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年发电量计算

合集下载

光伏发电量计算

光伏发电量计算

精品文档。

1欢迎下载
1MW 屋顶光伏电站年发电量计算
1)1MW 屋顶光伏电站所需电池板面积
一块235MW 的多晶电池板面积为: 1.65*0.992=1.6368㎡,1MW 需要1000000/235=4255.32块电池,电池板总面积为: 1.6368*4255.32 =6965 ㎡
2)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计算
上海倾角等于当地纬度斜面上的太阳总辐射月平均日辐照量
H
月份
1 2 3 4 5 6 H /M J /(m 2·a) 12.236 14.397 16.381 18.158 18.961 18.383 月份
7 8 9 10 11 12 H /MJ /(1Il 2·a)
15.755
15.534
16.138
14.696
11.592
10.440
由于太阳能电池组件铺设斜度正好与当地纬度相同,所以在计算
辐照量时可以直接采用表中所列数据
(2月份以2 8天记)。

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 =Σ(月平均日辐照量×当月天数)
结算结果为:5 5 5 5.3 3 9 MJ /(m 2·a)。

3)理论年发电量
=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电池总面积*光电转换效率=5555.339*6965*17.5% =6771263.8MJ =6771263.8*0.28 KWH =1895953.86 KWH =189.6万度。

光伏电站发电量的计算办法

光伏电站发电量的计算办法

光伏电站发电量的计算办法1.光伏电池的理论发电功率光伏电池的理论发电功率由光伏电池的理论最大功率输出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决定。

光伏电池的理论最大功率输出一般是在标准测试条件(STC)下进行测试的,包括光照强度为1000W/m²、温度为25°C以及大气质量为1.5的条件下。

通常来说,光伏电池的理论发电功率可通过光伏电池的标称最大功率进行估算,可参考光伏电池的规格参数说明。

例如,如果一块光伏电池的标称最大功率为200W,那么它的理论最大发电功率在标准测试条件下可以假设为200W。

2.光伏电站的第一年实际发电量光伏电站的实际发电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天气条件、光照强度、温度、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等。

因此,为了准确计算光伏电站的发电量,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考虑。

一种常见的计算方法是利用光伏电池组件的实际转换效率与标称最大功率之间的关系,乘以年平均日照强度,并乘以电站的装机容量。

例如,一个100kW的光伏电站,设备转换效率是15%,年平均日照强度为4小时,那么该电站的第一年实际发电量可以计算为:实际发电量=100kW×15%×4小时×365天3.光伏电站的年利用小时数光伏电站的年利用小时数是指电站年发电量与电站装机容量之间的比值,用来反映电站的发电效率。

典型的光伏电站年利用小时数在1000-2000小时之间,具体数值取决于光照条件、地理位置、倾角等因素。

可以通过历年的气象数据或实际运行数据计算得到。

光伏电站的年利用小时数可以根据实际发电量和装机容量计算得到,如下所示:年利用小时数=实际发电量/装机容量4.其他影响光伏电站发电量的因素除了以上提到的因素外,还有其他因素也会对光伏电站的发电量产生影响,包括但不限于:-光伏组件的温度特性:高温会降低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光伏组件清洁状况:灰尘、污垢等会降低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光伏组件的老化特性:长时间的使用会导致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下降;-光伏电站系统损耗:包括电缆损耗、组件间接触电阻等。

计算光伏年发电量的公式

计算光伏年发电量的公式

计算光伏年发电量的公式光伏发电是一种利用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可再生能源。

为了评估光伏系统的性能和效益,需要计算其年发电量。

下面将介绍计算光伏年发电量的公式及其相关内容。

光伏年发电量的公式可以简单表示为:年发电量(kWh)= 年平均日照时数(h) × 单位面积光伏电池组件发电功率(W/m²)× 光伏电池组件总面积(m²)× 光伏系统发电效率(%)需要了解年平均日照时数。

它代表了光照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光伏系统的发电量。

年平均日照时数是指一年中平均每天的日照时间总和,可以通过气象记录或相关数据统计获取。

接下来,需要确定单位面积光伏电池组件的发电功率。

光伏电池组件的发电功率是指单位面积上光伏电池组件所能产生的最大功率,一般以瓦特/平方米(W/m²)为单位。

该数值与光伏电池的类型、制造工艺和质量有关。

然后,需要知道光伏电池组件的总面积。

光伏电池组件的总面积是指整个光伏系统中所有电池组件的总面积,一般以平方米(m²)为单位。

该数值可以通过光伏组件的尺寸和数量来计算得出。

需要考虑光伏系统的发电效率。

光伏系统的发电效率是指光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一般以百分比(%)表示。

发电效率受到光伏电池的材料、制造工艺和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通过以上公式和相关参数,可以计算出光伏系统的年发电量。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公式是一个理论上的计算公式,实际情况中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天气状况、阴影覆盖、清洁程度等。

