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部陆架边缘海海洋物理环境演变及其环境效应
东海地区海洋生态环境演变与保护研究
东海地区海洋生态环境演变与保护研究东海是中国沿海地区重要的海洋生态环境,其丰富的海洋资源和多样的生态系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东海地区的海洋生态环境也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本文将探讨东海地区海洋生态环境的演变与保护研究,以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东海地区海洋生态环境的演变情况。
近些年来,东海地区的海洋生态系统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等。
人类活动主要包括渔业、海洋交通和沿海工业等。
渔业活动对东海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过度捕捞和非法捕捞导致鱼类资源的减少,破坏了海洋生态平衡。
海洋交通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一些问题,大规模的船只通行导致水质污染和噪声污染,损害了生物的健康生存。
此外,沿海工业的发展也不可忽视,工业废水和废气的排放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其次,为了保护东海地区的海洋生态环境,相关部门和研究机构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其中,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监测和评估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对水质、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等方面的监测,可以及时掌握生态环境的变化情况,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此外,研究人员还关注海洋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管理,推动可持续发展。
比如,建立渔业保护区,限制捕捞行为,恢复鱼类资源;制定船舶排放标准,减少沿海工业对海洋环境的污染等。
然而,尽管已经做了一些工作,但东海地区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仍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东海地区的海洋生态系统复杂多样,研究工作需要持续投入。
此外,由于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的不力,一些不良行为仍然存在,如非法捕捞和水质污染等。
还有一个问题是,东海地区的海洋生态环境往往受到其他地区的影响,跨区域合作和共同努力是必不可少的。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更多的人关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并且加强跨学科的合作。
政府、企业和公众应该共同努力,制定和执行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利用海洋资源。
同时,还需要增加资金投入和科技支持,加强海洋监测和研究工作,推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地质学知识:东亚陆架的地质构造与海洋环境
地质学知识:东亚陆架的地质构造与海洋环境东亚陆架是中国和周边国家连接在一起的浅海盆地,位于太平洋东北部。
其北部濒临鄂霍次克海和楚科奇海,南部和东南部面向东海和黄海。
东亚陆架的面积约为100万平方公里,其中大部分地区水深在200米以下。
该地区沉积层厚度很大,为海洋沉积物质多年积累而成。
对于研究东亚陆架的地质构造和海洋环境,可以探寻其地球演化历史以及海底资源的分布。
东亚陆架的地质构造主要以地震活动为特征。
这个地区位于欧亚板块、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是十分活跃的地震带。
尤其是中国南海区域的地震活动频繁,属于地球上著名的强震带之一。
这些地震活动造成了东亚陆架的地质构造有许多异常现象。
例如,由于印度板块向东南方向的运动,使东亚板块向东南方向漂移,为东海和黄海提供了压力和物质。
因此,当地陆地和海底地形便呈现出明显的向东南斜倾的特征。
除了地震活动,台湾地震实验室的科学家表示,该地区也存在一系列断层。
其中,最显著的断层是登陆型断层,发源于鄂霍次克海至东海,长约3000公里。
这个断层曾经导致过三次规模为8.0级以上的地震,称为“大地震”或“超级地震”。
这些地震活动和断层的形成,令东亚陆架的地质构造更加复杂和独特。
除了地质构造,东亚陆架的海洋环境也是十分丰富的。
其周边海域生物多样性极高,鱼类、贝类和海藻都很常见。
同时,海底地形也因为复杂的地质构造而变得多样化。
有的地区存在海山、海沟、海岭等,而它们的形成都与地震和断裂有关。
此外,该地区还储藏着大量的矿产资源。
日本和韩国的岛屿,如韩国的济州岛和日本的九州岛,是因为火山和板块运动而形成。
这些地区的海底热泉也是研究生物多样性和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领域。
需要指出的是,东亚陆架虽然地理位置比较独特,但也存在各种破坏海洋环境的问题。
例如,来自邻近城市的污染物会流入海里,导致水质下降和海洋生态环境的变化。
此外,地震和海啸等自然灾害也可能对周边海域生态造成持久性破坏,影响海洋生物群落的分布和地理演变。
渤、黄、东海蓝点马鲛渔场分布的逐月与年间变化
春汛
21840 20265 17828 22600 25640 22469 23654 27271 32510 21518 19984 24438 26674 16658 16726 17026 16581
秋汛
5981 5446 1734 4441 5865 5718 4972 6726 5415 7670 9199 8892 12684 18307 15483 21278 12086
合计 1699 16192 27821 25711 19562 27041 31505 28187 28626 33997 37925 29188 29183 33330 39358 34965 32209 38304 28667
3. 蓝点马鲛洄游移动规律
我国蓝点马鲛的越冬场主要位于东海的外海海域及黄 海东南部的外海海域,主要越冬期为1~2月。3月,鱼群 开始陆续游离越冬场作生殖洄游。其南部鱼群4月向北经 大沙渔场分赴黄渤海各产卵场,其中,部分鱼群直接进入 吕泗产卵场开始产卵。来自另一越冬场的群体西进到达大 沙渔场,除部分到达吕泗渔场产卵外,主支则向西北,经 连青石进入海州湾或游向黄渤海其他产卵场。9月,鱼群 陆续游离渤海开始作适温洄游,部分鱼群进入黄海北部海 域索饵。10月,蓝点马鲛主群开始南移。11月,鱼群已基 本南移,在渤海和黄海北部鱼群,已没有或很少分布。12 月,蓝点马鲛鱼群陆续返回越冬场越冬。
