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二路面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概述道路工程质量通病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可能会导致道路工程的安全隐患和使用寿命缩短。
为了确保道路工程的质量,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常见通病及预防措施1. 施工材料质量不达标问题描述: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材料质量不符合规定标准,可能导致道路工程出现质量问题。
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材料质量不符合规定标准,可能导致道路工程出现质量问题。
预防措施:- 严格按照规定选用合格的材料。
- 建立严格的材料供应链管理,确保材料质量可追溯。
- 加强材料验收工作,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2. 不合理的施工工艺问题描述:施工中使用的工艺不合理,可能导致道路工程出现质量问题。
施工中使用的工艺不合理,可能导致道路工程出现质量问题。
预防措施:- 要求施工单位根据规范进行工艺设计和施工操作。
- 加强施工工艺的监管和检查,确保施工操作符合规范要求。
- 加强施工过程的记录和档案管理,以便开展后期的质量评估和责任追溯。
3. 施工机械设备不良问题描述:施工中使用的机械设备质量不良,可能导致施工质量下降。
施工中使用的机械设备质量不良,可能导致施工质量下降。
预防措施:- 强调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检修工作,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 严格选用优质可靠的机械设备,并进行必要的验收。
- 加强对机械设备的使用培训,保证施工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4. 工程监理不到位问题描述:工程监理不到位,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
工程监理不到位,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
预防措施:- 部署专业的工程监理团队,并明确监理人员的职责和要求。
- 加强工程监理的内外部沟通,确保及时了解工程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 加强对工程监理人员的培训和监督,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和责任意识。
5. 施工质量管理不严格问题描述:施工质量管理不严格,容易导致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被忽视。
施工质量管理不严格,容易导致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被忽视。
道路工程防治质量通病的要点及措施
道路工程防治质量通病的要点及措施介绍本文旨在探讨道路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其相应的防治措施。
为确保道路工程质量和安全,需要在建设过程中针对这些通病进行重点关注和处理。
1. 基础不牢固- 要点:道路基础的稳固性对整体工程质量至关重要。
基础不牢固将导致道路开裂、坍塌等问题。
- 措施:在道路建设前,应进行充分的地质勘察和土壤测试,确保基础的稳固性。
选择合适的材料,并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施工。
2. 材料质量不合格- 要点:低质量的道路材料会导致道路开裂、剥落等问题,影响道路使用寿命。
- 措施:严格控制材料采购渠道,确保材料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加强材料质量检验,杜绝使用不合格材料。
3. 施工工艺不规范- 要点:施工工艺的不规范会导致道路表面不平整、渗水等问题,影响道路质量。
- 措施:培训施工人员,确保他们熟悉并按照规范进行施工。
加强监督,及时纠正和整改施工不规范的问题。
4. 设计不合理- 要点:不合理的道路设计会导致拥堵、交通事故等问题,影响道路的正常运行。
- 措施:在道路设计前,进行充分的交通流量分析和道路规划,确保道路设计满足实际需要。
引入专业设计机构,提高设计水平和质量。
5. 驾驶员素质不高- 要点:驾驶员的素质对道路安全和交通效率有重要影响。
驾驶员的违法行为和不良驾驶惯会加剧道路质量问题。
- 措施:加强驾驶员培训,宣传交通法规和安全意识。
加强交通执法,对违法行为进行严肃打击,提高驾驶员的自律性和遵从规范的意识。
结论道路工程防治质量通病的要点及措施包括重视基础稳固性、控制材料质量、规范施工工艺、合理道路设计以及提高驾驶员素质等。
只有通过加强管理和监督,从多个方面综合防治,才能确保道路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以上是关于道路工程防治质量通病的要点及措施的简要介绍。
在实际工程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更详细和具体的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路面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随着市政工程建设大发展,道路工程建设的量大面广,参与施工的企业和人员较多,其基础和水平差距较大,很不平衡。
施工操作不规范的现象非常普遍,形成了一些质量通病。
为了提高上海道路工程质量,道路工程施工人员应加强技术培训,提高自身的技术素质,认真执行规范。
本文就道路工程中常见的施工操作不规范通病及预防措施略作介绍,以求共勉。
◆路基工程一、回填压实的质量通病1、超厚回填(1)病害现象及原因路基土回填压实质量通病为不按规范规定的虚铺厚度回填,严重者,用推土机一次将沟槽填平。
结果不能将所铺层厚内的松土全部压实达到要求的密实度;若是路面将造成路基和路面结构沉陷;若是管道其胸腔部位便达不到要求的密实度,使胸腔部位的土压力小于管顶土压力和地面荷载,可能造成管体上部破裂,无筋管还可能被压扁。
(2)预防措施①严格执行路基土分层回填压实的规范要求。
②要向操作者做好技术交底,使路基填方及沟槽回填土的虚铺厚度不超过规范规定。
2、倾斜堰压(1)病害现象及原因由于在填筑段内未将底层整平,即进行填筑,或在沟槽填筑高度不一,使填筑段内随高随低,碾轮爬坡碾压。
结果使碾轮压实重力产生分力损失,在纵坡上使碾轮轮重不能发挥最大的压实功能,坡度越大损失的压实功能越大。
(2)预防措施在路基总宽度内,应采用水平分层方法填筑。
路基路面的横坡或纵坡陡于1:5时应作成台阶。
回填沟槽分段填土时,应分层倒退留出台阶。