因此,实际发电量可能与理论计算值有所偏差。

光伏年发电量的计算是评估光伏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计算年发电量,可以评估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为光伏系统的设计和运营提供参考依据。

同时,也可以用于比较不同光伏系统之间的发电能力。

光伏年发电量的计算公式为年发电量(kWh)= 年平均日照时数(h)× 单位面积光伏电池组件发电功率(W/m²) × 光伏电池组件总面积(m²) × 光伏系统发电效率(%)。

光伏自发自用计算方法

光伏自发自用计算方法

光伏自发自用计算方法
光伏自发自用的计算方法如下:
1. 计算公式:自发自用光伏电量 = 发电量× 自用比例。

2. 如果光伏电站每天实际发电时间约为8小时,峰值功率约为8kW
(即8000W),那么每天可以发出的电量大约为:8kW × 8小时 = 64
度电。

如果自用比例为30%,那么每天光伏自发自用的电量就是大约
19度电。

3. 一年中,扣除冬季和阴雨天气不足5个月的发电量,假设实际发电
时间为350天,那么光伏电站一年的发电量为:19度× 350天 = 6650度。

请注意,以上数据仅供参考,具体数据可能会因各种因素而有所变化。

您可以考虑咨询专业人士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计算光伏年发电量的公式

计算光伏年发电量的公式

计算光伏年发电量的公式光伏发电是利用太阳能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技术,它因其清洁、可再生的特点而备受关注。

在设计和规划光伏发电项目时,精确计算年发电量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计算光伏年发电量的公式,并解释每个参数的含义。

光伏年发电量的公式如下:年发电量(kWh)= 单位面积发电量(kWh/m²/年)× 光伏板面积(m²) × 光照时间(h/年) × 光伏板转换效率(%)1. 单位面积发电量(kWh/m²/年):单位面积发电量是指每平方米光伏板在一年内所能发电的电量。

它受到太阳辐射强度、光伏板材料和光伏板倾角等因素的影响。

2. 光伏板面积(m²):光伏板面积是指光伏发电系统中所有光伏板的总面积。

它取决于项目的规模和设计要求。

3. 光照时间(h/年):光照时间是指太阳每年照射到光伏板上的总时间。

它与项目所在地的纬度、气候条件和季节等因素有关。

4. 光伏板转换效率(%):光伏板转换效率是指光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

它取决于光伏板的材料和制造工艺,一般在15%到25%之间。

通过以上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光伏年发电量。

下面,我们将详细解释每个参数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1. 单位面积发电量的计算方法:单位面积发电量 = 年太阳总辐射量(kWh/m²/年) × 光伏板利用系数年太阳总辐射量是指太阳在一年内照射到单位面积的总能量。

它与项目所在地的纬度、气候条件和季节等因素有关。

可以通过气象数据或太阳辐射模型进行估算。

光伏板利用系数是指光伏板在实际运行中的利用效率。

它受到阴影、污染、温度和光伏板布局等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光伏板利用系数在0.8到0.9之间。

2. 光照时间的计算方法:光照时间 = 太阳日照时间 × 日照天数太阳日照时间是指太阳每天照射到地面上的总时间。

它受到项目所在地的纬度、气候条件和季节等因素的影响。

可以通过气象数据或太阳辐射模型进行估算。

dl 光伏发电年发电量可用率计算导则

dl 光伏发电年发电量可用率计算导则

DL光伏发电年发电量可用率计算导则一、前言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光伏发电作为清洁能源的一种重要形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然而,光伏发电的发电量可用率计算对于评估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和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

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光伏发电年发电量可用率计算导则对于光伏发电功效的评估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二、计算方法光伏发电年发电量可用率的计算方法如下:1. 确定光伏电站的容量。

