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学禁毒知识教案

合集下载

2016学校禁毒防艾主题班会教案

2016学校禁毒防艾主题班会教案

2016学校禁毒防艾主题班会教案篇一:高中学校禁毒防艾主题班会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

2、通过组织观看禁毒教育电影及青少年禁毒宣传片,教育和引导学生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

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形式:师生互动,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青少年禁毒的问题出示课题: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教师:毒品损害健康,残害生命,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危害是巨大的。

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心理防线薄弱,好奇心强、判断是非能力差,容易成为毒品侵袭的人群。

据调查,在我国的吸毒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80%以上。

而且,近年来中小学生群体吸毒现象有所增加。

特别是随着“摇头丸”的出现,青少年吸毒人数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吸毒年龄也更加“年轻化”。

如果把毒品比做猛兽,那么它最容易下口的对象就是青少年;如果把毒品比做瘟疫,最容易感染的也是青少年。

青少年一旦“染毒”,其身心健康受到的损害,远大于成人。

二、什么是毒品及毒品的种类1.谈话: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毒品,那什么是毒品呢?毒品都有那些呢?谁能说一说呢?(指名回答)2.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有:(让学生看图片)鸦片、吗啡、海洛因、冰毒、摇头丸、可卡因、止咳水、大麻等。

这些毒品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易感染疾病。

如果服用过量,则可导致死亡。

3.组织观看禁毒教育电影及青少年禁毒宣传片,问:你有什么感受?(自由谈话。

)三、介绍毒品的危害(结合图片)问:毒品有那些危害呢?1.毒品毁人毁健康。

(1)毒品摧毁人的消化功能。

(2)摧毁人的神经系统。

(3)摧毁人的呼吸及循环系统。

(4)传染性病及“爱滋病(AIDS)”。

2.毒品令家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中学生禁毒安全教育教案

中学生禁毒安全教育教案

中学生禁毒安全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健康成长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

二、教学内容1. 的概念:什么是,的种类。

2. 的危害: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危害。

3. 防范:如何识别,如何拒绝。

4. 法律法规:与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何依法举报犯罪。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的概念、种类、危害以及法律法规。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识别、拒绝的方法。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的危害。

4. 视频教学法:观看禁毒教育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四、教学步骤1. 导入:讲解的危害,引起学生关注。

2. 讲解的概念、种类,让学生了解的基本知识。

3. 分析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危害,让学生认识到禁毒的重要性。

4. 讲解如何识别,教授学生拒绝的方法。

5. 讲解与相关的法律法规,引导学生依法举报犯罪。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检验防范的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4.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禁毒安全教育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六、教学内容1. 的传播途径:了解传播的常见途径,提高防范意识。

2. 的诱惑:分析诱惑的原因,学会拒绝诱惑。

3. 吸毒者的心理特点:了解吸毒者的心理变化,关爱吸毒者。

4. 预防: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侵害。

七、教学方法1. 讨论法:分组讨论的传播途径,提高防范意识。

2. 角色扮演法:模拟吸毒者的心理特点,让学生感同身受。

3. 小组分享法:分享预防的方法,互相学习。

4. 实践活动法:开展禁毒主题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八、教学步骤1. 讲解的传播途径,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

2. 分析诱惑的原因,教授学生拒绝诱惑的方法。

3. 模拟吸毒者的心理特点,让学生感同身受。

4. 分享预防的方法,让学生互相学习。

5. 开展禁毒主题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班会教案】中学生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班会教案】中学生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一、教案名称:中学生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二、课时:1课时三、年级:八年级四、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健康成长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难点:培养学生自觉抵制,健康成长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禁毒宣传片,让学生了解的危害。

2. 讲解:教师讲解的危害,让学生认识到的严重性。

3. 互动:学生分享自己对的认识和防范措施。

4. 案例分析:教师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5. 总结:教师总结的危害,强调自觉抵制的重要性。

6. 宣誓:全班同学共同宣誓,承诺自觉抵制,健康成长。

八、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与家长共同了解的相关知识,提高全家防范意识。

九、教学评价:1. 学生对危害的认识程度。

2. 学生自觉抵制的行动。

3. 家长对禁毒教育的反馈。

十、教学资源:1. 禁毒宣传片。

2. 危害资料。

3. 案例分析模板。

十一、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危害。

2. 互动法:学生分享、讨论。

3. 案例分析法: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案例。

十二、教学内容:1. 的危害。

2. 防范的方法。

3. 法律法规。

十三、教学步骤:1. 导入:播放禁毒宣传片,引导学生关注危害。

2.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的危害,让学生认识到的严重性。

3. 互动:学生分享自己对的认识和防范措施。

4. 案例分析:教师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5. 总结:教师总结的危害,强调自觉抵制的重要性。

