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学证型与常用方剂

合集下载

中医医院外科常用中药方剂大全

中医医院外科常用中药方剂大全

中医医院外科常用中药方剂目录1.一贯煎(《柳洲医话》)〘处方〙北沙参10克麦冬10克当归10克生地黄30克杞子12克川楝子5克〘功能主治〙滋养肝肾,疏肝理气。

治肝肾阴虚,肝气不舒。

胸脘胁痛,嗳气吞酸,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弦细弱。

现用于胃溃疡、胃炎、慢性肝炎、肋间神经痛、高血压、神经官能症等属肝肾阴虚者。

〘用法用量〙水煎,去渣温服。

口苦干燥者,加黄连。

〘注意〙有停痰积饮的息者忌服。

〘备注〙方中重用生地滋阴养血以补肝肾为君;沙参、麦冬、当归、枸杞子配合君药滋阴养血生津以柔肝为臣;更用少量川楝子疏泄肝气为佐、使。

共奏滋阴疏肝之功。

2.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半夏汤洗七次、橘红各五钱(各15g)、白茯苓三钱(9g)、甘草炙,一钱半(4.5g)、生姜七片、乌梅一个。

用法:上药呚咀,每服四钱(12g),用水一盏,生姜七片,乌梅一个,同煎六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现代用法:加生姜7片,乌梅1个,水煎温服).功效: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治:湿痰证.咳嗽痰多,色白易咯,恶心呕吐,胸膈痞闷,肢体困重,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滑或腻,脉滑。

3.二妙丸(《丹溪心法》)组成:苍术(炒)500g 黄柏(炒)500g用法:以上二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功效主治:燥湿清热。

用于湿热下注,足膝红肿热痛,下肢丹毒,白带,阴囊湿痒。

用量:口服,一次6~9g,一日2次。

4.二至丸(《证治准绳》)〘处方〙女贞子(蒸)500g,墨旱莲500g。

〘功效〙补益肝肾,滋阴止血。

用于肝肾阴虚,眩晕耳鸣,咽干鼻燥,腰膝酸痛,月经过多。

〘用法〙浓缩丸。

口服,1次20粒,1日1~2次。

〘主治〙肝肾阴虚,眩晕耳鸣,咽干鼻燥,腰膝酸痛,月经量多。

5. 二仙汤(经验方)〘组成〙仙茅9克、仙灵脾9克、巴戟天9克、当归9克、黄柏6克、知母6克。

〘用法〙日服一剂,水煎取汁,分二次服。

〘方论〙方中仙茅、仙灵脾、巴戟天温肾阳,补肾精;黄柏、知母泻肾火、滋肾阴;当归温润养血,调理冲任。

中医外科学六大病证

中医外科学六大病证

中医外科学六大病证一、乳癖(乳腺增生)肝郁痰凝证:逍遥蒌贝散加减冲任失调证:二仙汤合四物汤加减♥一个实证,一个虚证。

二、湿疮(湿疹)湿热蕴肤证:病程急,有丘、疱疹。

方剂:龙胆泻肝汤合萆薢渗湿汤加减脾虚湿蕴证:病程缓,丘、疱疹少,可见鳞屑。

方剂:除湿胃苓汤加减血虚风燥证:病程长,皮损粗糙肥厚。

方剂:当归饮子♥以上三种证型分别是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

三、痔(痔疮)风热肠燥证:凉血地黄汤加减湿热下注证:肛门肿物可自行回纳,苔黄腻。

方剂:脏连丸加减气滞血瘀证:脉涩方剂:止痛如神汤加减脾虚气陷证:内痔脱出不能自行回纳。

方剂:补中益气汤加减四、肠痈(阑尾炎)重点瘀滞证(初期):转移性右下腹痛,苔白腻。

方剂:大黄牡丹汤和红藤煎剂湿热证(酿脓期):右下腹疼痛、反跳痛,苔黄腻。

方剂:复方大柴胡汤加减热毒证(溃脓期):全腹疼痛,苔黄厚干燥。

方剂:大黄牡丹汤喝透脓散加减五、脱疽(助理不考)类似于西医学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性闭塞证和糖尿病足。

※寒湿阻络证:阳和汤。

此证型重点。

湿热毒盛证:四妙勇安汤加减热毒伤阴证:顾步汤加减气阴两虚证:黄芪鳖甲汤加减血脉瘀阻证:桃红四物汤加减六、精癃(前列腺增生证)助理不考气滞血瘀证:沉香散。

同淋证之气淋湿热下注证:八正散。

同淋证之热淋脾肾气虚证:补中益气汤加减肾阴亏虚证:知柏地黄丸加减肾阳不足证:济生肾气丸加减以上为中医外科学六个病证,明天共同学习中医妇科学的九个病证。

中医外科学常用方歌

中医外科学常用方歌

中医外科学常用方歌一、中医外科学方剂的基本概念中医外科学常用方剂,是中医外科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医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

这些方剂由中药组成,根据病情和病因,通过调整人体内部环境,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二、常用方剂的组成和功效1、麻黄附子细辛汤:此方由麻黄、附子、细辛三味药组成,具有温阳解表、散寒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寒感冒、风湿痹痛等病症。

2、四逆汤:由附子、干姜、炙甘草三味药组成,具有回阳救逆、温中散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阳虚寒厥、胃脘冷痛等病症。

3、逍遥散:由柴胡、白芍、当归、茯苓、白术、炙甘草等组成,具有疏肝解郁、健脾和胃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肝气郁结、脾胃不和等病症。

4、龙胆泻肝汤:由龙胆草、柴胡、黄芩、栀子、泽泻、木通等组成,具有清肝泻火、利湿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肝胆湿热、小便赤涩等病症。

5、血府逐瘀汤:由桃仁、红花、赤芍、川芎、柴胡等组成,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胸中血瘀证,如胸痛、心悸、失眠等。

三、方剂的加减和使用原则使用这些方剂时,应根据具体病情和症状进行加减,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同时,要注意使用原则,如遵循医嘱、注意剂量、注意禁忌等。

四、常用方剂的现代研究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这些方剂中的中药成分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如抗炎、抗菌、抗病毒、抗肿瘤、调节免疫等,对于治疗各种疾病都有很好的效果。

同时,也发现了这些方剂在临床应用中的一些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需要在使用时加以注意。

五、总结中医外科学常用方剂是中医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治疗各种疾病都有很好的效果。

在使用这些方剂时,应遵循医嘱,注意剂量和禁忌,并根据具体病情和症状进行加减。

也要注意现代医学对这些方剂的研究成果和应用情况,以便更好地发挥其治疗作用。

中医外科常用方歌中医外科是中医药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独特的理论和经验在疾病的防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其中,中医外科的方剂应用是中医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通过独特的配伍原则和作用机制,为各种外科疾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手段。

外科证治全书~通用方(计七十七方)

外科证治全书~通用方(计七十七方)

