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行政管理渊源与演进

合集下载

第章---工商行政管理概述

第章---工商行政管理概述

第章---工商行政管理概述————————————————————————————————作者:————————————————————————————————日期:工商行政管理概论二00四年8月第1章工商行政管理概述第1节工商行政管理的内容一、工商行政管理的含义和特点(一)工商行政管理的概念概念:工商行政管理是指政府为了建立和维护市场秩序,运用法律的和行政的手段,对市场经营主体及其市场竞争行为的监督管理。

第一、工商行政管理是我国国民经济管理工作中的一个特有的概念,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有特定含义的概念。

1949年10月成立中央私营企业局,负责对私营企业进行监督与管理。

1952年11月22日,中央私营企业局更名为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其主要职责包括:企业登记管理、私营工商企业的行政监督管理、个体经济管理、外贸企业管理、商标管理等。

第二、工商行政管理的主体是政府及其授权机构。

工商行政管理与工商管理有着根本区别。

工商管理实际上指的是企业管理。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区别这两个概念:(1)管理主体的区别:企业管理的主体是某个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工商行政管理的主体是政府及其授权机构。

(2)管理对象的区别:企业管理的管理对象是某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工商行政管理的管理对象是市场经营主体及其市场行为。

范围包括所有行业的企业或其他经营主体的经济活动(企业市场行为)。

(3)管理目标的区别:企业管理的目的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工商行政管理的管理目的是建立和维护市场秩序。

第三、工商行政管理是政府经济管理体系的组织部分。

从性质上看,属于政府对经济活动的监督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商行政管理的对象是经济活动。

行政管理是指政府对社会事务和自身事务的管理活动,它包括的范围十分广泛,涉及政府行政系统对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事务进行管理的全部活动,诸如外交、国防、公交、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还包括了对行政机构自身事务的管理,即所谓的机关管理。

列举工商行政管理法规的渊源

列举工商行政管理法规的渊源

列举工商行政管理法规的渊源(最新版)目录1.工商行政管理法规的定义与重要性2.工商行政管理法规的渊源3.具体的工商行政管理法规及其来源4.工商行政管理法规的实施与影响正文【工商行政管理法规的定义与重要性】工商行政管理法规是指国家制定的用于规范和管理工商业活动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

这些法规对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障公平竞争,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工商行政管理法规的渊源】工商行政管理法规的渊源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法律:包括宪法、公司法、合同法、商标法等。

这些法律为工商行政管理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和原则。

2.行政法规:由国务院颁布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等。

3.地方性法规: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颁布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如《广东省企业登记管理条例》、《上海市商标使用管理规定》等。

4.部门规章: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颁布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案件听证规则》、《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等。

5.规范性文件:由地方政府或其他相关部门颁布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如《关于加强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意见》、《关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实施意见》等。

【具体的工商行政管理法规及其来源】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是由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广东省企业登记管理条例》是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颁布的地方性法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案件听证规则》是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颁布的部门规章。

【工商行政管理法规的实施与影响】工商行政管理法规的实施,对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保障公平竞争,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列举工商行政管理法规的渊源

列举工商行政管理法规的渊源

列举工商行政管理法规的渊源工商行政管理法规是我国法律法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护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工商行政管理法规的渊源,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遵守相关法规。

一、工商行政管理法规的定义与作用工商行政管理法规是指国家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在工商行政管理领域制定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

其主要作用如下:1.规范市场主体的设立、经营、变更、注销等行为;2.保障市场秩序公平竞争;3.监管商品质量、价格、广告、商标等方面;4.保护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5.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二、工商行政管理法规的渊源1.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为工商行政管理法规提供了立法依据和基本原则。

如宪法规定国家保护合法的私有财产,为市场监管提供法律保障。

2.法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如《公司法》、《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为工商行政管理提供具体规定和实践指导。

3.行政法规: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如《企业登记管理条例》、《广告管理条例》等,对工商行政管理的各个方面作出详细规定。

4.部门规章:国家工商总局等行政机关制定的部门规章,如《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办法》、《网络交易管理办法》等,对市场主体及其行为进行具体规范。

5.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地方政府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如《上海市商标条例》、《北京市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若干规定》等,结合地方实际对工商行政管理作出规定。

6.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就工商行政管理领域法律适用问题制定的司法解释,如关于工商登记行政诉讼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等。

7.规范性文件:国家工商总局等行政机关发布的规范性文件,如《关于实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关于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违法行为查处工作的意见》等,为指导工商行政管理执法提供具体措施。

工商行政管理简史

工商行政管理简史

工商行政管理简史工商行政管理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

回顾工商行政管理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可以认识其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推进工商行政管理改革与发展。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工商行政管理(一)中国古代的工商行政管理1、原始社会原始社会末期,社会分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产品出现剩余,用于产品交换的原始集市开始出现。

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当时的部落首领开始利用其掌握的公共权力强制干预商品的生产和交换活动。

这种干预已经带有一定的商贸管理色彩。

2、奴隶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私有制的产生,社会第一次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奴隶主和奴隶,奴隶制国家随即产生。

奴隶制国家从其诞生之日起,就运用政权的力量对工商业和市场活动进行管理,以维护奴隶主的统治地位和奴隶制国家的经济秩序。

据《周礼·地官》记载,周朝专设了“司市”①及①地官的属官,主管市场的治教政刑,量度禁令。

其下属一系列官员,从各个方面对市场活动进行管理。

至此,商品交换一定程度的发展及国家的建立,催生了我国古代的商贸管理。

3、封建社会从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前,封建社会的商贸管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政权的更迭而不断发展变化。