台阶高度等于压实厚度,台阶宽不小于l米。
3、挟带大块回填(1)病害现象及原因填土中挟带块状物,妨碍土颗粒间相互挤紧,达不到整体密实效果.另一方面块状物支垫碾轮,产生叠砌现象,使块状物周围留下空隙,日后发生沉陷.(2)预防措施①要严格管理,对填土中颗粒过大(〉10cm)的砖块、石块、混凝土块要剔除,对大于l0cm的硬土块必须打碎。
4、挟带有机物或过湿土的回填(1)病害现象及原因回填土中挟杂有机物,在有机物腐烂后土体中形成空洞;而超过压实最佳含水量的过湿土,达不到要求的密实度,都会造成路基不均匀沉陷,使路面结构变形。
路面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路面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路面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一.前言市政道路象征着一个城市交通的灵魂,而城市道路的好坏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好的道路会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极大大的方便,道路一旦出现问题将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困扰。
市政道路工程不同于其他道路工程,它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这是由于城市道路范围内有许多种管线和地下设施需同时施工,城市交通的需要又不允许工期过长,城市交通设施、各种公用设施与道路建设须得同步建设,大大的增加了工程的复杂性,进而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常常出现一些质量通病。
本人就针对这些施工中最常见的质量通病,对其产生原因和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路边积水1.产生原因(一) 雨水井或管道被垃圾堵塞,导致流速减慢,路面的水不能及时排走,或者由于部分雨水井或管道被完全堵塞而造成积水。
(二) 施工疏忽和测量出错,路面及管道产生积水,甚至出现倒坡现象,以及雨水井处井盖比四周高而引起路边积水。
(三) 由于排水口设在人行道路沿石处下方,排水口十分狭小容易堵塞。
2.预防措施(一) 严格按照施工程序施工,管道封堵与开封都必须得做好记录并加强检查力度。
(二) 讲究文明施工,严禁泥浆排入管道,防止堵物流入管中。
(三) 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养护管理,消除垃圾、防止堵塞,保证雨水井和管道畅通。
(四) 施工前要认真按照施工测量规范和规程进行交接桩复测与保护。
(五) 必须严格按照样桩进行施工,并且必须进行检验误差,完全符合要求之后才能交付施工。
(六) 在施工中尽可能的避免排水口设于人行道路沿石下方,并且应严格按规范进行施工,并确保排水口的畅通。
二.路基、沟槽回填土沉陷1.产生原因(一) 管道渗漏水,使得回填覆土层水土流失而沉陷,最终导致路面开裂或沉降。
(二) 管槽及检查井周边回填填土不符合要求,如填土中夹带块状物不,填料质量欠佳等原因影响压实质量效果,危及路基的安全。
2.预防措施(一) 施工单位应严格按规范要求施工,使路基填方以及沟槽回填土的虚铺厚度按照压路机要求而不超过有关的规定。
路面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
路面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一、路面工程质量问题及其成因1.裂缝裂缝是路面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主要成因包括:(1)基层不坚实,荷载分布不均,引起基层变形;(2)材料质量差,温度变化和荷载作用使基层与面层之间发生滑移;(3)施工质量不佳,如温度过高或者过低时施工、压实度不够等。
2.拱起、沉陷另一个常见的路面质量问题是路面出现拱起或者沉陷,主要成因包括:(1)基层土质不均匀;(2)基层土质不够坚实;(3)基层土质水分过多或者过少。
3.松散路面松散是指路面表层的颗粒材料在运行时发生松动或者脱落,主要成因包括:(1)材料选用不当,强度不够;(2)水泥砂浆配比不合理;(3)施工质量不佳,压实度不够或者基层土质不均匀。
4.积水积水是指路面在降雨后形成积水,影响行车安全和路面材料的使用寿命,主要成因包括:(1)排水设计不合理;(2)排水系统材料选用不当;(3)施工质量不佳,排水系统接头不牢固或者铺设坡度不合理。
5.路面塌陷路面塌陷是指路面部分或者整体出现下陷现象,主要成因包括:(1)路基土质不坚实;(2)地下水位过高;(3)施工质量不佳,压实度不够或者填筑材料选用不当。
二、路面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1. 提高基层稳定性为了减少裂缝、沉陷等问题的发生,需要加强对基层的处理。
在设计中,要合理选择路面基层材料和填筑工艺,保证基层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在施工中,要加强基层的压实度,确保基层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2. 优化材料选用材料的质量对路面工程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减少松散和塌陷等问题的发生,需要优化路面施工材料的选用。
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材料的强度和稳定性;在施工中,要加强对材料的质量控制,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3. 加强施工质量管理施工质量的提高是预防路面质量问题的关键。
为了加强施工质量管理,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严格执行施工规范,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2)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施工技能和质量意识;(3)加大对施工现场的监督和检查力度,确保施工质量可控可查。
路面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路面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1路面平整度差1、现象:沥青混合料人工摊铺、搂平、碾压后表面尚较平整,当开放交通后路面出现波浪或出现“碟子”坑、“疙瘩”坑。
2、原因分析:(1)底层平整度差,因为各类沥青混合料都有它一定的压实系数,摊铺后,表面搂平了,由于底层高低不平,而虚铺厚度有薄有厚,碾压薄处沉降少则较高,厚处沉降多则较低,表面平整度则差。
