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飞红滴翠记黄山》课件2 苏教版
合集下载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飞红滴翠记黄山》课件
猴子观海
松鼠跳天都
童子拜观音
犀牛望月
峰是云之家, 云是峰之衣
黄山云雾
轻盈飘忽
瑰 丽黄 山
壮 观日 辉 煌出
黄山日出
黄山日出
黄山日落
小结:
这是一篇写景散文,鼎湖山作为 “北回归线上的绿洲”,生态环境优 美,可写之景很多,作者却着重抓住 “泉”来写,在表达方式上又以“听” 组合材料,揭示了从泉水中感悟到的 人生哲理:历史生生不息,美感充满 生机。
本课总结 :中心
本文通过对小溪流过森林全程中表现 出来的冲决一切障碍、非到达自由水域 不可的顽强精神的描写,透露了融入自 然、亲和自然的感情,表现出自己的生 活信念和人生理想。
文章内容解析:
这是一篇解说词,是为多部电视旅游风光片 《话说长江》中黄山部分而写的。它有别于一般 的游记,因为它是借助于电视镜头展示画面来介 绍自然风光的,使用了现代影视的表现手段,所 以,第一,它能自由地变换角度来表现,或环景、 全景,或中近景,特写,或俯视,或仰视,或平 视;第二,它要配合画面,要着眼于解释画面, 讲出画面中不为人注意或隐含的东西,不宜过分 发挥;第三,它应该口语化,要使观众一听就懂。 本文对于这三个特点体现得比较充分。
黄山美,美的令人心醉。
群峰巍峨、巧石林立、劲松苍翠、 云雾缥缈、幽谷深泉、鸟语花香, 素有 “人间仙境”之称。
黄山奇,奇的令人着迷。
无论是万物复苏的春天,飞瀑点翠的 夏日抑或是满山红遍的秋色,玉砌冰雕 的冬景,全无人工斧凿的痕迹。
仙人背包 (北海)
Zx.xk
黄山飞来石
猪八戒吃西瓜(北海清凉台下)
黄山地质的形成:时间顺序 上山到出山:空间顺序
奇峰、古松、怪石、云海、日出、温泉等景物逐 一带出,相互独立:逻辑顺序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飞红滴翠记黄山》课件苏教版
語文
飞红滴翠记黄山
目录
01 情 境 导 入
02 学 习 目 标
03 整 体 感 知
04 研 读 课 文
05 课 文 小 结
06 布 置 作 业
情境导入
人们常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奇松、怪石、 云海、温泉”,是黄山的四绝。可是,仔细想想,奇松又怎么样呢? 到无名村落的野山荒坡,不是照样可以见到奇松的身影吗?怪石又 如何呢?华夏神州,哪里看不到千岩万壑,层峦叠嶂呢?难道非得 跑到黄山一睹尊容吗?至于云海与温泉,更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景 致了,那么,为什么千百年来,许多到过黄山的人都会发出如此赞 叹?想来,这黄山一定有其独特的妙处吧。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 《飞红滴翠记黄山》这篇解说词中去,想必会在其中找到答案。
本文选自中央电视台电视风光片《话说长江》的 解说词。电视风光片《话说长江》以长江为主线,主 要介绍长江流域的山川地貌,抒发对祖国的热爱之 情。本文就是其中的一篇,是为《话说长江》中的黄 山部分而写的。
万壑 hè 澎湃 péng 鳌鱼 áo 瑰宝 guī 遨游 áo 温馨 xīn 翘首 qiáo 娇娆 ráo 旭日 xù
3.研读第14段 “这里黄山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高度 结合”,这里,“外在美”和“内在美”各指什么?
