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渗析课件
电渗析法 .pptx
极区:包括电极、极框和导水板。 电极:为连接电源所用 极框:放置电极和膜之间,膜帖到电极上去,起支撑作用。 压紧装置:是用来压紧电渗析器,使膜堆、电极等部件形成一个整体,不
致漏水。
在阴极上:
H2O —→H++OH2H++2e —→H2↑ Na+ + OH- = NaOH
在阴极室由于H+离子的减少,放出氢气,极水呈碱性反应,当极水中台 有Ca2+、Mg2+和HCO32-等离子时,会生成CaCO3和Mg(OH)2等沉淀物,在 阴极上形成结垢。在极室中应注意及时排除电极反应产物,以保证电渗 析过程的正常安全运行。考虑到阴膜容易损坏,并为防止Cl-离子透过
1.离子交换膜及其作用机理 离子交换膜是电渗析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按其选择透过性能,主要分为
阳模和阴模,按其模体结构,可分为异相膜、均相膜、半均相膜3种。 异相膜的优点是机械强度好、价格低,缺点是膜电阻大、耐热差、透水
性大。均相膜则相反。
(1)选择透过率: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实际上并不是那么理想的, 因为总是有少量的同号离子(即与膜上的固定活性基电荷符号相同的
推动力 浓度差 电位差 压力差 压力差
分离对象 离子、小分子
离子 大分子、微粒 离子、小分子
渗透:膜使溶剂(水)透过的现象称为渗透。 渗析:膜使溶质透过的现象称为渗析。
1.离子交换膜及其作用机理 2.电渗析原理机过程 3.电渗析器的构造与组装 4.电流效率与极限电流密度 5.极化与沉淀 6.电渗析器工艺设计与计算 7.电渗析技术的发展
膜蒸馏透析电渗析ppt课件
透析的主要应用
• 血液透析(从血液中除去有毒 物质) • 从啤酒中降低醇含量 • 酶和辅酶的脱盐 • 制浆造纸工业中碱液回收
血液透析
将患者的血液和透析液同时引 进透析器(两者的流动方向相反), 利用透析器(人工肾)的半透膜, 将血中蓄积的过多毒素和过多的水 分清出体外,并补充碱基以纠正酸 中毒,调整电解质紊乱,替代肾脏 的排泄功能。
膜蒸馏的操作方式
• • • • 直接接触式膜蒸馏 气隙式膜蒸馏 真空减压式膜蒸馏 气流吹扫式膜蒸馏
膜蒸馏特征
• 用疏水性的微孔膜 • 膜的孔隙中不应有毛细冷凝现象发生 • 所用膜不能改变处理液各组分的汽液 平衡 • 膜至少有一侧与所处理液体直接接触 • 以汽液平衡为分离的基础,需要提供 汽化潜热以实现相变
血液透析器(人工肾)
血液透析器俗称人工肾,有中空纤维 型、盘管型及平板型3种 。最常用的是中空 纤维型 ,由1~1.5万根中空纤维组成,中 空纤维的壁即透析膜,具半透膜性质。血 液透析时血液流入每根中空纤维内,而透 析液在每根中空纤维外流过 ,血液的流动 方向与透析液流动方向相反,通过半透膜 原理清除毒物。
膜蒸馏的主要应用
1. 溶液的浓缩和回收:可以处理极高浓度 的水溶液。 2. 溶液的结晶:可以把溶液浓缩到过饱和 状态,进而析出结晶。 3. 废水处理
例子: 膜蒸馏浓缩结晶碳酸钾废水溶液(试验)
透析(渗析) Dialysis
透析(渗析)Dialysis