6. 宣誓:全班同学共同宣誓,承诺自觉抵制,健康成长。

十四、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危害的知识,以及如何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进行禁毒教育。

十五、教学拓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禁毒教育基地,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的危害,增强防范意识。

初中禁毒教育教学教案

初中禁毒教育教学教案

初中禁毒教育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毒品的定义、种类和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拒绝毒品的决心和能力,树立健康的生活观念。

3. 增强学生对吸毒行为的认识,预防青少年吸毒现象的发生。

二、教学内容1. 毒品的定义、种类和危害2. 吸毒的原因及预防3. 拒绝毒品的策略和方法4. 树立健康生活观念,关爱生命,远离毒品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对毒品有一定的了解,引发学生的思考。

2. 教学基本概念介绍毒品的定义、种类和危害,使学生明确毒品的危害性。

3. 分析吸毒原因探讨青少年吸毒的原因,引导学生认识到毒品离我们并不远,提高防范意识。

4. 预防吸毒教授拒绝毒品的策略和方法,培养学生拒绝毒品的决心和能力。

5. 树立健康生活观念强调树立健康生活观念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爱生命,远离毒品。

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的认识和体会,总结拒绝毒品的要点。

四、教学手段1. 图片、视频等资料辅助教学2. 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环节3. 案例分析,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毒品危害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毒品的基本概念和危害性的掌握程度2. 学生拒绝毒品的决心和能力3. 学生对健康生活观念的认识和践行情况六、教学难点1. 让学生深入了解毒品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2. 培养学生拒绝毒品的决心和能力3. 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生活观念,关爱生命七、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八、教学准备1. 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料2. 毒品危害案例3. 教学课件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毒品的危害,树立健康的生活观念,拒绝毒品,关爱生命。

同时,培养学生拒绝毒品的决心和能力,预防青少年吸毒现象的发生。

中学生禁毒安全教育教案

中学生禁毒安全教育教案

中学生禁毒安全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健康成长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

二、教学重点1. 的危害。

2. 如何抵制。

三、教学难点1. 让学生深刻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的决心和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的危害、法律法规。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直观感受危害。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抵制,分享心得体会。

五、教学内容1. 的定义和种类讲解的概念、种类,让学生了解的多样性。

2. 的危害详细讲解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危害,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的严重性。

3. 法律法规讲解与相关的法律法规,让学生知道违法行为的法律后果。

4. 抵制的方法教授学生识别、拒绝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5. 禁毒宣传引导学生关注禁毒宣传,增强学生的禁毒意识。

六、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播放禁毒宣传片,引发学生对禁毒话题的兴趣。

2. 讲解危害:详细阐述的危害,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的严重性。

3. 分析典型案例: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直观感受危害。

4. 讨论抵制方法:分组讨论如何抵制,分享心得体会。

七、课堂互动1. 问答环节: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加深对危害的理解。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抵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八、课后作业1. 写一篇关于危害的短文,加深对危害的认识。

2. 绘制一幅禁毒宣传画,提高禁毒意识。

九、教学评价1. 学生对危害的认知程度。

2. 学生自觉抵制的决心和能力。

3. 学生遵守法律法规的情况。

十、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禁毒教育的实效性。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远离,健康成长。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补充和说明:教学目标应具体、明确,涵盖的危害、抵制方法及法律法规等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防范意识和健康成长能力。

初中有关禁毒教案

初中有关禁毒教案

通过禁毒教育主题班会,使学生了解毒品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健康观。

二、教学内容1. 毒品的定义和种类2. 毒品的危害3. 防范毒品的方法4.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健康观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毒品的定义和种类,引发学生对毒品的好奇心。

2. 主体环节:(1)教师详细讲解毒品的危害,包括对身体、心理、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到毒品对个人和家庭的严重危害。

(2)观看禁毒教育宣传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毒品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3)教师传授防范毒品的方法,如如何拒绝毒品的诱惑、如何识别毒品等,帮助学生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健康观。

3. 总结环节:教师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强调毒品的危害,提醒学生时刻保持警惕,远离毒品。

