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药品洁净实验室微生物控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监测
培养基:一般采用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TSA)或含有 中和剂的TSA ,当监测结果有疑似真菌或考虑季节因素影响时, 可增加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SDA)。 培养时间: ChP(2015) 3~5天 5~7天 GB/T 16293-2010 不少于2天 不少于5天
TSA: SDA:
(四)监测
5指手套等)
(四)监测
2、监测方法:
悬浮粒子:《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的测试方法》 (GB/T16292-2010) 浮游菌:《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浮游菌的测试方法》 (GB/T16293-2010) 沉降菌:《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沉降菌的测试方法》 (GB/T16294-2010)
2、监测方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起草原则
(1)国际化先进性原则 以USP(34)洁净室和其他受控环境的微生物学评估为主要参考 依据,起草我国药品洁净实验室微生物控制和监测的指导原 则。 (2)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原则 从中国国情出发,结合及我国GMP(2010)及药品洁净实验室质 量管理实际,建立我国药品洁净实验室微生物控制和监测的 指导原则。 (3)行业间标准和方法的融合、协调和统一原则 药品检测标准方法(ChP)与药品生产行业要求(GMP)、国家 标准(GB)等协调融合,物理参数、悬浮粒子、微生物测定 方法直接引用GB,指导原则可操作性强、切实可行。 (4)检测环境与生产环境相一致的原则
B) USP(35)〈1116〉:MICROBIOLOGICAL CONTROL AND MONITORING OF ASEPTIC PROCESSING ENVIRONMENTS 药品无菌操作环境的微生物控制和监测指导原则 C) ISO 14644 (1-8) Cleanrooms and associated controlled environments 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
4、内容介绍
框架(五部分)
前言 人员 确认
应用范围、药品洁净实验室及洁净级别、监测和控 制的目的、主要内容概述 监测和控制人员要求 初次使用的洁净实验室参数确认
监测
监测方法、监测标准 、警戒限和纠偏限 、数据分 析及偏差处理 、微生物鉴定
微生物控制手段
微生物控制
(一)前言
应用范围:本指导原则是用于指导药品微生物检验用的洁 净室等受控环境微生物污染情况的监测和控制。 药品洁净实验室及种类:药品洁净实验室是指用于药品无 菌或微生物检验用的洁净实验室、隔离系统及其它受控环境。
(2)起草目的
为了改善上述现状,维持药品洁净实验室操作环境的稳定 性、确保药品质量安全及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使受控环境 维持可接受的微生物污染风险水平。 —急需出台此指导原则。
2、起草背景
(1)国际背景
• A) USP(34)〈1116〉 :MICRO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CLEAN ROOMS AND OTHER CONTROLLED ENVIRONMENTS 洁净室和其他受控环境的微生物学评估
(四)监测
5. 警戒限和纠偏限 (参考FDA,见表5 )
药品洁净实验室应根据历史数据,结合不同洁净区域的标 准,采用适当的方法,制定适当的微生物监测警戒限和纠偏限。 一般可依据历史数据的平均值制定警戒限和纠偏限。限度确定 后,应定期回顾评价,如历史数据表明环境有所改善,限度应 作出相应调整以反映环境实际质量状况。表5列出了各级别洁净 环境微生物纠偏限参考值。


2、起草背景
(1)国际背景

D)美国FDA ISPE(2004年) 《工业指南-用无菌工艺生产的无菌药品》 E) WHO good practices for pharmaceutical microbiology laboratories 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良好实施规范 2. Environment 环境
