析方法验证中数据可接受标准讨论.

HPLC含量测定分析方法验证中数据可接受标准讨论.

HPLC 含量测定分析方法验证中数据可接受标准讨论在进行质量研究的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对质量标准中所涉及到的分析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以保证所用的分析方法确实能够用于在研药品的质量控制。

为规范对各种分析方法的验证要求,中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规定了分析方法验证的指导原则。

该指导原则对需要验证的分析方法及验证的具体指标做了比较详细的阐述。

但是文中未涉及各具体指标在验证时的可接受标准,国际上已颁布的指导原则中也未发现相关的要求。

另一方面,大多数药品研发单位在进行质量研究时,已逐步认识到分析方法验证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大都也在按照指导原则的要求进行分析方法验证,但验证完后却因没有一个明确的可接受标准,而难以判断该分析方法是否符合要求。

本文提出了在对HPLC 含量测定方法进行验证时的可接受标准,供大家讨论。

1.准确度该指标主要是通过回收率来反映。

验证时一般要求分别配制浓度为80%、100%和120%的供试品溶液各三份,分别测定其含量,将实测值与理论值比较,计算回收率。

可接受的标准为:各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均应在98.0%-102.0%之间,9个回收率数据的相对标准差(RSD )应不大于2.0%。

2.线性线性一般通过线性回归方程的形式来表示。

具体的验证方法为:在80%至120%的浓度范围内配制5份浓度不同的供试液,分别测定其主峰的面积,计算相应的含量。

以含量为横坐标(X ),峰面积为纵坐标(Y ),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可接受的标准为:回归线的相关系数(R )不得小于0.998,Y 轴截距应在100%响应值的2%以内,响应因子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3.精密度1)重复性配制6份相同浓度或分别配制浓度为80%、100%和120%的供试品溶液各三份的供试品溶液,由一个分析人员在尽可能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测试,所得6份供试液含量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2)中间精密度配制6份相同浓度的供试品溶液,分别由两个分析人员使用不同的仪器与试剂进行测试,所得12个含量数据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高效液相色谱外标法含量计算注意事项

高效液相色谱外标法含量计算注意事项

高效液相色谱外标法含量计算注意事项除鉴别和有关物质检查外,HPLC法在化学药物中的应用就是含量测定了,另外在制剂的含量均匀度、溶出度、释放度检验项目中,HPLC法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其本质与含量测定一样,都是准确定量的测定方法,因此,含量测定也包括含量均匀度、溶出度、释放度等定量检测项目。

HPLC法应用于含量测定时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外标法含量计算方式有哪些注意事项是必知的?01、HPLC法应用于含量测定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在建立一个新的HPLC法含量测定方法时,方法建立以及方法学验证方案需要特别考虑下述多种因素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1)流动相缓冲盐的pH值流动相缓冲盐的pH值对药物的保留行为有影响,甚至会显著改变某些碱性药物的保留行为。

见下图1,当流动相中缓冲溶液的pH为3.0时,出峰顺序为利多卡因、苯甲酰胺、酮洛芬,当流动相中缓冲溶液的pH为10.0时,三种药物的出峰顺序为酮洛芬、苯甲酰胺、利多卡因二即使是梯度洗脱,流动相中缓冲溶液的pH值仍然对药物的保留行为产生影响。

(2)色谱柱色谱柱的差异也会影响药物的保留行为,即使是柱长、内径、粒径相同的色谱柱,由于填料性质的差异,药物的保留时间、峰型有时会有较大差异。

(3)流动相组成以多元维生素制剂的含量测定为例,某制剂中含有4种维生素:烟酰胺、维生素B6、维生素B2和维生素B1。

如图2所示,当流动相中己烷磺酸钠和庚烷磺酸钠的相对比例由1:1变为4:6时,不仅各组分的保留时间、峰形有变化,甚至峰3、峰4没有实现分离。

02、含量的计算方式HPLC的定量方法可以分为内标法和外标法。

在仪器发展的初期,由于进样重复性差。

为了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采用内标法较多。

随着自动进样装置的发展,进样的重复性已经足够精密,从90年代开始,大部分的内标法已经被外标法取代。

但是,在药典制剂品种中还有一定数量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采用内标法。

除了尚未修订以外,以前担心的进样重复性已经不是采用内标法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药品制剂含量测定中样品回收率或样品制备方法的回收率影响,供试品溶液在萃取、离心处理或其他样品溶液制备过程中不能保证样品的完全提取,以及辅料对低含量药物的吸附作用,采用内标法可避免因供试品前处理及进样体积误差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HPLC外内标法测定含量

