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G07-2019特种设备生产许可新旧对照表
TSG07-2019年度特种设备生产许可新旧对照表
装卸系统的压缩机、泵等相关设备应当装设出口压力上限联锁停机(泵)装置,当压缩机或者泵出口压力达到设定的压力上限数值时,能够联锁自动停机(泵)。
无
质保体系与换证业绩
质保体系
新增充装要素控制程序:包括文件和记录控制、设备控制、充装介质检测控制、人员管理、充装工作质量控制、信息追踪和质量服务、执行特种设备许可制度。
具有2年以上压力容器规则设计经历及相关业绩
具有两年以上压力容器规则设计经历
分析设计人员
无此项要求
经压力容器分析设计的设计人员或者相应审批人员专业考核合格
规则设计单位人员数量
专职设计人员总数一般不少于10人,其中设计审批人员不少于2人
D级设计单位专职设计人员数量一般不少于5名;A4级设计单位可根据实际工作量降低专职设计人员数量
无
充装设备
装卸用管应当符合相关标准的技术及安全要求;
禁止使用软管充装液氯、液氨、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等液化危险化学品;
无
安全设施
在通风不良并且有可能发生窒息、中毒等危险场所内的操作或者处理故障、维修等活动,作业人员不少于2人,配置自给式空气呼吸器,并且采取监护措施;
无
安全设施
装卸台、储罐、工艺管道和设备等应当装设静电接地设施和静电接地报警器,充装单位入口处应当设置人体静电释放装置,所有设施应当在检测合格有效期内,其相关设计符合GB 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和HG/T20675—1990《化工
产品
试设计数量
压力容器分析设计(SAD)2套:1套高压容器、1套疲劳分析设计;
金属容器4套:热交换器、塔式容器、储存(或者分离)容器和反应容器各1套;从事球形储罐和超高压容器设计的,试设计文件中的储存容器应当为球形储罐,反应容器应当为超高压容器;
TSG07-2019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
TSG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 07—2019 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Regulation for Production and Filling Licensing ofSpecial Equipment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颁布2019 年 5 月 13 日前言为配合特种设备行政许可改革,完善相关配套要求,2017 年5 月,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原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以下简称特种设备局) 向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特检院)下达《特种设备生产单位许可规则》(以下简称《许可规则》)的起草任务书,要求以原有的许可相关规章、规范性文件、安全技术规范,以及前期已陆续开展的对有关设备许可规则和条件的修订工作为基础,形成关于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的综合性安全技术规范。
2017 年5 月,中国特检院组织有关专家成立起草组,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制定《许可规则》的起草工作方案,确定《许可规则》的制定原则、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重点内容,以及结构(章节)框架,成立综合组以及各类设备许可条件起草小组,并且就起草工作进行具体分工,明确时间进度要求。
2017 年10 月,起草形成《许可规则》草案。
之后,根据特种设备行政许可改革的有关要求以及许可目录的调整,《许可规则》起草组和各小组又多次召开工作会议,对草案内容进行修改、完善。
2019 年1 月,形成《许可规则》征求意见稿。
2019 年2 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公告,征求基层部门、有关单位和专家及公民的意见,同时向WTO/TBT 进行了通报。
2019 年3 月,各起草小组分别召开会议,对征求到的意见进行研究和讨论,修改形成送审稿,特种设备局将送审稿提交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技术委员会审议。
起草组根据审议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后,形成报批稿。
2019 年5 月13 日,《许可规则》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颁布。
《许可规则》依据《特种设备安全法》《行政许可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生产单位许可目录》等法律、法规和文件的规定,在原有的各类设备许可条件的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统一各类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的通用条件、程序和要求,明确各类特种设备的专项许可条件,形成一部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的综合规范。
TSG-07-2019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质量保证体系评审表原创
TSG-07-2019 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质量保证体系评审表目录M1、一般要求M2、质量保证体系文件M3.1、文件与记录控制M3.2、合同控制M3.3、设计控制M3.4、材料与零部件质量控制M3.5、作业(工艺)控制M3.6、焊接质量控制M3.7、热处理质量控制M3.8、无损检测质量控制M3.9、理化试验质量控制M3.10、检验与试验评审表M3.11、生产设备及检验试验装置的控制M3.12、不合格品控制M3.13、质量改进与服务M3.14、人员管理M3.15、执行特种设备许可制度TSG-07-2019 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质量保证体系评审表M1、一般要求评审编号:单位名称:序号评审项目评审方法评审结论备注是否制订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并1 经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的代理人)批准颁布?审阅质量手册□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质量方针是否符合本单位实际要2 求并体现出确保特种设备安全性能的要求?查质量目标的制订说明或组织对内部员工关于质量方针的解释。