(2)摊铺方法不当,在等厚的虚铺层中,由于摊铺时用铁锹高抛,或运输卸料时的冲击力将沥青混合料砸实,或人、车在虚铺混合料上乱踩乱轧,而后又搂平,致使虚实不一致,虚处则较低,实处则较高,平整度差。
(3)料底清处不净,沥青混合料直接倾卸在底层上,粘结在底层上的料底清除不净,或把当天的剩料胡乱摊在底层上,充当一部分摊铺料,但它已经压实,冷凝,大大缩小了压实系数,当新了补充搂平压实后,形成局部高突、疙疙瘩瘩,不平整。
3、治理方法:(1)首先要解决底层平整度的问题,这里所指的底层是泛指。
如果沥青混合料面层分三层铺,那么表面层的底层是中面层(黑色碎石或粗级配沥青混凝土),中面层的底层是底面层(碎石),底面层的底层是道路基层,基层的底层是道路路基(土路床),每一层的平整度都对上一层平整度至关重要。
所以要按照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中对路面各层需求严格控制,认真检验。
特别是在保障各层密实度和纵横高程的基础上,把平整度提高标准进行控制,最后才能保障表面层平整度的高质量。
(2)面层的摊铺应使用摊铺机,并放准每幅两侧高程基准线,操作手控制好熨平板的预留高的稳定性;小面积或无条件使用摊铺机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规定的方法摊铺,即采用扣锹法,不准扬锹,要锹锹重叠,扣锹时需求用锹头略向后刮一下,以使厚度均匀一致。
使用手推车和转载机运料时,应用热锹将料底砸实部分翻松后摊平,以求各处虚实一致。
搂平工序,不能踩踏未经压实的虚铺层,要倒退搂平一次成活,如再发现有不平处,可备专用长把刮板找补搂平。
(3)沥青混合料应卸在铁板上,不能直接倾卸在铺筑底层上。
公路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控制措施
公路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控制措施1)形成原因:灰土厚度不均匀,存在局部高低差异,或者土质不均匀,压实不足,或者存在夹层。
2)防治措施:在灰土拌和和碾压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灰土厚度和含水量,避免局部高低差异和夹层现象的出现。
同时,在压实过程中,要确保压实度均匀,避免出现压实不足的情况。
如发现局部存在夹层,应及时进行重新拌和和压实。
此外,还要加强养生管理,确保灰土养生期间表面湿润,避免出现干裂现象。
二、路面施工质量通病分析与防治1、路面平整度不达标1)形成原因:施工时未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高程控制,或者使用的机具不合适,操作不规范,或者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不高。
2)防治措施:在施工前,要进行详细的设计和方案制定,确保施工时能够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高程控制。
同时,要选用合适的机具,进行规范的操作,避免出现误差。
在施工过程中,还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技术水平,确保施工质量达标。
2、路面厚度不均匀1)形成原因:施工时未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厚度控制,或者使用的机具不合适,操作不规范,或者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不高。
2)防治措施:在施工前,要进行详细的设计和方案制定,确保施工时能够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厚度控制。
同时,要选用合适的机具,进行规范的操作,避免出现误差。
在施工过程中,还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技术水平,确保施工质量达标。
3、路面损坏、龟裂1)形成原因:路面质量不达标,或者使用寿命已经到期,或者存在严重的车流量和超载现象。
2)防治措施:在施工前,要进行详细的设计和方案制定,确保施工质量达标。
同时,要加强对路面的养护和维护,及时进行修补和加固,延长使用寿命。
对于车流量和超载现象较为严重的路段,还要加强管理,限制车辆通行,减少对路面的损坏。
1、横向裂纹问题横向裂纹的形成原因是由于碾压过程中表面含水量过大或过小,采用高频振动,碾压速度过快,导致灰土受振动频率的影响向前搓移。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应在最佳含水量±2℅时进行碾压,避免高频振动,并严格控制碾压速度。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和预防措施方案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和预防措施方案市政道路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市民出行的安全和便利。
然而,在实际施工中,常常出现各种质量问题,影响了道路使用寿命和市民的出行体验。
本文将针对市政道路工程质量常见的通病,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案。
一、路面平整度差预防措施:1.加强施工现场监督和管理,确保施工材料的合格性。
2.加强施工技术培训,提高工人技术水平。
3.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加强现场巡查和验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二、路面龟裂、沉陷市政道路上常见的另一个通病是路面龟裂、沉陷。
这种问题主要是由于基础处理不当、施工工艺不规范等造成的,严重影响了交通安全和使用寿命。
预防措施:1.加强前期设计,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路基材料和路面结构。
2.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工艺要求进行施工,特别是对于大面积挖掘工程,要做好土壤加固和排水工作。
3.加强质量监督,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把控,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三、排水不畅预防措施:1.在道路设计中充分考虑排水需要,确保路面坡度合理、排水系统畅通。
2.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排水工作,特别是对于沟渠和水井等设施的安装和管道的连接,要保证密封和稳固。
3.定期清理排水设施,确保畅通有效。
四、交通标志不清晰市政道路上的交通标志和标线不清晰是另一个常见问题,这给驾驶人造成困扰、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
