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有效途径

合集下载

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必要性和有效途径

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必要性和有效途径


加 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必要

法 律 素养是 大学 生全 面素 质 的重要 部分 ,必备
手”队伍。二是学术抄袭司空见惯。抄袭作业 、论 文 ,移 花接 木 、假 想 实验 数据 等 等对 于 不少大 学 生 是家常便饭,三是简历注水花样百出。为了在双 向 选择的就业竞争中找到好的归宿,不少大学生在个 人履 历表 上大 做手 脚 。于 是 招聘 会上 人 人都 是优 秀
维普资讯
第 8卷 第 2期
辽 宁 工 学 院 学 报
J u a fL a nn n t ueo e h oo y o r l io igI si t f c n lg n o t T
V 1 , . o . No 2 8
2 006年 4月
Ap . 0 6 r2 0
他们 的法 律意 识 、增强 法制 观念 的有效 途径 ,加 强
大学生 的法制教育对依法治 国的进程 具有重要意
义。
的客观需要 , 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 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 ,是 国家 长治久 安的重 要保
障。 大学 生作 为 国家 未来 的建 设者 和接 班人 ,不但 要 具 备相 关 的专 业 知识 ,更 要 具 有较 强 的法 律 意
法律 素质
关键 词:依法治 国; 大学生法律素质; 加 强法制教育 ; 途径
中图分类号 :G7 5 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3 1(0 6 20 1—3 0 83 9 2 0 )0 , 130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党领导人
民治理 国家 的基 本方 略 ,是 发展 社会 主 义市场 经济
质。
都有一流的外语和计算机水平 。弄虚作假 的直接后 果是 严重 挫伤 努力 学 习 同学 的积极 性 ,学生 成绩 下 降,综合能力不高。这直接影响到学生 的就业。在

大学生如何培养和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

大学生如何培养和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

大学生如何培养和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910)通过本学期法律知识的学习,我懂得了法制观念是公民理解、尊重、执行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的重要保证,公民的遵纪守法行为不会自然产生,而是在一定法制观念,法律意识的指导下实现的,具备了社会主义法律观念,就会做到不仅不犯法,而且能积极维护法律的尊严。

大学生是思想最为活跃、接受新事物最为迅速的高智能知识群体,其思想活动和行为方式会有更深刻的时代烙印,呈现出更为鲜明的时代特征。

因此大学生树立法律意识,是现代化法制建设的要求,也是成为一名合格的接班人的需要。

(一)进行普法教育:学校应注重《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改革。

学校的《法律基础》课应实行以法律意识教育为中心的教学改革,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说服力和吸引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来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老师也应该改善教育手法,多举一些案例,通过实际案例来教育学生。

并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掌握法律知识,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法律意识的目的。

(二)多组织学生进行与法律有关的活动:学校可以组织“模拟法庭”一类的活动来,让学生在假设的环境中了解并利用法律知识。

能够更加深刻地把我国一些诉讼法程序掌握,也通过模拟对犯罪分子的审判,对旁听的学生起到震慑作用,提高他们守法的警惕性,从而自觉守法。

或者开展一些竞赛活动,在竞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

并且还应该在假期多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的某方面,从而使学生能更深切地体会到用法律保护自己的重要性。

(三)社会和学校应加强法制氛围的制造:社会应该通过多种媒体,宣传法制观念,进行普法教育。

占领网络思想教育阵地,让互联网同样也成为法律宣传的一个新平台。

摒弃网络弊端,发扬网络平台的广泛性。

加强社会注意荣辱观的教育,创造良好的道德环境氛围,进而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

大学是一个学术重镇,要有活跃而浓厚的学术氛围,有宽松而自由的创新环境,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

大学生如何增强法制观念,维护法律的权威(精)

大学生如何增强法制观念,维护法律的权威(精)

一、大学生应当具备的法律意识法律意识是公民理解、尊重、执行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的重要保证,公民的遵纪守法行为不会自然产生,而是在一定法制观念,法律意识的指导下实现的,具备了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就会做到不仅不犯法,而且能积极维护法律的尊严。

大学生树立法律意识,是现代化法制建设的要求,也是成为一名合格的接班人的需要。

而作为大学生应当具备哪些法律意识呢?首先,应培养学生依法办事的思想观念,不仅要遵纪守法,而且要监督社会主义法律的遵守和执行,坚决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使社会主义法制得以真正实现。

