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不一致
市场经济是否有利于道德的发展
市场经济是否有利于道德的发展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市场经济与全民道德的发展有没有冲突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给每一个人的思想观念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迷茫和不解是难免的。
在这个过程中,道德的重建尤为重要,只有道德建设与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相适应,才有可能规范人们的经济活动,从而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有人以为,市场经济与道德是水火不相容的两个东西,两者相互排斥,要搞市场经济就别奢谈道德,要讲道德就别搞什么市场经济。
持这种认识的人不在少数,他们或是以此来否定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的必要,或是以捍卫道德的面目出现反对发展市场经济。
有人在嘲讽:"道德多少钱一斤?"有人在哀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与此同时,日常生活中,经济交往中,尔虞我诈等不道德行为触目惊心,大量的经济案件和经济纠纷,如制造假冒伪劣产品,不守合同不讲信用等都是缺乏起码道德水准的表现。
这也正好说明,市场经济体件下道德建设的重要和艰巨。
道德是一个历史概念,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道德标准,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道德不断扬弃、升华、发展的历史。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对道德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一些与市场经济发展相抵触、相违背的陈旧过时的道德标准需要摈弃,一项全新的、为市场经济发展所要求的道德标准需要确立,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也可以看作是道德重建的过程。
为什么我们有些人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许多新事物看不惯,动不动就斥之为"人心不古"?就因为他们用传统道德标准来看待变化发展了的世界,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
当然,由于道德的相对稳定性和延续性,决定了它的滞后性。
社会已经发展了、变化了,道德标准还停留在昨天,她的重建可不像作出市场经济决定那么容易。
我国的改革已经进行了15年,每个人都能亲身体会到原有道德观念的变迁,从"无商不奸"到争相经商,从"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到理直气壮的捍卫自己的经济利益,从"好女不嫁二夫"到大量的辞职、兼职……改革是一场革命,是对每个人脑子里的固有观念的彻底洗礼。
第四章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问题探索:什么是道德?在中国古代的典籍中,“道”一般是指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并引申为人们必须遵循的社会行为准则和规范;“德”即得,东汉时刘熙对德的解释是“德者,得也,得事宜也。
”意思是说,“得”就是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合适,使自己和他人都有所得。
许慎对“德”的解释是:“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已也。
”这也就是说,“德”就是一个人在处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时,一方面能够“以善念存诸心中,使身心互得其益”,这就是“内得于已”;另一方面,又能够“以善德施之他人,使众人各得其益”,也就是“外得于人”。
这说明,一方面“德”是一种行为活动,一种力量;另一方面,“德”是一种得益行为,使利益有所得为德,使利益有所损为非德或缺德。
德,为力,为得,为内而行于外。
把“道德”两字连在一起用,始见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可见,道德从它的原始规定和后来的使用来说,就包含着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和道德活动等广泛内容。
它既是一种善恶评价,又是一种行为标准。
在现代社会中,道德这个概念的科学涵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社会的要求表现为道德的外部形式——行为规范;二是个体的内在约束力——表现为内在个人品质(人格)规范;三是表现为人类自我完善的一种手段——即肯定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的特殊方式。
我们可以给道德以定义:道德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意识形态,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个人内心信念和价值观念来维持的,以善恶评价为标准的,评价人们的行为,调节人与自然、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
道德也是人们发展自己的一种特殊力量和方式。
(人生在世,谁都想拥有一个幸福、美满、有价值的人生,这不仅需要人们对人生有正确的观念、对价值有正确的评判,而且还需要掌握一些必要的生存智慧。
在社会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要求,同时又不得不受到社会的政治、法律、伦理的支配和约束。
物质决定意识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把这种关系运用来观察社会历史领域里的问题,就表现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一方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这体现在:①社会意识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②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违反社会历史发展趋势的落后的、错误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③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决定性的力量,而新的、进步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质就是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为激励人民奋勇前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我国先进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和传播渠道,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会去占领,因此必须占领主阵地,打好主动仗,大力宣传科学理论、倡导科学精神、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
对否定四项基本原则的挑战和攻击,要坚持原则,敢抓敢管,理直气壮地予以批驳和抵制,决不能不闻不问、听之任之。
正确区分思想认识问题、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的界限,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始终坚持政治原则和政治方向。
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和意识形态工作的复杂情况,只有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不断巩固党执政的思想基础,才能保证党和国家的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
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随着人民群众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人们的消费结构随之发生变化,对精神文化的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长,出现了文化产品的供需矛盾。
要解决这个矛盾,就必须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适应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解析社会经济关系对道德的决定作用
解析社会经济关系对道德的决定作用摘要:在人类发展史上,一切道德体系的作用性质及其变化,都源于社会经济关系及其变化。
社会经济关系对道德具有决定作用。
