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金颗粒的制备方法
纳米金粒子的制备与表征技术
纳米金粒子的制备与表征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纳米材料已经成为了当今材料科学领域中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
其中,纳米金粒子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可以应用于生物医学、光电子学、催化剂等领域。
本文将探讨纳米金粒子的制备与表征技术。
一、纳米金粒子的制备技术目前,有许多制备纳米金粒子的方法。
其中,主要包括化学还原法、光照还原法、微波辅助法等。
本节将重点介绍化学还原法。
化学还原法基于还原体与金盐的反应,在溶液中制备纳米金粒子。
这种方法简单方便,能够根据需要调节纳米粒子的大小和形态。
通常,化学还原法需要使用还原剂,例如氯化酚、叠氮化钠和氢氧化钠等。
这些还原剂能够将金盐还原成金原子,形成纳米金粒子。
另外,化学还原法可以通过调节反应条件以及添加不同的还原剂和表面活性剂等改变纳米金粒子的形态、大小和分散性。
此外,它还可以制备负载纳米金粒子。
例如,在还原过程中添加硫化物可以制备纳米金/硫化物复合材料。
尽管化学还原法具有许多优点,如简单易操作,制备时间短等,但它也有一些缺点。
由于还原剂通常是有毒的,它们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此外,化学还原法制备的纳米金粒子质量较低,分散性较差,使得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二、纳米金粒子的表征技术在制备纳米金粒子之后,研究人员需要对其进行表征。
这有助于确定粒子的形态、大小、结构和化学成分等。
目前,常用的纳米金颗粒表征技术包括电子显微镜(TEM),粒径分析仪(DLS),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和X射线衍射(XRD)。
TEM 是一种高分辨率成像技术,可以用来观察纳米尺度的样品。
在 TEM 中,可以获得准确的纳米金粒子的尺寸和形态信息。
DLS 可以测量纳米粒子的粒径和粒子的分散度。
UV-Vis 吸收光谱可以用来确定纳米粒子的结构和形态。
此外,XRD 可以确定金颗粒的晶体结构和相对大小。
除了这些传统技术,新型表征技术也在逐渐发展。
例如,扫描探针显微镜(SPM)可以用来测量纳米颗粒的表面形貌。
应用植物提取物制备纳米金颗粒抗微生物材料研究
应用植物提取物制备纳米金颗粒抗微生物材料研究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纳米材料作为新型材料,已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其中,纳米金颗粒作为一种重要的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药理学效应和抗菌效果,被广泛应用于医学、食品、化妆品等领域。
然而,传统的纳米金颗粒制备技术,如溶剂热法、沉淀法、光化学还原法等,存在成本高、生产环境污染等问题。
因此,研究制备便宜、环保、高效的纳米金颗粒制备技术,对实现产业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应用植物提取物制备纳米金颗粒是一种新型的制备技术,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
植物提取物不仅来源广泛,价格低廉,而且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其中,植物提取物中的多酚类物质,如茶多酚、花青素等,具有良好的还原性和稳定性,可在合适条件下快速还原金离子,并促进金纳米颗粒的形成。
因此,利用植物提取物制备纳米金颗粒,成为了当前研究的重点之一。
虽然部分国内外学者已经进行了相关研究,但是目前的研究结果存在差异,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加深理解。
一、植物提取物制备纳米金颗粒的研究现状植物提取物制备纳米金颗粒的研究在过去几十年中得到了广泛关注。
例如,利用菊花提取物、蓘菜提取物、绿茶提取物等植物提取物成功制备了纳米金颗粒,并研究了其形貌、结构、粒径、表面性质等。
近年来,一些学者还成功地将生物提取物与化学还原剂结合使用,提高了制备纳米金颗粒的效率和可控性。