其次,培养宪法和法律具有最高权威的观念。

树立法律权威即尊重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任何个人和机关、组织都不具有超越干法律之上的权力,都必须依法办事,坚决反对“权大干法”,“人情大干法”的法律虚无主义观念。

使大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国家生活中所处的地位,无条件地服从和遵守国家的宪法和法律。

再次,也即最重要一点,即培养大学生权利义务相一致的观念。

法律最主要的精神即强调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性。

公民要正确对待权利义务关系,既要依法行使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也要履行法律赋予公民的义务,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公民意识,以社会主义法律为武器,捍卫自己的正当权利,在享有个人所拥有的权利时,不忘记尊重和承认他人的合法权益,不忘履行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的义务。

同时,应杜绝一切不劳而获的错误思想,培养只有付出才有收获的良好观念。

另外,应培养大学生法律与自由相统一的观念。

我国宪法和法律从各个方面规定了公民的权利义务,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以内,有着极为广阔的自由活动天地。

公民在行使自己权利时要慎重考虑自己的言论、行为的社会效果,不得损害国家、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全民的合法权益。

大学生应树立与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密切联系的自由现,珍惜和维护安定团结的局面。

最后,应培养公民在法律面前八人平等的观念。

公民在法律面前人入平等,主要指公民不分性别、民族、种族、职业等一律平等地享有法律规定的权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管是什么人,只要是犯了法,都要依法受到追究。

试论加强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的方法及其途径

试论加强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的方法及其途径

试论加强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的方法及其途径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是当前大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大学生是社会未来的建设动力,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的成长和学习在需要做好专业知识储备的同时,更需要实现自身法律素质的培养。

法律素质和法律知识的补充,是提升大学生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

同时,具备法律素质也是每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人需要具备的。

当前,社会的发展速度加快,各种新技术新手段新经济形态的出现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影响,社会中目前出现的很多问题都需要完善的法律制度来规范,也需要社会的建设者能够遵守法律。

大学生是社会未来的建设者,培养他们的法律素质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内容。

因此,如何做好对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就需要全社会来关注和探讨。

本文将重点研究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方法和途径。

标签:大学生;法律素质;培養;途径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和研究,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社会法制化建设过程中需要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大学生群体是未来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而当前他们在学校的学习中,更多的是学习专业的课程知识,对于相关法律知识法律素质学习方面的知识储备还存在一定的欠缺,对于大学生而言,法律素质是引导和影响他们成长和学习的重要动力,也是他们在未来的成长和学习中需要具备的重要素质。

无论是在社会中工作还是生活,具备法律素质和法律知识,都是一个人立足的重要保障。

一、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基本内涵(一)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内涵所谓的法律素质其实就是就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同时也是对国民素质的重要反映。

而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是提高全面法律素质的关键,因此必须要把大学生法律素质的教育与培养放在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基础性地位,这是一项紧迫的任务,应当予以贯彻落实。

但当前人们对法律素质的内涵认识不同,有的学者认为,法律素质指的是社会主体在接受一定的法制教育和环境影响之基础上,通过自身实践逐渐形成的个体在知法、守法、用法、护法等方面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和行为特性,其中包括了法律知识、法律观念、法律信仰、法践行能力。

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模式探究

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模式探究

收稿日期:2012-01-09作者简介:于敏(1980-),女,辽宁朝阳人,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主要从事刑法学研究。

2012年第3期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NO.32012(总81期)JOURNAL OF LIAONING TEACHERS COLLEGE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General No.81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模式探究于敏1吴雪飞2(1、2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朝阳122000)摘要:法制教育作为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使大学生成为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合格公民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本文从强调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必要性入手,深入分析我国目前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现状及原因,提出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途径完善与模式构建。

关键词:大学生;法制教育;途径;模式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898(2012)03—0044—02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

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法制教育,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对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必要性(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正式确立为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发展道路,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依法治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制度保障,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

大学生作为一个高素质群体,应当树立正确的法制观,深刻认识我国法律的精神实质,理应成为执行“依法治国”方略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力军。

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强,法律素质高,才能在今后实际工作中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才能严格依照法律办事,才能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维护国家法律尊严与权威。

浅论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

浅论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

浅论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作者:强蓓刘艳群来源:《青年与社会》2013年第19期【摘要】高校承载着法制教育,传承法律精神的重任。

