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测量设计书

合集下载

1:500校园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书

1:500校园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书

1:500校园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书➢1任务概述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园地形图进行地形图测绘任务。

具体任务如下:(1)绘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东校区1:500比例尺地形图。

为规范作业,统一技术要求,确保项目成果质量,依据国家、省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基础地理信息采集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编写本项目技术设计书,以此作为本项目生产的主要依据。

➢2测区概况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东校区位于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的东侧,地大致呈不规则长方形,占地面积1.13平方千米。

整个校园地形非常复杂,且校内树木茂盛,通视条件不是很好。

➢3作业依据(1)《1:500 1:1000 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GB/14912-2005);(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图式《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3)《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GB/T18316-2008);(4)《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24356—2009;(5)《城市测量规范》CJJ8-99;(6)《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1002-1995;(7)《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CH1003-1995;(8)GB 14804-93 《1:500、1:1000、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9)GB 12898-91 《国家四等水准测量规范》;(10)《中国地质大学武汉1:500地形图技术设计书》。

➢4平面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基本等高距4.1 平面坐标系统中国地质大学自有平面坐标系。

4.2 高程系统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4.3 基本等高距地形图基本等高距为0.5m,高程注记至0.01m,山地部分可采用1.0m等高距,教学楼、宿舍区、湖泊等平坦地区可不绘制等高线。

➢5四级控制点密度,选点要求(1)四等点编号以001、002、003……的形式进行编号。

(4)选点要求:点位应选在稳固、易于设站和扩展,通视良好、能长久保存的地方。

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

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

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6)凡土墙以及用草、油毛毡、石棉瓦、塑料制品等材料层顶和用铁皮构建的房屋,均用简易房屋符号表示。

(8)房屋中心或一角凹进,且上有盖顶,凹进部格外廓用虚线表示。

道路测绘,要求等级分明、位置正确,应按真实路边线位置表示,线段曲直和交叉位置的形式要反映传神,道路通过居民地不宜停止,可依据实际情况正确表示。

(1)等级道路应绘出铺面线、路基线。

路肩宽度图上大于1mm 依比例尺表示;小于1mm时以1mm绘出,并在图上每隔1520cm注出道路技术等级代码,并加注材质。

1.2.4管线及附属设施(1)永久性的电力线、通讯线均表示,电杆、铁塔均按真实位置测绘。

同一杆架上有多种线路时,只表示重要的一种,但在分叉、停止处需交待清晰。

电力线、通讯线图内不连线,但应在杆架处和内图廓处绘出10KV以上电力线连线方向。

进入房屋的简易线路可不表示。

(2)重要道路上、两边及单位内部的上水、下水、电力、通讯等检修井宜测绘表示。

消防栓均应逐个表示。

1.2.5水系及附属设施(1)池塘岸边线以上边线内侧绘出。

水塘、鱼塘应加注“塘”或“鱼”,有水生作物的水塘,应加注水生作物名称。

1.2.6地貌(1)等高线不绘制。

(2)比高大于0.5m的堤、坎、坡等均应表示。

各种陡坎、斜坡图上长度小于5mm的可不表示;当坎、坡较密时可适当取舍。

(3)田埂宽度大于0.5m的用双线符号表示,其余用单线表示。

田埂较密时可适当取舍。

(1)沿道路、沟渠、土堤、河流、水塘等成行排列的树林以行树符号表示。

(2)一年内分几季莳植不同作物的耕地,应以夏季重要作物为准配置符号表示;其它旱地、水生经济作物以及园地均按《图式》规定表示。

房前屋后、单位院子里的零星菜地不表示。

植被符号按“品”字型标注,间距应匀称。

(3)居民住宅前的水泥场地面积大于图上1C㎡的用地类界表示其范围,并加注“水泥”,有线状地物的其范围以线状地物代替。

1.2.8碎部点高程测注(1)高程注记点用RTK直接施测。

基础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

基础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

基础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一、任务概况1.1 、任务来源受的委托,我单位承担XX县1:1000地形图测绘工作。

为了顺利完成这次任务,规范和指导生产,编写本项目技术设计书,作为该项目的主要作业依据。

1.2 、测区范围XX县位于山西省南部,临汾盆地北端。

具体位于东经111° 20'〜111° 53',北纬36° 05 '〜36° 32'之间。

东倚巍峨矗立的中镇霍山,西屏峰峦叠嶂的吕梁山,川流不息的汾河水由北向南纵贯其间。

测图面积约68平方公里,包括洪洞县城及县城周边的部分村落。

1.3 、测区概况测区以平地为主,丘陵地为辅,地势比较平坦。

测区内交通便利,南同蒲铁路干线、霍候一级路、祁临高速公路纵贯南北;国道309 线、赵克公路、洪古公路横跨东西;县乡公路星罗棋布、四通八达,自成体系。

二、已有资料情况2.1 、控制资料测区内有山西省测绘局档案馆提供的三等以上的三角点和水准点,作为基础控制测量的已知点。

2.2 、地形图资料测区内的1:1 万地形图由山西省测绘局于2002年测制,等高距为5米。

该图件出版年代较久,地图的现势性较差,可作为测区踏勘、生产设计及作业计划用图。

三、技术依据和数学基础3.1 、技术作业依据3.1.1 、CJJ73-97 《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3.1.2、CJJ8-99《城市测量规范》;3.1.3、GB20056-2007《工程测量规范》;3.1.4、GB/T18314-200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3.1.5 、GB/T20257.1-2007《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3.1.6、GB1289—9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3.1.7 、经审批的本项目技术设计书3.2 、数学基础3.2.1 、坐标系统坐标系统采用1980年西安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平面控制采用高斯克吕格3o 带投影,属37 带,中央子午线111o 。