容量通常以千瓦(kW)或兆瓦(MW)来表示。

2. 采集光伏电站的日发电量数据。

这些数据应该是经过实际测量并记录的,包括每天的实际发电量。

3. 确定光照条件。

光照条件是影响光伏发电发电效率的重要因素,通常以每天的日照时间和日照强度来表示。

4. 计算年发电量。

将每天的实际发电量相加即可得到光伏电站的年发电量。

5. 计算可用率。

年发电量与理论最大发电量的比值即为光伏发电年发电量可用率,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三、注意事项在进行光伏发电年发电量可用率计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数据的准确性。

日发电量数据需要经过严格测量和记录,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2. 光照条件的考虑。

光照条件对于光伏发电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计算可用率时需要充分考虑光照条件的变化。

3. 设备损耗的考虑。

光伏发电设备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会发生一定的损耗,需要在计算可用率时进行适当的修正。

四、结论光伏发电年发电量可用率的计算对于评估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和经济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采用科学合理的计算方法,并且在计算过程中充分考虑数据的准确性、光照条件和设备损耗等因素,可以得出准确可靠的计算结果,为光伏发电的应用和推广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希望本导则能够为光伏发电可用率的计算提供指导,并推动光伏发电事业的发展。

在实际光伏发电项目中,需要针对具体情况对年发电量可用率进行细致的计算和分析,以确保准确性和全面性。

以下是对光伏发电年发电量可用率计算中的一些细节和注意事项的详细扩展:1. 数据的准确性在测量和记录日发电量数据时,需要使用精确的测量设备并保证数据的准确记录。

光伏发电量计算及综合效率影响因素

光伏发电量计算及综合效率影响因素

光伏发电量计算及综合效率影响因素光伏发电是指利用光电转换原理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技术。

光伏发电量的计算是评估光伏发电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本文中,我将介绍光伏发电量的计算方法,并讨论影响光伏发电系统综合效率的因素。

理论计算方法通常采用太阳辐射和经纬度等数据来估算太阳辐照度,再根据光伏电池的工作原理计算出光伏发电量。

常用的理论计算方法有:1. Pvsyst软件:Pvsyst是一种专业的太阳能电池分析软件,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地理位置、光伏组件参数、倾角和朝向等参数来计算出光伏发电量。

2. Pvgis软件:Pvgis是由欧盟委员会开发的一个太阳能电池分析工具,可以提供全球范围内的太阳辐照度和光伏发电量数据。

实际计算方法需要获取光伏电池的实际工作参数以及运行数据来进行计算。

常用的实际计算方法有:1.年发电量计算:通过监测系统的实际发电功率和运行时间,可以计算出光伏发电系统的年发电量。

年发电量计算一般采用以下公式:年发电量(kWh)=日发电量(kWh)×3652.月发电量计算:通过监测系统每月的发电功率和运行时间,可以计算出光伏发电系统的月发电量。

月发电量计算一般采用以下公式:月发电量(kWh)=日发电量(kWh)×当月天数影响光伏发电系统综合效率的因素众多1.太阳辐照度:太阳辐照度是影响光伏发电量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太阳辐照度越高,光伏电池的发电量就越高。

2.温度:温度是影响光伏发电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温会使光伏电池的电子能级提高,从而降低光伏电池的发电效率。

3.光伏电池的质量和性能:光伏电池的质量和性能也会直接影响光伏发电系统的综合效率。

优质的光伏电池具有更高的光电转换效率和更长的使用寿命。

4.光伏组件的倾角和朝向:光伏组件的倾角和朝向也会影响光伏发电系统的综合效率。

合适的倾角和朝向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太阳能。

5.阴影遮挡:阴影遮挡是影响光伏发电系统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即使只有一个光伏电池模块被阴影遮挡,整个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量也会降低。

分布式光伏发电量计算公式(一)

分布式光伏发电量计算公式(一)

分布式光伏发电量计算公式(一)
分布式光伏发电量计算公式
1. 总发电量计算公式
计算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总发电量,可以使用如下公式:
总发电量 = 电池板面积 × 光照强度 × 光伏电池转换效率 × 日照时间 × 年发电天数
其中: - 电池板面积:指的是分布式光伏电池板的面积,单位可以是平方米。

- 光照强度:反映单位面积内的太阳光照射能量,可以用单位为瓦特/平方米来表示。

- 光伏电池转换效率:衡量光伏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一般以百分比表示。

- 日照时间:指一天中太阳直射到地面上的时间长度,以小时为单位。

- 年发电天数:指一年中太阳直射到地面上的天数,取决于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

2. 举例说明
假设一个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电池板面积为100平方米,光照强度为1000瓦特/平方米,光伏电池转换效率为15%,日照时间为6小时,年发电天数为300天。