以浓度梯度(浓度差)为推 动力,小分子经过透析膜(半 透膜的一种)扩散到水(或缓 冲液),将小分子与大分子分 开的一种膜分离技术。
电渗析 Electrodialysis
电渗析( Electrodialysis )
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以电 位差为推动力,利用离子交换 膜的选择透过性,把电解质从 溶液中分离出来,从而实现溶 液的淡化、浓缩、精制或纯化。
电渗析技术PPT课件
❖ 如果膜外溶液浓度很大,则扩散双电层的厚度 会变薄,一部分带负电荷的离子靠近阳膜的机 会增大,并导致非选择性透过阳离子交换膜; 对阴离子交换膜的情况恰好相反。 由此可得电渗析的规律:
18
24
4. 水的渗透 ❖ 水由淡化室透过膜向浓缩室中迁移。随着浓水
与淡水浓度差的增加,水的渗透量增大。 5. 水的电渗透 ❖ 离子在水中与水分子结合成为水合离子。 ❖ 由于离子的水合作用,在反离子迁移和同名离
子迁移过程中都携带一定数量的水分子同时迁 移。 ❖ 反离子迁移的同时从淡化室带出水,同名离子 迁移则相反。相比之下,反离子迁移从淡化室 带出的水量大于同名离子带出水量。
C 。在浓室中阴膜与水界面上的浓水含盐量为C1’, C1’﹥ C1。在膜的两侧出 现两个厚度为δ的扩散层。随着电流的增加,淡室中C和C’不断下降。
❖ 当C’=0时,阴膜与水界面上的阴离子全部参加了电迁移,这时的电渗析过程处 于临界状态。如果继续增加电压,使操作电流超过极限电流时,迫使界面处的水 分子解离成H+和0H—参加电荷的传递,即产生了“极化”。
4
3.电渗析技术的发展特点
采用电渗析法进行海水深度除盐,制取含盐量约为 500mg/L的初级纯水。电渗析法和离子交换法联合应用, 制取高纯度水。 ❖ 电渗析谈化水站向自动化、电子计算机控制的无人操 作方向发展。 ❖ 为了降低海水淡化的能量消耗,研究高温电渗析和 中温电渗析。研究利用太阳能加热海水和太阳能发电。 此外,也利用风力发电机取得廉价电能。 ❖ 离子交换膜可称为电渗析器的心脏。研制各种性能的 离子交换膜就可以扩展电渗析的应用领域。
电渗析分离技术PPT课件
17
影响离子交换膜选择透过度的因素 膜的固定基团浓度和孔径, 浓度大孔径小, 透过度好; 适当 的交联度有利透过度的提高; 外界溶液浓度大,不利与透过度
Tji随电流密度的升高而下降, 到达某电流密度时保持 稳定; 随脱盐液流速增大而升高; 随脱盐总浓度的增大 而升高; 与脱盐液离子的组成无关; 符合下式
膜的交换基团相同, 交联度大孔径小的膜, 以及离子在膜内 的淌度对反离子的选择透过性起主导作用; 反之, 膜内的反 离子浓度起主导作用
16
16.2.3 离子交换膜的电化学性能
10
Donnan平衡理论 膜在电解质中离解产生离子与溶液中的离子进行交换平衡
膜中离子平衡
当CR >>C,
CN为Cl-, Cg为Na+, CR为X-
11
• 影响膜选择性的因素: 膜 的固定离子浓度越高, 膜的选择性越好; 溶液的离子浓度大, 膜的选择 性差
• 离子水合和迁移数
• 离子在水溶液中存在水合离子,离子运动时, 水合层也随 着运动. 基本水合层随离子运动,与外部因素无关, 二级 水合层不固定, 但定向排布. 基本水合层的水分子数为 水合数,离子价数越高, 水合程度大. 水合程度大, 在水溶 液中运动阻力大, 易引起水的电渗析和逃水现象.
