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畸固定矫治后牙釉质脱矿的流行情况及其危险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畸固定矫治后牙釉质脱矿的流行情况及其危险因素

发表时间:2018-10-19T09:57:40.500Z 来源:《临床医学教育》2018年9期作者:占文明

[导读] 正畸固定矫治是临床口腔科治疗牙颌畸形的重要方法,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且取得较为良好效果;但大部分患者治疗后易发生牙釉质脱矿情况

江西省景德镇市文明口腔门诊部江西景德镇 333000

【摘要】目的探究正畸固定矫治后牙釉质脱矿的流行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正畸治疗患者127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分析矫正治疗后患者发生牙釉质脱矿的危险因素与流行情况。结果经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不良习惯改变、甜食摄入、刷牙频率、正畸疗程等是影响矫治患者牙釉质脱矿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影响正畸固定矫治后牙釉质脱矿危险因素较多,临床中应尽早进行预防干预,以提高治疗的有效性。

【关键词】牙釉质脱矿;正畸固定矫治;危险因素

正畸固定矫治是临床口腔科治疗牙颌畸形的重要方法,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且取得较为良好效果;但大部分患者治疗后易发生牙釉质脱矿情况,进而影响治疗有效性。据有关调查显示,约50~80%的正畸固定矫治患者可发生牙釉质脱矿[1]。对此,本研究筛选我院2016年3月~2017年5月收治127例正畸固定矫治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其影响因素,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筛选2016年3月~2017年5月我院接受正畸固定矫治患者127例,其中男45例、女82例,年龄13~28岁,平均年龄(17.21±4.44)岁,均于3个月内结束正畸固定矫治。所有患者均采用直线弓矫正技术、方丝弓矫正技术,取相同材料矫正,矫治时间约1年左右,且治疗前检出无氟斑牙、牙釉质发育不良等情况。

1.2方法

统计本组患者临床资料,并对患者口腔卫生、治疗情况、性别、年龄等进行回顾性分析,详细记录牙釉质脱矿发生情况与部位。依照Gorelick指数鉴别诊断牙釉质脱矿严重程度:牙釉质脱矿表面龋洞为4级;牙釉质表面中度条带状脱矿、且有白垩色斑为3级;牙釉质表面轻度条带状脱矿,有白垩色斑为2级;牙釉质表面无病损、透明、光滑为1级。

1.3统计学方法

统计数据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用x2检验,以%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本研究127例中,发生牙釉质脱矿患者54例、占42.52%,设为脱矿组;未发生牙釉质脱矿73例、占57.48%,设为未脱矿组。单因素分析患者性别、年龄、不良习惯改变、甜食摄入、刷牙频率、正畸疗程等;脱矿组中男18例、女36例,年龄>15岁9例、≤15岁45例,不良习惯改变:有14例、无40例,甜食摄入:≥1次/d 39例、≤3次/w 15例,刷牙频率:≤3次/d 41例、>3次/d 13例,正畸疗程:>15个月29例、≤15个月25例。

非脱矿组中,性别:27例、女65例,年龄:>15岁57例、≤15岁25例,不良习惯改变:有49例、无33例,甜食摄入:≥1次/d 25例、≤3次/w 57例,刷牙频率:≤3次/d 29例、>3次/d 53例,正畸疗程:>15个月52例、≤15个月 30例。经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性别人数占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年龄、不良习惯改变、甜食摄入、刷牙频率、正畸疗程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本研究调查对象矫治时间均为1年左右,本组127例接受正畸固定矫治后,其中42.52%患者发生牙釉质脱矿,相比于国内、国外部分研究结果较低,可能与研究筛选例数较少存在相关性[2]。

根据既往经验与本研究,发现下颌尖牙、上颌尖牙、上颌侧切牙等部位是牙釉质脱矿高发部位,经分析可能与上颌尖牙与上颌侧切牙放置牵引钩、关闭曲等装置存在相关性,增加该部位清洁难度,使菌斑堆积,发生脱矿情况;同时上颌前牙区相对距离唾液腺开口较远,唾液无法及时缓冲菌斑中酸性物质;此外,侧切牙牙冠相对较小,与正畸托槽连接后,暴露出的牙釉质面积相对较少,增加清洁难度,进而导致以上部位成为牙釉质脱矿高发区域[3]。

此外,本研究单因素分析,年龄、不良习惯改变、甜食摄入、刷牙频率、正畸疗程等是其危险因素(P<0.05);经分析,年龄较小患者发生牙釉质脱矿几率更高,可能因患者年龄较小,自我控制力不足、依从性较低,未严格依照医嘱进行维护、口腔清洁等;不良习惯的改变与否直接关系患者口腔卫生,无改变患者口腔卫生相对较差,影响患者刷牙频率,加之矫治后置入器械增加清洁难度,菌斑堆积,使牙釉质脱矿几率增加;此外,过度甜食摄入影响牙齿、牙釉质健康。鉴于以上危险因素,临床中不仅要给予患者科学的健康指导,同时加强患者重视度干预,叮嘱其定期洁牙、检查,使其养成良好习惯,进而减少牙釉质脱矿发生。

综上所述,牙釉质脱矿是影响正畸固定矫治疗效的重要因素,临床中因早期做好预防工作,减少其发生率,提高疗效。参考文献

[1]庄浩, 沈海平, 陈娟萍. 正畸固定矫治后牙釉质脱矿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全科医学, 2015, 13(2):227-227.

[2]左志远. 正畸固定矫治后牙釉质脱矿的临床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 13(21):52-52.

[3]郑敏谦, 黄鹏程, 张端强. 正畸固定矫治后牙釉质脱矿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7, 10(2):95-9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