我国高校法制教育的已很有历史,在实际中学生却很难用学到的法律知识来维护自己或他人的合法权益,虽然能做到知法与懂法,但用“法”来维护自己与他人权益的能力尚浅。

我们以高校的法制教育为平台,传递法律精神,将大学生学习到的法律知融入自己的思想与日常行为中,内化法律知识并使之上升为学生敏锐的法律意识,有效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主渠道,主阵营的作用。

【关键词】法律;自觉性;维权一、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法律意识教育法律是一个国家政策在公民社会中的全面反映,公民通过对外在法律的科学认识,达到将法律内化于心,从而实现人人知法、懂法、守法的目的。

以法律来约束个体,以法律的角度评价是非曲折的途径能够有效遏制社会中不良之风,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而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首要内容,承载着培养当代青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神圣使命,就此而言,法律与思想政治教育密不可分。

我国特定的国情与这一时代的特征,赋予了青年大学生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社会与家庭对这一群体予更高的投入与更大的期望值。

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

对于法律及其现象的心理反应,对法律的认知程度,对法律的情感、评价以及信仰等内在的体验形成了个人的法律意识。

在全民普法的过程中,学生尤其是大学生群体的法制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当代大学生将成为国家的中流砥柱,其法律意识的培养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法制进程意义重大,所以必须不断加强大学生群体的法律意识教育。

二、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现状1986年高校非法学专业学生中开设《法律基础》课程。

2005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列为四年制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之一。

浅论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

浅论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


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神圣使命 ,就此而言,法律与思想
政治教育密 不可分 。 我 国特定 的国情 与这一时代的特征 ,赋予 了青年大学生 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 ,社会 与家庭 对这一群体予更高 的投入 与更大 的期望值 。中共十八 大报告 中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 治 国 ,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弘扬社会 主义法治精神 ,树 立 社会 主义法治理 念 ,增强全社 会学法 尊法守法 用法 意识 。
对 于法律及其现象 的心理反应 ,对法律 的认 知程度 ,对法律 的情感 、 评价以及信仰等内在的体验形成了个人的法律意识。 在全 民普法 的过程中 ,学生尤其是大学生群体 的法制教育是 个 非常重 要的环节 。当代大学 生将成 为国家 的中流砥柱 , 其 法律意识 的培养对 推进我 国社 会主义 法制进程 意义重 大 , 所 以必须不断加强大学生群体 的法律意识教 育。
二、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现状
1 9 8 6 年高校非 法学专业学生 中开设 《 法律基 础 》课程 。 2 0 0 5 年 《 思想 道德修 养与 法律基 础 》列 为 四年制本 科思 想 政治理论课必修课之 一。教材从社会 、职业 、家庭等方 面密 切联系大学生法制教 育内容 ,塑造 了一个 良好 的美德 工程 体 系 。学生有一半 以上通过 基础课学习法律知识 ,三分 之一 的 学生是通过媒体 的宣传 , 这说 明法律意识教育最大最 有效 的 途径就是课堂 。社会 的要求 和现实的需要之下 ,大学教育 目 前 趋 向更 加注重学 生才能 的培养 。2 0 1 3年 4月 1 5日,遭 室 友 投毒 的复 旦大学研 究生 黄洋 经抢救无 效死 亡 ,2 0 0 4年 云 南 大学 马加 爵连杀 四名 同学等恶性 校园案件 ,说 明在大学教

浅谈如何加强高校学生的法制教育

浅谈如何加强高校学生的法制教育

浅谈如何加强高校学生的法制教育作者:张亚来源:《科教导刊》2014年第04期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高速发展,一些侵权行为以及犯罪行为等与社会发展相悖的行为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如何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相关教育以及如何预防大学生发生类似事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校园暴力事件近年的发生率逐渐攀升,无不向我们说明加强高校学生的法制教育的必要性。

本文根据高校的发展现状,结合高校法制教育的相关意义,提出加强高校学生法制教育的具体措施,努力将法制教育落实。

关键词高校学生法制教育措施意义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On How to Strengthen Leg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ZHANG Ya(Security Department, Yangzhou Polytechnic Institute, Yangzhou, Jiangsu 225007)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ur society, some of the violations and criminal behavior and social development, behavior contrary to appear in more and more people's attention,how to carry out relevant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college students on how to prevent similar incidents become the focus focus. The incidence of school violence in recent years gradually rising,to tell us all of the need for legal education to strengthen college students. Based on the status of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i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mbined with the relevance of legal education, and propose specific measures to strengthen leg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an effort to implement legal education.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legal education; measures; significance1 我国高校法制教育现状现如今,我国许多高校对法制教育并不重视,使大多数非专业学生对法律的认知度不高。

