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低应变动测实施细则
基桩完整性检测(低应变)作业指导书
基桩完整性检测(低应变法)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基桩完整性现场检测。
2 执行标准JTG- F81-01-2004《公路工程基桩动测技术规程》3仪器设备基桩动测仪。
4检测目的检测桩身缺陷位置及影响程度,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5资料收集在检测前,应该收集以下资料:1.工程名称、桥梁名称及平面布置图;2.建设、设计施工及监理单位名称;3.基桩的设计桩长、桩径、混凝土强度等级、桩顶及桩底标高;4.施工记录等相关资料;6现场检测6.1检测前准备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1、被检工程应进行工程调查,搜集其工程地质资料、基桩设计图纸和施工记录、监理日志等,了解施工工艺及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
2、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激振设备、传感器及检测仪,检查测试系统各部分之间是否连接良好,确认整个测试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桩顶应凿至新鲜混凝土面,并用打磨机将测点和激振点磨平。
4、应测量并记录桩顶截面尺寸5、混凝土灌注柱的检测宜在成柱14d以后进行。
6、打入或静压式顶制桩的检测应在相邻桩打完后进行。
6.2传感器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传感器的安装可采用石膏、黄油、橡皮泥等耦合剂,粘结应牢固,并与桩顶面垂直。
2、对混凝土灌注桩,传感器宜安装在距桩中心12-2/3半径处,且距离桩的主筋不宜小于50mm。
当桩径不大于1000mm时不宜少于2个测点;当桩径大于1000mm时不宜少于4个测点。
3、对混凝土预制桩当边长不大于600mm时不宜少于2个测点;当边长大于600mm时不宜少于3个测点。
4、对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不应少于2个测点。
6.3激振时应符合下列定:1、混凝土灌注桩、混凝土预桩的激振点宜在桩顶中心部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激振点和传感器安装点与桩中心连线的夹角不应小于45o。
2、激振和激振参数宜通过现场对比试验选定。
短桩或浅部缺陷桩的检测宜采用轻锤短脉冲激振;长桩、大直径桩或深部缺陷的桩宜采用重锤宽脉冲激振,也可采用不同的锤垫来调整激振脉冲宽度。
基桩低应变法检测实施细则
1目的为正确使用静力载荷测试仪,保证平板载荷试验操作过程的正确和结果的精确,制定本细则。
2适应范围本细则适用于检测浅部天然地基、处理土地基和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平板载荷试验可确定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天然地基、处理土地基和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和变形参数。
3编制依据本细则依据《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15-60-2008编制。
4 仪器设备4.1主要仪器设备名称:JCQ静载荷测试仪、力传感器、MS-50位移传感器(位移表)、油泵、千斤顶、承压板和和加载反力装臵(荷重),具体数量和型号规格应根据试验荷载要求和工程实际情况确定,采用自动操作记录。
4.2承压板应有足够刚度。
承压板可采用圆形、正方形、矩形钢板或钢筋混凝土板。
天然地基和处理土地基的承压板尺寸应根据所需评估的地基土的应力主要影响深度范围确定,承压板面积不应小于0.5m2(软土不应小于 1.0m2)。
复合地基的承压板面积应等于受检桩(1 根或1 根以上)所承担的面积,承压板形状宜根据受检桩的分布确定。
4.3试验加载应采用油压千斤顶,千斤顶应位于桩的合力中心。
当采用两台及两台以上千斤顶加载时,应符合下列规定:⑴千斤顶的规格、型号相同;⑵千斤顶的合力中心、承压板中心应在同一铅垂线上;⑶千斤顶应并联同步工作。
4.4加载反力装臵宜选择压重平台等反力装臵,并应符合下列规定:⑴加载反力装臵能提供的反力不得小于最大试验荷载的 1.2 倍;⑵应对加载反力装臵的主要受力构件进行强度和变形验算;⑶压重应在检测前一次加足,并均匀稳固地放臵于平台上;⑷压重平台支墩施加于地基土上的压应力不宜大于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的 1.5 倍。
4.5荷载测量可用放臵在千斤顶上的荷重传感器直接测定,或采用并联于千斤顶油路的压力表或压力传感器测定油压,根据千斤顶校准结果换算荷载。
4.6宜采用位移传感器或大量程百分表进行承压板沉降测量,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⑴承压板面积大于等于 1 m2时,应在其两个方向对称安臵 4 个位移测量仪表,承压板面积小于1 m2时,可对称安臵 2 个位移测量仪表。
低应变检测试验操作细则
低应变检测试验操作细则1.样品准备在进行低应变检测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好测试样品。
样品的形状和尺寸应根据具体测试需求来确定,并且要遵循相应的标准规范。
在准备样品时,要确保其表面光滑、平整,并且无明显的缺陷、损伤或污渍。
2.仪器设置接下来需要对测试仪器进行设置。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应变测量装置,可以选择金属应变计、电阻应变计、光学应变计等。
其次,根据样品的形状和测试需求,调节测力传感器的位置和引导装置,确保能够正确施加加载力。
3.校准在进行实际测试之前,需要对测试仪器进行校准,确保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校准的过程包括对测力传感器和应变测量装置的标定,可以使用标准荷重和标准应变样品进行校准,或者按照仪器的操作说明进行校准。
4.加载过程在进行低应变检测时,加载过程应平稳、均匀,并且保持连续加载的状态。