从先秦两汉时期起,政府就对工商业者进行“注籍”,即登记管理;隋唐经济兴盛时期,出现了坊市②、宫市、集市、夜市和互市,商贸管理的范围和内容更加丰富;宋元时期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坊市制度发生变革,规范市场秩序的交易法、均输法等法令不断完备;明清时期,商贸管理范围、内容和深度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已经初具近代工商行政管理的特征。

古代中国社会是一个以小农经济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农业社会。

几千年来,国家所采取的都是以维护封建经济基础、巩固封建统治为目的的重农抑商的政策,如禁榷制度③、土贡制度④、官工业⑤制度等,这些政策和制度的实施限制和阻碍了商品经济活动的正常发展。

工商发展回顾总结

工商发展回顾总结

工商发展回顾总结随着社会的发展,工商行业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与演变。

本文就工商发展的历史进行回顾,并对其中的变化与趋势进行总结。

一、起源与发展工商发展的起源可追溯到人类最早的交易活动。

随着城市的兴起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业逐渐成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古代,工商业通常由个体户经营,缺乏统一的管理机制。

直到现代工商业的兴起,工商业的发展才进入了规范化、专业化的阶段。

二、法律与制度的建立为了规范工商业的经营行为,各国纷纷制定了一系列法律与制度,以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护市场秩序。

1. 工商登记制度的建立工商登记制度是工商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通过工商登记,企业能够获得合法的身份认证,并享受相关的法律保护。

工商登记制度的建立,为企业提供了有序的市场环境,激发了市场活力。

2. 商标注册与知识产权保护商标注册与知识产权保护是工商发展的另一重要方面。

商标的注册与保护,可以保障企业的独立性和市场竞争力。

此外,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也是推动创新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手段。

3. 惩罚与监管机制的建立为了防止市场失序和打击违法行为,各国普遍建立了相应的惩罚与监管机制。

这些机制通过法律与执法部门的联合行动,对违法行为进行打击和惩罚,确保市场秩序的正常运行。

三、工商发展的变化与趋势1. 电子商务的兴起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电子商务成为了工商发展的新模式。

电子商务的出现,将传统的商业模式进行了颠覆,并推动了跨境贸易和国际合作的发展。

2. 创新与科技驱动下的工商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创新的推动,工商领域也在不断发展与创新。

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为企业提供了更高效、智能的经营方式。

3. 绿色工商发展的追求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绿色工商发展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趋势。

企业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推动清洁能源的应用和循环经济的发展。

四、展望与建议工商发展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1. 加强法律与制度建设,为工商发展提供更加健康、稳定的环境。

行政管理的历史演进与趋势

行政管理的历史演进与趋势

行政管理的历史演进与趋势一、起源与发展行政管理作为一门学科,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行政制度。

古代国家的行政管理主要是依靠君主或统治者的个人意志来进行决策和管理。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壮大,行政管理逐渐成为一项专业化的工作。

在现代行政管理的历史演进中,工业革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国家开始面临更加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更加高效和科学的行政管理来解决。

于是,行政管理作为一门学科正式形成,并开始在国家机构中得到广泛应用。

二、科学管理的兴起科学管理理论的兴起是行政管理历史中的重要里程碑。

美国工程师弗雷德里克·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的理念,通过研究工作流程和生产效率,提出了一系列管理原则和方法,如分工、标准化、时间研究等。

这些理论和方法的应用,使得行政管理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

科学管理的兴起也带来了一系列的争议。

一些人认为,科学管理过于强调效率和生产力,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

因此,在行政管理的实践中,逐渐出现了更加注重人本主义和参与性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三、公共行政的发展公共行政是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涉及政府的行政工作。

随着现代国家的兴起,公共行政逐渐成为国家治理的核心领域。

公共行政的发展经历了从行政法治到行政效能的转变。

行政法治强调政府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合规性,通过法律和规章制度来约束和规范行政行为。

而行政效能则强调政府行政行为的效率和效果,注重提高行政服务质量和公共资源利用效率。

当前,公共行政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变革。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为公共行政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政府需要更加开放和透明,提供更加高效和便捷的公共服务。

同时,公众对政府行政的监督和参与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创新与变革在行政管理的历史演进中,创新和变革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求的变化,行政管理需要不断适应新的环境和变革。

创新可以体现在行政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上。

例如,现代管理理论中的“平衡计分卡”和“敏捷管理”等,都是为了应对复杂和多变的管理环境而提出的新的理念和方法。

企业行政管理理论发展历程

企业行政管理理论发展历程

企业行政管理理论发展历程一、行政管理的起源与发展行政管理是指对企业内部运作进行规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过程。

在企业中,行政管理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它涉及到企业的各个方面,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等。

行政管理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管理哲学和管理实践,不同的时代和文化对行政管理的理解和实践都有所不同。

1. 古代管理思想的影响古代的管理哲学对现代的行政管理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强调的是“仁者爱人”,也就是说领导者应该以仁爱之心来对待员工,以促进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在希腊,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提出了许多关于管理和领导的思想,为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科学管理运动20世纪初,美国工业界开始出现了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即科学管理。

