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馆藏资源结构变化及其优化配置

公共图书馆馆藏资源结构变化及其优化配置
公共图书馆馆藏资源结构变化及其优化配置

公共图书馆馆藏资源结构变化及其优化配置

摘要:信息资源配置是公共图书馆的重要业务工作。本文分析了公共图书馆馆藏资源结构的最新变化,从学科结构、等级结构、时间结构、文种结构、资源类型结构几个维度来考察对信息资源配置的影响。从保存与利用、类型结构的配置、经费预算的比例、共建共享的实施来提出信息资源配置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配置资源结构

1、信息资源配置

资源是指可供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要的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的总和。“资源优化配置是指为最大限度减少宏观经济浪费和现实社会福利最大化而对现代技术成果与各种投入要素进行的有机组合”。【1】因此,资源的配置问题就是有限的资源的分配问题。

信息资源是指文献资源或数字资源,或者各种媒介和形式的信息的集合,包括文字、声像、印刷品、电子信息、数据库等。信息资源是图书馆最重要的资源,是图书馆提供知识和信息服务的基础,是满足社会信息需求的物质保障。但是,图书馆作为提供信息资源保障和读者信息服务的公益性文化机构,不可能全面占有所有的信息资源。“信息资源配置是以人们的信息资源需求为依据,以信息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果为指针,调整当前的信息资源分布和分配预期的过程;也是按一定的原则和模式,通过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将业已产生的各种信息资源合理分布和存贮在不同信息机构的一种信息活动;还是一种既包括对现有信息资源的合理分配,还包括对潜在或新产生的信息资源的合理分配的信息活动。”【2】

2、馆藏资源结构的变化

信息资源是一个相当广泛的概念,对于它的构成可以有各种不同的角度去划分。常见的有学科结构、等级结构、时间结构、文种结构和文献类型结构。

2.1学科结构

学科构成是藏书结构最基本的要素。如何划分藏书的科学范围。制定一个学科齐全、粗细适度、科学合理的统一的学科框架来规范藏书的学科结构,是信息资源建设的关键。我国图书馆界认为,应以我国多数图书情报机构采用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为基础,参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的学科、专业日录和国外学科划分的一些标准。公共图书馆是服务于特定区域的综合性图书馆,相对于高校图书馆、专业图书馆来说,学科结构覆盖面相对全面。但是,根据各馆馆情和读者需求情况,也有重点学科之分。一般来说,公共图书馆经济、文学、工业技术、政治法律等社会热点学科收藏量比较大,自然科学中航空航天、军事、环境科学等冷门学科收藏量比较偏低,这也是和市场出版量以及读者需求相对应的。图书馆资源建设中的学科结构并不是一个定量,而是复杂发展、动态变化的。特别是新兴学科的突起和读者结构的变化,会直接导致图书馆学科结构异动,影响馆藏信息资源建设工作。例如,信息技术科学在近二十年的飞速发展,影响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出现了大量学科文献,成为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中不可忽视的分支。人类社会的进步,一定是经济水平伴随着社会和文化共同进步。文化领域的发展和繁荣,新兴学科和优质文献不断涌现,一些传统学科可能会被社会所淘汰,所以知识领域的学科变化将会是个持续的、渐进的、多层次的发展过程。

2.2等级结构

等级结构是指图书馆根据信息内容的水平程度及读者需求的不同层次,相应地划分出若

干层次的收藏级别,并规定各级别所应达到的收藏目标,以反映所收集的信息资源的内容深浅程度、完备程度,以及满足某种性质工作团队信息资源需求的水平。等级结构是图书馆信息资源结构规划的关键。根据美国的“五级藏书结构理论”,即完整级、研究级、学习级、基础级、最低级。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规划,一般都明确规定了本馆信息资源的等级结构,采访人员在实践工作中可直接采用以实现本馆资源的系统性建设。完整级是最高级别,也是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重中之重。馆藏资源建设的有限经费,要无限向此倾斜,以保证这一级别信息资源的采购和建设。研究级是仅次于完整级的重点,但需要采购人员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去收集、选择、筛选,对采购人员的专业性和学术性要求最高。其他三个等级,都是相对普通的级别。等级结构是图书馆根据自身所在的区域特色、文化传统、服务群体、资金状况、长期规划等一系列现实因素作出的规定,并且相对稳定。但这并不意味着是一成不变的。发展是永恒的,现实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等级结构也应该有所变化。但是它的变化是图书馆资源建设的总体布局,必须由公共图书馆多方专家和学者论证分析后再作调整,同样也是有发展空间的。

2.3时间结构

时间结构与藏书利用的活力密切相关。时间结构是指馆藏信息资源按出版时间或公布时间划分的层次。图书馆采集的各类信息资源,出版或生产的时间有先有后,不同历史时期的知识记录,反映了人类科学文化知识源远流长、继承发展的纵向关系,也是图书馆馆藏系统性的反映。对知识信息的利用者来说,图书馆收藏或即时获取的各种类型的信息资源,不仅要能够满足他们获取最新信息知识的需求,而且要能满足他们查询知识的回溯性需求,也就是说,既要有经年累月积累起来的典籍,也要有反映各学科领域发展前沿的最新的信息资料。知识有更新的规律,记录知识的文献信息也因此有自己的生命。不同学科、不同水平、不同载体形式的文献信息,各有不同的价值,也各有不同的生命周期。例如,经典著作的文献价值是经久不衰的,几乎没有时间上的限制。一般的学术著作,学术价值大约有5——10年,之后就会被新的内容所取代。学术期刊记载的是最新的学术前沿研究成果,其时效性是非常重要的。考试类教辅书籍的时效性也非常强,以单次考试为衡量标准,往往更新最快。而电子资源常常是商业数据库的形式购买,以使用年限为标准来衡量其价值。因此,合理设计馆藏的时间结构,是规划馆藏的一个重要问题。

2.4文种结构

文种结构是指馆藏中各种语种的文献信息的构成情况,它反映了图书馆对社会文献信息覆盖的程度,也反映了馆藏水平和对读者多方面需求的满足程度。因为对各学科领域的文献收藏涉及的文种越多,其完整系统程度也越高,满足需求的能力就越强。所以文种结构是图书馆收藏水平、读者利用知识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从文献的利用来看,外文文献主要满足读者进行科学研究的需要,所以通常在研究型读者较多的图书馆,外文文献的比例也比较高。而面向社会大众的公共图书馆,采集信息资源的文种,则以母语文献为主。外文文献语种相对较少,以热门语种如英语、汉语、日语等为主,研究级的文献也较少,以大众化通俗读物和考试类文献为主。文种结构的变化,以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成果息息相关。国内部分公共图书馆定期开展了一些英语、韩语等外语主题活动,吸引了各年龄层的学习型和业余型读者,带动了相关语种的文献需求量。因此在信息资源配置过程中,要及时注意到此类变化,适时调整资源的配置结构。