根据样品的性质和测试需求,可以选择静态加载或动态加载。
在加载过程中,要确保加载速度适当,避免过快或过慢造成的误差,并注意样品的变形和断裂情况。
5.数据采集和记录在进行低应变检测时,需要实时采集和记录测试数据。
数据采集可以通过计算机控制和数据采集系统完成,也可以通过手动记录的方式进行。
要确保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并及时处理和保存数据。
对于重要的测试数据,还可以进行重复测试以验证结果的可靠性。
6.数据处理和分析在完成低应变检测后,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数据处理包括数据清洗、校正和平滑处理,以消除由于仪器和环境因素引起的误差。
数据分析包括对应变-应力曲线和应力-变形曲线的绘制和分析,可以通过曲线拟合、参数计算和对比分析等方法来评估样品的强度、变形和断裂性能。
7.结果报告和总结最后,需要编写测试结果报告和总结。
测试结果报告应包括样品的基本信息、测试方法和过程、结果数据和分析、结论和建议等内容。
总结应对测试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总之,低应变检测是一项精密的实验工作,需要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以及操作人员的专业技术和经验。
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细则
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1适用范围本细则适用于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判定桩身缺陷的程度及位置。
其有效检测桩长范围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
2编制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
3检测仪器设备检测仪器设备主要为RS-1616K(S)基桩动测仪、力锤、力棒。
4受检桩种类及要求4.1 受检桩种类1、混凝土预制桩2、混凝土灌注桩4.2 受检桩要求4.2.1受检桩混凝土强度至少达到设计强度的70%,且不小于15MPa。
4.2.2桩头的材质、强度、截面尺寸应与桩身基本等同。
4.2.3桩顶面应平整、密实,并与桩轴线基本垂直。
5现场检测5.1准备工作5.1.1收集工程桩的桩型、桩长、桩径、设计桩身混凝土强度、施工记录及地质勘察报告等有关技术资料。
5.1.2检查桩顶条件和桩头处理情况受检桩桩顶的混凝土质量、截面尺寸应与设计条件基本相同。
灌注桩应凿去桩顶浮浆或松散、破损部分,并露出坚硬的混凝土表面;桩顶平面应平整干净无积水,必要时宜采用便携式砂轮机磨平;妨碍正常测试的桩顶外露主筋应割掉。
预应力管桩当法兰盘与桩身混凝土之间结合紧密时,可不进行处理,否则,应采用电锯将桩头锯平。
当桩头与承台或垫层相连时,应将桩头与混凝土承台或垫层断开。
5.1.3检查仪器设备,使测试系统各部分之间匹配良好。
5.2现场仪器设备配置(如下图):5.3测量传感器的选择和安装5.3.1传感器的选择检测长桩的桩端反射信息或深部缺陷时,应选择低频性能好的传感器;检测短桩或桩的浅部缺陷时,应选择加速度传感器或宽频带的速度传感器。
5.3.2传感器的安装1、传感器安装应采用化学粘结剂或石膏、黄油等粘贴,不应采用手扶式。
安装时必须保证传感器与桩顶面垂直。
2、激振点和传感器安装位置应避开钢筋笼的主筋影响。
3、实心桩的激振点位置应选择在桩中心,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宜为距桩中心2/3半径处;空心桩的激振点与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宜在同一水平面上,且与桩中心连线形成的夹角宜为90度,激振点和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宜为桩壁厚的1/2处。
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作业指导书
1 前言为严格执行低应变检测规范(规程),不断提高基桩低应变检测水平,使相应技术标准的执行更具有可操作性,特按《安全作业管理程序》(JAGS/C-Ⅱ―16―2013)、《现场检测控制程序》(JAGS/C-Ⅱ―17―2013)编制本作业指导书,并作为《质量手册》的一部分,与其一并颁布执行。
本作业指导书则应和相应的技术标准一同执行使用。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混凝土预制桩(混凝土预制方桩、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灌注桩(钻孔灌注桩、沉管灌注桩、树根桩)。
3 技术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
4 检测目的检测桩身结构的完整性,判定桩身是否存在缺陷、缺陷的程度及其位置。
5 检测原理本方法的实质是将混凝土桩视为一维线弹性杆件,当桩顶受一冲击力后,其应力(应变或位移)以波动形式在桩身中传播,遇到波阻抗差异界面后,产生反射波信号,通过分析入射波和反射波的波形、相位、振幅、频率及波的到达时间等特征,达到检测桩身完整性的目的。
检测框图如下:6 检测仪器6.1 本公司应用于低应变动测的仪器为RS1616K(S)型和RS1616K(P)型基桩动测仪。
使用仪器为集信号放大、数据采集、显示记录和分析处理于一体的高性能仪器,由测振传感器、信号放大器、数据采集装置和显示记录等部件组成。
6.2 方法要求6.2.1 加速度传感器频率范围宜为5Hz~2000Hz ,速度传感器频率范围宜于10Hz~1000Hz;放大器增益宜大于60dB 且可调,频率范围宜于2Hz~5kHz ;数据采集器采样频率不小于40kHz 。
传感器的频响特性应能满足不同测试对象、不同测试目的的需要。
6.2.2 检测结果难于判断时,可同时采用加速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进行比对检测,以提高信号的可信度。
6.2.3 整个检测系统应具有可靠的防尘、防潮、防震性能,各部件间匹配良好,整体系统误差小于5%。
6.3 仪器设备的管理执行《设施和环境条件控制程序》(JAGS/C -Ⅱ―15―2013)。
