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心得

合集下载

中医助理笔试中药总结

中医助理笔试中药总结

中医助理笔试中药总结《中医助理笔试中药总结》参加中医助理的笔试,中药这部分内容那可真不简单。

整体感受就是中药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宝库,里面各种药材琳琅满目,要想在笔试中答对相关题目,非得下一番功夫好好梳理不可。

在具体收获方面,首先是各个药材的功效得记牢。

像麻黄,能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这就好比它是一个多功能的小助手,身体有不同的“麻烦事儿”,它能派上不同的用场。

比如说感冒风寒,表实无汗的时候,麻黄就能发挥发汗解表的能力,把毛孔打开,让邪气散出去;要是得了哮喘,肺气不宣了,它还能像管道疏通工一样,把肺气疏通好,起到平喘的作用;要是身体里有水湿停聚了,它又能把这个多余的水湿当成垃圾清理掉,通过利水消肿这个功效让身体恢复正常。

还有当归,养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

生活中很多女性有月经不调的问题,当归就可以上场了。

这就好像一个巧手的工匠,能把月经周期这条“生产线”调整得有条不紊。

要是有瘀血阻滞带来的疼痛,它又能像化解交通堵塞的交警,让气血这个“交通”畅通起来,把疼痛消除。

同时它还有润肠通便的功能,就好比给肠道做个温和的清洁工。

重要发现呢,我觉得是很多药材的功效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

比如既能解表又能祛湿的药材,往往适用于外感湿邪的病症。

这时候我才明白,原来中医理论中的理法方药是环环相扣的。

现在想想,在学习过程中也有不少教训。

一开始我只是机械地记忆中药材的功效,没有深入去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原理。

结果就是记得快,忘得也快。

比如说我记得苍术能燥湿健脾,但是碰到具体题目说湿邪困脾的病症应该怎么配伍用药的时候,我就蒙了。

这就告诉我,不能光死记硬背,要真正理解每个药材功效背后的含义和机制。

反思一下,在准备笔试的时候我太依赖书本知识的字面记忆了。

有些药材我都没见过真实的样子,更别说了解它们的生长特性和采制过程了。

比如说人参,只知道它是大补元气的名贵药材,但是如果能进一步了解它的产地、不同炮制方法下的功效差异,可能会记得更深刻。

个人中医助理医师考试成功心得

个人中医助理医师考试成功心得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成功后总结以下八点心得,供大家参考。

1、选择了考试资料网,就有了一个与你形影不离的好老师。

相信这一点,会成功的!
2、各科均有各科的学习方法,不能死板硬套地学习。

3、既然选择了医学行业,为了能立足、能执业、能发展一定要树立成功的信念。

4、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并排除一切困难去执行。

每天的学习计划及每周的学习计划完成后做一标记。

实在完不成的也做一标记,以便利用合理时间完成。

5、多听、多理解自己薄弱的且分值比较大的科目,以便加深理解和记忆。

6、中基、方剂和针灸需背诵记忆的东西要提前归纳,方便记忆。

7、一定要做相当一部分题,做题的同时才能够理解做题的思路。

从做题中也能找到很大的乐趣和规律。

8、考前两至三周,一定要离开单位或家庭,排除干扰,静心学习,一定能成功!。

执业医师考试心得

执业医师考试心得

执业医师考试心得第一篇:执业医师考试心得我是一个三流学校毕业的本科生——第一次考临床执业医师,基础一般,短期突击,考取444分。

呵呵,不是很高,但还算满意!我说这些的目的只是想说明:执业医师考试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考!经验只有一个——精研历年真题——它为我们揭示了考试的重要考点和命题规律!历年真题是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命题组先研究以前的大纲和试题,总结正反经验,然后分析当年情况,制定出考试大纲,然后再编订出3、4套试题的题量,各种题型都经过分组讨论,反复推敲,再进行评估、测试和修改,最终确定一套!——这就是真题。

而模拟题呢?某某所谓名师在短时间内可以编出“模拟试题xN套”……质量可见一斑!整个复习我只用了一个月(完全脱产),如果你坚守岗位,那至少要3个月了。

用的教材:人卫版的全套教材+真题先说一下实践技能吧,每年的通过率都在80%左右,比较容易通过。

病史采集和病例分析基本上都是人卫版应试指南中的原例题;心电图和影像学基本上也是附赠光盘中的内容;操作的话,只要态度端正,会那么两下,基本上也会给你个及格分。

再说综合笔试,这几年的通过率基本保持在25%左右:前20天:结合历年真题看人卫版的应试指南!把真题中考过的知识点在书中画出来并把相关知识点弄明白,真题没考过的或是太偏的知识点就不用看了,因为你的目标不是600分。

这个阶段主要是理解——把握医学知识的总体架构。

后10天:研究真题并记忆考点!——关键——把相关重要考点总结、整理到真题本上并加以记忆——这样,你手里就只有一本书——真题:复习的内容少了,重点明确了,也好记了。

不用担心内容不全、考点不全面,只要把握真题上的相关考点就足够你通过考试了,444分就是实践的最好证明。

我们的目的是要通过考试,所以真题很重要,不断的做不断的总结,最后我们就会发现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规律!比如:儿科中推算新生儿年龄有三个指标:体重、身高、头围,每个后面还有一大堆公式,很难记,记了也很容易混淆!其实通过真题我们会发现根本就用不着记那些公式,我们只要记住出生时、1岁时、2岁时这三个指标的数值就足以搞定95%以上的题;再如:内科白血病这一章是公认的难,可是执医考的并不是很难,总结历年真题我们会发现只要掌握如下要点就足够了。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心得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心得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心得第一篇: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心得1.好好对待实践技能的考试,实践技能完全可以和笔试结合起来一起复习。

方药、辨证施治、针灸等也都是笔试的重点。

2.题目不难,中医占的比重大,很多考生就此吃亏,花很多时间复习西医科目。

估计出题的比例提前谁都不知道,即使非常简单的题目,没有个范围比例,无疑像大海捞针。

要是知道考试比例;过关要容易些。

但比学校的任何一次考试都难。

3.结合习题看书。

对有价值的习题,要追根溯源,确实弄懂。

选A对,那么为什么选其他是错误的。

把相关知识点一铺开,怎么考都能过关。

4.要有重点,但不要偏科。

5.怎么样的练习题比较好?历年真题是必不可少的。

里面有解释,不懂就看,而且题目难度和真题相似。

考试重点仍然是以临床各科为主,尤其要把中医内科学好。

西医内容比大家想象的少得多,针灸更没有考前估计的那样多。

6.看书一定要有重点,重点一定要看细,像走马灯一样的看,背条条记框框,做题时就会明白那是没有效果的。

二、我的助理经验1.求理解。

俗话说,欲要记,先要懂。

从记忆规律的角度来讲,一个人对所要记忆的知识,理解得越深刻,记忆效果就越好。

因此,考生对于所学知识要搞清弄懂,特别是对那些重点、难点内容更是要耐心琢磨,反复品味,力求“知其义而明其根”。

2.勤复习。

记忆的过程也就是同遗忘作斗争的过程,斗争的最好武器就是复习,要使复习取得好效果就必须注意:①及时复习。

及时复习对巩固所学知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反,等遗忘殆尽后再“回锅”,就事倍功半了;②强化记忆。

③重点强化错题,避免屡错不改。

3.巧记忆。

善于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和学科特点,结合自己的实际,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记忆。