地形测量技术设计书

地形测量技术设计书
4)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如下表(仪器采用DS3型水准仪)(表11)
等级
附合路线长度(km)
高程闭合差(m)
最大视距长度(m)
前后视距差(m)
前后视距累积差(m)
黑红面读数之差(mm)
黑红面所测高差之差(mm)


≤16
≤20?L
00
≤5
≤10
≤3.0
≤5.0
注:L以km为单位
5)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3.2高程控制
1)本测区以国家高等级水准点作为高程控制起算点,布设四等水准网,作为首级高程控制,以满足测区高程控制发展之需要。
2)等外水准、测距高程导线,自四等水准联测点起发展不得超过2次。
3)四等水准观测采用DS3以上型号之水准仪,三丝法读数,观测顺序为后-前-前-后,各测段测站为偶数站。作业前须对水准仪和水准尺进行检校,DS1型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之夹角小于15",DS3型小于20"。
2)平面坐标成果等级点取至0.001m,图根点取至0.01m。
水准联测高程成果取至0.001m,三角高程取至0.01m。
3)所有等级控制点(包括所有用到之起算点)和埋石图根点成果装订成册,并在备注栏中写出该点点位。经四等水准联测之等级点应在成果表备注栏中注明“四等水准”。
5、地形图测绘
随着电子科技之不断发展,地理信息系统(GIS)之不断完善,电子文件地形图已逐渐代替了手工清绘图。且电子文件地形图以坐标方式记录图形要素之几何位置,以编码方式记录图形要素之属性,给设计人员提供了极大之方便。本工程成图时使用“南方cass7.0软件”进行编图、网格注记、图幅整饰,将修改好之地形图使用HP—800绘图仪将地形图打印出来,刻录成光盘提供给用户使用。

水下地形测量技术设计书

水下地形测量技术设计书

水下地形测量技术设计书本次技术设计的任务是对XXX盐铁路水下地形进行测量,以获得水深观测数据,并将这些数据进行处理、转换和编绘成1:500水下地形图。

其目的是为了为铁路建设提供准确的地形数据支持。

2.项目执行要求2.1.任务安排为了保证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制定了详细的任务安排,包括外业数据采集和内业数据处理等环节。

同时,我们还对人员和设备进行了合理的调配,以确保任务能够按时完成。

2.2.工作量本次测量工作的工作量较大,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

因此,我们在任务安排和人员调配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规划和安排,以确保工作量得到合理的控制。

3.主要技术参数在本次水下地形测量中,我们使用了一系列的技术参数,包括平面、高程系统及基准等。

这些参数的选取和使用,对于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4.技术设计执行情况4.1.作业依据我们在进行水下地形测量时,严格按照相关的测量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2.平面及高程控制测量在进行水下地形测量时,我们采用了平面及高程控制测量技术,以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3.水下地形测量在进行水下地形测量时,我们按照预定的测线布设进行操作,确保测量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4.4.地形图编绘在进行地形图编绘时,我们按照规定的内容进行操作,确保编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提交的成果及资料我们提交了经过处理、转换和编绘后的1:500水下地形图,以及相关的测量数据和技术参数等资料。

这些资料对于铁路建设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保证测绘质量,本项目要求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外业调查和内业资料整理。

在外业工作中,要保证使用设备100%检验合格,工作正常,采集资料100%可信可靠,野外资料记录完整,真实客观解释外业资料,报告详实,图件完整清晰。

同时,针对工期与工作量以及测区实际情况,本队以工程质量优秀为测绘目标,加强项目管理职能,提高测绘效率,增加技术力量投入,保证工程进度,确保工程工期。

测绘项目项目 地形图技术设计书

测绘项目项目 地形图技术设计书

测绘项目项目地形图技术设计书地形图技术设计书一、引言地形图是测绘项目中重要的成果之一,它是地理信息系统(GIS)中的基础数据之一,对于地理环境分析、规划设计和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测绘项目中地形图的技术设计书,包括项目背景、技术方案、数据采集与处理、制图要求等内容。

二、项目背景本项目是针对某地区进行地形图的测绘工作。

该地区地形复杂,包括山地、平原、河流等地貌类型,地形起伏较大。

地形图的制作旨在提供该地区的地形信息,为地理环境分析和规划设计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三、技术方案1. 数据采集地形图的制作需要进行地形数据的采集工作。

我们将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包括GPS测量、遥感影像解译和地面测量等。

GPS测量主要用于获取地区的地理坐标信息,遥感影像解译用于获取地表特征和地貌信息,地面测量用于获取地表高程数据。

2. 数据处理采集到的地形数据需要进行处理,以生成符合制图要求的地形图。

数据处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数据配准:将不同数据源采集到的地理坐标信息进行配准,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 数据融合:将GPS测量、遥感影像解译和地面测量等多种数据源融合,生成完整的地形数据集。

- 数据清洗:对采集到的地形数据进行去噪和修正,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数据插值:对地面高程数据进行插值处理,以获取地形的连续性和平滑性。

3. 制图要求地形图的制图要求如下:- 比例尺: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合适的比例尺,以确保地图的信息量和可读性。