• 式中:渔获量表示蓝点马鲛在0.5°×0.5°渔区范围内一 个月的产量 ;投网次数统计的是有记录的所有生产渔船在 该月份该渔区总计的投网次数。
1.4 分析方法
• (1) 利用各月渔获量及CPUE分布作为分析蓝点马鲛作 业渔场分布的指标。
• (2) 以月为单位,使用sufer绘制1973~1982十年间渔获 量、CPUE与海表温度(SST)、海表盐度(SSS)相叠加 的空间分布图,分析蓝点马鲛作业渔场分布及其与环境因 子之间的关系。
海洋工业污染解读
第四是防治难 危害大
海洋污染有很长的 积累过程,不易及时发 现,一旦形成污染,需 要长期治理才能消除影 响,且治理费用较大, 造成的危害会波及各个 方面,特别是对人体产 生的毒害更是难以彻底 清除干净。“污染易、 治理难”,保护海洋就 是保护人类自己。
我国海洋工业污染事件
1.人为污染 2.意外事故
海洋工业污染与二、我国海洋污染各种事件 三、对海洋工业污染说:不! 四、我们有所想
污染区 域
渤海湾 外海的蔚蓝与海湾内的黑色与蓝绿色相间的 颜色形成鲜明对照黑色与蓝绿相间的颜色毫无疑 问是污染
长江三角的宁波,舟山一带
选自:科普网 /Index.html
其次是持续性强
海洋是地球上地势最低的区域,它不像大气和 江河那样,通过一次暴雨或一个汛期使污染得以减 轻,甚至消除。一旦污染物进入海洋后,很难再转 移出去,不能溶解和不易分解的物质在海洋中越积 越多,通过生物的浓缩作用和食物链传递,对人类 造成潜在威胁。
第三是扩散范围广
全球海洋是相互 连通的一个整体,一个 海域出现的污染,往往 会扩散到周边海域,甚 至扩大到邻近大洋,有 的后期效应还会波及全 球。石油进入海洋,经 过种种物理化学变化, 最后形成黑色的沥青球, 可以长期漂浮在海上, 通过风浪流的扩散传播, 在世界大洋一些非污染 海域里也能发现这种漂 浮的沥青球。
被污染物毒死的鱼
“对症下药”
国家法律
需要逐步完善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在海洋环境保护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 境保护法》。及其他相关法律但任然有很多漏洞 及制度缺陷(王曦建议): 1.建立政府、公司和第三方主体在应对海洋污染 事件过程中的良性互动的法律保障制度 2.完善我国海洋生态损害赔偿的法律救济机制 3.严格追究污染海洋环境资源犯罪者的刑事责任
我国陆架海生态环境演变过程、机制及未来变化趋势预测
项目名称:我国陆架海生态环境演变过程、机制及未来变化趋势预测首席科学家:赵美训中国海洋大学起止年限:2010年1月-2014年8月依托部门: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一、研究内容(一)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都已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影响。
位于西太平洋和欧亚大陆之间的东海和黄海,其生态环境首先受控于区域气候变化,比如PDO、ENSO和东亚季风。
作为边缘海,东海和黄海又是受人类活动影响最严重的海域之一。
随着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影响的加剧,我国陆架海生态环境面临的压力日益加重,国家急需制定科学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应对政策。
而区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陆架海生态环境的影响、揭示生态环境变化机制是国家制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所必须解决的科学问题,也是国际上科学难题之一。
为此,本项目选择东海和黄海陆架区为主要研究对象,紧密围绕我国陆架海生态环境的高分辨率重建及演变规律揭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我国陆架海生态环境影响的区分、我国陆架海生态环境变化机制的模型量化与未来趋势预测三个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研究。
1. 我国陆架海生态环境的高分辨率重建及演变规律揭示(记录与规律)研究海洋生态环境变化驱动机制的前提是要有长期连续资料来确定生态环境变化的幅度、规律及时空格局。
但在我国陆架海,没有连续的长时间尺度生态环境重建记录,器测生态环境记录也只有50年左右,并且大部分不连续,不能得到年际以上尺度的生态环境演变规律。
因此我国陆架海生态环境的高分辨率重建及演变规律揭示是本项目首先要解决的科学问题。
中国陆架海有大面积的连续沉积泥质区,利用最新发展的生物标志物和同位素技术,可以获得高分辨率的、长期连续的陆架海生态系统演变记录和规律。
2.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我国陆架海生态环境影响的区分(机制区分)影响我国陆架海生态环境变化的因素很多,从驱动机制上主要可以分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两大类。
由于我国陆架海(含河口区近岸段)宽阔,生态环境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空间差异大。
中国三级阶梯地貌的形成及环境效应
中国三级阶梯地貌的形成及环境效应根据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脉,把我国地型分为三级阶梯,分别是位于昆仑山、祁连山之南、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2000—3000米的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盆地有: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大部分平均海拔500米以下的平原和丘陵。
第三级阶梯继续向海洋延伸,形成近海的大陆架。
西部青藏高原的剧烈抬升和东部边缘海的显著下降是形成我国三级阶梯地貌的主要原因。
青藏高原在以时间为坐标的隆升过程中,高原的范围,高度都是呈阶段性递增的,其定型之时也许就是三级阶梯地貌格局形成之时。
印度与欧亚两大板块碰撞导致青藏高原隆起的时代始于上新世末,这首先从岩相上得到反映,青藏公路沿线打的钻孔表示,底部常见有含石膏层的段落。
自此以上亚热带的喜暖成分花粉减少很明显直到完全消失,开始出现的是整个草原阶段,这与贡巴砾岩中所见的情况是相似的,代表进入了第四纪初期,高原面的高度据此推算应在2000米左右,比上新世纪末高出1000米左右。
