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热现象复习题及答案
热现象问答题及答案
![热现象问答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c81050ff12d2af90242e684.png)
热现象问答题及答案1、正在熔化的冰拿到0℃的房间里,冰能不能继续熔化?答:不能。
虽然达到了冰的熔点,但是温度相同,冰不能继续吸热,因此不能继续熔化。
2、在很冷的地区,为什么不用水银温度计,而用酒精温度计来测气温?答:因为酒精的凝固点(—117℃)比水银的凝固点(—38.8℃)低,在很冷的地区,水银可能凝固,而酒精一般不会凝固,所以选用酒精温度计来测气温。
3、北方冬季较冷,为了保存好蔬菜,常在菜窖里放几桶水,为什么?答:因为水凝固时要放热,会使菜窖内的温度不致太低。
4、医生有时要对发高烧的病人作“冷敷”治疗。
用胶袋装着质量相等的0℃的冰或0℃的水来对病人进行冷敷,哪一种效果好?为什么?答:用0℃的冰冷敷效果好。
因为0℃的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温度保持0℃不变,比0℃的水多一个吸收热量的过程。
因此,用0℃的冰冷敷效果好。
5、烧杯中盛有0℃的碎冰,把装有0℃碎冰的试管插入烧杯的碎冰中,(试管底部不和杯底接触),对烧杯中的冰有一半熔化时,试管中的冰将会熔化吗?答:不会熔化。
冰是晶体。
晶体熔化必须满足两个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烧杯中正在熔化的冰处于冰水混合状态,温度为0℃,与试管中碎冰的温度相同。
由于二者无温度差,不会发生热传递,试管中的碎冰虽已达到熔点,但不能继续吸热,所以不能熔化。
6、晒粮食时,为什么要把粮食放在向阳的地方,并把粮食摊开?答:向阳的地方温度高;把粮食摊开增大了粮食和空气的接触面积,都有利于粮食中水分的蒸发,使粮食干燥得快。
7、在刮风天,土地容易变干,但塑料大棚里的土地不容易变干。
为什么?答:刮风天,地面上空气流动快,加快土地中水的蒸发,土易干;而在大棚内,空气流动缓慢,蒸发慢,所以土不易干。
8、夏天扇扇子,气温会降低吗?为什么人会感到凉爽些?答:气温并不会降低。
扇扇子使空气流动加快,加快了汗的蒸发,蒸发时要从人体吸热,因此会感到凉爽些。
9、为了确定风向,可以把手臂浸入水中,然后向上举起,手臂的哪一面感到凉,风就是从哪一面吹来的。
热现象同步测试2及参考答案
![热现象同步测试2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bd55c589eb172ded63b79f.png)
热现象一、填空题1、萘、松香、食盐、玻璃中,要在一定温度下才能熔解的是__________,没有一定熔解温度的是__________。
2、物质由__________态变为_________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两种主要方式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这两种方式不同点是:(1)__________只发生在液面,而__________ 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
(2)__________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__________只有当温度达到__________时才能发生。
3、不论哪种汽化方式,物质在汽化过程中都要__________热量。
4、衣箱里的卫生球经过一段时间变小甚至消失了,这一物理过程叫__________。
5、日常生活中用的高压锅是利用_________下沸点升高的道理,较快地把饭煮熟。
改变物体热能的方式有_________和_________。
锯木头时锯片发热是因为__________。
6、水轮机发电是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电灯发出光和热是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和________能;植物吸收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是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
7、内燃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冲程中,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是__________。
8、热机的热效率总小于__________。
一般情况下柴油机的效率比汽油机________。
9、热机的应用给环境造成污染,主要是_______和_______。
因此要减少热机对环境的污染,必须改进热机的_________设备,同时使燃料__________。
二、判断题1、质量相同的0°C的冰和0°C的水,温度相同,用来作冷却剂效果相同。
()2、正在熔解的冰放进0°C的水中,冰将停止熔解。
()3、高山上煮饭,水开了很久仍不能把米饭煮熟,这是因为高山上气压太低,水的沸点低。
2019-2020年高中选修1-2物理第二章 热的利用粤教版课后辅导练习第十二篇
![2019-2020年高中选修1-2物理第二章 热的利用粤教版课后辅导练习第十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92f63125a8114431b80dd83f.png)
2019-2020年高中选修1-2物理第二章热的利用粤教版课后辅导练习第十二篇
第1题【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当两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力一定减小而分子势能一定增加
C、热量不会自动地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D、夏天将密闭有空气的矿泉水瓶放进低温的冰箱中会变扁,此过程中瓶内空气(可看成理想气体)
的内能减小,外界对其做功同时向外吸热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列有关热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的运动
B、分子间不可能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
C、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不一定引起其它的变化
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发生等压膨胀过程,其温度一定增大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气体吸收热量,其分子的平均动能就增大
B、尽管技术不断进步,热机的效率仍不能达到100%,制冷机却可以使温度降到热力学零度
C、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熔化的金属能够收缩成标准的球形
D、温度、压力、电磁作用等不可以改变液晶的光学性质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某校中学生参加电视台“异想天开”节目,他们提出了下列4个设想方案,从理论上讲可行的是( )
①城市上空的气温比周围要高,形成了所谓的“热岛效应”,利用这个热源进行发电
②发明一种装置,设计在繁华的马路上,使行人行走时的一部分能量转化为电能。
中考总复习第六讲:热现象二(附答案)
![中考总复习第六讲:热现象二(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76001ecaaedd3382c4d368.png)
考点17 物质的三态六变1.物质的三态六变2.补充内容(1)两个制冷作用:①蒸发________制冷。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________、液体的________、液体上方的___________。
②熔化吸热制冷,如吃冰棒解热。
③升华________热量,也有制冷作用。
比如干冰升华、人工降雨等。
(2)蒸发与沸腾的区别:蒸发是在液体________、在________温度下都能发生的________的汽化现象,而沸腾是在液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在________的温度下进行的________的汽化现象。
(答案:(1)①制冷温度表面积空气流动的速度③吸收(2)表面任何缓慢表面内部一定剧烈)针对训练(十七)1.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名称相对应的是 ()A.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升华 B.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液化C.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凝固 D.冰箱冷冻室内壁的霜——汽化[解析]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凝固,故B错误;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汽化,故C错误;冰箱冷冻室内壁的霜——凝华,故D错误,正确选项为A。
2.水无常形,变化万千,如图K6-1所示的各自然现象在形成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答案:A)考点18 热现象实验探究(答案:露雾霜雨雪冰雹)针对训练(十八)李军同学在实验室模拟“云和雨的形成”,如图K6-2所示,请写出整个过程涉及的主要物态变化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汽化液化或凝华)考点19 解读物态变化中的图像(答案:②固液不变;②不变;②不变)针对训练(十九)如图K6-3所示,A、B两图分别是甲、乙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像,由图可知:在甲、乙两种物质中,______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_____℃。
