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拓展模块《寡人之于国也》练习题

合集下载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习题(含答案)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习题(含答案)
(1)对小王,你这样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小王的母亲,你这样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学常识填空:
孟子,名轲,字,战国时著名的思想家,与孔子并称为 “” ,称其为“”。《孟子》是记载孟轲言行的书,由编成,全书共7篇,是经典著作之一。南宋朱熹将《孟子》与、、合在一起称“四书”。
15.①无通“毋”,不要。
②无通“毋”,不要。
③颁同“斑”,花白。
④涂同“途”,道路。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通假字。要从句意上理解字义,记住通假字。如①无通“毋”,不要。②无通“毋”,不要。③颁同“斑”,花白。④涂同“途”,道路。
C.无乃尔是过与D.又闻子规啼夜月
二、语言表达
11.善用比喻,可以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清楚明白,并且饶有趣味。《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巧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把梁惠王“移粟”“移民”的救灾本质揭示得清清楚楚。请模仿这种用法,根据下面的情景,写一段含有比喻的话。分别对小王和其母亲进行劝说。
情景:暑假就要到了,小王决定只身到外地去“闯荡”一番,以便积累“社会经验”,为以后的“独立”打基础。而小王的妈妈却对16岁的儿子的这番想法不以为然,认为这个年龄应该老老实实地待在家读书,这才是以后“独立”的基础。
1.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 动用法。
2.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4.数词活用为动词,数词的使动用法。
此外 ,名词用作状语的现象在古代汉语中也很常见。在在现代汉语中,普通名词一般不能用作状语,古今有别。
14.hàoyèshēngcù gǔwūsàngtúnzhìxùwàngpiǎo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8.《寡人之于国也》课后“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8.《寡人之于国也》课后“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八寡人之于国也练习与思考一、翻译下面句子,说明加点字的用法(如为通假字,须标出假借的字)。

1.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答案:无:同“毋”。

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不必去期望您的国家的民众比邻国增多啦。

2.填然鼓.之答案:鼓:名词作动词,击鼓。

咚咚地击鼓进军。

3.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答案:走:名词,逃跑。

只不过没有逃跑到一百步罢了,这也同样是逃跑呀!4.涂.有饿莩而不知发答案:涂:同“途”。

路上有饿死的人(官府)却不知道打开粮仓赈救灾民5.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答案:移:使动用法。

就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黄河以东,把黄河以东的粮食运到黄河以北。

6.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也答案:颁:同“斑”。

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着或者顶着东西奔走在道路上了。

7.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答案:生:动词作名词,活着的人。

死:动词作名词,死去的人。

这样就使百姓对供养活人埋葬死者没有什么不满。

8.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答案:罪:名词作动词,归罪、归咎。

王不要怪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指别的诸侯国的人)都会前来归顺了。

二、文言语句中有一些固定句式,翻译时应注意准确理解其含义。

在课文中找出含有下列固定句式的语句,并正确翻译。

1.“或……或……”答案:“或……或……”译为“有的……有的……”。

课文中的语句:“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2.“直……耳”答案:“直……耳”译为“只……罢了”。

课文中的语句:“直不百步耳。

”3.“是……也”答案:“是……也”译为“这……呀”。

课文中的语句:“是亦走也。

”4.“是何异于……”答案:“是何异于……”译为“这……有什么区别呢?”课文中的语句:“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三、孟子的散文善于巧设譬喻,说理深入浅出。

分析下面两则比喻,说明其作用。

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答案:这个比喻刻画了逃跑者的丑态,讽刺“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愚蠢,告诉人们,“五十步”与“百步”仅有量的不同而无质的差别。

寡人之于国也练习题

寡人之于国也练习题

《寡人之于国也》练习题、选择题。

1选出与 谷不可胜食也”的 也”用法相同的一项( )C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2. 下列加红的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河内凶(有战乱) C .填然鼓之(代词,代 鼓”)3. 下列句中 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寡人之民不加多 C .是寡人之过也4•下列句子当中不含实词活用现象的两项是 A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C .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E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5•下列四句中的 请”与 请问贵姓”的请”用法相用的两项是A .王好战,请以战喻C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6•下列各句中加红色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出,乘舆马惊。

