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解读 二程哲学的异同变化及其对陆王心学的影响(6)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表解)
陆
强 调 学 问 陆九渊
目的在于做
王 人,明白做人心学的创立者
道理,并努力
心 实行,主张扫 除细枝末节,
王守仁
学 直奔主题
心学的集大成者
“存天理、灭人欲” 心即理也_,心是世界万 物的本源;“宇宙便是 吾心,吾心便是宇 宙”,发明本心
心外无事、心外无物
致良知
内心反省
致良知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
认识论(获得 “理”的途径)
程
把 儒 家 的 程颢、
忠、孝、节、
朱 义上升到天理 程颐
的高度,形成 理 一套囊括天人理学的开创者
关系的严密思 学 想体系
朱熹
理学的集大成者
①天理_是宇宙万物的本 原,先理后物
②指出人伦就是天理。
格物致知 (物皆有理)
修养最高境界也是 “仁”
理气论,理先于气,仁 格物致知 是终极源泉,三纲五常 就 是 天 理 , 是 人 性 最 高 (明道德之善) 境界,格物致知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表解)
宋明理学发展的两个阶段 - 理学和心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宋朝理学是儒、道、佛三家融合的产物,儒学从佛道中汲取有益
的内容,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形成新的儒学。将儒家
的忠、孝、节、义提升到“天理”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关系
的严密思想体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含义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浅析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之分歧
浅析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之分歧作者:吴仲煜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21年第02期内容摘要: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中有一个重要概念,即“格物”、“致知”,这两词来源于《礼记》,《礼记·大学》有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但此书却只提及了“格物”与“致知”,并未做任何解释,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过“格物”与“致知”这两个词汇为后世提供参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
从最早为《大学》作注的东汉郑玄,一直到现代的儒学学者,已经争论了一千余年,至今仍无定论。
宋以来作为儒学两大派的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也对“格物致知”作了大相径庭的解读。
关键词:程朱理学陆王心学格物致知一自东汉郑玄到明末,有大量的文人为“格物”、“致知”作注解,明代儒学大师刘宗周也感叹“格物之说,古今聚讼有七十二家①”之多。
宋明是谈论格物致知比较多的年代,其中注解影响最大的便是朱熹与王守仁。
朱熹的思想继承于二程,二程道“学莫大于知本末终始。
致知格物,所谓本也,始也;治天下国家,所谓末也,终也②”,又道“格尤穷也,物尤理也,若曰穷其理云尔。
穷理然后足以致知,不穷则不能致也。
”从这里可以看出,二程对格物致知的解释即是要穷尽天下之理,物并不是唯物主义所指的物体,而是“天理”。
二程格物致知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达到真知,而是为了修养道德,维护封建统治。
二程的学说深深地影响了朱熹,朱熹训“格”为“至”,训“物”为“事”。
所以“格物”便是要接触各种各样的事物。
朱熹又将“致”理解为“推极”,“知”理解为“识”,意思就是接触事物,即物穷理,并且把这个理究到极致,要想“致知”就必须先要“格物”,并且要把这个理给穷透了才行。
至于如何格物,朱熹的看法与程颐基本一致,双方都主张穷理,但都认为格物不必格尽天下之物。
二程道“格物穷理,非是要穷尽天下之物,但于一事上穷尽,其他可以类推③”。
朱熹认为天下万物其中都蕴含了无穷道理,一旦通理,便尽知天下万物万事,胸怀宽广,宠辱不惊,无惧无畏。
干货!简述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不同
干货!简述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不同中国在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分裂之后,进入隋唐大一统时代,逐步建立起以儒家经典为标准开科取仕的科举制度,但当时的儒学已经丧失了过去在孟子、荀子、董仲舒时代的活力,加上道家思想的复兴与佛教传入中国,人们更感兴趣的是“性命之学”(本性与命运),儒家很少探讨这些问题,因此在新的时代需要对儒家经典进行新的注解和探讨。
直到唐朝中期韩愈等人才通过对《大学》和《中庸》做出新的解释来回应时代提出的新问题,他说:“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