可分散难点,学练结合;自我回忆,尝试再现;抓住特征,展开联想;记住主要公式,进行类推;赋予机械的材料以人为的意义等。

4.多动笔。

“好脑袋不如烂笔头”。

在学习中,一定要注意学思结合,手脑并用,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5.抓重点。

助理医师笔试经验

助理医师笔试经验

助理医师笔试经验
助理医师笔试经验
总结一下,我觉得要顺利通过执考基本功是最重要的。

我是学中医*的,但在考试前的几个月我因为工作的需要,我一直在看临床方面的书,直到离考试只有一个月我才回到考试的生活。

那一个月真是废寝忘食,因为是第一次参加执考,考试一天一天临近,心里就一天一天紧张起来,后悔没有提前准备。

经过日以继夜的备战,总算把辅导和习题集过了一遍。

两场考试下来,整个人就非常放松了:考题并不难,知识面广。

在考场上能应对自如主要归功于我基础学习上的积累和努力!所以即将参加考试的爱友们一定要重视基础和课本的学习,至于考试辅导资料,我实践是用的中医*的,很精炼,习题集和辅导书是协和的,还不错,但是我要告诉面临执考的爱友在选择辅导书时不要过分一味追求原题,原题始终是有限的,我们要全面掌握知识,在考试时才能灵活变通,游刃有余!
更多信息:笔经:关于如何答题平和心态对待笔试
笔试的意见司法考试笔试安排。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第一站完美总结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第一站完美总结

