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N 53160-2-2002 耐汗渍色牢度
SN_1058-2002_进出口纺织品耐唾液色牢度试验方法
![SN_1058-2002_进出口纺织品耐唾液色牢度试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aa5fee3f705cc1755270995.png)
进出口纺织品耐唾液色牢度试验方法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colour fastness tosaliva of textiles for import and exportSN/T1058—2002 前言本标准是按照GB/T 1.1—1993《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1部分: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的要求编写的。
本标准规定了进出口纺织品耐唾液色牢度的检测用试液和检测方法。
本方法是生态纺织品标准100(Oko-Tex Standard 100)检测项目之一,目前国内外尚无有关纺织品耐唾液色牢度的检测方法。
为适应国际贸易的需要,为进出口纺织品提供检测依据,制定本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方法参考了德国标准DIN 53160《彩色儿童玩具耐唾液、汗液不褪色性鉴定试验》和GB/T 6151—1997《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试验通则》,对DIN 53160中的试液1、试液2用于纺织品的可行性进行了大量的对比试验。
对DIN 53160中的方法修改了以下内容:1.试验用标准贴衬用棉布代替滤纸。
2.增加了标准棉贴衬含液率为150%左右。
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红、王慧敏。
本标准首次发布。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各种染色、印花纺织品耐唾液色牢度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染色、印花纺织品(不包括纱线)耐唾液色牢度的试验。
对其本身可能发生的变色、褪色在此不予考虑。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7565—1987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棉和粘纤标准贴衬织物规格(neq ISO 105-F02:1982)GB/T 6151—1997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试验通则(eqv ISO 105-A01:1994)3原理在规定的时间和温度条件下,纺织品试样与已浸透试液的贴衬织物,牢固贴近。
纺织品色牢度(colour fastness tests)标准对照表
![纺织品色牢度(colour fastness tests)标准对照表](https://img.taocdn.com/s3/m/5f7f16f8ba0d4a7302763a9a.png)
纺织品色牢度(colour fastness tests)标准对照表纺织品的染色牢度(简称色牢度),是指染色或印花的织物在使用或加工过程中,经受外部因素(挤压、摩擦、水洗、雨淋、曝晒、光照、海水浸渍、唾液浸渍、水渍、汗渍等等)作用下的退色程度,是织物的一项重要指标。
色牢度好,纺织品在后加工或使用过程中不容易掉色;色牢度差,则会出现掉色、稍色、或沾色等情况,造成很多麻烦。
常用的纺织品染色色牢度标准:项目名称相关标准概述皂洗牢度(washing)aatcc 61 no.1a-5aiso105 c06 test a-egb/t 3921. 1-5gb/t 12490 test a-e目的:模拟纺织品在实际洗涤过程中发生的颜色变化及对其他织物的沾色情况。
原理式样与规定的标准贴衬织物缝合在一起,在一定温度和洗涤剂条件下进行洗涤,式样通过与容器及不锈钢珠的碰撞作用模拟实际洗涤,再经清洗与干燥,然后用变色、沾色灰卡评定试样的变色和贴衬织物的沾色。
干洗牢度(drycle aning )aatcc 132iso 105 d01gb/t 5711本方法规定了用于测定各类纺织品的颜色耐干洗的能力。
摩擦牢度(rubbin g/crocking)aatcc 8iso 105 x12gb/t 3920目的:测定染色织物因摩擦而沾色的程度。
原理:在一定条件下,试样和标准摩擦小白布摩擦,用灰卡评定转移到小白布上的沾色程度。
适用范围:适合于纱线、色织、印染等纺织品。
光照牢度(ligh)iso b02aatcc 16egb/t 8427目的:测试染色纺织品上的染料或印花等对光、日晒的抵抗性。
原理:将试样和标准布一起在规定的温度、湿度条件下曝晒后评级。
汗渍牢度(perspiration)aatcc 15iso 105 e04gb/t 3922目的:衡量染色织物耐汗渍的色牢度。
原理:试样和贴衬织物同时在汗渍溶液浸泡后,在有压力的环境中放置一定时间后,干燥试样和贴衬织物,用灰色样卡评定有色试样颜色变化和贴衬织物沾色的程度。
纺织品耐汗渍色牢度试验标准
![纺织品耐汗渍色牢度试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888c820998fcc22bdd10d71.png)
纺织品耐汗渍色牢度试验标准1.概述 1.1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种纺织品的耐汗渍色牢度试验。
1.2原理:将纺织品试样与规定的贴衬织物合在一起,放在含有组氨酸的两种不同试液中,分别处理后,去除试液,放在试验装置内两块具有规定压力的平板之间,在规定温度条件下,放置规定的时间,然后将试样和贴衬织物分别干燥。
用灰色样卡或仪器评定试样的变色和贴衬织物的沾色。
1.3引用标准:ISO 105-A01: 1994,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试验通则ISO 105-A02,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ISO 105-A03,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ISO 105-A04,贴衬织物沾色程度的仪器评定方法ISO 105-A05,色泽变化分级率的测定和仪器评定ISO 105-F01,羊毛贴衬织物规格ISO 105-F02,棉和粘胶贴衬织物规格ISO 105-F03,锦纶贴衬织物规格ISO 105-F04,涤纶贴衬织物规格ISO 105-F05,腈纶贴衬织物规格ISO 105-F06,丝贴衬织物规格ISO 105-F07,二醋酯贴衬织物规格ISO 105-F1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多纤维贴衬织物规格2.设备和材料 2.1试验设备:包括一个不锈钢架;一块重 5kg、底部面积11.5cm x 6cm的重锤,并附有尺寸相同,厚度为0.15cm的玻璃板或丙烯酸树脂板。