(答案:甲 48 )考点20 解读物态变化中的图像1.分子热运动(1)扩散:两种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___________的现象叫扩散。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热》复习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热》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ba8be6c233687e21ae45a94c.png)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热》复习第1课热起来了复习知识:1.当我们感到冷时,我们可以通过(运动)、(多穿衣服)、(吃热的食物)、(靠近热源)等方法来保暖。
2.衣服本身不能产生热量,为什么它能让我们的身体热起来?衣服本身不能产生热量,但它能减缓身体向空气散发热量的速度,起来保暖的作用。
复习题:1.填空题。
(1)当我们觉得手冷时,用力搓一搓手,就会感觉()起来了,这是因为两只手()产生了()。
(2)当我们觉得有些冷的时候,我们经常采用()、()、()、()等方法让身体热起来。
答案:(1)热、摩擦、热量(2)晒太阳、打开电暖气、吃点热的食物、多穿几件衣服2.选择题。
(1)下列方法不能使身体热起来的是()。
A.烤火B.跑步C.吹电风扇答案:C。
(2)冬天天气寒冷,小芳睡觉时盖上了厚厚的棉被。
妈妈说盖上棉被才暖和,其中的原理是()。
A.棉被能防止热量散发B.棉被能产生热量C.棉被既能产生热量,又能防止热量散发答案:A。
(3)下列方法都能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其中并不能给我们增加热量的是()。
A.晒太阳B.吃些热的食物C.多穿些衣服答案:C。
3.想一想,下面哪些情况会使衣服热起来?请在括号内画“√”。
(1)放在衣柜里的衣服()(2)穿在身上的衣服()(3)在太阳下晒的衣服()(4)刚熨烫过的衣服()(5)叠好的衣服()(6)洗过的衣服()(7)和棉被放在一起的衣服()(8)压在书本下的衣服()答案:(2)穿在身上的衣服(√)(3)在太阳下晒的衣服(√)(4)刚熨烫过的衣服(√)第2课给冷水加热复习知识:装有热水的塑料袋在冷水盆中是(浮的)。
因为相同重量的热水和冷水相比,热水的体积要大,相同体积的热水和冷水相比,冷水的重量要重。
把一袋装有冷水的塑料袋放入热水中,这袋冷水先(下沉),然后会(上浮)。
复习题:1.选择题。
(1)相同体积的50℃的热水和10℃的冷水比较,()。
A. 热水重B. 冷水重C. 两者一样重答案:B解析:50℃的热水 10℃的冷水1050℃的热水,体积会变大,但重量不变,如下图所示,10℃的冷水 50℃的热水对比前后两杯热水,后面这杯10℃的冷水被加热成50℃热水重。
中考复习——热现象(热胀冷缩和物态变化)
![中考复习——热现象(热胀冷缩和物态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47e564d2102de2bd9705880b.png)
楚雄龙江中学学案楚雄龙江中学初中物理复习学案第二章热现象第1讲物态变化[学情分析]对本章的知识点学生掌握较理想,能应用于实际生活实例当中[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将熔点、沸点与生活实例结合2、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
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3、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征[教学内容、方法与步骤]一、熔化与凝固1、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
(图象)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2、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热但温度不变。
(图象)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3、晶体有一定的熔化(凝固)温度——熔点(凝固点),非晶体则没有。
二、汽化与液化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汽化要吸热。
汽化分为蒸发和沸腾两方式。
(1)蒸发:在液体表面进行的缓慢汽化。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的流动快慢(2)沸腾: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
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不变。
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3)蒸发与沸腾的区别:位置、温度、现象2、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条件:遇冷放热。
如:(冰棍上、湖面上、水壶口)的白气、(冰饮料、夏天水管)上的水珠等自然现象:雾、露、云等三、升华与凝华1、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升华要吸热如:樟脑丸变小了,干冰变成气态CO2,北方冬天雪人没化成水就变小了2、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凝华要放热自然现象:霜、冰雹、雾凇、雪[学法指导]对于液化:看得到的是水珠而非水蒸气[作业布置]1、将正在熔化的冰拿到0o C的房间里,冰将()A、能继续熔化B、再熔化一会儿C、不能继续熔化D、都有可能2、下列方法能使蒸发减慢的是()A、用电吹风把头发吹干B、瓶里的酒精用过后及时盖上瓶盖C、将湿衣服放在阳光下晾干D、用扫帚把积水摊开3、下列现象中属于放热的是()A、小河的水结冰B、小河的冰融化成水C、水蒸发成水蒸气D、太阳出来后霜化成水1。
《热学》第二章和第三章复习
![《热学》第二章和第三章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64aa4a05cc17552707220850.png)
第二章分子动理学理论的平衡态理论 基本要求一、麦克斯韦速率分布(1)掌握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函数,理解它的物理意义和它的分布曲线,并知道它的分布曲线是如何随温度或者分子质量变化。
(2)熟练掌握平均速率、方均根速率、最概然速率3个公式。
二、 麦克斯韦速度分布 (1)掌握麦克斯韦速度分布。
(2)知道如何利用麦克斯韦速度分布导出麦克斯韦速率分布。
三、 气体分子碰壁数及其应用 (1)知道气体气体压强和碰壁数的物理意义。
(2)能利用麦克斯韦速度分布推导气体分子碰壁数公式和理想气体压强公式,并熟记它们。
(3)会利用气体分子碰壁数公式研究一些实际问题。
四、波尔兹曼分布(1)掌握粒子在外场中的分布;(2)掌握波尔兹曼分布;(3)会从波尔兹曼分布出发求粒子在外场中的分布和麦克斯韦速度分布。
五、能量均分定理(1)理解自由度和自由度数,知道单原子分子、双原子分子和多原子分子的自由度; (2)掌握能量积分定理;会求常温下理想气体的内能、定体热容等。
(3)了解固体的热容和杜隆-珀蒂定律第三章 输运现象与分子动理学理论的非平衡态理论 基本要求一、黏性现象知道什么是层流,什么是湍流。
掌握牛顿黏性定律,理解气体黏性微观机理。
二、 扩散现象掌握菲克定律,理解气体扩散微观机理。
三、 热传导定律掌握傅立叶定律,理解气体热传导微观机理。
四、 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1)理解什么是碰撞(散射)截面,掌握刚性分子碰撞截面公式。
(2)掌握气体分子间平均碰撞频率和分子平均自由程公式。
五 气体输运系数知道气体黏性系数、导热系数、扩散系数如何随温度和压强变化。
第二章和第三章复习题一 选择题1 水蒸气分解成同温度的氢气和氧气,内能增加了百分之几(不计振动自由度和化学能)? (A) 66.7%. (B) 50%. (C) 25%. (D) 0. [ ]2 做布朗运动的微粒系统可看作是在浮力ρρ/0mg -和重力场的作用下达到平衡态的巨分子系统.设m 为粒子的质量,ρ 为粒子的密度,ρ 0为粒子在其中漂浮的流体的密度,并令z = 0处势能为0,则在z 为任意值处的粒子数密度n 为 (A) )}1(exp{00ρρ-⋅-kTmgz n .(B) )}1(exp{00ρρ-⋅kTmgz n .(C) }/exp{00kT z mgn ρρ-.(D) }/exp{00kT z mgn ρρ.[ ]3 在二氧化碳激光器中,作为产生激光的介质CO 2分子的两个能级之能量分别为ε1 = 0.172 eV ,ε2 = 0.291eV ,在温度为 400℃时,两能级的分子数之比N 2∶N 1为(玻尔兹曼常量k = 1.38×10-23 J/K ,1 eV = 1.60×10-19 J )(A) 31.5. (B) 7.7. (C) 0.13. (D) 0.03. [ ] 4 温度为T 时,在方均根速率s/m 50)(212±v 的速率区间内,氢、氨两种气体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率相比较:则有(附: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定律:v v v ∆⋅⋅⎪⎪⎭⎫ ⎝⎛-⎪⎭⎫ ⎝⎛π=∆222/32exp 24kT m kT m N N,(A) ()()22N H //N N N N ∆>∆, (B) ()()22N H //N N N N ∆=∆,(C) ()()22N H //N N N N ∆<∆(D) 温度较低时()()22N H //N N N N ∆>∆ ,温度较高时()()22N H //N N N N ∆<∆ [ ]5 下列各图所示的速率分布曲线,哪一图中的两条曲线能是同一温度下氮气和氦气的分子速率分布曲线? [ ]6 在一个体积不变的容器中,储有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温度为T 0时,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为0v ,分子平均碰撞次数为0Z ,平均自由程为0λ.