应用上述计算公式,可以得到该光伏发电系统的总发电量:
总发电量 = 100平方米 × 1000瓦特/平方米 × × 6小时 × 3 00天
= 9,000,000瓦特小时
因此,该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总发电量为9,000,000瓦特小时。

注意:以上仅为简化的示例计算,实际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量计算
会涉及更多因素和复杂的模型。

小型光伏发电项目计算公式

小型光伏发电项目计算公式

小型光伏发电项目计算公式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在小型光伏发电项目中,如何进行合理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项目方更好地规划和设计发电系统。

本文将介绍小型光伏发电项目的计算公式,并对其进行详细的解析。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概念和参数。

光伏发电项目的关键参数包括太阳能辐射强度、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发电系统的容量等。

在计算过程中,我们通常会用到以下几个公式:1. 光伏组件的发电量计算公式:发电量 = 光伏组件的面积×太阳能辐射强度×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

在这个公式中,光伏组件的面积是指光伏板的实际占地面积,太阳能辐射强度是指太阳光照射在单位面积上的能量,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是指光伏板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比例。

2. 发电系统的容量计算公式:发电系统的容量 = 年发电量 / 日发电小时数 / 365。

在这个公式中,年发电量是指一年内光伏发电系统的总发电量,日发电小时数是指一天内光伏发电系统的平均发电时间。

3. 发电系统的投资回收期计算公式:投资回收期 = 总投资 / 年发电收益。

在这个公式中,总投资是指光伏发电项目的总投资成本,年发电收益是指一年内光伏发电系统的总发电收益。

通过以上公式,我们可以初步了解小型光伏发电项目的计算方法。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来演示如何使用这些公式进行计算。

假设某地区的光伏组件面积为100平方米,太阳能辐射强度为1000W/平方米,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为15%,年发电量为12000kWh,日发电小时数为4小时,总投资为100万元。

我们可以按照上述公式进行计算:1. 首先计算光伏组件的发电量:发电量 = 100平方米× 1000W/平方米× 15% = 1500kWh。

2. 然后计算发电系统的容量:发电系统的容量 = 12000kWh / 4小时 / 365 = 8.22kW。

太阳能光伏电站年发电量计算模版

太阳能光伏电站年发电量计算模版

1.太阳辐射量
太阳辐射量是指太阳光照射到地球表面上单位面积所带来的能量。

太阳辐射量的多少取决于地理位置、季节和天气等因素。

一般可以通过气象站或相关的太阳能资源数据库获取当地的太阳辐射量数据。

2.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的效率
3.电站的装机容量
电站的装机容量是指电站所安装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的总容量。

装机容量越大,电站的年发电量也会相应增加。

需要注意的是,电站的装机容量并不代表电站每年都能发电出全部的电量,因为电站的运行时间会受到一些因素的限制,如夜间、阴雨天等。

4.电站的运行时间
根据以上几个因素,太阳能光伏电站的年发电量计算公式为:
年发电量=太阳辐射量×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效率×电站的装机容量×电站的运行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的计算公式只是一个简化的模型,实际的计算中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的因素,如光伏电池的老化效应、电网负载情况等。

为了使年发电量的计算更加准确,我们还可以利用模拟软件对电站进行模拟仿真。

模拟软件可以提供更准确的太阳辐射量数据,并结合光伏组件的特性进行细致的计算。

这些模拟结果可以为电站的设计和运行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总之,太阳能光伏电站的年发电量计算是一个综合考虑多个因素的问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估算。

准确的年发电量计算结果可以为电站的设计、运营和经济效益提供重要参考。

光伏电站发电量计算方法

光伏电站发电量计算方法

光伏电站平均发电量计算方法小结一般而言,每个有经验的光伏人心里都有一个简便的估算方法,可以得出和计算值相差不多的数据,那么本次总结列举光伏电站的平均发电量计算/估算的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各方法的差异,方便读者选择最合适的计算方法。

光伏电站在做前期可行性研究的过程中,需要对拟建光伏电站的发电量做理论上的预测,以此来计算投资收益率,进而决定项目是否值得建设。

一般而言,每个有经验的光伏人心里都有一个简便的估算方法,可以得出和计算值相差不多的数据,那么本次总结列举光伏电站的平均发电量计算/估算的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各方法的差异,方便读者选择最合适的计算方法。