四、教学手段1. 讲授法:教师讲解毒品的定义、种类和危害。

2. 观看视频:播放禁毒教育宣传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毒品的危害。

3.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4. 总结提炼:教师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强调关键点。

1. 学生对毒品的认知程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毒品的认识程度。

2. 学生的防范意识:通过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了解学生是否具备防范意识。

3. 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是否掌握防范毒品的方法。

4. 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健康观:通过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了解学生是否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健康观。

六、教学建议1. 教师要充分准备教学内容,确保学生对毒品的认识全面、深入。

2.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观看禁毒教育宣传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观看,确保学生从中获得启示。

4. 小组讨论环节,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在讨论中提高认识。

初中禁毒主题班会教案

初中禁毒主题班会教案

初中禁毒主题班会教案
《禁毒无小事》初中禁毒主题班会教案
一、目的
通过开展禁毒主题班会,增强学生对禁毒知识的认识和了解,提高他们的禁毒意识,防止他们接触毒品,从而使他们能够自觉远离毒品,健康成长。

二、教学内容及方法
1. 禁毒知识宣传
通过PPT、视频等形式向学生介绍各类毒品的危害、常见的迷药、吸毒后的后果等。

让学生认识到毒品对身体和心灵的危害,增强他们远离毒品的决心。

2. 禁毒法律教育
向学生介绍我国的禁毒法律,告诉他们吸毒的危害性以及在法律上的处罚。

让学生知道违法吸毒的严重后果,引导他们珍爱生命,遵纪守法。

3. 听取毒品案例
邀请一些毒品受害者或家属进行讲述,向学生讲述他们迷恋毒品导致的生活困境以及后悔莫及的经历,让学生从真实的案例
中认识到毒品的危害性。

4. 分组讨论
让学生分成小组,就禁毒知识进行讨论,鼓励他们表达对禁毒的看法和想法,加深他们对禁毒知识的理解和印象。

三、活动设计
1. 观看禁毒宣传片
播放适合学生年龄的禁毒宣传片,让学生通过视听的方式更加直观地了解毒品的危害。

2. 互动游戏
设计一些禁毒知识竞赛、模拟禁毒情景演练等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禁毒知识,并通过有趣的形式进行禁毒教育。

3. 制作宣传海报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制作禁毒宣传海报,用自己的方式传递禁毒理念,增强学生的宣传意识和创造力。

四、总结
通过本次禁毒主题班会,让学生深刻了解毒品的危害,并增强禁毒意识,使他们远离毒品,远离犯罪,健康成长。

同时也增
强了学校对学生的禁毒宣传力度,营造了清洁的校园环境,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禁毒专题教育教案初中

禁毒专题教育教案初中

禁毒专题教育教案初中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毒品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毒品,健康成长的能力。

3. 增强学生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认识毒品的危害。

2. 学会拒绝毒品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1.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防范意识。

2. 案例分析法:以典型案例教育学生,提高法律意识。

四、教学内容1. 毒品的危害(1)个人危害:损害身体健康,影响学习,导致失业、贫困。

(2)家庭危害:导致家庭破裂,子女受害,经济破产。

(3)社会危害:诱发犯罪,破坏社会稳定,危害他人生命安全。

2. 毒品的种类(1)鸦片类:如海洛因、吗啡、冰毒等。

(2)兴奋剂类:如摇头丸、K粉等。

(3)大麻类:如大麻烟、大麻饼干等。

(4)致幻剂类:如迷幻蘑菇、LSD等。

3. 拒绝毒品的方法(1)提高防范意识,不接受陌生人的香烟、饮料等。

(2)积极参加健康活动,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

(3)谨慎交友,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

(4)遵守法律法规,积极举报毒品违法犯罪行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毒品的危害,引起学生重视。

2. 学习毒品知识:介绍毒品的种类,让学生了解更多信息。

3. 讨论案例: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识别毒品,提高防范意识。

4. 学习拒绝毒品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拒绝毒品,健康成长。

5. 总结:强调毒品的危害,提醒学生时刻保持警惕。

六、课后作业1. 结合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禁毒的日记。

2. 向家人、朋友宣传禁毒知识,提高身边人的防范意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毒品的危害,认识毒品的种类,学会拒绝毒品的方法,提高防范意识,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关于初中禁毒教育的教案

关于初中禁毒教育的教案

关于初中禁毒教育的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毒品的定义、种类以及危害。

2. 培养学生拒绝毒品的意识和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禁毒工作的认识,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1. 毒品的定义和种类。