2.5资源类型结构

资源类型结构是指馆藏中各种不同出版形式、不同载体的信息资源的构成情况,这是馆

藏结构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构成面。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文献类型繁多,新的信息载体不断出现。特别是近年来大量涌现的各种电子出版物,已成为现代文献群中庞大的组成部分。不同类型的信息载体在储存、传递、交流信息知识方面各有其特点和作用。纸质文献中的图书以知识系统完整见长;期刊以传递信息及时灵活取胜;专利、标准有其独特的用途,并自成体系。光盘数据库具有海量储存和多媒体的功能;网络信息资源则使人们获取信息完全突破了时空的局限而异常便捷。现代公共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构成,已经改变了由过去相对单一的文献资源占据主体地位的收藏模式,不同类型的信息载体,丰富了馆藏结构,形成多样化、综合全面的复合型资源体系。各类型资源的特点,能对应满足不同类型人群的信息知识需求,因此,图书馆只有建立多样化的信息资源类型结构,才能适应读者群体多元化发展的需要。图书馆在规划馆藏信息资源结构时,必须对各种类型信息资源的比例提出明确的要求。

3、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的策略

3.1保存与利用

保存与利用是图书馆信息资源选择和配置必须考虑和兼顾的两个方面。从保存的角度看,印刷型、缩微型、声像型、电子型等载体的信息资源保存寿命是不同的;从利用角度看,不同层次、年龄、学科背景的用户对不同信息资源的使用习惯和偏好也不一致。如果经费充裕,最理想的是适当选择同一内容的不同载体形式作为备份,但现实情况是,图书馆经费的增加始终无法赶上信息资源品种和数量发展的速度及价格的上涨幅度。因此,避免不同类型信息资源的重复购置是图书馆的现实选择。图书馆在进行信息资源的选择和配置时,应该着重从信息资源的内容、特点、发展趋势、及用户利用的习惯和偏好来配置和调整,特色资源和重点资源的选择还需要考虑长期保存问题。因为归根到底,保存也是为了利用。具有文献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资源需要长期保存,不论是纸质资源、缩微资源、数字资源,在经费有限的条件下只保存一份,载体的选择、保存条件、保存方式都要达到和符合长久保持的要求,避免遗失和损坏。这种文化价值很高的资源在利用的时候要注意方式,最好不重复使用原件,提供其他形式的副本,比如复制、缩微、拍照等等。既要保护好资源,担负起文化传承的职责,又要在读者需要的时候,合理提供服务。对于读者借阅需求大的文献,要多购买副本,保障借阅的需要。保存和利用不再是冲突和矛盾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保存的文献也是为了将来的利用,利用也是为了保存文献的价值发挥。保存和利用可以互为标准,互为参照。

3.2类型结构的配置

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众多用户的信息需求正在发生变化,他们不再单一的需要印刷文献或数字文献,而更加看重资源是否获取方便、快捷。因此,在具体选择时应充分考虑信息资源类型是否易于用户获取和利用,是否易于共享和拥有更多的用户,是否易于长期保存,是否易于及时更新,是否能廉价获得其他载体形式的备份,是否顺应信息资源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是否有其他更优的载体类型替代等。在不损害保存的基础上,更好的利用资源,成为图书馆服务的共识。对稀缺的、脆弱的特色资源进行缩微化、数字化保存,转换为其他形式提供服务。对大众化、需求旺盛的通俗图书投入更多经费以满足普通读者。对便于检索,阅读便捷的数字资源投入更多经费,满足更多年轻化、研究型读者。不同类型的信息资源都是图书馆的馆藏结构部分,不可或缺,形成一个综合复杂的整体。但是每种类型的资源所需的比例各不相同,统筹安排它们之间的比例,多层次全方位的满足各阶层读者的需要,能最大化发挥图书馆的服务效能。结构的配置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形势随时调整,随时改

进。不同类型的资源,价格和使用效益差异很大,要根据当时的需求情况进行配置,绝不可脱离实际,造成混乱。类型结构不合理,将会大大影响图书馆提供文献信息的保障能力,影响读者利用文献的主要需求。从短期看,会大大伤害读者对图书馆的信心和信任,从长期来看,会影响图书馆整个的资源架构,影响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进程。

3.3经费预算的比例

经费问题是影响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至关重要的因素。如何分配经费、制订预算,直接关系到能否建立起科学合理的信息资源体系。因此,信息资源建设应该合理预算,明确各种信息资源的使用经费。因各学科信息资源的印刷版与电子版的发展速度和范围不一致,无法按学科比例做精确经费预算,目前通行的做法是按照资源载体类型来划分经费比例。研究表明,数字资源和纸质资源已经成为拥有众多使用群体的信息载体。各类型图书馆应从自身多重因素来考量,合理安排经费比例。包括行政级别、专业类型、读者结构、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经费额度等等。级别越高的图书馆,其开放使用程度越高,数字资源所占比例也需要越高。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专业图书馆的预算比例也不一样,高校图书馆和专业图书馆更加偏向于研究型读者,因此方便检索、更新发布更快的数字资源更加适用。公共图书馆面向普通群众,纸质资源的爱好者更多,因此经费比例应该向这方面倾斜。经济社会发展条件比较好的地区,对文化知识服务要求更高层次,可以更加倾向于数字资源,特别是国外的特色数字资源,加强与国外先进发达国家的知识交流。经济预算与当地财政的拨款有关,主要以此为主。但是不同地区的图书馆可以根据环境扩大经费的来源,比如公益性捐款,基金会募集,私人捐款,或者直接捐赠的图书,等等。能够尽可能扩大信息资源的来源,充实本馆馆藏,也是图书馆资源配置的重要途径。

3.4共建共享的实施

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是实现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措施之一。任何单个图书馆的资源终究是有限的,有限的资源与用户无限的需求之间的客观矛盾,决定了图书馆必须将资源的共建共享作为其发展的重要基础。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主要形式有:区域性共建共享、系统类共建共享、总分馆制等等。区域性共建共享,就是在行政区划内的图书馆进行联合的资源建设,比如各省级公共图书馆结为图书馆联盟,扩大化的共建共享有所有级别的公共图书馆结成联盟。系统类共建共享是行业系统内的图书馆联合,比如高校系统的图书馆结成联盟,军队系统内图书馆结成联盟等等。总分馆制一般是在相对小的区域内,设立一个中心馆为总馆,遍布全范围的小型图书馆为分馆,由总馆为主导进行资源建设,各分馆主要协同提供服务。联盟形式的共建共享,各成员图书馆之间是合作协调关系。总分馆形式的共建共享,各成员图书馆是中心馆统筹引领关系。当前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协调采购印刷型资源、集团采购电子资源、多馆间的联合编目、共建特色数据库、开展文献传递等。协调资源采购工作,有利于各成员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工作节省经费,形成集中、专业、独特的特色馆藏,提高资源利用率。多馆间的联合编目,能减少各成员馆编目人员的工作量,形成技术优势,解决数据存储和共享的问题。共建特色数据库,能够集中各成员馆的人员、技术、资源优势,形成合力,完成单个图书馆难以完成的重要项目。在成员馆之间开展文献传递工作,能够更好地满足读者需求,提供更主动、更广泛的信息服务。