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
荀与扬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
”也就是说“道”经过尧、舜、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传到孔子,直到孟子这里就中断了,现在又接上了。
唐宋时期的儒学其实有三个思想来源:儒家本身的思想来源、佛家思想(禅宗为主)、道教(不是道家,这里主要指阴阳学家的宇宙论)。
这三种思想混杂在一起,需要思想家整合,构成一个统一的体系,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到宋代,人们首先发展了儒家的宇宙论,为后来的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奠定了基础,比如周敦颐、邵雍、张载发展出的一系列根据《易传》等儒家经典解释宇宙万物产生以及事物运行的规律,尤其是张载强调的“气”的概念,在后来儒家们的宇宙论和形而上学思想里,越来越重要。
进入北宋到十一世纪下半叶,儒家分为两个学派,周敦颐的两个学生程颢(陆王心学)和程颐(程朱理学)分别是两个学派的创始人。
我们先看一下下面这个故事:据说有一天,西京洛阳的一个名士请二程赴家宴,请歌妓到场为二位程先生陪酒,席间不免有打情骂俏之举。
弟弟程颐心中很不高兴,很快就起身离席,告辞而去。
老大程颢却一直安坐于席,与主人把酒临风,尽欢而归。
第二天,弟弟程颐到哥哥程颢的书房中,谈起昨日赴宴时歌妓打情骂俏之事还非常气恼,并指责哥哥不应该同流合污。
老大程颢却说:“昨日宴会中有歌妓伴酒,我心中却没有歌妓的影子,今天我书房中并无歌妓,而你心中却老想着歌妓的形象。
陆王心学的影响及评价
陆王心学的影响及评价王心学(1032—1085),字元谦,号梦阁,宋太祖赵匡胤的第八子,京口(今江苏南京)人。
他深研究儒家学说,尤其是墨家学说,受到孙思邈、程颐等儒家大家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墨家学说,与王安石的儒家学说形成了宋朝哲学思想的双重主流。
王心学坚持“以后入先”的思想,强调“以后取先”,主张回归古典,全面发展儒学,开展深入的哲学研究。
他认为,“前后之道,同而异也”,“以后入先,方可满足”。
他的思想是一种反思和自省的思想,认为“今虽有道,不可不问先”,“今虽有言,不可不从先”,因此他主张“以后入先”,即以后时代的思想追溯到古代的思想,在古代思想的基础上进行反思和自省,从而发展和深化儒家思想。
王心学认为,“知行合一”是实现儒家伦理道德和政治实践的关键,他强调“致志于行”,即理论必须以实践为根本,只有实践才能实现理论。
他也认为,“忠为先”,即首先要做到忠诚,能够坚守仰,而不是把理论变成脆弱的虚无;其次,要做到诚实,以保持自己的清白,而不是把实践变成腐朽的腐败。
王心学的思想对宋朝政治及文学、思想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著作《正名》和《正义》极大地激励了宋朝文人致力于改革,发扬传统,抵制外来文化,推动宋朝社会文化的发展。
此外,他的思想也深深影响了宋朝哲学家李、陆九渊及北宋的两宋思想家。
王心学的思想受到广大群众的普遍认可,他的学说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经过几代人的不断深入研究,他的思想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同。
王心学的思想不仅被广泛认可,而且也在民间流传甚广,他的思想也受到了历史学家、哲学家、教育家等人士的重视,他们认为王心学的思想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深刻思考,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深远的。
综上所述,王心学的思想对宋朝政治、文化、思想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了众多群众的认同,被历史学家、哲学家、教育家等人士所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南宋至明代的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南宋时,朱熹继承了程颐的思想,陆九渊继承了程颢的思想,这就诞生了后来的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程朱即程颐、朱熹;陆王即陆九渊、王阳明。
无论是程朱理学还是陆王心学,目的都是为了存天理去人欲。
南宋朱熹理学的修养方法是以读经书和持敬为主。
所谓持敬,就是统一自己的精神,抑制人欲,经常自觉天理。
其践行方法就是静坐。
朱熹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定为标准科举教科书,将“读经书”定位知性修养法,而将“持敬”定为实践修养法。
朱熹认为,这两者必须互相帮助、互相依存,才能达到幡然领悟天下事物之理的境界。
朱熹将理学构造成为一个完美、严密的体系。
到了明朝,朱元璋把理学列为明帝国的唯一思想,成为国家意识形态。
明朝捧儒家的朱熹,犹如唐朝捧道家的老子,因为唐朝皇帝姓李,明朝皇帝姓朱。
南宋陆九渊心学在修养上特别重视静坐,主张直观性的感悟真理。
明代思想家陈白沙研究陆九渊心学,在教学中是先静坐后读书,编有《戒色歌》、《戒戏歌》、《戒懒文》,奠定了他明代第一位心学家的地位,有“广东第一大儒”盛誉。