2. 毒品的危害。

3. 如何拒绝毒品。

教学难点:1. 让学生深刻理解毒品的危害,提高拒绝毒品的自觉性。

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禁毒工作的意识。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禁毒资料和案例。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毒品吗?你们对毒品有什么了解?2. 学生分享自己对毒品的了解和观点。

二、讲解毒品的定义和种类(10分钟)1. 教师讲解毒品的定义:毒品是指能够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作用,导致生理和心理依赖的物质。

2. 教师介绍毒品的种类:鸦片类、大麻类、兴奋剂、致幻剂等。

三、讲解毒品的危害(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毒品的危害,包括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毒品危害的认识。

四、如何拒绝毒品(10分钟)1. 教师讲解如何拒绝毒品:提高警惕,拒绝诱惑,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参与禁毒工作等。

2. 学生分享自己拒绝毒品的方法和经验。

五、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呈现一个禁毒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避免类似情况发生。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六、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禁毒教育的内容和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决心。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毒品的定义和种类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毒品危害的认识和理解。

3. 学生拒绝毒品的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长变化,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禁毒教育的效果。

禁毒教案中学优秀教案

禁毒教案中学优秀教案

禁毒中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毒品的危害,预防毒品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拒绝毒品,珍爱生命的意识。

3. 了解禁毒的历史、现状和相关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毒品的定义与种类。

2. 毒品的危害: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严重影响。

3. 禁毒的法律法规: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其解释。

4. 拒绝毒品的技巧和方法:如何避免陷入毒品的陷阱。

5. 毒品预防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关于毒品危害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2. 讲解:介绍毒品的定义、种类和危害,强调毒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严重影响。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的案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毒品的危害和禁毒的必要性。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毒品危害的认识以及如何拒绝毒品,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5. 课堂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禁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提高警惕,远离毒品。

四、教学反思1. 本次课程中,学生们的参与度较高,对毒品的危害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2. 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学生们能够积极思考,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验,提高了自我保护能力。

3. 本次课程中还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案例分析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补充相关内容。

4. 需要进一步强调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五、教学建议1. 增加案例分析的深度和广度,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毒品的危害和禁毒的必要性。

2. 组织学生参加禁毒宣传活动,增强学生的禁毒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 邀请专业人士或相关机构进行讲座或培训,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毒品的危害和禁毒的法律法规。

4.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提高警惕,远离毒品,同时也要积极向身边的人宣传禁毒知识,共同维护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六、作业布置1. 写一篇关于毒品危害的小作文,要求观点明确,内容充实。

2. 设计一份禁毒宣传海报,要求主题鲜明,设计新颖,有吸引力。

禁毒知识教案初中

禁毒知识教案初中

禁毒知识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毒品的定义、种类和危害。

2.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毒品,健康成长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禁毒意识,增强法制观念。

教学重点:1. 毒品的定义和种类。

2. 毒品的危害。

3. 如何抵制毒品。

教学难点:1. 让学生深刻理解毒品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毒品的决心和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毒品的图片,让学生猜测这些图片背后的危害。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毒品的理解和认识。

二、讲解毒品的定义和种类(10分钟)1. 教师给出毒品的定义:毒品是指非医疗、科研、教学需要而滥用的有依赖性的药品。

2. 教师介绍毒品的种类,包括鸦片类、大麻类、可卡因、“冰毒”、致幻剂等。

三、分析毒品的危害(15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毒品的危害,包括对个人身心健康、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的破坏。

2. 学生讨论毒品危害的严重性,分享自己的感受。

四、如何抵制毒品(10分钟)1. 教师给出抵制毒品的建议,如:增强法制观念,遵守法律法规;提高自我防范意识,拒绝毒品;积极参与禁毒宣传活动等。

2. 学生分享自己抵制毒品的决心和做法。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加深对毒品危害的认识。

2. 学生反思自己在生活中如何践行抵制毒品的原则,确保自己健康成长。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毒品的定义、种类和危害有清晰的认识。

2. 学生能够自觉抵制毒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学生积极参与禁毒宣传活动,提高自己的法制观念。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分享等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毒品的危害,提高自觉抵制毒品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反馈,确保学生能够真正理解毒品的危害,并在生活中践行抵制毒品的原则。

同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禁毒宣传活动,提高学生的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禁毒常识初中老师教案大全