表现在: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决定了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了道德体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生产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决定了道德领域的对立和斗争;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引起了道德的变化。
关键词:社会关系经济关系道德体系决定作用示道德的社会根源、社会本质和历史过程。
在此基础上,我们就能从各个方面探究社会经济关系对道德的决定作用。
同样,从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的依赖性出发,也能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道德问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一、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决定了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经济结构即社会生产关系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生产资料所有制,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消费资料的分配方式。
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社会经济结构的核心和基础。
因此,在研究社会经济结构对道德体系的决定作用时,应着重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
社会经济结构有两种基本的类型:一种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和核心,另一种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和核心。
这两种类型的社会经济结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改变着自己的历史形态。
与此相适应,社会道德体系也就形成了不同的历史类型。
首先,原始社会的经济结构,是以家庭、胞族、氏族、部落等公共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人们在物质生活过程中的关系十分简单和狭隘。
与原始经济结构相适应的道德,便是同风俗习惯混为一体的淳朴道德。
其次,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形成了不同阶级的道德。
同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和核心的社会经济结构相适应,社会不再存在统一的道德体系,而是形成了各自不同阶级的阶级道德。
而且,随着私有制的历史形式的改变,阶级道德也不断更换着它的社会内容和阶级实质。
例如:与奴隶主私人占有为基础的社会经济结构相适应,形成了互相对立的奴隶主和奴隶阶级道德。
与道德的关系
与道德的关系道德是人类社会的基石,它关系到个人、家庭、社会以及整个人类的命运。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常常需要考虑道德的影响与作用。
本文将探讨与道德的关系,深入分析道德在个人、社会和全球层面的重要性和作用。
一、个人层面上的道德关系1. 道德的定义与特征道德是指个人或社会在行为准则上公认的对与错、善与恶的标准。
它包含了良知、责任心、正直和互助等权衡行为选择的价值观念。
2. 道德对个人的影响道德行为可以帮助个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树立良好的声誉和形象。
同时,道德行为也能够培养个人积极向上的品质,提高自我价值和实现个人价值。
3. 道德的培养与教育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是培养个人道德的重要场所。
家庭应该注重道德教育的渗透,学校应该开设道德课程,社会应该提供正确的道德范例。
二、社会层面上的道德关系1.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道德与法律是相互关联的,但并不完全一致。
法律是一种最低限度的规范,而道德是高于法律的个人和社会行为规则。
道德行为应当是对法律的尊重和遵守,有时甚至超越法律的要求。
2. 道德与社会秩序的关系道德是社会秩序的保障。
它能够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缺乏道德意识和行为的社会将陷入混乱和动荡。
3. 道德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在市场经济中,道德行为对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的成功至关重要。
诚信、公平竞争和负责任的态度能够建立良好的商业伦理,促进经济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三、全球层面上的道德关系1. 道德与全球化的关系全球化使世界各国和民族之间存在更加紧密的联系。
在这个过程中,道德行为具有普遍性和共享性的需求。
各国应该遵循道德原则,推动全球化进程更公平、更可持续、更和谐。
2. 道德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道德行为要求我们保护和尊重自然环境。
个人和社会应该采取措施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资源,并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多样性。
3. 道德与人权的关系道德是保障人权的基石。
各国应该尊重和保护人权,消除贫困、歧视和不平等,为所有人提供平等的机会和尊严的生活。
辩论赛:市场经济不利于道德发展[2]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四、市场经济环境下道德失范的治理对策继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党的十五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目标、党的十六大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基础上,提出了“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党的十七大又进一步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新道德体系的建立,必须紧紧围绕这一时代主题,建构新的道德体系以维系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社会结构层次的正常运行。
(一)道德失范治理的目标、要考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道德体系为其服务,以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和进一步完善之中。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将市场经济作为自身的经济发展模式,实践已充分证明,在当代中国只有市场经济体制最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最有利于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与此相对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体系作为一种观念形态的上层建筑,也应该将充分发挥发挥市场经济体制的积极作用,推进社会全面发展作为自身的价值追求。
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新道德体系必须努力营造一整套适应市场经济机制健康运行所需要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市场经济的求利原则、等价交换原则、自主性原则以及竟争性原则等在新道德体系中均应有所反映。
这是新道德体系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内容。
z、要考虑到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道德与法律都是规范人们行为、治国安邦的规矩和重要手段,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旗帜鲜明地提出:“要把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为社会保持良好的秩序和风尚营造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础。
”法律是外部性的强制约束,道德是发自内心的自我约束,道德禁于未然之前,法律禁于已然之后,法律具有他律性,道德具有自律性,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没有经济发展就没有道德水平的提高--例子
