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以太网和Vlan的几种封装

合集下载

关于以太网和vlan的几种封装

关于以太网和vlan的几种封装

以下是各种封装:1.以太网II封装:以太网技术的基础是以太网帧,也作标准以太网帧,也称为ARPA,即以太网II帧(最初的以太网II标准也称为DIX,由Digital,Intel和Xerox三家发起公司的首字母拼合而成)。

帧格式如下:Des-MAC Type Payload FCS Preamble Sou-MAC图1:以太网II报文格式下面解释以太网II帧中的各个字段:•Preamble—也作“Syncword”,用来同步。

(在这里为10101010)•Des-MAC—此目的地址可以是广播地址0xFFFFFFFFFFFF;可以是基于目的节点MAC地址的特定的48比特的单播地址;或者多播地址。

此MAC地址可以从协议同步期间消息的源地址字段中找到。

•Sou-MAC—此源地址是发送方的48比特的MAC地址。

•Type—即“以太网类型”,此字段用于识别上层协议。

(详见下文)•Payload—负载,即数据,包含了封装的数据(如:IP分组)。

以太网II 的数据有效长度范围是46~1500字节。

•FCS—此字段包含32比特的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值,用来校验损坏的帧。

最初的以太网II帧格式有一些缺陷。

为了允许冲突检测,10Mbits/s以太网要求分组大小最小为64字节。

这就意味着如果帧长达不到标准就必须用0来填充短帧。

因此,上层协议需要包含一个“长度”字段来将实际数据与填充值区分开来。

幸运的是,为“以太网类型”字段所分配的值—0x0600XNS(施乐)、0x0800IP(Internet协议)和0x6003DECNET—总是大于十进制值1500(0x05DC)这一最大帧长度。

所以IEEE的802委员会对这一任务的解决方案提供了一个标准,即802.3。

此方法通过以长度两个8位组的“类型/协议”字段代替同样两个8位组的“以太网类型”字段。

从而将以太网II帧与802.3帧区分开来。

vlan的标准协议

vlan的标准协议

编号:_______________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vlan的标准协议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vlan的标准协议篇一:协议Vlan概述基于协议的Vlan也称为协议Vlan ,是区另U于基于端口的Vlan的另一种Vlan划分方法。

通过配置基于协议的Vlan , 交换机可以分析端口上收到的不携带Vlantag的报文,根据不同的封装格式及特殊字段的数值将报文与用户设定的协议模板相匹配,自动为匹配成功的报文添加相应的Vlantag ,实现将属于指定协议的数据自动分发到相应的Vlan中传输。

此特性主要用于将网络中提供的服务类型与Vlan相绑定,方便管理和维护。

1.3.2以太网数据的封装格式为清楚的了解交换机对报文协议的识别过程,先简要介绍一下以太网常用的数据封装格式。

1.(vlan 的标准协议)ethernetii 与802.2/802.3 封装目前链路层的报文封装主要有两种类型,分别为ethernetii 型和802.2/802.3 型。

两种报文的封装格式如下:ethernetii 型图1-4ethernetii 型报文封装格式802.2/802.3 型图1-5802.2/802.3 型报文封装格式da、sa分另U表示报文的目的mac地址和源mac地址,括号中的数字表示此字段的长度,单位为字节。

由于以太网报文的最大长度为1500字节,转换成16进制数字为5dc,所以802.2/802.3 型封装的length字段取值范围为0x0000〜0x05dc。

而ethernetii 型封装中的type字段取值范围为0x0600〜0xFFFF。

交换机根据这两个字段的取值范围的不同来区分ethernetii 型和802.2/802.3型报文。

2.802.2/802.3 封装的几种格式802.2/802.3 封装分为3种封装格式:802.3raw封装:在源、目的地址后只封装length字段,之后即是上层数据,没有类型字段。

VLAN技术详解

VLAN技术详解

VLAN技术详解1 前⾔VLAN技术的出现不仅仅给我们在⽹络设计和规划上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也更为安全和⽅便的管理⽹络,同时由VLAN技术引出的各种相关应⽤也是层出不穷。

可以说VLAN技术是以太⽹技术的⼀个⾰命性的变⾰,同时也是以太⽹中最为基础和关键的技术。

本⽂主要针对VLAN技术产⽣的背景、VLAN技术的原理、VLAN的相关应⽤等⼏个部分来逐⼀进⾏介绍。

2 为什么需要VLAN?为什么需要VLAN技术,它的优点在哪⾥呢?在TCP/IP协议规范中,没有VLAN的定义。

当第⼆层⽹络交换机发展到⼀定程度的时候,传统的路由器由于在性能上的不⾜,它作为⽹络节点的统治地位受到了很⼤的挑战。

既然传统路由器是⽹络的瓶颈,⽽交换机⼜有如此优越的性能,为什么不⽤交换机取代传统路由器,来构造⽹络呢?我们都知道,位于协议第2层的交换机虽然能隔离冲突域,提⾼每⼀个端⼝的性能,但并不能隔离⼴播域,不能进⾏⼦⽹划分,不能层次化规划⽹络,更⽆法形成⽹络的管理策略,因为这些功能全都属于⽹络的第三层———⽹络层。

因此,如果只⽤交换机来构造⼀个⼤型计算机⽹络,将会形成⼀个巨⼤的⼴播域,结果是,⽹络的性能反⽽降低以⾄⽆法⼯作,⽹络的管理束⼿⽆策,这样的⽹络是不可想象的。

按照TCP/IP的原理,⼀般来说,⼴播域越⼩越好,⼀般不应超过200个站点。

那么,如何在⼀个交换⽹络中划分⼴播域呢?交换机的设计者们借鉴了路由结构中⼦⽹的思路,得出了虚⽹的概念,即通过对⽹络中的IP地址或MAC地址或交换端⼝进⾏划分,使之分属于不同的部分,每⼀个部分形成⼀个虚拟的局域⽹络,共享⼀个单独的⼴播域。

这样就可以把⼀个⼤型交换⽹络划分为许多个独⽴的⼴播域,即VLAN。

VLAN(Virtual LAN)中⽂叫做虚拟局域⽹,它的作⽤就是将物理上互连的⽹络在逻辑上划分为多个互不相⼲的⽹络,这些⽹络之间是⽆法通讯的,就好像互相之间没有连接⼀样,因此⼴播也就隔离开了。