□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质量目标是否量化并分解落实到3各质量控制系统?质量目标量化、分解、定期考核4记录是否符合规定要求质量保证体系组织机构是否建5立?查质量目标分解规定。
查质量目标的考核情况。
换证时查持证期间的质量目标的考核记录。
审阅质量手册□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质量保证体系的组织机构(责任6部门)职能是否予明确规定?审阅质量手册□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是否明确规定法人代表对特种设7备安全质量负责?审阅质量手册及相关文件□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是否在管理层中任命质量保证工8程师并明确其职责?是否按本单位具体情况及相关安9 全技术规范规定设立必要的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质量保证体系的各责任人员职责10是否予以明确?查质保师任命文件及职责规定查各责任人的任命文件并评审是否符合相关技术规范或制造/ 安装需要?查人员职责规定,□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对于安装维修单位,是否根据项目部安装特点,明确建立项目部11质量保证体系、设立相关责任人的规定?是否明确规定了与产品(设备)12 安全质量性能相关的人员(如检验试验人员)的职责权限?查质量手册中质量体系设置情况查各级人员的岗位职责□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各质量控制系统、质保工程师及13 系统责任人员之间的工作接口及协调措施是否明确规定?查质量手册□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14 各责任人是否按规定履行职责?是否规定了定期(每年至少一次)进行管理评审的规定?管理评审15的要求、内容、程序及相关记录要求是否明确规定?是否按管理评审的要求实施管理16 评审?评审记录是否符合规定要求?通过各控制系统的质量记录抽查情况评审责任人的到岗尽职情况查管理评审文件规定换证时,抽查管理评审记录。
(完整版)特种设备操作证新旧目录对照表(2019年版)
金属焊接操作 非金属焊接操作
N1 N2 (注4)
注:1. 特种设备焊接作业(金属焊接操作和非金属焊接操作)人员 代号按照《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的规定执行。
注1:资格认定范围为300MW以下(不含300MW)的电站锅炉司炉 人员,300MW电站锅炉司炉人员由使用单位按照电力行业规范自 行进行技能培训。 注2:电梯修理作业项目包括修理和维护保养作业。 注3:可根据报考人员的申请需求进行范围限制,具体明确限制 为桥式起重机司机、门式起重机司机、塔式起重机司机、门座 式起重机司机、缆索式起重机司机、流动式起重机司机、升降 机司机。如“起重机司机(限桥门式起重机)”等。 注4:特种设备焊接作业人员代号按照《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 考核规则》的规定执行。
T
21
起重机械作业 22
起重机械指挥 桥门式起重机司机
Q3
起重机指挥
Q1
起重机作业
Q4
机动车
24
辆作业
25 特种设备焊接作业
26
叉车司机 蓄电池观光车司机
金属焊接操作 非金属焊接操作
N2 N5
(注)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叉车司机
作业
观光车和观光列车司机
特种设备焊接作业
T2
电梯司机
T3
种类
2019年新目录名称 作业项目
项目代号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
A
工业锅炉司炉
G1
电站锅炉司炉(注1)
G2
锅炉作业
锅炉水处理
G3
--
--
--
--
--
--
快开门式压力容器操作
R1
压力容器作业
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
TSG07-2019特种设备生产许可新旧对照表
超高压容器
具有低倍组织、晶粒度、非金属夹杂物、残余应力检测等相关装置,具有超高压容器超声检测仪器。
无
大型高压容器
具有冷卷厚度不小于150mm的卷板机(锻焊结构的容器制造单位具有直径不小于5m、高度不小于2m的机加工设备)、单台额定起重量不小于200t的起重设备和规格不小于10m×5m×5m(长×宽×高)的热处理炉。
具有2年以上压力容器规则设计经历及相关业绩
具有两年以上压力容器规则设计经历
分析设计人员
无此项要求
经压力容器分析设计的设计人员或者相应审批人员专业考核合格
规则设计单位人员数量
专职设计人员总数一般不少于10人,其中设计审批人员不少于2人
D级设计单位专职设计人员数量一般不少于5名;A4级设计单位可根据实际工作量降低专职设计人员数量
A1级RT(或UT、MT、PT)高级无损资格,或中级无损资格且持证4年;C级RT(或UT)高级无损资格;A2、A3、A5、D中级无损资格。
无损检测人员
A1、A2、A3、C1、C2级RT和UT中级3人,MT和PT中级2人;A5、C3、D级RT、UT、MT和PT中级2人;A6级UT中级3人,MT和PT中级2人。
技术人员
增加了制造单位设计本单位制造压力容器时的设计人员要求。
无
焊工
A1、A2、A3、C1、C2级10人;A5、C3级4人;D级6人,采用焊接机器人的,相应许可级别的持证焊工人数可减少1人。
A2、A3、C级10人4项;A1、A5级8人3项;D级6人2项。
无损检测责任人员
A1级UTⅢ或RTⅢ资格;A2、A3、C1、C2级RTⅡ和UTⅡ资格,且具有4年以上无损检测经历;A5、C3、D级RTⅡ或UTⅡ资格;A6级UTⅢ资格;或者UTⅡ资格,且具有4年以上无损检测经历
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 许可规则(第1号修改单)
条款号
原文内容
修改后内容
1总则
增加一条
1.6信息化要求
由市场监管总局实施以及市场监管总局依法授权省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实施的行政许可,统一使用市场监管总局行政许可审批系统进行申请、受理和批准,颁发电子证书。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省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实施的修理和充装许可,也可以使用市场监管总局行政许可审批系统。暂时不使用市场监管总局行政许可审批系统的,应当与市场监管总局行政许可审批系统实现有关行政许可审批信息的互联互通,方便许可证书在全国范围内使用。
