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饵料培养实验指导

合集下载

生物饵料培养学

生物饵料培养学

生物饵料培养学一、引言生物饵料是指用于培养微生物的营养物质,其质量和配比直接影响着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

因此,研究和优化生物饵料的培养方法和配方对于微生物的工业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生物饵料培养学的基本原理、常用培养方法和优化策略。

二、基本原理生物饵料培养学是研究微生物培养所需的营养物质种类、含量和比例,以及培养条件对微生物生长和代谢的影响的学科。

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需要一定的碳源、氮源、无机盐和其他微量元素,这些物质通常以培养基的形式提供给微生物进行培养。

三、常用培养方法1. 固体培养法:将培养基中的饵料溶液与固化剂混合,加热融化后倒入培养皿中,使其凝固成固体培养基。

这种方法适用于微生物的分离和筛选,以及纯培养和菌株保存。

2. 液体培养法:将培养基中的饵料溶液倒入液体培养瓶中,通常使用摇床或培养槽进行培养。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规模培养和产物提取等工业应用。

3. 发酵培养法:将培养基中的饵料溶液加入发酵罐中,通过控制温度、pH值、搅拌速度和通气等参数,使微生物进行发酵。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规模生产和工业发酵。

四、优化策略1. 饵料配方优化:根据微生物的需求和代谢特点,优化饵料配方,使其提供充足的碳源、氮源和其他必需营养物质,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

2. 培养条件优化:通过调整培养温度、pH值、搅拌速度和通气量等参数,优化培养条件,提高微生物的生长速率和产物产量。

3. 添加促进剂:添加一些促进微生物生长和代谢的物质,如维生素、酵母提取物等,可以提高培养效果。

4. 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造微生物,使其能够利用更广泛的碳源和氮源,提高对饵料的利用效率。

五、结论生物饵料培养学是微生物学和发酵工程学的重要分支,研究和优化生物饵料的培养方法和配方对于微生物的工业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优化饵料配方和培养条件,可以提高微生物的生长速率和产物产量,为微生物工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内容能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生物饵料培养实验指导教学版

生物饵料培养实验指导教学版

实验一光合细菌、单胞藻的形态观察及计数一、实验目的观察光合细菌和单胞藻的形态,同时掌握用血球计数板法测光合细菌和单细胞藻密度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1 观察光合细菌、单胞藻的形态;2 用血球计数板法测定光合细菌和单细胞藻密度。

三、实验材料单胞藻,光合细菌四、实验仪器、设备光学显微镜,血球计数板,载玻片,血盖片,盖玻片,擦镜纸,纱布,计数器,胶头滴管。

五、试剂鲁哥氏碘液。

六、实验原理血球计数板构造血球计数板是用一块比普通载玻片厚的载玻片特制而成。

板的中部有两个被凹沟包围的近方形平面,再向外左右各有一个处于凹沟之中的狭长的长方形平面,前者比后者低0.1mm。

在近方形平面的中央划线为一具准确面积的大小方格,在其中可以分为九个大方格,每一大方格的面积是1mm2。

在四角及中央的大格又可分为16个中格。

在中央的大格每一中格又分为25个小格,共400个格(也有一种计数板是25中格×16小格的,总数也是400格)。

当加盖玻片后,每一大格即形成体积为0.1mm3的空间。

血球计数板构造图七、实验步骤㈠光合细菌和单胞藻形态观察:取1滴藻液或菌液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其形态。

由于光合细菌个体较小,必须在油镜下观察。

㈡计数:1准备工作容器准备定量前先清洗一个容积为30-100ml的容器,例如50ml烧杯取样。

由于光合细菌和藻类细胞在培养液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尤其是具有运动能力的种类更明显。

所以在取样前必须进行摇动,摇动后,立即取样。

样品固定如果样品细胞具有运动能力,必须加1-2滴碘液杀死后才能计数。

样品稀释如果细胞的浓度太大,计数困难,则必须把样品稀释到适宜的浓度。

取已知体积的样品加入到已知体积的过滤海水中,从而达到一定的稀释倍数。

例如取1ml藻液,加入到9ml海水中,藻密度就稀释到10倍。

如果所测样品细胞具运动能力,可在稀释海水中事先加入鲁哥氏液,从而在稀释的同时完成固定。

2藻密度的测定取清洁血球计数板,平放在实验台上,然后盖上清洁血盖片。

单胞藻饵料的培养实验报告

单胞藻饵料的培养实验报告

单胞藻饵料的培养实验报告单胞藻是一类微型浮游植物,具有高营养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报告旨在介绍单胞藻饵料的培养实验过程和结果。

一、引言单胞藻是一种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多种维生素的微型浮游植物。

其高营养价值使其成为水产养殖业中重要的饵料来源。

本实验旨在培养并研究适合单胞藻生长的培养条件,为其大规模生产提供基础数据。

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 单胞藻培养液- 培养皿或培养罐- 光照设备或日光灯- 温度控制设备- pH计2. 实验步骤:a) 准备培养液:将适量的培养液溶解于适量的水中,并调节pH值至7.0左右。

b) 培养容器准备:将培养液倒入清洁的培养皿或培养罐中,每个容器填充量不超过容器高度的三分之一。

c) 单胞藻接种:将适量的单胞藻接种至培养液中,确保均匀分布。

d) 光照控制:将培养容器置于光照设备或日光灯下,保持恒定的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

e) 温度控制:根据单胞藻的生长要求,控制培养容器的温度在适宜范围内。

f) pH调节:定期检测培养液的pH值,并根据需要进行调节。

三、结果与讨论1. 培养条件对单胞藻生长的影响:a) 光照强度:实验结果显示,适宜的光照强度可以促进单胞藻的生长,但过强或过弱的光照会对其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b) 温度:在实验中发现,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0-30摄氏度。