组合试样必须为10cmx 4cm,以保证试样受压12.5kPa。
2.2恒温箱:保温在37士 2C。
2.3试剂:1)丄-组氨酸盐酸盐一水合物(C6H9O N3 • HCl • H20),化学纯;2).氯化钠(NaCI),化学纯;3).磷酸氢二钠十二水合物(N Q HPO・ 12HQ)或磷酸氢二钠二水合物(N Q HPQ・ 2H0),化学纯;4).磷酸二氢钠二水合物(NaHPO • 2H2O),化学纯;5).氢氧化钠(NaOH,化学纯。
2.4贴衬织物:用一块多纤维贴衬或用两块单纤维贴衬。
当选用单纤维贴衬时,每个试样需两块,每块尺寸为 (40 士 2)mnX (100 士2)mm第一块用试样的同类纤维制成,第二块则由下表规定的纤维制成。
纺织品耐汗渍色牢度标准检测方法
![纺织品耐汗渍色牢度标准检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0626e4f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16.png)
纺织品耐汗渍色牢度标准检测方法纺织品色牢度是指染色织物在使用或加工的过程中,经受外部因素如:挤压、摩擦、洗涤、光照、水渍、唾液、汗渍等作用下的褪色程度;色牢度项目种类很多,有耐洗色牢度、耐水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耐海水色牢度等耐汗渍色牢度测试的是纺织品在汗液中的颜色保持程度;将纺织品与规定的贴衬织物合在一起,浸入含氨基酸的人造汗液中一定时间,置于有一定压力的试验装置中,再放入规定温度的烘箱中烘燥数小时,待试样和贴衬织物干燥后,用灰色样卡评定试样的变色和贴衬织物的沾色程度,即为该织物耐汗渍色牢度的变色及沾色等级;耐汗渍色牢度是各类纺织品主要测试项目之一,也是强制性国家标准GBl8401-2003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考核指标,在我国境内生产、销售和使用的服用和装饰用纺织产品,必须符合GBl8401-2003的要求;耐汗渍色牢度也是GB/T18885-2002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呓;规定的测试项目之一;目前我国使用的纺织品耐汗渍色牢度标准为GB/T3922-1995,此标准与国际标准IS0105-E04:1994等效,英国、德国、法国采用的耐汗渍色牢度标准分别为BSEN ISO 105-E04:1996、DIN EN ISO 105-E04:1996、NF ENISO105-E04:1996,这些标准均等效采用IS0105-E04:1994;美国染化家协会标准AATCC15-2002耐汗渍色牢度,与GB/T3922-1995、IS0105-E04:1994在汗液成份、pH值、浴比、烘箱温度、恒温时间、贴衬织物选择等方面有较大差异;GB/T3922-1995与AATCCl5-2002测试方法比较由于GB/T3922-1995、BS EN ISO105-E04:1996、DINEN ISO 105-E04:1996、NF ENISO105-E04:1996均等效采用IS0105-E04:1994,所以我们将其中之一标准GB/T3922-1995与丸姐CCl5-2002进行比较,IS0105-E04:1994、BSENISO105-E04:1996、DIN EN ISO 105-E04:1996、NFEN ISO105-E04:1996与GB/T3922-1995的测试结果一致;1 纺织品耐汗渍色牢度标准检测方法1.1试样 GB/T3922-1995规定的试样尺寸为40mm×100mm,为长方形试样,一般掌握试样纬向长度40mm,径向长度100mm;AATCCl5-2002规定的试样尺寸为60mmx60mm±2mm,为正方形试样;1.2贴衬织物GB/T3922-1995规定的贴衬町以是多纤维贴衬织物,也可以是单纤维贴衬织物;若使用单纤维贴衬,则其中一块贴衬用试样的同类纤维制成,另一块贴衬用相应标准规定的纤维制成,如试样为混纺或交织品,则第一块用主要含量的纤维制成,第二块用次要含量的纤维制成;AATCCl5-2002规定只能使用多纤维贴衬,有两种规格NO.1及NO.10;NO.1组成为羊毛、粘胶、桑蚕丝、锦纶、棉、醋酯,NO.10组成为羊毛、腈纶、涤纶、锦纶、棉、醋酯;1.3汗液成份AATCCl5-2002标准只检测织物在酸汗中的色牢度,规定每升人造汗液含1Og氯化钠、1g乳酸、1g无水磷酸氢二钠、0.25g氯羟基组氨酸;GB/T3922—1995标准分别检测织物在碱汗、酸汗中的色牢度,规定碱汗溶液每升含O.5g/L一组氨酸盐酸盐、5g氯化钠、5g磷酸氢二钠十二水合物,酸汗溶液每升含0.5g/L一组氨酸盐酸盐、5g氯化钠、2.2g磷酸二氢钠二水合物;1.4汗液pH值AATCCl5-2002规定的汗液pH值为4.3±0.2;汗渍液配置后,用pH计测其pH 值,应为4.34±0.2,不能用NaOH溶液调节,如果达不到规定的pH值,则须重新配置;GB/T3922-1995规定的碱液pH值为8.0,酸液pH值为5.5;可用0.1M NaOH 溶液调节至所需pH值;1.5浴比AATCCl5-2002规定“将试样放在直径为9cm,深为2cm的培养皿里,加入新配置的溶液1.5cm;”,溶液的体积为π×4.5×4.5x1.5cm3,即95cm3,也就是每组试样使用汗液量为95 cm3;GB/T3922—1995规定浴比为50:1,即每组试样使用的汗液重量为组合试样的50倍,如试样与贴衬总重量为2g,则汗液量为lOOg,即100mL;1.6重锤质量浸渍后的组合试样,夹于玻璃板或塑料板间,放入汗渍测试仪中,再压上重锤,使试样承受一定的压力,GB/T3922-1995与AATCCl5-2002对重锤的质量要求不同;GB/T3922-1995规定重锤质量为5kg,AATCCl5-2002规定重锤质量为4.5kg;1.7烘箱温度组合试样必须在烘箱中放置一定时间,GB/T3922-1995规定烘箱温度为37℃±2℃,AATCCl5-2002规定烘箱温度为38℃±1℃。
DIN53160-2汗渍色牢度试验方法
![DIN53160-2汗渍色牢度试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42112a0f524ccbff121843a.png)