当前大学生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当前大学生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当前大学生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背景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法制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在这个过程中,法制教育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这对培养有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的人才有着重大的意义。

在大学生中,法制教育更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大学生法制教育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解决之道。

当前存在的问题教育内容不足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内容不够完善,无法满足现实生活和职场中需要的法律知识。

学校往往会将法律常识,法治理论,新法律法规等基本内容教授给学生,但这些都是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无法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法律并有效地应用于生活中。

比如,当学生遇到实际问题时,如何解决问题、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等内容无法得到详细的讲解,使得大学生缺乏实际操作的经验,无法真正掌握法律应用知识。

教育方式单一大学生法制教育通常采用的教育方式比较单一,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缺乏实践操作环节。

这种单一的教育方式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对法制教育缺乏热情和信心。

另外,由于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学生在将法制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时,缺乏自信和能力。

学习氛围不够浓厚由于各种原因,大学生对法制教育的看法比较淡漠,不够重视。

一些学生因为缺乏对法制教育的理解,往往会对法制教育抱有偏见和误解。

这种不良的学习氛围往往会使得大学生对法制教育失去兴趣,进而影响学生的整个学习状态。

对策加强教育内容为了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法制意识和法制素养,我们的法制教育应该更注重实际操作内容,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这可以通过增加案例分析、模拟法庭、法律演练等方式来增加对于法律应用知识的掌握。

这些方法将使学生在学习中充满探索和思考,更加接地气,也更有趣味性,能够更好地吸引和培养学生对法制教育的兴趣。

创新教育方式除了增加实践操作之外,我们在教育方式上也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通过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让学生自己参与制定课程内容和学习方式,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法制教育中。

加强独立学院大学生法制教育有效途径的——以华软软件学院为例

加强独立学院大学生法制教育有效途径的——以华软软件学院为例

加强独立学院大学生法制教育有效途径的探讨———以“华软软件学院”为例吴辉剑张卫香(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广东广州510990)摘要:独立学院大学生法制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对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大学生法律意识状况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当前独立学院大学生法律意识稍显薄弱。

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法制教育的不足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独立学院法制教育虽有一定的基础和成绩,但也存在不足。

本文以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为例,结合独立院校法制教育现状,对法制教育的不足予以分析,并对不足产生的原因与公办院校予以比较分析,就此提出一些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独立学院大学生法律意识法制教育引言独立学院始于1999年,经过几年的实践,已经发展成为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7年教育事业统计,全国共有独立学院318所,在校生186.6万人,占全国民办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53.4%;其中,独立学院本科在校生165.7万人,占全国民办本科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88.7%。

独立学院对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

独立学院学生法制意识加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独立学院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意义探讨第一,保障学生合法权利。

为学生学习和生活创造良好条件,学生和学校、教师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日益法律化,对学生而言,那就必须要求加强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让他们自觉争取和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为学习和生活创造良好条件。

第二,为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学生法律意识的加强必然导致守法意识的加强,这样会减少错误的发生,进而达到一种在法律状态下的自治,为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三,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重视规则的社会,而社会最重要的规则就是法律。

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不仅仅要把专业知识学好,更重要的是为以后顺利地步入社会,适应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模式探究

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模式探究

( 教育观念落后 , 一) 对法制教育重视不足 大 学生法 律意识 的培养和法生 进行 法制 教育 的效 果来 看 , 就 并
不尽如人 意。长期 以来 , 校法制 教育没 有独立 的地 位 , 高 一 直被下设在 思想 道 德教 育体 系 内 , 法制 教 育从 属于 道德 教 育。事实上这样 的定 位并不 利于 大学生 的法 制教育 。尤其
2 1 年第 3期 02 辽 宁 师 专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 ( 8 期) 总 1 JU N LO O IGT A H R O LG SCA IN E DSO ) O R A FHA NN E C E SC LE E(O ILS E CSE I N C
NO. 01 32 2
代化建设 和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重要 制度保障 , 是我 国民主 政治发 展的必然要求 , 是国家长治久安 的保 障。大学生作 为