弗雷德里克·泰勒和亨利·福尔德等人提出了许多科学管理的原则,例如生产线的组织和工时的安排等。

科学管理运动对于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率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成为了现代行政管理理论的基础。

3. 行政管理的发展20世纪中叶以后,行政管理开始成为独立的学科,并逐渐发展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在美国,麦克格雷戈和麦克勒兰提出了“人文主义管理理论”,这一理论强调员工的情感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成为了管理心理学的重要理论。

此外,管理学家们还提出了大量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例如经典的管理理论、人际关系理论等,这些理论和方法不断地丰富和完善了行政管理理论体系。

二、企业行政管理的理论体系企业行政管理的理论体系是指对企业管理各个方面进行系统性的理论总结和方法论提炼。

企业行政管理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管理理论经济管理理论是企业行政管理的核心内容。

它包括财务管理、成本控制、市场营销等方面,是企业运作的基础。

经济管理理论的发展主要包括生产管理理论、财务管理理论、市场营销理论等,这些理论为企业提供了许多有效的管理方法和工具。

工商行政管理及历史作用

工商行政管理及历史作用

工商行政管理及历史作用工商行政管理是国家对经济和企业活动进行直接管控和管理的一种行政管理方式。

自古以来,商业活动就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商业和工商企业发展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历史,工商行政管理也随之不断发展壮大。

1. 工商行政管理的历史渊源纵观世界,早在公元前1000年前,商业和手工业就已经得到了相当的发展。

在欧洲,最早的商业和手工业发展始于古罗马时期,教堂在经济生活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与工农业并肩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商业经济的发展跟中国历史文化的演变路线是相似的。

工商企业自唐、宋、元、明、清五代以来,已成为支配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化进程中,随着人们对经济、商贸生活和企业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复杂化,工商行政管理也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与完善。

2. 工商行政管理的历史作用⑴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工商行政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帮助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并保护企业、消费者利益。

工商行政部门可以依法对市场行为进行规范、监督和管理,执法维护市场秩序和制裁违规行为的同时,重视信用建设,加强信用监管,提高市场活动的诚信性,从而保障了市场秩序不被恶意破坏。

⑵促进工商企业的发展工商行政管理不仅可以保障市场的有序运行,更可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工商行政部门的政策和规定可以指导企业合法经营,激励和扶持优质企业、鼓励和引导新型企业的发展,推动企业加快创新和改革,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另一方面,政府还可以开发出更多的资源使得企业在企业发展、市场主体激励等方面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持。

⑶维护企业、消费者合法权益工商行政管理作为一项必要的宏观调控手段,可以切实维护企业和消费者的法律权益,促进企业的发展和生存。

工商部门可以对企业营销、产品质量等方面进行有效监督、执法,及时发现和处理恶劣经营行为、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促进合法经营和创造公平、有序、安全的购物和生活环境。

3. 工商行政管理的现实挑战不可否认,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工商行政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

论工商行政管理的地位

论工商行政管理的地位

论工商行政管理的地位摘要:自工业革命开始,自由经济开始萌芽;从《国富论》诞生,各国的政府及国家机关意识到了那只“看不见的手”。

由经济周期决定的经济状况必然有兴有衰,而行政机关在其中扮演着什么角色呢?本文主要以工商行政管理的地位为中心,从其起源发展、基本内容与职能为出发点来讨论其在市场及国家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关键字:工商行政管理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秩序宏观调控一、工商行政管理的起源与发展随着人们思想的发展与完善,伴随着的便是不断地需求,而需求的满足必然引发了商品的交换。

最初的商品交换是一种自发的无序的状态,而随着阶级以及国家的产生,那些统治阶级以及强势力量便有了控制商品交易市场的野心,由此,以市场管理为核心的工商行政管理便应运而生。

经过了一代一代的完善,如今的工商行政管理已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1948年国民政府设立主要负责工商行政事物的工商部,主管全国工商企业的经济行政管理、市场管理等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政府为发展国家经济将原中央私营企业局、中央外资管理局合并为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

主要职能是管理私营工商业、公私合营企业、外资企业,从事工商行政管理工作。

但当1956年后我们推行了高度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否定商品经济,否定市场的作用,排斥外部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工作被消弱。

直至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中央根据改革、开放发展商品经济的需要,9月重新成立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

特别是1992年后社会主义经济被确认为市场经济后,由于市场经济本身对市场主体极其市场行为的管理与监督管理的需要即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的需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国家对市场主体及其市场行为的监督管理工作职责愈加重大,2001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升格为总局。

纵比古今,横跨东西,我们不难发现,当我们还处于闭关锁国的清朝时期时,英国的工业革命已敲响了“步入现代”的时钟。

那时的我们,还在“重本抑末”的政策指导下进行监督管理,不仅“抑商”,还“重租税以困辱之”。

工商行政管理体制历史沿革情况

工商行政管理体制历史沿革情况

工商行政管理体制历史沿革情况1954年11月—1970年6月机构名称: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设置时间:1954年依据: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决定说明:1、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国务院负责掌管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第八办公室,负责掌管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工作。

2、1959年6月,国务院召开了全体会议第九十次会议,决定调整国务院办公机构。

鉴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任务已基本完成,国务院决定撤销第八办公室,将其掌管的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工作,改由国务院财贸办公室掌管。

