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偿网络”作为传播社会学研究的概念(word版)

合集下载

传播学教程名词解释(完整版)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名词解释(完整版)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名词解释(完整版)郭庆光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播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l 传播学: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l 信息:看作是消除事物的不确定性,从而获得确知的讯息或关于事物的确定状态、l 双重偶然性:是德国社会学家鲁曼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传播的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所做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

l 传播障碍:包括结构与功能障碍,如传播制度是否合理,传播渠道是否畅通,信息系统的各部分的功能是否正常等等。

l 传播隔阂:包括个人之间的隔阂,个人与群体的隔阂,成员与组织的隔阂,以及群体与群体、组织与组织、世代与世代、文化与文化间的隔阂等等。

由于社会信息系统的参与者,无论是个人、群体还是组织,都是具有特定利益、价值、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的主体,这里的传播隔阂,既包括无意的误解,也包括有意的曲解。

l 信息社会:是指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加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l 社会关系论:着重分析受众成负日常的社会关系对其媒介信息接收行为的影响(受众成员的种种社会关系,左右着他们对媒介信息的选择),从而制约着大众传播的效果。

l 社会责任理论:传播媒介在享有充分自由的前提下,在社会为它提供自由保障的环境中,还应主动地积极地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换句话说,在没有“他律”的情况下自觉地进行“自律”,在没有外来约束、外来控制的条件下自觉地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控制。

l 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l 意义:是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l 象征行为:是用具体事物来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的行为。

这种行为一般是通过使用象征符来传达象征意义实现的。

l 象征性社会互动: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

它是一种通过象征符来交流或交换意义的活动。

网络使用的补偿理论

网络使用的补偿理论

网络使用的补偿理论补偿性媒介理论认为,“补偿性的媒介并不比最初的媒介本身更能‘无噪音’地解决问题。

相反,他们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带来的‘噪音’比带走的要多———通过提供一个陷阱而不是绝对的进步”。

新媒介是对旧媒介的缺憾的补偿,新媒介势必在某些方面要先进于之前的旧媒介,但它在其他方面可能是落后于旧媒介的,因此补偿性媒介天生具有双重性。

一方面,新的媒介可以解决某些已有的问题,但是另一方面,这些新的媒介也会带来新的问题与挑战。

莱文森乐观地认为,进步是曲折和不平坦的,随着补偿性媒介的不断补偿和补救,“噪音”终将可以被有效规避。

补偿性媒介理论的内涵一方面,补偿性媒介是功能的补偿。

社会化媒体是对大众传播媒介中传播环境封闭与传播不自由的补救和补偿,实现了信息多元化和多途径传播,而智能媒体是对社会化媒体中信息爆炸和信息泛滥的补救和补偿,是对信息有用性的补偿。

另一方面,补偿性媒介是对人们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的补偿。

社会化媒体补偿了大众传播媒介的低交互性,实现了人与人、人与信息的连接,而智能媒体将在智能技术的基础上实现个体与其不同需求的连通,满足人类的真实所需。

补偿性媒介理论共包含三层含义:第一层,在媒介进化过程中,总会不断进化出新的媒介以更好地满足受众的需求;第二层,新的媒介在带来对旧媒介补偿的同时,也会带来新的缺陷和不足;第三层,旧的媒介不只有缺陷,也有优于新媒介的好处。

该理论的模型如下图:媒介间的横向补偿与纵向补偿1. 横向补偿媒介之间的横向补偿关系, 建立在传播模式的比较差异之上。

以网络和电视两种媒介为例——网络传播模式, 如巴拉·巴西的无尺度网络理论所揭示的, 是由草根民众构成的普通节点和网络名人构成的重要枢纽联动而成的, 具有特定的审美取向和活跃话题。

电视传播模式, 则是典型的单向辐射的线性传播, 由职业机构进行信息生产和推送, 依靠大型制作、优良品质传递权威声音、深度解读。

功能性补足和反馈性补足充分说明媒介之间存在横向补偿关系。

传播学教程名词解释

传播学教程名词解释

传播学教程名词解释1. 传播学:研究信息传播与传播媒介对社会、文化和个体产生的影响的学科领域。

2. 传播过程:指信息从发出者传递到接受者的全过程,包括信息源、编码、传输、解码和接收等环节。

3. 传播媒介:信息传递的工具或渠道,如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可实现信息的发送和接受。

4. 信息源:信息的产生者,即信息的发出者,可以是个人、组织或其他机构。

5. 编码:将信息转化为可传输形式的过程,将信息进行加工和组织,以便传达给接收者。

6. 传输:将编码后的信息通过传播媒介进行传递的过程,将信息从信息源传送给接收者。

7. 解码:接收者对传输过来的信息进行理解和解读的过程,将接收到的信息转化为有意义的内容。

8. 接收:接收者对解码后的信息进行感知和接受的过程,将信息融入到自身的识别系统中。

9. 反馈:接收者对所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反馈和回应的过程,可以是口头或非口头的方式。

10. 传播效果:传播过程中信息对接收者产生的影响和效果,可以是知识、态度、行为等方面的变化。

11. 大众传播:信息通过大规模传播媒介向大量人群传递的过程和方式,如电视、广播等媒介。

12. 个体传播:信息在个体之间传递和沟通的过程,常见的形式包括口头交流和社交媒体等。

13. 社交媒体:一种基于互联网和移动通讯技术的新兴传播媒介,通过用户生成内容和社交网络的方式传播信息。

14. 传媒:传播媒介的统称,包括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社交媒体等。

15. 传播行为:指个体或组织在传播过程中的行为和活动,包括信息创造、选择、传递和反馈等。

16. 观众研究:研究接收者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特点、需求和态度等,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服务受众。

17. 市场传播:指商业组织利用各种传播手段和媒介进行商品推销和品牌宣传的过程。

18. 内容分析:研究通过分析和评价传播内容的特点和效果,以揭示其对接收者的影响。

19. 媒介效应:传播媒介对接收者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如媒体暴力效应、媒介框架等。