1508年明武宗朱厚照时期,王阳明在贵州龙场悟道,将陆九渊心学进一步发扬光大。
其核心思想是“知行合一”,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完成,比如见到美色和闻到臭味这是知,而心生欢喜或心生厌恶这是行,知与行不可分也。
他说,“知”是“良知”,是“天理”,是“人之良性本质”。
由于“良知”能分清是非善恶,“致良知”就是要用“良知”去为人处世,倘若“良知”勃发,就没有了私意障碍,就可以充足其恻隐之心,恻隐之心充足到极点,就是“仁”了。
王阳明提出心是一切事物产生的根源,他有四句诀:“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他提出要用反求内心的修养方法,修炼强大内心,达到“万物一体" 的境界,解决一切问题。
比较朱熹、陆九渊、王阳明三者之异同,三者目的都是“存天理去人欲”。
国学经典 二程哲学的异同变化及其对陆王心学的影响(5)
国学经典二程哲学的异同变化及其对陆王心学的影响(5)程颐既讲心与天的联系,又讲心与天的区别。
指出:“天地无心而成化,圣人有心而无为。
”(《程氏经说》卷一,《易说》)认为天地无心,圣人之心也是自然无为,与天地变化无关。
并指出:“圣人本天,释氏本心。
”(《程氏遗书》卷二十一下)从而表明心与天存在着区别。
王守仁则从心一元论哲学出发,强调心即天,扬弃了程颐心天有别的观点。
他说:“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
心即天,言心则天地万物皆举之矣。
”(《王文成公全书》卷六,《答季明德》)认为心即是天,心把宇宙万物囊括在内。
此天实际上是指天理,心即天,天理便具有了主体的意义。
从而本体与主体融合为一。
这是对程颐以及朱熹思想的扬弃。
陆王心学对程颐思想的扬弃还表现在,陆九渊从批评程颐天理人欲之分入手,提出了心学的存心去欲的思想。
他说:“天理人欲之言,亦自不是至论。
若天是理,人是欲,则是天人不同矣。
此其原盖出于老氏。
”(《陆九渊集》卷三十四,《语录上》)认为天人同一,本之于心,反对天理人欲相分的观点。
指出:“天理人欲之分论极有病。
”(同上卷三十五,《语录下》)陆九渊之所以批评程颐天理人欲之分的观点,是因为天理人欲之分有导致天人相离的倾向。
这是他心一元论哲学的逻辑所不允许的。
由此,陆九渊把天理人欲之分改造为存心去欲。
他说:“夫所以害吾心者,何也?欲也。
欲之多,则心之存者必寡;欲之寡,则心之存者必多。
故君子不患夫心之不存,而患夫欲之不寡,欲去,则心自存矣。
”(同上卷三十二,《养心莫善于寡欲》)由心本论哲学导出存心去欲的理论,以修正程颐存理去欲的思想。
(二)对程颢思想的丰富和创新陆王心学的思想源头出自于二程思想中的心学因素,尤其出自于程颢的心学倾向。
但陆王,尤其是王守仁又大大发展了程颢的心学思想。
这主要表现在:把程颢以及程颐思想中的心学成分发展为完整的心学体系。
如果说,在二程的思想体系里,程颢的心理合一、守约内求、不讲体用之分,程颐的心性一元等思想只是一些心学因素、成分和倾向的话,那么,经陆王的丰富和创新,这些心学因素、成分和倾向则发展成为完整的心学思想体系,并风靡于明中叶时的学术界,打破了朱熹道学一统天下的局面。
中国哲学史二程到陆九渊
中国哲学史二程到陆九渊二程的天理论程颢,程颐两个亲兄弟被称作“二程”,二程的著作和言论,后人编为《二程全书》,其中包括《二程遗书》、《明道文集》、《伊川文集》、《伊川易传》、《程式经说》、《二程粹言》二程提出了以“理”为中心概念的体系,为道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程颢哲学的主要倾向是主观唯心主义,程颐则是客观唯心主义。
二程认为世界的根源是“理”,也叫做“道”,“天理”。
他们提出“理”来把封建的伦理道德普遍化永恒化,为巩固封建制度和官僚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制造理论依据。
一、“理”一元论1、程颢的“天即时理”程颢提出“天者理也”的命题。
所谓“天”,指最高实体,认为“天即是理”,就是认为“理”是最高实体,他认为“理”是永恒的,是客观存在的,个人行为的好坏不影响天理的变化,理,不生不灭,不增不减。
这理的一个是重要含义是指伦理纲常。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这里“理”的内容就是社会关系、人伦关系的伦理准则。
程颢的“天即是理”的学说的意义之一是把封建伦理关系神圣化,把维护封建君权和父权统治的道德法则看成恒的绝对的真理,看成是世界的唯一来源。
2、程颐“理一分殊”“理”是万物所根据的法则,是物质世界的“所以然”,他认为万物各有其理,但根本上,万物之理就是一个“理”,“天下之物皆能穷,只是一理”,提出“理一分殊”,认为万物之理是一个,而没一物又彼此不同,互有分别,特别强调万物一理。
这个统一的理就是物质世界的所以然。
认为阴阳之气也有其所以然,这就是最高的“理”,就是世界的最高根源。
认为世界是以“理”为依据,“理”是宇宙的最高实体。
3、而上与形而下的区别1)释义形而下即是物质世界,他们认为这不是根本的;形而上的是“道”和“理”,他们认为这才是最根本的,反对张载的气一元论说,程颢认为,“太虚”是物质性的事物,不足为根本。
2)上是形而下的根本认为理是气的根本,理士第一性的,气从属于理4、反对气一元论1)程颢的理一元论程颢认为气有生有灭,而理则是永恒的,气被产生出来时出于理的作用,理是自然界最高原则,也是社会的最高原则,他把封建的伦理观念绝对化永恒化了,认为万物的普遍的理士世界的最高实体。
国学经典 二程哲学的异同变化及其对陆王心学的影响(3)
国学经典二程哲学的异同变化及其对陆王心学的影响(3)二、二程对陆王心学的影响陆王心学在宇宙观方面的特点是以心为宇宙本体,世界万物均以心为存在的根据和产生的本原。