HPLC外内标法测定含量

实验步骤

配制溶液 – (1)流动相的配制。甲醇-0.5%冰乙酸水(1:1,V/V),减压过滤并 超声波脱气。 – (2)栀子苷对照品溶液的配制。称取10.0 mg栀子苷对照品,精密称 定质量,以甲醇溶解,转移至2mL容量瓶巾(浓度为0.4 g/L),甲 醇定容,分别精密移取0.1,0.5,1.0,2.5,5.0 mL于 10.0 m1.容量瓶中,以流动相溶液定容,得浓度为0.004, 0.02,0.04,0.1,0.2 g/L的栀子苷对照品溶液。 – (3)栀子供试品溶液的配制。取本品粉末0.1 g,精密称定,置具塞 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 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20 min, 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即得。 平行处理3份。
实验步骤


配制溶液 (1)流动相的配制。乙腈一0.1%磷酸水(20:80,V/V),减压过滤并超 声波脱气。 (2)对照品溶液的配制。分别称取40 mg扑热息痛和50 mg阿司匹林,精密 称定质量,于10 mL容量瓶中,加少量甲醇超声溶解,甲醇定容,即得 4.0 g/L的扑热息痛、5.0 g/L的阿司匹林的混合对照品溶液A。称取 50 mg的咖啡因,精密称定质量,于10 mL容量瓶中,加少量甲醇超声溶 解,甲醇定容,即得5.0 g/L的咖啡因内标溶液B。分别精密移取0.1, 0.5,1.0,2.5,5.0 mL的混合对照品溶液A和1.0 mL的咖啡因内 标溶液B于25.0 mL容量瓶中,溶解,混匀,以甲醇定容,即得浓度分别 为0.016,0.08,0.16,0.4,0.8 g/L扑热息痛和0.02,0.10, 0.20,0.50,1.0 g/L阿司匹林、内标物咖啡因浓度为0.2 g/L的5 种混合对照品溶液。 (3)供试品溶液的配制。精密移取待测样品溶液5 mL和1.0 mL的B于25 mL的容量瓶中,溶解,混匀,以甲醇定容,并平行处理3份。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芳香烃混合物的各组分含量实验报告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芳香烃混合物的各组分含量实验报告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芳香烃混合物的各组分含量实验报告实验报告: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芳香烃混合物的各组分含量一、实验目的: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芳香烃混合物的各组分含量。

二、实验原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一种将液相背靠液相进行分离的色谱分析方法。

在本实验中,选择一种适宜的流动相,通过进样器将待分析的芳香烃混合物注入进液相色谱柱,利用流动相与固定相之间的相互作用及芳香烃分子与固定相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柱内进行分离。

通过控制液相流速、柱温等参数,可以实现对芳香烃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高效液相色谱仪2.色谱柱3.样品:芳香烃混合物四、实验步骤:1.根据实验需求,配置适宜的流动相溶液。

2.打开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仪器的预热和调试。

3.调节样品进样器,将待测的芳香烃混合物注入进样器中。

4.将进样器连接至HPLC仪器,进行进样。

5.根据所选取的柱类型和分离目标,调节液相流速、柱温等参数进行分离。

6.观察高效液相色谱图谱,记录各峰的保留时间。

7.参考标准溶液浓度进行定量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插入实验结果示例图谱]根据光谱图谱,我们可以根据各峰的保留时间与标准曲线进行定量分析。

得到芳香烃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如下:组分1:某 mg/mL组分2:某 mg/mL......组分n:某 mg/mL六、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成功地对芳香烃混合物进行了定量分析。

通过分析得到的结果,我们可以得知芳香烃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为后续实验或实际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

七、实验心得与建议: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确保获得准确可靠的实验结果。

同时,在选择流动相溶液、调节液相流速等参数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另外,对于柱的选择也是十分重要的,不同类型的柱会对分离效果产生不同影响,需要根据分离目标进行选择。

总的来说,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高效、准确的分析方法,在化学、环境、生物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HPLC外内标法测定含量

