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的笔名怎么来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金的笔名怎么来的
正如大多数人所知,巴金本名李尧棠,号芾甘。
巴金一生使用不过不下二十个笔名,但“巴金”却是最常用的,你知道这个笔名的来历吗?今天就和一起来看看巴金笔名的来历吧!
关于“巴金”笔名的由来,至今国内外研究者众说纷纭,许多人猜测这两个字来自于巴恩波和克鲁泡特金。
克鲁泡特金(1842~1921)是俄国民粹主义革命家、地理学家和世界无政府主义运动的理论家、活动家。
他流寓英国约30年,潜心于无政府主义理论的研究著述,提出一整套关于无政府共产主义的理论。
巴金15岁的时候,无意中读到了克鲁泡特金的《告少年》。
这是一位不相识的朋友从上海寄给他的。
这本书深深震撼了他的灵魂,书里面全是他想说而没法说清楚的话。
那雄辩的笔调简直要把15岁的巴金的心烧化了。
他把这本小册子放在床头,每夜都拿出来,读了流泪,流过泪又笑。
“从《告少年》里我得到爱人类爱世界的理想,得到了一个小孩子的幻梦,相信万人享乐的社会就会和明天的太阳同升起来,一切的罪恶都会马上消灭。
”从那开始,巴金即成为一名无政府主义者,而且终身不渝。
巴金曾经有两次最明显表示过此笔名的来历。
第一次是在1957年9月27日写给前苏联作家彼得罗夫的信中,作了注解:
一九二八年八月我写好《灭亡》要在原稿上署名,我想找两个笔画较少的字。
我当时正在翻译克鲁泡特金的《伦理学》,我看到了“金”字,就在稿本上写下来。
在这时候我得到了一个朋友自杀的消息,这个朋友姓巴,我和他在法国Cha–teau-Thierry(法国城市名)同住了一个不长的时期。
他就是我在《死去的太阳》序文中所说的“我的一个朋友又在项热投水自杀”的那个中国留学生。
我们并不是知己朋友,但是在外国,人多么重视友情。
我当时想到他,我就在“金”字上面加了一个“巴”字。
从此“巴金”就成了我的名字。
第二次是在八十年代接受学者陈思和等人采访时,曾说:
我在法国的沙多-吉里写小说《灭亡》,并没有想到拿它发表,只想自费印刷几百册送给大哥和一些熟人。
我找个朋友(按:即当时在上海开明书店工作的索非)帮忙。
我不愿用自己的真名,想到一个在法国的留学生,不久前在昂热自杀的巴恩波,就采用了一个“巴”字,以示纪念;“金”是那个学哲学的朋友建议采用的。
“巴金”不是我有意取的笔名,那时候我并没有想到要把自己的一生和文学联系在一起。
《灭亡》寄走后,我去巴黎,胡愈之找我为《东方杂志》翻译托洛茨基纪念托尔斯泰的文章,我在译稿(《托尔斯泰论》)上署名“巴金”。
后来,这篇后署“巴金”的论文却先发表了(按:该文载于1928年10月《东方杂志》第二下五卷第十九号),最先署“巴金”的小说《灭亡》是1929年才开始在《小说月报》上连载的(按:载《小说月报》第二十卷第一期)。
实际上还是《灭亡》最早用“巴金”这个笔名。
仔细看一下,会发现,这两种说法是矛盾的。
五十年代时,是由“巴恩波”和“克鲁泡特金”而来无疑。
但是八十年代说法中“巴”依然取自“巴恩波”,而“金”却变成了“哲学的朋友建议采用的”。
这个哲学朋友建议时,是否源于“克鲁泡特金”,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巴金确实语气变得不那么肯定了。
同一个人,两次说法,两种理解,笔者窃以为这跟两次解释所面临的社会背景有关。
五十年代,政治高压还不是那么紧迫,况且这是写给苏联作家的私人信件,可以相对自由地表达自己内心想法。
而到了八十年代,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洗礼,巴金性格变得被迫软弱和妥协,加上克鲁泡特金是著名的无政府主义者,当然与提倡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背道而驰。
此时,特别是在公共场合下接受中国学者采访,发表言论,当然要谨慎谨慎再谨慎,这是在文革时吃的苦头教给巴金的生活智慧。
巴金个人资料巴金1927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1929年在《小说月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
主要作品有《死去的太阳》《新生》《砂丁》《索桥的故事》《萌芽》和著名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1931年在《时报》上连载著名的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1982年获“国际但丁文学奖”。
散文集《随想录》(包括《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
其中《家》是作者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卓越的作品之一。
他的作品《给家乡孩子的信》被选为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课文、北