例如,成功利用茶多酚和谷氨酸共同作为還原劑,制备了具有好的生物醫學應用潛力的纳米金颗粒。
二、植物提取物制备纳米金颗粒的制备方法植物提取物制备纳米金颗粒的方法包括:直接还原法、生物还原法、酵素还原法等。
其中,直接还原法是一种简单的制备方法,但由于制备过程中需要加入大量的化学还原剂,所以这种方法不环保,不适用于大规模制备。
相比之下,生物还原法是一种环保、经济、可控性高的方法。
例如,植物提取物可以提供有效的非酶催化剂,通过直接还原代金属盐,成功制备出纳米金颗粒。
纳米金的制备及其应用
纳米金的制备及其应用纳米金是一种在化学、生物、电子等领域有广泛应用的纳米材料。
由于其独特的光学、电学、热学、化学等性质,已成为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介绍纳米金的制备方法和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一、纳米金的制备目前,纳米金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法、物理法和生物法。
1. 化学法化学法主要是采用还原剂还原金盐制备纳米金。
还原剂中常用的有氢氯酸、硼氢化钠、氨水、次氯酸钠等。
其中,硼氢化钠是常用的还原剂,它可以在常温下还原金离子,制备出颗粒大小均匀的纳米金。
同时,在制备过程中可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如pH值、温度、反应时间等来调节纳米粒子的大小和形貌。
2. 物理法物理法主要包括热蒸发法、电沉积法、激光还原法等。
其中,热蒸发法是最简单的方法,将金属加热到高温蒸发,通过凝结沉积的方式制备纳米金。
这种方法制备的纳米金颗粒分布不均匀,同时难以控制粒径大小。
3. 生物法生物法主要是利用生物体系合成纳米金,其中,酵母、细菌、植物等都可以用来制备纳米金。
这种方法制备的纳米金稳定性较好,不存在对人体的有害物质,因此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应用较为广泛,如在类肝细胞药物代谢活性的测定中等。
二、纳米金的应用1. 光学应用纳米金具有强烈的吸收和散射光线的能力,因此在光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纳米金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效应,使得其可用于生物分析和检测。
此外,纳米金还可以用于光学传感器和太阳能电池。
2. 医学应用纳米金在医学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用于癌症的诊断和治疗。
纳米金对癌细胞可以产生热效应,从而达到杀灭癌细胞的效果。
此外,纳米金还可以在癌症分子靶向治疗中发挥作用。
3. 生物学应用纳米金在生物学领域中也有重要的应用,如在药物传递、生物成像等方面。
纳米金的表面容易与生物大分子发生结合,可以用于制备生物传感器、生物标记等。
4. 电子学应用纳米金的电学性质表现出了很多独特的性能,如表面等离子共振等,使得其在电子学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在生物传感器和电子器件等方面。
纳米金粒子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纳米金粒子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纳米金粒子是一种比一般金颗粒更小的微粒,通常不超过100纳米(1纳米=10的-9次方米)。
纳米金粒子制备技术已成为化学、物理、生物和医学等多领域研究的焦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纳米金粒子的制备方法和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纳米金粒子的制备方法纳米金粒子的制备方法有许多种,下面我们介绍其中几种比较常见的方法。
1. 化学还原法化学还原法是一种简单、高效和可控的方法,通过还原金离子溶液来制备金纳米粒子。
这种方法需要较少的前期准备和设备,并能得到较窄的分散度和较小的尺寸分布。
但化学还原法的缺点是其制备的纳米金粒子通常需要表面修饰才能稳定,否则它们会在溶液中迅速聚集。
2. 溶剂热法溶剂热法通常使用有机溶剂作为反应介质,在一定的温度和条件下,在其中溶解金离子并在还原剂存在条件下还原产生金纳米粒子。
这种方法可用于制备不同尺寸和形状的纳米金粒子。
与其他方法相比,溶剂热法能够产生自催化的还原剂反应,从而加速反应速度,提高金粒子的生长速率。