第五章社会支持网络理论

第五章社会支持网络理论
社会支持程度的影响因素 1).发展因素 2).个人因素 3).环境因素
基本理论观点
社会支持影响心理健康的机制
1).直接效应(日常支持)
社会支持 正向经验和具回馈的角色
2).缓冲效应(危机支持)
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
人类生存
压力 评估过程 压力反应 减少负向的心理结果
基本理论观点
三、因应理论 (一)压力因应概念架构 1.环境系统:压力源与社会资源。 2.个人系统:人口特征与个人因应资源。 3.生活事件:可预期或不可预期事件。 4.压力评估与反应:认知评估与因应选择。
主要理论观点 社会支持类型 (1).以内涵分 a.工具性支持:运用人际关系作为手段以达某种目标。 b.表达性支持:本身是手段也是目的,包含分享感受、 发泄情绪、肯定自我与他人价值等。 (2).以主/客观分 a.实际支持:客观事实 b.主观感受:个人主观评量
主要理论观点
社会连结型态 由互动时间多寡、对彼此的情绪强度、亲密度 (相互交心)和相互援助表现出来。 1.强连结:互动时间长、彼此情绪强度高、高
基本理论观点
环境系统 个人系统
.生活危 机事件
压力评估 与反应
健康与 福祉
压力因应概念架构
基本理论观点
(二)评估与因应过程 1.评估阶段 a.初级:判断该事件下个人的风险大小与可能损失。 b.次级:判断可能的因应选择。 2、因应类型 a.因应焦点:面对和逃避 b.因应方法:认知和行动
表 因应过程类型
2、人类生命发展历程都会遭遇一些可预期和不可预 期的生活事件。
3、人类在遭遇生活事件时,需要资源以因应问题, 其中包括个人的内在资源与外在资源。
4、社会支持网络是属于外在资源的一类,可分为正 式支持与非正式支持两类。

网络行为研究现状一个文献综述

网络行为研究现状一个文献综述

网络行为研究现状一个文献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行为也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网络行为研究,作为探究人们在网络空间中的行为模式、心理特征和社会影响的重要领域,近年来逐渐崭露头角,成为多个学科交叉研究的热点。

本文旨在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系统梳理网络行为研究的现状,以期为该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本文首先对网络行为研究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明确网络行为的内涵和外延。

接着,从网络行为研究的理论框架、方法论、主要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成果等方面展开综述,重点分析当前研究的主要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同时,本文还将关注网络行为研究在不同领域(如心理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等)的应用情况,探讨其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在综述过程中,本文将注重文献的质量和代表性,力求全面反映网络行为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前沿动态。

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的异同点,本文试图揭示网络行为研究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方向。

本文将对现有研究进行评价和展望,提出未来研究的建议和方向。

本文旨在通过系统梳理和分析网络行为研究的现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本文也期望能够推动网络行为研究的深入发展,为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网络时代的挑战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网络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础网络行为研究作为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其理论基础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括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计算机科学等。

这些学科的理论为网络行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视角和工具,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网络行为背后的动机、过程和影响。

心理学理论在网络行为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例如,认知心理学为我们提供了理解个体如何处理、存储和回忆网络信息的框架。

社会心理学则帮助我们理解网络行为中的社会影响,如群体压力、从众行为等。

动机理论也可以用来解释个体为何选择某种网络行为,如寻求信息、娱乐或社交等。

社会学理论同样对网络行为研究有着重要影响。

网络传播概论重点概念(完整资料).doc

网络传播概论重点概念(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网络传播概论主要概念:1、计算机网络:若干台所处地理位置不同,且固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相互连接起来,以实现信息传输和资源共享的一种计算机系统,网络上的每台计算机被称为一个节点。

2、www:伯纳斯李在1989检提出的技术构想。

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第二次飞跃。

互联网中的一种应用方式,主要功能是利用互联网传送超文本信息,即包括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在内的多媒体信息,同时利用超链接将网络中的信息相互连接起来3、物联网:1999年提出,是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和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测、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也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4、P2P技术:也称对等网络技术,是一种网络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客户端/服务器结构,整个网络结构中不存在中心节点,每一个节点大都同时具有信息消费者、信息提供者、信息通信等三面功能。

其中每一个节点所拥有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对等的。

5、云计算:将庞大的计算粗粒任务自动分拆成多个较小的子任务,然后把这些任务分配给多部网络服务器所组成的系统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返回给用户。

利用此技术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极为复杂的信息处理,实现和超级计算机同样效能强大的网络服务。

6、社会化媒体:基于用户社会关系的社交平台以及内容生产与交换的平台。

主要两个特征:一是内容生产与社交的结合。

社会关系与内容生产两者间是相互融合在一起的,社会关系的需求促进了社会化媒体平台上的内容生产,反过来这些平台上的内容也成为连接人们彼此关系的纽带。

社会化媒体平台的传播机制可以很快从无数信息碎片中将有公共价值的内容筛选出来。

二是社会化媒体平台上的主角是用户,而不是网站的运营者。

7、公民新闻:非专业新闻工作者从事的新闻信息和评论的发布、传播以及其他相关活动。

从总体来看,人们对公民新闻的两点共识是,一是强调公众在新闻报道活动中的参与,二是强调新技术对于公民新闻发展的作用。

传播新科技与社会问题

传播新科技与社会问题

現象1:數位落差
傳播科技拉大社會階層
知溝假說


七0年代的傳播理論中,知溝理論無疑是 影響層面極大的一個理論。 它的基本假設認為:


社會系統中,大眾媒介資訊輸入增加,則社會 經濟地位較高者,獲得資訊的速度也較快 所以高、低社會階層間的差距是愈來愈大,而 非縮小。
知識鴻溝的假說
120 100 獲
電腦在社會大眾間劃下鴻溝?


美國著名的研究機構Gartner最新研究也顯示,美 國的成年人,現在約有5成利用網路,估計到2005 年時,會有 7成5的成年人利用網路,但仍有四分 之一的成年人未上網。 這些沒上網的人,卻偏偏又是社會地位與經濟能 力的弱者,屆時在網路化的社會裏將舉步維艱, 與使用網路充滿活力、快步朝前的人相較,落差 越來越大,永遠沒有趕上的希望。


有保障恣意妄為者的可能?

法律中的「理性人」(reasonable man) 代議制民主中受過教育的公民 資本主義中精於計算的「經濟人」(economic man) 公共教育中用學級來定義的學生

後現代的社會正在出現,從與現代性相異或甚至相反 的認同中,滋養出不同的認同形式。電子傳播科技則 深刻地強化了這些後現代特質發展的可能性
駭客與網路素養思維

駭客駭侵已經從危害個人到民族、國家、 社會對峙 大眾媒體再現的駭客駭侵事件與形象,透 露了我們身處數位落差嚴重的時代

義賊廖添丁?或是犯罪者? 資訊\經濟霸權?第三世界生存?