外科证治全书~通用方(计七十七方)通用方(计七十七方)以下内治方仙方活命饮(一)治一切阳毒,未成脓者内消,已成脓者即溃。

此止痛消毒之圣药也。

穿山甲(蛤粉炒)白芷陈皮当归制没药防风金银花皂刺天花粉甘草节贝母(去心)赤芍上酒一盏,煎数沸,温服。

败毒汤(二)治痈疡赤热痛,烦热作渴。

连翘赤芍银花当归黄芩天花粉(各二钱)甘草节(一钱)上酒水各半煎,去渣温服。

小儿减半。

凡红痈初起及脓作未溃,热毒壅盛者,以此方煎送醒消丸三钱立效。

人参败毒散(三)治四时伤寒瘟疫,憎寒壮热,风湿风眩,项强身痛等证。

人参云苓甘草枳壳(麸炒)桔梗柴胡前胡羌活独活川芎薄荷(各等分)上研粗末,每用一两,生姜三片,水煎服,暖卧取汗。

荆防败毒散(四)发散疮疹,及时气风毒邪热。

本方即人参败毒散,去人参加荆、防。

阳和汤(五)熟地黄(一两)鹿角胶(三钱)白芥子(二钱)肉桂(一钱)甘草(一钱)姜炭(五分)麻黄(五分)上酒水各半煎去渣,入鹿角胶溶化和服。

阳和丸(六)即前方内肉桂、姜炭、麻黄三味,照分为丸。

防风通圣散(七)治三阳表里实热。

熟军芒硝归身白芍荆芥麻黄桔梗滑石(加倍二钱)石膏栀子仁黄芩连翘薄荷川芎白术甘草防风(各一钱)上加葱三根、姜三片水煎,去渣热服。

(按方内滑石、石膏体重力轻宜倍用。

)四物消风饮(八)治血虚内热,皮肤游风,瘾疹瘙痒等证,及劳伤冒风身热口燥。

生地黄(四钱)归身赤芍(各二钱)荆芥薄荷蝉蜕(各一钱五分)柴胡川芎黄芩(各一钱二分)生甘草(一钱)上水煎服。

龙胆泻肝汤(九)治肝经湿热,小便赤涩,或囊痈,下疳、便毒、杨梅,凡肝经有余之证宜服之。

龙胆草归尾防风知母木通丹皮甘草(各二钱)连翘黄芩金银花天花粉赤芍(各一钱五分)上水煎去渣温服,或对陈酒一杯服。

导赤汤(十)治心火及小肠热证,小便赤涩作渴。

木通生地黄甘草梢(各等分)竹叶(二十片)上水煎服。

一方加人参、麦冬。

散消饮(十一)消痈散表。

羌活荆芥淡豆豉当归防风(各二钱)川芎制乳香制没药柴胡(各一钱五分)枳壳甘草(各一钱)薄荷叶(五分)上水煎去渣热服,复卧取汗。

执业医师复习资料中医外科学方子

执业医师复习资料中医外科学方子

暑热浸淫证-清暑汤热毒蕴结证-五味消毒饮阴虚内热,体虚毒恋证-防风通圣散增液汤脾胃气虚,体虚毒恋证-防风通圣散参苓白术散颜面部疔疮热毒蕴结证-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火毒炽盛证-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手足部疔疮火毒凝结证-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热盛肉腐证-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皂角刺白芷湿热下注证-萆薢渗湿汤五神汤红丝疔火毒入络证-五味消毒饮火毒入营证-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烂疔湿火炽盛证-黄连解毒汤三妙丸毒入营血证-黄连解毒汤三妙丸犀角地黄汤疫疔疫毒蕴结证-黄连解毒汤仙方活命饮体表痈火毒凝结证-仙方活命饮热盛肉腐证-仙方活命饮透脓散气血两虚证-托里消毒散颈痈风热痰毒证-牛蒡解肌汤银翘散腋痈肝郁痰火证-柴胡清肝汤委中毒湿热蕴阻证-活血散瘀汤五神汤气滞血瘀证-活血散瘀汤气血两亏证-八珍汤湿热火毒证-黄连解毒汤四苓汤脾气亏虚证-四君子汤锁喉痈痰热蕴结证-普济消毒饮热盛肉腐证-普济消毒饮透脓散热伤胃阴证-益胃汤臀痈湿火蕴结证-仙方活命饮黄连解毒汤湿痰凝滞证-仙方活命饮桃红四物汤气血两虚证-八珍汤手发背风热证-仙方活命饮湿热蕴阻证-仙方活命饮五味消毒饮气血不足证-八珍汤足发背湿热下注证-五神汤有头疽和营托毒,清热利湿火毒凝结证-仙方活命饮黄连解毒汤湿热壅滞证-仙方活命饮阴虚火炽证-竹叶黄芪汤气虚毒滞证-仙方活命饮八珍汤流注余毒攻窜证-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暑湿交阻证-清暑汤瘀血凝滞证-活血散瘀汤丹毒风热毒蕴证(抱头火丹)-普济消毒饮肝脾湿火证(内发丹毒)-龙胆泻肝汤化斑解毒汤湿热毒蕴证(流火)-萆薢渗湿汤五神汤(清热利湿解毒)胎火蕴毒证(赤游丹)-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清热解毒凉血)发颐热毒蕴结证-普济消毒饮毒盛酿脓证-普济消毒饮透脓散余毒留恋证-黄连解毒汤湿热瘀阻证-仙方活命饮五神汤热毒炽盛证-仙方活命饮黄连解毒汤脓毒蚀骨证-八珍汤瘰疬气郁痰凝证-逍遥散二陈汤热郁肉腐证-增液汤透脓散阴虚火旺证-六味地黄丸清骨散气血两虚证-香贝养荣汤流痰阳虚寒凝证-阳和汤阴虚内热证-六味地黄丸清骨散透脓散肝肾亏虚证-左归丸香贝养荣汤走黄毒盛入血证-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内陷阴虚热盛证(火陷)-清营汤黄连解毒汤(清热解毒凉血,养阴清心开窍) 正虚邪盛证(干陷)-托里消毒散(补益气血,清心开窍安神)脾肾阳虚证(虚陷)-附子理中汤阴伤胃败证(虚陷)-益胃汤褥疮气滞血瘀证-血府逐瘀汤蕴毒腐溃证-透脓散气血亏虚证-托里消毒散窦道气血两虚,邪毒留恋-八珍汤,四妙汤阴虚火旺,邪毒留恋-大补阴丸,透脓散脾肾虚寒,邪毒留恋-阳和汤,透脓散乳痈肝胃郁热证-瓜蒌牛蒡汤(疏肝清胃,通乳消肿)热毒炽盛证-五味消毒饮,透脓散正虚邪滞证-托里消毒散气血凝滞证-四逆散(疏肝活血,温阳散结)乳发火毒炽盛证-龙胆泻肝汤粉刺性乳痈肝经郁热证-柴胡清肝汤余毒未清证-托里消毒散乳痨气滞痰凝证-开郁散,消疬丸(疏肝解郁,滋阴化痰软坚) 正虚邪恋证-托里消毒散阴虚痰热证-六味地黄丸清骨散乳漏余毒未清证-银花甘草汤(清热解毒)正虚毒恋证-托里消毒散阴虚痰热证-六味地黄丸清骨散乳癖肝郁痰凝证-逍遥蒌贝散冲任失调证-二仙汤,四物汤乳疬肝气郁结证-逍遥蒌贝散肾气亏虚证-小金丹阳虚右归丸,阴虚左归丸乳核肝气郁结证-逍遥散血瘀痰凝证-桃红四物汤,逍遥散乳衄肝火偏旺证-丹栀逍遥散脾不统血证-归脾汤乳岩肝郁痰凝证-开郁散,神效瓜蒌散冲任失调证-开郁散,二仙汤正虚毒炽证-八珍汤气血两亏证-香贝养荣汤脾胃虚弱证-参苓白术散气阴两虚证-四君子汤,知柏地黄丸邪毒旁窜证-随证气瘿肝郁痰凝证-四海舒郁丸(疏肝解郁,软坚散结,理气化痰) 