DIN53160-2汗渍色牢度试验方法 2007-02-09 09:44:53 来源:收藏前言这个暂行标准,在NPE、NAB工作委员会14“着色剂的分析方法”的NPE、NAB工作范围14.1“汗渍色牢度”中被编写。
为避免误解,指出:根据这个暂行标准的检测方法不同于DIN ENISO-E04《纺织品色牢度试验》及ISO105-E04、EN ISO105-E04所给出的试验方法。
1、用范围:暂行标准在汗渍色牢度中确定了检测样品的检测方法,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那种易带入口中或与皮肤有直接接触的样品的检测。
通过测试,可以确定被检样中的着色剂中五湖四海可以从使用物品转移到皮肤上。
该暂行标准不适用于那种与被规定的食品相接触,以及使用物品的一部分或使用物品所有脱落,提供限制性作用的着色剂的被检样品。
这种检测方法,对所有使用物体都适用,与配色方法(例如:上色、加工、涂层)、一种可能的机械性损耗(例如:在壳涂层机械性磨损之后,有色层的剥落,不被考虑)无关。
2、引用标准通过注明数据的说明或不注明的说明,本试验标准包含不源于别的出版物的规定,标准说明被引用于文章的各自地方,并且出版物在下述被提及,在注明数据的说明中,出版物之后的改进和修改仍属于这个暂行标准,一旦有改进和修改的新的出版物出现,建议使用新的出版物。
DIN12491 玻璃试验设备——真空——干燥皿DIN12880-1 电动实验设备——热柜——安全技术要求和检测——一般技术要求DIN55943 着色剂——术语DIN EN971-1 清漆和涂层材料——定义和术语DIN ISO3696 分析实验用水——专门说明和检测方法3、测试仪器3.1质量分析用多纤维贴衬:中密,15mm×8mm。
3.2胶粘带:无色的带粘性的透明塑料胶带。
3.3干燥皿:根据DIN(德国工业标准)12491规定。
3.4热柜:根据DIN D880-1,全盘的试验温度大约为37℃(±2℃)。
AATCC 15 2002 耐汗渍色牢度中文翻译
![AATCC 15 2002 耐汗渍色牢度中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2e9063e19b89680203d8250a.png)
耐汗渍色牢度1、目的与范围1.1、本试验方法用于测试有色织物耐酸性汗液的色牢度。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染色、印花或其他有色的纺织纤维、纱线和各种织物,以及对应用于纺织品的染料的测试。
1.2、RA52委员会通过一定领域的研究对本方法进行修正。
在此之前,曾有酸碱试验,然而,根据这些研究的结果,碱性试验已经被废除。
2、原理2.1、有色织物试样和其它纤维原料(做沾色用)接触,在人工酸性汗渍溶液中湿润,使处于固定的机械压力下,在微温环境环境下慢慢烘干。
调湿之后,评价试样的颜色变化以及其它纤维原料的沾色情况。
3、术语3.1、色牢度:在加工、试验、存储或使用过程中,织物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环境,织物暴露在这些环境中会导致其颜色特性的变化,会使它的色素转移到与它相贴的织物上,或同时发生这两种变化。
织物对于这些变化的抵抗能力,就称之为色牢度。
3.2、汗渍:汗腺排泄的咸味液体。
4、安全预防注:这些安全保护措施仅供参考。
它是对试验程序的补充,并非包括所有的措施。
采用试验方法中安全和正确地处理织物的工艺是用户的责任。
有关材料的安全数据表,制造厂商的其他建议等详细的资料,必须向制造厂商咨询。
也必须参考和遵守美国劳工部职业安全与健康署的所有标准和规定。
4.1、要切实遵守实验室操作规范。
在实验室内的任何区域,必须戴好防护眼镜。
4.2、所有的化学物品都应该小心操作。
4.3、注意轧干机的安全,保证压扎部位有足够的保护,设备上规定的护罩不能拆下。
对于电动轧干机,推荐用脚进行开机操作。
5、仪器、原料以及试剂5.1、AATCC耐汗渍试验机,耐汗渍色牢度试验器或等同的设备(应有塑料或玻璃板)(见13.2、图1、图2)。
5.2、烘箱-通风式烘箱。
5.3、称重精度为±0.001g的天平。
5.4、第10号或FA多纤维标准贴衬(见13.3)。
5.5、精度为±0.01的PH计。
5.6、9级AATCC彩色转移样卡或沾色灰度样卡(见13.4)。
有关色牢度检测的全部标准
![有关色牢度检测的全部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6c3c874a26925c52cc5bf80.png)
DIN EN ISO 105 X12-2002
NF EN ISO 105 X12-2003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
摩擦色牢度
CAN/CGSB-4.2 No.22-M2004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
AS 2001.4.3-1995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
通用物品色牢度的测定-第1部分:耐人造唾液第2部分:耐人造汗渍
GB/T 18886-2002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唾液色牢度
海水色牢度
AATCC 106-2007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海水色牢度
ISO 105 E02-1994
BS EN ISO 105 E02-1996
DIN EN ISO 105 E02-1996
NF EN ISO 105 E04-1996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汗渍色牢度
AS 2001.4.E04-2005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汗渍色牢度
CAN/CGSB-4.2 No.23-M90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汗渍色牢度
GB/T 3922-1995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汗渍色牢度
唾液及汗渍色牢度
DIN V 53160-1&-2-2002
耐酸、碱色牢度(耐酸)
ISO 105 E05-2006
BS EN ISO 105 E05-2006
DIN EN ISO 105 E05-2006
NF EN ISO 105 E05-2006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酸斑色牢度
AS 2001.4.12-1981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酸斑色牢度
