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5年级探究题和参考答案.doc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船的研究》练习题8(附参考答案)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船的研究》练习题8(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6c7c4a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0c.png)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填空。
(每空1分,共16分)1.____________是人类的伟大发明,有了它,人们可以自由方便地在水面上行驶,也可以把很多的货物运送到远方。
2.船可以通过____________来控制行进的方向。
3.潜艇靠调节自身的____________来下潜和上浮。
4.当按压漂浮在水面的铝箔船时,能感受到水对铝箔船有一个向____________的托力,这个力称为水的____________。
5.橡皮泥和铝箔是在水中会____________的材料,做成____________型后在水中受到的____________增大了,所以能漂浮在水面上。
6.渡船和双体帆船的稳定性与它们____________的构造有关。
7.我知道的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写三种)8.工程设计一般会经历“问题一____________一____________一____________一完善”等过程。
9.小船的制作需要考虑船的大小、船的形状、船体材料、____________、稳固性、动力系统等因素。
二、判断。
(每题2分,共30分)1.船造得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装载的货物才能更多。
()2.塑料瓶、薄铁片、易拉罐等都可以用来造一艘小船。
()3.木头在水中是浮的,所以可以用来造船,钢铁在水中是沉的,所以无法造船。
()4.相同重量的橡皮泥,做成体积较大的形状容易浮在水面上。
()5.同一物体,无论做成什么形状,在水中都是下沉的。
()6.不管怎么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都不会改变。
()7.竹筏比独木舟的稳定性好,载重量大。
()8.与竹筏相比,摇橹木船解决了防水问题。
()9.船的载重量与船的体积无关。
()10.无论是测试竹筏还是铝箔船、橡皮泥船的载重量,放垫圈或钩码时都要轻轻、均匀地依次放入。
()11.船舱的分格结构具有隔水功能,能阻止水从一个分格流向其他分格,从而预防沉船。
2024年秋季小学五年级期中学业水平调研测试科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4年秋季小学五年级期中学业水平调研测试科学试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d7a6c6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38.png)
2024年秋季小学五年级期中学业水平调研测试科学试题(满分100分,时间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将姓名、考号等填涂在试卷和答题卡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30分)1.在金属片的中部加热,热传递的方向是()。
A.向一个方向传递的B.向四周传递的C.不确定的2.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A.反光板B. 月亮C.萤火虫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在水中不是直线传播的B.镜子可以改变光的传播途径,物体表面越光滑越容易发生反射C.光和声音的传播方式一样4.热传递的三种方式中不需要依靠介质就可以直接传递的是()。
A.热传导B. 热对流C. 热辐射5.医生戴额镜给病人检查耳朵,是巧妙地利用了()。
A.光的反射 B. 光沿直线传播 C. 光的色散6.下列不属于应用热对流的是()。
A.旋转的走马灯B. 电暖器取暖C. 电烙铁作画7.明明在冬天给自己买了壁挂式电暖器,为了充分利用电暖器产生的热量,他应该把电暖器()。
A.挂在房间的低处B.挂在房间的中部C.挂在房间的高处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势低,地表起伏小”的陆地地形是平原B. 盆地的地形特点为“四周地势低,中间地势高”C. 在地形地球仪上绿色表示水9.如图所示,关于炒菜的锅,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手柄是热的不良导体B. 锅身是热的不良导体B.手柄和锅身都是热的不良导体10.三原色是指色彩中不能再分解的基本颜色,下列哪三种颜色属于光学三原色()。
A.红、黄、蓝B. 红、绿、蓝C. 红、黄、绿11.在夏天傍晚,雨过天晴之后,可以在天空的哪个方向看到彩虹()。
A. 东边B. 西边C. 北边12. 下面哪种做法能使杯子保温效果最好()。
科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学生活动手册参考答案
![科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学生活动手册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4dac60852458fb770b56c2.png)
五年级上册《科学学生活动手册》参考答案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第一课:《种子发芽实验(一)》P21.填一填(1):水、空气、适宜的温度(2):实验对照2.辨一辨×、√、×3.实验探究①取6粒绿豆种子④分别在2张餐巾纸上各放3粒绿豆种子⑤将2个盒子都放在阳光可以照射到的地方,其中1个盒子用里面涂黑的盒子罩住。
第二课:《种子发芽实验(二)》P41.选一选A、B2.实验探究(1)阳光(2)种子发芽不一定需要阳光第三课:《观察绿豆芽的生长》P61.填一填(1):水、阳光、适宜的温度(2):向水性2.辨一辨√、×3.实验探究把5粒刚发芽的绿豆放在吸水纸上,保持吸水纸一端湿润。
第四课:《蚯蚓的选择》P81.选一选C、B2.实验探究(1)通过测量蚯蚓在亮处和在暗处的时间长短来研究。
(2)通过记录在亮处的蚯蚓数得出(3)小红;理由:收集数据更科学准确,用时更短。
第五课:《食物链和食物网》P111.选一选B、B、A2.实验探究(右图)第六课:《做一个生态瓶》P131.辨一辨×、√、×2.实验探究生物条件:水草3棵非生物条件:泥沙制作方法:先把水草种活,再把小金鱼、小虾和田螺放进去第七课:《改变生态瓶》P151.辨一辨×、√2.选一选B、C3.实验探究动物多时,耗氧量增大,鱼浮上水面的次数会增多。
