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赋白话解

合集下载

药性赋白话解中医临证经典白话解

药性赋白话解中医临证经典白话解
“人参甘温,大补元气为君。茯苓甘淡,扶脾逐湿为臣。归、地甘温和血为 佐。炙甘草甘温补气缓脾为使。”
这句话描述了人参汤的组成及其功效,说明了各味中药在方剂中的作用。
“黄芩苦寒,主诸热黄胆,破症瘕积聚。大黄苦寒,主下瘀血,除寒热。黄 连苦寒,主心腹中热,治目痛。”
这句话列举了几种常见中药的功效及其应用范围。
这本书的语言通俗易懂。虽然是一本中医经典著作,但作者采用了白话解的 方式,将深奥的中医理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这让我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书中的内容。
这本书还注重临床应用。书中不仅介绍了中药的药性和功效,还通过大量的 临床案例,让我了解到中药在临床中的应用。这让我更加明白中药的实际应用价 值,也让我对中医治疗疾病的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句话说明了中药的药性与功效之间的关系,以及临床用药的基本原则。
“治病之要在于明理识性,用药之道在于辨症识因。如以清补凉泻、寒热温 凉而施之,无不获效。”
这句话强调了临床用药要明理识性、辨症识因的重要性。
以上是《药性赋白话解中医临证经典白话解》中的一些精彩摘录。这些摘录 涵盖了中药的药性、功效、应用等方面,对于学习和理解中医经典著作具有重要 意义。
感谢观看
目录分析
《药性赋白话解中医临证经典白话解》目录分析
《药性赋白话解中医临证经典白话解》是一本关于中医中药的经典著作,通 过对其目录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和结构,以及它所涵盖的 中药药性和临床应用。
这本书的目录按照中药的药性分类进行编排,包括寒性药、热性药、温性药、 凉性药等。这种分类方式有助于读者系统地了解中药的药性特点,为临床应用提 供指导。
每个药性的分类下,都列出了相应的中药,并对这些中药的药性、功效、用 法等进行了详细的解释。这些解释采用了白话解的方式,使得读者能够更轻松地 理解中药的药性和应用。

药性赋 中医

药性赋 中医

药性赋中医药性赋中医伏药药性赋(曾附于药性三字经)一、冷型诸药赋性,此类最寒。

犀角解乎心热。

羚羊清乎肺肝。

泽泻利尿滋阴作用不足。

海藻祛气,治疝气。

闻菊花能使你的眼睛明亮,头脑清醒。

射干疗咽闭而消痈毒。

薏苡仁可以调节脚气病,消除风湿。

莲藕结祛瘀止吐。

肺部潮湿,气喘吁吁。

手推车的前部可以防止腹泻和小便,尤其是对视力。

用于治疗黄柏疮。

(马)兜铃嗽医。

果皮有解热和蒸煮的作用。

薄荷叶应该用来消除风和肿胀。

中下气宽,枳实,枳实也快。

葛根排在第一位,其次是柴胡。

白补能治肺热止咳。

栀子可以冷却心脏和肾脏,鼻出血是最好的。

玄参能治热毒痈,清喉清膈。

升麻能祛风热、消肿、解毒,并能伤痕累累。

尝一下油腻的粉末可以抑制肺部和肛门。

金箔镇心而安魂魄。

一药性赋注意:现在不使用。

茵陈主黄疸而利水,瞿麦治热淋之有血。

朴硝通大肠,破血而止痰癖。

石膏治头痛,解肌而消烦渴。

滑石粉除了能祛痰、化痰、化痰外,还能改善六腑的涩结。

芦笋止咳、补血、润肺、润心。

麦冬具有清心、解闷、止渴、清肺热的功效。

此外,有必要使用竹茹来治疗虚拟烦恼和呕吐。

通秘结导瘀血,必资大黄。

宣黄连治冷热之痢,又厚肠胃而止泻。

淫羊藿疗风寒之痹,且补阴虚而助阳茅根止血与吐衄。

石韦通淋于小肠。

地黄地黄地黄地黄地黄地黄地黄地黄地黄地黄地黄地黄地黄地黄地黄地黄地黄地黄地黄。

地黄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治疗眼部溃疡。

赤芍能止血,治疗腹痛。

它还能退烧。

白芍补虚生血。

它对退烧特别有好处。

如果是消肿,就注满水,追逐牵牛花。

除毒热杀虫于贯众。

金灵子治疗疝气,补精补血。

萱草可以治疗五次湿疹,消除乳房肿胀。

侧柏叶治疗血山崩漏症。

芳香的附子用于管理女性的血液和气体。

地肤子对膀胱有益,能洗去皮肤上的风。

芸豆根可以清热止渴。

白色皮肤可以祛风,治疗虚弱的肌腱和顽固的足部关节痛。

玄府化名是用来治疗头风,同时消除痰和咳嗽。

-2-伏药又况荆芥穗清头目便血,疏风散疮之用。

天花粉能治黄疸、痈,止渴化痰。

地榆可治疗崩漏、出血、痢疾。

【中医大全】药性赋白话讲记寒性药曾培杰

【中医大全】药性赋白话讲记寒性药曾培杰

《药性赋》白话讲记1:寒性药- 曾培杰开讲小言我们中医普及学堂,准备开讲《药性赋》了。

我们讲《药性赋》力求通俗易懂,容易为大众所接受,这样中医才能真正普及。

学习中医不能学得很费解,你学得很费解,就普及不开来。

中医一定是活活泼泼,生生动动,非常有趣的。

真正学上手,应该是既轻松又有无穷乐趣,所以我们把这套医门初机的选讲定为“轻松学中医丛书”,我们会挑选历代广为医门传诵的古籍、名篇或歌赋,以及名言名句给大家串讲串讲。

我们要做的是中医的播音员,就像一场精彩的球赛,需要一两个会传播讲解的评论员一样,这样更能够引观众入胜,让观众能够更快速地看懂里面的门道,而不会仅仅只是看看表面的热闹而已。

中医普及学堂接下来做的系列工作,也使专门引领大家步入中医之门,领略中医治大美。

使大家对传统医学,能重新认识了解,重新发掘里面很多宝贵的东西。

并能够灵活运用于平常生活当中。

为了方便大家学习,我们会在网上同步推出视频,这样图文并茂,更有利于大家轻松学中医。

中医普及学堂2014年3月3日第一卷 寒性药诸药赋性,此类最寒。

《药性赋》分为寒热温平,四大版块,每大版块有五六十种药,一共有常规两三百种中药。

我们开讲的这一篇是寒性药,为什么要说事药性?你要用好一味药,就要明白这味药的药性,就像你要用好一个人,要先明白这个人的人性一样。

知人性才能善用人!知药性才能善用药!学医就像一个高管,你要统管数百种药,就像你要统管手下数百人一样。

所以在古代起码要有秀才举人之学,才能够把医学好。

甚至古代还有很多帝王将相之才,也入到医门来,他们或者都精通医理。

比如张景岳、徐灵胎,再溯源而上,有孙思邈、张仲景,再追溯上去,是岐伯与黄帝,一个帝王一个帝王师,通过他们巧妙的对答,把《黄帝内经》这万世医宗给酝酿了出来。

古人说,识文断字乃可为医,穷理通辨乃可为医。

如果你文字道理都没有理顺的话,这医学之路就不容易走得很开阔。

所以想要轻松学中医,必须先要把这个地基打好。

《药性赋》释义

《药性赋》释义

《药性赋》释义
《药性赋》释义
《药性赋》是中国古代著名诗人屈原撰写的一首豪放抒情诗,早在公元前3世纪时就被广泛流传,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杰作之一。

屈原撰写这首诗歌时,大致描写了自己的精神状态,表达了思想感情的豪迈抒情,也宣扬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理念,而这些特点也成为了《药性赋》的最大特色。