【1】(马费成等著. 信息资源管理. 武汉市: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1:54)

【2】(严密. 信息资源配置制度研究及激励机制分析.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1:39)

概述美国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变迁与发展趋势

概述美国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变迁与发展趋势 该文介绍了美国图书馆管理系统产生和不同年代发展的过程,论述了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和要素,对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对图书管理系统产生的影响力,以及数字图书馆的特征和关键技术的革命进行了概述。 标签:LMS ILS 图书馆系统数字图书馆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have different America library management system,discusses the basic features and elements of library management system,the computer and Internet technology has on the books management system management system influence,and revolutionary features and key technologies of digital library are summarized. Keywords:LMS ILS The library system Digital Library 一、前言 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供人阅览、参考的机构,通过对信息类资源进行有组织的整合,满足人们对科学、文化、教育和科研的需要。图书馆提供的材料,可以在一个建筑物内,也可能在一个虚拟的空间,或者两者都有[1]。图书馆的资料可以包括书籍、期刊、报纸、手稿、影片、地图、打印、文件、缩微、CD、录音带、录像带、DVD、蓝光光盘、电子书、有声读物、数据库和其它形式。图书馆书的大小,可以是几个书架上的书,也可以是数亿本书籍和各种类型的资料。 凡是利用机械设备取代人工,运用机器来处理图书馆的业务,都可以称之为图书馆自动化。其中也包括处理、执行图书馆业务的相关机器,如卡片印刷机、密集书库、图书防盗装置等等,甚至具有同步功能的视听设备都可列入图书馆自动化广义的范畴之内。针对利用计算机作为处理图书馆业务及提供相关服务称之为自动化的服务,如编目、查阅、流通、采访、期刊管理、参考服务、行政管理等等。一般说来,图书馆自动化是指图书馆的业务从传统的人工迈向机械化后,经过了计算机与通讯科技的强化手段,改变了图书馆各项手工作业流程与服务方式,即是图书馆自动化。 二、图书馆管理系统基本功能 图书馆实现自动化,关键技术是建立图书馆管理系统Library management system (LMS)或图书馆集成系统Integrated library systems (ILS)[2][3],我们也可以将这两种系统,统称之为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它是利用计算机处理信息技术,对图书馆所有业务进行动态管理的一个过程。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能够对图书馆书库存储信息、用户信息、图书资料借还信息、检索查询和管理员日常业务等工作进行处理。

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探讨

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探讨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图书馆界(LibraryWorld)2008年第2期(No.2,2008)吴蕙: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探讨[摘要]本文概述了公共图馆数字资源利用现状,分析了影响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提高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率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率 1 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现状 数字资源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高密度存储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将文字、音频、视频等信息数字化,并通过因特网传输提供给人们使用的资源。数字资源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商业数据库,二是自建数据库,三是网络资源(数据库除外)。与传统印刷型资源相比较,数字资源具有不受时空限制、检索和传递速度快、使用灵活方便、支持多用户同时使用等特点。目前,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共图书馆,特别是省级以上公共图书馆以及其他经济发达地区文献购置经费情况良好的公共图书馆,在数

字资源的建设上都有很大的投入,购买和自建了不少的数据库,数字资源成了整个馆藏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有调查表明,各公共图书馆引进或自建的资源数据库除少数利用率较高外,大部分利用率不高,有的利用率很低。以笔者所在的浙江图书馆为例,为了开发、开放更多方便读者的网上服务,完善我馆的网站建设,2006年6月图书馆对到馆读者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一共发放908份调查表,回收了865份,回收率为95.3%。调查结果显示:在“经常使用的网站栏目”项中,选择数字资源的读者占17.2%;在“目前使用的图书馆网上服务”项中,选择使用数据库检索的读者占22.2%;在“读者选择使用栏目”项中,选择专业数据库的读者占47.4%。由此可见,数字资源的利用率并不高。目前,各公共图书馆对数字资源的建设都很重视,不少图书馆开始朝着数字化方向发展。可是,数字资源的利用率未能与数字资源的建设同步增长。这是我们的服务不到位,还是因为我们的读者对数字资源不感兴趣呢?数字资源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势必会给公共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带来消极影响,这个问题很值得研究。 2 影响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率的四大因素 2.1数字资源建设缺乏实用性、针对性 目前,国内各种类型图书馆购置的数据库以文摘索引数据库、全文期刊数据库、学位论文数据库、专利文献数据库为主。这些

中国矿产资源概貌

中国矿产资源概貌 中国是世界上疆域辽阔、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种齐全配套、资源总量丰富的国家,是具有自己资源特色的一个矿产资源大国。 一、矿产成矿地质背景条件 矿产资源是地壳在其长期形成、发展与演变过程中的产物,是自然界矿物质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经一定地质作用而聚集形成的。不同的地质作用可以形成不同类型的矿产。依据形成矿产资源的地质作用和能量、物质来源的不同,一般将形成矿产资源的地质作用,即成矿作用分为内生成矿作用、外生成矿作用、变质成矿作用与叠生成矿作用。内生成矿作用是指由地球内部热能的影响导致矿床形成的各种地质作用。外生成矿作用是指在太阳能的直接作用下,在地球外应力导致的岩石圈上部、水圈、生物圈和气圈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在地壳表层形成矿床的各种地质作用。变质成矿作用是指由于地质环境的改变,特别是经过深埋或其他热动力事件,使已由内生成矿作用和外生成矿作用形成的矿床或含矿岩石的矿物组合、化学成分、物理性质以及结构构造发生改变而形成另一类性质不同、质量不同矿床的地质作用。叠生成矿作用是一种复合成矿作用,是指因多种成矿作用复合叠加而形成矿床的一种地质作用。这四种不同的成矿作用形成四类不同的矿床,即内生矿床、外生矿床和叠生矿床。一个地区范围内矿产能否形成、形成多少与优劣均与该地区的成矿地质条件的好坏直接相关。 一个国家矿产资源的丰度,除地质条件外,与可供储矿的疆域空间条件直接有关。在同等有利成矿的地质条件下,疆域越是辽阔,矿产资源就越丰富。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疆域辽阔,沃野千里,山川纵横,景色秀丽,湖沼盆地星罗其布,地貌极为雄伟壮观。西部多高山峻岭,东部多丘陵、平原。这广袤无垠的大地和复杂多样的地质地貌为储存丰富多彩的矿产资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另外,在幅员辽阔的中国大地上,各断代地层发育齐全,自太古宇到新生界均有分布;从太古宙到新生代这30多亿年的时间里,中国大地经历了多期广泛而又剧烈的岩浆活动,形成了多种类型的岩浆岩,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中国是欧亚大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球地壳运动和构造演化的产物。按板块构造的观点来看,中国位于欧亚板块的东南部,东与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项链,南与印度板块相接。中国大陆正是处在这几大板块的接壤地区,并受几种不同大地构造单元的影响,因此为形成多样性的矿产创造了良好的地质构造条件。正是由于以上诸种因素,才使得中国成为一个矿产资源大国。 二、中国主要矿产资源简况 新中国成例50年来,开展了大规模矿产地质勘察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现已发现的矿产有168种,探明有一定数量的矿产有153种,其中能源矿产8种,金属矿产54种,非金属矿产88种,水气矿产3种,探明储量潜在价值仅次于美国和原苏联,居世界第三位,是世界上矿产资源最丰富、矿种齐全配套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 1、能源矿产能源矿产是我国矿产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石油、天然气在世界和中国的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分别为93%和95%左右。由于矿物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有主导地位,因而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特别重要的战略意义。 中国能源矿产资源种类齐全、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已知探明储量的能源矿产有煤、石油、天然气、油页岩、铀、钍、地热等8种。