第八课:《维护生态平衡》P171.辨一辨×、√、√2.分析解答略第二单元光第一课:《光和影》P191.填一填(1)光源(2)投影(3)光源屏2.辨一辨×、√3.实验探究第二课:《阳光下的影子》P211.选一选B、C、B2.分析解答阳光下物体的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的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长→短→长。
第三课:《光是怎样传播的》P231.填一填(1)直线(2)302.实验探究第四课:《光的反射》P251.填一填(1)光的反射反光(2)直线(3)光的反射(4)反射2.实验探究不能,因为光沿直线传播,烛光被桌子挡住了。
小学科学5年级探究题全册
![小学科学5年级探究题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b8464a5e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ca.png)
小学科学5年级探究题和参考答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1、观察在玻璃罩中的小老鼠。
想一想,空气不流通,小老鼠为什么没有被憋死?请写出你的解释。
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供小老鼠呼吸,小老鼠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被植物的光合作用所利用。
2、以下图表示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据图答复。
〔1〕属于生产者的是〔1〕草;鹰〔2〕直接以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是〔2〕兔子、老鼠;〔3〕请根据图中给出的生物写出2条条食物链:草—兔—鹰,草—老鼠—鹰,草—兔—狐狸,草—兔—狐狸—鹰;〔4〕如果大量捕猎狐,你认为鹰的数量一定时间将先〔增加〕你这样推测的理由是:狐狸大量减少,兔子少了主要天敌大量繁殖,从而鹰的食物充足,从而加快繁殖,数量增加。
3、阅读蜥蜴在沙漠高温环境下的观察记录,观察思考:活动描述时间气温地表温度体温从洞中钻出6-7时20 28 25晒在太阳底下7-9时27 29 32.6到处活动9-12时27 30.8 36.6回洞12-14时40.3 53.8 39.5腹部离开地面14-18时34.2 47.4 39.5回洞18-21时25 26 25(1)从6时到21时,蜥蜴的体温是怎样变化的?上午,蜥蜴体温升高,到下午时到达最高39.5摄氏度,黄昏时又下降到25摄氏度。
〔2〕在白天,哪些时间里蜥蜴的体温不断升高?〔2〕6-18时蜥蜴的体温不断升高。
〔3〕在一天最热时间段中,蜥蜴的体温能保持在40摄氏度以下的原因是什么?在最热的时候回洞降温,在后来出来活动时减少身体和地面的接触。
4、准备两盆豆苗,两个纸盒,在盒的底部一端开个窗户。
把两盆豆苗放在下,各扣上一个纸盒,让一个纸盒的窗户朝左,另一个纸盒的窗户朝右。
经常浇水,保持盆土壤湿润,浇水后仍然把纸盒扣上。
如图:〔1〕三四天后,把盆上的纸盒拿掉,两盆豆苗的生长发生了什么变化?两盆豆苗都朝着纸盒小窗户那边生长;〔2〕你能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吗?那里充足或有向光性;〔3〕通过上面的研究,你知道植物的生活需要什么环境?植物生长需要,进展光合作用。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热》课课练习题(共7课,附参考答案)6(2022新版).doc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热》课课练习题(共7课,附参考答案)6(2022新版).doc](https://img.taocdn.com/s3/m/aee9e948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12.png)
第四单元热1.温度与水的变化随堂学习一、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
温度变化会造成水的形态变化。
1.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结冰时的温度和水沸腾时的温度分别是()。
A. 0° C 和101° CB.-l° C 和100° CC. 0° C 和100° C2.冰融化成水时,形态变化是()。
A固态到气态B.固态到液态C.液态到固态3.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形态变化是()。
A.固态到液态B.固态到气态C.液态到气态4.下面是某校五年级学生对“水加热时的变化”的实验观察。
(1)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加热时用酒精灯火焰的加热,熄灭时要用灯帽盖一(1\2\3)次。
⑵为了节约课堂实验的时间,我们可以()(多项选择)A.用温水代替冷水做实验B.装水的大烧杯换成小烧杯C.用酒精灯的焰心加热(3)以下有关测量水温的做法,正确的选项是((4)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给水沸腾后的水B.持续加热,水的温度接近()。
A. 101° CB. 104° CC. 100° C .(5)烧杯里的水沸腾了,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烧杯中出现的气泡里含有水蒸气B.烧杯口内壁上的小水滴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C.烧杯口的“白气”是水蒸气.3.如下图,铁锅的手柄是用木棒制作的,是因为(A.木棒传热的本领强B.木棒传热的本领弱c.木棒不能传热 四、连线题 1.区分以下物体的传热本领。
课木铁锅传热快 钥匙木棒铝勺传热慢塑料 五、综合题1.以下是三种不同材料做成的杯子,倒入同样多相同温度的热水。
塑料杯金属杯陶瓷杯① ② ③(1)三个杯子中,号杯子是热的良导体,和号杯子是热的不良导体。
(2)传热快、散热也快的的是 (3)在这三个杯子里装入同样多温度相同的热水,10分钟后凉得最快的是 号杯子。
【科学链接】热的不良导体不同的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人们把善于传导热的物体叫做热的良导体,把不善于传 导热的物体叫做热的不良导体,固体中的金属是热的良导体,如银、铜、铝都是良导体。
求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活动手册的答案