当气体温度升高为4T 0时,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v ,平均碰撞频率Z 和平均自由程λ分别为:(A) v =40v ,Z =40Z ,λ=40λ. (B) v =20v ,Z =20Z ,λ=0λ. (C) v =20v ,Z =20Z ,λ=40λ. (D) v =40v ,Z =20Z ,λ=0λ. [ ] 7 一定量理想气体分子的扩散情况与气体温度T 、压强p 的关系是:(A) T 越高、p 越大,则扩散越快. (B) T 越低、p 越大,则扩散越快. (C) T 越高、p 越小,则扩散越快. (D) T 越低、p 越小,则扩散越快. [ ] 二 填空题8 一容器内储有某种气体,若已知气体的压强为 3×105 Pa ,温度为27℃,密 度为0.24 kg/m 3,则可确定此种气体是________气;并可求出此气体分子热运动的最概然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m/s. (普适气体常量R = 8.31 J ·mol -1·K -1)9质量为 6.2×10-14 g 的某种粒子悬浮于27℃的气体中,观察到它们的方均根 速率为 1.4 cm/s ,则该种粒子的平均速率为__________.(设粒子遵守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 10 设气体分子服从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v 代表平均速率,v p 代表最概然速率,那么,速v v O O (B (A (D O(C O率在v p 到v 范围内的分子数占分子总数的百分率随气体的温度升高而__________(增加、降低或保持不变).11用绝热材料制成的一个容器,体积为2V 0,被绝热板隔成A 、B 两部分,A 内储有1 mol 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B 内储有2 mol 刚性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A 、B 两部分压强相等均为p 0,两部分体积均为V 0,则两种气体各自的内能分别为E A =________;E B =________; (2) 抽去绝热板,两种气体混合后处于平衡时的温度为T =______.12一氧气瓶的容积为V ,充入氧气的压强为p 1,用了一段时间后压强降为p 2,则瓶中剩下的氧气的内能与未用前氧气的内能之比为__________.13 设某原子能反应堆中心处单位时间穿过单位面积的中子数为 4×1016 m -2·s -1,且设这些中子是温度为 300 K 的热中子,并服从麦克斯韦速度分布律,试求中子气的分压强. (阿伏伽德罗常量N A = 6.02×1023 mol -1,玻尔兹曼常量k = 1.38×10-23 J ·K -1 中子的摩尔质量为1.01×10-3 kg )14玻尔兹曼分布律是自然界中的一条较为普遍的分布定律.对处于任何力场中的任何微粒系统只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忽略,这定律均适用. 15 一个很长的密闭容器内盛有分子质量为m 的理想气体,该容器以匀加速度a垂直于水平面上升(如图所示).当气体状态达到稳定时温度为T ,容器底部的分子数密度为n 0,则容器内离底部高为h 处的分子数密度n =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用总分子数N 、气体分子速率v 和速率分布函数f (v ) 表示下列各量:(1) 速率大于v 0的分子数=____________________; (2) 速率大于v 0的那些分子的平均速率=_________________;(3) 多次观察某一分子的速率,发现其速率大于v 0的概率=_____________. 17 图示的曲线分别表示了氢气和氦气在同一温度下的分子速率的分布情况.由图可知,氦气分子的最概然速率为___________,氢气分子的最概然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18 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先经过等体过程使其热力学温度升高为原来的4倍;再经过等温过程使其体积膨胀为原来的2倍,则分子的平均碰撞频率变为原来的__________倍.19 已知氦气和氩气的摩尔质量分别为M mol 1 = 0.004 kg/mol 和M mol 2 =0.04 kg/mol ,它们在标准状态下的粘度分别为η1 =18.8×10-6 N ·s ·m -2和η2 = 21.0×10-6 N ·s ·m -2.则此时氩气与氦气的扩散系数之比D 2/ D 1= __________________. 三 计算题20 由N 个分子组成的气体,其分子速率分布如图所示.(1) 试用N 与0v 表示a 的值. (2) 试求速率在1.50v ~2.00v 之间的分子数目. (3) 试求分子的平均速率.21 将1 kg 氦气和M kg 氢气混合,平衡后混合气体的内能是2.45×106 J ,氦分子平均动能a16v (m /s)f (v )1000020是 6×10-21 J ,求氢气质量M . (玻尔兹曼常量k =1.38×10-23 J ·K -1 ,普适气体常量R =8.31 J ·mol -1·K -1)22 假设地球大气层由同种分子构成,且充满整个空间,并设各处温度T 相等.试根据玻尔兹曼分布律计算大气层中分子的平均重力势能P ε.(已知积分公式⎰∞+-=01/!d e n ax n a n x x )23 在直径为D 的球形容器中,最多可容纳多少个氮气分子,才可以认为分子之间不致相碰?(设氮分子的有效直径为d ).24 一长为L ,半径为R 1 = 2 cm 的蒸汽导管,外面包围一层厚度为2 cm 的保温材料(导热系数为 K = 0.1 W ·m -1·K -1)蒸气的温度为100℃,保温材料的外表面温度为20℃.求:(1) 每秒钟从单位长度传出的热量; (2) 保温材料外表面的温度梯度. 四 理论推导和证明25 试根据麦克斯韦分子速率分布律222/3)2exp()2(π4)(v vv kTm kTm f -=,验证以下不等式成立 1)1(>⋅vv . [积分公式22321d )exp(λλ=-⎰∞x x x ,λλ21d )exp(02=-⎰∞x x x ]五 错误改正题26 已知有N 个粒子,其速率分布函数为: f ( v ) = d N / (N d v ) = c ( 0 ≤v ≤v 0 ) f ( v ) = 0 (v >v 0) 有人如下求得c 与v(1) 根据速率分布函数的归一化条件,求得常数c ,即有1d d )(00===⎰⎰∞v vv v v Nc Nc Nf∴ c = 1 / (N v 0) (2) 此粒子系统的平均速率⎰∞=0d )(v v v v Nf ⎰=0d 1v v v v N N0021d 10v v v vv ==⎰上述关于c 、v 的解答是否正确?如有错误请改正. 六 回答题27 由理想气体的内能公式mol2MiRTM E =可知内能E与气体的摩尔数M / M mol 、自由度i 以及绝对温度T 成正比,试从微观上加以说明.如果储有某种理想气体的容器漏气,使气体的压强、分子数密度都减少为原来的一半,则气体的内能是否会变化?为什么?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是否会变化?为什么?28在什么条件下,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自由程λ与温度T 成正比?在什么条件下,λ与T 无关?(设气体分子的有效直径一定)29 什么叫分子的有效直径?它是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为什么?30 什么是气体中的输运过程?。
传热学期末复习试题库含参考答案
![传热学期末复习试题库含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f615f9bed5b9f3f80f1ce0.png)
传热学试题第一章概论一、名词解释1.热流量: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2.热流密度:单位传热面上的热流量3.导热:当物体内有温度差或两个不同温度的物体接触时,在物体各局部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的情况下,物质微粒(分子、原子或自由电子)的热运动传递了热量,这种现象被称为热传导,简称导热。
4.对流传热:流体流过固体壁时的热传递过程,就是热对流和导热联合用的热量传递过程,称为外表对流传热,简称对流传热。
5.辐射传热:物体不断向周围空间发出热辐射能,并被周围物体吸收。
同时,物体也不断接收周围物体辐射给它的热能。
这样,物体发出和接收过程的综合结果产生了物体间通过热辐射而进展的热量传递,称为外表辐射传热,简称辐射传热。
6.总传热过程:热量从温度较高的流体经过固体壁传递给另一侧温度较低流体的过程,称为总传热过程,简称传热过程。
7.对流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及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对流传热量,单位为W/(m2·K)。
对流传热系数表示对流传热能力的大小。
8.辐射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及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辐射传热量,单位为W/(m2·K)。
辐射传热系数表示辐射传热能力的大小。
9.复合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及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复合传热量,单位为W/(m2·K)。
复合传热系数表示复合传热能力的大小。
10.总传热系数:总传热过程中热量传递能力的大小。
数值上表示传热温差为1K时,单位传热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传热量。
二、填空题1.热量传递的三种根本方式为、、。
〔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2.热流量是指,单位是。
热流密度是指,单位是。
〔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W,单位传热面上的热流量,W/m2〕3.总传热过程是指,它的强烈程度用来衡量。
(热量从温度较高的流体经过固体壁传递给另一侧温度较低流体的过程,总传热系数)4.总传热系数是指,单位是。