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规程
力传感器
频率响应宜为
其幅度畸变应小于
灵敏度不应小于
量程 当稳态激振时 按激振力的最大值确定 当瞬态
冲击时 按冲击力最大值确定
测量响应的传感器
频率响应 宜为
灵敏度 当桩径小于
时 速度传感器的灵敏度 应
大于
加速度传的灵敏度 应大于
当桩
径大于
时 应大于
应大于
横向灵敏度不应大于
加速度传感器的量程 当稳态激振时 应小于 当瞬
数字化测试仪器 稳态
图
机械阻抗测试仪器示意 一
数字化测试仪器 瞬态
图
机械阻抗测试仪器示意 二
桩 激振器 力传感器 速度传感器 功率放大器 电荷放大器
测振放大器 跟踪滤波器 振动控制仪
函数记录仪
信号采集前端
微计算机
打印机 绘图仪
力棒 力锤
注 信号采集前端可采用双通道以上的各种频响分析仪 也可采用 磁带记录
态激振时 不应小于
接收传感器的灵敏度应每年标定一次 力传感器可采用振
动台进行相对标定 或采用压力试验机作准静态标定 进行准静
态标定所采用的电荷放大器 其输入电阻不应小于
测量响
应的传感器可采用振动台进行相对标定
测试设备可以采用专用的机械阻抗测试仪器 也可采用通
用测试仪器组成的测试装置 图
压电传感器的信号放大应采用电荷放大器 磁电式传感器应
护 仪器长期不使用时 应按使用说明书要求定期通电 长途
搬运时 仪器应装在有防震措施的仪器箱内 仪器设备应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和调试 其技术指标应
符合仪器质量标准的要求
检测前的准备工作
检测前应具有下列资料 工程地质资料 基础设计图 施 工原始记录 打桩记录或钻孔记录及灌注记录等 和桩位布置图
低应变法检测实施细则
低应变法检测实施细则一、编制依据本细则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编制。
二、编制目的为正确使用PIT仪器进行低应变检测桩身的完整性,保证检测精度,制定本细则。
三、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检测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判定桩身缺陷的程度及位置。
本细则只可用于检测混凝土桩有效长度检测范围内是否有缺陷,具体共冲的有效检测桩长范围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
本方法对桩身缺陷程度坐定性判定,如需对缺陷类型进行判定,应结合地质、施工工艺情况综合分析,或采用钻芯法、声波投射法等其它方法。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低应变法应结合其它检测方法进行桩身完整性判定:1)实测信号复杂,无规律,低应变法无法对其进行正确评价。
2)对于设计桩身基面渐变或多变,且变化幅度较大的混凝土灌注桩。
本细则不用于对薄壁钢管桩或类似与H型钢桩的异形桩的桩身完整性检测。
四、检测人员检测人员应经过培训,通过专项检测考试,具有相应的资质。
五、仪器设备及其安装仪器设备:仪器设备一览表表1 设备型号编号检定日证书编号量程/灵敏期度JD031主机PIT-V-1锤手锤耦合剂黄油耦合方式平整粘结六、检测技术和抽样数量1、必备资料1.1检验桩身完整性时,应具备一下资料(1)工程名称、地点及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名称;(2)基础、结构型式、层数、设计要求、检测目的。
(3)地质条件描述;(4)受检桩的桩号、桩位和相关施工记录;(5)必要的设计图纸和施工记录;2、受检桩应符合下列规定:(1)桩身混凝土强度至少达到设计强度的70%,且不小于15MPa,同时混凝土龄期不少于20天。
(2)桩头的材质、强度、截面尺寸应与桩身基本相同。
(3)桩顶面应平整、密实,并与桩轴线基本垂直。
(4)当受检桩不符合上述2、3条要求时,应对受检桩进行桩头处理,直至受检桩符合要求。
对灌注桩应凿去桩顶浮浆或松散、破碎部分,并露出坚硬的混凝土表面;桩顶表面应平整干净且无积水;妨碍正常测试的桩顶外露主筋应割掉。
桩基低应变检测方案
桩基低应变检测方案1. 引言桩基作为土木工程中重要的基础构件,其质量和稳定性对工程的安全和耐久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桩基施工过程中,合理的检测方法和方案能够及时发现问题,保障工程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种桩基低应变检测方案,通过对桩基应变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并修复潜在的问题。
2. 桩基低应变检测方案的设计原则桩基低应变检测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如下:1.灵敏度高:能够检测到桩基的细微应变变化,保证对潜在问题进行及时发现。
2.准确性高:提供准确的应变值,用于准确评估桩基的质量和稳定性。
3.实时性强:能够实时监测桩基的应变变化,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4.可靠性强:方案应具备较高的可靠性,能够长期稳定地工作。
3. 桩基低应变检测方案的技术原理桩基低应变检测方案的技术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传感器的选择:选择合适的应变传感器,如电阻应变计、光纤传感器等。
该传感器能够将桩基的应变转化为电信号或光信号,并通过数据采集系统进行采集和处理。
2.数据采集系统:选用高精度和高采样率的数据采集系统,能够实时采集传感器输出的信号,并通过计算和分析得到桩基的应变值。
3.数据处理与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到桩基的应变变化情况,并结合设计要求进行评估。
4.实时监测与报警系统:通过建立实时监测系统,能够及时监测桩基的应变变化情况,并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发出警报,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
4. 桩基低应变检测方案的实施步骤桩基低应变检测方案的实施步骤如下:1.传感器安装:在桩基中选取合适的位置进行传感器的安装,确保传感器与桩基紧密接触,能够准确感知应变变化。
