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暑假课程培训说开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暑假课程培训说开去
摘要:本文从去年暑假一次课程培训说起,简单叙述了培训过程,更重要的是自己透过这次课程培训的所思所想,同时谈到了我们教育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希望能抛砖引玉,共同思考,共同进步。
关键词:全国中学骨干英语教师新课程教学高级研修班,公开研讨课
去年7月31日---8月4日我参加了全国中学骨干英语教师新课程教学高级研修班。
7月30日,我们一行人踏上开往春城昆明的列车去参加“骨干研修班”的培训,尽管这次研修班的主办方阵容强大,程晓堂、陈琳、龚亚夫、张连仲、刘鹰在中国英语教育界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然去之前我是抱着很随意的态度,因为过往很多次培训都是留于形式,我不大中意。但此次研修安排紧凑,7月31日报道,8月1日从8:00---18:00,我们共聆听了6个讲座,有乔玉全--《国际视野下的学生发展与课堂教学变革》、龚亚夫--《基于学生发展的英语教学目标与评价理念》、刘兆义--《基于学生发展的英语有效课堂教学》、胡明--《教学准备》、张连仲--《谈课改与高中英语教材处理》、许时升--《在英语听、说教学过程中,强化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这些讲座从理论的高度阐述了英语教学的各个方面,听之时,很有启发,用之时,很困惑很迷茫。在认真聆听的过程中,我也同时写下了很多质疑的问题:永恒的教学真理在哪里?非要把不同目标的2种教育融合在一起,责任在哪里?新课改推行10多
年了,还是以语法为核心教学,课改是成功还是失败?我们的课本过于学术化,没有人情味,意识形态太多,其责任在哪里?在教师、学生、社会基础不完善的情况下,如何处理好我们的英语教学?从整体观的角度来说,语法是整体教学还是循序渐进?现行英语教学的要求和我们国家应试的现实如何调和?……
专家理论的高瞻远瞩与现实教学问题在我的脑海里争战,我久久地思索着……
8月2日,是我难忘的日子。8月2日全天共安排了4堂公开研讨课,上午两堂课,一堂来自广州的张晓云老师,另一堂来自河南的张宏老师,课程内容人教版必修5 unit 3 reading first impression ,下午两堂课,一堂来自四川的许丽娟,另一堂来自《双语学习报》专栏作家、外籍编审charles best,课程内容第五册module 1 “british and american english”以及“portrait of hope after the tsunami”,每堂课后,专家点评及教师互动,这四堂课给我思想带来很大的冲击,四堂课我把它们分成两类,一是中国老师的英语课,二是美国老师的英语课,当晚我反复回顾这四堂课,在脑海里不断比较,不停思索,我想到很多,看到很多,我越想越激动,越想越兴奋,未来我的英语教学之路该怎样走,我仿佛有了清晰的思路。
比较中美两国老师的英语教学,中国老师的公开课我比较熟悉,只是在这样的场合他们组织更慎重更严谨,老师从导入到最后的生成,内容丰富。教师导入,学生独立学习课文材料,小组讨论,学
生个人意见发表,最后学生表演,这一教学流程走下来,学生好像就是一个完成任务的机器,老师交代指令,学生按部就班。而美国老师上课时,先从一些很随意的话题切入----do you like reading? what do you like to read? what do you read for? how do you read nespaper? what can you get from nespaper? 把本次课的目的、方法先以随意聊天的方式交代给学生,然后让学生从课文所给的阅读材料中去印证同时加以指导,最后老师进行总结并提供学生几幅图片,让他们通过图片写出新闻报道。学生们没有中国老师课堂上那种活跃,整个课堂内容也没有中国老师课堂那么丰富,也没有太多的学生互动。然而学生通过图片写出的新闻报道却很好。
中国老师的课堂从表面形式上看,很热闹,学生互动也很好。但给人一种流于形式,急于求成的感觉。而美国老师的课给我的感觉犹如涓涓细流最后融入大海。三堂中国老师的课都很注重学生最后的语言输出。而在学生语言的输入上就显得欠下功夫。教育教学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它需要用大量的时间去铺垫,大量的时间进行语言输入,这样语言的生成也就水到渠成。教学之目的是拓展思维,教育之目的是塑造人格,教育是人格对人格的影响。在上课过程中,我们老师常常太关注自己讲的怎么样以及自己的课程计划、课程进度是否完成,重视了知识,忽略了人文。在四川许老师的课堂上,她提供了几个单词,让学生们分别用美语及英语的口音读出来,但是提问了五六个学生,都没人会。她就赶紧自己匆匆读完,就往下继续。而美国老师的课堂出现同样的问题时,他一步一
步引导,直到学生恍然大悟,好像有点“离题”,但他心中有学生,而不仅仅是教材和进度。三位中国老师在课堂上提问学生时,都给学生了很好的评语,诸如“好!坐下”“很棒,请坐!”等等……而美国老师在整个课堂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就是“thank you!”,这个细节让我觉得美国老师是站在一个人格平等角度和学生探讨。而我们有时候是不是觉得自己高于学生了呢?中国有句古话“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的课堂很多时候,关注了“鱼”忽略了“渔”,我们的学生思维模式化。前三堂课是中国老师上的,最后一节课是美国老师上的,美国老师导入课堂的第一个问题是:do you like reading? 这本是一个很简单的开放性话题,可我们的学生居然没听懂,低着头在那里到处翻书!评课的专家说:“这是学生听力不好所导致的问题!”而我私下以为是我们的教学模式化导致学生思维模式化的问题。因为他们习惯了中国课堂上通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的模式。我们的课改提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果学生的思维是僵化的,何以有创新能力?这是我们要深思的问题。
观摩其他老师的课堂让我受益很多,让我更深的懂得,课程要以话题导入,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关注方法论,阅读题目设计浅显易懂,便于学生切入为目的,课堂总结切中主题,言简意赅。心中常想学生到底学会了什么。教育教学要以启发学生思维、开拓学生眼界为目的,教学设计要层层叠进,环环相扣,脚踏实地。
四天的培训,让我思考最深的问题是:我们英语教师到底要交给学生些什么?仅仅是单词,词组,句型,篇章,语法这些考试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