过低或过高的温度会抑制单胞藻的生长。

c) pH值:在pH为7.0左右时,单胞藻表现出较好的生长状况。

过高或过低的pH值会对其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2. 单胞藻培养液的营养成分:a) 蛋白质:单胞藻富含蛋白质,是一种优质的蛋白质来源。

b) 碳水化合物:单胞藻中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可为水产养殖动物提供能量。

c) 脂肪:单胞藻中的脂肪含量较高,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d) 维生素:单胞藻富含多种维生素,可以为水产养殖动物提供全面的营养补充。

四、结论本实验通过培养实验探究了适宜的培养条件和单胞藻培养液的营养成分。

结果表明,在适宜的光照强度、温度和pH值下,可以有效促进单胞藻的生长。

生物饵料培养技术—微生态制剂的应用技术

生物饵料培养技术—微生态制剂的应用技术
3、光合细菌的培养方法
灭菌
消毒灭菌
• 1、工具、容器的灭菌
• 高压蒸汽灭菌(121℃、20-30min) • 干热灭菌(烘箱,150-160 ℃、2h)
• 2、培养基的灭菌
• 常压蒸汽灭菌(牛奶、明胶) • 过滤灭菌(赛氏过滤器、微孔过滤器) • 高压蒸汽灭菌
注射器过滤除菌
日常管理操作和测试
• 观察菌液的颜色及其变化 ➢菌液的颜色正常,接种后颜色迅速由浅变深,说明
菌体繁殖快 ➢反之,培养液出现非正常颜色,菌体附壁或颜色不
见变深,则多半是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分光光度仪
测定菌体生长密度(OD) 光谱范围:599-600波段 OD值为1.0时,对应细胞数约为 1.0*109
采收的光合细菌可直接使用,也可贮存
• 4、理化指标测定
• (1)酸度测定 以不低于0.01PH值精度的酸度计,直接于20ml样品中测量。
• (2)电导率测定 以DOS-IIA型(或同等精度其它型号)电导仪直接于20ml 样品中测量。
• 5、光谱指标测定
取0.5ml样品置3ml容积,1cm光径比色杯中,加入2ml蒸馏 水,以蒸馏水为对照,在可见分光光度计中读取660nm、 490nm、805nm、860nm波长处光吸收值,再乘5得到以
(2)活菌数测定:将(1)中稀释的菌液再稀释100000倍, 取1ml加到10ml培养液中,混合均匀后加入20g/1000ml浓度 琼脂溶液10ml,置平皿中凝固,加玻璃盖在25-30℃温度, 无菌环境下,60瓦白炽灯照射,距灯泡12cm,1-2天后观 察计数菌落数,以下式计算: 每毫升样品中的活菌数=菌落计 (略)
室内小型培养
光合细菌简易培养
光合细菌简易培养
第五第步七第将步第第八摇六四步将晃步步第粉均第一将剂匀三将准步8培的0步1备第或养0菌:0九往1基种0光10步m5所00,第合Ll0m的有瓶倒二m细l的用菌的子l入步的菌培皮种成里2量培0准养锤,分面0杯养备0基将倒,灌m1基菌,瓶入个全水l1的种倒盖放,部(袋量入敲好2倒注(0杯待紧水0入意粉中0培的2注剂m,0育瓶l水)0的至0的子量m量1菌中)0l杯的0液。01量m中个杯l的中位置

饵料生物培养实验

饵料生物培养实验
2. 消化与分装:在上述瓶中加入适量消化液(0.02%EDTA或0.04% EDTA+0.5%胰蛋白酶液各一半)以盖满细胞为宜,置于室温,停留2~ 3min后,翻转培养瓶,肉眼观察细胞单层是否出现缝隙(针孔小的空隙), 如出现缝隙,即可倒去消化液,如未出现缝隙,则可将瓶翻回,继续进 行消化,直到出现缝隙为止(消化时间长短与不同的细胞及生长状态有 关)。此时,可倒去消化液,加入新配制的营养液3ml,以终止消化。然 后用吸管吸取培养瓶中的营养液,反复吹打瓶壁上的细胞层,直至瓶壁 细胞全部脱落下来为止。此时,可继续轻轻地吹打细胞悬液,以使细胞 散开。随之即可补加营养液,细胞传代的比例,不同细胞亦不同,HeLa 细胞一般以1:2或1:4进行分装,即一瓶细胞可传为两瓶。若原瓶为 5ml营养液,要分装成两瓶,则需补液到10ml。混匀后,可将另一半分 装至另一培养瓶中。
饵料生物培养实验
实验一、细胞膜的渗透性
1. 实验目的 了解细胞膜的渗透性及各类物质进入细胞
的速度 。
饵料生物培养实验
2.实验原理
将红细胞放入数种等渗溶液中,由于红细胞对 各种溶质的透性不同,有的溶质可以渗入,有溶质 不能渗入,渗入的溶质能够提高红细胞的渗透压, 所以促使水分进入细胞,引起溶血。由于溶质透入 速度互不相同,因此溶血时间也不相同
饵料生物培养实验
6.作业与思考题

计算以上三种情况下,活细胞在总细胞
中的比例,并分析原因。
饵料生物培养实验
实验三、细胞骨架的观察
1. 实验目的 了解细胞骨架的结构特征及其制备技术 。
饵料生物培养实验
2.实验原理
➢ 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丝组成的复杂网状结构, 根据其组成成分和形态结构可分为微管、微丝和中 间纤维。它们对细胞形态的维持,细胞的生长、运 动、分裂、分化,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 基因表达等起到重要作用。当用适当浓度的 TritonX-100处理细胞时,可将细胞质膜中和细胞 质中的蛋白质和全部脂质被溶解抽提,但细胞骨架 系统的蛋白质不受破坏而被保存,经用戊二醛固定, 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后,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 由微丝组成的微丝束为网状结构(图3-3),就是 细胞骨架。