由于第四纪以来聂聂雄拉冰期和冰期后气候最温暖的大间冰期以及发生的地形大切割,中更新世青藏高原构造运动与气候变化十分强烈,根据冰碛物上常发育的棕红色古土壤分析,雅鲁藏布江上源仲巴所见中更新世古土壤则属棕壤类型,大间冰期最低处曾发育红壤型土壤,高处一般为棕壤。
根据孢粉资料并考虑古土壤等其他因素,中更新世晚期青藏高原高原面一般在3000米左右。
在高原内部,断裂活动也十分普遍,并伴有广泛的水热活动。
强烈的构造运动使高原加速上升,进入晚更新世。
对比现在,广大的高原面已达到4500—5000米的高度。
发生于1.4一1.2MaB.P.的构造运动初始青藏高原的隆升引起了中国西部构造面貌的变化,青藏高原整体强烈隆升沿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雪峰山一线东、西两侧地块发生差异性升降运动。
中国东部海岸带的海洋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
中国东部海岸带的海洋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中国东部海岸带地域广阔,是一个拥有丰富海洋资源的地区。
同时,由于人口密集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海洋资源的利用与环境保护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方面,中国东部海岸带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
海岸带的温暖水域适宜各类海洋生物繁衍生息,因此渔民们可以通过捕捞获得海鲜产品。
然而,过度捕捞问题也屡屡出现。
为了迎合市场需求,一些渔民滥捕滥猎,导致海洋生物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生态环境遭受破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应加大对渔业资源的管理力度,实施渔具和捕捞数量的限制,确保海洋生物得到合理的保护和利用。
另一方面,能源开发也是中国东部海岸带的重要领域。
近年来,风能和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得到广泛关注。
中国东部海岸带拥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同时气候环境也适宜海上风电场的建设。
海洋能也是潜力巨大的能源资源,海潮、海浪和海水温差等都可以被开发利用。
这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对于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改善能源结构,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能源开发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需要考虑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并采用适当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减少环境污染。
海洋旅游业也是中国东部海岸带的重要支柱产业。
丰富的海滩、美丽的海景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休闲。
海洋旅游业的发展不仅能够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还能够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然而,随着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加,一些地方存在环境污染、过度开发等问题。
为了保护海岸生态环境,政府需要制定相应的旅游发展规划,加强对旅游企业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旅游业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保护海洋环境方面,中国东部海岸带也面临一些挑战。
海洋垃圾污染、海洋生态系统恶化等问题都需要得到重视。
政府应加强对海洋环境的监测和管理,加大对海洋垃圾治理和海洋保护区建设的投入。
此外,公众的环保意识也非常重要。
加强环境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倡导可持续生活方式,共同努力保护好中国东部海岸带的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
中国东部海域地质特征及一些重要大地构造界线在海区延伸的地质地球物理证据
中国东部海域地质特征及一些重要大地构造界线在海区延伸的地质地球物理证据侯方辉;朱晓青;张训华;吴志强;郭兴伟;祁江豪;温珍河;王保军;孟祥君【期刊名称】《地学前缘》【年(卷),期】2022(29)2【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国东部海域地质地球物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特别是近十年来海洋区域地质调查最新采集的地球物理资料,梳理了研究区基础地质特征,探讨了陆区大地构造单元在海区的延伸。
研究表明:渤海和北黄海为典型的华北型基底并发育华北型沉积盖层;南黄海为典型的扬子型基底并发育扬子型沉积盖层;东海陆架为华夏型基底,东部很可能发育晚古生代沉积盖层,其上叠置了晚三叠世以来沉积盖层。
下扬子地块西侧通过左旋走滑的郯庐断裂带,东侧通过右旋走滑的朝鲜西缘断裂带揳入华北地块中,朝鲜西缘断裂带兼具走滑和俯冲带性质。
整个朝鲜半岛无论从变质基底和沉积盖层来看都类似于华北地块。
扬子地块在北侧和东侧都发育“鳄鱼嘴”式构造,扬子地块的下地壳向北、向东俯冲于华北地块之下,而上地壳则仰冲于华北地块之上。
江绍结合带表现为宽50~70 km的NE向高磁异常条带,进入杭州湾后走向转为近EW向,经舟山群岛、大衢山岛及附近岛屿,过东海陆架虎皮礁凸起向东进入日本九州岛。
虎皮礁凸起的岩石很可能类似于大衢山岛,为一套俯冲增生杂岩。
【总页数】13页(P281-293)【作者】侯方辉;朱晓青;张训华;吴志强;郭兴伟;祁江豪;温珍河;王保军;孟祥君【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42;P736【相关文献】1.东北东部地球物理及地质块体特征——对大地构造环境演化的追溯2.东北东部地球物理及地质块体特征——对大地构造环境演化的追溯3.《中国东部海区及邻域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出版发行4.华南及其相邻边缘海域一些重要断裂的地球物理证据5.《中国东部海区及邻域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1∶100万)成果简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东部陆架海锋面的时空变化及其对细颗粒沉积物输运和沉积的影响