馆藏资源评价研究述评

馆藏资源评价研究述评 何静 2012-9-20 22:10:56 来源:《情报资料工作》2012年01期【英文标题】Review of the Research of Library Resources Evaluation 【作者简介】何静,女,1973年生,湖南农业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长 沙410128 【内容提要】文章分析了馆藏资源的变化,并把馆藏资源评价时期划分为传统馆藏评价时期、馆藏资源评价研究变革时期和馆藏资源评价多元化发展时期三个阶段,对各个阶段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分析其研究特点,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hanges in library resources, and evaluation of the library resources period is divided into traditional collections evaluation period, library resources evaluation period of change and diversification of library resources evaluation period , and then reviews the results of each phase of the study, analyzes study characteristics, and describes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and problems. 【关键词】传统馆藏/数字馆藏/复合馆藏/馆藏评价traditional collection/digital collection/complex collection/collection evaluation 1、关于馆藏资源

文献资源建设

《文献资源建设》模拟试卷一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站点: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 1.书目对比分析法 2.图书馆联盟 3.研究馆藏 4.藏书发展 5.OhioLINK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制定藏书发展政策时,它的目的性原则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制定藏书发展政策的目的要明确;二是。 2.图书馆藏书是一个集合的概念,它是指图书馆经过选择、加工和的各种文献和各种信息源的总和。 3.建立迅速和多层次的文献传递系统包括建立馆际互借的信息系统和。 4.读者分析,在藏书发展中的作用主要有:确定图书馆藏书发展的任务,帮助藏书发展建立适合读者需要的馆藏,,策划图书馆的特别服务,便于图书馆的资源共享。 5.常见的藏书使用状况分析法包括流通记录分析法、阅览记录分析法、和用户评价法。 6.在制定藏书补充计划时,要注意处理好品种与复本的关系和的关系。 7.1974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和纽约公共图书馆四个图书馆成立了,提出了藏书大纲的构想。 8.内容排架法是根据文献资料所阐述的主题和学科范畴进行排架,分类排架法和 是内容排架法的两种主要形式。 9.合作藏书发展和资源共享是两个范畴的概念。 10.1957年,国务院批准的《》标志着我国合作藏书发展思想开始萌芽。

三、判断改错题(判断下列各题正误,正者在括号内打“√”,误者在错误的文句下划一横 线,并将正确的文句写在该题的“()”内。每小题3分,共15分) 1.读者分析是制定藏书发展政策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 2.引文分析法是藏书评价中的一种使用状况评价方法。 () 3.图书馆的藏书组织工作与典藏工作是两种不同的工作。 () 4.在一定条件下,图书的品种可以代替复本,复本也可以代替品种。 () 5.因为图书馆藏书是经过加工和组织的,所以购买的网络电子出版物不是图书馆藏书。 ()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制定藏书发展政策应该遵循的原则 2.简述藏书布局的意义和要求 3.简述电子出版物对藏书发展的影响 4.简述藏书建立与补充的原则 5.简述大学图书馆或公共图书馆读者分析的主要项目 6.简述使用引文分析法进行藏书评价的优点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请根据本馆工作情况,详尽论述如何做好选书工作;评判一种文献是否应该购买,需要从哪些方面考虑? 2.通过本课程学习,结合实际工作,你认为图书馆应该如何做好藏书发展与资源共享工作。

(完整版)矿产资源名词解释分析

矿产资源名词解释 【矿产】泛指一切埋藏于地壳(或分布于地表的),可供人类经济利用的,有开采价值的工业矿物、岩石、油、气、水等资源。矿产一般可分为:①可以从中提取元素的金属和非金属矿产,如铁矿、铜矿、铅矿、锌矿,硫、氟、碘矿等;②可以作为非金属原料或直接利用其物理、化学和工艺特性的非金属矿产,如硫铁矿磷块岩、金刚石、石灰岩到;③可以作为能源的可燃性有机矿产,如煤、油页岩、石油、天然气等。目前,已将地下水、地热(地热水)、惰性气体、二氧化碳气体、天然气水合物以及锰结核等资源,也包括在矿产资源的范畴内。 【矿产资源】赋存于地壳内部或地壳表面的、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呈固态、液态或气态的具有现实和潜在经济意义的天然富集物。矿产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资料的基本源泉,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保证。当今社会92%以上的一次资源、80%的工业原材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取自矿产资源,30%的工农业生产用水和城乡生活用水取自地下水。中国将矿产资源按地质可靠程度分为查明矿产资源、潜在矿产资源。查明矿产资源又依据地质可靠程度分为、可行性评价和经济意义分为储量、基础储量和资源量三大类。中国按工业对矿产资源需求分为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水气矿产四类,已发现的矿种有171种,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159种。其中地下水具有矿产资源和水资源双重属性。矿产资源具有特殊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经济属性。 【能源矿产】又称燃料矿产、矿物能源。赋存于地表或地下的,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呈固态、气态和液态的,具有现实和潜在经济意义能源价值的天然富集物。中国已发现的能源矿产,固态的煤、泥炭、石煤、油页岩、铀、钍、天然沥青、天然气水合物等;液态的有石油、天然气、煤层气,另有地热资源(可呈液态、气态),其中石油、天然气和煤等又是重要的工业原料。能源矿产中人类通常使用且历史较为长久的是煤、石油、天然气和油页岩;新开发的有煤层气、油砂、天然沥青等。20世纪以来,随着科技进步和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的提高,又开发出了核能和地热资源作为能源,这些矿产资源包括铀、钍、地热。中国利用核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地热的利用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煤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占绝对优势。随着石油、天然气、核能在一次能源结构中比重的逐渐加大,煤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比重会则有所降低。 【金属矿产资源】能够从中提取金属原料的矿产资源。按工业用途及金属本身性质,可分为黑色金属矿产资源、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稀有金属矿产资源、贵金属矿产资源、稀土金属矿产资源、分散元素金属矿产资源。也有将放射性元素矿产资源归入其中的。 【非金属矿产资源】是指可以作为非金属原料或利用其特有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工艺特性来为人类的经济活动服务的矿产资源。它们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建筑、机械、农业、环保、医药等行业,并越来越多地被用于国防、航天、通信等高科技领域。它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产值的增长速度已超过了技术矿产。其开发利用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已发现和开发利用的非金属矿产资源种类95种,加上亚类共计135种。依据工业用途可分为:冶金工业熔剂和耐火材料类、化工及化肥原料类(硫、磷、钾岩、硼、天然碱等);建筑材料用的玻璃、水泥、砖瓦、陶瓷原料、石材和轻质建材原料;制造工业的铸造、润滑、摩擦、磨削、电子、电气、光学材料;用于改进文字性能的各种填料原料;电力、石油、核能等工业的辅助材料;环境保护用材料;农牧业用的矿物材料;医药用的矿物原料;宇航与军工用的矿产;宝石、玉石和彩石材料等。 【矿床成因类型】根据形成矿床的地质作用而划分的矿床类型。如按成矿作用分为内生矿床、外生矿床和变质矿床,以及它们之间的叠加和再生矿床等。上述类型中又可按岩浆