VLAN的实现原理⾮常简单,通过交换机的控制,某⼀VLAN成员发出的数据包交换机只发给同⼀VLAN的其它成员,⽽不会发给该VLAN成员以外的计算机。

vlan接口的三种模式Access、Hybrid和Trunk

vlan接口的三种模式Access、Hybrid和Trunk

vlan接口的三种模式_Access、Hybrid和Trunkvlan接口的三种模式Access、Hybrid和Trunk通信技术vlan接口的三种模式Access、Hybrid和TrunkTag,untag以及交换机的各种端口模式是网络工程技术人员调试交换机时接触最多的概念了,然而笔者发现在实际工作中技术人员往往对这些概念似懂非懂,笔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再结合一个案例,试图向大家阐明这些概念untag就是普通的ethernet报文,普通PC机的网卡是可以识别这样的报文进行通讯;tag报文结构的变化是在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之后,加上了4bytes的vlan信息,也就是vlantag头;一般来说这样的报文普通PC机的网卡是不能识别的下图说明了802.1Q封装tag报文帧结构带802.1Q的帧是在标准以太网帧上插入了4个字节的标识。

其中包含:2个字节的协议标识符(TPID),当前置0x8100的固定值,表明该帧带有802.1Q的标记信息。

2个字节的标记控制信息(TCI),包含了三个域。

Priority域,占3bits,表示报文的优先级,取值0到7,7为最高优先级,0为最低优先级。

该域被802.1p采用。

规范格式指示符(CFI)域,占1bit,0表示规范格式,应用于以太网;1表示非规范格式,应用于TokenRing。

VLANID域,占12bit,用于标示VLAN的归属。

以太网端口有三种链路类型:Access、Hybrid和Trunk。

Access类型的端口只能属于1个VLAN,一般用于连接计算机的端口;Trunk类型的端口可以允许多个VLAN通过,可以接收和发送多个VLAN的报文,一般用于交换机之间连接的端口;Hybrid类型的端口可以允许多个VLAN通过,可以接收和发送多个VLAN的报文,可以用于交换机之间连接,也可以用于连接用户的计算机。

Hybrid端口和Trunk端口在接收数据时,处理方法是一样的,唯一不同之处在于发送数据时:Hybrid端口可以允许多个VLAN的报文发送时不打标签,而Trunk端口只允许缺省VLAN的报文发送时不打标签。

vlan封装标准nego

vlan封装标准nego

vlan封装标准nego本篇文章主要介绍VLAN封装标准NEGOr。

NEGOr是一种用于在以太网交换机之间传输VLAN标识信息的标准。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1. VLAN概述VLAN是一种基于IEEE 802.1Q标准的技术,它将一个物理网络划分成多个虚拟网络,每个虚拟网络内的设备可以在同一广播域内通信。

通过VLAN技术可以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安全隔离、流量控制等功能。

在一个以太网中,每个数据帧都有一个标识该帧的VLAN ID。

该ID告诉交换机应该把该数据帧转发到哪个VLAN中,从而实现VLAN间隔离。

2. VLAN封装标准VLAN封装标准是指在网络设备之间传递VLAN ID信息的协议。

目前有三种VLAN封装标准:(1)Inter-Switch Link(ISL):思科公司开发的一种协议,不是标准化协议。

ISL 封装在以太网帧的数据字段中,增加了额外的头和尾来传输VLAN ID。

由于ISL不是标准,因此只能在思科设备之间使用。

(2)802.1Q:IEEE组织发布的标准协议,将VLAN ID信息封装在以太网帧的头部中,没有对数据帧做任何修改。

在以太网帧的头部增加了4个字节的标签,用于传输VLAN ID 信息。

该标准已经获得广泛使用。

(3)Negotiation(Nego):Nego是一种VLAN封装标准协议。

它最初由思科公司提出,后来被推广到了其他厂商的设备中。

该协议可以自动适应ISL或802.1Q封装协议,提高了网络的兼容性。

3. VLAN封装标准Nego的工作原理Nego协议使用了一种称为“协商”的过程,使网络设备能够协商使用何种VLAN封装标准。

Nego协议的实现遵循以下步骤:(1)当两个交换机之间建立连接时,它们先交换一组带有“未知VLAN”标记的帧,以确认使用的VLAN封装方式。

(2)如果其中一台交换机发送了一个使用802.1Q封装方式的帧,这就意味着它使用802.1Q封装协议;如果发送的是一个使用ISL方式的帧,就说明它使用ISL封装协议。

虚拟局域网(VLAN)原理

虚拟局域网(VLAN)原理

虚拟局域网(VLAN) 课程目标:● 了解VLAN的特点,原理● 了解端口类型、封装标准目录第1章虚拟局域网(VLAN) 11.1 VLAN产生背景 11.1.1 传统以太网基本概念 11.2 传统以太网与交换式以太网比较 21.3 VLAN概述 21.4 VLAN 特点: 31.5 VLAN成员划分的方式: 41.6 VLAN 的运作 51.7 缺省VLAN 61.8 链路类型 61.9 IEEE 802.1Q 71.10 配置静态 VLANs 81.11 VLANs 的两种设计方式 81.11.1 端-端 VLANs 91.11.2 本地化VLANs 10第一章虚拟局域网(VLAN)知识点● 了解VLAN的作用,特点。

● 掌握VLAN的工作原理及划分方法。

● 掌握VLAN端口(或链路)类型,TURNK链路的封装协议。

● VLAN是一个纯粹的2层的概念。

不同的VLAN属于不同的广播域,相当于物理上隔离的不同网络。

一.1 VLAN产生背景一.1.1 传统以太网基本概念传统以太网使用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Collision Detection,带有冲突监测的载波侦听多址访问)。

我们可以将CSMA/CD比做一种文雅的交谈。

在这种交谈方式中,如果有人想阐述观点,他应该先听听是否有其他人在说话(即载波侦听),如果这时有人在说话,他应该耐心地等待,直到对方结束说话,然后他才可以开始发表意见。

有一种情况,有可能两个人在同一时间都想开始说话,那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显然,如果两个人同时说话,这时很难辨别出每个人都在说什么。