GB/T 5715-1997
【2017年整理】DIN 53160耐汗唾液色牢度测试
![【2017年整理】DIN 53160耐汗唾液色牢度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1701046c0b4c2e3f5727637c.png)
【2017年整理】DIN 53160耐汗唾液色牢度测试耐汗唾液色牢度测试与DIN53160标准耐汗唾液色牢度测试:本标准用于将会与嘴接触的有色玩具,如格格作响的玩具,笛子,口哨,口琴,喇叭,充气物品的气嘴,以及小孩会放进嘴里的其它玩具,如积木,球状物及珠子等。
进一步说,也适于穿戴于裸露皮肤上的物品,如手镯)项链及面罩。
本测试也适用于所有独立于染色。
DIN53160标准介绍:有色玩具耐汗唾液测试1.目的与应用测定是否有色玩具(见脚注1)在将来的使用中(见脚注2)会脱色至嘴中)粘液膜中或皮肤上(见这里的注释)。
脚注1:本标准用于将会与嘴接触的有色玩具,如格格作响的玩具,笛子,口哨,口琴,喇叭,充气物品的气嘴,以及小孩会放进嘴里的其它玩具,如积木,球状物及珠子等。
进一步说,也适于穿戴于裸露皮肤上的物品,如手镯)项链及面罩。
本测试也适用于所有独立于染色(染色工艺,着色及上漆)中的方法的所有玩具。
脚注2:可能的机械磨损或撕裂,如机械通风1)后色层的暴露此处不作考虑。
2.测试设备及方法2.1 滤纸定性分析,中等厚度,如滤纸1b DIN 53 135.2.2 粘胶带,自粘胶带, 约12mm宽。
2.3 测试溶液 1:由下列成分组成:供分析的碳酸氢钠 NaHCO3 4.2g供分析氯化钠NaCl 0.5g供分析的碳酸钾K2CO3 0.2g蒸馏水,或相应的纯净水 1000cm32.4 测试溶液 2:由下列成分组成:供分析的氯化钠NaCl 4.5g供分析的氯化钾KCl 0.3g供分析的硫酸钠Na2SO4 0.3g供分析的氯化胺NH4Cl 0.4g发酵乳酸,CH3.CH(CH).COOH, 约50%纯率 3.0g供分析的尿素H2N.CO.NH2 0.2g蒸馏水,或相应的纯净水 1000cm32.5 干燥器 200 DIN124911) 术语见DIN 55 9452.6 根据DIN 50 011 sheet 1,暖柜温度为(40?2)?.[b]3.执行[/b]3.1 依据待测玩具的尺寸(以下参照样品),从滤纸上剪下15mm宽)60mm长的的两张长条。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唾液色牢度》新标准的四类变化及对策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唾液色牢度》新标准的四类变化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42d17e46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81.png)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唾液色牢度》新标准的四类变化及对策王少辉; 许璐; 邢燕伟【期刊名称】《《中国纤检》》【年(卷),期】2019(000)011【总页数】2页(P84-85)【关键词】色牢度; 唾液; 标准浅析【作者】王少辉; 许璐; 邢燕伟【作者单位】中纺标检验认证股份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GB/T 18886—2002《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唾液色牢度》于2002年发布,作为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标准GB 18401的配套标准,为提高纺织产品质量特别是婴幼儿服装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利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GB/T 18886—2002《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唾液色牢度》(以下简称旧标准)于2002年发布,作为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标准GB 18401的配套标准,为提高纺织产品质量特别是婴幼儿服装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利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在旧标准执行过程中发现按照其唾液配制方法得到的唾液溶液pH值较低,与婴幼儿群体唾液实际的pH值差异较大;而且旧标准起草时参照的德国标准DIN 53160-1《Test with artificial saliva》已变更为2010版,其唾液配方也做了很大改动。
综合上述原因,对旧标准进行了修订,GB/T 18886—2019《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唾液色牢度》(以下简称新标准)于2019年6月4日发布,并将于2020年1月1日正式实施。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标准,本文比较了其与GB/T 18886—2002《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唾液色牢度》的差异。
1 调整规范性引用文件新标准对应增加了GB/T 6151《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试验通则》、GB/T 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 3259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贴衬织物沾色的仪器评级方法》、GB/T 32616《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试样变色的仪器评级方法》和GB/T 13765《纺织品色牢度试验亚麻和苎麻标准贴衬织物规格》,并将旧标准中的贴衬标准GB 7564~7568和GB 11401调整为现行有效标准GB/T 7568.1~GB/T 7568.8,同时删去旧标准中的GB/T 3922—1995《纺织品耐汗渍色牢度试验方法》。
牛津布检验要求与方法
![牛津布检验要求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5bfb00ec5da50e2524d7fff.png)