肝郁肾虚证-四海舒郁丸,右归丸气滞痰凝证-海藻玉壶汤气阴两虚证-海藻玉壶汤,生脉散瘿痈风热痰凝证-牛蒡解肌汤气滞痰凝证-柴胡清肝汤石瘿痰瘀内结证-海藻玉壶汤瘀结伤阴证-通窍活血汤,养阴清肺汤气瘤气滞痰凝证-通气软坚丸血瘤心肾火毒证-芩连二母汤,凉血地黄汤肝经火旺证-丹栀逍遥散,清肝芦荟丸肉瘤脾虚痰湿证-归脾汤,二陈汤肝郁痰凝证-十全流气饮筋瘤火旺血燥证-清肝芦荟丸气虚血瘀证-补阳还五汤寒湿凝筋证-暖肝煎,当归四逆汤脂瘤痰气凝结证-二陈汤,四七汤痰湿化热证-仙方活命饮,龙胆泻肝汤石疽寒痰凝聚证-阳和汤,二陈汤痰热瘀阻证-清肝芦荟丸气郁痰凝证-疏肝溃坚散气血亏损证-香贝养荣汤热疮肺胃热盛证-辛夷清肺饮湿热下注证-龙胆泻肝汤阴虚内热证-增液汤肝经郁热证-龙胆泻肝汤脾虚湿蕴证-除湿胃苓汤气滞血瘀证-桃红四物汤黄水疮暑湿热蕴证-清暑汤脾虚湿蕴证-参苓白术散癣风湿毒聚证-消风散湿热虫蕴证-萆薢渗湿汤血虚风燥证-四物消风饮虫咬皮炎热毒蕴结证-五味消毒饮,消风散疥疮湿热毒聚证-黄连解毒汤,五味消毒饮日晒疮阳毒袭表证-新加香薷饮热毒炽盛证-清瘟败毒饮湿疮湿热蕴肤证-萆薢渗湿汤,龙胆泻肝汤脾虚湿蕴证-除湿胃苓汤,参苓白术散阴虚湿热证-滋阴除湿汤血虚风燥证-当归饮子,四物消风饮接触性皮炎风热蕴肤证-消风散,普济消毒饮湿热毒蕴证-龙胆泻肝汤,化斑解毒汤血虚风燥证-当归饮子,消风散药毒风热袭表证-消风散湿毒蕴肤证-萆薢渗湿汤,黄连解毒汤热毒入营证-清营汤气阴两虚证-增液汤,益胃汤风寒束表证-桂枝麻黄各半汤风热犯表证-消风散肠胃湿热证-防风通圣散,茵陈蒿汤气血两虚证-八珍汤冲任不调证-二仙汤,四物汤血虚风燥证-当归饮子湿热蕴肤证-龙胆泻肝汤,萆薢渗湿汤猫眼疮寒湿阻络证-桂枝汤,当归四逆汤湿热蕴结证-龙胆泻肝汤,消风散火毒炽盛证-清瘟败毒饮,导赤散葡萄疫热毒发斑证-犀角地黄汤,银翘散湿热伤络证-犀角地黄汤脾气亏虚证-归脾汤脾肾两虚证-大补阴丸,金匮肾气丸瓜藤缠湿热瘀阻证-萆薢渗湿汤,桃红四物汤寒湿入络证-当归四逆汤风瘙痒风热血热证-消风散,四物汤湿热内蕴证-龙胆泻肝汤血虚肝旺证-当归饮子牛皮癣风湿蕴肤证-消风散肝郁化火证-龙胆泻肝汤血虚风燥证-当归饮子白疕血热内蕴证-犀角地黄汤血虚风燥证-当归饮子气血瘀滞证-桃红四物汤湿毒蕴阻证-萆薢渗湿汤火毒炽盛证-清瘟败毒饮风热疮风热蕴肤证-消风散风热血燥证-凉血消风散风湿热证-消风散血虚风燥证-当归饮子气滞血瘀证-逍遥散,桃红四物汤肝肾阴虚证-知柏地黄丸白驳风肝郁气滞证-逍遥散肝肾不足证-知柏地黄丸气血瘀滞证-通窍活血汤黄褐斑肝郁气滞证-逍遥散肝肾不足证-六味地黄丸脾虚湿蕴证-参苓白术散气滞血瘀证-桃红四物汤粉刺肺经风热证-枇杷清肺饮肠胃湿热证-茵陈蒿汤痰湿瘀阻证-二陈汤,桃红四物汤面游风风热血燥证-消风散,当归饮子肠胃湿热证-茵陈蒿汤,参苓白术散酒渣鼻肺胃热盛证-枇杷清肺饮热毒蕴肤证-黄连解毒汤,凉血四物汤气滞血瘀证-通窍活血汤油风血热风燥证-四物汤,六味地黄丸气滞血瘀证-通窍活血汤气血两虚证-八珍汤肝肾不足证-七宝美髯丹红蝴蝶斑热毒炽盛证-犀角地黄汤,黄连解毒汤阴虚火旺证-六味地黄丸,清骨散,大补阴丸脾肾阳虚证-桂附八味丸,真武汤脾虚肝旺证-四君子汤,丹栀逍遥散气虚血瘀证-逍遥散,血府逐瘀汤湿热毒蕴证(急淋)-龙胆泻肝汤阴虚毒恋证(慢淋)-知柏地黄丸梅毒肝经湿热证-龙胆泻肝汤血热蕴毒证-清营汤,桃红四物汤毒结筋骨证-五虎汤肝肾亏损证-地黄饮子心肾亏虚证-苓桂朮甘汤内痔风伤肠络证-凉血地黄汤湿热下注证-脏连汤气滞血瘀证-止痛如神汤脾虚气陷证-补中益气汤外痔炎性外痔湿热蕴结证-止痛如神汤静脉曲张性外痔湿热下注证-萆薢化毒汤,活血散瘀汤血栓性外痔血热瘀阻证-凉血地黄汤肛痈火毒蕴结证-仙方活命饮,黄连解毒汤湿热下注证-龙胆泻肝汤,三妙丸阴虚毒恋证-青蒿鳖甲汤肛瘘湿热下注证-萆薢渗湿汤,二妙丸正虚邪恋证-托里消毒散阴液亏虚证-青蒿鳖甲汤肛裂血热肠燥证-凉血地黄汤,麻仁丸阴虚津亏证-润肠丸气滞血瘀证-六磨汤脱肛脾虚气陷证-补中益气汤湿热下注证-葛根芩连汤风伤肠络证-槐角丸气虚血瘀证-少腹逐瘀汤脾气亏虚证-参苓白术散便秘燥热内结证-麻子仁丸肠道气滞证-六磨汤气阴两虚证-增液汤,黄芪汤脾肾阳虚证-济川煎锁肛痔湿热蕴结证-槐角地榆丸气滞血瘀证-桃红四物汤,失笑散气阴两虚证-四君子汤,增液汤子痈湿热下注证(急性)-枸橘汤,龙胆泻肝汤气滞痰凝证(慢性)-橘核丸子痰痰浊凝结证-阳和汤阴虚内热证-滋阴除湿汤,透脓散气血两虚证-小金丹,十全大补汤囊痈湿热下注证-泻热汤,龙胆泻肝汤水疝先天性水疝-济生肾气丸外伤性水疝-活血散瘀汤阴茎痰核气滞痰凝证-柴胡疏肝散痰浊凝结证-二陈汤痰瘀互阻证-鳖甲煎丸阴虚火旺证-知柏地黄丸尿石症湿热蕴结证-三金排石散气滞血瘀证-金铃子散,石韦散肾气亏虚证-济生肾气丸男性不育症湿热下注证-程式萆薢分清饮肝气郁滞证-五子衍宗丸,柴胡疏肝散气血两虚证-毓麟珠肾阴亏虚证-五子衍宗丸,左归丸肾阳不足证-五子衍宗丸,金匮肾气丸血精湿热下注证-龙胆泻肝汤瘀血阻络证-桃红四物汤,失笑散阴虚火旺证-知柏地黄丸,大补阴丸,二至丸脾肾两虚证大补元煎,归脾汤精浊湿热蕴结证-八正散,龙胆泻肝汤气滞血瘀证-前列腺汤阴虚火旺证-知柏地黄丸肾阳亏虚证-济生肾气丸精癃湿热蕴结证-八正散(清热利湿,消癃通闭) 气滞血瘀证-沉香散肺热气壅证-黄芩清肺饮脾肾气虚证-补中益气汤肾阴亏虚证-知柏地黄丸肾阳不足证-济生肾气丸前列腺癌湿热蕴结证-八正散瘀血内阻证-膈下逐瘀汤阴虚内热证-知柏地黄丸肾气亏虚证-肾气丸臁疮湿热下注证-五神汤,三妙丸脾虚湿盛证-参苓白术散,三妙丸气虚血瘀证-补阳还五汤青蛇毒湿热蕴结证-三妙丸,五味消毒饮肝郁气滞证-柴胡清肝汤瘀阻脉络证-活血通脉汤股肿气滞血瘀证-三妙丸,通络活血汤气虚血瘀证-参苓白术散,补阳还五汤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寒湿阻络证-阳和汤血脉瘀阻证-桃红四物汤湿热毒盛证-四妙勇安汤热毒伤阴证-顾步汤气血两虚证-八珍汤,补阳还五汤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痰瘀阻络证-桃红四物汤热毒伤阴证-四妙勇安汤,顾步汤脾肾阳虚证-补阳还五汤,右归丸糖尿病性坏疽血脉瘀阻证-桃红四物汤湿热毒盛证-四妙丸,四妙勇安汤气阴两伤证-八珍汤,生脉散淋巴水肿寒湿阻络证-阳和汤,萆薢渗湿汤湿热下注证-五神汤,萆薢渗湿汤痰瘀阻滞证-桃红四物汤,六君子汤冻疮寒凝血瘀证-当归四逆汤,桂枝加当归汤气虚血瘀证-人参养荣汤,八珍汤,桂枝汤瘀滞化热证-四妙勇安汤寒盛阳衰证-四逆加人参汤,参附汤烧伤火热伤津证-黄连解毒汤,银花甘草汤阴伤阳脱证-四逆汤,参附汤,生脉散火毒内陷证-清营汤,犀角地黄汤,清瘟败毒饮,凉开(安宫牛黄丸) 气血两虚证-八珍汤,托里消毒散脾虚阴伤证-益胃汤,参苓白术散。