一、感冒1.风寒束表: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或荆防达表汤2.风热犯表:辛凉解表—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3.暑湿伤表: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4.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5.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二、咳嗽(一)外感咳嗽1.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2.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3.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肺止咳—桑杏汤(二)内伤咳嗽1.痰湿蕴肺: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2.痰热郁肺: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3.肝火犯肺:清肺泻肝,顺气降火—黛蛤散合加减泻白散4.肺阴亏耗: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三、哮病(一)发作期1.冷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3.寒包热哮: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4.风痰哮证: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5.虚哮证: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附:喘脱危证:补肺纳肾,扶正固脱—回阳急救汤合生脉饮(二)缓解期1.肺睥气虚: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2.肺肾两虚: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四、喘证(一)实喘1.风寒壅肺: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2.表寒肺热: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3.痰热郁肺: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4.痰浊阻肺: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5.肺气郁痹: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二)虚喘1.肺气虚耗: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2.肾虚不纳: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3.正虚喘脱: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粉五、肺痨1.肺阴亏损:滋阴润肺—月华丸2.虚火灼肺:滋阴降火—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3.气阴耗伤:益气养阴—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4.阴阳两虚: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六、心悸1.心虚胆怯: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安神定志丸2.心血不足: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3.阴虚火旺:滋阴清火,养心安神—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4.心阳不振: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5.水饮凌心:振奋心阳,化气行水,宁心安神—苓桂术甘汤6.瘀阻心脉: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桃仁红花煎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7.痰火扰心:清热化痰,宁心安神—黄连温胆汤七、胸痹1.心血瘀阻: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血府逐瘀汤2.气滞心胸:疏肝理气,活血通络—柴胡疏肝散3.痰浊闭阻:通阳泄浊,豁痰宣痹—栝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4.寒凝心脉:辛温散寒,宣通心阳—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5.气阴两虚:益气养阴,活血通脉—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6.心肾阴虚:滋阴清火,养心和络—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7.心肾阳虚:温补阳气,振奋心阳—参附汤合右归饮八、不寐1.肝火扰心:疏肝泻火,镇心安神—龙胆泻肝汤2.痰热内扰:化痰清热,和中安神—黄连温胆汤3.心脾两虚:补养心脾,养血安神—归脾汤4.心肾不交:滋阴降火,交通心肾—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5.心胆气虚:益气镇惊,安神定志—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九、痫病1.风痰闭阻证:涤痰息风,开窍定痫—定痫丸2.痰火扰神证:清热泻火,化痰开窍—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3.瘀阻脑络证:活血化瘀,息风通络—通窍活血汤4.心脾两虚证:补益气血,健脾宁心—六君子汤合归脾汤5.心肾亏虚证:补益心肾,潜阳安神—左归丸合天王补心丹十、胃痛1.寒邪客胃:温胃散寒,行气止痛—香苏散合良附丸2.饮食伤胃:消食导滞,和胃止痛—保和丸3.肝气犯胃: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柴胡疏肝散4.湿热中阻:清化湿热,理气和胃—清中汤5.瘀血停胃:化瘀通络,理气和胃—失笑散合丹参饮6.胃阴亏耗:养阴益胃,和中止痛—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7.脾胃虚寒:温中健脾,和胃止痛—黄芪建中汤十一、呕吐(一)实证1.外邪犯胃:疏邪解表,化浊和中—藿香正气散2.饮食停滞:消食化滞,和胃降逆—保和丸3.痰饮内阻:温化痰饮,和胃降逆—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4.肝气犯胃:疏肝理气,和胃降逆—四七汤(二)虚证1.脾胃气虚:健脾益气,和胃降逆—香砂六君子汤2.脾胃阳虚:温中健脾,和胃降逆—理中汤3.胃阴不足:滋养胃阴,降逆止呕—麦门冬汤十二、腹痛1.寒邪内阻:温里散寒,理气止痛—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2.湿热壅滞:通腑泄热,行气导滞—大承气汤3.饮食积滞:消食导滞,理气止痛—枳实导滞丸4.肝郁气滞: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柴胡疏肝散5.瘀血内停:活血化瘀,和络止痛—少府逐瘀汤6.中虚脏寒:温中补虚,缓急止痛—小建中汤十三、泄泻(一)暴泄1.寒湿内盛:芳香化湿,解表散寒—藿香正气散2.湿热伤中:清热燥湿,分利止泻—葛根黄芩黄连汤3.食滞胃肠:消食导滞,和中止泻—保和丸(二)久泄1.脾胃虚弱:健脾益气,化湿止泻—参苓白术散2.肝气乘脾:抑肝扶脾—痛泻要方3.肾阳虚衰:温肾健脾,固涩止泻—四神丸十四、痢疾1.湿热痢:清肠化湿,调气和血—芍药汤加银花2.疫毒痢:清热解毒,凉血除积—白头翁汤合芍药汤3.寒湿痢:温中燥湿调气和血—不换金正气散4.阴虚痢:养阴和营,清肠化湿—黄连阿胶汤合驻车丸5.虚寒痢:温补脾肾,收涩固脱—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6.休息痢:温中清肠,调气化滞—连理汤十五、便秘(一)实秘1.热秘:泻热导滞,润肠通便—麻子仁丸2.气秘:顺气导滞——六磨汤3.冷秘:温里散寒,通便止痛—温脾汤合半硫丸(二)虚秘1.气虚秘:益气润肠—黄芪汤2.血虚秘:养血润燥—润肠丸3.阴虚秘:滋阴通便—增液汤4.阳虚秘:温阳通便—济川煎十六、胁痛1.肝郁气滞:疏肝理气—柴胡疏肝散2.肝胆湿热:清热利湿—龙胆泻肝汤3.瘀血阻络:祛瘀通络—血府逐瘀汤或复元活血汤4.肝络失养:养阴柔肝—一贯煎十七、黄疸(一)阳黄1.热重于湿:清热通腑,利湿退黄—茵陈蒿汤2.湿重于热:利湿化浊运脾,佐以清热—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3.胆腑郁热:疏肝泄热,利胆退黄—大柴胡汤4.疫毒炽盛(急黄):清热解毒,凉血开窍—千金犀角散(二)阴黄1.寒湿阻遏:健脾和胃,温中化湿—茵陈术附汤2.脾虚湿滞:健脾养血,利湿退黄—黄芪建中汤(三)黄疸消退后的调治1.湿热留恋:清热利湿—茵陈四苓散2.肝脾不调:调和肝脾,理气助运—柴胡疏肝散或归芍六君子汤3.气滞血瘀:疏肝理气,活血化瘀—逍遥散合鳖甲煎丸十八、头痛(一)外感头痛1.风寒头痛:疏风散寒止痛—川芎茶调散2.风热头痛:疏风清热和络—芎芷石膏汤3.风湿头痛:祛风胜湿通窍—羌活胜湿汤(二)内伤头痛1.肝阳头痛:平肝潜阳息风—天麻钩藤饮2.肾虚头痛:养阴补肾,填精生髓—大补元煎3.血虚头痛:养血滋阴,和络止痛—加味四物汤4.痰浊头痛:健脾燥湿,化痰降逆—半夏白术天麻汤5.瘀血头痛:活血化瘀,通窍止痛—通窍活血汤十九、眩晕1.肝阳上亢:平肝潜阳,清火熄风—天麻钩藤饮2.气血亏虚:补益气血,调养心脾—归脾汤3.肾精不足:滋养肝肾,益精填髓—左归丸4.痰湿中阻:化痰祛湿,健脾和胃—半夏白术天麻汤5.瘀血阻窍:祛瘀生新,活血通窍—通窍活血汤二十、中风(一)中经络1.风痰入络:祛风化痰通络—真方白丸子2.风阳上扰:平肝潜阳,活血通络—天麻钩藤饮3.阴虚风动:滋阴潜阳,熄风通络—镇肝熄风汤(二)中脏腑1.闭证1)痰热腑实:通腑泻热,熄风化痰—桃仁承气汤2)痰火瘀闭:熄风清火,豁痰开窍—羚角钩藤汤3)痰浊瘀闭:化痰熄风,宣郁开窍—涤痰汤2.脱证(阴竭阳亡):回阳救阴,益气固脱—参附汤合生脉散(三)恢复期1.风痰瘀闭:搜风化痰,行瘀通络—解语丹2.气虚瘀络:益气养血,化瘀通络—补阳还五汤3.肝肾亏虚:滋养肝肾—左归丸合地黄饮子二十一、水肿(一)阳水1.风水相搏:疏风清热,宣肺行水—越婢加术汤2.湿毒浸淫:宣肺解毒,利湿消肿—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3.水湿浸渍:健脾化湿,通阳利水—五皮饮合胃苓汤4.湿热壅盛:分利湿热—疏凿饮子(二)阴水1.脾阳虚衰:健脾温阳利水—实脾饮2.肾阳虚衰:温肾助阳,行气行水—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3.瘀水互结:活血祛瘀,行气行水—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二十二、淋证1.热淋:清热利湿通淋—八正散2.石淋:清热利湿,排石通淋—石韦散3.气淋:理气疏导,通淋利尿—沉香散4.血淋:清热通淋,凉血止血—小蓟饮子5.膏淋:清热化湿,分清泄浊—程氏萆薢分清饮6.劳淋:健脾益肾无比山药丸二十三、阳痿1.命门火衰证:温肾壮阳—赞育丸2.心脾亏虚证:补益心脾—归脾汤3.肝郁不舒证:疏肝解郁—逍遥散4.惊恐伤肾证:益肾宁神—启阳娱心丹5.湿热下注证:清利湿热—龙胆泻肝汤二十四、郁证1.肝气郁结:疏肝解郁,理气畅中—柴胡疏肝散2.气郁化火:疏肝解郁,清肝泻火—丹栀逍遥散3.痰气郁结:行气开郁,化痰散结—半厦厚朴汤4.心神失养:养心安神,甘润缓急—甘麦大枣汤5.心脾两虚:健脾养心,益气补血—归脾汤6.心肾阴虚:滋养心肾—天王补心丹合六味地黄丸二十五、血证(一)鼻衄1.热邪犯肺:清泄肺热,凉血止血—桑菊饮2.胃热炽盛:清胃泻火,凉血止血—玉女煎3.肝火上炎:清肝泻火,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4.气血亏虚:补气摄血—归脾汤(二)齿衄1)胃火炽盛:清胃泻火,凉血止血—加味清胃散合泻心汤2)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凉血止血—六味地黄丸合茜根散(三)咳血1.燥热伤肺:清热润肺,宁络止血—桑杏汤2.肝火犯肺:清肝泻肺,凉血止血—泻白散合黛蛤散3.阴虚肺热:滋阴润肺,宁络止血—百合固金丸(四)吐血1.胃热壅盛:清胃泻火,化瘀止血—泻心汤合十灰散2.肝火犯胃:泻肝清胃,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3.气虚血溢:健脾益气摄血——归脾汤(五)便血1.肠道湿热:清化湿热,凉血止血—地榆散合槐角丸2.气虚不摄:益气摄血—归脾汤3.脾胃虚寒:健脾温中,养血止血—黄土汤(六)尿血1.下焦热盛:清热利湿,凉血止血—小蓟饮子2.肾虚火旺:滋阴降火,凉血止血—知柏地黄丸3.脾不统血:补中健脾,益气摄血—归脾汤4.肾气不固:补益肾气,固摄止血—无比山药丸(七)紫斑1.血热妄行: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十灰散2.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宁络止血—茜根散3.气不摄血:补气摄血—归脾汤二十六、消渴(一)上消1.肺热津伤: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消渴方(二)中消1.胃热炽盛:清胃泻火,养阴增液—玉女煎2.气阴亏虚:益气健脾,生津止渴—七味白术散(三)下消1.肾阴亏虚:滋阴固肾—六味地黄丸2.阴阳两虚:滋阴温阳,补肾固摄—金匮肾气丸二十七、内伤发热1.阴虚发热证:滋阴清热—清骨散2.血虚发热证:益气养血—归脾汤3.气虚发热证:益气健脾,甘温除热—补中益气汤4.阳虚发热证:温补阳气,引火归原—金匮肾气丸5.气郁发热证:疏肝理气,解郁泻热—丹栀逍遥散6.痰湿郁热证:燥湿化痰,清热和中—黄连温胆汤合中和汤7.血瘀发热证: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汤二十八、虚劳(一)气虚1.肺气虚:补益肺气—补肺汤2.心气虚:益气养心—七福饮3.脾气虚:健脾益气加味—四君子汤4.肾气虚:益气补肾—大补元煎(二)血虚1.心血虚:养血安心—养心汤2.肝血虚:补血养肝—四物汤(三)阴虚1.肺阴虚:养阴润肺—沙参麦门冬汤2.心阴虚:滋阴养心—天王补心丹3.脾胃阴虚:养阴和胃—益胃汤4.肝阴虚:滋养肝阴—补肝汤5.肾阴虚:滋补肾阴—左归丸(三)阳虚1.心阳虚:益气温阳—保元汤2.脾阳虚:温中健脾—附子理中丸3.肾阳虚:温补肾阳—右归丸二十九、痹证1.风寒湿痹(1)行痹:祛风通络,散寒除湿—防风汤(2)痛痹:散寒通络,祛风除湿—乌头汤(3)着痹:除湿通络,祛风散寒—薏苡仁汤2.风湿热痹:清热通络,祛风除湿—白虎加桂枝汤合宣痹汤3.痰瘀痹阻:化痰行瘀,蠲痹通络—双合汤4.肝肾亏虚:培补肝肾,舒筋止痛—独活寄生汤三十、痉证1.邪壅经络证:祛风散寒,燥湿和营—羌活胜湿汤2.肝经热盛证:清肝潜阳,息风镇痉—羚角钩藤汤3.阳明热盛证:清泄胃热,增液止痉—白虎汤合增液承气汤4.心营热盛证:清心透营,开窍止痉—清营汤5.痰浊阻滞证:豁痰开窍,息风止痉—导痰汤6.阴血亏虚证:滋阴养血,息风止痉—四物汤合大定风珠三十一、痿证1.肺热津伤证:清热润燥,养阴生津—清燥救肺汤2.湿热浸淫证:清热利湿,通利经脉—加味二妙散3.脾胃虚弱证:补中益气,健脾升清—参苓白术散合补中益气汤4.肝肾亏损证:补益肝肾,滋阴清热—虎潜丸5.脉络瘀阻证:益气养营,活血行瘀—圣愈汤合补阳还五汤三十二、腰痛1.寒湿腰痛:散寒行湿,温经通络—甘姜苓术汤2.湿热腰痛:清热利湿,舒筋止痛—四妙丸3.瘀血腰痛: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身痛逐瘀汤4.肾虚腰痛(1)肾阴虚:滋补肾阴,濡养筋脉—左归丸(2)肾阳虚:补肾壮阳,温煦经脉—右归丸三十三、乳癖1.肝郁痰凝证:疏肝解郁,化痰散结—逍遥蒌贝散2.冲任失调证:调摄冲任—二仙汤合四物汤三十四、湿疮1.湿热蕴肤证:清热利湿止痒—龙胆泻肝汤合萆薢渗湿汤加减2.脾虚湿蕴证:健脾利湿止痒—除湿胃苓汤加减3.血虚风燥证:养血润肤,祛风止痒—当归饮子加减三十五、痔Ⅰ内痔1.风热肠燥证:清热凉血祛风—凉血地黄汤2.湿热下注证:清热利湿止血—脏连丸3.气滞血瘀证:清热利湿,行气活血—止痛如神汤4.脾虚气陷证:补中益气,升阳举陷—补中益气汤Ⅱ外痔◆静脉曲张性外痔湿热下注证:清热利湿,活血散瘀—萆薢化毒汤合活血散瘀汤◆血栓性外痔血热瘀结证:清热凉血,散瘀消肿—凉血地黄汤合活血散瘀汤三十六、肠痈1.瘀滞证(初期):行气活血,通腑泄热—大黄牡丹汤合红藤煎剂2.湿热证(酿脓期):通腑泄热,利湿解毒—复方大柴胡汤3.热毒证(溃脓期):通腑排脓,养阴清热——黄牡丹汤合透脓散三十七、崩漏1.脾虚证:补气摄血,固冲止崩—固本止崩汤或固冲汤2.肾虚证(1)肾气虚证:补肾益气,固冲止血—加减苁蓉菟丝子丸(2)肾阳虚证:温肾益气,固冲止血—右归丸(3)肾阴虚证:滋肾益阴,固冲止血—左归丸合二至丸或滋阴固气汤3.血热证(1)虚热证:养阴清热,固冲止血—上下相资汤(2)实热证:清热凉血,固冲止血—清热固经汤4.血瘀证:活血化瘀,固冲止血——逐瘀止血汤或将军斩关汤三十八、痛经1.气滞血瘀证:理气行滞,化瘀止痛—膈下逐瘀汤或痛经方2.寒凝血瘀证:温经散寒,化瘀止痛—少腹逐瘀汤或温经散寒汤3.湿热瘀阻证:清热除湿,化瘀止痛—清热调血汤或银甲丸4.气血虚弱证:益气养血,调经止痛—圣愈汤或黄芪建中汤或养血和血汤5.肾气亏损证:补肾益精,养血止痛—益肾调经汤或调肝汤三十九、绝经前后诸证1.肾阴虚:滋养肾阴,佐以潜阳—左归丸合二至丸2.肾阳虚:温肾扶阳—右归丸3.肾阴阳俱虚:阴阳双补—二仙汤合二至丸四十、带下病Ⅰ带下过多1.脾虚证:健脾益气,升阳除湿—完带汤2.肾阳虚证:温肾培元,固涩止带—内补丸3.阴虚夹湿证:滋肾益阴,清热利湿—知柏地黄汤4.湿热下注证:清利湿热,佐以解毒杀虫—止带方5.热毒蕴结证:清热解毒—五味消毒饮Ⅱ带下过少1.肝肾亏损证:滋补肝肾,养精益血—左归丸2.血枯瘀阻证:补血益精,活血化瘀—小营煎四十一、胎漏、胎动不安1.肾虚证:补肾健脾,益气安胎—寿胎丸或安奠二天汤或滋肾育胎丸2.血热证:清热凉血,养血安胎—保阴煎或清热安胎饮或当归散3.气血虚弱证:补气养血,固肾安胎—胎元饮4.血瘀证:活血消癥,补肾安胎—桂枝茯苓丸合寿胎丸四十二、肺炎喘嗽(一)常证1.风寒闭肺证:辛温宣肺,化痰止咳—华盖散2.风热闭肺证:辛凉宣肺,清热化痰—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3.痰热闭肺证:清热涤痰,开肺定喘—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4.毒热闭肺证:清热解毒,泻肺开闭—黄连解毒汤合三拗汤5.阴虚肺热证:养阴清肺,润肺止咳—沙参麦冬汤6.肺脾气虚证:补肺健脾,益气化痰—人参五味子汤(二)变证1.心阳虚衰证:温补心阳,救逆固脱—参附龙牡救逆汤2.邪陷厥阴证:平肝息风,清心开窍—羚角钩藤汤合牛黄清心丸四十三、小儿泄泻(一)常证1.湿热泻:清肠解热,化湿止泻—葛根黄芩黄连汤2.风寒泻:疏风散寒,化湿和中—藿香正气散3.伤食泻:运脾和胃,消食化滞——保和丸4.脾虚泻:健脾益气,助运止泻—参苓白术散5.脾肾阳虚泻:温补脾肾,固涩止泻—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二)变证1.气阴两伤:健脾益气,酸甘敛阴—人参乌梅汤2.阴竭阳脱:挽阴回阳,救逆固脱—生脉散合参附龙牡救逆汤四十四、厌食症1.脾失健运证:运脾开胃—不换金正气散加减2.脾胃气虚证:健脾益气—异功散加减3.脾胃阴虚证:养阴和胃—益胃汤加减四十五、水痘1.邪伤肺卫证:疏风清热,利湿解毒—银翘散2.邪炽气营证:清气凉营,解毒化湿—清胃解毒汤。