预防措施:1.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标志和标线的施工,保证颜色、形状和位置的准确性。
2.加强标志和标线的维护工作,定期检查并修复受损的标志和标线。
3.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提高驾驶人的交通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通病有路面平整度差、路面龟裂沉陷、排水不畅和交通标志不清晰等问题。
为了预防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加强施工管理和监督,做好前期设计和施工准备工作,更好地选择材料和技术,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标准和规范。
只有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有效的预防措施,才能提高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提升市民的出行体验。
路面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2)
路面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2)路面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三) 应严格控制井室与井口中心位高度,仔细检查井砌筑质量,防止井体出现变形。
(四) 仔细做好检查井的垫层和基层工作,预防井体下沉引起沉陷。
(五) 要保证检查井井盖与其座要配套,在安装时要求座浆饱满,选择适合的面底和轻重型号,安装铁爬时要控制好第一步位置,平面位置必须准确。
五.路面混凝土开裂、起砂、蜂窝麻面1.产生原因(一)水泥质量不合格,在搅拌过程中混凝土的水灰比例过大,使其表面强度降低,导致施工完毕后容易磨损易起砂。
(二)施工过程中,没有严格控制好收抹和压光时间,在混凝土的表面洒水或干水泥,在路面未达到一定的强度或养护就提前施加各种荷载从而引起路面表皮脱皮或开裂。
(三)混泥土的比例不合格、混凝土搅拌的时间较短,没有均匀使灰料拌合,导致石子过于集中振不出水泥浆。
(四)没有严格按操作规范浇筑混凝土,错牾的下料高度,出现振捣或漏振情况,未及时排除混凝土中的空气,致使路面不密实。
(五)没有严密拼装模板,表面的清理工作不到位,没有均匀涂刷脱膜剂甚至局部漏刷。
(六)在施工时,留置施工缝不当而引起路面裂缝。
2.预防措施(一)必须严格控制水灰比,控制好面层的收抹和压光时间,严厉禁止在混凝土表面洒水或干水泥的行为。
(二)保证在施工过程中,保证水泥的数量,稳定水泥安定性。
(三)清理干净模板面,均匀涂刷脱膜剂,不允许漏刷,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来浇筑混凝土,严防振捣或漏振,并应及时排除混泥土中的气泡。
(四)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的用料比例,合理的水灰比和砂子率,控制好砂石的含泥量,混凝土必须振捣密实,还应及时抹压板面。
(五)合理选用材料,水泥应选用收缩性小和水化热小的,浇筑混凝土应尽量选择在温度较低的时候,尽量避免在炎热天气里进行大面积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施工缝应按施工规范正确留置。
(六)合理加强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力度以及适当延长养护的时间,在混泥土上覆盖草袋、草帘,避免阳光的暴晒,控制好洒水时间,保持混泥土湿润。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路基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路基施工的质量通病主要是基础不均匀沉降、摊铺厚度过大、含水量过大、填料粒径过大等。
为防止质量通病的发生,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填方路基地面自然横坡或纵坡陡于1:5时,将原地面挖成宽度不小于1m的台阶。
台阶顶作成2~4%的内倾斜度,以保证新填路堤在坡面上的稳定性。
2)路基的填筑,必须按试验路段确定的摊铺厚度和最佳含水量,分层填筑、压实,才能保证压实度达到设计规定要求。
施工中不得随意加大填土厚度,含水量必须控制在最佳含水量和其允许的幅度之内。
否则予以洒水或晾晒。
3)路基的填筑,随填、随摊,当天填筑的土层当天完成压实。
每一层的表面,做成2~4%的排水横坡,避免路基表面积水,形成局部“弹簧”路基,造成质量隐患。
4)为防止地基引起的不均匀沉降,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
地基处理(包括深度、横向宽度),路基填筑时从低往高处分层摊铺碾压。
对于填挖交界处,填、挖台阶搭接按规范施工,碾压密实无拼痕。
2、路面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混凝土路面的质量通病主要是路面开裂、纵横向裂纹、网裂、龟裂坑槽等。
为防止质量通病的发生,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制定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作业指导书路面结构中,面层、基层和底基层都有相应的质量标准和技术要求。
对材料质量、施工机械、铺筑工艺等要求也各不相同。
为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必须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据以组织和指导施工。
其主要内容包括材料的料场地点、采备及运输方式、堆放场地、各结构层的施工进度安排、机具设备的配备和人员组织,采用的工艺和工序的衔接,特殊气候条件(雨天、高温)下的施工对策,以及自检要求和质保措施等。
编制路面施工作业指导书。
在指导书中明确各种材料的各项质量标准和技术指标、材料分类堆放、施工配合比试验与确定、混合料拌合、运输、摊铺、碾压工艺及养生等要求,明确各道工序的职责和施工责任人,明确自检责任和自检人员,明确质量目标;同时,对关键工序采用的工艺、采取的措施等给予明确的事先指导,真正做到“施工有计划、工艺都知道、职责均明了,质量达目标”。
路面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路面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2.1.2施工时未能控制好摊铺机的行驶速度和振动频率。
2.1.3摊铺机的前后轮胎气压不均匀或胎面磨损不均匀。
2.1.4摊铺机的振动系统调整不当或振动筛网堵塞。
2.1.5摊铺机作业时,温度、湿度和风速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2.2预防措施2.2.1在路基施工时,应控制好路基沉降,保证路面基础的均匀性。