3、1970年6月,中共中央批准将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并入商业部。

1978年9月—1982年8月机构名称: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设置时间:1978年依据:《关于成立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通知》主要职能:保卫社会主义公有制,维护国家计划,保护正当的经营活动,打击资本主义势力,防止资本主义倾向的发展。

说明:1978年,经党中央批准,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直属国务院,由国务院财贸小组代管。

1982年8月—1988年4月机构名称: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依据:《关于批准国务院直属机构改革实施方案的决议》(1982)主要职能: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经济政策、法律、法令,研究拟定有关工商行政管理的法律、法令和规章制度,对工商企业实行经济监督,保护合法经营,取缔非法经营,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生产,活跃流通,保证国家计划的实现。

说明:1982年,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改称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1988年4月—1993年3月机构名称: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设置时间:1988年依据:《国务院确定行政机构设置》(1988)主要职能:是国务院经济监督管理部门,也是行政执法机关,其主要职能为:1、依法确定各类工商企业和个体工商业的合法地位。

2、监督管理或参与监督管理市场上的各种经济活动,检查处理经济违法违章行为,保护合法经营,取缔非法经营,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保证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健康发展。

工商行政管理和社会管理革新

工商行政管理和社会管理革新

工商行政管理和社会管理革新一、工商行政管理历史沿革中社会管理属性的体现(一)恢复建制以来工商行政管理机构及职能沿革1.第一阶段:1978年-1992年。

1978年9月,国务院发出《关于成立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通知》,恢复工商行政管理建制,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商行政管理总局(1982年改为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同时要求县和县以上各级设工商行政管理局,县以下设立工商行政管理所。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转移,工商服务经济发展的作用显现。

经历了1982年、1988年两次国务院机构改革后,工商部门以培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萌芽———集贸市场和各类市场为重点,逐步承担起市场管理、企业管理、个体管理、广告管理、商标管理、合同管理以及打击投机倒把等“六管一打”的工作职责。

特别是对个体工商户的管理,为待业青年、社会闲散人员提供了创业就业机会,将上述群体纳入了有效的社会管理。

2.第二阶段:1992年-1999年。

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工商部门开始探索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工商行政管理新体制、新规则和新模式,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并向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延伸。

1993年、1998年两次国务院机构改革后,工商部门分别增加了反不正当竞争职责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职责,围绕群众诉求维护群众利益;其间,通过市场办管脱钩、收支两条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措施的推行,基本实现了职能转换。

3.第三阶段:1999年-2011年。

1999年,工商行政管理体制发生重大变化,省以下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实行垂直管理,服务经济发展和加强社会管理的力量有效凝聚。

党的十六大之后,改进和社会管理成为重要课题,工商部门先后增加了打击传销、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测职责和直销监管职责。

2008年,国务院进行第六次机构改革,工商部门增加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监管职责,强化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对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的监管职责。

工商行政管理相关法规

工商行政管理相关法规

公司终止
规定了公司终止的条件、程序 和清算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总结词
旨在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
益。
行政监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不正 当竞争行为进行监管和处罚。
禁止不正当竞争行为
包括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 侵犯商业秘密等行为。
法律责任
对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行为 ,依法追究行政、民事和刑事
工商行政管理法规的制定与实施
制定
工商行政管理法规由国家立法机 关或行政机关制定,需遵循法定 程序,确保法规的合法性和权威 性。
实施
工商行政管理法规的实施主体是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执 行和监督法规的执行情况。
工商行政管理法规的分类与层级
分类
工商行政管理法规按其调整范围和内 容可分为综合性法规、行业性法规和 专项性法规等。
广告监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广告活动进行监管, 防止虚假广告和违法广告的出现。
广告准则
规定了广告应当遵守的基本准则,如真实性、 合法性等。
法律责任
对违反广告法的行为,依法追究行政、民事 和刑事责任。
04 工商行政管理的执法与监 督
工商行政管理的执法原则与程序
执法原则
依行政、公正公平、程序正当、高效便民。
问责机制
对违法或不当执法的责任人员进行问责,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等处分。
05 工商行政管理的改革与发 展
工商行政管理改革的目标与任务
建立高效的市场监管体系
保护消费者权益
通过改革工商行政管理体制,提高市 场监管的效率和透明度,确保市场公 平竞争。
强化对商品和服务质量的监管,提高 消费者满意度,维护市场秩序。

工商行政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工商行政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场乱象。
信息化水平不高
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监管效率
和透明度。
法律法规滞后
现有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相对滞后 ,难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需要不 断完善和更新。
服务意识和能力不足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服务意识和能力 需进一步提升,以满足企业和消费者 的需求。
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加强市场监管力度,完善事中事后监 管机制,确保市场公平竞争。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建立健全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为市场监管提供有力保障。
推进信息化建设
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工商行政管理 的信息化水平,提升监管效率和透明 度。
提高服务意识和能力
加强服务意识和能力建设,满足企业 和消费者的需求,提升工商行政管理 的社会满意度。
探索发展阶段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工商行政管理逐渐探索适应市场经济的管理 模式,加强了对市场主体的监管和服务。
完善提高阶段
进入21世纪,工商行政管理不断完善和提高,加强了市场监管、 行政执法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建设。
重要的历史事件和改革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工商行政管理 开始探索适应市场经济的管理模式, 逐步放开了对市场主体的管制,加强 了服务职能。
方法一
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智能化监管和服务。
理念二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完善信用监管机制。
方法二
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国际先进的工商行政管理经验
1 2
国际经验一
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保障公平竞争的市场 环境。
国际经验二
加强跨部门协同监管,形成监管合力。