注:原4.2条至4.6条序号顺延修改为“4.3至4.7”。
2许可条件பைடு நூலகம்
2.2.4.2
本条增加一款
(4)公司与其子公司共同申请同一设计许可的,其设计许可的资源条件应当分别满足相应的许可资源条件。
3许可程序和要求
3.4.3
鉴定评审工作(含整改时间)应当自受理决定书签发之日起1年内完成。
鉴定评审工作(含整改时间)应当自受理决定书签发之日起1年内完成(A级锅炉安装应在2年内完成)。
1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tsg072019第1号修改单条款号原文内容修改后内容1总则增加一条16信息化要求由市场监管总局实施以及市场监管总局依法授权省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实施的行政许可统一使用市场监管总局行政许可审批系统进行申请受理和批准颁发电子证书
《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TSG 07—2019)
4附则
增加一条
4.2鉴定评审机构及鉴定评审工作要求
发证机关委托鉴定评审机构对申请单位进行现场鉴定评审。电梯、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气瓶制造许可鉴定评审机构应当具有相应的型式试验资质,其它特种设备生产许可鉴定评审机构应当是具有相应特种设备检验资质的检验机构或者是特种设备技术检查机构、特种设备专业协会。
TSG-07-2019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质量保证体系评审表原创
TSG-07-2019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质量保证体系评审表原创TSG-07-2019 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质量保证体系评审表目录M1、一般要求M2、质量保证体系文件M3.1、文件与记录控制M3.2、合同控制M3.3、设计控制M3.4、材料与零部件质量控制M3.5、作业(工艺)控制M3.6、焊接质量控制M3.7、热处理质量控制M3.8、无损检测质量控制M3.9、理化试验质量控制M3.10、检验与试验评审表M3.11、生产设备及检验试验装置的控制M3.12、不合格品控制M3.13、质量改进与服务M3.14、人员管理M3.15、执行特种设备许可制度TSG-07-2019 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质量保证体系评审表M1、一般要求评审编号:单位名称:序号评审项目评审方法评审结论备注是否制订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并1 经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的代理人)批准颁布?审阅质量手册□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质量方针是否符合本单位实际要2 求并体现出确保特种设备安全性能的要求?查质量目标的制订说明或组织对内部员工关于质量方针的解释。
□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质量目标是否量化并分解落实到3各质量控制系统?质量目标量化、分解、定期考核4记录是否符合规定要求质量保证体系组织机构是否建5立?查质量目标分解规定。
查质量目标的考核情况。
换证时查持证期间的质量目标的考核记录。
审阅质量手册□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质量保证体系的组织机构(责任6部门)职能是否予明确规定?审阅质量手册□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是否明确规定法人代表对特种设7备安全质量负责?审阅质量手册及相关文件□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是否在管理层中任命质量保证工8程师并明确其职责?是否按本单位具体情况及相关安9 全技术规范规定设立必要的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质量保证体系的各责任人员职责10是否予以明确?查质保师任命文件及职责规定查各责任人的任命文件并评审是否符合相关技术规范或制造/ 安装需要?查人员职责规定,□合格□基本合格□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对于安装维修单位,是否根据项目部安装特点,明确建立项目部11质量保证体系、设立相关责任人的规定?是否明确规定了与产品(设备)12 安全质量性能相关的人员(如检验试验人员)的职责权限?查质量手册中质量体系设置情况查各级人员的岗位职责□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各质量控制系统、质保工程师及13 系统责任人员之间的工作接口及协调措施是否明确规定?查质量手册□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14 各责任人是否按规定履行职责?是否规定了定期(每年至少一次)进行管理评审的规定?管理评审15的要求、内容、程序及相关记录要求是否明确规定?是否按管理评审的要求实施管理16 评审?评审记录是否符合规定要求?通过各控制系统的质量记录抽查情况评审责任人的到岗尽职情况查管理评审文件规定换证时,抽查管理评审记录。
TSG07-2019 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
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 07—2019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Regulation for Production and Filling Licensing ofSpecial Equipment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颁布2019年5月13日前 言为配合特种设备行政许可改革,完善相关配套要求,2017年5月,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原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以下简称特种设备局)向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特检院)下达《特种设备生产单位许可规则》(以下简称《许可规则》)的起草任务书,要求以原有的许可相关规章、规范性文件、安全技术规范,以及前期已陆续开展的对有关设备许可规则和条件的修订工作为基础,形成关于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的综合性安全技术规范。