中医院外科常用中药方剂目录

中医院外科常用中药方剂目录

中医院外科常用中药方剂目录1.一贯煎(《柳洲医话》)枸杞 川楝子当归身 枸杞(原川楝子 (原北沙参 麦冬【 组 成 】生地黄 北沙参麦冬 当归身书无剂量)【 主 治 】肝肾阴虚,肝气郁滞证【 方 歌 】 一贯煎中生地黄,沙参归杞麦冬藏;少佐川楝泻肝气,阴虚胁痛此方良。

2.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白茯苓三两 甘草甘草橘红各五两 白茯苓三两【 组 成 】半夏(汤洗七次) 橘红各五两(炙)一两半【 功 效 】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 主 治 】湿痰证。

咳嗽痰多,色白易咳,恶心呕吐,胸膈痞闷,肢体困重,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滑或腻,脉滑。

燥湿化痰兼理【 方 歌 】二陈汤用半夏陈,苓草梅姜一并存, 燥湿化痰兼理气,湿痰阴滞此方珍。

3.二妙丸(《丹溪心法》)【 组 成 】 黄柏(炒) 苍术(米泔浸炒)各等分【 功 效 】清热燥湿。

【 主 治 】湿热下注证。

筋骨疼痛,或下肢痿软无力,或足膝红肿疼痛,或湿热带下,或下部湿疮、湿疹等,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者【 方 歌 】二妙散中苍柏兼,若云三妙牛膝添,四妙再加薏苡仁,湿热下注痿痹痊。

4.二至丸(《证治准绳》)【 组 成 】女贞子 旱莲草 (原书无剂量)【 功 效 】补益肝肾,滋阴止血。

【 主 治 】肝肾阴虚证。

【 方 歌 】二至女贞与旱莲,桑椹熬膏和成圆;肝肾阴虚得培补,消除眩晕与失眠 。

5.二仙汤(经验方)【 组 成 】仙茅三钱 仙灵脾三钱 当归三钱 巴戟天三钱 黄柏一钱半 知母一钱半【 功 效 】补肾泻火,调理冲任。

【 主 治 】肾阴阳两虚证。

【 方 歌 】二仙汤将瘾证医,仙茅巴戟仙灵脾;方中知柏当归合,调补冲任贵合机。

6.八珍汤(《正体类要》)【 组 成 】人参 白术 白茯苓 当归 川芎 白芍药 熟地黄 甘草(炙)各一两【 功 效 】益气补血。

【 主 治 】气血两虚证。

【 方 歌 】四君四物加姜枣,八珍双补气血方, 再加黄芪与肉桂,十全大补效增强,再加橘味志去芎,养荣补心安神良。

7中医外科学

7中医外科学

7中医外科学中医外科学第一单元疮疡一. 疮疡暑疖1.内治:清暑化湿解毒─清暑汤组成:连翘、花粉、赤芍、银花、甘草、滑石、车前、泽泻各等分2.外治:1)初期:千捶膏组成;松香(锅内溶化,倾入清水内片时,揉白取用)500克蓖麻子180克(净) 柏油60克白蜡60克大黄银朱各60克左顾牡蛎60克(用粗草包好入火内煨,存性)用法在平青石上,先将松香30~60克与蓖麻30~60克铺于石上,用铁锤打碎,干则加蓖麻,湿则加松香,余药亦渐渐掺入,捶至极细腻为度;摊贴患处。

遇无名肿毒,用麝香少许,掺于膏药内,初起者一张便效,若已溃者,用阿魏少许,即止痛,且易收口。

此膏忌见火,须隔汤炖软摊之。

黄金散【组成】螺蛳(淘净,养于瓷盆内,俟吐出壳内之泥,晒干)15克牛黄1.5克【用法】上为细末。

每服3克,烧酒送下。

玉露散【组成】寒水石石膏各15克甘草(生)3克2)珠疖:清黛散【处方】青黛60克石膏120克滑石120克黄柏60克3)成脓:切开排脓4)溃后:九一丹.【组成】石膏(煅)7克黄灵药3克(现升药:煅石膏=1:9)【用法】共研极细,撒于患处,或用纸捻蘸药插人疮内,上用膏药盖贴。

太乙膏贴太乙膏敷贴治疗腮腺炎5)并发湿疮:清黛散【处方】青黛60克石膏120克滑石120克黄柏60克疖病1.内治:祛风清热利湿─防风通圣散【组成】防风、川芎、当归、芍药、大黄、薄荷叶、麻黄、连翘、芒硝各15克,石膏、黄芩各30克,滑石90克,生甘草60克,荆芥穗、白术、栀子各7.5克。

2.外治:千捶膏.组成松香(锅内溶化,倾入清水内片时,揉白取用)500克蓖麻子180克(净) 柏油60克白蜡60克大黄银朱各60克左顾牡蛎60克(用粗草包好入火内煨,存性)3用法在平青石上,先将松香30~60克与蓖麻30~60克铺于石上,用铁锤打碎,干则加蓖麻,湿则加松香,余药亦渐渐掺入,捶至极细腻为度;摊贴患处。