工商行政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工商行政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工商行政管理的产生与发展工商行政管理作为国家对市场的监督管理,它属于历史范畴,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研究它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了解我国古代、近代和现代工商行政管理的发展情况,了解工商行政管理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及其变化规律,对于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发展我国的工商行政管理都是十分有益的。

第一节我国古代的工商行政管理工商行政管理作为国家的一种管理活动,作为一种国家对经济的监督职能,是伴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和国家的出现而产生,同时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政权的变化不断发展变化。

一、我国古代工商行政管理的产生工商行政管理作为一种国家对市场的监督管理,在人类社会还没有出现国家的时候是不会存在这种管理活动的。

中华民族和世界上许多其他民族一样,经历了若干万年的原始社会阶段,这是一个很漫长的历史时期。

原始社会是一个没有私产、没有阶级、没有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的社会。

这个漫长的历史时期,生产力非常低下,人们共同劳动所得的产品极其有限,只够维持最低限度的生活,没有什么剩余,因而那时不可能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当然也就不存在市场,更不会存在对市场的管理。

在原始社会末期发生两次社会大分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劳动产品除了维持自身生活外出现了剩余。

为了互通有无,出现了商品交换。

但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剩余产品和商品交换都十分有限。

这时期私有制度还没有完全确立,国家还没有真正产生,也就是说还没有一种能完全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利来组织监督、调节和管理社会经济活动,因而,原始社会还谈不上有工商行政管理。

公元前21世纪,建立了夏王朝,由此开始了奴隶制国家的统治。

历经夏、商、周三代的发展,我国的奴隶社会达到了相当发达、完善的地步。

社会生产力有了新的提高,农业和手工相当发达,商品交换的数量和规模日益扩大。

在春秋时期出现了独立的商人,商业劳动相分离;出现了人类社会的第三次大分工,商业成为独立的行业,与商业发展相联系的城市兴起,市场繁荣,商品经济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

当前工商行政管理

当前工商行政管理

当前工商行政管理汇报人:2023-11-20•工商行政管理概述•当前工商行政管理的主要任务•工商行政管理的挑战与对策•未来工商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01工商行政管理概述历史沿革发展趋势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市场秩序服务企业发展030201工商行政管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02当前工商行政管理的主要任务企业注册登记个体工商户登记外商投资企业管理市场主体登记管理市场行为监管对生产、流通领域的产品质量进行监督管理,确保产品质量安全,保护消费者权益。

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广告宣传监管市场监管与执法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03工商行政管理的挑战与对策国际化趋势与监管合作随着市场国际化的加速,跨国企业、国际投资等日益增多,需要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监管合作,共同维护市场秩序。

市场主体多元化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市场主体日益多元化,包括传统企业、电商平台、个体户等,这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市场监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跨界经营与监管盲区企业跨界经营、线上线下融合等新模式不断涌现,导致监管盲区增多,传统监管手段难以适应。

信息不对称与失信行为由于信息不对称,市场上存在大量失信行为,如虚假宣传、欺诈消费者等,严重扰乱市场秩序。

面临的挑战0102创新监管手段完善法规体系强化信用监管加强跨部门、跨地区协作提升国际监管合作水平030405对策与措施04未来工商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数字化与智能化监管数据驱动决策01智能化监管系统02电子化办公03联合执法加强跨部门联合执法,形成监管合力。

针对涉及多个部门的复杂问题,开展联合行动,确保监管到位。

信息共享打破部门间信息壁垒,实现跨部门信息共享,加强监管协同。

通过统一的数据平台,各部门可以实时获取所需信息,提高监管效能。

政策协同在制定政策时,充分考虑各部门间的协同作用,确保政策的一致性和连贯性,避免政策冲突和监管空白。

跨部门协同监管强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信用制度信用信息应用THANK YOU。

从历史到未来:县工商行政管理发展变迁

从历史到未来:县工商行政管理发展变迁

从历史到未来:县工商行政管理发展变迁2023年,中国县级工商行政管理局迎来了历史性的跨越,这一年,县级工商行政管理将迎来一个新的时代,迈入了数字化、智能化、创新化的全新阶段。

历史回顾中国的工商行政管理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

当时中国还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工业化国家,小农经济、手工业手工业和商业交错繁荣。

与此同时,由于没有适应的工商管理机制,这些小商贩们被漫天要价的环境所制约,办起生意来面临种种困境。

上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大门逐渐打开,大量民营企业开始崛起,国家对工商行政管理的体系进行了大力改革,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加紧推进工商监管的实践探索,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这时候,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开始逐渐成形。

在改革开放30年的时光里,中国的工商行政管理所经历的历程,是春华秋实、丰硕而漫长的。

由原来简单的商业注册业务主管,逐步发展为全方位、多元化的工商行政管理机构。

目前中国工商行政管理(局)的职能已经扩大到维护市场秩序、打击商业欺诈、规范票据信用、保障消费者权益、支持中小企业、推动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

现状目前,中国县级工商行政管理局主要负责各类商业性登记及行政管理工作,并通过在培训过程中引入信息化技术手段,强化工商行政管理的新型模式,提高了行政效能和服务质量。