建立公有公享的數位網路時代,重新思考 駭客駭侵事件以及大眾媒體報導
網路素養要點 ─大眾媒體再現網路
取 80 資 訊 60 量
40 20 0 É ®

(完整word版)网络传播学详细重点

(完整word版)网络传播学详细重点

选择题(30分)名词解释(4-5 20分)简答(4-5 25份)论述(2-3 25分)一、网络传播的概况网络传播:指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的人类信息(包括新闻、知识等信息)传播活动。

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我们已经经过了四次重大的信息传播革命:第一次信息传播革命是语言的形成;第二次信息传播革命是文字符号的产生和运用;第三次信息传播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第四次信息传播革命是电磁波的利用。

目前我们正处在第五次信息传播革命,是计算机革命与现代通信技术的结合。

二、信息社会的概念和特征概念:信息社会也称信息化社会,是脱离工业化社会以后,信息将起主要作用的社会。

特征:1、信息和知识成为社会财富增长的主要力量;2、知识型劳动者成为社会的产业主体;3、信息产业成为社会的主导产业;4、人们的生活方式面临巨大改变。

三、UGC的概念(用户产生的信息)UGC是“user generated content”的缩写,中文可译为“用户生产内容”,即网友将自己DIY的内容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展示或者提供给其他用户。

四、传播媒介的属性有什么、特征(例:个性化+解释)网络的传播媒介属性是不言自明的。

与传统的媒介相比,网络传播的特征性突出表现为复合性、连通性、开放性、多级性与网状化。

(一)传播的复合性1、传播形态与形式的复合性网络传播与传统的通信网络和大众传媒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它除了提供了一个通信和传播的渠道(channel)以外,还提供了一个公共的空间(space) 。

在这样一个空间里,大众传播、群体传播和人际传播等传播形态得到了融合。

在传播形式上,网站、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电子邮件和即时通信等相互连接、渗透,形成了立体的传播网络。

利:传播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传播方式的组合以求传播效益最大化弊:由于多种传播形态及形式的复杂关系及其相互作用,传播者的意图往往未必能得到充分实现,受众对于传播过程的影响十分明显。

2、传播手段的多媒体融合多媒体融合趋势,是网络信息传播的一个主要特征,其含义有两个层面:一是指网络平台可以承载任何一种形式的信息;二是指在有关某一事件或主题的信息传播中,可以综合运用多媒体手段。

网络传播概论雷跃捷版讲义

网络传播概论雷跃捷版讲义

《网络传播概论》雷跃捷版 第1章:网络传播的发展历史Internet,简称互联网或因特网;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正式把互联网定义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

网络传播是指:主要基于互联网平台所进行的多元、动态的信息传播活动,它在技术上实现了多种传播形态的整合;在功能上实现了去中心化、全民参与和资源共享。

网络传播具有信息丰富、速度快捷、全球视野、传播主体个人化、表现形态多媒体化、传播方式自由交互等特点。

其中信息传播的个人化、交互性是网络传播最具有吸引力的地方。

电子商务和无线增值业务为网络传播开创出新的赢利模式。

第一节: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历史国际互联网的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1969—1985:初步形成阶段;1985—1995:渐进发展阶段;1995—2003:规模高速扩张阶段:2003年至今:两大方向:在“网内”实现Web2.0式传播;在“网外”呈现媒体融合状态。

互联网的起源与发展:P1—P71958年:雏形;1969年:阿帕计算机网诞生;1977—1979:TCP/IP体系结构和协议;1986年:Internet名称正式开始使用;1988年:互联网对外开放;1989年:互联网开始商业运作;1989年:CERN雏形HTML;1991年:商业用户超过学术界用户;1995年互联网开始高速发展: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个人电脑迅速普及;二是:电子商务蓬勃发展;三是:网络媒体功能凸显。

1992年:全球第一份网络报纸;1996年以后:出现了BBS、聊天室等;1995年:美国广播公司首先利用互联网进行全球广播;1997年:网络新闻订阅开始;1998年:克林顿绯闻事件;2003年以后:进入Web2.0时代;Web1.0与Web2.0的区别:P5~P6表。

2003年以来,手机媒体作为新媒体的代表异军突起,拉开了媒体融合的序幕。

“U”计划显现出国际信息产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信息制造业、信息服务业、数字内容产业乃至信息相关的社会问题等被高度整合、融为一体。

新闻传播中的社会网络分析与影响力探测研究

新闻传播中的社会网络分析与影响力探测研究

新闻传播中的社会网络分析与影响力探测研究新闻传播是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承担着向大众传递信息、引导公众舆论的重要使命。

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社会网络成为了影响新闻传播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从社会网络分析和影响力探测两个角度论述新闻传播中社会网络的作用。

首先,社会网络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新闻传播的社会结构和关系。

社会网络分析是一种研究人际关系的方法,它通过分析个体之间的联系和互动,揭示社会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在新闻传播中,社会网络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新闻消息是如何在社会网络中传播的。

通过分析网络中的节点(个体)和边(联系),我们可以找出新闻传播的核心节点、影响力高的关键人物,以及不同节点之间的影响关系。

这对新闻传播策略的制定和舆情管理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其次,社会网络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潜在的影响力因素。

在社会网络中,个体的影响力往往通过其在网络中的连接数量、连接强度和关系质量来衡量。

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我们可以找出那些具有潜在影响力的个体,并深入研究他们的特点和行为。

这有助于我们了解新闻传播中的意见领袖、意见引领者以及信息传播的路径和模式。

同时,社会网络分析也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和判断信息的传播效果。

通过建立网络模型和模拟实验,我们可以评估不同信息在社会网络中传播的潜在效果,从而优化传播策略和提高传播效果。

除了社会网络分析,影响力探测也是新闻传播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影响力探测可以通过分析和评估新闻传播中的相关因素,确定其对公众观点、态度和行为的影响程度。

在传统新闻传播中,我们通常通过广告效应、受众反馈和意见调查等方式来评估新闻的影响力。

然而,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时代,传统的评估方法已经不再适用。

因此,我们需要运用数据科学和机器学习的技术手段,对社交媒体平台上的用户行为、话题传播和情绪情感进行分析,以揭示新闻传播的影响力机制和效果。

这有助于我们更加准确地评估新闻传播的社会影响力,并为新闻传播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知识点整理