3. 微乳法微乳法通常使用有机溶剂和表面活性剂作为反应介质,在水相和油相之间形成微小的胶体结构。
通过在微乳液体系中添加还原剂和金离子,可以制备出各种形状和尺寸的纳米金粒子。
微乳法可以获得非常均匀的纳米金粒子,且粒径分散较小,质量较稳定。
纳米金粒子的应用1. 生物传感器由于纳米金粒子的独特性质,如高比表面积、高化学稳定性和可调基性等特点,使得它们成为生物传感器的理想候选材料。
纳米金粒子的表面可以修饰各种生物分子,如蛋白质和DNA,从而可检测生物标记物和细胞相互作用,并实现快速、敏感和特异的诊断应用。
2. 医学成像还原型纳米金粒子可以通过光学和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检测,使其在医学成像中得到广泛应用。
纳米金粒子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组织渗透性,能够增加成像对比度和减少机械刺激,比传统成像材料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3. 催化剂纳米金粒子对电化学、光催化和热催化等反应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这使其成为许多反应的理想催化剂。
一种纳米金颗粒的制备方法
说明书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金颗粒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1)在去离子水中加入氯金酸溶液、CTAC、硼氢化钠溶液,得到老化的种子溶液;(2)在去离子水中加入氯金酸溶液、CTAC、溴化钠溶液、抗坏血酸溶液,得到生长溶液1;(3)在去离子水中加入氯金酸溶液、CTAC、溴化钠溶液、抗坏血酸溶液,得到生长溶液2;(4)取(1)中的老化好的种子溶液加入到(2)中的生长溶液1,反应完全后得一次生长的Au纳米颗粒分散溶液;(5)取(4)中的溶液加入到(3)中的生长溶液2,反应完全后得二次生长的Au纳米颗粒分散溶液,即为最终的Au纳米颗粒。
本发明以水为基液,具有经济性好、操作简单、分散性好的优点,所获得的产品粒径大小比较均匀,且可控,从10 nm到100 nm均可获得。
权利要求书1、一种纳米金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如下:(1)在5~20 ml去离子水中加入0.001 ~ 0.2 ml氯金酸溶液,然后加入0.01 ~1 g CTAC,与氯金酸溶液混合后均匀后,再加入0.01 ~ 1 mL硼氢化钠溶液,摇晃10 ~ 20 s将溶液混合均匀,静置30 ~ 60 min 后得到老化的种子溶液;(2)在5~20 ml去离子水中加入0.001 ~ 1 ml氯金酸溶液,然后加入0.01 ~1 g CTAC,再加入0 .001~ 0.01 mL溴化钠溶液,超声震荡0.5 ~ 5 min将溶液混合均匀,接着加入0.01 ~ 1 mL抗坏血酸溶液,摇晃30 ~ 60 s使溶液混合均匀后得到无色透明的生长溶液1;(3)在5~20 ml去离子水中加入0.001 ~ 1 ml氯金酸溶液,然后加入0.01 ~1 g CTAC,再加入0.001 ~ 0.01 mL溴化钠溶液,超声震荡0.5 ~ 5 min将溶液混合均匀,接着加入0.001 ~ 1 mL抗坏血酸溶液,摇晃30 ~ 60 s使溶液混合均匀后得到无色透明的生长溶液2;(4)取(1)中的老化好的种子溶液1 ~ 100 μL加入到(2)中配置好的生长溶液1,摇晃10 ~ 20 s使溶液混合均匀后,在30 ℃条件下放置5 ~ 30 min使其反应完全,得一次生长的Au纳米颗粒分散溶液;(5)取(4)中的溶液1 ~ 100 μL加入到(3)中配置好的生长溶液2,摇晃10 ~ 20 s使溶液混合均匀后,在30 ℃条件下放置10 ~60 min使其反应完全,得二次生长的Au纳米颗粒分散溶液,即为最终的Au纳米颗粒。
一种核—卫星结构金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核—卫星结构金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核—卫星结构金纳米颗粒是一种特殊的纳米材料,由三层结构组成,内层为金纳米球核心,中间层为包裹金纳米球的磷脂双分子层,最外层为连接在磷脂双分子层上、环绕金纳米球核心的多个“卫星”金纳米粒子。