- 符号表示:采用统一的符号系统,准确表示地表特征和地貌信息。

- 等高线:根据地表高程数据绘制等高线,以反映地形的起伏和变化。

- 颜色渲染:根据地貌类型和地理环境特征,对地形图进行适当的颜色渲染,以增加地图的可视化效果。

- 注记标注:对地图中的重要地物和地理要素进行注记标注,以提供更详细的地理信息。

四、项目进度安排本项目的工作进度安排如下:1. 数据采集:预计耗时2个月,包括GPS测量、遥感影像解译和地面测量等工作。

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

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

该项目测区位于贵州省贵阳市XXXXXXXX属于高山地区、地势起伏较大,通视条件较差,给控制测量及地形测量带来较大的困难。

XXXXXXXX工业园区规划第三章已有资料的分析利用1.平面、高程控制资料根据GPS(E)级控制网,该网最弱点点位中误差为:1.5cm,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为:1/185590)作为测区首级控制起算点。

2.图件资料用已有测区1:1万地形图, 作为本次测量工作的选埋、埋石、控制点联测提供参考。

1、平面坐标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

2.高程系统采用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平面坐标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按照有关GPS 技术规程执行。

(1) 相邻点间弦长精度: σ = ±22)(d b a ⋅+式中 σ—标准差(基线向量的弦长中误差mm )a —固定误差≤10mmb —比例误差系数≤(三等5ppm 、四等10ppm )d —相邻点间距离(km )(2) 复测基线的长度较差不应超过22σ⋅(3) 异步环闭合差三维坐标闭合差应满足:n 为独立环中的边数 (4) 同步环坐标分量相对闭合差三等不超过3.0ppm ,四等不超过 6.0ppm ;环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三等不超过5.0ppm ,四等不超过10.0ppm 。

(5) 网中最弱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不大于±5cm 。

(三)一、二级控制测量1.一、二级控制点的布设σσσσ⋅≤⋅≤⋅≤⋅≤n W n Wz n W n W y x 32222一级控制点在E级GPS控制点下加密,编号按阿拉伯数字顺序编排,点号前冠以罗马数字“Ⅰ”;二级控制点在四等GPS控制点和一级控制点下沿测区次要街道进行加密,编号按阿拉伯数字顺序编排,点号前冠以罗马数字“Ⅱ”。

2.选点和埋石一、二级控制点均应设置长久牢固的标志。

位于土路或堤坝上的点需埋设标石,其标石规格为:顶面12㎝×12㎝、高65㎝、底面20㎝×20㎝的混凝土标石;位于沥青路面上的点可打入长20cm、φ2.0㎝的钢钎作为标志,钢钎中心钻一直径为1.5mm,深5mm的洞;水泥路面上的点位应钻一深20㎝,直径5cm的园孔,把测量标志用混凝土镶嵌进去。

1:500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书要点

1:500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书要点

XXXXXX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书批准单位:申报单位:审批意见:总工程师:20xx年xx月xx日主要设计人:20xx年xx月xx日审批人:20xx年xx月xx日目录一、测区概况二、设计及作业依据三、已有资料情况四、平面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基本等高距五、各等级控制点埋石、密度六、基础控制测量七、图根控制测量八、地形图测绘九、保证质量主要措施和要求十、成果资料的整理与上交Xxx区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书为满足XXXXXX需要,为统一技术要求,以保证成果质量,盐城市乾泰工程测量有限公司特编写本技术设计书。

一、测区概况测区位于,周边约29平方公里的范围,交通较为便利。

测区地形以平原地为主,部分地区上有树,测区内耕地大部分为旱地,有部分水稻田。

二、设计及作业依据1.GJJ8—99《城市测量规范》2.GB12898—9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3.GB/T7929—1995《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4.CJJ73—9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5.GB14912—94《大比例尺地形图机助制图规范》6.GB/T17160—1997《1:500、1:1000、1:2000地形图数字化规范》7.审批后的本技术设计书本设计书未提及的,按GJJ8—99《城市测量规范》;GB/T7929—1995《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为准。

三、已有资料情况1.控制资料①由XX市规划局提供,Ⅱ、Ⅲ等三角点X个(XXX、XXX、.... ...)可作为测区布设首级控制测量平面控制的起算点。

②由XX市规划局提供,Ⅲ等以上水准点可作为首级控制测量高程控制的起算点(XXX、XXX、.... ...)。

③上述成果为1980西安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

④测区内已有一级导线点、GPS点可利用。

因坐标系不同,需经转换检测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2.地形图资料由XX市规划局提供的1:10000影像图,标有测区范围及1:500、1:2000地形图测图范围,1:50000地形图可作为工作计划用图。

1:1000数字地形测量设计书

1:1000数字地形测量设计书

黄荆山新区1:1000数字地形测量技术设计书1一、测区概况测区位于黄荆山以南,大冶湖以北,东起四棵,西至快速路。

面积18.5km2,测区交通方便,大韦路横贯测区,从黄石市区过李家坊隧道可直达测区中心。

测区内居民点分布较散,以农田、旱地居多。

2二、执行技术标准1.《城市测量规范》2.《测绘成果验收规定》3.《测绘成果质量评定标准》4.《1:500—1:2000数字化测量规范》3三、测量坐标系统1、平面系统采用54北京坐标系(1150)独立平面坐标系统;2、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3、图幅规格采用50×40㎝。