于是使骑捕,属之廷尉①。

释之治 问。

曰县人来,闻跸②,匿桥下。

久之,以为行已过,即出,见乘舆车骑,即走耳。

廷尉 奏当③,一人犯跸,当罚金。

文帝怒曰:’此人亲惊吾马,吾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

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 不信于民也。

且方其时,上使立诛之则已;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

一倾,而天 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唯陛下察之!良久,上曰:’廷尉当是也。

D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B .邻国之民不加(增加)少 D .弃甲曳(拖着)兵而走 )B .谨庠序之教D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B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D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B .曹刿请见 D .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A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C .夫颛臾,者先王以为东蒙王7•下列各句中的 以”字,用作连词的一项是 ( )A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C .王好虞,请以战喻 E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G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B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D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用作介词而又处于相同句式当中的两项是 B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寡人之于国也》练习(含答案)

《寡人之于国也》练习(含答案)

《寡人之于国也》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13小题)1.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B.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C.直不百步耳 D.弃甲曳兵而走2.加点词活用情况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A.填然鼓之 B.树之以桑 C.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D.谨庠序之教3.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与例句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完全相同的一组()例:养生丧死无憾A.然而不王者 B.王无罪岁C.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4.选出加点实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A.或百步而后止(或许)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及,比得上)B.请以战喻(请您) 谷不可胜食也(尽,完)C.申之以孝悌(兄弟友爱)之义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打开官仓) 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通“班”)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约束)5.选出加点的“以”字,意义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A.请以战喻 B.以五十步笑百步 C.斧斤以时入山林 D.申之以孝悌之义6.选出“之”字相同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 )①寡人之于国也②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③树之以桑④申之以孝悌之义⑤王道之始也⑥填然鼓之⑦无如寡人之用心者⑧未之有也⑨察邻国之政⑩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A.①④⑥ B.②③⑦ C.③④⑧ D.⑤⑨⑩7. 选出对下列各句中加点介词“于”字意义解说正确的一项( )①寡人之于国也②则移其民于河东③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④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⑤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A.②④相同B. ②③⑤相同C. ①⑤相同D. ①②③④⑤各不相同8.选出对下列句子中句式相同能归类在一起的一项()①是亦走也②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③王道之始也④树之以桑⑤申之以孝悌之义⑥未之有也⑦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A.①②③⑥ B.②④⑥ C.②④⑤⑦ D.③⑥⑦9.选出与“未之有也”句式相同的一项()A.时不我待 B.兵不血刃 C.莫衷一是 D.自愧弗如10、下列各句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句是()A.请以战喻B.寡人之于国也C.王无罪岁D.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11.关于《孟子》下列说法不当的一项是()A.《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并称儒家“四书”。

寡人之于国也练习题

寡人之于国也练习题

寡人之于国也练习题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提到,国君治理国家应以_________为本。

2. 孟子认为,国君应_________,使民不饥不寒。

3. 孟子提出,国君应_________,使民有恒产。

4. 孟子强调,国君应_________,使民有恒心。

5. 孟子主张,国君应_________,以养民。

6. 孟子认为,国君应_________,以教民。

7. 孟子指出,国君应_________,以安民。

8. 孟子提出,国君应_________,以富民。

9. 孟子认为,国君应_________,以强民。

10. 孟子强调,国君应_________,以乐民。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提出,国君治理国家的根本是什么?A. 富国强兵B. 民为邦本C. 礼教为先D. 法度严明2. 孟子认为,国君应如何对待百姓?A. 严刑峻法B. 宽以待人C. 以德服人D. 以利诱人3. 孟子提出,国君应如何使民有恒产?A. 征收重税B. 轻徭薄赋C. 强制劳动D. 限制自由4. 孟子主张,国君应如何养民?A. 以兵养民B. 以食养民C. 以财养民D. 以德养民5. 孟子认为,国君应如何教民?A. 以武教民B. 以文教民C. 以礼教民D. 以法教民6. 孟子指出,国君应如何安民?A. 以武力安民B. 以德行安民C. 以财宝安民D. 以权势安民7. 孟子提出,国君应如何富民?A. 以战争富民B. 以贸易富民C. 以农业富民D. 以工业富民8. 孟子认为,国君应如何强民?A. 以武力强民B. 以教育强民C. 以财富强民D. 以权力强民9. 孟子强调,国君应如何乐民?A. 以娱乐乐民B. 以文化乐民C. 以宗教乐民D. 以政治乐民10. 孟子主张,国君应如何使民有恒心?A. 以法律约束B. 以利益诱导C. 以道德感化D. 以权力压迫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提出的“民为邦本”的观点。

