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女性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张爱玲小说的女性形象
姚锦芳浙江湖州师院图书馆(313000)
摘要:张爱玲对女性世界的认识是独特的,是别具一格的,这在她的小说中就存在着一系列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本文解析了这两类形象,并且分析了造成其悲剧的原因。
关键词:张爱玲女性形象悲剧
张爱玲(1920-1995),原名张煐,现代文学史上重要作家。显赫的背景,贵族的血液并没给她带来多大的幸福,张爱玲的童年是不快乐的。其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塑造是最为成功、最为丰满的。
在20世纪40年代,张爱玲是红极一时的才女,是当时文坛极富传奇色彩的著名作家。如同她的第一部小说集标题一样,张爱玲在中国文坛上的际遇称得上是一段传奇。太平洋战争爆发,“孤岛”失陷,许多进步作家或逃离虎口,或藏身匿影,蓄势待发。张爱玲却因香港战争爆发而回到上海,灵感奇发,乱世反倒圆了她7岁即有的作家梦,小说集《传奇》一出版,即成为上海文化界的最畅销书,张爱玲从此为文坛所瞩目,她的作品在读者和文化界中都有广泛的影响。她以独特的眼光,透视乱世,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并通过这些女性形象,向女性精
神世界进行挖掘,展示了她们的痛苦、抗争以及灵魂裂变,也渗透了张爱玲对生命本体、人生价值的思考。
张爱玲的小说创作开始于四十年代沦陷的上海文坛。1949年后发表《十八春》、《小艾》;1952年迁居香港,发表《秧歌》、《赤地之恋》;1955年定居美国,又有《五四遗事》、《怨女》问世。《金锁记》、《倾城之恋》是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纵观张爱玲的小说,她多以四十年代旧中国的沪港洋场社会为背景,描写在封建传统文化与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相冲击、媾合下,一些特定的女性的惆怅、悲苦、疑惑、无奈,甚至心理的畸形与变态,从抽象的哲学意味上对人性进行探索,在女性形象的塑造中包含着她对生命本体、人生价值的思考。
身为女性,及她独特的身世背景,使她对封建家庭中女子艰难的生存处境有更深的独得体会,并用老到犀利的文笔给予精采的描叙。张爱玲以苍凉犀利的人性透视,从反面展示了女性在灰色人生中的畸变心理。她欣赏鲁迅揭示国民劣根性的手法,并在自己的作品中,淋漓尽致地揭露了封建文化对人性,特别是对女性心灵上的奴役。在剖析女性身上固有的“奴性意识”上,她达到了相当的深度。作为一位具有浓厚传奇色彩的女作家,张爱玲的小说以她独特的象征手法、丰富的意象、淋漓尽致的心理剖析和纯熟的语言技巧,塑造了四十年代中西文化媾合下产生的一系列女性形象。笔下的女性形象表现得最为鲜明,首先,她实际上写的是"新女性"表象下的旧女性。其次,她笔下女性形象几乎
都是日益没落的淑女或竭力向上爬的小市民,这些女性在人生中受到的苦难,不是衣不敝体、食不果腹的经济上的穷困,而是无家可归、无夫可嫁的精神上的恐慌。
张爱玲笔下的女性都很好地体现出作者的人生观,那就是女性生存的艰难。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大多是具有"新女性"表象的旧女性。
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主要可分为两类:
(1)缄默无助的女性,她们对待社会、家庭温顺软弱,一切凭命运的安排。如《小艾》中的席五太太,小艾;《金锁记》中的长安、芝寿。这一类是张爱玲小说中塑造得最多、最为丰满的形象。