4四、技术质量要求1、图根控制点平面及高程最弱点中误差相对于其起算点均≤±5㎝。

2、一类地物点点位及间距中误差≤±5㎝。

3、二类地物点点位及间距中误差≤±7.5㎝。

4、三类地物点点位中误差≤±25.0㎝,间距中误差≤±20.0㎝。

5、地物点点位中误差是指地物点相对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

6、高程注记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15㎝。

7、地形图基本等高距1.0米。

8、成果应通过黄石市规划局组织的验收100%合格,检验样品质量优良率应达50%以上。

5五、选点埋石1、GPS点位的基本要求1.1点位周围应便于GPS接收机的安置和操作,视野开阔,被测卫星的地平高度角应大于15°。

1.2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如电视台、微波站等)、距离应不小于400米,远离高压输电线,其距离不得小于200米。

1.3附近不应有强烈干扰卫星信号接收的物体,并尽量避开大面积水域,以防多路径效应的影响。

1.4交通方便,有利于GPS测量的作业调度和其它测量手段扩展和联测。

1.5 GPS点应设在基础稳定,土质坚硬,易于保存的地方,尽量不选埋在塌陷区域内。

1.6 GPS点应至少与2个相邻点通视,以有利于后续测图时控制网的加密和今后的使用。

地形测量技术设计书

地形测量技术设计书

地形测量技术设计书一、前言1、设计目的:1)通过地形图测量对该区域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评价、估算,对项目建设之必要性、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实施可能性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研究论证,从而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解读与使用测量规范,加深对控制测量学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够用有关的理论指导作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内容进行依次实际的应用。

2)熟悉并掌握布设等级控制网的全过程,包括编写技术设计(课程设计)、选点埋石、外业观测、数据检核与平差计算、编写技术总结(实习报告)等部分。

通过完成控制测量实际任务的训练,提高学生独立从事测绘工作的计划、组织与管理能力。

2、任务根据提供预定方案设定的位置(1:1万地形图),按照提供的有关资料,进行1:1000地形图的测绘。

遵照国家颁布的《工程测量规范》进行1:1000地形图测量布设D级GPS 点及5级导线控制点、IV等水准高程测量。

成果要求提供一套数字化地形图电子文件及地形图。

3、测区概况:本测区位于东经123°41’15”、北纬41°07’30”附近的本溪市xx后坡周围,面积约25.0k㎡;测区为丘陵地区、山地广布、多断崖,丘谷之间地势起伏延绵,海拔高163m 至553m。

山地多为树林,山上灌木丛生,通视条件较差,细河贯穿整个测区,给控制测量及地形图测量带来较大之困难。

4、测区已有资料1)本工程收集到国家三等点A1、A2、二点作为本工程平面控制起算点。

2)本工程收集到S1、S2两个国家一等水准点,系1956年黄海高程系成果,作为本工程高程控制起算点。

3)根据设计提供的1:1万地形图,1:1万地形图之地物、地貌逼真,取舍恰当,为本次测量工作之交通、选埋、控制点联测及测图分幅等工作提供了方便。

4)起算数据列表如下(表1)点名标志纵坐标y横坐标X高程备注狮子头山(A1)埋石559437.00058211.000423.1三等点xx(A2)埋石559821.00055071.000553.8三等点S1埋石213.9一等水准S2埋石229.4一等水准二、测量规范1、平面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高程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

1:500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

1:500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

XXX校区1:500地形图测绘技术设书班级:XXXX姓名:XXX学号:XXXXXXXXXXXX年X月X日第一章概况为满足测绘工程技术专业所有学生的实习需要,XXX学院2011年八月份的实习安排,我们系的学生对XX校区进行1:500数字地形图测绘工作。

在此过程中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每个组5-6人左右,并且对校区进行地籍测量和校区以外的大乙坡进行了地形测绘。

测区概况:武定县位于云南省楚雄州,而武XX区位于XX,本校区占地大约60多亩。

该校区处于北纬25°30′31·07″、东经102°25′04·73″、海拔1751米、测区交通便利,沟渠纵横。

作业时间为一个月,因受季风气候影响,加以测区内草木茂盛,给测绘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测区地形困难类别定为一般地区类。

第二章编制方案的技术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1:500》GB/T7929-1995(以下简称《图式》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测量规范》GJJ8-99(以下简称《规范》)第三章已有测绘资料的利用方案一、平面控制点资料测区附近有我校的已知点。

经踏勘检查,标志完好。

成果可供利用。

二、高程控制点资料在测区附近有我校的已知点的国家四等水准成果。

经踏勘检核无误。

成果可作为本次测量起算成果。

三、地图资料测区有武定县土地利用详查图,可以参考进行测区技术设计、控制网布设和踏勘选点工作。

第四章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一、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二、高程系统:采用85国家高程基准。

第五章、地形图的比例及成图方法本测区成图比例尺为1:500,基本等高距0.5m。

野外采用带有内存的全站仪进行施测,内业用计算机数字化成图。

第六章采用的软件系统本测区数字化成图采用南方公司的CASS6.0数字化地形地籍成图件。

软件系统的运行环境:①Windows XP professional操作系统Autocad软件2005版本第七章平面控制测量一、以校区的已知点为起算点。

惠安县城区地形测量技术设计书

惠安县城区地形测量技术设计书

惠安县城区城镇1:500地形测量工程技术设计书为满足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城镇地籍调查的工作需要,惠安县国土资源局通过招投标(招标编号:YXCG2009004)确定福建省八闽测绘院为惠安县城区城镇地籍调查项目的作业队伍,为了保证项目技术的协调一致,有效开展技术、质量管理工作,确保项目工期和最终成果质量满足要求,根据国家和省、市的有关技术文件,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编制1:500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

1 测区概况1.1地理位置、自然经济状况惠安县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泉州市东北部,介于泉州湾和湄洲湾之间,东临台湾海峡,西接洛江区,北邻泉港区,南隔泉州湾与晋江市相望。