但是,在文雅的交谈方式中,当两个人同时开始说话时,双方都会发现他们在同一时间开始讲话(即冲突检测),这时说话立即终止,随机地过了一段时间后,说话才开始。

说话时,由第一个开始说话的人来对交谈进行控制,而第二个开始说话的人将不得不等待,直到第一个人说完,然后他才能开始说话。

以太网的基本知识

以太网的基本知识
·交换机依据帧头的信息进行转发,因此说交换机是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的网络设备
△ 交换机的分类:
依照交换机处理帧的不同的操作模式,主要可分为两类。
存储转发:交换机在转发之前必须接收整个帧,并进行检错,如无错误再将这一帧发向目的地址。帧通过交换机的转发时延随帧长度的不同而变化。
直通式:交换机只要检查到帧头中所包含的目的地址就立即转发该帧,而无需等待帧全部的被接收,也不进行错误校验。由于以太网帧头的长度总是固定的,因此帧通过交换机的转发时延也保持不变。
集线器的工作特点:
集线器多用于小规模的以太网,由于集线器一般使用外接电源(有源),对其接收的信号有放大处理。在某些场合,集线器也被称为“多端口中继器”。
集线器同中继器一样都是工作在物理层的网络设备。
共享式以太网存在的弊端:由于所有的节点都接在同一冲突域中,不管一个帧从哪里来或到哪里去,所有的节点都能接受到这个帧。随着节点的增加,大量的冲突将导致网络性能急剧下降。而且集线器同时只能传输一个数据帧,这意味着集线器所 有端口都要共享同一带宽。
△ 交换式以太网
交换式结构:
在交换式以太网中,交换机根据收到的数据帧中的MAC地址决定数据帧应发向交换机的哪个端口。因为端口间的帧传输彼此屏蔽,因此节点就不担心自己发送的帧在通过交换机时是否会与其他节点发送的帧产生冲突。
为什么要用交换式网络替代共享式网络:
·减少冲突:交换机将冲突隔绝在每一个端口(每个端口都是一个冲突域),避免了冲突的扩散。
△ 网桥
网桥概述:
依据帧地址进行转发的二层网络设备,可将数个局域网网段连接在一起。网桥可连接相同介质的网段也可访问不同介质的网段。网桥的主要作用是分割和减少冲突。它的工作原理同交换机类似,也是通过MAC地址表进行转发。因此,网桥同交换机没有本质的区别。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可以认为网桥就是交换机。

局域网扩展技术解析VLANVXLAN和SDN

局域网扩展技术解析VLANVXLAN和SDN

局域网扩展技术解析VLANVXLAN和SDN 局域网扩展技术解析:VLAN、VXLAN和SDN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是指在有限的范围内,由一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构成的通信网络。

在多个局域网之间进行通信时,需要使用扩展技术来实现互联和数据传输。

本文将对局域网扩展技术中的VLAN、VXLAN和SDN进行详细解析。

一、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VLAN是指通过逻辑方式将物理局域网划分为多个虚拟局域网的技术。

利用VLAN技术可以实现虚拟局域网之间的隔离和划分,增强网络的灵活性和安全性。

VLAN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在交换机上设置VLAN标识(VLAN ID),将多个端口划分到不同的VLAN中。

交换机通过标识不同的VLAN,可以在逻辑上分割物理网络,使得不同的VLAN之间的通信变得有序化。

VLAN的优点是能够将广播域划分为多个较小的广播域,减少广播风暴对整个网络带来的影响;同时可以隔离不同的用户组,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然而,VLAN的配置和维护相对复杂,需要额外的管理和控制。

二、VXLAN(Virtual Extensible LAN)VXLAN是一种用于虚拟化数据中心网络的扩展技术。

它将传统的以太网帧封装在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数据包中,以在现有的IP网络上实现虚拟局域网的扩展。

VXLAN通过引入逻辑网络标识(VNI,VXLAN Network Identifier)来扩展虚拟局域网。

VNI是一个24位的标识符,用于区分不同的虚拟局域网,允许在同一个物理网络上同时存在多个虚拟网络。

使用VXLAN可以实现跨子网的虚拟网络互连,提高数据中心网络的扩展性和灵活性。

同时,VXLAN还可以通过隧道技术将虚拟机迁移过程中的数据传输在底层网络中加密,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

然而,VXLAN也增加了网络的复杂性和对硬件设备的要求。

三、SDN(Software-Defined Networking)SDN是一种以软件编程方式定义和控制网络行为的网络架构。

计算机网络技术复习题四

计算机网络技术复习题四

计算机网络技术练习题、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在 rip 中跳数等于____为不可达。

A.8B.10C.15D.162、将数据传输到 DCE的客户设备是()A.CPEB.DGEC.DTED. 以上都不是3、 VLAN的封装类型中属于 IEEE标准的有()A.ISLB.802.1qC.802.1dD.802.1x4、 VLAN表示()A. 以太网B. 细缆以太网C. 双绞线以太网D. 虚拟局域网5、对在下面所示的路由条目中各部分叙述正确的是_____。