寡人之于国也测试题

寡人之于国也测试题

《寡人之于国也》测试题(满分100)一、选择题。

(每题4分,共40分)1.找出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B.涂有饿莩而不知发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D.数罟不入洿池2.下面各项对加点字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A.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胜:尽)B.河内凶(凶:庄稼收成不好)C.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发:打开)D.王无罪岁,则天下之民至焉(罪:罪过)3.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数罟不入洿池(读shǔ,计算)B.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仅、只,副词)C.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违抗)D.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没有)4.下列各句中,对“于”字的意义和用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在)B.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比)C.则移其民于河东(在)D.寡人之于国也(对于)5.下列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养生丧死无憾B.弃甲曳兵而走C.五十者可以衣帛矣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6.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不然,籍何以至此?A.非我也,兵也B.申之以孝悌之义C.未之有也D.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7.下列句子和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A.非我也,岁也。

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鸡豚狗彘之畜。

D.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填然鼓之②树之以桑③五十者可以衣帛矣④谨庠序之教⑤然而不王者⑥王无罪岁⑦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A.①②③⑤⑥/④/⑦B.①②③/④⑤⑦/⑥C.①②③⑥/④/⑤⑦D.②③⑤⑥/④/①⑦9、下列对课文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中的文章感情强烈,气势充沛,善于雄辩。

B.课文在论述中先破后立,以立为主,破立结合,并将自己的主张逐层深入地展示出来。

C.结尾一段关于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情况的概述,是一种反面假设,目的是用以对比突出“王道”的正确性。

寡人之于国也 练习题(基础题 带答案)

寡人之于国也  练习题(基础题 带答案)

寡人之于国也练习题(基础题有答案)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洿.池(wū) 纨袴.(kuà) 垮.台(kuǎ) 夸.父(kuā) B.庠.序(yánɡ) 手痒.(yǎnɡ) 打烊.(yànɡ) 祥.和(xiánɡ) C.孝悌.(tì) 宅第.(dì) 睇.眄(dì) 线绨.(tì) D.鸡豚.(tún) 豕.突(zhǔ) 追逐.(zhú) 遂.心(suì)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好战,请.以战喻请:请允许我B.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接:接触,交锋C.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夺:错过D.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检:检察,规范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河东凶.亦然凶:战乱②填.然鼓之填:拟声词,模拟鼓声③数.罟不入洿池数:众多④养生丧.死无憾丧:为……办丧事⑤非我也,岁.也岁:年成,收成⑥王无罪.岁罪:不好的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④⑤D.①⑤⑥4.下列句子中,不含实词活用的一组是( )①谨庠序之教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③五亩之宅,树之以桑④五十者可以衣帛矣⑤百亩之田,勿夺其时⑥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⑦斯天下之民至焉⑧移其粟于河内A.⑤⑦⑧B.①③⑤C.③⑥⑦D.②④⑤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现山东邹县东南)人。

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孔伋(孔子的孙子)的再传弟子。

B .孟子30岁左右收徒讲学。

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

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元文宗时封他为“亚圣”。

C .《孟子》共七篇,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

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

中职语文高教版(2023-2024)基础模块 上册第六单元一《寡人之于国也》同步训练(含解析)

中职语文高教版(2023-2024)基础模块 上册第六单元一《寡人之于国也》同步训练(含解析)

中职语文高教版(2023-2024)基础模块上册第六单元一《寡人之于国也》同步训练(含解析)*寡人之于国也阅读提示《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个经典篇章。

课文中孟子以形象的比喻分析梁惠王“民不加多"的原因,并结合自己的“仁政”“民本"思想提出解决“民不加多”问题的具体措施。

这场对话集中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民本”思想,也充分反映了孟子高超的语言艺术。