2.2.2摊铺机作业时,应控制好行驶速度和振动频率,尽可能使路面均匀振实。
2.2.3摊铺机的前后轮胎应保持均匀气压和磨损程度,振动系统要调整好,筛网要及时清理。
2.2.4在作业环境不利的情况下,应适当调整施工工艺和作业方法。
2.3治理措施2.3.1对于轻微不平整的路面,可采用修补和打磨的方法进行处理。
2.3.2对于严重不平整的路面,应进行重新铺设或翻新。
在重新铺设时,应采用合适的施工工艺和设备,确保路面的平整度和质量。
2.3.3对于路面沉降引起的不平整,应进行路基加固或改善路基条件,以减少沉降。
2.1.2 基层不平整对路面平整度的影响路面平整度受基层不平整的影响较大。
基层不平整会导致路面在摊铺和碾压过程中出现高低起伏,从而影响路面的平整度。
2.1.3 桥头、涵洞两端及桥梁伸缩缝的跳车桥头、涵洞两端及桥梁伸缩缝是路面跳车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些地方的路面结构比较复杂,容易出现起伏和不平整,从而导致路面跳车。
2.1.4 路面摊铺机械及工艺水平对平整度的影响路面摊铺机械和工艺水平也是影响路面平整度的重要因素。
如果摊铺机的使用不当或工艺水平不高,会导致路面出现高低起伏,影响路面的平整度。
2.1.5 面层摊铺材料的质量对平整度的影响面层摊铺材料的质量也会影响路面的平整度。
如果面层摊铺材料质量不好,容易出现起伏和不平整,从而影响路面的平整度。
2.1.6 碾压对平整度的影响碾压也是影响路面平整度的重要因素。
如果碾压不够均匀或力度不够,容易出现高低起伏,从而影响路面的平整度。
2.2 预防措施2.2.1 在摊铺机及找平装置使用前,应仔细设置和调整,使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并根据实际效果进行随时调整。
路面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3)
路面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3)路面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1.3 沥青路面的松散松散这一路面病害会对路面行车安全造成威胁。
整个道路表面或局部区域都可能发生这种病害,但是受到行车荷载的影响,轮迹带的松散程度往往较严重。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原因在于:①局部路基和基层发生不均匀沉降破坏路面结构;②碎石中存在风化颗粒,水侵入后导致沥青剥离;③沥青结合料的粘结性能会随使用时间的不断累积而下降,导致轮胎和面层接触部分的沥青磨耗,从而大大降低沥青含量,使细集料散失;④机械损害及油污染。
1.4 沥青路面的水损害沥青路面若有水分存在,经受交通荷载和温度涨缩的反复作用,水分会逐步侵入到沥青与集料的界面上,同时沥青膜在水动力的影响下逐渐从集料表面剥离,造成集料之间失去粘结力而对路面结构产生破坏作用。
沥青路面之所以出现水损害现象,主要是受到设计、材料、施工、车辆超载、土基和基层等因素的影响。
1.5 沥青路面的冻胀和翻浆沥青路面在冻融时期极易出现翻浆和冻胀等病害,其原因在于水的侵入以及路基土的水稳定性能不好,加之冰冻的作用,路基上层存在的水分冻结后导致路面胀起甚至开裂;而路面、土质、温度、水和行车荷载等则是引起道路翻浆的主要因素,其中温度、水和土属于构成翻浆的自然因素。
1.6 沥青路面的沉陷沉陷是发生频率最高的一种路面变形,多发生在挖方段及填挖交界处。
造成路面沉陷主要原因包括:①土质路堑排水受阻,路床下部路基太湿润而出现不均匀沉降,导致路面局部发生沉陷。
②不断加大的交通量,给路面强度带来巨大的压力,并由此产生疲劳破坏。
③基层或路基的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或填挖路段路基强度不一致,车辆荷载很容易破坏路基或基层结构,最终出现路面沉陷。
④桥头路面出现不均匀沉降而导致路面沉陷,同时与桥面发生错位。
2 沥青路面出现裂缝的原因分析及其预防措施2.1 原因分析按裂缝成因我们可将路面裂缝划分为两大类:一是受行车荷载的影响而出现的结构性破坏裂缝,即荷载型裂缝;二是由沥青面层温度变化导致的温度裂缝,即非荷载型裂缝。
路面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
路面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1)、水泥稳定碎石基底:(1)、7D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合格原因分析:水泥品质低劣,影响混合料固结;水泥用量不足;骨料级配较差。
预防措施:加强进场水泥的验收和复检,无合格证的水泥不予验收,复检不合格的水泥禁止使用。
加强操作工人的质量意识教育,防止偷工减料。
加强搅拌设备的计量检测,保证计量精度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加强砂(石屑)、石原材料检验,但砂(石屑)、石原材料改变时,重新进行配合比试验。
(2)、摊铺时粗细料分离原因分析:搅拌时间不充分,混合料均匀性差,或搅拌机计量不准,细集料少下或未下,致使粗集料集中;装卸运输中出现离析现象。
预防措施:加强操作工人的质量意识,保证搅拌过程的规范性;定期对搅拌机的计量装置进行检定,确保其计量精度;摊铺前对已离析的混合料人工重新搅拌;如果在碾压过程发现粗细集料集中现象,将其挖除,分别掺入粗、细料搅拌均匀,再摊铺碾压。
(3)、压实度较差原因分析:混合料含水量控制不准;骨料级配较差;碾压不规范。
预防措施:加强搅拌设备的计量检定,保证其计量精度;因混合料在运输、摊铺碾压过程中会产生部分水份损失,搅拌时用水量原则上按大于最佳含水率进行控制;加强砂(石屑)、石原材料检测,当砂(石屑)、石原材料改变时,重新进行配合比试验;加强操作工人的质量意识教育,加强对操作工人的技术交底,确保碾压过程的规范性。
(4)、基层出现松散现象原因分析:碾压成型后不养护,或养护不规范;交通管制不严,过境车辆或施工车辆在基层面上通行,致使基层顶面遭受破坏;碾压过程不规范,压路机在刚碾压成活的基层面上转弯、掉头。
预防措施:加强技术教育,提高操作人员、管理人员对混合料养生重要性的认识,严肃技术纪律,严格管理,严格执行混合料压实成型后在潮湿状态下养生的规定。
养生时间控制不少于7d或养护至铺筑上层面层时为止;如施工区域封闭交通,则严禁施工车辆在已形成的基层面上通行;如施工区域未封闭交通,则尽可能在结构层外修筑临时便道让车辆通行,如确无法避免,则至少保证限制重车通行;加强操作工人的技术教育,保证操作过程的规范性,严禁压路机在已碾压成活的基层面上转弯、掉头。
路面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路面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路面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一、无机结合料底基层(基层)裂缝的防治