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思路

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思路 内容摘要: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工作逐渐地成为了院校发展的重点任务,它有助于读者服务功能的发挥。高职高专人才工作水平的评估活动为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方面,一定要加强文献资源的建设力度,保证文献资源建设活动的整体质量与数量,搭建多元化的管理机制,保证文献资源建设与实际需求相符,保证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合理性。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 图书馆是文献信息的载体,是支撑院校发展的基础,无论是教学方面,还是科研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教育事业的高速发展,高校的数量与规模方面出现了增长态势,文献资源的使用效率也在不断地提高。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图书馆,积极地发挥着自身的优势,图书馆建设甚至占到了学校发展的一半比例以上,保证院校在急剧扩张的浪潮下,依然能保证其平稳、持续的发展。与此同时,在文献资源建设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诸多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因此,高效地建设文献资源成为了高职院校的发展重点。 1.文献资源建设的内涵 在高职院校的办校过程中,文献资源是较为重要的组成,文献资源的质量决定了院校的发展能力。文献资源建设通常指图书馆或文献情报部门,合理地规划与积累文献资源,进而保证社会发展与国家建设的需求。所以说,文献资源建设是高职院校的发展的重要任务,更是履行读者职能的前提条件。高职院校图书馆馆藏主要依靠文献资源的长期积累,只有加强文献资源的建设手段,才能提升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整体服务质量。在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活动中,要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要求相符,同时还要符合院校对专业的设置,充分融合院校学生的发展、科研情况,以及学校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在馆藏建设过程中,建立与本校实际藏书体系相关的内容,加强对文献资源出版方面的了解,深入读者,对读者的需求进行科学地分析,同时结合馆藏的基本构建,在实践积累过程中,不断地形成与院校实际情况相符的且独具特色的情况。认真

浅谈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思考

浅谈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思考 在现代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为了更好的发挥公共图书馆应有的职能作用,必须大力加强馆藏资源建设,壮大馆藏总量,丰富馆藏资源,同时对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整合。 标签:图书馆文献资源资源建设 文献资源是人类知识信息的载体,是图书馆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的文化遗产,是劳动人民在实践活动中的经验和总结。文献资源建设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的图书馆及其他文献情报机构对文献资源进行有计划的积累和合理布局,以满足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需要的全部活动,文献资源建设工作是图书馆基础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馆藏文献资料的品种、数量和质量反映一个图书馆工作的规模与水平,公共图书馆作为本地区文献资源的中心,对于文献资源建设的要求是无限的,这过程是让无数图书馆馆员为之而努力奋斗和研究的课题。 一、确立正确的文献资源建设的工作指导思想 公共图书馆是国家扶持兴办的综合性图书馆,是代表一个国家的文化、科技的振兴的标志,是发展文化事业、促进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是传播人类优秀科技文化成果和馆际互借的信息中心。是乡镇图书馆馆藏中心和图书下乡协调中转站。 公共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工作的質量高低决定了对读者服务工作的优劣。因此,做好文献资源建设工作应该先确定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这是做好这项工作的行动指南。 二、建立科学的文献资源体系 1.基础文献收藏 基础藏书是文献资源体系之中的主体,它是按照地方图书馆的性质、方针、任务来设计组建的,它具有综合性和地方性的特点。主要是为本地区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学研究、教育发展等需要提供文献资源保证。它的建设必须符合本馆任务的开展和服务对象对文献的需要。还要注意文献资源的学科结构、文种结构、载体结构、时间结构、形态结构等。它应由重点文献、一般文献、地方文献等部分构成。 重点文献是馆藏范围中核心部分的主体部分,反映馆藏的发展方向,体现馆藏体系的特色。是根据本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重要科研课题及重点科学建设需要所配备的较完整系统的文献资料,特别是研究级文献中不断出现的新理论、

矿产资源规划

矿产资源规划 矿产资源规划 第一章总则 东莞市地处广州-深圳经济走廊中间,是广东省经济比较发达的地级市,是在全省起带动作用的地区性重点城市之一,是广东省2010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先行地区和环境保护治理的重点区域。因此,"十五"及到2010年,是东莞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最为关键的时期。 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规划是国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基础产业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随着东莞市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提高,要求扩大矿产资源的有效供给,加大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力度,要求对矿产资源的利用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求加强对环境的治理和保护,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其配套法规、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规划管理办法》、《广东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广东省采石取土管理规定》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广东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省国土资源厅《广东省市级矿产资源规划编制指南》以及《东莞市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第十个五年计划》的精神和要求,编制《东莞市矿产资源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对东莞市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进行统筹规划,对东莞市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综合评价,对矿山自然环境保护和治理提出规划目标和措施,促进矿业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规划》是指导东莞市矿业经济发展、矿政管理及各种矿业专项规划的政策性文件。《规划》的计算基准年为2000年,使用的资料和数据以2000年底为基准,部份数据为2001年底统计资料。规划期从2001年到2010年,分两个 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为"十五"期间,第二阶段由2006到2010年。《规划》的适用范围为东莞市所辖行政区域。