课文结构严谨又富于变化,耐人寻味。

梁惠王问为何“民不加多",孟子迂回应对,说到“五十步笑百步”,又回到正面答以七条“使民加多"的仁政措施,最后回头一击,从反面批判施行虐政的恶果。

结构变化却紧扣课文的宗旨-以民为本,施行仁政。

以战设喻,讲“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实际上是暗示梁惠王“勿好战";正面指出七条措施,实际上是劝告梁惠王要施仁政;最后从反面批判虐政,实际上是进一步奉劝梁惠王勿施虐政。

“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三句,既对每一部分的内容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又体现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全文各部分连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课文善于运用比喻说理,显示了雄辩的艺术。

如“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实际是用打仗来比喻治理国家,用战败一方“弃甲曳兵而走”来比喻没有治理好的国家,用逃跑了一百步比喻邻国,用逃跑了五十步比喻梁惠王。

这样,梁惠王不知不觉中跳进了孟子设的圈套,承认了自己与邻国并无本质区别,都没能实行仁政。

课文还运用排比和对偶的修辞手法,使得文章“气盛辞达",加强了论辩的力量。

如,在阐述仁政的基本途径和根本措施时,一连三个“……不可……也”,给人以无尽之感,展现了“王道之始"的愿景;阐述“王道之成”的美好前景时,四个句子层层递进,大大增强了说服力和感染力。

两组七句排偶句,音节铿锵,气势充沛,排山倒海的雄辩气势跃然纸上。

寡人之于国也练习(含答案)

寡人之于国也练习(含答案)

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精选练习一、积累与运用1.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涂有饿莩而不知发B.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C.直不百步耳D.弃甲曳兵而走2.选出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河内凶.,则移民于河东(年成坏,受灾)B.弃甲曳兵而走.(跑)C.养生..不王者(这样却)..丧死无憾(保养生命) D.然而3.加点词活用情况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A.填然鼓.之 B.树.之以桑C.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D.谨.庠序之教4.选出与“未之有也”句式相同的一项()A.时不我待B.兵不血刃D.莫衷一是D.自愧弗如5.选出加点实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A.或.百步而后止(或许)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及,比得上)B.请.以战喻(请您) 谷不可胜.食也(尽,完)C.申之以孝悌.(兄弟友爱)之义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打开官仓) 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通“班”)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约束)6.选出加点的“以”字,意义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A.请以.战喻 B.以.五十步笑百步C.斧斤以.时入山林D.申之以.孝悌之义7.选出“之”字相同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 )①寡人之.于国也②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③树之.以桑④申之.以孝悌之义⑤王道之.始也⑥填然鼓之.⑦无如寡人之.用心者⑧未之.有也⑨察邻国之.政⑩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A.②④⑥B.①⑦⑩C.③⑥⑧D.④⑤⑨8.翻译句子①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②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③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④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⑤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

征.拜议郎,再迁为乐安太守。

大将军梁冀威震天下时遣书诣蕃有所请托不得通使者诈求谒蕃笞怒杀之坐左转修武令稍迁,拜尚书。

零陵、桂阳山贼为害,公卿议遣讨之。

蕃上疏驳之曰:“二郡之民,陛下赤子也。

中职《寡人之于国也》练习题(含答案)

中职《寡人之于国也》练习题(含答案)

八寡人之于国也复习指导:1.《孟子》是记载_____时期思想家______言行的书,由_____________编成。

共七篇,与《论语》同属于_____体散文集。

2.孟子,名_____,字_______,战国邹人,先秦______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

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曳.兵(yè) 数罟..(cù gǔ) 洿.池(wū)B.鸡豚.(tún) 狗彘.(zhì) 庠.序(yǎng)C.孝悌.(tì) 饿莩.(piáo) 供.养(gōng)D.衣.帛(yī) 王.天下(wàng) 不可胜.用(shēng)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河内凶.(有战乱) B.邻国之民不加.(增加)少C.填然鼓之.(代词,代“鼓”) D.弃甲曳.( 拖着)兵而走3.下面加点字意义不同的一组是( )A.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春心莫共花争发.B.弃甲曳兵.而走斩木为兵.C.或.五十步而后止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D.是.亦走也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4.下列句中“于”作“比”讲的一项是( )A.寡人之于国也 B.移其粟于河内C.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5.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B.涂有饿莩而不知发C.王无罪岁 D.谨庠序之教6.对下列各句中“之”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斯天下之民至焉②鸡豚狗彘之畜③树之以桑④未之有也⑤邻国之民不加少A.①②⑤ / ③ / ④ B.①③⑤ / ② / ④C.①②④ / ③⑤ D.①②⑤ / ③④7.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类活用的不同的一项是( )A.填然鼓.之 B.然而不王.者C.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D.谨.庠序之教8.选出下列句子中句式相同的一项。