黄山峰石的名字,凝聚了劳动人民的想像力和 创造力,是“人们只会的精心点化”,体现了人们 的情趣。这是外加上去的,是“外在美”;峰石的 千奇百怪的造型是大自然的创造,是属于内在的, 是“内在美”。
4.研读第17段,文章在写黄山日出的同时,还写了人 们观看日出时的心理感受,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布置作业
1.完成教师课堂上布置的网上作业; 2.请为你家乡的某个景点写一段解说词。
总写黄山(1-3) 一块瑰宝
飞红滴翠记黄山
目录
01 情 境 导 入
02 学 习 目 标
03 整 体 感 知
04 研 读 课 文
05 课 文 小 结
06 布 置 作 业
情境导入
人们常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奇松、怪石、 云海、温泉”,是黄山的四绝。可是,仔细想想,奇松又怎么样呢? 到无名村落的野山荒坡,不是照样可以见到奇松的身影吗?怪石又 如何呢?华夏神州,哪里看不到千岩万壑,层峦叠嶂呢?难道非得 跑到黄山一睹尊容吗?至于云海与温泉,更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景 致了,那么,为什么千百年来,许多到过黄山的人都会发出如此赞 叹?想来,这黄山一定有其独特的妙处吧。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 《飞红滴翠记黄山》这篇解说词中去,想必会在其中找到答案。
本文选自中央电视台电视风光片《话说长江》的 解说词。电视风光片《话说长江》以长江为主线,主 要介绍长江流域的山川地貌,抒发对祖国的热爱之 情。本文就是其中的一篇,是为《话说长江》中的黄 山部分而写的。
万壑 hè 澎湃 péng 鳌鱼 áo 瑰宝 guī 遨游 áo 温馨 xīn 翘首 qiáo 娇娆 ráo 旭日 xù
3.研读第14段 “这里黄山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高度 结合”,这里,“外在美”和“内在美”各指什么?
黄山峰石的名字,凝聚了劳动人民的想像力和 创造力,是“人们只会的精心点化”,体现了人们 的情趣。这是外加上去的,是“外在美”;峰石的 千奇百怪的造型是大自然的创造,是属于内在的, 是“内在美”。
4.研读第17段,文章在写黄山日出的同时,还写了人 们观看日出时的心理感受,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布置作业
1.完成教师课堂上布置的网上作业; 2.请为你家乡的某个景点写一段解说词。
总写黄山(1-3) 一块瑰宝
【最新】九年级语文上册苏教版课件:3.飞红滴翠记黄山(共40张PPT)
1.理清作者的思路,体会文中作者的感情脉络。 (重点)
2. 学习变换角度从多方面描写景物的方法。 (重点)
3. 体会黄山雄奇壮丽景色呈现出来的美,提高 学生品鉴自然美的能力。(难点)
来自《点拨》
柯蓝(1920~2006),原名唐一正,湖南长沙人。 当代散文家、小说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祖国海 岸》,电影文学剧本《铁窗烈火》,散文集《上海散 记》《起飞的孔雀》,散文诗集《早霞短笛》《果园 集》《拾到的纪念册》等。
9.仙山琼阁: 比喻奇异美好的境界(多指幻境)。例句:雾霾天 气给人们带来许多困扰,然而偶尔一天因雾霾形成 的海市蜃楼,却给大家展示了传说中的仙山琼阁。
10.如愿以偿:
部分来自《点拨》
像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指愿望实现。
如愿以偿、称心如意辨析:
两者都可表示“愿望实现;极其满意”之意。但“如愿以偿”
3 飞红滴翠记黄山
散 文
黄 山 怪 石
奇松
云海
云涌莲花峰
鳌头峰 猴子观海
欣赏完这几幅图片,同学们是不是对黄山的美景 有了心驰神往的感觉呢?“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 来不看岳”这是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对黄山的赞誉。 可见黄山在众山中的地位之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 学习这篇关于黄山的课文《飞红滴翠记黄山》。
课”了。
多处奇丽景观
导思1.文中向我们 介绍了哪些黄山景 观?
借景抒情
导思3.作者借写黄山奇 观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 情?
关键词: 壮美河山
多种表达方式
导思2:作者在描写 黄山景观时,运用 了哪些表达方式?