本次调查区位于惠安县城区,东至城南工业区三期、漳泉肖铁路;西至达利食品有限公司、科山公园西端;南至漳泉肖铁路与324国道立交桥,北至玉辋路,作业面积约21平方公里,其中城镇地籍测量及权属调查面积约7.82平方公里。

城镇建成区内道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开展城镇地籍调查工作,有着较好的社会经济条件。

1.2测区基本状况及特点惠安县城区相对高差不大,城镇区平均海拔约20米,测区范围约21平方公里,呈不规则状,以居民地为主。

其中城区房屋较密集,老城区巷道狭窄,人口密集,是县政府所在地,是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作业难度大。

2.作业依据2.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1);2.2《城市测量规范》(CJJ8-99)(简称《规范》);2.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4《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简称图式)2.5《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73-97);2.6《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CH 1003-95);2.7《数字测绘产品质量要求第1部分:数字线划地形图、数字高程模型质量要求》(GB/T 17941.1-2000);2.8《1:500、1:1000、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GB14804-93);2.9《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91)简称《水准测量规范》;2.10《福建省1:500、1:1000、1:2000基本比例尺数字化地形图测绘技术规定》(FCB001-2005);(简称规定)2.11《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GB/T18316-2001);2.12 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1:500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控制测量,数字化测图、要素分类与代码、图式等现行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2.13经批准的本项目《技术设计书》。

安徽省巢湖市无为县地籍(地形)测量技术设计书DOC

安徽省巢湖市无为县地籍(地形)测量技术设计书DOC

安徽省巢湖市无为县地籍(地形)测量技术设计书第一章、地籍(地形)控制测量一、测区面积与测图比例尺依据无为县城区地籍(地形)测量合同,在无为县城区测量1:500地籍(地形)图面积约16、7k㎡。

形成全解析数字化地籍(地形)图。

二、已有成果的分析及利用我们从省测绘局搜集了城区附近13个国家Ⅱ、Ⅲ级三角点经实地踏勘距城较近的三角点均已破坏。

在距城区12、5k㎡—21 k㎡找到三个保存完好的三角点。

这三点可作为本次地基高程成果为8、835m(暗标);在距城区以东约4、5km的路南有国家Ⅱ级水准点“军新28”,该点保存完好。

基高程志果为6、406m(暗标);该两点可作为本次地籍(地形)测量高程控制的起算数据。

以上成果抄自安徽省测绘局档案资料处、坐标系统为1954年北京坐标系六度带投影。

中央子午线为东经117°。

高程系统为1956年黄海高程系。

三、坐标系的选择无城城区中心位于东经117°54†北纬41°31†距3°带中央子午线偏远。

其投影度形值为8、9cm/km,为满足投影度形值小于2、5cm/km的要求。

故采用高斯投影带任意带平面直角坐标,1954年北京坐标系中央子午线东经117°50†投影面积为黄海平均海水面;高程系采用1956年高程系。

四、控制网布设方案1、依据测区可供利用的成果资料。

考虑起算点距测区太远。

拟建立以杨家山、临江坝、潘大山为起算点的D级GPS网。

做为无为县城区的首级平面控制。

2、在D级网的基础上加密E级GPS网。

3、在D、E级GPS点的基础上布设一、二级导线网。

做为测区的加密平面控制。

4、高程控制以军新27、军新28水准点为起算点。

布设四等水准网做为测区的首级高程控制。

第二章、D、E级GPS测量一、在D级GPS网的布设根据已知点的分布情况。

考虑网的图形强度,拟是约270 k㎡的范围内布设D级GPS 网,网中包括3个已知点10个特定点基点各命名为GPSD“_”采用边连接的方式网中最短边约5km。

1:500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书

1:500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书

XXXXXX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书批准单位:申报单位:审批意见:总工程师:20xx年xx月xx日主要设计人:20xx年xx月xx日审批人:20xx年xx月xx日目录一、测区概况二、设计及作业依据三、已有资料情况四、平面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基本等高距五、各等级控制点埋石、密度六、基础控制测量七、图根控制测量八、地形图测绘九、保证质量主要措施和要求十、成果资料的整理与上交Xxx区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书为满足XXXXXX需要,为统一技术要求,以保证成果质量,盐城市乾泰工程测量有限公司特编写本技术设计书。

一、测区概况测区位于,周边约29平方公里的范围,交通较为便利。

测区地形以平原地为主,部分地区上有树,测区内耕地大部分为旱地,有部分水稻田。

二、设计及作业依据1.GJJ8-99《城市测量规范》2.GB12898-9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3.GB/T7929—1995《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4.CJJ73—9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5.GB14912—94《大比例尺地形图机助制图规范》6.GB/T17160-1997《1:500、1:1000、1:2000地形图数字化规范》7.审批后的本技术设计书本设计书未提及的,按GJJ8—99《城市测量规范》;GB/T7929—1995《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为准.三、已有资料情况1.控制资料①由XX市规划局提供,Ⅱ、Ⅲ等三角点X个(XXX、XXX、..。

.。

.)可作为测区布设首级控制测量平面控制的起算点。

②由XX市规划局提供,Ⅲ等以上水准点可作为首级控制测量高程控制的起算点(XXX、XXX、.... 。

.。

)。

③上述成果为1980西安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

④测区内已有一级导线点、GPS点可利用。

因坐标系不同,需经转换检测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2.地形图资料由XX市规划局提供的1:10000影像图,标有测区范围及1:500、1:2000地形图测图范围,1:50000地形图可作为工作计划用图.测区内有部分不同坐标系的1:500、1:1000、1:2000地形图,可进行连测转换经内业数字化后使用。