没有经济发展就没有道德水平的提高—例子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在充裕的物质生活中,开始渐渐感觉到自身精神世界的缺乏。
于是,也慢慢把注意力集中在了更高一点的追求,即道德修养上。
如果没有经济的发展,人们有何条件去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呢?2、经济发展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打下了深厚的物质基础,同时,也增强了人们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意识和开拓意识,对转变人们的观念、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有利地推动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3、发展经济是世界各国的核心问题。
目前世界上 " 两种制度、三种类型 " 的国家,即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发达国家、不发达国家、社会主义国家,都十分重视发展本国经济问题。
各国政府和人民都清楚,发展经济是核心问题,南北矛盾的根子也在于经济问题,解决世界各种矛盾最终也要靠发展经济。
只有把经济搞上去了,建立雄厚的物质基础,才能提高综合国力,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才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才能有利于解决世界各种矛盾。
所以,世界各国都强调发展经济,而经济的发展决定一个国家的发展,也决定世界的发展,其他相关资料:1、哈佛经济学家论述经济增长与道德提升的关系/w/2005-11-30/10517580945s.shtml新华网消息:有关经济增长,人们普遍持有的观点是,随着经济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是件好事,但对此无休止的追求往往会有损道德。
但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本杰明·弗里德曼并不认同物质利益与道德代价之间永远是誓不两立的观点。
他认为,一个社会如果经历了经济增长就很可能比没有经历经济增长的社会更快乐和更成功。
英国《经济学家》周刊最近刊发一篇题为《为什么富人必须更富》的文章,解读了弗里德曼的上述观点:反全球化主义者以及其他对资本主义持批评态度的人最赞成这种观点,即经济的增长和人们对生活水平无休止的追求往往会有损道德。
但支持增长的人认为,增长是值得拥有的,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
2015年《职业道德》试题及答案满分卷
2015年《职业道德》试题及答案满分卷1.内心信念是一种自我调节能力,风俗习惯和社会舆论则是一种()。
(单选A行为调节能力B心理调节能力C社会调节能力D自然调节能力2.会本质。
(单选A社会舆论B高尚品德C风俗习惯D道德3.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也就是要树立()的人生观。
(单选A为人民服务B奉献社会C科学发展D改革创新4.在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同时,还要解决好()的问题。
(单选A怎样勤政爱民B执政为民C怎样为人民服务D保持改革创新思维(单选 )A人生价值B内在价值C自我价值D创造价值6.()是社会和谐的标志。
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
(单选A社会进步B文明进步C社会稳定D文明发展(单选 )A经济建设B四化建设C先进文化D历史发展8.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保持正确方向的必然要求。
(单选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B社会主义精神文明C社会主义物质文明D社会主义经济建设9.人的和谐心理有机地结合起来。
(单选A思想言论氛围B社会氛围C思想舆论导向D社会新闻播报10.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具备发达的()。
(单选A物质文明B精神文明C社会文明D科学文明11.经济发展与()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
(单选A历史进步B改革开放C社会进步D技术进步(单选 )A为社会服务B为人民服务C为国家服务D为单位服务13.(),国家、社会的安定祥和也就有了保证。
(单选A公民的生活幸福B社会的繁荣昌盛C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D社会文化繁荣发展(单选 )A个人利益B国家利益C集体利益D人民利益15.会的和谐发展。
(单选A国家利益B个人利益C集体利益D党的利益16.无高低贵贱之分。
(单选A科学发展观B社会观C人生观D职业观17.自律是道德的本质特点,()就是发挥自律的功能。
(单选A批评教育B辅导教育C远程教育D自我教育18.()是腐败现象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根源,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刻不容缓。
(单选A社会风气低下B职业道德沦丧C职业观念不强D个人道德缺失19.()是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重要措施。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外部动因探析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外部动因探析摘要:人的发展不能在自发的状态下实现,社会的发展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对学生的发展进行合规律合目的的预测和引导。
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主体需要水平,才能使其原有的品德结构与新需要之间矛盾运动。
这是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之源。
文章从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几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外部动因。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外部动因一、人的需要的社会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人的需要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人来源于动物的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摆脱的多些或少些,在于兽性和人性的差异。
”[1]人是大自然的产物,人的需要是从动物的需要发展而来的,因此人的需要中包含有自然性需要,但是决不是纯粹的自然需要,无论从人的需要的满足方式还是需要的对象都具有社会的性质,正如马克思所说:“饥饿是我的身体对于存在于我身体之外的、为了保存自己、表现自己的本质所不可缺少的对象的公开表露的需要。
”[2] “但是,用刀叉吃熟肉来解除的饥饿不同于用手、指甲和牙齿啃生肉来解除的饥饿。
”[3]人是能动的,在改造自然的同时,生产自己必需的产品。
通过有意识的社会性劳动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推动人去从事活动的一切,都要通过人脑,甚至吃喝也是由于通过头脑感觉到饥饿引起的,并且是由于同样感觉到饱足而停止。
”[4]“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所以他们必然要发生相互关系。
”[5]人的需要的这种社会性,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可能和必要。
一方面,因为人在能动地改造自然界生产自己必须的产品的同时,必然要与外界进行接触,交流感情,进行沟通,交换思想,这就决定了对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能性。
而且,现在社会条件下,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并表现为一种世界范围的广泛竞争,反映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和社会生活的每个环节。
经济发展对社会文明与价值观的影响
经济发展对社会文明与价值观的影响经济发展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对物质生活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也对社会文明和价值观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经济发展对社会文明与价值观的影响,并深入分析其中的因果关系。
一、经济发展促进文明进步经济发展为社会带来了更高水平的物质生活,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在物质条件改善的同时,人们对于文明的追求也随之增强。
经济繁荣催生了艺术、音乐、文学等文化产业的繁荣,人们对于美的追求日益提高。