黄山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 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
《飞红滴翠记黄山》课文朗读。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课《飞红滴翠记黄山》课件
欣赏黄山优美风光, 说说赏后感受
蜚声中外的旅游胜地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 南北约40公里,东西约30 公里,风景区方圆154平方 公里,号称五百里黄山。 属黄山市管辖。传说是中 华祖先——轩辕黄帝修身 炼丹而飘然成仙的地方。 黄山千峰竞秀,万壑峥嵘。 有名可指的就有72山峰, 其中“莲花”、“光明 顶”、“天都”三大主峰, 均在海拔1800米以上,拔 地极天,气势磅礴,雄姿 灵秀。
文章内容解析:
这是一篇解说词,是为多部电视旅游风光片 《话说长江》中黄山部分而写的。它有别于一般 的游记,因为它是借助于电视镜头展示画面来介 绍自然风光的,使用了现代影视的表现手段,所 以,第一,它能自由地变换角度来表现,或环景、 全景,或中近景,特写,或俯视,或仰视,或平 视;第二,它要配合画面,要着眼于解释画面, 讲出画面中不为人注意或隐含的东西,不宜过分 发挥;第三,它应该口语化,要使观众一听就懂。 本文对于这三个特点体现得比较充分。
展示平台一:
什么是解说词?其特点是什么?
解 说 词 是借助于电视镜头展示画面来 介绍自然风光的。所以第一,它能自由 地变换角度来表现,或环景、全景、或 中近景、特写,或俯视,或仰视;第二, 它要配合画面,要着眼于解释画面,讲 出画面中不为人注意或隐含的东西,不 宜过分发挥;第三,它应该口语化,要 使观众一听就懂。
文章内容解析:
这是一篇解说词,是为多部电视旅游风光片 《话说长江》中黄山部分而写的。它有别于一般 的游记,因为它是借助于电视镜头展示画面来介 绍自然风光的,使用了现代影视的表现手段,所 以,第一,它能自由地变换角度来表现,或环景、 全景,或中近景,特写,或俯视,或仰视,或平 视;第二,它要配合画面,要着眼于解释画面, 讲出画面中不为人注意或隐含的东西,不宜过分 发挥;第三,它应该口语化,要使观众一听就懂。 本文对于这三个特点体现得比较充分。
蜚声中外的旅游胜地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 南北约40公里,东西约30 公里,风景区方圆154平方 公里,号称五百里黄山。 属黄山市管辖。传说是中 华祖先——轩辕黄帝修身 炼丹而飘然成仙的地方。 黄山千峰竞秀,万壑峥嵘。 有名可指的就有72山峰, 其中“莲花”、“光明 顶”、“天都”三大主峰, 均在海拔1800米以上,拔 地极天,气势磅礴,雄姿 灵秀。
文章内容解析:
这是一篇解说词,是为多部电视旅游风光片 《话说长江》中黄山部分而写的。它有别于一般 的游记,因为它是借助于电视镜头展示画面来介 绍自然风光的,使用了现代影视的表现手段,所 以,第一,它能自由地变换角度来表现,或环景、 全景,或中近景,特写,或俯视,或仰视,或平 视;第二,它要配合画面,要着眼于解释画面, 讲出画面中不为人注意或隐含的东西,不宜过分 发挥;第三,它应该口语化,要使观众一听就懂。 本文对于这三个特点体现得比较充分。
展示平台一:
什么是解说词?其特点是什么?
解 说 词 是借助于电视镜头展示画面来 介绍自然风光的。所以第一,它能自由 地变换角度来表现,或环景、全景、或 中近景、特写,或俯视,或仰视;第二, 它要配合画面,要着眼于解释画面,讲 出画面中不为人注意或隐含的东西,不 宜过分发挥;第三,它应该口语化,要 使观众一听就懂。
文章内容解析:
这是一篇解说词,是为多部电视旅游风光片 《话说长江》中黄山部分而写的。它有别于一般 的游记,因为它是借助于电视镜头展示画面来介 绍自然风光的,使用了现代影视的表现手段,所 以,第一,它能自由地变换角度来表现,或环景、 全景,或中近景,特写,或俯视,或仰视,或平 视;第二,它要配合画面,要着眼于解释画面, 讲出画面中不为人注意或隐含的东西,不宜过分 发挥;第三,它应该口语化,要使观众一听就懂。 本文对于这三个特点体现得比较充分。
【苏教版】2017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飞红滴翠记黄山》ppt详解课件
1937年,在一次日本飞机轰炸中,唐一正护送学 兵队队长到前方医院就医,与有着共同文学爱好的护 士柯蓝相恋。后来,柯蓝在一次掩护伤病员转移时遭
到日寇伏击,身中8抢,她在生命垂危之际大声喊着
唐一正的名字。为纪念这位美丽而英勇的恋人,1939
年唐一正向组织正式申请改名为柯蓝。
2017/9/20
创作·背景
问题·探究
2.本文是旅游风光片的解说词,它与一般的游
记散文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不同的地方有三处:
(1)游记散文是反映作者的见闻感受的,所以作者
必然要在作品中出现,要在作品中指点评说。有些游记
散文是以作者的行踪贯串全文的,即所谓的“移步换 景”。旅游风光片则是客观地记录、介绍自然风景、风 俗民情的,解说词的任务是阐释画面,作者是隐去的。
2017/9/20
整体·感知
思考:浏览课文,看作者 在写第二部分时,是按什么顺 序组织材料的?作者分哪几部 分介绍了黄山的美景?