2023年的县级工商行政管理局同样不断完善自身服务体系,实现了多项升级。

首先,工商行政管理局首先引入了比特币等区块链技术措施,逐步建立起了统一的、智能化的信息化服务平台,实现了全省范围内的跨域、设立、变更、备案、注销等申办业务互通共享,通过营造透明、有效、公正的管理环境,很好地满足了企业用户的各种需求,提高了工商行政管理的行业品牌价值。

其次,县级工商行政管理局利用大数据技术,将大数据与工商信息管理结合起来,通过信息化技术建立起高效的风险监测、行业动态、商业状况的实时跟踪监控系统,对民间借贷、虚假广告等行业痼疾,进行措施制止,保护了消费者的权益。

从历史到未来县工商行政管理发展变迁

从历史到未来县工商行政管理发展变迁

从历史到未来县工商行政管理发展变迁县级工商行政管理的发展变迁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

在古代,各地方政府设立商行审查机构,对商业活动进行管理和监督。

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和社会发展,县级工商行政管理的形式与职能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中国古代,商贸活动以农村为主,市场相对较小并且简陋。

县级工商行政管理主要是通过设立商行审查机构,对商人进行监督和管理,以维护商业秩序和保护消费者权益。

在这个时候,县级工商行政管理的重点是商业监管和市场管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县级工商行政管理逐渐从市场监管转变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

在现代化的背景下,县级工商行政管理机构逐渐建立起来,成为各地方政府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县工商行政管理的职能也从单一的市场管理扩大到产业规划、投资促进、企业注册、知识产权保护等多个方面。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兴起,县工商行政管理的角色和职能进一步扩大。

全球化对商业活动的规范和标准提出了更高要求,县工商行政管理机构必须适应新的经济形势,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同时,县级工商行政管理要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保护消费者的权益,维护市场秩序,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和商业欺诈行为。

在信息时代的推动下,县级工商行政管理的方式和手段也发生了变化。

通过建立电子商务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县级工商行政管理机构可以更加高效地进行信息采集和共享,提高监管效能和服务质量。

同时,县级工商行政管理机构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如网络诈骗、电子商务纠纷等新型经济犯罪的防范和打击。

未来,县级工商行政管理机构将继续发展和完善。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变革,县级工商行政管理的方式和手段将更加智能化和数字化,以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

另外,县级工商行政管理还需要加强与其他行政管理部门的协同合作,形成更加协调一致的管理体系。

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发挥县级工商行政管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第二章 工商行政管理的产生与发展-28页文档资料

第二章 工商行政管理的产生与发展-28页文档资料

周朝的司市官制
司市
管场价量易面管市 理纠水衡规负官场 工纷平器则责员最 作等、、到从,高
的市物度交全主
质人 廛人 贾师 胥师 司稽 司暴
交负 易责 契管 约理 和上 信市 用商 凭品 证、
主 管 市 场 税 收
次 充 好 的 行 为
, 并 处 理 弄 虚 、 以
负 责 颁 布 刑 法 禁 令
管偷负 理盗责 的,市 行检场 为查巡
违视 反, 市防 场止
会 秩 序
以 维 持 市 场 治 安 和 社
打 架 斗 殴 、 酗 酒 闹 事 ,
负 责 市 场 执 法 , 防 止
市场政令 处罚措施
上市商品的品种和质量
参与交易人员 交易时间、地点 上市商品的品种和质量
小刑 中刑 大刑
即在市门口分布罪状 即在市内游行示众 即施以鞭打仗刑
发展 先秦 秦汉 西汉 唐代 明清
封建统治者为了加强对工商业户的管理, 又规定了铺行(即有固定门市的工商业 户)编审制度。
城市的商人和手工业者为了限制竞争通 过规定生产或经营的范围,来保护同业 利益,处理同业纠纷而成立的一种同业 组织。
1903年 7月
清政府正式设立“工务部”和“商 务部”
同年9月 两个部合并为“农工商部”
1911年 设立了实业部,管理有关工商业事务
1. 加强市场管理。 2. 恢复和发展市场经济。 3. 开展企业普查登记、加强企业登记管理。 4. 管理经济合同。 5. 广告管理。 6. 商标管理。 7. 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打击投机倒把。
第三节 国外的市场监督管理
美国的市场监督管理 欧洲联盟的竞争政策 德国的商场监督管理 日本的市场监督管理
其在经济上的垄断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商行政管理渊源与演进我国“工商行政管理”有两种解释,一种指工商行政管理机构,另一种是代表工商行政管理职能。

两者并非一一对应。

工商行政管理机构名称源自建国初期的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

建国初期,我国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占相当大的比重,为了实现对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下设立中央私营企业局,隶属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

1950年3月,中央私营企业局和中央外资企业局合署办公,增设外资企业处;贸易部商标局并入中央私营企业局,增设商标注册处。

1952年11月,中央私营企业局和中央外资企业局合并,成立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直属政务院。

1954年,国务院成立,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直属国务院,主要承担私营工商业管理、外资企业管理、集中交易市场管理、商标管理和打击投机倒把等职责。

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也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广义的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另一种是狭义的工商行政管理职能。

广义的工商行政管理职能是指国家行使公权力对工商业实施管理并实现预定目标的功能;狭义的工商行政管理职能是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使行政权对工商业实施监督管理并实现预定目标的功能。