![求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活动手册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73ab3c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f1.png)
求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活动手册的答案篇一: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学生活动手册《课堂达标》参考答案第一单元沉与浮龙岩市实验小学陈美第一课《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课堂在线⑴体积大小(2)轻重(3)形状(4)材料材料、体积大小、轻重轻重、大小课堂达标1. 填一填(1)沉浮(2)同种轻重大小2. 选一选(1)A (2)B3.实验探究他们在材料的放入水中的过程存在问题,应该把物体轻轻从水面放入水里,而不是把物体扔进水中,也不是放在水面上。
(见教师用书P11)第二课《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课堂在线结论:不同材料的物体,体积相同的情况下,重的物体越容易沉结论:不同材料的物体,重量相同的情况下,体积越小越容易沉课堂达标1. 填一填(1)轻重、体积大小(2)不同材料、重、体积小2. 辨一辨√、×、×3. 实验探究第三课《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课堂在线不同形状的橡皮泥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不同我能发现:沉的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少,浮的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多我的解释:大轮船浸入水中的体积大,排开的水量大,所以能浮课堂达标1.辨一辨×、×、√2.实验探究同学们在实验操作方面有问题,他们把橡皮泥分成了四份来捏成小船装、小碗状,这样改变了橡皮泥的重量、体积、形状。
这是一个对比实验,我们只能改变单一变量,其他条件要相同。
实验应该改为,“他们将这块橡皮泥又捏成小船状、小碗状等。
”第四课《造一艘小船》课堂达标1. 辨一辨×、√、√2. 调查研究按动力简单把船的发展分为:人力船(木板船、独木舟、帆船)-----蒸汽船或柴油船(气垫船、客轮、货轮)------混合动力船(现代军舰)第五课《浮力》课堂在线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也越大课堂达标1. 填一填(1)向上、浮力(2)浮力、弹簧测力计(3)排开的水量、浮力2.实验探究所选的材料:大、中、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3块,弹簧测力计,橡皮泥,棉线绳,抹布,水槽,滑轮设计的实验方案:(1)先预测:如果把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完全进入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相同吗?(2)把装置做好:在水槽底部,用橡皮泥固定好滑轮,用一根棉线一头拴在塑料泡沫上,,棉线穿过滑轮,用弹簧测力计尽量竖直向上拉(3)未放入水先先测量一块泡沫塑料受到的重力,用线拉住泡沫塑料块,使它进入水中一定的位置,然后读出弹簧测力计上的拉力的数值。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热》常考题练习(共7课)(附参考答案)(2022新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热》常考题练习(共7课)(附参考答案)(2022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8871c3cb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9a.png)
第四单元热
1温度与水的变化
【判断题】
1.给水加热的过程中,水的温度不变。
( )
2.水沸腾后,如果不持续加热,就不会持续沸腾。
( )
3.当水沸腾时,可以观察到水中有气泡产生,水面上会产生大量白气,水温持续上升。
( )
4.用酒精灯加热水时,应该用外焰加热,因为外焰温度最高。
( )
【选择题】
1.一般情况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 )。
A.80℃
B.90℃
C.100℃
2.下列不是水在加热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 )。
A.水面有白气出现
B.沸腾时没有气泡出现
C.温度计示数不断升高
3.( )的变化会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
A.温度
B.容器
C.质量
4.某一天,小萌观察到河水结冰了,那天的温度可能是( )。
A.5℃
B.1℃
C.-4℃
5.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6.关于水的沸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量的多少影响水沸腾时的温度
B.水沸腾时,停止加热,水的沸腾也会停止
C.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温度会升高
7.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时,下列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1。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含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65c371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b3.png)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姓名______ 总分______一、填空题1.种子的萌发需要适量的,充足的和适宜的,植物的生长还需要,它们是植物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条件。
2.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能够利用阳光进行,把二氧化碳和水转换成和。
3.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
4.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
5.蚯蚓喜欢生活在、的环境。