2017/9/20
整体·感知
课文第二部按逻辑顺序可分为五层
第1层(4-6)介绍黄山奇峰,着重写天都峰。 第2层(7-8)以“迎客松”为主体,介绍黄山松 。 第3层(9-14)简介莲花峰,细写黄山怪石。 第4层(15)描写黄山烟云。 第5层(16-17)描写黄山日出。
2017/9/20
问题·探究
1.在这篇解说词中,作者为什么青睐黄山的苍 松和日出?从中表现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篇解说词中描写苍松“无论何种姿态,都显 示出顽强的万古长青的生命力,不怕长年的风吹 雨打,冰雪欺压,屹立于悬岩危石之上,昂首苍 穹”,这是一种不屈的精神,一种顽强的意志, 一种倔强的生命力!
整体·感知
从整体上看,课文是按什么顺序结构全文的?
2021年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飞红滴翠记黄山》优质课课件(共46张PPT).ppt
奇峰——高而险;古松——苍翠奇特;怪石——千姿 百态;云海——轻盈;日出——瑰丽、壮观、辉煌; 温泉——令人有温馨感。
品味黄山
仿照示例,品味优美的语句,领略 黄山雄奇、壮丽景色呈现出来的美, 在书本上做批注
例:黄山的峰石,经过人们智慧的精心点 化,在大自然的宁静中,又增添了人间欢乐 的生趣。这是黄山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高度结 合。
黄山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精华 景区1154平方公里,二湖、三瀑、 十六泉、二十四溪相映争辉,尤以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称 著于世。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曾两游 黄山,留下“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 归来不看岳”的赞誉。
黄山风景区被誉为国 之 瑰宝、世界奇观,已成为中华 民族壮丽山河的象征。集泰山 之雄伟、华山之险峻、恒山之 烟云、庐山之飞瀑、雁荡之巧 石、峨嵋之秀丽于一体。号称“天下第 一奇山”。自然分布有原生种质植物1450种,是中国 南方的植物资源宝库。黄山的高山密林溪流中,还栖 息着大量的野生动物,其中鱼类有24种,两栖类20种, 爬行类38种,脊椎动物300种。1990年被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地和世界文化遗产 地,
黄山美,美的令人心醉。
群峰巍峨、巧石林立、劲松苍翠、 云雾缥缈、幽谷深泉、鸟语花香, 素有 “人间仙境”之称。
黄山奇,奇的令人着迷。
无论是万物复苏的春天,飞瀑点翠的 夏日抑或是满山红遍的秋色,玉砌冰雕 的冬景,全无人工斧凿的痕迹。
仙人背包 (北海)
黄山飞来石
猪八戒吃西瓜(北海清凉台下)
梦笔生花及笔架峰
风景欣赏如画江山
欣赏黄山优美风光, 说说赏后感受
zxxkw
zxxkw
蜚声中外的旅游胜地黄 山,位于安徽省南部, 南 北约40公里,东西约30公 里,风景区方圆154平方 公里,号称五百里黄山。 属黄山市管辖。传说是中 华祖先——轩辕黄帝修身 炼丹而飘然成仙的地方。 黄山千峰竞秀,万壑峥嵘。 有名可指的就有72山峰, 其中“莲花”、“光明 顶”、“天都”三大主峰, 均在海拔1800米以上,拔 地极天,气势磅礴,雄姿 灵秀。
品味黄山