〔传热温差为1K时,单位传热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传热量,W/(m2·K)〕5.导热系数的单位是;对流传热系数的单位是;传热系数的单位是。
期末复习专题:专题(一) 热 现 象 ---2024-2025学年初中物理(京改版)八年级全册
![期末复习专题:专题(一) 热 现 象 ---2024-2025学年初中物理(京改版)八年级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d0a18cfb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eb.png)
的原理,这与空调夏天制冷时,空调的 室内机 (选填“室内机”或 “室外机”)内的制冷剂的物态变化相同。液化石油气是通过 压缩体
积 的方法液化后贮存在钢瓶内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返回目录
22. (2024·成都成华模拟)2023年冬天最火的城市莫过于哈尔滨了, 它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去尝试“泼水成冰”的游戏。如图所示,“泼水成 冰”需要滚烫的开水在零下30℃以下的极寒环境中才能成功。用滚烫的 开水而不用冷水是因为开水能在短时间内提供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遇 冷会迅速 凝华 成小冰晶,同时热水相比于冷水更易甩成小水滴,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返回目录
考向三 汽化和液化
7. 古诗《长歌行》中有诗句“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诗中所说的
“露”,其形成过程的物态变化属于( A )
A. 液化
B. 凝固
C. 凝华
D. 汽化
-2 ℃,水的温度是 88 ℃。
第3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返回目录
考向二 熔化和凝固
4. (2024·北京通州期中)如图所示为某物质从固态到液态过程中温度随时
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中的信息,下列相关判断中正确的是( B )
A. 图甲中,小草上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B. 图乙中,树叶上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 图丙中,河面上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 图丁中,群山间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初三物理热学与热现象练习题及答案20题
![初三物理热学与热现象练习题及答案20题](https://img.taocdn.com/s3/m/83d9e8e9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dd.png)
初三物理热学与热现象练习题及答案20题1. 热学是研究什么现象和问题的学科?简要描述其研究内容和应用领域。
热学是研究热现象和热力学问题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热量传递、热力学定律、热力学过程等内容。
应用领域包括能源利用、工程热力学、气候变化、材料热学等。
2. 什么是热传导?简述热传导的基本规律。
热传导是热量通过物体内部的传递方式。
它的基本规律是热量在物体中由高温区向低温区传递,传递速率与物体的温度梯度成正比,与物体的热导率成反比。
3. 以下哪些物质是热的良好导体?为什么?金属是热的良好导体,因为金属内部存在着大量自由电子,它们可以迅速地传递热能。
4. 热辐射是如何传播的?简要描述热辐射的特点。
热辐射是通过电磁波的形式传播的。
它不依赖于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热辐射具有辐射、吸收和反射的特点,其强弱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5. 温度与热量有何区别?如何衡量物体的温度?温度是物体内部微观粒子运动状态的度量,用于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大小。
热量是物体内部能量的传递形式,是物体之间由于温差而传递的能量。
常用的温度衡量单位有摄氏度、华氏度和开尔文。
6. 什么是热容量?如何计算物体的热容量?热容量是物体吸热或放热时的热能变化和温度变化之间的比例关系。
物体的热容量可以通过热容公式C = Q/ΔT计算,其中C表示热容量,Q表示吸热或放热的热量,ΔT表示温度变化。
7. 什么是比热容?如何计算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是单位质量物质吸热或放热时的热能变化和温度变化之间的比例关系。
物质的比热容可以通过比热容公式Cm = Q/(m ×ΔT)计算,其中Cm表示比热容,Q表示吸热或放热的热量,m表示物质的质量,ΔT表示温度变化。
8. 什么是相变?简要描述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相变过程。
相变是物质由一种物态转变为另一种物态的过程。
固体到液体的相变称为熔化,液体到固体的相变称为凝固,液体到气体的相变称为蒸发,气体到液体的相变称为液化,固体到气体的相变称为升华,气体到固体的相变称为凝华。
二热现象复习题附标准答案
![二热现象复习题附标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34db559b6648d7c0c74610.png)
第二章热现象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14×3分共42分)1.下列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地是()A.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 B.将湿衣服展开后晾在向阳、通风处C.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 D.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2.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地是( )A. 人体地正常体温为35℃B. 冰箱冷冻室地温度约为5℃.C. 上海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38℃D. 上海地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0℃.3.下列对各种气象形成原因地叙述中正确地是()A. 雾是地面地冰块升华而形成地B. 石头上地霜是水滴放热凝固而形成地C. 荷叶上地露珠是空气中地水蒸气放热液化而形成地D. 雪是雨水汽化而形成地4.炸食物时烧开地油溅到身上往往比烧开地水溅到身上对身体伤害得更严重,其主要原因是( )A.油地热量比水地热量多 B.油地密度小于水地密度C.油地比热容比水地比热容大 D.油地沸点比水地沸点高得多5.如图所示为冰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地图像.以下说法中不正确地是( )A.冰是一种晶体B.冰地熔点为0℃C.从t1到t2,冰处于熔化过程D.从t1到t2,冰地质量保持不变6.在北方地冬季,下列几种常见地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地是 ( )A.室外冻冰地衣服会变干B.房间窗户玻璃地内表面出现冰花C.正在跑步地人,口中呼出“白气”D.河面上结了一层厚厚地冰7.室内温度为200C,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地棉花裹在温度计地玻璃泡上,随着酒精地迅速蒸发,图5中哪幅图正确反映了温度计读数随时间地变化()8.下列现象地产生,需要吸热地是()A.夏天,输水管外出现小水珠 B.严冬,玻璃窗内壁结了一层冰花C.擦在皮肤上地酒精马上干了D.早晨,室外大雾迷漫9.沈括纪念馆要浇铸沈括纪念铜像.在用铜块浇铸铜像地过程中,铜块发生地物态变化是A.先升华,后凝华 B.先凝华,后升华 C.先熔化,后凝固 D.先凝固,后熔化()10.某同学在实验室研究物态变化时,依据实验数据画出地四个图像如图所示.其中属于晶体熔化图像地是( )11.下表是一些物质地熔点和沸点(标准大气压),根据下表,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地温度计是()A.水温度计 B.水银温度计C.酒精温度计 D.乙醚温度计12.金属块在冰箱中被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发现变湿了.用干毛巾擦净,等一会儿金属块又变湿了,原因是()A.金属块在冰箱中吸收地水继续往外渗透B.空气中地水蒸气液化成水附着在金属块表面C.空气中地水附着在金属块表面 D.空气中地水汽化成水蒸气附着在金属块表面13.酒精温度计和煤油温度计能测量地最高温度是不同地,这主要是由于酒精和煤油地A.沸点不同B.凝固点不同C.比热容不同D.密度不同()14.下列说法正确地是()A.金属在熔化和液态金属凝固地过程中,温度均保持不变B.物体吸收热量后,温度一定升高C.任何情况下水地沸点都是100℃ D.任何情况下冰地温度一定低于0℃二:填空题(每空一分,共20分)15.端午节,小施和小李帮妈妈煮粽子.煮粽子地水烧开后,小施认为要继续将火烧得很旺,使锅内水剧烈沸腾,这样会很快将粽子煮熟.小李则认为,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让锅内水微微沸腾,同样能很快将粽子煮熟.你认为谁地想法更合理? ____________.你地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如图,先把两手同时放人热水和冷水中,过了一段时间后,再将两手同时拿出并放入温水中,这时两手地感觉(选填“相同”或“不相同”).这个事实说明.17.水沸腾过程中水地温度(选填“升高”、“下降”或“不变”),该过程水(选填“吸热”、“放热”或“不吸热也不放热”).标准大气压下,酒精地熔点是-117℃、沸点是78℃;水银地熔点是-39℃、沸点是357℃.你认为要测沸水地温度应选用(选填“酒精”或“水银”)温度计.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地性质来测量温度地.18.