二、判断题6.在探究土壤水分变化对蚯蚓的影响时,不需要考虑蚯蚓的数量,用一条还是多条都可以。
7.认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得出实验结论。
()8.对比实验是常用科学研究方法,一次可以研究两个以上的变量。
9.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它的茎总是会向着太阳光的方向。
10.动物的羽毛的颜色是不会随着环境而改变的。
()11.在动物进化史上,动物为了适应环境,身体形态发生了变化。
1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构成一条食物链是:蝉→螳螂→黄雀。
1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成语故事其实是向我们展示了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14.食物链断裂后,人们的生活不会受到影响。
15.改变生态瓶中的条件,生态瓶中生物的生存状态不会受影响。
16.建造生态瓶其实就是建造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
三、单选题17.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下列现象中,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发达B.水质污染造成鱼虾等海洋生物大量死亡C.蚯蚓能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18.如图所示,把生态瓶中的水减少很多,瓶中动物最有可能会()A.经常浮到水面B.钻到水底不动C.没有变化19.在自然界,种子春天才开始萌发,这说明()。
A.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温度B.种子萌发需要土壤C.种子萌发需要空气20.某同学全家出去旅行了一周,回到家,发现放在客厅里的橘子发霉了。
下列操作中最可能帮助该同学找到发霉原因的是()。
A.准备两个新鲜的橘子,一个放在冷藏室,一个放在常温下B.准备两个烂水果,一个烂苹果,一个烂橘子,都放在常温下C.准备两个新鲜的橘子,一个浸没在水中,一个放在干燥的地方21.奇奇发现旁边的黑豆芽有的叶子翠绿且茎粗短,但有的叶子发黄且茎细长,可能是因为()造成的。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测试题(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546c8bdd3383c4bb4cd259.png)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测试题一、填空:1、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关于地球和地球的运动,他提出了理论。
他认为,处于宇宙中心,而且静止不动;波兰天文学家,提出了,并在临终前出版了他的不朽名著《》。
他认为处于宇宙中心,而且是静止不动的。
法国有一位叫的物理学家,根据他在日常生活中的发现,用实验证实了地球在自转。
2、太阳的东升西落、地球的昼夜交替,是因为。
3、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绕着太阳转动,称为地球的。
4、我国目前统一采用的地方时是。
二、判断:()1、同一时间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是一样的。
()2、极地一年中有长长的白天或长长的黑夜现象。
()3、在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中,手电筒代表太阳。
()4、北半球在冬季时,太阳直射点在南极。
()5、摆具有保持摆方向不变的特点。
()6、一年四季中,其他的星星都围绕着北极星东升西落。
()7、恒星的周年视差,也能够证明地球在围绕着太阳不停地转动。
()8、乌鲁木齐比北京先迎来黎明。
()9、人们在观星时发现,天上的星星每天围绕着北极星顺时针旋转。
()10、当2008年8月8日晚上北京奥运会开幕的时候,美国纽约的人们将会在上午通过电视直播观看到盛大的开幕式。
三、选择:1、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是()。
A、24小时B、一个月C、一年2、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
A、头顶正上方B、北极星C、北斗星3、秋分时,太阳直射在()。
A、南极B、赤道C、北极4、在不同夜晚的同一时间观察星座时,会发现天空中的星座的位置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移动。
A、由西向东B、由东向西C、由北向南5、在星星旋转的照片中,圆环中心的亮点就是()。
A、月亮B、北斗星C、北极星6、在不同的季节,同一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
A、地球公转轨道不断发生变化B、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C、地球自转的轴不断发生变化7、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指示南北方向的线叫做()A、赤道B、纬线C、经线8、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个时区。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a6cf3e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b8.png)
上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卷五年级科学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考生注意:共五大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同学们,你们好!快乐的一学期即将结束了,你在科学学习中一定有很大的收获吧!细心读题,全面思考,认真答题,书写端正,可助你考出好成绩!一、选择题(单选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题2分,共30分)1. 原来浮起来的马铃薯,可以用什么方法让它沉下去。
()A.加糖水B.加盐水C.加清水2. 下面哪种情况物体排开的水量最大。
()(图一)(图二)(图三)A.图1B.图3C.图2和图33. 我发现北极星“不动”的秘密是()。
A.北极星是静止不动的B.北极星离地球距离固定C.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北极星4. 图示中一个是铁环,一个是铜球,铜球比铁环的内空略微大一点点,要想让铜球通过铁环,下面办法最不可取的是()。