图书馆数字资源

浅谈图书馆数字资源的采集与整合 【摘要】数字出版和网络出版方兴未艾,在数字图书馆建设已开始走向服务得今天,无论是商业型数字资源还是开放存取型数字资源都呈现了海量增长的趋势。本文就图书馆如何能够在海量的数字资源中进行采集与整合浅谈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采集原则 采集模式采集系统整合模式 数字资源是海量的,理论上一个图书馆可以收集所有的数字资源,但图书馆应该根据自己的任务和服务对象等因素,制定适合自身的数字资源发展政策,确立采集原则、采集模式、采集系统。 一、采集 1、资源的采集原则 (1)对性原则。根据图书馆的性质、任务和特点,针对不同的专题,确定信息的采集方针、明确采集的类型、范围和采集的深度。 (2)统性原则。在网络环境下,应注意掌握和发挥印刷型文献、电子文献和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和优势互补、协调发展,从而形成连续系统、完整的数字资源系统,为学术研究人员提供系统、便捷的服务。 (3)靠性与权威性原则。网络信息资源杂乱无序,资源的来源渠道也很复杂,为了避免不可靠的和重复的信息,应从提供者的信誉、机构的性质与规模等方面来考虑,选择权威性和可信度高的网站。

(4)准化原则。在网络环境下,各用户或机构已不再是独立体,而是整个信息网络中的一个节点,各个节点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实现建立在信息资源建设的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的基础上。 (5)术性原则。数字资源种类繁多,实现途径多样化,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进行学术方面的信息传播与交流,实现学术信息资源共享,因此,在数字资源的选取和利用上,应确定数字资源所属的学科范围,通过质量控制选取有学术价值、有深度、反映学科前沿发展水平的科学学术资源,同时应通过同行评审机制确保信息资源质量和学术价值。 (6)益原则。资源的保存最后是为了开发利用,使信息资源建设发挥出最大的使用效益,数字资源模式应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对资源进行分类和补充,通过开发相关的技术,最大限度的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 2、数字资源的采集模式 数字资源机构库的资源既包括一次文献的(对象数据)也包括与之对应的二次文献(元数据),图书馆对数字资源的收集将更多的集中在元数据的收集。由于数字资源信息单元多元化的特征,图书馆对信息进行评估和选择将成为图书馆员的工作。图书馆代理用户选择行为将在“库”的层级上展开,采集数字资源信息时应重视收集行的效率和收集范围的全面。采集模式至少包括3种。 (1)在国家层面进行集中的元数据采集,构建国家级数字资源的

从馆藏专业文献利用率看学科文献资源建设

从馆藏专业文献的利用率看学科文献资源建设 摘要:馆藏专业文献的利用与学科文献资源建设密切相关,本文根据馆藏专业文献的利用率来反映学科文献资源建设情况。abstract: the use of professional literature in collec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ubject literature resource construction. the paper reflects the situation of subject literature resource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professional literature in collection. 关键词:馆藏专业文献;利用率;学科文献建设 key words: professional literature in collection;utilization rate;the subject literature resource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g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9-0186-02 0 引言 学科建设是各高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主要标志,是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基础性工作。高校图书馆能否为学科建设提供优质、充足的文献资源服务,已成为高校图书馆的主要工作之一。学科文献是指在学科或专业范围内,图书馆拥有的应用研究和理论研究等方面所需文献资料的收藏量,能够支撑广大师生进行教学、科研,满足他们对本学科专题文献的整体需求。 1 我校馆藏专业文献的构成体系、品种配置

(完整版)信息资源建设题库

信息资源建设题库 一、填空 1、按照出版形式分,印刷型文献分为()()()种类型 2、图书类型()() 3、期刊类型()()()()()()()() 4、特种文献资料包括()()()()()()()七种类型 5、信息资源建设原则种类()()()() 6、图书馆数据库资源建设包括类型()() 7、数字馆藏建设政策模式()()()() 8、信息资源共享政策体系层次()()()() 9、图书采访人员素质要求()()() 10、电子出版物按载体划分为()()()()() 11、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组成()()()() 12、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内容()()() 二、名词解释 13、信息 14、经济资源 15、信息资源 16、文献形信息资源(文献) 17、图书 18、连续性出版物 19、特种文献资料 20、数字化信息资源 21、文献资源建设 22、信息资源建设原则 23、知识经济 24、图书馆信息资源结构规划 25、重点藏书 26、一般藏书 27、国家图书馆 28、公共图书馆 29、高等学校图书馆 30、图书选择标准31、文献交换 32、电子出版物 33、互联网出版 34、书目数据库 35、特色数据库 三、简答 36、信息具有经济资源的一般特征 37、文献级别划分 38、信息资源建设的内涵 39、信息资源建设支撑理论包括 40、现代信息技术发展阶段 41、现代信息技术环境对馆藏信息资源获取方式的影响 42、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 43、只是信息需求对信息资源建设的影响 44、信息资源建设政策环境 45、我国出版发行事业发展的特点 46、国外出版发行状况对信息资源建设的影响 47、网络书店兴起对信息资源建设的影响 48、信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发展仓鼠政策 49、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目标的确定 50、数字馆藏建设内容模式 51、馆藏信息资源管理政策 52、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政策意义 53、现代信息资源整体特征与发展趋势 四、论述 54、信息资源建设主要内容 55、信息资源建设的意义 56、信息资源建设基本理论 57、信息资源建设政策特点 58、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政策体系 59、当代中国文献采访理论 60、网络信息资源组织方式

