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建筑弱电系统设计中的若干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化建筑弱电系统设计中的若干问题

2007/8/23/09:36 来源:电气商情网作者:屠胜勇王欣

现有网友评论0 条进入论坛

赶快注册!免费参加开业典礼

摘要:智能建筑是传统建筑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在建筑中设置智能化系统已逐步成为建筑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智能化系统的内容也越来越多。房地产业在国内的蓬勃发展,智能化作为一个新的发展热点,也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其发展。但是目前智能建筑的实施还不尽规范,在设计和实施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关键字:智能建筑弱电系统设计

智能建筑是传统建筑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在建筑中设置智能化系统已逐步成为建筑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智能化系统的内容也越来越多。房地产业在国内的蓬勃发展,智能化作为一个新的发展热点,也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其发展。但是目前智能建筑的实施还不尽规范,在设计和实施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设计是智能化弱电系统建设的先行和灵魂,设计院作为主体建筑的设计单位,在承接智能化系统的设计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这一方面有赖于智能化系统设计集成市场的逐步规范,同时还要依靠设计人员能适应市场需求掌握新技术,提高智能建筑的设计能力。

浙江省建筑设计院﹑浙江大学建筑设计院﹑中国联合工程公司﹑杭州市建筑设计院﹑温州市建筑设计院等单位在这方面作了一定的努力,通过充实和调整力量,承接了一大批大型项目的智能化系统设计,作者也参加了杭州市国税大楼﹑宁波国检大楼﹑安吉县行政中心﹑浙江移动枢纽大楼﹑浙大科技园﹑东阳市人民法院﹑乐清电力大楼等大型公建的智能化系统设计,拟就设计中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探讨。

一.智能化弱电系统设计的特点及取费

智能化弱电系统的内容多﹑技术更新快,没有成熟固定的模式可循;国标《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和《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虽然已经颁布,但均为推荐性标准,在实际运用时各地区随本地区技术经济发展情况会有差异,设计人员具体设计中主要按照行业标准及规范设计;业主方人员多为原土建专业人员,对弱电系统缺乏深入理解,无法提供明确的需求分析;土建设计单位本来作为项目的总体设计在专业协调配合较为方便,对工程的设计和实施质量十分有利,但多数土建设计单位在土建设计时由于资质问题及设计费不明确等原因均将弱电系统排除在设计范围外。

关于设计取费问题,在国家计委建设部发布的《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中,已将弱电作为单项专业进行收费,按投资对应工程设计收费基价表中的收费基价,并可考虑1.3的复杂调整系数,按1000万的弱电概算,其取费费率可达5%。

二.设计内容和范围的界定

智能化弱电系统的设计深度国家及行业尚未有明确规定,目前主要是参照强电设计要求分为方案设计﹑扩初设计﹑施工图设计﹑深化施工图设计。方案设计﹑扩初设计主要为对业主的需求进行分析及细化,弱电系统设计的主要工作量在于由于弱电施工图设计基本与土建设计同步,具体的设备型号尚未确定,后期的内装修设计完成后弱电前端点位的设置往往会有变化。因此,弱电施工图设计主要应确定整个系统的内容及总体规模,大致合理的前端点位布置,各子系统的基本结构及相互关系,与其他专业的配合要求(强电配电箱予留信号触点﹑信息点的电源配置)﹑主要机房及弱电间的位置﹑卫星天线及UPS荷载。

弱电施工图设计主要应提供以下图纸:设计总说明﹑主要材料设备清单﹑总平面图﹑各楼层弱电平面(根据弱电系统的复杂程度可分为1~2套平面表示:BA系统工程1套﹑其他弱电子系统1套﹑会议系统平面)﹑系统总体结构图﹑各子系统系统图﹑BA系统控制点位表﹑BA系统控制原理图﹑各种详图(卫星天线位置及安装详图﹑各弱电机房设备平面布置图﹑弱电间布置详图)﹑弱电系统UPS配电系统图﹑系统前端总体点位表﹑弱电系统防雷接地系统图等。

三.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

综合布线系统作为现代通信和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主要载体和大楼内的信息高速公路,是整个大楼智能化系统的通信平台,已成为建筑智能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布线设计在理论上可以支持各个智能化子系统的布线,但它在本质上最适用于语音和数据的布线。

1.信息点数量的确定

随着大楼对局域网和广域网应用需求的提高,大楼内的综合布线信息点布置越来越多,《智能建筑设计标准》中规定了甲乙丙三个标准,其中甲级标准为每5~10M2工作区面积一个双孔信息点(一个支持语音,一个支持数据),《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中分为综合配置。基本配置和增强配置。在估算出工作区面积(通常为建筑面积的1/3左右)后可以很快估算出大楼的信息点数量。