如《小艾》中的五太太,蜜月还没度完,丈夫就带姨太太到外赴任,多年一直将她撇在席家过一种“又像弃妇又像寡妇”的生活。一生的岁月就这样无声息的流过,临死前还硬撑一口气不散,要等那形如虚设的丈夫前来告别,谁知她那“夫君”已死去3年了。
而《金锁记》中的长安一直生活在七巧的安排下,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更不用说自己的婚姻了。长安有过两次快乐的日子,但都用“一个美丽而苍凉的手势”自愿舍弃了。便是这个手势使她的命运虽不像七巧的那样阴森可怕,影响深远,却令人觉得另一股惆怅与凄凉的滋味。
(2)丑怪疯狂的女性,以《金锁记》中的七巧最为代表。
《金锁记》是张爱玲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曾得到许多批评家的赞誉,傅雷先生誉之为“文坛最美的收获”,夏志清教授则称之为“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金锁记》可以说是张爱玲顶峰之作,无论从技巧上还是思想上,都能体现张爱玲的天赋所在,寻常人是无法企及的。
小说女主人公曹七巧是麻油店人家出身的下级阶层的女子,可是她的大哥为了攀附权贵,把她嫁入了没落大族姜家,她丈夫是个自小就卧病在床的废人,七巧出身平民,有着勇敢刚强直爽的一面,突然进入了死气沉沉、勾心斗角的封建家族,而且嫁着一个废人,这个矛盾注定这是一个悲剧故事。在姜家她处处遭到排斥和冷眼,因此她不断反抗,在别人眼中,她恶名昭著。后来丈夫和老爷相继死后,姜家分了家产,七巧终于得以脱离封建家族的桎梏——张爱玲把它比作是一把金锁——带着儿女搬到外头住。在七巧的下半生,虽然没有了压抑的生活,而且有了经济基础,可是她的后半生过得并不如意。旧时曾托以幻想的意中人三爷季泽来找她,她毫不犹豫揭穿了他的骗财的把戏,把自己生命中唯一的一点爱情也葬送了。
晚年的七巧不断的和自己儿女斗争,其实正是她一生不幸的反映。她故意气死儿媳,因为在他们身上找到她自己青春的影子,她妒忌他们的性生活,因此近似变态地加以报复,这正是因为她没有得过幸福的性生活;她拆散女儿的婚事,因为她对男人已经是一律敌视的态度,因为她就是被自己所爱的男人欺骗,这几近
心理变态了……整篇小说,从表入里,从正到侧,手法如此奇妙,七巧在张爱玲笔下,已然不是纸上人物了,而是写得活了,这样的功力,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都是很少人能比得上的。
张爱玲热爱世俗生活,我们可从其作品中看到一种“真实人生”的魅力。她通过自己熟悉的男女婚恋和家居生活,揭示出现代人性裸露出来的千疮百孔。在这些女性人物身上,有以下特点:1、奴性。张爱玲以她的观察和切身的体验,在小说中借女主人公的感情矛盾,半推半就、若即若离、游戏式的恋爱婚姻,细腻地剖析了妇女身上的这种特性。最突出的是《倾城之恋》里的白流苏了。她的曲折而苍凉的恋爱历程,正是一场求安稳的爱情冒险。张爱玲对女性身上的致命的弱点毫不避讳且将其剖析得淋漓尽致、一针见血并暗示女性身上的奴性性格因素必然导致其悲剧性的命运。2爱与道德的整体沦丧。张爱玲是一位专写人性恶的作家,她致力于挖掘人的灵魂的阴暗面,她作品中的人物,没有
一个有高尚的情操,没有一个有善良的心地,没有一个的性格是憨厚纯朴的,人与人之间没有同情互助,哪怕是父子母女,兄弟姐妹,妯娌叔嫂,她们都是现代大都会里“病”了的男女,如《心经》中的许小寒、《金锁记》中的曹七巧等。再如,《十八春》中的曼璐,她牺牲了自己的青春和爱情,沦入风尘,及至年长色衰,又不得不与祝鸿才姘居,然而她仍没有找到真正的幸福。张爱玲笔下透出的那股令人寒彻骨髓的冷气—人间无爱,只能成为我们唯一的解释。3、被金钱物化。有人说张爱玲善写人身上的情欲,准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