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期课文,《索桥的故事》被选为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课文。
《鸟的天堂》被选为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课文,并有散文随笔集《龙.虎.狗》其中短文两篇《日》《月》被选为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文。
《随想录》中的小狗包弟被选为新课标高一必修一中的课文。
巴金被人们称为“世纪老人”。
一位诗人王火在《敬寿巴老百岁》中写道:时光如水,巴金是金。
真心真爱,深意深情。
大智大悟,举重若轻。
大作大家,淡泊宁静。
曲奏南薰,霞焕椿庭。
人歌上寿,仁者遐龄。
立言立德,益世益民。
如鹤如松,长寿常青。
百岁翩临,华夏集庆。
海上人瑞,天际有星。
他于1938年和1940年分别出版了长篇小说《春》和《秋》,完成了《激流三部曲》。
19 40年至1945年写作了“抗战三部曲”《火》(共三部,第二部又名《冯文淑》,第三部又名《田惠世》),抗战后期创作了中篇小说《憩园》和《第四病室》。
1946年完成长篇小说《寒夜》。
短篇小说以《神;鬼;人》为著名。
巴金的个人贡献巴金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历任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协名誉主席、五届全国人大、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
他一生勤奋写作,著作颇丰,即使进入耄耋之年仍能写出《随想录》这样的惊世之作。
巴金年轻时只顾写作,身体并不太好,1927年他在法国患肺病后,天天到田畔河边散步,一年后就好了。
回到祖国后,每年都要出去爬山锻炼,杭州的南高峰、北高峰都有他的足迹。
进入老年后,他为了锻炼腿,每天早晨六点半起来,七点下楼在院子里先慢跑一圈,回来喝杯牛奶再出去散步。
另外,他每天上楼写作,
下楼活动,上楼睡觉,下楼吃饭,有意地多上下几次楼梯,以达到锻炼腿脚的目的。
他1982年摔断左腿,后又患“帕金森氏病”住院治疗,但由于他有坚强的意志,积极锻炼,配合医生治疗,身体恢复得比一般老人快。
时光如水,巴金是金。
真心真爱,深情深意。
一个世纪的生命长河,淌过崇山,流过峻岭,穿过峡谷,在这一刻停留了。
巴金,多少人在呼唤这一名字,多少人在哀哭中国文坛的参天大树倒下了。
“祖国永远在你身边”
1927年,巴金以第一部小说《灭亡》,被人们认识以后,以自己的光和热,逐渐成为中国文坛的领军人。
巴金的财富,是他26卷本的不朽著作和10卷本的精彩译著。
巴金的财富,更是他高尚的精神境界和完美的人格力量。
爱国主义,是巴金两大财富的重要基础。
巴金12岁那年通读了《说岳全传》,深深被岳飞的爱国精神、民族精神震动。
上世纪90年代,巴金在众人的劝说下,到杭州休养。
从来怕麻烦别人的他,有一天却提出了要求,想去拜谒岳坟。
在文征明《满江红》词碑前,年过九十,平时说话吐字不太清楚的巴金,像小学生那样吟诵起这首词来,声音越来越清楚、高亢:“拂拭残碑,敕飞字、依稀堪读……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
”
1979年,巴金率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巴黎。
这是离别巴黎半个世纪后,巴金第一次再踏上这片土地。
故地重游,对于任何人都会有
很多感慨。
然而,每天清晨,巴金静静地坐在窗前,眼前看到的不是巴黎的街景,而是北京的长安街、上海的淮海路、杭州的西子湖、成都的双眼井,广州的乡村……他说:“出了国境,无论在什么地方,我总觉得有一双慈爱的眼睛关心地注视着我。
不管你跑到天涯海角,你始终摆脱不了祖国,祖国永远在你身边。
”
“使每个人都得着春天”
“让每个人都有住房,每个口都有饱饭,每个心都得到温暖”,巴金的心里始终珍藏着这一美好愿望。
巴金出生于成都一个封建大家庭。
仁爱的母亲,是他人生的第一个老师。
他从母亲这里懂得了爱,懂得了宽容。
巴金幼年另一位老师是轿夫老周。
老周总跟他说:“要好好地做人,对人要真实,不管别人待你怎样,自己总不要走错脚步。
”“火要空心,人要实心。
”
成年后的巴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是什么精神和力量,使瘦弱的老周在那样困苦的条件下,讲出这番深刻的道理。
这就是仁义、道德、忠爱。
而恰恰是这些,正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为人之本。
巴金把他的爱,他的思想,反映在他的作品中。
反帝、反封建、反压迫,呼求平等、自由、幸福,是巴金作品主要内容。
在巴金许多文论中,我们可以读到他火一样的文字:“我们的生活信条应该是:忠实地行为,热烈地爱人民,帮助那需要爱的。
”“我的生活的目标,无一不是在帮助人,使每个人都得着春天,每颗心都得着光明,每个人的生活都得着幸福,每个人的发展都得着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