生物饵料实操培训

生物饵料实操培训

生物饵料实操培训一、清洗玻璃仪器①自来水冲洗②肥皂粉洗刷③自来水反复冲洗④蒸馏水2~3次(干净的玻璃仪器,以挂不住水珠为宜)⑤干燥备用二、培养液的制备藻类的培养液是在消毒海水或淡水中加入各种营养盐配制而成。

步骤:1、按配方根据池水体积计算需要量,先后称量各种营养物质:【不同培养液配方所含营养素不完全相同,同一种微藻在不同的培养液中生长效果不同。

】绿藻/金藻:N:50;P:5;Fe:0.5. (g/m3)硅藻:N:50;P:20;Fe:0.5;Si:20(g/m3)氮源:硝酸盐、硫酸铵和尿素常用作配方中的氮源磷源: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钠铁源:柠檬酸铁、氯化铁、硫酸亚铁硅源:硅酸钠2、溶解:可逐一溶解或一起溶解,难溶的(如柠檬酸铁)可加热;维生素一般等水温降至60℃后再加,以免分解失效。

使用消毒海水或淡水。

三、单胞藻类接种操作接种:把含藻种的藻液接入到新配好的培养液中的整个操作过程。

注意事项:两瓶口不能接触,不接触内壁。

按1:2-1:5比例接种。

只采用中上层藻液,底部藻液质量不好,应弃去。

四、根据藻类的光照要求,摆放藻类培养瓶光:绿藻-硅藻-金藻五、消毒海水的常用方法(口述题)1、海水消毒的目的:存在各种微生物2、海水消毒的方法:①加热消毒法;②漂白粉消毒法(含氯消毒剂);③臭氧、紫外线消毒。

六、卤虫无节幼体的营养强化方法1、时间:6-12小时,整个过程充氧;2、密度:卤虫幼体1-2g/L,小球藻液1000万-3000万个/L;3、强化剂按使用剂量来使用(不同强化剂要求剂量不同),一般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AA(花生四烯酸),DHA(二十二碳六烯酸),EPA(二十碳五烯酸);4、结果呈现:显微镜下,卤虫腹部内可见水滴型小油滴。

生物饵料培养实验指导书

生物饵料培养实验指导书

《生物饵料培养》实验指导书覃志彪编写广西大学2004年7月一、课程简介:生物饵料培养主要介绍海淡水饵料微生物、植物性饵料生物、动物性饵料生物的主要类群的生物学、种群生态学、实验生态学的基本理论,重点介绍光合细菌、单细胞藻类、轮虫、卤虫,以及枝角类、桡足类、糠虾类、颤蚓和摇蚊幼虫培养的营养特性和生产技术,作为本门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水产动物饵料生物的研究方法和应用技术,从而为合理开发利用水产资源,研究经济水产动物的生态特性和养殖规律打下基础。

二、课程实验目的与要求: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饵料生物培养的基本操作技能,如简易培养系统的安装方法、生物培养环境控制调节技术、质量监督方法、采收方法等常用基本技能。

通过典型饵料生物种类的培养观察,掌握当前主要生产种类光合细菌、单细胞藻类、轮虫、卤虫,以及枝角类等采集、培养、采收方法,为甲壳动物养殖学、贝类养殖学、鱼类增养殖学、水产动物疾病学等课程教学与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要求学生能独立操作、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培养良好的、文明的实验作风。

三、注意事项1、实验前应认真预习实验指导书,明确实验目的、要求,了解实验内容和方法,熟悉操作环节,以提高实验效果。

2、实验前仔细清点实验用具、材料。

实验后须经指导教师检查无误,方可离开实验室。

如有损坏,应及时报告指导老师,认真填写好损坏的物品登记。

3、实验时应按照指定方法观察、操作,培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4、认真记录实验结果,按时完成实验报告。

作业力求简明扼要,清晰正确,不得草率和照抄。

实验报告不合要求者,教师有权要求重做。

5、爱护实验仪器及用具,要特别注意显微镜和解剖镜的正确使用和保护。

遇有故障或损坏时,应立即报告指导老师。

6、爱护实验材料,不得浪费和随意丢弃。

珍惜实验标本。

节约药品。

实验材料、用具等,用后要及时清整,物归原处,由值日生统一归整交还老师。

7、遵守实验秩序,保持室内安静,有事先报告,未经指导老师允许,不得擅自提前离开实验室。

好东西!水产生物饵料培育手册

好东西!水产生物饵料培育手册

好东西!水产生物饵料培育手册生物饵料作为饵料中的一大类,与配合饲料相比,有其特有的优点:种类繁多、易培养、成本低、增殖速度快、不污染水质和环境、能增强养殖对象的抗病能力等。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生物饵料种类主要包括植物性饵料(如小球藻、角毛藻、螺旋藻等)和动物性饵料(如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

植物性饵料的培育方法1、基础培养方法正常的方法是经过清池后,纳入经60-80目筛绢过滤的海水,旧虾池施无机肥,氮、磷肥的比例5-10:1,氮肥常用的有尿素、硫酸铵、硝酸铵、碳酸铵、氯化铵等。