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知识点整理
4 一一方方面面,通过博客、SNS、微博、微信等应用用,个体可以不不断地扩展自自己己的人人际关系资源,构建与延伸自自己己 的人人际关系网网络,从而而为个人人的发展积蓄社会资源能量量。另一一方方面面,通过Web2.0的应用用,个人人的声音音可以扩 散到社会空间,个人人行行行为放大大为社会性行行行为。普通个体无无须传统大大众传统媒介的中介,就可以在公共话语空间 发出自自己己的声音音。这种声音音有时甚至至可能与多家媒体的声音音相抗衡。Web2.0使个体有可能获得前所未有的影 响社会局面面的能力力力,在与权威声音音的⻆角力力力中获得一一个“杠杆支支点”。
WWW浏览器器是一一种图形化的网网络操作界面面,它打破了了必须使用用命令才能执行行行网网络操作的局限, 使得网网络的操作变得简单、方方便便和趣味盎然。更更重要的是,WWW中的超链接思想,使得网网络信息之 间通过链接产生生了了丰富、多元的关系,这突破了了过去传统媒体的线性的、封闭的信息组织模式。
1 ①广广域网网(WideAreaNetwork,WAN)和局域网网(LocalAreaNetwork,LAN)的区别主要在于网网络节点分布 的地理理范围,以及通信距离和传输速率。局域网网主要用用来构造单位的内部网网;广广域网网则主要是公用用数据通信网网。 ②有线网网络与无无线网网络的区别主要在于是否通过传输介质来实现连接。有线网网络中,各个计算机之间必须用用一一 定的介质来连接。无无线网网络则采用用视线介质进行行行数据传输。
从起源看,互联网网本身是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产物,它解决的是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连接问题, 目目的是实现机器器间的信息传输与共享。
2、内容与内容的连接:互联网网走走向“媒体化” WWW是互联网网中的一一种应用用方方式。它的主要思想是,利利用用互联网网传送超文文本信息(即包括文文 字、图像、声音音、视频等在内的多媒体信息)且信息之间可以用用超链接进行行行关联。

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知识点整理

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知识点整理

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知识点整理本篇文章主要对《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一书中的知识点进行整理,涉及到网络传播的基本概念、网络社交与群体互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网络营销等方面。

一、基本概念1. 网络传播:指利用现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共享,实现人们之间的文化、政治、经济与社会交流的过程。

2. 网络化社会:指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全面、大规模、持续地变成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不可逆转的。

3. 媒介:指传播或传递信息的工具或途径,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的,例如书、报、电视、广播等。

4. 新媒体:指使用计算机技术作为媒介的传媒形式,例如互联网、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

5. 平台:指提供网络传播服务的基础设施,用于用户之间交换信息和进行互动。

6. 消费者生成内容(UGC):指消费者利用网络途径自主创作或发布的各种内容,如照片、视频、音频等。

7. 微博:指一种基于微型博客的社交媒体网络平台,通过用户发布短小的消息实现信息共享。

8. 社交媒体:是一种通过互联网或其他网络技术连接和交流的人们谋求对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多样性、共识和身份的社交化趋势。

9. 互联网思维:指以开放、共享、创新的态度,基于多元化的信息、多级的沟通、自由的访问和自主的交互,通过互联网与网络技术进行全面协作、开放创新和全球化交流的新型思维方式。

二、网络社交与群体互动1. 社交网络:指基于互联网的社交平台,通过分析用户信息和网络行为,形成人际关系网络,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社交活动。

2. 社交媒体:是一种通过互联网或其他网络技术连接和交流的人们谋求对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多样性、共识和身份的社交化趋势。

3. 群体互动:指利用网络和通信技术,实现多人之间的交互和协作,提高交互效率和质量,同时也增强了参与感和主动性。

4. 社交媒体营销:指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市场推广、品牌宣传、产品销售和消费者服务等活动。

社会网络与信息传播

社会网络与信息传播

社会网络与信息传播社会网络与信息传播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平台的兴起,人们在传播信息和建立社会网络方面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本文将介绍社会网络和信息传播的概念,并探讨它们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一、社会网络的概念和作用社会网络是指以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为基础,在某一社会群体中形成的一种关系网络。

社交媒体平台如Facebook、Twitter和Instagram成为人们拓展社会网络的重要工具。

通过这些平台,人们可以方便地与亲朋好友保持联系,结识新朋友,分享生活和观点。

社会网络对个人起到很多积极的作用。

首先,它提供了一个与他人交流、分享和获取信息的渠道。

个人可以通过社交媒体了解朋友们的近况,获取实时新闻和热门话题。

其次,社会网络可以为个人创造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个人可以扩大人脉,结交志同道合的人,获取个人和职业发展的机会。

二、信息传播的过程和特点信息传播是指信息从一个源头传递到另一个目标的过程。

在社会网络的背景下,信息传播更迅速和广泛。

传统的媒体形式如电视、广播和报纸仍然扮演重要的角色,但社交媒体的兴起使得信息传播更加民主和多元化。

信息传播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它的速度更快。

在社交媒体上,一个新闻或事件可以迅速传播到全球范围内。

其次,信息传播的范围更广。

通过社交媒体,普通个体也有机会参与到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从而扩大了信息的传播范围。

再次,信息传播更加互动和动态。

人们可以在社交媒体上评论、分享和讨论信息,形成一个互动的信息传播生态系统。

三、社会网络对信息传播的影响社会网络对信息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社交媒体的兴起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

传统的媒体机构不再是信息的唯一源头,个人通过社交媒体平台有机会成为信息的传播者。

其次,社会网络使得信息传播更加个性化。

根据个人的兴趣和好友推荐,用户可以获取他们感兴趣的信息,并过滤掉他们不感兴趣的信息。

社会网络也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社会网络中的信息传播与演化机制

社会网络中的信息传播与演化机制

社会网络中的信息传播与演化机制一、社会网络中的信息传播概述社会网络是指人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包括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中的各种联系。

信息传播是社会网络中的重要功能,通过信息传播,人们可以获取、分享和传递各种信息。

二、社会网络中的信息传播机制在社会网络中,信息的传播主要通过以下机制实现:1.面对面传播:人们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方式,传递信息。