HPLC外内标法测定含量

测定



(1)安装C18。反相柱,按仪器操作说明依次打开色谱仪各单元的电源。 (2)色谱条件:C18一ODS色谱柱(5um,4.6 mm×250 mm);流动相 比例:乙腈一0.1%磷酸水(20:80,V/V);流动相流速:1.0 mL/ min;检测波长:273 nm。 (3)换上流动相,待基线稳定后,采用进样器依次吸取浓度分别为 0.016、0.08、0.16、0.4、0.8 g/L扑热息痛和0.02、0.10、 0.20、0.50、1.0 g/L阿司匹林、内标物咖啡因浓度为0.2 g/L的 5种混合对照品溶液各10uL进样,待组分色谱峰出完后,按“停止”键 停止分析。记录各色谱峰面积(保留时间、峰面积),以对照品峰面积与 内标物峰面积之比为纵坐标(y),以浓度为横坐标(x),绘制标准曲线,进 行回归分析,求扑热息痛和阿司匹林的线性方程。 (4)采用进样器吸取供试品溶液10uL,进样,通过保留时间确定扑热息 痛、阿司匹林、咖啡因色谱峰的位置,记录扑热息痛、阿司匹林、咖啡 因色谱峰面积(保留时间、峰面积),并计算待测样品溶液中扑热息痛、 阿司匹林的含量。
测定



(1)安装C18反相柱,按仪器操作说明依次打开色谱仪各单元的电源。 (2)色谱条件。C18一ODS色谱柱(53um,4.6 mm×250 mm);流动相 比例:甲醇-0.5%冰乙酸水(1:1);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 测波长:238 nm。 (3)换卜流动相,待基线稳定后,采用进样器依次吸取浓度分别为 0.004,0.02,O.04,0.1,0.2,0.4 g/L的栀子苷对照品溶 液各10仙L进样,待组分色谱峰出完后,按“停止”键停止分析。记录 栀子苷色谱峰面积(保留时间、峰面积),以栀子苷进样浓度(g/L)为横 坐标,色谱峰面积A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进行回归分析。 (4)采用进样器吸取栀子样品溶液10¨L,进样,通过保留时间确定栀子 苷色谱峰的位置,记录栀子苷色谱峰面积(保留时间、峰面积),并计算 栀子药材中栀子苷的含量。

含量测定

含量测定

-相当于标示量%的计算公式片剂:V ×F ×T/W ×平均片重/标示量×100%针剂: V ×F ×T/W/标示量(g/ml ) ×100%-以重量/片计的计算公式:V ×F ×T/W ×平均片重=重量/片例1司可巴比妥钠胶囊含量测定:精密称取内容物0.1385g ,置碘量瓶中,加水10mL ,振摇使溶解,精密加溴滴定液(0.05mol/L )25 mL ,再加盐酸5 mL ,立即密塞并振摇1分钟,暗处静置15分钟后,加碘化钾试液10 mL ,立即密塞,摇匀,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1mol/L ,F=0.992)滴定,至近终点时加淀粉指示液,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已知:样品消耗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1mol/L )17.05 mL ,空白试验消耗25.22mL ,每1mL 溴滴定液(0.05mol/L )相当于13.01mg 的司可巴比妥钠。

计算本品相当于标示量的百分含量(规格0.1g ,20粒胶囊内容物重2.7506 g )? (p.90-生成物滴定法)司可巴比妥钠的滴定度计算1摩尔司可巴比妥钠与1摩尔溴相当T=MA ×mB ×a/b =260.2×0.05×1/1=13.01mg/ml 计算:(25.22- 17.05)× 13.01×0.992× 2.7506 /0.1385× 0.1× 1000× 20例2精密量取维生素C 注射液4mL (相当于维生素C 0.2g ),加水15mL 与丙酮2mL ,摇匀,放置5分钟,加稀醋酸4mL 与淀粉指示液1mL ,用碘滴定液(0.05mol/L)滴定至溶液显蓝色,并持续30秒钟不退。

已知:注射液规格2mL:0.1g ,消耗0.05mol/L 碘滴定液(F=1.005)22.45mL ,维生素C 的分子量为176.12,问:♦ (1)丙酮和稀醋酸分别起什么作用?C ?1摩尔维生素C 与1摩尔碘相当T =0.05×176.12×1/1♦ (3)求本品相当于标示量的百分含量?二、光谱分析(一)、UV 法1、标准对照法(一点法)–A样/A标= C样/C标,–样品%= A样/A标×C标×F/W×100%–F=稀释倍数–W=取样量2、百分吸收系数法(A= E1%cm×C×L)–C% = A / E1%cm–样品% = A / E1%cm ×F/W– F = 稀释倍数和浓度换算因子–W = 取样量3、标准曲线法(y=bx+a)–由标准曲线或回归方程求出C样,再根据F,W求出样品%。