禁毒常识初中老师教案大全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毒品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毒品,健康成长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

二、教学内容1. 毒品的危害2. 毒品的类型3. 防范毒品的方法4. 法律法规三、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警察叔叔讲解毒品的危害和案例,让学生初步了解毒品的危害。

2. 新课导入:讲解毒品的危害,让学生深入了解毒品的危害性。

3. 课堂互动: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毒品类型,增加学生的知识面。

4. 情景模拟:让学生参与模拟毒品的诱惑,引导学生学会拒绝毒品。

5. 法律法规:让学生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提醒学生时刻警惕毒品的危害。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毒品的危害、类型及法律法规。

2. 互动法: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情景模拟法:让学生参与模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毒品危害的了解程度。

2. 学生是否能自觉抵制毒品,健康成长。

3. 学生对法律法规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作业1.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禁毒的作文,加深对毒品危害的认识。

2.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宣传禁毒知识,提高全家人的防范意识。

七、教学资源1. 禁毒宣传册2. 禁毒案例资料3. 法律法规文本八、教学时间1课时(40分钟)九、教学建议1. 结合现实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毒品的危害。

2. 注重学生的参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加强与家庭、社会的沟通,共同关爱学生,健康成长。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提高对毒品危害的认识,自觉抵制毒品,健康成长,为我国的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学生禁毒教育教案

中学生禁毒教育教案

中学生禁毒教育教案【篇一:初中禁毒主题班会教案】《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毒品的种类以及对人类的危害,远离毒品。

2、学会运用有效途径自觉抵制毒品影响,并做好力所能及的宣传工作。

二、教学重点:对毒品的认识不在于其种类或分类,关键在于要让学生认识到毒品的“瘾癖”性,毒品使人成瘾,所形成的精神麻醉与精神依赖,毒品的最可怕所在。

了解戒毒的艰辛。

帮助学生分析染上毒瘾的心理。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四、教学课时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缭绕山间的云雾向初升的太阳徐徐爬升,漫山雪白、淡紫、嫣红的花朵摇曳在亚热带的熏风中,奔放而妖冶,一股微甜苦香的气息迷漫在空气里。

同学们,看到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放映图片,师配音介绍)生:美??师:刚才同学们对这成片成片美艳的花赞叹不已,可是它却被人们称为——“罪恶之花”(课件)。

说起它的学名,你一定不会陌生——充满诱惑却饱含毒汁,可以令人致命的罂粟花。

(二)初知毒品1、什么是毒品师:那么,你知道什么是毒品吗?(指生说,配以图片)生:(略)师:是啊,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播放vcd:《青少年教育》剪辑5’35”—7’35”)师:你知道这些毒品有什么危害吗?生:(略)师:(1)鸦片又称烟土,属天然罂粟类植物硕果的浆汁干燥后形成棕褐色胶状固体。

这种毒品具有致成瘾性,长期滥用可产生药物依赖及导致其他身心疾病,过量使用可引发呼吸抑制。

(2)海洛因因俗称“白粉”,是一种高毒性的鸦片类化合物。

其成瘾性和毒性比吗啡强4—5倍。

吸食、注射海洛因比吸食鸦片更容易上瘾,随着使用毒品时间的延长,瘾君子们需要越来越多的毒品才能产生原来的精神效应。

滥用海洛因的危害有:急性中毒,不及时抢救会导致死亡;传播艾滋病、多种性病和传染病;扭曲人格,败坏道德,使吸食者走向犯罪。

初中禁毒知识教案

初中禁毒知识教案

初中禁毒知识教案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毒品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拒绝毒品。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禁毒宣传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对毒品的认识和防范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生命、自觉抵制毒品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毒品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毒品的危害,从而自觉抵制毒品。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毒品的定义,引发学生对毒品的关注。

2.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毒品的危害。

3.观看禁毒宣传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毒品的危害,增强防范意识。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毒品的认识和防范方法。

5.案例分析:教师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毒品的危害,提高防范能力。

6.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毒品的危害,反思如何自觉抵制毒品。

7.课后作业: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禁毒的感悟文章,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学生对毒品的认识程度: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毒品的认识程度。

2.学生防范毒品的意识:通过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防范毒品的意识。

3.学生价值观的树立:通过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价值观的树立。

五、教学资源:1.教材:禁毒知识教材。

2.多媒体:禁毒宣传片、案例资料。

3.网络资源:相关禁毒资料。

六、教学建议:1.教师要充分准备教学资源,确保教学过程顺利进行。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3.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要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4.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和困惑。