遇无名肿毒,用麝香少许,掺于膏药内,初起者一张便效,若已溃者,用阿魏少许,即止痛,且易收口。

中医外科学常用方剂及代表方

中医外科学常用方剂及代表方

中医外科学常⽤⽅剂及代表⽅⼀、五味消毒饮1.疖热毒蕴结证治法:清热解毒。

代表⽅: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加减。

2.痈热胜⾁腐证治法:和营清热,透脓托毒。

代表⽅:仙⽅活命饮合五味消毒饮加减。

3.失荣瘀毒化热证治法:清热解毒,化痰散瘀。

代表⽅:五味消毒饮合化坚⼆陈丸加减。

4.⾍咬⽪炎热毒蕴结证治法:清热解毒,消肿⽌痒。

代表⽅:五味消毒饮合黄连解毒汤加地肤⼦、⽩鲜⽪、紫荆⽪。

⼆、普济消毒饮1.锁喉痈痰热蕴结证治法:散风清热,化痰解毒。

代表⽅:普济消毒饮加减。

2.丹毒风热毒蕴证治法:疏风清热解毒。

代表⽅:普济消毒饮加减。

三、黄连解毒汤1.臀痈湿⽕蕴结证治法:清热解毒,和营化湿。

代表⽅:黄连解毒汤合仙⽅活命饮加减。

2.有头疽⽕毒凝结证治法:清热泻⽕,和营托毒。

代表⽅:黄连解毒汤合仙⽅活命饮加减。

3.流注余毒攻窜证治法:清热解毒,凉⾎通络。

代表⽅:黄连解毒汤合犀⾓地黄汤加减。

4.丹毒胎⽕蕴毒证治法:凉⾎清热解毒。

代表⽅:犀⾓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

5.⾍咬⽪炎热毒蕴结证治法:清热解毒,消肿⽌痒。

代表⽅:五味消毒饮合黄连解毒汤加地肤⼦、⽩鲜⽪、紫荆⽪。

6.尖锐湿疣湿热毒蕴证治法:清热解毒,化浊利湿。

代表⽅:黄连解毒汤加苦参、萆薢、⼟茯苓、⼤青叶、马齿苋等。

7.肛痈热毒蕴结证治法:清热解毒。

代表⽅:仙⽅活命饮、黄连解毒汤加减。

四、萆薢渗湿汤1.丹毒湿热毒蕴证治法:利湿清热解毒。

代表⽅:五神汤合萆薢渗湿汤加减。

2.湿疮湿热蕴肤证治法:清热利湿⽌痒。

代表⽅:龙胆泻肝汤合萆薢渗湿汤加减。

3.药毒湿毒蕴肤证治法:清热利湿,解毒⽌痒。

代表⽅:萆薢渗湿汤加减。

4.⽩疕湿毒蕴阻证治法:清利湿热,解毒通络。

代表⽅:萆薢渗湿汤加减。

5.肛痈热毒蕴结证治法:清热解毒。

代表⽅:仙⽅活命饮、黄连解毒汤加减。

若有湿热之象,如⾆苔黄腻、脉滑数等,可合⽤萆薢渗湿汤。

6.脱肛湿热下注证治法:清热利湿。

代表⽅:萆薢渗湿汤加减。

五、仙⽅活命饮1.疖体虚毒恋,阴虚内热证治法:养阴清热解毒。

中医外科学常考方剂总结

中医外科学常考方剂总结

.中医外科学常考方剂总结一、疖①热毒蕴结——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清热解毒——清暑汤②暑热浸淫——清暑化湿解毒——仙方活命饮合增液汤③体虚毒恋,阴虚内热——养阴清热解毒——五神汤合参苓白术散体虚毒恋,脾胃虚弱——健脾和胃,清化湿热④、浸(暑)、恋(仙+参)+增,神疖:蕴(五+黄)二、痈①火毒凝结——清热解毒,行瘀活血——仙方活命饮热胜肉腐——和营清热,透脓托毒——仙方活命饮合五味消毒饮②气血两虚——益气养血,托毒生肌——托里消毒散③痈:毒(仙)、热(仙、虚(托)+五)三颈痈牛蒡解肌汤或银翘散疏风清热、解毒化痰——+颈痈:牛解银四、有头疽——清热泻火,和营托毒——黄连解毒汤合仙方活命饮①火毒凝结——清热化湿,和营托毒——仙方活命饮②湿热壅滞竹叶黄芪汤滋阴生津,清热托毒——③阴虚火炽——八珍汤合仙方活命饮扶正托毒——④气虚毒滞——+仙)+有头疽:火(黄仙)、湿(仙)、阴(竹黄)气(八五、丹毒疏风清热解毒——普济消毒饮①风热毒蕴————柴胡清肝汤、龙胆泻肝汤或化斑解毒汤②肝脾湿火——清肝泻火利湿——五神汤合萆薢渗湿汤③湿热毒蕴——利湿清热解毒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④胎火蕴毒——凉血清热解毒——+黄)、湿(神+萆)、胎(犀丹毒:风(普)、肝(柴清)六、瘰疬开郁散气滞痰凝——疏肝理气,化痰散结——①六味地黄丸合清骨散——滋阴降火——②阴虚火旺香贝养营汤益气养血——③气血两虚——、两(香贝)+骨)瘰疬:痰(开)、阴(六七、褥疮——血府逐瘀汤①气滞血瘀——理气活血生脉散、透脓散合萆薢渗湿汤益气养阴、理湿托毒————②蕴毒腐溃托里消毒散气血双补、托毒生肌③气血两虚————、虚(托)+褥疮:瘀(府)、毒(生、透萆)..八、乳痈——疏肝清胃,通乳消肿——瓜蒌牛蒡汤①气滞热壅——透脓散加味②热毒炽盛——清热解毒,托里透脓益气和营托毒——托里消毒散③正虚毒恋——乳痈:滞(瓜牛)、盛(透)、恋(托)九、乳癖疏肝解郁,化痰散结——逍遥蒌贝散①肝郁痰凝——二仙汤合四物汤冲任失调②——调摄冲任——、痰(逍+桃红)乳癖:肝(逍)十、乳核——逍遥散①肝气郁结——疏肝解郁,化痰散结疏肝活血,化痰散结——②血瘀痰凝逍遥散合桃红四物汤——、毒(八)、两(荣)+乳岩:肝(效开)、冲(二仙+开)十一、乳衄——丹栀逍遥散①肝火偏旺——疏肝解郁,清热凉血归脾汤②脾虚失统——健脾养血——十二、乳岩神效瓜蒌散合开郁散疏肝解郁,化痰散结①肝郁痰凝————二仙汤合开郁散②冲任失调——调摄冲任,理气散结——八珍汤——③正虚毒炽——调补气血,清热解毒人参养荣汤④气血两亏——补益气血,宁心安神——参苓白术散或理中汤⑤脾虚胃弱——健脾和胃——十三、气瘿四海舒郁丸疏肝解郁,化痰软坚——(四海)气瘿:十四、肉瘿逍遥散合海藻玉壶汤气滞痰凝——理气解郁,化痰软坚——①生脉散合海藻玉壶汤——益气养阴,软坚散结——气阴两虚②、两(生+海藻)海藻)肉瘿:痰(逍+十五、瘿痈牛蒡解肌汤疏风清热化痰①——风热痰凝————柴胡舒肝汤②气滞痰凝——疏肝理气,化痰散结十六、失荣化痰开郁方理气解郁,化痰散结————①气郁痰结阳和汤温阳散寒,化痰散结②阴毒结聚————————③瘀毒化热清热解毒,化痰散瘀五味消毒饮合化坚二陈丸..八珍汤合四妙勇安汤气血两亏——补益气血,解毒化瘀——④坚)、两(八+四勇)失荣:结(花开)、聚(阳)、化(五+十七、肾岩三妙丸合散肿溃坚汤湿浊瘀结——利湿化浊,解毒化瘀——①龙胆泻肝汤合四妙勇安汤——清热泄火,解毒消肿——②火毒炽盛————滋阴降火,清热解毒知柏地黄丸合大补阴丸③阴虚火旺大补)四勇)、阴(知肾岩:湿(三妙+肿)、火(龙++十八、蛇串疮——龙胆泻肝汤加紫草、板蓝根、玄胡等。

中医外科学常用方剂38首

中医外科学常用方剂38首

《中医外科学》常用38首方剂歌决1.清肝解郁汤:清肝解郁四物襄,二陈香贝草茯神;青皮苏叶栀远志,桔梗木通气滞行。

2.仙方活命饮:仙方活命君银花,归芍乳没陈皂甲,防芷贝粉甘酒煎,阳证痈疡内消法。

3.五味消毒饮:五味消毒治诸疔,银花野菊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葵子,煎加酒服效非轻。

4.黄连解毒汤:黄连解毒芩柏栀,证见三焦火毒斥,烦狂火热兼谵妄,吐衄发斑皆可治。

5.四妙勇安汤:四妙勇安真受宠,脱疽疼痛红烂肿;甘草玄参全当归,其中银花力最猛。

6.五神汤:五神汤用紫地丁,车前子在路边生;牛膝银花云茯苓,湿热为病红肿疼。

7.牛蒡解肌汤:牛蒡解肌丹栀翘,荆薄玄斛夏枯草;疏风清热又散肿,牙痛颈毒俱可消。

8.阳和汤:阳和熟地鹿角胶,姜炭肉桂麻芥草,温阳补血散寒滞,阳虚寒凝阴疽疗。

9.冲和汤:冲和汤治半阴阳,四君归芪补而散;陈皮皂刺与白芷,乳没银花川芎赞。

10.透脓散《外科正宗》:透脓散治毒成脓,芪归山甲皂刺芎;程氏又加银蒡芷,更能速奏溃破功。

透脓散中山甲炒,川芎归芪针皂角;气虚痈疡不外溃,此方可将脓头咬。

11.托里消毒散:托里消毒补气血,八珍汤中减熟地;银花白芷好黄芪,桔梗皂刺将刀替。

12.消风散:消风散中有荆防,蝉蜕胡麻苦参苍,知膏蒡通归地草,风疹湿疹服之康。

13.当归饮子:当归饮子治血燥,病因皆是血虚耗;四物荆防与芪草,首乌蒺藜最重要。

14.海藻玉壶汤:海藻玉壶带昆布,青陈半夏草贝母;川芎独活当归翘,化痰散结瘿瘤除。

15四海舒郁丸:四海舒郁郁平复,蛤粉藻带和昆布;木香陈皮乌贼骨,喉间气结随喜怒。

16.四妙散:四妙散异四妙丸,神效托里排脓畅,黄芪当归补气血,银花甘草解毒疡。

17.全虫方:全虫方中两皂刺,蒺藜苦参白藓皮,黄柏槐花枳壳炒,再加灵仙湿毒去。

18.枇杷清肺饮:枇杷清肺枇杷叶,人参甘草连桑皮,黄柏同煎食远服,肺风粉刺尽皆宜。

19.治疣方:治疣方用板蓝根,青叶紫草齿苋跟,薏米红花香附甲,解毒消疣此方珍。

20.开郁散:开郁散中郁金开,乳癖乳痨并乳癌,白芥开葵全蝎待,香附逍遥薄荷裁。

2020中医外科学证型与常用方剂(新大纲)

2020中医外科学证型与常用方剂(新大纲)

123456外科常用方剂1.清肝解郁汤:清肝解郁四物襄,二陈香贝草茯神;青皮苏叶栀远志,桔梗木通气滞行。

2.仙方活命饮:仙方活命君银花,归芍乳没陈皂甲,防芷贝粉甘酒煎,阳证痈疡内消法。

3.五味消毒饮:五味消毒治诸疔,银花野菊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葵子,煎加酒服效非轻。