HPLC法测定饮料中维生素C含量

HPLC法测定饮料中维生素C含量

HPLC法测定饮料中维生素C含量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70摘要:通过比较食品及保健食品中维生素C的测定方法,发现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C更加方便准确。

分析了影响测试的色谱条件,发现在选用反相色谱柱、偏磷酸溶液作为提取液,以离子对试剂为流动相(pH=2.5),柱温为25℃时,测定饮料基质中维生素C含量,可以获得较好的线性、稳定性及回收率。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饮料;维生素C含量维生素C又称L(+)抗坏血酸[1],是维持人类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有机化合物,主要来源于新鲜蔬菜、水果。

其中,L(+)抗坏血酸对人体有生物活性,而D(-)抗坏血酸对人体无生物活性。

维生素C可以促进胶原蛋白合成,延缓细胞衰老和凋亡,具有抗癌作用;它还参与神经介质和激素的生物合成;可以调节胆固醇代谢,将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

维生素C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分析化学、农林牧业及医药领域。

维生素C与舌尖上的安全息息相关,在我国相关食品标准中,维生素C可以在水果、罐头食品、水果泥、饮料、糖果和婴儿食品中适度添加。

因此,研究维生素C的特性并掌握维生素C的准确测定对人类营养和健康非常重要。

1.食品及保健品中维生素C的检测方法维生素C的检测方法有分光光度法、化学发光法,电化学分析法。

由于维生素C具有很强的还原能力,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不稳定,在处理样品时遇热很容易失去维生素C,这对检测有很大的限制。

近年来维生素检测技术取得重大进展,特别是现代分析工具和计算机技术的完美结合。

高效液相色谱法目前是最常见的分析工具,可以快速、敏感、精确地测量,并可以与其他分析方法结合使用,只需要少量的样品。

近年来,维生素C是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来测量的,但实验中的色谱条件差别很大。

通过比较近年来维生素C的测量方法,对色谱柱、浸提剂、流动相、流动相pH值、流速、柱温、检测器等色谱测定条件进行讨论,探索出更合适的测定方法。

2.色谱条件对维生素C测定的影响2.1色谱柱的选择反相色谱柱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和较长的使用寿命,近年来有关液相色谱测定维生素 C 多数采用反相色谱柱。

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生物、化学和化工中常用的一种分析技术,它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物质的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一种分离和鉴定化合物的技术,常用来测定各种气体,液体,固体样品中的组成成分和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的基本原理是,样品经由溶剂混合和稀释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的
内置液相色谱柱,被加热并驱动穿越柱子,由老细胞相比较密分分离而出,具体流程是:
首先将样品和HPLC柱充满溶剂,随后一个仪器将样品推向柱中心,推动力可以是气体压
或者是低压液压,具体是依据柱的结构和容积大小而定。

样品经HPLC柱后,与其他种类
的成分分离,利用检测技术快速检测每种成分的含量,根据各分离出物质对检测仪输出信
号的强度和峰面积来计算样品中各成分含量,即得出该物质的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已经被广泛用于实验室测定气体、液体和固体样品中物质的含量,它具有
分离准确、操作简便及数据重现精准等优点。

因此,高效液相色谱法被广泛应用在医疗、
食品、精细化学等行业,用来测定物质的含量,为新药研发,食品卫生检测,环境监测等
提供重要的技术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分离和测定物质含量的有效技术,具有分离准确、操作简便及数据重现精准等优点,应用范围也非常广泛,能够满足各行各业的不同研究和工作要求,在医疗、食品、精细化学等行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HPLC法测定药典方丹参片中丹参酮ⅡA及丹酚酸B的含量

HPLC法测定药典方丹参片中丹参酮ⅡA及丹酚酸B的含量

HPLC法测定药典方丹参片中丹参酮ⅡA及丹酚酸B的含量目的:完善药典方丹参片的质量标准,测定制剂中丹参酮ⅡA及丹酚酸B 的含量,考察制备工艺中有效成分的转移率。

方法:采用HPLC法进行含量测定。

丹参酮ⅡA,以甲醇-水(80∶2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0 nm;丹酚酸B以甲醇-乙腈-甲酸-水(30∶10∶1∶59),检测波长为286 nm。