这与朱熹反对以心为宇宙本体的思想形成鲜明的对照,而成为宋明理学思潮中的两大家。
陆九渊提出“心即理”的命题,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对心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从宋明理学思潮发展的脉络看,心学是对朱熹道学的发展和补充。
如果说,程(主要指程颐,同时也包括程颢)朱道学产生的原因是为了批佛,重整儒家伦理,把代表儒家伦理的理(即道)提升为宇宙本体的话,那么,陆王心学产生的原因则在于“正人心”,以解决道学确立及高度成熟后,人们只追求道学的语句,并不按义理办事,或祖述程朱,终日读书穷理而无所得,使“道问学”流于形式的问题。
于是陆王心学着重从主体上寻求思想理论即义理的来源和根据,以打破外在、超越的天理一统学术界的局面。
正因为陆王心学从主体上探求天理的来源和根据,把天理主体化,故对于体用范畴不予重视,并反对心理二分,心性二元,以保持心一元论哲学体系的完整性,体现了心学自身的特点。
在陆王心学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二程哲学及其同异变化对其产生了客观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一)心理合一,心性一元对陆王心学的影响程颢在心理关系上主张心理合一,认为“心是理,理是心”,开陆王心学“心即理”思想的先河。
程颐在思想转变前,持心性一元的观点,这对陆九渊心性一物、王守仁“心即性”的思想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在二程的思想里,既有“心是理,理是心”及“理与心一”的成分,又有“性即理”的内容,陆九渊和朱熹分别吸取并发展了其中的某一方面,以至形成“心即理”与“性即理”思想的分歧。
使二程思想中某些不甚明显的差别成为朱陆两大理学流派公开的观点分歧。
程颐在心性论上早期持心性一元的观点,认为心即性,在天为命,在人为性,论其所主为心,其实是一回事。
后来其思想发生了转变,在与吕大临讨论“中”的问题时,提出心兼体用的观点,倾向于以性为心之体,以情为心之用。
国学经典 二程哲学的异同变化及其对陆王心学的影响(1)
国学经典二程哲学的异同变化及其对陆王心学的影响(1)过去学术界在对宋明理学创始人程颢、程颐的研究中,一种观点认为,二程哲学没有什么分歧;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二程哲学有同有异,存在着区别,但未注意探讨二程哲学的异同变化,即二程哲学由相同到相异的转化,因此不能说明程颐思想前后的矛盾之处。
此外,过去学术界及历史上对二程与朱熹一派关系的研究比较透彻,但未注意研究二程与陆王心学一派的关系,尤其未注意联系二程哲学的同异变化来论述其对陆王心学的影响。
本文试就上述问题作一探讨,以就正于方家。
一、二程哲学的同异变化程颢、程颐哲学的相同处是主要的,尤其在元丰八年(1085)程颢逝世以前。
二程哲学的最大相同是程颢、程颐共同创立了天理论的哲学体系,这对中国哲学及宋明理学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后世理学或以性为理、或以心为理的不同流派,都从二程天理论的哲学体系里吸取其基本的思想理论,在二程天理论哲学体系的基础上,或加以继承、发展,或加以扬弃、创新,都没有脱离天理论的价值思想体系。
这说明二程作为宋明理学的创始人,其哲学的相同方面是主要的和基本的。
然而,二程哲学又存在着相异处。
这个相异处主要表现在程颢的融通合一、守约内求与程颐的体用二分、知识积累、内外结合之间的差异。
这不仅体现为程颢的心一元论哲学与程颐体用二分哲学之间的矛盾,而且表现为程颐后期思想与前期思想的矛盾,正由于程颐后期思想发生了变化,倾向于体用二分,才与程颢及自己早期所持的心学观点产生矛盾。
(一)心、性、理为一程颢以及程颐早期均持心、性、理为一的心学观点。
程颐指出:“心即性也。
在天为命,在人为性,论其所主为心,其实只是一个道。
”(《程氏遗书》卷十八)认为心性相通为一。
程颢在与张载讨论“定性”问题时,提出了“性无内外”的思想。
其性即指心,性无内外也就是心无内外,取消主观与客观的差别,把客观归之于主观。
对此,朱熹指出,程颢所谓“定性”中的性即是心。
他说:“‘定性’字,说得也诧异。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儒学在两汉取得独尊地位之后,随着魏晋以来的思想流变,逐渐受到冷落。
直到宋代,才逐渐确立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新观念系统,被称为“理学”(性命义理之学)。
它以儒学内容为主,同时吸收了佛、道思想,在唐代三教融合与渗透的基础上孕育、发展起来,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思想。
在理学内部,又有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之争,一个认为“性即理”,一个认为“心即理”;一个深沉博大,持敬穷理,一个超然峻拔,直指本心。
一、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相通之处首先,在内容上是相通的,二者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他们都承认“理”的存在。
“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从根本而言,他们都认为人性本善,无论是程朱的“性即理”,还是陆王的“心即理”,他们都是善的,都是宇宙中最本质的东西。