本文所讨论的是狭义工商行政管理职能。

工商行政管理职能是主权国家的一项重要经济管理功能,因而并非中国所特有,也并非只有取名工商行政管理的机构所专有。

中国有工商行政管理机构,国外也有工商行政管理机构,如,奥地利维也纳工商行政管理局。

中国有非取名工商行政管理但具有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的机构,国外亦然,但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发展阶段,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具有不同的内容。

本文以当下工商行政管理机构与职能为基础,简要追溯工商行政管理的历史渊源,梳理工商行政管理的演进路径,试图抛砖引玉,以引起大家对工商行政管理发展深层探索的热情。

我国古代没有专门的工商行政管理中央机构,工商行政管理事务主要由户部、工部和内务府系统三个中央机构兼管。

户部起源于先秦《周庄》的“地官大司徒”,秦“治粟内史”,两汉称“大农令”和“尚书民曹”,唐永徽年初因避讳太宗皇帝世民名讳改称“户部”。

光绪三十二年,将户部改为度支部,管田赋、关税、厘金、公债货币和银行等,户部遂废;工部起源于周代官制中的“冬官”。

隋开皇二年始设工部,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政令,与吏、户、礼、兵、刑并称六部。

清代工部设于天聪五年,管理全国工程事务。

光绪三十二年,将工部并入商部改为农工商部;内务府源于秦代少府卿。

清代内务府掌宫廷事务,长官称总管大臣,由满族王公或满族大臣兼任,兼管织造、织染局等事务。

古代工商行政管理职能源于市场设置规划,后来,随着市场的发展,市场交易管理、经营者登记管理、经济合同管理和商标管理等职能渐渐出现。

古代工商行政管理的形成市场是由井市演变而来。

市场最初的形态是井市,或称市井。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古未有市,若朝聚井汲水,便将货物于井边货卖,故云市井”。

随后,井市慢慢演进成集市,约定交易时间与地点。

据《易•系辞》记载,“庖牺氏没,神农氏作,列廛于国,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据此推算,集市距今约有7000年左右的历史。

有文字记载的市场管理官员出现于西周时期,据《周礼•地官•司市》记载,“司市”是管理市场的总负责人。

司市驻“思次”,下属驻“介次”。

思次、介次都是市场的办公机构。

司市下设胥师、贾师、司虣、司稽、质人、廛人等。

胥师分区执行管理职责,负责辨别货物的真假,贾师管理物价,司虣负责治安,维持市场秩序,禁止斗嚣,司稽稽查形迹诡异可疑的人,负责掩捕盗贼,质人验证买卖合同和管理度量衡,廛人负责征收商税。

市场管理一是市场设置规划。

原始的“城”与“市”相互分离,功能独立。

大约从商代晚期开始,在城中设市,固定交易地点,进行集中交易。

古代城市一般规划为内城外廓式,内城为宫殿、官署和宗庙等所在,外城廓城内为手工业作坊、居民和墓地等所在。

市场一般设在廓城偏北处。

城中设市始于西周的丰城与镐城,在遗址今西安市西南的沣河两岸,由西岸的丰城与东岸的镐城组成,其布局整齐,规划严格,可惜不能辨认。

目前所知的最早的“市”是陕西凤翔雍城发现的战国时期秦都秦市遗址,完全符合《周礼•考工记》“前朝后市”格局。

二是市场管理原则。

据《周礼•官•司市》记载,“凡治市之货贿、六蓄、珍异,亡者使有,利者使阜,害者使亡,糜者使微”。

即干预市场的目的是使中断的货品恢复供应,有利于人的货品更加丰富,不利于人的货品不能出售,侈靡的货品需使减少;又据西周晚期青铜器《兮甲盘》记载,向周朝交纳贡帛的农人,不得欠缴贡帛、粮赋,来往、经商,不得扰乱地方和市肆,如果违反周王的法令,则予以刑罚、征讨。

周朝各地诸侯、百姓,从事商贸应在规定的市肆进行,不得到荒蛮偏僻的地方去做生意,否则,也要给予处罚等内容。

这是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市场管理法律。

三是市场管理内容。

据《礼记•王制》记载,“圭璧金璋,不粥于市;命服命车,不粥于市;布帛精粗不中数、幅广狭不中量,不粥于市;奸色乱正色,不粥于市;锦文珠玉成器,不粥于市;衣服、饮食,不粥于市;五谷不时,果实不熟,不粥于市;木不中伐,不粥于市,禽兽鱼龟不中杀,不粥于市”,详细规定了上市商品内容。

经济合同管理据《周礼•地官•质人》记载,凡货物买卖,以“质剂”作为凭证,像奴婢、牛马等大宗买卖用长的,叫做“质”,兵器、珍异等小宗买卖用短的,叫做“剂”。

质剂由官府制造,用竹或木做成,书写两札,盖上官印,买卖双方各执一札。

质剂由质人掌管。

处理质剂纠纷,也有时间规定,国中在十日,郊二十日,野三十日,都三个月,王畿以外的邦国一年内提出诉讼。

过了有效期限,官府就不予受理。

商标管理萌芽春秋战国时期,官府要求在产品上加注标识。

据《礼记•月令》篇记载:“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究其情”。

此书约成公元前620年前后。

又据《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记载,吴王得越所献宝剑三枚,刻有“鱼肠”“磐郢”和“湛卢”标记。