艺术作品、文学作品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促进了社会的文明进步。
二、经济发展对价值观的影响1. 消费观念的改变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节俭理念逐渐被置换为享受生活、追求个性化的消费方式。
随之而来的是对奢侈品、高端品牌的追逐,这种消费价值观的改变也对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2. 利益至上的思维方式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使得人们更加看重个人的利益。
在利益至上的思维方式下,人们追求个体的物质利益,而忽略了社会共同的利益和道德约束,从而导致了一些不良价值观的出现,如腐败、偷税漏税等问题。
三、经济发展与社会道德的关系经济的繁荣并不能保证社会的道德稳定和进步。
尽管经济的快速发展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和选择,但它并不能直接提升一个国家或社会的道德水平。
社会的道德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需要教育体系的支持和完善。
四、经济发展对社会文明与价值观的倡导作用同时,经济的发展也为社会文明与价值观的倡导提供了平台。
经济发展带来的文化繁荣,可以加强对社会公德、公平正义等重要价值观的传播与弘扬。
当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时,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和探索社会文明与价值观的内涵,进而积极参与到社会建设中去。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引导与监管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道德教育与价值观引导,有利于规范社会行为,维护人们共同的社会价值观。
综上所述,经济发展对社会文明与价值观产生着重要影响。
毛概辨析题:市场经济不需要道德规范的约束
毛概辨析题:市场经济不需要道德规范的约束不正确当前中国市场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市场经济发展与道德建设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的关系,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道德建设的发展。
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赋予了人们新的道德观,为道德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并利于人与人之间结成平等友爱的关系。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现代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起源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从计划经济快速过渡到市场经济,其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几种思潮。
一是道德出现了严重“滑坡”,主要表现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二是道德的本质和主流正在“爬坡”之中,主要表现为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道德观念正在形成;三是抓道德建设会干扰市场经济发展,主要表现为把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对立起来。
我以为这几种观点都是不够全面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道德建设有双重影响。
其积极的影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不仅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打下了深厚的物质基础,同时,也增强了人们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意识和开拓意识,对转变人们的观念、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有利地推动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其消极影响是:市场经济是利益驱动经济,对物质利益的过度追求,或把市场经济原则扩大到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都会导致道德领域评价标准的迷失,表现为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伦理观的盛行,以及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的出现。
这些元疑增大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难度。
对上述一些道德失范现象的存在,有些人将其归咎于市场经济本身,认为这是经济发展初期的必然代价。
但多数认为,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同时也是道德经济。
市场经济与道德并不冲突。
主要表现在: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具有道德的合理性。
普遍的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就是道德经济。
市场经济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果,是人类社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规律。
没有经济发展就没有道德水平的提高--例子
没有经济发展就没有道德水平的提高—例子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在充裕的物质生活中,开始渐渐感觉到自身精神世界的缺乏。
于是,也慢慢把注意力集中在了更高一点的追求,即道德修养上。
如果没有经济的发展,人们有何条件去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呢?2、经济发展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打下了深厚的物质基础,同时,也增强了人们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意识和开拓意识,对转变人们的观念、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有利地推动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3、发展经济是世界各国的核心问题。
目前世界上 " 两种制度、三种类型 " 的国家,即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发达国家、不发达国家、社会主义国家,都十分重视发展本国经济问题。
各国政府和人民都清楚,发展经济是核心问题,南北矛盾的根子也在于经济问题,解决世界各种矛盾最终也要靠发展经济。
只有把经济搞上去了,建立雄厚的物质基础,才能提高综合国力,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才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才能有利于解决世界各种矛盾。
所以,世界各国都强调发展经济,而经济的发展决定一个国家的发展,也决定世界的发展,其他相关资料:1、哈佛经济学家论述经济增长与道德提升的关系新华网消息:有关经济增长,人们普遍持有的观点是,随着经济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是件好事,但对此无休止的追求往往会有损道德。
但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本杰明·弗里德曼并不认同物质利益与道德代价之间永远是誓不两立的观点。
他认为,一个社会如果经历了经济增长就很可能比没有经历经济增长的社会更快乐和更成功。
英国《经济学家》周刊最近刊发一篇题为《为什么富人必须更富》的文章,解读了弗里德曼的上述观点:反全球化主义者以及其他对资本主义持批评态度的人最赞成这种观点,即经济的增长和人们对生活水平无休止的追求往往会有损道德。
但支持增长的人认为,增长是值得拥有的,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
因为在这些国家,贫穷让人活不下去,但在富有国家,这种状况就没那么明显了。
辩论赛思想道德应适应VS超越市场经济