23
影响极限电流密度的因素
电解质溶液的浓度 二者呈正比 电解质溶液的组分 溶液温度, 提高温度,极限电流增大 流体力学条件: 扩散层厚度呈反比 离子交换膜: 离子在膜内与溶液内迁 移数之差与极限电流呈反比
《渗析与电渗析》课件
优缺点比较
总结词
渗析与电渗析各有其优缺点。
详细描述
渗析的优点在于工艺简单、操作方便、能耗低,尤其适用于小规模处理。但其缺点在于处理效率较低,膜通量较 小,且对溶质的去除效果有限。电渗析的优点在于处理效率高、可实现离子的定向迁移和选择性去除,尤其适用 于大规模处理。但其缺点在于能耗较高,膜成本和维护成本也相对较高。
实验结果与讨论
实验结果
讨论
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到盐溶液在渗析 与电渗析作用下的分离效果,记录相 关数据。
探讨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来源 ,分析实验结果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提出改进措施。
结果分析
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渗 析与电渗析的分离效果与操作条件之 间的关系。
06
《渗析与电渗析》ppt课件
目录
• 引言 • 渗析原理 • 电渗析原理 • 渗析与电渗析比较 • 实验与实践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渗析与 电渗析》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 课
适用对象:化学工程 、环境工程、生物工 程等相关专业的本科 生和研究生
课程目标
掌握渗析和电渗析的基本原理 、工艺流程和应用领域
总结词
渗析与电渗析在处理水方面的工作原理存在显著差异。
详细描述
渗析是一种自然发生的物理过程,通过扩散作用将溶质从膜的一侧传递到另一 侧。而电渗析则是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利用离子的电迁移和离子交换膜的选 择透过性,实现离子的定向迁移和分离。
应用领域比较
总结词
渗析和电渗析的应用领域各有侧重。
详细描述
渗析主要应用于脱盐、软化水、废水处理等领域,特别是在低浓度溶液的处理上 有优势。而电渗析则在工业废水处理、海水淡化、食品加工等领域应用广泛,特 别是对高盐度、高硬度、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显著。
电渗法的介绍课件
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应选择适当的电解质和浓度,保持恒 定的温度和搅拌速度,并定期校准设备。
实验操作规范
实验操作应规范,遵循实验室安全规定和操作流程,避免误操作导致 设备损坏或人员伤亡。
03
电渗法的优缺点分析
优点
01
02
03
04
高效性
电渗法是一种高效的分离技术 ,能够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样
法的分离成本。
提高稳定性
加强电极表面保护和溶 液成分控制,提高电渗
法的分离稳定性。
拓展适用范围
研究更多种类的电泳性 质,拓展电渗法在多种 物质分离中的应用范围
。
简化操作
优化电渗法的操作流程 ,降低操作难度,方便
用户使用。
04
电渗法的应用实例
电渗法的应用实例
• 电渗法是一种利用电场作用对溶液或土壤中的水分和离子进 行迁移和分离的方法。它通常在通电的情况下,利用电场作 用力推动带电粒子或水分子的定向移动,从而达到分离或提 取的目的。
出贡献。
降低水处理成本
电渗法具有高效、低能耗的特点,其 研究和应用将有助于降低水处理成本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电渗法的广泛应用将为企业和社会创 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可持续 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应用领域