2、起草背景
(2)国内背景
• • • •

E) F) G) H) 境 I)
GB GB GB GB
50591-2010 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 50073-2013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 50457-2008 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 25915-2010(ISO 14644) 洁净室及受控环
ChP(2010)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规范指导原则
动态 ≥0.5μm
3520 352000 3520000 不作规定
≥5.0μm
20 2900 29000 不作规定
A级 B级 C级 D级
3520 3520 352000 3520000
(四)监测
4.监测标准
表4:各级别洁净环境微生物监测的动态标准(1) 洁净度 级别
A级 B级 C级 D级
浮游菌 cfu/m3
空气流速
0.36-0.54 m/s(设施) 0.25-0.50 m/s(设备) 监测周期 12个月 ①单向流(静 态) 同上 ②非单向流 -
换气次数
-
压差
洁净区与 非洁净区 之间压差 不小于 10Pa; 不同级别 洁净区之 间的压差 不小于 10Pa 监测周期 每周一次
温度
相对湿度
B级
①单向流( 静态) 监测周期 24个月 ②非单向流 非单向流 非单向流 -
(二)人员
从事药品洁净实验室微生物监测和控制的人员应符 合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通则1921 药品微生物实 验室质量管理指导原则”的相关要求。
(三)确认
确认目的:确保操作顺畅,保证设备系统的运行能力和可 靠性。 确认时间:初次使用的洁净实验室应进行参数确认,物理 参数的测试应当在微生物监测方案实施之前。 确认参数:物理参数、空气悬浮粒子和微生物 —物理参数:高效空气过滤器完整性,气流组织、空 气流速,换气次数、压差、温度和相对湿度等。 —微生物:浮游菌、沉降菌、表面微生物 测试条件:模拟正常检测条件
注:①每月一次。 ②工作台面沉降菌的日常监测采样点数不少于3个,且每个采样点的平皿数应不小于 1个。③每季度一次。 ④每半年一次。
(四)监测
4.监测标准 参考GMP(2010),见表3、表4
表3:各洁净级别空气悬浮粒子的标准
洁净度级别
悬浮粒子最大允许数/立方米
静态 ≥0.5μm ≥5.0μm
20 29 2900 29000

2、起草背景
(2)国内背景
• • • • A)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 附录1:无菌药品 B) GB/T16292-2010 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的 测试方法 C) GB/T16293-2010 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浮游菌的 测试方法 D) GB/T16294-2010 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沉降菌的 测试方法
物理参数测试方法:参照《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 的现行国家标准( GB 50591-2010 )中附录方法
--高效空气过滤器完整性: 附录D3高效空气过滤器现场扫描检漏方法 --气流组织:附录E12气流的检测 --平均风速:附录E1风量和风速的检测 --压差:附录E2静压差的检测 --温度、相对湿度:附录E5温湿度的检测
3、监测频次及监测项目
参考GMP(2010)及GB50073-2013,见表2
检测频次的调整
如果出现连续超过纠偏限和警戒限、关键区域内发现有污染存在、空气 净化系统进行任何重大的维修、消毒规程改变、设备有重大维修或增加、洁 净室(区)结构或区域分布有重大变动、引起微生物污染的事故、日常操作 记录反映出倾向性的数据时应考虑修改监测频次。
表面微生物(环境、设备和人员) 接触碟法:将充满规定的琼脂培养基的接触碟对规则表面 或平面进行取样,然后置合适的温度下培养一定的时间并计数, 每碟取样面积为约25 cm2,微生物计数结果以CFU/碟报告。 擦拭法:用于不规则表面的微生物监测,特别是设备的不 规则表面。擦拭法是采用合适尺寸的无菌模板或标尺确定擦拭 的面积,取样后,拭子置合适的缓冲液或培养基中,充分振荡, 再用适宜傅的方法计数,每个拭子取样面积为约25 cm2,微生 物计数结果以CFU/拭子报告。 表面微生物测定应在实验结束后进行。