诗中描绘了一幅美丽而神奇的药性之景:一枝药性,自天而降,放大如星,行走似雨,万物同生,清凉润泽,普及全国,以药性的力量改变了世界。

这所描述的药性,代表了一种普遍的宗教信仰:药性赋予人们希望、坚持和勇气,使一切都变得美好。

另外,《药性赋》还有一种更深层的释义,即药性是指一种把力量赋予一个人的能力,使他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并有勇气去改变世界。

因此,《药性赋》给人们带来的是一种希望:只要有坚定的信念,我们就可以获得药性,改变我们的命运,改变我们的世界。

药性赋白话解之欧阳数创编

药性赋白话解之欧阳数创编

药性赋白话解(一)寒性诸药赋性,此类最寒。

多种药物的天赋自然性能,此类最为寒凉。

本篇所列药物,基本上都属于寒性,所以开始作一个总的说明,指出下列药物都属于寒性的一类。

犀角解乎心热;羚羊清乎肺肝。

犀角味苦咸而气寒,性属阴而清降。

主要入心经,清心热、凉血的作用最强,治温热病邪入心经血分所致的高热神昏诂语及发斑,吐衄等症,最为适宜。

羚羊即羚羊角。

其性咸寒清降,主入肝经(兼入肺),清肝火、熄风、镇痉的作用最强,治高热引起的惊厥、惊痫、抽搐等症,疗效最好。

又能清泻肺热,以治因肺热而引起的心烦发热等症。

“犀角解乎心热;羚羊清乎肺肝”,既指出了这二味药作用上的特点,又说出了它们的区别。

泽泻利水通淋而补阴不足;海藻散瘿破气而治疝何难。

泽泻味甘淡而气寒,淡能渗利,寒能清热,故能泻肾经之火,利膀胱之湿,通利小便。

对湿热内蕴、小便不通,热淋水肿之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所以赋曰“利水通淋”。

至于“补阴不足”这句话,不应把它当作“补阴”作用来理解,而可以作为清泻肾火来认识。

因肾火祛而真阴不受其耗,故曰“补阴不足”。

六味地黄丸方中用泽泻,其目的在于清泻肾火,而非补阴。

所以不应视为该药有补阴作用。

海藻味苦咸而性寒,咸可软坚、寒能清热,专于软坚消痰结。

为治痰凝气结而成的瘿瘤(俗称“大脖子”,属甲状腺肿大一类疾患)的主药。

对于疝气和睾丸肿痛等症,也较常用。

此外,并有利水之功,用治脚气浮肿及水肿,亦有较好疗效。

反甘草,因而忌和甘草同用。

菊花能明目而清头风;射干疗咽闭而消痈毒。

菊花性凉而清散,善清上焦和肝经风热。

“肝开窍于目”,“厥阴之脉上行头目”,风热伤肝、多致目疾、头痛、头晕。

本品清散肝经风热,故为要药。

凡肝阳上升,或内有风热而引起的目赤肿痛、视物昏暗及迎风流泪;或头脑掣痛之“头风”头痛之症,最有良效。

射干性味苦寒,能清热解毒,祛痰利咽喉。

主治咽喉肿痛、喉痹不通、肺热咳嗽痰多等症。

对于喉闭(治咽喉肿痛、气阻、声闭)以及咳逆痰涎壅塞等症,最为适宜。

雷公药性赋

雷公药性赋

雷公药性赋第⼀篇 寒性赋(六⼗六种) 诸药赋性,此类最寒。

犀⾓解乎⼼热;羚⽺清乎肺肝。

泽泻利⽔通淋,⽽补阴不⾜;海藻散瘿破⽓,⽽治疝何难? “寒性”:这个药性就有寒的,寒的多数是属⽔,寒就是治热的。

“诸药赋性”:所有的这个药,天地给它的这个性;赋,就是赋给它的这个性。

“此类最寒”:这⼀类是最寒的;最寒?的,不是热的。

“犀⾓解乎⼼热”:犀⾓就是犀⽜⾓。

这种⽜⼤约是在⽔⾥住的,它这个犀⽜⾓不是很长的。

你⼼⾥有热,就是有⽕⽓了;你⽤犀⾓,它就是解⼼热的,这个⼼热就好了。

“羚⽺清乎肺肝”:羚⽺⾓、犀⾓都是很贵的药材,这个药材是不容易得的,很稀有的。

你要是肺⾥头有热,肝⾥头有热,你就要吃点羚⽺⾓;羚⽺⾓是清理肺部和肝部的⽕的。

“泽泻利⽔通淋,⽽补阴不⾜”:泽泻,也是⼀味药材,它利⼩⽔。

譬如没有⼩便,它可以通⼩便的;有淋病,它也是可以治的。

你这个阴不⾜,譬如或者肾虚,它可以补的。

“海藻散瘿破⽓,⽽治疝何难”:海藻是海⾥的⼀种药材、⼀种草,它可以散瘿;瘿,就是长了很⼤⼀个的?,这瘿它也不痛。

这个⽓要是积聚,海藻能给破了它;⽓不通,它可以帮着你通⽓。

疝,是疝⽓,指⼩肠疝⽓;⽤海藻治这种疝⽓,有何困难呢? 闻之菊花能明⽬⽽清头风;射⼲疗咽闭⽽消痈毒。

薏苡理脚⽓⽽除风湿;藕节消瘀⾎⽽⽌吐衄。

⽠蒌⼦下⽓润肺喘兮,⼜且宽中;车前⼦⽌泻利⼩便兮,尤能明⽬。

是以黄柏疮⽤;兜铃嗽医。

地⾻⽪有退热除蒸之效;薄荷叶宜消风清肿之施。

“闻之菊花能明⽬⽽清头风”:闻之,就是听到过。

听到⼈有说的,这个菊花能以明⽬;你常常⽬要是昏,看东西看不清楚,你可以⽤菊花当茶来喝。

菊花能清理⼈的眼⽬;因为眼⽬有肝⽕,眼睛就看不清楚,这都是有⽕⽓。

若有头风,菊花也可清头风的。

“射⼲疗咽闭⽽消痈毒”:射⼲是⼀种药材名。

你喉咙如果不通⽓了,或者⽓管不舒服了,咽喉闭塞了,它能治。

⼜能消痈毒,痈毒就是长的疮,那个痈毒;你吃这种药材,疮就⼀天⼀天消了、好了。

药性赋白话解

药性赋白话解

药性赋白话解药性赋白话解药性赋一、寒性诸药赋性,此类最寒。

犀角解乎心热;羚羊清乎肺肝。

泽泻利水通淋而补阴不足;海藻散瘿破血治疝何难。

问之菊花能明目而清头风;射干疗咽闭而消痈毒;意苡(苡仁)理脚气而除风湿;耦节消淤血而止吐衄nv(鼻血)。

瓜瘿子下气润肺喘兮,又且宽中,车前子止泻利小便兮,尤能明目。

是以黄柏疮用,兜铃嗽医。

地骨皮有退热除蒸之效;薄荷叶宜消风清肿之施。

宽中下气,枳壳缓而枳实速也;疗肌解表,干葛先而柴胡次之。

白部治肺热,咳嗽可止;栀子凉心肾,鼻衄最宜。

玄参治结热毒痈,清利咽膈;升麻消风热肿毒,发散疮痍。

尝闻腻粉抑肺而剑肛门;金箔镇痛心而安魂. 魄po。

菌陈主黄疸而利水;瞿qu麦治热淋之有血。

扑硝通大肠,破血而止痰癖;石膏治头痛,解肌而消烦渴。

前胡除年内外之痰实;滑石利六腑之涩结。

天门冬止咳,补血固而润肝心;麦门冬清心,解烦渴而除肺热。

又闻治虚烦、除哕(呕吐)呕,须用竹茹;通秘结、导淤血,资大黄。

宣黄连治冷热之痢,又厚肠胃而止泻;淫羊藿疗风寒之痹,且补阴虚而助阳。