磷肥用过磷酸钙、汤姆磷肥。

首次使用剂量氮肥为2-4克/立方米,磷肥0.4-0.8克/立方米,以后每5-7天追肥一次,根据水色决定用量,通常为首次的1/2-1/3。

若是新池,单用化肥不易培养水色,可以与有机肥混合使用。

通常可用鸡粪(经发酵后),每亩20-30千克,必要时再施一些化肥。

为了减少施肥引起氨氮残留,主张氮肥使用碳酸铵较为理想。

为了较好的培养生物饵料,不少地区养殖户,除了施肥之外,还施一些植物生长素、水产专用肥等,同时施一些微生态制剂。

通过这些措施,一般施肥后2-3天,池塘的水色变浓,繁殖大量浮游植物。

水的颜色与浮游植物的优势种有密切关系,在虾池海水比重1.015以上,多数是繁殖硅藻、金藻为主,水色多为黄褐色或褐色水。

如果养殖塘海水比重1.010以下,施肥后多数是繁殖绿藻类的一些种类,水色多呈绿色或黄绿色。

这些都是良好的水色。

2、繁殖生物饵料的适宜时间施肥到生物饵料繁殖高峰要有一定时间,施肥时间要与当时的气候、水温结合起来考虑,水温高生物饵料繁殖快。

一些对虾养殖户常常提问,要赶时间,先放虾苗再肥水行不行?或刚施肥,水色刚转变,能不能放虾苗等。

说明不少养虾者对施肥繁殖饵料生物的作用认识不足。

施肥后首先繁殖起来的是浮游植物,然后再繁殖浮游动物和底栖生物。

虾苗入池后主要是摄食浮游动物和底栖生物。

因此,在水温较低的春季施肥要10-15天后才能达到这个目的。

其他动物性生物饵料的培养

其他动物性生物饵料的培养

二、生物学特征
1、分类:环节动物门,寡毛纲,近孔寡毛目,颤蚓科。
培养种类:戈氏水丝蚓、苏氏尾鳃蚓和霍甫水丝蚓。
2、形态特征
苏氏尾鳃蚓成体较粗,直径1.2-2.2mm,体长50mm,易 卷曲,紫红色,185节或多,尾部体节各有成对丝状鳃。
3、栖息地 ⑴有机质丰富; ⑵有一定流水(提供氧气); ⑶松软的泥土。 4、生殖 精子 ①雌雄同体,异体受精:交配 → 受精囊 卵成熟→卵囊→受精囊孔处→受精→卵囊 落入水底发育→小蚯蚓。 ②生殖量:如苏氏尾鳃蚓:最多7个卵囊, 内有1-4个卵,卵囊为卵形或蚕豆形,长 1.186-2.745mm,短1.047-1.733mm,在水温 25-30℃,每条成蚓一生(10天)排出4-6个 卵囊。 ③寿命:2-3个月,死亡前最大长度50-55mm。
桡足类形态
3、生殖与发育
①生殖:雌雄异体、异形,日本虎斑猛水蚤
有性逆转现象。水温高:雄性个体多。 水温低:雌性个体多。 交配时雄性第5胸足取出精荚紧贴雌性生 殖节腹面精子流入雌性纳精囊中。受精卵排 出体外有三种方式: ⑴直接产于海水中:大多数哲水蚤; ⑵形成卵囊挂在生殖孔附近; ⑶粘性卵:粘在胸足上(如拟哲水蚤)。
四、利用
1、主要应用于海水鱼类育苗。且为不可缺少 的; 2、从幼体到成体组成大小饵料系列,可供选 择; *日本虎斑猛水蚤: 重:50-150ug/只(轮虫1-3 ug/只, 卤虫幼体10ug/只); 营养:蛋白质72.3%、脂肪20.2%、灰分7.5%, 高度不饱和脂肪酸丰富。 3、酵母桡足类仍缺少高度不饱和脂肪酸。 但没有酵母轮虫明显。
4)接种:0.2-1个/ml。
第二节 桡足类
一、概况
1、主要生活在海水中,在淡水中少见。 2、是鱼类稚、幼鱼阶段的饵料,营养价值高。 3、主要培养种类:已成功培养的有30多种。纺锤水蚤、伪哲水 蚤、华哲水蚤、真宽水蚤、真猛水蚤、镖水蚤、日本虎斑猛水 蚤等,其中纺锤水蚤和伪哲水蚤在室内能活4-6年。 4、大量培养有困难,普遍利用土池施肥、泼豆浆培养。

生物饵料培育教案

生物饵料培育教案

生物饵料培育教案教案标题:生物饵料培育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生物饵料的概念和种类。

2. 学习生物饵料培育的原理和方法。

3. 培养学生对生物饵料的兴趣和实践能力。

教案步骤:1. 引入(5分钟)- 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让学生对生物饵料有初步了解。

- 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鼓励他们提出问题。

2. 探究生物饵料的种类(15分钟)- 将学生分组,每组分配一种生物饵料(例如酵母、乳酸菌等)。

- 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搜索、图书馆查询等方式,了解所分配饵料的特点和用途。

- 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研究结果,并进行讨论。

3. 生物饵料培育实验(25分钟)- 向学生介绍培育生物饵料的常见实验方法。

- 指导学生准备培养基和饵料。

- 学生根据实验方法培育自己的生物饵料,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4.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15分钟)- 学生展示他们的实验结果,并展开讨论。

- 引导学生分析不同饵料的培育效果,并探讨影响饵料生长的因素。

- 提出一些问题,激发学生对生物饵料培育的深入思考。

5. 总结(10分钟)-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总结生物饵料的种类和培育方法。

- 引发学生对生物工程和农业领域的思考和兴趣。

6. 作业扩展:- 鼓励学生在家里尝试培育其他生物饵料,如牛奶酸奶菌。

- 学生可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并撰写一份实验报告。

教案评估方法:1. 实验记录和报告评估: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记录和对结果的分析能力。

