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为抓手汇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为抓手
全方位促学生健康人格养成
——五十六中学德育专项奖申报报告我校在近55年的发展中,德育工作一向有着优良的传统,早在1998年我校就已成为上海市心理健康实验基地,同时我校也成为上海市九五、十五、十一五家庭教育基地;在提倡“以学生为本”的当下,我校更是把德育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以“两纲”教育为核心,不断完善德育制度和规范德育管理,开展实践探索,逐步形成了以家庭教育、心理教育为主的德育特色,形成了融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健康人格养成为一体的学校德育总格局。
通过全员德育,我校先后获得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花园单位、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实验校,上海市家庭教育指导基地、上海市学习化社区试验基地、杨浦区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示范校、杨浦区延吉社区学生健美操特色学校、杨浦区优秀家长学校、成功告诉未来教育基地等荣誉。2000年来至今,我校保持无案发率,特别是在学生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中无伤害事故发生,在学军、学农活动中以纪律良好广受好评,社区、家长对学校教师师德和德育活动的满意率较高,德育工作成效显著。
一、完善的德育工作机制,有效保证德育工作顺利开展
(一)、建设与管理
1、领导重视,加强德育机制的管理
我校确立“以德育人、以诚待人、以学树人”的办学理念,以“崇德、勤学、强身”的校风和“勤奋、求真、实践、创新”的学风,营造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
为了使德育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我校建立了由校长、党支部书记、德育分管校长、政教主任组成的德育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德育领导小组会议,具体研讨和指导学校各层面的德育工作;并制定了《关于师德建设的基本要求与有关规定》、《班主任工作条例》、《五十六中学学生守则》、《五十六中学处分条例》、《五十六中学学生奖学金条例》、《五十六之星评选条例》以及政教主任、年级组
长、班主任、团委干部岗位职责等书面条例,从而使我校的德育工作有章可循。
2、重视组织建设,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领导
我校德育工作建立了校、处、班三级管理网络,实行校长总负责,党支部引领团委、少先队密切配合,分管校长具体负责,政教处、教导处具体落实,总务处通力协作的德育管理机制,职责明确、形成合力、成效显著。
根据我校的德育工作目标和内容,逐步建立健全了各部门的岗位责任制。同时聘请了延吉派出所的民警为我校的校外辅导员,定期请他到我校来指导工作,为我校德育工作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另外,心理健康辅导室、家长学校等机构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强化班级制管理。明确班级管理公约,推行班级服务责任区,开展优秀队班级——“金座班”、“银座班”、“特色班”的考核评选活动。
4、重视团委组织建设。定期召开好团代会,推行团委干部、学生会干部竞选,重视班级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团学干部值日制,发挥团组织自我管理和教育作用。
(二)、目标明确,增强学校德育管理的科学性
1、整体德育规划
我校制定了学校德育工作三年发展规划,从育人文化建设、学校德育特色建设、德育队伍培养,德育研究发展、学校行为规范教育等方面明确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总体方向。
2、切实落实规划
我校每学期都有具体的德育工作计划,政教处、团委、少先队、班级、团支部工作计划能围绕学校德育计划制定。政教处定期对班主任老师的家访工作、主题班会课的内容和质量、师生谈心工作、班级开展的各项教育活动进行检查和评比,了解各部门、各学科德育渗透教育情况,提高了德育工作的效率。
(三)、队伍建设,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
1、紧抓德育队伍培训
我校定期组织德育工作研讨活动,开展主题班会、主题教育课的观摩评比活动,定期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师应具备的心理素质等讲座,对教师德育工作进
行辅导。
严格执行班主任例会制度、德育工作研讨制度,对《班主任工作手册》每月进行检查和反馈,提高了德育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
2、健全班主任考核机制
完善对班级常规工作的检查、考核和奖励制度,坚持日查、月评,充分调动了全体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工作的责任心。每学期末举行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使广大教师学有目标,赶有方向。
二、深入开展家庭教育和心理教育,养成学生健康人格
(一)、家校通力合作,促学生全面发展
1、加强沟通,让家长了解德育重要性
(1)定期开展家长学校活动,充分发挥家委会功能
我校家委会由每班的2名家长代表组成,通过每学期一次的家委会和家长学校活动把学校在各项教育活动中的相关信息及时传递到每位家长中去,避免了出现“学校和家长目的相同而手段各异而造成学生茫然不知所措,最终教育效果甚微”的现象。
(2)以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德育工作
我校广泛宣传家校互动平台的优势,学生、教师、家长的注册率达到100%,此外,我校要求全体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每学期至少在家校互动平台上向家长发送2次消息,受到家长的广泛好评。我校还调查家庭使用网络的情况,结合创建学习型家庭,调查家庭电脑拥有及使用情况,学校开通家庭教育E-mail信箱,建立一个家庭教育网,欢迎家长通过信箱和网络,加强家校联系的力度,构建家校联系更畅通的桥梁,家校的密切联系,让学生的发展更为顺畅。
2、家校联手,提升教育效果
(1)家长走进校园,配合做好学生德育工作
我校以年级为单位开展家长学校活动,实行家长开放日,每学期,邀请家长到校参加主题班会等活动,让家长们在观摩活动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子女的优缺点,从而引起重视,增强育人的责任感。通过这些活动,帮助家长们提高了家庭
教育的水平,共同解决了学校与家庭在教育过程中的困惑。
(2)教师定期家访,促进家长了解学生
我校要求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定期进行家访活动,让家长全面了解我校各项教育实施情况及学生在校情况。实践证明,定期家访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教师与家长彼此的接触,使他们在教育方法上取得共识,形成合力。
3、加强科研,讲求家庭教育的艺术性和实效性
(1)我校每年进行一次德育论文研讨活动,其中有不少关于家庭教育方面的文章,老师们或用个案分析的形式,或用论文的形式分析和探讨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邹奕老师的文章《一个电话》被评为区德育论文二等奖;王月仙老师的《做家长,也要讲艺术》收录在校刊《科学实验》上;包顺萍、徐静老师的家庭教育教案在全区主题活动教案评选中评为一等奖和二等奖。
(2)根据本校学生家庭的特点,“十五”期间,学校负责德育科研的科研室主任组织了一批年轻、有一定班主任工作经验及科研能力的教师进行“中学生异性交往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家庭教育指导”的研究,这一课题已作为市级课题而立项。
(二)、凸现心理教育特色,推进全员德育,促学生人格发展
1、全员重视,增强意识
1998年,我校成为较早一批的心理健康教育基地,为了更好地开展心理活动,我校成立了心理教育领导小组,定期开展会议,关注全校师生的心理健康,制定了心理危机干预体系,重视对全校师生心理的调适。分管领导彭晓玲书记是上海市中小学心理辅导协会中小学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理事会理事,经常在专业委员会论坛上交流我校心理教育经验;专职心理教师经常参加市区级心理培训,为更好地服务学生奠定基础。学校还大量订阅了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报刊、杂志,并经常组织教师学习,更新观念,增强对心理教育的认识。
2、以学生人格发展为重,多方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1)分年级心理教育
我校在各年级开展了不同课题的主题心理教育,其中,高一年级的主题为“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