茅根止血与吐衄;石苇通淋于小肠。

熟地黄补血且疗虚损;生地黄宣血更医眼疮。

赤勺药破血而疗腹痛,烦热亦解;白芍药补虚而生新血,退让优良。

如乃消肿满逐水于牵牛;除毒热杀虫于贯仲。

金铃子治疝气而补精血;萱草根治五淋而消乳肿。

侧柏叶治血山崩漏之疾;香附子理气血妇人之用。

地肤子利膀胱,可洗皮肤之风;山豆根解热毒,能止咽喉之痛。

白藓皮去风治筋弱,而疗足顽痹bi;旋复花明目治头风,而消痰咳雍。

又况荆芥惠清头目便血,疏风散疮之用;瓜篓根疗黄疸毒痈,消渴解痰之忧。

地榆疗崩漏,止血止痢;昆布(海带))破疝气,散瘿散瘤。

疗伤寒、解虚烦,淡竹叶之功倍;除结气、破淤血,牡丹皮之用之。

知母止嗽而骨蒸退;牡蛎疬精而虚汗收。

贝母清痰止咳嗽而利心肺;桔梗开肺利胸膈而治咽喉。

如夫黄芩治诸热,兼主五淋;槐花治肠风,易医痔痢。

常山理痰结而治温虐nve;葶苈泻肺喘而通水气。

《药性赋》释义

《药性赋》释义

等 成 分 ,具 有 下 气 行 水 的 功 效 , 胀 ,用 之 不 节 ,乃 反 成 病 。亦 在 用 喘 咳 、脾 虚胀 满者 忌 服 。
健康谚 语 暴 饮暴 食会 生病 ,定 时定 量可安 宁。
31
秋 季 采 挖 ,除 去 茎 苗 及 须 根 ,洗 净 母 、龙 骨 治 牝 疟 独 寒 ,得 麻
晒 干 即可 入 药 。其 性 寒 、味 苦 辛 、 黄 、 甘 草 、 牡 蛎 治 牡 疟 独
有 毒 ,入 肝 、脾 经 ,含 有 黄 常 山 碱 , 热 。”现代 药 理 研 究 证 实 ,
肺 、膀 胱 经 。据 测定 ,葶苈 种 子 含 可 过 剂 尔 。既 不 久 服 ,何 致 伤 人 ? 4.5~9克 ,或 入 丸 、散 。 外 用 煎 水
脂 肪 油 、芥 子 苷 、蛋 白质 和 糖 类 《准 南 子 》云 :大 戟 去 水 ,葶 苈 愈 熏洗 或研 末 调敷 。 注意 :凡 肺 虚
察 3 个 月 未 见 复 发 。
分 ,具 有 除 痰 、截 疟 的 功 效 ,用 于 有 解 热 、降 低 血 压 之 作 用 。研 究 还
常 山 多 煎 汤 内 服 , 常 用 量 为
治 疗 疟 疾 、瘰 疬 等 证 。《本 草撮 要 》 发 现 常 山 碱 丙 体 对 艾 氏 腹 水 癌 细 3-9克 ,或 入 丸 、散 。 注 意 : 常 载 :“常 山 ,功 专 劫 痰 截 疟 ,得 知 胞 有 一 定 的杀 灭 作 用 。临 床 报 道 , 山 有 毒 , 必 须 经 医 生 辨 证 和 按 剂 母 、贝 母 、草 果 治 诸 疟 ,得 丹 砂 能 常 山 治 疗 疟 疾 显 效 ;治 疗 蓝 氏 贾 量 应 用 。凡 正 气 虚 弱 、久 病 体 弱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解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解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解人参: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渴生津,调营养卫。

黄芪:黄芪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

白术:白术甘温,健脾强胃,止泻除湿,兼祛痰痞。

茯苓:茯苓味淡,渗温利窍,白化痰涎,赤通水道。

甘草:甘草甘温,调和诸药,炙则温中,生则泻火。

当归:当归甘温,生血补心,扶虚益损,逐瘀生新。

白芍:白芍酸寒,能收能补,泻痢腹痛,虚寒勿与。

赤芍:赤芍酸寒,能泻能散,破血通经,产后勿犯。

生地〔附:鲜生地〕:生地微寒,能消温热,骨蒸烦劳,养阴凉血。

熟地:熟地微温,滋肾补血,益髓填精,乌须黑发。

麦门冬:麦门甘寒,解渴祛烦,补心清肺,虚热自安。

天门冬:天门甘寒,肺痿肺痈,消痰止嗽,喘热有功。

黄连〔川连〕:黄连味苦,泻心除?,清热明眸,厚肠止痢。

黄芩:黄芩苦寒,枯泻肺火,子清大肠,湿热皆可。

黄柏:黄柏苦寒,降火滋阴,骨蒸湿热,下血堪任。

栀子:栀子性寒,解郁除烦,吐衄胃痛,火降小便。

连翘〔附:连翘心〕:连翘苦寒,能消痈毒,气聚血凝,温热堪逐。

石膏:石膏大寒,能泻胃火,发渴头疼,解肌立妥。

滑石:滑石沉寒,滑能利窍,解渴除烦,湿热可疗。

贝母〔川贝母、象贝母〕:贝母微寒,止嗽化痰,肺痈肺痿,开郁除烦。

大黄〔川军、锦纹〕:大黄苦寒,实热积聚,蠲痰逐水,疏通便闭。

柴胡:柴胡味苦,能泻肝火,寒热往来,疟疾均可。

前胡:前胡微寒,宁嗽化痰,寒热头痛,痞闷能安。

升麻:升麻性寒,清胃解毒,升提下陷,牙痛可逐。

桔梗:桔梗味苦,疗咽肿痛,载药上升,开胸利壅。

紫苏〔紫苏叶、紫苏梗〕:紫苏叶辛,风寒发表,梗下诸气,消除胀满。

麻黄〔附:麻黄根〕:麻黄味辛,解表出汗,身热头痛,风寒发散。

葛根〔附:葛花〕:葛根味甘,祛风发散,温疟往来,止渴解酒。

薄荷:薄荷味辛,最清头目,祛风散热,骨蒸宜服。

防风:防风甘温,能除头晕,骨节痹疼,诸风口口禁。

荆芥:荆芥味辛,能清头目,表汗祛风,治疮消瘀。

细辛:细辛辛温,少阴头痛,利窍通关,风湿皆用。

羌活:羌活微温,祛风除湿,身痛头疼,舒筋活络。

药性赋白话解——(四)平性

药性赋白话解——(四)平性

药性赋白话解——(四)平性详论药性,平和惟在。

详细分析讨论中药的性能,除寒、热、温三性药物外,还有一部分不太寒凉,也不过于温热的平和药物。

本篇所列的这类药物,即以平性为主。

以硼砂而去积;用龙齿以安魂。

硼砂,性味甘、咸、平。

能清热化痰。

治肺热痰嗽、咯痰不利、久咳声嘶等症。

前人认为本品有祛痰消癖去积作用,所以用治噫膈积聚,外用又能解毒防腐,治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为外科眼科常用药。