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心得总结

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心得总结

浅谈职业医师应试之经验实践技能考试陈子奎病史采集模式图诊断1.根据主诉及相关鉴别询问●针对症状本身询问●发病诱因及可能因素2●伴随症状以资鉴别●一般情况22.诊疗经过●发病以来是否到医院诊疗过,做过那些检查。

1●曾做过那些治疗,效果如何。

13.相关病史●药物过敏史,既往有无类似发作史。

1●与该病相关的其它病史29一(1)、针对症状询问1.发热:试表体温度多少度,是否持续发热,有无寒战。

2.牙痛:1.性质、特点:是否为自发性,阵发还是持续痛。

2.痛的强度、部位。

有无放射痛,与冷热咀嚼的关系。

3.是否伴寒战,牙龈肿胀、溢浓等。

3.头痛:1.部位、发生时间、持续时间、性质、程度、诱因等2.是否伴意识变化、呕吐、咽痛、咳嗽、鼻塞、发热、流涕等。

(上感、颈椎病、中枢病)4.脓涕:1.颜色、量、气味。

2.是否伴头痛、鼻岀血、鼻塞等5.左胸痛:1.痛的范围、性质、放射部位、诱因。

2.持续时间、缓解方法、发作频率。

3.与呼吸、咳嗽、体位、吞咽的关系。

3.是否伴发热、咳嗽、咯血、盗汗、呼吸困难等。

(肺炎、休克、呼衰、肺结核)6.右下腹痛(女):1.腹痛的性质、程度、是阵发性还是持续性,有无放射痛及转移痛。

2.是否伴呕吐、发热、腹泻。

3.月经情况。

(胃肠炎、妇科病、阑尾炎)7.上腹痛:1.性质、程度、持续时间,阵发还是持续性,有无转移痛和放射痛。

2.发病诱因,有无暴饮暴食。

3.是否伴反酸、发热、呃逆、恶心、呕吐、腹泻等。

(阑尾炎、胃癌、胃溃疡、胃肠炎)8.膝关节痛:痛的性质、程度,与活动的关系。

2.发病的诱因。

3.有无关节功能受限及程度。

4.有无关节僵硬,活动时是否伴有响声或摩擦感。

5.是否伴低热、盗汗、乏力等。

(风湿、关节结核、外伤)9.膝关节肿痛:1.痛的程度。

2.是否伴发热及诱因,有无外伤史及其它感染灶。

3.有无红肿及与关节活动的关系,有无其它关节疼痛、盗汗、消瘦等。

10.双下肢水肿:1.水肿的程度,是否为凹陷性、对称性。

最新中医助理医师考试经验汇总

最新中医助理医师考试经验汇总

2011中医助理医师考试经验中医助理医师考试心得2009年,我很幸运的通过了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考试结束后,我就想对自己的中医执业助理考试之路进行一番梳理,当得知自己以229分通过了考试,这种想法更显强烈。