在生物进化过程中,为有利于自己生存,生物体地某些部位会长成特殊形状.例仙人掌地叶子长成针状,这种结构主要是为了.从而有利于仙人掌地生长.19.请在下面地空格处填上合适地单位.合适地淋浴热水温度约为40~50 ___ .20.你知道吗?厨房中也包含着很多物理知识.如手拿刚出笼地馒头时,若先在手上沾些冷水,就不会感到很烫,这是由于 ________________地缘故.21.请写出以下现象所属地物态变化名称:夏天吃棒冰时,揭开包装纸后棒冰会冒“白汽”________;用热风干手器将湿手吹干__________;用久了地灯泡钨丝比新时细________·22.夏天地早晨,室外地花草、树叶上常常有晶莹地小露珠,这是现象;寒冷地冬天,清晨起床时常常看到窗户上有一层白色地冰花,这是现象.23.把酒精擦在手臂上感觉凉,这是因为酒精在时要热(填吸或放)24.__________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地物理量,它地常用单位是__________.三:作图识图题(5×2分共10分)25.在“观察水地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89℃时,小刚开始计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地温度.然后,小刚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图17所示地温度随时间变化地图像.(1)由图像可以看出,把水从91℃加热到刚开始沸腾所需时间为________ min.(2)根据图像推断,在其它不变地情况下继续对水加热1min,则水地温度是______℃.26.图中温度计地示数为℃27.图中温度计地读数为℃,该温度计地测量范围是℃四:实验探究题(共20分)28.海波是晶体,石蜡是非晶体.小华同学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到海波和石蜡地熔化图象 如图所示,海波地熔化图象是________ (填写序号).分析图象A 可获得地信息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图象B 可获得地信息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条即可).29.如图l0甲所示为探究“水地沸腾”实验地装置:(1)实验操作中出现地错误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纠正错误后,水地温度随时间变化地数据如下表,在图10乙中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地图象.(3)依上表数据可知,水地沸点是℃,此地大气压 (选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4)小丽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地上升情况不同,如图11所示.则图______是水在沸腾前地情况,图__________是水在沸腾时地情况.五:简答与计算题(4分+4分共8分)30.刘娟同学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帮妈妈做家务,她在一次消灭房间里地蚊子时,用地是如图所示地气雾杀虫剂.刘娟同学用这种杀虫剂喷洒了—一会后,手明显感觉到盛杀虫剂地金属罐变凉了,她摇了摇金属罐,明显感觉到罐里有液体,她又通过阅读说明书得知这种杀虫剂是用一种极易挥发地化学原料和药物配制而成地.请你应用所学地物理知识解释金属罐变凉地原因.31.寒冬地清晨,我们在室内经常看到窗玻璃上有美丽地“冰花”.请你判断“冰花”是出现在玻璃地内侧还是外侧?并用物理知识解释它形成地原因.2006年各地中考试题汇编—热现象答案一:选择题(14×3分共42分)二:填空题(每空一分,共18分)15.小李液体沸腾时,只要继续吸热,就能沸腾,所以大火、小火都一样.16.不相同人地感觉是不可靠地(合理即可)17.不变吸热水银热胀冷缩18.减少蒸发 19.0℃ 20.水蒸发吸热21.液化汽化升华 22.液化凝华 23.蒸发吸24.温度℃三:作图识图题(5×2分共10分)25.(1) 4 (2)99℃ 26.-4 27.39.5 35℃---42℃四:实验探究题(共20分)28.A ①海波是晶体②海波地熔点为48℃③海波在熔化时温度不变④海波地初温为20℃等等,答案只要合理就行.29.(1)温度计碰到了烧杯地部了(2)图象略 (3)98℃小于 (4)b a五:简答与计算题(4分+4分共8分)30.金属罐内地杀虫剂喷出以后,迅速汽化,汽化需要吸收热量,它把金属罐地热量吸走了,所以金属罐变凉.31.内侧;在寒冬地清晨,室内地水蒸气遇到冷地玻璃,并在玻璃地表面凝华成“冰花”.版权申明本文部分内容,包括文字、图片、以及设计等在网上搜集整理.版权为个人所有This article includes some parts, including text, pictures, and design. Copyright is personal ownership.1nowf。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热现象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热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07b2c58558fafab068dc0292.png)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4.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质( )A.是非晶体B.熔化过程持续了 14 minC.在ab 段处于固态D.在bc 段不吸热,温度不变5 .五莲山是著名的风景区,远远望去,云雾缭绕,显得神秘而美丽。
关于云雾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是从山中冒出的烟B.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水珠C.是从山中蒸发出来的水蒸气D.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热现象1 .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冬天室外的衣服冻干了 C.冰雪熔化了2 .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A.海绵很容易被压缩 C.春天,校园里花香扑鼻 3 .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用地膜覆盖农田B.给盛有饮料的瓶子加盖C.把湿衣服晾晒在通风向阳的地方D.()B.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D.从冰箱里拿出的冰棒冒“白气”()B.湿衣服在阳光下逐渐晒干 D.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图16.下列现象的形成过程与物态变化对应正确的是()A—窗户玻璃上的冰花一一凝固 B.树上的雾淞一一凝华C.草叶上的露珠一一熔化D.雪糕周围的“白气”一一升华7.下列“物态变化”与其吸热、放热的关系正确的是()A.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要吸热8.冰化成水是熔化现象,要吸热C.寒冷冬天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要吸热D.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要放热8.下列过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寒冷的冬天,通过搓手来取暖B.用铁锤锻打工件,工件会发热C.做饭时,用炉火对锅里的水加热D.把铁丝反复弯折,弯折处变热9.太阳能是人类优先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之一,关于太阳能的利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甲乙丙丁图2A.图2甲中,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植物的化学能B.图2乙中,太阳能热水器通过做功方式将太阳能转化为水的内能C.图2丙中,太阳能交通信号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信号灯的光能D.图2 丁中,首架环球航行的太阳能飞机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飞机的机械能10.下列图形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图3A.滑下滑梯B .弯折铁丝 C.做功冲程 D.压缩空气点火11.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B.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到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放热C. 一瓶水被冰箱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表面会变湿,是由于水蒸气液化D.北方的冬天,为了保存蔬菜,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华放热12.下图中有关物态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无暇的冰飘渺的雾震重的霜飞舞的雪图4A.冰是凝固形成的,需要吸收热量B.雾是液化形成的,会放出热量C.霜是凝华形成的,需要吸收热量D.雪是升华形成的,会放出热量13.如图所示,把热水壶放在煤气灶上烧水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煤气的燃烧过程是内能转化为化学能B.煤气燃烧越充分,它的热值越大C.水的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越剧烈D.烧水的过程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14.如图是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水加热,一段时间后橡皮塞被冲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酒精灯中酒精的质量越大,酒精的热值越大B.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能全部被试管中的水吸收C.试管中水的内能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的D.橡皮塞被冲开的过程与内燃机的压缩冲程都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16 .有一种“超声波喷雾降温扇”,在风扇转动时还可以喷出水雾。