一、计算方法1)国家规范规定的计算方法。

根据最新的《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 GB50797-2012》第6.6条:发电量计算中规定:1、光伏发电站发电量预测应根据站址所在地的太阳能资源情况,并考虑光伏发电站系统设计、光伏方阵布置和环境条件等各种因素后计算确定。

2 、光伏发电站年平均发电量Ep计算如下:Ep=HA×PAZ×K式中:HA-—为水平面太阳能年总辐照量(kW·h/m2);Ep——为上网发电量(kW·h);PAZ --系统安装容量(kW);K ——为综合效率系数。

综合效率系数K是考虑了各种因素影响后的修正系数,其中包括:1)光伏组件类型修正系数;2)光伏方阵的倾角、方位角修正系数;3)光伏发电系统可用率;4)光照利用率;5)逆变器效率;6)集电线路、升压变压器损耗;7)光伏组件表面污染修正系数;8)光伏组件转换效率修正系数。

这种计算方法是最全面一种,但是对于综合效率系数的把握,对非资深光伏从业人员来讲,是一个考验,总的来讲,K2的取值在75%—85%之间,视情况而定.2)组件面积—-辐射量计算方法光伏发电站上网电量Ep计算如下:Ep=HA×S×K1×K2式中:HA——为倾斜面太阳能总辐照量(kW·h/m2);S——为组件面积总和(m2)K1 -—组件转换效率;K2 --为系统综合效率。

光伏电站平均发电量计算方法

光伏电站平均发电量计算方法

光伏电站平均发电量计算方法光伏电站在做前期可行性研究的过程中,需要对拟建光伏电站的发电量做理论上的预测,以此来计算投资收益率,进而决定项目是否值得建设。

一般而言,每个有经验的光伏人心里都有一个简便的估算方法,可以得出和计算值相差不多的数据,那么本次总结列举光伏电站的平均发电量计算/估算的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各方法的差异,方便读者选择最合适的计算方法。

一、计算方法1)国家规范规定的计算方法。

根据最新的《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50797-2012》第6.6条:发电量计算中规定:1、光伏发电站发电量预测应根据站址所在地的太阳能资源情况,并考虑光伏发电站系统设计、光伏方阵布置和环境条件等各种因素后计算确定。

2 、光伏发电站年平均发电量Ep计算如下:Ep=HA×PAZ×K式中:HA——为水平面太阳能年总辐照量(kW·h/m2);Ep——为上网发电量(kW·h);PAZ ——系统安装容量(kW);K ——为综合效率系数。

综合效率系数K是考虑了各种因素影响后的修正系数,其中包括:1)光伏组件类型修正系数;2)光伏方阵的倾角、方位角修正系数;3)光伏发电系统可用率;4)光照利用率;5)逆变器效率;6)集电线路、升压变压器损耗;7)光伏组件表面污染修正系数;8)光伏组件转换效率修正系数。

这种计算方法是最全面一种,但是对于综合效率系数的把握,对非资深光伏从业人员来讲,是一个考验,总的来讲,K2的取值在75%-85%之间,视情况而定。

2)组件面积——辐射量计算方法光伏发电站上网电量Ep计算如下:Ep=HA×S×K1×K2式中:HA——为倾斜面太阳能总辐照量(kW·h/m2);S——为组件面积总和(m2)K1 ——组件转换效率;K2 ——为系统综合效率。

综合效率系数K2是考虑了各种因素影响后的修正系数,其中包括:1)厂用电、线损等能量折减交直流配电房和输电线路损失约占总发电量的3%,相应折减修正系数取为97%。

光伏系统发电量的计算-东润环能 功率预测方法

光伏系统发电量的计算-东润环能 功率预测方法

光伏系统发电量的计算王淑娟1、发电量计算的过程2、发电量计算的公式公式1:L = Q×S×η1×η(不常用)L ——光伏电站年发电量;Q——倾斜面年总辐射量;S ——光伏组件的面积;η1——光伏组件的转化效率;η——光伏电站系统总效率;公式2:L = W×H×η(常用)W——光伏电站装机容量;H——峰值小时数。