之所以有这样强烈的想法,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对自己的劳动和付出进行回顾,以彰显成绩、弥补不足;二是希望能给与我有相似学习背景、工作经历的考试同仁一些心得和经验。

反思医考历程,能通过中医助理医师考试主要是基于以下“七个有”:一、有一颗强烈的通过之心:早在大专学习的第二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与一位师姐聊天时,就得知了从业必须要通过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这引发了我对助理医师考试的关注,并于2007年初,做出了要参加中医助理医师考试的决定。

后又托人购买了当年度的辅导教材、终因工作太忙、基础太差、方法不当,估计考试前连教材都不能看完,所以那一年没有报考。

但要通过中医助理医师考试的信念却从此在我的心中深深地埋下了根。

2008年,我又买了一本考试大纲,并向已通过的考生借了一些复习资料。

此后的1年,不管工作或家庭事务多忙多累,我总惦记着“助理证”,在坚持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挤出的时间基本上是围绕考试来安排的。

上网时,主要是浏览考试信息、搜集学习方法;阅读时,工作专业书籍外看的较多的是中医助理医师考试的资料;应酬中,更是推掉了很多次同学聚会的机会。

转眼就到了年底,我迷茫啦,我知道这次报考没有通过的信心,万一得分太低怎么办?那个曾经立下的誓言,难道就因为坚持不了而消逝?那么多次逃离打牌聚会,难道是因为孤芳自赏?2年来的看书学习,难道仅仅是为了停留在对中医助理医师考试有个大概的了解上?2008年12月15日,那一天,我毅然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决胜2009,要用2009年的中医助理医师考试来检验几年来的学习效果。

从此,我的助理医师考试攻坚之战拉开了序幕。

二、有一个严密的复习安排:从2008年12月15日做出决定的那一刻起,我就开始筹划制定了一个全盘的复习计划,且制作了倒计时牌和复习计划落实表。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心得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心得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心得自从我开始准备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以来,我经历了许多挑战和收获。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学习中医的艰辛与喜悦,同时也深刻体会到了自我提升的价值。

一开始,我对中医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对许多概念和理论都感到迷茫。

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阅读中医经典、研究各种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

通过不断地学习,我逐渐加深了对中医的理解,也更加熟悉了中医的诊疗技巧。

在备考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

其中最大的困难是理解和掌握中医的诊疗思维。

中医的诊疗思维强调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体质、环境等因素。

为了掌握这种思维,我不仅需要深入学习中医理论,还需要多看、多实践,通过不断的临床实践来提高自己的诊疗能力。

除了学习上的困难,我还面临着考试压力和时间管理的挑战。

为了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我需要合理安排时间,既要保证学习进度,又要保证充足的休息和锻炼时间。

通过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和时间表,我逐渐克服了这些困难,提高了自己的学习效率。

在备考过程中,我也收获了许多。

首先,通过学习中医知识,我更加了解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了自己的文化自信。

其次,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提高了自己的临床诊疗能力,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医疗服务。

最后,这次备考经历也锻炼了我的意志力和毅力,让我更加坚强和自信。

回顾整个备考过程,我深知成功来之不易。

虽然过程中充满了挑战和困难,但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和不断的学习、实践,我终于克服了这些困难,顺利通过了考试。

这次经历让我更加坚信:只要我们付出足够的努力和汗水,就没有什么是无法克服的。

同时,我也感谢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与鼓励,正是有了你们的陪伴,我才能够坚持不懈地走到现在。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感想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感想

不管国家设置中医助理医师考试的初衷是什么,我们都应该把它当成一个准入的门槛来要求自己,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如果只是为了什么而学医,那我劝大家趁早改行;或许大家
觉得这样一个考试并不能代表什么,可我觉得如果连助理都过不了,谈何治病救人呢最起码不
是一个称职的医生;不要因为自己过不了或没能力过而去抱怨这抱怨那;这都是徒劳的;如果基础不好,临床又不行,那就根本不该从医,也不配行医;考不过也就对了;如果什么人都能考的过,我们也没必要花那么多年学医;考试没有捷径,好好学习才是最好的办法;能做三遍题,看三遍书;肯定没问题;
1关于买参考书的问题,本人认为参考书可以不买,只要听网校老师的课程,并看医学敎育网的讲义就可以了;
2题目一定要做,尤其是历年的试卷;因为考试就是一个题库;
3看书的顺序,最好先看基础的,然后看临床的;我是一边看一边做题目的;效果还可以了;看的东西比较多,可能看了后面就忘记前面了;不要着急,在考试之前利用一点时间回顾一下就可以;有的东西比较容易混淆,一定注意记忆的准确性;当然可以利用歌诀什么的巧记;
我已近准备向下一个目标准备了,那就是中医执业医师。

助理执业医师考试心得

助理执业医师考试心得

助理执业医师考试心得
作为一名助理执业医师,我在参加考试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

希望对即将参加考试的同学们有所帮助。

1. 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考试内容较多,需要系统地复习各个科目。

可以根据每个科目的重要性和难易程度,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同时,要有耐心和恒心,坚持每天都进行复习。

2. 熟悉考试大纲和考试形式:了解考试大纲的内容和考试形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可以通过参加模拟考试,熟悉考试环境和时间限制,提升自己的应试能力。

3. 多做题:考试中除了知识的掌握,还需要有答题的技巧。

可以多做相关科目的习题,提高自己的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同时,要多做一些历年真题,了解考试的出题风格和重点。

4. 注重重点科目和难点:在复习过程中,要分配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重点科目和难点上。

对于自己不熟悉或理解较困难的知识点,可以寻求老师或同学的帮助,加深理解。

5. 积极参加培训和讲座:在考试前,可以参加一些相关的培训班或听一些学术讲座,了解最新的医学发展动态和热点问题。

这样不仅能够拓宽知识面,还可以加深对一些重点科目的理解。

6. 注重实践和经验:助理执业医师考试的内容不仅包括理论知识,还有临床实践和经验。

可以积极参加临床实习,多实践操作技能,并与资深医生交流经验。

7. 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考试期间要注意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饮食,避免过度劳累和焦虑。

可以进行一些放松和运动,调节心理压力,提高自身的应对能力。

最后,要相信自己的实力和能力,在考试中保持良好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取得好成绩。

祝愿即将参加考试的同学们都能够顺利通过考试!。

经验总结:中医执业医师技能考试有感

经验总结:中医执业医师技能考试有感

首先谈谈整体的,这样考前心中有数才不会怕,才有主动权。

分三站,I站写大病历,II站体检和基本技能操作两题,III站口试3题。

一般半天就可以考完的,也有分上下午考的。

I 站像平时在学校里考试一样坐在那里,每人抽一份题,里面有一个病人的基本资料,然后就在答题卡写一份大病历,一共50分,60分钟完成。

接着去II站,两人一组每人抽一份卷两道题(不分中西医)A在B身上操作,满分20分,10分钟完成。

接着去III站,像面试一样的,抽一份题,然后口述回答,满分30分,20分钟完成。

所以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大病历辩证一定不能错!!再分站谈谈一些技巧吧。

I站需要我们动脑的只有主诉、中医辨证论治、病名、证型和治法方药,其它的就套公式(附)得了。

记得不要在体格检查那部分花太多时间,写得再好也就3、4分,重点在:辨证依据10分、西依7分、诊断8分、治法5分、选方用药10分,当然主诉应该都会了吧?!所以时间上就要注意了,可以先写分值多的,写错一点字也不必要换答题卡了,以防不够时间,如果换了答题卡而时间不够的话错更多。