R 172.16.8 .0 [120 /4] via 172 .16 .7 .9 , 00 :00:23 ,serial10A.R 表示该路由条目的来源是 RIPB.172 .16 .8 .0 表示目标网段或子网C.172 .16 .7 .9 表示该路由条目的下一跳地址D.00:00:23 表示该路由条目的老化时间6、在提示符为 Router (config -if)# 的配置下, exit 命令的作用是()A. 退出当前的接口配置模式B. 到达特权配置模式提示符C. 退出路由器D. 切换到用户 EXEC提示符7、以下采用最短路径优先算法的路由协议是()A . OSPF B.RIPC . IGRP D.BGP8、 DNS服务器的默认端口号是()A . 25 B.53C . 80 D.1609、路由器的缺点是()A .成为网络瓶颈B.不能进行局域网连接C.无法隔离广播D .无法进行流量控制10、静态 NAT是指()A .内部本地地址和内部全局地址一对一的永久映射B .内部本地地址和内部全局地址的临时对应关系C .把内部地址引射到外部网络的一个 IP 地址的D .临时的一对一 "IP+ 端口 " 映射关系11、计算机接入网络通常使用()A .网卡B.交换机C .路由器D.网关12、以下配置默认路由的命令正确的是()A.ip route 0.0.0.0 0.0.0.0 172.16.2.1B. ip route 0.0.0.0 255.255.255.255 172.16.2.1C. ip route 0.0.0.0.0.0.0.0 172.16.2.1D. ip router 255.255.255.255.0.0.0 172.16.2.1、交换机中所有端口的默认 VLAN ID 是( ) . 1B .100 . 1024D .4096 、标准访问控制列表的编号范围是( ) . 1~99 B .100~199. 1~1023D .1~4096 、标准访问控制列表的编号范围是( ) . 1~99 B .100~199. 1~1023D .1~4096 、以下不属于目前流行的网络操作系统的是 ( ) C .NetWare D . Windows 98、DHCP 服务向主机提供的参数不包括( ) . IP 地址 B .网关地址 . DNS 地址 D .MAC 地址、通过控制口配置交换机及路由器时使用的连接电缆是( ) .直连线 B .交叉线 .反转线 D .同轴线、不支持可变长子网掩码的路由协议有( ) .RIP v1 B .RIP v2 . OSPF D .IS-IS、 Windows Server 2003 所支持的文件系统不包括 ( )A .NTFSB . EXT3C .FATD .FAT32、建筑群子系统间使用的连接线缆通常是( ) .光纤 B .同轴电缆 .超 5类双绞线D .6类双绞线 、将域名映射为 IP 地址的系统称为( )A .DNSB .DHCPC .WINSD . FTP、VLAN 的封装类型中属于 IEEE 标准的是 ( )B . 802.1q D . ISL OSI 七层的( ) B .二层C .三层D .三层以上支持可变长子网掩码的路由协议有.RIP v1 B .RIP v2 C .OSPF D .IS-IS 、 随着电信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三网融合”的趋势,下列不属于三网的是 13A C 14A C 15A C 1617A C 18 A C 19 A C 2021AC 222324 25A26A . LinuxB . Windows NT Server A . 802.1dC .802.1x 、交换机工作在 A .一层D. 允许255.255.255.255 0.0.0.0 32 、 DHCP 服务中不能够向主机提供的内容是 ( )A 、 IP 地址B 、网关地址C 、DNS 主机地址D 、MAC 地址 33 、 DHCP 服务中不能够向主机提供的内容是 ( )A 、 IP 地址B 、网关地址C 、DNS 主机地址D 、MAC 地址 34 、DNS 的作用 是( )。

osi七层模型封装格式

osi七层模型封装格式

osi七层模型封装格式
OSI七层模型的封装格式是指每一层在传输数据时进行的封装方式。

以下是每一层的封装
格式:
1. 物理层封装格式:物理层负责传输比特流,封装格式主要是电信号的传输方式,如电压、电
流等。

2. 数据链路层封装格式:数据链路层负责将比特流划分为帧,并添加帧的起始和结束标志,以
便接收方能够识别帧的边界。

3. 网络层封装格式:网络层负责将数据链路层的帧封装为数据包(也称为IP包),并添加源
IP地址和目标IP地址,以便路由器能够根据目标IP地址进行路由。

4. 传输层封装格式:传输层负责将网络层的数据包封装为段,并添加源端口号和目标端口号,
以便接收方能够将数据传递给正确的应用程序。

5. 会话层封装格式:会话层负责将传输层的段封装为会话数据单元(SDU),并添加会话标识,以便不同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能够区分开来。

6. 表示层封装格式:表示层负责将会话层的SDU封装为表示数据单元(PDU),并进行数据
格式的转换、加密解密等操作。

7. 应用层封装格式:应用层负责将表示层的PDU封装为应用数据单元(ADU),并添加应用
层协议头部,如HTTP协议头等。

每一层的封装格式都是为了在不同层次之间传递数据,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和转换,以确保数据
的正确传输和处理。

1.VLAN的分类和实现方式

1.VLAN的分类和实现方式

VLAN的分类和实现方式1 VLAN基础VLAN是英文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的缩写, 即虚拟局域网。

一方面, VLAN建立在局域网交换机的基础之上;另一方面, VLAN是局域交换网的灵魂。

这是因为通过VLAN用户能方便地在网络中移动和快捷地组建宽带网络, 而无需改变任何硬件和通信线路。

这样, 网络管理员就能从逻辑上对用户和网络资源进行分配, 而无需考虑物理连接方式。

VLAN充分体现了现代网络技术的重要特征:高速、灵活、管理简便和扩展容易。

是否具有VLAN功能是衡量局域网交换机的一项重要指标。

网络的虚拟化是未来网络发展的潮流。

VLAN与普通局域网从原理上讲没有什么不同, 但从用户使用和网络管理的角度来看, VLAN与普通局域网最基本的差异体现在:VLAN并不局限于某一网络或物理范围, VLAN中的用户可以位于一个园区的任意位置, 甚至位于不同的国家。

1.1 描述VLANVlan是一种逻辑上的局域网, 如下图所示, 他可以将不同交换机, 不同地域的接口划分到一个虚拟的LAN中, 便于管理和维护, 同时划分vlan还可以隔离广播流量, 防止大型网络中多台机器广播影响性能对一个极大规模的未分配vlan的网络, 不明地址的单播帧和组播流量能在同一个广播域中畅通无阻, 例如下图, 图中, 是一个由5台二层交换机(交换机1~5)连接了大量客户机构成的网络。

假设这时, 计算机A需要与计算机B通信。

在基于以太网的通信中, 必须在数据帧中指定目标MAC地址才能正常通信, 因此计算机A必须先广播“ARP请求(ARP Request)信息”, 来尝试获取计算机B的MAC地址。

交换机1收到广播帧(ARP请求)后, 会将它转发给除接收端口外的其他所有端口, 也就是Flooding了。

接着, 交换机2收到广播帧后也会Flooding。

交换机3、4、5也还会Flooding。

最终ARP请求会被转发到同一网络中的所有客户机上。

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员—网络安全管理员高级工习题+答案

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员—网络安全管理员高级工习题+答案

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员—网络安全管理员高级工习题+答案一、单选题(共35题,每题1分,共35分)1、防火墙的测试工作一般在( )环境下进行。