5.课后,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关爱和辅导,确保学生远离毒品。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深刻了解毒品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自觉抵制毒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成长,为学生提供关爱和辅导,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

禁毒教案初中简短

禁毒教案初中简短

禁毒教案初中简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毒品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毒品,健康成长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毒品的危害。

2. 如何抵制毒品。

教学难点:1. 让学生深刻理解毒品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毒品的决心和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毒品图片,让学生初步认识毒品。

2. 提问:你们对毒品有什么了解?二、讲解毒品的危害(15分钟)1. 毒品对身体的危害:毒品会损害神经系统、心肺功能、导致器官衰竭等。

2. 毒品对心理的危害:毒品会导致依赖、成瘾、心理障碍等。

3. 毒品对社会的危害:毒品会破坏家庭和谐、诱发犯罪、影响社会稳定等。

三、如何抵制毒品(15分钟)1. 提高防范意识:了解毒品的危害,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 拒绝毒品:遇到毒品诱惑时,坚决拒绝,并远离毒友。

3. 健康成长: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4. 求助与支持:遇到毒品问题时,及时向老师、家长求助,寻求帮助。

四、互动环节(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抵制毒品?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抵制毒品的经验。

3. 教师总结,强调抵制毒品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5分钟)1. 写一篇关于禁毒的感悟文章。

2. 制定个人抵制毒品的计划,并进行实际行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讲解、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毒品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同时,通过互动环节,培养学生自觉抵制毒品的决心和能力。

课后作业的设置,使学生将所学内容付诸实践,巩固课堂成果。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在认识毒品危害、抵制毒品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需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中学生禁毒教案

中学生禁毒教案

中学生禁毒教案教案标题:中学生禁毒教案教案目标:1. 使学生了解毒品的定义、分类和危害。

2. 培养学生正确的拒绝毒品的意识和能力。

3. 提升学生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认识和重视。

4.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禁毒宣传活动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1. 毒品的定义、分类和危害。

2. 拒绝毒品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拒绝毒品意识。

2. 如何提升学生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认识和重视。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多媒体设备等教学工具。

2. 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毒品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毒品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你们知道什么是毒品吗?毒品有哪些分类?毒品对人体有什么危害?”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通过PPT或多媒体设备,向学生介绍毒品的定义、分类和危害。

2. 详细讲解各类毒品的特点和对人体的危害,例如:海洛因、冰毒、大麻等。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毒品案例进行分析,包括案例中涉及的毒品、影响到的人群以及案例中的危害。

2.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案例分析的展示,其他小组进行点评和讨论。

四、拒绝毒品技巧培训(1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拒绝毒品的重要性,以及正确拒绝毒品的技巧和方法。

2. 分组角色扮演: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设计一段拒绝毒品的情境,进行角色扮演,并互相评价和提出改进意见。

五、健康生活方式宣传(10分钟)1. 通过PPT或多媒体设备,向学生介绍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包括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度的运动等。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或社区的健康宣传活动,并提供相关资源和指导。

六、总结与展望(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拒绝毒品和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2. 展望下一节课的内容,鼓励学生继续关注禁毒教育并积极参与相关活动。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与禁毒宣传活动,如参观禁毒展览、参加禁毒知识竞赛等。

初中生禁毒教育教案

初中生禁毒教育教案

初中生禁毒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毒品含义,掌握常见毒品种类及其危害;2.掌握禁毒法律知识和预防毒品侵害的方法;3.培养学生的防毒意识和拒毒能力,提高学生防范毒品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1.毒品的定义;2.毒品的种类及其危害;3.预防毒品侵害的方法;4.禁毒法律知识。

三、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向学生展示毒品的危害,让学生感受到毒品给人生、给家庭、社会带来的危害。

2.讲解毒品的定义让学生了解毒品的定义:指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影响,能引起人们意识、行为和情绪的变化,从而形成毒瘾或成瘾行为的物质,这些物质包括:海洛因、冰毒、大麻、鸦片等。

3.介绍毒品的种类和危害分类介绍毒品的种类和危害,并强调不能接触、不能尝试。

通过案例讲解,让学生感受到毒品给人生,给家庭,社会带来的危害。

4.讲解预防毒品侵害的方法从学习防毒知识开始,掌握如何预防毒品侵害。

讨论如何远离毒品、如何应对拒绝毒品。

5.讲解禁毒法律知识强调毒品是违法的,介绍罚则和法律后果。

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法律意识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重点介绍禁毒的相关知识和预防毒品侵害的方法。