2. 讨论参与度评估: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和对问题的回答质量。

教案延伸活动建议:1. 生物饵料的应用探究:让学生了解生物饵料在食品加工、酿酒工业等领域的应用,并展开讨论。

2. 挑战性实验设计:鼓励学生设计自己的生物饵料培育实验,并尝试改进已有的方法。

教案注意事项:1. 提前准备好实验材料和设备,并确保实验过程安全无误。

2. 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和互动讨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科学思维能力。

3. 注意实验室或实施场所的卫生和清洁,避免生物饵料的污染和交叉感染。

《生物饵料培养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生物饵料培养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生物饵料培养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是与《生物饵料培养》相配套的实验实践课程。

课程通过设计常见生物饵料种类—藻类、轮虫、卤虫、枝角类、桡足类的观察、分离筛选、保藏、小型培养及营养强化等的基本实验技术,从而深入理解常见生物饵料的基本结构、分类、功能与用途、分离与保藏、和培养流程等技术,进一步加深理解所学理论课的内容。

同时,通过了生物饵料培养基本实验技能训练,增加了训练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综合性实验,同时可引导学生树立投身水产学科研究和技术创新的理想,激发学生对水产事业的热爱和投身水产事业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四、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对应关系1. 每个实验项目的学时数和类型如表3所示:填表说明:(1)“实验类别”项请填写:①基础;②专业;③专业基础;(2)“实验类型”项请填写:①验证性;②综合性;③设计研究;④其他;(3)“要求”项请填写:①必做;②选做;2. 每个设计项目的教学内容、对课程目标的支撑关系、教学方法如表4所示:表4 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对应关系“教学方法”包括:案例教学、实验指导、查阅文献、阅读报告、小组研讨、理论讲授、自学、视频学习等五、课程学生成绩评定方法1.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方法本课程为考查课,学生成绩采用百分制评定,由平时成绩和实验成绩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占50%,实验成绩占50%。

平时成绩的考核项目包括课程思政实践(5%)、实验出勤、课堂表现、实验规范与态度、实验报告和实验测试部分组成。

实验成绩的考核项目包括实验考试、小组答辩和实验小论文部分组成。

各部分的具体评价环节、关联课程目标、评价依据及方法和在总成绩中的占比,如表5所示。

表5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方法2. 各个考核项目的详细评分标准六、教学资源七、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在课程结束后,需要对每一个课程目标(含思政课程目标)进行达成情况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用以实现课程的持续改进。

饵料生物培养试验(川农水产)

饵料生物培养试验(川农水产)

一、实验题目:温江公园浮萍6月繁殖周期。

二、立题依据:1.目前,温江公园湖水质已出现污染之状,些许区域已出现局部水体富营养现象,而其主要表征为浮萍局部区域过量繁殖,出现发臭水。

若不对此湖的水质和浮萍进行相关治理和管理,则温江公园湖成为一滩“死水湖”是迟早的事。

2.研究此处浮萍的繁殖周期,进而对浮萍进行数量(面积)控制,使其稳定在一个既能满足水体中鱼类的氧气和饵料的需要,又不影响此处景观,甚至可以利用浮萍造景。

3.浮萍的繁殖周期受季节、水质、温度、光照、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但最主要的是季节和水质。