龙齿为古代多种大型动物如恐龙等的牙齿化石。

性味涩、平。

本品味色质重,长于安神镇惊,治疗心悸怔仲、神昏不宁或惊狂不寐之症,以其“重可镇怯”之功。

麻仁滋养补虚弱,通便润肺;芡实益精治白浊,兼补真元。

麻仁,即大麻仁,又称“火麻仁”。

性味甘、平。

富含油脂,能滋养补虚,其质润滑利,能润肺燥,通利六腑,治津枯肠燥便秘,以及老人虚秘、产妇大便不通等,有较好的效果。

芡实,性味甘、涩、平。

善补脾肾而涩精止泻。

(健脾止泻、固肾涩精、止带)。

兼固真阳元气,治遗精白浊,小便不禁,大便泄泻等。

木贼草去目翳,崩漏亦医;花蕊石治金疮,血行则却。

木贼草简称“木贼”。

性味甘、微苦,平。

善于疏风,退目翳,且能止血。

治风热治目赤肿痛、多泪、目翳遮睛,以及妇女崩漏带下等,有一点疗效。

花蕊石味酸、涩、性平。

即可止血,又能化瘀,可治内外出血诸症。

如治吐血、咯血等内出血而有瘀滞者,及外伤出血等症。

《十药神书》里的花蕊石散(本品一味),则为著名止血剂,临床效用甚佳。

治外伤出血,以末掺之,也可很快止血,愈合快,且不化脓。

决明和肝气,治眼之剂;天麻主头眩,祛风之药。

决明即石决明的简称。

性味咸、平。

入肝经。

味咸质重,善能镇肝潜阳,平肝明目。

故用治阴不足,肝阳上亢所致之眩晕、惊抽、目赤翳障、青盲雀目等症,均有疗效。

又本品水飞点眼,可消翳膜。

天麻味辛、甘、性平。

本品专入肝经,善于平肝熄风,定惊。

故主头晕目眩、痉挛抽搐,有偏行经脉,治风湿痰邪入于经络之肢体麻木、手足不遂等症。

药性赋白话解之欧阳与创编

药性赋白话解之欧阳与创编

药性赋白话解(一)寒性诸药赋性,此类最寒。

多种药物的天赋自然性能,此类最为寒凉。

本篇所列药物,基本上都属于寒性,所以开始作一个总的说明,指出下列药物都属于寒性的一类。

犀角解乎心热;羚羊清乎肺肝。

犀角味苦咸而气寒,性属阴而清降。

主要入心经,清心热、凉血的作用最强,治温热病邪入心经血分所致的高热神昏诂语及发斑,吐衄等症,最为适宜。

羚羊即羚羊角。

其性咸寒清降,主入肝经(兼入肺),清肝火、熄风、镇痉的作用最强,治高热引起的惊厥、惊痫、抽搐等症,疗效最好。

又能清泻肺热,以治因肺热而引起的心烦发热等症。

“犀角解乎心热;羚羊清乎肺肝”,既指出了这二味药作用上的特点,又说出了它们的区别。

泽泻利水通淋而补阴不足;海藻散瘿破气而治疝何难。

泽泻味甘淡而气寒,淡能渗利,寒能清热,故能泻肾经之火,利膀胱之湿,通利小便。

对湿热内蕴、小便不通,热淋水肿之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所以赋曰“利水通淋”。

至于“补阴不足”这句话,不应把它当作“补阴”作用来理解,而可以作为清泻肾火来认识。

因肾火祛而真阴不受其耗,故曰“补阴不足”。

六味地黄丸方中用泽泻,其目的在于清泻肾火,而非补阴。

所以不应视为该药有补阴作用。

海藻味苦咸而性寒,咸可软坚、寒能清热,专于软坚消痰结。

为治痰凝气结而成的瘿瘤(俗称“大脖子”,属甲状腺肿大一类疾患)的主药。

对于疝气和睾丸肿痛等症,也较常用。

此外,并有利水之功,用治脚气浮肿及水肿,亦有较好疗效。

反甘草,因而忌和甘草同用。

菊花能明目而清头风;射干疗咽闭而消痈毒。

菊花性凉而清散,善清上焦和肝经风热。

“肝开窍于目”,“厥阴之脉上行头目”,风热伤肝、多致目疾、头痛、头晕。

本品清散肝经风热,故为要药。

凡肝阳上升,或内有风热而引起的目赤肿痛、视物昏暗及迎风流泪;或头脑掣痛之“头风”头痛之症,最有良效。

射干性味苦寒,能清热解毒,祛痰利咽喉。

主治咽喉肿痛、喉痹不通、肺热咳嗽痰多等症。

对于喉闭(治咽喉肿痛、气阻、声闭)以及咳逆痰涎壅塞等症,最为适宜。

药性赋白话解

药性赋白话解

药性赋白话解(一)寒性诸药赋性,此类最寒。

多种药物的天赋自然性能,此类最为寒凉。

本篇所列药物,基本上都属于寒性,所以开始作一个总的说明,指出下列药物都属于寒性的一类。

犀角解乎心热;羚羊清乎肺肝。

犀角味苦咸而气寒,性属阴而清降。

主要入心经,清心热、凉血的作用最强,治温热病邪入心经血分所致的高热神昏诂语及发斑,吐衄等症,最为适宜。

羚羊即羚羊角。

其性咸寒清降,主入肝经(兼入肺),清肝火、熄风、镇痉的作用最强,治高热引起的惊厥、惊痫、抽搐等症,疗效最好。

又能清泻肺热,以治因肺热而引起的心烦发热等症。

“犀角解乎心热;羚羊清乎肺肝”,既指出了这二味药作用上的特点,又说出了它们的区别。

泽泻利水通淋而补阴不足;XXX散瘿破气而治疝何难。

泽泻味甘淡而气寒,淡能渗利,寒能清热,故能泻肾经之火,利膀胱之湿,通利小便。

对湿热内蕴、小便不通,热淋水肿之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所以赋曰“利水通淋”。

至于“补阴不足”这句话,不应把它当作“补阴”作用来理解,而可以作为清泻肾火来认识。

因肾火祛而真阴不受其耗,故曰“补阴不足”。

六味地黄丸方中用泽泻,其目的在于清泻肾火,而非补阴。

所以不应视为该药有补阴作用。

海藻味苦咸而性寒,咸可软坚、寒能清热,专于软坚消痰结。

为治痰凝气结而成的瘿瘤(俗称“大脖子”,属甲状腺肿大一类疾患)的主药。

关于疝气和肿痛等症,也较经常利用。

另外,并有利水之功,用治脚气浮肿及水肿,亦有较好疗效。

反甘草,因而忌和甘草同用。

菊花能明目而清头风;射干疗咽闭而消痈毒。

菊花性凉而清散,善清上焦和肝经风热。

“肝开窍于目”,“厥阴之脉上行头目”,风热伤肝、多致目疾、头痛、头晕。

本品清散肝经风热,故为要药。

凡肝阳上升,或内有风热而引起的目赤肿痛、视物昏暗及迎风流泪;或头脑掣痛之“头风”头痛之症,最有良效。

射干性味苦寒,能清热解毒,祛痰利咽喉。

主治咽喉肿痛、喉痹不通、肺热咳嗽痰多等症。

对于喉闭(治咽喉肿痛、气阻、声闭)以及咳逆痰涎壅塞等症,最为适宜。

《药性赋》释义

《药性赋》释义

为 牛科 动 物赛 加 羚 羊 等 的 角 , 其
性 寒 , 咸 .人 肝 、心 经 ,据 测 味
如 《 珠 囊补 遗 药性 赋 》 《 珍 、 雷公 含 其 他 蛋 白 质 、 类 、 氨 酸 、 肽 胱 组
药 性 赋 》 《 补 珍 珠 囊 雷 公 炮 制 、增 氨 酸 、 氨 酸 、 氨 酸 及 胍 衍 生 赖 精
励 ,解 脱 其 心 理 和思 想 上 的 压 力
庭 成 员 和 社 会 组 织 的 关 怀 与 照
进 术后 全 面康 复 和 增 进 社 会 适 应
会大 有 裨 益 。
是 很 重 要 的 。不 仅 医 生 , 需 要 家 顾 。 对 维 持 患 者 的 心 理 平 衡 常 会 还 庭 、 会 的 支持 、 解 和帮 助 . 社 理 但 起 到 很 大 作 用 。
医 洁 古 老 人 张 元 素 所 著 , 有 所 各 据 , 衷 一 是 。 不 管 怎 么论 证 , 莫 但 这 部 书 对 学 习 中 药 知 识 还 是 非
物 和 甾醇 等 成 分 ,具 有 清 热 凉
血 , 毒 定 惊 的 功 效 , 于 治 疗 解 用
温 热 病 热 盛 火 炽 、壮 热 不 退 、 神 昏谵 语 、 厥 抽 搐 、 发 斑 疹 及 惊 身 血 热 妄 行 的 吐 血 、 血 等 症 。著 衄
动 物保 护 组织 ” 为 濒 危 保 护 动 列
物 , 国 已成 为 《 际 野 生 物 贸 我 国 易 公 约 ( IE 》 C T S) 的缔 约 国 , 明确 规 定 犀 角 禁 止 药 用 。 有 犀 角 的 凡 处 方 , 用 功 效 近 似 的 浓 缩 水 牛 均 角代替 , 以解 药 用 之 需 。 羚羊 又 名 高 鼻 羚 羊 , 用 药