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

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

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一、概述(一)项目名称_____地形图测绘项目(二)测区概况测区位于_____,地理位置为东经_____至_____,北纬_____至_____。

测区地形复杂,包括山地、丘陵、平原等多种地貌类型。

区内交通便利,有_____公路贯穿。

测区内植被覆盖较广,主要有_____等植被类型。

(三)测绘目的为了满足_____的需要,对测区进行地形图测绘,为工程规划、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可靠的地形资料。

二、执行的技术标准(一)《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9)(二)《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20)(三)《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 1 部分: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17)(四)《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24356-2009)三、已有资料的分析与利用(一)已有控制资料收集到测区内及周边的_____控制点成果,包括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

经分析,这些控制点的精度和可靠性能够满足本次测绘的起算要求。

(二)已有地形图资料收集到测区内的_____比例尺地形图,经实地踏勘和对比分析,该地形图现势性较差,部分地物地貌发生了变化,仅供参考。

四、主要技术指标(一)平面坐标系统采用_____坐标系,中央子午线为_____。

(二)高程系统采用_____高程系。

(三)成图比例尺本次测绘地形图比例尺为 1:_____。

(四)基本等高距根据测区地形起伏情况,基本等高距为_____米。

(五)精度要求1、平面控制点精度:最弱点点位中误差不超过±_____厘米,最弱边相对中误差不超过 1/_____。

2、高程控制点精度:四等水准测量每千米高差中误差不超过±_____厘米,最弱点高程中误差不超过±_____厘米。

3、地形图测绘精度: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图上±_____毫米,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不超过图上±_____毫米;等高线插求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不超过 1/3 等高距。

1:1000地形图测绘项目技术设计书

1:1000地形图测绘项目技术设计书

xxx1:500 1:1000数字地形测量项目技术设计书目录1概述 (1)1.1任务来源 (1)1.2项目主要任务及工作量 (1)1.3作业区范围及行政隶属 (1)1.4任务完成期限 (2)2 测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 (2)2.1测区自然地理概况 (2)2.2测区已有资料及分析利用 (3)3 引用文件 (4)4 成果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 (5)4.1测绘基准 (5)4.2地形图技术指标 (5)4.3成图的基本要求 (6)5 作业流程与技术路线 (6)5.1作业流程 (6)5.2技术路线 (7)6 像片控制测量 (8)6.1像片控制点布设 (8)6.2像片控制点判刺 (9)6.3像片控制点联测和计算 (10)7 空三加密 (10)7.1内定向 (10)7.2相对定向 (10)7.3绝对定向 (10)7.4模型连接较差 (11)7.5计算和成果整理 (11)7.6加密接边 (11)8 地形图数据采集 (11)8.1数据采集范围 (11)8.2数据采集内容及要求 (11)9 航测法外业调绘 (12)9.1外业调绘的主要任务 (12)9.2外业调绘的要求 (13)9.3高程测量的方法 (14)9.4地物补测的方法 (15)10 地形图的表示内容 (15)10.1测量控制点 (15)10.2水系 (15)10.3居民地及设施 (16)10.4交通 (18)10.5管线 (19)10.6境界与政区 (19)10.7地貌 (20)10.8植被与土质 (20)10.9注记 (20)11 内业数字化编辑 (21)11.1一般要求 (21)11.2编辑原则 (21)11.3编辑具体要求 (22)11.4数据接边 (24)11.5图外整饰要求 (24)11.6元数据整理 (25)12 质量控制 (25)12.1质量管理流程 (25)12.2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 (26)12.3质量检查的方法 (26)12.4数据质量检查 (27)13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 (32)xxx1:500 1:1000数字地形测量项目技术设计书1概述1.1任务来源为满足xxx城市建设和城乡总体规划的需要,全面加快“乐居吴江”建设的步伐,向社会各方面提供现势、详尽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xxx规划局决定对xxx全市范围实施大比例尺全数字航空摄影测量项目。

水下地形测量技术设计书

水下地形测量技术设计书

镇江润港港务有限公司1:1000地形测量技术设计书镇江华源勘察测绘技术有限公司二〇一九年五月镇江润港港务有限公司1:1000地形测量承担单位(盖章):项目负责人:审核意见:主要设计人:审核人:年月日年月日目录一、概述 (1)1.1任务来源及目的..................................................................................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工作内容1.3 测区已有成果资料的分析与利用 (1)1.4 作业依据 (1)1.5坐标和高程系统 (1)1.6 拟投入设备及人员: (1)1.7 质量目标 (2)二、地形测绘 (3)2.1基本要求 (3)2.2 图根控制测量 (3)2.3地形图测绘 (4)三、生产安全管理 (8)四、成果检查验收及资料提交 (9)4.1 成果检查与验收 (9)4.2 资料提交 (9)一、概述1.1任务来源及目的因镇江润港港务有限公司项目建设需要,需了解场区地形资料,镇江华源勘察测绘技术有限公司承接本项目1.2工作内容1:1000地形图测量。