牛津布检验要求与方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对牛津布的检验要求和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制作电脑包面料或衬里的牛津布进料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下列引用文件的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250 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GB 251 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GB/T 3920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磨擦色牢度GB/T 3921.1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洗色牢度:试验1GB/T 5455 纺织品燃烧性能试验垂直法GB/T 6151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试验通则GB 17591 阻燃机织物ASTM D 4966-1998 织物耐磨性测试3 检验要求与方法3.1 外观3.1.1 检验要求牛津布表面应整洁、密实、均匀;无明显色差、色花、脏污、破损等不良。
3.1.2 检验方法a)在自然光线(室内光线充足,有较大窗户且无障光物)或用(3~4)只40W加罩日光灯,照度不低于750lx,置于布面上方(1~1.2)m处,照明条件下检验。
b)被检样品应平摊于桌面上,检验人员俯视布面,眼睛与布面距离500mm~600mm,布面应符合3.1.1的要求。
3.2 密度和厚度用密度计读取单位长度(1英寸)内牛津布纱的数量;用厚度计测试牛津布5处不同位置厚度,取平均值,测得牛津布的密度、厚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牛津布密度、厚度对照表3.3 色牢度3.3.1 水洗色牢度剪取一块40mm×100mm布样,正面与一块40mm×100mm多纤维贴衬织物相接触,沿一短边缝合,形成一个组合试样。
放入杯中,注入浴比为50:1的皂液(50℃±2℃,浓度5g 皂片/1L水),装入耐洗色牢度测试仪中连续测试45min。
取出组合试样,在清水中清洗两次,用手挤除过量的水分。
展开组合试样,使试样和贴衬仅由一条缝线连接,悬挂在不超过60℃的空气中晾干。
用灰色样卡评定布样、皂液的变色级数和贴衬织物的沾色级数均须≥3-4级。
纺织品的标准与检测
![纺织品的标准与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715dd5636bd97f192279e9c8.png)
纺织品的检测标准新闻来源:资讯、、第一部分纺织品的色牢度检测一耐洗色牢度检测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基本上所有纺织品都是要进行洗涤的,洗涤时纺织品在一定温度的洗涤液中洗涤,由于洗涤液的作用,染料会从纺织品上脱落,最终使纺织品原本的颜色发生变化,这称之为变色。
同时进入洗涤液的染料又会沾染其他纺织品,亦会使其他纺织品的颜色产生变化,这称之为沾色。
1.检测标准ISO 105-C01-C05-1989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洗色牢度:试验l一试验5》、EN20105C01-C05-1992《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洗涤色牢度:试验1一试验5》,DIN EN20105C01-C05-1993《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洗色牢度:试验l一试验5》、AATCC172-2002耐家庭洗涤无氧漂白色牢度》、GB/T 3921.1-5-1997《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洗色牢度:试验l一试验5》。
2.检测原理耐洗色牢度试验是将纺织品试样与一或两块规定的贴村织物贴合,放于皂液中,在规定的时间和温度条件下,经机械搅拌,再经冲洗、干燥。
用灰色样卡评定试样的变色和贴衬织物的沾色。
耐洗色牢度共有五个试验方法,主要区别在于试验温度和时间不同,其他皆基本相同。
3.检测方法(l)试样:尺寸为 40 mm x 100 mm,贴衬织物尺寸与试样相同,可以是两块规定的单纤维贴衬织物或一块多纤维贴衬织物,与试样沿短边缝合,形成一个组合试样。
(2)仪器:多个直径75 mm、高 125mm的xx容器,xx容器能沿半径为45 mm。
、转速为 40 r/min进行转动,并能保持在规定的温度和时间下进行机械搅拌。
(3)试验条件:五种试验方法的温度、时间和加料分别是:方法一;40℃,30 min;方法二:50℃,30 min;方法三:60℃,30 min;方法四:95℃,30 min,加10粒不锈钢珠;方法五:95℃,240 min,加10位不锈钢珠。
国际标准耐汗渍色牢度测试
![国际标准耐汗渍色牢度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286ae1cd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0d.png)
国际标准耐汗渍色牢度测试1、测试的目的和原理1.1 目的:测试颜色纺织品上的染料或印花对汗液的抵抗性1.2 原理:将附有标准多纤布的试样浸于人造汗液中,然后在规定的压力和温度条件下压放于耐汗色牢度测试仪内一段时间,然后将试样和多纤布隔开晾干,再用标准灰尺对试样的色变和多纤布的沾色进行评级。
2、参考测试方法2.1 ISO 105 E04 :1994 / BS EN ISO 105 E04 :19963、设备和材料3.1 AATCC 耐汗色牢度测试仪3.2 21块尺寸为60mmx115mmx1.5mm的塑料板3.3 烘箱(37+2°C)3.4 SDC或1号标准多纤布3.5 蒸馏水或去离子水3.6 ISO/BS 标准褪色灰尺和沾色灰尺各一把。
3.7 标准光源3.8 氯化钠(NaCl)3.9 单盐酸基组氨酸(CH9O2N3HCl.H2O)3.10 磷酸氢二钠:2结晶水(Na2HPO4.2H2O)3.11 磷酸二氢钠:2结晶水(NaH2PO4.2H2O)3.12 氢氧化钠(NaOH)3.13 容量瓶500ml,100ml3.14 滴瓶50ml3.15 棕色细口瓶装1000ml3.16 电子磅4、试样的准备。
4.1 剪取尺寸为40mm100mm的试样和多纤布,并沿试样和多纤布的一条短边将试样和多纤布面对面车缝在一起。