A、WIFIB、局域网C、移动网络D、因特网正确答案:B2、黑盒测试是指( )。

A、渗透者对目标系统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对目标进行渗透测试B、渗透者可以通过正常渠道向被测单位取得少数资料如网络拓扑的情况下对目标进行渗透测试C、渗透者在被测单位的网管部门或者极少数人知晓测试的存在的情况下对目标进行渗透测试D、渗透者可以通过正常渠道向被测单位取得各种资料后对目标进行渗透测试正确答案:A3、配置经理是配置管理具体活动的负责人,包括带领执行配置项的鉴别、监控、控制、维护、审计等工作,( )主持配置管理回顾会议。

A、每月B、不定期C、无D、定期正确答案:D4、不属于信息安全与信息系统的“三个同步”的是( )A、同步管理B、同步投入C、同步规划D、同步建设正确答案:A5、从系统结构上来看,入侵检测系统可以不包括( )。

A、数据源B、响应C、审计D、分析引擎正确答案:C6、当在以太网中配置VLAN时,若交换机来自不同厂家的产品,则在配置VLAN干道(Trunk)的封装协议时应该采用哪个标准( )。

A、ISLB、802.1C、802.5D、802.1q正确答案:D7、以下不是采用奇偶校验方式作为数据冗余方式的RAID级别是( )。

A、RAID 2B、RAID 3C、RAID 1D、RAID 5正确答案:A8、RSA算法不提供以下哪种服务?A、数据完整性B、加密C、数字签名D、认证正确答案:A9、以下对于 Windows 系统的服务描述,正确的是:A、windows 服务部需要用户进行登录后,以登录用户的权限进行启动B、windows 服务必须是一个独立的可执行程序C、windows 服务都是随系统启动而启动,无需用户进行干预D、windows 服务的运行不需要时交互登录正确答案:D10、在对安全控制进行分析时,下面哪个描述是不准确的?A、仔细评价引入的安全控制对正常业务带来的影响,采取适当措施,尽可能减少负面效应B、应确保选择对业务效率影响最小的安全措施C、对每一项安全控制都应该进行成本收益分析,以确定哪一项安全控制是必须的和有效的D、选择好实施安全控制的时机和位置,提高安全控制的有效性正确答案:B11、应实时监视被监控对象的运行状况,逐项核实系统的显示内容,及时发现各种异常信息,对于系统终端发出的( ),应立即处理。

vlan的各种类型(mux,smart,QINQ)

vlan的各种类型(mux,smart,QINQ)

介绍介绍MUX VLA N特性的定义、目的、规格等信息。

定义MUX VLA N是一种包含上行端口和业务虚端口的VLA N。

一个MUX VLA N可包含多个上行端口,但只包含一个业务虚端口。

不同MUX VLA N间的业务流相互隔离。

目的MUX VLA N与接入用户存在一对一的映射关系,因此可根据VLA N区分不同的接入用户。

例如,当需要用VLA N区分用户时,可以使用MUX VLAN。

规格MA5680T最多支持4K个MUX VLAN。

约束∙如果VLA N已经创建VLAN三层接口,删除VLA N之前,先删除VLA N三层接口。

∙如果VLA N已经创建业务虚端口,删除VLA N之前,先删除VLA N业务虚端口。

原理描述介绍MUX VLA N特性的实现原理。

MUX VLA N与业务虚端口一一对应,即一个业务虚端口只对应一个MUX VLA N,因而可以利用MUX VLA N来区分接入用户介绍介绍QinQ VLA N特性的定义、目的、规格等信息。

定义QinQ(802.1Q in 802.1Q)是基于802.1 Q标准封装的隧道协议,在用户私有802.1Q的报文基础上,再封装一层802.1Q标签头,从而实现私网VLA N在公网透传,达到二层VPN的应用效果。

目的QinQ的核心思想是将用户私网VLA N Tag封装到公网VLA N Tag上,报文带着两层802.1Q格式的VLA N Tag穿越服务商的骨干网络,从而为用户提供一种较为简单的二层VPN专线业务,在一定程度上拓展私网的地域广度。

此处的专线业务是指私网业务直接透传到网络对端,例如企业内部网等。

规格MA5680T最多支持4K个QinQ VLA N。

约束Super VLA N、Sub VLA N,已创建三层接口的VLA N及系统缺省VLA N都不能设其属性为QinQ 属性。

原理描述介绍QinQ VLA N特性的实现原理。

QinQ VLA N的业务处理过程如图1所示。

协议VLAN

协议VLAN

概述基于协议的VLAN也称为协议VLAN,是区别于基于端口的VLAN的另一种VLAN划分方法。

通过配置基于协议的VLAN,交换机可以分析端口上收到的不携带VLAN Tag的报文,根据不同的封装格式及特殊字段的数值将报文与用户设定的协议模板相匹配,自动为匹配成功的报文添加相应的VLAN Tag,实现将属于指定协议的数据自动分发到相应的VLAN中传输。

此特性主要用于将网络中提供的服务类型与VLAN相绑定,方便管理和维护。

1.3.2 以太网数据的封装格式为清楚的了解交换机对报文协议的识别过程,先简要介绍一下以太网常用的数据封装格式。

1. Ethernet II与802.2/802.3封装目前链路层的报文封装主要有两种类型,分别为Ethernet II型和802.2/802.3型。

两种报文的封装格式如下:Ethernet II型图1-4 Ethernet II型报文封装格式802.2/802.3型图1-5 802.2/802.3型报文封装格式DA、SA分别表示报文的目的MAC地址和源MAC地址,括号中的数字表示此字段的长度,单位为字节。

由于以太网报文的最大长度为1500字节,转换成16进制数字为5DC,所以802.2/802.3型封装的Length字段取值范围为0x0000~0x05DC。

而Ethernet II型封装中的Type字段取值范围为0x0600~0xFFFF。

交换机根据这两个字段的取值范围的不同来区分Ethernet II型和802.2/802.3型报文。

2. 802.2/802.3封装的几种格式802.2/802.3封装分为3种封装格式:l802.3 raw封装:在源、目的地址后只封装Length字段,之后即是上层数据,没有类型字段。

图1-6 802.3 raw封装格式目前只有IPX协议支持802.3 raw封装,用Length字段之后两个字节的取值为0xFFFF作为标识。

l802.2 LLC(Logic Link Control,逻辑链路控制)封装:在源、目的地址后封装Length、DSAP(Destination Service Access Point,目的服务访问点)、SSAP(Source Service Access Point,源服务访问点)和Control字段。