其次,在道德修养上,二者都主张“存天理,去人欲”,即通过学习、教育及修养功夫“变化气质”,“克私去弊”,“改过迁善”,以恢复“善之本性”或“善之本心”。
再次,二者的实质目的是相通的。
无论是程朱的“体天理达于至诚”、“学为圣人”,还是陆王的‘明心见性”、“致良知”,他们在实质目的上是一致的。
他们都强调人作为道德的存在,“理”是人所必须追求的,道德修养或人生的目的在于体悟“天理”,“明心”、“复性”,达到善的最高境界,与天理为一。
其最终目的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遏制人的自然欲求,维护专制统治。
二、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分歧首先,在思想内容上的分歧:程朱理学以“理”为本,是一个理本论的哲学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理”是万物的本原和依据,是万物的主宰。
“理”是整个世界的根据,未有天地之先它已存在,天地塌陷之后它仍存在,它自身无生灭,却对万事万物的生灭运动起着主宰作用。
“理”作为本体虽抽象却不空洞,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
“理”的内在核心就是儒家伦理纲常。
“理”的主宰地位也是为了证明儒家伦理纲常的合理性、至上性、绝对性和永恒性。
国学经典 20世纪陆王心学研究综述
国学经典20世纪陆王心学研究综述现就已收集到的材料,对二十世纪陆王心学研究作一概述。
二十世纪的陆王心学研究大体上可以1949年为界划分为两个大的阶段。
这两个阶段虽然研究者在研究兴趣、研究深度上有明显区别,但也有许多相近之处。
首先是在时间上的延续上基本相当,更值得注意的是都经过了一个由政治的到学术的转变过程。
一陆王心学作为一种深刻的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潮,由黄宗羲在明末清初作了终结之后,就悄然的从社会历史文化的舞台上隐退了。
在尔后清朝长达两百年的统治中,一直是正统理学独居统治地位。
19世纪中叶的鸦片战争所引发的中华民族的生存危机,重新唤起了人们对心学的兴趣。
到二十世纪初,随着危机的加深,从陆王心学中寻找思想动力,成为当时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首要的选择。
在资产阶级革命派创办的刊物或撰写的论著中,推崇心学的言论屡见不鲜。
二十世纪前二十余年的陆王心学研究,就是伴随着资产阶级试图以之解决中华民族危机的进程而展开的。
他们主要思考心学的宗旨及其与民族民主革命的关系问题。
宋教仁、陈天华等"服膺王学",他们认为王学的宗旨是"致良知"、"躬践履"、"有知即行",王学对于当时的世道人心、改造中国、对中国革命是大有益处的,其作用在于可以陶铸大志,铸造革命精神。
他们主张以王学知行合一说铸造即言即行的精神,呼唤人们投身改造中国的事业。
(《宋教仁集》,中华书局1981年)刘师培认为王学"以自得为主,以变法为宗",同卢梭指斥君主顽守旧法相近,并以心学阐发平等观,形成他独具特色的民主主义思想。
(刘师培:《中国民约精义》之《陆子》、《王守仁》)章太炎对王学有褒有贬。
他从对革命是否有用出发,探讨"佛学王学熔铸为一"的关系(《章太炎政论集》)。
辛亥革命时期的汪精卫还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理论的重要宣传者之一,声称"服膺王阳明之言"(《革命之决心》,《民报》第26号)。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及差异性的透析
“程朱理学”与“陆王⼼学”的异同及差异性的透析⼀、概念程朱理学:⼴义的理学泛指以讨论天道性命问题为中⼼的整个哲学思潮;狭义理学专指程朱学派(⼴义的理学包括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学。
本⽂的理学特指程朱理学)。
理学肇始于北宋的周敦颐,奠基于程颢、程颐,完成于南宋的朱熹。
朱熹集前⼈之⼤成,建⽴了理学体系。
他把太极之理作为哲学的最⾼范畴,提出了系统的格物致知说和知⾏学说,建⽴了完整的⼈性学说和有关修养⽅法的学说。
陆王⼼学:是中国宋明时期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哲学流派。
南宋时,针对朱熹等⼈的“理”在⼈⼼之外,陆九渊提出“⼼即理”;针对朱熹“即物”才可“穷理”的理论,陆九渊提出更为便捷的“发明本⼼”的主张。
到明代中期,王守仁提出“⼼外⽆物”“⼼外⽆理”的命题,在认识论上主张“致良知”和“知⾏合⼀”(“致良知”指磨练吾⼼内在的良知,将良知推⼴扩充到事事物物,这个过程即为“知⾏合⼀”。
“⼈之……所不虑⽽知者,其良知也。
”)。
⼆、程朱理学和陆王⼼学的⽐较1.相同点①思想来源:同属儒学范畴,都是在儒学基础上吸纳融合佛学、道教⽽发展起来的。
②思想主张:都强调意识(理或⼼)第⼀,物质第⼆,都属于唯⼼主义;都是⾼调的道德主义。
③思想实质: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遏制⼈的⾃然欲求。
④根本⽬的:都要求⼈们克服私欲,以“仁”的思想规范个⼈⾏为,从⽽维护社会秩序。
⑤地位:都是儒学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成就,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义的理学包括程朱理学和陆王⼼学等)。