2.数据采集系统的搭建:选择合适的数据采集系统,根据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进行连接和配置,确保能够高效地采集和处理数据。
3.数据处理与分析:利用专业的数据处理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到桩基的应变变化情况,并进行定量评估。
4.实时监测与报警系统的建立:建立实时监测系统,通过连续监测桩基的应变变化情况,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在需要时发出警报,通知相关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
DJ-003基桩低应变反射波法测试分析实施细则
XXXXXX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地基专业作业指导书基桩低应变反射波法测试分析实施细则文件编号:QWDJ-003版本号:A/ 0编制:批准:生效日期:二○一八年十一月五日基桩低应变反射波法测试分析实施细则1. 目的为使测试人员在做基桩低应变反射波法测试时有章可循,并使其操作合乎规范。
2. 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检测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推定缺陷类型及其在桩身中的位置。
本方法不宜对桩长进行核对,对桩身砼的强度等级作出估计。
对于粉喷桩不提倡使用本检测方法,对于石灰桩等柔性桩和碎石桩等散体材料桩不能使用本检测方法。
3. 引用文件对于湖北省境内的检测项目,以《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范(DB42/269-2003)》为最基本的技术依据,当该规范不明确时,参照下述规范执行:《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对于湖北省境外的检测项目,依据行标执行。
对于每次发出的检测报告中,必须明确该报告依据的技术标准,并严格按其标准执行。
4. 职责检测工程师负责现场检测;并负责计算分析和编写检测报告。
5. 工作程序5.1 检测现场准备桩头清理:拟测桩的桩头清除浮浆层,见到新鲜坚硬的砼,桩头大致平整。
测点凿磨:最好在进场前对所有拟测桩桩顶砼面上凿磨出2~3片5cm×5cm的平整面(砼坚硬),其粗糙度应不超过1mm,作为传感器安装处。
对于预应力砼桩,如桩顶面未破坏,或法兰盘与砼连接紧密,可不作处理。
凿磨工具用凿子、铁锤或打磨机等。
本条要求在也可放在现场检测时完成,但会明显延长现场检测时间。
检测通道:拟测桩周围应能容许人步行安全地通过。
确定检测日期:受检砼灌注桩的砼强度在检测时应不低于设计强度的70%且不小于15MPa。
5.2 内部准备5.2.1 必须带齐下述检测仪器设备:RS1616K(P)型动测仪一台(电池应已充电);加速度计一只;小毛刷一只;力捧、小铁锤各一只,橡皮垫。
力棒选择:桩长≥18m或桩长>15m且桩径≥1.0m时,须选用大力棒。
桩基低应变动测仪操作规程
桩基低应变动测仪操作规程操作规程:桩基低应变动测仪操作规程1. 设备准备1.1 在使用之前,检查桩基低应变动测仪是否完好无损,并且所有配件和电缆是否齐全。
1.2 检查仪表的电源是否正常。
如果需要使用电池供电,确保电池电量充足。
1.3 操作人员应该熟悉仪表的基本原理,了解测量的目的和要求。
2. 安装仪表2.1 将桩基低应变动测仪的传感器正确安装在要测量的桩基上。
确保安装牢固,并且与桩基表面接触良好。
2.2 连接传感器和仪表主机,确保连接稳固且电缆不会受到干扰。
3. 开机与调试3.1 将仪表主机的电源接通,并打开电源开关。
3.2 等待仪表主机完成自检程序,并确保仪表主机正常工作。
3.3 调整仪表主机的各项参数,如采样频率、采样时间等,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置。
4. 进行测量4.1 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测量模式。
如连续测量模式、单次测量模式等。
4.2 在测量之前,检查并确保测量过程中的环境和条件符合要求,如温度、湿度等。
4.3 开始测量。
根据仪表主机的操作指引,进行相应的操作,获取测量数据。
5. 数据处理与分析5.1 将测量数据导入计算机或其他数据处理设备,并进行相应的分析。
5.2 根据测量数据,进行计算和比较,得出结论或评估桩基的情况。
5.3 将测量数据保存,并进行备份,以备后续的使用和分析。
6. 关机与清洁6.1 在使用完毕后,关闭仪表主机的电源开关。
6.2 断开传感器和仪表主机的连接,并将仪表和配件进行清洁。
6.3 将仪表和配件放置在干燥的地方,并妥善保管。
7. 维护与保养7.1 定期进行仪表的维护和保养,如清洁、校准等。
7.2 妥善保存仪表的相关文件和记录,以备查阅和追溯。
7.3 根据需要,定期进行仪表的检修和维修,确保运行正常。
8. 安全注意事项8.1 在操作过程中,应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流程。
8.2 注意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避免受伤或发生意外。
8.3 遵守仪表的使用说明,正确操作,避免误操作或错误使用。
桩基低应变检测实施方案
桩基低应变检测实施方案
桩基低应变检测是指对桩基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应变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
以保证桩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下面将介绍桩基低应变检测的实施方案。
首先,确定检测方案。
在进行桩基低应变检测之前,需要确定检测的具体方案
和方法。
可以根据桩基的类型、规模和施工环境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案,包括检测设备、检测参数和检测周期等。
其次,进行检测设备的准备。
根据确定的检测方案,需要准备相应的检测设备,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器、数据处理软件等。