OSI七层参考模型报文封装详解

OSI七层参考模型报文封装详解

OSI七层参考模型报⽂封装详解OSI七层模型中的报⽂封装详解⼀、OSI七层模型上三层(会话/表⽰/应⽤):HTTP/FTP协议等——数据传输层: TCP协议/UDP协议——数据 TCP/IP(HEAD)段⽹络层: IP/ICMP/ARP/RARP协议——数据 TCP/IP(HEAD) IP(HEAD)包数据链路层:ppp点到点—— 数据 TCP/IP(HEAD) IP(HEAD)帧物理层: 111111111111000000000000000011 ⽐特个⼈总结:记住各层主要协议,了解每层全部协议可以单独google.⼆、基础概念整理1.报⽂(message)是⽹络中交换与传输的数据单元,即站点⼀次性要发送的数据块。

报⽂包含了将要发送的完整的数据信息,其长短很不⼀致,长度不限且可变。

2.OSI七层模型中,数据从上层应⽤到物理层⼀层⼀层封装:上三层的数据流在传输层被封装成数据段,在⽹络层数据段被封装成数据包,在数据链路层数据包被封装成数据帧,在物理层数据帧被封装成⽐特流。

解封装则反之。

三、报⽂封装详解传输层TCP报⽂段的封装:TCP 报⽂段的报头有 10 个必需的字段和 1 个可选字段。

报头⾄少为 20 字节。

报头后⾯的数据是可选项。

1)源端⼝(16位)标识发送报⽂的计算机端⼝或进程。

⼀个 TCP 报⽂段必须包括源端⼝号,使⽬的主机知道应该向何处发送确认报⽂。

2)⽬的端⼝(16位)标识接收报⽂的⽬的主机的端⼝或进程。

3)序号(也叫序列号)(32位)⽤于标识每个报⽂段,使⽬的主机可确认已收到指定报⽂段中的数据。

当源主机⽤于多个报⽂段发送⼀个报⽂时,即使这些报⽂到达⽬的主机的顺序不⼀样,序列号也可以使⽬的主机按顺序排列它们。

在 SYN 标志未置位时,该字段指⽰了⽤户数据区中第⼀个字节的序号;在 SYN 标志置位时,该字段指⽰的是初始发送的序列号。

在建⽴连接时发送的第⼀个报⽂段中,双⽅都提供⼀个初始序列号。

VLAN技术原理及方案解析

VLAN技术原理及方案解析

Vlan技术原理在数据通信和宽带接入设备里,只要涉及到二层技术的,就会遇到VLAN。

而且,通常情况下,VLAN在这些设备中是基本功能。

所以不管是刚迈进这个行业的新生,还是已经在这个行业打拼了很多年的前辈,都要熟悉这个技术。

在论坛上经常看到讨论各种各样的关于VLAN的问题,在工作中也经常被问起关于VLAN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所以,有了想写一点东西的冲动。

大部分童鞋接触交换这门技术都是从思科技术开始的,讨论的时候也脱离不了思科的影子。

值得说明的是,VLAN是一种标准技术,思科在实现VLAN的时候加入了自己的专有名词,这些名词可能不是通用的,尽管它们已经深深印在各位童鞋们的脑海里。

本文的描述是从基本原理开始的,有些说法会和思科技术有些出入,当然,也会讲到思科交换中的VLAN。

1. 以太网交换原理VLAN的概念是基于以太网交换的,所以,为了保持连贯性,还是先从交换原理讲起。

不过,这里没有长篇累牍的举例和配置,都是一些最基本的原理。

本节所说的以太网交换原理,是针对‘传统’的以太网交换机来说的。

所谓‘传统’,是指不支持VLAN。

简单的讲,以太网交换原理可以概括为‘源地址学习,目的地址转发’。

考虑到IP层也涉及到地址问题,为了避免混淆,可以修改为‘源MAC学习,目的MAC转发’。

从语文的语法角度来讲,可能还有些问题,就再修改一下‘根据源MAC进行学习,根据目的MAC进行转发’。

总之,根据个人习惯了。

本人比较喜欢‘源MAC学习,目的MAC转发’的口诀。

稍微解释一下。

所谓的‘源MAC学习’,是指交换机根据收到的以太网帧的帧头中的源MAC地址来建立自己的MAC地址表,‘学习’是业内的习惯说法,就如同在淘宝上买东西都叫‘宝贝’一样。

所谓的‘目的MAC转发’,是指交换机根据收到的以太网帧的帧头中的目的MAC地址和本地的MAC地址表来决定如何转发,确定的说,是如何交换。

这个过程大家应该是耳熟能详了。

但为了与后面的VLAN描述对比方便,这里还是简单的举个例子。

以太网协议封装格式

以太网协议封装格式

字号:大中小一、以太网链路层协议封装格式以太网数据在网络介质上传输需要遵循一定的机制,其中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机制约定了以太网在传输数据时,两帧之间需要等待一个帧间隙时间(IFG或IPG),为以太网接口提供了帧接收之间的恢复时间,该恢复时间最小值为传输96bit所花费的时间,对于10M线路,该时间为9.6uS,100M线路为960nS,1G的线路为96nS。

同时以太网数据帧在传输时还需要有7byte的前导字段和1byte的定界符。

因此以太网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是由以下部分组成的:7byte(前导)+1byte(定界符)+以太网数据帧+12byte(IPG)。

在全双工工作模式下,如果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机制发现传输冲突时,则会放弃当前帧发送,改为发送一个48比特的噪声帧。

其中以太网数据帧限制为最小长度为64byte,最大长度为1518byte,其格式为:6byte(目的MAC地址)+6byte(源MAC地址)+2byte(类型字段)+数据字段+4byte(FCS校验字段)。

其中帧类型字段标识其后的数据类型。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区分Ethernet II帧格式和802.3帧格式的不同,我们有时可能会混用了这两个术语。