A.把铁环放到火上烤一下B.把铜球放到火上烤一下C.把铜球放到冰箱里冰一下5. 下列物体中传热能力最强的是()。
A. 塑料B.木条C.铝片6. 一位同学做物体沉浮的实验时,把5个大小相同的小球放入水中,发现有的小球是沉的,有的小球是浮的,然后他把小球按从重到轻的顺序排列,寻找物体沉浮的规律,这个实验可以证明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有关。
A.大小B.轻重C.形状7. 将被压凹一小块的乒乓球浸入热水中,压凹的部分能重新鼓起来,这是利用了()性质。
A.液体的热胀冷缩B.空气的热胀冷缩C.固体的热胀冷缩8.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每天播出的时长约为()。
A.15分钟B.30分钟C.60分钟9. 下图图一、图二是在冬季和夏季同一地点拍得的电线照片,那么()。
A.图一是冬天拍的B.图一是夏天拍的C.图二是夏天拍的10. 日晷是我国古代用来测量()的一种仪器。
A.方向B.时间C.温度11. 同学们,你们玩过荡秋千吗?如图所示,看到这种场景,你有没有想起我们科学课上所学的摆?你认为秋千的摆动与我们所学的摆的原理相似吗?如果相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单元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单元测试卷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b4b8ef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26.png)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单元测试卷及参考答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常见的陆地地形有平原、()、山地、()和盆地等。
2.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分为地壳、()、()三个圈层地壳在不断运动着。
3.()是地震发生的原因。
4.()是火山喷发的原因。
5.风的力量会()并且搬运岩石破碎物对地形变化起着重要作。
6.地球上的水在陆地、( )及大气之间不断地循环。
7.地球内部力量如( )产生的力,与外部因素如()等都会影响地球表面的形态。
二、选择题。
(把你认为的正确选项填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1.由岩浆冷却形成的岩石是( )。
A沉积岩 B.岩浆岩 C.变质岩2.由于雨水的冲刷,土壤或土壤中的部分物质随着水流而流失,就是( )。
A.侵蚀 B风化 C.沉积3.我国的地形特点决定了我国的河流流向是( )。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由南向北4.每年喜马拉雅山的抬升是( )。
A.猛烈的 B不存在的 C.缓慢的5.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关系是( )。
A.同在中国B.黄河携带的黄土沉积到华北平原C.长江携带的黄土沉积形成华北平原6.小宇同学的家乡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具有这种特点的地形是( )。
A.高原B.山地C.盆地7.下列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的方法是( )。
A开山修路 B.植树造林 C.开河造桥8.河水流出沟谷后,随着坡度的变缓,河水的流速( )。
A.不变B.加快 C减慢9.许多科学家认为,大陆板块之间的( )会形成断裂谷。
A.相互碰撞 B相互拉张 C相互制约10.下列关于河流侵蚀和沉积作用的表达,正确的是( )。
A.陡坡处容易形成土壤沉积B缓坡处水流速度快C.水流速度快的地方容易产生土壤被侵蚀现象11.下列地形中,由土壤沉积形成的是( )。
A.富饶的长江中下游平原B.世界著名的青藏高原C.有“天府之国”之称的四川盆地12.钱塘江岸边的堤坝下部的岩石比上部的岩石要光滑,这是由于( )对岩石的作用引起的。
2024年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考卷及答案
![2024年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考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e16297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3f.png)
2024年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考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A. 提出问题B. 收集数据C. 分析结果D. 做作业2. 在科学实验中,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目的是什么?()A. 放大物体的大小B. 放大物体的颜色C. 放大物体的形状D. 放大物体的细节3.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A. 光照B. 温度C. 土壤D. 玩具4.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声音的传播介质?()A. 空气B. 水C. 真空D. 金属5.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太阳能的应用?()A. 照明B. 加热C. 制冷D. 制造玩具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包括提出问题、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和得出结论。
()2. 放大镜可以放大物体的所有细节,使观察更加清晰。
()3. 植物的生长只受光照、温度和土壤的影响。
()4.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5. 太阳能可以用于制造玩具。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包括提出问题、收集数据、______和得出结论。
2. 在科学实验中,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目的是放大物体的______。
3.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______。