2.楼层弱电间设计及布线结构

楼层弱电间通常设置在信息点集中的楼层,一个楼层弱电间的信息点管理数量一般在200个信息点左右为宜,在楼层信息点较少时也可几个楼层设一个楼层弱电间。在楼层水平区长度超过90米时,可采用2种方式来解决:一是设置二级分配线架(卫星配线架),二级分配与分配之间通过光纤联结;二是采用双主干结构,即设置2个楼层分配线间,直接从总配用光纤联结2个分配。

在综合布线系统结构设计时应同时考虑到计算机网络的结构,对于较小规模的工程可按核心层及分布层二层结构设计,对于大型项目按照二层结构设计往往会造成核心网络交换机的端口数过多,导致网络设备造价过高,可根据部门分布情况和应用数据流程在核心层及分布层之间设置汇聚层,以减少与核心网络交换机连接的光纤主干数量。对于主楼副楼独立特别是主楼副楼功能使用不同时,也可考虑设置汇聚层,将副楼各楼层主干先汇聚后再与主楼计算中心主配线间连接,在主楼网络系统关闭时副楼内部网络系统仍可独立运行。

厅堂的声学设计应包括“建声和扩声"两方面的内容。前者主要是控制混响时间和音质缺陷;后者则要确保室内有足够的声级、均匀的声场分布,以及在不同的使用功能时所要求的声学效果,两者相辅相成,只有相互密切配合,才有可能用最低的投资而获得良好的艺术和音质效果。

因此,会议扩声系统的设计首先应考虑必要的建声设计,包括:确定最佳混响时间,吸收、反射和扩散的综合考虑以避免声缺陷,前次反射声控制,背景噪声控制等。电声设计包括确定传声器(发言设备)、扬声器及功放功率、调音台及周边设备。

传声器(发言设备)传声器通常采用手持式话筒(有线或无线)、领夹式话筒、会议鹅颈话筒。无线话筒中的超高频U段无线话筒(700~950MHz),与手机频段一样,可使稳定性、抗干扰性、通话质量大大增强;会议系统以使用会议鹅颈话筒为主,听众席配置手持式话筒(有线或无线)及领夹式话筒。

目前流行的手拉手会议系统将会议话筒和管理主机结合,用来进行中大型团体会议讨论交流,每个人发言很方便,同时系统又有很强的话筒管理功能,还能与模块化的同传及表决系统配合。

对于小型的讨论型会议系统也可采用自动话筒前级(铁三角会议智能混音器):当发言人讲话时,话筒线路自动打开,其他话筒自动关闭,避免啸叫与环境噪音,可实现无人职守,提高了系统可靠性;并可设置主席优先发言功能。

扬声器扬声器选型应在建声分析、计算基础上进行,扬声器功率应根据GYJ25-86《厅堂扩声系统特性指标》中相应等级的厅堂所应达到的最大声压级确定,功放的配置应按扬声器功率的1.3~1.5倍配置,扬声器选型与布局应采用分散式与集中式摆放相结合的方式,达到声场均匀、清晰,兼顾音像准确的目的。扬声器系统的电声指标对能达到的“最大声压级、频响、谐波失真、声场不均匀度和传声增益”等具有很大的影响。

周边设备周边设备主要包括:调音台(用于多路音频信号混合放大、切换,高低音调节,效果补偿控制,音量大小调整,录音、放音使用)﹑反馈抑制器(避免反馈啸叫)﹑均衡器(用于弥补房间声场扩散不够均匀)﹑效果器(用于润色扩声音质)等应根据会议室的规模及对扩声系统的功能要求进行配置。目前,一些先进的一体化数字音频处理器集各种周边设备的功能于一身,采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及操作,具有很高的集成度。

2.多媒体视频系统

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视频系统已成为现代化信息交流的基本手段,它主要包括:大屏幕投影系统、PDP、实物展示台、电子白板及各种视频切换设备,切换设备包括音视频矩阵(切换器)﹑VGA矩阵(切换器)可将多路音视频信号和计算机VGA信号分配到多个显示设备上。在设计时应考虑将在会议室主席台及会议桌位置设置VGA及音视频插座,并应将闭路电视,网络电视会议信号等送入音控室内,还应多媒体会议信号送出到网络或混合为有线电视信号送入有线电视系统,实现双向网络电视会议的交流。

3.网络视频会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