这种结构具有很好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增强能力,在分析测定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核—卫星结构金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如下:
1. 制备金纳米球核心:采用种子生长法合成直径在20\~200nm的金纳米球。
2. 用脂质体包裹金纳米球:以蛋黄磷脂、大豆磷脂、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二肉豆蔻酰基卵磷脂(dmpc)、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dppe)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的磷脂为原料,采用薄膜分散法获得
2\~10mg/ml的脂质体。
3. 在磷脂双分子层上原位生长“卫星”金纳米粒子:用抗坏血酸还原三价金络合离子或者一价金络合离子,在磷脂双分子层上原位生长“卫星”金纳米粒子。
该制备方法简单易行,产物的形貌与粒径可控,稳定性与分散性好。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咨询相关人士以获得专业的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书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金颗粒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1)在去离子水中加入氯金酸溶液、CTAC、硼氢化钠溶液,得到老化的种子溶液;(2)在去离子水中加入氯金酸溶液、CTAC、溴化钠溶液、抗坏血酸溶液,得到生长溶液1;(3)在去离子水中加入氯金酸溶液、CTAC、溴化钠溶液、抗坏血酸溶液,得到生长溶液2;(4)取(1)中的老化好的种子溶液加入到(2)中的生长溶液1,反应完全后得一次生长的Au纳米颗粒分散溶液;(5)取(4)中的溶液加入到(3)中的生长溶液2,反应完全后得二次生长的Au纳米颗粒分散溶液,即为最终的Au纳米颗粒。
本发明以水为基液,具有经济性好、操作简单、分散性好的优点,所获得的产品粒径大小比较均匀,且可控,从10 nm到100 nm均可获得。
权利要求书1、一种纳米金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如下:(1)在5~20 ml去离子水中加入0.001 ~ 0.2 ml氯金酸溶液,然后加入0.01 ~1 g CTAC,与氯金酸溶液混合后均匀后,再加入0.01 ~ 1 mL硼氢化钠溶液,摇晃10 ~ 20 s将溶液混合均匀,静置30 ~ 60 min 后得到老化的种子溶液;(2)在5~20 ml去离子水中加入0.001 ~ 1 ml氯金酸溶液,然后加入0.01 ~1 g CTAC,再加入0 .001~ 0.01 mL溴化钠溶液,超声震荡0.5 ~ 5 min将溶液混合均匀,接着加入0.01 ~ 1 mL抗坏血酸溶液,摇晃30 ~ 60 s使溶液混合均匀后得到无色透明的生长溶液1;(3)在5~20 ml去离子水中加入0.001 ~ 1 ml氯金酸溶液,然后加入0.01 ~1 g CTAC,再加入0.001 ~ 0.01 mL溴化钠溶液,超声震荡0.5 ~ 5 min将溶液混合均匀,接着加入0.001 ~ 1 mL抗坏血酸溶液,摇晃30 ~ 60 s使溶液混合均匀后得到无色透明的生长溶液2;(4)取(1)中的老化好的种子溶液1 ~ 100 μL加入到(2)中配置好的生长溶液1,摇晃10 ~ 20 s使溶液混合均匀后,在30 ℃条件下放置5 ~ 30 min使其反应完全,得一次生长的Au纳米颗粒分散溶液;(5)取(4)中的溶液1 ~ 100 μL加入到(3)中配置好的生长溶液2,摇晃10 ~ 20 s使溶液混合均匀后,在30 ℃条件下放置10 ~60 min使其反应完全,得二次生长的Au纳米颗粒分散溶液,即为最终的Au纳米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金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u纳米颗粒的粒径为10 nm到100 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金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氯金酸溶液的浓度为0.01 mol/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金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氯金酸溶液的浓度为0.00025 