4.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声音的传播介质?______。
5.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太阳能的应用?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2. 请简述放大镜在科学实验中的作用。
3. 请简述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
4. 请简述声音的传播介质。
5. 请简述太阳能的应用。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光的传播。
2. 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声音的传播。
3. 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4. 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太阳能的应用。
5. 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放大镜的作用。
小学科学大象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人体司令部》课课练习题(附参考答案)(2022秋)
![小学科学大象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人体司令部》课课练习题(附参考答案)(2022秋)](https://img.taocdn.com/s3/m/dba5c6ec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de.png)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课课练习题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感官、大脑与认知【选择题】1、人体的一切活动都是在大脑的指挥下通过( )来完成的。
A.大脑B.骨髓C.神经2.下列器官属于神经系统的是( )。
A.心脏B.肺C.大脑3、耳蜗把振动変成大脑接收的 ( )。
A.信号B.声音C.声波4.( )负责把信号从身体各个器官传递到神经枢。
A.传入神经B.传出神经C.脊髓5、利用我们的( ),可以确定桌面上白色的小方形颗粒形状的食物是不是甜的。
A.味觉B.嗅觉C.触觉6、耳是由( )构成的。
A.耳郭、鼓膜、内耳B.外耳、中耳、内耳C.耳郭、中耳、内耳【判断题】1、脑是人体的“司令部”,神经是人体的“电线”。
( )2、耳廓具有收集声音的作用。
( )3、皮肤不是觉器官。
( )4、用眼晴、鼻、舌、皮肤分別去感觉苹和仿真苹果,能更准确地挑出仿真苹果。
( )5、鼻子、舌头帮助我们品尝美味,它们都是我们的味觉器官。
( )6、在任何情況下,我们对刺激的感觉与真实情况都相同。
( )7、味觉和嗅觉是密切相关的,吃食物时,神经也会将气味信息传送到脑。
( )2.保护感官【选择题】1.人体内缺乏下列哪 ( )物质可能会引起近视。
A.维生素B1B.蛋白质C.脂肪2.下列不属于感官的是( )。
A.耳朵B.眼睛C.大脑3.洗鼻腔的水温是 ( )A.0℃左右B. 37℃左右C.80℃左右 AABB4.下列行为中,不利于保护听力的是 ( )A.用耳机收听时间不宜过长,音量不宜过大。
B.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时乘坐飞机外出。
C.发现耳朵不适或听力受损应及时就医。
BB【判断题】1、偏食、挑食会导致青少年营养不良,但不会对视力造成影响 ( )2、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时乘坐飞机不会损伤我们的听力。
( )3、在做“晶状体与成像”实验时,必须保证纸屏、放大镜、蜡烛在一条直线上。
( )4、用力鼻子、用硬物挖鼻孔都可能会损害我们的鼻腔。
( )5、要注意避免强光、强噪声等过强的刺激,以免受伤。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学期科学专项训练—实验探究试题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学期科学专项训练—实验探究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1f7425a9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63.png)
小学教科版科学五年级寒假专项训练—实验探究题1.实验二:验证光的传播路线实验目的:使学生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实验器材:卡纸4张,其中3张在同一位置打一个小孔,铁夹子4个,手电筒一个实验步骤:①在三张长方形卡纸的同一位置打一个洞,大小约为一硬币。
把这些卡纸分别用夹子夹住横立在桌上,每张卡纸之间间隔15厘米,排成整齐的一列,使卡纸的小孔在同一直线上。
②在最后一张卡纸之后约15厘米的地方,再放一张没打孔的卡纸作为屏。
③把手电筒放置在离自己最近的卡纸前一定距离,让手电筒的光射直进小孔,观察纸屏。
④把第二或第三张卡纸(第一张除外)向左或向右移动5厘米。
同样用手电筒的光对准离自己最近的卡纸上的小孔,观察纸屏。
观察到的现象:当小孔在一条直线上时,光________照射到屏上,如果有其中一个小孔不在一条直线上时,光就________照射到屏上。
实验结论:光在物质中是沿________传播的。
2.小明在平地上竖直插了一根竹竿,阳光下的竹竿在地面上投射出一道影子。
下表是他在小时内测量记录的竹竿影子长度变化的数据。
(1)观察上表,在这段时间里,第_________小时的时候影子最短,是北京时间12点。
(2)从数据表中可以知道,小明是从北京时间_________开始测量的,到北京时间_________结束测量。
(3)从数据表中可以知道,这段时间的影子长度变化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
(4)从数据表中可以推测出,4. 5小时的时候竹竿影子长度为_________厘米。
3.实验七: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实验目的:探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实验器材:长方形盒子、测力计、勾码、线、毛巾、棉布、玻璃实验步骤:①将长方形盒子的一端用线拴好在测力计的挂钩上。
②将4个勾码放入盒子中,在玻璃面上拉一拉,记下拉力读数。
③将4个勾码放入盒子中,在毛巾面上拉一拉,记下拉力读数。
实验可用表格:实验结论: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________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这样推测的理由是:小学科学5年级探究题和参考答案整理者:莲都区大洋路学校陈建秋五年级上册第--单元《生物与环境》观察在玻璃罩中的小老鼠。