结果:3批丹参片平均含丹参酮ⅡA 2.83 mg/g,转移率为42.3%;丹酚酸B含量为51.8 mg/g,转移率为50.9%。

结论:建立了丹参片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测定方法,可以更好地控制丹参片的质量。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anshinoneⅡA and salvianolic acid B in Danshen Tablets quantitatively. Methods: HPLC with Hypersil ODS column was used in the content determination. For tanshinoneⅡA , the mobile phase was composed of methanol-water (80∶20) and the detective wavelength was at 270 nm. For salvianolic acid B, the mobile phase was composed of methanol-acetonitrile-formic acid-water (30∶10∶1∶59) and the detective wavelength was at 286 nm. Results: The average contents of tanshinoneⅡA and salvianolic acid B in three batch of tablets were 2.83 mg/g and 51.8 mg/g respectively. The extraction rate of the preparation processes were 42.3% and 50.9%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method is available with a good reproducibility and can control the quality of Danshen Tablets effectively.[Key words] Danshen Tablets;TanshinoneⅡA;Salvianolic acid B;HPLC丹参片为《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收载的成方制剂,是单味丹参提取制得的片剂,功能活血化瘀,主要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等疾病[1]。

HPLC法测定头孢氨苄胶囊含量

HPLC法测定头孢氨苄胶囊含量

HPLC法测定头孢氨苄胶囊含量摘要目的:介绍一种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头孢氨苄胶囊的方法。

方法:以Shim-Pack CLC-ODS(150mm×6m,10μm)为色谱柱,甲醇-水(70∶3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62nm,外标法定量。

结果:头孢氨苄浓度线性范围为100~900μg/ml,相关系数r=0.9999,方法回收率为99.9%,RSD为0.72%。

结论: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头孢氨苄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关键词头孢氨苄;高效液相色谱法Determination of capsulas cefalexini by HPLCZhou Jing′an(Zhou JA)Quzhou Medicine Checking Bureau,Zhejiang 324002ABSTRACT OBJECTIVE:Introduce a method of determining cefalexini capsulaein by a reversed-phase HPLC method.METHOD:The seperation was performed with an analytical shim-pack CLC-ODS column(150mm×6mmid,10μm).The mobile phase was methanol water(70∶30).The UV detector was set at 262mm.RESULTS:The linear range was from 100~900μg/ml(r=0.9999).The recovery was 99.7%.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was 0.47%.CONCLUSION:The method wassimple,accurate,reliable,and can be used for the quality control of capsulae cefalexini.KEY WORDS cefalexini,HPLC头孢氨苄(Cephalexin)又称先锋Ⅳ,主要用于耐青霉素的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等的感染,是临床上常用抗生素之一。

HPLC法测定市售炮制辅料醋中川芎嗪的含量

HPLC法测定市售炮制辅料醋中川芎嗪的含量

分析检测T logy科技HPLC法测定市售炮制辅料醋中川芎嗪的含量本文目的为测定不同品种市售炮制辅料醋中川芎嗪的含量。

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市售醋中川芎嗪的含量,色谱条件为流动相为甲醇-1%HAC(35:65),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80nm,进样量20µL。

结果 川芎嗪在0.29300µ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59.18X+127.16(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08%,RSD值为1.56%(n=6)。

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准确性好、灵敏度高,适用于市售炮制辅料醋的质量控制。

食醋中氨基酸的种类多达18种,具有促进胃液分泌,降低血脂和胆固醇,延缓衰老等功能 [1]。

近年来,炮制辅料用醋缺少严格的药用标准,有文献测定[2]食醋中苯乳酸的含量,为炮制辅料醋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还有文献[3]用HPLC的方法测定了镇江香醋中的川芎嗪,认为川芎嗪主要是由微生物的发酵而产生的,美拉德反应是川芎嗪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但是,川芎嗪能否作为炮制辅料醋的质量控制指标未见报道。