⑥影响:促进了思辨哲学的发展,是⼈类历史上的⼀⼤进步;重视主观意志,注重⽓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我节制、发奋⽴志,强调⼈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严格的道德品性起了积极作⽤。
在强化封建礼教、维护宗法等⽅⾯,压制⼈的⾃然欲望,有消极作⽤。
2.不同点①宇宙构成: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理”在⼈⼼之外,主张“即物⽽穷理”,是客观唯⼼主义。
国学经典解读 二程哲学的异同变化及其对陆王心学的影响(4)
国学经典解读二程哲学的异同变化及其对陆王心学的影响(4)(三)守约内求对陆王心学的影响与程颐强调知识积累,内外结合的治学方法有所不同,在方法论上,程颢提出守约内求的治学原则,主张守约,内求于心,反对外求,泛滥无归。
程颢的这一思想影响了陆王。
陆九渊从其心学立场出发,强调内求于心,忽视知识,不立文字,主张读书不求甚解。
这与程颢守约内求,忽视知识,不必读书的思想十分相似。
陆氏心学不受儒家经典的束缚,以六经为我心的注脚,崇尚心悟的倾向便是受程颢轻视经典,“不下一字训诂”(《程氏外书》卷十二),重心灵领悟思想的影响。
王守仁心学也受到程颢思想的影响。
王守仁在方法论上强调贵在自得,内求于心,以心为是非的标准。
他说:“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非也。
”(《王文成公全书》卷二,《传习录中·答罗整不空庵少宰书》)通过内求于心,把圣人的权威置于心的权威之下,体现了他不盲从旧权威的思想解放精神。
王守仁不仅把圣人置于心的权威之下,而且把圣人之作——儒家经典也称之为记载心之常道的工具。
他说:“六经者,吾心之记籍也”,“六经者非他,吾心之常道也。
”(同上卷七,《稽山书院尊经阁记》)这是对陆九渊“六经注我”思想的继承,并受到程颢轻视经典,把辑录《五经》称为“玩物丧志”的见解的影响。
王守仁并强调,求道“需从自己心上体认,不假外求始得”(同上卷一,《传习录上》)。
这与程颢反对外求的思想是一致的,说明程颢的治学方法对陆王心学确实产生了影响。
从以上二程对陆王心学各方面的影响可以看出,二程作为宋明理学的开创者,其思想中的心学因素与陆王心学是彼此沟通的。
陆王心学尽管在心学理论上大大完善了二程的心学观点,但不可否认,作为宋明理学思潮中的心学流派,陆王思想的重要源头出自于二程,这是孟子学说及佛教心学均不可替代的。
三、陆王对二程思想的扬弃和发展在宋明理学史上,陆王心学的崛起具有客观的必然性。
浅谈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浅谈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字数4776阅读22735评论29喜欢79朱熹朱熹,字元晦,号晦庵。
朱熹生活的年代,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他早年不支持抗金,后来又主张抗金恢复国土。
至南宋败势已难挽回,他就不再谈论抗金问题了。
(背景)他的理论体系具有这样一个鲜明的特点:鼓吹上下尊卑的等级秩序,他大力鼓吹唯心主义,就是为了巩固地主阶级的专政,加强对农民的统治。
并且他还大力宣扬韩愈的道统论,他的哲学成为从南宋到明清的正统的官方哲学。
一、理一元论的客观唯心主义朱熹的基本观点认为理是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的,并且是事物的根本,在事物之先。
他所讲的理的内容主要是封建道德的基本原则,把封建道德标准绝对化、永恒化、神秘化,赋予自然世界以道德的意义,加以条条框框的束缚。
“理在事先”就是朱熹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命题,有点类似与柏拉图的理型-现实论,但是有明显有所不同。
因为他还提出了,虽然每种事物都各有各自的理,但这些万事万物的理,都是一个最根本的整体的理的内容。
他称这个最根本、整体的理叫做“太极”,太极中最主要的是仁、义、理、智这种封建社会的道德规则。
他将仁义理智这些道德属性分别对应春夏秋冬,说成是自然界四时变化的固有规律,强调其永恒的性质。
太极包含万物之理,万物分别完整地体现了整个太极。
太极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是不能分割成部分的,万物只是他的分别的整体体现。
他为了说明这个思想,引用了佛教的概念,以“月印万川”类比。
据他所言,理是第一性的,是创造物的根本;气是第二性的,是创造万物的材料。
截然区分了形而上和形而下。
他认为,从事物来讲,理气是不相离的;但从根源上来说,理在气先。
这是一种逻辑上的在先,而非时间上的在先。
他认为每一具体事物虽然都具有那整个的理,但是各物所禀受的气不同,因而整个的理在各个具体事物上表现出来时,受到气的粹驳的影响,就有偏有全。
“论万物之一原,则理同而气异;观万物之异体,则气犹相近,而理绝不同。
”前面一句是说方付与万物之初,理同气异;后一句是说,万物得气之后,理受气影响,表现有昏又明,有开有塞,故理近气异。
国学经典 二程哲学的异同变化及其对陆王心学的影响(2)
国学经典二程哲学的异同变化及其对陆王心学的影响(2)(三)守约内求、何必读书与知识积累、内外结合在方法论和认识论上,二程哲学之间的分歧也是明显的。
程颢主张守约内求,忽视知识,程颐则强调积累知识,以求贯通,讲内外结合。
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
这对后世的朱陆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程颢明确提出守约,认为泛滥则无功。
他说:“且省外事,但明乎善,惟进诚心,其文章虽不中不远矣。