确保检测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然后,进行现场检测。
在进行桩基低应变检测时,需要按照确定的检测方案和
方法,安装检测设备,并进行实时监测。
在监测过程中,需要及时记录和处理监测数据,以便后续的分析和评估。
接着,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估。
在完成现场检测后,需要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
评估。
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可以得出桩基的应变情况,评估桩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并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最后,编制检测报告。
在完成数据分析和评估后,需要编制桩基低应变检测报告。
检测报告应包括桩基的基本情况、检测方案和方法、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评估结论和建议等内容,以便相关部门和人员参考和使用。
总之,桩基低应变检测是保证桩基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通过合理的检
测方案和方法,准备的检测设备,现场检测,数据分析和评估,以及编制检测报告,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桩基的问题,保证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低应变桩基检测方案
低应变桩基检测方案概述低应变桩基检测是一种常用的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方法,用于评估桩基的质量、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本文将介绍低应变桩基检测的原理、步骤和常见的检测方法。
原理低应变桩基检测基于弹性力学理论和应变测量原理。
当桩基受到荷载时,桩身会发生微小的弯曲变形。
通过在桩身上布设应变计,可以测量出这个微小的变形,从而评估桩基的质量和承载能力。
检测步骤低应变桩基检测通常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准备工作:确定需要检测的桩基的位置和数量。
清理桩顶以便安装应变计。
对于已有的桩基,需要清理表面以便安装传感器。
选择合适的应变计和数据采集设备。
2.应变计布设:根据桩基的类型和形式,选择合适的布设方式。
通常将应变计安装在桩身的两侧,固定好并进行校准。
确保应变计与桩体之间的接触良好,减小测量误差。
3.数据采集:连接应变计与数据采集设备。
根据设备的要求和桩基的特点,设置合适的采样频率和采样时间。
进行正常的测量前的校准和初步测试。
4.数据处理:将采集到的数据导入计算机中进行处理。
对数据进行滤波、分析和计算,得到桩基的应变变化曲线和相应的参数。
5.结果评估:根据检测结果,评估桩基的质量和承载能力。
通常使用图表或指标来表示。
如果有必要,可以与设计要求进行对比,评估是否合格。
6.报告撰写:根据检测结果,撰写检测报告。
报告应包括桩基的位置、检测结果、评估结论和建议。
报告的格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常见检测方法高频采样法高频采样法是一种常用的低应变桩基检测方法。
该方法使用高频率的数据采集设备对桩身上的应变进行连续采集。
通过对采集数据进行滤波和分析,可以得到桩基的应变变化曲线和相应的参数。
钻孔动力法钻孔动力法是另一种常见的低应变桩基检测方法。
该方法使用钻孔机将传感器安装在桩基的侧壁上。
通过在侧壁上施加动力荷载,测量桩身的变形响应。
根据测量数据,评估桩基的质量和承载能力。
超声波法超声波法是一种非破坏性的低应变桩基检测方法。
该方法使用超声波传感器将超声波引入桩体内部。
桩基低应变动力检测规定
桩基低应变动力检测一般规定(JGJ/T93-95)检测方法:1、本规程规定的检测方法有:反射波法、机械阻抗法、动力参数法和声波透射法。
2、上述方法均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和技术要求,应根据不同的检测对象和要求选用。
检测数量1、对于一柱一桩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全部基桩应进行检测。
2、非一柱一桩时,按施工班组抽测,抽测数量应根据工程的重要性、抗震设防等级、地质条件、成桩工艺、检测目的等情况,由有关部门(建设、设计、监理、质监)协商确定。
检测混凝土灌注桩柱身完整性时,抽测数不得少于该批总数的20%,且不得少于10根;检测混凝土灌注桩承载力时,抽测数不得少于该批桩总数的10%,且不少于5根;对混凝土预制桩,抽测数不得少于该批桩总数的10%,且不少于5根。
当抽测不合格的桩总数超过抽测数的30%,应加倍重新抽测。
加倍抽测后,若不合格桩数仍超过抽测数的30%,应全数检测。
对于采用声波透射法时,加倍重新抽可采用其他检测方法。
基桩高应变动力检测基本规定(JGJ/106-97)1、高应变动力检测的结果可用于下列工作:A、监测预制桩打入时的桩身应力与桩锤效率,选择沉桩设备与工艺参数;B、选择预制桩合理的桩型与桩长;C、采用实测曲线拟合法估计桩侧与桩端土阻力分布,模拟静载荷试验的Q-s曲线等。
2、采用高应变动力检测时,委托单位应提供下列资料;A、工程名称及建设、设计、施工单位名称;B、试桩区域内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勘探报告;C、桩基施工图;D、工程桩施工记录;E、试桩桩身混凝土强度试验报告;F、试桩桩顶处理前、后的标高。
3、进行单桩承载力检测时,对工程地质条件、桩型、成桩机具和工艺相同、同一单位施工的基桩,检测桩数不宜少于桩总数的2%,并不得少于5根。
4、按本规程进行的高应变动力检测属非破损检测,检测可选用工程桩进行。
单桩承载力检测(JGJ94-94)为确保实际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达到设计要求,应根据工程重要性、地质条件、设计要求及工程施工情况进行单桩静载荷试验或可靠的动力实验。
桩基低应变操作规程
桩基低应变检测操作规程1、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检测各类预制桩和混凝土灌注桩的桩身质量,推定缺陷类型、性质及其部位。