还有辨证一定要慎重!!基本上搞定!40分应该没问题的。

这样后两站你就可以轻松很多了。

如果你明天就要考了那这几个病的辨证论治你一定要闭上眼睛也能说出来,其实III站的口试也是以这些病为重点的。

感冒;咳嗽;哮证;痢疾;胁痛;黄疸;淋证;痹证;胃痛;泻泄;胸痹;消渴(较多);水肿(最多);胁痛;中风;郁证(气滞痰瘀)。

注意:把中医与西医所要求的病名一定要记住和对号入座,很有用的。

II站体格检查技巧,答题时一定要多说,想好后就先把自己会的、知道的都倒出来,说完以后开始做,这样一来可以拖时间,二来让考官知道你还是有点料的哦!基本上他就不会问你太多了,而且注意考官的提示,当你做错的时候他会提示的。

还有同伴的提示,如:我的同伴拿我做甲状腺触诊时忘了“嘱病人吞咽”,我就不停地吞咽以暗示他。

还有就是女孩子做体检时一般不要求很仔细,(我在同伴身上只象征性地叩了两个肋间)所以你就更要多说你知道的。

XX中医助理考试心得体会

XX中医助理考试心得体会

XX中医助理考试心得体会篇一:XX中医助理医师知识点综合总结XX中医助理医师知识点综合总结XX年中医助理医师考试真题、模拟题尽收其中,千名业界权威名师精心解析,精细化试题分析、完美解析一网尽!在线做题就选针题库:p> 一、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喘证)1、中医病机:外邪侵袭,肺脏虚弱,脾虚生痰,肾气虚衰2、表现:咳嗽、咯痰、喘息或气促。

发作时有广泛湿啰音和哮鸣音。

长期发复→肺气肿每年发病累计3个月并连续2年或以上。

3、分期:颁发发作期,慢性迁延期,临床缓解期4、西医治疗急性发作期首要治疗是――控制感染→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5、中医治疗风寒犯肺――三拗汤加减风热犯肺――麻杏石甘汤加减痰浊阻肺――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痰热郁肺――桑白皮汤寒饮伏肺――小青龙汤肺气虚――补肺汤肺脾气虚――玉屏风散合六君子汤肺肾阴虚――沙参麦冬汤合六味地黄丸二、支气管哮喘(哮病)1、发病机制:(1)体液和细胞免疫共同介导(2)气道慢性炎症――哮喘的本质(3)气道高反应性――共同病理生理特征(4)胆碱能神经功能亢进2、中医病机宿根――宿痰伏肺病变脏腑:病位在肺,与脾、肾、肝、心密切相关3、表现特征: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持续状态:哮喘持续24小时发作时X线:可见两肺透光度增加4、西医治疗(1)β2受体激动剂――首选沙丁胺醇,特布他林;丙卡特罗,沙美特罗,福莫特罗(2)茶碱类(氨茶碱)――抑制磷酸二酯酶,提高平滑肌细胞内的cAMP浓度,具有气道纤毛清除功能、抗炎和免疫调节。

(3)抗胆碱药――阻断气道平滑肌上M胆碱受体(4)激素――抑制炎症细胞趋化、细胞因子的生成、炎生介质的释放,减少组胺的形成5、中医治疗寒哮――射干麻黄汤热哮――定喘汤肺虚――玉屏风散脾虚――六君子汤肾虚-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三、肺炎(咳嗽、喘证、肺炎喘嗽)(一)病因病理1、病因(1)细菌性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克雷伯杆菌;军团菌克雷伯杆菌肺炎――是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主要致病菌(2)病毒性肺炎――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比例高90% (3)支原体肺炎(4)真菌性肺炎(5)肺炎衣原体肺炎(6)非感染性肺炎:放射性肺炎;吸入性肺炎2、病理肺炎链球菌肺炎病理改变分期:充血期;红色肝变期;灰色肝变期;消散期(二)中医病机:病位在肺,与心、肝、肾关系密切(三)表现:1、细菌性肺炎(1)肺炎球菌肺炎:起病急,寒战,高热,胸痛,咯铁锈色痰呼吸困难→休克肺中毒肺肺实变时有叩浊、语颤增强支气管呼吸音并发症少见(2)葡萄球菌肺炎高热,咳嗽,粉红色乳状痰,伴全身毒血症→循环衰竭两肺散在湿啰音并发症:单个或多发性肺脓肿→气胸或脓胸(3)克雷伯杆菌肺炎起病急,高热,痰呈灰绿色或砖红色胶冻状,呼吸困难紫绀可有典型的肺实变体征并发症:单个或多发性脓肿;败血症,甚休克(4)军团菌肺炎轻者流感症状,早期可有消化道症状急性病容,呼吸急促,重者发绀。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过来人考后经验分享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过来人考后经验分享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过来人考后经验分享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结束后,本人分析归纳了七点中医执业医师考后经验,分享给大家:1、看一遍书,然后学会放弃。

有些题注定不会,看书也不会,六十分过关,必然有相对不重要的知识点,所以重点还是重点,少丢分才是原则,不要指望全会,就是真正在临床也是有侧重的!2、经验经历太重要了。

平时的积累可不是书上能学到的,有些题可以不看问题,直接看答案答出,平时在临床实习、工作要多看、多想、多学习,死记硬背的和自己理解的效果肯定不一样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3、快速答题。

如果复习的不够好,考试可能还会有答不完题目,所以,完整的复习是快速答题的前提。

4、答题也要学会放弃。

要取之必予之,学会舍得,有舍才有得,不会的题浪费时间还是不会,不如把时间用在会的上。

5、心态。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心态很重要,为了过很难过,为了体验,过是得不过不失就是好心态,主要表现在,不要在临考前还拼命看书,觉得这也能考那也能考,实际都没考,该玩玩,该乐乐,顺其自然最好。

6、考试要学会蒙。

尤其是遇到不会的题目,考试中蒙的成份也会有25%的正确率那!7、最后一点很重要。

临考前半个月,上网参考各种信息,有相关的复习汇总资料,和详细的报考信息。

现在高手很多,虽然不可能押到考题,但是找到考试点很容易,按这个复习,事半功倍。

相信自己,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没有那么难!When you are old and grey and full of sleep,And nodding by the fire, take down this book,And slowly read, and dream of the soft lookYour eyes had once, and of their shadows deep;How many loved your moments of glad grace,And loved your beauty with love false or true,But one man loved the pilgrim soul in you,And loved the sorrows of your changing face; And bending down beside the glowing bars, Murmur, a little sadly, how love fledAnd paced upon the mountains overheadAnd hid his face amid a crowd of stars.The fu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Is not between life and deathBut when I stand in front of youYet you don't know thatI love you.The fu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Is not when I stand in front of youYet you can't see my loveBut when undoubtedly knowing the love from both Yet cannot be together.The fu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Is not being apart while being in loveBut when I plainly cannot resist the yearningYet pretending you have never been in my heart.The fu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Is not struggling against the tidesBut using one's indifferent heartTo dig an uncrossable riverFor the one who loves you.倚窗远眺,目光目光尽处必有一座山,那影影绰绰的黛绿色的影,是春天的颜色。

20XX医师助理考试心得体会

20XX医师助理考试心得体会

20XX医师助理考试心得体会篇一:20XX助理医师考试技巧20XX助理医师考试技巧20XX年助理医师考试真题、模拟题尽收其中,千名业界权威名师精心解析,精细化试题分析、完美解析一网尽!在线做题就选针题库:p>决胜助理医师考试的6大秘籍:1、制定学习计划将所有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量化,每天规定一个时间段学习,按时完成学习的进度,严格遵守自己制定的规定,复习提醒自己要集中注意力,这样就算复习内容再多,也能够在考前完成复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脑里知识循环人的记忆是有一定规律的,经常回忆也就是滚动的学习,我们在学习完一章的内容后,抽出一段时间闭上眼睛想一下这一章都讲了什么内容,哪些是重点,重要的知识点都掌握了没有。