5、试剂的配制。
5.1 0.1N的氢氧化钠溶液的配制将2g的氢氧化钠溶于500ml的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中,配置成浓度为0.1N的氢氧化钠溶液5.2 碱性汗液将0.5g单盐酸基组氨酸(1结晶水),5g氯化钠,2.5g磷酸氢二钠(2结晶水)溶于1L 的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中,然后用0.1N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至PH8.05.3 酸性汗液将0.5g单盐酸基组氨酸(1结晶水),5g氯化钠,2.2g磷酸二氢钠(2结晶水)溶于1L 的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中,然后用0.1N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至PH5.56、测试程序。
德国工业标准53160
![德国工业标准53160](https://img.taocdn.com/s3/m/b6dc77c608a1284ac8504308.png)
德國工業標准53160有色玩具耐汗唾液測試1.目的與應用測定是否有色玩具(見腳注1)在將來的使用中(見腳注2)會脫色至嘴中﹑粘液膜中或皮膚上(見這里的注釋)。
腳注1﹕本標准用於將會與嘴接觸的有色玩具﹐如格格作響的玩具﹐笛子﹐口哨﹐口琴,喇叭﹐充氣物品的氣嘴﹐以及小孩會放進嘴里的其它玩具﹐如積木﹐球狀物及珠子等。
進一步說﹐也適於穿戴於裸露皮膚上的物品﹐如手鐲﹑項鏈及面罩。
本測試也適用於所有獨立於染色(染色工藝﹐著色及上漆)中的方法的所有玩具。
腳注2﹕可能的機械磨損或撕裂﹐如機械通風1)後色層的暴露此處不作考慮。
2.測試設備及方法2.1 濾紙定性分析﹐中等厚度﹐如濾紙1b DIN 53 135.2.2 粘膠帶﹐自粘膠帶﹐約12mm寬。
2.3 測試溶液1﹕由下列成分組成﹕供分析的碳酸氫鈉NaHCO3 4.2g供分析氯化鈉NaCl 0.5g供分析的碳酸鉀K2CO3 0.2g蒸餾水﹐或相應的純淨水 1000cm32.4 測試溶液2﹕由下列成分組成﹕供分析的氯化鈉NaCl 4.5g供分析的氯化鉀KCl 0.3g供分析的硫酸鈉Na2SO4 0.3g供分析的氯化胺NH4Cl 0.4g發酵乳酸﹐CH3.CH(CH).COOH, 約50%純率 3.0g供分析的尿素H2N.CO.NH2 0.2g蒸餾水﹐或相應的純淨水 1000cm32.5 干燥器200 DIN 12 4911) 術語見DIN 55 9452.6 根據DIN 50 011 sheet 1,暖柜溫度為(40±2)℃.3.執行3.1 依據待測玩具的尺寸(以下參照樣品),從濾紙上剪下15mm寬﹑60mm長的的兩張長條。
3.2一張長條浸入測試深液1﹐另一張浸入測試溶液2。
3.3 這樣浸入了溶液中的濾紙條放在相離至少10mm距離的樣品上(見腳注3)﹐並用粘帶粘附於樣品上﹐這樣樣品與濾紙之間盡可能粘附(特別注意曲線物體)。
為符合這個末端﹐粘帶應蓋住濾紙條﹐兩端超出至少10mm﹐以便能夠粘附於樣品的干燥部分。
新旧耐唾液色牢度标准差异探讨
![新旧耐唾液色牢度标准差异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7ccad159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a5.png)
新旧耐唾液色牢度标准差异探讨陆孟亮; 洪丽云【期刊名称】《《中国纤检》》【年(卷),期】2019(000)010【总页数】3页(P92-94)【关键词】耐唾液色牢度; 标准; 差异【作者】陆孟亮; 洪丽云【作者单位】福建省纤维检验局【正文语种】中文耐唾液色牢度是指纺织品在人工模拟唾液的作用下颜色的保持程度。
由于婴幼儿喜欢吮吸、咀嚼衣物,受人类唾液中的蛋白酶等的生化作用,唾液会促进染料分解,从而可能将染料中的有害物质通过口腔摄入婴儿体内,对婴幼儿健康造成损害。
目前国际上并无统一的耐唾液色牢度的测试方法标准,具有代表性的是德国DIN 53160-1:2010《普通用品的色牢度测定第1部分:人工唾液测试》。
我国GB/T 18886—2019《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唾液色牢度》(以下简称“新标准”)于2019年6月4日发布,代替了GB/T 18886—2002《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唾液色牢度》(以下简称“旧标准”),并将于2020年1月1日实施。
本文采用对比的方法,对新旧耐唾液色牢度标准的内容进行分析,比较检测方法、试验结果等方面的主要差异。
1 新旧标准内容差异1.1 规范性文件GB/T 18886—2019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引用了 GB/T 7568.1~7568.8贴衬织物规格,代替已废止的GB 7564~GB 7568和 GB 11404,确保标准时效性;增加了GB/T 6151《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试验通则》、GB/T 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 13765《纺织品色牢度试验亚麻和苎麻标准贴衬织物规格》、GB/T 32598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贴衬织物沾色的仪器评级方法》和GB/T 32616《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试样变色的仪器评级方法》,对标准试验用水、仪器评级做了更加细致的规定。
1.2 增加试验装置压强允差GB/T 18886—2019增加试验装置压强允差(12.5±0.9)kPa,解决测试条件影响,提高工作效率。
DIN53160耐汗唾液色牢度测试
![DIN53160耐汗唾液色牢度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95203f13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f3.png)
DIN53160耐汗唾液色牢度测试耐汗唾液色牢度测试与DIN53160标准耐汗唾液色牢度测试:本标准用于将会与嘴接触的有色玩具﹐如格格作响的玩具﹐笛子﹐口哨﹐口琴,喇叭﹐充气物品的气嘴﹐以及小孩会放进嘴里的其它玩具﹐如积木﹐球状物及珠子等。
进一步说﹐也适于穿戴于裸露皮肤上的物品﹐如手镯﹑项链及面罩。
本测试也适用于所有独立于染色。