正方:西安交通大学队思想道德应该适应市场经济反方:苏州大学队思想道德应该超越市场经济时间:1996 年10 月20 日主席:各位老师、各位同学、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赤橙黄绿青蓝紫,经过了五彩缤纷,激烈交锋的六场初赛和半决赛,今天由上海教育电视台和上海可蒙(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邀请赛进入了最激动人心、意义非凡的大决赛,此刻进行的是由西安交通大学队对苏州大学队的比赛.他们将就“思想道德应该适应还是超越市场经济”问题展开辩论.众所周知,市场经济作为物质基础,与上层建筑的思想道德应构成何等关系和态势,是当前广大民众关心的点.今天双方辩手将对此展开一场富有特色和长远意义的大辩论.教练陈词主席:按照新模式辩论赛的规程,现在请正方教练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韩鹏杰发言,时间四分钟.请反方教练与队员回避.正方教练:主席,评委,各位尊敬的来宾,大家好!请允许我介绍我方论辩方案:一、破题:本辩题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在现实条件下来讨论,否则,就无现实意义.辩题中,思想道德是一种道德观念、一种规范.市场经济是指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模式、经济基础.道德应该有利和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至少应该无害.反方的立场是:思想道德应该不受市场经济的制约.二、我方的逻辑框架是:我方总逻辑,不适应为社会提供生活资料的一定的经济体制,也就不利于稳定的社会生活本身.所以,思想道德应该适应经济体制的要求.动其发展,不适应则阻碍其发展.阻碍的情况有两种表现:一是落后,二是超越.理由如下:1.理论根据.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2.政策根据:1995年9月25日,李鹏总理指出,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变是生产关系的改革,而生产关系就是经济基础.3.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我方认为:价值判断应该建立在事实判断的基础之上.现在的实际情况是思想道德和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而价值取向自然是应该适应.1.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规律.2.思想道德具有社会历史性、时代性、层次性.三、对方可能犯的错误:1.把思想道德的相对独立性和超越混为一谈.其实具有相对独立性只是谈超越和适应的前提.2.认为各种社会角色的人道德水平千差万别,不应该也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统一要求.我方认为这只是个道德层次问题,其衡量的标准,依然是以市场经济为坐标.3.认为人类普遍的思想道德超越了市场经济.我方认为这是抽象道德论,违背了思想道德具有历史性、时代性的基本理论.4.把市场和市场经济混为一谈,把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归根于市场经济.5.把思想和道德分开,我方认为这是概念界定的错误.四、我方战略战术:第一、紧守底线,从理论、规律、市场经济本质的高度,辅以事实进行论辩,以高打下.第二、将对方超越中适应市场经济部分纳入我方范围,然后攻击对方剩下的一小部分超越阵地.最后,将结论归于我方.谢谢!(掌声)主席:谢谢韩鹏杰教练.请反方教练苏州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朱永新发言,时间四分钟.请正方教练与队员回避.反方教练:谢谢主席、评委、来宾,大家好!非常感谢组委会给我们这样一个机会,来讨论这个富于时代感和挑战性的问题,今天的辩题是一个价值判断的问题,它的关键就是在于价值的标准.我方认为,这个标准就是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它追求的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境界,其本质是人对于自身的超越.如果对方的标准与我方的不同,就涉及到两个标准本身的比较问题.我方将从必要性、可能性和现实性等方面详细地论证思想道德必须超越市场经济.辩论是逻辑的交锋,也是思想的较量,双方在概念上可能会有一场恶战.但无论怎样界定,我们都认为必须强调思想道德的超功利性和市场经济的功利性,必须强调超越就是一种扬弃和升华,必须强调剩余就是一种复合和一致,这样在逻辑上将我方处于一个有利的地位.从双方的利弊来分析,可谓各有利弊,关键在于化弊为利,争取主动.对于正方可能有利的是:第一、他们可能会利用唯物史观的原理,推导出思想道德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命题.我方将指出这是一种片面的经济学定论,忽视了思想道德的巨大反作用,而且不应该从发生第二、正方可能会用积极适应的概念来包含超越精神.第三、正方可能会列举大量思想道德滞后于市场经济的事实,认为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先适应后超越.认为只有超越,才能从根本上、第四、正方可能也会用滞后、适应、超越三种形态来概括思想道德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但把滞后和超越都视为“背离”或“脱节”,或给超越贴上“左倾”标签.对此,我方将指出超越与“背离”“脱节”,并指出超越实际上是对适应的升华.对我方有利的大概有以下几点:第一、从市场经济自身的负面影响,如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问题说明急须要求“超越”.第二、思想道德的理想性与超功利性决定它可以“超越”.第三、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需要“超越”.第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倡导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本身就体现了“超越”.第五、从人的实践本质来看,就是“超越”.人类文明的历史就是人不断超越自我的历史.针对这次辩题不是对立命题的特点和我方作为反方的角色,应采取以下战略:揭示适应局限,阐述超越价值,激发道德情感,弘扬发展主题;我们将在战术上既破又立,以破为主,以攻为守,主动出击,在对方的阵地上作战.上是我们教练组对于本命题的分析和理解,希望我们的辩论能够激发起各位对这个问题的理性的思考,谢谢各位.主席:谢谢朱永新教练.论辩主席:请双方队员入场.现在比赛正式开始.请允许我介绍一下两支参赛队伍的阵容:坐在我右侧的是正方西安交通大学队,他们的立场观点是“思想道德应该适应市场经济”.一辩:宏观经济专业二年级硕士研究生董文清二辩: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二年级本科生郭宇宽三辩:系统工程专业一年级硕士研究生路一鸣坐在我左侧的是反方苏州大学队,他们的立场观点是“思想道德应该超越市场经济”.一辩: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三年级本科生沈鸣鸣二辩:计算机及应用专业三年级本科生彭军三辩:历史教育专业三年级本科生李继业今天辩论赛的评判团由五位专家组成.他们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博士生导师谢希德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余秋雨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郑杭生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万俊人南京大学教务长、博士生导师许敖敖感谢他们的光临.首先我们请正方一辩董文清同学阐述论点,时间四分钟,请.正方一辩:主席、评委、大家好!华丽的言辞代替不了理性的思考,诗意的浪漫无助于价值的升华.今天还是让我们构造一个理性的空间,讨论一个严肃的话题.我们的市场经济还不成熟,它的发展需要的是动力.专家指出:市场经济要靠利益、法治、道德“三驾马车”共同驱动,缺一不可,所以我们今天辩论的不是要不要思想道德,而是要什么样的思想道德才能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的思想需要道德的规范,这才是辩题中思想道德的真正含义.绝不能妄自将其分为思想与道德.人的思想可以任意驰骋,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应该接受道德的规范,才能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真正动力.所谓适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指无害、有利于或促进,而超越是指实实在在不受影响和制约,应该是一种价值取向,而这种价值取向要对现实生活有实际意义.假如市场经济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不是一种生产关系或经济基础;假如市场经济已是穷途末路,那么我们同意对方的观点.可事实恰恰相反,结论自然是思想道德应该适应市场经济.应其经济基础的理论.让我们放下对市场经济的傲慢与偏见,把它比做美丽的“东方明珠”塔,思想道德就是这塔上璀璨的明珠.它做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自然要适应这塔的体制与风格.这样才能和谐,才能有利于其更加美丽和完善.如果我们硬要塔上的灯光成为遥不可及的星辰、光芒四射的太阳,那不但行不通,而且还会破坏这美丽的建筑.第一,每一种经济体制都有应与其相适应的思想道德.