DOI: 10.16562/ki.0256-1492.2019050602中国东部陆架海锋面的时空变化及其对细颗粒沉积物输运和沉积的影响袁萍1,王厚杰1,毕乃双1,吴晓1,张勇21.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 2661002. 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青岛 266071摘要:本文利用中国东部陆架海不同季节的航次观测数据与HYCOM 模式数据,分析了HYCOM 模式输出的水体温盐数据在中国东部陆架海的适用性,并探讨了中国东部陆架海表底层温盐锋面的时空变化及其对细颗粒沉积物输运和沉积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东部陆架海表、底层温度锋(盐度锋)的分布趋势基本一致(不考虑冲绳海槽以东的海域),但底层锋面的强度和锋区范围明显大于表层。
锋面的位置很好的体现了海区流系的基本格局。
表、底层温度锋面基本处于几大水团的交界处,说明表、底层温度锋面的分布与研究区环流和水团配置情况密切相关。
而表、底层盐度锋面的分布则与研究区入海径流、沿岸流以及暖流等的分布密切相关。
此外,对比锋面与中国东部陆架各泥质沉积区的位置可以发现,研究区温盐锋面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对于泥质沉积区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关键词:中国东部陆架海;锋面;时空变化;细颗粒沉积物;沉积物输运;泥质沉积区中图分类号:P76 文献标识码:A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s of oceanic fronts and their impact on transportation and deposition of fine-grained sediments in the East China Shelf SeasYUAN Ping 1, WANG Houjie 1, BI Naishuang 1, WU Xiao 1, ZHANG Yong 21. College of Marine Geosciences,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Key Laboratory of Submarine Geosciences and Prospecting Technique, Ministry of Education,Qingdao 266100,China2. Qingdao Institute of Marine Geology, China Geological Survey, Qingdao 266071,ChinaAbstract: Observed hydrologic datasets and HYCOM modelling data were used in this paper to evaluate the applicabil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HYCOM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data to the temporal-spatial distribution of oceanic fronts and its impact on transportation and deposition of fine-grained sediments in the East China Shelf Sea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thermal fronts or salinity fronts are similar on the surface and bottom in the Bohai, Yellow and East China Seas excluding the east of Okinawa Trough. However, the strength and coverage of the fronts on the bottom are larger than those on the surface. The location of thermal fronts depends on the basic structure of currents. Both the surface and bottom thermal fronts develop along the boundaries of water masses, suggesting that thermal current front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urrent and water masses of the study area. However,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salinity fronts is greatly influenced by water discharge, coastal currents and warm currents. In addition, the distribution of mud patches in the Eastern China Shelf Sea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atterns of oceanic fronts, which means that the thermal and salinity fronts do play a critical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mud deposits.Key words: East China Shelf Seas; oceanic fronts;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fine-grained sediment; sediment transportation; mud patches中国东部陆架边缘海(渤海、黄海、东海)是世界上最宽浅的陆架海之一,发育了一系列泥质沉积体,这些泥质体不仅是细颗粒沉积物[1-3]、重金属[4-5]以及有机污染物[6-9]的主要物质汇,同时由于这些泥质体沉积连续、信息记录完整,因此,包含了丰富的海洋(黑潮演变,黄海暖流变异,海平面变化)和陆地(东亚季风演化,物源区气候变化)环境变化信息[3,10-13],是沉积物源汇研究和海陆相互作用资助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河口海岸学:现代黄河入海沉积物从源到汇的关键沉积动力过程”(4152502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大型水库调控下河口沉积动力过程及其生物地球化学效应”(2016YFA0600903)作者简介:袁萍(1989—),女,博士研究生,海洋地质专业,E-mail :******************ISSN 0256-1492海 洋 地 质 与 第 四 纪 地 质第 40 卷 第 3 期CN 37-1117/PMARINE GEOLOGY & QUATERNARY GEOLOGYVol.40, No.3研究的重要信息载体。