Ethernet II帧是最常见的一种以太网帧格式,也是今天以太网的事实标准,由DEC,Intel和Xerox在1982年公布标准,Ethernet II可以支持TCP/IP,Novell IPX/SPX,Apple Talk Phase I等协议,其比较常见的类型字段为:0X0800(IP 帧),0X0806(ARP请求/应答帧),0X8035(PARP请求/应答帧),0X8137(Novell IPX),0X809b(Apple Talk)。

RFC 894定义了IP报文在Ethernet II上的封装格式。

802.3帧将Ethernet II帧头中的类型字段替换为帧长度字段(取值范围为0X0000-0X05dc,不包括CRC检验码),因此对于接收到的帧,如果类型字段取值范围为0X0000-0X05dc,则可以判断其为802.3帧,而非Ethernet II帧。

H3C交换机VLAN设置

H3C交换机VLAN设置

跨交换机实现VLAN通信
• 请输入您的内容
06
VLAN间路由配置与实现
路由器接口类型及功能介绍
路由器接口类型
主要包括以太网接口、串行接口、 ATM接口等。
功能介绍
路由器接口是实现不同网络之间数据 传输的关键部分,不同类型的接口适 用于不同的网络环境和传输需求。
配置单臂路由实现不同VLAN间通信
基于MAC地址划 分VLAN
这种划分的方法是根据每个主 机的MAC地址来划分,即对每 个MAC地址的主机都配置他属 于哪个组,它实现的机制就是 每一块网卡都对应唯一的MAC 地址,VLAN交换机跟踪属于 VLAN MAC的地址。
基于网络层协议划 分VLAN
VLAN按网络层协议来划分, 可分为IP、IPX、DECnet、 AppleTalk、Banyan等VLAN 网络。这种按网络层协议来组 成的VLAN,可使广播域跨越 多个VLAN交换机。
01
学员A
通过这次课程,我对VLAN的原 理和配置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感觉收获很大。
02
03
学员B
学员C
在实际操作中遇到了一些问题, 但通过老师的指导和同学们的帮 助,最终都得到了解决。
我觉得这次课程的案例分析非常 实用,让我对VLAN在实际网络 中的应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对未来学习和发展提出建议
测试端口连通性
在交换机上通过ping命令测试不 同VLAN间端口的连通性,确保同 一VLAN内的设备可以相互通信, 不同VLAN间的设备无法直接通信 。
检查路由配置
如果交换机上配置了路由功能, 需要检查路由配置是否正确,确 保不同VLAN间的设备可以通过路 由器进行通信。
05
跨交换机实现VLAN通信

实验六 以太网帧的封装

实验六  以太网帧的封装

实验六以太网帧的封装(1.5学时)实验目的:1.了解模拟软件Packet Tracer的报文跟踪操作。

2.观察以太网帧的封装格式。

3.对比单播以太网帧和广播以太网帧的目标MAC地址。

实验原理:以太网是一种基带总线局域网,拓扑结构主要采用总线型或星形拓扑。

以太网用CSMA/CD协议作为媒体控制协议解决冲突问题。

CSMA/CD协议的基本原理是:站点发送数据前先监听信道,信道空闲时发送数据,在发送数据过程中持续监听信道,如果监听到冲突信号即停止发送数据,同时发送强化冲突信号,以使网络中正在发送数据的其他站点能够监听到冲突。

以太网帧格式为:在以太网中,使用MAC地址标识站点。

MAC地址固化在适配器的ROM中,在以太网中唯一标识一个站点。

以太网帧中的源MAC地址和目标MAC地址标识该数据帧的发送方和接收方。

以太网中的站点接收到数据帧后,对数据帧中的目标MAC地址进行检查,如果该帧是发往本站的则接收并处理数据帧,如果该帧不是发往本站的则丢弃此帧不做任何处理。

以太网中目标MAC地址有三种类型:(1)单播地址:拥有单播地址的数据帧发送给唯一一个站点,该站点的MAC地址与帧中的目标MAC地址相同。

(2)多播地址:拥有多播地址的帧将发送给网络中由组播地址指定的一组站点。

(3)广播地址:拥有广播地址的帧将发送给网络中所有的站点。

实验步骤:1.实验拓扑图:4台PC通过一台交换机组成一个简单的以太网,如下图所示。

2.捕获数据包Packet Tracer提供Realtime Mode(实时模式)和Simulation Mode(模式)两种操作模式。

可以通过单击拓扑工作区右下角的两个图标进行模式切换,如下图所示。

在实时模式下,网络行为和真实设备一样,对所有的网络行为即时响应。

例如,在PC 中发送ping命令后,根据网络当前的连通性即时返回往返时间或者超时等信息。

实时模式一般用于网络测试。

模拟模式下,软件可以动画形式形象地演示数据包在网络中传输的过程,用户可以对网络传输的数据包进行捕获,对捕获的数据包进行协议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下是各种封装:
1.以太网II封装:
以太网技术的基础是以太网帧,也作标准以太网帧,也称为ARPA,即以太网II帧(最初的以太网II标准也称为DIX,由Digital,Intel和Xerox三家
发起公司的首字母拼合而成)。

帧格式如下:
图1:以太网II报文格式
下面解释以太网II帧中的各个字段:
∙Preamble—也作“Syncword”,用来同步。

(在这里为10101010)
∙Des-MAC—此目的地址可以是广播地址0xFFFFFFFFFFFF;可以是基于目的节点MAC地址的特定的48比特的单播地址;或者多播地址。


MAC地址可以从协议同步期间消息的源地址字段中找到。

∙Sou-MAC—此源地址是发送方的48比特的MAC地址。

∙Type—即“以太网类型”,此字段用于识别上层协议。

(详见下文)
∙Payload—负载,即数据,包含了封装的数据(如:IP分组)。

以太网II 的数据有效长度范围是46~1500字节。

∙FCS—此字段包含32比特的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值,用来校验损坏的帧。

最初的以太网II帧格式有一些缺陷。

为了允许冲突检测,10Mbits/s以太网
要求分组大小最小为64字节。

这就意味着如果帧长达不到标准就必须用0
来填充短帧。

因此,上层协议需要包含一个“长度”字段来将实际数据与填充值区分开来。

幸运的是,为“以太网类型”字段所分配的值—0x0600XNS(施乐)、
0x0800IP(Internet协议)和0x6003DECNET—总是大于十进制值1500
(0x05DC)这一最大帧长度。