个 高素质群体 , 当树立 正确 的法制 观 , 刻认 识我 国法 应 深 律的精神 实质 , 理应成为执行“ 依法治 国” 略和建设社 会主 方 义法治国家的主力 军。大学 生 的法 律意识 强 , 法律 素质 高 , 才能在今 后实际工作 中认真 贯彻党 的路线 、 针和 政策 , 方 才 能严 格依照法 律办 事 , 能正 确处 理好 个人 利 益 与集体 利 才
法、 守法、 护法的合格公 民起着不容 忽视 的重要作用。本文从强调加 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必要性入 手, 深入分析 我国 目前大学 生法制 教育的现状及原 因, 出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 的途径完善 与模式构建。 提 关键词 : 大学生; 法制教育; 途径; 式 模 中图分 类号 : 6 1 文献标识码 : 文章 编号 :o 8 8 8 2 1 ) 3 o 4 2 G4 A 1 o—3 9 (0 2 o—o 4 —o

加强高校法制教育的思考与建议

加强高校法制教育的思考与建议

加强高校法制教育的思考与建议摘要:高校的大学生法制教育,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和把握新时期高校法制教育中所遇到的问题,是高校对当代青年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必然要求。

本文分析了新时期对高校法制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法制教育定位错误等问题,从而提出加强高校法制教育的必要性,结合当前高校法制教育的新特点,广泛吸取各国的经验成果,探索出坚持和加强高校法制教育的切实可行的新思路。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法制教育一、高校法制教育的内涵及重要性(一)高校法制教育的内涵作为教育范畴,法制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从广义方面讲,指“有关专门机构有组织有规律地实施关于法律的价值观念、法律规定的内容、法律制定实施的技术以及有关的法律思想、理论等方面的教育”。

从狭义方面讲,是指法律院校和学校相关法律院系进行的法学专业教育。

本文所提到的高校法制教育是指高校德育部门和教学管理部门通过各种形式,运用马克思主义法学观念和校纪校规教育学生,以普及法律知识为基础,以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学生的法律信仰为主旨,以树立学生的权利义务观念为目的,使其增强法制观念,养成自觉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具体包括:第一,普及法律基础知识,了解法律基本常识;第二,强化法律意识,培养法律信仰;第三,树立权利义务观念。

(二)加强高校法制教育的重要性首先,高校法制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法律是法制教育的核心内容,法制教育的基本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知法、懂法、护法、用法,我们知道法律能够约束人们的道德行为。

其次,加强高校法制教育,有助于全面地、综合地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再次,加强高校法制教育,有助于树立大学生健康的法制意识。

最后,加强高校法制教育,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推进。

二、高校法制教育的现状(一)高校法制教育观念保守。

高校法制教育是社会主义法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法治教育文明的子系统,不能脱离法治文明而独自存在。

法制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单一。

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

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

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意识已经成为了现代人的基本思想观念。

这种观念不仅具有普世价值和基本价值,更是现代人的一种生存方式。

在我国的大学校园中,法制教育已经越来越得到了大家的重视,下面就我们可以简单的探讨一些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方法。

一、宣传法律法规法律法规的知识已经渗透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这些知识仍然是比较陌生,这就需要我们在大学教育中大力宣传。

而在宣传中,我们要站在大众的角度,使用简单平易的语言,这样才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法律法规知识素养的基础。

二、增强法律意识要让学生对法律产生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必须针对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从校园的基础教育课程、面向全体学生的法律法规教育等方面入手,才能够使学生深刻理解法律法规的内涵。

在增强法律意识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点,让法制教育成为学生自觉学习的一种方法。

三、提高法律素养为了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我们必须采取多种方式。

比如,可以邀请一些有关法律领域的专家来给学生讲述法律故事,或者利用网络来通过线上法律知识普及,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法律经典案例,对学生进行“案件分析”。

四、加强习惯养成法制教育不仅仅是学习一种知识,更是一种习惯养成的过程。

如果我们只是讲解法律理论并不代表着学生就能够真正的将这种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内在习惯。

因此,要让学生真正领悟法律意义,加强对法律习惯养成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引导他们去认识、爱护、维护自己的权益,增强他们的法律素养。