这种传播方式最早、最直接、最有效,但传播范围有限。

2.媒介传播:传统媒体如电视、报纸、广播等可以将信息传递给大众,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

而与此相对应的,新兴媒体如互联网、移动端应用等也成为了信息传播新的途径。

3.社交网络传播: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社交网络成为了信息传播的热门场所。

社交网络中的信息传播主要依靠社交平台的传播功能,通过用户自发的分享、点赞、评论等方式扩散信息。

三、社会网络中的信息演化机制在社会网络中,信息的演化主要通过以下机制实现:1.原始信息:原始信息是指人们最初发出的信息,无论是真实还是虚假。

原始信息通过媒介、社交网络等传播途径传递给大众。

2.筛选机制:筛选机制是指人们对信息进行筛选和过滤,只保留有用、可信的信息。

这种机制可以避免谣言、误导的信息传播,促进正能量的合理发挥。

3.反馈机制:反馈机制是指人们在阅读、分享、评论等活动中,对信息的反馈。

反馈可以促进信息演化,使信息更加丰富、完整、真实。

4.记忆机制:记忆机制是指信息在社会网络中的长期保存。

经过演化后的信息可以成为虚拟记忆,持续影响人们的思维和行为。

四、信息传播与演化机制的应用社会网络中的信息传播与演化机制在很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1.政治领域:政治领域中的信息传播和演化机制可以影响选举结果,引发社会事件。

政治人物和团体可以通过社交网络扩大影响力,推动政策实施。

2.商业领域:商业领域中的信息传播和演化机制可以影响市场环境,促进产品推广。

商家可以通过社交网络等方式扩大影响力,提高品牌知名度。

新闻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新闻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新闻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新闻传播学是一门研究新闻传播现象、规律和原理的学科,它研究包括新闻采集、加工、传播和接受等方面的问题。

新闻传播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涉及新闻学、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理论,对于理解新闻传播现象、分析媒体内容和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新闻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两个方面来探讨这门学科的内涵和发展变化。

一、新闻传播学的基本概念新闻传播学是研究新闻传播现象的学科,其基本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新闻:新闻是对社会事件和现象的及时报道,具有真实性、客观性和及时性的特点。

新闻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传播,传达信息、观点和价值观念,对社会公众具有重要影响力。

2. 传播:传播是信息在媒介之间流动和传递的过程,包括信息的采集、加工、传送和接受等环节。

传播通过媒体工具,如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将信息传递给受众,起到沟通和交流的作用。

3. 新闻传播:新闻传播是新闻内容在媒体中传播的过程,涉及新闻的生产、传播和接受等环节。

新闻传播是信息社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社会舆论和文化传承具有深远影响。

二、新闻传播学的发展历程新闻传播学源远流长,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演变和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传统新闻传播时期:传统新闻传播时期是新闻传播学的萌芽阶段,重点研究新闻的采集和传播方式,如印刷术的发明和传播、报纸的兴起和发展等。

2. 影象传播时期:影象传播时期是20世纪初至中期的新闻传播学发展阶段,以电影、广播和电视等影象传媒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影象传播对公众舆论和文化的影响。

3. 新闻传播理论时期:新闻传播理论时期是20世纪后期至21世纪初的新闻传播学研究阶段,涌现出大量新闻传播理论,如传播学理论、媒体效果理论、媒介语境理论等,深入探讨了新闻传播的机制和规律。

4. 数字化新闻传播时期:当前数字化新闻传播时期是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背景下,新闻传播学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研究互联网、社交媒体、移动通信等数字化传播方式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社会网络分析对信息传播的影响

社会网络分析对信息传播的影响

社会网络分析对信息传播的影响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人们之间的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

信息不再受到地理位置和传统媒体的限制,任何人都可以在社交网络平台上传,分享和传播信息。

但是,信息的高速传播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虚假信息和信息泛滥的问题。

因此,社会网络分析成为了探讨在社交网络中信息传播的特征和规律的重要工具。

社会网络分析是一种研究基于社交网络的社会关系的方法。

它强调社交网络中的互动和连通性,将人们之间的关系作为一个网络图来描述,分析其特征和演化规律。

在社交网络中,人们之间的关系可以是朋友、关注、点赞等等,这些关系构成了社交网络的拓扑结构。

通过分析这些关系,可以了解信息在社交网络中的传播情况,并预测未来的传播趋势。

在社交网络中,信息的传播具有网络效应。

网络效应是指随着社交网络中用户数量的增加,它的价值和影响力也会增强。

这是因为社交网络中用户之间的连接是一个类似于马太效应的过程,即越有名的人获得越多的关注和讨论,从而提高其社交网络的影响力。

因此,信息在社交网络中的传播往往是非常快速和广泛的。

以微博为例,社交媒体的流行引发了一种新的传播形式,即微博转发。

当一个用户发布了一条有趣、有用或有价值的微博,其他用户内心认同、有共鸣或者认为可以分享给他人,就可能会进行微博转发。

如果转发数目较多,那这条微博将会在社交网络中产生较大的影响力。

研究发现,微博传播的网络效应是非常显著的,也就是说,包括影响力、点击量、转发量等,这些指标都具有非线性的增长趋势。

因此,社交网络分析能够帮助我们预测某个信息的趋势,或者找出具有高传播效应的关键用户。

社交网络分析还能够为信息传播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例如,社交网络中有一种叫做“人传人”的传播模式。

即当一个人通过社交网络分享了一条内容以后,如果这个内容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和点赞,那么这个人的影响力就会得到提升,从而产生更多的传播效应。

正因为这种“人传人”的传播特征,公司或品牌可以通过理解这种传播模式来制定相应的市场策略。

新闻传播视角下的社会资本与社会网络研究

新闻传播视角下的社会资本与社会网络研究

新闻传播视角下的社会资本与社会网络研究社会资本和社会网络在新闻传播领域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两个概念不仅直接影响着信息传播的效果和效率,也深刻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社会资本一词最早由美国社会学家波特·沃兰斯顿(Porter Wansbrough)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指的是个体或群体在社会关系中积累的资源和能力,能够提升其利用信息等资源的机会和能力。

而社会网络则是指由人际关系组成的复杂网络结构,是信息传播和共享的基础。

本文将从新闻传播视角出发,探讨社会资本和社会网络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和影响。