2、引用标准辽宁省标准《建筑基桩及复合地基检测技术规程》DB21/T1450-2006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 J256-20033. 信号采集和筛选3.1 根据桩径大小,桩心对称布置2~4个检测点;每个检测点记录的有效信号数不宜少于3个。
3.2 检查判断实测信号是否反映桩身完整性特征。
3.3 不同检测点及多次实测时域信号一致性较差,应分析原因,增加检测点数量。
3.4 信号不应失真和产生零漂,信号幅值不应超过测量系统的量程。
4、检测仪器41 仪器设备由传感器、放大器、模拟滤波器、数据采集器、波形显示记录器以及激振设备和其它专用附件组成。
4.2 检测仪器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基桩动测仪》JG/T 3055的有关规定,且应具有信号显示、储存和处理分析功能。
4.3瞬态激振设备应包括能激发宽脉冲和窄脉冲的力锤和锤垫;力锤可装有力传感器;稳态激振设备应包括激振力可调、扫频范围为10~2000Hz的电磁式稳态激振器。
5、检测系统框图6、检测前后,对被测样品和检测仪器的检查项目6.1 检测前,应进行现场调查,要求对被测的基桩应凿去浮浆至砼硬层,桩头基本平整无积水,并核对桩号。
6.2 检测前,应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性能正常方可使用。
7、对测量用仪器的安装要求传感器应稳固地安置在桩头上,激振点宜选择在桩头中心部位。
8、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检测仪器应具有防尘、防潮性能,并应在-10~50℃环境条件下正常工作。
在现场检测时,对仪器屏幕应采取防晒措施。
当仪器长期不用时,应按要求定期通电。
9、在检测过程中发生异常现象时的处理方法在检测过程中出现异常波形时,应在现场及时研究,排除影响测试的不良因素后再重复测试。
重复测试的波形与原波形应具有相似性。
10、在检测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时的处理方法10.1 正在检测过程因外界干扰和其它不可预见的事故时,应即关机停止检测。
基桩低应变检测技术方案
基桩低应变检测技术方案一、检测前预备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1、检测前应搜集有关技术资料。
2、依照现场实际情形选择适合的激振设备、传感器及检测仪,检查测试系统各部份之间是不是连接良好,确认整个测试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桩顶应凿至新鲜混凝土面,并用打磨机将测点和激振点磨平。
4、应测量并记录桩顶截面尺寸。
5、混凝土灌注桩的检测宜在成桩14d以后进行。
6、打入或静压式预制桩的检测应在相邻桩打完后进行。
二、传感器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传感器的安装可采纳石膏、黄油、橡皮泥等藕合剂,粘结应牢固,并与桩顶面垂直。
二、对混凝土灌注桩,传感器宜安装在距桩中心1/2一2/3半径处,且距离桩的主筋不宜小于50m 。
当桩径不大于1000n1m时不宜少于2个测点;当桩径大于1000mm时不宜少于4个测点。
3、对混凝土预制桩,当边长不大于600mm时不宜少于2个测点;当边长大于600mm时不宜少于3个测点。
4、对预应力混凝十管桩不该少于2个测点。
三、激振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混凝土灌注桩、混凝土预制桩的激振点宜在桩顶中心部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激振点和传感器安装点与桩中心连线的夹角不该小于4500;二、激振锤和激振参数宜通过现场对如实验选定。
短桩或浅部缺点桩的检测宜采纳轻锤短脉冲激振;长桩、大直径桩或深部缺点桩的检测宜采纳重锤宽脉冲激振,也可采纳不同的锤垫来调整激振脉冲宽度。
3、采使劲棒激振时,应自由下落;采使劲锤敲击时,应使其作使劲方向与桩顶面垂直。
四、检测工作应遵守下列规定:一、采样频率和最小的采样长度应依照桩长和波形分析确信。
二、各测点的重复检测次数不该少于3次,且检测波形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3、当干扰较大时,可采纳信号增强技术进行重复激振,提高信噪比;当信号一致性差时,应分析缘故,排除人为和检测仪器等干扰因素,从头检测。
4、对存在缺点的桩应改变检测条件重复检测,彼此验证。
五、检测数据分析与判定1)、桩身完整性分析宜以时域曲线为主,辅以频域分析,并结合施工情形、岩土工程勘探资料和波型特点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判定。
基桩低应变法检测方案
基桩低应变法检测方案1.试验目的普查桩身结构完整性,判断桩身缺陷的程度及位置。
2.仪器设备检测仪器采用美国PDI公司及武汉岩海公司生产的P.I.T桩基完整性检测仪四台,检测设备及现场联接见图1。
图1 基桩低应变法检测仪器设备现场连接示意图3.基本原理基桩低应变检测桩身结构完整性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桩顶施加激振信号产生应力波,该应力波沿桩身传播过程中,遇到不连续界面(如蜂窝、夹泥、断裂、孔洞等缺陷)和桩底面时,将产生反射波,检测分析反射波的到时、幅值和波形特征,就能判断桩的完整性。
4.检测标准1)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2)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 15-60-2008。
5.检测流程6. 抽检数量、验证与扩大检测根据有关规范的规定,抽检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柱下三桩或三桩以下的承台抽检桩数不得少于1根。
2)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较低的灌注桩,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30%,且不得少于20根;其它桩基工程的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20%,且不得少于10根。