由于时间限制,本实验只针对温江公园的浮萍,在当前水质状况下,研究了其6月份的繁殖周期。

三、方案:(一)、样品采集1.采集前的准备:器材:两只大号塑料桶,两个废弃洗脸盆(尺寸依平放在塑料桶上为准),一个1.5升的康师傅矿泉水瓶。

清洗干净2.采集过程:(1)在温江公园湖面能采集到青绿色浮萍的区域,每区采集一次青绿色浮萍,数量依刚好铺满洗脸盆最大直径为准。

所有样品都装入一只大号塑料桶内,并编号为“1号桶”。

(2)于温江公园湖边等距离设十个点,每个点用1.5升康师傅矿泉水瓶采集水样一次,且每次必须盛满。

所有水样都装入另一只塑料桶内,并编号“2号桶”。

(2)待所有样品采集完毕后,将两桶内样品混匀后,将洗脸盆洗净放于两桶上。

收集好所有试验器材和样品一并带回。

(二)、试验处理1.试验前的准备:器材:步棸(一)中的1.5升康师傅矿泉水瓶、五只型号大小相同的洗脸盆(大盆更好)。

清洗干净。

2.试验步棸:(1)用1.5升康师傅矿泉水瓶将2号桶内的水样分为五等分,每份3升,分别倒入五只洗脸盆中。

(2)在1号桶内随机挑选100片完好浮萍,混匀后再随机分为5等份置入五只洗脸盆中,并依次编号A,B,C,D,E。

然后放于寝室阳台处,并在其周围设置障碍物,以防打翻样品。

(三)试验的日常管理:每天上午8点去温江公园按“步棸(一)”中采集过程,采集水样。

(生物饵料培养课件)第六章其他生物饵料的培养

(生物饵料培养课件)第六章其他生物饵料的培养

红藻
如紫菜、石花菜等,富含 天然色素,可用于食品和 化妆品。
绿藻
如小球藻、衣藻等,分布 广泛,对环境适应性强。
藻类培养的方法
开放式培养
利用天然水体进行大规模 培养,如池塘、湖泊等。
封闭式培养
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进行 培养,如使用培养基和光 照等设备。
半封闭式培养
结合开放式和封闭式培养 的方法,既利用天然水体, 又进行人工控制。
第六章 其他生物饵料的培 养
目录
• 引言 • 藻类的培养 • 轮虫的培养 • 枝角类的培养 • 其他生物饵料的培养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研究目的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对生物饵料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培养其他生物饵料旨在解决饵料来源问题,促进 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研究背景
传统的饵料来源已无法满足现代水产养殖的需求。同时,野生饵料的过度捕捞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 因此,寻找新的饵料来源成为了迫切的任务。
生物饵料的重要性
养殖业发展
01
生物饵料是水产养殖业的基础,为鱼类、虾类等水生动物提供
必要的营养。
经济效益
02
通过大规模培养生物饵料,可以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环境保护
03
合理利用生物饵料可以减少对野生资源的依赖,降低对环境的
破坏和污染。
02
藻类的培养
藻类种类
01
02
03Biblioteka 蓝藻包括颤藻、念珠藻等,是 地球上最早出现的藻类。
桡足类的培养
桡足类的生物学特性
桡足类是一种小型水生动物,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繁 殖力高等优点,是水产养殖中的重要生物饵料。
桡足类的培养条件

(生物饵料培养学)实验资料

(生物饵料培养学)实验资料
YOUR SITE HERE
【注意事项】
1.用加热法消毒培养用水时,三角瓶内的水量不能超过瓶子的 2/3,瓶外面不能有水珠,瓶口用纸盖住,不要绑紧。
2.洗液在瓶子内转动时,注意瓶口不能对着自己,也不能对着 他人。
3.干热灭菌过程中,实验者不能离开,严防恒温调节的自动控 制失灵而造成安全事故。
4.烘箱内的温度需冷却至60℃以下,才能打开烘箱门取出工具、 容器。
【注意事项】
1.血球计数板计数时,藻液不能溢出盖玻片上方,若有溢出,需冲 洗干净,重新取样,注意控制藻液流入量,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 应充满计数板的部分,不能有气泡。 2.应注意摇匀后,再取样进行测定或计数。 3.如果藻细胞浓度太大,应稀释后才计数,计数结果应乘以稀释倍 数。 4.运动的藻类,应杀死后才能计数。(建议:稀释液中含有固定液)
YOUR SITE HERE
【实验用品】
一、实验器材
电子天平、电炉、容量瓶、烧杯、搅拌棒、试剂瓶、100ml量筒、吸管、10ml 移液管、耳球、微量注射器。 二、药品 NaNO3、(NH2)2CO、KH2PO4、FeSO4.7H2O、MnSO4、 EDTA-Na2、VB1、VB12、Na2SiO3 。
量。
【作业与思考】
1.单细胞藻类培养液配制的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2.单细胞藻类的全培养液配方应包含哪些成分? 3.试述该配方中的N、P比是多少?
YOUR SITE HERE
Thank you!
YOUR SITE HERE
实验四 单细胞藻一级培养
【实验目的】
掌握单细胞藻一级培养的基本操作与管理,从而有可能做到有计划地培 养足够数量的符合质量的单细胞藻。
1ml水体的藻类细胞数目=计数平均值×稀释倍数×10000个(简记:万个 /ml)

生物饵料培养实验指导

生物饵料培养实验指导

实验一常用单细胞藻类的形态观察一、实验目的:观察并识别作为饵料生物的代表性单细胞藻类的种类,为后继单细胞藻类的分离和培养做准备。

二、实验器材:1、藻种绿藻门:Chlorophyta小球藻Chlorella sp.盐藻Dunaliella sp.青岛大扁藻Platymonas helgolandica var. tsingtaoensis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diformis微绿球藻Nannochloropsis oculata硅藻门:Bacillariophyta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小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m f. minutissima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elleri金藻门:Chrysophyta巴夫藻Pavlova viridis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湛江等鞭金藻Isochrysis zhanjiangensis蓝藻门:Cyanophyta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黄藻门:Xanthophyta异胶藻Heterogloea sp.2、实验器材光学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胶头滴管,鲁哥氏碘液,甲醛溶液,滴瓶,无菌水,擦镜纸,吸水纸三、操作步骤及要求: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培养的各种藻类样品,滴到载玻片上(若藻种浓度大用无菌水稀释),用显微镜(低倍和高倍)观察细胞的形态大小,色素分布,运动方式,然后用碘液或甲醛固定样品,观察细胞的鞭毛着生情况(长度、数量),细胞的内部结构等。

四、结果与讨论:1、描绘5种藻类形态、构造图,描述各种藻类的特征颜色。

运动性的藻类,描述其细胞游动方式。

2、用甲醛固定样品与用碘液固定样品,在观察细胞结构上有何不同的效果?实验二饵料生物个体及筛网孔径大小的测量一、实验目的:1、学会并掌握使用目测微尺和台测微尺在显微镜下测量物体大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常用单细胞藻类的形态观察一、实验目的:观察并识别作为饵料生物的代表性单细胞藻类的种类,为后继单细胞藻类的分离和培养做准备。

二、实验器材:1、藻种绿藻门:Chlorophyta小球藻Chlorella sp.盐藻Dunaliella sp.青岛大扁藻Platymonas helgolandica var. tsingtaoensis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diformis微绿球藻Nannochloropsis oculata硅藻门:Bacillariophyta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小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m f. minutissima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ellerixx 门:ChrysophytaxxPavlova viridis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湛江等鞭金藻Isochrysis zhanjiangensisxx 门:Cyanophyta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xx 门:Xanthophyta异胶藻Heterogloeasp.2、实验器材光学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胶头滴管,鲁哥氏碘液,甲醛溶液,滴瓶,无菌水,擦镜纸,吸水纸三、操作步骤及要求: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培养的各种藻类样品,滴到载玻片上(若藻种浓度大用无菌水稀释),用显微镜(低倍和高倍)观察细胞的形态大小,色素分布,运动方式,然后用碘液或甲醛固定样品,观察细胞的鞭毛着生情况(长度、数量),细胞的内部结构等。