所以,本实验采用HPLC 法测定13种市售炮制辅料醋中川芎嗪的含量,结合酿造原料和工艺分析结果,为炮制辅料用醋品种的选择和药用标准的建立提供依据。

仪器与材料Agilent 126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Agilent公司);KQ-250E型医用超声波清洗机(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MS105DU型十万分之一电子分析天平(瑞士梅特勒-托利多公司);高速冷冻离心机(上海市浦东新区新金桥路27号7号楼),pH试纸(天津市金达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川芎嗪对照品(批号:110817-200305,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13种市售炮制辅料醋:山西紫林陈醋(批号:20200531);紫林原酿陈醋(批号:20200629);山西溢勺香老陈醋(批号:20150318);恒顺镇江香醋(批号:20110928);海天香醋(批号:20200705);水塔老陈醋(批号:20200310);恒顺镇江香醋(批号:20200415);山西西堡泉老陈醋(批号:20130510);居易米醋(批号:20200616);正堂食醋(批号:20200227);德馨斋清香米醋(20190610);好太太香醋王(20200703);海天白米醋(20200617)方法与结果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川芎嗪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浓度为300µg·mL-1的对照品溶液。

HPLC法测定生物素含量

HPLC法测定生物素含量

HPLC法测定生物素含量摘要:目的:建立以HPLC法测定生物素的含量。

检测方法:色谱柱为VP-ODS,流动相:乙腈-磷酸-0.05%三氟乙酸(250:1:750),检测波长:210nm,流速为 1.0ml/min,进样量为20ul。

结果:生物素检测浓度的线性范围为0.05~0.30mg/ml(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9%,RSD=0.53%。

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精密度好、结果准确。

关键词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生物素含量测定前言生物素(d-Biotin)又称维生素H或辅酶R,主要作为各种羧化酶的辅助因子。

对糖、脂肪、蛋白质和核酸等代谢有重要意义,广泛应用于医疗,多维制剂及饲料添加剂等方面。

已载入美国及欧州等国药典,含量测定均采用化学滴定法。

本文建立了测定生物素的HPLC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速度比较快。

实验部分一、主要仪器与试剂1.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Agilent 1100Chemstation 色谱工作站2.试剂乙腈( 浙江临海市浙东特种试剂厂,色谱纯)三氟乙酸(上海化学试剂厂,分析纯)磷酸(杭州化学试剂厂,分析纯)3.试验样品生物素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鉴定所,含量100%,批号:1029*1-0001)。

生物素样品(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批号:20070826,20070827,20070831)。

二、实验方法1.色谱条件高效液相色谱仪:安捷伦(Agilent)1100 (LC)色谱柱:VP-ODS色谱柱(4.6 mm×250mm,5um);流动相:取乙腈250ml,加磷酸1ml,再加入0.05%三氟乙酸溶液750ml,混合均匀,过滤;检测器: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210nm;进样体积:20μl柱温:室温。

2.测试方法精密称取生物素样品约10mg,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流动相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得供试品溶液。

另精密称取生物素对照品约10mg,置于50ml 容量瓶中,加流动相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得对照品溶液。

中药颗粒 hplc含量测定 方法学验证方案

中药颗粒 hplc含量测定 方法学验证方案

中药颗粒hpIc含量测定方法学验证方案中药颗粒HPLC含量测定方法学验证方案一、目的本验证方案旨在确保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在中药颗粒含量测定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后续的实验操作提供指导。

二、适用范围本验证方案适用于采用HPLC法测定中药颗粒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实验。

三、验证内容1.仪器与试剂:确认HPLC仪器的性能,确保其能够满足实验要求;检查试剂的纯度、有效期,确保符合实验要求。

2.色谱条件:对色谱柱、流动相、流速、检测波长等条件进行优化,以获得最佳的分离效果和响应值。

3.线性关系:通过制备不同浓度的样品溶液,测定其峰面积,绘制浓度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图,确定线性范围。

4.精密度:对同一浓度样品溶液进行多次重复测定,计算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以评估方法的精密度。