范围约126亩,纵向330m,横向260m。

1.3 测区已有成果资料的分析与利用有甲方提供的出让地块红线图,可用于图根选点和安排生产,按照其提供坐标准确标绘在本次所测绘地形图上。

1.4作业依据(1)GB/T18314-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2)GB/2009-2010《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3)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4)GB 12898-2009《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5)GB/T 18316-200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6)CH/T 1004-2005《测绘技术设计规定》;(7)CH/J 1001-2005《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8)GB/T 20257.1-2007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图式第1部分: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1.5坐标和高程系统1.5.1坐标系统平面控制: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高斯正形投影,3°分带,中央子午线120°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形测量技术设计书一、前言1、设计目的:1)通过地形图测量对该区域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评价、估算,对项目建设之必要性、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实施可能性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研究论证,从而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解读与使用测量规,加深对控制测量学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够用有关的理论指导作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容进行依次实际的应用。

2)熟悉并掌握布设等级控制网的全过程,包括编写技术设计(课程设计)、选点埋石、外业观测、数据检核与平差计算、编写技术总结(实习报告)等部分。

通过完成控制测量实际任务的训练,提高学生独立从事测绘工作的计划、组织与管理能力。

2、任务根据提供预定方案设定的位置(1:1万地形图),按照提供的有关资料,进行1:1000地形图的测绘。

遵照国家颁布的《工程测量规》进行1:1000地形图测量布设D级GPS点及5级导线控制点、IV等水准高程测量。

成果要求提供一套数字化地形图电子文件及地形图。

3、测区概况:本测区位于东经123°41’15”、北纬41°07’30”附近的市xx后坡周围,面积约25.0k㎡;测区为丘陵地区、山地广布、多断崖,丘谷之间地势起伏延绵,海拔高163m至553 m。

山地多为树林,山上灌木丛生,通视条件较差,细河贯穿整个测区,给控制测量及地形图测量带来较大之困难。

4、测区已有资料1)本工程收集到国家三等点A1、A2、二点作为本工程平面控制起算点。

2)本工程收集到S1、S2两个国家一等水准点,系1956年黄海高程系成果,作为本工程高程控制起算点。

3)根据设计提供的1:1万地形图,1:1万地形图之地物、地貌逼真,取舍恰当,为本次测量工作之交通、选埋、控制点联测及测图分幅等工作提供了方便。

4) 起算数据列表如下(表1)点名标志纵坐标Y横坐标X高程备注狮子头山(A1)埋石559437.000 58211.000 423.1三等点xx(A2)埋石559821.000 55071.000 553.8三等点S1埋石213.9一等水准S2埋石229.4一等水准二、测量规1、平面采用1954年坐标系,高程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

2、《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73-97以下简称《规程》。

3、《工程测量规》(GB 50026-2007)。

4、《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

5、《三、四等水准测量规》(GB 12898-91)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

6、《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GB CH 1001-91;7、《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GB CH 1002-95;8、《大比例尺地形图机助制图规》(GB14912-94)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

9、《测绘工程产品价格》10、本工程《技术设计书》。

三、容1 、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基本等高距、图幅分幅1) 平面采用1954年坐标系、高程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

2) 基本等高距1:1000为1米。

3)1:500图幅采用自由分幅,1:2000图幅采用50*50正规分幅;4)图幅编辑时;图名、图号、图幅号应按上下顺序排列在图幅上方之正中;图幅号采用图幅西南角坐标X,Y之千米数表示,X坐标在前,Y坐标在后,图号由西往东、由北往南用阿拉伯数字按顺序编号,即1、2、3、……;图幅有明显地形、地物名之应标注图名。

图幅上方右侧标注工程名称;图幅左下方标注测绘单位名称。

2、施工质量、施工进度1)经过实地踏勘,本测区位于丘陵地区、测区山地广布、丘谷之间地势起伏延绵,这些都给测绘工作带来了一定之困难。

为了保证生产质量、施工进度及后继工程服务,我公司组织专业技术小组进行踏勘、搜集资料、编写设计书,严格按质量管理体系操作运行。

2)组织了以1名工程师,12名测量员组成共4小组之队伍。

3)组织了下列主要测绘仪器:南方灵锐S86型全球定位接收机4台、中海达全站仪4台、拓普康全站仪3台、自动安平水准仪3台、联想手提电脑4台,HP800喷墨式打印机1台、对讲机6台及各相应配套设备。

拟投入的主要仪器设备(表2)序号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精度指标1GPS南方灵锐-S82(0253) 410+5ppm2全站仪拓普康32"2+2ppm中海达42"2+2ppm3水准仪DS3自动安平水准仪3±3mm4笔记本电脑联想45面包车16小货车1GPS作业调度表(表3)时段编号观测时间测站号/名测站号/名测站号/名测站号/名机号机号机号机号18:00~9:30狮子头山A7A6A41234210:30 ~11:30 狮子头山A3xxA41234312:30 ~13:30A6A5xxA412344)为了保证工程之顺利进行,组织了各小组对本工程可预见之技术难点、工程质量及进度、安全生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本工程是块状地形约25.0平方公里,经讨论决定平面位置采用全球定位系统,联测高等级控制点,以边连式、点连式推进布设E级GPS点2个,高程测量由于一般之四等附合水准路线控制之路线不长,路线过长时最弱点中误差难以保证,故决定采用布设四等水准网之方式进行施测,以确保四等水准高程之精度,平差时按结点网进行严密平差,在施测过程中,与三角高程进行比较发现问题便及时处理。

3、控制测量3.1平面控制(1)GPS网之主要技术要求(表4)等级平均距离(KM)A(mm)B(1*10-6)最弱边相对中误差三等5≤10≤51/80000四等2≤10≤101/45000注:当边长小于200m时,边长中误差应小于20mm。