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包括混合料中石灰、水泥、粉煤灰等比例偏大、集料级配中细料偏多或石灰粉中型性指数偏大、碾压时含水量偏大、成型温度较高、碎石中含泥量较高、路基沉降尚未稳定或路基发生不均匀沉降、养护不及时、缺水或养护时洒水量过大、拌合不均匀等。
预防措施包括改善施工用土的土质、控制压实含水量、尽可能采用低的水泥用量、采用慢凝水泥、加强拌合等。
治理措施包括采用聚合物加特种水泥压力注入法修补水泥稳定粒料的裂缝、加铺高抗拉强度的聚合物网、整幅开挖维修等。
二、底基层(基层)摊铺发生离析
原因分析包括配合比设计不合理、混合料拌和不均、料车在装料过成中未及时移动车位、单机摊铺宽度过大等。
预防措
施包括优化配合比设计、增加混合料拌和时间、料车在装料过成中每装一料斗应向前移动一次、限制单机摊铺宽度等。
治理措施包括设专人检查混合料拌和情况并指挥料车移动、设专人清理“粗料带”或“粗料窝”并及时用料填补等。
三、底基层(基层)下部有1-2cm凝结不好
分析原因包括下承层不清洁或被污染、下承层较干燥吸收混合料中水分、养生不到位等。
防治措施包括对成品加强保护、摊铺前清理下承层、摊铺前对下承层洒水湿润,并使其吸水达到饱和、加强现场养生工作等。
四、沥青混凝土路面不平整的防治
原因分析包括路面不均匀沉降、基层不平整对路面平整度的影响、桥头、涵洞两端及桥梁伸缩缝的跳车、路面摊铺机械及工艺水平对平整度的影响、面层摊铺材料的质量对平整度的影响等。
防治措施包括加强基层平整度的施工、控制沥青混凝土路面摊铺机械及工艺水平、对路面进行及时维护等。
路面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路面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一、路面基层、底基层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1)形成原因:①水泥剂量过高.②碎石级配不合理,细料偏多和碎石集料粉料过多。
③碾压时混合料含水量过大。
④施工时气温过低,养护不及时或养护结束后未及时铺筑上层,暴露时间太长。
⑤路基弯沉不合格或局部存在“弹簧”。
⑥危害: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纹会反射到路面面层,影响路面的整体性、稳定性。
(3)防治措施:①水稳层施工前,先对路基压实度、弯沉检查,局部弹簧必须彻底处理。
②在提高队伍作业素质、质量均一稳定、保证强度的情况下,应严格控制水泥稳定碎石的水泥剂量;③碎石级配应接近要求级配范围中值。
④应严格控制加水量。
⑤养生结束后应及时进行上一层铺筑或下封层施工。
⑥严格控制O.075mm一下颗粒含量,适当掺砂可以减少裂缝的发生和程度。
2、水稳层弯沉值不合格(1)形成原因:①排水不畅,路槽或水稳层积水。
②水泥剂量不稳定。
③过早开放交通或有超载车通行。
④危害:容易造成水稳层开裂,甚至松散、损坏。
(2)防治措施:①做好施工期间的路表面排水措施,适当间距设置排水口,及时排除雨水。
②控制拌和楼的工作状态,准确计量水泥用量。
③养生期严禁车辆通行,任何时候均不得让超载车辆通过。
3、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表面离析、松散(1)形成原因:①集料级配变化大,有超粒径现象,且拌和不均匀。
②摊铺工艺差,单机摊铺两端离析。
③碾压不及时,水稳料在碾压前水分损失较大,养护不及时,养护方法不合理。
④过早开放交通,未限制施工车辆过度通行速度,造成表面松散。
⑤危害:造成路面整体性差,表面松散致使与面层无法粘接,容易损坏。
(2)防治措施:①加强集料的料源管理,宜使用集中加工的集料,保证级配的稳定。
②缩短场拌水泥碎石从加水拌和、运输到摊铺时间,并及时碾压成型。
③选用性能良好的摊铺机和熟练的机械操作手,强调使用双机摊铺,减少操作过程中的离析现象。
④加强覆盖养生,要求使用土工布覆盖养生,并保证湿度。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道路工程质量是关系到公共安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质量问题,这些质量问题是道路工程中的通病,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确保道路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一、道路工程质量通病1.工期滞后:很多道路工程在施工中存在工期滞后的问题,这是由于施工单位对工程进度控制不足、组织协调不力等原因引起的。
2.质量不稳定:道路工程施工中常出现的质量问题有:沉降、路面不平整、水泥渗漏、路基不稳定等,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车辆行驶时出现危险,影响道路使用效果。
3.施工安全问题:道路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存在落石、坍塌、挖掘过深等安全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
二、道路工程质量防治措施1.从招投标开始就要把质量考虑进去:在进行道路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应该注重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工程质量记录等方面的评估,选择优秀的施工企业来承担工程。
2.强化现场质量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对各个工序进行全面、细致的质量检查,在现场加强质量管理,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改进。
3.加强施工安全管理: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施工现场的安全,设立安全防护措施,定期对施工场所进行安全检查。
4.完善监管机制: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监管部门应当密切关注工程进展情况,定期进行现场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和整改。
5.强化技术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考核,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确保工程质量。
三、结论道路工程是城市基础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和经济发展。
因此,在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应该始终注重质量安全,采取一系列防治措施,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为人民提供更好的道路公共设施。