我们每个人就好像塔上的灯一样各司其职,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能否扮演好角色,能否真正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呈上绵薄之力,是否具备与之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举足轻重.第二,社会角色和职业道德应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美丽的明珠塔千灯万盏,但亮度却参差不齐,就和人的思想水平一样各有千秋.尽管我们提倡高水平的思想道德,但何为高,何为低,都不能离开当时的经济体制来制定.历史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就是优秀的传统道德也应该被新时代赋予新的含义.道德不是永恒的,不是超越一切时代的空中楼阁.第三,与市场经济相适应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思想道德的一条基本要求.当前,我国还处于市场经济的初期.经济生活还不能处在一个完全有序的状态.尽管从实质上看,市场经济是公平竞争经济、法制经济、道德经济,而社会上与之相背离的现象比比皆是.韦伯曾说过“损人利己、贪污腐化、欺诈等贼民精神泛滥的社会是不可能建立一个具有创造力、生机勃勃的市场经济的.”所以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近在眉睫.已经时不我待,自应只争朝夕,(正方铃响)让我们推动市场经济的大潮去迎接下一个世纪的朝阳.谢谢各位!主席:谢谢董文清同学.请反方一辩沈鸣鸣同学陈词,时间四分钟,请.反方一辩: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大家好!经历的事情,就在我来上海参加辩论之前,就在我住地的附近,一个小女孩不慎从楼上摔下,由于未能凑满足够的押金,就在医院的走廊里,在冰冷的长凳上,在圣洁的红十字下,等待什么?等待他人作金钱和生命的等价交换,终于延误病情而被死神带走.一个小生命,在所谓的等价交换原则面前显得如此苍白而无力.对方辩友,难道还能用您的适应来解释这一现象吗?而且我们也不难看出,对方辩友在刚才大谈适应的时候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对方辩友所讲的适应实际上是一种经济决定论,是把思想道德当作了市场经济的附庸.第二、对方已经混淆了我们超越和背离的界限,认为超越是遥不可及的,而我们说,超越和背离是有着原则性的区别的第三、对方辩友忽视了思想道德本身的特有规律和特点,所以他也就不能意识到思想道德对于市场经济具有一种超越性.第一、思想道德不是思想和道德,正如市场经济不是市场加经济.我们所说的思想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它的核心是人生价值、民族精神和理想境界,它的本质是超功利性.第二、市场经济是指通过市场来进行资源配制的一种方式,其本质是功利性,而这种功利性具有两重性.第三、超越是在整合基础上的升华与扬弃.本命题是一个全称判断,超越意味着对市场经济已存在的弊端加以抑制与清除.对潜在的弊端加以预警与防范,对市场经济显示出来的优越性加以发扬光大,更要树立新的价值取向引导市场经济向更高境界发展.一个全称判断,适应的本质是符合,一致,意味着思想道德依附\ 着市场经济,对其所体现的一切加以肯定和附和.也就是说既要适应积极方面,又要适应消极方面,这显然是令人不解的.可见,超越与适应有着本质的区别,适应是被动的,超越是积极的;适应是同步的,超越是发展的;适应是短暂的,超越是永恒的.可持续发展,而特有的理性精神,人类才向着“成为你自己”的目标不断奋进,这种精神体现在思想道德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上,就意味着人类需要以其思想道德的理性光芒来照耀前行之路,使我们的目光不至于蜷缩于市场经济之一隅而不知长路之漫漫,更不至于在市场经济的天地之中成为迷途的羔羊,人类正是需要这种超越精神去指引航程.谢谢大家!主席:谢谢沈鸣鸣同学.请正方二辩郭宇宽同学发言,时间三分钟,请.正方二辩:谢谢主席和在座的各位!刚才对方辩友的华美言辞确实打动了我的心,但是我还是要指出对方辩友首先犯的一个错误,那就是,她指出我们现在思想道德长路漫漫,需要所谓永恒的指引.可是我们知道,我们今天的思想道德首先要放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讨论才有意义,否则的话脱离了特定的时代背景就好像我们硬要讨论祥林嫂应不应当去参加女权运动,麦当娜应不应当裹三寸金莲,不仅滑稽可笑,而且违背了出题者的一番苦心.对方辩友归纳我方观点,说我方观点的适应就是要让思想道德成为市场经济的附庸.可是,我知道,李鹏同志受中央政治局的委托在1995年9月2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所作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建议的说明》中明确指出,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是生产关系的转变.生产关系是不是经济基础,思想道德是不是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应当不应当适应经济基础,我想这个道理对方辩友只要一点就可以明白.今天,我方认为,思想道德应当适应市场经济,为什么?因为我方知道如今的时代,强烈的呼唤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进行现实关怀,而对方辩友却要让思想道德超越市场经济之外,做那“翩然一只云中鹤”,这合理吗?的,但我们今天,绝对不能凭着美好的愿望一厢情愿地去规范超越市场经济的道德理想蓝图.因为,第一,思想道德评价不能超越市场经济,如果用超越市场经济的思想道德来评价市场经济的社会行为,其结果必然是不科学的.今天我们的社会无论是买茶叶蛋还是买空调、买电冰箱都是要交钱的,而在共产主义社会,各取所需,大公无私,但你如果以此来要求他第二,道德教化也必然不能超越市场经济,对方辩友告诉我们,道德教化是如何地永恒,可是我们知道,如果道德教化超越了市场经济,那么无异于使道德教化和森严的宗教律令一样,高高在上,命令我们你应当怎样,你必须怎样,却不能如春风化雨一样,润透我们每一个人的心,这样的道德教化产生的是怎样的结果呢?非但不会使实质上思想道德的提高,反而会带来道德虚无主义的泛滥.第三,道德实践更加不能超越市场经济,从欧洲的空想社会主义实验到我国的人民公社运动,是一种道德超越经济发展的阶段,带来的恶果,难道还少吗?历史对那么多道德超越论者的嘲笑,难道还不够吗?对方辩友提倡的超越了思想道德,也许可以让那些圣人、超人去津津乐道,却不能让我们现在的芸芸众生去身体力行,我们知道,我们现在搞市场经济是为了发展生产力,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正方铃响)谢谢!主席:谢谢郭宇宽同学.请反方二辩彭军同学发言,时间三分钟,请.反方二辩:谢谢主席,大家好!对方一辩说,假如市场经济是穷途末路,就同意我方观点,我倒要问:为什么一定要等到市场经济是穷途末路时,才同意思想道德超越市场经济呢?对方一辩又说,每个经济形态都有其各自的思想道德,这实际上割裂了历史上思想发展的连贯性,对方二辩说,思想道德评价不能超越市场经济,但我想告诉对方二辩,市场经济的最基本原则是功利性原则,你怎么可以用功利性原则去评价思想道德的超功利性.我方认为,思想道德应该超越市场经济,这种超越具有必要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第一,从必要性来看,市场经济的功利性原则决定了思想道德应该超越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对于荡涤封建社会的污泥浊水,对于开拓人的积极进取精神与务实求是精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不可否认,其基本前提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它的功利性原则在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泛化,就会滋长权钱交易、贪图私利、弱肉强食、两极分化及拜金主义与极端个人主义的倾向.请问对方辩友,思想对这些现象应该适应还是超越?第二,从可能性来看,思想道德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它可以超越市场经济.思想道德有其自身的规律,它具有规范性、引导性、理想性和超前性,它与经济发展并不完全同步,思想道德是完全可以超越经济发展的.正如马克思所说,即使在经济落后的国家,文化观念也一样可以拉第一小提琴.第三,从现实性来看,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思想道德必须超越市场经济.思想道德只有超越市场经济,才能保证人类的发展不会妨碍自然界多样性发展的可能性,这部分人的发展不会妨碍另部分人的发展的可能性,这一代人的发展不会削弱后代人发展的可能性.而在适应的情况下,往往只能单一地注重人类的发展,片面地强调部分人的发展,孤立地考虑这一代人的发展,最后无法实现社会的和谐与持续发展.因此,只有超越,才可能使社会可持续发展.自古以来,人类就向往美好的道德生活.从先秦诸子的道德自律到启蒙巨匠的复兴呐喊;从代代相传的好八连精神,到人人赞颂的徐虎境界,他们的追求都体现了一个共同的精神,那就是——超越!谢谢大家!主席:谢谢,谢谢彭军同学.通过双方四位队员先声夺人的发言,可以看得出都是胸有成竹,势在必得.接下来我们将进入考验个人应变能力的盘问阶段,除正方三辩用时另有限制外,其他队员用时均为30秒,先请正方三辩提问,时间10秒.开始.正方三辩:请问,第一,超越与超前、超脱、超出、超过的区别是什么?第二,市场经济的行为是否都是市场行为?请正面问答.