想一想,空气不流通,小老鼠为什么 没有被憋死?请写出你的解释。
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供小老鼠呼吸,小老鼠呼吸产生的二 氧化碳被植物的光合作用所利用。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3) 请根据图中给出的生物写出2条条食物链。
(4)如果大量捕猎狐,你认为鹰的数量-定时间内将先(1)草;(2)兔子、老鼠;(3)草一兔一鹰,草一老鼠一鹰,草一兔一狐狸,草一兔一狐狸一鹰;(4)减少;狐狸大量减少,兔子少了主要天敌大量繁殖,从而鹰的食物充足, 从而加快繁殖,数量增加。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阅读蜥蜴在沙漠高温环境下的观察记录,观察思考:下图表示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据图同答。
(2) 直接以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是活动描述 时间气温地表温度体温从洞中钻出 6.7时 20 28 25 哂在太阳底下7-9时272932.三四天后,把盆上的纸盒拿掉,两盆豆苗的生长发生了什么变化? (2)你能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吗?(3 )通过上面的研究,你知道植物的生活需要什么环境?到处活动9-12 时2730.836.6回洞12-14 时40.353.839.5腹部离开地面14-18 时34.247.439.5回洞18-21 时252625(1)从6时到21时,蜥蜴的体温是怎样变化的?(2)在白天,哪些时间里蜥蜴的体温不断升高?(3)在一天最热时间段中,蜥蜴的体温能保持在40摄氏度以下的原因是什么?(1)上午,蜥蜴体温升高,到下午时达到最高39.5摄氏度,傍晚时又下降到25摄氏度。
(2)6.18时蜥蜴的体温不断升高。
(3)在最热的时候回洞降温,在后来出来活动时减少身体和地面的接触。
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光》准备两盆豆苗,两个纸盒,在盒的底部一端开个窗户。
把两盆豆苗放在阳光下,各扣上一个纸盒,让一个纸盒的窗户朝左,另一个纸盒的窗户朝右。
经常浇水,保持盆内土壤湿润, 浇水后仍然把纸盒扣上。
如图:两盆豆苗都朝着纸盒小窗户那边生长;(2)那里阳光充足或有向光性;(3)植物生长需要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光》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设计我的太阳能热水器。
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集热器吸收太阳光,将光能转化成(I)热能,并通过储水箱将热水储存的设备。
n前,技术水平较完善的太阳能热水器是真空集热管太阳能热水器。
真空集热管的内、外管之间是真空夹层,以确保冬季管内不结冰, 能够正常工作。
真空集热管的内管上有--层选择性吸收镀膜,膜层能充分吸收太阳光。
真空管里的水吸收热量后,通过循环,加热储箱内的水……(1)需要的材料:(2)升温和保温的措施:(3)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4)设计图:(1)大纸盒,小饮料瓶,锡箔纸,泡沫塑料等。
(2)把瓶子支起来,背面用锡箔反光; 对着光的一面用塑料纸罩住;盒子可以改变角度;盒子内外全涂成黑色。
(写出其中的几点就可以)(3)略。
(4)略。
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光》把手电筒放置在离自己最近的卡纸前一定距离,让手电筒的光射进小孔,据图同答。
(图一)(图二)⑴图一的纸屏上能看到手电筒的光斑吗?(2)图二的纸屏上能看到手电筒的光斑吗?(3)以上实验说明什么?⑴能。
(2)不能。
(3)光是直线传播的。
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光》设计实验验证光的传播路线。
(1)实验名称:(2)实验材料:(3)实验过程(能画图说明更好):(4)实验现象: (5)实验结论:设计实验验证光的传播路线(一)。
实验名称: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材料:手电筒、3张在同一位置打孔的长方形纸、屏、4个夹子。
实验过程:①在三张长方形卡纸的同一位置打一个洞,把这些卡纸分别用夹子夹住横立在桌上,每张卡纸之间间隔15厘米,并排成整齐的一列,使卡纸的小孔在同一直线上。
在最后一张卡纸之后约15厘米的地方,再放一个纸屏。
②把手电筒放置在离自己最近的卡纸前一定距离,让手电筒的光射进小孔。
观察在纸屏上出现的现象,并画出光前进的路线。
③把第二张卡纸向左移动5厘米,同样用手电筒的光对准离自己最近的卡纸上的小孔,仔细观察纸屏上的现象,并画出光前进的路线。
④比较两次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第一个实验中,手电筒的光通过3张卡纸中间的小孔投射到纸屏上;第二个实验中,纸屏上没有出现手电筒的光。
实验结论:通过比较得知: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设计实验验证光的传播路线(二)。
实验名称: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材料:空心弯管和直管、手电筒实验过程:①用手电筒从直管的一端向里照射,我们从管的另一端就可以看到射过来的光。
②用手电筒从弯管的一端向里照射,我们从管的另一端却看不到射过来的光。
实验结论:通过比较能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血及其变化》你是怎样验证“温度对岩石有破坏作用”这个猗想的?请简单写出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材料:酒精灯、大理石块、镇子、冷水实验步骤:点燃酒精灯,用镶子夹住石块。
将石块在酒精灯中烧热并立即放入冷水中, 使石块冷却,反复操作几次。
实验现象:大石块出现裂缝,甚至看到石屑(小颗粒)掉落实验结论:冷和热的作用会使岩石破碎。
7F.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实验步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我国水土流失近357万平方公里经过28位两院院士、上千名科研人员历时3年的科考,我国水土流失最新现状基本摸 清: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 92万平方公里,亟待治理的面积近200万平方公里,全 国现有水土流失严重县646个,其中82. 04%处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