DIN53160标准介绍:有色玩具耐汗唾液测试1.目的与应用测定是否有色玩具(见脚注1)在将来的使用中(见脚注2)会脱色至嘴中﹑粘液膜中或皮肤上(见这里的注释)。
脚注1﹕本标准用于将会与嘴接触的有色玩具﹐如格格作响的玩具﹐笛子﹐口哨﹐口琴,喇叭﹐充气物品的气嘴﹐以及小孩会放进嘴里的其它玩具﹐如积木﹐球状物及珠子等。
进一步说﹐也适于穿戴于裸露皮肤上的物品﹐如手镯﹑项链及面罩。
本测试也适用于所有独立于染色(染色工艺﹐着色及上漆)中的方法的所有玩具。
脚注2﹕可能的机械磨损或撕裂﹐如机械通风1)后色层的暴露此处不作考虑。
2.测试设备及方法2.1 滤纸定性分析﹐中等厚度﹐如滤纸1b DIN 53 135.2.2 粘胶带﹐自粘胶带﹐约12mm宽。
2.3 测试溶液1﹕由下列成分组成﹕供分析的碳酸氢钠NaHCO3 4.2g供分析氯化钠NaCl 0.5g供分析的碳酸钾K2CO3 0.2g蒸馏水﹐或相应的纯净水1000cm32.4 测试溶液2﹕由下列成分组成﹕供分析的氯化钠NaCl 4.5g供分析的氯化钾KCl 0.3g供分析的硫酸钠Na2SO4 0.3g供分析的氯化胺NH4Cl 0.4g发酵乳酸﹐CH3.CH(CH).COOH, 约50%纯率 3.0g供分析的尿素H2N.CO.NH2 0.2g蒸馏水﹐或相应的纯净水1000cm32.5 干燥器200 DIN124911) 术语见DIN 55 9452.6 根据DIN 50 011 sheet 1,暖柜温度为(40±2)℃.[b]3.执行[/b]3.1 依据待测玩具的尺寸(以下参照样品),从滤纸上剪下15mm宽﹑60mm长的的两张长条。
DIN53160耐汗唾液色牢度测试
![DIN53160耐汗唾液色牢度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89e72a6767ec102de3bd8908.png)
1.目的与应用
测定是否有色玩具(见脚注1)在将来的使用中(见脚注2)会脱色至嘴中﹑粘液膜中
或皮肤上(见这里的注释)。
脚注1﹕本标准用于将会与嘴接触的有色玩具﹐如格格作响的玩具﹐笛子﹐口哨
﹐口琴,喇叭﹐充气物品的气嘴﹐以及小孩会放进嘴里的其它玩具﹐如积木﹐球
状物及珠子等。进一步说﹐也适于穿戴于裸露皮肤上的物品﹐如手镯﹑项链及面
No.2﹐制造的零件不致于损害人体健康及造成污染。因此禁止在制造关联人体健
康的的玩具中使用染料。另外﹐1887年7月5日的染料条例(德国官方公报1887
S.277)中已有关于各种染料的禁令-首先是有害健康的颜料﹐作为有机性-存在于
玩具制造中。关于染料陈述于建议XLVII中“塑料及其它聚脂﹐纸﹐纸板做成的
供分析的碳酸氢钠NaHCO3 4.2g
供分析氯化钠NaCl 0.5g
供分析的碳酸钾K2CO3 0.2g
蒸馏水﹐或相应的纯净水1000cm3
2.4测试溶液2﹕
由下列成分组成﹕
供分析的氯化钠NaCl 4.5g
供分析的氯化钾KCl 0.3g
供分析的硫酸钠Na2SO4 0.3g
供分析的氯化胺NH4Cl 0.4g
中的规定﹐本标准的测试方法只用于测定有色玩具是否符合建议XLVII所给定的
条件。本标准由德国染料研究协会草拟﹐该协会担当有关所有食物及生邦卫生署﹐作公开讨论。本标
准所述方法﹐应评估玩具在汗唾液影响下的褪色﹐其比水溶解更强﹐即这个测试
方法中也含有在水中测试。溶液在多数测试中已证明当暴露于汗唾液中时﹐溶液
干燥部分。
脚注3﹕如果待测样品太大而不能按上述测试﹐测试可在玩具的一部分或剪下一
部分进行测试。模拟测试的玩具太小﹐如木珠﹐样品应包于浸入了测试深液1的
纺织品耐汗渍色牢度测试标准比较
![纺织品耐汗渍色牢度测试标准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6abaa4a8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80.png)
纺织品耐汗渍色牢度测试标准比较
张晓红;沈燕;陈红梅
【期刊名称】《上海纺织科技》
【年(卷),期】2013()4
【摘要】比较了当前国内外所使用的纺织品耐汗渍色牢度标准GB/T 3922—1995、ISO 105-E04∶2008以及AATCC 15-2009之间的差异,主要从汗液配制方式、
pH值、浴比、织物放置方式、烘箱温度、恒温时间、贴衬织物的选择等技术参数方面作了全面分析与探讨,总结出我国目前所使用的耐汗渍色牢度标准GB/T 3922—1995的不足,指出我国要顺应要求制定新的纺织品耐汗渍色牢度测试标准。
【总页数】3页(P22-24)
【关键词】纺织品;色牢度;汗渍牢度;标准;比较
【作者】张晓红;沈燕;陈红梅
【作者单位】浙江传化股份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07
【相关文献】
1.《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汗渍色牢度》等11项纺织标准通过审定 [J],
2.纺织品耐汗渍色牢度不同测试方法的比较 [J], 刘妍;金安;田琳;李英明
3.纺织品耐汗渍色牢度新旧标准比较及新标准中几个问题的商榷 [J], 楼陈钰
4.最新国际纺织品耐汗渍色牢度测试方法与国标方法测试的结果差异比较 [J], 穆
家良;张松
5.浅谈影响纺织品耐摩擦色牢度和耐汗渍色牢度测试结果的因素 [J], 顾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色牢度测试标准
![色牢度测试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37b428d915f804d2a16c15b.png)
1. 《纱线捻度测试》GB/T 2543.1-2001;GB/T 2543.2-2001;ISO 2061:1995;ISO 7211-4:1984;BS EN ISO 2061:1996;ASTM D1422-1999;ASTM D1423-2002;2. 《织物单位面积重量的测定》GB/T 4669-1995;FZ/T 60003-1993;ISO 3801:1977;ISO 9037-1:1989;JIS L 1096-1999 Section 6.4;BS 2471-2005 ;ASTM D 3776-2002;ASTM D 3887-2004 Section 9;3. 《纺织品耐水洗色牢度测试》GB/T 3921. 1~5-1997;GB/T 12490-1990;ISO 105 C01-C05:1989; ISO 105-C10:2006;ISO 105-C06:2002;DIN EN ISO 105-C06:1997; AATCC 61-2003;JIS L 0844-2005(Method B Method C);4. 《纺织品耐摩擦色牢度测试》GB/T 3920-1997;ISO 105-X12:2001;BS EN ISO 105-X12:2002; DIN EN ISO 105-X12:2002;EN ISO 105-X12: 2002;AATCC 8-2005;JIS L 0849-2004: Type I;5. 