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的生态化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设计的生态化发展

摘要: 生态建筑,就是将建筑看成一个生态系统,本质就是能将数量巨大的人口整合居住在一个超级建筑中,通过组织(设计)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秩序地循环转换,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介绍了生态建筑的发展背景、含义、功能及其技术特征,总结了生态建筑的特点和原则,并通过对国内外生态建筑的现状分析,对生态建筑的发展进行展望。

关键词: 绿色; 生态; 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生态建筑的含义及特点

1.1 含义

生态建筑也称作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生态建筑涉及面广,是多学科、多工种的交叉,是一门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整个社会的重视与参与。它是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平衡互动作为发展的基点,将人作为自然的一员来重新认识和界定自己及其人为环境在世界中的位置。生态建筑不是仅靠几位建筑师就可实现,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代表了新世纪的方向,是建筑师应该为之奋斗的目标。

一般来讲,生态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那么生态建筑就应该处理好人、建筑和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它既要为人创造一个舒适的空间小环境( 即健康宜人的温度、湿度、清洁的空气、好的光环境、

声环境及具有长效多适的灵活开敞的空间等) ; 同时又要保护好周围的大环境———自然环境( 即对自然界的索取要少、且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要小) 。这其中,前者主要指对自然资源的少费多用,包括节约土地,在能源和材料的选择上,贯彻减少使用、重复使用、循环使用以及利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生资源等原则。后者主要是减少排放和妥善处理有害废弃物( 包括固体垃圾、污水、有害气体) 以及减少光污染、声污染等。

1.2 生态建筑的特点

生态建筑的设计,应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 1) 尊重设计地段内的土地、环境及植被的特点,因地制宜。

( 2) 整体、全面地考虑设计区域内部与外部环境关系。

( 3) 强调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不可分割。

( 4) 设计过程中的多学科综合性。

( 5) 建筑材料尽量使用天然材料。

( 6) 尽量使用天然能源与再生能源。

( 7) 采用节能技术和防治污染措施。

( 8) 宅址选择远离污染源。

( 9) 建筑产品体现出生态文化与艺术的内涵。

2生态建筑的设计原则及技术特征

2.1 资源经济原则

在建筑中,减少和有效利用不可再生资源。如采用生产、运输低能耗,人和小型车辆可运输的建筑材料; 中水利用,低速洗浴喷

头,较小冲厕水箱,高压冲厕,乡土景观; 短寿命、易耗品的再利用; 太阳能利用; 气流利用; 建筑屋顶和外表雨水收集的利用等。

2.2 全寿命周期设计原则

在建筑寿命期内,在材料、设备的生产和运输,设计、建造、运行和维护,拆装后材料的再利用等方面,减少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

2.3 人道设计原则

人的一生70% 时间在室内,必须考虑人的生活质量和自然环境。

2.4 生态建筑技术特征

( 1) 竭力仿效大自然本身的特点,最重要的是它应该是“可持续的”,既能满足当前的需要,又不危害以后的发展; 既能长期造福于人类,又不会耗尽资源,也不会给环境造成污染。

( 2) 尽力建立“安全而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供应系统。正如大自然通过植物光合作用来满足其自身的能源需要一样,研究开发更有效地利用太阳光和太阳能。

( 3) 提高能源和资源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 4) 高效率地循环利用副产品。

( 5) 日益智能化。

( 6) 不是某一单项技术,而是一个技术群。

( 7) 具有高度的战略性,与持续发展密不可分。

( 8) 是一个发展的、动态的相对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技

的发展,其内涵与外延也会不断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 9) 对高技术的容量很大。

3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

建筑设计是个大问题,它的发展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建筑发展的可持续性

21 世纪是信息时代,更应该是生态文明时代。人类运用高新科技,探索生存生产和生活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按照国际社会所承认的原则进行设计。

( 1) 对涉及的地方性、地域性理解,重视地方场所的文化脉络;

( 2) 运用技术的公众意识,结合建筑功能要求,采用简单合适的技术;

( 3) 树立建筑材料蕴含能量和循环使用的意识,在最大范围内使用可再生的地方性建筑材料,避免使用高温能量、破坏环境、产生废物以及带有放射性的建筑材料,开发利用旧的建筑材料和构件;

( 4) 针对当地的气候条件,采用被动式能源策略,尽量应用可再生能源;

( 5) 完善建筑空间使用的灵活性,减少建筑体量,将建设所需的资源降至最少;

( 6) 减少建筑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资源以及建材的浪费。

3.2 建筑时空的延续性

关怀自然,就是关怀人类本身。“以人为本”的建筑有相当一部

分就是强调其自然方面的因素,由其自然性引发出其在时空中的循环延续,进而成为一个整体,使得建筑生命周期构成设计工作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建筑中的时空延续性,就是要求建筑设计创作,应在遵循自然因素的前提下,从传统工作和生活形态中汲取养分,提取要素,结合当代建筑科技特点和居住需求,再现建筑地域空间文化特点,以寻求建筑的个性表达。

3.3 建筑时空的全面性

“以人为本”的建筑,时空的延续性使其具有了某种低于建筑空间文化的特质,实现了抵御建筑空间文化创新的再现,丰富了当前颇为雷同的建筑模式。然而,仅有时空的延续性,并不能符合现代人的要求。为此,还必须考虑其时空的全面性。在完成了人性空间与自然空间的合理结合之后,需将适合现代化社会发展的人类自身生活工作方式的一些必要因素考虑到其中,主要包括建筑的舒适性、适应性、生态性、信息性、文化性、智能性等。

4对生态建筑的展望

生态建筑正在欧美各国大力推广,它将渗透到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所有领域。绿色设计是当今国际工业界出现的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绿色消费”已成为一些发达国家公众生活的目标,它将促进人类产生新的绿色产业。可以预见,绿色建筑和绿色设计在人类持续发展的要求下定会不断完善和走向成熟。荷兰、日本、英国和德国已建成多幢生态办公楼。这些建筑均采用不影响人体健康的建材,采用节能光源,不用空调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