• 电渗法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生物医学、环境科学 、食品工业等。在生物医学领域,电渗法可用于分离和纯化 生物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等;在环境科学领域,电渗法可 用于处理工业废水、重金属离子等;在食品工业领域,电渗 法可用于食品加工过程中的物质分离和纯化。
02
电渗法的实验设备与操作 流程
电渗析课件
电渗析过程原理及应用一、电渗析过程原理电渗析是指在直流电场作用下,溶液中的荷电离子选择性的定向迁移,透过离子交换膜并得以去除的一种膜分离技术。
电渗析过程的原理如图所示,在正负两电极之间交替地平行放置阳离子和阴离子交换膜,依次构成浓缩室和淡化室,当两膜形成的隔室中充入含离子的溶液并接上直流电源后,溶液中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在电场力作用下向阴极方向迁移,穿过带负电荷的阳离子交换膜,而被带正电荷的阳离子交换膜所挡住,这种与膜所带电荷相反的离子透过膜的现象被称为反离子迁移。
同理,溶液中带负电荷阴离子在电场力作用下向阳极运动,透过带正电荷的阴离子交换膜,而被阻于阳离子交换膜。
其结果是使第2、4浓缩室的水中离子浓度增加;而与其相间的第3淡化室的浓在实际的电渗析系统中,电渗析器通常由100-200对阴、阳离子交换膜与特制的隔板等组装而成,具有相应数量的浓缩室和淡化室。
含盐溶液从淡化室计入,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溶液中荷电离子分别定向迁移并透过相应离子交换膜,使淡化室溶液脱盐淡化并引出,而透过离子在浓缩室中增浓排出。
由此可知,采用电渗析过程脱除溶液中的离子基于两个基本条件:直流电场的作用,使溶液中正负离子分别向阴极和阳极做定向迁移;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使溶液中的荷电离子在膜上实现反离子迁移。
电渗析器, 就是利用多层隔室中的电渗析过程达到除盐的目的,电渗析器由隔板、离子交换膜、电极、夹紧装置等主要部件组成。
电渗析器中,阴阳离子交换膜交替排列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事实上,对一定的分离要求,电渗析器也可单独由阴离子或阳离子交换膜组成。
电渗析脱盐过程与离子交换膜的性能有关,具有高选择性渗透率、低电阻力、优良的化学和热稳定性以及一定的机械强度是离子交换膜的关键。
二、电渗析的基本理论1、Sollner双电层理论1949年Sollner提出解释离子交换膜的双电层理论,以阳离子交换膜为例,当离子交换膜浸入电解质溶液中,膜中的活性基团在溶剂水的作用下发生解离产生反离子,反离子进入水溶液,膜上活性基团在电离后带有电荷,以致在膜表面固定基团附近,电解质溶液中带相反电荷(可交换)的离子形成双电层。
膜分离技术电渗析PPT讲稿
5. 水的分解:是由于电渗析过程中产生浓差极化或中性水 离解成OH-和H+所造成,控制浓差极化可防止其产生。
电渗析中的传递过程
6. 水的电渗析过程:由于操作条件控制不良而造成极化现 象,使淡水室中的水解离成H+和OH-,在直流电场的作 用下,分别穿过阴膜和阳膜进入浓水室。此过程的发生 将使电渗析器的耗电量增加,淡水产量降低。
7. 压差渗透过程。由于淡化室与浓缩室的压力不同,造成 高压侧溶液向低压侧渗漏。
总之,电渗析器在运行时,同时发生着多种复杂过程,除 反离子迁移是电渗析的主要过程外,其余几个过程均是电 渗析的次要过程。但在这些次要过程的影响下,将使电渗 析器的除盐或浓缩效率降低,电耗增加。因此,必须选择 合适的离子交换膜和适宜的操作条件,以便抑制或改善这 些不良因素的影响。
电渗析器的组装及反离子迁移过程:阳膜上的固定基团带负电荷,阴膜上 的基团带正电荷。与固定基团所带电荷相反的离子被吸 引并透过膜的现象称为反离子迁移。例如:淡水室中的 阳离子(如 Na+)穿过阳膜,阴离子(如Cl-)穿过阴膜 进入浓水室就是反离子迁移过程,电渗析器即借此过程 进行海水的除盐。(主要传递过程)
2. 同性离子迁移:与膜上固定基团带相同电荷的离子穿过 膜的现象,称为同性离子迁移。由于离子交换膜的选择 透过性不可能达到100%,因此,也存在着少量与膜上固 定基团带相同电荷的离子穿过膜的现象。这种迁移与反 离子迁移相比,数量虽少,但降低了除盐效率。
电渗析中的传递过程
[历史学]第五章 电渗析与电除盐ppt课件