公共图书馆馆藏资源结构变化及其优化配置

公共图书馆馆藏资源结构变化及其优化配置 摘要:信息资源配置是公共图书馆的重要业务工作。本文分析了公共图书馆馆藏资源结构的最新变化,从学科结构、等级结构、时间结构、文种结构、资源类型结构几个维度来考察对信息资源配置的影响。从保存与利用、类型结构的配置、经费预算的比例、共建共享的实施来提出信息资源配置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配置资源结构 1、信息资源配置 资源是指可供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要的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的总和。“资源优化配置是指为最大限度减少宏观经济浪费和现实社会福利最大化而对现代技术成果与各种投入要素进行的有机组合”。【1】因此,资源的配置问题就是有限的资源的分配问题。 信息资源是指文献资源或数字资源,或者各种媒介和形式的信息的集合,包括文字、声像、印刷品、电子信息、数据库等。信息资源是图书馆最重要的资源,是图书馆提供知识和信息服务的基础,是满足社会信息需求的物质保障。但是,图书馆作为提供信息资源保障和读者信息服务的公益性文化机构,不可能全面占有所有的信息资源。“信息资源配置是以人们的信息资源需求为依据,以信息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果为指针,调整当前的信息资源分布和分配预期的过程;也是按一定的原则和模式,通过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将业已产生的各种信息资源合理分布和存贮在不同信息机构的一种信息活动;还是一种既包括对现有信息资源的合理分配,还包括对潜在或新产生的信息资源的合理分配的信息活动。”【2】 2、馆藏资源结构的变化 信息资源是一个相当广泛的概念,对于它的构成可以有各种不同的角度去划分。常见的有学科结构、等级结构、时间结构、文种结构和文献类型结构。 2.1学科结构 学科构成是藏书结构最基本的要素。如何划分藏书的科学范围。制定一个学科齐全、粗细适度、科学合理的统一的学科框架来规范藏书的学科结构,是信息资源建设的关键。我国图书馆界认为,应以我国多数图书情报机构采用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为基础,参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的学科、专业日录和国外学科划分的一些标准。公共图书馆是服务于特定区域的综合性图书馆,相对于高校图书馆、专业图书馆来说,学科结构覆盖面相对全面。但是,根据各馆馆情和读者需求情况,也有重点学科之分。一般来说,公共图书馆经济、文学、工业技术、政治法律等社会热点学科收藏量比较大,自然科学中航空航天、军事、环境科学等冷门学科收藏量比较偏低,这也是和市场出版量以及读者需求相对应的。图书馆资源建设中的学科结构并不是一个定量,而是复杂发展、动态变化的。特别是新兴学科的突起和读者结构的变化,会直接导致图书馆学科结构异动,影响馆藏信息资源建设工作。例如,信息技术科学在近二十年的飞速发展,影响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出现了大量学科文献,成为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中不可忽视的分支。人类社会的进步,一定是经济水平伴随着社会和文化共同进步。文化领域的发展和繁荣,新兴学科和优质文献不断涌现,一些传统学科可能会被社会所淘汰,所以知识领域的学科变化将会是个持续的、渐进的、多层次的发展过程。 2.2等级结构 等级结构是指图书馆根据信息内容的水平程度及读者需求的不同层次,相应地划分出若

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几点思考

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几点思考 东南大学图书馆顾建新 2007年12月9日 一、建立核心馆藏,形成馆藏特色 二、增加电子资源的采购比例 三、集团采购既要搭台,又要引导 四、发挥学会作用,加强跨系统的合作 孟芳图书馆 1923年建成。整个建筑造型十分严谨,比例匀称,细部装饰精美,是南京地区最为地道的爱奥尼亚式建筑,现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馆藏为293余万册,中文现刊3200多种,外文现刊906种,各类数据库60种。 电子资源总量达到115.91万册(其中电子图书66.34万册,全文电子期刊49.56万册),中外文全文电子期刊达2.6种万种(其中外文期刊达12000多种)。 设有教育部外国教材中心(建筑、土木及工程力学)和科技查新中心。 其中,电子信息、土木建筑等学科文献收藏最为全面,形成了馆藏特色; 馆藏为293余万册,中文现刊3200多种,外文现刊906种,各类数据库129种。 电子资源总量达到115.91万册(其中电子图书66.34万册,全文电子期刊49.56万册),中外文全文电子期刊达2.6种万种(其中外文期刊达12000多种)。 调整馆藏馆藏发展政策和资源采购策略,明确图书和中文刊侧重为教学服务、满足面上需求,外文期刊侧重为学科建设和科研服务。

设有: 教育部外国教材中心(建筑、土木及工程力学) 教育部科技查新中心 目前,电子信息、土木建筑等学科的文献收藏最为全面,形成了馆藏特色。东南大学IEL和Elsevier Science的使用情况: 连续4年都在前20名的期刊有6种: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Biomaterials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 Methodological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 Policy and Practice Automatica 连续3年都在前20名的期刊有8种 Sensors and Actuators A: Physical Engineering Structures Physica A: 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 Fu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 Chaos, Solitons, & Fractals 二、增加电子资源的采购力度

(完整版)《矿产资源》教案

《矿产资源》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体会到矿产资源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2、通过学习,学生能掌握世界煤、铁、石油三种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 3、要求学生能认识到理解合理开发和利用矿产资源,积极开发新能源的必要性。 (二)过程与方法 1、观察标本和读图等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并形成地理表象,让学生初步学会根据搜集到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概括、抽象等思维过程,形成各种矿产概念,进而理解煤、铁、石油等地理事物分布规律。 2、启发学生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的看法和体会,并与别人交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人类和矿产资源的密切关系,要求学生从培养珍惜非可再生资源的观念。 2、初步了解世界矿产资源的现状,加强学生的环境意识,要求学生树立资源危机感。 二、教学重点 1、矿产资源对人类的重要意义。 2、世界煤、铁、石油三种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 三、教学难点 金属矿产的分类。 四、课时安排 0.5课时 五、教学准备 投影仪及投影片若干、录音机及相关磁带、金属与非金属标本二组。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你了解我国的矿产资源吗? 新课讲解:

上课前,播放歌曲《我为祖国献石油》创设一种良好的教学情境,并由此转入矿产资源概念的学习,学生先感到新奇,继而得到信息,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矿产资源 投影片展示三张古代劳动工具,教师提问:在人类发展史中,生产工具的制作原料发生了哪些演变?可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形成概念:矿产资源对人类的意义重大。再通过举例,学生更感觉到现代社会离不开矿产资源。 2、“矿产资源的分类”这部分内容中,通过触摸、观察两组标本,启发学生总结不同类型矿产的各项物理特征,此举既给学生以感性的认识,同时又培养了学生鉴别能力和分析能力。 3、“煤、铁、石油的分布”这部分内容,如果按常规的授课方式,应先明确铁、煤、 石油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然后再依次学习铁、石油的分布规律,最后再作小结,这样安排,是可以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但课堂程序显得单调,会导致学生产生程式性的思维,难以形成活跃的课堂气氛。在此处,教师拟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分成四小组分别解决四个问题: (1)是分别用一句话表达如果没有铁、煤、石油人类所面临的局面。 (2)指出铁矿储量丰富的七个国家。 (3)对照地图分析煤的分布规律,并指出煤储量居世界前三位的国家。 (4)对照地图,分析石油的分布规律。并指出出产石油比较多的国家。 (在这一部分,尤其要突出中东地区的石油地位。)这样的小组讨论,既提高了课堂效率,又激活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感受到地理学习是一种轻松快乐的体验4、充分挖掘“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这部分内容的内涵,是完成本节情感培养目标的有效手段,我通过数据(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矿产资源的总量及人均占有量)的比较和故事的讲解,在轻松的气氛谈论一个并不轻松的话题。潜移默化中,学生树立了资源危机感和环境危机感,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观,资源和环境观,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 5、课堂小结,应用结构化板书对本节内容进行总结,巩固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时反馈了教学信息。