仿照示例,品味优美的语句,领略 黄山雄奇、壮丽景色呈现出来的美, 在书本上做批注
例:黄山的峰石,经过人们智慧的精心点 化,在大自然的宁静中,又增添了人间欢乐 的生趣。这是黄山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高度结 合。
黄山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精华 景区1154平方公里,二湖、三瀑、 十六泉、二十四溪相映争辉,尤以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称 著于世。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曾两游 黄山,留下“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 归来不看岳”的赞誉。
黄山风景区被誉为国 之 瑰宝、世界奇观,已成为中华 民族壮丽山河的象征。集泰山 之雄伟、华山之险峻、恒山之 烟云、庐山之飞瀑、雁荡之巧 石、峨嵋之秀丽于一体。号称“天下第 一奇山”。自然分布有原生种质植物1450种,是中国 南方的植物资源宝库。黄山的高山密林溪流中,还栖 息着大量的野生动物,其中鱼类有24种,两栖类20种, 爬行类38种,脊椎动物300种。1990年被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地和世界文化遗产 地,
黄山美,美的令人心醉。
群峰巍峨、巧石林立、劲松苍翠、 云雾缥缈、幽谷深泉、鸟语花香, 素有 “人间仙境”之称。
黄山奇,奇的令人着迷。
无论是万物复苏的春天,飞瀑点翠的 夏日抑或是满山红遍的秋色,玉砌冰雕 的冬景,全无人工斧凿的痕迹。
仙人背包 (北海)
黄山飞来石
猪八戒吃西瓜(北海清凉台下)
梦笔生花及笔架峰
风景欣赏如画江山
欣赏黄山优美风光, 说说赏后感受
zxxkw
zxxkw
蜚声中外的旅游胜地黄 山,位于安徽省南部, 南 北约40公里,东西约30公 里,风景区方圆154平方 公里,号称五百里黄山。 属黄山市管辖。传说是中 华祖先——轩辕黄帝修身 炼丹而飘然成仙的地方。 黄山千峰竞秀,万壑峥嵘。 有名可指的就有72山峰, 其中“莲花”、“光明 顶”、“天都”三大主峰, 均在海拔1800米以上,拔 地极天,气势磅礴,雄姿 灵秀。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飞红滴翠记黄山课件2苏教版
• (3)、“放眼望去,群峰起伏,云海翻涌, 山峰若隐若现,就像航船、岛屿飘浮在汪 洋大海上。”
• 作者把静态的山峰写动起来了。起伏的群 峰,就像汪洋大海中的航船和岛屿。表现 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 (4)、“破石而出,寿逾千年,一根长枝 低垂伸展,仿佛一位殷勤的主人伸出手臂 在迎接远方来客,招手致意。”
远视,随着太阳升起而变换 视角
• 小结:课文是电视解说词,是为多部电视旅
游风光片《话说长江》中黄山部分而写的。 它借助于电视镜头展示画面来介绍自然风光 的,使用了现代影视的表现手法,第一,它 能自由地变换角度来表现,或环景、全景, 或中近景,特写,或俯视,或仰视,或平视; 第二,它要配合画面,要着眼于解释画面, 讲出画面中不为人注意或隐含的东西,不宜 过分发挥;第三,它应该口语化,要使观众 一听就懂。本文对于这三个特点体现得比较 充分
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 黄山的哪些内容?