〔2〕膜电解 膜电解的根本原理可以经过NaCl水溶液
的电解来阐明。在两个电极之间加上一定电 压,那么阴极生成氯气,阳极生成氢气和氢 氧化钠。阳离子交换膜允许Na+浸透进入阳 极室,同时阻拦了氢氧根离子向阴极的运动, 在阳极室的反响是:
2 Na+ + 2 H2O + 2 e = 2 NaOH + H2 在阴极室的反响为:
e、系统设计简单。电除盐的模块设计很容易 把它的流量做到450吨/小时甚至更高。 f、运转本钱低。与各种混床相比,在价钱上 有竞争性。
g、维修或增减设备的容量都很容易。 h.水质稳定。不会有普通混床那样的水量变 化。
i.规范设计。利用规范单元,好像搭积木般
E-CELL公司EDI进水目的
序号
项目
单位
根本构造
电渗析器的级与段
一对正、负电极之间的膜堆称为一级
一级一段 两级一段 一级两段 两级两段 具有同一水流方向的并联膜堆称为一段
实践运用的电渗析器
二、电除盐〔EDI〕 1. 简介
EDI概念最早是wallers等人于1955年 提出的,1957年kallaman等人就恳求了
专利,但由于树脂充填技术的困难,直到 1987年才由Millpore公司推出第一台商业 化EDI,它一出现,就遭到广泛注重,目 前世界上仅有4家公司消费EDI。
在盐的水溶液〔如氯化钠溶液〕中置入
阴、阳两个电极,并施加电场,那么溶液中的 阳离子将移向阴极,阴离子那么移向阳极,这 一过程称为电泳。假设在阴、阳两电极之间插 入一张离子交换膜〔阳离子交换膜或阴离子交 换膜〕,那么阳离子或阴离子会选择性地经过 膜,这一过程就称为电渗析。
电渗析的中心是离子交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 用下,以电位差为推进力,利用离子交换膜的 选择透过性,把电解质从溶液中分别出来,实 现溶液的淡化、浓缩及钝化;也可经过电渗析 实现盐的电解,制备氯气和氢氧化钠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渗析过程原理及应用一、电渗析过程原理电渗析是指在直流电场作用下,溶液中的荷电离子选择性的定向迁移,透过离子交换膜并得以去除的一种膜分离技术。
电渗析过程的原理如图所示,在正负两电极之间交替地平行放置阳离子和阴离子交换膜,依次构成浓缩室和淡化室,当两膜形成的隔室中充入含离子的溶液并接上直流电源后,溶液中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在电场力作用下向阴极方向迁移,穿过带负电荷的阳离子交换膜,而被带正电荷的阳离子交换膜所挡住,这种与膜所带电荷相反的离子透过膜的现象被称为反离子迁移。
同理,溶液中带负电荷阴离子在电场力作用下向阳极运动,透过带正电荷的阴离子交换膜,而被阻于阳离子交换膜。
其结果是使第2、4浓缩室的水中离子浓度增加;而与其相间的第3淡化室的浓在实际的电渗析系统中,电渗析器通常由100-200对阴、阳离子交换膜与特制的隔板等组装而成,具有相应数量的浓缩室和淡化室。
含盐溶液从淡化室计入,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溶液中荷电离子分别定向迁移并透过相应离子交换膜,使淡化室溶液脱盐淡化并引出,而透过离子在浓缩室中增浓排出。
由此可知,采用电渗析过程脱除溶液中的离子基于两个基本条件:直流电场的作用,使溶液中正负离子分别向阴极和阳极做定向迁移;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使溶液中的荷电离子在膜上实现反离子迁移。
电渗析器, 就是利用多层隔室中的电渗析过程达到除盐的目的,电渗析器由隔板、离子交换膜、电极、夹紧装置等主要部件组成。
电渗析器中,阴阳离子交换膜交替排列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事实上,对一定的分离要求,电渗析器也可单独由阴离子或阳离子交换膜组成。
电渗析脱盐过程与离子交换膜的性能有关,具有高选择性渗透率、低电阻力、优良的化学和热稳定性以及一定的机械强度是离子交换膜的关键。
二、电渗析的基本理论1、Sollner双电层理论1949年Sollner提出解释离子交换膜的双电层理论,以阳离子交换膜为例,当离子交换膜浸入电解质溶液中,膜中的活性基团在溶剂水的作用下发生解离产生反离子,反离子进入水溶液,膜上活性基团在电离后带有电荷,以致在膜表面固定基团附近,电解质溶液中带相反电荷(可交换)的离子形成双电层。