科考报告指出,当前水土流失突出表现为四大危害:导致土地退化,毁坏耕地;导致江 河湖库淤积,加剧洪涝灾害;恶化生存环境,加剧贫困;削弱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对生态 安全和饮水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1) 当前水土流失带来哪些危害?(2) 为防止水土流失,人们采取了哪些措施?(1)导致土地退化,毁坏耕地;导致江河湖库淤积,加剧洪涝灾害;恶化生存环境, 加剧贫困;削弱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对生态安全和饮水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2)植树种 草,修挡土坝治理水土流失,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减少过度放牧,控 制牲畜数量等。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而及其变化》请设计实验证明土壤中有水,简单地写出实验方法和实验现象。
实验材料: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实验材料:酒精灯、土壤、试管、试管夹,玻璃片 把土壤放入试管里,点燃酒精灯,加热,把玻璃片盖在试管口。
实验现象:玻璃片上面出现水珠。
实验结论:土壤中有水。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云南泥石流致35人死亡107万多人受灾2008年10月24日至11月2 kl,云南楚雄彝族日治州出现历史罕见的秋季持续强降雨天气过程,尤其是11月1日普降大到暴雨,导致楚雄、双柏、武定、禄丰、元谋、南华等县市遭受严重洪涝和滑坡泥石流灾害。
4 口从云南省民政厅获悉,截至3日22时,滑坡泥石流灾害已造成云南省楚雄、昆明、临沧、红河、大理、玉溪、保山、昭通、德宏等9个州(市)107. 6万人受灾,因灾死亡35人、失踪47人、受伤9人,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4. 51万人。
灾害还造成道路、水库、通信、电力等设施严重受损。
其中公路塌方231. 36万立方米,毁坏公路130条1733公里,毁坏桥涵63座;小(一)型水库受损1座,小(二)型水库受损7座,小坝塘受损69座,沟渠毁坏55条177公里;通信线路受损2条68公里;电力线路受损4条51. 1公里。
(1)雨水对土地有没有侵蚀作用?(2)什么样的土地最容易发生侵蚀?(3)侵蚀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灾害?(1)有侵蚀作用。
(2)缺少植被的土地和沙地,坡度大的土地,最容易被侵蚀。
(3)侵蚀后给我们带来泥石流和水土流失等灾害,影响我们的生产生活。
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动和力》卜图的小车是利用什么力前进的?简单的说说其中的运动原理。
(1)(2)运动原理(1)反冲力。
(2)运动原理:当气球里面的气体喷出的时候,气球就得到一个反方向的作用力,推动小车前进。
卜.图装置在地毯上拉动与在桌面上拉动,哪种情况下弹簧秤的读数大?简要说说理由。
(1)(2)理由(1)在地毯上拉动弹簧秤的读数大。
(2)理由:地毯比桌面粗糙,所以产生的摩擦力就大,从而使弹簧秤的读数大。
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动和力》实验名称: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材料:光滑和粗糙的长条形木板(每组两块)、同样的长方体和圆柱体木块(每组各两块)、钩码(每组若干)过程和方法:1.将条形木板一端架高,使之成为一个斜面(约30度角)2.将两个同样的方形木块分别放在光滑和粗糙的木板上,观察它们在木板上滑下的现3.将两个同样的圆柱体木块同时放在一块木板上,一个横放使之向下滚动;一个竖放使之向下滑动,观察现象。
4.在小车上放上钩码,使之运动,记录拉力的大小5.增加小车上的钩码,使之运动,记录拉力的大小6.再增加小车上的钩码,使之运动,记录拉力的大小现象:光滑的木板上的木块比粗糙的木板上的木块受的摩擦力小,因此移动得快;滚动的木块比滑动的木块受的摩擦力小,因此移动得快。
小车上的重物越重,受的摩擦力越大,因此所需的拉力也就越大。
注意事项:做重力实验时,小车的运动速度要一样。
特别说明:用重力牵引小车,拉力的大小就是小车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动和力》观察数据,填写表格: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的距离关系的实验记录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多,小车行驶的距离越长。
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动和力》使用弹簧测力计应注意些什么?(1)根据被测力的大小选择量程合适的弹簧测力计,不能超量程测量,又不要量程过大;(2)使用弹簧测力计前要进行检查和调零;(3)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相平等;(4)拉动弹簧测力计时,一定要沿着水平方向,而且必须悬空,测力计不要与物体表面发生摩擦等。
7T.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沉和浮》外观一样的两杯液体,一杯是浓盐水,一杯是清水,请你想办法把它们区分开来。
(1)放入马铃薯,观察其在水中的沉浮;(2)采用蒸发的方法,观察其在铁片上的痕迹;(3)各取相同多的液体,在天平上称出其重量,然后进行比较。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沉和浮》同一•个马铃薯先后放入两个水槽中,在甲槽中马铃薯是沉的,在乙槽中马铃薯是浮的。
这可能是什么原因?你有什么办法让乙槽中的马铃薯沉下去?原因:⑴甲槽中的液体是清水或是油;(2)乙槽中的液体是浓盐水或浓糖水等。
方法:(1)加入足够多的清水;(2)绑上一些能在浓盐水、浓糖水下沉的物体。
五年级下册第…单元《沉和浮》物体名称体积(立方米)用天平称得结果(千克)在水中状态钢铁17800沉铝0.51350沉蜡0.5450干松木41600浮酒精1800浮某种混合物22000悬浮水中水11000(1)有人说,重的物体在水中怎样测量一块泡沫塑料或木块在水中受到多大浮力?泡沫塑料或木块上连一根细线,在水底安放一个有小孔的物体,再让细线穿过小孔,另一端挂在测力计上,当往上拉测力计时,泡沫塑料或木块受到的浮力就会显示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