馆藏数字文献资源介绍

馆藏数字文献资源介绍 为了让广大读者熟悉和了解我馆购买的电子资源,提高大学生掌握和使用数字文献资源基础知识和检索技能,同时配合图书馆、院团委在“读书活动月”期间开展的“数字文献资源知识技能竞赛”活动,现将我馆电子资源做简要介绍,欢迎参阅。 馆藏电子资源介绍 1.读秀学术搜索 读秀学术搜索是由海量中文学术资源组成的庞大知识库系统,现收录190余万种中文图书题录信息,可搜索的信息量超过6亿页,且这一数字还以每天50万页的速度增长。读秀允许上网用户阅读部分无版权限制图书的全部内容,为读者提供深入图书内容的章节和全文检索、部分文献试读、参考咨询等多种功能。 读秀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全面特色的数字图书馆整体解决方案和资源功能整合服务,为广大读者打造一个获取知识资源的捷径。 特色功能:整合资源――整合各种文献资源于同一平台,实现统一检索管理;检索资源――通过读秀的深度检索,快速、准确的查找学术资源;获取资源――读秀为读者整合学术资料,并提供多种阅读、获取资源的途径;定制特色功能――满足用户的管理需求和读者的阅读需求。 优势:比传统的marc管理更加深度的揭示内容;检索深入到章节和全文,实现基于内容的检索;创新的知识点式检索模式,为研究型读者提供查找资料的便捷途径。 2.CNKI资源 CNKI 即是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工程是以实现全社会知识资源传播共享与增值利用为目标的信息化建设项目,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始建于1999年6月。CNKI工程集团经过多年努力,采用自主开发并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数字图书馆技术,建成了世界上全文信息量规模最大的“CNKI数字图书馆”,并正式启动建设《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及CNKI网格资源共享平台,通过产业化运作,为全社会知识资源高效共享提供最丰富

浅析馆藏文献资源的文本挖掘及技术步骤

浅析馆藏文献资源的文本挖掘及技术步骤 摘要:数字人文学科的迅猛发展,有力地冲击着图书馆的传统服务工作,迫使图书馆急需针对馆藏文献资源进行深度挖掘。文章概述了馆藏文献和文本挖掘的基本含义,指明了开展馆藏文献资源文本挖掘的意义,对文本挖掘技术及步骤进行了简要地分析,进一步应用开源文本挖掘工具,使馆藏文献资源真正得到深度挖掘。 关键词:馆藏文献;文献资源;文本挖掘 近年来,现代信息技术与人文研究融合而形成的新兴的数字人文学科的迅猛发展,有力地冲击着图书馆的传统服务工作,使常规的阅读和分析已经无法应对内容稀薄而数量庞大的馆藏文献,迫使图书馆急需针对海量的馆藏文献资源进行深度的挖掘。由于数字人文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对海量文献的深度挖掘和深度处理;又由于在现阶段印刷型文献在整个馆藏文献资源中普遍占有80%的比重,因此,对印刷型文献的深度文本挖掘,显得更为十分的重要。本文就馆藏文献资源的文本挖掘即技术步骤进行简要地浅析。 1馆藏文献及文本挖掘概述 1.1馆藏文献概述 馆藏文献是指图书馆收集、整理保存并为读者利用的各类文献资源的总和,是一个集合的概念,主要包括印刷型文献、数字文献及其它类型文献(光盘、磁带、缩微胶卷等),并有其形成发展的过程。在现阶段,印刷型文献占主导地位,在整个馆藏文献资源中普遍占有80%的比重,而数字文献的比重逐年上升。如今,现代图书馆集文献信息组织、传递、利用为一体,重视文献使用价值,要求我们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及满足社会信息需求的能力作为深度挖掘馆藏文献资源的基本标准。 1.2文本挖掘概述 20世纪80年代中期,最早出现劳工密集型的人工纯文字挖掘方法。后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人文研究融合,数字人文学科的迅猛发展,已经使这一领域迅速取得进展。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用户可获得的信息包含了从技术资料、商业信息到新闻报道、娱乐资讯等多种类别和形式的文档,构成了一个异常庞大的具有异构性、开放性特点的分布式数据库,而这个数据库中存放的是非结构化的文本数据。结合人工智能研究领域中的自然语言理解和计算机语言学,从数据挖掘中派生了两类新兴的数据挖掘研究领域:网络挖掘(Network Mining)和文本挖掘(Text Mining)。传统的信息检索技术对于海量数据的处理并不尽如人意,

文献资源建设工作

《文献资源建设工作》 第一章文献资源建设工作概述 1、文献资源的概念 P16 文献资源是相对于天然资源的一种社会智力资源,是物化了的知识财富,它是人们迄今为止收集积累贮存下来的文献资料的总和。 2、文献资源建设的概念 P19 文献资源建设是指一定范围内的图书馆及其它文献情报机构对文献资源进行有计划的积累和合理布局,以满足、保障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需要的全部活动。 3、文献资源建设的工作内容P19 ①对现有文献资源开展调研;②确定目标,制定规划;③馆藏文献的收集与选择;④建立有权威的文献资源管理或协调机构,确定成员单位、建立各种协作关系;⑤文献资源建设的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4、文献资源建设与图书馆藏书建设的区别与联系P21 “文献资源建设”与“图书馆藏书”比较,其工作的立足点更高,涵盖面更广,能更好地概括文献的本质,反映文献信息工作的实际。目前,文献资源建设的概念并没有完全取代藏书建设的概念,二者之间有时可以交替使用,有时又有所区别。从这个意义上说,藏书建设是文献资源建设的一个分支,它一般指具体文献信息部门的藏书规划、组织、发展、采选、评价、剔除等工作;而文献资源建设这一概念主要用于对跨部门跨地域的全局性的文献资源建设的宏观规划、组织、布局、协作、协调等。

5、文献资源建设工作的基本任务P26-30 ①确定文献资源建设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②加强藏书发展政策研究;③合理布局与优化配置文献资源 6、文献资源布局的概念 P30 文献资源布局就是人们有意识地控制文献收藏与分布的活动。具体地说,文献资源布局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文献资源按学科或按文献类型在地域空间分布的状况或形成的格局;其二是指研究和建设合理、方便、经济的分布格局的设计与实际工作。 第二章馆藏文献资源结构与建设原则 7、馆藏文献结构的概念P34 是指图书馆藏书体系中不同藏书成分、不同学科内容、不同收藏水平的藏书间的关联组 合形式,它反映藏书体系各部分的组织形式及相互关系,规定着不同学科、类型、水平的文献在藏书体系中所占的比例。 8、馆藏文献的5种结构 P34 ①学科结构;②等级结构;③时间结构; ④文种结构;⑤类型结构。 9、文献资源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P45-56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实用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区域性原则、互补性原则等,这些基本的原则,既符合文献资源自身发展的规律,又符合图书馆提出的“一切为了读者”的图书馆发展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