对低应变法检测中不能明确完整性类别的桩或Ⅲ类桩,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静载法、钻芯法、高应变法、开挖等适宜的方法验证检测。
当采用低应变法抽检桩身完整性所发现的Ⅲ、Ⅳ类桩之和大于抽检桩数的20%时,宜采用原检测方法,在未检桩中继续扩大抽检。
7. 受检桩位的选择检测桩位的确定宜按下列原则进行:1)施工质量有疑问的桩;2)设计方认为重要的桩;3)局部地质条件出现异常的桩; 接受委托现场检测 调查、资料收集制定检测方案前期准备 计算分析和结果评价检测报告设备、仪器检定重新检测、验证、扩大检测4)施工工艺不同的桩;5)除上述规定外,同类型桩宜均匀随机分布。
8.准备工作根据我方在AA大学城、新白云国际机场等大型项目中的工作经验,为确保检测工作顺利、有序、高效的进行,我方将设置专职联络员,负责同业主、监理、施工等单位的联系、沟通工作,及时掌握现场进度情况,以便我方做好人力、物力的调配,同时进行现场指导,确保在进场检测前有关方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1)凿去桩头浮浆或锯掉预制桩的桩头破损部分,露出新鲜密实混凝土面,并使桩头保持平整;2)清除桩头碎石、杂物、泥浆和积水,使桩头保持清洁、干燥;在检测之前,桩顶承台不得绑扎钢筋。
桩基完整性(低应变试验]试验方法
1 桩基完整性(低应变试验)1.1一般规定:(1)低应变反射波法适用范围为:混凝土灌注桩、混凝土预制桩、预应力管桩及CFG 桩。
(2)对桩身截面多变且变化幅度较大灌注桩,应采用其他方法辅助验证低应变法检测的有效性。
(3)受检桩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70%,且不应低于15MPa 。
1.2检测原理:低应变法目前国内普遍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为狭义低应变法,其通过采用瞬态冲击的方式(瞬态激振),实测桩顶加速度或速度响应曲线,以一维线弹性杆件模型为依据,采用一维波动理论分析判定基桩的桩身完整性。
因此基桩必须符合一维波动理论要求,满足平截面假定和一维线弹性杆件模型要求,一般要求其桩长远大于直径即长径比大于5或瞬态激励有效高频分量的波长与桩的横向尺寸之比大于5。
1.3检测方法及工艺要求(1)检测前的准备工作a 受检基桩混凝土强度至少达到设计强度的70%,或期龄不少于14天时方可报检。
b 施工单位填写报检表,经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后,至少提前2天提交给现场检测人员。
c 施工单位向检测单位提供基桩工程相关参数和资料。
d 检测前,施工单位做好以下准备工作:①剔除桩头,使桩顶标高为设计的桩顶标高。
②要求受检桩桩顶的混凝土质量、截面尺寸应与桩身设计条件基本相同。
③灌注桩要凿去桩顶浮浆或松散破损部分,并露出坚硬的混凝土表面。
④桩顶表面平整干净且无积水。
⑤实心桩的第三方位置打磨出直径约10cm 的平面,平面保证水平,不要带斜坡;在距桩第三方2/3半径处,对称布置打磨2~4处(具体见图1),直径约为6cm 的平面,打磨面应平顺光洁密实图2 不同桩径对应打磨点数及位置示意图0.8m<D≤1.25m D≤0.8m图2 不同桩径对应打磨点数及位置示意图⑥当桩头与垫层相连时,相当于桩头处存在很大的截面阻抗变化,会对测试信号产生影响。
因此,测试前应将桩头侧面与断层断开。
⑦准备黄油1~2包,作为测试耦合剂用。
⑧在基坑内检测,应提前将基坑内水抽干,并搭设好梯子,便于上下。
可操作的低应变检测试验操作细则
低应变检测试验操作细则1.总则1.1.本方法适用于检测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判定桩身缺陷的程度及位置。
1.2.本方法的有效检测桩长范围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
2.仪器设备2.1.检测仪器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基桩动测仪》JG/T 3055的有关规定,且应具有信号显示、储存和处理分析功能。
2.2.瞬态激振设备应包括能激发宽脉冲和窄脉冲的力锤和锤垫;力锤可装有力传感器;稳态激振设备应包括激振力可调、扫频范围为10~2000Hz 的电磁式稳态激振器。
3.现场检测3.1.受检桩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桩身强度应符合本规范第3.2.6 条第1 款的规定。
②.桩头的材质、强度、截面尺寸应与桩身基本等同。
③.桩顶面应平整、密实,并与桩轴线基本垂直。
3.2.测试参数设定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时域信号记录的时间段长度应在2L/c 时刻后延续不少于5ms ;幅频信号分析的频率范围上限不应小于2000Hz 。
②.设定桩长应为桩顶测点至桩底的施工桩长,设定桩身截面积应为施工截面积。
③.桩身波速可根据本地区同类型桩的测试值初步设定。
④.采样时间间隔或采样频率应根据桩长、桩身波速和频域分辨率合理选择;时域信号采样点数不宜少于1024 点。
⑤.传感器的设定值应按计量检定结果设定。
3.3.测量传感器安装和激振操作应符合下列规定:①.传感器安装应与桩顶面垂直;用耦合剂粘结时,应具有足够的粘结强度。
②.实心桩的激振点位置应选择在桩中心,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宜为距桩中心2/3 半径处;空心桩的激振点与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宜在同一水平面上,且与桩中心连线形成的夹角宜为90 °,激振点和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宜为桩壁厚的1/2 处。
③.激振点与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应避开钢筋笼的主筋影响。
④.激振方向应沿桩轴线方向。
⑤.瞬态激振应通过现场敲击试验,选择合适重量的激振力锤和锤垫,宜用宽脉冲获取桩底或桩身下部缺陷反射信号,宜用窄脉冲获取桩身上部缺陷反射信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桩基低应变动测实施细则