5.稳定性:将样品溶液分别在0、2、4、8、12小时进行测定,比较峰面积的变化情况,以评估样品的稳定性。

6.重复性:在不同时间、由不同实验人员对同一样品进行测定,比较结果的差异,以评估方法的重复性。

7.回收率:通过添加已知量的标准品到样品中,测定其回收率,以评估方法的准确度。

8.耐用性:对不同批次的色谱柱进行比较,考察其对方法的影响,以评估方法的耐用性。

四、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等指标,判断HPLC法是否适用于中药颗粒含量测定。

如验证结果不满足要求,需对实验条件进行调整优化。

五、总结与建议总结实验结果,提出改进建议,不断完善HPLC含量测定方法。

六、实验操作步骤1.仪器与试剂准备:确认HPLC仪器性能,检查试剂纯度、有效期,准备所需玻璃仪器和移液器等。

2.样品处理:按照标准操作流程,对中药颗粒样品进行处理,提取有效成分。

3.制备标准品溶液:根据实验需求,制备不同浓度的标准品溶液。

4.制备样品溶液:根据实验需求,制备不同浓度的样品溶液。

5.色谱条件优化:调整色谱柱、流动相、流速、检测波长等条件,获得最佳分离效果和响应值。

HPLC测定有关物质和含量方法验证小结

HPLC测定有关物质和含量方法验证小结

本贴的目的:讨论目前审评尺度下,药品研发过程中,分析方法的验证项目及目的,试验方法,试验要求本帖仅仅针对于HPLC方法进行讨论方法开发的内容不在本帖讨论范围内1.有关物质(适用于API,制剂,也适用于起始物料,中间体)有关物质方法验证的前提条件:1.各杂质与主峰的混合溶液能用拟定的分析方法有效分离2.根据混合溶液中各峰的紫外吸收波长(或单独测定各组分紫外吸收),选择合适的检测波长。

多波长检测(如有)则分别考察.3.在检测波长下,选择峰高最小的,计算S/N,预估主成分浓度4。

各杂质纯度已知5.根据合成跟踪检测,合理制定各杂质的限度6。

供试品溶解方法和提取方法得到合理证明1.1专属性:1.1。

1概念在其他成分(如其他杂质,辅料,溶剂)可能存在的情况下,拟定的分析方法能正确测定被检测物的能力。

1.1.2试验方法1.1。

2.1定位试验:A.目的对各已知杂质和主峰进行定位B.试验方法:a.配制一定浓度(能够显示出峰纯度,一般为0。

1mg/ml)的各已知杂质溶液、拟检测浓度的主成分作为定位溶液b.配制限度浓度各已知杂质与检测浓度的主成分的混合溶液作为分离度试验溶液c.使用拟定分析方法分别进行定位。

C。

试验要求:a.空白应不干扰各杂质的测定:如杂质附近有空白峰,二者分离度应大于1。

5;杂质峰保留时间处不得为梯度峰拐点b.定位溶液中,已知杂质与主峰的峰纯度应符合规定c.分离度试验溶液中,主峰与相邻杂质的分离度应大于2.0(至少1.5);各已知杂质之间的分离度应大于1.5(至少1.2);1。

1。

2.2强制降解试验A。

目的一是通过考察药品在一系列剧烈条件下的稳定性,了解该药品内在的稳定特性及其降解途径与降解产物。

其二,这些试验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有关物质分析方法用于检查降解产物的专属性进行验证.B。

试验方法对于高温、光照、强酸、强碱及强氧化剂的浓度及时间、取样方式等没有明确的规定.具体品种具体模索,初步试验了解样品对影响的因素(高温、光照、酸、碱、氧化)等条件基本稳定情况后,进一步调整破坏试验条件,只要使主药有一定量的降解,并对可能的降解途径和降解机制进行分析,保证实验的意义即可。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测器:
检测波长: nm
柱温: ℃
进样器温度: ℃
进样体积:l
□等度洗脱:
时间(min)
流动相A(%)
流动相B(%)
□梯度洗脱:
二、溶液的制备:
1、系统适用性溶液制备:
2、对照品溶液制备:
3、供试品溶液制备:
4、流动相制备:
结果:(计算表格另附)
1、系统适用性:
参数
标准规定
结果
理论塔板数(n)
分离度(R)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HPLC法含量测定检验记录
日期:
温度:
相对湿度:
检品名称:
检Hale Waihona Puke 编号:批号:生产厂家:
检验依据:
仪器信息:
名称
编号
使用前状态
使用后状态
试剂和材料:(包括标准物质信息,如标准物质的来源、批号、含量等)
操作:
一、色谱条件
工作站: 使用前状态: 使用后状态:
色谱柱:序列号:
流动相:
流速: ml/min
拖尾因子(T)
主峰面积的RSD
(连续进样针)
其它
2、计算
定量方法:
公式:
对照品:
供试品:
含量:
标准规定:
结论:
检验人:
复核人:
注:实验中需要说明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