首先,社会资本和社会网络对新闻传播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社会资本和社会网络在信息的获取和传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个体或群体通过社会网络中的人际关系获取信息,通过社会资本中的信任和互助来传播信息,从而实现信息的快速传播和共享。

其次,社会资本和社会网络对新闻传播的效果和效率有着直接影响。

具有高社会资本和广泛社会网络的个体或组织,能够更好地掌握信息传播的主动权,提高信息的传播效果和传播效率。

最后,社会资本和社会网络还可以促进新闻传播的多样化和民主化。

通过社会网络的建立和社会资本的积累,不同声音和观点能够更广泛地传播和交流,实现信息传播的多元化和平衡化。

其次,社会资本和社会网络的研究在新闻传播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通过对社会资本和社会网络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信息传播的机制和规律。

社会资本和社会网络是信息传播的重要基础,只有深入了解其内在机制和运作规律,才能更好地指导和促进信息传播的效果和效率。

其次,通过对社会资本和社会网络的研究,可以推动新闻传播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新闻传播理论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演进的学科领域,通过将社会资本和社会网络纳入研究范畴,可以为新闻传播理论的完善和进步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最后,通过对社会资本和社会网络的研究,可以促进新闻传播实践的创新和提升。

新闻传播实践是新闻传播理论的具体应用,只有通过对社会资本和社会网络的深入研究,才能更好地指导和促进新闻传播实践的创新和提升。

现代社会中社会支持网络的研究

现代社会中社会支持网络的研究

现代社会中社会支持网络的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不仅仅可以在网络上获得信息,还可以通过网络传递信息,进行交流和互动。

网络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网络对于社会支持的作用,却鲜有人研究。

接下来,本文将对现代社会中社会支持网络的研究进行探究。

一、社会支持的概念社会支持,最初是指人们在困难或压力下,得到社会网络中的其他人提供的信息、物质和情感帮助。

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家Cobb提出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支持的定义也经过了演变,如今的社会支持,已经不仅仅是与人们的个人情感有关,更多的是涉及到人们的结构和制度。

社会支持通常包括以下几种形式:情感支持、信息支持、工具支持和交流支持。

情感支持是指在困难时期,社会网络中的其他人通过情感上的支持,增强个体的自尊和信心;信息支持是指在个体遇到问题时,社会网络中的其他人提供的有用信息;工具支持是指在困难时期,社会网络中的其他人提供的实际帮助,比如财务援助和物质帮助;交流支持是指个体与社会网络中其他人之间转移信息、分享经验和观点的支持。

二、网络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网络对于社会支持的作用,是现代社会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方面,网络的出现和普及,使得社会网络中的人们更加容易得到信息、证据和支持。

通过网络,个体可以快速地获取各种信息,这些信息包括政治、社会、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

另一方面,社交媒体等网络平台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交流和分享的机会。

这种交流和分享,可以为人们提供情感和精神上的支持。

通过网络,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与朋友、亲属、同事交流。

这种交流和分享,可以帮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克服枯燥乏味的生活和工作。

然而,网络也有可能对社会支持产生负面的影响。

网络上的信息是否可靠,是否具有公正性,是影响是否有意义的两个因素。

如果网络上的信息模糊或错误,那么这些信息将不会对个体的生活或工作产生有用的支持,反而可能带来更多的困惑和焦虑。

“补偿网络”作为传播社会学研究的概念(word版)

“补偿网络”作为传播社会学研究的概念(word版)

“补偿网络”:作为传播社会学研究的概念□潘忠党〔内容提要〕“补偿网络”是作者在讨论我国新闻改革过程时提出的一个概念。

在分析中,作者受到传播社会学研究的启发,感到我国正在展开新闻改革,触及到一些新闻体制的基本点,正在形成一种新的社会资源在新闻生产过程中的分配形态;由于这种资源形态的变化,新闻作为反映社会现实的工具,它所构筑的现实也在发生巨大变化。

“补偿网络”概括的就是这种变化,它包括两个方面:资源—首先是经济资源—分配的形态及其相关的社会关系,以及这种形态和关系在新闻媒介内容中的反映。

我所采用的“补偿网络”这个概念,根植于传播学界对于新闻的生产过程的社会学研究,因此,我自然认为这是一个传播社会学的概念。

可以说,这一概念的提出,体现了我的一个愿望,就是运用西方传播社会学的方法、概念、和一些理论来理解我国目前的新闻改革。

虽然说我国的新闻改革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但是,这不等于说我们无法或不应该用西方传播研究的方法、概念和理论。

恰恰相反,我倒是认为,这种应用不仅可有运用“它山之石”之妙,而且还能以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人民经验丰富传播学的知识。

但是,在我以前的讨论中,这一概念仍然只有一个雏形,它的理论描述和解释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

因此,我希望在本文中结合我在北京等地的实地考察,对“补偿网络”的概念做一个比较从容、充分的解说,以刺激同行们的思考。

我的探讨从描述西方传播社会的基本脉络开始,试图展开“补偿网络”这一概念的理论背景,然后,我将讨论这一概念的具体内涵,运用它诠释我们所熟知的一些新闻改革中的现象。

我的着重点是理论的阐述,而不是对实证资料的细致描述。

1何谓“传播社会学”?传播社会学(media sociology)有广义与窄义之分。

广义地讲,它指的是对于大众传播过程的社会学分析,其领域包括大众传播体制和结构,大众传媒的社会功能,它们的组织和运作过程,传媒受众的社会构成和对于传媒的使用,以及传播媒介的社会影响(Wright,1986;Tunstall,1970)。

社会网络的信息传播分析

社会网络的信息传播分析

社会网络的信息传播分析农业技术扩散中信息传播主要有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3种方式。

目前我国的组织传播层面的信息传播体系以行政管理部门、农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涉农企业为信息源;大众传播层面以大众传播媒介为信息源;人际传播层面以社会网络中的个人信息为信息源。

农业技术扩散中的信息传播是一个特殊类型的传播。

传播的信息是相关一个新的观念,而观念之新奇度赋予扩散一种特质,新意味着扩散中含有某种水准上的不确定因素。

不确定性表达的是关于事件发生及诸多选择的可能性,不确定性意味着缺乏可预测性结构和信息。

这种不可预测性使得个人通常对这种想法的结果拿不准,于是感到需要他人提供信息和实践经验来支持他,或者需要他人情感上的陪伴和支持。

个人想要知道,与同伴们的观点相对,或者他的思考是否处在准确的轨道上。

社会网络是指社会个体成员之间因为互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体系,社会网络关注的是人们之间的互动和联系。