反方三辩:超越当然不是超前,当然不是超脱,更不是背离,我要告诉对方辩友的是超越是整合基础的升华,是把原来坏的东西摒弃掉,是把原来好的东西进行扬弃,我要告诉对方辩友的是,思想道德是一把善恶并存的双刃剑,请问思想道德的价值如何去适应恶的部分?思想道德的超功利性如何去适应市场经济的非功利性?正方二辩:首先指出对方辩友并没有正面回答我方三辩的问题,他说这也不是,那也不是,我搞不清楚你们的思想道德到底是超越了什么? 对方辩友问我们思想道德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就是要让它有用的去适应市场经济的那一面来规范我们今天的行为啊!我还是想请问对方辩友一个问题,那就是你们衡量思想道德先进不先进的标准是什么?并且请回答我方三辩的问题.反方二辩:首先,我们为什么说超越,因为它要保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其次,我方已经说过了“超越”是整合基础上的扬弃和升华,而不是背离.我倒想请问对方辩友,第一,思想道德本身没有双重性,是市场经济有双重性,适应论固然可以满足人的物质需求,难道人活着的全部意义就在于物欲的满足吗?第二,你们的适应论是如何满足人的精神需要的? 谢谢.正方一辩:对方辩友告诉我们他们的适应就是为了满足物欲,那么我们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什么要提倡既建立物质文明,又建立精神文明呢?这样岂不是与对方辩友的观点背道而驰吗?我倒想请问对方辩友,你方的含含糊糊到底回答了我方二辩的问题吗?我们现在社会上的思想道德到底是适应了市场经济还是没有?如果不适应,我们是让它去适应呢?还是让它马上去超越呢?请正面回答.反方一辩:对方辩友的意思就是说,当务之急是要适应,但是六中全会的决议已经告诉我们,现在精神文明的主流就是适应市场经济的,请问这是一个现实问题,难道还存在一个价值判断问题吗?我想请问对方辩友的是,第一,目前我们国家思想道德的主流是否适应市场经济? 第二,请问,你们说的“适应”到底是全面的适应还是部分的适应?正方三辩:我方的适应,我方一辩已经明确告诉大家,我方的适应就是无害,并且进一步有利于.再请问对方辩友,对方辩友始终没有回答我方的问题,到底超越是什么东西呢?主席:谢谢.谢谢各位.看来双方都是能言善辩,在思辩上也有过人之处,接下来呢,让我们在自由辩论中再来欣赏一轮更为扣人心弦的较量,双方必须交替发言,各队累计用时是四分钟,先请正方开始.请!。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2]
一) 单选题1. 集体主义原则集中体现了()核心的要求。
(A)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B) 马克思主义(C) 科学发展观(D) 社会主义道德2. 内心信念是()。
(A)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B)用善恶观念为标准来评价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行为(C) 依靠信念、习俗和社会舆论的力量来调整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各种行为(D) 一个人发自内心的对某种道德义务的强烈责任感3. ()是集体主义精神的最高表现,而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则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质要求。
(A) 坚持党的领导(B) 社会主义荣辱观(C)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D) 个人英雄主义4. 和谐社会的构建与()的建设应该是同步的,相辅相成的。
(A) 精神文明(B) 物质文明(C) 和谐文化(D) 和谐氛围5. 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保持正确方向的必然要求。
(A)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B)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C)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D)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6. 要把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和谐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促进良好道德风尚与()的进一步形成。
(A) 和谐社会(B) 和谐氛围(C) 和谐人际关系(D) 和谐发展7. ()是价值观最低层次的要素。
(A) 价值观念(B) 价值心理(C) 价值认识(D) 价值评价标准8. ()是共产主义道德的最高表现和最基本的行为规范,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目的。
(A) 改革开放,发展创新(B) 坚持走共产主义道路(C) 廉洁奉公,执政为民(D)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9. ()是人类迄今为止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A) 马列主义(B) 马克思主义哲学(C) “三个代表”精神(D) “八荣八耻”精神10. 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和谐文化建设的()。
(A) 根本基础(B) 既定方针(C) 基本任务(D) 唯一出路11. ()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它决定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制度体制和目标任务,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的地位。
浅谈区域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的历史统一
一
方发达国家经过漫长 的实践探索, 先经历 了市场经济 的自 然成熟过程 ,后来逐渐发展 出对市场经济结果的干预功 能, 在市场发展 的必要和可能 的基础上 , 逐步发展出对市 场经济具有矫正作用 的道德规范 , 从而形成 了比较成熟和 完善的习俗化和大众化的商业道德。
那么 , 市场经济本身道德性的立足点在哪里呢?市场经济 的特征表 明, 市场经济 内在的具有道德的意义 , 它合乎道 德性 , 但 同时我们也应 当看到 , 合乎道德一般来说是指 向 结果的合理 , 而并不表明动机合理 , 而具有道德价值 , 按照 康德 的说法 , 恰恰需要 的是出 自责任的动机的合理。 所以, 市场经济 的道德合理性并不意味着它具有价值导向 , 也就 是说 , 他有合理 的方面, 但其合理性是有限度 的, 市场机制 同时也内涵着一定的社会风险与道德风险, 这一点从市场 经济的几个特点都可 以比较 明显地表现出来 。 市场经济需要道德的约束和规范 , 但这种市场道德和 般我们所说 的社会道德是有差异的。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 道德 , 他的起点将是一种“ 底线道德” , 或者“ 道德基准线” , 肯定所有 的人在不损害他人 的条件下有权利追求 自己生 活意愿 的满足 ; 而且 , 道德理想 的追求和完善是一种全然 个人的事情 , 无法获得一致 的意见 , 更不能用国家的力量 去推行一种什么理想 的东西 。市场道德是 一种功利 的道 德, 它是基于公平的原则而产生的 , 凡是符合 “ 公平 ” 的利 益所得 , 都是道德 的。 事实上 , 任何一种经济都不是纯粹意 义上的经济 , 总是浸染着时代 的、 民族 的、 政治 的以及伦理
社会经济发展与道德价值观的关系
社会经济发展与道德价值观的关系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迅猛,科技的飞速进步使得人们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道德价值观的转变和重塑。
社会经济发展与道德价值观之间的关系极为复杂,它们既是相互作用的,又会相互制约。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社会经济发展与道德价值观之间的互动关系。
首先,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道德价值观的变革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经济的快速发展鼓励个人追求物质财富和社会地位的提升,这种追求会对传统的道德观念产生冲击。
例如,在一个以物质消费主导的社会中,人们更加注重个人的利益和享乐,而忽视了传统的家庭观念和互助精神。
然而,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不仅仅意味着道德价值观的衰退,它也为道德观念的重塑提供了契机。
在物质充裕的情况下,人们更加关注情感的满足和内心的愉悦,这也促使着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并强调个体的精神世界和情感需求。
其次,社会经济发展与道德价值观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
尽管经济的发展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但过度追求经济效益也往往导致道德的放逐。
在商业活动中,一些公司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不择手段地违背社会道德规范。