(四)监测
表2:推荐的药品洁净实验室的监测频次及监测项目
受控区域
内部
无菌隔离系统 A级 微生物 洁净实验室 B级 C级 D级 每次实验 每周一次 每季度一次 每半年一次
采样频次
每次实验
监测项目
空气悬浮粒子① 、浮游菌④ 、沉降菌② 、表面 微生物(手套)
空气悬浮粒子① 、浮游菌④ 、沉降菌② 、表面 微生物(含手套及操作服) 空气悬浮粒子③、浮游菌③ 、沉降菌、表面微 生物(含手套及操作服) 空气悬浮粒子④ 、浮游菌④ 、沉降菌、表面微 生物 空气悬浮粒子、浮游菌、沉降菌、表面微生物
洁净级别:按空气悬浮粒子大小和数量的不同,参考现行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分为A、B、C、D 4个级别。
(一)前言
监测和控制的目的:为维持药品洁净实验室操作环境的稳 定性、确保药品质量安全及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应对药品洁净 实验室进行微生物监测和控制,使受控环境维持可接受的微生 物污染风险水平。 主要内容:本指导原则包括人员要求、初次使用的洁净实 验室参数确认、微生物监测方法、监测频次及监测项目、监测 标准、警戒限和纠偏限、数据分析及偏差处理、微生物鉴定和 微生物控制。
(四)监测
6.数据分析及偏差处理 参考USP(35)
(2)偏差处理
当微生物监测结果超出纠偏限度时,应当按照偏差处理 规程进行报告、记录、调查、处理以及采取纠正措施,并对 纠正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估。
(四)监测
7. 微生物鉴定
(四)监测
表5:各级别洁净环境微生物纠偏限参考值
洁净度级别
A级 B级 C级 D级
浮游菌纠偏限(1) (cfu/m3)
1 ( 3) 7 10 100
沉降菌纠偏限(2)(90mm, cfu/4小时)
1 ( 3) 3 5 50
注: (1)数据表示建议的环境质量水平,也可根据检测或分析方法的类型确定微生物纠偏限度标准。 (2)可根据洁净区域用途、检测药品的特性等需要增加沉降碟数。 (3)A级环境的样品,正常情况下应无微生物污染。
《中国药典》2015 版—
药品洁净实验室微生物监测 及控制指导原则
zhangyajiesy@sina.com) 2015年9月
1、起草目的
2、起草背景
3、起草原则
4、内容介绍
1、起草目的 (1)药品洁净室质量控制现状
a)没有统一标准、监测项目、监测方法 b)质量控制各自为战,结果的准确性难以保证
(四)监测
6.数据分析及偏差处理 参考USP(35)
(1)数据分析 应当对日常环境监测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回顾,通过收集的 数据和趋势分析,总结和评估无菌生产环境或洁净实验室是否 受控,评估警戒限和纠偏限是否适合,评估所采取的纠偏措施 是否合适。 应当正确评估微生物污染,不仅仅关注微生物数量,更应 关注微生物污染检出的频率,往往在一个采样周期内同一环境 中多点发现微生物污染,可能预示着风险增加,应仔细评估。 几个位点同时有污染的现象也可能由不规范的采样操作引起, 所以在得出环境可能失控的结论之前,应仔细回顾采样操作过 程。在污染后的几天对环境进行重新采样对于调查污染原因意 义不大,因为采样过程不具有可重复性。
1 10 100 200
沉降菌(90mm) 表面微生物 cfu /4小时(2) 接触(55mm) 5指手套 cfu /碟 cfu /手套
1 5 50 100 1 5 25 50 1 5 - -
注:(1)表中各数值均为平均值;(2)单个沉降碟的暴露时间可以少于4小时, 同一位置可使用多个沉降碟连续进行监测并累积计数。
空气悬浮粒子和微生物的确认: 见“监测”项下。 物理参数建议标准: 参照GMP(2010)、FDA(ISPE,换气次数) 最长监测周期: 参照GB,详见表1
表1:各级别洁净环境物理参数建议标准及最长监测周期
洁净级别 过滤完整性 气流组织
A级 单向流 监测周期 24个月 检漏试验 监测周期 24个月
①单向流 ②非单向流 40-60h-1 监测周期 12个月 20-40h-1 监测周期 12个月 6-20h-1 监测周期 12个月
18-26℃ 监测周期 每次实验
45-65% 监测周期 每次实验
C级
D级
-
(四)监测
1、监测内容: 空气悬浮粒子数(非生物活性) 微生物(有生物活性) —环境浮游菌 —环境沉降菌 —表面微生物(关键检测台面、人员操作服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