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方案
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方案一、施工质量问题及其防治措施方案:1.沥青混合料施工质量通病:主要表现为沥青温度不稳定、配合比不准确等。
解决办法是严格控制沥青温度,确保施工过程中沥青的附着力和稳定性;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配合比的施工。
2.路基不稳定问题:主要表现为路基沉降、路面破裂等。
解决办法是在施工前进行充分的地质勘察,对路基进行稳定性分析,采取加固措施,如加设挡土墙、加厚路基等。
3.路面结构不合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路面板块错位、厚度不均等。
解决办法是采用合理的路面结构设计,选用适当的材料,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保证路面结构的稳定性。
二、管理质量问题及其防治措施方案:1.施工图纸质量不过关:主要表现为施工图纸缺失、不准确等。
解决办法是加强设计和施工图纸的审核,确保施工图纸的完整和准确。
2.物资质量不合格:主要表现为施工材料使用不合格、采购过程中的管理不严格等。
解决办法是建立健全的物资供应体系,加强对物资质量的监督和检验。
3.施工人员素质不高:主要表现为施工人员技术能力低、施工作业不规范等。
解决办法是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督和管理。
三、设备质量问题及其防治措施方案:1.设备不合格问题:主要表现为施工设备质量不合格、设备运行不稳定等。
解决办法是对施工设备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设备维护不当问题:主要表现为设备维护不及时、不规范等。
解决办法是建立健全设备维护制度,加强对设备的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四、监理质量问题及其防治措施方案:1.监理人员素质不高问题:主要表现为监理人员技术能力不足、监督不严格等。
解决办法是加强对监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监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2.监理流程不规范问题:主要表现为监理过程中的资料不完整、监理手续不合规等。
解决办法是建立健全监理流程,加强监理过程中的文件归档和资料管理,确保监理工作的规范进行。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和交通需求的增加,道路工程质量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的存在不仅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困扰,还对城市形象和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预防道路工程质量通病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道路工程质量通病的常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首先,道路工程质量通病之一是路面坍塌。
路面坍塌通常是由于施工过程中没有对土质进行充分的研究和评估造成的。
为了预防路面坍塌,施工方应该进行详细的土质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土体处理或加固等。
此外,施工时还要注重施工方法和施工质量的控制,确保路面的稳定性。
其次,道路工程质量通病之二是路面平整度不达标。
路面平整度是影响行车安全和乘坐舒适性的关键指标。
提高路面平整度的方法包括提高施工质量和施工工艺,确保路面的平整度符合规定标准。
此外,对于已经建成的路面,定期进行维护和修复也是保持路面平整度的重要手段。
第三,道路工程质量通病之三是排水系统问题。
排水系统的失效会导致道路积水、泥泞和冰冻等问题。
为了防止排水系统失效,需要合理设计和施工道路的排水系统。
在设计过程中,应根据道路的情况和预测的降雨量,确定排水设施的类型和布置。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排水设施的质量和效果。
第四,道路工程质量通病之四是路基沉降。
路基沉降是由于路基土质不稳定或路基压实不够导致的。
为了预防路基沉降,需要进行细致的地质勘察和路基设计,确保路基的稳定性。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压实质量,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如加入填筑材料和进行路基加固等。
第五,道路工程质量通病之五是路面破损。
路面破损通常是由于重载车辆、恶劣天气和不当使用等原因造成的。
为了预防路面破损,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限制重载车辆的通行、定期进行维护、加强路面的抗压能力等。
此外,还应加强对路面使用的管理,防止恶意损坏。
综上所述,道路工程质量通病的存在给城市建设和居民出行带来了许多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 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不合理 合 、空隙率过大;路面泌水性 比 差;混合料水稳定性不足。 设 计
防治措施
(1)尽可能选择与沥青黏附性好的集料;石屑的质量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减少含泥量,积极使用机制砂; 矿粉必须是石灰矿粉,不适用酸性石料的石屑。 (2)采用改性沥青,加强与集料的黏结;采用针入度较小的沥青。 (3)尽量采用掺加消石灰或具有长期有效的抗剥落剂。
1)结构型车辙 2)流动型车辙(或失稳型车辙) 3)磨损型车辙 4)压密型车辙 (3)沥青路面车辙防治的措施
模块九 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沥青路面高温稳定性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影响因素 沥青路面设计
防治措施 合理的路面厚度(15~25cm)
混合料
(1)选用嵌挤型的沥青混合料类型(SMA、OGFC、嵌挤的A变形情况也是影响路面变形类病害的主要因素 ,同时也是影响裂缝类、接缝类病害的不可忽略的原因之一
路基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不良,将直接造成路面变形类及裂缝类病害的发 生,从而促进其他类型病害的发生和发展