也可以在学校内部划分一些社区,让同学们来投票选举代表,从而让其担任群众代表,为同学们提供法律咨询、协调解决纠纷等服务。

五、强化教师队伍除了引导和培育学生的法律意识外,我们也应该对大学法制教育的教师队伍进行培养,增强大学法制教育教师的质量和素养。

这也就要求我们为法制教育的教师提供更好的平台,例如,为他们提供法律岗位的培训和进修机会,让教师们不断提升自己的法律素养和知识水平。

大学生如何加强法治意识的论文

大学生如何加强法治意识的论文

大学生如何加强法治意识的论文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强法治宣传工作力度,创新法治宣传平台,强化集中宣传教育,积极探索法治文化推广、宣传、传播新手段,深化“法律七进”活动。

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加强法治意识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大学生加强法治意识的论文一(一)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接班人,对其进行法制教育就是要使他们树立法治观念,培养其法律意识,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使他们能够做到遵纪守法、依法办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求,成为满足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合格人才。

(二)加强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是社会现实的需要近年来,大学生犯罪率直线上升,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反思。

据统计,大学生犯罪案件数量及犯罪人数2001年比1999年增加了54.5%,2005年到2007年大学生犯罪增长率在18%以上。

因此,如何预防大学生犯罪,已经成为了中国当前面对的主要社会问题之一。

毫无疑问,大学生违法犯罪对社会,对高校的影响力和危害力都是极大的,因此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提高大学生法律素养,使大学生知法,懂法,守法,用法,这无疑成为预防大学生犯罪,维护校园和社会稳定和谐的主要手段之一。

(三)加强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是近年来我国提出的教育改革目标。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增强适应时代发展、社会进步,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和迫切需要的素质教育。

要重视培养学生开拓进取、自强自立、艰苦创业的精神;大力加强法律教育特别是宪法的教育。

三、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有效途径(一)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变革对大学生法制教育的认识定位大学生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同属于素质教育的内容,因此,相关部门应将法制教育放置于与道德教育同等高度,加大对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关注力度。

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有效途径探析

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有效途径探析


( ) 对 于那 些与你 所 学的专 业有 关的法律 了解 多少 四 你 有 1. 6 %的学生对 自己所 学专业的相关法律知识知道 的很少 : 7 有 2. 4 %的学 生 了解一 点点:3 %的学生 知道 和 自己专业 相关 的 7 3- 3 法律知 识; 还有 2. 6 %的学生熟悉 与 自己专业 相关的法律 知识 。 3 这 表 明大 多数学生 能够做 到知法 , 但用 法的 能力亟需得到 提高 。 ( 服 如你 参加 寒暑假 实践或在 平 时的兼职或 勤工助 学 , 五 当
关 键词 高职院校 法 制教 育 法制观念 中图分类 号 : 4 6 G 5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 号:0 9 522 1)224O 10 — 9(0 Oo.4 .1 0
大学生法 制教育是高校德 育和素质教育 的重要组成部分和 重 的兴 趣 , 在上 这 门课 的 时候课 本人 会 向学 生 阐述基 础课 教材 的 要 内容 , 是对大学 生进行社会 主义 民主法制 教育 , 培养大学 生树 立 体 系、 结构 , 荐学 生 去看 《 日说 法》 《 治在 线》 《 律讲 堂》 推 今 、法 、法 社会 主义法律 意识 , 强法制 观念 的重要 途径 。 增 等法 制节 目, 在课 程讲授 过程 中涉 及到相 关 的 内容 , 本人 也会 引
L g l y t m n cey e a S s e A dSo it
2 0年 己 月 ( ) O1 中
{占 l 缸金 ; I
加强高职院校大 学生法 制教育源自 有效途径探析 温 宝娟
摘 要 本文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法制教育的途径进行了调查, 分析出当前法制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 出了通过观看法制 提 节 目、 突出法律 实务、 开展法律 实践等途径来提 高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增强大学生的法制观念, 促使大学生能够运用法律 武器捍 卫 自己的合 法权 益 。