2017年5月,中国特检院组织有关专家成立起草组,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制定《许可规则》的起草工作方案,确定《许可规则》的制定原则、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重点内容,以及结构(章节)框架,成立综合组以及各类设备许可条件起草小组,并且就起草工作进行具体分工,明确时间进度要求。
2017年10月,起草形成《许可规则》草案。
之后,根据特种设备行政许可改革的有关要求以及许可目录的调整,《许可规则》起草组和各小组又多次召开工作会议,对草案内容进行修改、完善。
2019年1月,形成《许可规则》征求意见稿。
2019年2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公告,征求基层部门、有关单位和专家及公民的意见,同时向WTO/TBT 进行了通报。
2019年3月,各起草小组分别召开会议,对征求到的意见进行研究和讨论,修改形成送审稿,特种设备局将送审稿提交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技术委员会审议。
起草组根据审议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后,形成报批稿。
2019年5月13日,《许可规则》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颁布。
《许可规则》依据《特种设备安全法》《行政许可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生产单位许可目录》等法律、法规和文件的规定,在原有的各类设备许可条件的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统一各类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的通用条件、程序和要求,明确各类特种设备的专项许可条件,形成一部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的综合规范。
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07—2019
TSG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 07—2019 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Regulation for Production and Filling Licensing ofSpecial Equipment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颁布2019 年 5 月 13 日前言为配合特种设备行政许可改革,完善相关配套要求,2017 年5 月,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原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以下简称特种设备局)向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特检院)下达《特种设备生产单位许可规则》(以下简称《许可规则》)的起草任务书,要求以原有的许可相关规章、规范性文件、安全技术规范,以及前期已陆续开展的对有关设备许可规则和条件的修订工作为基础,形成关于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的综合性安全技术规范。
2017 年5 月,中国特检院组织有关专家成立起草组,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制定《许可规则》的起草工作方案,确定《许可规则》的制定原则、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重点内容,以及结构(章节)框架,成立综合组以及各类设备许可条件起草小组,并且就起草工作进行具体分工,明确时间进度要求。
2017 年10 月,起草形成《许可规则》草案。
之后,根据特种设备行政许可改革的有关要求以及许可目录的调整,《许可规则》起草组和各小组又多次召开工作会议,对草案内容进行修改、完善。
2019 年1 月,形成《许可规则》征求意见稿。
2019 年2 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公告,征求基层部门、有关单位和专家及公民的意见,同时向WTO/TBT 进行了通报。
2019 年3 月,各起草小组分别召开会议,对征求到的意见进行研究和讨论,修改形成送审稿,特种设备局将送审稿提交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技术委员会审议。
起草组根据审议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后,形成报批稿。
2019 年5 月13 日,《许可规则》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颁布。
《许可规则》依据《特种设备安全法》《行政许可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生产单位许可目录》等法律、法规和文件的规定,在原有的各类设备许可条件的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统一各类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的通用条件、程序和要求,明确各类特种设备的专项许可条件,形成一部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的综合规范。
关于《特种设备生产单位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tsg 07-2019)附件m与《
关于《特种设备生产单位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 (TSG 07-2019)附件 M 与