例如,环境污染和劳工剥削等问题不断浮出水面,引发了人们对道德缺失的关注。
这种情况下,社会就需要通过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来规范经济行为,强调道德价值观的重要性。
相反地,道德价值观的转变也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一些伦理准则的改变可能会限制特定行业的发展,或者抑制创新和竞争力的提升。
因此,社会经济发展必须在满足道德标准的前提下进行。
最后,社会经济发展和道德价值观的关系也需要人们不断思考和重塑。
社会经济的进步需要以道德价值观为指引,才能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和稳定发展。
例如,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要求我们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保护环境,重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同时,我们也需要思考社会经济发展对个体和社会带来的道德挑战。
如何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同时保持对他人的尊重和关怀,是一个需要人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教师职业道德
第一章1.道德二字合用,始于战国时的荀子。
2.马克思主意伦理学认为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道德现象分为三类:道德意识现象、道德规范现象和道德活动现象。
3.道德活动现象包括两种情形:(1)一切可以进行善恶评价德群体活动德个人行为(2)人们为培养一定德道德品质和到达一定德道德境界而进行的群体活动的个人行为。
4.道德所要调节的是个人同他人个人同社会集体之间的利益关系。
对处理这些关系的不通态度和方式,构成了不同的道德体系。
5.社会经济关系对道德的决定作用。
(判断)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规范调节方式。
道德规范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
道德规范并没有也不使用强制性手段为自己开辟道路。
道德规范是一种内化的规范,内化的规范称为良心。
6.A(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道)B(道德把握的主要对象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C(道德把握世界的主要手段是进行道德评价)D (道德把握世界的目的是增强人的主体意识和选择能力)7.科学以真假掌握现实世界,艺术以美丑掌握现实世界,道德是通过(价值方式)掌握现实世界。
8.道德把握的主要对象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道德把握世界的主要手段是进行道德评价。
道德把握世界的目的是增强人的主体意识和选择能力。
9.道德的变化和社会经济关系变化的不同步性。
(判断)道德意识的发展水平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10.道德的社会作用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主要表现为下述两种对立的观点:道德决定论和非道德主义(道德无用论)。
道德社会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判断)。
11.劳动是道德产生的根源。
社会分工是道德形成的关键。
(单选)12.维护氏族部落的共同利益是原始社会道德最突出的特征。
维护部落氏族内的自由平等,也是原始社会最重要的生活准则和道德规范。
维护或反对奴隶对奴隶主的人身依附和绝对屈从的对立和斗争,是奴隶制社会道德最基本的内容。
试析“发展市场经济与道德进步之二律背反”论
作者: 钟念军;钟祥彪
出版物刊名: 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页码: 22-26页
主题词: “二律背反” 精神文明 “代价论” 道德进步 发展市场经济 物质文明 伦理道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道德观 道德体系
摘要: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在人类历史上有两种不同的轨迹:当与私有制相结合时,它既给社会的物质文明带来巨大进步,同时也确实带来了社会道德的沦丧.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二律背反”.但在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根本原理的作用下,这一“二律背反”的规律也不可能全面地长久地发挥作用;当它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并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的基本方针时,社会经济与人们的伦理道德就同步发展,相互促进,取得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双丰收.因此,“代价论” 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理论上都是站不住脚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的不一致性
以社会意识的独立性分析:
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不完全 同步,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落后 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 权钱交易这种古老而落后的方式至今还在影响中国 的吏治,因而滋生了大量腐败行为,官员正是遵循 这种“传统”,打着“人民公仆”的旗号,以权谋 私,中饱私囊。 综上,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不一致
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赋予了人们新的道德观, 为道德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并利于人与人之间结 成平等友爱的关系。但是道德出现了严重“滑坡 ”,主要表现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 义等,干扰市场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 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但是 市场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还是出现了违反经济道德的 现象,如坑蒙拐骗,偷税漏税等现象。 综上,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不一致。
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的不一致
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分析: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目前中国市场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市场经济发 展与道德建设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道 德建设的关系,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道 德建设的发展。
经济明:
1.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但 是道德素质并没有相应提高,在某些富人圈 里,吃诸如鱼翅之类的珍稀动物成为身份的 象征,很多动物因而惨遭猎杀,这对于保护 物种的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很不利。这体 现了他们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的不一致。
举例说明:
2.当今中国是法制社会,某些利欲熏心 的商人忽视了道德乃至法律的约束,片面 地追求利益,短期来看积累了大量财富, 长期以来却破坏了市场秩序,阻碍了产业 有序健康地发展。
经济发展与道德进 步不一致
小组分工及成员:
制作PPT:班亚楠 资料收集:郑帅、曲芮 内容编撰:黄辰宛、王福 后期润色:阿如罕、白淑华 陈述人:张雅妮 命题人:李瑞清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 存在,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 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 社会存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