四、结果与讨论:1、描绘5 种藻类形态、构造图,描述各种藻类的特征颜色。

运动性的藻类,描述其细胞游动方式。

2、用甲醛固定样品与用碘液固定样品,在观察细胞结构上有何不同的效果?实验二饵料生物个体及筛网xx 大小的测量一、实验目的:1、学会并掌握使用目测微尺和台测微尺在显微镜下测量物体大小。

2、对各种生物饵料和筛网孔径大小有直观认识。

二、实验器材:1、器材光学显微镜,目测微尺,台测微尺,载玻片,盖玻片,胶头滴管,鲁哥氏碘液,擦镜纸,水,吸水纸2、样品各种规格的筛网小片,扁藻,三角褐指藻,小球藻,卤虫休眠卵,褶皱臂尾轮虫三、方法与步骤:(一)、目测微尺的校正目测微尺也称目微尺,为一圆形光学玻璃片,可被安装到光学显微镜的目镜中。

玻片中央刻有一条线段,此线段被等分成共100 格。

由于显微镜物镜下的物体经过放大,而目镜中的目测微尺没有被放大,因此,当以目测微尺为参照物目测微尺的每一格刻度线的测量长度因显微镜物镜的放大倍数的不同而不同。

故必须用台测微尺进行校正,以求得在特定的放大倍数下,目测微尺每一格线所代表的真实长度。

台测微尺也称台微尺,是一片中央部分刻有精确等分线的载玻片,一般为1mm 等份成100 格,每一格的实际长度为,即10.0微米。

当要校正目测微尺时,先将显微镜的目镜取下,旋开目镜,将目测微尺装入目镜镜筒内的搁板上,然后旋紧目镜。

注意,目测微尺的有刻度面应朝上。

将带有目测微尺的目镜重新装好,此时观察目镜可见视野中央有一刻度尺。

确认目测微尺的刻度线清晰,明了。

若刻度线不清楚,则需将目测微尺重新取出,用擦镜纸小心擦拭后重新安装。

将台测微尺置于显微镜的载物台上,先用低倍镜观察,调节调焦旋钮和光栅,直至看清楚台测微尺的刻度线。

旋转目镜,使目测微尺与台测微尺平行。

移动载物台的推进器,先使两尺重叠,再使两尺在视野的左方某一刻度完全重合。

然后从左到右寻找第二个完全重合的刻度。

并计数两重合线段之间目测微尺和台测微尺的格数。

由于台测微尺的刻度是镜台上的实际长度(10 微米),故可通过下列公式计算出当前放大倍数下目测微尺每格的测量长度:目测微尺每格长度(微米)=两重叠刻度之间台测微尺的格数*10/ 两重叠刻度之间目测微尺的格数同样,将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再次校正在高倍镜下目测微尺每格的测量长度。

校正完毕,将台测微尺擦拭干净后小心放好。

(二)测量:取一干净的载片。

用吸管吸一滴微藻样品。

小心地加好盖片后在显微镜下观察。

调好焦距。

转动目微尺测出其长、宽各等于目微尺多少格。

再由已经计算出的相应的放大倍数下目微尺每格的长度(u)。

算出饵料个体的长,宽的实际长度。

将轮虫用鲁哥氏碘液固定后,在低倍镜下测量轮虫兜甲的长宽。

其他饵料样品依次同样进行测量。

在测定筛网孔径大小时,先在载玻片上滴加一滴水,将一小片筛网放在水滴上,然后在其上加盖盖玻片,测量其孔径(内径)的长宽。

四、实验报告:1. 写明你所用的显微镜号码,高,低倍镜的放大倍数及在高、低倍镜下目测微尺每格长度的计算。

2. 量出4 种生物饵料样品的长,宽,每种测量3 个细胞。

3. 测量200 目、120目、100目和80目四种筛网的孔径大小。

4. 讨论:1)测量筛网孔径时滴水的目的。

2)如何使测量结果更准确实验三单细胞藻类浓度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熟悉饵料微生物的定量方法。

2、掌握血球计数板的使用,学会正确定量饵料微生物的浓度。

二、血球计数板的原理和构造:血球计数板由一块特殊规格的载玻片特制而成。

板的中央透明区一般由一H 形沟分成两块。

每一块即是一计数池。

每个计数池上分别刻有准确面积的大、中、小方格。

一般每个计数池被分成九个大方格。

每个大方格的面积为 1 平方毫米。

计数池两侧的凸起部分与计数池之间有0.1 毫米的高程差。

因此,当在计数池上方加盖盖玻片时,盖玻片下每个大方格区域内的体积为0.1 立方毫米。

计数池中央的大格又被双线划分成25 个中格,其中的每个中格又被单线划分成16 个小格(也有一类计数板的每一个中央大格先分成16 个中格,每个中格分成25个小格)。

因此,在中央大格内, 1 平方毫米被均匀分成16*25(即400)等份。

计数时,当样品用细口滴管滴加到计数池后,通常计数中央大格的五个中格内的细胞数,即可推算出整个中央大格内的细胞数,即0.1 立方毫米的细胞数。

由此可推算每毫升内饵料生物的浓度。

三、实验器材:1、器材光学显微镜,血球计数板,盖玻片,计数器,5毫升量筒,1毫升移液管,细口胶头吸管,擦镜纸,吸水纸,消毒海水,鲁哥氏碘液,纱布。

2、样品小球藻,扁藻四、方法与步骤:1、将盖玻片和计数板用擦镜纸擦拭干净,将盖有盖玻片的计数板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调焦,用低倍镜仔细观察计数池的结构。