末次冰期以来巽他陆架的演变及其对南沙群岛海区古环境的影响
海 洋 地 质 与 第 四 纪 地 质M A R I N E GEOLO GY & Q U A T ERN A R Y GEOLO GY2000 年 11 月第 20 卷第 4 期V o l . 20, N o . 4 N o v . , 2000末次冰期最盛时期以来中国东部边缘海潮波系统演变过程的模拟研究闾国年1 , 林 珲2 , 宋志尧3 , 贾建军4( 1南京师范大学 地理信息科学江苏省重点实验室, 南京 210097; 2香港中文大学 地理系, 香港; 3河海大学 海岸与海洋工程研究所, 南京 210098; 4中国科学院 海洋研究所, 青岛 266071)摘要: 在系统地研究了中国东部边缘海区引潮力、入射潮波、科氏力、水下地形、海岸形态及摩擦作用等因素对 区域潮波系统形成影响的基础上, 确定了中国东部边缘海的海岸轮廓是区域潮波系统形成的主导因素, 认为模拟 末次冰期最盛时期以来中国东部边缘海区潮波系统的形成过程需要3个重要的控制性条件, 即入射潮波、海岸线变 迁过程和海面变化曲线。
利用中国东部边缘海潮波系统与海岸演变模拟支持系统, 对末次冰期最盛时期以来30个 时期中国东部边缘海区潮波系统的形成与演变过程进行了模拟再现研究, 系统地恢复了在不同的海面高程、不同 的岸线形态条件下全日潮、半日潮潮汐分布特征。
模拟结果显示, 末次冰期最盛时期以来, 12 400 aB. P. 和7 500 aB . P . 两个时间界限分别代表了旋转潮波系统—无潮点开始出现、中国东部边缘海潮波系统现代格局基本奠定这两个 特征事件的发生时间, 将中国东部边缘海潮波系统的演变过程划分为3个发展时期。
关键词: 潮汐; 数值模拟; 末次冰期最盛时期; 中国东部边缘海中图分类号: P 736. 21+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621492 (2000) 0420001207末次冰期最盛时期以来, 海平面在剧烈波动中 迅速上升, 到达全新世高海面后又在波动中略有下降, 与此同时, 中国东部边缘海 (包括黄海、渤海和东 海海域) 陆架区则经历了桑田沧海的巨变, 而海洋动 力系统也必然随之发生变化。
2万年来我国东部海陆环境变化的不同步现象
2万年来我国东部海陆环境变化的不同步现象吕厚远;刘振夏;刘宝柱;Serge Berné;Yoshiki Saito;李铁刚;吴乃琴【期刊名称】《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年(卷),期】2002(22)1【摘要】冲绳海槽 DG96 0 3孔高分辨率的硅藻、有孔虫、孢粉和植物硅酸体化石的记录 ,提供了联系海洋与陆地气候变化的直接证据。
结果显示 ,中国东部及邻海区最近 2 0 ka BP以来海洋环境的变化滞后陆地气候的变化约10 0 0 a。
【总页数】7页(P17-23)【关键词】气候变化;滞后;冲绳海槽;中国;东部;古气候【作者】吕厚远;刘振夏;刘宝柱;Serge Berné;Yoshiki Saito;李铁刚;吴乃琴【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Coastal Environment Research Group,MRE,Geological Survey of Japan;French Oceanographic Institute;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32【相关文献】1.近年来我国中东部地区高考人数下降的现象分析——以鄂豫苏冀四省为例 [J], 谷亚华2.我国陆地地面水环境近十年来的变化特征及原因分析 [J], 卢进登;卢晓梅3.新时代我国创新要素集聚环境变化与东部产业转型发展 [J], 刘国炳;周桂凤;甘荣俊4.我国15年来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的变化及启示——以人教版地理2“环境与发展”一章为例 [J], 黄少芬;罗国玮;周天凯;叶嘉媛;王金凤5.近百年来我国西南地区酸沉降背景下湖泊环境变化——来自四面山龙潭湖沉积硅藻证据 [J], 管锡东;蒋宏忱;姜颖;陈旭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海南岛东部陆架海底地貌
海南岛东部陆架海底地貌
林美华
【期刊名称】《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年(卷),期】1995(15)4
【摘要】通过二十多条测线的测深、旁测声纳和浅地层连续测量的调查以及底质
等资料,概述了海南岛东部陆架海底堆积平原地貌及其上的地貌类型,其中海底沟、坎、岗阜等地貌类型的线性排列和分布与古海岸线的位置相应。
【总页数】10页(P37-46)
【关键词】海南岛;陆架;古海岸线;海底地貌
【作者】林美华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737.2
【相关文献】
1.海南岛东部陆架近底层的强海流观测 [J], 王刚;乔方利;侯一筠;林敏
2.海南岛东部陆架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 [J], 徐方建;闫慧梅;田旭;邱隆伟;刘
兆庆;李安春;赵永芳;殷学博
3.海南岛东部外陆架水下埋藏古三角洲 [J], 范奉鑫;林美华;江荣华;庄杰枣
4.舟山群岛东部青浜岛海域海底麻坑地貌及其成因分析 [J], 杨婧荷;来向华;陈中轩
5.中国东部陆架海底质沉积物环境磁学研究进展 [J], 王双;刘健;李建超;仇建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200万中国东部陆架及邻近海域沉积环境图及成果说明书
1∶200万中国东部陆架及邻近海域沉积环境图及成果说明书佚名
【期刊名称】《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年(卷),期】2004(24)3
【总页数】1页(P134-134)
【关键词】书评;出版;沉积环境;中国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36
【相关文献】
1.中国东部陆架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浅析 [J], 杨旭辉;冯秀丽;褚忠信;范德江;董爱国