mol/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金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硼氢化钠溶液的浓度为0.02 mol/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金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坏血酸溶液的浓度为0.04 mol/L。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金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溴化钠溶液的浓度为0.01 mol/L。
说明书一种纳米金颗粒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纳米金颗粒的方法。
背景技术金作为一种非常不活泼的金属,在工业与科学技术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它具有极高的抗腐蚀的稳定性,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金的原子核具有较大捕获中子的有效截面,对红外线的反射能力接近100%;在金的合金中具有各种触媒性质,金还有良好的工艺性,极易加工成超薄金箔、微米金丝和金粉,并且很容易镀到其它金属和陶器及玻璃的表面上,在一定压力下易被熔焊和锻焊等。
正因为有这么多有益性质,使它广泛应用到现代高新技术产业中去,如电子技术、通讯技术、宇航技术、化工技术、医疗技术等。
胶态金是金纳米颗粒的胶体溶液,在水中呈深红色,它主要是通过柠檬酸盐或抗坏血酸盐还原溶液中的氯金酸制得。
胶态金多用在医学、生物学及材料科学上,免疫胶态金标记技术充分发挥了金粒子吸收蛋白质分子到其表面的能力,有些有抗体涂层的胶态金粒子更可侦察细胞表面的抗原,在电子显微镜观察下,免疫胶态金会集中在抗原上。
除医学用除外,胶态金亦用作金色颜料,涂在烧制前的陶瓷上。
所以,制备出理想的纳米金颗粒就显得尤其重要。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水为基液的经济性好、操作简单、粒径可控、分散性好的纳米结构金颗粒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纳米金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前期准备:(1)所需化学试剂:三水氯金酸(HAuCl4·3H2O,99.9%),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95%),硼氢化钠(NaBH4,98%),抗坏血酸(AA,99.7%),溴化钠(NaBr,99.5%)以及去离子水。
(2)在去离子水中加入氯金酸,配制浓度为0.01 mol/L氯金酸溶液;(3)在冰水混合物去离子水中加入硼氢化钠,配制浓度为0.02 mol/L的硼氢化钠溶液;(4)在去离子水中加入抗坏血酸,配制浓度为0.04 mol/L的抗坏血酸溶液;(5)在去离子水中加入溴化钠,配制浓度为0.01 mol/L的溴化钠溶液。
(二)实验步骤如下:(1)在5~20 ml去离子水中加入0.001 ~ 0.2 ml氯金酸溶液,然后加入0.001 ~1 g CTAC,与氯金酸溶液混合后均匀后,再加入0.001 ~ 1 mL硼氢化钠溶液,摇晃10 ~ 20 s将溶液混合均匀,静置30 ~ 60 min后得到老化的种子溶液;(2)在5~20 ml去离子水中加入0.0001 ~ 1 ml氯金酸溶液,然后加入0.001 ~1 g CTAC,再加入0.001 ~ 0.01 mL溴化钠溶液,超声震荡0.5 ~ 5 min将溶液混合均匀,接着加入0.001 ~ 1 mL抗坏血酸溶液,摇晃30 ~ 60 s使溶液混合均匀后得到无色透明的生长溶液1;(3)在5~20 ml去离子水中加入0.0001 ~ 1 ml氯金酸溶液,然后加入0.001 ~1 g CTAC,再加入0.001 ~ 0.01 mL溴化钠溶液,超声震荡0.5 ~ 5 min将溶液混合均匀,接着加入0.001 ~ 1 mL抗坏血酸溶液,摇晃30 ~ 60 s使溶液混合均匀后得到无色透明的生长溶液2;(4)取(1)中的老化好的种子溶液1 ~ 100 μL加入到(2)中配置好的生长溶液1,摇晃10 ~ 20 s使溶液混合均匀后,在30 ℃条件下放置5 ~ 30 min使其反应完全,得一次生长的Au纳米颗粒分散溶液;(5)取(4)中的溶液1 ~ 100 μL加入到(3)中配置好的生长溶液2,摇晃10 ~ 20 s使溶液混合均匀后,在30 ℃条件下放置10 ~60 min使其反应完全,得二次生长的Au纳米颗粒分散溶液,即为最终的Au纳米颗粒。