3、倾斜面上年总辐射量的计算1)安装方式影响与最佳倾角的固定式安装相比,水平单轴跟踪的辐射量提升了17%~30%,双轴跟踪的辐射量提升了35%~43%。

2)项目场址纬度影响项目场址经纬度地影响——以固定式为例则:纬度越低,K值越小;纬度越高,K值越大。

因此,相对于从气象局获得的水平面总辐射量,倾斜面上的总辐射量在纬度高的地区,提高幅度会更大一些。

即,相同的水平面总辐射量,纬度较高地区的发电量更大。

3)系统效率的影响因素地面电站:一般在75%~85%之间,一般取80%;屋顶电站:根据电压等级、业主维护水平等差异较大,低压并网系统效率较大,一般能达到80%~85%;高压并网线损较大,一般在75%~80%之间。

晶硅电池的温度相应系数一般是-0.35~-0.45%/℃非晶硅电池的温度响应系数优于晶硅电池,一般是- 0.2%/℃左右4、发电量计算过程梳理以北京市为例进行说明:多年平均的年日照小时数为2778.7h;(可从北京气象局获得)多年平均的年总辐射量为1400.6kWh/m2;(可从北京气象局获得) 一个1MWp的、采用37°固定倾角的分布式光伏项目,年峰值小时数为1629h;(通过专业软件计算获得)首年满发小时数= 1629h × 80%(系统效率)= 1303.2 h首年发电量= 1000kW ×1303.3h =130.3万kWh考虑到10年衰减10%,25年衰减20%,25年平均的年发电量约为115.7万kWh。

光伏电站发电量的计算方法

光伏电站发电量的计算方法

光伏电站发电量计算方法①理论发电量1)1MW屋顶光伏电站所需电池板面积一块235MW的多晶电池板面积1.65*0.992=1.6368㎡,1MW需要1000000/235=4255.32块电池,电池板总面积1.6368*4255.32=6965㎡2)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计算上海倾角等于当地纬度斜面上的太阳总辐射月平均日辐照量H由于太阳能电池组件铺设斜度正好与当地纬度相同,所以在计算辐照量时可以直接采用表中所列数据(2月份以2 8天记)。

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Σ(月平均日辐照量×当月天数)结算结果为5 5 5 5.3 3 9 MJ/(m 2·a)。

3)理论年发电量=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电池总面积*光电转换效率=5555.339*6965*17.5%=6771263.8MJ=6771263.8*0.28KWH=1895953.86KWH =189.6万度②系统预估实际年发电量太阳电池板输出的直流功率是太阳电池板的标称功率。

在现场运行的太阳电池板往往达不到标准测试条件,输出的允许偏差是5%,因此,在分析太阳电池板输出功率时要考虑到0.9 5的影响系数。

随着光伏组件温度的升高,组f:l二输出的功率就会下降。

对于晶体硅组件,当光伏组件内部的温度达到5 0-7 5℃时,它的输出功率降为额定时的8 9%,在分析太阳电池板输出功率时要考虑到0.8 9的影响系数。

光伏组件表面灰尘的累积,会影响辐射到电池板表面的太阳辐射强度,同样会影响太阳电池板的输出功率。

据相关文献报道,此因素会对光伏组件的输出产生7%的影响,在分析太阳电池板输出功率时要考虑到0.9 3的影响系数。

由于太阳辐射的不均匀性,光伏组件的输出几乎不可能同时达到最大功率输出,因此光伏阵列的输出功率要低于各个组件的标称功率之和。

另外,还有光伏组件的不匹配性和板问连线损失等,这些因素影响太阳电池板输出功率的系数按0.9 5计算。

并网光伏电站考虑安装角度因素折算后的效率为0.8 8。

光伏电站生产指标定义及计算方法

光伏电站生产指标定义及计算方法

光伏电站生产指标定义及计算方法
1.发电量
发电量是衡量光伏电站电力产出的指标,通常以千瓦时(kWh)为单位。

发电量的计算方法为:发电量=光伏电站装机容量(千瓦)×发电小时数(小时)。

2.发电小时数
发电小时数是光伏电站一年内实际发电时间的累加,以小时为单位。

发电小时数的计算方法为:发电小时数=发电量(kWh)/光伏电站装机容量(千瓦)。

3.装机容量利用率
装机容量利用率是衡量光伏电站装机容量利用程度的指标,可以反映光伏电站运营状况的好坏。

装机容量利用率的计算方法为:装机容量利用率=发电量(kWh)/(光伏电站装机容量×年小时数)。

4.每千瓦装机投资
每千瓦装机投资是指光伏电站的建设投资与装机容量的比值,以衡量光伏电站的经济效益。

每千瓦装机投资的计算方法为:每千瓦装机投资=光伏电站投资总额(人民币)/光伏电站装机容量(千瓦)。

5.发电量指标
发电量指标是用来衡量光伏电站电力产出效果的指标,常见的有:
-每千瓦装机发电量:指光伏电站装机容量每千瓦的年度发电量,计
算方法为:每千瓦装机发电量=发电量(kWh)/光伏电站装机容量(千瓦)。