在农业技术扩散过程中,来自组织传播和大众传媒的信息都太宽泛,无法为个人提供可确定其对创新的看法的具体支持。

以社会网络中的个人信息为信息源的人际传播属于一种沟通,除涉及信息的交流外,还会有更多的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心理信息交流,其情感和思想的交流,能增强信息接受者对新技术推广者的信任,进而转化成对新技术自身的信任[2]。

农业技术推广不是单纯的技术和知识传播,关键是扩散者与采纳者的信息交流和相互沟通的人际交往过程,其交流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甚至是反复的。

农户不是传统的狭义的农业推广中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参与者,农民会参与农业技术扩散的全过程。

只有通过反复多次的交流,其信息才能完整地传达[3]。

因此在农业技术扩散中基于社会网络的人际传播有其比较优势,作者拟运用社会网络理论来解读和分析农业技术扩散中的信息传播方式。

1农业技术组织传播的现状及大众传播的劣势1.1农业技术组织传播的现状组织传播是在特定的组织纪律和组织制度的约束下进行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补偿网络”:作为传播社会学研究的概念□潘忠党〔内容提要〕“补偿网络”是作者在讨论我国新闻改革过程时提出的一个概念。

在分析中,作者受到传播社会学研究的启发,感到我国正在展开新闻改革,触及到一些新闻体制的基本点,正在形成一种新的社会资源在新闻生产过程中的分配形态;由于这种资源形态的变化,新闻作为反映社会现实的工具,它所构筑的现实也在发生巨大变化。

“补偿网络”概括的就是这种变化,它包括两个方面:资源—首先是经济资源—分配的形态及其相关的社会关系,以及这种形态和关系在新闻媒介内容中的反映。

我所采用的“补偿网络”这个概念,根植于传播学界对于新闻的生产过程的社会学研究,因此,我自然认为这是一个传播社会学的概念。

可以说,这一概念的提出,体现了我的一个愿望,就是运用西方传播社会学的方法、概念、和一些理论来理解我国目前的新闻改革。

虽然说我国的新闻改革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但是,这不等于说我们无法或不应该用西方传播研究的方法、概念和理论。

恰恰相反,我倒是认为,这种应用不仅可有运用“它山之石”之妙,而且还能以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人民经验丰富传播学的知识。

但是,在我以前的讨论中,这一概念仍然只有一个雏形,它的理论描述和解释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

因此,我希望在本文中结合我在北京等地的实地考察,对“补偿网络”的概念做一个比较从容、充分的解说,以刺激同行们的思考。

我的探讨从描述西方传播社会的基本脉络开始,试图展开“补偿网络”这一概念的理论背景,然后,我将讨论这一概念的具体内涵,运用它诠释我们所熟知的一些新闻改革中的现象。

我的着重点是理论的阐述,而不是对实证资料的细致描述。

1何谓“传播社会学”?传播社会学(media sociology)有广义与窄义之分。

广义地讲,它指的是对于大众传播过程的社会学分析,其领域包括大众传播体制和结构,大众传媒的社会功能,它们的组织和运作过程,传媒受众的社会构成和对于传媒的使用,以及传播媒介的社会影响(Wright,1986;Tunstall,1970)。

对于大众传播过程的社会学研究正式开始于拉扎斯菲尔德领导的哥伦比亚学派的实证研究(Lowell & De-Flure,1993),在理论建构上,它受到了结构-功能主义的影响;在方法上,它遵从了实证主义的科学观。

因此,这方面研究侧重于探寻大众传播过程的各种因果关系,尤其是影响力的流动(Shoemaker &Reese,1996)。

由于这种理论和认识论方面的倾向,有学者认为,这一学派的研究多从媒介控制者这一角度提出问题,研究问题集中体现如何引导大众传播的效果这一趋向(Gitlin,1978)。

窄义地说,传播社会学指的是对传媒内容国际新闻界1997.3的制作过程的社会学分析(Schudson,1991;Gitlin,1979)。

七、八十年代,美国以及英国等西方国家的学者们发表了一系列实证研究,从制度规范、组织运作、专业文化、社会关系和新闻从业人员的日常活动等各个方面,具体考察了新闻制作的过程。

这些研究构成了这里所指的窄义“传播社会学”文献的核心,有时甚至被单列出来,称为“新闻生产的社会学”(Schud-son,1991)。

我在本文所讨论的是这个窄义的传播社会学。

虽然说我所探讨的问题限于新闻的生产和制作过程中的一个侧面,但是,我采用“传播社会学”这一名称,为的是体现我的讨论的学科环境,以及我所讨论的课题与其它研究领域的相关关系。

我在本文所关注的是这一方面的新闻改革实践:政府为新闻单位“断奶”之后,新闻媒介在市场环境下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包括发行、广告和多种经营等方面的竞争。

这些竞争,对于我国新闻媒介来说,还是新型的运作形式,许多做法仍然处于探索阶段。

但是,不管怎样,新闻媒介也为适应这种竞争,改组自身的结构,形成组织的内部规范,新闻从业人员也在改变新闻采写的行为方式。

这些变化,追根溯源,似乎都归结到经济的压力和诱因。

那么,我们如何概括这些变化,并且使这种理论的概括能够联系经济诱因、权力关系和新闻改革的现实构筑?当然,这绝不是西方传播社会学者们探讨的问题。

但是,我们不妨用他们的方式提出问题,即这里提到的新闻的内容正在如何改变我国新闻生产的过程?所谓“新闻生产的过程”,指的是新闻从业人员在新闻媒介单位的制度和组织环境内,围绕着新闻的采写与制作而发生的活动。

这些活动所形成的产品就是报纸和广播或电视的节目。

从报纸的编印和节目的制作来看,新闻生产的过程不仅包括了记者与编辑的个人活动,也包括了新闻媒介组织的活动及组织的环境;不仅包括了新闻的采写和编辑活动,也包括了再生新闻采写和编辑的制度、社会和组织环境的活动。