奇峰
(1-3)
分 古松
写 景
怪石
观 烟云
(4--17)日出
山上
(18)
山下
本文在整体组合上,设置了三条线索, 你能通过研读课文分析出来,并作 具体的解说吗
黄山地质的形成:时间顺序
上山到出山:空间顺序
奇峰、古松、怪石、云海、日出、 温泉等景物逐一带出,相互独立:
起先置身于旅人之中,边攀登,边 观赏,然后改从远处遥望
• “……当我们登上……真是‘无限风光在
险峰’啊从!峰”顶俯视
• “沿‘百步云梯而下’……驮着一只金龟。” 翘首昂视
• “西海中的‘飞来峰’……称它为仙桃 峰。” 如听导游解说
• “黄山著名如的听巧导石游…解…说‘猴子观太平’了。”
苏教初中语文九上《3飞红滴翠记黄山》PPT课件 (2)
奇峰
总写黄山
温泉
1.正音辨形
地﹒壳( ) ﹒屏住( )
丘hè( )
答案: qiào huì瑰ຫໍສະໝຸດ 阴晦﹒( ) 逾﹒越( )
苍qiónɡ( )
ráo bǐnɡ yú
娇﹒娆( ) 红﹒彤彤( )
ɡuī( )宝
tónɡ 壑 穹
2.据义填词 (1)__________:无法计算数目。形容极多。 (2)__________:头脑里涌现的感想连续不断。 (3)__________:比喻奇异美好的境界(多指幻境)。 答案:(1)不计其数 (2)浮想联翩 (3)仙山琼阁
(3)黄山中的这些景观各有什么特点? 答案:奇峰:高和险,令人望而生畏。 古松:无石不松,形状千变万化,干曲枝虬,苍翠奇特。 怪石:高高低低,争相崛起,千姿百态,给人以丰富的想像力。 云海:轻盈、皎洁、柔美、飘舞。 日出:瑰丽、壮观、辉煌。 温泉:温馨,舒适,会冲掉人们登山的劳累。
第三课 *飞红滴翠记黄山
1.认识黄山 黄山屹立在中国安徽省南部,原称黟山,因传说轩辕黄帝 曾在此修身炼丹,唐天宝六年(公元747年)改名。黄山现已 成为中国名山代表,素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 岳”“天下第一奇山”之称,并与长江、长城、黄河齐名,成 为中华民族的又一象征。
2.图解课文
古怪云日 松石海出
3.走进文本 (1)本文将三条线索结合在一起,揭示了黄山独特的美: ①时间线:从古至今,先写____________,后写黄山现貌; ②空间线:从__________到__________; ③逻辑线:描写了体现黄山特点的景物。 答案:①黄山的地质形成史 ②上山 下山 (2)本文具体介绍了黄山的哪些壮丽景观? 答案:奇峰、古松、怪石、云海、日出、温泉。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套课件 3飞红滴翠记黄山
奇峰
(1-3)
分 怪石
写 山
古松
上 云雾
(4--17)日出
(18)
天都峰
登山石阶
黄山松
古松:姿态各异生命力顽强
百 步 云 梯
犀牛望月
猴子观海
黄山烟云
山在虚无飘渺间
黄山日出
黄山日出
温泉
检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习
• 瑰宝 guī • 浮想联翩 • 娇娆 ráo
地壳 qiào 登峰造极
比喻学问、技能等 达到最高的境界或成就。
自学提纲
1、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黄山是怎样形成的? 2、用文中的句子来概括黄山风景的总特点?
说一说文中主要介绍了黄山的哪些景物 并用简单的语言概括各自的特点? 3、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按照内容 分文章可以分成几部分?
从时间顺序上说说黄山是怎样形成的?
汪洋大海——丘陵——地壳运动,形成基础— —喜马拉雅运动,黄山形成——冰山侵蚀,形成奇 特的造型。
说一说文中主要介绍了黄山的哪些景物并概 括其特点?