-每平方米发电量:指光伏电站每平方米的年度发电量,计算方法为:每平方米发电量=发电量(kWh)/光伏电站面积(平方米)。

-容量因子:指光伏电站实际发电量与理论最大发电量之间的比值,
计算方法为:容量因子=发电量(kWh)/(光伏电站装机容量×8760小时)。

通过对上述指标的计算与比较,可以全面评估光伏电站的发电能力和
经济效益,为电站的设计、运营和管理提供重要参考。

光伏功率发电量计算公式

光伏功率发电量计算公式

光伏功率发电量计算公式随着能源危机的日益加剧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热门话题。

其中,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广。

光伏发电作为太阳能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其发电量的计算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本文将介绍光伏功率发电量的计算公式,并对其各个参数进行详细解析。

光伏功率发电量的计算公式为:E = A × r × H × PR。

其中,E为光伏功率发电量(单位,千瓦时),A为光伏板的表面积(单位,平方米),r为光伏板的转换效率,H为太阳辐射强度(单位,千瓦时/平方米),PR为光伏系统的性能比。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各个参数的含义。

光伏板的表面积A是指光伏板的有效接收太阳能的面积,通常以平方米为单位。

光伏板的转换效率r是指光伏板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效率,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太阳辐射强度H是指单位面积上单位时间内太阳能的辐射强度,通常以千瓦时/平方米为单位。

光伏系统的性能比PR是指光伏系统实际发电量与理论发电量之比,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接下来,我们将对每个参数进行详细的解析。

首先是光伏板的表面积A。

光伏板的表面积决定了光伏系统能够接收到的太阳能的总量。

通常情况下,光伏板的表面积越大,系统的发电量也就越高。

因此,在设计光伏发电系统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光伏板的表面积,以确保系统能够获得足够的太阳能。

其次是光伏板的转换效率r。

光伏板的转换效率是指光伏板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效率。

通常情况下,光伏板的转换效率越高,系统的发电量也就越高。

因此,在选择光伏板时,需要尽量选择转换效率较高的产品,以提高系统的发电效率。

再次是太阳辐射强度H。

太阳辐射强度是指单位面积上单位时间内太阳能的辐射强度。

太阳辐射强度的大小受到地理位置、季节、天气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太阳辐射强度越大,系统的发电量也就越高。

因此,在选择光伏发电系统的安装地点时,需要考虑太阳辐射强度的大小,以确保系统能够获得足够的太阳能。

光伏电站发电量计算方法

光伏电站发电量计算方法

光伏电站发电量计算方法光伏电站平均发电量计算方法小结一般而言,每个有经验的光伏人心里都有一个简便的估算方法,可以得出和计算值相差不多的数据,那么本次总结列举光伏电站的平均发电量计算/估算的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各方法的差异,方便读者选择最合适的计算方法。

光伏电站在做前期可行性研究的过程中,需要对拟建光伏电站的发电量做理论上的预测,以此来计算投资收益率,进而决定项目是否值得建设。

一般而言,每个有经验的光伏人心里都有一个简便的估算方法,可以得出和计算值相差不多的数据,那么本次总结列举光伏电站的平均发电量计算/估算的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各方法的差异,方便读者选择最合适的计算方法。

一、计算方法1)国家规范规定的计算方法。

根据最新的《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2012》第6.6条:发电量计算中规定:1、光伏发电站发电量预测应根据站址所在地的太阳能资源情况,并考虑光伏发电站系统设计、光伏方阵布置和环境条件等各种因素后计算确定。

2、光伏发电站年平均发电量Ep 计算如下:Ep=HA×PAZ×K式中:HA——为水平面太阳能年总辐照量(kW·h/m2);Ep——为上网发电量(kW·h);PAZ——系统安装容量(kW);K——为综合效率系数。

综合效率系数K是考虑了各种因素影响后的修正系数,其中包括:1)光伏组件类型修正系数;2)光伏方阵的倾角、方位角修正系数;3)光伏发电系统可用率;4)光照利用率;5)逆变器效率;6)集电线路、升压变压器损耗;7)光伏组件外表污染修正系数;8)光伏组件转换效率修正系数。