所守不约,泛滥无功。
”(《程氏遗书》卷二上)守约的前提是省外事,也就是摒除对外界事物的认识,而内求于心。
认为只要内求于心,便可进其诚心,而不违“中”的原则,并指出守约便是主敬,其要旨在近求于内,而不必远求于外。
他说:“学者不必远求,近取诸身,只明人理,敬而已矣,便是约处。
”(同上)程颢并强调心性不可外求。
指出:“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知性便知天,当处便认取,更不可外求。
”(同上)显然,程颢守约内求的思想排除了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和知识积累。
程颢曾说:“何必读书,然后为学?”(《程氏遗书》卷三)这种内求于心,不必读书的思想体现了程颢心一元论哲学的特点。
与程颢不同的是,程颐强调知识积累和内外结合。
要达此目的,就必须外求,向外探索。
他提出格物致知说,把认识外物纳入格物穷理的范围。
指出:“格,至也,如‘祖考来格’之格。
凡一物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其理。
穷理亦多端:或读书,讲明义理;或论古今人物,别其是非;或应接事物而处其当,皆穷理也。
”(同上卷十八)其格物的物既指性分中物,又指外物。
程颐承认外物存在的客观性,主张通过格物来穷理。
穷理则通过读书,应接事物等间接或直接地与外物相联系。
这就具有某种外求的倾向,在外求物理的过程中,以认识内心固有的天理。
故又具有内外结合的思想。
程颐认为,格物穷理的过程,即是知识积累的过程。
他说:“格物亦须积累涵养。
”(同上卷十五)并指出:“须是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同上卷十八)通过日格一物,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掌握广博的知识,由积习达到豁然贯通,以认识天理。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1.相同点:(1)内容相同: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
(2)思想实质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理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
(3)影响相同: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都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都起了积极影响。
2.不同点:(1)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是客观唯心主义理学;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认为本心是“理”,是主观唯心主义理学。
(2)把握“理”的途径不同: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陆王心学提出,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努力加强道德修养,克服私欲,恢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宋代理学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形成的?其核心、主张以及影响各是什么?1.背景(1)两宋时期,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地情况下,统治者要求通过调整统治思想,以适应维护统治秩序的政治需要。
(2)魏晋以来,儒、佛、道三家日趋融合,儒学吸收佛、道有益成分,发展为更为理性化、思辨化的新的儒学体系。
(3)宋代的“重文”国策形成了学术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激发了学者们积极关注国计民生的热情。
2.核心:程朱理学的核心是“理”或“天理”,把儒家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用“天人一理”的形式表达了出来。
3.思想内容(1)从哲学上主张“理”是客观存在的,是世界的本原,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2)表现在社会伦理方面,“理”就是“三纲五常”,是人们要遵守的社会规范。
这是直接为统治者服务的。
(3)在人性与“天理”的关系上,主张人们应克制自己的感情欲望,让道德理性来支配和指导行为。
4.影响(1)对人的人格、气质、品行、立志、责任感等方面具有积极的影响。
(2)它所规定的“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规范是维护君主专制的工具,摧残、扼杀人性,压抑思想进步。
二程哲学的异同变化及其对陆王心学的影响
二程哲学的异同变化及其对陆王心学的影响
蔡方鹿
【期刊名称】《河北学刊》
【年(卷),期】1995()3
【摘要】二程哲学的异同变化及其对陆王心学的影响蔡方鹿过去学术界在对宋明
理学创始人程颢、程颐的研究中,一种观点认为,二程哲学没有什么分歧;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二程哲学有同有异,存在着区别,但未注意探讨二程哲学的异同变化,即二程哲学由相同到相异的转化,因此不能说明...