、桩基低应变动测依据标准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
2、桩基低应变动测的目的
2.1评价桩体结构完整性
2.2校核桩长、测定桩体弹性波速
3、桩基低应变动测方法
低应变动测方法主要有:反射波法、超声波透射法。
这些方法均以一定的物理力学条件为基础,完成各自的动测任务、对于具体工程项目,应根据不同的物理力学条件和工程要求加以选用。
4、反射波法
4.1适用范围
本方法可用于无损检测桩身结构的完整性,判定缺陷类型(断裂、离析、空洞、蜂窝、缩径、扩径等)及其在桩中的部位,同时也可对桩长进行核对,对桩身混凝土质量做出评价。
适用于各种混凝土桩、钢桩及木桩。
4.2仪器设备
4.2.1仪器一般由传感器、数据采集(放大、滤波、记录)、处理和监视系统,以及专用附件组成。
4.2.2数据采集放大部分的增益一般应大于60dB,基频带宽应宽于10~1000Hz,滤波频率可调。
终端具有波形监视设备及模拟记录或数字磁记录装置。
4.2.3对多道数据采集系统,其放大器应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其振幅一致
性偏差应小于3%,相位一致性偏差应小于0.1ms,折合输入端的噪声水平应低于1v (Vpp)。
4.2.4仪器应具有防尘、防潮性能,能在-10℃~40℃范围工作,以适于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使用。
4.2.5接收传感器可使用速度型或加速度型。
速度传感器灵敏度应优于300mV/cm/s,加速度传感器灵敏度应优于100mV/g,同类型传感器应具有良好一致性。
4.2.6对传感器应采取严格防潮、防水措施,搬运时应采取防震保护措施。
4.3检测准备
4.3.1收集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基桩设计和施工资料。
4.3.2对于被测桩均应进行桩头处理,包括挖出桩头,清理桩周场地、凿去浇灌的浮浆部分,使桩头安装传感器和激振部位平整。
要求切除桩头外延长的钢筋。
4.3.3检测前,应对主机及传感器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测试,使用模拟桩进行系统校验,发现问题及时送交检修人员或检修。
不合格的仪器或传感器不准用于检测。
4.4检测技术
4.4.1对每个检测工地均应进行激振、接收条件的选择试验,确定最佳激振和接收条件。
4.4.2根据不同桩型必须进行仪器接收参数(放大、滤波、采样频率或记录时间长度等)的对比试验,以确定方法的有效性。
4.4.3在一个检测工地中,应尽量保持接收参数和传感器的一致性,以便
进行有效的对比分析。
4.4.4激振点一般选择在桩头中心部位、传感器应牢固地安置在桩顶上,避免产生随机谐振。
对于桩径大于350mm的桩可安置两个或多个传感器接收。
4.4.5根据不同激发频率要求,应采用不同重量和材质的击锤进行激振。
4.4.6当随机干扰较大时,多次重复激振,以增强反射信号,压制随机干扰,提高信噪比。
4.4.7为提高反射波的分辩率,应采用小能量激振,用截止频率较高的传感器和采用宽带放大器。
4.4.8放大器增益选择,不允许产生波幅削波现象。
在满足能记录到桩底2次反射波的情况下,宜采用较高的采样率。
4.4.9在桩头上进行横向激振,对浅部断桩,缩径和严重离析等缺陷有较明显的反映,可与纵向激振检测配合进行。
4.4.10对每根被检测的单桩,均应重复测试,时域波形应有较好的重复性。
当重复性不好时应及时清理激振点,改善传感器安置条件或排除仪器的故障后重新进行测试。
4.4.11对于异常波形,应在现场及时分析研究,首先排除可能存在的激振或接收条件不良因素的影响后,再重复测试。
4.5检测过程
4.5.1做好前述各项准备工作,即可开始检测;
4.5.2接上电源,启动采集仪,待采集仪自检完毕,使之进入低应变测试状态,屏幕上出现参数设置表;
4.5.3设置合适的仪器工作参数,如:采样时间、滤波档、放大倍数等。
然后使之进入采集信号状态;
4.5.4桩顶的传感器和连线等安装无误,使仪器进入等待采集信号状态;
4.5.5用力棒或击锤垂直激振桩顶,使仪器触发,屏幕上出现桩体振动的时域波形曲线;
4.5.6通过对时域波形的形态及频域分析,初步分析被测桩的完整性,并决定时域波形曲线是存盘还是消除重测。
必要时,可对时域波形进行较详细的分析,处理和判断。
4.5.7各种型号动测仪的使用方法略有不同,具体操作详见各型号仪器的《测试操作说明书》。
4.6检测数据分析与判断
4.6.1通过资料分析,判别有无断裂、离析、夹泥或缩径等缺陷,并确定其部位,判别桩长及混凝土质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对单桩完整性做出评价。
4.6.2桩体浅部断裂的定性评价,可依据横向激振对同类桩横向震动特征之间差异来进行判别。
存在横向裂缝的桩存在自振频率降低、衰减明显及波列复杂等现象,在一定实践经验基础上可对桩体浅部断裂缺陷做出定性评价,为了保证判别准则的一致性,桩身出露长度大体相同,激振及仪器接收参数应保持不变。
4.6.3根据波形图中入射波、反射波振幅、频率、相位以及波的到达时间,分析判别桩底反射或桩间反射。
4.6.4施工质量好的单桩,其反射波具有下列特征:
4.6.4.1桩底反射波明显,易于读到双程传播时间值;
4.6.4.2波形规则,波列清晰;
4.6.4.3桩材平均波速较高;
4.6.4.4在频谱分析图上,基波的主峰明显;
4.6.4.5同一工区桩体波形,桩底反射信号特征往往有较好的相似性。
4.6.5断裂界面或严重离析部位所产生的反射波,其到达时间要小于桩底反射波到达时间。
断裂界面或严重离析存在将减弱桩底反射波的强度,甚至影响桩底反射波的出现。
多个断面或多处严重离析存在,将记录到多个相互干涉的反射波组,形成复杂波形。
应结合地质资料进行分析,以排除地质变化对波形带来的影响。
4.6.6缩径与扩径的判别。
缩径与扩径部位截面积变化将导致明显的反射波,其部位可按反射历时加以估算,类型可按相位判别,严重程度要结合施工记录及该异常部位的地层情况综合分析。
4.6.7主要检测参数的确定
4.6.7.1桩身混凝土的质量,可由桩底反射到达时间,直接计算桩身纵波的传播速度加以判定。
4.6.7.2桩长利用工区内桩的平均速度,由桩底反射到达时间来计算确定。
4.6.7.3由纵波速度计算单桩混凝土抗压强度涉及的影响因素甚多。
在缺乏全面的统计资料的情况下,新规范已不提倡用基桩纵向波速换算混凝土抗压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