2.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年际变化与东中国海及邻近海域海温异常的关系 [J], 蔡榕硕;谭红建;黄荣辉
3.磁异常三维解析信号所揭示的中国东部及邻近海域岩浆岩特征 [J], 张少武;李春峰
4.中国东部大陆和邻近海域暖云特性时空分布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J], 贾海灵;马晓燕;熊飞麟
5.中国东部陆架沉积环境对末次冰盛期以来海面阶段性上升的响应 [J], 李广雪;刘勇;杨子赓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东部大陆与东海海域地质构造的相关性分析
中国东部大陆与东海海域地质构造的相关性分析江为为;郝天珧;刘少华;朱东英【期刊名称】《地球物理学进展》【年(卷),期】2004(19)1【摘要】分析了中国大陆东部地区和东海海域地球物理场、大地构造、地球动力学特征.根据分析得出:东海海域的重磁场特征与中国大陆重磁场特征密切相关,分布趋势与走向均与大陆边缘重磁场相同,是大陆地球物理场向海域的延伸.东海陆架盆地地区具有大陆地球物理场特征,东海东部边缘、海槽具有大陆边缘地球物理场特征.根据研究区的重磁资料计算了该区莫霍、居里界面深度与分布.地壳结构特征表明:莫霍界面在中国东部的主要走向为NE—NNE向,与东海莫霍界面的走向基本一致,说明是大陆地壳向海域的延伸.在冲绳海槽以东海域,地壳厚度由十几公里迅速减薄到几公里,表明地壳由过渡壳向洋壳的转变,因此冲绳海槽应该是大陆地壳的自然终结.中国大陆东部居里界面的差异,反映了地壳结构的不同,陆区及陆架区的磁场特征主要反映了上地壳的磁性结构,相应的也形成了不同的磁场特征与居里界面特征.地球动力学特征表明:东海海域地球动力学特征与中国东部大陆地球动力学特征关系密切,这一地区是欧亚板块与菲律宾海板块的结合地带,构造活动十分强烈,是研究中国大陆及其邻域构造运动,进行地球动力学特征分析的极为有利、重要的地区.【总页数】16页(P75-90)【关键词】地质构造;大地构造;地球动力学;莫霍界面;居里界面【作者】江为为;郝天珧;刘少华;朱东英【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736;P738【相关文献】1.中国大陆东部盆地构造动力学分析 [J], 王伟锋;陆诗阔;金强2.深部地质结构对浅层地质与成矿作用的制约——以中国东部大陆及海峡区为例[J], 耿树方;刘平;寇彩化3.中国东部大陆海域及邻区前中生代地质构造演化特征 [J], 杨志坚;沈振丰4.俄罗斯北极东部拉普捷夫海大陆架的构造及地质 [J], Sergei S.Drachev;LeonidA.Savostin;Victor G.Groshev;周娇(翻译);吴峧岐(校对);万玲(校对);范广慧(校对);;;;;;;5.深部地质结构对浅层地质与成矿作用的制约——以中国东部大陆及海区为例 [J], 耿树方;刘平;寇彩化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南海——中国边缘海形成演化及其资源效应研究的关键区域
南海——中国边缘海形成演化及其资源效应研究的关键区域吴能友;姚伯初
【期刊名称】《海洋地质》
【年(卷),期】1999(000)004
【摘要】南海海域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质构造、丰富的地质现象和巨大的油气资源潜力被众多的欧美学者誉为“地球上最好的天然实验室”,是研究边缘海成因及动力学机制、洋陆板块相互作用和大陆边缘岩石圈变形及深部地质结构的理想场所。
南海油气资源潜力巨大,新生代含油气盆地有20多个,中生代盆地特别是特提斯型残余海盆地、陆坡深水区扇体、21世纪新能源甲烷气体水合物也是有等探索、寻找的新的重要领域,然而,目前我国对南海油气
【总页数】8页(P1-8)
【作者】吴能友;姚伯初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736.11
【相关文献】
1.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南海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三届《南海问题与区域发展》论坛在广州召开 [J], 广东海洋发展研究会
2.我所南海区域海洋学研究成果喜人—纪念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创办人邱秉[J], 赵焕庭
3.中国南海的形成演化及动力学机制研究综述 [J], 黎明碧;金翔龙
4.加强南海渔业研究助力海洋强国建设——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加强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J],
5.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地质量重点实验室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边缘海盆地的形成机制及其对中国东南地质研究的启示
边缘海盆地的形成机制及其对中国东南地质研究的启示周祖翼;丁晓;廖宗廷;金性春【期刊名称】《地球科学进展》【年(卷),期】1997(12)1【摘要】虽然有关边缘海的成因解释有“捕获机制”、弧后扩张(被动、主动)机制、陆内应力传播机制等,但迄今尚未有一种机制能统一解释所有边缘海的成因。
边缘海的成因不仅是经典的沟-弧-盆二维剖面问题,而应是一个包括平面图上大陆板块的变形在内的三维问题。
边缘海的研究能给我国东部、特别是东南地区地质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它包括:慎重鉴别古岛弧、对变质带、古洋壳及洋盆规模;充分注意小块体之间的碰撞,古转换断层在本区晚中生代岩浆活动、大陆增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相关盆地内的沉积物记录着丰富的大陆碰撞。
【总页数】8页(P7-14)【关键词】边缘海盆地;中国;大陆增生;地质构造;形成机制【作者】周祖翼;丁晓;廖宗廷;金性春【作者单位】同济大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4;P736.1【相关文献】1.中国大陆东南边缘海现代地壳运动与区域地震动力学--多种GPS测量、多种地面形变测量和震源机制结果的综合研究 [J], 周硕愚2.鲁西中生代盆地演化、迁移特征及构造控制因素、形成背景研究/鲁西铜石岩体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粤北下庄铀矿田鲁溪--仙人嶂辉绿岩脉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赣南车步辉长岩体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中国克拉通盆地油气勘探/深海沉积物中的碲异常 [J],3.中国东部边缘海潮波系统形成机制的模拟研究 [J], 贾建军;闾国年;宋志尧;林珲;钱亚东;陈钟明4.松辽盆地南部东南隆起区低压油气藏形成机制及分布特征研究 [J], 王宗礼;李君;林世国;李正文;杨青;任彦芝5.琼东南盆地陵水研究区海底地质灾害类型、分布和成因机制 [J], 王俊勤;张广旭;陈端新;王秀娟;王真真;董冬冬;庄丽华;黄杰;朱友生;罗进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海南东方岸外陆架底形变化特征及对海底管线状态的影响的开题报告