( )①是亦走也②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③王道之始也④树之以桑⑤申之以孝悌之义⑥未之有也⑦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A.①②③⑥ B.②④⑥C.②④⑤⑦ D.③⑥⑦9.选出与“未之有也”句式相同的一项( )A.时不我待 B.是亦走也 C.亚父者,范增也 D.长于臣10.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 )A.河东亦然。

(完整版)寡人之于国也练习

(完整版)寡人之于国也练习

《寡人之于国也》练习1.下列加点词语读音有两个错误的一项是()。

A.孝悌(dì)鸡豚(tún)养生丧死(sāng)不可胜食(shēng)B.数罟(gǔ)庠序(xù)畜牧(xù)弃甲曳兵(yè)C.饿莩(fú)狗彘(zhì)撼动(gǎn)然而不王者(wáng)D.洿池(k uā)颁白(fēn)粟米(lì)衣帛食肉(jǐn)2.下列文字与原文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河东凶,则移其民于河内,移其粟于河东。

B.养生丧死憾也。

王道之始也。

C.不可,只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D.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木材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3.下面的分类中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①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②涂有饿莩而不知发③必勿使反④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⑤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⑥夜缒而出,见秦伯⑦左师触龙愿见太后。

太后盛气而揖之⑧河曲智叟亡以应⑨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⑩少益耆食,和于身也A.①③⑤⑦⑨B.②④⑥⑧⑩C.①②③④⑤D.⑥⑦⑧⑨⑩4.下列各句,都有词类活用的一组是()。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②五十者可以衣帛矣③养生丧死憾也。

王道之始也④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⑤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A.②③④⑤B.①②③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5.对下面每组句子加点字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②或五十步而后止③河东凶亦然④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A.两个“而”相同,两个“然”也相同B.两个“而”不同,两个“然”相同C.两个“而”不同,两个“然”也不同D.两个“而”相同,两个“然”不同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寡人:古代王侯自称的谦称。

B.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加少:更减少。

C.王好战,请以战喻。

好战:喜欢打仗。

寡人之于国也小练习及答案.doc

寡人之于国也小练习及答案.doc

A.填然鼓之B.树之以桑 • • 4. 选出与“未之有也”句式相同的一项( A.时不我待 B.兵不血刃 5. 选出加点实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 A. 或百步而后止(或许) . B. 请以战喻(请您)C.五十者可以衣帛矣D.谨庠序之教 • • ) C.莫衷一是 D.自愧弗如 ) 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及,比得上) . 谷不可胜食也(尽,完) . 涂有饿孳而不知发(打开官仓) .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约束) ⑩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D.④⑤⑨③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D.①②③④⑤各不相同 ③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寡人之于国也》课后练习班级 姓名一、选择题。

1. 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 涂有饿孽而不知发B.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C.直不百步耳D.弃甲曳兵而走2. 选出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 河内凶,则移民于河东(年成坏,受灾)B.弃甲曳兵而走(跑)• •C.养生丧死无憾(保养生命)D.然而不王者(这样却)• • • •3. 加点词活用情况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6. 选出加点的“以”字,意义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A.请以战喻B.以五十步笑百步C.斧斤以时入山林D.申之以孝悌之义• • • •7. 选出“之”字相同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1 寡人之于国也 ②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③树之以桑 ④申之以孝悌之义 ⑤壬道之始也• • • • •⑥填然鼓之 ⑦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⑧未之有也 ⑨察邻国之政 • • • ♦ A.②④⑥ B.①⑦⑩ C.③⑥⑧8. 选出对下列各句中加点介词“于”字意义解说正确的一项() %1 寡人之于国也 ②则移其民于河东④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⑤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A.②④相同B.②③⑤相同C.①⑤相同9.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数(c£i )罟. 湾(kud )池 . 饿孳(句) . 弃甲曳(y 。