《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 本要求》(TSG Z0004-2007) 内容的对照
文 /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原副总工程师原徐成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于 2019 年 5 月 13 日批准颁 布了《特种设备生产单位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TSG 07-2019)自 2019 年 6 月 1 日起施行。新颁布的《特种 设备生产单位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TSG 07-2019)(以 下简称 TSG 07)的附则 4.6 中明确《特种设备制造、安 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TSG Z00042007)(以下简称 TSG Z0004)同时废止。其主要内容 作为 TSG 07 的一个附件(附件 M),名称为《特种设备 生产单位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并在 TSG 07 许可 条件 2.1.2 中规定“申请单位应当按照本规则的要求, 建立与许可范围相适应的质量保证体系,并且保持有效 实施;其中,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修理单位的 质量保证体系应当符合本规则附件 M《特种设备生产单 位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设计 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应当符合本规则 C1.4、E1.4 条的 要求,移动式压力容器和气瓶充装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 应当符合本规则 C3.7、D2.7 条的要求”。
6
变化
建立原则
控制职权;
(5) 质量保证体系人员 ( 包括质量保证工程师、
各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 ) 职责、权限 ( 以下简称
职权 ) 及各质量控制系统的工作接口明确;
(6) 质量保证体系的基本要素及及相关质量控
制系统的控制范围、程序、内容、记录齐全;
特种设备目录2019
特种设备目录2019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特种设备行政许可有关事项的实施意见(市监特设〔2019〕32号)市监特设〔2019〕3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场监管局(厅、委),有关单位:根据《市场监管总局关于特种设备行政许可有关事项的公告》(2019第3号)、《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发布〈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的公告》(2019年第22号),《特种设备生产单位许可目录》《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认定分类与项目》《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资格认定项目》《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等许可要求(以下称新许可要求)将于2019年6月1日起实施。
经市场监管总局同意,现就有关事项提出以下意见。
一、关于新旧生产许可实施的过渡1.生产单位许可。
2019年5月31日前(含5月31日,下同)发放的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证书继续在原许可范围和有效期内有效,许可到期前按新许可要求进行换证。
2.已经受理的许可事项。
2019年5月31日前已经完成现场鉴定评审(包括完成评审工作尚未出具报告或已在整改中)的许可事项(包括取证、换证、增项、变更下同),6月1日后应当按新许可要求进行许可,对于受理项目符合《新旧生产单位许可项目对应表》(见附件1)中规定的原许可级别项目,可按表中新许可级别项目进行发证,否则发证机关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对许可范围进行限制。
对发证机关发生变动的许可项目,原受理机关应当将评审报告和许可建议结论书面通知变动后的许可实施机关,并通知申请单位向变动后的许可实施机关按新的许可要求补交申请。
对已经受理但未开展现场鉴定评审的且2019年6月1日后按规定仍由原许可实施机关实施的许可项目,应当按新许可要求进行评审和发证,发证要求同上。
许可实施机关发生变化的,申请单位应当向变动后的许可实施机关重新申请,原许可程序终止。
3.未受理的许可事项。
对2019年5月31日前已经递交申请但未受理的许可事项,在6月1日后申请单位应当按新许可要求重新申请。
TSG07-2019特种设备生产许可新旧对照表
二、压力容器制造单位
类别
项目
新版内容
旧版内容
人员
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
增加工作经历的要求
无
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
设计、焊接质量控制系统人员的教育背景要求
无
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
增加理工类专业的学历和工程类技术职称的要求
无
技术人员
取消比例要求,增加了技术人员数量要求。
A1、A2和C级企业技术人员比例不小于企业职工数10%;A3、A4和A5级企业技术人员比例不小于企业职工数5%。
具有透照能力不小于150mm的X射线检测装置或者TOFD检测仪器。
无
球罐
新增球罐制造专项条件
无
非金属压力容器
新增石墨制压力容器专项条件
无
非金属压力容器
针对纤维增强塑料压力容器,增加人员、设计能力、生产设备与工艺装备、检测仪器与试验装备等专项条件。
制造纤维缠绕容器的,应具备自控缠绕机械。
氧舱
增加人员、工作场所、生产设备与工艺装备、检测仪器与试验装置等专项条件。
深冷(绝热)容器制造企业,应具备填料烘干、充填、抽真空设备和检漏仪器。
储气井
调整了人员、生产设备与工艺装备、检测仪器与试验装置等专项条件。
按照《质检总局关于地下储气井安全监察有关事项的公告》(2014年第42号)执行
特殊结构
新增搪玻璃压力容器、多层压力容器及非焊接瓶式容器专项要求
无
换证业绩
增加了自我声明承诺换证的要求。
无