当GPS网之世界坐标系统转换成1954年坐标系统时,应满足投影长度变形值不大于 2.5cm/km;当长度变形值不大于2.5cm/km时,采用高斯正形投影统一3?带之平面直角坐标系统;当长度变形值大于2.5cm/km时,可采用投影于抵偿高程面上之高斯正形投影3?带之平面直角坐标系统或高斯正形投影任意带之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2)布网原则与设计1)GPS网应根据测区实际需要和布网状况进行设计。

GPS网之点应有二点以上之点相互通视,有利于常规测量施测时之应用。

2)在布网设计中应顾及原有之测绘成果以及各种大比例尺地形图之沿用。

3)为求定GPS点在地面坐标系之坐标,应与附近之国家高级控制点联测,联测点数不应少于2个。

4)GPS网应由一个或若干个独立观测环构成,也可采用附合线路形式构成。

各等级GPS网中每个闭合环或附合线路中之边数应符合下表规定(表5)等级三等四等一级闭合环或附合路线之边数(条)≤8≤10≤10加密网及概况各导线的技术指标如下(表6)级别项目平均边长(km)全长(km)一级≤0.5≤4.0二级≤0.25≤2.4(3) GPS选点与标石埋设1) 选点前应收集与工程相关之各项资料:测区1:1万地形图;原有控制测量资料,包括点之平面坐标、高程、坐标系统、技术总结等有关资料,以及其他测绘部门所布设之控制测量成果资料。

各级GPS网中每个闭合环或附和线路中的边数应符合的规定如下表(表7)级别ABCDE闭合环或附和线路的边数≤5≤6≤6≤8≤102)GPS点位之选择应符合技术要求,有利于使用其他测量方法进行联测;点位之基础应坚定稳固,易于长期保存,并有利于安全作业; 点位应便于安置接收设备和操作,视野开阔,被测卫星之地平高度角应大于15。

;点位应远离大功率无线点发射源(如电视台、微波站等),其距离不得小于200m,并应远离高压输电线,其距离不得小于50m;点位附近不应有强烈干扰接收卫星信号之物体。

3) 各等级GPS点均需埋设永久性标石,标石埋设采用混凝土预制桩埋设,也可采用现场灌制标石。

4) 仪器设备之技术要求接收机之选择(表8)等级项目三等四等一级接收机类型双频或单频双频或单频双频或单频标称精度≤(10mm+5ppmp*d)≤(10mm+5ppm*d)≤(10mm+5ppm*d)观测量载波相位载波相位载波相位同步观测接收机数≥3≥2≥2(4)外业观测1) 基本技术要求(表9)等级项目观测方法卫星高度角(。

)有效观测卫星数时段长度(分钟)数据采集间隔(秒)PDOP四等静态快速静态≥15≥4≥4510~60≤6一级静态快速静态≥15≥5≥1510~60≤62)观测作业要求:每时段采集数据前,作业员应量取天线高,记录此时段之接收卫星数、卫星号、各通道信噪比、故障情况;一个时段观测过程中不得进行关闭接收机又重新启动、进行接收机初始化(发现故障除外)、改变卫星高度角、改变数据采集间隔、改变天线位置;观测员在作业期间不得擅自离开测站,并应防止仪器受震动和被移动,防止人和其他物体靠近仪器、以免遮挡卫星信号;观测时不应在接收机旁使用手机和对讲机,避免干扰卫星信号;在观测过程中应保证接收机正常工作,数据记录正确,每天观测结束后,应及时将数据输出到计算机硬、软盘上,确保观测数据不会丢失。

(5)数据处理1)基线解算之质量检验:无论采用单基线模式或多基线模式解算基线,都应在整个GPS网中选择一组完全之独立基线构成独立环,各独立环之全长闭合差应满足W≤2*?*SQR(3*n) ,W为环闭合差,n为独立环中之边数,?为标称精度; 复测基线之长度较差,不宜超过ds≤2*?*SQR(2)。

2)复测与重测:无论何种原因造成一个控制点不能与两条合格独立基线相联结,则在该点上必须补测或重测不得少于一条之独立基线。

3)GPS网平差处理:无约束平差中,基线向量之改正数(VDx、VDy、VDz)绝对值应满足VDx≤3*? VDy≤3*? VDz≤3*?,当超限时,可认为该基线或其附近存在粗差基线,应采用软件提供之或人为之方法剔除某些误差较大之基线值,直至符合要求; 约束平差中,基线向量之改正数与剔除粗差后之无约束平差结果之同名基线相应改正数之较差(dVDx、dVDy、dVDz)应符合dVDx≤2*? dVDy≤2*? dVDz≤2*?,当超限时,可认为作为约束之已知坐标、距离、已知方位与GPS网不兼容,应采用软件提供之或人为之方法剔除某些误差较大之约束值,直至符合要求。

(6)一级导线控制1)一级导线点在GPS控制点基础上,布设成单一附合导线或导导线测量技术要求(表10)等级附合导线长度(km)平均边长(m)测距测回水平角测回测角中误差( " )测距中误差(mm)方位角闭合差(”)全长相对闭合差J2J6一级4.0400224±510?n1/150002) 导线水平角均采用方向观测法,水平角观测之技术要求按《工程测量规GB 50026-2007》执行。

3) 光电测距导线边采用单向或往返观测,导线边长均观测2测回,一测回读数较差应小于5mm,单程测回间较差应小于10mm。

3.2高程控制1)本测区以国家高等级水准点作为高程控制起算点,布设四等水准网,作为首级高程控制,以满足测区高程控制发展之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