海南东方岸外陆架底形变化特征及对海底管线状态的影响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海底管线是重要的油气输送方式。
然而,海底环境复杂多变,海底管线难免会受到杂乱海底地貌和海底地形的影响,导致管线产生损害,从而引起油气泄漏事故。
因此,研究海底管线状态对海底地形变化的响应是非常必要且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
海南东方岸外陆架地处复杂的地质构造环境,海底地貌也随之多变,对管线整个寿命周期都会带来一定的威胁和挑战。
本文选取海南东方岸外陆架为研究区域,以期研究该区域海底地形变化特征及对海底管线状态的影响,为相关工程的设计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内容和思路本文将研究海南东方岸外陆架海底地形变化特征,并利用多波束声呐(MBES)技术获取高精度的海底地形数据,可视化反映海底地形变化特征。
同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模拟海底管线在不同地形条件下的状态响应,探究海底管线在不同地形的背景下的受力分布情况,分析海底管线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的可能性。
最后,通过研究结果,提出管线布置、设计及维护的建议。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利用多波束声呐测量海底地形,并获取高精度的海底地形数据;2.利用ArcGIS软件绘制海底地形等高线、三维地形图以及地形变化的可视化效果图;3.基于力学理论,采用ANSYS软件进行海底管线状态数值模拟;4.对比分析不同地形下海底管线的受力情况,探究影响海底管线的因素;5.结合以上分析,对管线的设计、布置和维护提出相应的建议。
四、预期成果通过本文的研究,将获得以下成果:1.海南东方岸外陆架海底地形变化特征的分析及呈现;2.海底管线在不同地形条件下的受力情况分析;3.针对海底管线在不同地形条件下的受力情况,提出相应的管线布置、设计及维护建议;4.在实际工程中,可根据本文研究结果,合理规划管线布置,加强管线监测和维护,减少管线事故的发生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名称: 中国东部陆架边缘海海洋物理环境演变及其环境效应首席科学家: 吴德星 中国海洋大学起止年限: 2005.12至2010.11依托部门: 教育部一、研究内容我国东部陆架边缘海环境演变主要受诸如大气强迫场,长江和黄河等入海物质通量及组成变化,洋流(主要黑潮)的外力驱动和太平洋潮波与其他波动传入的作用。
为此,针对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需求,在长江和黄河入海水沙量变化,营养盐和污染物剧增的背景下,结合气候变化、外洋强迫变化及大洋潮波与其他波动传入,根据项目的总体设想,提出以下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1.海水中和边界上能量如何级联,并驱动物理环境演变事实上,海洋中各种运动现象和环流系统的产生、发展、变化或消衰的过程本质上是能量传递、累积、转换和消耗的过程,其量值的长期演变本质上控制着海洋物理场的演变。
因此,研究海洋物理环境演变必须首先回答海水中和边界上的能量级联及其如何驱动物理环境演变的问题。
该问题不仅是物理海洋学中的一个重要科学问题,同时也是研究海洋环境、保障重要海上开发活动安全和生物资源长期变化的理论基础。
2. 颗粒物输运路径、转化过程及其长期变化对物理环境演变如何响应从全球变化的角度,陆架边缘海是全球物质循环“源-汇”效应的过渡区。
但是,由于黑潮的屏障作用和中国东部边缘海特有的环流体系及较稳定的高浑浊度特点,中国东部陆架边缘海存在固有的物质“汇”特性。
这一固有的特性一定程度上影响生源要素形态结构及分布,进而对生物生产和渔业资源产生重要影响。
而研究颗粒物输运路径、转化过程及其长期变化,是揭示上述物质“汇”之内在机制的重要途径,也是连接物理环境演变与环境效应的纽带和重要理论问题。
3.生物资源对海洋环境演变如何响应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海洋生物均受到海洋环境演变直接和间接的影响,而浮游生物的反应尤其敏感,其群落结构及生物量的变化必然对渔业资源产生直接的影响;同时,海洋环境的演变也对渔业资源生物的种群结构、洄游、分布与渔场形成产生直接的影响。
东部陆架边缘海特有的水文状况和物质分布,决定了这一海域具有特定的生物群落并孕育了数个高产渔场,其中生存着许多优势生物类群及一些对环境变化敏感的指示种。
研究这些优势类群和指示种对海洋环境演变的响应是揭示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与生物量变动的关键,也是研究资源评估、渔场变迁和渔业丰欠的基础。
围绕上述三个关键科学问题,重点开展以下三方面的研究:1.大气强迫变化、黑潮变异和黄河、长江入海物质通量变化驱动下海洋物理环境的演变及趋势预测(1)大气强迫变化驱动下的海洋物理环境演变利用已有的历史观测资料和卫星遥感资料,结合数据同化技术,建立研究海区50年时间尺度上的高时空分辨率的大气要素和海洋动力学要素场;分析大气环流和气象要素在“关注”时间尺度上的变率、周期和位相特征;揭示其主要控制因素及在50年时间尺度上大气强迫场和海洋物理场的变异行为,结合数值模拟,探讨大气强迫变化对海洋物理环境演变的影响过程。
(2)东海黑潮与陆架环流系统在年际和年代尺度上的相互作用机理通过分析太平洋历史观测资料和再分析资料,揭示东海黑潮的年际和年代变化规律;利用陆架边缘海环流模式、大洋环流模式与嵌套技术,研究东海黑潮与陆架环流在年际和年代尺度上的变化和相互作用。
(3)黄河和长江入海水沙通量变化对海洋物理场演变的影响基于已有的历史观测资料和卫星遥感资料,利用河口模式、陆架边缘海环流模式与嵌套技术,研究黄河、长江入海水沙通量变化对海洋物理环境演变的作用,探讨人类活动对海洋物理环境演变的作用。
(4)海水中和边界上能量级联及其对物理环境演变的作用机理通过探讨“潮致体力”对环流做功的机制,研究潮汐、潮流与环流的能量级联;通过探讨海浪混合作用导致的重力位能变化机制,研究海浪与环流的能量级联;通过探讨海浪辐射应力作用,研究高频大气强迫转换成低频海水运动的能量级联;通过探讨浮力通量变化连带的重力位能变化及调整环流的机制,研究与浮力变化相关的能量级联过程;在探讨黑潮的变异与陆架环流的相互作用机制的基础上,研究两者之间的能量级联;通过能量级联分析,研究海洋物理环境的演变机理。