【总页数】5页(P25-29)
【关键词】二程哲学;异同变化;陆王心学;影响;程颢;程颐;宋明理学;哲学思想;陆九渊;王守仁
【作者】蔡方鹿
【作者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44;B248.2
【相关文献】
1.程敏政、程曈关于“朱、陆异同”的对立及其影响 [J], 解光宇
2.心学释义--道教哲学之于陆王心学的一种考察 [J], 强昱
3.易哲学发展史之一嬗变--陆王心学的易哲学思想探析 [J], 杨月清
4.陆王心学异同辨 [J], 王伟民
5.陆王心学异同辨 [J], 王伟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二程思想的不同看中国哲学的两种理论形态
从二程思想的不同看中国哲学的两种理论形态
杨祖汉
【期刊名称】《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7(039)005
【摘要】二程的思想,代表了中国哲学的两种形态.所谓哲学,按照康德的定义,即哲学以思辨为其本质,而思辨是抽象地去了解普遍者.程明道是既圆融又分解,不离开具体特殊的事物而体证普遍的天道;其弟程伊川则明白地分辨特殊与普遍,对理气、心性的不同,给出了清楚的区分.这两种分解的形态虽然不同,但同样表示了哲学就是将普遍者从具体中抽象出来之义.再分析郭象注庄子所用的"寄言出意"的方式,郭象的玄谈也符合哲学之为思辨的意义.由此可证,即使用西方康德对哲学的定义,中国儒道的重要思想家及其思想,也符合哲学是思辨之学的规定.
【总页数】10页(P27-35,71)
【作者】杨祖汉
【作者单位】台湾"中央大学" 中文系,台湾桃园32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1
【相关文献】
1.从“理·仁·礼”看二程的孝道思想 [J], 李晓虹
2.从《洛阳议论》看张载与二程思想的分歧 [J], 魏涛
3.从实学与权道概念看二程思想的当代意义 [J], 郑宗模
4.解决党内两种不同矛盾的科学的思想方法——学习胡耀邦同志《关于正确处理党内两种不同的矛盾的问题》 [J], 谢希民
5.从二程评孟子看二程思想 [J], 张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经典解读二程哲学的异同变化及其对陆王心学的影响(6)陆王对程颢思想的发展创新具体表现在,陆王心学把程颢心理合一的以天理为最高原则发展为陆九渊“心即理”的以心为最高原则,又发展为王守仁“心之本体即良知”的以良知为最高原则。
程颢的心学倾向经陆王的两次发展,大大丰富了宋明理学的心学理论,使之成为能够与程颐、朱熹的“天理论”相抗衡的思想流派。
程颢虽然提出“心是理,理是心”和“道在己”(《程氏遗书》卷一)等命题,具有明显的心学倾向,但其哲学仍强调天理至上,以理而不是以心为最高原则。
这是因为,二程创立理学之时,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如何把儒家伦理提高到本体的高度,以抗衡佛教精致的思辨哲学。
而天理论是统一儒家伦理学与哲学本体论的最直接、最好的理论形态。
由此,程颢通过创造性的理论思维,自家体贴出天理来,以天理作为其哲学的最高范畴,完成了时代所赋予的创建天理论的历史任务。
所以尽管程颢哲学有心理合一的倾向,但尚未把心作为其哲学的最高原则。
陆王则不同,由时代发展所决定,他们创立心学思想体系是为了纠正天理论
哲学高度成熟和流行后出现的弊端。
而能够与天理相抗衡的只是包容了天理的内心和良知。
于是陆九渊在南宋朱学盛行之时提出了“心即理”的思想,从“先立乎其大”和“尊德性”入手,强调一个心字,把天理纳入心中,以心统一整个世界,从而以心为最高原则,建立起与程朱的天理论相抗衡的心学思想体系,把程颢的心学倾向加以创新发展,变天理至上为吾心至上。
尽管陆九渊创心学思想体系,以图纠正朱学的流弊,但随着程朱道学被定为官学,成为学术界的定论。
王守仁为了纠正靠记诵程朱词章来猎取功名利禄和朱学繁琐空疏的弊端,在陆九渊“心即理”思想的基础上,提出“致良知”说,以良知为心之本体,把心、良知、天理等同,而突出心之良知的能动作用。
认为良知是天地万物赖以存在的根据,是先验的认识主体和道德原则,是知善知恶的是非之心,运用之妙,存乎良知,只要致其良知,不论愚夫愚妇,个个做得圣人。
从而树立起良知的最高权威,把陆九渊以心为最高原则发展为以良知为最高原则。
经过陆王对程颢心学倾向的两次发展,丰富了心学的理论,扩大了心学影响,使之成为左右明代思想界逾百年的学术思想。
溯其源,是对程颢思想的继承和创新。
如上所述,二程哲学的同异变化及其思想中的心学因素对陆王心学的形成和
确立产生了客观的影响。
探讨其异同变化,对于深入研究宋明理学发展演变的历史、研究理学流派的分野及各派理论的特点,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蔡方鹿(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