“千峰竞秀,万壑藏云,郁郁葱葱,飞红滴翠”
奇峰——高而险;古松——苍翠奇特;怪石——千姿 百态;烟云——轻盈;日出——瑰丽、壮观、辉煌; 温泉——令人有温馨感。
文体知识:
这是一篇解说词,是为多部电视旅游风光片 《话说长江》中黄山部分而写的。它有别于一般 的游记,因为它是借助于电视镜头展示画面来介 绍自然风光的,使用了现代影视的表现手段,所 以,第一,它能自由地变换角度来表现,或环景、 全景,或中近景,特写,或俯视,或仰视,或平 视;第二,它要配合画面,要着眼于解释画面, 讲出画面中不为人注意或隐含的东西,不宜过分 发挥;第三,它应该口语化,要使观众一听就懂。 本文对于这三个特点体现得比较充分。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飞红滴翠记黄山》课件 (共21张PPT)
的情趣。这是外加上去的,是“外在美”;峰石的
千奇百怪的造型是大自然的创造,是属于内在的, 是“内在美”。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語文
4.研读第17段,文章在写黄山日出的同时,还写了人 们观看日出时的心理感受,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作者这样写,是想告诉我们:大自然的伟大创
造只不过构建了黄山的原始面貌;黄山的美,还有 待于人们用双手来装点,有待于人们用美的心灵去 发现,去点化。
語文
本文选自中央电视台电视风光片《话说长江》的
解说词。电视风光片《话说长江》以长江为主线,主 要介绍长江流域的山川地貌,抒发对祖国的热爱之 情。本文就是其中的一篇,是为《话说长江》中的黄 山部分而写的。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語文
万壑 hè
澎湃 péng 鳌鱼 áo
喷薄
bó
瑰宝 guī
翘首 qiáo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語文
2.本文是旅游风光片的解说词,它与一般的游记散文
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不同的地方有三处: (1)游记散文是反映作者的见闻感受的,所以作者
必然要在作品中出现,要在作品中指点评说。有些游记
散文是以作者的行踪贯串全文的,即所谓的“移步换 景”。旅游风光片则是客观地记录、介绍自然风景、风 俗民情的,解说词的任务是阐释画面,作者是隐去的。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語文
总写黄山(1-3) 一块瑰宝 奇峰 飞红滴翠 古松 分述景观(4-17) 怪石 云雾 山上之景 雄奇壮丽 奇中见雄 奇中怀秀 奇中有险
记黄山
日出
黄山温泉(18) 山下之景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語文
作者介绍了黄山的哪些景观?
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飞红滴翠记黄山》PPT课件
黄山地质的形成:时间顺序
上山到出山:空间顺序 奇峰、古松、怪石、云海、日出、温泉等景物并 列,相互独立:逻辑顺序
整体感知
从时间顺序上说说黄山是怎样形成的。(或用 简明示图画在纸上表示)
汪洋大海——丘陵——地壳运动,形成基础— —喜马拉雅运动,黄山形成——冰山侵蚀,形 成奇特的造型。
用吟哦讽诵读书法朗读课文,回顾前面 风景,标出文中所写景物及特点。
析:“人们智慧的精心点化”,是指人们为这 些峰石所起的名字,而这些名字又是审美观照 的结果,其中凝聚了想像力和创造力,体现了 人们的情趣,使得冰冷的石头有了人的精魂。 这是外加上去的,就是“外在美”;峰石本身 的千奇百怪的造型是大自然的创造,是属于内 在的,就是内在美。这句话是着重讲人的审美 创造的伟大作用。
结构层次
(1-3)概括介绍黄山的地貌、地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置,
从地质史上说明黄山形成过程。 (4-17)分别介绍黄山各种景观。 (18)对黄山温泉的介绍。
整体感知
浏览课文,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飞红——文中的黄山日出;滴翠——青山苍松
本文在整体组合上,设置了三条线索, 你能通过研读课文分析出来并作具体的 解说吗(提示:时间,空间,逻辑,学 生看书后发言交流。)
解说黄山
反复吟读课文有关段落,结合下列风景 画,选择你所最喜欢的试着为黄山风景 解说
百 步 云 梯
猴子观海
猴子观海
峰是云之家,云是峰之衣
黄山日出
黄山日出
课堂练习:课本“探究 练习”三
课后练习:从下列词语中选择5 个,写一段话赞美黄山黄山雄奇 壮丽的景色。