)兵 养生丧(sdng )死 . C.狗彘(zhi) . 鸡豚(tiin) . 庠(xiang )序之教 . D.衣帛(b6) . 畜(chit)养 . 请以战喻(睥) .10.下列各项中都属于孟子的“仁政”措施的是()①养生丧死无憾 ②不违农时D.①④⑤ ) 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⑤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⑥颁白者不员戴于道路矣A.①②③B.②④⑤C.②③⑥11.选出对下列文言句子中的划线部分翻译不正确的一句(A.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亦然。

《寡人之于国也》练习

《寡人之于国也》练习

《寡人之于国也》练习基本信息:[矩阵文本题] *1.对下列各句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单选题] *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B.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走:逃跑C.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检:同“捡”,拾起(正确答案)D.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夺:错过答案解析:“检”通“敛”,制止、约束。

2.下列各句中画线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1)尽心焉耳矣(2)弃甲曳兵而走(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4)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单选题] *A.(1)(正确答案)B.(2)C.(3)D.(4)答案解析:B项,“走”,古义为“跑”,今义为“步行”;C项,“然而”,古义为“这样(做了)却”,今义为转折连词;D项,“养生”,古义为“供养活着的人”,今义为“保养身体”。

3.下列各组中画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1)则修文德以来之 /申之以孝悌之义(2)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斯天下之民至焉(3)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4)河东凶亦然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单选题] *A.(1)B.(2)C.(3)D.(4)(正确答案)答案解析:A项的“以”分别是连词,表目的;介词,把。

B项的“之”分别是代词,他;助词,的。

C项的“如”分别是动词,像;连词,如果。

D项的“然”都是代词,这样。

4.下列各组中画线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1)是亦走也 /无乃尔是过与(2)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谷不可胜食也(3)弃甲曳兵而走 /齐兵乃出(4)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虎求百兽而食之 [单选题] *A.(1) B.(2)C.(3)D.(4)(正确答案)答案解析:A项,代词,这;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B项,战胜;尽。

C项,兵器,武器;军队。

D项,都是“吃”的意思。

5.下列选项中画线词与例句中画线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例句: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1)七十者衣帛食肉 (2)填然鼓之(3)王无罪岁 (4)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单选题] *A.(1) B.(2)C.(3)D.(4)(正确答案)答案解析:例句与A、B、C项的加点字均是名词作动词,D项中的“生”是动词作名词,译为“活着的人”。

寡人之于国也练习题

寡人之于国也练习题

寡人之于国也练习题一、选择题A. 民无信不立B. 兵者,国之大事也C. 饥寒起盗心D. 寡人之民不加多2. 在《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中,梁惠王提出的“邻国之民不加少”的原因是:A. 邻国政治腐败B. 邻国战争频繁C. 邻国百姓勤劳D. 邻国国君仁政A.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B.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C. 断发文身,衣锦繻衣D.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二、填空题1. 《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提出的“______,斯天下之民至焉”表明了仁政对于国家的重要性。

2. 在《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中,孟子用“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来讽刺梁惠王的______。

3. 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提到,养生丧死无憾,才能使______。

三、简答题1. 请简要阐述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提出的“王道”主张。

2. 请分析梁惠王在《寡人之于国也》中的治国理念及其不足之处。

3. 孟子是如何通过举例论证来阐述自己的观点的?请举例说明。

四、翻译题五、论述题1. 结合《寡人之于国也》的内容,谈谈你对孟子“仁政”思想的看法。

2. 请从《寡人之于国也》中选取一个观点,结合现实生活进行阐述。

六、判断题1. 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认为国家的根本在于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这一观点是正确的。

()2. 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提出,只要国君施行仁政,就能立即增加国家的人口数量。

()3. 《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通过比较梁惠王与邻国国君的治国方式,来强调仁政的重要性。

()七、连线题1. 不违农时 A. 检括道路2. 数罟不入洿池 B. 养生丧死无憾3. 断发文身 C. 无失其时4. 检括道路 D. 斯天下之民至焉八、问答题1. 请解释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提到的“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的理想状态。