本发明所获得的产品粒径大小比较均匀,且可控,从10 nm到100 nm均可获得。
通过种子生长控制的方法可以得到不同尺寸的Au 纳米颗粒,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控制颗粒的尺寸:1)在相同的生长溶液条件下,控制加入其中的种子溶液的量,加入的种子溶液的量越小,在种子的生长过程中,由于可供吸附的核数目较少,每个核上面吸附的Au原子增加,导致最终形成的Au颗粒尺寸增大;2)在相同的种子溶液下,控制加入其中的生长溶液的量,在种子生长的过程中,由于可供Au原子吸附的Au核的数目一定,加入的生长溶液的量越大,供给吸附的Au原子越多,最终导致Au颗粒尺寸增大。
附图说明图1为Au纳米颗粒的制备流程图;图2为实施例1所获得尺寸为20 nm的Au纳米颗粒SEM图;图3为实施例2所获得尺寸为36 nm的Au纳米颗粒SEM图;图4为实施例3所获得尺寸为48 nm的Au纳米颗粒SEM图;图5为实施例4所获得尺寸为59 nm的Au纳米颗粒SEM图;图6为实施例5所获得尺寸为78 nm的Au纳米颗粒SEM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凡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中。
实施例1:本实施例按照以下步骤制备纳米金颗粒:(1)在10 ml去离子水中加入0.25 ml氯金酸溶液(浓度为0.01 mol/L),再加入0.32 g CTAC,与氯金酸溶液混合后均匀后,再加入0.45 mL硼氢化钠溶液,摇晃10 s将溶液混合均匀,静置30 min后得到老化的种子溶液;(2)在10 ml去离子水中加入0.25 ml氯金酸溶液(浓度为0.01mol/L),再加入0.32 g CTAC,再加入10 μL溴化钠溶液,超声震荡1 min将溶液混合均匀,接着加入0.1 mL抗坏血酸溶液,摇晃30 s 使溶液混合均匀后得到无色透明的生长溶液1;(3)在10 ml去离子水中加入0.25 ml氯金酸溶液(浓度为0.01 mol/L),再加入0.32 g CTAC,再加入10 μL溴化钠溶液,超声震荡1 min将溶液混合均匀,接着加入0.1 mL抗坏血酸溶液,摇晃30 s 使溶液混合均匀后得到无色透明的生长溶液2;(4)取(1)中的老化好的种子溶液65 μL加入到(2)中配置好的生长溶液1,摇晃10 s使溶液混合均匀后,在30 ℃条件下放置10 min使其反应完全,得一次生长的Au纳米颗粒分散溶液;(5)取(4)中的老化好的种子溶液65 μL加入到(3)中配置好的生长溶液2,摇晃10 s使溶液混合均匀后,在30 ℃条件下放置15 min使其反应完全,得二次生长的Au纳米颗粒分散溶液,即为最终的Au纳米颗粒,其尺寸为20 nm(图2)。
实施例2:本实施例按照以下步骤制备纳米金颗粒:(1)在10 ml去离子水中加入0.25 ml氯金酸溶液(浓度为0.01 mol/L),再加入0.32 g CTAC,与氯金酸溶液混合后均匀后,再加入0.45 mL硼氢化钠溶液,摇晃10 s将溶液混合均匀,静置30 min后得到老化的种子溶液;(2)在10 ml去离子水中加入0.25 ml氯金酸溶液(浓度为0.01 mol/L),再加入0.32 g CTAC,再加入10 μL溴化钠溶液,超声震荡1 min将溶液混合均匀,接着加入0.1 mL抗坏血酸溶液,摇晃30 s 使溶液混合均匀后得到无色透明的生长溶液1;(3)在10 ml去离子水中加入0.25 ml氯金酸溶液(浓度为0.01 mol/L),再加入0.32 g CTAC,再加入10 μL溴化钠溶液,超声震荡1 min将溶液混合均匀,接着加入0.1 mL抗坏血酸溶液,摇晃30 s 使溶液混合均匀后得到无色透明的生长溶液2;(4)取(1)中的老化好的种子溶液25 μL加入到(2)中配置好的生长溶液1,摇晃10 s使溶液混合均匀后,在30 ℃条件下放置10 min使其反应完全,得一次生长的Au纳米颗粒分散溶液;(5)取(4)中的老化好的种子溶液25 μL加入到(3)中配置好的生长溶液2,摇晃10 s使溶液混合均匀后,在30 ℃条件下放置15 min使其反应完全,得二次生长的Au纳米颗粒分散溶液,即为最终的Au纳米颗粒,其尺寸为36 nm(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