利用思政课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

利用思政课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
l sni ama hn e t seghnd m cayadl列 euai f o ees dnsE e a hr hudrcg i eipr neo gld - e o i ca nlo t nte e orc n s s n r e dct no lg t et vr t ce ol onz t ot c l a u o cl u . ye s e eh m a f e e
by I e l g c la l i a s o d o o ia nd Po i c lLe s n t
J A Yu Βιβλιοθήκη fi I n e ( u igP leh i cl g ;G a gog57 0 ;C ia L oDn o tcnc o ee undn 2 2 0 hn ) y l
c t n a d ma e f l us ft e man c a n lt mp o e c le e su e t ’l g lk o e g a i n k l e o i h n e oi r v o lg t d n s e a n wld e.I r e k o t b t n oo rs ca it o nr n o u h n o d rt m ec nr u i st u o i s u tyu ・ oa i o l c d rt e r l f lw. e h u eo a
《 关于加强高等学校 学生思 想政治工作 的意见》 的联合通知 ,
( ) 一 当前 大 学 生 法 制 教 育 的 现 状
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是党 中央 、 国务 院一直 以来非常重
高校普遍 开设 “ 马列 主义理论课” 92年 , 。19 国家教委印发 < 关
于高校马克 思 主义 理论 课和 思想 品德课 教 学改 革 的若干 意

大学生法制行为规范教育

大学生法制行为规范教育

论大学生法制行为规范教育摘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大学生处于成长成才的关键期,在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中必须注重法制教育,引导大学生增强法治意识。

本文论述了大学生法制行为规范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大学生法制行为规范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法制行为规范教育作者简介:娄刚,法学硕士,遵义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02-214-02一、开展大学生法制行为规范教育的意义是实现依法治国方略的需要。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011年,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制定了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要求深入开展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不断增强法治意识,养成懂法、守法的良好行为。

国家未来的发展寄希望于青年学生,在大学生中开展法制行为规范教育,广泛传播法律知识,提高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是实现依法治国方略的需要。

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职能的需要。

把大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自觉学法守法用法,是高校人才培养的职能。

但受整个社会环境的影响,大学不再是远离社会的清净之地。

有些大学生法制意识淡薄,不知法,不守法,甚至知法犯法。

现实校园中屡见不鲜的的论文抄袭、恶意拖欠学费、不按时还贷等情况说明,要实现高校人才培养职能,必须开展大学生法制行为规范教育。

是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需要。

青年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后备军,他们早晚要走上社会,接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

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德才兼备,大学生成长成才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还要具备多方面的素质,特别是法治意识和法治精神。

但存在于大学校园中的考试舞弊、偷盗公私财物、甚至行凶伤人等种种情况表明,大学生成长成才不仅仅局限于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有良好的思想品格,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诚信意识。

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

法治体系下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实施途径

法治体系下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实施途径

法治体系下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实施途径文章论述了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重要性,提出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培养大学生法治意识;创新法治教育内容与方式;营造良好校园法治文化氛围。

标签:法治体系;法治教育;道德教育;途径一、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的重要性法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体现为传授学生法律知识,培养学生树立法治的观念,提升学生依法行事的能力,做一个懂法守法的公民。

1、加强高校法治教育有利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人才培养,是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治国方略的必然要求首先,加强法治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大学时期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但大学生各方面发展都还不够成熟,又身处巨大变革的社会中,社会各方面给大学生所带来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

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对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作用。

只有当他们树立了正确的法治意识,对社会上发生的各类事件才会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并合理地去分析和对待。

其次,加强法治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带来了社会的巨变,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这给大学毕业生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压力。

大学生在求职中缺乏相应的社会经验,加之求职心切,对求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陷阱无法辨别,容易误入歧途,给自己带来损害。

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增强大学生维权意识,有助于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免受侵害。

2、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有助于法治精神的发扬和法治理念的普及,奠定社会法治建设的民众基础大学生法律素质的提高是全民族法律素质提高的关键,他们具有怎样的法律素养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法治水平,是实施全民法治教育的突破口。

对大学生实行科学和系统的法治教育,能让他们有效地掌握相关法律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自身的主动意识,进而自主维护法律的权威并遵循法律的约束。

大学生在校期间养成了良好的法治意识,在步入社会后,他们的言行举止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身边的人,他们会成为法治思想的宣传者与传播者,成为社会中遵纪守法的典范,从而推进国家法治建设的进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有效途径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推动“依法治国”方略顺利实施的重要力量,因此,他们的法律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

标签:大学生法制教育途径
当代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一个精英群体,是未来社会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推动“依法治国”方略实施的重要力量。

当代大学生要真正肩负起历史赋予的这一神圣使命,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同时还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一、高校在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1.法制教育主渠道单一
就目前而言,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主要形式是法律基础课.近年来,随着思政课新课程的改革,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合二为一,法律基础课由过去的30~40 学时缩减为现在的两个章节.且不说三、四十学时都难以熟悉我国的各部门法律,两个章节的学习更是走马观花,微不足道。