2.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禁毒知识和禁毒法律知识的讨论,以提高学生的防范毒品的意识和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实例向学生传达禁毒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通过师生互动、小组讨论、个人自学等形式进行评价,主要从学生的表现、知识掌握程度、课堂参与度等多方面进行评价,以反映教学效果,不仅仅是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更是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素质评价。

六、教学反思:1.通过多种形式呈现,增强了学生对禁毒教育的兴趣和重视程度。

2.师生互动和小组讨论,让学生感受到了互动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魅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3.课堂环节安排不够紧凑,需要进一步加强时间安排和课堂掌握度。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采用幻灯片、讲解等方式重点介绍禁毒的相关知识和预防毒品侵害的方法。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参与禁毒知识和禁毒法律知识的讨论,鼓励学生表达个人观点,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防范毒品的意识和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中学禁毒知识教案
每年的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

毒品的泛滥,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必须面对的重大
社会问题,也是需要当今国际社会进行“全球治理”的一大“毒瘤”。

中国是一个历史上曾经深受毒品其害的“重灾国”。

有史家称“在中国悠久、璀璨的5000年文明史上,没有第二种商品像鸦片那样,震撼过这个古老国度的根基”。

“东亚病夫”这个屈辱的称号,正是近代殖民帝国主义给中国带来难以估量的灾难与耻辱的缩影。

今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与此同时,新的社会问题也层出不穷,其中就包括贩卖、吸食毒品等这一类社会丑恶现象的死灰复燃。

因此,通过对毒品问题尤其是对毒品问题在中国历史上所造成的严重后果的历史解读,对充分认识毒品严重的社会危害,从而自觉抵制毒品的侵扰,确立一种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和健康和谐的生命质量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课内容涉及到关于毒品种类及其危害的知识、近代以来毒品在中国的基本状况、
60年代以来毒品在全世界蔓延的趋势、以及全球治理中所展开的禁毒斗争举措等方面的
知识点。

我个人认为,由于“让我们远离毒品”这个主题是一个社会宣传的热点,所以在授
课时我们不必过多地纠缠于关于毒品的知识和毒品的危害的理性罗列,我们应该把它放到“大历史”的视野里,突出以下几点:
通过了解近代中国史上毒品泛滥的严重程度及其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冲击的实况,以一种真切的、厚重的历史沧桑感来激活学生的民族责任意识,增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自觉远离、抵制毒品的主观觉悟。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理解在现实生活中,毒品的接触跟当事者人生志趣、群体倾向等因素的内在联系,培养他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
做起”的社会免疫能力。

通过对当今世界禁毒斗争严峻性、艰巨性的认识,帮助学生从中
提炼出主题六“文明的现实与未来”中所内含的一个具有强烈的历史特征的新概念:“全球
治理”——并为他们将这个概念结合现实,对一系列时代性命题进行拓展性的思考提供历
史意识。

在具体教学策略的选择和教学手段的运用中:
应尽量充分地考虑“毒品”这个专题跟现实社会生活联系密切这一特点,合理地运用各
种图片、声响资料。

应尽量充分地考虑“毒品”这个专题跟其他学科的相关性特征,适量地
进行学科间的联接。

鉴于上述两个特征,也应尽量避免将这一课上成一堂政治教育课或者缺乏历史气息的科普课。


导课:1、提问:“国际禁毒日”是哪一天?(6月26日)
2、提问:为什么要设立这样一个节日?
(毒品蔓延的社会现象和“让我们远离毒品”的警示)
3、提问:那么,你能说说毒品的种类和它们的危害吗?
(让学生完成相关知识的搜索)
一、鸦片与海洛因
指导学生看教材第一段内容。

归纳:
(一)什么是毒品?
指导掌握关于毒品种类的知识,理解毒品的危害。

1、毒品的分类: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等。

学生会说起歌厅里的“摇头丸”和医院里的“杜冷丁”等生活中的话题。

2、毒品的特征:容易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有必要就解说一下鸦片本身是一种“药”,当“饭”吃了就是“毒”。