一般条件下离子交换膜上固定基团能构成足够强烈的负电场,使膜外溶液中带正荷离子极易迁移靠近并进入膜孔隙,而排斥带负电荷离子。
如果膜上的活性基团少,则其静电吸引力也随之减小,对同电荷离子的排斥作用也减小,降低了阳膜对阳离子的选择透过性;如果膜外溶液浓度很大,则扩散双电层的厚度会变薄,一部分带负电荷的离子靠近阳膜的机会增大并导致非选择性透过阳离子交换膜;而对阴离子交换膜的情况恰好相反。
由此可得以下电渗析的规律:(1)、异电荷相吸;(2)、膜中固定离子越多,吸引力越强,选择性越好;(3)、在电场作用下,溶液中的阳离子作定向连续迁移通过带负电的阳膜。
2、Gibbs-Donnan膜平衡理论Gibbs-Donnan平衡理论当时主要用于膜两侧的大分子渗透平衡,以及离子交换树脂与电解质溶液间的平衡,以后发展成也能满意地解释膜与电解质溶液间的离子平衡。
当离子交换膜浸入氯化钠溶液中时,溶液中的离子和膜内离子发生交换作用,最后达到平衡,构成膜内外离子的平衡体系。
如图所示:当将一张磺酸钠型阳膜浸入氯化钠溶液中时,膜中活性基团解离出的钠离子能进入溶液,溶液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也可能进入膜内,最后达到离子间的交换平衡。
但平衡时由于固定离子的影响,可透过离子在膜两边不是平均分布。
离子交换膜的Gibbs-Donnan平衡主要基于以下两个假设:其一是膜内外离子的化学位相等,即(1)式中、分别为离子在溶液中和膜内的化学位。
其二为膜内外各种离子其总浓度必须满足电中性的条件,则有(2)式中、分别为各种离子的价数和在膜内及溶液中的浓度。
从以上两个公式可推出以下关系式:(3)对稀溶液上式可简化为:=(4)对于非理想溶液(离子溶液通常为非理想的),上式应用活度系数加以校正。
引入平均离子活度系数,则上式变成(5)式中对单价阳离子和阴离子 =( r+r-)0.5分析以上方程,可知平衡时,溶液中与膜内固定离子符号的反离子容易进入膜内,同性离子则不容易进入膜内,使离子交换膜对反离子具有选择通过性。
若膜内活性基团的浓度[R-] 远大于膜外溶液浓度,则[Cl-]将减小,[R-]相对于[Cl-]愈高,[Cl-]愈小。
从式 (3)还可以看出,只要溶液中[Cl-]不等于零,那么膜内的[Cl-]也不可能等于零,所以膜的选择透过性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
因此,从Gibbs-Donnan理论,可得出以下规律:(1)、膜上[cR-]趋向0,则式(3)右边接近于1,膜无选择性;(2)、当膜上[cR-]趋向无穷大,也即膜上的同名离子很少,则膜的选择性趋向100%;(3)、当被处理溶液中的[cCl-]>>膜上[cR-],即溶液中的[cCl-]很大,膜内[cR-]很小,膜的选择性将会下降,由此可推知离子交换膜不宜在高浓度下操作。
三、电渗析过程中的传递现象电渗析装置在运行过程中的传递现象是非常复杂的。
对NaCl水溶液进行电渗析时,具有几种传递现象发生。
1、反离子迁移,也即为膜上固定离子基团电荷相反的离子迁移。
这种迁移是电渗析的主要传递过程,电渗析利用这种迁移达到溶液脱盐或浓缩的目的。
2、同名离子的迁移,也即为与膜上固定离子(基团)电荷相同的离子的迁移,这种迁移是由于在阳离子交换膜中进入的少量阴离子,阴离子交换膜进入的少量阳离子引起的。
因此,离子交换膜的选择性不可能达到100%。
同名离子的迁移方向与浓度梯度方向相反,因此而降低了电渗析过程的效率。
但与反离子迁移相比,同名离子的迁移数一般很小。
3、电解质的渗析,这种渗析主要由于膜的两侧浓水室与淡水室的浓度差引起的,使得电解质由浓水室向淡水室扩散。
这种扩散速率随浓水室侧浓度的提高而增大。
4、水的渗透,随着电渗析的进行,淡水室中水含量逐渐升高,由于渗透压的作用,淡水室中的水会向浓水室渗透。
两室浓度差越大,水的渗透量也越大,从而使淡水大量损失。
5、水的分解,这是由于电渗析过程中产生浓差极化,或中性水离解成OH-和H+所造成,控制浓差极化可防止这种现象产生。
6、水的电渗析,由于离子的水合作用,在反离子和同名离子迁移时,会携带一定的水分子迁移。
7、压差渗透,由于膜两侧的压力差,造成高压侧溶液向低压侧渗漏。
以上的几种传递现象中,只有反离子迁移才具有脱盐或浓缩作用,而除反离子迁移外的其余几种传递现象,在电渗进行过程中都应设法降低或消除。
四、电渗析的新进展1.无极水电渗析技术无极水电渗析是传统电渗析的一种改进形式,它的主要特点是除去了传统电渗析的极室和极水。