二、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
类别
项目
新版内容
旧版内容
人员
技术负责人
具有工程师职称。
是管理层成员,具有中专以上(含中专)学历,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07—2019
TSG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 07—2019 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Regulation for Production and Filling Licensing ofSpecial Equipment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颁布2019 年 5 月 13 日前言为配合特种设备行政许可改革,完善相关配套要求,2017 年5 月,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原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以下简称特种设备局)向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特检院)下达《特种设备生产单位许可规则》(以下简称《许可规则》)的起草任务书,要求以原有的许可相关规章、规范性文件、安全技术规范,以及前期已陆续开展的对有关设备许可规则和条件的修订工作为基础,形成关于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的综合性安全技术规范。
2017 年5 月,中国特检院组织有关专家成立起草组,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制定《许可规则》的起草工作方案,确定《许可规则》的制定原则、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重点内容,以及结构(章节)框架,成立综合组以及各类设备许可条件起草小组,并且就起草工作进行具体分工,明确时间进度要求。
2017 年10 月,起草形成《许可规则》草案。
之后,根据特种设备行政许可改革的有关要求以及许可目录的调整,《许可规则》起草组和各小组又多次召开工作会议,对草案内容进行修改、完善。
2019 年1 月,形成《许可规则》征求意见稿。
2019 年2 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公告,征求基层部门、有关单位和专家及公民的意见,同时向WTO/TBT 进行了通报。
2019 年3 月,各起草小组分别召开会议,对征求到的意见进行研究和讨论,修改形成送审稿,特种设备局将送审稿提交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技术委员会审议。
起草组根据审议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后,形成报批稿。
2019 年5 月13 日,《许可规则》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颁布。
《许可规则》依据《特种设备安全法》《行政许可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生产单位许可目录》等法律、法规和文件的规定,在原有的各类设备许可条件的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统一各类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的通用条件、程序和要求,明确各类特种设备的专项许可条件,形成一部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的综合规范。
TSG07-2019特种设备生产许可新旧对照表
制造资源
场所
承压部件的焊(粘)接必须保证在室内完成;大型承压部件在室外焊(粘)接时,有必要的保证焊(粘)接质量的防护措施;
具有与所制造产品相适应的耐压试验、泄漏试验和其他相关试验的专用场地及防护措施,并且符合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关标准的要求;
专项要求
超高压容器
具有低倍组织、晶粒度、非金属夹杂物、残余应力检测等相关装置,具有超高压容器超声检测仪器。
无
大型高压容器
具有冷卷厚度不小于150mm的卷板机(锻焊结构的容器制造单位具有直径不小于5m、高度不小于2m的机加工设备)、单台额定起重量不小于200t的起重设备和规格不小于10m×5m×5m(长×宽×高)的热处理炉。
产品
试设计数量
压力容器分析设计(SAD)2套:1套高压容器、1套疲劳分析设计;
金属容器4套:热交换器、塔式容器、储存(或者分离)容器和反应容器各1套;从事球形储罐和超高压容器设计的,试设计文件中的储存容器应当为球形储罐,反应容器应当为超高压容器;
非金属压力容器:块孔式、列管式石墨制压力容器,各1套;纤维增强塑料制压力容器,1套;
无
充装设备
装卸用管应当符合相关标准的技术及安全要求;
禁止使用软管充装液氯、液氨、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等液化危险化学品;
无
安全设施
在通风不良并且有可能发生窒息、中毒等危险场所内的操作或者处理故障、维修等活动,作业人员不少于2人,配置自给式空气呼吸器,并且采取监护措施;
无
安全设施
装卸台、储罐、工艺管道和设备等应当装设静电接地设施和静电接地报警器,充装单位入口处应当设置人体静电释放装置,所有设施应当在检测合格有效期内,其相关设计符合GB 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和HG/T 20675—1990《化工
特种设备生产许可新旧对照表
增加了制造单位设计本单位制造压力容器时的设计人员要求。
无
焊工
A1、A2、A3、C1、C2级10人;A5、C3级4人;D级6人,采用焊接机器人的,相应许可级别的持证焊工人数可减少1人。
A2、A3、C级10人4项;A1、A5级8人3项;D级6人2项。
无损检测责任人员
A1级UTⅢ或RTⅢ资格;A2、A3、C1、C2级RTⅡ和UTⅡ资格,且具有4年以上无损检测经历;A5、C3、D级RTⅡ或UTⅡ资格;A6级UTⅢ资格;或者UTⅡ资格,且具有4年以上无损检测经历
设备:(1)具有产品制造需要的充填或者缠绕、抽真空和脱脂设备;(2)产品采用缠绕绝热材料绝热方式的制造单位,具有专用的洁净和可控制温湿度的缠绕房和缠绕工装;(3)具有吸附剂活化设备,加热温度区间能够有效保障活化需求;(4)具有专用的抽真空房、相应的内外容器套合设备或者工装。
具有膨胀珍珠岩含水率分析仪器、蒸发率测试仪、露点测量仪器、油脂含量检测分析仪器、真空测量仪器及氦质谱真空检漏仪(具有相应的标准漏孔等校准工具)。