2、将计数板连同盖玻片一起取下,用细口胶头滴管吸取摇匀的藻液,迅速将吸管尖靠在计数池上盖玻片的边缘,略挤胶头滴管使藻液进入盖玻片下,直至充满整个空间,多余的藻液会流入H 形的凹沟中。

注意,当藻液浓度高时为了便于计数,可将藻液稀释后进行计数。

在计数有鞭毛或有运动性的藻类时,可先吸取定量的藻液,滴加鲁哥氏碘液进行固定,然后添加消毒海水稀释后计数。

3、样品添加到计数池后,静置片刻。

在显微镜下仔细调焦,同时调节光栅,必要时调节光源和反光镜角度,直至细胞和纵横格线都清楚。

4、统计计数池中央大方格内四角及中央中格内的饵料生物的数量。

并记录。

计数时,小心移动载物台,从上到下,由左及右又由右及左依次计数各小格内的细胞数。

凡压方格的上线和左线的细胞,统一算此方格内的细胞,而压方格的下线和右线的细胞,统一不算此方格内的细胞。

5、将计数板及盖玻片用流水冲洗,擦干,重复上述步骤,对同一样品再计数2-3 次。

6、将同一样品的计数结果,取平均值。

代如下式,求算单胞藻的密度:单胞藻密度(个/ml )=平均每小格内的细胞数*16*25*100* 稀释倍数7、计数完毕,将血球计数板冲洗干净,用纱布吸干水分,用擦镜纸包装后连同盖玻片一起放入原盒子内。

五、报告与数据处理:1、将原始记录连同计数结果,填写实验报告。

2、样品滴加到计数池后,为什么要静置片刻后才计数?实验四单细胞藻类的分离(一)微吸管分离法一.实验目的:藻类在自然界中与其他生物杂居在一起,在研究工作中。

常常需要把它们和其他生物,特别是其他藻类分开,进行单种或纯种培养,这叫分离。

本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熟悉单细胞藻类的微吸管法分离技术。

二.实验器材:解剖镜,显微镜,凹玻片,载玻片,大盖片,喷灯,砂轮,细玻管,橡皮头,培养皿,无菌培养液,待分离藻种。

三、方法与步骤:1、拉制微吸管:用砂轮将孔径3—4mm玻璃管载成35—40mm的段。

浸入浓HCL (或HNO3)溶液中洗去污物。

先用自来水,后用蒸馏水洗净烘干。

然后点燃喷灯,两臂加紧,手持玻璃管在火焰上烧灼其中部一面烧一面转一面。

使其受热均匀。

待玻璃管烧红软化后稍向上提,两手均匀用力。

向相反方向拉引。

将中段拉长约6—10cm。

使这段孔径约为0.5mm。

冷却后从中间拉断。

尾部在喷灯上烧红迅速压在玻璃板或石棉网上,使成扩张状。

使用前将吸管在酒精灯上加热,用镊子夹住细头部拉成孔径约0.1mm的微吸管,尾部套上橡皮头或孔胶管备用,如进行纯种(无菌)培养,微吸管需经灭菌。

为了防止擦伤藻体,微吸管头部可在酒精灯上烧灼圆滑。

2、分离:首先镜检待分离藻液,如浓度过大应予以稀释,一般以每小滴藻液中含5—10个藻细胞为宜。

在一已灭菌后的清洁载片上滴加9 滴消毒培养液,方法如上图。

另取一载玻片滴一滴稀释的待分离藻液,在解剖镜(或显微镜)下用微吸管吸取其中所需的藻体(最好是 1 个,也可以是多个2—5 个)放入第一滴水中,用一干燥的吸管洗(从一边吹水滴,使藻体在水中旋转,均匀)。

然后换一干净的微吸管从第一滴水中吸一个(或13579•••••••••数个)藻细胞,放入第二滴水中,清洗,依次而下,直至水滴中含一个藻细胞。

(清洗是为了洗去藻体上附有的细菌,进行无菌培养)。

用微吸管将此单个藻细胞转移到滴有培养液的盖玻片上,将盖玻片在凹玻面上进行悬滴培养。

每天数次观察藻体分裂情况。

如繁殖良好,可以扩大培养成纯(单)种。

扩大后的培养液镜检为单种时,分离成功。

1、培养液配方根据待分离藻种的不同选择,一般用F/2 配方。

2、此微吸管所形成的小滴以显微镜低倍镜一个视野能全看到为宜。

但又不能太小,以免很快干掉。

四、报告与讨论:1、在分离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2、怎样才能熟练掌握分离技术?实验五单细胞藻的分离(二)平板分离纯化技术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熟悉并掌握利用平板分离单细胞藻类的技术。

二、分离原理:用平板分离纯化藻种,一般可分为划线,喷雾和倾注平板等方法。

其共同点是分离用水样首先经过适当稀释,再使水样分散到固体平板培养基上。

等藻类在平板上成藻团时进一步分离,直至成单种。

三、实验器材:中试管,大试管,培养皿,移液管,烧杯,分装漏斗,血球计数板,计数器,接种针,喷雾器,营养盐成分,待分离单胞藻等。

四、方法和步骤:1、培养基的制备配方如下:1000ml 培养基中的加入量N—4 (F/2)N 1 ml (相当于4mlF/2N)P—4 (F/2)P 1 ml相当于4mlF/2F)EDTA-Na21 ml(4*36.3um 储液)柠檬酸铁Soil extract (浓)AgarSea Water每ml 约等于20 滴1)将试管、培养皿、移液管等玻璃工具在烘箱中消毒(2)在烧杯中加入100ml海水,水位标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