仙山琼阁 浮想联翩 若即若离 心往神驰 万壑藏云 不计其数 能工巧匠 如愿以偿 登峰造极 驰名中外
上山到出山:空间顺序 奇峰、古松、怪石、云海、日出、温泉等景物并 列,相互独立:逻辑顺序
整体感知
从时间顺序上说说黄山是怎样形成的。(或用 简明示图画在纸上表示)
汪洋大海——丘陵——地壳运动,形成基础— —喜马拉雅运动,黄山形成——冰山侵蚀,形 成奇特的造型。
用吟哦讽诵读书法朗读课文,回顾前面 风景,标出文中所写景物及特点。
析:“人们智慧的精心点化”,是指人们为这 些峰石所起的名字,而这些名字又是审美观照 的结果,其中凝聚了想像力和创造力,体现了 人们的情趣,使得冰冷的石头有了人的精魂。 这是外加上去的,就是“外在美”;峰石本身 的千奇百怪的造型是大自然的创造,是属于内 在的,就是内在美。这句话是着重讲人的审美 创造的伟大作用。
结构层次
(1-3)概括介绍黄山的地貌、地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置,
从地质史上说明黄山形成过程。 (4-17)分别介绍黄山各种景观。 (18)对黄山温泉的介绍。
整体感知
浏览课文,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飞红——文中的黄山日出;滴翠——青山苍松
本文在整体组合上,设置了三条线索, 你能通过研读课文分析出来并作具体的 解说吗(提示:时间,空间,逻辑,学 生看书后发言交流。)
解说黄山
反复吟读课文有关段落,结合下列风景 画,选择你所最喜欢的试着为黄山风景 解说
百 步 云 梯
猴子观海
猴子观海
峰是云之家,云是峰之衣
黄山日出
黄山日出
课堂练习:课本“探究 练习”三
课后练习:从下列词语中选择5 个,写一段话赞美黄山黄山雄奇 壮丽的景色。
仙山琼阁 浮想联翩 若即若离 心往神驰 万壑藏云 不计其数 能工巧匠 如愿以偿 登峰造极 驰名中外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飞红滴翠记黄山》课件2 苏教版
H
4
黄 山 奇 峰
H
5
黄 山 古 松
生姿 命态 力各 顽异 强
H
6
黄 山 奇 石
仙 人 晒 靴
猴子观海
H
梦笔生花 7
黄山云雾
轻盈飘忽
H
8
瑰 丽黄 山
壮 观日 辉 煌出
H
9
总写
分写 山上
奇峰 怪石 古松 云雾 日出
文章通过对黄山雄奇壮丽的景色 的描写,揭示黄山的特点,激发 读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感情;认 识大自然的伟大的创造力和人类 的审美感知在提升景物品格中所 起的作用,从而珍惜和爱护我们 的环境。
H
11
飞 红 滴 翠 记 黄 山
柯 蓝
H
1
黄山奇峰
黄山古松
黄山怪石
黄山云雾
黄山日出 作者简介 结构层次 文章总结
H
2
到著柯 片本 作
的作蓝
纪有 , 念《 湖 册早 南 》霞 长 等断 沙 散笛 人 文》 , 诗《 散 集果 文 。园 家
集、 》小 《说 拾家
。
《文 话是 说一
品 及
长篇 作
江解 》说
者
中词 简
黄, 山是
介
部为
分多
而部
写电
的视
。风
光
H
3
解 说 词 是借助于电视镜头展示
画面来介绍自然风光的。所以第一, 它能自由地变换角度来表现,或环 景、全景、或中近景、特写,或俯 视,或仰视;第二,它要配合画面, 要着眼于解释画面,讲出画面中不 为人注意或隐含的东西,不宜过分 发挥;第三,它应该口语化,要使 观众一听就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飞 红 滴 翠 记 黄 山
等 《 小 柯 山 电 本介 作
散果说蓝部视文 品
文园家,分风是 诗集。湖而光一
及
集》著南写片篇 作
。《作长的《解 拾有沙。话说
者
到《人 说词 简
的早, 长,
纪霞散 江是
念断文 》为
册笛家 中多
》》、 黄部
解 说 词 是借助于电视镜头展示
画面来介绍自然风光的。所以第一, 它能自由地变换角度来表现,或环 景、全景、或中近景、特写,或俯 视,或仰视;第二,它要配合画面, 要着眼于解释画面,讲出画面中不 为人注意或隐含的东西,不宜过分 发挥;第三,它应该口语化,要使 观众一听就懂。
峰黄 山 奇
松黄 山 古
生姿 命态 力各 顽异 强
石黄 山 奇
靴仙 人 晒
猴子观海
梦笔生花
黄山云雾
轻盈飘忽
瑰 丽出 黄 壮 观山
日
辉煌
总写
分写 山上
奇峰 怪石 古松 云雾 日出
温泉 山下总ຫໍສະໝຸດ :文章通过对黄山雄奇壮丽的景色 的描写,揭示黄山的特点,激发 读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感情;认 识大自然的伟大的创造力和人类 的审美感知在提升景物品格中所 起的作用,从而珍惜和爱护我们 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