路基填筑材料性能、水泥品质的好坏、水及砂石中有害杂质的含量等都会 影响路面各种病害类型的发生 路面养护质量及养护的及时性是防止路面病害进一步发展的有效措施
水泥混凝土路面主要病害类型
主要病害
病害类型
裂缝类
贯穿裂缝、断板、破碎板
接缝类
唧泥、脱空、错台、拱起、接缝材料剥落及破损
变形类
沉陷
表面破损
露骨、坑洞、层状剥落、表层裂缝
模块九 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1)裂缝类破坏 1)贯穿裂缝
水泥混凝土路面贯穿裂缝
2)断板和破碎板
模块九 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模块九 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任务二 路面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1.了解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的类型、产生 机理。
2.熟悉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的防治措施。 3.能够处理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
模块九 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一、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产生原因、机理及防治措施 1. 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产生原因和机理
(1)矿料级配尽量采用S形。 (2)严格控制设计空隙率,统一空隙率计算方法。 (3)合理选择沥青面层的构造深度和渗水系数指标。 (4)确保水稳定性检验指标(双指标)合格。
沥青路面混合料离析严重, 施工性能差。
沥青路面的泌水性差 防止接缝离析 施 工 施工压实不足,不敢放开碾 压;压实度数据不真实。
(1)加强施工过程控制,进行路面离析检验。 (2)减少原材料生产、运输、存放、使用过程中的离析。 (3)减少沥青混合料运输过程的离析。 (4)减少沥青混合料摊铺过程的离析,不采用全幅摊铺。 (5)控制集料粒径与各层厚度相匹配。 (6)避免采用易离析的间断级配混合料。
(7)优先采用轮胎压路机搓揉碾压,提高泌水性。
(8)认真做好接缝。
(9)确保压实层厚度与最大粒径相匹配。 (10)防止片面追求平整度而影响压实度。 (11)改变完全钻孔检测结果,重点控制工艺,防止数据弄虚作假。
施工污染严重,层间黏结不 成整体。
(12)改变标段划分方法,基层、面层宜连续施工。 (13)强化喷洒粘层油,确保沥青层层间结合良好。
水泥混凝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是路面各种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水对混凝土路面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水对路表和路面基层的冲刷 和腐蚀作用,使得路面产生各种表面类及接缝类破坏;另一方面,混凝土 的湿胀干缩性质也是路面各种裂缝产生的重要原因
路面基层的强度影响路面的使用性能,基层裂缝类病害也是造成面层反射 裂缝及各种接缝类破坏的主要因素
模块九 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2. 水泥混凝土路面产生病害的防治措施 (1)沥青类材料维修
1)填缝灌缝 2) 沥青碎石罩面 (2)整块混凝土板翻修 快速修补材料: 1)一种是JK-24早强剂推荐掺量为水泥用量的16%(外掺 ),每立方米混凝土配合比:水泥 400kg、JK-24修补剂 64kg、水150kg、砂629kg、碎石1220kg。 2)另一种是YF-3型混凝土道路增强剂推荐最佳掺量为水 泥用量的 5%(外掺)。
(2)接缝类破损 1)唧泥和脱空
水泥混凝土板角与接缝的损坏
砼板块唧泥
模块九 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2)错台
水泥混凝土板块间错台
模块九 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3)拱起
水泥混凝土板块拱起
4)填缝材料剥落、破损
模块九 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3)变形类破坏 变形类破坏主要指路面的沉陷
砼板块沉陷
改善沥青层与半刚性基层之 间的层间黏结。
(14)改变乳化沥青透层油的喷洒时间。 (15)更换透层油品种,采用稀释沥青,半刚性基层透层油深度要求不小于5mm,柔性基层不小于10mm。
模块九 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2.沥青路面的车辙
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密型车辙
模块九 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1)车辙 (2)沥青路面车辙的类型及特点
(3)沥青路面车辙防治的措施
沥青混合料
矿料
沥青 沥青路面施工
(1)选用抗车辙能力强的石料,如玄武岩、花岗岩等; (2)集料应具有良好的纹理粗糙度和棱角性、形状接近立方体; (3)选用棱角性好的细集料,如机制砂等; (4)各种规格的集料不宜堆放时间过长。
(1)选用稠度大、PI值大、标号小的沥青; (2)选用SBS、PE等改性沥青; (3)尽量减少沥青用量; (4)适当增加粉油比(不宜小于1~1.2);
模块九 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4)表面破损
砼表面露骨和剥落
模块九 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因素 荷载应力 温度应力
水
基层状况 路基状况 施工质量 材料质量 养护情况
水泥路面病害主要影响因素
说明
几乎任何病害的产生都离不开行车荷载的作用,车辆超载严重时的集中荷 载应力还很有可能造成路面板的突然断裂
模块九 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二、沥青混凝土路面产生病害原因、产生机理及防治措施 1.沥青路面的水损坏 (1)水损坏的概念 (2)沥青路面水损坏产生的原因
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损坏
模块九 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3)沥青路面水损坏的防治措施
造成水损坏的原因或因素
材 料
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不足, 采用抗剥落剂,没有达到目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