这种计算方法是最周全一种,但是对于综合效率系数的把握,对非资深光伏从业人员来讲,是一个考验,总的来讲,K2的取值在75%-85%之间,视情况而定。

2)组件面积——辐射量计算方法光伏发电站上网电量Ep计算如下:Ep=HA×S×K1×K2式中:HA——为倾斜面太阳能总辐照量(kW·h/m2);S——为组件面积总和(m2)K1——组件转换效率;K2——为系统综合效率。

光伏发电量计算

光伏发电量计算

1MW屋顶光伏电站年发电量计算1)1MW屋顶光伏电站所需电池板面积一块235MW的多晶电池板面积为:1.65*0.992=1.6368㎡,1MW需要1000000/235=4255.32块电池,电池板总面积为:1.6368*4255.32 =6965 ㎡2)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计算上海倾角等于当地纬度斜面上的太阳总辐射月平均日辐照量H由于太阳能电池组件铺设斜度正好与当地纬度相同,所以在计算辐照量时可以直接采用表中所列数据(2月份以2 8天记)。

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Σ(月平均日辐照量×当月天数)结算结果为:5 5 5 5.3 3 9 MJ/(m 2·a)。

3)理论年发电量=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电池总面积*光电转换效率=5555.339*6965*17.5%=6771263.8MJ=6771263.8*0.28 KWH=1895953.86 KWH=189.6万度4)实际发电效率太阳电池板输出的直流功率是太阳电池板的标称功率。

在现场运行的太阳电池板往往达不到标准测试条件,输出的允许偏差是5%,因此,在分析太阳电池板输出功率时要考虑到0.9 5的影响系数。

随着光伏组件温度的升高,组f:l二输出的功率就会下降。

对于晶体硅组件,当光伏组件内部的温度达到5 0-7 5℃时,它的输出功率降为额定时的8 9%,在分析太阳电池板输出功率时要考虑到0.8 9的影响系数。

光伏组件表面灰尘的累积,会影响辐射到电池板表面的太阳辐射强度,同样会影响太阳电池板的输出功率。

据相关文献报道,此因素会对光伏组件的输出产生7%的影响,在分析太阳电池板输出功率时要考虑到0.9 3的影响系数。

由于太阳辐射的不均匀性,光伏组件的输出几乎不可能同时达到最大功率输出,因此光伏阵列的输出功率要低于各个组件的标称功率之和。

另外,还有光伏组件的不匹配性和板问连线损失等,这些因素影响太阳电池板输出功率的系数按0.9 5计算。

并网光伏电站考虑安装角度因素折算后的效率为0.8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1MW装机容量为例(300KW即),你可以自己换算下。

电力系统的装机容量是指该系统实际安装的发电机组额定有效功率的总和。

由于光伏发电必然有损耗,所以实际发电量是无法达到理论值的。

1、1MW光伏电站理论年发电量:
=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电池总面积*光电转换效率
=*6965*%
=
=* KWH
= KWH
=万度
2、实际发电效率
太阳电池板输出的直流功率是太阳电池板的标称功率。

在现场运行的太阳电池板往往达不到标准测试条件,输出的允许偏差是5%,因此,在分析太阳电池板输出功率时要考虑到5的影响系数。

随着光伏组件温度的升高,组f:l二输出的功率就会下降。

对于晶体硅组件,当光伏组件内部的温度达到50-75℃时,它的输出功率降为额定时的89%,在分析太阳电池板输出功率时要考虑到的影响系数。

光伏组件表面灰尘的累积,会影响辐射到电池板表面的太阳辐射强度,同样会影响太阳电池板的输出功率。

据相关文献报道,此因素会对光伏组件的输出产生7%的影响,在分析太阳电池板输出功率时要考虑到的影响系数。

由于太阳辐射的不均匀性,光伏组件的输出几乎不可能同时达到最大功率输出,因此光伏阵列的输出功率要低于各个组件的标称功率之和。

另外,还有光伏组件的不匹配性和板问连线损失等,这些因素影响太阳电池板输出功率的系数按计算。

并网光伏电站考虑安装角度因素折算后的效率为。

所以实际发电效率为: 5 * 9 * 3* 5 * 8 =%。

3、系统实际年发电量:
=理论年发电量*实际发电效率
=* 5 * 9 * 3* 5 * 8
=*%=万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