初中物理《热现象》知识点归纳(附答案)
![初中物理《热现象》知识点归纳(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2ddc756f1aff00bed51ee8.png)
热现象知识点一:热传递与热膨胀1. 热传递(1)_______:热量从_____物体传到_____物体,或从物体的______部分传到_____部分的过程。
(2)热传递发生的条件:___________(3)热传递的三种方式: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a) 热传导:热量从物体的高温部分沿着物体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
i. 热的_______:善于传导热的物质,如各种金属。
ii. 热的__________:不善于传导热的物质,如液体(除水银)、气体,固体中陶瓷、纸、木头、毛皮、棉花等。
b) 热对流:热量依靠液体或气体的循环流动从高温部分传给低温部分的过程。
例子:烧水,空调装在房间上方,暖气装在房间下方c) 热辐射:热量由发热体沿直线向外射出去,它不需要任何媒介物。
例子:颜色深的物体吸收热和辐射热的本领比颜色浅的物体要________。
2. 热膨胀(1)_________:大多数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其体积增大,温度降低时,其体积缩小。
一般情况下固体、液体、气体都具有___________的性质。
(2)水的反常膨胀:0℃~4℃时,水温升高,水的体积________;高于4℃时,水温升高,水的体积_______.因此,水在4℃时的体积最______。
知识点二:温度1. 温度:物体的__________。
2. 温标:温度的测量标准。
(1)常用温标:____________,符号______,单位______。
a) 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温度为__________;b) 1标准大气压下纯水沸腾温度为__________;c) 在0摄氏度和100摄氏度之间等分100份。
每一等份称为1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注意:冰水混合物指冰水可以长期稳定共存的状态。
(2)国际温标:____________(开尔文温标),符号______,单位_____。
a) 把__________(绝对零度)作为热力学温标的起点,即0开尔文。
根据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热现象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根据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热现象单元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e12945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3d.png)
根据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热现象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本文档内容为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热现象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此文档旨在为学生提供参考和练辅导。
一、选择题1. 热物质的转移方式不包括()。
A.传导B.对流C.辐射D.压缩答案:D2. 辐射传热是通过()。
A.固体流动B.流体流动C.光波传播D.分子碰撞答案:C3. 对流传热主要是靠()。
A.液体的传热B.气体分子的传热C.符合热导率的固体D.能产生辐射的固体答案:B4. 能传递热量的是()。
A.热力B.热能C.热D.热量答案:D5. 热传递的方式不包括()。
A.导热B.对流C.辐射D.纯净流答案:D二、填空题1. 太阳能和地热能的利用推广也是属于()类节能措施。
答案:可再生能源2. 热能往往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它是朝着()的方向传播的。
答案:热的稳定3. 冷、热交替流动,被称为()。
答案:热对流4. 人们生活用水温度的调整,是通过增加()的方式实现的。
答案:燃气热水器5. 有效减少热量散失的方法是()外表面。
答案:涂漆三、应用题1. 为了热水器能够更加高效地加热,应注意以下哪些方面?解答:第一、热水器所放位置的问题。
冬季天气寒冷,外界温度很低,这时放热水器的位置特别重要。
首先应将热水器放在室内,如果条件许可还可放置在厨房或卫生间等通风的地方。
第二、保持热水器的清洁卫生。
如果热水器内部垢石太多,会降低效率,即使加热时间加长也不解决问题。
第三、加强热水器透气性。
2. 请结合日常实例,介绍节能措施的重要性。
解答: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产机制改革的深化,各行各业的能源消耗量日益上升。
为了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减少有限资源的消耗,也为了解决全球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我们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节能措施。
房屋节能是集中体现节能措施的领域之一。
实践证明,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环境最舒适、活动最方便、效果最好的办法,是采取最简单、最有效的保温方法。
在能源的利用方面,可再生能源应当是我们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
九年级中考物理复习训练(热现象)及答案
![九年级中考物理复习训练(热现象)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4da1c0050876323012120d.png)
初中物理热现象阶梯训练(每题10分,共100分;完成时间30分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1.温度是表示物体的物理量。
常用温度计是利用的性质制造的。
常用的温度单位是,它的符号是。
使用温度计前应观察它的:(1) ,(2) 。
*2.正常人体(口腔)温度约是。
体温计的量程是。
**3.医院在抢救中暑病人时,首先是在人体的皮肤上大面积地擦酒精,这种方法称为“物理疗法”。
这种物理疗法的依据是 ( )。
A.人酒精有消毒作用 B.酒精有刺激出汗的作用C.酒精温度低,有降温作用 D.利用酒精蒸发吸热降低体温**4.将盛有冰水混合物的容器放在-10℃的室外,则( )。
A.冰和水的温度都逐渐降为-10℃ B.水温渐渐降为-10℃,且水渐渐结冰C.水温保持0℃,且水渐渐结冰D.水渐渐降温而结冰,但冰的温度保持0℃**5.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蒸发是在液体表现和内部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而成的C.因为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不需要吸收热量D.夏天常看见自来水管“出汗”,这些水是从水管中渗出的(2002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题)知识的应用**6.用笔划线把下列现象同该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连起来,并在后面的括号中填写吸热或放热情况。
用久了的灯泡钨丝变细汽化( )钢水浇铸成火车轮凝华( )吃棒冰解热液化( )夏天湿衣服晾干熔化( )烧开水时冒“白气”升华( )冬天早晨草上有霜凝固( )**7.使用温度计测温度时,通常要事先估计一下被测物体的温度。
如果被测物体的温度低于温度计所能测的最低温度或高于温度计所能测的最高温度,就必须换用其他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因为:如果被测温度低于温度计所能测的最低温度,则;如果被测温度高于温度计所能测的最高温度,则。
知识的拓展***8.下列各小题的说法都是错误的。
请分别在各题的横线上写一句或一小段话,用来说明相应的说法错在哪里:(1)任何物质吸热后温度都是升高的(2)液体的汽化都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发生的(3)任何物质都有一定的熔点***9.如果被100℃的水蒸气烫伤将比被100℃的水烫伤更严重。
初中物理热学专题复习(含答案)
![初中物理热学专题复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63eeda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d9.png)