马克思说“宗教是精神
的鸦片”,宗教既是精神的镇静剂,又是精神的麻醉剂。

3、毒品的作用和社会危害:
(1)麻醉性、快感;(2)依赖性、上瘾;(3)引发一系列身心痛苦和疾病;(4)为了筹集毒资,丧失理智,卖淫、抢劫、偷盗、杀人等。

这里要运用一系列多媒体资料,直观、真切地显示上述毒品危害的各种场景,以增强教学中的感染力度。

导课:中国是一个历史上是深受毒品其害的“重灾国”。

有史家称“在中国悠久、璀璨
的5000年文明史上,没有第二种商品像鸦片那样,震撼过这个古老国度的根基”。

“东亚
病夫”这个屈辱的称号,正是近代殖民帝国主义给中国带来难以估量的灾难与耻辱的缩影。

(二)近代中国是世界上吸毒人口最多、毒品危害最烈的国家
——三次毒品泛滥和四次禁烟运动的生死较量:
通过对教材相关内容的整理归纳,从历史回顾的视角看毒品对这个国家和民族曾经带来的灾难与屈辱,引导学生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禁毒成就,培养自觉抵制毒品的民族责任意识和生命质量意识。

文字资料:(见附录一)
二、禁毒斗争:
(一)中国毒品灾害的死灰复燃:
了解当前中国和本地毒品蔓延状况,理解其中的主要原因,认识禁毒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紧迫性。

1、当前中国毒品蔓延状况:
材料:
根据国家禁毒委资料,截至2004年底,我国现有吸毒人员已达79.1万名,比2003
年上升6.8%。

在吸毒人员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到了70%。

受国际国内因素的影响,我国毒品问题又出现了蔓延的趋势。

目前全国已有2102个县、市、区发现吸毒人员,约占县、市、区总数的73.5%,其中,吸毒人数在1000人以上的217个。

按照全国现有吸毒人员估算,每年因吸食海洛因就至少耗费270亿元人民币,政府每年需要投入几十亿元用于强制戒毒和劳教戒毒。

2、贴近生活,组织学生关注自己周围现实生活:
搜罗日常生活中周围有关毒品及其危害的人和事,说明毒品离我们并不遥远,吸取他们的深刻教训,这就需要我们防微杜渐,加强警惕。

3、组织思考讨论:当前导致中国毒品蔓延趋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从历史、社会、国际、人性、时代、国情等等视角,培养学生综合分析事物的思维能力,并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有意识避免跌入毒品的陷阱。

4、加强打击、惩戒力度:
材料一:公安部通缉令(A级)公缉[2006]2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安局:
2006年2月14日,云南省公安机关在侦查一起涉嫌贩卖、运输毒品的案件中,发
现犯罪嫌疑人明俊与他人进行了11000克冰毒的交易。

交易后该人潜逃。

犯罪嫌疑人明俊(在逃人员编号:T5301030409992006020015),男,汉族,1979
年8月28日出生,云南省昭通市人,家住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金马镇黑土凹2幢1单元402室。

身高1.75米左右,体态中等,操云南口音。

身份证号码:532128************
请各地公安机关接此通缉令后,立即部署查缉工作,发现犯罪嫌疑人即予拘留,并速告我部五局。

对发现线索的举报人、缉捕有功的单位或个人,将给予人民币5万元奖励。

附:犯罪嫌疑人明俊照片(略)
公安部
2006.3.2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见附录二)
(二)毒品问题:一大国际公害
目前全球吸毒人数已超过2亿,每年有10万人因吸毒死亡、1000万人因吸毒丧失劳动能力。

毒品贩运已涉及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存在毒品消费问题,全球每年毒品交易额达8000亿至10000亿美元。

规模:贩毒武装集团化,国际洗钱活动猖獗
重灾区:“金三角”、“金新月”、“银三角”
在我国西南境外的“金三角”地区,罂粟种植面积和海洛因产量居高不下,大部分毒品进入我国。

西北境外的阿富汗已成为全球鸦片和海洛因的主要产地,仅2004年鸦片产量就达4200吨,约占全球鸦片产量的87%。

资料:世界毒品主要产地“金三角” (见附录三)
(三)全球治理:
1、全球治理何以必要:
毒品的泛滥正是伴随着全球化进程和借助着导致全球化本身的力量而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的。

2、如何进行全球治理:
加强国际协调和跨国打击;加强对毒品种植区经济的综合治理;加强对戒毒药物和技术的联合开发;发挥联合国、政府、民间社团各自的作用;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等等。

资料:金三角的变化 (见附录四)
作业:
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向毒品说“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