(5)渤黄东海物理环境演变规律及演变趋势利用重构的50年海洋物理场和外强迫场数据,通过模态分解和分析研究不同时间尺度现象的特征与其内在关系;研究相邻海域物理环境变化间的耦合关系;通过复合分析,研究黄海冷水团及相应环流年际、年代变化;通过分析能量传递 、累积、转换和消耗过程,研究温盐密度场及颗粒物浓度长期变化,探讨海洋物理环境演变过程;基于数据同化技术,构建半预测海洋数值模式,探讨海洋物理环境演变趋势、预测方法。
(6)边缘海颗粒物“源-汇”效应通过关键区段现场调查,结合河流通量历史资料以及海洋物理过程模拟,研究黄河口、长江口和苏北高浑浊海域颗粒物在边缘海中起动-搬运-沉降途径与多重循环的动力过程与机制;研究沿岸流、关键海洋锋面和海水-沉积物界面过程中颗粒物、生源要素的“源-汇”效应及与生物生产的耦合关系;通过现场调查和遥感监测,研究黑潮对中国东部陆架边缘海颗粒物扩散的屏障效应;结合物理环境演变和沉积记录,研究颗粒物输运途径及中国东部陆架边缘海“汇”效应对物理环境演变的响应。
2. 典型水域关键沉积、化学过程与生物多样性对海洋物理场演变的响应(1)海洋物理环境百年际演变的沉积记录利用高分辨率浅地层资料,选取中国东部边缘海典型“汇”区,获得沉积连续性好、沉积速率快的沉积样品,在年代标定和地球化学、古生物学和矿物学等的环境替代性指标分析基础上,将高分辨率沉积记录与区域气候变化、黄河改道和人类活动影响相结合,研究陆架边缘海固有物质“汇”特性的百年际演变特征,进而反映中国东部陆架边缘海环流、水团系统的演变特征。
(2)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变化对物理环境演变的响应运用具有普遍性意义的“标识物”或环境替代性指标,从物质“源-汇”效应入手,研究生源要素在沿岸流及其锋面过程中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对物理环境演变的响应。
运用颗粒物和沉积物化学组成和同位素化学特征,研究陆源物质输运的长期变化;通过现场调查和历史资料分析,研究陆源水系变化对高浑浊度海域营养盐形态结构、时空分布及初级生产限制条件的影响;应用水体逗留时间多核素示踪技术,研究典型海区的水体更新率。
(3)浮游生物多样性对海洋物理环境演变的响应利用传统分类学方法并结合分子标记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典型水域浮游生物的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分析、比较不同水域浮游生物群落演替规律及其与环境演变的相关性;采用现代生物学技术,研究不同海洋环境条件下浮游生物指示种或典型种在生理、生化或遗传水平上的响应,探讨浮游生物对海洋环境演变响应的生物学机制。
(4)渔业生物资源变动对海洋物理环境演变的响应结合典型渔场的流场和温盐场长期变化,研究重点鱼种的种群划分,同时以底层渔业资源种群结构与渔业产量数据为基础,分析海洋物理环境演变对底层渔业资源种类多样性、生态演替、资源补充的影响机制;结合卫星遥感资料,调查跟踪中上层鱼类时空分布、洄游路线及中心渔场的位置,研究中上层鱼类集群与海洋环境的关系,建立渔业资源、渔情、渔场的动态趋势预测方法,并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渔场海洋学”理论框架。
3.海洋环境信息集成及其对海上开发活动的决策支持(1)信息集成与环境安全保障对策利用数据同化与融合技术,对研究海域海洋物理环境和海洋生物资源数据进行四维重构,在此基础上,建立研究海区的多学科动态数据库,通过自主研发的海洋GIS平台,对多元海洋物理、化学、沉积和生物信息进行时空分析和多维可视化。
在海洋物理环境演变趋势预测的基础上,根据经济建设发展需求,构建针对典型海区环境安全保障的对策,从而形成一个集数据平台、知识创新与决策支持为一体的交互式综合应用系统。
(2)海上活动的海洋物理环境保障利用50年海洋物理场和外强迫场数据,研究海洋物理环境演变背景下极端天气过程和海洋环境对海上开发活动的影响;给出海上极端海洋和天气过程相关的统计特征数据,提供海上开发活动的策划、准备、组织和实施所需的环境参数。
二、预期目标(一)总体目标揭示我国东部陆架边缘海物理环境演变规律和驱动机制,探明该海区物质循环演变机理,阐明生物与渔业资源变动规律及其与海洋物理环境演变的内在关系,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陆架边缘海物理环境演变及环境效应的理论体系;为丰富全球变化研究的基础理论做出贡献。
促进跨学科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创新团队的建设,使我国陆架边缘海研究团队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二)五年目标在基础理论研究上:阐明海洋能量级联机制和海洋物理环境演变规律;揭示海洋物理环境演变的主导过程,颗粒物输运路径、转化过程;确定声场结构与温度、盐度和颗粒物特性与浓度变化的对应关系;确定颗粒物、生源要素、浮游生物与重要经济渔业资源优势种群对海洋物理环境演变的响应关系和典型渔场形成、消长与海洋环境变化的应答关系;丰富海洋物理环境演变理论体系。
在满足国家需求和技术进步上:建立海洋物理环境演变趋势的预测模型、重要经济渔业资源动态趋势的预测模型;建立海洋信息数据库;阐明海洋物理环境演变背景下极端天气过程和海洋局部环境变化对海上开发活动的影响,提供服务海上环境保障的信息和技术;建立我国东部陆架边缘海海洋物理环境动态信息示范系统。
在定量指标上:发表论文300篇以上,其中国际著名学术刊物论文60篇以上,出版专著2-3部;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团队1-2个,培养研究生80人以上;举办有一定影响的国际专题学术会议2-3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70人次以上;按要求及时提交完整的数据库、图集、模式及相关技术报告。
三、研究方案1.总体研究思路在“地球系统科学”思想的指导下,遵循有限目标的原则,注重学科的交叉和研究方法的创新。
以能量级联机制为核心,研究海洋物理环境的演变规律;以颗粒物流为主线,揭示物质的“源-汇”效应及其变化;以服务海上开发活动为着眼点,研究海洋物理环境演变的环境效应,研发海洋环境信息集成技术;集成研究结果,实现对海上开发活动的决策支持,服务国家需求。
(1)在研究海洋物理环境演变中,注重渤黄东海的关联,突出关键动力过程的能量级联,充分考虑大气要素场、东海黑潮、径流输入等外强迫的作用,加强模型结果与现场观测的印证。
(2)在研究陆架边缘海物质的“源-汇”效应和生源要素循环的长期变动中,突出物理环境演变对颗粒物流的控制作用和对海上开发活动的环境保障作用,在研究方法上注重“标识物”和环境替代性指标的综合运用和相互印证。
(3)以反映海洋环境演变的指示生物为线索,以典型水域重要渔业资源生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研究生物群落演替的特征与规律,阐明海域浮游生物变化和渔业资源变动趋势对海洋物理环境演变的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