初中物理热学专题复习(含答案)第一篇:初中物理热学专题复习(含答案)一、热学的初步知识(一)热现象1、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正确的做法是A、温度计的玻璃泡有部分浸入液体中B、温度计的玻璃泡置于液面之上C、把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来后在读数D、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在液体中,但不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2、要使水的沸点超过100℃,需要将A、火烧旺些B、水量减少些C、将容器移到高山上去烧D、给容器加密封盖3、要使水的沸点超过100℃,要A、将水量减少写B、给容器加密封盖C、将火烧旺些D、将容器移到高山上加热4、高压锅能很快煮熟饭菜,最主要的原因是A、密封性好,减少了热损失B、增大压强,提高了沸腾温度C、增大压强,降低了沸腾温度D、传热快,缩短了沸腾时间5、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烧开水时壶嘴冒“白气”B、洗热水澡时,浴室内的镜变模糊C、清晨,草木上挂着露珠D、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6、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A、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B、江面上逐渐形成了大雾C、冰块慢慢地融化成水D、卫生球放一段时间变小7、在寒冷的冬天,可以看到户外的人不断地呼出“白气”,这是属于下列哪一种现象?A、汽化B、液化C、升华D、凝华8、在下列过程中,一定要放热的是A、凝华B、汽化C、升华D、熔化9、下列各种现象中哪一种属于升华现象?A、夏天湿的衣服变干B、卫生球放一段时间后变小C、霜的形成D、露的形成10、用铁锅能熔化锡,而不能用锡锅熔化铁,这是因为)A、铁的密度比锡小B、铁比锡硬C、铁传热比锡快D、铁的熔点比锡高11、关于熔化和凝固,正确的说法是哪个?A、固体在熔化时都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B、固体在凝固时都要放热,温度降低C、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D、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吸热,温度保持不变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达到100ºC水才能沸腾B、冰吸收了热量不一定熔化C、汽化只能在一定温度下进行D、温度达到熔点时晶体一定熔化(二)分子动理论内能13、扩散现象表明A、分子间有作用力B、分子有一定的质量C、分子有一定的大小D、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14、室温下将一滴红墨水滴入一杯清水中,过一段时间,整杯水都变红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水的温度为0ºC,就不会发生这种现象B、这是扩散现象,它只能发生在液体和气体中C、这是扩散现象,它只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温度越低,扩散进行得越快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气体之间才能发生扩散现象B、只有液体之间才能发生扩散现象C、只有固体之间才能发生扩散现象D、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运动。
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热传递》知识点、练习题及答案
![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热传递》知识点、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bbe15a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d6.png)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热传导》知识点1、热可以从物体的某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也可以通过接触,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这种传热方式叫作热传导。
2、热传导时,热可以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还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
3、热在固体中的传递方向是四面八方。
4、固体、液体、气体之间通过接触都有热传导的现象。
也就是说固体、液体、气体都能通过直接接触高温物体让低温物体热起来。
5、烙饼、量体温、电烙铁作画、吹头发、冷敷或热敷等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热传导现象。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5课《热传导》同步练习一、填空题1、热可以从物体的某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也可以通过接触,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这种传热方式叫作()。
2、热传导时,热总是从温度较()处传到温度较()处。
3、给涂满凡士林的金属片中间加热,凡士林油从()向()扩散熔化。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暖手宝传热让手暖和是固体与固体接触。
()2、电吹风产生的热传递给头发,头发温度升高,头发就干了。
()3、只要存在温度差就会发生热传导。
()4、热传导不会停止,会一直传下去。
()5、金属棒加热后,热会从一端传到另一端。
()6、塑料比铁导热速度快。
()三、选择题,将正确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
1、下列事例可以用热传导解释的是( )A.天冷多穿,天热少穿B.冰棍箱用棉被蒙住C.洗个热水澡3、一个物体受热后,热的传递方向是( )A.向四周传递B.沿直线从一端向另一端传递C. 无法确定,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4、下列热传导过程不正确的是()A. 电熨斗金属底板→衣服B.冰块→纱布→皮肤C.水槽热水→玻璃杯→杯里的冷水5、热传导的速度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C.匀速传递6、炒菜锅的手柄一般都是橡胶或木头做的,主要是为了( )A.轻巧美观B.降低成本C.减少热传导,防止烫手7、下列事例中,不属于热传导的是( )A. 用铁锅烙饼B.扭伤脚踝后热敷C.蜡烛燃烧发光四、实验题1.下图是热传导实验,在铁丝上的不同位置穿了A、B、C、D、E五个蜡环。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热》知识点复习题及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热》知识点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a5956d3b3567ec112d8a25.png)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热》知识点复习题及答案一、填空1、我们平时说的热,实际上是一种能量,它很容易“跑来跑去”。
当两个物体接触时,热量可以从一个物体直接传给另一个物体。
2、当我们觉得手冷时,用力搓一搓手,就会感觉热起来了。
这是因为两只手互相磨擦产生了热。
此外,食物能提供我们能量,太阳能为我们带来热量。
3、水在变热的过程中,重量不变,体积变大,放入冷水中会发生上浮现象。
4、把盛有冷水的容器放入盛有热水的容器中,容器中的冷水会逐渐变热;热水会逐渐变冷,这两个容器中的水温度最终会一样高。
5、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6、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在那里不断地运动着。
7、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当物体吸热升温以后,微粒运动加快了,微粒之间的距离增大,物体就膨胀了;当物体受冷时,微粒的运动减慢,微粒之间的距离缩小,物体就收缩了。
8、钢铁造的桥在温度变化时会热胀冷缩。
因此,铁桥通常都是架在滚轴上。
9、大多数金属会热胀冷缩,可是有两种金属就与众不同,它们是热缩冷胀,这两种金属就是锑和铋。
10、水、空气、金属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许多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1、夏天架设电线时,一般要松一些;用水泥浇注路面时,用薄板隔成小块,目的是避免路面因热胀冷缩而损坏。
12、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或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
13、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做热传递。
14、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的。
15、物体的材料不同,导热性能也不同,像铝、铁、不锈钢等金属材料,有良好的导热性能,被称为热的良导体。
导热性能好的物体,往往吸热快,散热也快。
16、饭锅的锅身多用铜铁铝制作;锅柄都用塑料或木头来做。
16、我们用冰块冷藏食物的时候,把冰块放在食物的上面效果好。
物理化学-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经典习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经典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d1cc0caeaad1f346933fe1.png)
。由始态 100 kPa,50 dm3,先恒容加热使
压力体积增大到 150 dm3,再恒压冷却使体积缩小至 25 dm3。求整个过程的
。
解:过程图示如下
n = 2mol
n = 2mol
n = 2mol
理想气体
理想气体
T1 = ?
恒容 → T2 = ?
理想气体 恒压 → T3 = ?