图1 所示是无极水电渗析装置的示意图,该装置的电极紧贴一层或多层阴离子交换膜,它们在电气上都是相互联接的,这样既可以防止金属离子进入离子交换膜,同时又防止极板结垢和延长电极的使用寿命,由于取消了极室,无极水排放,极大地提高了原水的利用率。
图1 无极水电渗析器的结构地示意图AM.阴离子交换膜;CM.阳离子交换膜;1.阳极;2.阴极;3.非金属导电层;4.隔板;5.浓水出口;6. 淡水出口无极水电渗析器自1991 年问世以来,在应用中不断改善,装置在运行方式上采用频繁倒极,全自动操作,水质数字显示,自动报警,以城市自来水为进水,单台多极多段配置,脱盐率可达99 %以上;由于取消了极水水路,无极水排放,原水的利用率可达70 %以上;吨水耗电较常规电渗析节省1/ 3左右。
目前,无极水全自动控制电渗析器已在国内20 个省、市使用,近来,还远销东南亚。
2.无隔板电渗析器电渗析器自发明以来,一直采用浓淡水隔板、离子交换膜和电极等部件组装而成。
1994 年,江维达设计出了无隔板电渗析器(如图2) ,它主要是用新设计的JM 离子交换网膜构件取代离子交换膜和隔板,同时此新构件具有普通离子交换膜和隔板的功能。
无隔板电渗析器是一种不需要配置隔板,直接由JM 离子交换网膜和电极为主要部件组装而成的新型电渗析器。
现已研制成220mm ×150mm 样机,该机在相同条件下与有隔板的电渗析器比较,脱盐速率快,电耗可降低20 %以上。
图2 无隔板电渗析器的内部结构C.阳离子交换网膜;A.阴离子交换网膜; 1.网膜密封周边框;2.凹凸不平网膜;3 、5. 淡水进口方向;4 、6. 浓水进口方向3.卷式电渗析器卷式电渗析器是一种类似卷式反渗透组件结构的电渗析器,它的阴阳离子交换膜都放在同心圆筒内,并卷成螺旋状。
图3 所示是卷式电渗析器的结构示意图,阳极在圆筒的中心,阴极安放在圆筒的外壳上,淡液和浓液沿膜间通道流动,管道与图平面垂直,淡液通过管道而进出。
图3 卷式电渗析器示意图1.阳极;2.阴极;3.淡水进口;4.浓缩室;5. 淡液进出口在电渗析过程中,减少扩散层电阻(主要是淡水室扩散层) 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占膜对总电阻的很大比例,特别是接近和发生浓度极化时,它约占总电阻的90 %。
扩散层电阻主要受流体力学条件的约束。
流体力学上的滞流层与电渗析过程的浓度扩散层有密切联系,滞流层厚度的减少将引起扩散层厚度的减少。
卷式电渗析器中液体的流体状态为螺旋流,它能使滞流层厚度大大减少,相应的扩散层厚度也将显著减少,因此,它能强化传质过程,提高脱盐效果和降低能耗。
卷式电渗析器结构的优点是能够使用像布匹那样长的离子交换膜,可把膜组装成受厂商和用户欢迎的箱式组件。
但卷式电渗析器至今没有应用实例,其主要缺点是螺旋膜堆难以密封,特别是圆筒中心管既作电极用,又要作集水管用,由于存在电极反应,使得离子交换膜与中心管粘结的部分不易密封。
4.填充床电渗析技术填充床电渗析,国外称为电去离子( EDI) ,是将离子交换膜与离子交换树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实现去离子过程的一种新分离技术。
它的最大特点是利用水解离产生的H+和OH- 自动再生填充在电渗析器淡水室中的混床离子交换树脂,从而实现了持续深度脱盐。
图4 所示是填充床电渗析过程示意图[9 ] ,它是一种将电渗析和离子交换优点巧妙结合的脱盐方法,离子交换树脂颗粒填充在电渗析器的淡水室内,同时主要发生三个过程: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发生电渗析过程;离子交换树脂上的OH- 和H+ 离子与水中的电解质离子进行离子交换过程;电渗析的极化过程所产生的OH- 和H+ 及离子交换树脂本身的水解作用对交换剂进行的电化再生过程。
图4 填充床电渗析器结构示意图1.阴离子交换器;2.阳离子交换器;3.阳离子交换树脂;4.阴离子交换树脂;5.浓水室;6. 淡水室填充床电渗析或EDI 的概念始于1950 年[10 ] ,1955 年Walters[11 ]用填充床电渗析处理放射性废水首次报道了一些操作参数,直到1990 年, Ionpure公司[12 ]推出商品化的EDI 装置,才使它开始在工业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