战国时期齐国的铜量、陶量也刻有“阳城”“廩”“公豆”“公区”等标记。

商标源自于物勒工名。

对物勒工名的要求,类似当今的商标管理。

注册登记管理根据《国语•齐语》和《管子•小匡篇》记载,管子将齐国都邑划分为三个区域,二十一个乡,其中士农之乡十五个,工商之乡六个,又将“野”“鄙”划分为五个属,专事农耕。

开始对工商业实行户籍管理。

至秦代,官府开始在户籍上加注商人信息,也称“注籍”。

后来,注籍演变成“市籍”。

至汉代,官府对市籍管理相对严格。

据《汉书•酷吏传》记载,成帝永始年间,尹赏为长安令,把无市籍商贩作务者“置之‘虎穴中’,数日壹发现,皆相枕藉死”。

禁售伪劣商品据《唐律•杂律》记载,“诸造器用之物及绢布之属,有行、滥、短、狭而卖者,各杖六十;得利赃重者,计利,准盗论。

贩卖者,亦如之。

市及州县官司知情,各与同罪;不觉者,减二等”。

“行”是指质量低劣;“滥”是指假货;“短狭”是指不合规格。

“行滥短狭”即如今所谓的假冒伪劣商品。

公平竞争管理据《唐律•杂律》记载,“诸买卖不和,而较固取者;及更出开闭,共限一价;若参市,而规自入者;杖八十。

已得赃重者,计利,准盗论。

”“较固取”是指强买强卖;“更出开闭,共限一价”是指垄断行情;“参市”是指别人正在买卖之时,你在一旁或抬高价格,或压低价格,抢夺别人生意,也包括今天所谓的“托儿”。

说明当时禁止强买强卖、垄断行情、欺骗顾客和欺行霸市等行为。

营业执照管理洪武十四年诏令实行里甲之制。

所有参与买卖的商人都要到官府登记,将商人信息列入“黄册”。

由于“行商”是经营长途贩运,流动性大,不易管理和控制。

对此,朝廷规定行商出外经商,先要向政府交一笔钱,申请“路引”,也叫关券,方可远行。

凡经营客栈,都必须备有官府署发的“店历”。

客店要对投宿的商人进行详细登记,并按月上报所辖官衙进行查照。

路引、店历相当于现代的营业执照。

晚清时期工商行政管理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西方资本主义工商业冲击下,一方面,传统的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空间被严重挤压,甚至被淘汰出局;另一方面,以动力机器为标志的近代工业和新型商业逐步兴起。

迫使国家转变对工商业管理的理念与方式。

咸丰十年,清政府办理“抚局”的恭亲王奕訢等上书奏请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同年咸丰帝下谕批准设立。

总理衙门分设英国股、法国股、俄国股、美国股、海防股、司务厅、清档房、同文馆和总税务司等内部机构。

《马关条约》签订后,要求改革现状、挽救民族危亡的呼声更加高涨。

光绪二十四年,在光绪皇帝的支持下,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开始推行改良主义的变法运动,倡导“立商政以开利源而杜漏卮”。

根据维新派的建议,光绪皇帝于六月十二日,命令各省整顿商务,在各省省会筹办商务局。

八月二十一日,在京师设立农工商总局,令各省迅速设立农工商分局,置造机器。

鉴于矿产、铁路的重要性,清朝廷又在京师设矿务铁路总局,京师及各通商口岸设立邮传局等机构。

庚子之役后,清朝廷决心改革政治。

光绪二十七年六月,下谕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专司涉外与通商事务。

内分和会司、考工司、榷算司、庶务司、司务厅等部门。

其中考工司“专司铁路、矿务、电线、机器、制造、军火、船政”;榷算司“专司关税、商务、行船、华洋借款、财币、邮政”。

光绪二十八年十一月,政务处奏设商部,以振兴商务,次年八月正式设立商部。

统辖全国工商实业。

商部的设立,标志着国家对工商业在经济中重要地位的承认。

同年,朝廷颁布《商部章程》,规定商部内设尚书一人,左右侍郎二人,负责领导商部工作。

其下分设保惠、平均、通艺、会计四司,分别负责招商、农务、路矿、工商等方面工作。

光绪三十二年,改商部为农工商部,归并工部部分事务,下设农、工、商、庶务四司,其中,商务司专管一切商政,统辖京都内外商务、学堂、公司、局、厂等,并成立工艺局、商律馆、商标局、度量衡局等机构,专管工商企业和市场经济活动,执掌对工商企业的登记、商标注册和度量衡等业务的管理。

同年,改户部为度支部。

光绪三十三年,改订地方官制,各省设立劝业道,掌管全省农工商业和交通事务。

劝业道下设公所,内设总务、农业、工艺、商务、矿务、邮传等六科。

各厅、州、县设劝业员,在劝业道和地方官的指挥监督下,指导本厅、州、县的实业和交通事宜。

同时,由商部委派“商务议员”负责组建商会组织,以促进商务活动。

其间,清廷先后制定了《商人通例》《公司律》《公司试办章程》《破产律》《商标注册试办章程》,以及《奖励华商公司》《商会简明章程》等法规。

民国时期工商行政管理由于政局动荡,民国时期的工商行政管理变化很大。

1911-1927年间,由于军阀混战,相互割据,工商行政管理极其混乱;1927-1936年,政局相对稳定,国民党政府出台了一些管理法规,工商业管理体制初步形成;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政府推行战时经济政策,呈明显的经济统制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