p1 = 100kPa
解:环境对体系做最小的功,必然是一个可逆过程
(1)
n = 1mol
n = 1mol
理想气体 T1 = 300K p1 = p外
理想气体 恒温可逆压缩 → T2 = 300K
p2 = p外
V1 = 0.040m3
V2 = 0.010m3
∫ ∫ Wr = −
pdV = − V2 nRT dV = nRT ln V1
n = 5mol 理想气体
T3 = ? p3 = 200kPa V3 = V2
两种过程始终态相同,先确定系统的始、末态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V1
=
nRT1 p1
=
5×8.314× 298.15 200 ×103
=
0.06197m3
V3
= V2
=
nRT2 p2
=
5×8.314× 244.18 100 ×103
解:
CV ,m = 20.92J ⋅ mol−1 ⋅ K −1
n = 1mol
n = 1mol
n = 1mol
理想气体
理想气体
理想气体
恒温
恒容
T1 = 300.15K p1 = 101.325kPa
→ p外 = p2
T2 p2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热现象》热门考点专题练习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热现象》热门考点专题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1fc2a9df5ef7ba0d4a733b84.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热现象》热门考点专题练习考点1温度计的使用1.(2017·阜新)张艳同学所在的小组在做“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的实验时,她观察到教室墙上的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则此时教室的温度是________℃实验中如图乙所示测量水的温度的做法正确的是_____考点2识别物态变化及分析吸放热情况2.北方的冬季会出现“树挂”和霜,形成这类现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A.凝固B.液化C.升华D.凝华3.(2017·哈尔滨)下列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 )A.松花江里冰雪消融的过程B.太阳岛湿地中荷叶上露珠的形成C.植物园内清晨轻盈的雾的形成D.冰雪大世界中雪的形成4.(2017·锦州)下列现象中属于熔化吸热的是( )A.夏天刚从冰箱冷藏室取出的鸡蛋,一会儿它的表面附着小水珠B.在热的饮料中加一些小冰块使饮料温度降低C.衣柜里的樟脑丸越放越D.向地上洒水降低环境温度5.(2017·百色)由于水的物态变化使自然界有了云、雨、露、雾、霜、雪、雹等千姿百态的奇观。
霜的形成是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此过程中要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考点3蒸发的快慢6.(2017·天门)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禁止抽烟”“不要使用手机”等。
这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液态的汽油容易发生什么物态变化( )A.汽化B.液化C.熔化D.凝固7.(2017·吉林)下列做法能够减慢蒸发的是( )A.把积水向周围扫开B.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外C.把蔬菜装入保鲜袋D.把粮食晒在阳光下考点4探究水沸腾时的特点8.(2017·郴州)小明用图甲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数据记录如下(1)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水在沸腾时温度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_℃,低于1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热现象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14×3分共4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下列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A.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 B.将湿衣服展开后晾在向阳、通风处
C.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 D.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
2.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 )
A. 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5℃
B. 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5℃。
C. 上海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38℃
D. 上海的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0℃。
3.下列对各种气象形成原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雾是地面的冰块升华而形成的
B. 石头上的霜是水滴放热凝固而形成的
C. 荷叶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而形成的
D. 雪是雨水汽化而形成的
4.炸食物时烧开的油溅到身上往往比烧开的水溅到身上对身体伤害得更严重,其主要原因是
( )
A.油的热量比水的热量多 B.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C.油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大 D.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得多
5.如图所示为冰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冰是一种晶体
B.冰的熔点为0℃
C.从t
1到t
2
,冰处于熔化过程 D.从t
1
到t
2
,冰的质量保持不变
6.在北方的冬季,下列几种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室外冻冰的衣服会变干
B.房间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
C.正在跑步的人,口中呼出“白气”
D.河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
7.室内温度为200C,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图5中哪幅图正确反映了温度计读数随时间的变化()
8.下列现象的产生,需要吸热的是()
A.夏天,输水管外出现小水珠 B.严冬,玻璃窗内壁结了一层冰花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马上干了 D.早晨,室外大雾迷漫
9.沈括纪念馆要浇铸沈括纪念铜像.在用铜块浇铸铜像的过程中,铜块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先升华,后凝华 B.先凝华,后升华 C.先熔化,后凝固 D.先凝固,后熔化()
10.某同学在实验室研究物态变化时,依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四个图像如图所示.其中属于晶体熔化图像的是( )
11.下表是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标准大气压),根据下表,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
A.水温度计 B.水银温度计
C.酒精温度计 D.乙醚温度计
12.金属块在冰箱中被冷冻后,取出放
一会儿,发现变湿了。
用干毛巾擦净,等一会儿金属块又变湿了,原因是()
A.金属块在冰箱中吸收的水继续往外渗透
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水附着在金属块表面
C.空气中的水附着在金属块表面 D.空气中的水汽化成水蒸气附着在金属块表面13.酒精温度计和煤油温度计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是不同的,这主要是由于酒精和煤油
的
A.沸点不同
B.凝固点不同
C.比热容不同
D.密度不同()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在熔化和液态金属凝固的过程中,温度均保持不变
B.物体吸收热量后,温度一定升高
C.任何情况下水的沸点都是100℃ D.任何情况下冰的温度一定低于0℃二:填空题(每空一分,共20分)
15.端午节,小施和小李帮妈妈煮粽子。
煮粽子的水烧开后,小施认为要继续将火烧得很旺,使锅内水剧烈沸腾,这样会很快将粽子煮熟。
小李则认为,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让锅内水微微沸腾,同样能很快将粽子煮熟。
你认为谁的想法更合理?
____________。
你的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如图,先把两手同时放人热水和冷水中,过了一段时间后,再将两手同时拿出并放入温水中,这时两手的感觉 (选填“相同”或
“不相同”)。
这个事实说明。
17.水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选填
“升高”、“下降”或“不变”),该过程水(选填“吸热”、“放热”或“不吸热也不放热”).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熔点是-117℃、沸点是78℃;水银的熔点是-39℃、沸点是357℃.你认为要测沸水的温度应选用(选填“酒精”或“水银”)温度计.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18.在生物进化过程中,为有利于自己生存,生物体的某些部位会长成特殊形状。
例仙人掌的叶子长成针状,这种结构主要是为了.从而有利于仙人掌的生长。
19.请在下面的空格处填上合适的单位.合适的淋浴热水温度约为40~50 ___ .
20.你知道吗?厨房中也包含着很多物理知识.如手拿刚出笼的馒头时,若先在手上沾些冷水,就不会感到很烫,这是由于 ________________的缘故.
21.请写出以下现象所属的物态变化名称:夏天吃棒冰时,揭开包装纸后棒冰会冒“白汽”________;用热风干手器将湿手吹干__________;用久了的灯泡钨丝比新时细________·
22.夏天的早晨,室外的花草、树叶上常常有晶莹的小露珠,这是现象;寒
冷的冬天,清晨起床时常常看到窗户上有一层白色的冰花,这是现象.23.把酒精擦在手臂上感觉凉,这是因为酒精在时要热(填吸或放)
24.__________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它的常用单位是__________。
三:作图识图题(5×2分共10分)
25.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89℃时,小刚开始计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
然后,小刚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图17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由图像可以看出,把水从91℃加热到刚开始沸腾所需时间为________ min。
(2)根据图像推断,在其它不变的情况下继续对水加热1min,则水的温度是______℃。
26.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27.图中温度计的读数为℃,该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
四:实验探究题(共20分)
28.海波是晶体,石蜡是非晶体.小华
同学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到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图象
如图所示,海波的熔化图象是________
(填写序号).分析图象A可获得的信息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图象B可获得的信息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条即可).
29.如图l0甲所示为探究“水的沸腾”实验的装置:
(1)实验操作中出现的错误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纠正错误后,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如下表,在图10乙中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3)依上表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此地大气压 (选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
(4)小丽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11所示。
则图______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__________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五:简答与计算题(4分+4分共8分)
30.刘娟同学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帮妈妈做家务,她在一次消灭房间里的蚊子时,用的是如图所示的气雾杀虫剂。
刘娟同学用这种杀虫剂喷洒了—一会后,手明显感觉到盛杀虫剂的金属罐变凉了,她摇了摇金属罐,明显感觉到罐里有液体,她又通过阅读说明书得知这种杀虫剂是用一种极易挥发的化学原料和药物配制而成的。
请你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金属罐变凉的原因。
31.寒冬的清晨,我们在室内经常看到窗玻璃上有美丽的“冰花”。
请你判断“冰花”是出现在玻璃的内侧还是外侧?并用物理知识解释它形成的原因。
2020年各地中考试题汇编—热现象答案
一:选择题(14×3分共42分)
二:填空题(每空一分,共18分)
15.小李液体沸腾时,只要继续吸热,就能沸腾,所以大火、小火都一样。
16.不相同人的感觉是不可靠的(合理即可) 17.不变吸热水银热胀冷缩
18.减少蒸发 19.0℃ 20.水蒸发吸热
21.液化汽化升华 22.液化凝华 23.蒸发吸
24.温度℃
三:作图识图题(5×2分共10分)
25.(1) 4 (2)99℃ 26.-4 27.39.5 35℃---42℃
四:实验探究题(共20分)
28.A ①海波是晶体②海波的熔点为48℃
③海波在熔化时温度不变④海波的初温为20℃等等,答案只要合理就行.
29.(1)温度计碰到了烧杯地部了
(2)图象略 (3)98℃小于 (4)b a
五:简答与计算题(4分+4分共8分)
30. 金属罐内的杀虫剂喷出以后,迅速汽化,汽化需要吸收热量,它把金属罐的热量吸走了,所以金属罐变凉。
31.内侧;在寒冬的清晨,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并在玻璃的表面凝华成“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