《纺织品耐汗渍色牢度测试》GB/T 3922-1995;ISO 105-E04:2002;BS EN ISO 105-E04:1996; DIN EN ISO 105-E04:1996;AATCC 15-20026. 《纺织品耐水渍色牢度测试》GB/T 5713-1997;ISO 105-E01:2002;BS EN ISO 105-E01:1996; DIN EN ISO 105-E01:1996;EN ISO 105-E01:1996;AATCC 107-20027. 《纺织品耐海水色牢度测试》GB/T 5714-1997;ISO 105-E02:2002;BS EN ISO 105-E02:1996; DIN EN ISO 105-E02:1996;EN ISO 105-E02:1996;JIS L 0847-2004;AATCC 106-20028. 《纺织品耐干洗色牢度测试》GB/T 5711-1997;ISO 105-D01:1993;BS EN ISO 105-D01:1995; DIN EN ISO 105-D01:1995;EN ISO 105-D01:1995;AATCC 132-2004;9. 《纺织品耐热压色牢度测试》GB/T 6152-1997;ISO 105-X11:1994;EN ISO 105-X11:1996;DIN EN ISO 105-X11:1996;BS EN ISO 105-X11:1996AATCC 133-200410. 《纺织品耐干热(热压除外)色牢度测试》GB/T 5718-1997;ISO 105-P01:1993;BS EN ISO 105-P01:1995;DIN EN ISO 105-P01:1995;AATCC 117-200411. 《纺织品耐干热(热压除外)色牢度测试》GB/T 5718-1997;ISO 105-P01:1993;AATCC 117-2004;BS EN ISO 105-P01:1995;DIN EN ISO 105-P01:1995;12. 《纺织品耐唾液色牢度测试》GB/T 18886-200213. 《纺织品撕破强力的测定冲击摆锤法测试》GB/T 3917.1-1997;GB/T 3917.2-1997;GB/T 3917.3-1997;FZ/T 60006-1991;ISO 13937-1:2000;ISO 13937-2:2000;ISO 13937-4:2000;BS EN ISO 13937-1:2000;BS EN ISO 13937-2:2000;DIN EN ISO 13937-1:2000;DIN EN ISO 13937-2:2000;ASTM D 2261-1996(2002);ASTM D1424 – 1996;AS 2001.2.8-2001;CAN/CGSB-4.2No.12.3-M94;JIS L 1096-1999 Section 8.15.5 Method D;14. 《纺织品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 GB/T 3923.1-1997;GB/T 3923.2-1998;ISO 13934-1:1999 ISO 13934-2:1999;BS EN ISO 13934-1:1999;BS EN ISO 13934-2:1999DIN EN ISO 13934-1:1999;DIN EN ISO 13934-2:1999EN ISO 13934-1:1999;EN ISO 13934-2:1999ASTM D 5034-1995(2001);ASTM D 5035-200615. 《织物弹子顶破强力试验》GB/T 8878-2002 5.4.1;FZ/T 01030-1993 方法A16. 《机织物接缝滑移性能的测试》GB/T13772.1-1992;ISO 13936-1:2004ISO 13936-2:2004;BS 3320:1988(2001)ASTM D 434-1917. 《机织物接缝强力的测定》GB/T 13773-1992;ISO 13935.1:1999;ISO 13935.2:1999;ASTM D 1683-200495;18. 《纺织品剥离强力试验方法》FZ/T 01085-2000;FZ/T 80007.1-199919. 《纺织品织物起球试验起球箱法》GB/T 4802.3-1997;ISO 12945-1:2000BS EN ISO 12945-1:2001;DIN EN ISO 12945-1:2001 JIS L 1076 Method A-1992;BS 5811-1986(1997)20. 《织物起球试验:马丁代尔法》GB/T 4802.2-1997;ISO 12945-2:2000BS EN ISO 12945-2:2000;DIN EN ISO 12945-2:2000; ASTM D4970-2005;21. 《纺织品耐磨试验》ISO 12947-1:1998;BS EN ISO 12947-1:1999AS 2001.2.25-1990;ASTM D 4966-199822. 《纺织品pH值测定》GB/T 7573-2002;ISO 3071:2005;JIS L1096-1999 Section 6.40;AATCC 81-2006;23. 《纺织品甲醛的测定》GB 2912.1-1998;ISO 14184.1:1998EN ISO 14184.1-1998;DIN EN ISO 14184.1-1999BS EN ISO 14184.1-199924. 《织物厚度的测试》GB/T3820-199725.《纺织品缩水率的测定》GB/T 8628-2001;GB/T 8629-2001;GB/T 8630-2002;ISO 3759:2007;ISO 6330:2000;BS EN ISO 6330:2001;DIN EN ISO 6330:2001;EN ISO 6330:2000;ISO 5077:2007; BS EN 25077:1994;DIN EN 25077:1994;EN 25077:1993; AATCC 135-2004;AATCC 150-2003;GB/T 8631-2001;FZ/T 70009-1999;FZ/T20010-93;FZ/T 80007.2-1999;FZ/T 20009-199326. 《织物洗后扭斜的测定》AATCC 179-2004;SN/T 0755-199927. 《蒸汽尺寸稳定性》FZ/T 20021-1999;ISO 3005:1978;BS 4323:1979(1995)28.《纺织品的阻燃性能测试》GB/T 5455-1997;JIS L 1091-1999;AISM D6413-199929. 《纺织品沾水性测试》GB/T 4745-1997;ISO 4920:1981BS EN 24920:1992;AATCC 22-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