具有透照能力不小于150mm的X射线检测装置或者TOFD检测仪器。
无
球罐
新增球罐制造专项条件
无
非金属压力容器
新增石墨制压力容器专项条件
无
非金属压力容器
针对纤维增强塑料压力容器,增加人员、设计能力、生产设备与工艺装备、检测仪器与试验装备等专项条件。
制造纤维缠绕容器的,应具备自控缠绕机械。
氧舱
增加人员、工作场所、生产设备与工艺装备、检测仪器与试验装置等专项条件。
产品
试设计数量
压力容器分析设计(SAD)2套:1套高压容器、1套疲劳分析设计;
金属容器4套:热交换器、塔式容器、储存(或者分离)容器和反应容器各1套;从事球形储罐和超高压容器设计的,试设计文件中的储存容器应当为球形储罐,反应容器应当为超高压容器;
TSG特种设备生产许可新旧对照表
充装设备
装卸用管应当符合相关标准的技术及安全要求;
禁止使用软管充装液氯、液氨、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等液化危险化学品;
无
安全设施
在通风不良并且有可能发生窒息、中毒等危险场所内的操作或者处理故障、维修等活动,作业人员不少于2人,配置自给式空气呼吸器,并且采取监护措施;
无
安全设施
装卸台、储罐、工艺管道和设备等应当装设静电接地设施和静电接地报警器,充装单位入口处应当设置人体静电释放装置,所有设施应当在检测合格有效期内,其相关设计符合GB 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和HG/T 20675—1990《化工
应具备中级(或以上)持证电工至少2人和电器检测设备。
移动式压力容器
长管拖车、管束式集装箱(C3)制造单位应当首先取得无缝气瓶(B1)制造许可证。
增加人员、生产设备与工艺装备、检测仪器与试验装置等专项条件。
C1应具备铁路专用线;C2、C3应具备相应组装能力和试验设施。
真空绝热容器(罐体)
人员:配备经过专门培训的真空性能、低温绝热性能的检测人员。
技术人员
增加了制造单位设计本单位制造压力容器时的设计人员要求。
无
焊工
A1、A2、A3、C1、C2级10人;A5、C3级4人;D级6人,采用焊接机器人的,相应许可级别的持证焊工人数可减少1 人。
A2、A3、C级10人4项;A1、A5级8人3项;D级6人2项。
无损检测责任人员
A1级UTⅢ或RTⅢ资格;A2、A3、C1、C2级RTⅡ和UTⅡ资格,且具有4 年以上无损检测经历;A5、C3、D级RTⅡ或UTⅡ资格;A6级UTⅢ资格;或者UTⅡ资格,且具有4 年以上无损检测经历
深冷(绝热)容器制造企业,应具备填料烘干、充填、抽真空设备和检漏仪器。
TSG07-2019特种设备生产许可新旧对照表
TSG07-2019特种设备生产许可新旧对照表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新旧对比表一、压力设计单位类别项目旧版内容新版内容技术负责人具有5年以上相应设计校核经历及相关业绩具有高级工程师职称经压力设计审批人员专业考核合格批准人具有工程师职称具有高级技术职称批准人具有3年以上相应设计经历及相关业绩具有3年以上相应设计审核经历批准人具有助理工程师职称具有高级技术职称批准人具有3年以上相应设计校核经历具有3年以上相应设计审核经历及相关业绩人员具有中级以上(含中级)技术职称取消此要求审核人具有3年以上相应设计经历具有高级技术职称审核人具有初级以上(含初级)技术职称经压力设计审批人员专业考核合格校核人具有高级工程师职称无此要求校核人具有3年以上相应设计审核经历及相关业绩经压力设计审批人员专业考核合格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的压力设计单位要求经过更新。
新版要求技术负责人具有高级工程师职称,经过压力设计审批人员专业考核合格。
批准人需要具有高级技术职称和3年以上相应设计审核经历。
审核人需要具有高级技术职称和3年以上相应设计经历。
校核人无需具有高级工程师职称,但需要经过压力设计审批人员专业考核合格。
二、压力制造单位压力制造单位的质量控制系统要求也有所更新。
责任人员需要具有工作经历、高级技术职称和经过焊接质量控制系统人员的教育背景要求。
技术人员数量要求增加,不再有比例要求。
责任人员需要具有理工类专业的学历和工程类技术职称。
企业应当确保A1、A2和C级企业技术人员比例不少于企业职工数的10%,A3、A4和A5级企业技术人员比例不少于企业职工数的5%。
此外,制造单位设计本单位制造压力时的设计无人员要求。
根据许可级别,A1、A2、A3、C1、C2级企业应当配备10人,A5、C3级企业应当配备4人,DA2、A3、C级企业应当配备10人和4项,A1、A5级企业应当配备8人和3项,焊工级企业应当配备6人。
如果采用焊接机器人,则应当配备相应许可级别的持证焊D级6人和2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造资源
场所
承压部件的焊(粘)接必须保证在室内完成;大型承压部件在室外焊(粘)接时,有必要的保证焊(粘)接质量的防护措施;
具有与所制造产品相适应的耐压试验、泄漏试验和其他相关试验的专用场地及防护措施,并且符合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关标准的要求;
应具备中级(或以上)持证电工至少2人和电器检测设备。
移动式压力容器
长管拖车、管束式集装箱(C3)制造单位应当首先取得无缝气瓶(B1)制造许可证。
增加人员、生产设备与工艺装备、检测仪器与试验装置等专项条件。
C1应具备铁路专用线;C2、C3应具备相应组装能力和试验设施。
真空绝热容器(罐体)
人员:配备经过专门培训的真空性能、低温绝热性能的检测人员。
具有2年以上压力容器规则设计经历及相关业绩
具有两年以上压力容器规则设计经历
分析设计人员
无此项要求
经压力容器分析设计的设计人员或者相应审批人员专业考核合格
规则设计单位人员数量
专职设计人员总数一般不少于10人,其中设计审批人员不少于2 人
D级设计单位专职设计人员数量一般不少于5名;A4级设计单位可根据实际工作量降低专职设计人员数量
专项要求
超高压容器
具有低倍组织、晶粒度、非金属夹杂物、残余应力检测等相关装置,具有超高压容器超声检测仪器。
无
大型高压容器
具有冷卷厚度不小于150mm 的卷板机(锻焊结构的容器制造单位具有直径不小于5m、高度不小于2m 的机加工设备)、单台额定起重量不小于200t 的起重设备和规格不小于10m×5m×5m(长×宽×高)的热处理炉。
无
二、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
类别
项目
新版内容
旧版内容
人员
技术负责人
具有工程师职称。
是管理层成员,具有中专以上(含中专)学历,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充装资源
场所
充装单位取得政府规划、消防等有关部门的批准
充装单位的规划、设计、建设、消防、环境保护等应符合相关要求。
场所
汽车罐车、罐式集装箱、长管拖车和管束式集装箱充装场地除有车辆的正常通道外,还需要至少1条应急通道。
深冷(绝热)容器制造企业,应具备填料烘干、充填、抽真空设备和检漏仪器。