这样可以随时检测我们的学习效果,是一个不错的学习方法。

3、学习无处不在这种方法我们在上学的时候就经常采用。

比如做一些卡片,图表等便于携带的学习资料,随时带在身上!在上下班的路上或者是有空余的时间,可以随时拿出来学习。

4、善于排除干扰一是排除外界的干扰,首先要寻找安静的、适合学习的环境,如果在公园里看书,效果肯定差强人意;二是排除内心干扰,在学习的时候,心中不要想其它的事情,专心精力投入学习。

5、保持放松心情人的记忆是有曲线的,不要盲目的学习,要正视学习,学习是需要坚持的不要把学习当作是一种负担,而要当作是一种乐趣,从学习中找到快乐!6、学会理解记忆教材上的东西有很多都是要求理解的,我们要学会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善于从理解的角度上掌握问题。

当然,有些概念是不要求理解的,只需要记住。

助理医师复习技巧:一、摘要学习法在自学过程中,边学习边摘要,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好方法。

在做同步练习题和自测题时,对平时的摘要进行校对和更正非常重要,它有助于知识的深化。

二、做题拓展法复习参考书题数量比较多,覆盖面也很广。

因此,在做题时,要全面考虑题目所包含的知识点、相互关系和可能出现的变型题,这将有助于快速完成复习,也可以了解题型。

中医执业助理资格考试总结

中医执业助理资格考试总结

中医执业助理资格考试总结
我中专毕业后到门诊上班,没有体会到就业的艰辛与压力,直到08年诊所,一贯上进的我看到此现状决定辞职。

下定决心一定拿下医师证。

通过考试和大家考后所发的感言,我得出重要结论:
1、必须以教材为准。

不要去做无谓的争论,争论只能是浪费时间,考试的答案不会因你的辩白而给你加分。

2、必须弄搞根本知识点,万变不离其宗,如果概念理解的浅薄,那么失败是必然的。

3、不要认为你不会的不会考,你不会的真的很可能会考。

(这是我参加考试资料网辅导的时候老师说的,我感觉这话真的很受用)。

4、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只要你下定决定做一件事情,没有什么可以阻止你。

5、不管环境如何变化,对自己始终充满信心。

6、不要轻易上网,上网只上考试资料网听课,无事时不要在网上闲逛,那真的很浪费时间。

上QQ只看留言,不进空间瞎捣腾,否那么一两个小时又虚度了。

7、不要相信考前的那两套模拟题能百发百中,充其量是点到为止。

祝参加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学友都能心想事成!。

中西执业医师考试心得(优秀5篇)

中西执业医师考试心得(优秀5篇)

中西执业医师考试心得(优秀5篇)中西执业医师考试心得篇1标题:中西执业医师考试心得分享尊敬的读者们,您好!我希望通过分享我的执业医师考试心得,能够为你们的考试之路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

首先,我在备考期间,采取了“两步走”的策略。

第一步,我将整个教材内容进行了梳理,分章节逐一复习,确保对基础知识有全面而深入的理解。

第二步,我进行了大量的模拟试题练习,通过做题来检验和巩固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

在选择复习资料方面,我建议大家选择权威的教材和辅导书。

虽然市面上有很多复习资料,但质量参差不齐。

建议选择那些经过时间检验,内容详实、解析详尽的教材和辅导书。

另外,我也建议大家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医学知识往往比较抽象,如果只是死记硬背,很难理解和掌握。

通过实践,比如模拟临床场景,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理论知识。

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坚持不懈。

执业医师考试是一个非常严谨和系统的过程,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和耐心。

每一个知识点都需要认真学习和掌握,不能有任何的马虎。

最后,我希望我的分享能够对你们有所帮助。

祝大家考试顺利,取得优异的成绩!中西执业医师考试心得篇2执业医师考试心得体会一、把握时机,重点突破医学知识涉及面广,记忆的东西比较多,有“内经”“伤寒”“金匮”“温病”“中药”“方剂”等七门学科,所以必须对各门学科全面复习,打牢基础。

但考试重点以基础为主,一定要对基础性知识进行精加工,把各学科的知识点串起来,使之形成知识网络。

因为考试题都是基础知识,只有熟练掌握才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对于每门学科都要仔细研究,尤其对一些难点,更要下苦工夫钻研,以争取在短时间内取得较大的突破。

在学习中,要坚持的原则是:宁下十成工夫,保证十成效果。

二、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来到考点学校后,在“实习”阶段,学习以自习为主,适当的减少了上课的时间,在时间上相对宽裕了。

在这种情况下,学习不能仅限于课堂,要适当的拓宽知识面,增强知识的系统性,以免在考场上遇到相关知识的试题而捉襟见肘、无计可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好好对待实践技能的考试,实践技能完全可以和笔试结合起来一起复习。

方药、辨证施治、针灸等也都是笔试的重点。

2.题目不难,中医占的比重大,很多考生就此吃亏,花很多时间复习西医科目。

估计出题的比例提前谁都不知道,即使非常简单的题目,没有个范围比例,无疑像大海捞针。

要是知道考试比例;过关要容易些。

但比学校的任何一次考试都难。

3.结合习题看书。

对有价值的习题,要追根溯源,确实弄懂。

选A对,那么为什么选其他是错误的。

把相关知识点一铺开,怎么考都能过关。

4.要有重点,但不要偏科。

5.怎么样的练习题比较好?历年真题是必不可少的。

里面有解释,不懂就看,而且题目难度和真题相似。

考试重点仍然是以临床各科为主,尤其要把中医内科学好。

西医内容比大家想象的少得多,针灸更没有考前估计的那样多。

6.看书一定要有重点,重点一定要看细,像走马灯一样的看,背条条记框框,做题时就会明白那是没有效果的。

二、我的助理经验1.求理解。

俗话说,欲要记,先要懂。

从记忆规律的角度来讲,一个人对所要记忆的知识,理解得越深刻,记忆效果就越好。

因此,考生对于所学知识要搞清弄懂,特别是对那些重点、难点内容更是要耐心琢磨,反复品味,力求"知其义而明其根"。

2.勤复习。

记忆的过程也就是同遗忘作斗争的过程,斗争的最好武器就是复习,要使复习取得好效果就必须注意:①及时复习。

及时复习对巩固所学知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反,等遗忘殆尽后再"回锅",就事倍功半了;②强化记忆。

③重点强化错题,避免屡错不改。

3.巧记忆。

善于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和学科特点,结合自己的实际,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记忆。

可分散难点,学练结合;自我回忆,尝试再现;抓住特征,展开联想;记住主要公式,进行类推;赋予机械的材料以人为的意义等。

4.多动笔。

"好脑袋不如烂笔头"。

在学习中,一定要注意学思结合,手脑并用,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5.抓重点。

立足于全面、系统,突出重点,抓"牛鼻子"。

起"以点带面","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6.善归纳。

有条理的知识比杂乱无章的知识更容易记牢。

在学习中要及时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加强前后知识、新旧知识的联系,努力使所学知识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层次分明、逻辑严密的知识系统,这对于保持记忆无疑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如何克服心理障碍1.轻敌。

有些考生"底子"厚,于是不把执业医师考试放在眼里。

其实,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不是单纯的考理论,而是专业知识水平考试,考查考生是否具有执业的能力。

因此,基础好虽然有一定优势,但仍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熟悉题型。

2.急躁。

有些考生抱着"一次过关"的心理,这对其顺利通过考试反而不利。

过于看重考试成绩,会加重心理负担,从而影响考生水平的正常发挥。

相反,如果抱着通过考试提高水平的态度轻松上阵,能有效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能更加从容地应对考试。