2. 孟子是如何通过对比手法来揭示梁惠王治国方法的不足的?3. 请结合《寡人之于国也》的内容,谈谈你对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思想的看法。

寡人之于国练习题

寡人之于国练习题

6.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弃甲曳(yè)兵 饿莩(fú) 养生丧(sāng)死 B.鸡豚(tún) 不入洿(wū)池 畜(chù)养 C.数罟(shù gǔ) 狗彘(zhì ) 不可胜(shēng)食 D.孝悌(tì ) 衣帛(bó) 庠(xiáng)序之教 解析:A项“莩”读“piǎo”;B项“畜”读“xù”;C项“数” 读“cù”。 答案:D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凶:谷物收成不好。 B.邻国之民不加少 加:更。 C.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检:通“捡”,捡拾。 D.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罪:归罪,责备。 解析:C项“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意思是“(诸侯贵族家) 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却不知道制止”。“检”,应解释为 “约束”。 答案:C
D
A
3、对下列各句中‘之’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A ①斯天下之民至焉 ②鸡豚狗彘之畜 ③树之以桑 ④未之有也 ⑤邻国之民不加少 A.①②⑤/ ③/ ④ B.①③⑤/ ②/ ④ C.①②④/ ③⑤ D. ①②⑤/ ③④ 4、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D 例:树之以桑 A.非我也,岁也 B.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C.或五十步而后止 D.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5、下列各句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句是 C A.请以战喻 B.寡人之于国也 C.王无罪岁 D.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10.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直不百步耳 直,通“只”,“不过”。 B.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毋”,不要。 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戴,通“载”,承担。 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涂,同“途”,道路。 解析:此题考查通假字,A、B、D三项的解释均正确,C项“颁白 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中的“颁”,通“斑”。而“戴”意思是 “顶在头上”,不是通假字。 答案:C 11.填写《孟子》中的名句。 达则兼济天下 (1)穷则独善其身,___________________。 (《孟子· 尽心上》) 贫贱不能移 (2)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_____, 威武不能屈 ___________________,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滕文公下》) 幼吾幼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___________________, 以及人之幼 ________.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①寡人之于国也 (在,介词) ②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比,介词) ③请以战喻 (用,介词) ④可以无饥矣 (能够,动词) ⑤以时入山林 (按,介词)⑥申之以孝悌之义(把,介词) ⑦填然鼓之 (代词,指代战鼓⑧申之以孝悌之义 (代词,代百姓) A.①②③⑤⑥ B.①②⑥⑦⑧ C.②③④⑥⑧ D.②③⑤⑥⑧ 解析:答案:D本题考查重点虚词“于”“以”“之”的意义和用 法。①寡人之于国(对于,介词);④可以无饥矣(凭借,介词); ⑦填然鼓之(助词,没有实在意义的衬字)。 9.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填然鼓之 名词作动词,鼓噪起来。 B.树之以桑 名词带宾语“之”,作动词,种植。 C.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名词带宾词“帛”,作动词,穿上。 D.谨庠序之教 形容词作动词,认真从事。 解析:考查词类活用:A项中“填然鼓之”的“鼓”作动词,敲鼓。 答案: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注音:(
移其粟()于河内弃甲曳()兵数()罟()不入洿()池不可胜()食衣()帛()然而不王()者谨庠()序之教
二、释词(33分)
河内凶:察邻国之政:
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弃甲曳兵:
或百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
直不百步耳:不违农时:
数罟:谷不可胜食也:
养生丧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树之以桑:无失其时:
申之以孝悌之义:黎民: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斧斤以时入山林: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三、翻译句子(指明句式)(32分)
1、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2、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3、王好战,请以战喻。

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
5、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
6、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7、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8、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四、文学常识(11分)
1、《论语》是一部记录()言行的()体散文集,由()记载。

2、()、()、()、()合称为“四书”。

3、()是记载()时期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4、出自《寡人之于国也》的两个成语是()、()。

五,课文默写(14分)
1、(),谷不可胜食也。

(),鱼鳖不可胜食也。

(),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

2、(),(),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

七十者衣帛食肉,(),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