储气井
调整了人员、生产设备与工艺装备、检测仪器与试验装置等专项条件。
按照《质检总局关于地下储气井安全监察有关事项的公告》(2014年第42号)执行
特殊结构
新增搪玻璃压力容器、多层压力容器及非焊接瓶式容器专项要求
无
换证业绩
增加了自我声明承诺换证的要求。
无
充装设备
装卸用管应当符合相关标准的技术及安全要求;
禁止使用软管充装液氯、液氨、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等液化危险化学品;
无
安全设施
在通风不良并且有可能发生窒息、中毒等危险场所内的操作或者处理故障、维修等活动,作业人员不少于2人,配置自给式空气呼吸器,并且采取监护措施;
无
安全设施
装卸台、储罐、工艺管道和设备等应当装设静电接地设施和静电接地报警器,充装单位入口处应当设置人体静电释放装置,所有设施应当在检测合格有效期内,其相关设计符合GB 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和HG/T 20675—1990《化工
无
二、压力容器制造单位
类别
项目
新版内容
旧版内容
人员
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
增加工作经历的要求
无
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
设计、焊接质量控制系统人员的教育背景要求
无
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
增加理工类专业的学历和工程类技术职称的要求
无
技术人员
取消比例要求,增加了技术人员数量要求。
A1、A2和C级企业技术人员比例不小于企业职工数10%;A3、A4和A5级企业技术人员比例不小于企业职工数5%。
无
换证业绩
充装单位在许可周期内的充装业绩应当覆盖其许可范围,并且每年的年度监督检查结果合格,否则按照首次申请取证或者增项处理。
无换证业绩要求。
无
外委
制造单位的设计、无损检测、热处理、理化检验以及部件除焊接外的压制、卷制等成形工作可以外委,专项条件规定不得外委的,从其规定。
企业的无损检测、热处理和理化性能检验工作可以外委。专项条件要求具备的内容不得分包。
产品
试制造
均为1台,对试制样品规格提出了具体要求。
A1、C级1台试制成品;A2、A4、D级1台试制成品,1台试制在制品;A3级在建球罐1台;A5级安装完成。
技术人员
增加了制造单位设计本单位制造压力容器时的设计人员要求。
无
焊工
A1、A2、A3、C1、C2级10人;A5、C3级4人;D级6人,采用焊接机器人的,相应许可级别的持证焊工人数可减少1 人。
A2、A3、C级10人4项;A1、A5级8人3项;D级6人2项。
无损检测责任人员
A1级UTⅢ或RTⅢ资格;A2、A3、C1、C2级RTⅡ和UTⅡ资格,且具有4 年以上无损检测经历;A5、C3、D级RTⅡ或UTⅡ资格;A6级UTⅢ资格;或者UTⅡ资格,且具有4 年以上无损检测经历
设备:(1)具有产品制造需要的充填或者缠绕、抽真空和脱脂设备;(2)产品采用缠绕绝热材料绝热方式的制造单位,具有专用的洁净和可控制温湿度的缠绕房和缠绕工装;(3)具有吸附剂活化设备,加热温度区间能够有效保障活化需求;(4)具有专用的抽真空房、相应的内外容器套合设备或者工装。
具有膨胀珍珠岩含水率分析仪器、蒸发率测试仪、露点测量仪器、油脂含量检测分析仪器、真空测量仪器及氦质谱真空检漏仪(具有相应的标准漏孔等校准工具)。
无
场所
具有满足防护要求、空间适应产品检测需要的射线曝光室或者检测专用场地,并且具有保证底片冲洗质量和底片保存的专用场所,具有无损检测仪器和器材存放要求的场所。
具有与所制造产品相适应的足够面积的射线曝光室和焊接实验室
场所
制造单位同时具有压力容器设计能力的,应当具有专门的设计工作机构和场所。
设备
增加表面处理设备,配有自动记录温度曲线测温仪表的热处理炉
具有透照能力不小于150mm 的X 射线检测装置或者TOFD 检测仪器。
无
球罐
新增球罐制造专项条件
无
非金属压力容器
新增石墨制压力容器专项条件
无
非金属压力容器
针对纤维增强塑料压力容器,增加人员、设计能力、生产设备与工艺装备、检测仪器与试验装备等专项条件。
制造纤维缠绕容器的,应具备自控缠绕机械。
氧舱
增加人员、工作场所、生产设备与工艺装备、检测仪器与试验装置等专项条件。
具有3年以上相应设计校核经历
审核人
具有工程师职称
具有中级以上(含中级)技术职称
校核人
具有3年以上相应设计经历及相关业绩
具有3年以上相应设计经历
校核人
具有助理工程师职称
具有初级以上(含初级)技术职称
设计人
具有助理工程师职称和1年以上的实习设计经历。
具有初级(含初级)技术职称和1年以上的设计经历。
分析设计人员
移动式压力容器规则设计:相应品种的移动式压力容器,各1 套,如果包含真空绝热罐体,还应当增加相应产品的设计
压力容器每个级别试设计文件数量一般不少于2套
质保体系与换证
质量保证体系
无
设计文件复用管理规定
设计条件图(表)编写制度
质量保证体系
参照附件M 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
无专项要求
换证要求
增加了自我声明承诺换证的要求。
《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
新旧对比表
一、压力容器设计单位
类别
项目
新版内容
旧版内容
人员
技术负责人
具有高级工程师职称
无此要求
批准人
具有3年以上相应设计审核经历及相关业绩
具有3年以上相应设计审核经历
批准人
取消此要求
经压力容器设计审批人员专业考核合格
批准人
具有高级工程师职称
具有高级技术职称
审核人
具有5年以上相应设计校核经历及相关业绩
企业静电接地设计规程》的规定;所有设施应当在检测合格有效期内;
装卸系统的压缩机、泵等相关设备应当装设出口压力上限联锁停机(泵)装置,当压缩机或者泵出口压力达到设定的压力上限数值时,能够联锁自动停机(泵)。
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质保体系与换证业绩
质保体系
新增充装要素控制程序:包括文件和记录控制、设备控制、充装介质检测控制、人员管理、充装工作质量控制、信息追踪和质量服务、执行特种设备许可制度。
产品
试设计数量
压力容器分析设计(SAD)2套:1套高压容器、1套疲劳分析设计;
金属容器4套:热交换器、塔式容器、储存(或者分离)容器和反应容器各1套;从事球形储罐和超高压容器设计的,试设计文件中的储存容器应当为球形储罐,反应容器应当为超高压容器;
非金属压力容器:块孔式、列管式石墨制压力容器,各1套;纤维增强塑料制压力容器,1套;
A1级RT(或UT、MT、PT)高级无损资格,或中级无损资格且持证4年;C级RT(或UT)高级无损资格;A2、A3、A5、D中级无损资格。
无损检测人员
A1、A2、A3、C1、C2级RT和UT中级3人,MT和PT中级2人;A5、C3、D级RT、UT、MT和PT中级2人;A6级UT中级3人,MT和PT中级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