所以IEEE的802委员会对这一任务的解决方案提供了一个标准,即802.3。

此方法通过以长度两个8位组的“类型/协
议”字段代替同样两个8位组的“以太网类型”字段。

从而将以太网II帧
与802.3帧区分开来。

具体如下:
∙如果此字段值大于十进制值1500,则此字段表示以太网类
型,且是类型II。

∙如果此字段值小于等于十进制值1500,则此字段表示长度,
且是802.3。

(相见2. IEEE 802.3 LLC封装中的描述)
2.IEEE 802.3 LLC封装:
由于在改进了以太网II帧后仍然需要一个新的分组来表示类型以识别上层协议,因此在802.3的基础帧中的“长度”字段后面又紧跟了一个逻辑链路控制首部(Logical Link Control,LLC,遵循IEEE 802.2)。

帧格式如下:
2Bs
下面解释IEEE 802.3 LLC帧中的各个字段:
∙Preamble—同以太网II帧。

(此为10101011)
∙Des-MAC—同以太网II帧。

∙Sou-MAC—同以太网II帧。

∙Len—即“长度”字段,此处为以太网II帧中“以太网类型”字段的替换,表示帧的长度,但是不包括前同步码(Preamble)、FCS、目的和源MAC地址以及长度字段本身等字段。

∙DSAP—(Destination Service Access Point,目标服务接入点)字节,8位比特。

当此值为0xAA时,表示子网访问协议(Subnetwork Access
Protocol,SNAP)。

∙SSAP—(Source Service Access Point,来源服务接入点)字节,8位比特。

当此值为0xAA时,表示子网访问协议(Subnetwork Access
Protocol,SNAP)。

∙CTRL—“控制”字段,指定了LLC帧的类型。

∙Payload—同以太网II帧。

802.3LLC的数据有效长度范围是43~1497字节。

∙FCS—同以太网II帧。

值须重新计算。

3.IEEE 802.3 SNAP封装:
继承了802.3LLC的帧格式,并且添加了SNAP字段。

2Bs
下面解释IEEE 802.3 SNAP帧中的各个字段:
∙Preamble—同802.3LLC帧。

∙Des-MAC—同802.3LLC帧。

∙Sou-MAC—同802.3LLC帧。

∙Len—同802.3LLC帧。

∙DSAP—在此值为0xAA,表示SNAP。

∙SSAP—在此值为0xAA。

∙CTRL—同802.3LLC帧。

∙SNAP—即“子网访问协议(Subnetwork Access Protocol)”,SNAP首部包括3个字节的厂商代码和2个字节的本地代码。

厂商代码为
0x000000时表示本地代码是一个以太网类型II以便能向后兼容。

这种新格式将“以太网类型”字段从它在以太网II中的原始位置向右移动的8
个字节。

∙Payload—同802.3LLC帧。

802.3SNAP的数据有效长度范围是38~1492字节。

∙FCS—同802.3LLC帧。

值须重新计算。

4.IEEE 802.1Q封装:
802.1Q 的首部并非实际封入原始帧中,而是以太网II帧里,在原始帧里的MAC源地址字段与“以太网类型”字段之间添加一个32位元的域(field)。

2Bs
下面解释IEEE 802.1Q帧中的各个字段:
∙Preamble—同以太网II帧。

∙Des-MAC—同以太网II帧。

∙Sou-MAC—同以太网II帧。

∙802.1Q Header—表示了这是一个VLAN的帧,保存了VLAN的信息。

(详见下文)
∙Type—同以太网II帧。

∙Payload—同以太网II帧。

数据有效长度范围是46~1500字节。

∙FCS—同以太网II帧。

值须重新计算。

其中的802.1Q头部封装遵守如下格式:
∙TPID—标签协议识别符(Tag Protocal Identifier, TPID):一组16位元的域,用来识别802.1Q帧,其数值被设定在0x8100以用来辨别某个
IEEE 802.1Q的帧为已被标签头部,因为这个域所被标定位置与以太网
类型II帧中的“以太网类型”字段在未标签帧的域相同,这是为了用来区别未标签的帧。

∙TCI—标签控制信息(Tag Control Information,TCI):长度为2字节,包含有PCP、CFI和VID3个字段。

∙PCP—优先权代码点(Priority Code Point, PCP):以一组3位元的域当作IEEE 802.1P优先权的参考,从0(最低)到7(最高),用来对数据流(音讯、影像、档案等等)作传输的优先级,也被称为“服务等级
(Class of Service,CoS)”。

∙CFI—标准格式标识符(Canonical Format Indicator, CFI):1位元的域。

若这个域的值为1,则MAC地指为非标准格式;若为0,则为标准格
式;在以太交换器中它通常默认为0。

在乙太和令牌环中,CFI用来解
决两者的兼容性问题。

若帧在以太端中接收数据,则CFI的值必须设为1,且这个端口不能与未标签的其他端口桥接。

∙VID—虚拟局域网识别符(VLAN Identifier, VID): 12位元的域,用来具体指出帧是属于哪个特定VLAN的。

值为0时,表示帧不属于任何一个VLAN;此时,802.1Q标签仅代表优先权。

12位元的值0xFFF为保
留值,其他的值都可用来做为总共4094个VLAN的标识符。

在桥接器
上,VLAN1在管理上作为保留值。

5.IEEE 802.1AD封装:
双重标记(IEEE 802.1AD),也叫作QinQ,对于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是非常有用的。

它允许已被打上VLAN标签的混合数据从客户端送出时ISP仍然可以在内部使用VLAN。

2Bs
下面解释IEEE 802.1AD帧中的各个字段:
∙Preamble—同以太网II帧。

∙Des-MAC—同以太网II帧。

∙Sou-MAC—同以太网II帧。

∙802.1Q OuterTag—外部标签(next to Source MAC and representing ISP VLAN)会先于内部标签(inner)被解封装。

此时,一个可变的TPID
在16进位值可能为9100、9200或是9300,通常作为外部标签;然而在值为88a8时会违反802.1AD而无法作为外部标签。

∙802.1Q InnerTag—内部标签,格式同IEEE 802.1Q头部。

∙Type—同以太网II帧。

∙Payload—同以太网II帧。

数据有效长度范围是46~1500字节。

∙FCS—同以太网II帧。

值须重新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