4.黄连解毒汤:黄连解毒芩柏栀,证见三焦火毒斥,烦狂火热兼谵妄,吐衄发斑皆可治。

5.四妙勇安汤:四妙勇安真受宠,脱疽疼痛红烂肿;甘草玄参全当归,其中银花力最猛。

6.五神汤:五神汤用紫地丁,车前子在路边生;牛膝银花云茯苓,湿热为病红肿疼。

7.牛蒡解肌汤:牛蒡解肌丹栀翘,荆薄玄斛夏枯草;疏风清热又散肿,牙痛颈毒俱可消。

8.阳和汤:阳和熟地鹿角胶,姜炭肉桂麻芥草,温阳补血散寒滞,阳虚寒凝阴疽疗。

9.冲和汤:冲和汤治半阴阳,四君归芪补而散;陈皮皂刺与白芷,乳没银花川芎赞。

10.透脓散《外科正宗》:透脓散治毒成脓,芪归山甲皂刺芎;程氏又加银蒡芷,更能速奏溃破功。

透脓散中山甲炒,川芎归芪针皂角;气虚痈疡不外溃,此方可将脓头咬。

11.托里消毒散:托里消毒补气血,八珍汤中减熟地;银花白芷好黄芪,桔梗皂刺将刀替。

12.消风散:消风散中有荆防,蝉蜕胡麻苦参苍,知膏蒡通归地草,风疹湿疹服之康。

13.当归饮子:当归饮子治血燥,病因皆是血虚耗;四物荆防与芪草,首乌蒺藜最重要。

14.海藻玉壶汤:海藻玉壶带昆布,青陈半夏草贝母;川芎独活当归翘,化痰散结瘿瘤除。

15四海舒郁丸:四海舒郁郁平复,蛤粉藻带和昆布;木香陈皮乌贼骨,喉间气结随喜怒。

16.四妙散:四妙散异四妙丸,神效托里排脓畅,黄芪当归补气血,银花甘草解毒疡。

17.全虫方:全虫方中两皂刺,蒺藜苦参白藓皮,黄柏槐花枳壳炒,再加灵仙湿毒去。

18.枇杷清肺饮:枇杷清肺枇杷叶,人参甘草连桑皮,黄柏同煎食远服,肺风粉刺尽皆宜。

19.治疣方:治疣方用板蓝根,青叶紫草齿苋跟,薏米红花香附甲,解毒消疣此方珍。

20.开郁散:开郁散中郁金开,乳癖乳痨并乳癌,白芥开葵全蝎待,香附逍遥薄荷裁。

【VIP专享】中医外科学证型与常用方剂

【VIP专享】中医外科学证型与常用方剂
中 医


手足 部疔
疮 红 丝 疔
烂 疔
疫 疔

西
头皮穿凿性脓肿 疖病
颜面部疔、痈 甲沟炎
化脓性指头或腱 鞘炎
足底皮下脓肿 急性淋巴管炎
气性坏疽
皮肤炭疽 皮肤浅表脓肿 急性化脓性淋巴
结炎

证型
热毒蕴结 暑热浸淫 体虚毒恋,阴虚内热 体虚毒恋,脾胃虚弱 热毒蕴结 火毒炽盛 火毒凝结 热盛肉腐 湿热下注 火毒入络 火毒入营

1
6.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对比及分析综合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蚯蚓教的学实难验点,线培形养动观物察和能环力节和动实物验的能主力要;特2征.通。过教对学观方察法到与的教现学象手分段析观与察讨法论、,实对验线法形、动分物组和讨环论节法动教特学征准的备概多括媒,体继课续件培、养活分蚯析蚓、、归硬纳纸、板综、合平的面思玻维璃能、力镊。子情、感烧态杯度、价水值教观1和.通过学理解的蛔1虫.过观适1、察于程3观阅 六蛔寄.内列 察读 、虫生出 蚯材 让标容生常 蚓3根料 学本教活.见 身了 据: 生,师的2的 体解 、 问巩鸟 总看活形作线 的蛔 用 题固类 结雌动态业形虫 手 自练与 本雄学、三:动 状对 摸 学习人 节蛔生结4、、收物 和人 一 后同类 课虫活构请一 蚯集并 颜体 摸 回步关 重的动、学、 蚓鸟归 色的 蚯 答学系 点形教生生让 在类纳 。危 蚓 问习从 并状学理列学 平的线 蚯害 的 题四线人 归、意特出四生 面形 蚓以 体、形类 纳大图点常、五观 玻存动 的及 表鸟请动文 本小引以见引、察 璃现物 身预 ,类 3学物明 节有言及的、导巩蚯 上状的 体防 是之生和历 课什根蚯环怎学固蚓 和,主 是感 干所列环史 学么据蚓节二样生练引 牛鸟要 否染 燥以举节揭 到不上适动、区回习导 皮类特 分的 还分蚯动晓 的同节于物让分答。学 纸减征 节方 是布蚓物起 一,课穴并学蚯课生 上少。 ?法 湿广的教, 些体所居归在生蚓前回 运的4; 润泛益学鸟色生纳.靠物完的问答 动原蛔4的,处目类 习和活环近.在成前题蚯 的因虫了 ?以。标就 生体的节身其实端并蚓 快及寄解 触上知同 物表内特动体结验和总的 慢我生利蚯 摸适识人 学有容点物前构并后结生 一国在用蚓 蚯于与类 的什,的端中思端线活 样的人问的 蚓飞技有 基么引进主的的考?形环 吗十体题生行能着 本特出要几变以动境 ?大,活 节的1密 方征本“特节化下物.并 为珍会让习 近形理切 法。课生征有以问的引 什稀小学性 腹态解的 。2课物。什游题主.出 么鸟起结生和 面结蛔关观题体么戏:要蚯 ?类哪利明适 处构虫系察:的特的特蚓等些用确于 ,特适。蛔章形殊形征这资疾板,穴 是点于可虫我态结式。种料病书生居 光是寄的们结构,五典,?小物生 滑重生鸟内学构,学、型以5结的活 还要生类部习与.其习巩的爱如鸟结的 是原活生结了功颜消固线鸟何类构形 粗因的存构腔能色化练形护预适特态 糙之结的,肠相是系习动鸟防于点、 ?一构现你动适否统。物为蛔飞都结。和状认物应与的。主虫行是构课生却为和”其结题病的与、本理不蛔扁的他构以?特环生8特乐虫形观部特8小三征境理页点观的动位点组、梳相等这;,哪物教相,为引理适方些2鸟,育同师.单导知应面鸟掌类结了;?生位学识的你握日构解2互.办生。特认线益特了通动手观征识形减点它过,抄察;吗动少是们理生报蛔5?物,与的解.参一虫了它和有寄主蛔与份结解们环些生要虫其。构蚯都节已生特对中爱。蚓会动经活征人培鸟与飞物灭相。类养护人吗的绝适这造兴鸟类?主或应节成趣的的为要濒的课情关什特临?就危感系么征灭来害教;?;绝学,育,习使。我比学们它生可们理以更解做高养些等成什的良么两好。类卫动生物习。惯根的据重学要生意回义答;的3.情通况过,了给解出蚯课蚓课与题人。类回的答关:系线,形进动行物生和命环科节学动价环值节观动的物教一育、。根教据学蛔重虫点病1.引蛔出虫蛔适虫于这寄种生典生型活的线结形构动和物生。理二特、点设;置2.问蚯题蚓让的学生生活思习考性预和习适。于穴居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等方面的特征;3.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完整)中医外科学证型与常用方剂

(完整)中医外科学证型与常用方剂

中医外科学方剂12345678910121314151617常用方1.清肝解郁汤:清肝解郁四物襄,二陈香贝草茯神;青皮苏叶栀远志,桔梗木通气滞行.2.仙方活命饮:仙方活命君银花,归芍乳没陈皂甲,防芷贝粉甘酒煎,阳证痈疡内消法。

3.五味消毒饮:五味消毒治诸疔,银花野菊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葵子,煎加酒服效非轻。

4.黄连解毒汤:黄连解毒芩柏栀,证见三焦火毒斥,烦狂火热兼谵妄,吐衄发斑皆可治。

5.四妙勇安汤:四妙勇安真受宠,脱疽疼痛红烂肿;甘草玄参全当归,其中银花力最猛。

6.五神汤:五神汤用紫地丁,车前子在路边生;牛膝银花云茯苓,湿热为病红肿疼。

7.牛蒡解肌汤:牛蒡解肌丹栀翘,荆薄玄斛夏枯草;疏风清热又散肿,牙痛颈毒俱可消。

8.阳和汤:阳和熟地鹿角胶,姜炭肉桂麻芥草,温阳补血散寒滞,阳虚寒凝阴疽疗. 9.冲和汤:冲和汤治半阴阳,四君归芪补而散;陈皮皂刺与白芷,乳没银花川芎赞。

10.透脓散《外科正宗》:透脓散治毒成脓,芪归山甲皂刺芎;程氏又加银蒡芷,更能速奏溃破功.透脓散中山甲炒,川芎归芪针皂角;气虚痈疡不外溃,此方可将脓头咬。

11.托里消毒散:托里消毒补气血,八珍汤中减熟地;银花白芷好黄芪,桔梗皂刺将刀替. 12.消风散:消风散中有荆防,蝉蜕胡麻苦参苍,知膏蒡通归地草,风疹湿疹服之康。

13.当归饮子:当归饮子治血燥,病因皆是血虚耗;四物荆防与芪草,首乌蒺藜最重要。

14.海藻玉壶汤:海藻玉壶带昆布,青陈半夏草贝母;川芎独活当归翘,化痰散结瘿瘤除。

15四海舒郁丸:四海舒郁郁平复,蛤粉藻带和昆布;木香陈皮乌贼骨,喉间气结随喜怒. 16.四妙散:四妙散异四妙丸,神效托里排脓畅,黄芪当归补气血,银花甘草解毒疡。

17.全虫方:全虫方中两皂刺,蒺藜苦参白藓皮,黄柏槐花枳壳炒,再加灵仙湿毒去. 18.枇杷清肺饮:枇杷清肺枇杷叶,人参甘草连桑皮,黄柏同煎食远服,肺风粉刺尽皆宜。

19.治疣方:治疣方用板蓝根,青叶紫草齿苋跟,薏米红花香附甲,解毒消疣此方珍. 20.开郁散:开郁散中郁金开,乳癖乳痨并乳癌,白芥开葵全蝎待,香附逍遥薄荷裁。

中医助理外科证、法、方归纳

中医助理外科证、法、方归纳

中医助理外科证、法、方归纳(颜之推敲整理)第一单元:疮疡(1)疮疡病因:1外感:外感六淫邪毒、感受特殊之毒、外来伤害等。

外邪以热毒、火毒最常见2内伤: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劳伤虚损等(2)疮疡外治法:(可根据疮疡的初期、中期、后期分别辨证施治)1初期宜箍毒消肿:阳证可选用金黄散、玉露散、金黄膏、玉露膏、太乙膏、千捶膏,可加掺红灵丹、阳毒内消散,或用清热解毒消肿的新鲜草药捣烂外敷;2阴证可选用回阳玉龙散、回阳玉龙膏、阳和解凝膏,加掺黑退消、桂麝散、丁桂散;3半阴半阳证选用冲和散、冲和油膏。