【中医歌赋之《药性赋》】

【中医歌赋之《药性赋》】

【中医歌赋之《药性赋》】治病犹战局,医者乃将军;处方恰布阵,用药如用兵。

俗话说:“韩信用兵,多多益善”,然而散兵游勇不堪言,尤当短兵相接之际,兵贵神速,兵不在多而在精。

精兵强将,惟知性善任者可取胜;攻城略地,惟运筹帷幄者才成功。

经方组合,药味少而剂量大,专攻专治,每个方、每味药,都是精兵强将,故善学者,根据神农本草,必从仲景经方,明规矩,成方圆。

药物效能,生于环境,长于偏性,秉持风水滋润,必得水土方宜,法于阴阳五行,唐宋之前称“五苦六辛”,此即"味道",金元之后从“寒热温凉”分类,简称“药性”。

现代,凡物质都从结构分析,药物性能皆以药理分解,谓为“化学分子式",既不辨“味道”,也忽视“药性”,合方拼凑,章法不严,布局欠谨,靶向不明,疗效难有保证。

早在明代,徐灵胎专此现象形容“用药如用兵"(见《医学源流论》,如后附),而金元时期,有一位不知名的医家,为方便初学者入门,编撰了一部掌握药性的著作,名叫《药性赋》,将248种常用中药按药性分寒、热、温、平四类,用韵语编写成赋体,言简意赅,朗朗上口,便于诵读记忆。