因此,不管最后的成绩如何,考生都会有不小的收获。

3.信息闭塞。

有些考生喜欢关起门来苦读,平时很少上网查询信息,也很少与人交流心得。

这种闭门造车式的复习方法带来的结果是:他所用的教材可能已被淘汰,他的复习方法可能也早已落伍,而他沿着错误的道路正越走越远。

4.迷信。

有些考生对自己没信心,迷信所谓的"培训班",以为交了"银子","名师"就能搞定一切。

老话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如果自己不努力,再好的名师也无法越俎代庖。

还有些考生整天在网上搜寻别人的成功经验,殊不知,每个人的基础不同,只有自己摸索出来的经验,才是最适用的。

5.投机。

有些考生对基础练习缺乏耐心,而是醉心于研究各种考试技巧,希望能够四两拨千斤。

然而事实是,熟能生巧,只有反复练习才能掌握考试方法,如果投机取巧,最后只能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千万记住:技巧只是锦上添花的东西,熟练才是备考的真谛。

至于搞什么类似传答案、替考等捷径,终究为人所不齿,一旦败露倒霉的还是自己。

6.犹豫。

有些考生过于患得患失,总盘算着自己行不行、什么时候考最有利等问题,许多宝贵的复习时间就在犹豫中浪费了。

还有些考生虽然定了复习计划,执行起来总是拖拖拉拉,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临到考试才发现脑袋空空。

对待考试的态度一定要果断,既然早晚是必须要考的,那就制定好复习计划,一鼓作气,通过执业医师考试。

四、阶段复习法阶段一:准备期主要是配套教材和真题,这是成功的两个基本部分。

没有教材,复习失去基础;没有真题,复习失去方向。

后者可能许多人有所忽略。

这一阶段是成功的基础。

阶段二:复习期这是考试复习的主体阶段,也是成功的关键。

复习的策略非常重要,先谈一下自己的复习方法:首先是对教材的熟悉过程,不必祥记,达到对教材内容基本清楚,理清大致脉络的程度即可。

之后是对考试重点的研究,主要通过对考试大纲,考试真题,专家指导等考试重点内容的仔细研读,做到对考试重点心中有数,为复习明确方向。

然后就是复习的主体阶段了,可采取重点内容重点准备,一般内容扎实掌握,冷僻内容大致清楚的策略进行应考准备。

通过主体复习阶段,最后就可以对考试进行模拟,查漏补缺,完善所掌握的知识体系。

阶段三:应试准备期这是应试顺利的保障在考前准备考试时所需的各种要素,充分做好应试的准备,对可能出现的常见困难做好预备措施。

这三个阶段的时间,因各人的时间状况和知识掌握基础而异,关键还是要自己有一个详细的复习方法。

五、复习经验总结我是去年考过的,以下我的一点复习经验:系统复习的做法有人说:“智慧不是别的,而是一种组织起来的知识体系。

”这话说得很精辟,它充分说明了知识系统化的重要性。

这也正是高考前总要有一个系统复习阶段的原因。

具体说,系统复习可以让记忆重现,使知识得以巩固;可以查漏补缺,使知识更加完整;可以把多而杂的知识变得少而精,完成知识由“厚”到“薄”的转化;可以综合运用,在记忆和理解的基础上,使知识实用化。

那么,怎么进行系统复习呢?1.通过看书、笔记、作试卷,围绕中心问题阅读一定要以考纲和课本为主,狠抓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领会。

阅读前可尽量采取回忆的办法,阅读速度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要边读边想,有了心得就及时记下来。

总之,这个阶段的特点是“俯而读,仰而思”,以思为主。

2.整理出系统的复习笔记整理复习笔记是实现知识由“繁而杂”向“少而精”转化的好办法。

做得好,可以把厚厚的一本书变成薄薄的几页纸;把一个复杂的专题变成一张系统表;把容易混淆的概念或不易记忆的内容改造成醒目的图示。

总之,把书上密密麻麻的文字表述,变成各式各样的笔记形式,如果再使用彩色笔标记各种特殊符号,就更加容易理解和记忆了。

有了系统的复习笔记,时常拿出来看看,可以起到提纲挈领、强化记忆的作用。

因为一看复习笔记,就能迅速抓住知识的全局、重点、难点以及内在联系,又由于是自己整理的,所以印象格外深刻。

毫不夸张地说,系统的复习笔记是极难得的学习备忘录,为自己复习阶段或临考前的复习提供了很有使用价值的资料。

此外,有了整理复习笔记的愿望,复习起来会更专心,因为你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考虑怎样把已经形成的“知识网”,用最形象、最简明、最醒目的形式表现出来。

这种考虑本身就推动了复习时的思考。

没有整理复习笔记的愿望,系统复习时就容易分心。

3.练习阅读和整理主要是为了解决知识的深入领会和进一步巩固的问题,当知识系统化以后,必须还要做一些练习题。

通过做题来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再深入地读书钻研,而后再做题,这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做哪些题呢?一般来说,基础好一点的兄弟也可以自己适当多找一些。

但绝不是做题越多越好,题不在多而在精。

每做一道题,都要反复思考题目的类型,解题时运用的概念、定理以及解题思路和逻辑关系等。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运用知识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以达到举一反三、提高解题效率的目的。

4.使知识的再现、表达和解题达到熟练的程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不仅可以促进学习目标的实现,磨练学习意志,而且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减少或杜绝时间上的浪费。

按计划办事,就会使学习和生活很有规律,甚至逐渐形成条件反射,到时候就不必为起不了床或睡不着觉再付出意志上的努力了。

学习和生活似乎完全达到了“自动”的境界:不起床就睡不着了;不睡觉就困了;不学习就好象缺点什么似的。

有了计划的兄弟们一定知道,自己玩一个小时,将会使计划上的哪些项目落空,所以他们对时间特别珍惜;而没有计划,一旦坐下来,往往还要为该干什么事而考虑半天。

这说明,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计划与顽强意志长期结合的产物。

5.系统复习的做法及复习计划的制定六忌一忌:复习无计划:考试科目多,知识范围广,因此复习时应有一定的计划。

可是,有不少朋友复习时却没有计划,盲目性和随意性很大,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常常复习不到"点子"上,考试时答不上题,后悔莫及。

二忌:临阵磨枪:复习功课,贵在坚持、及时、经常,宜早不宜迟,更不宜"临时抱佛脚".尢期是考试前的总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如果不注意及时复习,总认为"来日方长","车到山前必有路",临阵才去磨枪,那就为时已晚了。

三忌:平均使用力量:搞复习,应当抓住各门功课的重点、难点、特点和疑点,集中力量打"攻坚战",解决"拦路虎".可是,有些朋友在复习中"胡子眉毛一把抓",分不清主次,虽然面面俱到,却没有抓住重点,遇到疑难问题,常常解决不了。

四忌:盲目陷入题海:复习功课免不了要做题,而且做的题目可能比平要多一些,这当然无可非议。

但有的朋友却做过了头,整天埋头做题,成了"题海无边","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复习题、自测题、模拟试题,做得人眼花缭乱。

五忌:滥用参考书:有不少朋友没摆正执业医师应试指南与参考书的关系,弄得喧宾夺主,本末倒置。

随着出版事业的发展和人们对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视,各种复习资料铺天盖地,但大多编写重复,且良莠混杂,因此,在购买时应精挑细选,每门课最多选择一两本质量高,真正具有参考价值的书即可,切不可滥用。

否则,不但浪费钱财,耗费精力,而且对学习有害无益。

六忌:劳逸失度:有些朋友考前复习时废寝忘食,睡半夜、起五更,虽然精神可嘉,但做法是愚蠢的,复习迎考,任务繁重,更应该劳逸结合,保持适当的娱乐、休息和睡眠。

6.记忆的“秘诀”重复多次的学习和复习虽是必要的,但机械被动,奉命行事,不知其乐地死记硬背永远是事与愿违,毫无裨益的。

锲而不舍的顽强学习精神固然难能可贵,但已经疲劳到极限、无精打采、昏昏欲睡之时,继续“坚持”学习,无疑是自我折磨,自欺欺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