中期脓熟时宜切开排脓,注意切开时机、切口位置、切口方向等的选择。

如颜面疔疮忌早期切开,而蛇头疔应及早切开;如手指疔宜从侧方切开以免影响屈伸功能等。

----------------------------------------------------------------------------------一、疖(清热解毒为主,疖病多虚实夹杂,必须扶正固本与清热解毒)①热毒蕴结证:清热解毒——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②暑热浸淫证:清暑化湿解毒——清暑汤③体虚毒恋,阴虚内热证:养阴清热解毒——仙方活命饮合增液汤④体虚毒恋,脾胃虚弱证:健脾和胃,清化湿热——五神汤合参苓白术散2、外治:蝼蛄疖宜作十字形剪开,如遇出血,可用棉垫加多头带缚扎以压迫止血。

若有死骨,待松动时用镊子钳出。

可配合垫棉法,使皮肉粘连而愈合。

-----------------------------------------------------------------------------------二、疔疮(清热解毒)(1)内治清热解毒为主,火毒炽盛证宜凉血清热解毒。

如发于下肢者应注重清热利湿。

(2)外治手足部疔疮成脓期切开引流:尽可能循经直开。

蛇眼疔宜沿甲旁0.2cm挑开引流。

蛇头疔宜在指掌面一侧作纵形切口,务必引流通畅,必要时可对口引流,不可在指掌面正中切开;蛇肚疔宜在手指侧面作纵形切口,切口长度不得超过上下指关节面。

中医外科学总表十一五

中医外科学总表十一五
(2)脓成宜切开排脓,掺九一丹、太乙膏盖贴;深者可用药线引流。脓尽用生肌散掺白玉膏收口 (3)蝼蛄疖宜作十字形切开,如遇出血,可用棉垫加多头带缚扎以压迫止血。若有死骨,待松动时用镊子钳出。可配合垫棉法,使皮肉粘连而愈

2
中医学院 2012 级班级资料。修改:2015/12/10, 2016/02/20。
<3
发于夏秋季节,以小儿及产妇多见。
cm
局部皮肤红肿结块,灼热疼痛,根脚很浅,范围局
连翘、花粉、赤芍、甘草、滑石、车前子、银花、泽泻、淡竹叶
暑热 浸淫
限;可伴发热、口干、便秘、溲赤等;舌苔薄腻, 脉滑数。
局部皮肤红肿结块,灼热疼痛,根脚很浅,范围局 限 - 暑湿热毒之邪蕴阻肌肤而成暑疖;
清暑化湿 解毒
清暑汤 加减
金银花、连翘、甘草 - 清热解毒; 滑石、车前子、泽泻、淡竹叶 - 清热利水,使暑湿从小便而 出; 天花粉 –清热生津消肿; 赤芍 - 凉血活血止痛;
发热、口干、便秘、溲赤等症 - 暑湿蕴遏,体内
全方以清热利湿为主,兼散邪解毒。
热气不得外泄,湿热内郁。
1
中医学院 2012 级班级资料。修改:2015/12/10, 2016/02/20。
疔 6 cm
颜 面
火毒 炽盛
疮形平塌,肿势散漫,皮色紫暗,焮热疼痛; 伴高热,头痛,烦渴,呕恶,溲赤;舌红,苔 黄腻,脉洪数。
疮形平塌,肿势散漫,皮色紫暗,焮热疼痛 火毒炽盛,邪热鸱张; 伴高热,烦渴,头痛 - 热毒内结,耗津上扰; 呕恶 - 热扰气机,胃气上逆; 舌红、苔黄、脉数 - 为热象。
犀:水牛角屑、生地、丹皮、芍药
[方解中的(药名)为常用药而非方剂组成]
病 名
证型

中医外科学常考方剂总结,好记不难!

中医外科学常考方剂总结,好记不难!

中医外科学常考方剂总结,好记不难!中医外科学常考方剂总结:下面为大家总结了中医外科学常考方剂的部分内容总结,希望可以对大家有帮助。

一、疖①热毒蕴结——清热解毒——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②暑热浸淫——清暑化湿解毒——清暑汤③体虚毒恋,阴虚内热——养阴清热解毒——仙方活命饮合增液汤④体虚毒恋,脾胃虚弱——健脾和胃,清化湿热——五神汤合参苓白术散疖:蕴(五黄)、浸(暑)、恋(仙增,神参)二、痈①火毒凝结——清热解毒,行瘀活血——仙方活命饮②热胜肉腐——和营清热,透脓托毒——仙方活命饮合五味消毒饮③气血两虚——益气养血,托毒生肌——托里消毒散痈:毒(仙)、热(仙五)、虚(托)三颈痈疏风清热、解毒化痰——牛蒡解肌汤或银翘散颈痈:牛解银四、有头疽①火毒凝结——清热泻火,和营托毒——黄连解毒汤合仙方活命饮②湿热壅滞——清热化湿,和营托毒——仙方活命饮③阴虚火炽——滋阴生津,清热托毒——竹叶黄芪汤④气虚毒滞——扶正托毒——八珍汤合仙方活命饮有头疽:火(黄仙)、湿(仙)、阴(竹黄)气(八仙)五、丹毒①风热毒蕴——疏风清热解毒——普济消毒饮②肝脾湿火——清肝泻火利湿——柴胡清肝汤、龙胆泻肝汤或化斑解毒汤③湿热毒蕴——利湿清热解毒——五神汤合萆薢渗湿汤④胎火蕴毒——凉血清热解毒——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丹毒:风(普)、肝(柴清)、湿(神萆)、胎(犀黄)六、瘰疬①气滞痰凝——疏肝理气,化痰散结——开郁散②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六味地黄丸合清骨散③气血两虚——益气养血——香贝养营汤瘰疬:痰(开)、阴(六骨)、两(香贝)七、褥疮①气滞血瘀——理气活血——血府逐瘀汤②蕴毒腐溃——益气养阴、理湿托毒——生脉散、透脓散合萆薢渗湿汤③气血两虚——气血双补、托毒生肌——托里消毒散褥疮:瘀(府)、毒(生、透萆)、虚(托)八、乳痈①气滞热壅——疏肝清胃,通乳消肿——瓜蒌牛蒡汤②热毒炽盛——清热解毒,托里透脓——透脓散加味③正虚毒恋——益气和营托毒——托里消毒散乳痈:滞(瓜牛)、盛(透)、恋(托)九、乳癖①肝郁痰凝——疏肝解郁,化痰散结——逍遥蒌贝散②冲任失调——调摄冲任——二仙汤合四物汤乳癖:肝(逍)、痰(逍桃红)十、乳核①肝气郁结——疏肝解郁,化痰散结——逍遥散②血瘀痰凝——疏肝活血,化痰散结——逍遥散合桃红四物汤乳岩:肝(效开)、冲(二仙开)、毒(八)、两(荣)十一、乳衄①肝火偏旺——疏肝解郁,清热凉血——丹栀逍遥散②脾虚失统——健脾养血——归脾汤十二、乳岩①肝郁痰凝——疏肝解郁,化痰散结——神效瓜蒌散合开郁散②冲任失调——调摄冲任,理气散结——二仙汤合开郁散③正虚毒炽——调补气血,清热解毒——八珍汤④气血两亏——补益气血,宁心安神——人参养荣汤⑤脾虚胃弱——健脾和胃——参苓白术散或理中汤十三、气瘿疏肝解郁,化痰软坚——四海舒郁丸气瘿:(四海)十四、肉瘿①气滞痰凝——理气解郁,化痰软坚——逍遥散合海藻玉壶汤②气阴两虚——益气养阴,软坚散结——生脉散合海藻玉壶汤肉瘿:痰(逍海藻)、两(生海藻)十五、瘿痈①风热痰凝——疏风清热化痰——牛蒡解肌汤②气滞痰凝——疏肝理气,化痰散结——柴胡舒肝汤十六、失荣①气郁痰结——理气解郁,化痰散结——化痰开郁方②阴毒结聚——温阳散寒,化痰散结——阳和汤③瘀毒化热——清热解毒,化痰散瘀——五味消毒饮合化坚二陈丸④气血两亏——补益气血,解毒化瘀——八珍汤合四妙勇安汤失荣:结(花开)、聚(阳)、化(五坚)、两(八四勇)十七、肾岩①湿浊瘀结——利湿化浊,解毒化瘀——三妙丸合散肿溃坚汤②火毒炽盛——清热泄火,解毒消肿——龙胆泻肝汤合四妙勇安汤③阴虚火旺——滋阴降火,清热解毒——知柏地黄丸合大补阴丸肾岩:湿(三妙肿)、火(龙四勇)、阴(知大补)十八、蛇串疮①肝经郁热——清泄肝火,解毒止痛——龙胆泻肝汤加紫草、板蓝根、玄胡等。