尤其对药性概括精辟,一经铭记在心,受用终生,颇受历代读者喜爱,传沿至今,长盛不衰。

第一章寒性药诸药赋性,此类最寒。

犀角解乎心热;羚羊清乎肺肝。

泽泻利水通淋而补阴不足;海藻散瘿破气而治疝何难。

闻之菊花能明目而清头风;射干疗咽闭而消痈毒;薏苡理脚气而除风湿;藕节消瘀血而止吐衄(nǜ)。

瓜蒌子下气润肺喘兮,又且宽中,车前子止泻利小便兮,尤能明目。

是以黄柏疮用,兜铃嗽医。

地骨皮有退热除蒸之效,薄荷叶宜消风清肿之施。

宽中下气,枳壳缓而枳实速也;疗肌解表,干葛先而柴胡次之。

百部治肺热,咳嗽可止;栀子凉心肾,鼻衄最宜。

玄参治结热毒痈,清利咽膈;升麻清风热肿毒,发散疮痍。

尝闻腻粉抑肺而敛肛门;金箔镇心而安魂魄。

茵陈主黄疸而利水;瞿麦治热淋之有血。

朴硝通大肠,破血而止痰癖;石膏治头痛,解肌而消烦渴。

前胡除内外之痰实;滑石利六腑之涩结。

药性赋白话解之欧阳语创编

药性赋白话解之欧阳语创编

药性赋白话解(一)寒性诸药赋性,此类最寒。

多种药物的天赋自然性能,此类最为寒凉。

本篇所列药物,基本上都属于寒性,所以开始作一个总的说明,指出下列药物都属于寒性的一类。

犀角解乎心热;羚羊清乎肺肝。

犀角味苦咸而气寒,性属阴而清降。

主要入心经,清心热、凉血的作用最强,治温热病邪入心经血分所致的高热神昏诂语及发斑,吐衄等症,最为适宜。

羚羊即羚羊角。

其性咸寒清降,主入肝经(兼入肺),清肝火、熄风、镇痉的作用最强,治高热引起的惊厥、惊痫、抽搐等症,疗效最好。

又能清泻肺热,以治因肺热而引起的心烦发热等症。

“犀角解乎心热;羚羊清乎肺肝”,既指出了这二味药作用上的特点,又说出了它们的区别。

泽泻利水通淋而补阴不足;海藻散瘿破气而治疝何难。

泽泻味甘淡而气寒,淡能渗利,寒能清热,故能泻肾经之火,利膀胱之湿,通利小便。

对湿热内蕴、小便不通,热淋水肿之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所以赋曰“利水通淋”。

至于“补阴不足”这句话,不应把它当作“补阴”作用来理解,而可以作为清泻肾火来认识。

因肾火祛而真阴不受其耗,故曰“补阴不足”。

六味地黄丸方中用泽泻,其目的在于清泻肾火,而非补阴。

所以不应视为该药有补阴作用。

海藻味苦咸而性寒,咸可软坚、寒能清热,专于软坚消痰结。

为治痰凝气结而成的瘿瘤(俗称“大脖子”,属甲状腺肿大一类疾患)的主药。

对于疝气和睾丸肿痛等症,也较常用。

此外,并有利水之功,用治脚气浮肿及水肿,亦有较好疗效。

反甘草,因而忌和甘草同用。

菊花能明目而清头风;射干疗咽闭而消痈毒。

菊花性凉而清散,善清上焦和肝经风热。

“肝开窍于目”,“厥阴之脉上行头目”,风热伤肝、多致目疾、头痛、头晕。

本品清散肝经风热,故为要药。

凡肝阳上升,或内有风热而引起的目赤肿痛、视物昏暗及迎风流泪;或头脑掣痛之“头风”头痛之症,最有良效。

射干性味苦寒,能清热解毒,祛痰利咽喉。

主治咽喉肿痛、喉痹不通、肺热咳嗽痰多等症。

对于喉闭(治咽喉肿痛、气阻、声闭)以及咳逆痰涎壅塞等症,最为适宜。

药性赋白话解之令狐采学创编之欧阳家百创编

药性赋白话解之令狐采学创编之欧阳家百创编

药性赋白话解欧阳家百(2021.03.07)(一)寒性诸药赋性,此类最寒。

多种药物的天赋自然性能,此类最为寒凉。

本篇所列药物,基本上都属于寒性,所以开始作一个总的说明,指出下列药物都属于寒性的一类。

犀角解乎心热;羚羊清乎肺肝。

犀角味苦咸而气寒,性属阴而清降。

主要入心经,清心热、凉血的作用最强,治温热病邪入心经血分所致的高热神昏诂语及发斑,吐衄等症,最为适宜。

羚羊即羚羊角。

其性咸寒清降,主入肝经(兼入肺),清肝火、熄风、镇痉的作用最强,治高热引起的惊厥、惊痫、抽搐等症,疗效最好。

又能清泻肺热,以治因肺热而引起的心烦发热等症。

“犀角解乎心热;羚羊清乎肺肝”,既指出了这二味药作用上的特点,又说出了它们的区别。

泽泻利水通淋而补阴不足;海藻散瘿破气而治疝何难。

泽泻味甘淡而气寒,淡能渗利,寒能清热,故能泻肾经之火,利膀胱之湿,通利小便。

对湿热内蕴、小便不通,热淋水肿之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所以赋曰“利水通淋”。

至于“补阴不足”这句话,不应把它当作“补阴”作用来理解,而可以作为清泻肾火来认识。

因肾火祛而真阴不受其耗,故曰“补阴不足”。

六味地黄丸方中用泽泻,其目的在于清泻肾火,而非补阴。

所以不应视为该药有补阴作用。

海藻味苦咸而性寒,咸可软坚、寒能清热,专于软坚消痰结。

为治痰凝气结而成的瘿瘤(俗称“大脖子”,属甲状腺肿大一类疾患)的主药。

对于疝气和睾丸肿痛等症,也较常用。

此外,并有利水之功,用治脚气浮肿及水肿,亦有较好疗效。

反甘草,因而忌和甘草同用。

菊花能明目而清头风;射干疗咽闭而消痈毒。

菊花性凉而清散,善清上焦和肝经风热。

“肝开窍于目”,“厥阴之脉上行头目”,风热伤肝、多致目疾、头痛、头晕。

本品清散肝经风热,故为要药。

凡肝阳上升,或内有风热而引起的目赤肿痛、视物昏暗及迎风流泪;或头脑掣痛之“头风”头痛之症,最有良效。

射干性味苦寒,能清热解毒,祛痰利咽喉。

主治咽喉肿痛、喉痹不通、肺热咳嗽痰多等症。

对于喉闭(治咽喉肿痛、气阻、声闭)以及咳逆痰涎壅塞等症,最为适宜。

药性赋白话解之令狐采学创编

药性赋白话解之令狐采学创编

药性赋白话解欧阳家百(2021.03.07)(一)寒性诸药赋性,此类最寒。

多种药物的天赋自然性能,此类最为寒凉。

本篇所列药物,基本上都属于寒性,所以开始作一个总的说明,指出下列药物都属于寒性的一类。

犀角解乎心热;羚羊清乎肺肝。

犀角味苦咸而气寒,性属阴而清降。

主要入心经,清心热、凉血的作用最强,治温热病邪入心经血分所致的高热神昏诂语及发斑,吐衄等症,最为适宜。

羚羊即羚羊角。

其性咸寒清降,主入肝经(兼入肺),清肝火、熄风、镇痉的作用最强,治高热引起的惊厥、惊痫、抽搐等症,疗效最好。

又能清泻肺热,以治因肺热而引起的心烦发热等症。

“犀角解乎心热;羚羊清乎肺肝”,既指出了这二味药作用上的特点,又说出了它们的区别。

泽泻利水通淋而补阴不足;海藻散瘿破气而治疝何难。

泽泻味甘淡而气寒,淡能渗利,寒能清热,故能泻肾经之火,利膀胱之湿,通利小便。

对湿热内蕴、小便不通,热淋水肿之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所以赋曰“利水通淋”。

至于“补阴不足”这句话,不应把它当作“补阴”作用来理解,而可以作为清泻肾火来认识。

因肾火祛而真阴不受其耗,故曰“补阴不足”。

六味地黄丸方中用泽泻,其目的在于清泻肾火,而非补阴。

所以不应视为该药有补阴作用。

海藻味苦咸而性寒,咸可软坚、寒能清热,专于软坚消痰结。

为治痰凝气结而成的瘿瘤(俗称“大脖子”,属甲状腺肿大一类疾患)的主药。

对于疝气和睾丸肿痛等症,也较常用。

此外,并有利水之功,用治脚气浮肿及水肿,亦有较好疗效。

反甘草,因而忌和甘草同用。

菊花能明目而清头风;射干疗咽闭而消痈毒。

菊花性凉而清散,善清上焦和肝经风热。

“肝开窍于目”,“厥阴之脉上行头目”,风热伤肝、多致目疾、头痛、头晕。

本品清散肝经风热,故为要药。

凡肝阳上升,或内有风热而引起的目赤肿痛、视物昏暗及迎风流泪;或头脑掣痛之“头风”头痛之症,最有良效。

射干性味苦寒,能清热解毒,祛痰利咽喉。

主治咽喉肿痛、喉痹不通、肺热咳嗽痰多等症。

对于喉闭(治咽喉肿痛、气阻、声闭)以及咳逆痰涎壅塞等症,最为适宜。

药 性 赋 白 话 解

药 性 赋 白 话 解
丁香快脾胃而止吐逆;良姜止心气痛之攻冲。肉苁蓉镇精益肾;石硫磺暖胃驱虫。胡椒主去痰而除冷;秦椒主攻痛而去风。吴茱荑疗心腹之冷气;灵砂定心脏之怔zheng忡chong(虚弱病,心脏跳动很厉害)。盖夫散肾冷、助脾胃,须毕澄茹;疗心痛、破积聚,用莲莪术。缩砂止吐泻安胎、化酒食之剂;附子疗虚寒反胃、壮元阳之方。白豆蔻kou治冷泻,疗痈yong止痛于乳香;红豆蔻止吐酸,消血杀虫于干漆。岂知鹿茸生精血,腰脊崩漏之均补;虎骨壮筋骨,寒湿毒风之并去。檀香定霍乱,而心气之痛愈;鹿角秘精髓,而腰脊之痛除。消肿益血于米醋;下气散寒于紫苏。扁豆助脾,则酒有行药破结之用;麝香开窍,则葱为通中发汗之需。尝观五灵脂治崩漏,理血气之刺痛;麒麟竭jie止血出,疗金疮之伤折。鹿茸壮阳以助肾;当归补虚而养血。乌贼骨止带下,且除崩漏目翳yi;鹿角胶住血崩,能补虚赢劳绝。白花蛇治瘫痪,疗风痒之癣疹;乌梢蛇疗不仁,去疮疡之风热。乌药有治冷气之理;禹yu余粮乃疗崩漏之因。巴豆利痰水,能破寒结;独活疗诸风,不论新久。山茱荑治头晕遗精之药;白石英医咳嗽吐脓之人。厚朴温胃而去呕胀,消痰亦验;肉桂行血而疗心痛,止汗如神。是则鲫鱼有温胃之功; 代赭zhe乃镇肝之剂。沉香下气补肾,定霍乱之心痛;桔皮开胃去痰,导雍滞之逆气。
四、平性
详论药性,平和惟在。以硇nao砂而去积;用龙齿以安魂。青皮快膈ge除膨胀,且利脾胃;芡实益精治白浊,兼补真元。原夫木贱jian草去目翳,崩漏亦医;花蕊rui石治金疮,血行则却。决明子和肝气,治眼之剂;天麻主头眩,去风之药。干草和诸药而解百毒,盖以性平;石斛hu平胃气而补肾虚,更医脚弱。观乎商陆治肿,复盆益精。虎珀po安神而散血;朱砂镇心而有灵。牛藤强足补精,兼疗腰痛;龙骨止汗住泄,更治血崩。甘松理风气而痛止;蒺ji藜li(芦苇)疗风疮而明目。人参润肺宁心,开脾助胃;蒲黄止崩治衄,消淤调经。岂不以南星醒脾,去惊风痰吐之忧;三棱leng破积,除血块气滞之症。没石主泄泻而神效;皂角治风痰而响应。桑螵蛸疗遗精之泄;鸭头血医水肿之盛。蛤蚧治劳咳,牛蒡子疏风壅yong之痰;全蝎主风瘫,酸枣仁去怔zheng忡chong之病。尝闻桑寄生益血安胎,且止腰痛;大腹子去膨下气,亦令胃和。小草、远志,具有宁心之妙;木通、猪苓,尤为利水之多。莲肉有清心醒脾之用;没药乃治疮散血之科。郁李仁润肠宣水,去浮肿之疾;茯神宁心益智,除惊悸之疴。白茯苓补虚劳,多在心脾之有眚sheng;赤茯苓破结血,独利水道以无毒。因知麦芽有助脾化食之功;小麦有止汗养心之力。白附子去面风之游走;大腹皮治水肿之泛溢。椿根白皮主泻血;桑根白皮主喘息。桃仁破淤血兼治腰痛;神曲健脾胃而进饮食。五加皮坚筋骨以立行;柏子仁养心神而有益。抑又闻安息香辟恶,且止心腹之痛;冬瓜仁醒脾,实为饮食之资。僵蚕治诸风之喉闭;百合剑肺劳之嗽萎。赤小豆解热毒,疮肿宜用;枇杷叶下逆气,哕呕可医。连翘排疮脓与肿毒;石南叶利筋骨与毛皮。谷芽养脾,阿魏除邪气而破积;紫河车补血,大枣和药性以开脾。然而鳖bie(甲鱼、团鱼)治劳虐nue,兼破症瘕;龟甲坚筋骨,更疗崩疾。乌梅主便血虐痢之用;竹沥治中风声音之失。

药性赋白话解

药性赋白话解

药性赋白话解从古至今,药物的用法都以把握其药物的效用和安全性为前提,也一直是众人关注的焦点,有许多现代医药学家根据中药典籍研究药物,给每一种药物都进行了开药典籍研究药物,给每一种药物都进行了开发、改良,以更精确、更实用的方式把药物的功效分解出来,这就是药物赋白。