有的高校法律选修课也没开设,这样,即使有些大学生想学一些法律知识,也因学校不开设这门课而放弃了。

另外,法律课在教学形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方面亟待改善。

2.法制教育师资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高校从事法制教育的老师,多数是思政教研室的老师,只有少部分是法律专业教师。

思想教育专业的老师对一些基本法律的立法精神,立法意义和这些法律赖以产生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缺乏深入的了解,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从事法制教育的专业法律教师,往往不满足于基础法律课的教学,热衷于法律专业课,对基础法律课不太重视,不想教,不愿教,想转入专业教师队伍,这也严重影响了法制教育工作。

3.现有法律教育模式有待改善
学生对一门课教学质量的影响最重要的因素是自己对这门课的态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课在实践中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在投资压缩、经费紧张、学时减少的情况下,法制教育工作难以开展。

这样,学生更认为法律课上不上无所谓。

二、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途径
1.利用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加强法制教育
高职院校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

首先,在教学方法上应有利于高职学生法律素质的提高,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抓住高职学生心理特征,采取各种教学方式和渠道,发挥各有关课程在法制方面的作用和功能。

针对大学生易受网络诱惑和生活上盲目攀比的影响,通过法制教育,在思想上树立起法律权威,起到及时地正确教育和引导作用,自觉主动抵制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

尤其要结合不同专业,有选择地向学生介绍一些部门法,培养学生自觉守法、正确用法的知识和技能,为大学生步入社会提供法律指导。

其次,在法制教育的内容选择上,比较合适的做法是在不同类别的学校开设不同层次的法制教育课。

根据学生所在学校类别、所学专业及各校的侧重点需要,除进行宪法、刑法、民法等大法的一般性普及外,还开设一些与各校专业(行业)相关、与各类学生受体相通的法律课程,使“法制教育”贴近大学生的生活,融入学生的内在需要。

2.重视教学实践环节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要加强实践教学。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

”由此可见实践环节在法制教育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

法律是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性的要求。

各高校应打破课上与课下的界限,取消书本与现实的分割,要创造一切机会积极与地方司法部门联系,开辟并充分利用法制教育的“第二课堂”。

高校在法制教育课程实践中要加强校园法制文化建设。

一是建立法制教育的校内实践基地,如根据课程需要设置“模拟法庭”,既能让学生在讨个说法的过程中增强法制观念,又能让学生在亲自体验中强化自我教育;二是建立法制教育校外实践基地,组织大学生多参与一些主题鲜明、形象直观的司法实践活动,如旁听有关刑事、民事、经济、行政案件的法庭审判,亲身体验法律在社会中的作用;聘请优秀法官、检察官、律师和立法工作者来院校开设法制讲座、剖析社会热点法律案例等;组织学生积极收看中央和地方电视台开设的法制专题节目,通过直观、形象的节目使学生学法、懂法、守法和用法,即实现法制教育的目的。

3.法制教育应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结合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应当倾注全社会的关爱。

学校对学生开展法制教育时,应当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如聘请司法部门经验丰富的同志担任学校法制副校长,定期到学校举办法制讲座、宣传法律知识。

还可以借用地区派出所的力量,校警合作,积极教育校园内行为偏差的学生、打击校园恶霸、处理突发事件。

学校所在的社区以及学生生活的社区,都可以成为学校法制教育的阵地,社区干部也可以成为学校法制教育的得力助手,协助教师做学生和家长的思想工作。

在教育学生做人方面,家庭和学校的愿望始终是一致的,都希望学生能够成
为一个德才兼备的好学生。

因此学校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加强与家长的合作,如定期召开家长会或学校组织给家长的一封信等活动,指导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要求家长们在寒暑假期间关注和管理学生,避免学生在休假期间发生违法犯罪事件。

提倡家长和教师互访,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多方了解学生家庭,了解学生成长的家庭背景和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家长和教师的互访重在平时。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不仅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双方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而且可以增进教师、家长之间的理解和信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我们无法改变市场规律,无法改变所有用人单位的需求,我们能够改变的只能是我们自己,改变我们原来的观念,改革原来的做法,以适应新事物和新情况,用我们的改变适应新的变化。

参考文献
[1]杨延红浅谈高校应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大学生法制教育的途径《科技信息》2012年第18期.
[2]钱红梅大学生法制教育研究《郑州大学》2011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