中医中药治疗外科病

中医中药治疗外科病

中医中药治疗外科病中医中药治疗外科病(一)丹毒,疖肿,淋巴结炎治则:清热解毒,凉血活血。

主方:五味消毒饮加减处方:生地10g 丹皮10g 赤芍10g 银花15~30g 连翘15~30g 公英30g 地丁30g 野菊花30g 川黄连5g 黄芩10g 甘草5g(二)乳腺炎治则:清热解毒为主,兼散结通乳。

处方:公英30g 漏芦15g 全瓜蒌15g 野菊花30g 黄芩10g 银花15~30g 连翘15~30g 青皮10g 橘核10g 王不留行10g 甘草5g 路路通10g 另以药渣外敷。

(三)乳腺增生(乳癖)治则:软坚散结,疏肝活血。

处方:柴胡10g 赤芍10g 当归10g 香附10g 昆布10g 橘核10g 玄参10g 煅牡蛎30g 浙贝母30g 夏枯草10g 甘草5g加减:1 疼痛加元胡10~12g; 2 月经不调加益母草30g、熟地10g。

(四)良性甲状腺肿(瘿瘤)治则:软坚散结为主。

主方:消瘿五海丸处方:昆布15g 海蛤30g 浙贝母10g 橘核10g 夏枯草10g 玄参10g 连翘12g 白头翁10g 海浮石12g 青皮10g 甘草5g(五)静脉炎治则:凉血活血,清热解毒。

处方:生地10g 丹皮10g 赤芍10g 黄柏10g 银花15~30g 忍冬藤15~30g 地丁15~30g 公英30g 桃仁10g 红花10g 甘草5g附:外用静脉炎软膏,1~2次/日。

(六)痔疮治则:清热凉血主方:《血证论》槐角丸加减。

处方:黄芩10g 川黄连3g 黄柏10g 生地榆30g 槐角10g 侧柏炭10g 赤芍10g 丹皮10g 生地10g 酒军10g(后下)甘草5g附:外洗方:鱼腥草(或败酱草)30g 芒硝30g 大黄15g 黄柏15g 五倍子15g 明矾15g 冰片3g 共煎取1000ml,趁热先熏,后洗(浸泡)15~20分钟,3次/日。

(七)阑尾炎治则:清热解毒为主。

处方:黄芩10g 川黄连5g 黄柏10g 丹皮10g 野菊花30g 败酱草30g 酒军5~10g(后下)元胡10g 枳壳12g 桃仁10g 厚朴10g 甘草5g加减:日久红花10g、赤芍10g、当归10g、川芎10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外科学方剂
1 / 15
2 / 15
3 / 15
4 / 15
5 / 15
6 / 15
7 / 15
8 / 15
9 / 15
10 / 15
11 / 15
12 / 15
13 / 15
常用方
1.清肝解郁汤:
清肝解郁四物襄,二陈香贝草茯神;青皮苏叶栀远志,桔梗木通气滞行。

2.仙方活命饮:
仙方活命君银花,归芍乳没陈皂甲,防芷贝粉甘酒煎,阳证痈疡内消法。

3.五味消毒饮:
五味消毒治诸疔,银花野菊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葵子,煎加酒服效非轻。

4.黄连解毒汤:
黄连解毒芩柏栀,证见三焦火毒斥,烦狂火热兼谵妄,吐衄发斑皆可治。

5.四妙勇安汤:
四妙勇安真受宠,脱疽疼痛红烂肿;甘草玄参全当归,其中银花力最猛。

6.五神汤:
五神汤用紫地丁,车前子在路边生;牛膝银花云茯苓,湿热为病红肿疼。

7.牛蒡解肌汤:
牛蒡解肌丹栀翘,荆薄玄斛夏枯草;疏风清热又散肿,牙痛颈毒俱可消。

8.阳和汤:
阳和熟地鹿角胶,姜炭肉桂麻芥草,温阳补血散寒滞,阳虚寒凝阴疽疗。

9.冲和汤:
冲和汤治半阴阳,四君归芪补而散;陈皮皂刺与白芷,乳没银花川芎赞。

10.透脓散《外科正宗》:
透脓散治毒成脓,芪归山甲皂刺芎;程氏又加银蒡芷,更能速奏溃破功。

透脓散中山甲炒,川芎归芪针皂角;气虚痈疡不外溃,此方可将脓头咬。

11.托里消毒散:
托里消毒补气血,八珍汤中减熟地;银花白芷好黄芪,桔梗皂刺将刀替。

12.消风散:
消风散中有荆防,蝉蜕胡麻苦参苍,知膏蒡通归地草,风疹湿疹服之康。

13.当归饮子:
当归饮子治血燥,病因皆是血虚耗;四物荆防与芪草,首乌蒺藜最重要。

14.海藻玉壶汤:
海藻玉壶带昆布,青陈半夏草贝母;川芎独活当归翘,化痰散结瘿瘤除。

15四海舒郁丸:
四海舒郁郁平复,蛤粉藻带和昆布;木香陈皮乌贼骨,喉间气结随喜怒。

16.四妙散:
四妙散异四妙丸,神效托里排脓畅,黄芪当归补气血,银花甘草解毒疡。

17.全虫方:
全虫方中两皂刺,蒺藜苦参白藓皮,黄柏槐花枳壳炒,再加灵仙湿毒去。

18.枇杷清肺饮:
枇杷清肺枇杷叶,人参甘草连桑皮,黄柏同煎食远服,肺风粉刺尽皆宜。

19.治疣方:
治疣方用板蓝根,青叶紫草齿苋跟,薏米红花香附甲,解毒消疣此方珍。

20.开郁散:
开郁散中郁金开,乳癖乳痨并乳癌,白芥开葵全蝎待,香附逍遥薄荷裁。

21.柴胡清肝汤:
柴胡清肝芎芍归,黄芩栀子生地随;防风牛子天花粉,甘草连翘功独魁。

22.萆薢渗湿汤:
萆薢渗湿湿作怪,赤苓苡米水气败,丹皮滑石川黄柏,泽泻通草渗透快。

23.二至丸:
二至女贞与旱莲,桑椹熬膏和成圆;肝肾阴虚得培补,消除眩晕与失眠。

24.八正散:
八正木通加滑研,萹蓄瞿麦与车前,大黄栀甘灯心草,湿热诸淋宜服煎。

25.平胃散
平胃散内君苍术,厚朴陈草姜枣煮,燥湿运脾又和胃,湿滞脾胃胀满除。

26.龙胆泻肝汤
龙胆栀芩酒拌炒,木通泽泻车柴草,当归生地益阴血,肝胆实火湿热消。

27.导赤散
导赤木通生地黄,草梢煎加竹叶尝,清心利水又养阴,心经火热移小肠。

28.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朮扁豆陈,莲草山药砂苡仁;桔梗上浮兼保肺,枣汤调服益脾神。

29.活血散瘀汤
活血散瘀委中毒,芎芍桃仁积血除,瓜蒌丹皮归苏木,枳壳槟榔大黄逐。

30.凉膈散
凉膈硝方君连翘,硝黄栀芩甘薄饶,再加竹叶调蜂蜜,上中郁热服之消。

31.普济消毒饮
普济消毒用芩连,翘薄蒡僵板勃玄,陈皮甘桔升柴入,大头瘟毒服之痊。

32. 清暑汤《外科全生集》
外科全生清暑汤,银花滑石甘草翘;车前泽泻利湿毒,淡竹花粉与赤芍。

33.瓜蒌牛蒡汤《医宗金鉴》
瓜蒌牛蒡汤最神,乳痈初起需金银,栀子柴芩与花粉,连翘皂剌草青陈。

34.清营汤
清营汤治热传营,身热燥渴眠不宁,犀地玄麦银翘竹,连丹清热更护阴。

35.青黛散:外用剂
青黛散方解热毒,皮肤焮肿水滋出;石膏滑石川黄柏,收湿止痒麻油涂。

36.颠倒散:外用剂
颠倒散敷功效极,大黄硫磺各研细,等分再匀凉水调,专医酒皶肺风刺。

37.二矾汤:外用剂
二矾汤中白皂矾,儿茶柏叶在其间;先熏后洗油烟照,鹅掌风痛愈不难。

38.苦参汤:外用剂
苦参汤可治奇痒,银花菊花共三两;菖蒲白芷与蛇床,黄柏地肤胆汁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