药物赋白,是指将中药理论运用到西药科学中,基于药牧的思想,介绍和解释中药的概念及作用原理,以理解中药的功效来调整药物的剂量,分析药物的各个成分,把药物的功用依法分解并且以简明的语言表达出来,而论文中的基本用语就在药性赋白的基础上而来。

药性赋白,是将中药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其药物功效、作用、病理改变以及剂量方面的结论,用西方医学体系中通用的术语和英文表达,给出合适的描述和解释。

它给出了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其它辅助知识等,有助于我们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药物的功效、用法和用量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为中药的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科学指导,以此提高中药的使用效果。

药性赋白不仅仅是一门理论,它还是一种应用,它对用药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是及时识别药物的不良反应,掌握药物的剂量;二是熟悉药物替代,知晓其病理改变及不良反应;三是减少药物经济负担,合理使用药物资源;四是提供科学统计数据,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

因此,药性赋白对于深入探索中药药效非常重要。

而药性赋白的研究和解释以往一直是以中文文献为主,身临中国传统文化,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在药物赋白中的运用,既有助于深入了解中药学,也为西药学的开展提供依据。

药性赋白有其独立的科学体系和文献资料,它涵盖了一系列药物学研究,包括药物赋白术语和药物赋白研究,并且还包括临床研究、实验室研究、临床观察研究等。

药性赋白是当今天药学领域重要的一个分支,它对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毒性有着重要意义。

药性赋白用英文表达药物的作用、用量、不良反应及其病理改变,有助我们深入了解药物,有助我们科学使用药物,掌握药物使用方法,更准确、安全地进行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性赋白话解(一)寒性诸药赋性,此类最寒。

多种药物得天赋自然性能,此类最为寒凉。

本篇所列药物,基本上都属于寒性,所以开始作一个总得说明,指出下列药物都属于寒性得一类。

犀角解乎心热;羚羊清乎肺肝。

犀角味苦咸而气寒,性属阴而清降。

主要入心经,清心热、凉血得作用最强,治温热病邪入心经血分所致得高热神昏诂语及发斑,吐衄等症,最为适宜。

羚羊即羚羊角。

其性咸寒清降,主入肝经(兼入肺),清肝火、熄风、镇痉得作用最强,治高热引起得惊厥、惊痫、抽搐等症,疗效最好。

又能清泻肺热,以治因肺热而引起得心烦发热等症。

“犀角解乎心热;羚羊清乎肺肝”,既指出了这二味药作用上得特点,又说出了它们得区别。

泽泻利水通淋而补阴不足;海藻散瘿破气而治疝何难。

泽泻味甘淡而气寒,淡能渗利,寒能清热,故能泻肾经之火,利膀胱之湿,通利小便。

对湿热内蕴、小便不通,热淋水肿之症,有较好得治疗作用,所以赋曰“利水通淋”。

至于“补阴不足”这句话,不应把它当作“补阴”作用来理解,而可以作为清泻肾火来认识。

因肾火祛而真阴不受其耗,故曰“补阴不足”。

六味地黄丸方中用泽泻,其目得在于清泻肾火,而非补阴。

所以不应视为该药有补阴作用。

海藻味苦咸而性寒,咸可软坚、寒能清热,专于软坚消痰结。

为治痰凝气结而成得瘿瘤(俗称“大脖子”,属甲状腺肿大一类疾患)得主药。

对于疝气与睾丸肿痛等症,也较常用。

此外,并有利水之功,用治脚气浮肿及水肿,亦有较好疗效。

反甘草,因而忌与甘草同用。

菊花能明目而清头风;射干疗咽闭而消痈毒。

菊花性凉而清散,善清上焦与肝经风热。

“肝开窍于目”,“厥阴之脉上行头目”,风热伤肝、多致目疾、头痛、头晕。

本品清散肝经风热,故为要药。

凡肝阳上升,或内有风热而引起得目赤肿痛、视物昏暗及迎风流泪;或头脑掣痛之“头风”头痛之症,最有良效。

射干性味苦寒,能清热解毒,祛痰利咽喉。

主治咽喉肿痛、喉痹不通、肺热咳嗽痰多等症。

对于喉闭(治咽喉肿痛、气阻、声闭)以及咳逆痰涎壅塞等症,最为适宜。

张仲景用治咳而上气,喉中如水鸡声得“射干麻黄汤”即以本品为主,外敷治痈肿疮毒,有解毒消肿之效。

薏苡理脚气而除风湿;藕节消瘀血而止吐衄。

薏苡即薏苡仁(又称苡仁、苡米)。

性味甘淡微寒,为清补利湿之品,善能清热补脾利湿。

用治脚气、水肿、小便不利,湿痹拘挛等疾患,有较好疗效。

如《金匮》“麻杏苡甘汤”用本品与麻黄等药配合,治疗风湿拘挛,周身疼痛。

对水湿下注壅滞所引起得下肢(腿、足)浮肿之“脚气病”,本品更为要药。

此外,又具消痈功效,以用治肠痈与肺痈。

炒用则能健脾止泻,可治脾虚有湿得泄泻。

藕节味涩而性微寒,善收涩止血,兼能化瘀。

临床主要用于咯血、喷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及崩漏等多种出血症。

止血而无留瘀之弊。

瓜蒌子下气润肺喘兮,又且宽中;车前子止泻利小便兮,尤能明目。

瓜蒌即括蒌。

瓜蒌子即括蒌得种子,通称瓜蒌仁。

性味甘苦而寒,能上清肺胃之热而涤痰,宽中下气以开胸散结。

下润大肠之燥而通便秘,为肺燥咳嗽之良品,热痰喘满之妙剂。

瓜萎古时多用全部果实,后人才将瓜萎仁与瓜萎皮分别应用。

瓜萎仁偏于润肺下气,治咳嗽气喘,还能宽畅中焦,治胸闷胸痹等症。

车前子味甘性寒,降泻滑利之品,善能通利小便,利湿止泻,清肝明目。

所以,临床多用于治湿热泄泻、小便不利、水肿。

并治目赤肿痛及咳嗽等症。

本品之所以能止泻,就是因为它具有泻湿热、利尿得功效,可以分清浊而使其各有所归,即所谓“利小肠、实大肠”得分利止泻法。

故赋中说它能“止泻利小便”。

此外,对肝火湿热所引起得目赤肿痛,也有很好得治疗作用,所以又称其“能明目”,为眼科良药。

兼能化痰止咳,用治肺热咳嗽,亦有良效。

黄柏疮用,兜铃嗽医。

黄柏性味苦寒,为清下焦湿热,泻火解毒良药。

适用于湿热痢疾、黄疸、白带、足膝肿痛及淋浊等症。

用治疮肿毒,湿疮湿疹等属湿热火毒之症,本品既可内服,又可外用,效果良好。

所以本赋中强调它得适应症为“疮用”,就就是这个缘故。

兼有退虚热作用,常与知母同用,以治阴虚发热,骨蒸盗汗及遗精等症。

兜铃为马兜铃得简称。

味苦辛性微寒,善能清肺降气,止咳平喘,为清凉性得镇咳祛痰药,专主肺热所致得咳嗽、痰喘之症。

故赋曰:“嗽医”。

若风寒咳嗽以及痰饮咳喘,则不能应用, 就是当注意。

又兼能清大肠之热,故又能治痔疮肿痛出血等症。

近世用于痰热性高血压,疗效也较好。

地骨皮有退热除蒸之效,薄荷叶宜消风清肿之施。

地骨皮甘寒,有补阴退虚热作用,所以善治骨蒸发热。

其所主治得骨蒸发热,不同于一般得发热,多于午后与夜间定时发作,而且发作时病人自觉骨间有如热蒸熏灼之感,所以称“骨蒸发热”。

《圣济方》“地骨皮汤”(地骨皮、鳖甲、知母、银柴胡、秦艽、贝母、当归)治虚劳骨蒸潮热,就以本品为主要。

阴虚盗汗用之亦验。

近世研究证明尚有抗结核与降血压作用,用于肺结核潮热盗汗、低热不退及高血压等症。

薄荷又称“苏薄荷”。

药力以叶为胜,故一般多用薄荷叶。

性味辛凉芳香,善宣上焦风热,清透作用较强,能散风热透疹、清利头目,消肿利咽喉。

配伍桑叶、菊花、金银花、连翘等药,用于外感发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等上焦风热症,有较好疗效。