如果分解分析的层面(levels of analysis,Pan &McLeod,1991),我们发现这个过程牵涉到各个层次的分析单元,包括新闻从业人员个人,新闻媒介组织,以及宏观的新闻体制(Shoemaker &Reese,1996,pp.11-13)。

因此,新闻生产的社会学分析必然展开于这些多个层面。

这一分解导致这样一个问题:如何看待座落于不同层面的分析单元之间的关系?一条途径是从新闻体制入手,观察新闻媒介的组织及新闻从业人员个人如何在体制的框架内活动,以新闻体制的限制和内部诱因作为解释的变量。

这是从大到小、以宏观制约微观的分析过程。

另一条途径是从观察新闻媒介组织和新闻从业人员个人的实践活动入手,考察这些活动的出现和成为“常规化”实践的过程,考察这个过程中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变化,并由此推导出体制规范的现实存在和实践意义。

这是以个人和组织的实践活动作为理解新闻体制及其结构的构成因素,由小至大、以微观构成宏观的分析过程(参见Giddens,1984)。

事实上,任何实际的分析,都免不了这两条渠道的并举,新闻生产社会学的经典研究都具有这样的特点(例如, Tuchman, 1979,Gans,1980,Fishman,1980,Gitlin,1980)。

我在本文所采取的正是这种宏观与微观互动的分析途径。

我的观察落点在于新闻从业人员及其所在媒介组织的实践活动,但是,这些实践活动的产生以及它们的社会学意义必须到新闻的改革过程中去寻找。

我所分析的是一些微观的现象,但是,我所关注的是宏观的问题,即新闻生产过程在当前新闻改革中的变化。

这个问题最后归结到新闻体制的变化及其过程。

①纵观对新闻生产过程的研究,学者们通常区分三个理论取向(Schudson,1991):政治经济学分析,新闻工作的社会与组织分析和文化研究的分析。

这种划分,依据的是学者们实证考察和解释变项的座落场所。

一般而言,政治经济学的分析着重考察媒介的所有制以及倚赖于此的、控制新闻内容的生产过程的权力关系;社会组织分析侧重于新闻媒介组织内部的结构和政策、新闻专业的规范、新闻生产过程的各种常规行为框架以及社会关系,并以此来理解新闻的意识形态意义;而文化研究则更加注重考察意识形态在专业规范和新闻价值观中的渗透,注重新闻作为叙述形式(narrativeform)所包含的价值观念。

当然,在实证的研究中,这三者并不能截然区分,研究者往往采集这三个不同理论取向的一些概念,构筑自己的解释框架。

譬如,在讨论新闻从业人员和消息源之间的关系时,Blumler 和Gurevitch(1981)提出了“社会角色”的观点,认为在西方民主社会中,两者具有各自通过专业标准和伦理规范确定的角色,而双方又各自尊重对方以及与此俱来的社会职责、行为准则和处理方式,并以此为前提,围绕着提供-采写新闻这样的社会交往,形成一种共同的文化,其中包括了对立的姿态,为的是体现新闻媒介作为“看门狗”的社会功能,同时又相互合作,形成良好的工作关系,以保证他们所处的新闻媒介与政府之间的体制关系得到再生。

在这篇相当典范的论述中,Blumler和Gurevitch以社会学为基本的分析取向,采用的概念代表了社会关系、角色及文化,横跨了上述三个领域。

我在分析我国新闻改革时,亦将继承这一传统,不囿于某一种理论取向,而是以多相面考察对象为手段,力图了解改革过程的某些变化。

2“事实性网络”和“信息补贴”的启示从体制的角度看,我国新闻改革有一大特征,即有变又有不变(方延明,1996)。

所谓“不变”的,皆属于定义现行新闻体制的毋庸置疑的基本原则(徐光春,1994;1996)。

这一体制的形成融合了中国共产党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经验,对前苏联体制的借鉴和引进,以及建国初期党和核心领导人与新闻工作者的创新。

②这些“不变”确定了“改革”的基调,也限定了“改革”的运作空间。

有些学者用“指令型媒介体制”(参见Lee,1990;Wu,1994)概括我国的现行新闻体制。

这一概括反映了对学者们称为“既定新闻观念”(袁清明,1996)以及我国新闻业一整套“常规化”新闻实践的分析。

采用本文的术语,所谓“既定新闻观念”,指的是统领新闻实践的各个方面的基本范式(paradigm),它包含了新闻工作的性质、原则和规范。

定义现存体制的范式包括新闻媒介是党的喉舌这一基本原则(童兵,1994),以及建立于这一基本原则之上的、在长期中国革命过程中形成的“党的新闻事业”的行为规范。

这一范式规定了我国新闻体制的基本构成因素,而最基本的实践之一是政府出资办报(包括所有新闻媒介)。

这一财经分配的安排,体现了国家对于媒介作为精神产品的生产资料的拥有权,保证了党的一元化领导。

以上三者的整合,构成了我国所谓“指令型媒介体制”的基本政治经济框架。

当然,所谓改革,顾名思义,就是变化。

根据学者童兵(1993)的描述,九十年代初的新闻改革内容为引入市场机制,以及由此导致的新闻传播行为的变化,其中包括新闻单位逐步成为经济实体,走上企业化的道路,各种传播形式、各层次的新闻媒介的竞争将在市场环境内展开,法规和行政手段将成为规范与管理新闻媒介的基本方式(参见梁衡,1992;宋克明,1994)。

由于这些变化,新闻从业人员发现,他们熟悉的东西有些快要闲置起来了,他们不熟悉的东西在强迫他们去做。

用新闻生产学的术语来说,童兵的这个判断指的是,“常规的”(routinized)新闻实践活动在为“非常规”活动让位,或由“非常规”活动补充,或向“非常规”转化。

这些转换中,最基本的是新闻媒介被置身于市场经济这一新的环境,支持新闻媒介运营的财经分配系统发生了深刻变化,媒介单位面临着企业经营这一新的课题。

这种正在变化的政治经济框架如何体现于新闻的生产过程?这就是“补偿网络”这一概念所回答的问题,我在本文不打算以描述具体的现象的形式回答这一问题,因为,我相信这些现象已为大家所熟知。

在这里,我也暂时搁置对于“补偿网络”这一概念本身的讨论,而是从讨论“事实性网络”和“信息补贴”这两个传播社会学的概念入手,陈述“补偿网络”这一概念的理论根基,以便更清楚地展示这个概念所表现的现象的理论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