所以赋曰“宜消风清肿之施”。

另一方面,薄荷芳香辛散,又有良好得与中宣滞解郁作用,用于夏季伤暑头昏、发热口渴、小便短赤,及肝郁气滞之胸闷胁痛等。

宽中下气,枳壳缓而枳实速也;疗肌解表,干葛先而柴胡次之。

枳壳与枳实均为芸香科植物酸橙或香檬与枳得果实。

未成熟,小坚果得叫枳实;已成熟,大而空虚得叫枳壳,二者本为一物,其性味功能基本相同,皆为苦,微辛,寒,气香。

苦寒清降,辛香行散,行脾胃气分,功专降气,善能宽中下气止痛,消食导滞。

主治食积痰滞、胸腹痞满胀痛、食少便秘等症。

但枳实得功效较枳壳峻猛迅速,所以临床应用上,理气宽胸多用枳壳,散结破积,多用枳实。

也正如本赋所云“宽中下气,枳壳缓而枳实速也”,用“缓”、“速”二字来区分二药功能。

此外,近代临床用大量枳壳(30克左右)煎汤内服与熏洗,治子宫下垂、脱肛之症。

干葛及葛根。

味辛甘,性凉。

主清散,善能解肌退热,发表透疹。

对外感表征发热无汗头痛、项背强痛,及麻疹初期之疹毒不透等症,有较好疗效。

柴胡性味苦辛性微寒,气味俱薄,性升散而疏泄,入少阳以与解退热,升阳解郁。

善治感冒发热与往来寒热,故赋中论其主要功能,亦括为“疗肌解表”。

此外,对少阳症胸胁苦满、口苦耳聋、肝郁胸胁胀痛,妇女月经不调及气虚下陷之气短、倦怠、脏器下垂等症,亦有较好疗效。

干葛与柴胡这两味药都能解肌退热,且能升举阳气。

但葛根就是阳明经药,常用于治疗项背强痛等阳明经表证;柴胡为少阳经药,常用于治疗潮热往来得少阳经症。

它们得作用,在表里层次上有深浅之不同,中医治外感病一般应先阳明而后少阳,如果外感热病尚未见到少阳经主症(如口苦、胸胁胀满、往来寒热等),当先用葛根而不应当先用柴胡。

百部治肺热,咳嗽可止;栀子凉心肾,鼻衄最宜。

百部性味苦甘微寒,有毒。

苦寒清肺热泻肺火,甘寒养阴润肺燥,对新久诸般咳嗽,特别就是肺热肺痨咳嗽有较好疗效。

所以赋中说它“治肺热,咳嗽可止”此外,并能杀虫治蛲虫、疥癣、头虱、阴虱等。

临床一般认为百部有良好得润肺止咳功效,能治肺热肺燥咳嗽,为治疗肺结核咳嗽痰血、百日咳得良药。

栀子味苦性寒,善能泻火除烦,凉血利湿。

对于热病心烦、胸中懊侬、躁扰不眠、吐血、衄血、黄疸、目赤肿痛、血淋尿血等症,均有良好疗效。

所以前人称其为“上泻心肺之火,中清胃府之热,下利肝肾之湿,导高分而下行,通泻三焦实火,乃清热凉血之良药”。

所以赋中说它“凉心肾”,最宜于鼻衄出血。

栀子同生地、黄连、黄芩并用,名“栀子芩连汤”,治肝火上犯之目赤肿痛、心烦易怒、吐血衄血等颇获良效。

配豆鼓名“栀子鼓汤”,治热病心中烦闷、懊侬不眠;陪黄柏、甘草等,为“栀子柏皮汤”治阳黄,功效均为卓著。

玄参治结热毒痈,清利咽膈;升麻清风热肿毒,发散疮痍。

玄参又名“元参”。

味苦甘咸,性寒。

其质地滋润,既能清热泻火解毒,又能滋阴凉血,故对热毒实火或阴虚内热诸症均有较好疗效。

尤其对热毒斑疹、咽痛、痛毒等症,就是为要药。

如消瘰丸(玄参、大贝、牡蛎,研末、蜜丸)治瘰疬;玄参解毒汤(玄参、栀子、黄芩、荆芥、桔梗、生地、葛根、甘草)治咽喉肿痛,均以本品为主药。

升麻性味辛甘微寒,气味淡薄,轻清上升,既有解毒功效,又有升透作用,疮肿初起表邪存在时,用之颇效。

腻粉抑肺而敛肛门;金箔镇心而安魂魄。

腻粉即轻粉,为水银、明矾、食盐等经烧炼而成得汞化合物。

性味辛寒,有毒。

外用,攻毒杀虫;内服,逐水腿肿通便。

主治疥癣、恶疮、梅毒;又治痰积、水肿、二便不通之实证。

因其能治痰水而制止肺气上逆,平痰喘:又有极强得杀虫作用,善治疳疮糜烂、肛门腐浊。

所以说它能“抑肺”、“敛肛门”。

但该药毒性很强,用之不能当引起口腔与齿龈蚀痛及中毒,故内服宜慎!金箔性味辛平质重,无毒。

“重可镇怯”。

善能镇惊退热。

对心肝实热与惊恐所引起得神魂不安,有较好效果。

但,大都做丸剂包衣,多不单独使用。

古方中用金箔多把它配入清热镇惊得丸剂中为衣,用以治疗高热惊狂得疾患。

如金箔镇惊丸治小儿风痰惊狂,心神不宁等。

茵陈主黄疸而利水;瞿麦治热淋之有血。

茵陈又称“茵陈蒿”。

性味苦,微寒。

有清热、利湿、退黄之功。

疮痍;指疮疖而言。

痍“yi音夷”,创伤。

言皮肤因生疮而受伤也。

热淋:为一种小便不利,排便尿道热瑟刺痛得病症。

为五淋之一。

主治黄疸及淋病小便短赤等。

黄疸一症分阳黄“身目黄而鲜明,如熟晒橘子色”与阴黄“身目黄而晦暗,如烟熏橘子色”,均以茵陈为主治药物。

随症配伍,均可获得较好疗效。

近代临床证明,茵陈用以治疗黄疸型传染性肝炎效果良好。

并有利水作用。

瞿麦性味苦寒,主于清降,能清热利尿、利水通淋,并有清热凉血之功。

为热淋小便不利、尿血症得良药。

如系下元虚寒得淋病,则应禁用。

朴硝通大肠,破血而止痰癖;石膏治头痛,解肌而消烦渴。

朴硝通称“皮硝”,为含有硫酸钠得矿物。

由于它含有许多杂质,应用时需要经精制,处方中出现得“芒硝”、“马牙硝”、“元明粉”等。

都就是朴硝得提炼精制品。

其性味苦咸寒----苦寒能清热泄下,咸寒可软坚,所以善能泻下软坚、清热泻火,主治湿热积滞、大便燥结、腹满胀痛等症。

《伤寒论》里得“大承气汤”(大黄、芒硝、厚朴、枳实)治疗阳明实热、詀语腹满、有燥屎者,就应用芒硝,助大黄泻火通便,所以赋曰能“通大肠”。

有因其咸寒入血分能软坚,有通经脉、散恶血作用,对腹中痞块疮疡肿痛之症,也有较好作用,故言其“破血”。

《千金方》“指迷茯苓丸”(风化硝、茯苓、半夏、枳壳),治疗湿痰气郁凝结所致之结核痞块,臂痛肢麻,以及用芒硝内服治膀胱与胆结石等,尚有良效,表明本品能除痰饮消痰癖。

石膏味辛甘性大寒,能内清肺胃之火,外解肌肤之热,清气分实热就是其专长。

凡就是肺胃燥热上攻,有头痛烦躁、汗出、口渴等症用为要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